《档案学研究》期刊评职称是否可用,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可以通过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获取更多信息。
评职称需结合以下因素综合判断:
一、期刊资质与收录情况
(1)国内期刊基本要求:若具备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的CN刊号(国内统一刊号)及ISSN号(国际标准刊号),且未被列入预警名单,则符合多数单位对职称论文的资质要求。
(2)数据库收录情况:若被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认可度更高;若仅为普通期刊或电子期刊,部分单位可能限制使用。
二、单位政策与学科差异
(1)单位明确要求:部分高校或教育机构可能指定需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而《档案学研究》期刊若未入选此类目录,则可能无效。
(2)学科倾向性:档案类职称评审中,国内期刊通常更受重视。
三、论文质量与作者身份
内容相关性:论文主题需与申报职称的专业方向一致,且需为独立或第一作者完成。
加分权重:普通期刊论文通常用于中级职称评审,高级职称可能要求核心期刊或更高影响力成果。
综上,期刊能否用于评职称需以单位政策为准,建议结合期刊实际水平和个人职称等级综合考量。
《档案学研究》是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档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国内统一刊号CN:11-1226/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1620,在档案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该刊出版周期为双月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档案法规标准、档案行政管理、档案资源开发、档案信息化、档案安全保障、境外学术研究、档案史料研究等,其内容突出理论性、学术性和探索性,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和档案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和发表成果的平台。
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现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多个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其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广泛的传播度,曾被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21-2022)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等收录,这些收录情况进一步提升了的学术影响力和认可度。
此外,还获得了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期刊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档案学研究发表范例
-
档案部门的协同合作与服务转型研究
作者:王小云; 王运彬
-
回顾与思考:村级档案工作60年
作者:王萍; 乔健
-
档案馆与博物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国际视野
作者:伍媛媛
-
档案创意产品的成功范例——以台北故宫“朕知道了”纸胶带为例
作者:丁春梅
-
博物馆藏品档案开发利用途径探究——以盖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为例
作者:刘锴云; 张闻捷
-
当前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馆际协作模式研究
作者:张林华; 张文倩
-
档案职业空间拓展路径探析
作者:马伏秋; 李丽环
-
我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综合档案馆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统计分析
作者:程亚萍
-
档案信息共享的边界问题研究
作者:蒋美玲
-
基于计算机技术鉴定数码照片档案真伪的研究
作者:徐彤阳; 尹凯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公开平台,如遇信息错误,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