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探析

时间:2022-03-27 03:52:1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探析

1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概况

研究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变形强烈,断裂发育,构造形迹以近南北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背、向斜褶皱构造多不完整,地层走向近南北,向西陡倾,局部倒转。该区断块抬升强烈,缺失第三纪沉积。第四纪后,断块差异性升降加剧,沿南北向断裂的强烈断陷带形成勐兴坝子、半金坝盆地,堆积了厚>100m的第四系冲、洪积物和湖积物。地壳的强烈抬升,使区内河谷深切,地势险峻,幼年期河谷~地貌形态明显。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貌格局,对水文地质类型及其运动规律起了根本的控制作用。

2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在所研究的矿区水文地质单元内,由上三叠统一碗水组下段一层含砾粗砂岩、粉砂岩夹泥岩构成隔水边界。平移、逆冲断裂十分发育,断裂特征、规模及产状变化、矿物的裂隙发育程度,对地下水富集、运移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矿区地处次级分水岭部位,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且向两侧排泄的水文地质单元。矿区地形高差悬殊:最高点1640m,最低侵蚀基准面1310m,地形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排泄。矿区附近无较大地表水体,主工业矿群均埋藏于地下水位之下、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层富水性弱,地表水对矿坑充水无较大影响。

3矿区断裂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金属矿的地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中等~陡倾斜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复杂,变形强烈,构造形迹以近南北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根据断裂走向与地层走向关系,分为纵断裂、横断裂两组。

3.1纵断裂

主要有F1、F13、F10、F8等,均为压扭性断裂,产状陡,常有宽0.5m~3.5m破碎带。F10为区域性断裂,控制了区内地貌景观,本次重点评述该断裂。F10断层:分为东、西两支,为一地堑构造,延伸长度超过15.0km,宽度1.7km~4.0km。东、西两支之间断块下降,为三迭系中统河湾街组(T2h)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勐兴坝子、半斤坝基底;东支以东、西支以西均为泥盆系中下统灰岩、泥灰岩及泥质粉砂岩。断层走向近南北,东支倾向西,倾角88°。大田坝对面出露仙人洞暗河,出露标高为698m,从底部涌出,流量80.20l/s~81.70l/s,距泉上方200m处地表D2hy矿物可见一垂直型溶洞入口,溶洞口标高748m,区域暗河受F10断层西支(地层直立产状)控制呈南北向展布;洞内岩溶千姿百态,钟乳林立,石牙倒挂,景色十分壮观。勐兴坝子西部龙王庙冲沟,F10断层西支破碎带施工一个供水孔,抽水量大于2000m3/d,单位涌水量达3.05l/s.m,渗透系数7.25m/d。总体上,纵断裂组是区域断裂延伸、派生断裂,断裂富水性强,导水性强。

3.2横断裂

矿区主要有F3、F4、F6等,多横切地层走向产出,多数为张扭性断层,断距均不大,15m~75m不等;一般北盘地层下降,断层面舒缓波状,地表倾向北、深部倾向南,总体显示地层向北叠推性质,是矿区破碎构造。该组断裂多为张扭性断层,导水性较好,切穿矿床顶板栗柴坝组(S3l)隔水层。

4地层矿物特性对溶蚀发育的影响

野外工作期间对地表不同地层的地质发育特点调查,按矿物溶化程度的不同,可将矿区碳酸盐地层分为以下类型:强烈溶蚀地层:主要包括向阳寺组(D1x)青灰色中厚层条带状灰岩、泥灰岩及钙质、泥质粉砂岩;何元寨组(D2hy)浅灰色厚层状泥灰岩,底部为微晶灰岩。这些地层中无论是垂直岩溶现象或水平岩溶现象均相对最强烈,出现水平溶洞、大型溶槽、落水洞等,连通性较好。中等溶化地层:主要为三迭系中统河湾街组(T2h)青灰色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地表主要发育溶纹、溶槽、溶沟、石芽等。溶沟发育深度较小,连通性较差。

5构造对不同矿层发育的影响

矿区主体构造由F1、F13、F10、F8等S-N向断裂带组成,其次为NW向和E-W向断裂带,构造对溶蚀发育方向性的控制表现在下述两方面:

5.1溶蚀洼地、溶蚀漏斗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

矿区内溶蚀洼地、溶蚀漏斗主要集中分布于勐兴坝子中部及北部地段,主要沿F10断层东、西支带呈串珠状分布。东支由北往南依次分布1个溶蚀洼地、4个岩溶漏斗;炭山冲沟F10断层东支溶蚀洼地,直径约60m,形状似锅底。西支断裂带发育仙人洞大型溶洞及2个溶蚀漏斗。矿区的溶蚀洼地、溶蚀漏斗虽有分布,但总体发育程度不高,主要沿断层带呈串珠状分布,且溶蚀洼地或漏斗底部多已被泥质充填,汇水区小,除大气降水经汇水区径流补给外,无其它地表水体补给,难以形成规模大的和稳定的渗流通道。

5.2断裂对水平溶蚀管道或溶洞的控制

如前所述,仙人洞暗河受F10断层西支(地层直立产状)控制呈南北向展布,溯源往南800m不到尽头,洞宽约2m~10m,高1m~15m;洞内矿物溶蚀状态千姿百态,钟乳林立,石牙倒挂。勐兴坝子西部龙王庙冲沟,F10断层西支破碎带施工一个供水孔,抽水量大于2000m3/d,单位涌水量达3.05l/s.m,渗透系数7.25m/d。

6矿区主要水文观测点的基本特征

通过本项目的野外测绘,在工作区范围内(测区内10个,测区外西侧6个)共发现16个水文探测点(水井)。按规范要求,确定并观测了其位置、类型、出露层位、物理性质、流量、径流面积等,按地名进行了编号,标注于水文地质图中。对部分大流量探测点进行了现场素描。测区水文观测点的分布及丰水期流量总体情况有以下特点:(1)泉在地层中的分布极不均匀:从水文观测点分布范围及数量看,其主要分布于测区西部及勐糯坝子,测区东部靠近怒江段未见有水涌出。测区西部灰岩、泥灰岩及角砾状灰岩组(T、D)及第四系(Q)中水文探测点数最多,达9个,占全区总数数的60%。寒武系(∈gn)中的探测点数次之。(2)矿床出现裂隙泉最重要:虽然第四系(Q)裂隙观测点多,但泉流量>5l/s的观测点均出露于碳酸盐岩含水层,以三迭系中统河湾街组(T2h)和泥盆系(D)最重要。岩溶裂隙是该区最重要的类型。

7结语

研究区水文地质单元为完整的地下水均衡区,矿区处于斜坡地带的裂隙水区内,区内断裂构造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分为两类即纵断裂、横断裂,区内矿层溶蚀洼地呈珠状分布,对矿区内16个水文地质观测点特征进行详细勘查,发现岩溶裂隙是该区最重要的水文地质类型。

参考文献:

[1]李奇,赵红利.云南勐兴铅锌矿区地下水化学成分与影响因素研究[J].地下水,2018,40(1):23-26.

作者:海维川 单位:云南文山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