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际商务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8 07:39:02

国际商务的论文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1)

【论文摘要】 文化差异存在于一切的国际交往之中,能否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是能否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注重了解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并提出培养商务意识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国际商务 文化差异 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商务交往更加频繁,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与外商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因为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具体的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冲突,就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 一、商务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由于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而各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而按照自己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下面从商务活动的几个方面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1.商务接待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外商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差异,商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外商感到礼貌热情又宾至如归。但不少人就无意识参照母语文化,并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理解的尺度标准,于是造成了文化误解和冲突。例如在接机时,看到外商就热情欣喜地上前握手,“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 ”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 My 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又如一刚毕业的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不无关切地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 You ’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I am NOT old,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 ”年轻人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以上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我们眼中的热情周到招待,老外却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殊不知,在普遍崇尚“独立”精神的西方社会,人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他们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更不愿倚老卖老,因为“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这两个场合得体的表达可以这样: How about your journey? 和How are you doing, Sir? A little rest would do you some good, wouldn’t it? 2.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其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事先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可能因为细小的环节产生分歧。比如说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就直接、就事论事,时间观念教强、称呼语简单、不注重礼节、喜欢谈话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商务谈判中,商务人员应熟悉别国的文化背景,把握谈判对方的性格特点,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总体而言,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这些特点充分渗透在商务洽谈之中,他们精力充沛,迅速将谈判引到实质性阶段,而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则讲究礼节、谦虚,但喜欢兜圈子,往往采取间接的谈判方式,以保持选择的灵活性,但有时会使对方摸不着头脑。而英国人则显得沉稳、讲究仪表,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感觉,而且往往颇有架子,这与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欧美,人们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 3.经营管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但研究发现在一个国家能够从事高效率经营管理的企业或管理者却未必能在另一国也能成功,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异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对于跨国经营管理,企业通常会在人际关系、劳动态度、时间 观念、劳动协议及权力与决策等方面面临较明显的文化冲突。例如,在我国,外方经常抱怨中国员工缺乏时间概念和竞争意识,工作效率低;而许多职工又抱怨外方管理太严,所定指标太高。我国历史上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劳动纪律松驰。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改不过来,就不能适应外方企业的管理要求,因而造成与外方管理人员的矛盾。 4.广告创意 广告的内容、主题、形式都反映了不同个体的思维特点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商务英语中,广告的创意和设计应该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免引起冲突,影响商品的销售。1985年,埃及撤消市场上销售的天津鞋厂生产的白鸽牌女鞋,因为鞋底的图案花纹与“真主”极其相似,是对当地宗教的大不敬。在美国, 一则广告的口号可以出现“don’t spend a penny until you’ve tried”(试用前别花一分钱) 这样的用语;而在英国却不能, 因为“spend a penny”相当于“got to see a man about a dog”(轻视某人)。为适应国际市场而设计出口商品广告时,应考虑到异国文化冲突,只有广告主题、广告信息符合各国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体现广告的功能。 5.商标语言 商标不仅仅是商品的标志名称,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心理上习惯与根据商标判断商品的价值,更乐于接受那些感觉冲击力强的商标。因此,商标的设计应该符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审美价值等等。比如说“白象”方便面如果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英美国家的人就很难接受,因为“a white elephant”是英语中的一个习语,意思是“烦琐无用的东西、沉重的负担”。如果“白象”方便面译成“White Elephant”出口到这些国家,岂不是一大失误。相反,国美电器的英文取其谐音则是一大妙笔。“gome”一方面保留了汉语拼音“guomei”,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去购买的欲望。 6.货物包装 货物的包装,尤其是内包装,不仅能保护货物的质量、美化货物,而且在货物的销售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各国文化习惯的差异,消费者的品味、要求及爱好也不同,因此,货物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全面临着异国文化的冲突。例如,在包装图案的设计方面,伊斯兰教人们不愿看到猪和熊猫的画面,意大利人不喜欢看到菊花,英国及南亚人不喜欢看到大象,而日本人喜欢乌龟和鸭,不喜欢荷花。在色彩选用方面,德国人不喜欢红色、黑色、深棕色和深蓝色,法国人不喜欢绿色。我国河南杜康酒厂为打进国际市场,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考虑到异国文化的差异,把酒瓶设计成龟模样,销往日本;把酒的商标设计成龙凤呈祥的图案,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从而使包装满足不同地区、国家消费者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货物包装亦应符合消费者的不同品味,尤其应注意消费者的一些独特的要求和禁忌。 三、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对策 1.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包括它们的政治、经济、历史、教育体制、宗教习俗、风俗习惯等 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渗透。此外还应该接受一些有关西方文化、英美概况、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 2.要掌握一些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 商务礼仪是通用知识,无论哪个国家,商务礼仪虽然具体的要求不同,但基本的常识是相通的。像是求职面试、工作着装、头衔称呼、业务联系、商务会议、公众演讲、商务旅行、协调与客户同事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很多共性。只有了解了这些共性,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商务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赵东泓译Elizabeth L. Post著:商务礼仪[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5~103 陈建平: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4),47~49 胡文仲编:跨文化交际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5~159 高淑英: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商业理论,2005.10,59~60 冯俊英: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58~60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2)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谈判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经贸领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特殊形式,国际商务谈判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为有助于谈判双方对话语的有效理解,本文分析国际商务谈判中认知语境构建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 认知语境 国际商务谈判 构建 一、认知语境 语境是言语交际的一种客观属性,具有不可超越性,它像“天罗地网”般地笼罩着人们言语交际的全过程。我们研究语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言语交际,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研究语境是为了让交际主体在言语交际中更清楚、准确地认知语境以便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交际活动促进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也促进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关联理论的出现,人们便对言语交际产生了新的认识。言语交际的目的就是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假设,为此说话人在话语生成时必然要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进行语用制约。认知语境观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以实现双方认知语境假设或信息的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认知语境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交际者通过经验或思维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明示的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更加容易地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二、国际商务谈判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全新的经济竞争格局,对外商务交往日渐频繁。商务谈判是各国商界对外商务合作的主要方式,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员除了应掌握必要的商务谈判原则和技巧外,更应了解不同国家商务人员的谈判风格。中西文化在交际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谈判者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树立跨文化的意识,培养全球的文化观,尊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同时加强外语语用能力。国际商务谈判是跨越国界的活动,谈判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商业问题进行磋商以达成共识。在商务谈判中,谈判策略是商务谈判的行动方针和行为方式,随着谈判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务谈判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对方的文化可以使谈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谈判者迥异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熟悉双方的文化差异,并接受谈判方的文化对促进谈判的成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认知语境的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商务谈判与日俱增。国际商务谈判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文化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分歧产生了双方在谈判等问题上的冲突。因此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懂得和尊重文化差异,又能利用冲突解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谈判手才能在谈判中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取得成功。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对文化多样性的真正理解是实现对商务原则变化的性质和对道德情操不同范畴的现实认知的核心,只有文化意识强并能容忍文化差异的谈判者才能克服交际障碍,实现谈判目标。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顺应性。另外,谈判者的心理动机也对模糊语言提出了顺应要求,商务谈判中存在大量模糊语言并不是因为谈判者缺乏对世界的认识,而是他们有意识使用的结果,也是语境与语言结构动态顺应的结果。在谈判的初期阶段,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谈判双方技巧性的较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较量和碰撞。谈判必然有人的参与,而人的参与就必然带来主观思想的渗透,这种主观思想的渗透正是来自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他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当前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我国各个涉外企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把谈判双方的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文化心理构成等因素和谈判技巧、谈判策略、谈判过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及时地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之中,实现双方文化融通、利益双赢的国际商务谈判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偏重谈判策略与技巧的较量,而对潜层的、隐性的文化因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在集中谈判阶 段,中美的语用习惯是截然不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文化语境的具体应用。文化语境在对跨文化商务谈判的会话含意推断上起着解释作用、制约作用,并有着修正功能以及话语选择功能。因此,谈判者在使用语言时,可以根据交际场合的需要,激活相关的认知语境要素,让谈判得以顺畅进行。在谈判的决策阶段,人际关系的运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在两国的谈判者的头脑中有着不同的体现。成功的谈判家应该在商务谈判中成功地运用跨文化交际学与语用学,有效地了解商业语境对于成功交际是至关重要的。在商务谈判的特殊环境中,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性质,这种文化特性塑造了不同的谈判风格。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3)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economicglobalization,thewideapplicationofE-commerceintheinternationaltradehasbecomeaninevitabletrendintheageofknowledgeeconomy.ThispapersummarizestheimpactofE-commerceoninternationaltrade,analyzestheproblemswhenapplyingE-commercetointernationaltrade,andfinallyproposesmajormeasuresforpromotingtheintegrationofinternationaltradeandE-commercefromtheperspectiveofconceptchange,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andcoretechnologyresearchandcorrespondingpolicy.

Keywords:E-commerce;internationaltrade;proposedmeasure

一、电子商务的兴起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兴起

20世纪40-5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引爆了至今仍未停息的信息技术革命。不论是数据的处理,还是信息的传输,人类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时代。20世纪70年代,EDI技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的产生,使得人们开始尝试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商业数据的自动交换,这便是电子商务的初级形式。

继EDI之后,随着宽带技术的普及与网络安全技术的更新,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这一电子方式进行贸易或商务活动为特征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Business,ElectronicCommerce,或E-commerce)逐渐成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依托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部网)和Extranet(企业外部网),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联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动在国际贸易领域得以实现的形式。[1]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电子商务在全球出现以来,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运行机制、营销手段、政府宏观管理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2][3]具体表现如下:

1.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空间存在为前提的束缚,全球贸易市场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形成。

2.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益和效率。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电子商务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

3.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供求链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

4.电子商务增加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通过公司群体网络运作的“虚拟公司”,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5.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竞争态势,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应用与企业生产制造活动相结合,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贴近市场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成本低、快捷等特点使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到大的国际贸易中来,开拓国际市场,并且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所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信息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成为贸易参与国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但国际电子贸易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4]

(一)技术层面

1.EDI报文标准的不统一。在EDI作为电子化外贸的主要载体时期,EDI所需的专用硬件线路和各国不统一的报文标准是主要问题。只有使用统一“报文标准”(即发送方与接受方的计算机都能识别的通用语言)的买卖双方,通过EDI传输的数据才会被对方解码,进而使用。在进入2000年之后,iEDI对传统EDI的取代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iEDI将传统电子数据交换移植到internet上来,使数据交换摆脱了专用网络VAN的束缚。然而,目前主要适用于北美国家的美国EDI标准和主要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使用的联合国EDI标准并不统一,这对国际贸易信息的传输带了许多不便。

2.EDI硬件成本高而且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问题。EDI必须使用专用的网络硬件,即VAN网络(Va1ue-addedNetwork),这不但需要企业或政府机关从电信营运部门申请专线,而且,即使大型进出口企业在使用EDI的过程中,EDI的应用程序即电子商务所直接依存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

(二)法律层面

1.数据电文的法律承认。传统上的贸易合同必须由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身份。在电子商务中,贸易双方主要依靠数据电文的交换来达成合同,包括电子货币和电子签名等形式。如果要承认通过数据电文订立的合同合法有效,首先就要承认数据电文的法律地位。由于数据电文是存储在硬盘上的无形物,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对其是否有充分的法律地位的认识是不统一的,尚待进一步明确规定。

2.要约的撤回、撤销及承诺的撤回。关于要约及承诺的撤回,法律在时间上的要求是“送达之前”或“同时送达”,而在EDI电子商务之下,要约和承诺的送达只需几秒中,所以这种“撤回”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同样,要约的撤销在电子商务中也是不可能的。

3.电子签名的法律问题。传统的合同、单据大都需要双方当事人的签章,才会具有法律效应,相应的电子商务的合同单据则需电子签名,而在当前条件下,电子签名的技术还不完善,制作伪造电子签名远远易于伪造实际合同的签名。因而我国法律对电子签名的应用目前还有许多限制。这就大大妨碍了正常贸易的进行。

此外,还存在网络信息的隐私权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无形产品的网络交易对征收海关进出口关税和国内其他财政贸易政策与市场准入等问题。这些由电子商务带来的新问题都要求在贸易立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使之有利于保护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我国国际贸易应用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信息产业部CCID的调查统计,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显示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1)法律及人文环境不断改善,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法律趋于成熟,电子商务教育和培训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2)网络基础设施及支付环境进一步改善,初步建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全国已建立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机构约60个,中国跨行支付系统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3)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交易额持续增长。电力、纺织、交通等各行业都建立行业网站,开展在网上产品信息,进行网上洽谈、签约,开展网络经销。按赛迪顾问的统计,2004年全年交易额共计4800亿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73.7%。[5]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EDI应用开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总体而言,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手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我国现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贸易,而只能做到“在线浏览,离线交易”。

2.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的因素较多。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制约因素:公众购物观念落后于商务模式;国内计算机信息网络运行质量差;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低;网络安全和保密措施不足;社会化信用体系不健全;网上支付尚未真正解决;缺乏一个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体系;缺乏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环境等。

3.我国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还比较模糊。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竞争意识不强,对电子商务认识不深刻,仍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使已经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也并未真正认识电子商务。目前我国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几个大城市。

(二)我国国际贸易应用电子商务的对策

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国的企业必须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6]为了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实力,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的应对之策:

1.转变观念,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并将会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只有及早融入全球数字化竞争,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和信息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相关的社会培训,以促进国民和企业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电子商务在欧洲的推行与发展也与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很遥远。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我们在光缆铺设、电脑普及以及网络建设方面明显落后,许多边远贫困地区至今没有建立网点,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盲点”或“荒漠”。“信息贫困化”被视为下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们失去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3.加强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问题是各国发展电子商务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技术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国际贸易,涉及外经贸及与其业务相关的银行、税务、海关、外汇、保险等诸多部门和行业,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行也有赖于以上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之问的协调与共同努力。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例如,罗端红等人(2006)在分析描述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和其中的主要流程的基础上,对ebXML等电子商务规范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中间件技术之间的需求与供给关系,针对电子商务分布式跨平台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中间件技术实现规范与标准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可供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开发商和国际贸易电子交易运营商(e—MarketMaker)在决策时参考。[7]

4.注重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创新。电子商务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和国际贸易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交易的安全性、网络贸易的征免税、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及纠纷的处理,等等。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应当注重理论创新、宏观管理创新、政策创新、运行机制创新、交易方式创新、营销创新、运输方式创新等创新活动。

5.完善配套的政策条例和法规。中国现行贸易法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方式而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方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政策条例和法规。

6.加强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人才培养。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既需要熟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知识,又需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熟识各国的政策法规及对贸易环节的要求与对策等。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电子商务专业还未被列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中,现有的各类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参差不齐。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投入,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运营机制,指导、规范各类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和考核,加强电子商务研究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电子商务技术、法律等方面的自主研发人员和一批熟知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最终在我国形成一种电子商务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四、结束语

在瞬息万变的电子商务时代,国际贸易呈现出的变化是对新的贸易环境和贸易方式适应性的表现。据预测,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一万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应用电子商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走向世界的机遇与挑战。为了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态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培育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的竞争能力,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秀华.论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1).

[2]崔范华,杜世风.谈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与策略选择[J].集团经济研究,2006(12).

[3]张希颖,王恒书.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6(30).

[4]牟小刚.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及所面临的问题[J].科技广场,2006(10)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4)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谈判主体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同时,它还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务谈判正确的名称应为跨文化商务谈判,这种谈判极少因技术或专业原因而失败。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所以大多失败是由于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和没有顺应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既然跨文化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是社会群体的都有特征。文化既包括心理要素,即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规范,也包括社会结构要素:作为社会交往背景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体制。文化价值观把注意力导向较重要或较不重要的问题,影响着谈判者的策略。文化体制保持并提升价值观和规范。文化价值观、规范和意识形态是诠释所处处境(这是谈判,所以我应该……)和他人行为(她威胁我,所以我应该……)的共同标准。

国际间的经济交流首先意味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为了某一共同的商务目的相汇于一个对其中一方来说是陌生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交际环境。来自不同文化和经历过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交际双方为了某一经济事务进行磋商、洽谈时,他们各自的行为准则通常会出现交叠现象。在这种文化交叠情境中的交流与沟通,双方的言行不仅受到各种文化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制约,而且交际双方也是相互影响、较量、协同和构建的互动过程。

谈判的实质既可以是所取价值,也可以是创造价值。这样,就存在两种谈判结果:分配性与整合性协议。最成功的跨文化谈判产生的结果,其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既是一份整合性又是分配性的协议,这份协议把增加了的资源总量分配给谈判双方。所以,跨文化谈判不仅是价值索取型谈判,还可以是价值创造型谈判。这取决于跨文化谈判者对文化的关切、处理以及对跨文化谈判策略的运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范畴探析

每一位谈判者都有利益和优先事项,而且每一位谈判者都有策略。利益是构成谈判者立场基础的需要或原因。优先事项反映各种利益或立场的相对重要性。谈判策略是为达到谈判目标而选定的一组综合的行为手段。谈判者的利益、优先事项以及策略的使用都受到文化的影响。

1.利益

首先,利益文化范畴涉及利益与优先事项。利益是要求被提处理和被拒绝的原因它使双方在争端问题的立场下潜在的需要和利害关系。

文化影响自身利益与其它利益冲突时的相关重要性。世界上的人们所关心的是实现他们的目标,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实现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目标,以及在那些群体中反映为正面的行为方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身利益通常优先于集体利益。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集体利益通常优先于自身利益。当然,来自于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自身利益,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也有集体利益;只是说在他们自己的文化里,价值、规范和制度在文化上暗示着一致的行为。当争端的一方来自集体主义文化,而另一方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时,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会被互相替代。但也有可能遭受挫折和误解,因为自身利益相对于集体利益的主要侧重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当与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当与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利益解释了为什么一个问题相对比另一个问题重要,或者为什么采取这种立场。但是谈判对手的利益往往很难猜测。解决争端的谈判者必须准备好两种策略来发现利益所在,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以相应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的解决提议,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谈判者可能会对直接问题感觉不适,因而提出建议来发现利益所在会比较好些。当了解了利益,除了放弃低优先级利益来得到高优先级利益外,可以达成许多类型的一致,直到利益所在能够导向无先例的解决方法、限定期限的实验,或者发现双方同意进行更有效处理的基本问题。

2.权利

权利是公正、合约、法律或先例的标准。争端方用各种权利的标准来证明所提出和拒绝要求的正当性。

有些权利等标准是外在的,比如法律和经双方就具体条款进行谈判达成的合约。其他权利的标准是隐含的,比如在规范情况下对地位或年龄的尊重,以及公平的标准,比如公正和平等。外在的标准是成文的,由警察、法庭等社会机构执行的。隐含的标准融入在社会团体的文化中,由社会认同或社会排斥来加强。

以公平标准为例,作为提出要求、拒绝要求和解决争端的正当理由,公平的基本原则扩展到跨文化领域,因为价值和规范只能扩展到社会团体的边界。不同的文化特征似乎适应了不同的公平标准,使人们很难知道何种权利标准在哪种文化里最为接受。

所以,使用权利标准解决争端的成功关键是,要么提出争端另一方同意认为公平的标准,要么提供新的可靠的信息使提出的标准看上去公平,没有新的可靠的信息,论据不太可能有效。

3.权力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5)

【论文摘要】 “对方态势”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重要准则。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探讨这一准则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应用,认为“对方态势”的运用有助于译员更有效地完成口译任务,促成谈判的成功。 【论文关键词】 “对方态势” 积极肯定 间接委婉 亲切友好 一、引言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双方存在利益分歧,难以避免出现冲突,甚至由于双方各执己见,过分强调“我方”利益,而使谈判陷入僵局。此时,译员作为谈判一方成员,应发挥桥梁作用,灵活运用语言策略,缓和谈判气氛,在维护我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促成谈判成功,达到双赢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采用“对方态势”来翻译原语。 二、什么是“对方态势” “对方态势”(You-attitude)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重要准则,意为在拟稿时多替阅读者着想,采用从对方的立场、眼光和态度出发的语气写作。简单地说,就是要讲究商务交际策略,遣词造句着眼于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以利于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思维方式上的“物我中心主义”在贸易活动中永远是必要的,否则便有悖于盈利的目的,但“态度”(外在表现方式)是另一个问题,它决定着商务往来时双方留给对方的印象,态度上的“以我为中心”在贸易活动中是永远不受欢迎的。 三、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对方态势”(1) 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尽管参与贸易活动的是三方(贸易双方及译员),但实质仍是贸易双方的利益往来。为使贸易双方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译员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可借鉴信函写作中的“对方态势”策略,以礼貌诚恳的态度来缓解双方的利益冲突,使谈判更为顺利。“对方态势”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使用积极肯定的译语,避免使用消极否定词语 面子是人们交往中倍感珍贵的东西,有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分歧,就难以避免出现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为促成谈判成功,译员在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对方的面子。译员使用积极肯定的译语,以维护对方希望得到别人肯定、赞许的正面面子。因此,damage, error, defective等消极否定词语应避免在商务谈判口译中使用;同时尽量不说no或not。例1 如果你方不开立信用证,我方就不能发货。 (我方态势)We can’t dispatch the goods because you didn’t establish the L/C. (对方态势)We shall be pleased to dispatch the goods as soon as your L/C reaches us. 例2十月一日前我方不能付款。 (我方态势)We can’t pay until September 1.(对方态势)We can pay on September 1. 2.间接委婉地表达消极否定话语 为维护对方有自主的自由,不受到干预、妨碍、指责的负面面子,译员应间接委婉地表达消极否定的话语,不强求对方接受己方的观点或要求。从礼貌原则本身来看,表达越间接,越显得礼貌。但在实际谈判口译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时,适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在表达上加以缓和,避免强加于人,使对方易于接受。如:使用程度模糊限制语kind of,to some extent;质量模糊限制语according to,so far as we know;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You are not exactly,if you see what I mean;模糊限制施事语Could I suggest?I regret to inform you等。 例3我方无法满足你方的要求。We are afraid we can’t comply with your request. 例4你方价格没有竞争性。We regret to say your price is not so competitive. 在向对方提出批评和建议时,可使用情态助动词如would, could,might,以及虚拟语气,使表达更婉转客气。 例5贵方放弃这一优惠报盘是不明智的。We would say it was unwise of you not to accept this favorable offer. 3.保 持亲切友好的语气,切忌僵硬、傲慢的语气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一方面,由于译员忽略或没有准确把握讲者语气,始终以一种僵硬甚至傲慢的语气处理译文,可能导致谈判失败;另一方面,谈判双方在发生争执,言辞较为激烈时,如果译员能在口译过程中始终保持亲切友好的语气,则能缓和气氛,有助于双方冷静下来,重新以理智的态度继续谈判。在一次美国某输电公司与中方某电厂融资项目的谈判中,美方想尽快派两名项目管理人员到中方,美方主谈讲到: “We know your company can sure stretch a dollar. We have a proven trade record in joint ventures with other Power Plants in China. We won’t ship tons of people here!” 美方译员始终以一种生硬、缓慢的口吻译为:“我们知道贵公司会精打细算,但我们和中国其他电厂合作时也采取了这种方法,有证可查。我们又不是把几吨人运过来!”中方主谈听后,神情严肃,认为美方说话太冲,现场气氛顿时凝固。美方主谈未料到此番话会得罪中方,虽一再解释,最终双方未能在此问题上达成协议。译员对习语stretch a dollar“精打细算”的理解无误,但用缓慢的口吻说出来有讽刺意味,让听者感到不舒服。最后一句话美方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气讲的,而译员却是用一种嘲讽、不满的语气来翻译,效果正好相反。这段话如改译为:“我们知道贵公司考虑到费用问题,我公司与贵国其他电厂成立的合资公司都有很好的业绩。(诙谐的口吻)关于外派人员方面,我们不会把成千上万的人运过来的!”所达到的交际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另一次谈判中,外方认为中方报价过高,就用尖锐并含有讽刺的语气说道:“Your price is ridiculous!”,如将这句话用同样的语气直译出来,很可能激怒中方,导致谈判中断。译员考虑到此时双方正处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因此有意缓和气氛,用商量的语气将其译为:“你方的报价高得有点离谱了吧。”, 从而使谈判得以继续。 4.运用移情指示,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移情指示”指带有感情上的拉近或疏远的指示语。具体在商务谈判中,为拉近谈判双方的距离,在可用we 译时,就不直接译为I 或you。 例6要知道,今年市场需求不如去年大。 As you / we know, the demand in this year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last year. 例7没料到,这次沉船事故导致如此大的损失。 I / We didn’t expect the shipwreck had caused so great lose. 在以上两例中,译员应选用we并配合手势(指双方),暗示双方都有这样的共识,以增强双方的互谅互让。 5.使用符合对方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译语 由于商务谈判口译要求译员及时快速反应,译语要清楚明了,时效上不容许译员对某些带有文化背景知识的原语做过多的解释,且商务谈判口译的主要目的是促成双方的经济合作,而非文化交流,因此译员应使用符合对方文化背景的译语,避免因对方缺失文化背景而造成误解。在一次招商引资谈判中,中方提到在外商投资的审批业务中将提供“一条龙服务”。译员将“一条龙服务”直译为“ one dragon service”,结果令外商不知所云,且“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极易造成误解,应改译为“one package service”。在另一次谈判中,中方说到:“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的。” 译员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blank paper to you.” 这里的“打白条”是中国人的说法,老百姓深悟其意,而外国人却听不懂。如改译为“ We shall 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对中方的真实意图有所了解。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译员在翻译原语时,应转换思维方式,以听者的思维方式来传达信息,避免误解。在一次谈判中,中方对外方的产品质量不太满意,但外方代表盛情邀请中方代表前往产地参观。中方代表出于礼貌,委婉地拒绝说:“这个我考虑考虑再说吧。”译员如直译成“I’ll think over your suggestion.” 外方代表则会误以为中方代表肯定会去。因 此,译员要以英语者的思维方式将其译为“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 but I’m afraid I’m too busy to visit your plant.”才能将委婉拒绝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四、结语 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运用“对方态势”,从听者的角度来翻译原语,可缓解双方在谈判中的语言摩擦,使译语更易接受,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从而促成双方谈判的成功。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6)

1、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商务流动确当事人,为知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换与商量争夺到达意见1致的行动以及进程。谈判主体属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者地区,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利益。同时,它还拥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违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惟方式、行动方式、交往模式、语言和习俗习气等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因素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胜利与否都将发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务谈判正确的名称应为跨文化商务谈判,这类谈判极少因技术或者专业缘由而失败。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东西方>,!

文化是社会群体的都有特征。文化既包含心理要素,即群体成员同享的价值观以及规范,也包含社会结构要素:作为社会交往违景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宗教体制。文化价值观把注意力导向较首要或者较不首要的问题,影响着谈判者的策略。文化体制维持并晋升价值观以及规范。文化价值观、规范以及意识形态是诠释所处处境(这是谈判,所以我应当……)以及别人行动(她要挟我,所以我应当……)的共同标准。

国际间的经济交换首先象征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为了某1共同的商务目的相汇于1个对于其中1方来讲是目生的、拥有文化特性的交际环境。来自不同文化以及阅历过不同社会化进程的交际双方为了某1经济事务进行商量、洽谈时,他们各自的行动准则通常会呈现交叠现象。在这类文化交叠情境中的交换与沟通,双方的言行不但遭到各种文化所独有的行动模式的制约,而且交际双方也是互相影响、较量、协同以及构建的互动进程。

谈判的实质既可以是所取价值,也能够是创造价值。这样,就存在两种谈判结果:分配性与整合性协定。最胜利的跨文化谈判发生的结果,其所达成的协定1般既是1份整合性又是分配性的协定,这份协定把增添了的资源总量分配给谈判双方。所以,跨文化谈判不但是价值索取型谈判,还可以是价值创造型谈判。这取决于跨文化谈判者对于文化的关心、处理和对于跨文化谈判策略的运用。

2、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范畴探析

每一1位谈判者都有益益以及优先事项,而且每一1位谈判者都有策略。利益是形成谈判者立场基础的需要或者缘由。优先事项反应各种利益或者立场的相对于首要性。谈判策略是为到达谈判目标而选定的1组综合的行动手腕。谈判者的利益、优先事项和策略的使用都遭到文化的影响。

一.利益

首先,利益文化范畴触及利益与优先事项。利益是请求被提处理以及被谢绝的缘由它使双方在争端问题的立场下潜伏的需要以及厉害瓜葛。

文化影响本身利益与其它利益冲突时的相干首要性。世界上的人们所关切的是实现他们的目标,遭到其别人的尊敬,实现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目标,和在那些群体中反应为正面的行动方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本身利益通常优先于集体利益。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集体利益通常优先于本身利益。固然,来自于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本身利益,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也有集体利益;只是说在他们自己的文化里,价值、规范以及轨制在文化上暗示着1致的行动。当争真个1方来自集体主义文化,而另外一方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时,本身利益以及集体利益有机会被相互替换。但也有可能遭遇挫折以及误会,由于本身利益相对于于集体利益的主要着重的差异会致使不同的结果。当与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了集体利益的首要性,当与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个人利益的首要性。

利益解释了为何1个问题相对于比另外一个问题首要,或者者为何采用这类立场。然而谈判对于手的利益常常很难猜测。解决争真个谈判者必需筹备好两种策略来发现利益所在,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以相应的方式往返答这些问题;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的解决提议,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谈判者可能会对于直接问题感觉不适,因此提出建议来发现利益所在会比较好些。当了解了利益,除了了抛却低优先级利益来患上到高优先级利益外,可以达成许多类型的1致,直到利益所在能够导向无先例的解决法子、限按期限的试验,或者者发现双方赞成进行更有效处理的基本问题。

二.权力

权力是公正、合约、法律或者先例的标准。争端方用各种权力的标准来证明所提出以及谢绝请求的正当性。

有些权力等标准是外在的,比如法律以及经双方就具体条款进行谈判达成的合约。其他权力的标准是隐含的,比如在规范情况下对于地位或者春秋的尊敬,和公平的标准,比如公正以及同等。外在的标准是成文的,由警察、法庭等社会机构执行的。隐含的标准融入在社会集团的文化中,由社会认同或者社会排挤来加强。

以公平标准为例,作为提出请求、谢绝请求以及解决争真个正当理由,公平的基本原则扩大到跨文化领域,由于价值以及规范只能扩大到社会集团的边界。不同的文化特征似乎适应了不同的公平标准,令人们很难知道何种权力标准在哪一种文化里最为接受。

所以,使用权力标准解决争真个胜利症结是,要末提出争端另外一方赞成认为公平的标准,要末提供新的可靠的信息使提出的标准看上去公平,没有新的可靠的信息,论据不太可能有效。

三.权利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7)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8)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亲密,越来越多的合作成为人们的需求。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必要,我们称这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国际商业活动,而谈判早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进入了21世纪的中国已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但是它不能取代在国际商业活动中的直接接触和面对面谈判。

二、商务谈判的文化背景

国际商务谈判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是最难以控制,导致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谈判风格的商务人士受到很大影响(冯涛,2013)。因此,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是关键,同时要知道不同的地方的业务谈判风格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事方式。

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差异,它会导致文化冲突,甚至发生实质上的冲突。美国的政治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写道,时间就是金钱。全球列国的商务人士想补充一点,意识到文化差异和敏感问题等于钱了。文化影响从决策最基本的管理风格开始。随着国际业务关系的增长,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商务谈判将会提升其比率,这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从目前的国际情况看,中国已然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转移核心,更多的资金流将流向中国。面对来自不同的国籍、民族和教育文化背景的商务伙伴,首先我们要有充足的信心及决心来应付文化冲突带来的潜在影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都可能为国际商务谈判画上句号。因此,谈判的过程及计划应该被密切的关注,通过有备而来解决突发的状况,并且用中国特色的文化魅力去感染对方,同时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对于相关的细节做出细致的讨论,避免由于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合理谨慎的处理双方的分歧,尽量做到零误解,这才是国际贸易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特征

首先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是文化因素,包括语言和沟通。在世界上大约有3000种不同的语言,在一些国家中几种语言同时存在,如:加拿大有两种官方语言,即法语和英语。语言被称为文化的镜子。语言本身本质上是多维的。这不仅是口头语言,也包含非语言,例如手势、和目光等。语言的掌握必须超越技术能力,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只能在上下文中理解的单词和短语。这样的短语是文化的载体,它们代表一种文化已经发展到观看人类生存的某些方面的特殊方式。做国际生意意味着将接触到越来越多与不同的语言,与越来越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人接触。了解文化差异存在只是步骤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学会处理成功和不成功的国际商业交易之间的差异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能够有效地沟通,必须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信息。

其次就是是非语言沟通。这往往不是你说不出来,而是你不去说。眨眼、一个微妙的手势,揉揉下巴都可以是有意义的口语信号。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些行为能够帮助你沟通感情,甚至是意味深长的停顿,也成为了非言语交流的一种形式。在商务谈判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沟通,也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表现方式和内涵有很大的不同。根据身体语言学的视图,眼睛是沟通的主体器官,其他人盯着你看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在中美人士交谈时,互相直视显示“尊重”。在南欧却有攻击性的含义。谈判就像一首旧的歌曲“每一个微小的举动之意义是无止境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就是风俗习惯。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习惯,也就是说人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你期望的行为类型,没有对礼节和习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你就有可能把你的公司形象及业务关系放在风险之中(李品媛,2003)。对当地的风俗习惯的良好学习和磨练可以让你脱颖而出并带来附加价值,因为第一印象的元素成为了入门卡。许多有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士都会告诉你“入乡随俗”,了解常见礼节的基本知识,避免周围的任何风险。然而社会在发展,风俗习惯也正在发生的变化,必须仔细的观察识别,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这在跨文化谈判中成为了风向标。

最后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展国际业务,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与人的联系与接触。例如,在日本职位和等级观念意识非常强。当您与日本代表进行谈判时,考虑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的头衔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澳大利亚人的谈判通常是由决策者带领的,所以对方也应该是一个决策者。否则,他们会感到不愉快,甚至取消了协商。最典型的例子也许是法国人,他们天生博大的胸怀,与法国谈判,不仅可以谈业务,还可以谈社会历史发展等人文因素,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平淡、乏味的。在21世纪初,法国对社会科学、文学和科学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吕维霞,2003)。因此法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优越感,甚至有点自负。因此,与法国商人谈判的应该是专业人士,谈判过程应该是不卑不亢,而且谈判人要相当熟悉的产品。如果对产品知之甚少,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企业,也不能获得法国人的尊重。显然,文化价值对经营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在进行中。两种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差异要时刻在考虑之中,像美国和中国的显著差异就在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种社会关系的驱动给人们的合作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态,2003)。

日常生活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业务往来,更体现在交易过程中谈判的风格与策略。曾经有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加拿大代表要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准备在中国设立生产与销售的分公司,开始的时候中国公司似乎是热情蛮高,当他被公司派遣到公司总部参观和谈判时,几天的行程让他感到有点受了冷落,他有点失落。后来咨询了一位中国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才知道,在中国文化中年龄和经验受到高度的重视,而他只是太年轻,使得这种文化的传统观念对他产生了排斥,直接对业务往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结论

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关系的日益多元化都显示出文化变量因素会直接影响国际谈判,文化性的差异也对国际商务产生独特的影响,这是业务核心总很具挑战性的元素。其中语言、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教育和社会机构等是一个社会特定的环境,能够为对不同行为模式的沟通提供基本的模式和渠道,国际谈判需要从事实文化和知识的解释两个方面入手,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它诠释了经验的重要作用。国际商务谈判完全属于一种跨文化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是由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为了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积极开展的经济活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为国与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提供了便利,但是文化差异也应该越来越值得重视。从解决文化差异做引导解决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发展问题,有助于中国的招商引资,甚至是开辟国外市场,促进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在世界的范围内扩大中国的合作伙伴,实现多国的共赢局面。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9)

1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即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扩大宣传、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生产、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电子商务主要含概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贸易管理的电子化,即采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和资料的处理、传递和储存;二是企业级电子商务,即企业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和供货商、用户之间的商务活动;三是电子购物,即企业通过网络为个人提供的服务及商业行为。按照这种思想,电子商务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toB),另一类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BtoC)。后者亦即我们所说的网上购物或在线购物。

电子商务具有全球化、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据美国《商业周刊》估计,1998年美国在线购物达到48亿美圆,200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00亿美圆,比1998年增加23%。商业机构间的网络贸易将会从1998年的156亿美圆上升至2000年的1750美圆。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初对电子商务发展所作的报告预测,到2002年,电子商务交易总值将达到3000亿美圆。

各个发达国家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比较重视。日本于1996年投入3.2亿美圆推行电子商务有关计划;新加坡成立了"新加坡一号"项目,目前有31家机构与政府签约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每年可得到2-3亿美圆的经费支持以研究和发展各种应用;1997年4月,欧盟提出了《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1997年7月,美国提出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在美国总统的倡议下,世界贸易组织132个成员国决定使INTERNET成为自由贸易区,期限至少为一年。我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深信不疑;我国政府积极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先后批准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作为我国电子商务的试点城市,并开始计划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等等。但是应当看到,我国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拟对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作一分析,并简要探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2我国电子商务环境分析

2.1政策与法律环境

总的说来,我国的信息化政策还不够完善,尤其体现在电子商务方面,有关的政策不够明朗,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标准还都没有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存在较大问题。因为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例如,如何解决税收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又一大难题。在INTERNET环境下,交易实体是无形的,交易与匿名的支付系统联结,没有有型的合同,其过程和结果不会留下痕迹作为审计的线索,没有明确的纳税人或交易数字,很难保证其服从税法,避税和反避税的斗争在电子商务中变得更加激烈。1998年5月14日,几经修改的Internet免税法案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以41票对0票的优势通过,为美国本土企业铺平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同年5月20日,美国又促使13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部长们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了In?ternet零关税状态至少一年的协议,使通过Internet进行国际交易的企业能够顺利地越过本国国界,在其它国家抢占市场。

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代表团提出了《关于急需加紧制定中国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并被列为1号提案。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法律与法规、各种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当中。估计关于税收、安全、认证等法规与标准将会在本年度出台。这也是我国为加入WTO进行的积极准备。

2.2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主体,其信息化程度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处于转型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我国已经上网的企业不到企业总数的1%。,在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只有10%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有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约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而且只从事单机工作。在1000余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目前,许多网站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用户之间提供了各种交易的途径。企业只要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如企业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等),就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电子商务运作。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它们可以用自己灵活、简便、低成本的优势与大企业展开竞争。企业领导需要在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良好的效益,要认真研究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化的方面最需要做什么,立即投入实际行动,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在运用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不断收到实际效益,进而增强推进信息化的信心,政府要为企业信息化做好组织工作,制定好发展规划。

2.3网民的结构比例

根据中国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资料,1999年中国的INTERNET用户有8,900,000个,占将近中国人口的1%。相对而言,这一比例是比较低的,而且网民中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比例更要低一些。但从绝对数量来讲,近1000万的网民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人士大约占到网民总数的10%以上,而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比较稳定。目前,我国的上网人数仍在飞速增长,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可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2.4金融电子化建设

金融体系是商务活动的基础保证。电子商务的支付与结算需要电子化金融体系的密切配合。目前我国金融服务极其电子化水平比较落后,跨区域、跨银行的电子支付系统还未建立,网上支付、结算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例如,上海新华书店在互联网上了图书信息,收到大量国外的订单,但是由于国内的电子支付手段没有建立,生意无法成交,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加快建立银行间、银行与企业间资金清算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和个人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电子支付,实时完成电子交易已经是势在必行。各国的货币体系区别很大,而且存在汇率问题,因此,有必要努力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一卡走世界"。我国的人民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目前正在积极地进行试点与协调,估计在年内将出台一个较为具体的初步方案。对于支付各方(如买者、卖者、银行、中介机构等)的权利与义务也要有相应的法律予以确认。

2.5安全保证系统

由于电子数据具有无形化的特征,电子商务的运作,涉及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等。它要求电子商务比传统的有纸贸易更安全、更可靠。而目前网上安全技术及其认证机制均不完善,这也是普通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虽然计算机专家在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采用了多种措施,然而,网络黑客的攻击仍然使专家们心疼不已。安全问题仍旧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关键。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由于种种风险的存在,各方当事人对INTENET上从事电子交易总是不免心存疑虑。同时,网上交易所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丰厚利润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那些喜欢冒险的网络入侵者,买方、卖方、银行都必须承担来自外部的风险。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区别。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义外,还具有金融业和商业信息的特征。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自己的网络防火墙,许多银行现有的技术防范措施显然不能适应大规模电子交易的需要。电子商务的管理标准尚未系统确定,法律对于电子商务违法交易行为的认定还处于摸索阶段。

政府应当从三方面入手,构建电子商务安全运作的综合保障体系。其一,组织力量,筛选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目前我国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基本上是"舶来品",开发我国自己的网络安全产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二,强化电子商务安全管理,规范买卖双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为。目前,应抓紧制定规范的电子商务标准。同时,应尽快有关管理标准。其三,尽快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交易行为。这些问题有些是国际性问题,应由全世界共同面对并加以解决。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创建一个独立的国际实体,负责用一种可被全世界接受的统一的程序来管理与协调。

2.6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最终仍然是人。眼下各大企业缺乏的正是精通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商业人才。人才的匮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难题。中国社会事务所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数千名公众的电话调查中了解到,能熟练使用电脑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其中很多人能够使用电脑但不懂上网等比较复杂操作。而对于家用电脑的用途,作文字处理与娱乐的比较多,上互联网的极少。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知识型人才缺乏,有待补充。关于这方面情况,目前我国尚未见到具体统计数字。据美国的统计,其国内缺少数十万名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师。一些外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招募软件工程师。日本、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都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开始了行动,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人才集中的城市。

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人才,就成为该国、该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关键因素。国家应该鼓励教育部门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院系开设电子商务等选修课程,甚至可以考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7我国电子商务与WTO

首先,中国加入WTO将打开国外直接在INTERNET方面投资的大门。根据中美双边WTO协议,国外服务提供者将能够涉及到INTERNET服务的所有方面。在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外方可以在合资企业中保持30%的股份,一年以后可达49%二年后达50%。中国同意按照竞争管理原则承担WTO文件中规定的所有义务。其次WTO将会使中国的法律制度增加透明度。服务贸易总协议(GATS)要求政府出版所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迅速或至少按年度地将新法律法规或方针告知服务贸易理事会。第三,中国将与WTO成员国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能与全球贸易伙伴互相影响,以便对电子商务形成一种统一的方法。

3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模式与策略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10)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和商务理念,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而且给传统国际贸易带来了重大影响。电子商务促进了贸易效率的提高,降低了贸易成本,简化了交易过程,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挑战。

1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冲击。

1.1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冲击。

传统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流贯穿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始终,信息是电子商务重要构成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信息比较优势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之一。信息比较优势是指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技术因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和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这种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力的比较优势和重要性降低,在信息流动的自由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好处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1.2对赫———俄新古典理论的冲击。

赫———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各国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从而产生要素价格的差异,结论是一国利用相对较低价格的要素生产产品并进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较利益。该理论主要侧重从供给方面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流向,忽略了分析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电子商务的交易迅捷性和网络互动性使需求成为一种主动创造性的行为,电子商务更加强调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满足,企业的生产成为按需生产,定制生产,即可以根据网络汇总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变化来迅速调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需求对国际贸易生产和流向起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修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此方面的不足,以需求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流向应当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数字鸿沟可能加剧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断加深的“数字鸿沟”。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文件,“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以及发展信息产业方面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1/5的发达国家人口拥有全球GDP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的1/5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拥有全球GDP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领域的差距远远大于目前南北经济总量的差距。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技术发达,电脑普及率高,企业人员素质高,而且信息化程度高,因此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方面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牢牢占据了信息革命和电子商务的制高点,也必将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尚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时期,而在新一轮的电子商务竞争中,信息、人才、技术等成为生产函数中极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这客观上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普通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优势,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电子商务,在前期需要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高投入,背负重债和财政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无力承担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与信息秩序和电子商务相关的规则制定中几乎无发言权和影响力,在发达国家制定的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中,发展国家容易被边缘化,客观上提高了他们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

这对原本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导致在新一轮的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拉大,加剧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扩大“南北差距”。

3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影响。

当前的有关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大多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制定的,而电子商务大多应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交易媒介,突破了传统的有纸贸易,因此原有的法律法规很多已经与这种贸易方式不合拍,这必然对原有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形成挑战。

3.1电子合同的法律规范问题。

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后,贸易合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不见面的;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被数字签名所代替;三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合同形式的变化,给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都出了一个难题,而且容易被改变和伪造。不仅如此,除了修改并完善现有合同法,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外,世界各国还面临着制定电子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的方式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中的验收、网上格式合同的法律规范等作出规定。

3.2电子商务中的管辖权问题。

管辖权是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在电子商务参与国际贸易后,由于其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管辖权的冲突会更加普遍,如果管辖权得不到解决,会极大的影响诉讼效率。

3.3知识产权问题。

1994年GATT/WTO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有所涉及,但不十分完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1)版权问题。如何解决网上版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WTO的注意。(2)域名和商标的关系问题。(3)出版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电子商务领域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作了不少努力。今后,WTO面临的政策挑战主要有:如何修订TRIPS协议,使之能够全面陈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何和WIPO合作,对电子商务所引起的新概念(如域名)、新问题进行统一的界定,并采取一致的、国际通行的准则来保护知识产权。

3.4其他问题。

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市场的法律规范问题、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后不容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强立法,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4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税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现行的税收在很多方面都无法适应于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尤其是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之后,使得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烦琐,引发了现行税收制度的一系列矛盾。

4.1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加剧。

国家税收管辖权的问题是国际税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税收管辖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体有按照税收控制要素即住所、机构、收入来源实行三种或两种管辖权的,也有实行一种的。但不管实行怎样的管辖权,大多坚持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的原则。但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地域的界限,商业交易已经不存在地理界限,即使有也很难确定,大大加剧了跨国家、跨地区交易的发生。但是税收还是必须由特定的国家主体来征收,而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收入来源地和住所来源税收,因此会引发一些冲突,例如重复征税的问题。假设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订购货物,而且要求将货物发往法国,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该公民将同时得到三个国家的税单。首先,按照住所税收管辖权,中国政府将有权向该公民征收所得税;按照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话,法国政府也有权向其征收流转税;而美国政府有可能以交易发生地为依据,也可根据来源地,有权向其征税。在传统贸易中,可通过双边税收协定来解决,而在电子商务中,由于来源地及交易者身份都难以判定,从而增加了解决国与国税收冲突的难度。

4.2传统贸易与网上贸易赋税不公。

首先,电子商务是虚拟的网络交易,网络贸易与服务经营往往比较隐蔽,一般税务机关很难得到交易信息,因此难以对网上交易进行稽查,导致以有形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制难以对网上交易征税,使得从事网络交易的企业可以轻易避税。其次,有些国家比如美国等国家为了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在线交易免税或者实行较低的税率。上述情形导致即使相同性质的交易,由于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最后承担了轻重不同的赋税,有悖税收中性和平等原则。

4.3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转移问题。

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原来由人进行的商业活动更多依赖于软件、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进行,这样必然增强了商业的流动性,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税国或低税国的站点轻易避税,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对高税率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而言,会促使他们通过互联网,从低税率的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此外电子商务加速了跨国公司的一体化,鼠标一点即可将其在高税收国家和地区的利润转到低税区。综上,电子商务对不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产生了影响,使得不少国家国际贸易税款流失,电子商务导致的国际贸易中的税收转移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4国家之间尤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税收征免方面存在分歧。

由于电子商务能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而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已经在未来的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了比较有利的位置。

为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坚决主张电子商务免税。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免税区存有戒心,因为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税基的大幅缩小,税收流失增加,财政实力大为削弱,从而南北经济实力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超级秘书网

5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是国际贸易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它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有关非法侵入计算机网络的事件层出不穷,给各国的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在Internet上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商务活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任何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保障体系,来规避信息传输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满足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机密性、认证性、完整性、可访问性、防御性、不可否认性和合法性等安全性要求。

只要能满足这些条件,电子商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与此相关的贸易活动才得以顺利展开,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周升起等著:《国际电子商务》[M].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2年版。

[2]娄策群,王伟军著:《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刘刚著:《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齐玲:《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立法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

国际商务的论文篇(11)

【论文摘要】 随着模糊语言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开创,以及经济日趋全球化,国际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言得到广泛运用,其中最典型的是结构型模糊语言与模糊限制语,它们具有客观准确、机动灵活、自我保护、促进合作、体现商务素养等语用功能。 【论文关键词】 商务信函模糊语言结构型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 一、引言 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L.A.Zadeh)以模糊集合论为工具来研究自然语言的朦胧含蓄特性,从而开创了模糊语言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模糊语言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具体地说,它是符号使用者所感到的他使用的某个符号同他所指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不确定性。”语言的使用是十分复杂的语用过程,语言的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感情功能等决定了出于不同社交目的、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为了自己的表达需要,常常使用模糊语言,以便在不明确之中准确的诠释自己的动机,实现预计的交际目的。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人们开始高度重视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运用,在一贯要求明确简洁的国际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结构型模糊语言与模糊限制语 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结构型模糊语言与模糊限制语是最常用最典型的模糊语言。结构型模糊语言是信函书写者为了语言表达的委婉含蓄而构成的句型,主要包括模糊型被动结构和模糊型否定结构;模糊限制语是“words whose job it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ier”(一些把事物弄得更模糊或不那么模糊的词语), 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商务信函中,它们得到广泛地应用。 1.模糊型被动结构:为了语言表达的委婉含蓄,人们在商务信函中使用结构型模糊语言。在涉及对方义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直接提及对方应该做什么或还有什么没做,人们时常模糊行为主体而使用被动句,这样可以弱化语气。让我们比较以下两例:We’d like to remind you that the payment for last shipment hasn’t been made yet. 如果将这一例句中的被动语态改为主动结构“…youhaven’t paid off the last shipment yet”则明显带有责备的语气,矛头直接指向you。被动结构虽然模糊了主体,但对方心里有数,就事论事,语气委婉得多。 2.模糊型否定结构:模糊型否定结构不仅语气委婉礼貌而且语义含蓄,常用的结构有I am afraid (not), I hope (not), I don’t think, I’mnot sure等,它们是在模糊结构中加上否定词not构成的;另一类是在否定结构中加上一些表示程度的模糊限制语如really, always, quite, too, particularly等。I’m afraid I could not agree with you for such a big discount.如果不用I am afraid (not)这一否定结构,语气就显得太强硬,不利于双方做进一步的磋商。 3.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指能够改变命题的真值的模糊限制语,它能再分为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揭示语义差异,在商务信函中,我们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确但又不能肯定完全正确的话语说得更具体,与实际情况更符合。例如:Nearly all the models you saw at our fashion are obtainable.模糊限制语nearly的使用显然使整个表达变得不那么肯定,这不但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而且能避免武断,即使出现个别无法供货的情况,也是有言在先,不必承担责任。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则限制话题所指范围,例如:We offer firm FOB Yokohama for your telegraphic reply here by Monday our time. 模糊限制语 monday是连续型的时间客体,只要在这一天的24小时范围之内就行,我们不必精确到几点几分。 4.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能改变命题的真值,其主要功能是揭示话语是说话者本人的观点还是第三方的观点,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包括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和间接缓 和型模糊限制语。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表达说话人对某事的观点或所持态度,通过使用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语气趋于缓和,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强加于人,例如:As far as we know, they are sound enough, but we have no certain knowledge of their true financial position.对于提供其他公司的信用状况,因为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是尽其所知,说话人用as far as we know进行主观限制,从而减轻应承担的责任。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引用第三方的话来间接地表达对某事的看法,它将说话人排除在外,极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例如:From their reports it seems clear that there is a good demand for polyester textiles in this area.卖方用from their reports来减轻对此论断所承担的责任,将自己的观点隐含于their reports,为自己留够余地。 三、国际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 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对于说话人所生成的话语,听话人需付出一定的努力进行理解,才能获取说话人所传递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在国际商务信函交流中,作者运用关联原则,在判断读者的推理能力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模糊语言,这是一种语用策略,这使读者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寻找语境关联,让他们能不太费力地理解信函中的隐含信息,实现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在国际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语用功能: 1.客观准确。“模糊语言充分利用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传递信息……一定程度的真实信息就隐藏在模糊语言之中”模糊语言以概括综合的形式,记叙简略,能传达大量的客观准确的信息。例如:According to the market investigation, there is a steady demand for silk garments in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这一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将作者本人的主观分析隐含于市场调查的客观结论中,使该结论更具客观可信性,避免武断地将个人观点强加于读者;另外该词的运用使这一陈述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而市场需求也同样具有模糊性与复杂性,用模糊限制语能对这一现象做出相对准确的描述,模糊语言的客观准确性的语用功能由此可见一斑。读者不必付出很大努力就能找出语境关联,自然地接受隐含的信息并与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2.机动灵活。由于受特定语境的影响,我们无法准确地说出时间、数量、具体措施等,但又不能把话说得太绝致使双方毫无回旋的余地,这时我们常常用模糊语言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例如:It is at the disposal of the board. We’ll give you our reply as soon as possible. as soon as possible 是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它的使用实际上起到了缓兵之计的作用,也许已有明确的答复暂不便明说,也许确实要等待董事会的处理意见,最终什么时候怎样答复对方,就可以视商情的进展而定了。这一用语既使作者能够灵活地表达真实意图,又让读者不费力地寻找到语境关联,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 3.自我保护。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在商务交易实现以前既透露信息又保守商业秘密:例如:It is said that demand for art and craft goods is returning. It is said这一模糊性被动结构让人隐约感到作者对商品销售和市场行情的观点,但因消息来源于It is said,作者对此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自然减轻不少;同时这一模糊性被动结构的使用掩盖了得出结论的依据,对方无法弄清这一结论是否确切,既透露了点信息给对方又在很大程度模糊了其准确性和来源的可靠性,从而极大限度地保守了商业秘密。 4.促进合作。模糊语言可以使表达更含蓄婉转,特别是对一些敏感性的话题,如涉及双方利益,模糊语言可以起到掩饰真情、避免冲突、迂回表白的作用,在矛盾面前有礼有节,既维护自身利益又保全对方面子,以便双方能够一如既往的保持贸易伙伴关系。例如:We shall revert to the question of sole agency when the business between us has developed to our mutual satisfaction.整个句子的表层意思是肯定的合作的,但 mutual satisfaction这一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实际上隐含否定意义,即拒绝对方作“独家”的要求,这既让读者能毫不费力地读出这一隐含信息,又友善地照顾了对方的面子,诚恳的维护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5.体现商务素养。商务函件的写作必须遵循礼貌友好等一般原则,因此很有必要使用模糊语言,这是礼貌表达的最佳方法之一。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也是衡量公司人员语言及业务素质的标准之一,是商务素养的外在表现,能提升公司及其人员在大众中的形象。例如:I’m afraid that the proposal you put forword isn’t up too much. 使用这一模糊型否定结构来委婉含蓄地表示不同意,完全避免了生硬地说“I do not agree with your proposal”给对方留下的粗鲁印象,这样的信函无疑给公司做了最好的免费广告。 四、结语 在信函交流中,模糊语言有其独特的丰富的语用功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动机或潜在意识,客观严谨地表达某种观点、观察和预测,从而含蓄地表达真实思想和内心世界,提供合乎逻辑的正确可靠的信息。模糊语言是商务信函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研究并自觉运用,对进行有效的商务交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促进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进一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