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机械自动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0 02:56:48

机械自动化论文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1)

工程机械化是人类生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从生产力角度工程机械化是实现生产力提升的直接标志。从广义角度上讲工程机械化就是工程建设施工实现了机械设备替代人力劳动,其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所有应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工程机械制造作为制作用于工程建设的机械设备施工环节,其所制作的机械设备种类众多,例如运输机械、起重机械、矿工冶金机械等等。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工程机械化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制造业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对来看,我国在机械制造发展方面还具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国内机械制造业的潜力,以实现对我国机械制造水平地提升。

1.2机电自动化

机电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机电技术类型,其是机电技术实现科技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从机电工程本质上讲,其本身就属于科技化发展产物,而机电自动化则是实现了机电工程全面科技化的发展。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与情况来看,机电自动化发展是现代化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各个专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越来越频繁,机电自动化就是专业交叉的重要产物,其引领了工程领域中的技术革命。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科技背景下,电子技术对工程领域中的工业控制、生产方式革新、企业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人类机械电子设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机电自动化发展作为科学技术在制造业当中的重要发展标志,其所能够为社会生活带来的不仅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上的发展与进步,更是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向科技化、高效化发展的重要支持。随着机电自动化在机械系统设计、调试等方面的应用,其对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效益提升带来了重要推动。文章选择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最常见的集中技术进行分析。

2.1集成自动化技术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指机械制造中对各类生产经营、技术功能的集成性发展。在传统技术模式下,实现对机械制造技术的集成化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与应用,集成自动化技术不仅得以实现,还成为了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技术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地到来,机械制造业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与发展,通过将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数控教工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与系统内容引入到企业的机械生产制造系统中,得到了非常显著地发展,并成为了机械制造业当中企业的发展潮流,CIMS工程应用的有效保持,在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里的基础上,也实现了集成自动化技术地有效发展。

2.2柔性自动化技术

所谓“柔性自动化技术”是以数控技术为核心,在融合其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而建立起的新兴技术类型。从生产与操作过程方面来看,柔性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机械制作与生产全自动化发展。在柔性自动化技术当中,包括机械设备的材料准备、制作、生产等一系列生产行为都由计算机来予以控制和操作。相比于传统人力机械生产模式,柔性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精确控制下,保证机械设备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各项生产行为、尺寸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应用,实现了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地有效提升,在确保机械设备生产秩序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益。无论是从机械制造业未来发展角度考虑,还是制造企业的效益提升角度分析,柔性自动化技术都将成为机械设备自动化生产的主流模式。

2.3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自动化技术即智能华机电自动化技术,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支持下,通过利用计算机智能系统对人类行为地模拟,从而替代人类去进行机械设备的生产操作及相关行为。从表面上看智能自动化技术与柔性自动化技术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智能自动化技术要比柔性自动化技术更高级,相比于柔性自动化技术而言,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对人类行为地模仿,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对生产行为产生一定的判断力,这是柔性自动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中的应用,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机械制造行为的准确性,并保证这一行为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之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能自动化技术需要人工操作来作为主观工作支持,因此要经常对智能自动化技术进行维护,以确保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工作状态。

3注意事项

虽然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但针对当前的机电自动化水平来看,其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控制:(1)规范应用流程。机电自动化在为机械制造提供支持是建立起机电自动化设备、系统软件的规范安装与应用前提下的,为此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机电自动化要求进行工作,避免操作不当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2)做好质量控制。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当中的应用,确实能够为机械制造带来重要帮助,但企业必须要保证其所制造出来的机械设备质量符合质检与应用要求,否则机电自动化为工程机械制造带来的进步意义都是空谈。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2)

二、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低。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准、国民素质等,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达两千多万,且今后每年的就业人数还会增加。机械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过剩和分工的转移就是一个现实问题。

三、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探索

(一)结合生产实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是速度。国产造型生产线因产品质量差、可靠性低、实用性差,开工率一般仅在50%~60%。而能在生产中长期服役的主力生产线很少,像第一汽车制造厂的01线、第二汽车制造厂的BMD线等具有全年开工业绩的线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不属偶然或局部,而是带有普遍性。据调查,我国引进的弧焊机器人,完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效益的只占1/3;另外1/3处于负荷不满或不能完全正常运转状态;还有1/3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更多机器人的信心。

(二)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精节生产LP模式,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具体表现。日本丰田公司采用适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C和成组技术GT、弹性作业人数和尊重人性为支柱的精节生产方式,使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工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芬兰NOKOAData机工厂的组装车间内拥有一条能制造286、386和486微机的灵活生产线,它并不完全由自动化设备组成,中间穿插着借助计算机指导的人工参与,将高新技术与原有工艺基础巧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这种生产线的造价较低,同时却具有柔性制造系统的性能。实际上精节生产本身就意味着从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发展机械制造业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经验是有益的。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若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就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三)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现代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就是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对生产的物流和人的作用进行综合的研究,涉及到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必须主要地关注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零件检测和机床装料自动化,广泛采用程序数控机床,以及研制高效的和可靠的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应用于生产的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平.机械自动化的未来与现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

[2]张世昌.先进制造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3)

2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从过去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课内课外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方向变革,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模式,提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各种竞赛为抓手,以‘数控实验室’、‘机械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汽车实验室’‘慧鱼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构建一种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基础,以创新项目、竞赛项目及企业技改项目为载体,采用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达到工程技能、创新能力综合培养的目的”的人才培养新思路。通过2大教学板块的有机联系和融合,构成机械专业的完整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走出课堂,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合作企业技术改造及新产品开发、各种机械创新大赛等,强调机械创新设计,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组建项目团队进行技术研讨和动手制作等形式,将学生置于竞赛状态下去完成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项目探索期间,共开展了“自动钢筋弯箍机”、“管道爬行机器人”、“多用途升降课桌”、“自动木琴演奏系统”等20多个课题的项目研究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以项目为抓手,强化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加强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实践活动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创新实践的申报、立项、设计制作和指导,通过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方式,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两年来共组织了20多个小组,机械专业60%以上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系实验中心开展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建设期间组织了2届工程技术学院创新设计大赛,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省区选拔赛中,该院机械专业学生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4年4月25日至4月27日,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中,该院机械系肖进超、杨磊等同学设计制作的作品“来去自如课桌”,以独特的安全性设计及良好的实用性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在2014年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及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机械专业皮佳文同学获得建模一等奖、全能二等奖,高翔同学获得机械类尺规一等奖、全能二等奖,潘攀同学和熊靖武同学分别获得全能二等奖和建模二等奖,田俊同学获得尺规二等奖。通过这些活动巩固和强化了学校在机械创新设计领域的优势地位和特色。

4以特色课程建设为龙头,加强课程建设

4.1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以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依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原则、实用原则和创新原则,设置了如下专业特色课程:《机械制图》、《CAD/CAM》、《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液压传动等》,并对这些特色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适应特色课程建设需要。重点建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等4门院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修订和完善了各门课程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2改革教学方法

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必须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任务驱动式、开放式、现场演示等教学方法,使专业课程教学生动、有效。如“慧鱼创新实践基地”、“机构创新实验室”、“数控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实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设备及元器件开放,每个开放领域均配有相关指导教师,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到实验室进行创新设计、动手操作及加工制造,以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特别是结合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提出了以项目驱动的集教学、实践和创新于一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措施,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到当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生产现场开展实践与研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积极为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研发等提供技术服务。另外,从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作为该专业的专任教师,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现场指导,使学生了解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得到工程化训练。通过专业建设,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多数教师自有科研,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专职专任教师队伍。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4)

在2000年到2008年。农用拖拉机可谓是风靡一时,家家户户都将此当做宝,它是采用机械油压式三点联结的位调节和力调节系统装置,随着社会的变迁,为了使其效率更大化,对其又进行了系统的完善,比如播种机使用了根据检测产量来规定其行驶速度,保证高产不浪费,还有就是谷物干燥机可以自动维持自身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可自动断开电源等装置。

(二)微灌机械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从2008年之后,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包括旱灾,涝灾等,为了更好地预防旱灾带来的土地产量不高,我国从2010年开始研究灌溉技术,并且在下半年将此技术进行分批试点,取得了可观的成效。随之,灌溉管理自动化技术成为发展高效农业,我国先后对自动化生产进行改进,将流量滴灌设备、微喷灌设备、微灌带,孔口滴头、压力补偿式滴头等先进设备与其融合,组建了心性试验示范基地。

二、制约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瓶颈

(一)机械制造水平不高。

机械制造属于工业,由于我国早期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在农业机械制造这一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水平不高,机械制造产品质量很难保证,而且所生产的机械生产率普遍较西方发达国家低,人处于仿造阶段。进口机器昂贵,限制了农民的购买力。因此,开发我国自己的机械品牌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精准农业技术不成熟。

由于我国在第一、二、三产业上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兴起,以及我国对网络技术的应用都很难其作出很充分的评估,这不仅影响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还影响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所以这就需要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加快对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自主开发或者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弥补当前农业精细化方面的差距。

(三)市场主体培育不够,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的前景广阔,但是没有形成特色服务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包括各种农机服务组织还不能全方位对农业机械做全方位的使用和维修指导,而且推广、宣传力度不够,使之还处于一种滞留状态。

(四)农机补贴资金不足。

农机补贴资金是发展农业的一项很大的支出,首先,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次,当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所以,国家近几年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农民的保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政府的扶持远远不够,还需要农民自主来发,市场加以引导、政府积极配合,实行更大规模的农机生产。

(五)经销商监管不够。

经销商作为政府与农民“打交道”的中间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对农业扶持的同时,应对经销商数量进行控制,因为经销商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该行业内部的秩序,包括要是经销商数量过少,会导致农机供给不够,如果经销商数量过多,会形成联盟而产生垄断现象,这样对农民和政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农业主管部门应该以此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他们不法行为,加强监督,保证农民权益,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康庄大道。

(六)对农业机械的维修和报废工作不够重视。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农业机械也会更新换代,这也就出现了旧机器以及坏机器如何正确处理的问题,目前许多农户因农机报废和维修经费高,或者是有些商家对农机的三包证明不充分为由,不予承担维修费用,二农户自己又很难负担得起这批费用,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因此影响农耕,农收进程,导致农业减产等。所以,农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维修报废方面的管辖,保障农民可以安全、便捷的使用。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5)

1智能化。在控制理论中,智能化方向主要进行人类智能的模拟,通过对新方法以及新思想的吸收,提高机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判断力,并进行自主的动作,从而提高控制效率,推动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

2机电一体化。该项发展是自动化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并通过充分的实践,可以证明,机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从而支撑和推动机械工业的发展。

3模块化。受到生产厂家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影响,我国单独的进行标准机各类接口的产品单元相对较难,但是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通过对统一的动力单元的研究,通过集合电动机、智能减速以及集减速等,使得控制单元具有测距识别以及视觉和图像处理功能呢,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新产品的研制规模,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促进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4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机械自动化产品也不断走向网络化。网络技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只要具备良好性能和质量,机械自动化的新产品必将在全球推广应用。目前,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测技术发展迅猛,机械自动化产品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家庭网络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集成家电系统,使人们不出门便可充分利用各种高科技生活和娱乐,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5微型化。20世纪80年代末机械自动化也不断走向微观领域,微机械自动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可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降低,其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领域优势明显,但其发展的最大阻碍是微机械技术,其产品的加工需运用精细加工技术,难度较高,这一技术的运用和科学开展还需进一步探究。

6绿色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资源不断减少,人们呼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绿色产品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时展的必然,体现了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绿色产品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出发点,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旨在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设计绿色的机械自动化产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环境保护,产品报废后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7人格化。在未来,机械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机械设计制造中会更加注重人机关系,即将自动化的机械进行人格化。由于机械的服务对象为人,因而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智能、人格以及情感的赋予,提高设备服务的针对性。此外,对机械进行人格化设置还能够使得其进行生物机理的模仿。人格化的发展使得机械设计制造以及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6)

1.2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通过对机械设备生产的控制,实现了机械设备生产流水线操作,实现了机械产品的批量生产,同时避免因人工操作而出现的质量瑕疵,有效保障了生产产品的质量,并且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可以对设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技术调整,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生产产品的全程监控,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查找原因。

1.3改善了行业的劳动形式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以是依据人工操作的模式进行生产,而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后,机械制造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为此人们就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脱出来,从而从事具有高技能性、高知识性的脑力劳动中,社会也不再为人们提供机械制造的低端岗位,而是开始朝着培养高端知识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机械制造的产品也有性能单一、操作简单向技术集约型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机械产品的技术,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

1.4推动社会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的实现大大满足了社会生产力对机器设备的要求;②人类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化不断继续技术的创新。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社会领域内的范围越来越广,为此它大大促进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③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降低了对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①我国的机械制造设计方案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尖端技术缺乏等问题,尤其是我国的机械制造模式还主要集中在家庭式作坊模式,虽然一些机械制造行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制造,但是其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②行业制度落后,制度落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同行业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反映在机械制造行业,是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模式还不普及,很多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采取人工管理模式;③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积极性还不高,很多企业还没有实现自动化、系统化的制造。

2.2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结合机械制造业现状,我们要认真分析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加大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研究,提高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原则就是坚持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导向,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虽然我国的自动化技术相比一些先进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实例非常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比如安全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车间是最危险的工艺,因此安全自动化技术在冲压车间的应用要求最高,通过压机之间的机械自动化装置实现对加工件的自动传递,实现了生产线的安全性,一般压机机械自动化系统会采取各种安全保护功能提高冲压生产线的安全:①紧急停止装置。该装置主要是为了机械设备在控制过程中,防止无意之中的重新启动;②安全门防护装置。它主要是为了防止人员在压机内所遇到的各种危险;③双手控制装置以及安全控制设备。

3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网络化融合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国加强了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因此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网络的融合是机电设备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通过互联网技术的监视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机械制造业的管理,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对机械制造产品进行生产控制,同时通过监视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对机械制造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可以说随着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网络的融合能够大大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人们不再守在机械生产线面前,而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监控系统实现对机械制造生产线生产情况的全过程监管,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量。

3.2以智能化为依托,发展实用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决于其实际应用性,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围绕企业的实际发展和具体条件为导向,并且以使用自动化技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如果脱离企业实际发展实施自动化技术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朝着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对对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是现代技术发展的真实体现,具体体现在机械制造控制中为:运用心理学、生理学以及运筹学等进行人工智能模拟、自动编程以及人机对话等,从而用智能技术取代依靠人脑判断、决策的脑力劳动。

3.3以新材料为支撑,进行绿色化发展随着我国能源的短缺、自然环境的恶化,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真实体现,也是促进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对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提出变革的要求,并且改变了传统的以高能源消耗为主的制造模式。绿色化发展不仅是对制造材料的创新,也是对制造工艺的创新,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管理、产品包装、销售等都实行了绿色流程,而且也加大了对产品的回收利用,提高了机械制造产品的可回收率与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

3.4光机电一体化发展光机电一体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学技术等实现融合,采取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生产出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机械产品,同时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激光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光能驱动等等均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7)

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2.1集成化应用分析

对于机械制造领域来说,其中所涉及到的集成化实际上主要是在技术功能、技术经营上所进行的集成。而也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作用影响,才能够使得计算机集成化技术转化成为对于机械制造的整体性优化。企业本身在实际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动态集成措施,能够让制造企业本身的动态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这方面的措施才使得自动化技术保持自身的应用合理性,进而让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被应用到制造系统中。就现阶段来说,将CAD/CAM作为主要核心的CIMS工程应用措施,实际上已经在整个制造行业中进行了覆盖,其生产形式必然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2柔性化应用分析

柔性化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能够根据外界因素作用力的差异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适应能力。换句话说,在柔性化应用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的更改特性。现代机械制造行业必须针对终端用户的各类需求及时精确地做出反应,进而对机械制造产品类型和结构属性做出相应调整。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柔性化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其在确保必要生产柔性的基础上,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合理优化,并在构建产品制造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管理的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在当前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敏捷制造已成为柔性化应用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其最显著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b.确保产品交货期,满足客户需求。c.强化信息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可靠性。

2.3自动化的加工系统

机械是由不同的零部件组合而成,而成品是将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组装而成的。自动化的加工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劳动,能够大大降低工人的重复劳动,节省体力,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

2.4智能化应用分析

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将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系统工程管理技术等多项不同的技术进行了良好的结合。而通过和专家系统所进行的结合,智能机械实际上完全能够依据机械制造体系中所呈现出的环境不同变化。机械智能化体系中所存在的一个主要特性,便是其所呈现出的极为特殊的人机工作界面,在实际执行制造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交互界面来进行人机沟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其中所存在的关键,就在于使用智能技术来对于相关专家所呈现出的智力活动加以模拟,如此一来,便能够使得自动化机械按照专家化的模式来进行运转。同时,还由于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运行的系统能够依据自身当前所呈现出的情况来执行实时性的检测工作,尽可能的保证运行得以优化。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8)

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能带动制造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用科学的力量解决各方面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更趋于智能化、人性化,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性能。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机械制造设计与自动化的研究力度,通过政策扶植与资金投入,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涉及诸多技术种类,各个技术种类之间联系紧密又相互牵制。

1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特点

(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相对传统技术而言处于稳定发展状态,现代技术更加的智能化,很多工作使用自动化设备完成,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实际生产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2)以需求为导向。产品的研发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所以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用性能或作用,机械设计制造也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当急需某一特殊产品时,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特有的性质,科学合理地设计出适合该产品的生产工艺。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出错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成为发展的必然。

2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优势以及作用

(1)生产能力强。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信息系统接收到生产的指令后,会对指令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指挥产线上的各个设备,机械化的生产能力比人工生产的效率更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在统一调控下统一生产,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2)应用安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是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问题。在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前提下,也要注意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目前安全级别比较高的是自动化生产工艺,可以在没有操作员的前提下,自动实现生产要求,避免了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3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

(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使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升级,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完善。新时代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与微电子技术的紧密结合与运用。老旧机械设备不断地被淘汰,新型机械设备不断地完善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2)智能化。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正朝着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前进,智能化是指机械设备在接受工作人员操控的同时,还能自主判断对生产过程或技术进行能动控制,这样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和技术缺陷。实现智能化需要综合多门类的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结合与运用,使设备拥有模拟人工智能的能力,减少人力资源,为企业生产节约成本。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通过机械的智能化实现,一些复杂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力解决。智能化技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3)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技术也在逐步普及,这两种技术几乎覆盖了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计算机的应用减少了大量的计算工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控制技术被普遍应用,最为突出的就是远程监控系统,机械生产领域与之结合应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系统监控生产过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4)模块化。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产品种类繁多,需要充足的硬件设施,复杂的接口要更加的注意,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准确性。根据标准的软件程序开发出适合产品的生产程序,实现生产模块的扩大和稳定,有利于节约时间和资金,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5)微型化。老旧机械设备一般都技术落后且体积较大,生产过程繁琐。新型机械技术的发展使得设备的实用性能越来越好,体型更加轻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产品逐渐趋于微型化,新型技术的应用,使设备体积变小、能源消耗降低、操作更灵活,且产品质量全面超越传统技术。但我国目前机械设计企业中,大部分的高端设备还不能实现微型化,内部环节的设计受到很多限制,设备的外观优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6)绿色化。工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伴随着相应问题的出现,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今从国家到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机械设计制作及自动化应在环保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必要的条件,针对这一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必然性更需要与环保相结合,在发展经济技术的同时做好环境的保护,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干净、无污染。

4机械自动化的前景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涉及很多产品,若想要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注重企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发展,完成企业的生产转型。转型涉及很多的问题,需要高额费用,还要选择适合企业的自动化类型,只有这样的转型才能使企业更有竞争力。目前在我国的科技还没有处于世界的一级水平,所以需要不断的研究开发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以适当引进国外先进自动化技术,以此提高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加强企业智能化的发展,生产出更加高难度的产品。

作者:李郑临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9)

2.自动化机械仪表对冶金行业精密发展的控制性作用

由于冶金行业存在的危险性、复杂性、精密性、生产线长和涉及设备种类多,运用自动化机械仪表是通过“高精密”的“计算机系统控制采集系统与处理数据的标定系统”,完成在“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基础上的“自动标定”,推动生产过程中各种实时地“微动调节”实现其精度控制。

2.1动态计量资源精密运用情况

由于冶金的方法和种类不同,关于冶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精密计量控制也有着精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各方面:其一,基础性或主体原材料动态精密计量运用控制。这是无论哪种冶金方法与哪种类的冶金生产都具有的共性特点。即根据冶金企业生产能力,对作为原材料的矿石及其毛坯等材料进行的动态计量精密监测,如体现为在某个时段内以某种速度、温度与湿度等,所开展的具有某种精密标准的生产活动等,通过各种自动化机械仪表集成控制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或稳定性或变化性的数据等。其二,其他辅或助推性资源动态计量精密控制。主要是指在冶炼过程中的根据冶炼主要物质的需要,所添加的各种助燃性、分解性与具有其他作用的原材料,自动化机械仪表在冶炼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他们的原物质的量进行精密监控,还要对其发挥作用后的结果进行检测,以确保安全与质量。例如常用的氧气、碳与各种溶液,以及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以及其他的物质等,为精准地开展生产、技术突破和隐患整改积累第一手数据资料。

2.2动态反馈产品质量

由于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冶金行业中自动化机械仪表的运用已经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的集成系统化运用,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单个设备的仪表观察和采集针对性具体性的信息,也可以在计算总控服务器或调度室等,获得冶金企业全局性与全程性的生产信息。由此,自动化机械仪表的应用能在两个方面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动态监控:第一,动态反馈产品进度质量。即根据生产流水线,通过自动化机械仪表动态地反应其从基础性原材料按照程序和环节,逐渐向目标产品变化的质量。如纯度的提高、矿渣清除程度与脱碳效果等。这种动态反馈的存在,为出现残次品或某个环节发生故障等问题,查找原因与检修奠定基础和提供精确指导。第二,动态反馈批量产品质量。即在冶金企业生产计划内的批量产品质量。虽然在实际的生产中,每个批次的产品对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展开生产,但由于原材料和其他不断变化情况的影响,导致不同批次产品会发生某种微观指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批次产品与其他批次产品质量的差异。这种动态质量的反馈,能直接为生产调整、原材料供给与其他的生产技术微调等,提供直接的计量指导。

2.3精确控制生产安全

自动化机械仪表的运用,会为生产过程和企业发展监测与预警三个方面的危险:一是,爆炸性危险。这种危险主要是源于锅炉内部压力与易燃气体,通过仪表的检测能第一时间表现出锅炉等内部压力,为异常现象的排查和整改提供直接地精准指导。二是,有毒有害气体危险。这主要体现在冶金企业内部生产环境的监控,以某种仪表对某种气体浓度以及其他非必要性气体的出现监测为主,为工人逃生和降低风险做好预警准备。三是,高温辐射危险。相关的仪表会通过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根据科学设定的安全阈值,对可能超过极值的温度及其辐射做出直观数据性的预警,为企业或生产线采取安全措施赢得宝贵时间和机会。

3.冶金行业自动化机械仪表应用类型

根据当前科技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冶金行业设备与技术升级的现状,自动化机械仪表在冶金行业应用类型有两大类:一类,是集成系统类。其典型特征就是,以计算机、专业软件、微电子与各种功能的仪表所组成的智能集成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某个生产线或设备的仪表能为岗位工作人员提供直接指导,也可以让监控时或技术部门能开展全局性的思考。优点是全局性、智能化、高效化。另一类,是单独性或环节性仪表。主要是指不同生产线或不同设备运用的仪表,这些仪表数据只为特定的生产线或设备服务,对全局的生产缺少联动性的数据资料显示和指导。优点是保障生产线或设备的针对性监控,缺点是容易导致局部的失控,且难以在全局开展统一的技术横向比较。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10)

2示范教学的方法

示范教学法是中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示范教学法在引导学生正确操作机械设备,正确掌握操作要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示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理论知识并进行示范操作的方法。在实训课程示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操作进度,尽量把速度放慢,引导学生跟进思路,同时要注意操作顺序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实现规范操作、标准操作。另外,教师在示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错误操作行为进行示范,让学生明确错误操作的危害,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在进行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操作难度较大的工序也要不断示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习知识、增加技能、提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就业需求。在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将实训内容进行项目化处理,为学生规定相应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的实训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实训课堂进行项目化处理,形成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同时将学生划分不同的工作小组,完成小组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实现。在工作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对工作过程、工作成果的评价,确定实训成绩。

4完善实训课程教学考核制度

在中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训质量的提高。为此,建立完善的实训课程教学考核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实训成绩的评估,要本着公正、公平、客观、准确的原则进行评定,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到自身的操作不足。为此,一方面,在每一次实训项目结束后就应该根据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总结为依据进行实训成绩评定。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学生实训反馈表,对学生的出勤、生产操作、思想表现等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作为期末实训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此外,实训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实训状态进行观察,保证成绩评定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机械自动化论文篇(11)

二、教学体系创新思考

(一)创新教学方法

(1)培养大工程观。

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创新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进并重视世界上一些先进的职业技能培养理念,注重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形成客观的、理性的大工程观,充分理解和重视机械设计制造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以及相互促进的重要作用。

(2)重视实践教学。

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真正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成相关的职业技能,才能真正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知识学以致用,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职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创新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强化实习基地。

提高职高学生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与学习。因此,在实际创新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着重发展和建设一些先进的、功能性较强的现代化实习基地,让职高学生能够很好用来进行工程机械方面的训练和实践。

(4)强化设计能力。

在职高学生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创新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综合能力和设计能力的途径就是进行课程设计。在我国目前的职高机械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应该重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目标设计,突出对实践过程中的应用,选择综合质量较高的设计课题,减少学生之间雷同设计的可能性,最大化地提升职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能力。(5)提高新型教师。教师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各项技能的提高,在创新教学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培养一批高素质新型教师,除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外,还应该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体系

(1)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创新教学中

应该建立和健全专业的知识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优化专业知识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提高专业知识的教学效率。

(2)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创新教学中

应该建立和健全学生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参加实习以及参加各种课外技能活动的形式等,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创新教学中

应该建立和健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改革不断重视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在实际创新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专业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1)启发式教学。

在职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动地进行设计及相关的学习,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信息网络教学。

在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在职高机械实际制造及自动化创新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造成新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企业内部教学。

应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企业教学结合起来,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深刻和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