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大全11篇

时间:2022-03-30 20:36: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对青少年影响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对青少年影响

篇(1)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97-03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在逐渐影响着青少年的娱乐、学习等,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4.85亿人。其中,网民学生占群体中的33.2%,是网民人群的主体。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互联网处在关键时期,上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因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成为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网络的基本特征

当今,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踏入网络时代。网络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网络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网络社会是人类在网络上的体现,而人们已身处网络时代,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同时又体现为一种生活环境的网络,其具有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开放性与国际性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是指网络无边界、无中心,而现实社会总存在着州界、国界、省界。由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社会则是一个没有物理边界的空间,人们无法确知网络始于哪里,终于哪里,人们在网络上打交道的只是一个个网址,在网络上跨国、跨地域或阅览信息,并不需要办理所谓的出入关手续,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点的计算机荧屏前,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或信息,你可以将其观点、思想融汇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你的思想和情感将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跨越时空、地域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二)虚拟性与隐蔽性

网络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符号化的形式表现的虚拟社会。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间接的交往,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特征,如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和社会关系等都被“淡”去了,甚至可以随意更改,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虚拟隐蔽”的特征。上网的人可以把现实中的自我隐蔽起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虚拟形象出现在网上。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可以在网上扮成一个妙龄少女向她的求爱者发出甜言蜜语。

(三)自由性与民主性

网络是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组建的,因此它没有层次,没有中心,也没有上下级关系,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就有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人们因兴趣、爱好、需要等而自由地分化,这样就弱化了个体对社会及权威的相对依附,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从中享受到民主和平等。人类在走过法律、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艰难历程之后,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网络时代。

(四)形象性、难控性、互动性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的83%是通过视觉感官获得的[2]。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等特点,可以为人们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极富有感染性。人们在网上可以创造出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受教育情景,使严肃呆板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们在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思想获得升华。

网络的难控性,表现为网络的这种不可控制性。网络上的信息是公开的、共享的,即只要通过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自由地接受和传播信息,其过程无需登记,完全匿名,因而个体行为很难控制。

英特网与传统媒介不同,它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媒介。它融合了传统媒介(单向)和网络媒介(双向)传播的特点,成为一个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统一体。在网络上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异步传播或同步传播,既可以漫步世界,又可以发表见解,从中体会到传播者和观众的双重身份和乐趣。

二、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1.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

网络世界展现给青少年一个全新的社会交往空间:跨越大洋彼岸,超越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和地位。这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和一个平等对话的通道,并能借助网络释放自己的各种心理压力。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人乐此不疲。

2.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

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端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互联网有获取知识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为青少年现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3.网络的创造性催生了青少年的现代观念

网络是体现时代的标志、了解时代的窗口、改造时代的工具,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网络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如全球观念、学习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等等。

(二)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1.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易使青少年道德感淡化

网络交流的隐藏性使传统社会行为规范失去约束力,不少青少年在网上聊天时语言粗俗,侮辱他人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网络的隐蔽性也使网上犯罪,如网上诽谤、盗用信用卡、网上诈骗层出不穷,黑客入侵、制造病毒等案件逐年增加,而网络犯罪的行为主体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影响了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

2.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网络,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易受影响

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空间存在很大反差,人们网上交往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使青少年习惯于用数字化、符号化的思维方式对待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冷漠无情。过分沉湎于网络,会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他们变得与周围的人没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性格孤僻,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有的青少年整天泡在网上,荒废了学业。

三、充分凸显网络作用,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目前,网络虽然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人们前所未有的难题,但从根本上讲,网络毕竟是人类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发明,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而且网络本身的发展速度也说明它是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类生存需要的。在网络时代,应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杠杆。

(一)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网络政策法规,监督管理好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法律制度是网络文明的硬性保障,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同样需要法律的外在制度,否则这个“虚拟社会”就可能出现秩序紊乱的现象。政府要全面整治网络不良信息,承担起统筹决策、宏观管理的职责,加强其监督和管理功能,建立网警队伍,对互联网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应加快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法规,监督好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各部门应各尽其责,依法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实施监管。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处罚等。

(二)应净化青少年上网的社会环境

网吧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进行不良网络活动的主要场所。针对目前网吧作为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社会场所,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制定对策与措施,防患于未然。公安、文化、工商和电信部门的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对网吧进行检查监管。要求网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营业,上网者一律凭有效居民身份证,严格限制未成年人上网,督促网吧安装过滤器等软件,防止青少年访问不健康网站。

(三)有关部门应创建高质量、生动有趣的青少年网站

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迅速建设一批受青少年喜闻乐见又具有鲜明特色的中文网站,让青少年不仅有自己喜爱的,符合自己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网站,而且可以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先进思想和教育资料。创建高质量网站,也是保护国家文化、维护民族尊严、保护民族语言文化的措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如法国、日本等国的作法,加快本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抵御能力。因此,面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网络市场,我们必须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搞好我国的网站建设,在人们学习网络知识及其应用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我们民族的语言,以增强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尊与自信[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站建设严重滞后吸引力不强,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不大。应该加紧建立专门性的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组织有关专家开发青少年思想教育软件,积极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通过学习、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网上论坛、网上调查等一些有益青少年的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和判断力,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同时政府应加速中文域名服务器建设、加强“滤网”技术的研究设立软件,采取对付网络不良信息等措施。

(四)全社会网络从业的人员、网络服务机构、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者、应当自律

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行业自律,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不经营有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游戏,自觉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进行的社会监督;同时,在政府官方或教育网站上设立网络安全专栏,让家长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安全上网;国外的一些政府部门根据已经发生的网络案件和网络存在的不良内容,制作专门的网页,向广大青少年的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并教会他们防范孩子的不良网络活动或避免孩子受到网络犯罪侵害的方法。例如,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的网站上设有“在线安全”专栏,这一专栏专门向家长普及网络基本知识,介绍什么是网络(Internet)、电子公告栏(BBS)、公共聊天室(Public chat roans)等等[4]。政府官方网站的措施可以帮助家长方便而快捷地掌握让自己的孩子安全上网的基本常识,这种常识普及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五)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全面提升网民素质

网络作为虚拟社会载体,网络社会的伦理规则应充分酝酿建设,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和探讨,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面对我国日益扩大的网上一族,网络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同时,要加大网上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力度,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抵制网络文化中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

(六)学校应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者队伍

学校利用校园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针对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学校要建立救助网站,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援助热线,帮助青少年学生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认清自身的需要,引导他们端正上网的态度,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现实生活方面给予心理指导,使他们辩证处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关系,达到心理的平衡。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使用网络语言的心理;培养青少年的自律能力

网络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共存、无中心的资源共享社会。网络的网民都是以个体形式参与其中,面对各种文化和信息理论交织纷繁、各种论断莫衷一是、各种诱惑比比皆是的时候,理性与冲动较量时,在没有人监督和帮助的情况下,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全凭个体的自律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开设校园网站、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主页等形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开展网页制作竞赛(评选标准既要看技术水平,也要看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正面教育中,品位提升。使学生在争论中明辨是非,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5]。

(八)加强青少年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网络是开放的,网上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网上信息污染日渐增多,诈骗行为、虚假信息等防不胜防;网上病毒、网上黑客等网络犯罪行为大量存在。青少年在实际上网过程中面对如此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管理和未保护的网上环境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很不容易。因此,在教学方面,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同时学校应加大社会实践的教学力度,让学生能经常走出课堂,参与和了解社会,增加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减少主观上的盲目,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逐渐成熟的眼光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引导青少年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法规。

(九)家长应当提高自身的网络能力素质

家长对青少年上网既不能一律简单禁止,也不能纵容不管,应采取有效办法控制青少年上网,家长还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一言以蔽之,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二者都不能忽视。让我们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青少年能够正确面对网络,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监督及指导,教育青少年懂得有利于社会、关心公益是规范网络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网络对青少年心路历程的消极影响,使青少年真正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只要我们帮助青少年对虚拟世界有清醒的认识,让他们养成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反应,网络世界的明天还是十分灿烂的,网络也将真正成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新华网.2005-07-21.

[2]孙月圣.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10).

[3]彭纪南.因特网引发的社会问题探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篇(2)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获取知识的广阔空间,满足其求知欲。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几乎是无限庞大的图书馆,它增加了青少年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熏是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网上的丰富信息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而且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即在虚拟的学校中上课,可以在网上学习课程,获取知识。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获取信息的捷径,强化其时代意识。网络独有的传播优势足以令任何传统媒体相形见绌。网络运行速度的快捷、传播信息的同步和使用操作的简捷等特性,容易潜移默化地强化青少年的效率意识和行为习惯?熏容易帮助青少年形成现代学习观念,容易使青少年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网络信息量的超大,容易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的需求。网络使青少年放眼世界,将地球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里,并将世间万事万物尽收网中,使超越时空的全球沟通成为现实。

网络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平等和自主意识。上网的青少年可以打破地域、身份、地位、年龄的界限,为他们形成平等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这决定了网络中的资源必须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决定了网民必须面对大量信息的筛选和取舍工作,自己管理自己,这些无疑就强化了青少年的自主意识。

网络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意识。网络为青少年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网上,每一个青少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和内容进行学习和深造,这种融个性化的学习于网络创新性环境之中的交互方式,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调节和闲暇的方式。网络文化娱乐提供的是一份娱乐文化大餐,这种文化大餐使青少年对闲暇时间有自主支配权,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世界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区间和一个平等对话的通道,同时也能借助网络释放自己的各种心理压力,可以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这对心理健康是有利的,也是很好的休闲方式。

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信息污染”易造成青少年认知迷航。网络上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不断增长,这些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青少年难以辨认。网络的不正确使用影响了青少年对学习的专注程度,有部分青少年使用网络后产生了对网络过分依赖的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网络成瘾症”。因此,“信息污染”易造成青少年认知迷航。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络的虚拟性使青少年在交友上大都沉浸在虚拟的状态中。青少年在网络上的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少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与成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因此网络虽然扩大了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范围,但严重地影响了人际沟通的实际能力,它的虚拟性容易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流行语的松散性会给青少年语言的规范性带来极大的危害。“网络流行语”大多在使用上具有随意性和非规范性,能让网民之间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不过它与日常用语有很大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生活心态和交往方式,洋溢着青少年的个性,但是“网络流行语”会造成交往过程中理解上的脱节、误会和笑话,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给青少年语言的规范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和游戏成瘾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游戏”可以把青少年带进丰富多彩的世界,但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安排不科学,大多是在晚上熄灯后到网吧。同时,部分青少年认为武侠和暴力游戏可以使他们变得强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因此他们就会模仿片中的情景,用武力或暴力来获取想要的东西。

长时间上网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首先,长时间上网接触电脑导致孩子视力下降。其次,长时间上网以及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影响孩子身体骨骼发育,甚至会导致畸形。再次,过早接触电脑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大脑功能发育。

三、建构网络环境下正确的青少年思想行为引导机制

建构青少年网络主体,确立思想行为的自律机制。人的道德的发展有一个从无律到他律,最后发展到自律的过程。在网络中,外在他律因素已经不存在或很少,主体必须具有自律精神才能做出道德行为。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个人修养,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形成青少年对多元网络信息的鉴赏、选择、批判能力,培育青少年自律意识,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加强网络道德自律,从而趋利避害。

注重疏导,确立思想行为的教育机制。首先,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疏导型的教育方式。其次,加强监控和引导,预防“网络依赖症”。在开展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对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和网络行为,应监控与引导并行,在不同阶段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措施,对初步接触网络的青少年以监控为主,对已基本适应网络并能泰然对待虚拟环境的青少年,采取引导方法为主,同时,密切关注青少年的网络心理变化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再次,注重思想引导,以求“净本涤源”。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根源在其内在的不健康思想观念。因此,必须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观”。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确立思想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首先,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教育。当前应尽快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站,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互联和资源共享,促进“网上”与“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其次,打破网络的虚拟性,培养“自我同一性”。应鼓励青少年网络交流与直接交流并重、人际交流和人机交流并行。要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网络学习的收获和经验,促使他们自觉地将网络交际的经验和现实交流的教训相互参照,将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应用于网络交往中,打破网络的虚拟性,消除心理和精神障碍,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身份感和自我同一性。

统筹政府、学校和家庭职能,确立全方位的协作机制。首先,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管理。政府要从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从政策层面上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青少年安全上网、健康上网;政府还应当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系统,积极发展国产电子游戏产业;教育、宣传、文化、通信、公安、工商、政法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相互协助,紧密配合。其次,加强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学校要改革德育课程,坚持网络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要开发德育软件,开辟网上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要针对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建设强势网站;还要提高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应用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队伍。再次,强化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积极主动地运用网络与孩子交流,同时应加强对孩子接触网络的管理和监督,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

篇(3)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血腥、逼真、交互性和竞技性强的特征,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网络游戏,抑制其对青少年犯罪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不能因噎废食,网络游戏也有自身存在的重大的意义,我们也要认识到网络游戏的正面作用。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及其发展状况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虚拟性、社区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增强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虚拟性是互联网世界的最大特点,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极尽夸张,华丽,满足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想法和愿望。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我国网络游戏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几百亿元,而且未来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对于经济的带动也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一)网络游戏引起的“满足冲动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渴望自我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是很难的,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只有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找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在网络游戏虚拟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约束,更没有法律规范,在网络游戏中"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其犯罪的罪恶感也会大大减弱。这不仅极易导致青少年不良思维定式的形成,而且会使他们轻易地从最初的冲动作案发展到习惯性作案,青少年连续实施暴力性犯罪行为也就在所难免。

(二)网络游戏引起的“侵财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网络游戏的费用负担是青少年侵财性暴力犯罪的诱因。青少年玩网络游戏需要相当的费用负担,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其侵财型暴力犯罪。青少年用于网络游戏的费用数额较大的且是持续性的开销,对于没有太多经济来源的青少年而言,用以支持自己游戏进程的费用负担的确是一个问题。网络游戏的费用承担和游戏中疯狂肆意的打怪杀人即可获得金钱形成鲜明对比,这对于每一位游戏玩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冲击,这也正是多数青少年实施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网络游戏引起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微观分析

(一)社会控制论的分析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一名17岁的男生钟平将网络中的血腥杀戮克隆到现实中,将同班一女生残忍杀害后分尸。“他在网络里找到了自我,可能到最后,他已经分不清现实和网络了”,一名老师说。通过进一步了解钟平的成长轨迹可知道他犯罪的真正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中仅剩年迈的奶奶照顾他。他学习不好,时常逃课。老师发现后,把他赶出教室,钟平就去泡网吧。他经常通宵上网,白天上课就在课桌上打瞌睡。“他喜欢(在游戏里)杀人,战士能量最强、最暴力,很适合他。”他的一个同学觉得这种游戏环境影响了钟平,“在网络里,杀人是不用负责任的。”我们从犯罪社会学的社会控制论对此做一些分析。社会控制论是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解释犯罪的一种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法犯罪,而是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违法犯罪,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犯罪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要受到许多社会约束:个人的、父母的、同事的以及像学校这样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机构的。当这些约束加强时,个人因担心越轨犯罪行为会危及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应地位,他就不会冒险去参与越轨犯罪行为。反之,当对个人的社会约束削弱时,他们就会更“自由”地实施犯罪行为。钟平的暴力犯罪正是由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教育,缺少监护人、学校或者社区来纠正其不良行为,最终导致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亚文化群体及差异交往论分析

22岁的易华面对现实的不如意选择了逃避,躲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很快,他找到了一些同道网友在虚拟世界中“打打杀杀,闯荡社会”,并组建了游戏战队,自封为“忠义造反者”。易华向未成年的队友灌输“忠义”和“造反”的观念,要求队友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但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经济入不敷出,易华感到了现实的无奈,他急需钱,决心在现实中“干一把”,这是网络游戏亚文化群体的典型。差异交往论正好可以解释这个案例,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交往的互动中习得的。犯罪行为的习得主要发生在与犯罪者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种群体中,群体成员频繁接触,其中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会在互动中被学到,这种接触是不同接触。在这个案例中易华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渐渐产生影响,使爱好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逐渐行成一个群体,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即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在这种亚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下,他们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结论

网络游戏并不是引发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网络游戏只是一个诱发原因。在犯罪社会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还是早期教育的缺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很多:社会方面,可供青少年进行良好的课余生活的地方少之又少,因此许多青少年选择结伙去网吧娱乐。其次,政府对网吧等营业场所监管不力,导致黑网吧丛生,滋生网瘾青少年。通过犯罪社会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只归于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来还青少年一片美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陈晨.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广聪.犯罪学中社会控制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6).

篇(4)

近年来,网络歌曲风起云涌。无论是身处大街小巷,还是商场闹市,网络歌曲不绝于耳。根据上海市妇联对全市290名7―18岁少年儿童的调查,最受儿童喜欢的少儿歌曲分别为《两只老虎》《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卖报歌》等8首歌曲。调查同时显示,儿童最喜欢的三种歌曲形式依次为流行歌曲(98%)、影视歌(86%)和网络歌曲(80%)①。可见在中小学校中,良莠不齐的网络歌曲也深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

一、网络歌曲的特性及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歌曲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科技、艺术、时代的交叉产物,且将长期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中。

网络歌曲旋律简单,且易记、易学、易唱。一是创作者不需要精炼的旋律技法和缜密的作曲思维。二是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多以反映社会风气和表达普通老百姓的内心世界为主。此外,互联网给了网络歌曲零成本的传播平台。网络歌曲是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产物之一,并列于网络购物、网络通信等领域,它的传播不需要靠传统的唱片、卡带,更不需要铺天盖地地宣传和对歌手的包装。创作者仅需上传,听者仅需在线收听或者下载。而这一低成本的传播方式使得网络歌曲的竞争性很强。三是普通百姓的审美取向促进了网络歌曲的迅速发展。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受教育的统计数字表明,受过高中及中专教育的人数不到12%,而受过大学本科及专科教育的不到4%。这说明目前很多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追求,而网络歌曲的通俗、贴近生活的特性迎合了很多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

对于网络歌曲的社会影响,有褒有贬。有人认为它贴近生活、丰富生活,也有人认为低俗不堪,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对这一新兴事物,必须要谨慎、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笔者主要谈谈低俗的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一,低俗的网络歌曲容易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如《我爱人民币》中的歌词,“我认为赚钱是一种乐趣,只要取之有道天经地义……我觉得花钱是一种刺激,只要量体裁衣合情合理”等,这些夹杂着低级趣味和拜金主义的网络歌曲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第二,低俗的网络歌曲不利于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培养。如《骂人圣经》这类网络歌曲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培养非常不利,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会去模仿。此外,低俗的网络歌曲容易诱发青少年的早恋情结。特别是正处花季的中学生,对爱情充满渴望,而很多网络歌曲恰恰就是表现男欢女爱的②。只要心理稍有动摇,马上就会投入到“老鼠爱大米”的感情世界中。第三,网络歌曲容易固化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品位。马克思认为,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若网络歌曲长此以往地发展,必然固化一部分人的艺术品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由于他们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猎奇心强,又缺乏足够的鉴别力,很难对网络歌曲的好坏进行甄别选择,觉得顺口就唱,觉得刺激就学。而且,在学校里形成了一个观念,即会唱网络歌曲是一种时尚的表现。不少在校生整天唱的是网络歌曲,无心于老师教的正统歌曲,甚至于模仿网络做法把正统歌曲改编成一塌糊涂的歌曲。③长此以往,网络歌曲将很容易扎根于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中,也将对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对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现象的反思

分析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这一现象,必须要了解两个问题,即网络歌曲为何吸引青少年?青少年为何接受不良的网络歌曲?上文中,笔者已经从旋律、歌词、互联网等方面介绍了网络歌曲的特点,接下来笔者将谈谈青少年接受低俗的网络歌曲的原因。

有人认为青少年不能抵制低俗的网络歌曲是因为心智尚不成熟、好奇心强和缺乏成熟的判断力。但笔者认为这些只是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正常的心理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这一现象是否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有关系呢?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到了音乐课程的四大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而其基本理念也要求以审美为核心,并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面对低俗网络歌曲入侵校园,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否正确引导了青少年的审美取向,是否培养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是否提高了青少年的艺术品位呢?对于低俗的网络歌曲深受学生喜爱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做得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我国社会的日益开放,良莠不齐的网络歌曲迅速充斥了青少年的听觉“视野”,但尚未引起音乐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而学校音乐教师也未对学生听唱网络歌曲进行具体、正确的引导;二是部分中小学并未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正确审美观的培养,多认为文化课的重要性高于音乐教育,或者音乐课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和硬件设备,音乐课上很难谈到审美观。

综上所述,网络歌曲之所以能占领校园,除了青少年客观存在的追求新鲜刺激、追求个性自我、要求情感宣泄等这一特殊年龄段的心理特性以外,部分学校音乐课程缺乏对引导学生甄别网络歌曲的雅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内容的重视。

三、积极引导,从容面对

从网络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网络歌曲将不会在短时间内退出校园歌坛。其通俗易懂、学唱简单、贴近生活的特性将仍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巧方便的数码音乐产品,如MP3音乐播放器、音乐手机、计算机等数码产品加快了网络歌曲的传播。此外,众多的手机彩铃制作商和运营商等商业盈利机构也使得网络歌曲难以进步。而由于网络歌曲创作者的能力和硬件技术有限,也决定了网络歌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提防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呢?笔者认为,除了加大文化部门的监管力度和社会舆论等的干预以外,中小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也应对这一现象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加以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对网络歌曲有选择性地进行欣赏。音乐教师应多介绍或教唱艺术性强、贴近生活、积极向上的声乐体裁,从而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此外,音乐教师也应与学生多交流、沟通,积极了解学生的审美取向,从而对症下药。

总而言之,网络歌曲进入校园是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诸多因素交叉所导致的一种文化现象。就学校教育而言,只有帮助学生进行网络歌曲的甄别,对学生审美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效地抵制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贯彻美育的教学方针。

注释:

①过八成儿童不喜欢儿童歌曲[N].人民日报,2006―05―15(11).

篇(5)

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首先我们要明确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志:(1)从人格上讲,具备心理健康的人,人格一定是完整的,具有健康的情绪,并且自我感觉比较好,通常在生活中常见的是积极情绪要多于消极的情绪,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对于这样的人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并且能够做到平衡、自爱和自信等,这才是心理健康的人。(2)当一个人身处险境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拥有充分的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中能够持有和谐的态度,能够友好的与周围的人相处,并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和喜欢。(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并在实践活动中坚持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着。在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得知,其中的性格、情绪、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比较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如:不安感、急躁感以及孤独感等,这都是不完善心理的突出表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出现厌学等消极情绪的出现,这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加以关注,多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的疏导。网络信息的发展,一方面为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提供更好的平台,但是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成为青少年发泄情绪的重要工具,也是青少年心理扭曲的直接导火线,所以说在网络信息发展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强化网络管理的途径

(一)政府应加大网络监管的立法、执法力度,净化网络空间

现阶段我国出台了一些法律对于约束网络运行具有显示意义,如《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为相应监管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据此,在网吧管理方面,相关部门人员需切实加强力度,做好不良网吧的整顿和肃清工作,除此之外,司法部门也应当积极融入到网络管理之中,针对现行网络情况进行法律探索。对于网络上恶意散布不良信息的人需依法予以惩治,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网络信息,防止其给青少年带来精神侵蚀。

(二)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网吧经营者素质

网络作为利弊共同体,其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是部分网吧运营问题。有些网吧无视法律法规要求,恶性违规运营,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带来可能。对此,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网吧的规范,约束其经营行为,确保未成年人依靠互联网所获信息安全。日常规范中注重对网吧经营者开展教育,以提高其道德素质。

篇(6)

网络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们带进一个新时代。在庞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必然对其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健康成长是现今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一、网络使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台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网络环境容易构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课堂上要小,最起码不会直接面对面地控制学生。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自比较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收集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拓宽知识面。还可以收集有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保证自己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网络是一个比较平等的环境,学生可以自由阐述观点,不必担心受到教师的指责,容易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想法。

二、网络对青少年创造能力发展的负面影响

1.网络对创造性环境的影响。

创造性环境是指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创造的客观环境。—个鼓励创造性想法的环境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挥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网络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已成为影响创造性环境的重要因素。[1]

(1)侵占个体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创造性活动的根本是人们在相对安全、舒适的创造性环境中疏泄剩余能量的过程。其疏泄渠道最初只是个体随机的行为方式,随着社会选择机制对新颖的、有社会意义行为的选择,就产生了创造性活动。[2]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信息的丰富性等特点,使其不仅成为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平台,更是他们娱乐与消磨时间的重要场所。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个体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活动时间的侵占。

(2)缺乏积极的创造氛围。相互尊重、坦诚交流、鼓励创新与合作和适度的良性竞争的团队氛围和组织文化对创造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青少年要利用网络搜寻信息、释放压力,而互利、宽容、友好的网上学术交流环境则相对缺乏。网络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还表现在积极创造氛围的缺乏。

(3)抑制个体创造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一定强度的社会压力,可为个体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一种驱动力,对创造力的发挥有着积极作用。任何一位学习者都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直接搜寻所需信息和知识,许多问题通过鼠标轻轻一点即可轻松解决。网络表达载体的多样性和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在满足青少年需求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无社会性压力”的心理场,使本该孕育其创造动机的适量压力被湮灭在网络的平等、便捷中。

(4)无法有效筛选创造性产品。定义创造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成果的新颖独特性最终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一个鼓励并能有效识别创造性想法的环境是培养个体内部创造力的重要保障。很多创作者“呕心沥血”的原创作品在浩瀚无边的“网络海洋”中就如一个泡沫,除了或“顶”或“踩”的跟帖以外,很快被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实时更新所吞噬。网络对创造性环境的影响继而表现在其缺乏有效筛选创造性成果的健全机制。

2.网络环境对创造主体的影响。

(1)对创造主体聚合思维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学生面对无边无际的“新”、“广”、“杂”的信息网,各种信息塞满其认知空间,侵占注意场,学生没有进行聚合思维的纯净思考空间,也没有该过程所需的理性、认真和专注。由发散思维收集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式等容易被搁置在一边或任其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而不能使之朝一个方向聚敛集中,在分析比较中优选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3]另一方面,创造性活动需要人们对信息聚敛过程中的含糊性、不确定性等有较强的忍受力,但是许多人没有时间或能力忍受聚合思维过程中的含糊性所带来的不舒适感,而是快速地选择一个也许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个体真正留给自身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极其匮乏。

(2)对创造主体逻辑思维的影响。学生通过对抽象概念和规律进行感知、想象、推理等深层认知活动,可以较好地锻炼和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4]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通过“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深刻、细腻地领悟从感知、想象、推理到形成思想、观念的过程,从而实现对抽象概念和规律的认知过程的可视化。这种认知过程的可视化可以让个体较为便捷地掌握晦涩难懂的概念及规律。但与此同时,个体习惯于对网络中多媒体及虚拟的图文并茂的刺激信号简单接收、储存,不用思维活动进行积极加工处理各类刺激信号处于无序状态,无法实现对认识的提高和深化。随着这种加工处理信息过程的简单化、图式化,个体逐渐不愿独立地思考、分析抽象的知识概念。[5]这种“学而不思”的状态必然会形成思维上的惰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深层逻辑思维能力的削弱。

三、网络环境下培养青少年创造力应注意的问题

面对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影响,我们应该扬长补短,根据网络环境和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特点,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其和谐发展。

1.正确判断信息价值,科学分配时间。

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搜集更多信息,而是创造更多价值。学生应增强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组织和检索工具,平时多关注优秀专业网站和相关专家论坛,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信息导航能力,将有限的时间分配好,让网络真正成为促进学习、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利工具。

2.建立有组织的学习团队,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有必要在网络环境中建立具有高度心理开放性、心理相容性、对不同观点具有容忍性的有组织的学习团体。通过学习团体具有专业水准的指导,学生各种创新想法多角度、全方位地碰撞,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3.利用有限注意力资源,形成合理知识结构。

网络世界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如何让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对自身创造更有价值的信息上,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所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更要掌握自我组织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文件夹、收藏夹、书签等功能,定期将相关资料归类、梳理、整合,在形成合理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白育芳.试论网络环境对创新思维的潜在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1).

[2]胡启恒.净化网络环境将有利于创新的下一代[J].互联网天地,2007(7).

篇(7)

一、网络与人际交往

网络高效、方便的交流方式恰恰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的要求相符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了会与青少年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使得青少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之外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空间。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学校的情况,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以及和老师交流,这就为青少年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网络还可以提供各类信息,满足了青少年对信息的需求。网络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加强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但是,网上信息泛滥可能会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进而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还可能会使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下降,而且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人际交往是指由协同活动的需要而引起的交往者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认识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而多变的联系过程。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交往就成了人的基本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相互联系中彼此传递信息以达到相互了解和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关系。

二、网络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与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际关系好的人,可以由此而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一个人际关系相对较差的人,在达成目标时得到的只有阻力。在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对于自我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服务功能去接触各种各样性格、能力、家庭环境不同的人,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从而提高自我认识。通过MSN与外国朋友进行交流,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还可以为以后与外国朋友交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什么样的场合应该说什么样的话,不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外国人都忌讳些什么,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得认真地考虑,否则,就会产生误会,从而阻碍了交流的顺利进行。

2.消极影响

现在的家庭,许多孩子很少有朝夕相处的玩伴,家长也常常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主动去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与孩子交往起来缺少共同语言,致使他们的情绪低落,沟通困难,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向网络寻求帮助,以发泄自己的不满。因此,不正确的网络活动就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产生障碍。

青少年是一个不具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充满好奇心的群体,他们总是沉浸在一个朦胧的世界里,但是他们最终会了解社会就需要通过成年人来教育他们。青少年往往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其主要的原因是与这些人交往时,很容易获得一种平等的感觉。

网络的沟通是在表象记忆和幻想中进行和保持的。这个交往只是一个层面,而不是交往的全部内容,而青少年几乎没有这种判断的能力,处理不好虚拟的归属感和真实的归属感,因此,他们会不顾一切的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如果青少年长时间的沉浸在这种虚拟的网络中,就会使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冷淡的状态。

三、结语

数字技术的通信手段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需要直接的人际交往,电视、多媒体就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途径,甚至于网络技术可以制造出虚拟现实,人们只需在个人空间范围内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由于青少年还未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无法阻挡虚拟网络活动的诱惑,以至于网络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去认识网络,并适当地对其加以控制,重视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使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做到真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从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网络社交 人格发展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2

现如今在青少年中,说起人人网、淘宝网、新浪微博、天涯、豆瓣社区等大型社交网络,也许不知者甚少。这些90后自小就由互联网伴随着长大,交友、浏览网页、发帖跟帖表达见解、甚至种菜养宠物都能在网络上完成,他们通过这些活动在网络中来进行互动和交流。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之中,快速多变、视域宽广的社交网络使青少年的生活空间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观念被打破,许多新价值观念又受到来自家庭、同伴、网络传媒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网络社交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新方式,正影响着处于人生转折期的青少年的人格。当下青少年能否具有仁爱的思想情感、豁达的人生价值观、坚毅的品格等,都受到社交网络的影响。网络社交活动除了在培养青少年的开放性和独立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之外,网络社交的纷繁复杂也极易给处于人格形成中的青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

一、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

1.网络社交有助于青少年自我监控力和自省力的培养

青少年所处的网络社交活动看似是一个没有管制的自由空间,他们在网络社交的时候处于一种独自活动的状态,对自我的关注有助于青少年在日常中反求诸己并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欲念,从而更好地培养自我监控力,较好的驾驭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在网络社交活动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可以使青少年洞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当自身被网络所束缚时,他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受什么限制并调整自身,使自身的内省力得以开发。最后,网络社交能使青少年自发的认识到健康、合理、规范的网络社交行为不是如惊涛骇浪般束缚自己的枷锁,而是浩瀚大海中的一个平静岛屿,它能够使自身得到完美释放,有助于自身监控力和自省力的培养。

2.网络社交促进青少年判断鉴赏力的发展

社交网络是一个大染缸,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冲击着青少年的评判标准。首先,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接触到众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和思想,这些有力的促使了青少年自身价值观念的选择。其次,在网络社交中,青少年判断鉴赏力的培养为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提供了一种正确解读信息的方式,使其在社交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最后,自我判断力的发展可以增加青少年自身的体验,张扬青少年的个性,引导青少年鉴别力的形成并达到对现实人格的升华,它使青少年在对普遍性的关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网络社交对青少年鉴赏判断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3.网络社交增加了青少年的自信心

当下90后青少年的社交方式与长辈们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网络社交不再是平面化的呈现,不在拘泥于当面、写信、电话和短信,而是以一个立体化、跨时间和空间的网络方式呈现。他们在大型的虚拟网络平台中交流互动,网络社交平台还根据青少年的猎奇性、开放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不仅开发出了适合青少年交友的平台和网络小游戏,还把网络与现实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了青少年的积极性。此外,除了网络社交活动中,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很好的锻炼了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外,青少年对新开发的网络小软件的熟知与操作在有开发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同时,又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在伙伴中间树立自豪感。

4.网络社交突破了青少年的角色限制

网络社交不仅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还超越了辈分、年龄和职业等的差别,不仅打破了青少年人际交往圈子过小的局限,还可以使青少年平等交往、自由活动。首先,青少年在进行网络社交的时候,他们不再有所顾忌,在新的空间中他们往往可以突破角色限制,让自己的情感更加真实的表达出来。其次,网络社交的非面对面性使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可以敞开心扉,平等有效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最后,在网络社交中青少年在进行平等的社会交往时能体会到尊重,这也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

5.网络社交使青少年的独立能力得到了培养

处于极具个性的网络时代中的青少年通常拥有强烈的独立愿望及自主性。因为在网络时代,人们从被动式的资讯接收者转而成为信息资讯的主动了解者。社交网络的互动性更使青少年由以往被动的接受信息向自主性学习方式发展。其实,处于幼稚向成熟过度的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愿望强烈。首先,健康的网络社交开阔了青少年的眼界,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其次,父母对其网络社交行为适当的引导或鼓励,不仅不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增强其独立能力的发展。最后,适当的网络监控,亦会使有独立愿望的青少年在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中内化父母正确的价值观及行为。

6.网络社交促进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

青少年进行的网络社交行为大多发生在同龄人当中,健康的网络交往有助于他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当他们在社交网络中与非同龄人进行互动的时候,积极的思维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我的价值观。拥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能充分认识自己、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能在困境中灵活的应对变化,不断地完善自我。首先,社交网络以其强大的功能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规范的网络社交会让青少年明白网络不是单一的个人网络,这有助于青少年学会在自己上网的时候关注其他上网者的感受,不破坏网络环境,端正使用社交网络的态度。其次,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能充分意识到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在社交中要互相尊重才能让网上的交往井然有序。最后,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能逐渐明白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存在不同价值观的多元化空间,只有平等合理的利用网络进行社交才不会触犯网内和网外的规则,清醒地意识到网络社交并不是纯自由的,它受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制约。

二、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1.网络社交易造成青少年角色混乱,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现如今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转向网络,网络社交活动正在逐步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由于网络为人们提供的是虚拟的空间,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被替代,导致人际交往关系质量的下降,因而弱化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在网络中的人可以“造出”一个与现实中迥然不同的自己,这样会极易使处于人格发展重要期的青少年产生角色混乱。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与伙伴们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对培养自身的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频繁的网络社交活动,使青少年处于现实身份和网络角色的变动之中,极易使他们在现实中迷失自己,导致他们的情感冷漠,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2.网络社交易使青少年道德自律弱化,造成责任感的缺失

在网络社交中,“他律”和“自律”都失去了现实的约束力,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思想交错纵横,人们的内心融合力和宽容力变得强大,以至于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被包容。一些与传统道德背离的消极信息模糊了青少年的认知和是非标准。在网络社交中,参与一件人或事是非问题讨论的网友众多,众说纷纭的景象使处于人格形成阶段的青少年自身难辨是非黑白,如若他们没有健康合理的指导,以后必定会模糊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特别是网络社交中大量的负面道德信息的存在,极易使青少年道德自律弱化,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3.网络社交易使青少年形成消极人生价值观,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社交网络出现后,网络上的跟风现象严重。首先,由于青少年在缺乏合理指导的情况下对复杂的人或事的识别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社交网络上重重叠叠的意识形态多数与国内社会传统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这就造成多数青少年对主流的价值观念持有了怀疑的态度。此外,青少年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还极易产生攀比的心理,这也会影响青少年自身价值观的选择。最后,由于青少年不能清楚的表述自己的价值观,再加上西方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观念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出现了危机,青少年人生价值观遭受到国外价值体系的消极影响。总之,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在社交网络贯穿青少年生活始终的年代,合理指导青少年进行网络社交,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4.网络社交中掺杂虚假因素,易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

青少年作为网络最活跃的使用者,在网络社交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但是精神世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怀。由于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社交网络的虚拟性致使青少年渴望在网络社交中寻找宽慰和解脱,但是网络社交的信息中掺杂着虚假因素。首先,青少年在浏览不健康网页、网上交友不慎、玩暴力网游等的同时,潜在的犯罪危险心理在无形之中生成,易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据有关部门调查,网络游戏则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其次,社交网络中虚假因素众多,网络游戏的虚幻性恰恰能诱惑青少年学生,使其不能自拔。最后,网络虚假信息也易使青少年产生盲目的偶像崇拜。虚假的网络社交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有着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易导致青少年性情变得焦虑和冲动。

5.网络社交易给青少年带来其他人格发展中的消极影响

开放的社交网络现如今已不再局限于电脑,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社交活动。青少年中使用手机的人数也不在少数,如若不合理规范青少年上网行为,网络社交则极易给处于人格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社交网络出现后,由于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因此造成社交中的人说话直截了当,不注意言辞的恰当与否,造成人在交往中的不理。其次,由于电脑网络的程序性强,青少年长期处于单一的网络社交模式之中极易造成青少年逻辑力的减弱,进而影响其创造力。虽然,手机使青少年指尖上的操作熟练至极,但实际上是看似反应快,实则不够深思熟虑。最后,频繁的网络社交使青少年与外界交流减弱,不仅易使青少年产生孤僻的性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因为自身抗压力不强而产生一系列的人格问题。

总之,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不良影响。在网络社交中,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应在有意识、有计划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需要和动机、爱好和兴趣、才能和智慧、性格与气质、毅力和意志来进行。对青少年来说,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补充,是一种交流工具。正确使用网络并进行社交活动,能够使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拥有健康的人格,还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积极地面对环境和生活,更能不断地完善自我、灵活地应对变化。

研究生指导教师:耿红卫

[基金项目]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网络社交与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批准号:2012-JZ-002)。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2-0109-07

收稿日期:2011-10-23

基金项目: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CA030090)

作者简介:纪海英,博士,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讲师30007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沟通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如即时信息、微博、个人主页、社交网站等网络沟通技术的青少年的人数远远超过使用这些沟通技术的成年人的人数。青少年网络沟通的普遍性引起了不同的反应。例如,有反应认为网络沟通会使青少年耽误正常的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更有可能使青少年成为网络诱惑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受害者。相比之下,还有反应认为网络沟通会提供给青少年一些机会,让他们可以探索自我同一性、寻找社会支持、获得关于成长中的一些敏感问题的信息,以及发展亲密的、有意义的关系(Valkenburg&Peter,2009)。

网络在青少年中的广泛使用及其不确定的影响,要求对此持一种综合的观点,这样才有助于理解网络沟通的吸引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网络沟通的特征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以及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局限及将来的研究展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关注的网络沟通,是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以及自愿的与其他在线个体或群体通过电子科技,如即时信息与社交网站,进行的网络沟通。

一、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

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指为了实现在社会中的健全成长和发展,青少年在心理和社会方面必需完成的学习和训练。这些学习和训练的顺利完成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性的重要基础。对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来说,有三个主要的发展任务(Steinberg,2008):第一,青少年必需发展坚定的自我感或自我同一性,也就是说,他们必需获得一种坚定的关于自己是谁以及希望自己是谁的感觉。第二,他们必需发展亲密感,也就是说,他们必需获得必要的与他人建立、保持与终止亲密的、有意义的关系的能力。第三,他们必需发展性心理,也就是说,他们至少需要习惯于性冲动的感觉,界定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学习如何进行相互的、非侵犯性的、安全的性接触,以及建立相互忠诚的性关系。

为完成这三个发展任务,青少年需要获得两种重要的技能,即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这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不同的技能。它们都是习得的,并被不断地实践与演练,都对青少年的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我展现可以理解为有选择地向他人展示自我的某些方面;自我表露可以界定为暴露真实自我的某些私人的方面(Schlenker,1986)。

为了发展自我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青少年需要学习向他人展示自己,并根据他人的反应调整他们的自我展现。通过从反馈中学习,青少年可以演练并验证他们的社会同一性,并最终把这种同一性整合到他们的自我中(Schlenker,1986)。为了发展亲密感,更具体地说,亲密的与有意义的关系,青少年需要学习如何适当地暴露私人的信息。自我表露不仅有助于青少年验证他们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的适当性,还会使青少年通过互惠的准则建立亲密的、支持性的友谊与浪漫关系(Buhrmester&Prager,1995)。

二、网络沟通的特征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互联网普及之前,青少年通常与同伴和好朋友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中习得并演练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技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研究显示青少年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尤其是向同伴与好朋友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越来越多地发生在网络中。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更喜欢通过网络沟通谈论私人话题,如爱情、性以及其他让他们感到羞怯的事情(Schouten,V~kenburg&Peter,2007)。

关于网络沟通为什么对青少年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网络沟通提高了青少年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例如,他们可以任意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职业和价值观等,这种解释也获得了一些研究的支持。提高了可控性,反过来增加了青少年的安全感,使他们在网络上的人际沟通中比在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中感觉更自在(Walther,1996)。这一点对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面对面的沟通情境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社交障碍,如羞怯、过多的自我意识。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的提高,为青少年克服在非网络沟通情境中经常遇到的社交障碍提供了机会(Valkenburg&Peter,2009)。

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可利用性与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影响青少年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

(一)隐匿性与自我展现和自我表露的可控性

沟通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必须有发送方、信息和接收方三个要素,在网络沟通中,特殊的网络技术手段使人们沟通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得以实现(刘忠群、刘高峰,2008)。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可以探索并体验许多形式的隐匿性操作。最极端的形式是参与者匿名,它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大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信息,例如在网络聊天室或在线支持网络中。另外一种常见的匿名形式是视听隐匿,指在网络沟通中,要么没有,要么减少非言语(视觉的或听觉的)暗示的传递。在某些网络使用中,如即时信息与微博,难以达到参与者匿名,但这些网络应用。为青少年控制他们希望传递的暗示的丰富性提供了大量的机会。青少年可以很容易地决定是只呈现言语信息,还是用视觉和或音频暗示丰富这些信息。

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影响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可控性。一直以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匿名会促进去个体化效应,即个性感与个体责任的丧失。最近关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的研究,仍然认为匿名的网络沟通会产生某些去个体化效应(Joinson,2001)。例如,匿名的网络沟通会导致个体倾向于不怎么担心他人会怎样看待他的自我展现,也会导致个体主要根据他当前的情绪状态做出一时冲动的反应(Joinson,2001)。

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由匿名引导的控制,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网络匿名会使青少年较少地关注自己的外表(如粉刺、脸红),这样会促进他们的网络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从而使他们更容易获得社会赞许与社会接受(Valkenburg&Peter,2006)。当然,网络匿名也有可能引起青少年的冲动反应,出现去抑制性的、攻击性的、侮辱性的言语,从而导致网络欺负与网络骚扰。

(二)可利用性与自我展现和自我表露的可控性

青少年总是求助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与同一性、亲密感及性有关信息(Subrahmanyam,Smahel&Greenfield,2006)。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大量的机会去发现、生成并散布与同一性、亲密感和性有关的信息。他们可以很容易的选择自己的听众与交流的伙伴,以及和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分享思想。例如在社交网站上,人与人之间很容易相互接触,这使得青少年可以与很久没有见面的,或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面的伙伴进行交流。同样,青少年可以很便利地在广泛的各种人群中传播有关自我的信息,这使得他们比在非网络沟通中更容易及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

网络沟通的高度的可利用性使青少年能够与在脱机生活中不容易见面的同龄人建立友谊关系,以及从具有相似经历的(例如参与同一网络主题活动)伙伴那里获得支持。同样,网络沟通的可利用性也容易使青少年与一些成年人认为不适合交往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并成为有害的网络诱惑的目标(Wolak,Finkelhor&Mitchell,et al.,2008)。

(三)可加工性与自我展现和自我表露的可控性

大多数网络沟通的内容是可加工的,也就是说,“使用者在发出交流信息之前,可以仔细修改和斟酌自己的语言,美化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以逢迎他人的喜好(柴晓运、龚少英,2011)”。的确在使用中,如发送即时信息,在发送之前,首先必须点击“发送”键。因此,在大多数的网络沟通中,交流信息的可加工水平都要比面对面的沟通高,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只能事后对交流的信息加以调整,而不能在交流的信息发出之前对其加以调整(Wahher,2007)。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尤其有利于那些羞怯的、自我意识水平高的、对自己的外表不自信的、容易尴尬的、内向的、不敢参与非网络社交场合的青少年(Chan,2009)。

研究显示,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使青少年可以认真思考并加工交流的信息,从而使他们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更为完善(Walther,2007)。当然,网络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也可能使青少年精心地“创作”信息,从而使某一被嘲笑或攻击的对象或网络受害者感到痛苦或困扰。三、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网络沟通的隐匿性、可利用性与沟通内容的可加工性提高了青少年对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的控制,这种提高的可控性,解释了网络为什么对青少年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解释了网络为什么既有可能促进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又有可能阻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同一性、亲密感与性心理,论述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沟通对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关注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两个方面:自我概念与自尊。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我的信念与观念,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认知成分一对自我的了解和认知;情感成分一一对自我的评价及与此相关的情感体验;行为成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来的行为倾向。自尊是自我的情感方面,通常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及与此相关的体验。

两个完全不同的假说概述了网络沟通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分裂与自我概念统一(Valkenburg&Peter,2011)。前者认为使用不同身份登录网络的容易性,可能导致青少年的人格产生分裂。此外,青少年在网络上会遇到各种人及观念,从而建立许多新的关系,这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已经脆弱的人格产生分裂(Reid,1998)。自我概念统一假设则认为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机会与来自不同环境的个体交往,因此青少年可以在一个更广大的“社会回音壁(socialsounding board)”上证实自己的同一性,这反过来会促进他们的自我概念澄清(Calvert,2002)。

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频繁的网络使用或网络身份实验,与较不稳定的自我概念相关(Matsuba,2006)。但是,更严密的多变量分析表明,如果其他变量,如孤独与社会焦虑,进入研究模型,这种相关就会变成虚假相关(Valkenburg&Peter,2008)。因此,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网络使用会促进或阻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澄清。其他因素,如孤独(从而缺少在非网络社交环境中了解自我的机会),似乎比网络使用更强烈地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Valkenburg&Peter,2008)。

自尊是人的一种本能性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机和适应功能,不管个体处于何种心理状态下,其内隐自尊一般不会改变。自尊有两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即个体对其所处环境的控制与获得他人的赞许与认可(Harter,2003)。网络沟通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这些需要。通过网络沟通,青少年可以控制他人对他们的了解、可以生成或修改对自己的描述,以及选择自我表露的进度、广度与深度,还有,通过试验I生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表露,优化来自伙伴的反应与反馈,从而提高自尊。

一些研究在青少年中调查了不同形式的网络沟通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其中大多数的研究,尤其是关注青少年的博客与社交网站的研究,表明网络沟通会提高青少年的自尊。例如,Schmiff(2008)等人在研究中发现,青少年通过创作个人主页和博客确实体验到一种控制感与支配感。这种控制感与支配感反过来与较高的自尊相关。Vaskenburg(2006)等人通过研究荷兰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情况,也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对自尊的积极影响,即青少年越经常使用社交网站,他们得到的回应就越多;得到的回应越多,这些回应就会变得越令人鼓舞。最终,这些令人鼓舞的回应使青少年获得更高的自尊。因为对于青少年网络形象的大多数反应是肯定的,所以大多数青少年会从社交网站的使用中获益。但是,也有一小部分青少年,他们的网络形象主要受到否定的反应,因此,他们的网络自我展现会降低他们的自尊。

上述这些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以沟通定向的网络活动与他们的自尊成正相关。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无节制形式的网络使用,如网络使用成瘾。有证据表明,无节制的使用网络,如不能调控上网的时间或不能用面对面交往代替网络交往,与自尊成负相关(Van der Aa,Overbeek&En—gels,et al.,2009)。总之,只要不是无节制的网络沟通,似乎都有益于青少年的自尊。

(二)网络沟通对亲密感发展的影响

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网络沟通对青少年亲密感发展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建立友谊与保持友谊。

关于网络沟通对青少年建立友谊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假说展开:富者更富假说(rich-get-richer hypothesis)与社交补偿假说(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Valkenburg&Peter,2011)。富者更富假说认为,当涉及到建立友谊的时候,那些已具有较高社交技能的青少年尤其将会从网络中获益(Peter,Valkenburg&Schouten,2005)。而社交补偿假说则认为,“与现实的真实生活相比,在网络上与别人沟通会更少感到害羞并愿意说更多的话,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社会补偿(柴晓运、龚少英,2011)”,因此,网络尤其有利于孤独与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因为网络沟通的可控性,这些青少年在网络上,较容易放松对自我的禁锢,这最终会促进友谊的发展(Peter,Valkenburg&Schouten,2005)。

相对于社交补偿假说,研究一般更支持富者更富假说。虽然有证据表明,社交焦虑与孤独的青少年比非社交焦虑与非孤独的青少年更少地进行网络沟通(Valkenburg&Peter,2007)。但是,正如根据社交补偿假说所预测的,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孤独与社交焦虑的青少年似乎确实更喜欢网络沟通(Peter,Valkenburg&Schouten,2005),他们也比非社交焦虑与非孤独的青少年更强烈地看重网络沟通的可控性(Peter&Valkenburg,2006)。这表明虽然社交焦虑与孤独的青少年偏爱网络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沟通,但这种偏爱未必会促成新友谊的建立。

关于网络沟通对青少年保持友谊的影响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两个假说展开:取代假说(the dis-placement hypothesis)与刺激假说(the stimulationhypothesis)(Valkenburg&Peter,2011)。取代假说认为网络沟通损害青少年已有关系的质量,因为它占用了本来可以用来与不在网络上的朋友进行更有意义的互动的时间(Mesch,2003)。还因为“这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方式极大地减弱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同时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历久以来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模式的作用,进而影响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使人容易产生孤独或冷漠”(王常宇、李燕梅,2006)。相比之下,刺激假说则强调最近的基于网络的沟通技术会促进与已有朋友的交流,因为更多的时间花在网络沟通上用来保持与加深已有的友谊,这最终会增加友谊的亲密感(Bryant,Sanders-Jackson&Small.wood,2006)。

总的来说,刺激假说比取代假说获得了更多的支持(Valkenburg&Peter,2009)。但是,对友谊质量的积极影响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网络沟通是非匿名的,以及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与已有的朋友交流的时候,网络沟通才会对友谊的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Desjarlais&Willoughby,2010)。如果使用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如玩网络游戏、冲浪),以及与陌生人交流,反而会损害友谊的质量(Valkenburg&Peter,2007)。

当然,也有研究支持取代假说。但是,这些研究一般是在网络开始普及的早期进行的。在那个时期,个体难以在网络上维护自己已有的社交网络,因为网络还没有那么多的功能。而目前,网络在许多国家已经普及开来,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够接触到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已不太可能对友谊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青少年已有更多的机会通过网络维护他们的友谊。

虽然大部分证据表明网络沟通会提高友谊的质量,但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Subrahmanyam&Lin,2007)。

(三)网络沟通对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于网络沟通对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在过去几年中开始兴起。这些研究主要围绕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两个方面进行,即性的自我探索与网络性诱惑。

就网络沟通提供给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机会的研究表明,网络沟通能够促进青少年对性的探索。网络可以实现匿名沟通,因此,青少年在网络中比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更容易涉及到敏感的与性有关的问题。例如,青少年经常利用网络获得关于性健康问题的建议,以及讨论与青少年有关的道德、情感与社会问题(Subrahmanyam,Greenfield&Tynes,2004)。另外,网络沟通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探讨敏感性问题的方式,对具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同性吸引在社会上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反响与压力。

网络沟通,尤其是关于性问题的网络沟通,会使青少年遭遇有害的网络性诱惑与性骚扰。虽然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有害的网络性诱惑的发生率,相对于网络普及的早期,已经有所下降,但仍有4%的青少年报告遭遇过攻击性的性诱惑(Mitchell,Wolak&Finkelhor,2007)。最容易受到有害性诱惑的青少年是那些同性恋的男孩子或那些不确定自己的性取向的青少年;曾经受到过待或身体虐待的青少年;参与过其他危险性非网络或网络行为的青少年,以及经常访问网络聊天室或在线与陌生人讨论性问题的青少年(Wolak,Finkelhor&Mitchell,et al.,2008)o因此,研究者一致认为有关的防范与干预措施应该以青少年中的这些特殊群体作为目标对象。

四、总结与研究展望

已有的研究表明了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增强自尊、增加建立友谊的机会,提高已有友谊的质量,以及增加性的自我探索的机会。当然,已有的研究也明确地揭示出网络沟通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如网络性诱惑与性骚扰。已有的研究还表明,网络既不是青少年绝对会遇到他们不能应付的危险的地方,本质上也不是自动地为青少年的积极社会性发展创造机会的地方。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性质至少与下列五个因素有关:(1)网络沟通的主要方式,如是否匿名;(2)网络沟通的对象,如朋友或陌生人;(3)网络沟通的使用类型,如是否有节制;(4)网络沟通的时期,如在网络开始普及的早期,影响较为消极;(5)网络沟通的使用动机,如为了交流还是娱乐(VMkenburg&Peter,2011)。

虽然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取决于科技、情境与个人等因素,但想充分了解当今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就不能回避他们的网络沟通行为。其实,大众传播媒介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社会化,这个论题早已被提出。但是,青少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用如此多种方法实现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而且是在没有传统的社会化动因,如父母与学校监管的情况下。总之,这未必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原因,但它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将来父母与学校在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中的角色问题。

尽管上述共识为人们理解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框架,但现有的研究还有一些局限。

第一,已有的一些研究并没有足够重视适当的抽样程序与样本构成。网络调查通常基于研究者自己选择的样本。真正随机样本的缺乏危及研究结果的泛化。此外,现有的研究还倾向于根据大学生样本做出推论,也就是由成年人推及青少年。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足够重视适当的抽样程序与样本构成。

第二,许多研究基于横断设计,也就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进行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该将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引入,从时间、人格、动机和文化、亚文化等全方位的视角重点考察网络沟通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机制。

第三,现有的研究倾向于把不同类型的网络沟通合并在一起,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在概念上把不同类型的网络沟通区分开来,并在它们的运作转化中对它们加以单独的评价。就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沟通的评价来说,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必要超越传统的自我报告频率估计法,因为这些评价的方法会产生一些误差,如记忆错误和社会赞许倾向。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已成为学校、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重点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网民规模已达到5亿多,学生所占比例为30%。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快速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接收、传播时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

1.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处于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资源使青少年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教育者的权威地位,青少年不一定要依赖学校和家庭来获取知识与信息。由于网络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找到他所感兴趣的欲知内容,主动地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并且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经过一定的判断与加工融合成自己的观点。

2.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道德法制观念的完善

在以往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今网络能将相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到一起。为了在网络空间正常地与他人交往,在沟通交流中避免冲突,青少年就必须在保证自己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思想和行动在无形中对健全青少年的道德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网络能够帮助青少年表现欲与创新意识的树立

网络冲破了国家、地区以及时空的限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向青少年传递着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帮助青少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学生可在网上充分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另外在网上给他人提供帮助,还可以满足大多数青少年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负面影响

网络在日益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的同时,又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网络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给青少年带来了冲击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好奇心强,网上有许多内容不健康的灰色信息和游戏软件,渗透着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诱发那些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走向犯罪。

2.网络给青少年在信息选择方面带来了辨别难度

由于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容易被各种不法分子和西方势力所利用,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显示,网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得到降低。在这种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辨别能力较差,加上自身知识的缺乏,就很难对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就可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了前进方向。

3.网络在传统道德观方面对青少年造成污染

青少年终日与网络打交道,这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和接触,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传统道德观,使他们趋于自私和冷漠,既不去关心集体,也不去关心他人。容易造成冷漠和自私的性格,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危害其健康成长。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首先,教师和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再次,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上信息监控,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加强网络知识等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总之,教育工作者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去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采取相应而具体的对策,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胡月娥,浅析网络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篇(11)

趋利,重在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试问,如果学生只会简单地浏览一下网页,甚至连浏览网页都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感兴趣的东西;只会用QQ聊聊天,甚至连QQ都不知道该到哪里下载,如何安装,那么利又从何而来呢?对于现在的学生和现在的教材,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主要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信息检索的能力。根据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对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技能的培养,仅限于会使用IE浏览网页,会保存一些图片、文件,而对于如何通过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并没有更多的指导。如果不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基于关键字的检索,那么网络的功能就已失去了一大半了,趋利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技术支持,无从谈起了。

二是信息的处理能力。目前学生通过网络检索资料只是停留在一个文字摘录这样一个浅层次的应用上,并不能做更高级一加工。

总之要想学生通过网络获益,就必须教会学习必备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只有学生能熟练地驾驭网络,才能从中获益。

避害,重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