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康复医学生实习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4:42

康复医学生实习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03-03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是上世纪50年代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康复是以整体的人为对象,是一门以减轻和恢复人的功能障碍,代偿和重建人丧失的功能,使其最大限度地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诊断、预防、评估、治疗、训练和康复的医学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世界上的国家大多会经历这一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亦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环境、空气污染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将呈现高发趋势,这必然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医疗和养老负担,加重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我国的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教学带来严峻的挑战,怎样使老年人颐养天年,一直是社会所关注和探索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的养老康复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养老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康复事业也面临诸多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我国的情况又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使我国养老康复问题面临新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发展的方向

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老年人口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在2005年老龄人口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的医疗卫生也带来很多的重要影响。大多数国家是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已经出现的老龄化问题。但我国不同,进入老龄化时,国家相应的财务并不充足。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将不断延长,加速了人口老龄化。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康复医学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要使老年人安享天年,病有所医,老有所终,必须将养老和康复结合起来。

目前人类的死因主要是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和创伤,前三类疾病更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除了一些疾病导致的急性死亡外,绝大部分患病的老年人可以存活下来。但是如何使这些患病的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要依赖于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一些科学研究调查表明,积极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的延长患病者的寿命,使死亡率明显降低。在脑血管意外存活患者中,积极康复治疗可使90%患者重新获得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30%患者恢复工作;反之,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者仅为6%和5%。据统计在癌症患者中,40%可治愈,60%可存活15年。这些存活者,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频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三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会逐年增高,这就对我们的康复医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巨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基础差等因素,中国更多的是采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所以说社区养老模式将是我国需要积极发展的。将社区养老和社区康复相结合将是我国康复医学今后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亦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方向。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政府对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非常关注,2009年出版的新医改方案,首次确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将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列为医保报销范围。鉴于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专业的薄弱和康复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国康复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专门系统的培训,我院康复中心就是我省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基地。另外,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城乡居民对一些卫生服务和设施利用率低。要解决有关问题,最终端的是对实用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区康复制度的建立。

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于临床医学之外的,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诊治技术和技术规范的医学学科,而不同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康复医务工作者除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和社会学知识。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而目前的教学大多数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师生缺少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在急需康复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康复医学服务范畴和模式改变的条件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注重临床理论培养,忽视康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因而社会适应性不强。虽然近年我国康复医学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内容构成、知识架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不清,标准不明确,课程设置混乱;康复医学的专业教师背景主要是临床医学背景,缺少运动医学、物理医学、预防医学和社会保障学学科的背景;专业教学中临床医学的内容较多,康复及物理治疗的内容较少;实践教学脱离实际等。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服务的目标及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人口构成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将从康复医学发展初期的对战伤、车祸、意外事件导致的残疾和先天缺陷者的康复,逐渐过渡到利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等各方面的措施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心理辅导,对一些长期不K的慢性病、心理障碍者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康复医学发展近期目标上来。今后还将拓展到广大基层地区、亚健康人群,以及对相应的人群进行健康状况观察、调理和治疗等康复医学发展的远期目标上。这就必然要求康复服务的社会化和社区化,服务人群中除了受伤后的残障者,更多的还是心脑血管意外等的后遗症,以及其他老年慢性病患者等。人类生活的社会化和群居化,在社区生活中得到了最为具体的体现,并提出康复服务人性化和康复预防优先化等理念。未来康复医学,康复预防占重要地位,人们不仅进行康复治疗,更多的是将资源用于一些亚健康状态、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病、心里次健康状态的预防上;康复医学不仅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连,并且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相联系,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健康,且有疾病后可以得到康复治疗,这将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未来的康复医学教学改革应有中国特色,立足于中国国情,着重于社区康复医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专业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临床医学和物理学,应增加心理学、物理医学、体育运动学、社会学、预防医学的相关内容,并加大健康评估和心理康复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社区康复服务教学。作者所在校康复中心是陕西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现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实用型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三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会逐年增高,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医药卫生部门除了要将过去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健康预防为主导和疾病治疗为主导并重的模式上来,以医疗为中心转向医疗保健康复等为一体,还要引入循证康复医学的概念。这一服务目标的定位和服务目标的改变,对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对康复医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我们康复医学的教学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结合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围绕面向基层、适应老龄化趋势这一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前瞻、全科、社会、实用。

(二)人才培养要求系统全面发展

临床医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康复医学是在大量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是有着较强理论性和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从业者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康复医学教学突出实践与能力培养的特点,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个人创新能力。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主要从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上进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的领悟;(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3)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4)康复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5)各种、各科知识相融合;(6)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上六个方面可保证教学向综合性、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改进

为了适应康复医学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康复医学教学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紧跟社会康复服务人群的变化及学科发展的步伐,按照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构成和培养的要求,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向医学实用人才方向发展。新课程设置主要整合模块:社会养老与健康学模块、康复医学课程模块、物理医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心理医学课程模块、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模块以及课外学习模块。课程模块在原有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课外学习模块”这四大支柱模块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养老与健康学”、“心理医学”、“物理医学课程模块”,形成支柱,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三种类型的干预健康的手段。

专业课程新增了“心理康复学”、“社区康复学”、“卫生预防”、“医疗管理信息学”、“社会与养老学”等课程。对康复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整合,增设了“心理康复治疗实训课”和“康复训练治疗见习课”;课外学习模块设有“社区康复服务实践”、“志愿者服务实践”、“科研设计”、“社会养老课程讲座”。在实践学上为了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学习和实际工作相一致,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慢性病康复治疗和社区康复服务的实习内容,延长了康复物理治疗和心理评估实习的时间,专业实习由过去主要去综合性医院改为主要去康复病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实习,同时兼顾临床医学科目的实习。具体实习内容采取由学校选定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既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各科的知识,又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实现和就业无缝对接。

(四)传统康复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目前康复医学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它的特点是:教师讲解、书写板书,学生领悟、记笔记,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并通过这种方法,来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达到教学目的。但是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及技能的更新换代的进程不断加快,对教学模式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作者就传统教学的某些缺陷进行了以下探讨:第一,引进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动手参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第二,引进引导式和启迪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发挥。由于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机械和枯燥,因此有必要引进引导式和启迪式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的启迪式教学模式,是优化教学手段的必由之路。第三,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形象化,将康复医学枯燥的教学内容呈献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这是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康复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通过互动式、启发式、引导式以及多媒体声音图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研究显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引导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操作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康复医学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院的建设势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反观目前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院总量不足,康复专业人才不足等缺陷明显存在。这就要求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改革过去已有的教学模式,大量培养高素质的康复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型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我国当今及未来发展的社会需求,将养老与康复相结合,将康复与健康相结合,适时大力发展社区康复,注重心理康复和职业行为病以及老年慢性病康复的教学,并体现实用,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对康复医学专业要求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以致用,建立具有康复知识的专业队伍。

参考文献: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2)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较之国外,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远远不足,为了尽快适应社会,推动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加强康复医学教育势在必行。

一、康复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1.康复医学的概念

康复医学是医学学科的一个新分支,主要涉及利用物理因子的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研究使伤病残患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等得到全面康复,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到社会当中。

2.康复医学的发展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疾病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逐渐变化为以“慢性化、障碍化、老龄化”为主体的情况。据统计,2013年我国残疾人约有8500万,而60岁及以上人口为1亿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因此为了提高残疾人、老年人和陧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康复医学的发展迫在眉睫。

3.我国康复医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例如,部分医院对神经科的患者不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导致不可逆的损伤,致使后期康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我国现有的康复工作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专业化水平不足。在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依然存在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资金投入和办学规模、教学基地和办学规模等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加强康复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1.提高专业办学层次,加快康复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康复医学专业的老师数量不足,所以许多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老师是从其他临床科室或教研组调过来的。他们中间有一部分可能只是经过一个短期的康复医学培训或者进修,缺乏对康复医学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以必须加速开展康复医学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另外,也需要从高等医学院校康复专业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一些优质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

2.增强医学生的康复医学教育

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调查表明,经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康复人才不足干人,而且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中专、大专,以及少量的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少之又少。因此,应该加紧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定点培养。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开设康复医学专业,培养康复医士或康复治疗师;各中等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应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或康复技术专业,培养各种康复治疗士或治疗技士。此外,还应该在各医学院校的其他专业开设康复医学课程,让广大医学生接受康复医学教育,增强康复意识,为工作后开展康复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中国老年化问题严重,疾病谱发生变化。对康复医疗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康复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康复治疗师的紧缺已经成为共识[1],而中国的康复治疗师紧缺更为严峻 。所以,中国康复治疗师的职业教育成为医学高校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康复治疗师的教育起步晚,层次低,师资匮乏等原因,传统职业院校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探求新的培养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现代师徒制结合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践技能教育,既能避免学校技能的不足,又能避免企业理论教育不系统的缺点。因此学徒制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成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2]。

1 “现代学徒制”在康复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对省、市、县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学校管理人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结构化访谈。了解现代学徒制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为课题下一步培养模式的探讨打好基础。经调查分析,其作用如下:

1.1深化“工学结合”的校院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考核评估的中药指标。但从全局看,由于国家缺少从法律层面上对医院的监督管理,导致大多数医院缺乏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技术的职业培训,部分医院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缺乏崇高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不重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在一年实习中的监督和考核,不能按照学校的实习计划进行实习,随意性强,未能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待院校合作。未能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习中实行专人负责、全程参与、全面介入、定期考核的的管理机制。学生实习结束,仅仅是一个实习鉴定表就代表完成了实习,可以毕业。

部分医院愿意招收实习生也是为了获得免费的劳动力,有些老师不具备带教资格。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康复治疗师水平的提高。但现代师徒制能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过程在学校和医院交替进行,打破传统的“2+1”学习模式,在医院学习的时间延长,在医院有特定的具备师资条件的康复治疗师作为师傅,身份明确还可以增进感情,除了基础理论在学校学习,实践技能全在医院跟着师傅学习。在学校的实训课上,进行的模拟训练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真实的环境让学徒更容易理解书本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目标。

1.2降低培训的成本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根据《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地建设标准》开设了康复评定实训室,运动治疗技术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实训室,作业治疗技术实训室,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进行分类建设,少数院校还开设了康复工程实训室等,这必然增加国家资金的投入[3]。传统院校康复治疗的职业教育需要采购大量的理疗设备,现代康复仪器价格昂贵。这些都限制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训条件。职业教育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单靠政府远远不够。即将进行的国家事业单位改革中把职业教育划分为准公益事业单位,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其整体的“非营利性”定位也是确定的,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学徒制体制下,学生、学校和企业通过签订合同来确定他们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关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需要大量的理疗设备,学校往往无财力购进大型设备。学徒制把实训课和实习都放在医院,直接利用医院的设备进行学习和工作,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实训学习h境。减少学校资金的投入,节约社会资金,从而降低了培训成本。

由于学徒工大多数时间都在企业工作和学习,医院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根据康复医学科的需求,根据医院康复治疗技术开展的情况,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徒的具体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和工作。例如有些男同学可能更喜欢选择PT,有些女同学会选择OT或ST等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订单式培养,减少了进医院后再培养的过程缩短了康复治疗师的培养过程。

1.3提高学徒工的职业素养 学徒工通过长时间在医院工作,对医院的专业发展方向、管理制度、工作环境、执业范围以及与医生、护士如何团结合作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让学生更快的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尽快实现由学生到医务工作者身份的转变。所以正式进入医院工作后,更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4及时反馈行业动态 在201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17次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年会上,很多专家都提出:医院需要的是能直接能胜任的物理治疗师或作业治疗师。而全国大多数院校培养的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到医院后必须重新培养才能胜任工作。而学徒制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培养需求的合格的康复治疗师。假如医院想开展心肺康复,可以在学徒中直接培养专门从事心肺康复的治疗师。

1.5解决了康复治疗师师资不足和师资不高的问题 当前学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老师,大多是从中医学,针灸推拿或临床医学中转岗的老师,经过短期的进修学习或培训等即可上岗。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少。现代师徒制解决了学校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的现状。院校合作的模式有利于院校引进"双师"型人才。

2 讨论

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专业人才不足,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世纪对治疗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对康复专业人才的影响是深远的。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治疗师对于我国的治疗师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4年5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其中以“校企联合招生与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同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4],明确细化如何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中。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医学高职高专入选此列。我校根据欧美国家现代师徒制的特点,探讨现代学徒制在医学高职高专中的应用方法。本课题正是在这样背景下通过问卷调查,来探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徒制培养的作用。通过调查认为:现代学徒制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上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曾真.国内外康复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2015(19):44-46.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4)

Quality Gao Zhuan is restored to health analysis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raises the pattern characteristic

Huang Yi Yu Jinglong

Abstract:The rehabilitative medicine is the medicine important branch,is promotes sickness,the wound,the remnants recovery medicine discipline,with the health care,the prevention,clinical and calls four big medicine.The recovery treatment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the rehabilitative medicine clinical demand important supplement,its raise cycle is short,may fill our country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quickly treats personnels vacancy,the development is rapid,the potential is huge.The quality high specialist only then raises the pattern the characteristic mainly to manifest in take ability as the standard,take the application as the master line,take serves as the objective,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Whil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specialized technology ability raise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raise,these idea infiltrometer curriculum,the plan of instruction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s really teache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o quality Gao Zhuan to raise the characteristic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Keywords:Recovery treatment technology specialized Personnel train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75-0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这些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实训中[1]。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1 建立“三横两纵”康复治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和思维方法

以康复基础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康复临床医学为三条横线,以传统康复医学、现代康复医学为两条纵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技术为要点,建立起“三横两纵”的课程建设和技能训练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技术核心课程,[2]包括:康复评定、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康复心理学等。依据核心课程搭建本专业的课程结构,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接近1∶1。教学内容涵盖了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等应掌握的内容。

2 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

凸显深度“工学结合”,利用教学模拟医院实行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即“院校结合”;推行“实训-见习-实习”一贯式教学模式,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技术实习、实训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性阶段,我们给学生选择了全部有康复科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作为实习单位。为学生的课间及毕业综合实习、职业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另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带教教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我们说临床见习、实习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及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整合当地各医院的医疗优势,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全面地实践[3]。同时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要切合市场需求,在专业课程基础上,构建模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以外,业余时间开放实训中心,学生通过康复技能的模拟实训、专业临床见习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专业技能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培养技能型高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 形成“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主要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康复医学的临床治疗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知识,接受中医传统康复技能和现代康复治疗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常见疾病和残疾的康复治疗、评价及预防工作的基本能力,懂得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各种综合康复手段,在校期间取得“高级按摩师”资格证书,成为康复领域内的技能型人才。与国外康复专业人员相比较,我国康复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配备有中国传统康复医疗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康复治疗;二是提倡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士)[4]。

4 毕业考核模式与康复治疗师考试模式接轨

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应附合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顺利地通过康复治疗师资格考核,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附合社会需求。为了能使“以服务为宗旨,与就业为导向”这一特色在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结合专业资格考试――康复治疗师(士)资格考试所涉及的考核内容,修订中应该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方法以及相关医学基础知识。[5]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康复评定、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康复学、针灸治疗技术、推拿治疗技术等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5 构建“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通过网络和毕业后培训,延伸学生教育时限,进行毕业后技术技能培训,指导学生职业生涯,实现一次入学,终生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

6 结语

康复医学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既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与实践。[6]高职高专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康复医学临床需求的重要补充,其培养周期短,可以较快填补我国康复治疗人员的空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7]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8]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国内各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都在摸索之中,本专业的特色应在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把这些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实训中。

参考文献

[1] 马金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 2006.24(11) 11-12

[2] 蓝巍《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2005.23(15)109-110

[3] 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Sept22

[4] 金安平.强刚.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2):24-25

[5] 尹宪明.吕俊峰等.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36-1037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5)

1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恰当的选材,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互相讨论、共同提高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交流能力、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互动式教学在康复医学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康复医学是比较注重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通过康复医学的治疗使病患或伤残患者能够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以及职业上得到全面的康复,消除或逐步减轻功能性障碍,帮助病患发挥自身功能,并逐渐恢复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实现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的。这就要求学习者可以将各种理论知识熟练、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而此项能力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逐步掌握学习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康复医学教育过程中,可运用互动式教学将传统的灌述式教学替代或相互融合,将课堂更多的时间用于讨论,让教材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并提高积极探索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水平。

通过互动式教学的运用,可使每位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观点及意图很自然地融入到教学的讨论活动当中,与学生形成统一,为学生创建宽松、友爱、和谐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的可行性进行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了医学知识,也学会该如何去学习,使学习者的个性及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3 互动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互动式教学的方式

康复医学的主要包括:康复医学总体介绍、基本理论、康复评定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常见伤病综合康复问题等内容,而每一项内容对于互动教学方式又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康复医学总体介绍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康复医学这门学科的概念、功能、重要意义、与临床医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由于人们对于疾病和残疾传统的观念和对于康复的理解上同现代康复医学的思想存在着较大差距,现代康复医学的观念在于逐步接受再到实际工作中主动运用的整个过程,所以概论部分互动教学的设计必须融入开放性的一些话题,用于启发学生将教材内容同生活实际有效结合,找到传统观念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真正的理解康复医学的精髓所在。

此部分教学内容虽然不多,但通常都是康复医学的第一课,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学的时间,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康复医学这门课程以及本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可让学生当堂阅读概论章节,请学生们谈谈学业生对于康复医学的认识与理解,再引导学生为大家介绍一下亲属或朋友当中的残疾人或慢性病患者的应医状况、生活情况、工作情况以及家属对于病患的照顾方式以及病患的感受等,并借此展开课堂讨论,教师也要融入到讨论当中,逐步引导并深化学生对于残疾、功能、康复的理解,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康复医学的现状,找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主动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效的激起了学生对于康复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很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并思考问题,也会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教学康复评定方法时,比较注重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规范的进行测量和测试、评估,学生必须正确的掌握各项康复评定方法。课堂教学与实习当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使操作水平得到提升。教师必须严格把关,对于学生争论问题的焦点必须进行及时的点拨,并给学生示范标准的动手、手法,再加上提问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当堂掌握标准、规范的操作要领。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6)

现代医学的教育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医学教学活动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医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领会知识和学习知识的相关能力,也可以把这理解为对知识的一种创新。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老师有极佳的驾驭各种医学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学生引进医学知识的大门中去。从整体医学教育的历史来看,教师都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名师自然有属于名师的教育方法。

1康复医学教学发展现状

康复医学是一门近几年来新兴的学科,在医学的范畴内它完全阐述的就是一种新的概念。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对人的功能性缺失进行相应的弥补,以达到最终提高人体整体免疫力的有效目的。康复医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身体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它可以被称作为一种处理类的医学学科[1]。在现代医学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疗法是康复医学中最重要的3种疗法。在我国众多大型医学院,康复医学一直都是一门选修课程,整体教学的课时数非常少,而且其内部的教学内容非常的有限。很多情况下,当学校没有多余的老师来教授这一门课程时,往往采用的是专业老师代课的方法。这样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把具体的康复医学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康复医学的学习[2]。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将康复医学定为了必修课,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给予相关的重视。此外,在整体康复医学的课程中也加入了运动学、生物力学、康复医学概论和运动解剖学等等在内的学科内容。这样全面的课程设置一方面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康复医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综合教学方法引入了康复医学的课堂。

2综合式教学方法的类型

2.1发现法发现法是整个综合式教学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主张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和动手实践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等到最后,让学生更好地动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发现事物的结果,整体发现的过程更加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不断发现和强化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过程,因为以往的心理活动多数是重复一些旧的东西,而等到要综合运用包括分析、综合和归纳的方法去进行高级心理活动的话,那么就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在康复医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多去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病例或者是材料去推敲出康复医学中的种种原理和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康复医学学习中的原理,那么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外部刺激学习动机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拥有更多的动力,而且所学到的康复医学的知识也会更加深刻地印刻在脑子中[3]。学生无论是掌握康复医学中地一个概念还是解决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问题,到最后发现康复医学中的一个原理,所有的过程实际上都是主动的。

2.2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康复医学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一些材料的提出,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并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学习一些康复医学的知识。在这样一个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观察实验和自己去查找资料的过程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

2.3推测结论法

在康复医学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患者在康复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再回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之后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一系列方法去更好地进行学习,到最后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当然,在整个推测的过程中老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这样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会围绕着一个重点,有序并且更加系统地进行。

2.4完善解答法

如果康复医学的课堂时间有限,那么老师可以在一开始采用讲解知识的方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把老师所有讲解的知识进行完善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再进行充分的启发、指导和帮助,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4]。这种教学模式显著的优点就是学生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老师见解之外的一些理论。如果学生本身有不同的想法的话,也是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的。

2.5程序教学法

在康复医学的课堂上,程序教学法也是经常被用到的一种方法。学生按照相关的课程教材和一定的程序去获得相应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整体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过程更好地程序化[5]。学生可以按照相关的程序更好地进行独立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具体的可以把康复医学的教材分成若干个小段,然后对于每一节的内容都设置一个问题,等到学生回答出题目正确的答案之后,问题的答案又会指向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这种程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康复医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由难到易和深入浅出的过程,最终掌握起知识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2.6自学辅导法

在康复医学的的课堂上,自学辅导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时候,不仅仅可以把康复医学的课堂局限在课堂内部,也可以把它延伸到课堂的外面。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先编写一份适合自学的教材,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本、练习本和答案本的方式进行更好的学习。自学辅导法的优势就是在康复医学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本人的主动性,让学习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自学辅导法是综合式教学法中最能够发挥其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康复医学课堂上,整个自学辅导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带领学生阅读有关康复医学的相关教材,重点是培养他们独立做题的能力,然后是让学生进行精读,在学生读懂相关的内容之后,再进行做题,完成练习后再核对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正好把康复医学的相关知识点都很好地掌握了。之后,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自学,老师先给学生列出提纲,然后让学生按照提纲进行更好的自我学习,然后学生在这样模式的指导下再做练习题,最后通过自己检查和改正错误来做出总结。

2.7单元教学法

康复医学课堂上的单元教学法并不是完全按照书上的知识点进行单元的划分,而是根据整个康复医学的系统,把所有的内容都划分成若干个教学的单元,然后老师再按照其教学的单元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书本把知识系统进行割裂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划分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康复医学知识的难度来划分,另外一方面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来划分。

3综合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康复课堂中的优势

3.1最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法

纵观所有方式的综合式教学方法,它们都是把所有康复医学的知识严格地限制在一个全面严谨的系统中,这样其实能够更好地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的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起康复医学时不再是纸上谈兵。由于整个知识结构非常系统全面,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印象会更加深刻。

3.2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虽然综合式的教学里面有很多种方法。但是纵观这些方法的特征,无一例外是把老师从中解放出来了。老师不再需要在讲台上去讲解他的知识,也不再需要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去讲解知识。整个康复医学的教学甚至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其实这对老师本人的教学能力来讲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其实起到的是一个启发者和诱导者的角色,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能力也会最大程度地得以提升。

3.3学生地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把综合式教学方法引入康复医学地课堂中去,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因为打破了以往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模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不仅整体教学氛围会更加的活跃,而且学生掌握知识也会变得更加的印象深刻。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也是综合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特色所在。3.4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康复医学在内的临床医学其实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康复医学课堂,由于太过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都不是很强。而自从把综合式教学方法引入到康复医学的课堂中之后,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4结语

综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而且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动用到老师和学生全体的力量,所以整体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此外,虽然综合式教学方法的种类较多,但是真正运用的时候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的康复医学的内容进行安排。同时兼顾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老师在综合式教学中能够随机应变,以求跟学生更好地进行配合。最后,一定要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不同情况,更好地把综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医学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汪青.跨世纪的医学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4,2(12):103-108.

[2]王广义.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4,1(27):91-93.

[3]奚汉清,邢晓源.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中引入博雅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3(1):48-57.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05-02

一、康复医学教育的现状

现代医院功能的定义存在很多说法,世界卫生组织对现代化的医院功能有着如下定义:包括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与保健医学。因此,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康复医学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办法,以及康复治疗技能的学科。在我国康复医学的起步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存在一系列影响康复医学教学的问题。

(一)缺乏对康复医学的重视

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开设康复医学专业,只有少数医学院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及选修课程。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科学,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康复的需求日益增大。社会对康复治疗师的潜在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康复治疗学学历教育大多开始于本世纪初,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缺少师资、经验、教材以及相关办学条件,且大部分医学院没有足够的重视,它们大部分只是象征性的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而并没有将康复医学作为一门主修的课程,甚至有些医学院从未开设医学康复相关的课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康复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

(二)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

除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之外,康复医学的教学还存在着其他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模式的滞后。现在国内具有该专业的院校还主要是以传统的、灌注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见习课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往往只看局部,不看宏观。而在西方等一些发达国家,康复医学的教学已经成为了医学院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模块,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

此外,康复医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但是目前我国康复医学的教师数量远远不够,而且教师本身的质量也不够高。因为其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拥有临床医学学位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康复医学学习以及培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康复医学的学习。甚至有些学校相关的教师一度短缺,学校只能聘请从事相关康复医学的医师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教学水平无法保持一致的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康复医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康复医学的教材缺乏规范性、教学模式缺乏科学性。教材是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因康复医学的教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因此,各个医学院对于课程的计划和大纲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缺乏统一的专业教材,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与临床的应用脱节,这就失去了康复医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康复医学教学的设备和基地都处于相对于缺乏的状态,康复医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仅需要系统完整的知识,同时还应进行大量的实践和训练。而教学设备和基地是保证康复医学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的医学院很难满足学生对于康复训练的要求,这就使得学生很难体会到康复医学真正的意义和作用。

二、康复医学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史中康复医学发展较晚,起点也比较低,但是因为二战后增加了大量的伤残病人,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康复医疗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所以康复医学也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开始系统性的发展现代康复医学,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1.互动式教学:当前的教学方法中比较先进的都比较重视师生的互动,互动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康复医学的教学中合理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将会有很大帮助,在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时候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保证教学选材的合理性并且创设出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然后教师来指导并且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互动教学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勇于求知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勇气进行质疑等。而且互动学习可以让学生养成在课余时间自主查阅相关知识的习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中的主人。

2.问题导向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是问题、中心为学生,它的优势在于设置了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然后将学习引入其中,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可以对基本的学科知识有牢固的掌握,更可以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发展。在康复教学中引入了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还对他们的团队意识、创新思维进行了培养。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种病例,现代医学这门学科对于临床病例的分析是非常看重的,而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部分,自然也不能忽视病例。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顺利的衔接在一起,打好基础便于开展后续的临床实践。案例教学法具有直观性强、生动的优点,同时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分析和归纳能力等众多方面都有优势。

4.工作小组模式:康复医疗工作也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包括康复医师、治疗师和康复护师等多种角色,康复治疗师又包括很多类型:如PT、OT、ST,针灸推拿师、音乐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掌握繁杂的内容,如果掌握内容不够充分的话就影响其综合运用能力,难以提高综合素质。工作小组模式正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康复治疗团队,在其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进行分工合作,选择某种病例有针对性的拟定出治疗方案和目标,在小组讨论后形成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这与康复医疗的实际工作模式是一致的。研究表明工作小组模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加高效的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在康复医学教育中工作小组模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理清工作思路,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治疗,对于临床科室中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以及康复评估和治疗技术有更全面的掌握,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出相应的康复治疗计划。

5.“工作坊”教学模式:工作坊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界限打破了,学生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是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这样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快并且不觉得枯燥,便于将知识活学活用。由于康复治疗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多知识学生想要掌握必须要亲自操作,所以工作坊教学模式与康复专业的教学是非常适合的,它将教学、实践以及研究三个过程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完美衔接,同时因为其直观而生动地模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加大教育投入

康复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不断普及和发展的康复教育,欧美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从事康复医学工作,不仅需要有本科学历,还要经过几年的专门训练。同时还有很多治疗师拥有博士或者硕士学位,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相比之下国内的康复专业人员就没有这么高的专业素质,所以也很难接轨国际进行学术交流。所以政府很有必要在康复医学高等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三)重视师资力量保证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的水平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引进更多具有高学历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例如加强培养学科带头人工作的力度,提供机会给中青年教师们并鼓励他们积极深造学习,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去国外进修等。

同时康复治疗专业作为一门有很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广阔的知识面,因此常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得以应用。

参考文献: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8)

1.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疾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慢性化、障碍化,老龄化”占优势的情况[1]。我国现有残疾人约6 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60岁以上人数到1999年10月的资料统计已达1.26亿,并以3%的速度增长[2]。同时,慢性病也成了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残疾人、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对家庭与社会造成的负担,康复医学逐步地发展起来了。2002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中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紧康复医学的发展。

2.康复医学教育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关键

康复医学的发展需要康复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要使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康复医学教育。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1992年8月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下发的《康复医学教育草案》中已明确规定了康复医学发展的方向与康复医学教育的方案,从而使康复医学教育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然而,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需加快发展步伐。

3. 康复医学的授课对象大都是临床医学生,以后要走上临床工作岗位,而康复医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现代康复”的概念,对康复的概念及内涵较为模糊,容易将康复与恢复、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混淆不清。因此,深化学生的康复理念是该门课教学的最基本的和首要目的。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和能力的提高和恢复,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应特别强调残疾以及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价和改善、能力的恢复,而不是针对伤、病本身的治疗。同时,又要强调从事临床医疗的医务人员在治疗伤病的过程中,应具有康复医学的观念,即在治疗伤、病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功能障碍以至残疾的发生,有可能的话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二、强康复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快康复医学教育发展的步伐

尽管国家对康复事业的发展做过明确的规定,但康复医学教育仍然比较滞后,难以适应社会对康复的需求,更难以与国际接轨。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省、市的康复医学教育是个空白。为此,各职能部门领导应尽快改变观念,建立康复意识,重视康复医学教育,严格落实国家对康复医学教育的相关规定,促进康复事业的发展。

2.壮大康复医学专业师资队伍

我国康复医学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当贫乏。许多医学院校从事康复教学工作的教师是来自其他临床科室或教研组。他们当中部分人只是经过一个短时期的康复医学培训或进修而已,缺乏对康复知识的全面系统地掌握,这样会严重影响康复教学质量。所以,应尽快开展康复医学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专业培训或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康复专业的学术交流,从中学习新的康复理论与康复治疗技术。另外,尽快从高等医学院校康复专业毕业生中吸收一些高素质人才来补充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便于全面开展康复医学教育。

3.加强医学生的康复医学教育

由于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康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目前经正规院校培养出来的各类康复人才不足千人,而且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中专、大专。仅有少量的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更少[3]。因此,必须加紧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高等医学院校均应开设康复医学专业,培养康复医士(师)或高素质的康复治疗士(师),而各中等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则应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或康复技术专业,培养各种康复治疗士或治疗技士。此外,在各医学院校的其他专业如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等开设康复医学课,让广大医学生接受康复医学教育,建立康复意识,为毕业后开展康复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1-01

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它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共同构成了全面医学,被称为是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之一。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提出,要在现有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中开设康复课程,有条件的应设置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并纳入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计划。

1.我校康复治疗专业基本概况

我校的成立时间不长,是由六所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特别是康复专业由07年才开始建立,学生虽然都为高职生,但部分学生起点较低,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相对其他本科院校的康复专业学生也有一定差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不能一味的学习其他重点院校的教育模式,应根据自己院校的实情来制定较强、较好的教学大纲。

2.建立良好的康复专业培养模式

2.1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的成才方向和规格, 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是行使每个教学环节和内容的依据。许多学校在原有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办康复医学教育,有的把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照搬过来,再加上一些康复知识,就称之为康复教育。

2.2康复治疗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对象不同:临床医学处理的对象是疾病,康复医学处理的对象是残疾; 重点不同:临床医学注重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医学着重于功能的评定和恢复,以及残疾的预防;

目的不同:临床医学的目标是治愈疾病,康复医学的目标是使其尚存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及设法代偿那些已无法恢复的功能,使其达到生活尽可能自理,重返社会;

手段不同:临床医学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方法,康复医学主要应用训练、教育等手段。

医生的能力要求不同:临床医生只要求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就可以了,但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求是一名康复医生,还要是一名心理学家,艺术家,教育家。

2.3制定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

该专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此专业需要有扎实、牢固又要系统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 而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均是为学好康复治疗技术打基础,在开展教学计划时,第一年应让学生学好临床各科基础知识,比如解剖学,生理病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内外妇儿、神经病学、生物力学等课程,第二年在掌握临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康复专业课程,比如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运动疗法学、物理疗法学、作业疗法学)、社区疗法学、言语疗法学,除了这些专业课程外,还应开设康复心理学,艺术学(包括音乐、书画、制作)、教育学(包括学前教育)等学科让我们的康复专业的学生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康复人才去适应广大的康复市场的需要,密切的与国际康复市场接轨。

3.如何实现完整的教育教学计划

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康复专业的性质、地位、教学内容后,我们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完整的实现它?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或是照搬其他院校的教育模式还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3.1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康复专业人才实际上是一种应用性人才,它必须是要建立在实际的运用中的,临床见习、实习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康复临床教学基地应有比较健全的康复科室(如PT科、OT科等),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病员和病种,还应具备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见习场地,如电教器材、多媒体教室、示教室等。

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因为教师资源的缺乏,我校的康复学科专业教师大多数为临床专业的教师,虽然教师们基本上都为本科毕业,有部分老师还从教多年,但因为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学科,自身对康复治疗技术的实践掌握还不太完善,所以要想发展康复专业,必须要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水平,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这样才在未来的时间里培养出品德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学有专长、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10)

对24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交大)和61名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院(南医大)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进行康复知识调查,均为临床医学系三年级学生,处于临床见习阶段。交大学生中男性10名,女性14名;大学前居住地属于直辖市13名,省会1名,二线城市5名,小城镇4名,农村1名;南医大学生中男性24名,女性37名;大学前居住地属于直辖市1名,省会5名,二线城市18名,小城镇17名,农村18名,贫困地区2名。

1.2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参考国内有关康复医学知识调查问卷,并结合临床医学生特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涉及相关政策、康复医学基础及临床康复知识和职业志向等18个问题。问卷调查表按班级统一发放,填写,独立答题。

2结果

两校中90%以上医学生自认对康复医学有所了解,约90%医学生认为康复医学学习很重要,90%以上医学生表示想多学些康复医学知识,认为康复医学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80%以上医学生知道有残疾人保障法,但只有约10%医学生认为2015年能做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40%以上医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做康复医师。约80%医学生认为大部分患者都需要康复服务,碰到类似情况可以转介到康复专门部门或机构。实际上真正接触过康复治疗的医学生仅占极少数,对于康复医学相关知识相对匮乏,尽管已经完成内外科理论课教学,但对相关疾病的康复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于老年人、慢性病可能造成残疾基本没有概念。

3讨论

康复医学生实习篇(11)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促进,其中医疗事业发展的非常突出。各种先进的医疗理念、医疗设备、医疗方法出现在市场中,近些年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非常突出,这是最新兴起的一门学科。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康复的相关书籍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其主要目的就是康复,进而应用一些关于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医学学科。现今已经是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实际上康复医学是在二战后被提出的,初时主要以残疾人作为服务的主体。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康复医学不断的完善起来,现阶段更是被广泛的应用到医疗事业中,但是在康复医学不断的发展中,逐渐的发现相关的技术人才非常的缺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培养的模式不完善,大大制约了康复医学的发展,因此对于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1]。笔者将进行以下主要论述。

1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1.1明确培养的目标

虽然康复医学起源很早,但是在我国发展的却比较晚,在很多方面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尤其在康复医学的教育方面,更是刚刚起步。很多学校在创办初期并不是为了康复医学的教育,多是在临床医学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很多学校名义上是进行康复医学教育,实际上就是照搬临床医学的内容,只是加了一些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就称为是康复医学教育。很多学生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职业,有些是康复医师,有些是康复治疗师,一些就是临床医师了。虽然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提供了康复人才,短暂的满足了要求,但由于其在学习时,目标不明确,教育定位也不清晰,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自然教学质量就不高。所以在进行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时,就必须要明确培养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定位[2]。在实际的教育中,康复医学教育主要有康复医学专业教育以及康复技术专业教育等两方面。①康复医学专业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康复医师的专业,主要的教育内容要医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等两大方面,此外还有康复医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即康复评定、物理疗法以及临床康复等几个方面。其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式,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的全能型康复医师,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②康复技术专业教育:通常情况下康复技术专业教育主要概括为,进行康复治疗的医师(比如PT师)培养教育在专业。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医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常规的临床医学知识,但还是以康复技术的主业知识教育为主。其也是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德智体美劳”的全能型康复治疗师。

1.2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不管是任何知识的教学,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首要考虑的内容就是学生的发展情况、专业以及我国市场行情,不要一味地学习、照搬一些国内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案,更不能照搬国外关于康复教育的教学方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整体考虑我国实际的发展状况,然后再与传统的康复医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具有我国独特特点的康复医学教学计划,为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对于不同的专业要设计不用的教学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康复医学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医生,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以及安排教学方案时,有围绕临床医学的知识来进行,其次才是学习关于康复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当然这里所说的康复医学不是较为系统的康复治疗知识,而是针对康复评定、临床康复、康复治疗等几方面来进行学习的。②康复技术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康复治疗的技术,以及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以便为康复治疗技术打下学习的基础。相比于康复医学专业来说,康复技术专业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要为临床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案要围绕着康复治疗技术以及康复训练来展开。

1.3选择或者制定合适的教材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材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或者编写教材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实际的情况,再进行教材的编写和选择。除此之外,所使用的教材还需要具有科学性、有效性、适用性、思想性、整体性以及教材内容的稳定性。

1.4注重实践练习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由此可见,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际上康复医学本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如果学生光掌握了基础知识,不会实际的应用,那么在社会上如何发展。因此,在教育时,要突出康复医学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多安排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能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切实地解决实际的问题,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3]。

2提高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实用性的方式

2.1要提高对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视度

现今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发展已有10余年,但是教育的规模一直没有发展,学生的数量也非常少,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是供不应求。归根究底的原因还是对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度不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大对康复医学教育的宣传力度,可利用电视新闻,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和报道,还可在各个医学单位的招生简章上,添加康复医学教育这一项,点明教育的目标、模式以及发展的前景,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此外国家的相关部门也要提高重视力度,建立健全康复医学专业教学体制,促进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②扩大招生的规模。为解决康复人才紧缺的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一些高等学校也设置康复医学教育的相关专业,还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③要提高质量意识,提高康复医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现有的教育院校要强化教学的管理,提高康复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等方面考核的标准。此外还要建设质量的考核评估体系,强化检查功能,确保人才的质量。

2.2要加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康复医学的发展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在我国康复医学教育方面任教的一些教师,大多是学的其他专业,之后出国进修了康复医学的相关知识,然后在回国之后,从事康复治疗方面的工作,另外还要一部分教师是经历过中专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经过一定的实际锻炼,但是只有专科的毕业证书,并没有拿到大专的学历。而我国教育部门有明确的规定,从事康复医学教育的教师学历不能低于学生的同等学历,只能更高。该次可以看出,现有的师资队伍完全不能符合要求。要想解决师资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可将其送至国外或者香港地区进行研读深造,拿到本科学历,这是现阶段壮大师资队伍的一个方面[4]。

2.3强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文化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共同的发展。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康复教育的全过程。在康复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临床医学基础以及康复专业基础的教育,还要加大对学生人文科学的基础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既要教会学生们知识,也要教会学生们做人,处理好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关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才[5]。

2.4强化实践教学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临床实习是康复医学主要的教育环节,其教学的管理、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环境都会对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的教学,在康复临床教学的基地,要多建设实践的设备,比如多媒体、实验室、实际实习室等,为学生的实践练习提供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结语

通过文章以上的论述,可知康复医学在我国发展的很晚,在很多方面的建设还不完善,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现今,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康复医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对于康复医学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康复医学的人才匮乏,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康复医学的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康复医学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纪树荣,刘建军,常冬梅,等.中国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7(3):104-107.

[2]胡永善.华盛顿大学培养康复医学住院医师的启迪[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6(3):121-122.

[3]徐水凌,严蕊琳.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18):11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