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7 07:45:47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1)

近2年,实习带教南京卫校2007届大、中专实习学生122名,2008届大、中专实习学生193名,共315名。

实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2周的社区实习,了解社区环境,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和社会大卫生观念,具有社区卫生服务意识,明确护士在现在和将来社区保健中所承担的职业角色。初步学会与社区人群、社区保健机构及有关部门沟通的技巧,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老师指导下能参与社区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妇女围产期保健及各种疾病的随访工作。学习开展健康教育与自我保健指导,能进行社区护理各项技术操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参加社区卫生保健工作。

实施实习计划:①集中上课。②参观科室。③实习科室安排。主要实习的科室有门诊输液室、妇科门诊室、妇女保健科、计划免疫科、儿童保健科、社区医疗科、慢病科、老年护理院。每位学生都被有计划地轮流安排到以上各科进行实习。

门诊输液室:输液室人流量大,常年平均维持在每日100~150人次,工作量大而繁重,对护士体力和劳力的消耗都较大,这就要求护士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忙而不乱,技术过硬,有较高的沟通水平和统筹能力等。

妇科门诊室:主要工作内容为常见妇女病的防治和妇女怀孕前期的健康档案建立。

妇幼保健科:跟随妇保人员上门访视,了解上门访视的内容、方法、沟通技巧、母乳喂养的指导等。在妇保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和实施一些有能力完成的项目,如给产妇测量体温、血压、检查宫高、查看会阴及恶露,并观察新生儿的脐部等。

计划免疫科:主要负责计划免疫和其他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具体包括预约、登记、接种、健康教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儿保”门诊:工作内容主要是对体弱儿的筛检。新生儿访视结束后转入本中心“儿保”门诊,对2个月~3周岁的婴幼儿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和随访指导,重点是对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早产儿、低体重儿、满月增磅不足600g新生儿这5项体弱儿进行筛检和加强治疗及管理。

社区医疗科:首先初步了解社区医疗科的工作内容,然后跟随家庭病床医生进行上门访视。学习与家床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及护理资料的收集,对家床病人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接受需要上门医疗服务的病人和家属的咨询,积极参与预约登记等工作。

慢病科: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正确采集资料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学习如何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指导。参与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和分类管理,初步熟悉慢病管理的内容和程序,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慢病管理的重要性。

老年护理院:跟随带教老师全面参与老人生活护理和疾病护理,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点学习为老人进行床上擦浴,脚部护理,褥疮护理,临终关怀等内容。亲身体验老年护理的特点,理解老年护理的目的和意义。

讨 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社区护理成为新世纪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1]。护士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多种角色,需要具备多种技能[2],因此社区护理实习被越来越多地充实到护理实习中。

经过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护生了解目前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动态,初步熟悉本中心社区护理的基本内容;并深入社区亲身体验社区人群对卫生保健和社区护理的需求以及他们存在的健康问题;提高了对社区护理实习的认识;亲自实践了社区护理的部分操作;通过走访家庭病床病人、产妇及新生儿,学习与人交流、倾听、观察、咨询、合作等新的技能。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实习结束所有学生在实习小结时都对社区实习给予肯定,都感到实习内容丰富,收获很大。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2)

Key words:Vaccination clinic; Outpa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088-02

预防接种门诊是国家实施免疫规划的重要机构,是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基础场地,是基层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部门。根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提出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及《2006~2012年江西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1],以及认真按照卫生部《全国消灭脊灰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工作,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脊髓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通知》要求[2], 必须全面有效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基础疫苗的免疫强化工作。在当前预防接种目标明确,辖区任务繁重、护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接种门诊护理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制度与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目前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人员数目每年达上万人。预防接种所用疫苗包括:计划的一类疫苗和计划外的二类疫苗,还有特殊要求用的狂犬病疫苗。接受预防接种的人员对适宜使用疫苗的方法和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均一无所知。进行预防受种人员越多,疫苗需求数量就越大,服务质量要求就越高,则预防接种门诊面临的工作压力就越大。当前一直普遍存在的现状有:护士解释不够引起纠纷及差错现象;预防接种门诊大厅排队拥挤甚至出现吵架打架现象;基础硬件设施不足导致家长不满意出现的投诉现象等。针对以上现象,从护理管理的考核机制、电脑叫号制度、基础设施布局、网络信息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管理措施:

1人员综合素质

预防接种护士在进行预防接种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穿好整齐清洁的护士服,整理发束在护士帽,戴好卫生口罩,仪表举止端庄大方,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工作态度严谨,在接种前要详细询问接种者过敏史及适应症,技术操作完毕后叮嘱其注意事项并留下观察近半小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具有“三基”指导能力,确保护理工作高质量,即使无人监督时也要秉承医德医风,慎独意识要强;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与护士要互相帮助,协作意识要强;医护之间共同扶持搞好基层门诊工作,要服从全局,大局意识要强;文明礼貌服务接种对象,“零投诉”才能在整体服务质量上赢得关键和宝贵的一票。

2人员专业素质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能力的最好体现就是专业素质强。要掌握各项预防接种理论技术知识,应熟练掌握每一种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等知识,熟悉疫苗的贮存、保管、条件与方法、配药,注射操作正规准确[3]。进行“三查七对”制度后实行安全无痛注射法,再及时进行疫苗名称、时间、批号、次数的详实登记,按照计划免疫的接种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掌握不同年龄阶段接种不同的疫苗,不同疫苗又采取不同预防接种的方法。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常见急救技术和急救仪器的使用,提高应急能力,坚决杜绝差错与事故,努力全年365天执行制度到位,实现安全无差错、无事故,真正能做到独挡一面,成为预防接种门诊护理工作的“多面手”。

3护理考核机制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3)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1.023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本院于2002年9月成立了西门诊(社区门诊),目的是将医院护理延续,方便社区群众。社区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服务范畴的护理形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深入居民家庭,以城市中多发病和常见病为主要防治病种,同时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全方位服务[1]。通过社区护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有效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区护理工作十年,本人曾经到过好多家社区门诊经过实地勘察,就社区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 问题

1.1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市社区门诊输液室患者不管老人、小儿、感冒、高热、保养的、传染病常挤于一室,引起易感人群的交叉感染。社区门诊中慢性病、老人占75%,他们抵抗力相对低下更易引起交叉感染。

1.2 社区门诊护士缺编 门诊患者就诊较自由。笔者社区门诊输液,有时有时一天20~30例患者,有时只有上午时间就有60~70例之多,最多达120例,输液室人满为患,排队是经常发生的,容易导致患者不满。正常两个护士对班倒或1人1天(8:00~20:00),一个护士单独工作时工作量很大,护士只疲于临床治疗。社区护士仍然脱离不了被动执行医嘱的局面,没能真正进入或者主动进入社区护士的角色,而开展家庭访视。对家庭的安全评估及心理评估活动描述较少见[2]。本市一些开展社区服务的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的现象,许多开展社区服务的医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使社区护理难以深入,服务难以到位,刚开始本社区门诊3名护士编制,后来医院要加强三级医院晋升,从社区门诊调走1名护士,而其他社区门诊没有超过2名护士的,有的只有1名,个别的社区甚至没有真正的护士。社区护士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的不足将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2]。

1.3 医资薄弱 除本社区(医院派来)一大半是厂医转变而来还有部分是退休医生。

1.4 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局限 目前本市社区护理服务形式单调,只流于形式上的巡诊、测血压、测血糖、慢性病、出院患者的随访,注重按时、按进度见面或电话随访,护士承担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的角色表现严重缺失,难以将社区护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5 社区门诊输液室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有部分社区门诊输液室场地差,空气不流通,设置混乱,环境污染严重,缺少消毒制度等。尤其冬夏开空调,门窗关闭,患者带来吃的、果皮、再加上小儿在室内大小便、呕吐、出汗、室内异味熏人,严重影响就医环境。

1.6 信息管理滞后 健康档案是记录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的文件资料,它包括以问题为向导的病史记录和健康检查记录,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卡,以及个体、家庭和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各种记录[3]。目前本市社区门诊中还没有一家真正建立健康档案。只是疾病登记、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简单的记录。

2 对策

2.1 加强社区护理管理 社区护理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4]。加强完善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体系,明确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规定可入户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安全保障措施等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护理模式。

2.2 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保证护士定编到位 在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规范记录,改进就诊流程,减少高危因素,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提高护理质量、改进工作方法与工作流程,同时加强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卫生知识宣教、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健康问题。

2.3 加强安全管理 (1)患者方面:社区中老年患者居多,其中不少高危病种,如心血管病易发生心血管意外,虽然事前告知患者输液目的、注意事项、严禁自己调滴速,但有的患者遵医嘱性差,出现自己调滴速的情况;工作中护士要严格控制患者的陪同人员,既要保证患者有人看管,也要杜绝医院闲杂人等过多的情况出现;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转院处理。(2)药物方面:用药期间产生不良反应要及时汇报医生并进行处理,对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要严格遵守皮试原则,不同批号的同种药物仍然要进行再次皮试,确认安全方可用药。(3)医源性方面:加强医护人员疗技术培训,加强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社区护士疲于临床治疗,护理安全隐患很大。现在到社区输液、治疗的患者也大大增加,护理安全重在防范,严格督察各个工作质量环节,特别是查对制度,工作中如果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或过度疲劳未认真查对都容易造成差错,2名护士核对尤为重要。

2.4 加强消毒管理 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洁,工作前洗手、戴口罩方可进行各种治疗;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毁形浸泡;每做完一项操作要及时清理物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回收与不回收、破坏与不破坏处置均需分开放置;保持室内清洁,果皮、纸屑及时清理,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溶液拖地2次/d,座椅用500 mg/L含氯消毒溶液湿式擦拭2次/d,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并做好记录;三氧消毒机空气消毒2 h/d;每天开窗通风,空气污浊时开空调也要开窗通风。消毒器械溶液每周换一次,无菌钳、镊子、盛碘酒瓶每周高压灭菌1次;消毒溶液更换及时,标明名称、浓度、更换日期;治疗室抹布、拖把、扫帚其他工作间分开。

2.5 加强计算机在健康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在医疗卫生中应用越来越普及,社区医院也要用这现代化手段,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的连续性、全方位计算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并以这个系统为基础,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合理使用,避免重复登记,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2.6 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做好社区护理工作首要条件在于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搞好护患关系,要求护士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培训、自学,请进来送出去,重点培训内容;增加护士社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沟通技巧,专业基础知识,护理急救技能等;注重培训实效,定期考查考核。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3 小结

社区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加强自身水平,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有效解决,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4.

[2] 卢蓉.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对伍建设的重要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45-46.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4)

责任制护理(primary nursing)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护士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护理也不仅是对患者机体的护理,而是强调心身整体护理,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全面了解,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转变,输液是医疗工作中最平凡而重要的治疗手段,实施责任制护理是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措施的效果,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在本社区门诊输液的患者460例,其中男性198例,女性262例,年龄18~62岁,入选病例要求无精神病、成年,并且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均正常,按门诊输液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30例和是责任制护理组2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按照常规输液方法进行输液,观察输液反应等,在护理过程中无特殊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亦不做特殊培训。责任制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以下措施。

1.2.1加强穿刺技术 我们每年都会制订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对于新人科的护士,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加强穿刺技术的培训,如小儿头皮静脉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或带教,力求一针见血。手背静脉穿刺时宜选择皮肤神经分布相对较少的第2、3掌背静脉,该处神经痛阈高且血管粗大、同定,易于穿刺和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每位患者穿刺前均用消毒液喷手,按要求做好各项消毒措施。

1.2.2计划护理,首诊负责。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需要实施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实施计划。患者进行输液时护理人员第一个接诊人员负责到底,无论是穿刺还是换药,输液反应处理等均责任到个人,全程负责。

1.2.3心理护理 护士要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因病痛的折磨、对疾病的担忧及因疾病致辞生活规律改变等导致的忧虑、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担当起心理疏导的责任,为患者及其家属宣讲医学常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保持乐观的的心态,以促进健康恢复;输液过程中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病例痛的折磨。责任制护士要充分利用患者对家庭生活、社会关系、身体状况的了解,及与忠者沟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更好、更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早日康复。

1.2.4加强巡视制度 主管护士应随时巡视输液室,要求每间隔10~15min巡视1次,主动询问有无不适,观察输液局部有无疼痛、肿胀、液体不滴、针头移位或脱落,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如果发现患者有输液反应,要迅速处理并向主管医生汇报。对于患儿要善于观察面部表情、精神状态,从哭声中判断其有无不适。巡视中,随时与患者沟通,协助生活护理。

1.2.5健康宣教 主管护士向每位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告知药物的作用、效果、注意事项,了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管理,做到现配现用,掌握输液速度,告知患者不能擅自增加或减慢输液速度。主管护士需要告诉患者按压针头的方法、时间及输液后的注意事项,输液结束后应休息15min再离开。

1.3观察指标 由社区护理部设计患者输液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包括:输液室环境、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和巡视输液的安全程度及等候时间等10个方面,每个项目分别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选项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患者独立完成,并将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责任制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12例,占48.7%,较满意68例,占29.6%,一般33例,占14.3%,不满意17例,占(7.4%)责任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责任制护理作为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1]。在责任制护理的方式下护理人员不在单纯是一个医嘱机械的执行者,护理也开始强调进行生理、心理及社会、家庭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护理要求先按照患者的需要制定出护理计划,掌握患者护理重点内容,然后实施护理计划内容,并且对患者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如输液患者多存在紧张、担心疾病无法好转等负性心理,因此要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全程负责是责任护理的又一特点,增强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负责精神,因此在门诊输液患者中进行责任制护理,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护理意识[2,3],有效预防输液事件发生。

本研究对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改善输液环境和服务态度、提高穿刺技术、随时巡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安全输液等措施后,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显著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5)

社区医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临床医学,而相对应的社区护理学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不限于某一特别的年龄群或某一疾病,而是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全科性质的整体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视群体为一整体,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健康教育手段,直接对社区中的个体、家庭和群体进行护理服务,从而使全民达到健康。同时社区护理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没有固定的疾病和患者,相对医院科室的护理工作更易出现护理相关问题。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区内“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这六位一体的功能,对社区居民保健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各社区门诊部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如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演变为差错事故。现将发现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社区护士对自身的形象和患者的就医环境不够重视:部分社区护士认为,社区门诊部远离医院,领导看不见,所以无须像临床护士那样着装整齐。因此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长发不盘起的现象经常看到,甚至有嫌换工作裤麻烦,不按照规定着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的现象。

社区护士除了自己的护理本职工作外,还肩负着药房、收费、社会保险等工作,甚至有的社区护士还要承担护工和卫生员的角色。护士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繁琐,社区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规范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护士不注意医疗物品及药品的有效期,物品摆放零乱,没有秩序。这种个人的惰性造成的患者就医环境的不整洁却很能影响患者,使就诊患者对社区门诊部医疗护理质量产生怀疑。

1.2 社区护士的临床技能欠缺:社区门诊部聘请的护士大部分是中专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时间短的护理人员。这部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对护理技术操作更是生疏。可能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1)社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接触最多的是成人静脉输液及肌肉注射,可是部分社区护士不能“一针见血”。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护士未能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护理操作,增加了患者院内感染的机率。(2)社区护理人员缺乏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一旦出现专科病例常抓不住护理要点。不能很好观察病情,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以致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3)部分社区护士只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主动学习,对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和用药的问题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不能很好地对患者进行用药观察,尤其是在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能及早发现输液反应的发生,解释安慰工作做得不够。而且护理记录不够准确、详尽,容易造成医疗差错和纠纷。

1.3 医院对社区门诊部的工作不够重视:社区门诊部设立在院外,医院护理部很少到社区门诊部检查护理工作,导致社区门诊部的工作人员劳动纪律松懈,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会遭到患者投诉。

医院内布置的护理任务和新制定的规章制度往往不能迅速传达到社区门诊部,造成社区护士执行护理任务进展慢,任务完成结果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不如院内科室。

医院认为来社区门诊部就诊的患者中没有危重患者,社区护士日常工作多是打针输液,技术含量低,所以社区护士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要低于院内护士,造成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不安心社区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接受社区护理系统和正规化培训的积极性。

1.4 社区护理人才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不少国家对于社区护士教育有相当的配套措施,并不断对社区护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学历水平已达到本科、硕士。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区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缺乏有关培养社区护士医的规定及指导,发展社区护理的意向不明确,影响了有关单位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各医学院校的高等护理专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国20多个高护专业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的寥寥无几,而且即使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也没有一本统编教材,各学校各地区按照自己对社区护理的理解自己编写教材,因而难免出现对社区护理的歪曲理解;其次,护理人员本身观念仍未转变,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社区家庭护理,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加之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低,甚至工资都难以保证,易挫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 对策

2.1 强化对社区门诊部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护理部应把社区门诊部的护理工作与院内临床护理工作摆在同等位置上来管理。社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应包括临床护理工作的培训,让社区门诊部护士有计划的定期到急诊和院内各专科病房轮转,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熟悉各种护理规范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提高社区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

2.2 积极制定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根据社区门诊部自身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如:医疗垃圾转运制度、入户护理操作程序、危重患者转运制度等。建立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健全各种登记本如:急救、输液、紫外线照射、医疗垃圾转运、细菌培养等。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保证记录质量。

医院内的相关部门要定期到各社区门诊部检查护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不定期抽查护理工作,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患者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指导护理工作,让护士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使社区护理工作规范、严谨,减少和消灭差错事故,从而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总之,只有加强对社区门诊部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认识,自觉查找工作中的漏洞,消灭发生差错事故的隐患,才能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同时,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使其安心在社区门诊部工作,更好的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逐步使社会卫生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形成适合国情、市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远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接第305页)

较少采取其他疼痛干预措施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为切实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应对患者进行术后干预护理。首先,与手术医生共同查房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提供手术成功的积极信息,尤其是患者术前担心的相关问题给予明确的积极地答复,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另外从患者的言语和非语言表达中了解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物,除药物止痛外可鼓励患者使用放松技术。此外,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术后消极情绪,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处在康复的良好阶段。最后,通过帮助改变认知结构,及时提供功能锻炼相关知识,采用讲解和示范的方法指导锻炼。

3 结 果

患者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经过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本组病例患者解除了心理负担,以轻松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治疗,患者均如期痊愈出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4 讨论

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安全感和心理舒适感,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且调动患者的主动性:积极准备、配合手术,并为术后的治疗护理生活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减轻焦虑恐惧,促进血压脉搏的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增加术后患者活动的主动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术后进入康复阶段提供了保证。本研究中可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积极配合可以提高疗效,而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

护士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有耐心及恒心,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给予热情的关怀及照顾,从而增加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在向患者宣教时,用亲切、通俗的语言耐心与患者交谈,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对于个别内向的患者要鼓励其诉说,让患者感觉到对他的关心和重视。及时向患者介绍各项检查和治疗的安排,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

不同病人需要不同的心理干预,要学会辨证施治。同一种疾患可以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方式及程度,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对疾病和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担心手术成败者要向其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对于工作上有业绩的患者要给予鼓励赞扬,证实其并不比别人差;对于担心经济问题的患者则首先给予安慰,告诉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放下包袱,愉快接受治疗。另外患者考虑问题很多,想到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结果,对家庭、子女、伴侣的影响,还考虑到手术费用的昂贵,思想上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心理干预就.. 显得尤为重要,使他们能够心情平静地接受术前准备及手术,并能在术后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心理平衡,可增进医患沟通,让患者对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并予以心理支持,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调节心理平衡,降低对疼痛的感受,保持良好的心境平安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李琳.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进展[J].医学文选, 2006, 10(1): 126.

[2] 罗 洪,戴亚克,李菊兰,等.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3): 245.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6)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93-01

门诊护理是患者进入社区医院后首先会接触到的服务之一,同时也是体现社区医院服务及特色的窗口,其间门诊护士的首要责任就是做好门诊服务,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直接体现医院的技能水准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关键[1]。因社区门诊护理的范围广,是固定及较长期的服务关系,且其场所不固定,因此重点强化社区门诊护士的护理质量,有效采取预防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的应对措施,与患者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者纠纷,降低护理差错,促进其持续有效的开展工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社区门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及分析

1.1.1 护士因素分析:①观念意识薄弱:包括风险意识及法律观念、服务意识及理念、责任意识及沟通等多方面因素,比如:护士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及风险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预见性较差不仅可能引发医患矛盾或纠纷,也极易忽略患者相应的权利及相关记录的保存[2];因护士工作时责任心较差,懈怠或执行查对不严,极易引起输液的各种不良事件;同时因社区门诊服务的对象以老年人居多,护士在工作中缺乏同情心,服务意识弱,并且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忽略患者的个人需求也会引发患者不满;②专业技能不扎实,急救应对能力弱:比如:护士因专业知识不扎实及临床经验匮乏等一方面无法有效解答患者的疑问,及全面的护理指导,同时也会出现因仪器作用或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输液等故障造成患者对门诊治疗缺少信任感;因社区门诊接诊能力局限性导致遇到稍高难度的患者即转至上级医院而造成护士在临床急救工作上的经验缺乏及实践,形成护士安于现状的工作作风,缺少积极学习钻研新技术的上进心,急救过程系统的操作程序等方面认知不足,加重其急救能力的缺失,也会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1.2 管理方面因素: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护理制度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合理,缺少对工作要点及风险高危环节的把握,同时管理监督及执行力度不足,护士业务培训不到位,缺少消毒效果监测及医院感染监管,科室质量监管力度弱,出现人员上班时离岗,工作超负荷造成懈怠心理引发工作失误或者药品超出使用期限等多方面情况也极易引发安全隐患[3];

1.1.3 其它因素:就诊者文化素质水平较差,或不信赖医生,治疗时配合度差,病情反复或者疗效不明显等也会引发医患纠纷;医疗设备或设施的局限性或维护不当等也会造成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等。

1.2预防手段

1.2.1完善规章制度及管理落实可以有效保障护理风险管理,结合社区门诊自身情况进行规范化护理程序,健全相关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并同步强化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训练、急救应对能力、沟通技巧等(护士长采用轮流讲课,相互提问,护理查房等方式制定培训及学习计划,定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操作演练),加强其职业素养及服务意识,整体提升护士的综合技能,管理层重点实施管理监督,明确职责,严格监控质量管理,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实行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如交班,消毒制度,医疗用品的使用,急救药品管理,抢救仪器的使用维护制度的检测),绩效考核等方式督促护理工作制度的有效落实[4];

1.2.2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员配置,合理的分配及组合(如护士长在排班次首要考虑条件是整个班次人员组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是否足够处理意外突发状况等),最大发挥各护理人员优势,在特殊情况可人性化处理(如门诊患者较多时可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缓解压力),可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1.2.3 针对门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组织全体护士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及以往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并制定门诊护理风险预防措施,各护士进行分工负责,建立对应的层级监控管理模式,从而可有效降低护理失误或缺陷的产生;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宣传教育,比如利用宣传栏,制作宣传手册,或电视媒体,网络论坛,知识讲座,上门指导等方式进行预防疾病强身保健的宣传教育,加强护患交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建立信任基础。

1.3评价指标

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程度,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后卫生服务的内容及范围也将逐渐扩充,社区门诊卫生服务将成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社区门诊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长期服务,属于基层卫生机构,其主要工作是基层卫生保健,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持续,综合,并具协调性,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5]。而门诊护士是为患者提供护理的具体执行者,有效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其风险意识,整体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保证门诊护理的安全进行,推动社区护理工作的有效及持续性开展。

参考文献:

[1] 邢海玲,邢海荣. 社区门诊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外医学研究,2012,31:67-68.

[2] 潘又专. 社区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3,09:113-114.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7)

1 进行预防接种相关事宜

每周一下午准妈妈们进行预防接种相关事宜的培训。在培训班上我院的计免工作人员采用相关国家免疫政策、接种知识讲解,互动问答等授课形式,向各位准妈妈们宣传免疫预防知识。通过培训,让准妈妈们了解了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的重要性,疫苗的种类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的区别等以及预防接种流程及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掌握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接种反应如何护理,使家长对儿童接种后的接种部位红肿热痛及发热、皮疹不再惊慌失措,避免滥用药物减低疫苗效果,,并发放《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听完讲课后,准妈妈都纷纷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一定要按时带孩子来打预防针。

2 保持预防室安全接种

预防接种门诊的候诊室、宣教室、接种室干净明亮、地面保持干燥无水,保洁人员定时巡视,出现尿渍、水渍随时清理以防小儿和家长滑倒。部分接种儿童为小年龄组儿童护理人员主动为他们提供温开水、纸杯、体温计等物品;接种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会在接种后半小时内发生,计免门诊采取口头告知、张贴温馨提示。定时巡视等方式密切关注接种儿童接种后反应。保障安全接种。

3 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人员态度和蔼

进行业务操作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儿童疼痛刺激表现为哭闹,挣扎。护理人员就采取微笑,利用面部表情和温馨的话去逗乐并转移其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注射,接种后指导家长拥抱抚摸孩子面部、四肢。减少哭闹。

4 实施计算机管理

由于接种对象或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不熟悉,担心孩子漏种、重种、早种、迟种等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前来接种的0~7岁儿童纳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计算机管理,使儿童及监护人获得一系列优质服务,省时方便、接种记录详细、准确,及时提醒家长接种时间。

5 电话跟踪随访

开通预防接种门诊咨询电话对接种儿童进行电话跟踪随访,对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家长进行具体指导和对症处理,对逾期未种儿童提醒督促尽快完成。把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在走廊过道设置宣传栏,结合疾病流行季节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强化家长的保健意识并做好新疫苗的宣传活动。

6 计划免疫护理人员实行责任制

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管理儿童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计免门诊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学校等为大家宣传免疫规划及扩大免疫的相关知识,设立免费咨询台,并对过往人员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有关问题,将国家免疫规划宣传给大家。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参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良好氛围。开设常年接种门诊,坚持预约定期接种和随时补种相结合,与教育部门合作主动联系幼儿园、学校,积极做好查验预防证工作。对未免疫的儿童进行补种,并办理接种证。

7 加强与公安、街道等部门的联系

定期了解流动人口数量、特点、分布等情况,掌握本地区流动人口分布; 加强计划免疫中流动儿童管理进行主动搜索、查漏补种等,每月主动到辖区搜索适龄儿童,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为适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8)

人员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导医分诊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熟练掌握各科疾病特点,专家专科医师出诊时间、专业特长。讨论如何将整体护理的核心――护理程序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就诊流程合理、简捷、顺畅。通过学习,每位护士明确了工作流程及工作职责,规范护士的礼仪行为,服务用语和礼貌称谓,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强化护士职业道德和换拉思考意识,树立“病人第一,真诚关爱”的理念[1]。

具体实施

评估――对就诊病人预检:在门诊大厅设预检处,由导医护士担任预检工作,门诊病人流通量大、病种多,各诊室和检查科室分布在不同区域,多数病人对门诊环境不熟悉,对自身疾病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就诊,导医护士要一看、二问、三观察,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与病人仔细交流,询问病情,根据病人主诉进行初评估,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专科医师[2]。详细介绍各诊室方位,对病情危急的病人直接与医生联系护送到急诊科。

分诊――诊断计划:分诊护士亲切接待每一位患者,仔细观察病人,询问病情,有计划、有秩序的按专科分诊,对病情较重、年老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合理分流病人,减少等侯时间,保持各诊室安静有序,保护病人隐私,做好候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让病人边看边电视边候诊,为病人送上一杯开水,缓解病人焦急不安的心情,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为病人测量血压、体温、脉搏、体重等,及时将客观资料提供给相关医师,根据医师做出的诊断,开具的各项检查单、治疗用药等,给病人讲解检查方法、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到有关科室检查治疗。

实施评价――门诊备有轮椅、担架等免费供病人使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导病护士主动提供全程导诊服务,陪送到相关科室做检查、治疗,需要住院的病人送到病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有疑问及时给予解答,解除病人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本身的困难造成的不便和紧张心理。

当病人做完检查,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告知病情后,由于每个病人文化程度、生活经历、环境、职业等不同,对自己的疾病表现心态不一,有的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有的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有的盲目乐观。分诊护士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关心体贴病人,客观、科学地给予心理疏导,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定期进行回访。

讨 论

门诊护理工作应用护理程序,对就诊病人全程护理,各环节有机结合,使门诊护理工作更细致具体,充分体现了护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使病人进入医院后所产生的迷茫、疑惑不安等问题都能在护士的关心指导下得到解决。就诊流程合理、简捷、顺畅,极大的方便了病人,满足病人的实际需要,增加了医护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尊重、合作,使医护患关系更和谐。通过程序化的护理工作,我们体会到门诊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分诊,它体现着一种护理文化和职业素养,使护士的责任心、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增强,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9)

2006年底,国家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旨在真正实现老百姓“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捷服务。“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制”的实施让社区医院、百姓看到了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的希望。

2008年为了配合社区医疗服务的开展,扭转药价居高不下而廉价药品生产低缓和消费终端消失的现象,国家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未来对目录中的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的模式。

2008年10月16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要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这些致力于解决社区医疗实际问题的举措步步紧跟,而身后却依然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看个感冒得排一上午,药费动辄上百元;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可罗雀,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的现状,但这些现实已经不容忽视了。

中国社区医疗困境调查

据了解,在山东省青岛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全市城镇居民的91.7%;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覆盖率已达90%;海口市社区医疗覆盖率达80%;呼和浩特市社区医疗服务站全市覆盖率达94%……在这些可喜的数字背后却是大部分的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家门口的医院好像离我们还很远。究竟社区医院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之所以不愿到社区医院看病,最主要原因是认为“医生医术水平低”(33.6%),23%的居民是因为“医疗设备陈旧不全”,24.5%的居民因为“医疗服务项目有限”,23.1%的居民认为“药品品种不全”。

市民信任度低

“居民有了头痛发热,虽然社区医疗站就在眼前,可他们宁可合近求远去大医院,也不去‘小医院’。”日前,一位社区医疗站的医生在论坛中诉说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以广州市为例,中山医院住院大楼、急诊大楼和康复大楼有编制床位946张,却已经加床到1092张,医院已经尽力解决重症病人,但还是供不应求,仍然有不少病人在排队等待住院。对比大医院的“一床难求”,社区服务中心显得十分尴尬。据卫生局统计,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仅占到10%左右。广州市内每条街道都会设置一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若干医疗站,本是卫生部门提出的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不少市民却依旧反映,大医院每日仍门庭若市,不少社区医疗站却少人问津。大多数市民有了头痛发热一类的小病,情愿走远路排长队到大医院看名医,也不“光顾”家门前的社区医疗站。家住东华西路的童先生说,他到一家省级大医院看一次感冒,药费虽然高达98元,即便这样,童先生也表示宁可多花钱也要买个平安,因为大医院的牌子有保证,其他医疗单位他信不过。但家住一德路的李女士说她退休数年,平时多到附近的一德路社区医疗站看病。她说,到医疗站去看感冒,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中药或西药。若开中药,通常一次开三副,每副六七元钱,加上挂号费也不到30元。如果服用西药,加上抗生素及针水,药费640元左右。

通过广州市的随机调查,在自费求医的情况下,只有两成市民表示会考虑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诊;超过七成市民表示,即使小病也要去大医院看,其中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为首选;超过一半的市民表示,即使不去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也应该去思明区医院、一七四等大型综合医院;并且,有一成的市民表示,绝不去社区医院看病,“不信任”是主要原因,愿意到社区就诊的70%~80%是老年人。

人才缺乏严重

尽管90%居民认为在社区看病方便,60%居民认为社区价格更便宜,但70%居民认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不尽如人意。现有社区医疗中心卫生人才流动性较大、队伍水平较低。416名医师中,执业助理医师78人,占18.7%,副高以上职称主要是离退休医师,每个“中心”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80%以上是外聘人员,属于中心的在编人员很少。

对比大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社区服务中心都十分尴尬。例如最普通的X光机,社区服务中心都没有。曾有病人发烧来就诊,怀疑肺部感染,可是社区就连给病人拍片分析都做不到,病人只好到大医院。

如果说硬件设施不足可以靠资金投入来缓解,人才却是社区服务中心燃眉之急。比较大医院“博士满地跑,硕士像根草”,高素质医务人员在社区服务中心极度缺乏。短期内要缓和这种情况,下派义务人员是关键。相关人员表示说:“有人担心,这样做,大医院人才就被挖空了,人才资源短缺了。实际上,社区医院‘解决’了看小病的病人,大医院的负担也可以减轻。”

社区医疗的春天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医疗的政策和资金投入

北京市2008年要在城八区改扩建和新建2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10个郊区县改扩建133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改扩建399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虽然北京市已建成2600余家社区服务机构,但是,从多年来的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发展的状况来看,成效并不显著。社区卫生站因医生经验不足,加上硬件设施不齐全,造成很多社区群众对卫生站不信任,很少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公众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已经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政府部门不仅要从理论上高度宣传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做出区域规划和建设安排,更重要的是给予社区医疗事业发展足够的体制和政策支持;各级财政部门应制订足额预算,尤其要确保人力资源经费及时到位;政府更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履行的具体责任;政府应当包揽社区医疗机构除医疗成本以外的全部支出费用,并充分满足社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

的基本经济和政策需求,真正担负起基本医疗投资主体的责任;如果财力有限,政府应着手深化体制改革,重新配置卫生资源,将大型综合医院推向市场。引进民营资本,拓宽筹资渠道,扩增全社会卫生资源,这样既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也能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总之,只有筹足资金才能确保社区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才可能最终满足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将城区一、二级公立医院改造成为社区医疗机构,形成完善的社区医疗中心;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后,采用分级诊疗和差额付费管理办法,强化双向转诊制度。

现行机制挑战社区医疗的经营管理

北京市已经开始尝试社区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312种常用药品以零差价销售。虽然从原理上解决了“以药养医”旧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但是,如果其他配套政策跟不上、补偿额度不足或部门监管不力,仍然会出现社区医疗机构追逐经济利益的新问题。社区卫生站由于药房面积不大,空间和场地都会造成药品库存不足;药品种类不全会导致病人的信任度下降:进药过多又可能因药品过期而造成浪费;由于零利润销售,各种药品销售和储存中存在的经济亏损都要由政府承担,药品销量还受到保险付费制度的约束,多销还是少销存在着两难的选择。因此,以销售零利润药为主的社区医疗机构将会面临新的体制性生存困难。

近期,北京市社区医疗采用的廉价药品吸引病人的办法初见成效,药品零差率销售1个月,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急诊量比过去增加3.5倍。但是,在今年大型医院实行“医药分家”和“收支两条线”的体制改革之后,随着大医院的医药费用降低,刚形成的优势平衡又将被打破,社区可能会失去依靠销售廉价药品来吸引病人的竞争力。

社区医疗机构要争取更多的病人,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首先在内部主动转变服务模式,用热情、细致的服务吸引病人;与此同时,外部要争取政府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获得更多有效的支持。2007年,北京市26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激励机制上讲,在采用“收支两条线”后,如果没有其他措施,可能削弱多劳多得的工作动机,长期缺少激励机制,将会影响社区更多收治病人和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尽管采用绩效考核与分配管理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分配总量已经确定的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激励。

创新价格机制,合理分流病员

能否吸引病人在社区就医是考核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医疗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支配病人流向的作用。政府支持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不仅要投入房屋、资金和设备,还要在价格杠杆上下工夫。目前,价格机制在我国保险制度不健全且自费病人多的条件下发挥着很大作用。如果社区的医疗价格与大医院接近,而医疗技术收费又不能体现医疗水平的真实性,仍然不能吸引病人留在社区,就如同一星级宾馆的价格与五星级相同,客人肯定会选择后者一样。社区的医疗费用应低至成本以下,由政府补差;提高大医院的挂号费和诊疗费,三级医院在收费上应与社区医疗和一、二级医院拉大差距,直到能够发挥杠杆作用。随着医保付费引导政策相配合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推动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人群合理分布格局。虽然采用提高大医院的医疗价格引导和分流病人,将可能引发“看病贵”的指责;但是,如果不分级调整价格,病人仍然集中往大医院就医,不仅依然“看病难”而且很难形成包括社区在内的已经科学规划过的医疗资源配置。

基本医疗的概念是动态的,随着病人需求不断增长,政府的支付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决定着基本医疗的水平。只有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才能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单纯依靠价格管理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和医院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增加诊疗数量和分解住院次数来摆脱目前各种管理控制从而获得费用增加,最终仍导致看病贵。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极为不对称的行业,如果医生要求病人做任何检查和治疗,病人都很难提出反对的意见,因为其很难掌握医学诊疗技术。医疗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消除这种不对称,也不会经过相互竞争而降低费用。在市场失灵的医疗领域,政府应当健全以单病种费用管理或诊断相关组付费为手段,涵盖价格和总量调控的医疗费用综合监管体系。

完善社区医疗依赖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

从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商业医疗保险共同汇合,这样才能构建我国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制度需要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做支撑。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中规定,被保险人按照规定到上级医院就诊时,自行负担门诊费用的20%;但是,如果不经社区医生转诊,直接到一级医院就诊要自付30%费用;直接到二级医院就诊需负担40%;三级医院则要自己负担50%,以逐步增加个人付费比重的办法来规范患者的就医行为;利用保险制度引导分流病人到各级医院就诊,可以合理利用政府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但不能满足群众所有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患重病到医院治疗,还需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抵御个人的经济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承担,由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来具体实施。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尚待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医疗保险在促进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中的作用还比较弱。但是从长远来看,应当从现在起步,尝试建立保险付费的分级就医和双向转诊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完善制度的目标。2007年,北京市卫生局和劳动保障局密切合作,建立了市民就近在社区看病的报销制度。只有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形成配套,才能实现社区医疗的新格局。基本医疗虽然是医学的概念,但是在制定政策的层面,更多的是经济概念。有专家建议,在现阶段能否考虑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能提供的医疗服务定性为基本医疗,这样更容易从政策上操作,也便于公众理解。

卫生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研究解决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制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对首诊制和双

向转诊制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享受公费医疗单位的离退休人员,除单位认定的合同医院外,可在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根据需要就近选择一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其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离退休人员可在其派出的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配合并支持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试点,调整医疗保险相关报销政策,简化结算办法。在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使用高血压、糖尿病等试点病种的乙类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这些做法虽属初级阶段,但已经开始发挥医疗保险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新构建城市社区医疗组织体系

新的医改政策将解决全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作为首要问题,这就意味着政府要加大社区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比重,原有卫生资源配置的平衡将被打破。如果政府主抓小社区,放开大医院,各级公立医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变革,才能适应这种资源配置的新格局。

重新构建医疗组织体系是确保社区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体制保证。近期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的部分一、二级公立医院将被改造成为社区医疗机构,为城市社区居民和进城农民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人才和设备缺乏,在群众心目中的信誉不高,很难在短期内吸引大批病人前往就医。要吸引病人在社区就医,除了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外,还需要有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支撑。经济、技术和管理不仅是现代医院生存与发展的三大支柱,同样也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社区医疗中心的一、二级医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可以带动社区医疗的建设与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包括民营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将养人的钱用于办事;对民营医疗机构中非营利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免税或专项资金购买的方式予以扶植。基本医疗服务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高于成本,必须体现明显的公益性。民营医院定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后,对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部分,政府要给予补偿,与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同样政策和待遇,甚至一些设备政府也可以给予必要的资助,以共同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在制度保障方面,应逐步形成社区医疗机构的首诊和转诊制度。上海社区医疗建立的首席医师制度就把住了转诊关。北京协和、同仁等大医院已经建立社区病人预约转诊的绿色通道。保险制度应当规定病人到三级医院挂号前,必须先在社区就诊,经社区医生开具转诊单后,方可到上一级医院就诊并获得医疗保险付费,否则保险增加个人付费比例或者采取拒付的方式。

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关键在人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找专家、医院选环境、药品嫌价贵、服务需优质、收费要低廉等。在三级医院就医都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对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质上是看好医生难,看大医院贵。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属于相对不足,主要是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紧缺,知名的医生数量不足,而多数病人到大医院主要是寻求高水平的专家。北京市正在实施的名院办分院的发展战略,旨在依靠大医院的优质专家和管理资源,扩增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实际上,社区医疗机构最需要的也正是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创业初期的艰苦条件下很难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医生的成长周期长,更加重社区发展的困难。政府试图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命令,指派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轮流挂职甚至与晋升挂钩,希望解决社区的人才问题;但是,许多专科医生到社区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专科病人很少,全科又不擅长。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大医院专科人才资源不足,导致院内的医疗水平下降。不解决人才问题,社区难以发展;如果要真正解决社区人才问题,就必须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的力度。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吸引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为他们解决职称、待遇和业务发展等问题。同时,探索将新分配到三级医院的医生派到社区轮转,返聘二级以上医院的离退休医生等一系列长效机制。

社区医生应该是高素质的人员和全科医生,在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水平,才可能区分大病转诊与小病留治在社区。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医务人员的待遇和职称等后顾之忧,社区就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四川省2007年对到社区服务的卫技人员提前一年参加中级资格考试。从根本上说,医改本身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社区医生和患者都能满意的、符合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医疗发展不平衡,与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和机制创新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卫生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艰苦奋斗才可能实现,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如果道路漫长将会引发群众更加强烈的不满,因此,解决群众看病难和贵的问题不能仅靠社区医疗的单项建设,而要依靠综合配套的医疗体制改革,只有政府全面规划、全社会动员、系统推进,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国外社区医疗借鉴录

许多国家完善、发达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及生命质量,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强烈的敬业精神、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与不同护理对象沟通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极其人性化的关怀与爱心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正在逐渐发展,在管理模式、规模、形式及服务项目等方面尚需不断完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家庭结构的改变等,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为减轻经济和精神负担,人们希望就近医疗、家庭护理及保健、康复、治疗、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能在家里实施;而近年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使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但其他发达国家对SARS的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社区卫生机构系统规模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SARS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迅速流行,显示出我国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因此,通过国内外对比,建立和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势必应该成为我国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英国:九成患者上社区诊所看病

布莱尔说,英国国民虽然享有较高程度的医疗保障,但却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病人并不能想到哪家医院看病就去哪家。

英国的国民医疗体系有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社区全科诊所(相当于中国的

社区医疗机构),诊所里的全科医生负责老百姓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以及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工作;中间层次是按城市行政区划设立的地段医院;再上面就是政府或机构兴办的大医院和专科医院。按规定,居民生病后(突发急症例外),必须先到社区诊所请全科医生诊治,只有全科医生签字同意,才能转到对口的医院就医。

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全科医生充当了一个保护百姓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的“守门人”。

布莱尔做了27年的全科医生,在当地颇有名气,同时兼任当地初级卫生服务局(相当于中国的县级卫生局)的顾问,经常外出检查工作,所以对全科医生“守门人”职责有着清楚的了解。

“初级卫生服务局一般管辖10至20个全科诊所,它有一个专门的网络系统,进入这个网络,所有诊所的门诊、转诊情况一目了然。如果哪个全科医生转诊病人过多,明显超出正常范围,初级卫生服务局便会派出专家进行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因为医疗水平差,初级卫生服务局便会要求开单异常的全科医生外出接受培训,费用由政府出;如果是因为工作不够认真,便会受到严厉惩罚,甚至解除其服务资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转诊和医疗费用的上升。”布莱尔说。

数据显示,英国有6000多万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非常多,然而,真正上医院看病的人只占了就诊人数的10%,90%的都是在社区诊所进行治疗。

美国:社区卫生工作者助推基层医疗保健

在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中,社区卫生工作者凭借他们对自身社区文化、行为以及需求的广博知识,积极参加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卫生教育等有关的活动。

在过去的10余年中,美国社区卫生工作者已经迅速成长为一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社区卫生工作者,指的是在其自身居住的社区里帮助人和团体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并向社区成员们讲解一些健康保健知识的非医疗从业人员。

在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中,社区卫生工作者在进行的预防疾病和卫生教育等有关的活动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健康相关的诸多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角色的不断增加,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特定的医疗领域和社会公益领域下的培训和认证工作日益受到美国各州的重视。

医疗成本不断增长,人口构成日趋多元,低收入人群数量居高不下,如何使他们在低支出水平下获得平等的医疗服务,一些缺口导致社区卫生工作者面临多深层次的挑战,同时也成为培训与认证项目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

遍及全美的社区卫生工作者

早在10年前,就有研究表明,家庭护理是针对难以接触到的家庭,帮助其防止心理疾病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效策略,并且认为应该多培训和启用“非护士”或非医学专业人士作为家庭护理者。

最近,美国国家农村卫生协会也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者是家庭医生的理想助手,也是居民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连接纽带,因此协会鼓励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的发展。2002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一项决议称,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起到了改善卫生保健服务的作用,因此也提倡支持社区卫生工作者计划。所有这些中间层面都已经认识到社区卫生工作者扮演着一个填补医疗保健缺口的重要角色,因此纷纷倡导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工作者计划,包括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适当的评估程序。

美国的阿拉斯加、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等17个实施了社区工作者计划的州被分成了三大类,分别为“州认证项目”(由州立卫生部门或机构进行认证或发放许可证)、“社区学院培训”(在社区学院进行的认证项目和非认证项目,但并非是州一级的认证)以及“培训机构”(在培训机构一级进行的特别培训项目,有时也与其他教育单位合作)。经过挑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和认证项目的数据将根据这三大类进行归类,并将有关这些培训和认证项目的信息汇总成表格。

在非正式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建立之初,卫生保健机构、当地卫生部门和社会活动家们就认识到这些卫生志愿工作者存在的价值以及他们在少数社区与卫生社会福利机构之间发挥的积极的联系作用。不管项目属于哪一类型(认证、社区学院或项目培训机构),所有项目活动都回应了一个共同的诉求: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丰富的培训与认证计划

在数州设有社区学院和直接服务机构的培训项目,例如非营利的社区中心和诊所,其中很多项目得到州财政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大部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项目和课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陆续出现了,在认证培训项目的初期并非只包括社区卫生工作者,也同样包括卫生专家、州立法者、州和县一级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

俄亥俄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建立了州一级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标准,并在州卫生部门为非医学专业卫生工作者提供了培训。但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并没有要求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认证,其中北卡罗来纳州要求所有受雇于州投资机构的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参加至少3个由州卫生部门提供的培训。另一方面,俄亥俄州的卫生部门已经为“社区保健协调员”执行了标准化的培训,培训完全由HRSA的社会公益计划(CAP)提供资助。该州现有6个示范点,分布遍及全州。州卫生部门也已经为主管人员开发了基于培训模块的网页,并正计划为社区保健协调员建立一个网站。

在俄勒冈、密西西比和西维吉尼亚,社区卫生工作者服务成为他们社区和服务机构网络的连接渠道。每一个项目都有独特的主动社区工作模式,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课程都是根据社区和单位的需要而定。

印第安纳州开展了一项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学帮助的专科社区卫生工作者州认证程序,这个认证项目已经对符合公共医疗补助制度机构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了财务补偿。

德克萨斯州执行的州立法认证程序,到现在已经正式认证了超过500名社区卫生工作者。这套认证标准3个层次:培训制度、培训师和个体社区卫生工作者;所有这三个级别的认证都得到实施。虽然该州并不要求所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都获得认证,但是为了他们能够得到雇用(或者成为志愿者),还是趋向于要求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指定级别的认证,所有的认证程序要求具备指定的教室学习课时和专业培训课时。

俄亥俄州在2004年通过立法设计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和社区护理协调员的认证制度。近年,还提供了在线的电子培训。

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和认证计划的性质在每个州都有所不同。州政府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的培训远远多于认证计划。在机构水平开展的培训项目不同于受到州政府管制的认证,尽管社区学院项目和州管理的培训和认证计划都很可能受到一些州政府的支持,但是没有必要被所谓的标准尺度所限制。

如今,全美多个州展开的社区卫生工

作者培训与认证计划已经开始显现它的效果:

职业的进步:社区学院提供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项目促进了其自身职业的进步,很多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学院接受培训并继续深造,并达到高级专业护理和专职社会工作者的水平。

增强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稳定性:卫生保健机构提供在职培训,帮助社区卫生工作者有能力挣到更多的工资,这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稳定性。

社区卫生工作者状态的提升:州级认证发掘并扩大了社区卫生工作者对工作的认可度,在一些情况下也增加了他们的个人收入。

自尊心的增强,自我价值的建立:社区卫生工作者认证非常肯定和有力地影响着社区卫生工作者的个人行为。

总体而言,美国各州的社区卫生工作者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针对性和改进社区卫生工作者技术和知识的途径,它们共同呈现的特征:基于培训的社区学院、在职培训以及州立法的认证。只有少数几个州决定执行州一级的培训和认证程序,大多数州都已经将培训机构设在了社区学院和当地基层培训机构,这样政府可以直接向社区学院提供津贴来促进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垂直流动和职业进步,或者直接支持那些经过了培训和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社区卫生工作者日益成为其所居住的社区和卫生系统之间一条紧密联结的纽带。估计在2000到2010年间,已经计划的“社会和公共事业人员”数量将增长76%,成为增速最快的职业之一。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培训(认证)的社区卫生工作者会成为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潜在动力。

比利时: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见闻

比利时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全面和完善的欧盟国家之一,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残、失业、退休、入学、住房等均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由国家卫生部与社会福利组织联合组建的各种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医疗卫生需要,形成了较科学、完善的管理模式。根据中国与比利时弗拉芒国外教育计划协会(VVOB)国际合作项目协议医疗保障体系,能够考察当地的一些社区医疗护理服务机构,让我们更直观的亲临比利时完善的社会。

儿童-家庭福利中心

(Child and Family welfare Center)

该中心构建于1984年,正式运作于1987年,是比利时弗兰德地区一所规模较大、网络一体化管理的医疗保健福利机构。目的是通过免费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弗兰德地区的儿童福利待遇。服务领域主要有3个方面:对儿童的预防性照顾;儿童精神心理卫生;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照顾。具体服务项目围绕这3个方面体现在各个环节、各项具体服务内容中,贯穿于母孕期、婴儿出生后及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如预防死胎及早产儿;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的、心理活动的、社会交往的、情感及个性的发展,其认知、语言及思维等;并给予父母或监护人自始自终的支持与指导。实施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家庭访视;二是通过在儿童福利诊所、预防性护理中心及社区信息中心等进行的咨询、实践指导、体检及预防接种,或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等。分布在各个区域的诊所共有300多个。工作群体有医生、区域护士、志愿者或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工作者等。家庭访视主要由区域护士完成。如每个家庭的第1个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区域护士要先后进行4次家庭访视;第2个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则需进行3次。目的是为了使服务对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中与区域护士接触交流,包括对新生儿发育情况的测量与评估,对父母在喂养、安全照顾等方面的指导等。在各诊所的咨询、指导则由医生及区域护士分别进行、共同协作完成。3岁以内的儿童共享有10次医疗护理咨询,其中7次在1岁内完成,两次在2岁期间,1次在3岁时。咨询时间需事先预约,父母或家人携孩子到诊所后,先由社会义工热情接待,给孩子测量体重;然后与区域护士进行交谈,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同时预约下次咨询时间;最后向医生咨询有关医疗方面问题,并由医生对孩子的生理发育、听力情况等进行检查。之后,医生与区域护士共同对每个儿童的咨询结果进行评估、讨论,所有资料存储到电脑里。据统计,整个弗兰德地区97%的家庭接受过区域护士的家庭访视,83%的家庭到诊所寻求过咨询,因照顾不当而引起的婴儿窒息死亡率较前有了极为明显的下降。

残障儿童教育中心

(MPC Turbank)

专门为3~21岁残障儿童及青少年(不包括身体残障)提供特殊教育的福利机构。这些儿童及青少年均有先天性的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智力障碍,如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自闭症、社交障碍等。比利时各个区域都设有相应的中心,目的是给予这些孩子及其家庭以特殊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尽可能正常的生活与成长。包括对孩子们的医疗护理、教育、生活照顾,对家人的心理支持及沟通协调等。由1名医生、2名护士组成的医疗护理部门是这所教育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所有孩子的入校健康登记、定期体检、常规治疗、心理辅助、突发疾病的处理及陪同需到医院就医的孩子看专科医生等,并建立长期的健康评估或病历档案,他们对每个孩子的健康、心理状况都了如指掌。在随1名护士陪同一个9岁男孩到医院复诊的整个过程中,从护士对孩子的每个眼神动作,每句话语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怜爱;而孩子的顺从与依赖,脸上荡漾的笑意,足以表明他对这名护士的信任与喜爱。另外,由几十名专门从事特殊教育者、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义工等组成的教师队伍则承担了这些孩子的主要教育任务。白天在学校里,老师们根据每个孩子的年龄及特点,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有特定的教育计划,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做游戏、劳动、手工、烹饪、电脑教学、课外活动等,帮助他们认知、思维、交往,学会自理甚至谋生的能力。每个教室的布置像居家环境,墙上贴有每个孩子及老师的照片、周一至周五固定的计划安排、各种温馨有趣的图画及饰品,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使他们感到舒适、安全。晚上,则根据每个孩子残障的类型和程度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住在分布于周边社区的“家”里,在老师的照顾下,大家一起用餐、休息、看书、看电视,定期上街购物、与邻居小孩玩耍、假期露营、游泳、骑车等。这个特殊的服务机构,为这些不幸的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快乐的家园。

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

(White Yellow eross Home Care)

比利时的家庭护理已发展得很完善。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是比利时最大的社区护理服务机构,提供了比利时约50%的社区护理服务,遍布比利时各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实行电脑网络管理。每个区域的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都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电脑

资料信息管理的文秘及区域护士等。区域护士在病人所熟悉的家庭环境里提供照顾,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同时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具体内容有:按照出院医嘱或家庭医生医嘱为病人行肌内注射、胰岛素皮下注射、伤口换药、服药指导与观察等;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沐浴、更衣、更换尿布,协助病人穿脱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弹力长袜等;对这些家庭的其他成员给予支持。护理站的文秘根据电脑注册登记的每例病人的不同护理需求,通过电话与病人预约具体家庭护理的时间。并按照不同区域,将病人相对归类,每天由电脑输出名单,注明病人住址、上门时间、所需物品、特殊需要等,区域护士则根据名单按照先后顺序出诊。每位区域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病人,每天护理人次视情况而定(一般6~17例)。区域护士出诊时驾驶1辆白黄颜色相间的救护车(是白黄十字家庭护理站的重要标志),穿梭于大街小巷。每位接受家庭照顾的病人都建有家庭护理手册,区域护士每次上门服务后,会在护理手册上记录相关的内容和特殊交待事项,以便医生或其他区域护士查核。回到护理站后,所有区域护士与文秘一起对当天工作完成情况、病人特殊变化等进行讨论,补充或更改电脑中储存的病人资料,为第2天的护理服务做好准备。另外,每周进行1次总结讨论会,讨论1周的工作隋况,病人的病情进展、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或自理能力的评估、家庭成员的协调配合等,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商讨出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这种家庭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需要,因此减少了病人的住院率、缩短了住院疗程,大大减轻了医院及家庭的负担。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10)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门诊社区护士工作计划篇(11)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