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最美的乡村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0 01:55:01

最美的乡村

最美的乡村篇(1)

提起乡村,大家就会想到鸟语花香、果实累累这一类的词。没错,农村嘛,就应该这样!但是,你有没有感受过一条小溪缓缓地在村里流淌所带来的灵动,那样的清新,那样的质朴,就像一个穿着花布衣裳,活泼的小村姑。李坑,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村庄。

这个暑假,我旅行来到了一条名叫李坑的村子,李坑和其他的村庄最大的不同是有一条小溪穿过整个村庄,清清的溪水绕过房前屋后静静地流淌着。走进村庄,浓浓的生活气息迎面飘来,让你忘却自己是个城里人而融入了这个村庄里,把脚步放慢,慢慢走,慢慢赏、、、、、、

村民的房子依着小溪两边而建,房屋前后都有一个大院子,放着农具,种着瓜果葱菜,瓜棚葡萄架是最好的乘凉处所。小溪上搭着一座座木板桥、石板桥,大多的桥只有桥板而没有桥栏,我最初走上去时有点害怕,走得摇摇晃晃的,好像就要掉下桥,但有惊无险,很是好玩。小溪边,村民们三三两两有的坐着聊天,有的在溪边洗衣服;小孩子在路旁说说笑笑,追逐打闹着,吃着糖果喝着饮料别提多高兴呢。村民们在地里辛勤劳作了一天,在这傍晚的时刻,都轻松地享受着这傍晚的阵阵凉风。

天气真热啊!没关系,坐下来向村里的阿姨讨口水喝,顺便再买个西瓜解解暑。风一吹,啊!好舒服啊!风中飘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气息,让这气息穿透人的心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夜色渐浓,也走累了,找个家庭旅社休息一下吧。家庭旅社就是村民自己的家,走进去就有了回家的感觉,我们去的那家旅社是全木做的两层楼房,一进门木香扑鼻,立刻感觉凉爽起来,房子虽然简朴,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有空调,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晚餐吃的是真正的农家饭,原料都是店家自己种的新鲜蔬菜,真正的绿色食品,让我们这些老吃食物添加剂的人享受了一顿难得的健康餐。

李坑,这最美的村庄,那清清的山风,那浓浓的农家味,那轻快的欢笑声,让我感受到质朴生活的美好。

最美的乡村篇(2)

丹巴自古就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古碉楼和上古人类活动遗址众多。壮丽迷人的党岭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嘉绒风情,使那里如世外桃源一般恬静而美丽。

前往莫洛村可从成都经都江堰前往,路途比较艰险,需翻越邛崃山,到达丹巴县城后再转每天班的长途车或包车前往莫洛村。

云南红河哈尼村

云南衰牢山地势险峻,山高谷深,在海拔600~3000米之间。在沟壑纵横、连绵不绝的层峦叠嶂中,壮美的哈尼梯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梯田旁边的村落中,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大羊街乡的哈尼村是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哈尼族支系之一的奕车人,他们的村子往往建在半山向阳的开阔山脊,在自然的美景中,生活和谐而平静。奕车人的祖先发明了“木刻分水法”,使这里的梯田终年不会干枯。在这个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每年的农历三月插秧完毕后的第 个“属猴日”,奕车人都要庆祝酿满甜蜜的“三月节” (哈尼语称“仰阿娜”,外界称“姑娘节”)。辛苦劳作后的男女青年可以在节日里大谈爱情,感觉非常浪漫。

去红河哈尼村最好能赶在“三月节”期间,可以从昆明乘车出发,经玉溪市即可到达红河县,从红河县城往东再行不足100公里,即可到达哈尼村。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的东南角,与广西桂林币和湖南的怀化市相邻。肇兴侗寨距黎平县城30多公里,侗族风情浓郁,鼓楼、花桥、梯田、小溪、吊脚楼常年笼罩在飘渺的云雾之中。在寨子所处的狭长谷地中,美丽的侗族姑娘唱着旋律悠扬嘹亮的侗歌,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仙境,让人流连忘返。在西方游客的心目中,肇兴侗寨有着与云南丽江相似的美丽景色和异族风情,不可错过。

前往黎平可从贵阳走国道至黎平,再从黎平向南走省级公路(其间还有一段县级公路)便可到达肇兴侗寨。

新疆喀纳斯图瓦村

喀纳斯图瓦村的居民自称是属于蒙古族的。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村子位于距喀纳斯湖南岸两三公里处的河谷地带,海拔1390米,是走西线前往喀纳斯湖的必经之地,有着西部特有的那种纯净的美丽。图瓦人历史悠久且神诎。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由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繁衍而成的。而村中的老者则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的,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人属同个民族。在古代文献中,隋唐时他们被称作“都播”:元代则称之为“图巴”、“秃巴思”、“乌粱海种人”等。

前往喀纳斯图瓦村需先到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市,经布尔津县再前往图瓦村。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可灵飞机,但建议开车前往。因为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沿途风光秀丽无比,美轮美奂,同样不可错过。

江西婺源理坑村

江西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黄山接壤。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虽然许多人已经去过那里,好像不再稀奇,但婺源的美在于其四季不同。如果提到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还会是婺源理坑村。在苍翠的山岭之中,云雾包裹着精致的小桥流水、黛瓦粉墙,使那里拥有万千灵气。或许,这也是几百年来这个偏僻的山村人才辈出的原因吧。

前往江西婺源,有两条线,一是从南昌出发,经景德镇到婺源;一是从安徽黄山出发,抵达婺源。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便捷一些。

广东开平自力村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富有欧陆风情的广东开平碉楼是我国乡村里一处不可思议的“异度空间”。开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西部,是我国最著名的侨乡。进入开平市辖界,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东山、赤水,那里的碉楼数量多达上千座,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田野上,纵横数十公里,蔚为壮观。

开平碉楼中最富盛誉的当属自力村碉楼,这使得自力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跟其他村的碉楼比起来,自力村碉楼花样最多,有些建筑样式连国外也难找到同类的样式,堪称我国乡村建筑中的一绝。前往开平十分便捷,广州、珠海每天都有数班班车,路况很好。

云南会泽娜姑镇白雾村

娜姑镇位于云南东北部乌蒙山脉之中的会泽县城西北30多公里的地方,镇政府所在地是新建的娜姑镇。而真正的娜姑古镇,则是在坝子东南端美丽静谧的白雾村。白雾村主要街道为东西走向的一字街,整条街面较为平缓,宽不过五六米,长也就两百多米,但这里数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寺庙、戏台、马店、驿站、青楼、各类店铺、典型民居鳞次栉比。由于历史上铜商的影响,会泽的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四川会东,络绎不绝的马帮进出,使它获得了“万里京运第一站”的美称。

前往娜姑镇可从昆明出发,一路向北,路况较好,但从会泽县城到娜姑镇一段不太好走,下雨常会引发泥石流,所以最好躲开雨季去拜访。

贵州天龙屯堡

贵州省平坝县的天龙屯堡,是我国至今唯一保存着明王朝汉族服饰和文化传统遗风的地方。全寨现有1200户人家。这里东距贵州省会贵阳市60公里,贵黄高速、滇黔公路、贵昆铁路和正在修建的清黄高速公路均从寨边穿过,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走进寨子,满眼都是石头――“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床铺石头的缸。”寨子里的居民依然穿着几百年前的明朝汉族服饰,身在贵州却操浓郁的江南口音。藏匿于喀斯特大山深处的天龙屯堡,仍固守着6个多世纪以前的明代风采。

到天龙屯堡主要是去看一段被凝固的历史。平坝县的地理位置较好,从贵阳出发,沿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皆可到达。

福建连城培田村

在福建省闽西山区,有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这就是已有800多年历史的连城县培田村。培田村民居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和 条千米古街构成,“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代表性建筑的格局为九厅十八井,占地6900平方米,工艺精巧,十分壮观,被称为中国乡村建筑的奇葩,具有鲜明的明清时代特点。

连城县归龙岩市管辖,位于闽西山区,交通不太便利。前往连城可从厦门出发,一路车行向西,可走高速公路接省道,到连城县后再行数十公里山路即到培田村。

河北鸡鸣驿村

最美的乡村篇(3)

1. 阿力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执教16年来,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家访,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坚守自己平凡、朴实的教育理想。她用母亲般深沉、细腻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用草原般宽阔的胸怀为孩子撑起一片额吉的天空。

2. 仲威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

16年坚守,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讲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她相信教育平等,她希望残障、智障、家庭困难孩子都能上学。对“成功”有自己的理解。

3. 格桑德吉(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

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

4. 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教村百江德兴堂):

马来西亚退休华侨廖乐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扎根乡土,一干就是十二年。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5. 廖占富、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天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用电筒传递思念。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

6. 吉思妞(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

7. 王金花(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

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4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坚持所教的孩子零辍学,用铁犁敲醒孩子对知识的渴盼,用渡船搭载孩子对未来的希望。

8. 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

杨元松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让孩子们明白——为梦想付诸行动,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

9. 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命途多舛,却始终坚守,从没想过离开。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他在用行动践行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活着就接受挑战,就要“站着”,做自己“该做”,“想做”的事。

10. 潘立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上丰中心学校南源村吴家坦教学点):

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任教,一个教学点、一个老师,37年坚守,身兼多职,扛起重担。他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学习,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11. “会泽七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的7名80后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学校一共有127个孩子,8名教师。除了一位五十几岁的老教师外,其余七位都是“80后”,这七位“80后”吃住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被当地人称为“会泽七子”。他们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养育他们的大山,各显身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文化,并把山外的世界,把快乐带给这些孩子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乡村教师们得到的尊重和礼遇让我们明白教育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让我们明白孩子永远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明白,乡村,在中国应有的位置;乡村教育,不应被漠视,被淡忘。

乡村老师们虽然普通,但是他们让我们仰望。老师可以影响一个孩子一生,一句中肯的评价、一句热情的鼓励可以成为孩子撬起理想的杠杆。

他们是引路人,给予孩子希望。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他们牺牲放弃了许多,却用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坚守住了教育的本真,在低矮的教室里,在简陋的讲台上。

他们是拓荒者。用教育的情怀感染孩子,让迷途羔羊回家,让失去方向的小船归港。他们不仅让孩子知道“我”—— 求知、奋斗,他们还让孩子理解了“我们”——回报、感恩。他们用自己的爱唤醒了孩子的爱。他们更珍视从教的机会、教育的价值,他们承继责任、传递善念。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燃起一把火。”他们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还鼓舞着更多的人去行动,去思考。

还原教育的本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教师工作的至高境界。这种“惑”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上,还有对思维的启发和人生的省察。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其思维,培养其智慧,完善其人格。我们不否认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这一点是建设教师专业队伍的基本要求,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的根本,但是我们更为看重的还有传递知识之外的力量。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脱离其轻浅的窠臼,回溯至本源。“为生活做准备”,“回到原点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教育追求。“教育不能被简化为教学”,教师不能仅是经师,要要成为人师。

我们经常把教师比作蜡烛,那我们是否更希望教师不仅可以照亮别人,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在这种照亮中充满光彩,展现价值?在“给予学生幸福完整(健全人格)的教育生活”的同时,自己也应有不断成长,日趋完满的人生。教师的燃烧不应是绽放一次的烟火,应是火种,存在着,并在存在中传递。

教育一种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一定去寺庙膜拜期许,每天做好眼前事、份内事,坚持下来就不简单,天长日久就是奇迹。

一个老师的修行就是,在他眼中,学生不论聪明的还是愚笨的,孤僻的还是活泼的,甚至不论健康的还是残疾的,都是平等的,都可以用爱去滋养生命,缩短距离。

他们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抱怨的世界”。

威尔·鲍温告诉我们“抱怨不如改变”,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消极的举动。而最美乡村教师们用行动实践了这一理念。面对恶劣的环境,低微的待遇,迷茫的前途,他们竭尽自己所能。不是没有抱怨,而是明白抱怨的无益,所以尽力而为!

他们让我们看到“竭尽所能救助小鱼”的赤子之心。

面对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旁人的不屑不能阻止那个说着“这条小鱼在乎”的小男孩践行着自己的原则。他拾起一条又一条小鱼,扔进大海。小男孩知道自己不能救活所有的小鱼,但是他明白自己最明智和无悔的选择就是能救多少救多少。身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者,如果无法改变体制的不完善,那么尽量弥补缺憾吧,尽一己之力!一个孩子可能只是一个班级的五十分之一,但确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微薄之躯,怀中国教育之梦,作为知识、智慧的传播者,乡村教师们承载了远远超过其他职业的要求和期望。他们坚守在教育最薄弱的土壤,感知着、提炼着“被需要”的幸福的内涵。他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圆梦,他们有着共同的对教育的信仰。

最美的乡村篇(4)

乡村路上,时不时总能看见三五几个人吹着唢呐,背着锣鼓,带着磬钹,走在四乡八镇的田埂土坡,最终来到农家院坝,开始他们的演奏。他们,就是乡村乐师,在我们农村,俗称“吹鼓手”。

乡村乐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他们的演奏曲目,多为根据乡村生活自编自创的乐曲,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叫“原生态”。而出生高贵的五线谱等名词对他们来说,是个遥远而又陌生的概念。他们说,这样的蝌蚪文既不好记,看的时候还容易出错。他们只专注于父兄或师傅亲手相传的乐谱,或由那世代流传已经铮光发亮的牛皮纸记载,或口口相授。一旦从嘴里哼出来,便深深记入耳朵,铭刻在脑海,在以后的演奏中便应用自如了。

相对于专业的乐手来说,乡村乐师只是个业余的职业。平时,他们也下地种田,只有当邻近村庄的乡邻家里有了红白喜事,他们才盛装登场,成为吸引人们耳膜的重要角色。当他们到来,吹奏声,就打破了方圆数里鸡鸣犬吠之外的宁静,原本静悄悄的农家庭院,顿时喧闹起来。

乡村乐师会用不同的曲调,或悠扬喜悦,或低沉幽怨,告诉你这家主人是娶亲祝寿还是有亲人驾鹤西去。过去的千百年来,乡里人家娶妻嫁女,总要请上几个乐师,把欢快的情绪送给村寨里的乡亲,大家在喜庆的氛围里把酒欢笑,一醉方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结婚贺寿这样的好事,除实在偏远交通不便利之处外,很多人家都到城里请专业的乐队来演唱,乡村乐师们能出场的就剩下白事了。

白事是极其讲究程序的。一场葬礼的过程,往往持续两三天。在每一个不同的环节,乡村乐师们需要使用不同的乐器和曲调,或吹或击,颂扬逝者的功绩,展示生者对逝者的哀吊之情,其凄怨之声,让在场的人禁不住黯然泪下。这样的场景,在出葬当天尤为突出。

一般出葬都以清晨居多,蒙蒙的的天色,本身就让人心情郁结。纸幡飘飘,冥币散落,哀怨乐曲拉长的声音翻过山梁沟壑,声声入耳。送葬的亲友被勾起了伤心的魂儿,哭泣呼天怆地,令人寸寸揪心。其实,这正是乡村乐师的成功之处,唯有这样,丧者生前无法体会的尊严才会得以很好的体现。

在这种葬礼的过程中,夜晚尤其是冬天的寒夜,为了驱寒醒神,乡村乐师们大多会喝上一点酒。在冬夜,酒是用老姜加黄糖熬制,一口下去,又甜又辣,让人浑身暖和起来,睡意寒意顿消,唢呐声,磬鼓声立马又开始或沙哑或悠长起来。

最美的乡村篇(5)

1、《苔丝》根据托马斯·哈代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普通农家女子的悲惨命运。女主很美,英国乡村也很美,故事很曲折,看完令人震撼。

2、《断背山》该片是由李安执导,杰克·吉伦哈尔、希斯·莱杰、安妮·海瑟薇、米歇尔·威廉姆斯主演的爱情片,于2005年12月9日在美国上映。故事背景是美国怀俄明州,讲述了两个年轻的牛仔因打工相识并相爱,但迫于世俗的压力,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的纯爱故事。

3、《海蒂和爷爷》。《海蒂和爷爷》是一部德国剧情电影,讲述了海蒂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投奔住在那里的爷爷的故事。小女孩很可爱,景色拍的很美,影片特别温馨,看完让人心情愉悦。

(来源:文章屋网 )

最美的乡村篇(6)

完美绿色・移步换景中享受天然氧吧

婺源国际大酒店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文博路128号(原县植物园),坐拥天然氧吧的婺源国际无疑具备了其他酒店无法可及的先天优势。据酒店创建者吴华雨介绍,整个酒店的选址设计和装修都严格遵循“自然、舒适、豪华”的健康理念,所有材料不惜投巨资,全部采用天然环保无污染产品,用数字足以证明投资者为打造“婺源国际”的决心,4500平米超大规模的豪华大堂,26米挑高的采光中庭通盘通透敞亮,15米高200多平方的流水幕墙气势磅礴,1800元/平方的新西兰纯手工羊毛地毯软绵舒适、700万元的品牌灯饰随处可见的24K真金贴箔……无处不在显示着它的奢华魅力,使每位来访的宾客淋漓尽致地感受到它的尊荣与华贵。

婺源国际大酒店距县汽车站仅5分钟车程,未进酒店便被三面环山的绿色所震惊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仿佛让人走进了世外桃源 步入酒店后更如置身于天然大氧吧之中,缤纷的鲜花、绿叶,小桥流水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恬人画卷,在这里,经典的江南庭院风情得到了绝好的诠释起伏的绿地高差和曲线的水岸平面营造出充满灵性的景观活动空间,达到一种步移景异而又宛若天成的佳境,让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彻底地放松身心感受酒店文化的熏陶:曾有入住婺源国际的宾客感慨地说“真的想在这里待辈子,景色实在太美了”,套用一句“爱上国际 难以离开”最为恰当。

徜徉在石桥上感受水景与绿意给人带来的舒适与惬意之后,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如果说之前的优美和难忘只是前菜的话,那么漫山的桂花,香气扑鼻,茂密的森林山地风光与起伏的大草坪,彰显大气;登上酒店后山顶,婺源山城美景尽收眼底的状观才是真正的主菜。看来在婺源国际的收获都是一次又次的惊喜,或许一个美丽的转身之后,都不知会遇见哪些美景,撞到哪些难忘,定能使前来游玩的宾客尽享山林情趣之乐,自然意境之美……婺源国际的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江西最好的商务、会议,度假型综合大酒店,婺源的绝色美景为酒店增添了无限魅力,而酒店的诞生将使婺源更加璀璨夺目。

贴心精致・打造24小时管家式服务

酒店专门设有残疾人客房、子母房及人性化关怀服务。酒店在开业前一年就开始进行员工培训,从顾客抵达到离店,享受全程式尊荣服务和细心呵护,用心为来宾提供管家式服务,甚至没等宾客开口,我们的细微服务已在眼前,比如有次某宾客在大厅有点咳嗽打喷嚏,回到房间发现服务员已放入感冒药并有温馨提示,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倡导至善至美的优质服务,追求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实行24小时的超越五星服务。

特色餐饮・体验美食美景完美之旅

婺源国际经营西餐,日本料理、中餐等多种餐饮服务,其中西餐厅供应中西式自助早餐及欧陆风情西式餐,中餐厅则以‘御膳皇家宴’、‘杭帮’菜系、‘港粤’菜系、‘淮扬海派’菜系为主,并提供湘菜及赣菜系列。设有大小豪华包厢20间,可容纳450人就餐的豪华大厅一个。婺源国际餐饮美食由中国烹饪大师王建华亲自主理,倾力打造、以味为核心,健康、营养的美味佳肴,美食文化的渊源在婺源国际大酒店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扬光大。

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的婺源 当地民间饮食非常丰富。婺源国际餐饮结合当地特色,将精致的皇家宴与杭帮菜穿插各式民间美味。行政总厨王建华介绍说,酒店餐饮最具特色之处是几位功底深厚的大厨当场表演的现场操作。比如一道“吉祥鹿肉”、“牛气冲天”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成分及最佳食用方法,客人在品尝美食中还能感受到美食之外的文化和营养内涵。

对话

《名厨》:当初是什么原因投资创办这家酒店的?

吴华雨:说起来很偶然,现在想想甚至有些草率,那是在2005年9月,有个朋友想到婺源投资旅游项目开发,邀请我们过来帮忙考察论证,一到婺源,我们便被这里的古朴民风和自然美丽的山水景色所陶醉,同时发现这里的酒店宾馆等行业还没形成规模,缺乏档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商机,通过与县领导的接触,更被他们的务实作风,执著精神,诚恳态度所感动。于是我们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次赴婺源考察后,毅然决定耗资8千万元,投资建设一个四星级酒店。2006年进入婺源后发现,这里旅游市场非常火暴,形势非常喜人,旅游行业如此的迅猛发展,于是,我公司审时度势,依据自身实力,调整了投资方向,决定将已开工建设的四星级酒店推倒重建,并花重金重新委托新加坡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香港著名的酒店设计公司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设计,以确保按照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豪华的五星级标准而建,通过这一波三折,损失了近2000万元人民币,我想这就是为“婺源国际”迈向成功而交的一笔学费吧!

《名厨》:在酒店建设中有没有特别的设计风格?

吴华雨:项目一开始,我们就本着“自然生态”,“舒适豪华”,“动静分离”的设计理念,专为高层次的现代人悉心而建,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整个酒店就坐落在原来的县植物园内,这里三面环山,树木繁茂,空气清新,入住酒店,犹如置身于天然的大氧吧之中。2005年10月31日成功摘牌后,06年一年之中我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考察了不计其数的豪华酒店,于是就有了“2000万交学费”的故事。现在,终于建成了占地17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420余间(套)客房,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精心打造的一座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商务洽谈、会议接待于一体的大型五星级酒店。

《名厨》:酒店最大特色有哪些?

吴华雨:婺源是一个旅游城市,季节性很强,3-4月份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在酒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我们都力求做到最好;酒店最大的特色在于环境,步入室外,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参天大树,古树或名树,置身其中,便被鲜花、绿叶或喷

泉相拥,放眼望去,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再次就是酒店的室内装修,可以说是奢华到了极点,整个酒店6万余平方米的建筑,全部采用特级进口大理石和德国“科勒”卫浴产品……所有这些,都为“婺源国际”打造行业顶尖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迅速在同行业界传播影响深远。

《名厨》,酒店标志很特别有什么独特含义吗?

吴华雨:这个标志富含双重意义,首先是婺源汉语拼音“W”“Y”的有机组合,寓意开放、文明、热情,积极向上的“婺源国际”风貌,其次,这个标志又像一条拉链,非常形象地代表着我们总公司――浙江“强勇”拉链有限公司的稳健发展,从1985年浙中地区首家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拉链生产线,通过20余年的艰苦创业和滚动发展,如今已拥有各类拉链生产设备1000多台(套),产品遍布欧美,俄罗斯、中东,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用户好评,成为国内最大的拉链生产企业之一,我深信“婺源国际”也能像“强勇”拉链一样,创造出自己的优秀品牌,一举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五星级酒店。

《名厨》:对这家酒店您倾注了自己的精力,整个创建过程有哪些特别难忘的经历?

最美的乡村篇(7)

2020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观后感

由河北省组织创拍的反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由郭靖宇监制,郭靖宇、杨勇担任总编剧,巨兴茂、来赫执导,杨志刚、岳丽娜、刘智扬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镇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女主播辛兰、返乡创业大学生石全有3位青年共产党人分别在不同情势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接受扶贫攻坚工作的故事。

据了解,《最美的乡村》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剧目,以党和国家新时代“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时代背景,通过三位青年共产党人,三个独立的特色单元故事,共同反映和传递当下基层扶贫工作的积极成果,鲜活刻画了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新时代奋斗者群像。第一单元通过讲述负责扶贫工作的乡镇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带领重点联系村两委干部开展精准识别、发展扶贫产业等故事,展现了扶真贫、真扶贫的主题;第二个单元通过讲述驻村工作队辛兰等同志与村干部共同解决深度贫困户脱贫问题等故事,展现了扶贫更要扶志的主题;第三个单元通过讲述石全有等返乡创业青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实际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等故事,展现了推动可持续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最美的乡村》由新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郭靖宇、省作协副主席杨勇担任总编剧,拍摄取景基本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完成,真正把富有河北特色的乡村风貌、自然风光以及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搬上了荧屏。窗花、巴大碗炖肉、漏粉、打铁……这些或已停留在儿时记忆中的美好,在《最美的乡村》中得以重生,在传递文化的同时,更展示出河北人民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河北人、河北景、河北事,《最美的乡村》充分融入河北元素、彰显河北特色,将醉人的景色与迷人的技艺完美融合,运用娴熟而充满激情的视听语言,生动反映了河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火热实践。

据悉,《最美的乡村》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牵头,河北省广播电视局、河北广电传媒集团、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等单位齐心协力,推动创作拍摄高质量完成。河北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长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承德完美建信传媒责任有限公司等强强联合、共同出品。

2020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观后感2

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优良作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必须不断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憋住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只争朝夕、加压奋进,以优良作风决战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精准脱贫提升到治国理政新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对症下药,注重精准施策,不断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法问题,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对政策掌握不准、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情怀不够,为民办事流于形式,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导致很多扶贫工作落实效果不明显。为此,必须持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整治脱贫攻坚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作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注重实绩,勇于作为,让能者上、庸者下。脱贫攻坚工作实绩是党员干部的“成绩单”,是对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干得好不好,有没有实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要紧紧围绕脱贫实绩这个根本,建立和完善脱贫一线干部工作实绩民主测评办法,采取“晒实绩”与“评实绩”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实绩定期“晒”一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制定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办法,坚持“周巡查、月督查、季通报”制度,倒逼各项任务落实,树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鼓励扶贫干部们敢闯敢试、担当作为,用心用力用情投入脱贫攻坚一线。

真抓实干,精准施治,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彻底消灭绝对贫困、过上全面小康的好日子,是亿万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脱贫群众的收入实不实、脱贫攻坚的成色足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作风是否扎实。决战脱贫攻坚,必须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时刻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做好做足精准脱贫的“绣花”功夫,用真情激发困难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用实实在在的脱贫攻坚战果取信于民。越是收官的时候,越要沉下身子、耐下性子,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克脱贫攻坚战中的最后堡垒,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加强监督,倒逼落实,做到不全胜、不收兵。强化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将“四个不摘”专项治理列入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开展大排查、大调研、大走访、大落实活动,以强监督确保“四个不摘”政策的贯彻落实。要聚焦巩固提升帮扶成效精准监督、靶向发力,建立后续跟踪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督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持续发挥作用。要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帮扶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列出负面清单精准施治,对扶贫工作中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对责任缺失的严肃追责问责,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2020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观后感3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之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6日在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主席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_年党中央针对我国贫困人口存量大减贫困难,戴帽贫困县越扶越多的局面,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明察贫困之本,善绝贫困之源。决胜收官之年须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查找疫情造成的损失,拿出措施和办法把损失补回来;对兜底户、返贫和新发贫困人口、边缘户等都要有人抓有人管;对标全面小康,补齐短板;查找贫困村、贫困户中的弱项。

脱贫攻坚高效完成关键在人,重点看干部队伍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每一个扶贫干部都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主动做为,主体担当,实干苦干,创新思路办法。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摘帽不是终点,脱贫不能松懈,必须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才能确保决战决胜的全面胜利,兑现我们党的郑重承诺。

2020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观后感4

近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决战期,必须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凝聚合力,铸造脱贫“定心盘”。“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挑战。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作为锻炼干部、考验干部、识别干部的重要平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紧盯重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整合人员力量,合理调整人员分配,防止力量分配不均衡等原因导致的“死角”和“盲区”;同时,要求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确保干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共同打赢攻坚战。

标本兼治,解好脱贫“方程式”。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党委要更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未脱贫人口,盯住已脱贫风险户,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加大整改力度、强化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重点,按下脱贫“加速键”。要狠抓脱贫重点,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立足优势,打响产业品牌,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确保战胜疫情,确保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决战在即,广大干部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精彩篇章!

2020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观后感5

“花开偏逢暴雨,叶嫩更兼冰霜。”2020年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面对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等问题亟需死守;余下的脱贫任务又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没有哪一块是好啃的,面对“硬骨头”要“敢啃”、“会啃”、“实啃”,以“啃”的艺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鼓作气,怀“必胜心”出征打战,面对“硬骨头”要“敢啃”。“能者有责,勇者有义”,有本事的人未必都有胆识和信心去干,有的总是格外谨慎、瞻前顾后,有的甚至妄自菲薄;还有的会产生惧怕心理等等。啃下这块“硬骨头”,胆识是极其重要的。狭路相逢勇者胜。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倘若我们没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没有铁的胆识,就不能兑现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践行初心和使命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拿出敢为人先的铁胆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还要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以主动担当的“愿啃”精神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优势力量、发起最后总攻,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连战连胜、决战决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最美的乡村篇(8)

BQ:建设更舒适的农村,和保持农村的乡土特色,矛盾吗?

S:建设新农村不是消灭乡土文化。农村的乡土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内涵又是要有所保留的,但是人生活的品质要提高。农村人应该和城市人是一样的,他也应该用上空调,应该有暖气,有一个舒适的房屋,甚至应该有一个很有品位、很有文化的生活环境。但是农村这种特殊的环境所形成的特殊的生活方式是应该保留的,比如一家一户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院子,有自己耕种的环境,这些东西是不应该去改变的。

BQ:现在的农村建设,会有一些和新技术的结合,比如太阳能、风能,这些高科技与农村环境的融合存在问题吗?

S: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海尔曾经发现他们的洗衣机,到了四川一带就非常容易损坏,而且大部分是涡轮的轴断。然后他们公司就去做个调查,原来四川的菜农把土豆都放到洗衣机里面去洗,他们觉得很方便,但是由于泥沙过多,重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衣物,使得轴的扭矩太大了,所以经常损坏。海尔于是发明了一个专门用来洗土豆的洗衣机,你既可以洗衣服又可以洗菜。这就是结合高科技,再瞄准用户需求进行的设计。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集成创新,集成我们的社会、文化、科技等各种知识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BQ:设计和时尚相关,但是一般的观点认为,农村的乡土感和时尚气息不沾边儿,你怎么看?

最美的乡村篇(9)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一)

9月1日,以新时代“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在宽城满族自治县举行开机仪式。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是以党和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时代号召为背景,聚焦以三位主人公为代表的普通共产党人的扶贫行动,讲述基层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该剧旨在通过一群普通共产党人在贫困村的扶贫行动、生活故事,让更多观众认识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参与到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来。

该剧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北京长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出品。

该剧由知名编剧、导演郭靖宇,承德市文联党组书记杨勇任总编剧;导演为巨兴茂;主演为杨志刚、王奎荣、何政军、贾宏伟、齐欢等。该剧将在宽城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平泉市等地取景,完成全部拍摄后,预计2020年播出。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二)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三)

想要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上级部门首先不能把基层当成“围城”,通过设置服务年限、控制调出比例等手段终究“留身不留心”,要在政策保障、安全保障、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加加温”,切实缓解基层一线干部普遍面临的“晋升难”“调动难”“收入低”“士气低”“嘴角低”的局面。

物质保障上“加加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大的后勤保障是取胜的关键的环节之一。脱贫攻坚就是一场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大战,现在已然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要为一线攻坚的队伍提供最好的后勤服务,确保无后顾之忧。落实各项保障待遇、保障保险、保障补贴、休假保障,尽量不要一个人长时间连续加班熬夜,保障基本的休息休整,保证有充足的精气神在田间地头和扶贫车间指导解决难题、在贫苦户中走访解决问题、在扶贫产业上出力解决困难。同时加大对一线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送上组织的关心关爱。

严管厚爱上“加加温”。在保障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还要关注一线干部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在技能提升上下真功夫,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安全意识,及时疏导工作压力,对身体不能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调整。在关心关爱上下硬功夫,工作上支持基层干部、心理上关心基层干部,增加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归属感,增加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在提拔重用上下苦功夫,拓宽晋升渠道,让能干事会干事的基层干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完善并细化基层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实实在在落到实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减负降压上“加加温”。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材料多、会议多、报表多以至于疲于应付等问题,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要加大基层调研走访力度,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系统思考和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文、办会、办事流程,出台精文减会具体措施,做到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没有实际任务的会议一律不开,对不涉及党委书记把关的报表一律不要求党委书记签字,对必须到基层实地指导的工作一律不得在办公室指挥调度,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同时禁止上级各部门“随意加码”,时常为一线干部“松松板”,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一线工作。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3月3日召开的在京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组织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的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并强调:“组织部门要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到了最后的决胜关头决胜。越是到了这样的最后时刻,越是要“绷紧弦”,一以贯之加强党建引领,广大党员要始终如一、保持清醒,将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关键在于有个好支部。我们必须加强乡镇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抓住人才,打造优秀的贫困地区干部队伍和驻村工作队,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党员干部们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需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个别地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功夫做在表面,怠慢了扶贫政策工作的落实。于此我们要严格考核标准,严肃追问追责,取缔不作为、无担当、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党员干部更是要同心同德、以身作则、不忘初心使命,使扶贫工作看到实效。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需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疫情当前无疑成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困难问题“早安排”、“早部署”,保障脱贫攻坚政策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才能有条件、有能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一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以党建工作引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走向胜利,以党建的实际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是我们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五)

懂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打法叫“拧拉”,“拧拉”既体现选手打球的本领和技巧,也使得比赛更加精彩。“拧拉”关乎输赢,人生贵在“拧拉”。如果把决战脱贫攻坚比喻成一场球赛的话,高低好坏甚至成败输赢便在“拧拉”。

近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对于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年轻干部来说,唯有铆足一股“拧拉”劲,用过硬的本领“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青春的蓬勃力量。

从“会拧拉”的劲中锤炼脱贫攻坚的硬本领。拧拉不是人人都会的一门技术,必须得下笨功夫苦功夫。对年轻干部来说,要想提升过硬本领,唯有到脱贫攻坚的“火线”上勤学苦练,栉风沐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明知自身缺乏脱贫攻坚的本领,非但不接受脱贫攻坚的锤炼,反而挖空心思搞“纸上扶贫”“形式脱贫”;还有些干部喜欢只动手不动脑,企图通过简单的送钱、送物、送“富”方式让贫困群众脱贫等等。脱贫攻坚是锤炼干部本领的“练兵场”、密切干群关系的“大熔炉”。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新鲜血液,应当自觉投身其中,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经受考验、接受锻炼,砥砺品质、增长才干、锤炼作风,不断提升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练就担当大任的“铁肩膀”“硬脊梁”,才能不负韶华,有所作为。

从“敢拧拉”的劲中增强啃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铁胆识。有拧拉本事的人,未必都有胆识放手拧拉,有的或因丢过球变得格外谨慎、瞻前顾后起来,担心拧出台、拧失误;有的会变得妄自菲薄;还有的面对强大的对手,会产生惧怕心理等等。对年轻干部而言,胆识是极其重要的。狭路相逢勇者胜。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倘若我们没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没有铁的胆识,就不能兑现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践行初心和使命更无从谈起。因此,年轻干部要拿出敢为人先的铁胆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一鼓作气拔掉“穷根”、炸掉“碉堡”,夺取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全面胜利。

从“善拧拉”的劲中掌握决胜脱贫攻坚的好方法。拧拉是有讲究的,不是说每个球都可以随意拧拉的,得把握好时机,得讲科学的接球方法,这个道理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理如出一辙。众所周知,脱贫攻坚是一项“技术活”,不仅需要国家的好政策,更需要好的工作方法。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其实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发起总攻的冲刺阶段,这场硬仗能否如期打赢,方法尤为关键。作为年轻干部,要讲究科学、讲究方法、科学施策、有效应对,瞄准主攻方向,决不能把群众割裂开来,自娱自乐、盲目蛮干。要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多听取群众意见,汇集群众力量,携手并肩,厘清可为、可不为和不可为的事情,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引领脱贫攻坚。

最美的乡村篇(10)

最初知道婺源是从电视广告里:在灿烂的油菜花映衬下人一个漂亮的美女大声呼喊“老家婺源”。从那时起我就有一种想去冲动,上周我有幸跟着妈妈到江西婺源去旅游。

在九江下火车,我们坐上了去婺源的公共汽车,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看到在崇山峻岭包围下的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古祠堂,古廊桥,古民居和千年古树,这就是被世人称之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江西婺源。此时正是油菜花盛开的4月上旬,此时也是婺源最诱人,最有灵气的时节。山坡山、古宅旁、小溪边,都是浓烈的金黄色。婺源的春天繁花似锦,黄灿灿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将田间装扮得热闹非凡,小桥流水人家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使远离纷繁城市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我们夜宿家院刚好下了一夜春雨,第二天早上起了一个大早,导游江导说去李坑参观,我们踏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小村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山间的绿色点缀着点点珠光般的露珠,胜似人间仙境。

婺源的坑就是小溪的意思,李坑村故名思意就是沿着这条小溪的居民大多姓李。这里有江南水乡的景致宁静,古村落在群山环抱中,依溪而建的明清古建筑。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湾,溪水倒映着浣纱女美丽的身影。接着我们去了“江南第一祠”俞氏宗祠。大鄣山卧龙谷风景区。古时卧龙谷是“吴楚分源”,也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现在则是浙皖边界。卧龙谷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整个景区类似九寨沟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万,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匆匆的看了下这个最美的乡村,就和她说再见了。至今我还在回味这样一个让我魂萦梦牵的乡村。

河南许昌市实验小学四一班四年级:徐婧茵

最美的乡村篇(11)

一、爱情应在

曲水流觞处

最诗情画意的最受情侣欢迎的地方在哪里?仔细一想,脑海里浮现的有很多名山大川,但是也有一些很美的田园风光,她们沉淀着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她们就像是无数文人笔下的诗,依然小桥流水、依然山明水秀、依然恬淡宜人。

深藏闺中才有风景,身处长江中下游的婺源也不例外。婺源县建于唐朝开元28年(公元740年),境内林木葱郁、层峦叠嶂、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多个生态保护小区构成了婺源美丽的自然景观。

婺源的田园风光,可概括地形容为“水绕村庄“。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子,有村子的地方就可以看见溪流。乡村小道两边飞檐翘角,灰瓦白墙的徽州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修竹掩映的林间。这样的村景应该进入袁江或者张大千的山水画,浑朴有致,平易隽永。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形容的是庆源村下游一带的景色,这样的风景在晓起村内反而是见不着的,要看,必须站到庆源村下的江岭上俯视:坐落在群山谷地间的村落简直就是一个如诗如画的低山田园,梯田、河溪、古树、居民、木桥、放牛娃……江南乡村应有的一切元素尽收眼底。

二、探索古韵,

寻找温暖爱情的过往

对于爱情,除了新潮能够为它增加色彩外,古韵,也许能够让它格外迷人,也能够增加恋人彼此的神秘感觉……好,还是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吧!

书乡婺源 四古风韵

“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书乡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荟萃,历代名人遗迹较多,有“吴楚分源”界碑、春秋吴太子鸿墓、汉长沙王吴芮墓、南宋岳飞吟诗的花桥,还有李白、黄庭坚等名人游览时留下的遗迹。走进书乡婺源,就像行进在久违了的历史风尘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处年久的残壁断碣,一段弯曲的青石驿道,一棵苍翠的名木古树,一口普通的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其中,以古文化、古建筑、古树群、古洞群为主的“四古风韵”著称。

古文化

“古来存圣迹,从此识前贤。”婺源历代文才辈出,代代有名家。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清代音韵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2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珍藏商至清各类文物一万余件。傩舞、徽剧、茶道、抬阁、地戏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古建筑

境内独具徽派风格的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等遍布乡野,掩映在山麓水畔,点缀于古木幽篁之间,为我国明清古建筑保存得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其中,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堪称“三绝”。著名的“俞氏宗祠”、“百柱祠堂”气势恢宏、工艺精湛,被专家誉为“艺术殿堂”。

古树群

婺源现有古树名木两千余株。汉代苦槠、唐代银杏、宋代紫薇等古树名木,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葱茏秀挺;其中,以“江南第一樟”――虹关古樟和“江南杉王”――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著称。

古洞群

婺源有集全国溶洞之大成的灵岩洞群,洞群位于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现已探明36处,景致奇绝,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千姿百态。令人称奇的是,灵岩洞壁间至今仍保留着“岳飞游此”、“吴徽朱熹”等历代名人题墨、诗句两千多处。

三、爱情旅游攻略

沱川――虹关――官坑的徒步路线,很值得走一走,沿途的风景是坐车享受不到的。而且路也并不难走,沿着石板路,听身边小溪潺潺流水,透过云雾看梯田村庄若隐若现,还有小鸟的歌声,有说不出的享受。

虹关――官坑的路线没有岔路,先到岭脚村,然后向东沿石板路翻过一个山头就到了。这一路的景色不错,一路都有溪流相伴,还有小瀑布,大约两小时的路程。

沱川――虹关的路线有点复杂,岔路较多,按图上的标注就不会错了。

要注意的是林场到周家山的一段没有石板路,要走小路翻山而过,路虽难走一点,但能近不少。上山的路口就在从林场到白石坑路上经过的第一个石拱桥处,有一条架空的引水渠横跨过路面,在路的右边上山,沿小路爬到山顶再下行一段就会看见一个小村子,叫周家山。

沿村中的干道(石板路)上山,在一棵大松树或一棵被劈成两半的油茶树(形状像个拱门)处右转沿土路继续走,直到看见石板路,再沿石板路下山,山下的小村子叫外言坑,过了河就是虹关,村口有棵千年古樟,很好找,在山上就能认出来。周家山这条路不好找,路也不好走,容易迷路。如果想保险一点的话可以从白石坑上山沿石板路走,过了亭子走左边的路下山(另一条路是去周家山的)。

四、婺源特产

婺源特产可以用四色概括:绿、红、黑、白。

绿:即绿茶,以“颜色碧而天然,回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著称的婺源绿茶,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早在1915年就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红:即中华荷包红鱼。集食用与观赏于一体的中华荷包红鱼,是国内外惟一独特的鱼种,其色彩红艳,形似荷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