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困境浅析

时间:2022-10-13 14:56:27

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困境浅析

摘要:高职院校是输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但实践中,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效果欠佳,存在职业理想观念淡薄、职业形象塑造不佳、职业义务尚不明确和职业良心修养不足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创新职业道德培养模式,为学生营造追求崇高职业理想的浓厚氛围、提供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有效标杆、建立明确具体职业义务的课程体系、创建修养纯洁职业良心的活动载体,构建体系化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模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道德;培养模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社会输送幼儿教师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水平不仅关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关乎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因此,本文采用实践研究方法,在剖析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模式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要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模式,培养岗位所需要的合格型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困境及其成因

笔者于2021年11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从职业理想观念、职业义务、职业形象、职业良心四个维度,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随机抽取了798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137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问卷进行分析,对其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存在如下困境:

(一)职业理想观念淡漠

职业理想是人们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而确立的职业奋斗目标。[1]幼儿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个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既包括对所从事的幼儿教师职业的追求,又包括对做一名理想幼儿教师的追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少数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缺少热情和对职业的深厚情感,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幼儿园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没有关系。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分析,一些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因为热爱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对这个职业并没有崇高的追求,甚至有的同学将来并不想从事这个职业。即便从事了这个职业也缺乏内心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这种淡漠的理想观念会影响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选择,影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从学校层面,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考虑更多的是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着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缺少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个人价值的教育;从教师层面,缺少和学生灵魂的沟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家庭层面,家长关心的是子女的就业问题,只考虑眼前利益,缺少长远打算和对社会的贡献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

(二)职业形象有待塑造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这就是要求,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种职业形象。教师的职业形象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外在的形象、气质。如人的着装、打扮、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等。另一种是内在的,也就是精神形象,如人的道德品质、内涵修养。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形象、衣着打扮、对幼儿态度以及和同事相处对幼儿的影响等并不是特别认同。这种思想状态导致的行为后果,就是他们在平时就不会注意自己形象的装扮,甚至有的穿奇装异服,喜欢浓妆,影响形象,言谈举止也无法体现幼儿教师身份。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最完美的。然而幼儿的成长阶段主要特点是模仿力非常强,这就可能会给幼儿94带来不良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不仅对幼儿成长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是赢得家长信任的重要因素,更是塑造幼儿园整体形象的关键。这就要求,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高雅的外在形象,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内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意识决定着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基于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形象亟须塑造。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学校对学生个人形象的要求还不具体,或者虽然有要求,但缺乏约束和规范考核;二是缺乏榜样引领,没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标杆。

(三)职业义务还需明确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和义务呢?《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此都有相关规定。首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其次,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履行约定,完成义务;再次,应该按照教学目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最后,应该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义务还不明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得不深刻,不明确国家政策对幼儿教师的职业义务有哪些规定。二是学生虽理论上知道,对幼儿园的管理规定也知晓,但实践当中不知道怎么执行,对幼儿的教育缺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三是从幼儿园的角度,对幼儿教师应履行的岗位义务要求还不够具体明确,缺乏规范合同。四是从法律约束方面,缺乏对幼儿教师义务的明确规范及幼儿教师违反这些义务后的法律后果和惩戒机制。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没有形成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二是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四)职业良心还需修养

职业良心是指从业人员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统一。[2]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职业良心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表现为幼儿教师对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对幼儿、对所工作的幼儿园以及对幼教事业;其次,表现为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是否能够用道德的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凭借自己的良心能够及时调整不符合教育要求和幼儿发展规律的行为;再次,是在教育生活中的一种内在性和综合性的道德觉悟。近年来,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缺少耐心,个别教师限于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对幼儿园的发展缺少关心。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学生内在的职业修养还不够,思想境界不高;二是知、行不能合一,内心所掌握的对职业的道德标准不能体现在行动上;三是思想道德觉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道德的要求缺乏自律;四是学校缺少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困境的克服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3]因此,我们培养幼儿教师,不仅仅是教会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有德行的人。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4]一个幼儿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走得更高更远。那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一)为学生营造追求崇高职业理想的浓厚氛围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之一。实施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决定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对崇高职业理想的追求体现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一是打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通过举办读书会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和唯物论及世界本源教育,开展“书香师范”阅读活动,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一种习惯。[5]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得以净化自己的心灵。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通过阅读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史,教育家的教育故事,激发学生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的决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二是打造浓厚的环境文化氛围,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精心设计打造走廊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名家、先进人物作为走廊文化的主题,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人生观形成、良好品质塑造等方面的滴水穿石作用,潜移默化地去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建立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给学生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教师放下身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唤醒学生的灵魂。三是创建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形成综合素养考核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结合学生的专业岗位素质要求,对学生德育养成、美育教育、兴趣特长、劳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德智体美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05操,修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激发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

(二)为学生提供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有效标杆

朱永新说:“一个人德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心目中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中的榜样”。[5]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人物、模范人物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形象,如何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树立身边的榜样,为学生树立有效的标杆呢?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树立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为此学校要制定教师礼仪标准,为教师开设礼仪培训课程,制订师德师范考核方案,严格惩治失德失范行为,打造最美的教师,让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崇拜的人,教师集良好的形象、恰当的语言、温暖的爱心于一身成为学生一生追随的目标。其次,学校要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要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要制定规矩,让学生有章可依,让学生学会自警、自律、自励等自我教育方法,要求学生每天要自我反省,总结成绩、改正不足,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再次,学校评选学生道德行为标兵,建立典型示范引领。用身边的人去感染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人去影响身边的人,这种教育的力量之大无与伦比。所以在规范学生道德行为,明确学生道德行为标准的同时,要把学生身边认可的立得住的道德标兵选出来,典型树起来、标杆立起来,让学生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为学生建立明确具体职业义务的课程体系

幼儿教师的职业义务是什么?内容有哪些?为了使学生明确幼儿教师的职业义务,要将明确具体职业义务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首先,建立了规范学生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内容的课程。开设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解读》《幼儿教师职业礼仪》等课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心中有明确的法律道德思想意识。其次,建立了明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职责的课程。开设了《幼儿园保教规程》《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课程内容与岗位对接,列出岗位义务清单,并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学生义务明晰,责任清楚,行为就有章可循。再次,制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做到全课程育人。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意识、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等德育元素融入课程,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培养道德高尚的合格的幼儿教师的目标。

(四)为学生创建修养纯洁职业良心的活动载体

教师的事业是一份良心的事业,职业良心是一种内在信念,是一种“道德自律”,这种自律的行为是靠修养得来的。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具有纯洁的职业良心就是重中之重。通过活动让心灵得到熏陶,让灵魂受到洗礼无非是最好的提升修养的途径。学校应为学生创建活动的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纯洁心灵。一是举行道德情景剧表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职业道德情景剧表演,寻找素材,组织学生表演,也可创编内容,自编自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以及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转变。二是举行职业道德演讲比赛。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可以选取最美乡村教师,先进模范的事例,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实现教育的目的。三是举行幼儿园岗位模拟大赛。岗位模拟大赛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幼儿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在模拟真实场景的过程中修身养性。

三、结语

当前幼儿教师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重视解决,长此以往,对人才培养的早期影响让人担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这些培养熏陶的办法和模式,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在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确实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与提升。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现实意义,为幼儿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教师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季一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24.

[2]张瞭原.职业良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周采.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新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6):50-54.

[4]司马光.资治通鉴一[M].湖南:岳麓书社,2009.

[5]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李敬袖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