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3:58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1)

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对于理论教学并不完善,尚未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权威的、统一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方法。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轨迹、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对实训教学进行不同方式监控与评价。有的院校是通过“预习抽查”、“实验验收”、“期中检查”、“期末考试”等环节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方法上采用抽查、值班巡视、实验结果验收,批改实验报告、阶段与期末实验现场考试等不同形式;有的院校对实验实训、实习等不同的实践形式制定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教师进行考核。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实训教学的监控与评价多是采用官方评估方式,主要是把“双师型”教师比例、教学仪器设备状况、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建设情况作为考核点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这样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导致各职业院校对于实践教学表面文章做得比较多,而实质性努力比较少,这些方法和手段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适应性、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

二、建立完善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导向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国字号”证书以其科学权威的考核体系,公平统一的考核过程、实用的考核内容以及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赢得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信任和青睐,很多用人单位以此作为标准来甄选所需的人才。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为导向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广大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的统一,有利于增强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实训考核结果直接与学生前途挂钩,其实训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通过在实训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反复操作职业技能鉴定中的技能操作考核内容,使学生在学校能够提前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在生产中的技术要求,缩短就业的适应期,为复合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因此,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各院校提供评价实训教学质量统一标准的同时,也为用人单位与高职学生双向选择建立了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相对于当前“各自为政”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言,其优势不言而喻。

三、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考核与评价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是教学系统中最敏感的环节,它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作用,影响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它与理论评价既有相通的地方,亦有自身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制定合理全面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1.设立专门机构,指导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应凸显职业教学特点,切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学校可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同时整合校内具有考评员资格的专职教师,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机构,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各专业学生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类职业技能标准,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合适的工种及等级,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推动实训教学改革,完善实训教材

实训教学课程的技能模块应涵盖职业标准规定的技能要求。以符合职业技能要求开展实训教学改革,将鉴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把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导入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考核之中。具体做法:整合实训教材,收集各类技能鉴定要求、标准及试题,并进行分析,将各工种技能鉴定所涉及到的专业课程以及专业知识归纳总结,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出各类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或大纲。将分类完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重点、有步骤的分散到日常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去,最终综合学生的实训考核结果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结果,对实训教学质量予以综合评价。把实训教学考核的重点放在核心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上,这样既能考出实际能力,又避免了敷衍了事走过场。

3.逐步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

《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实现其的前提是:职业教育的教学要全面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因此,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使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主动适应职业技能鉴定。随着双证书制和就业准入制的推行,高职教育“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推动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在教学计划、培养方向、评价标准上进一步统一,在操作和执行中实现无缝接轨。

四、结束语

实训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增强实训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职业技能鉴定就是基于就业导向的一种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手段,是一种采用绝对评价法进行的总结性评价,是从教育外部,对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是否符合国家和用人部门的规格标准要求进行的考核,是对毕业生从业能力进行的衡量和鉴定。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可以以鉴定结果衡量,但不一定是唯一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等。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也需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和实际情况,使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也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

参考文献:

[1]杨晓新.高职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的实现.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黄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2)

二、课程体系

(一)渐进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改革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渐进式课程体系,由“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基础能力培养系统”3个模块的主要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一、二学期,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通识性能力及酒店行业基本素质为主线,以酒店认知实习、酒店管理集团文化宣讲、酒店职业经理人讲座等开放性实践活动为载体,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2个模块的主要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二、四学期,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能力、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3大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当地酒店企业参观学习、短期顶岗实习、校内实训等职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学生在真实职场中的对客服务、团队合作中获得核心服务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复合职业能力课程系统”2个模块的主要课程集中安排在第三、六学期,在学生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渐进式课程体系的最后环节为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六学期。根据学生在“2121”工学结合多岗位实践计划中的表现、酒店实际岗位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顶岗实习过程中还需完成学院规定的毕业设计任务。学院专职教师和酒店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和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环节是使基础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的实践载体。

(二)开发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课程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深入细致的行业调研为基础,确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为:星级酒店作业层管理及服务人员,核心岗位为酒店三大运作部门作业层管理及服务人员。行业调研的结果显示出,以上职业岗位胜任力包括熟练的对客服务能力和基本的团队管理能力。因此,我们对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渐进式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进行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开发。核心服务能力课程模块的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3门核心课程,以及由此确定了核心职业能力系统核心课程基本能力标准。

(三)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国际化

1.强化酒店职场英语课程。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国际化,酒店职场英语课程从第二学期一直开设至第五学期,长达3个学期,每个学期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职场英语的强化训练,适应国际化酒店对员工英语能力的要求。

2.课程内容注重多元文化。在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复合能力课程授课内容中都有机地融入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常识、理念、方法等国际化知识和技能,适应国际化酒店对员工涉及到旅游客源地等知识的要求、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顾客和同事共处能力的要求。

3.借鉴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理念方法。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开发、授课、考核鉴定等一系列课程管理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一些接待行业证书课程的标准、授课方式、考核鉴定方式、评估反馈方式等,整个课程管理过程与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接轨。

三、课程规范

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设计编写了核心服务能力课程模块的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细致的教学设计,其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如下所述:

(一)前厅与客房管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酒店房务管理导论,客房产品设计,客房价格制定,前台客房销售管理,前厅服务管理,客房服务管理,客房清洁保养,客房设备物资管理,客房经营效益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酒店房务管理的特点、内容及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房务管理中所面临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在实践工作中自觉运用这些知识和基本原理指导酒店房务管理活动打下基础。通过学习学员应具有一定的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事业服务或出谋献策。

(二)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餐饮企业概述、餐饮企业经营策划、菜单的策划与设计、餐饮卫生与安全管理、餐饮原材料的采购与保管、厨房生产管理、餐饮服务管理、酒水服务管理、餐饮卫生与安全管理、餐饮市场营销管理、餐饮企业经营创新以及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理论、强实践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强调边理论边实践、交互渗透、逐渐递进,从而达到螺旋上升的教学效果。依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校内的实训室模拟操作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相结合,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把课堂搬到酒店,实施现场教学

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共享教学资源,酒店提供真实的对客服务环境给学生,并为每一位学生指定一名现场导师,实施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中多采用讲解、示范、操作、总结四步法,学生为主体、现场导师为主导,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酒店服务技能。同时在现场教学中更多地还用到观察法、谈话法、欣赏法、展示法等。酒店依据酒店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酒店管理专业专职教师定期到学生岗位实践的现场对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考核与鉴定。酒店导师与学院专职教师互动、协商共同完成学生的现场教学。

(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充分利用行业优势,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在实训基地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常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授课方法包括叙述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动中学、小组讨论式教学,探讨式、解决问题式教学,个性化、独立式学习、现实模拟式学习等。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很多,一堂课可以使用单一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使用,挑选出最富成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相符。

五、组织实施

(一)高密度动员,注重思想引导

在模式的初创期,学生在第三、六学期两个学期都在企业实习,酒店管理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学生只有在学校里,坐在课堂上才是学习,交了学费,却到企业去参加服务实践,学费岂不是白交了?因此,思想上一时还转不过弯来。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是做好思想认识不到位学生的思想工作,系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多次在学生会议上及其他场合宣传工学结合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同时,发放致家长信,向家长宣传工学结合的重要作用,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二.)课程的创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一线人才,企业的要求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要根据企业先进的服务技能和管理文化的要求。构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就是以企业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技能为主要标准,在企业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下构建的。

一是按文化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四个平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二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企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技能和“企业人”意识。

三是“酒店质量管理”、“前厅经营与管理”、“客房经营与管理”等实践性课程由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学生在企业的服务现场完成学习任务。

四是学生在企业毕业实习的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确定课题,在企业经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三)师资的配备

模式实施所需的师资队伍,按如下原则进行组建,一是学校选择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理论教学任务;二是部分专业方向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三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教师全部由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由于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酒店参加过实践,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教学上,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深入浅出,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学校也建设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节省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四)机制的保障

产学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而良好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就学校来说,建立互惠互利的产学合作运行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学校要为产学合作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如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要首先考虑产学合作教育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首先保证学生到实训的时间,并给予政策保障。在具体操作上,一是要尽可能满足与我院联合办学企业提出的阶段性安排部分学生去企业参加实践劳动的要求;二是要安排好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时间;三是要对一些用工量大的周边企业提出毕业班学生提前顶岗工作的要求给予理解和支持,学校要调整好教学安排,为学生边学习、边工作提供方便,既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该在双方合作链的巩固上下功夫,走内涵发展之路,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提高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使企业感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双赢的事业,学校并非只是一个企业资源的“索取者”,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六、考核与鉴定

(一)校企双向考核机制

酒店管理专业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21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套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双向评价考核机制。酒店以其工作流程及标准、校企合作协议规定的相关制度为评价依据,学校以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为评价依据,分别对学生酒店岗位实践表现、在校表现进行考核。酒店每学期评选各部门“优秀学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提供外地酒店观摩实践的机会。这种学院和酒店双向考核的机制,不仅从制度上规范了“21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的综合考评,而且对学生在“2121”计划中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正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和酒店行业专家一起研讨编制鉴定指南,进行学院和企业的双向考核。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学院考核成绩50%+企业考核成绩50%。

(二)考核方式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3)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鉴定指南》)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主要教材,《鉴定指南》既要体现《国家职业标准》,又要与相应的鉴定题库相衔接,其編写质量直接影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浙江省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教材和题库开发建设方案》(浙人社厅[2010]144号文件要求,笔者主编了《车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车工技师鉴定指南》)培训教材,在此以该教材作为样例探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的编写思路。

一、对现有教材的审视

从整体上,近年来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的各类《鉴定指南》有效地推动了培训鉴定工作,但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培训指导用书,在吻合度、适用性、衔接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吻合度较低

不少《鉴定指南》没有全面体现《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复习指导的内容、重点、比例与《国家职业标准》吻合度较低,对知识、技能的复习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偏离。

2.内容单薄

有的《鉴定指南》以试题精选为主要内容,缺少对复习重点的梳理、归纳,使考生全面复习产生难度。有些《鉴定指南》虽然罗列了复习重点,但没有将重点融入到典型案例中应用,考生对考核重点难以消化。有些《鉴定指南》对操作技能复习指导过于简单,仅提供了样卷。

3.衔接度不当

有些《鉴定指南》与鉴定题库脱节,造成培训的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良。也有些《鉴定指南》中习题没有经过适当处理,直接呈现了鉴定试题,造成透明度过大,影响了鉴定的规范性。

二、《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与思路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是通过培训使考生明确鉴定要求、了解考核形式、掌握相关知识、巩固技能要点,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了让考生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车工技师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要求,《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以“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接题库,归纳要点,剖析案例、精选习题,展示样卷”的思路进行编写。

三、《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实践

根据《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目的与思路,该书分“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理论知识鉴定复习指导”“理论知识试题精选”“操作技能鉴定复习指导”“操作技能试题精选”“模拟试卷”六个部分。

1.依据标准,明确要求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第一章为命题思路与鉴定考核要点。这一章主要说明命题依据、原则,列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试卷结构。在理论知识试卷结构中说明了试卷的题型、题量与配分。操作技能试卷结构中说明了考核模块、比重、形式。例如,车工技师操作技能考核分工艺准备、工件加工、车床维护保养与调整三个模块,考核比例分别为20%、70%、10%,考核形式分别为笔试、实操、口试。最后,通过“车工技师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和“车工技师操作技能鉴定细目表”全面说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要点。

2.归纳要点,剖析案例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复习指导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两部分,每一部分按明确鉴定要求、归纳复习要点、典型例子分析的步骤展开复习。理论知识复习指导分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轴类零件加工、套类零件加工、螺纹及蜗杆加工、偏心件及曲轴加工、复杂形体加工、车床维修保养与调整、管理与指导九个模块。分模块说明鉴定要求和复习重点,并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梳理。通过举例,明晰解题方法与步骤,化解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对操作技能复习指导,首先按照考核模块说明鉴定要求,例如,车工技师在“工件加工”考核中,按五类不同零件说明考核应达到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然后通过典型例子,说明每个模块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

3.对接题库,精选习题

为了让考生全面掌握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根据鉴定在各部分比例,《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从鉴定题库中精选60%左右试题,在不影响考核鉴定内容前提下进行适当处理,同时补充部分与考核内容相近的习题,理论知识习题与操作技能训练题总量分别达6~8份试卷量。理论习题按不同题型选取,并附参考答案及解题要点。操作技能训练题按照考核模块编制,每个模块包含了准备通知单、考核内容、评分表。考生通过练习与训练,达到鉴定要求。

4.明确目标,展示样卷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最后部分为模拟试卷,分理论知识试卷和操作技能试卷两部分。理论知识试卷展示格式、内容、配分,并附有标准答案。操作技能试卷包含了准备通知单、试卷两部分。试卷首页说明各个模块考核试题名称、配分、时间,并说明了考核要求,然后分模块说明考核内容与评分要求。通过样卷展示,考生进一步明确了考试形式及要求。

四、《车工技师鉴定指南》编写特点

1.覆盖面高

紧贴《国家职业标准》,理论知识复习围绕车工技师工作内容展开,复习要点是对鉴定点的细化、破解与拓展。操作技能围绕车工技师技能要求展开,操作技能训练模块是车工技师职业功能工作内容的载体,《车工技师鉴定指南》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涉及内容基本覆盖了《车工技师职业标准》。

2.针对性强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首先提纲挈领地明确了考核内容、范围、比例,明确了试卷结构、考核的方式,然后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鉴定题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将考核要点具体化,确保考生复习有的放矢。同时,通过模拟试卷进一步展示考核的形式。

3.条块结合

“条”是培训教材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条主线展开,“块”是复习内容按职业功能模块展开。在理论知识复习指导中,通过轴类零件加工等九个模块进行复习指导,对所涉及相关知识给予梳理、筛选、归纳,形成车工技师职业模块的知识体系。在操作技能鉴定复习指导中,分别对工艺准备、工件加工、车床维护保养与调整三个模块进行复习指导,各模块明确了技能鉴定要求和复习要点。由于《鉴定指南》是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考生编写,通过“条块结合”的复习、训练,有效地促进了考生知识技能体系的重组、迁移。

4.衔接有度

《车工技师鉴定指南》通过重点知识与技能复习、精选试题等形式衔接鉴定题库,其中试题的60%精选自鉴定题库,其余40%鉴定试题通过重点内容复习、列举实例等形式间接衔接。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比例为6:4,实践证明,这一比例即保证鉴定合格率,也呈现考生成绩区分度,较好地满足了培训鉴定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要求。

参考文献: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83-03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

所谓的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或任务并最终以获得工作成果为目的而设计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包括完成工作时需要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等。每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都将体现在职业中,每一个职业含有一件又一件的工作过程。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布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将职业教育与社会职业相联系,基于职业中的工作过程提出了课程设计方法,也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该方法是通过整体化分析和描述现代职业工作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

人们在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为了高效获取知识,利用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多种手段,汇集形成一种情境,我们称之为学习情境,通常伴随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境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首要的任务就是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是为完成职业工作过程服务的,职业教育学习情境实际是在模拟职业工作情境,将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安排到学习情境中来提高学生的各项社会职业能力。学习情境的开发设计,换言之就是传统意义上适合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过程要求将传统的按章节设计的课程内容转换成若干个学习情境,要完成这个转换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

二、中药鉴定与养护技术的特点

中药鉴定与养护技术是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含加工与营销方向)、中药制剂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针对中药材生产、中药材鉴别、中药材养护、中药材购销等职业岗位设置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它是本校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将中药鉴定技术与中药养护技术两门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的新课程。中药鉴定、中药养护是药品工作技术人员应有的专业技能。主要讲授中药性状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显微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显微特征描述方法、理化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及中药材商品基本养护技术。介绍常用中药的来源、主产地、采制、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包括根类、根茎类、茎木及树脂类、皮类、叶类、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藻菌及地衣类、动物类、矿物类,并介绍了中药粉末的显微鉴定、中成药的显微鉴定、未知粉末药材的鉴定的知识。讲授中药商品变异现象、中药商品变异因素以及一般商品养护与易变异商品养护方法。本课程以中药的四大鉴定方法及养护技术为手段,阐明各个中药具体品种的名称、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功效、商品形态及养护等内容,指导学生对中药的识别、鉴定和养护,并通过实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四大鉴定法在具体品种上进行真伪鉴别和针对中药材进行养护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了应用化学、实用中药学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课程。

掌握本课程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中药炮制技术、实用方剂与中成药及其它后续课程,以及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生产、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主要的,中药行业各岗位在国家职业标准中均有对中药鉴别能力的要求,中药鉴别与养护技术是中药行业岗位群的行业通用技能。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养护技术又是中药验收员、中药购销员等岗位的职业特定技能。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真正做到鉴别中药的真伪和优劣,并为学生通过医药商品购销员技能证书的考核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中药养护技术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药材养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的培养目标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必须结合中药鉴定、中药养护的特点及社会的专业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中药鉴定为核心,辅以中药养护的知识及技能,要求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相应的养护技能。中药鉴定有四大鉴定方法,即基源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从传统的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便方法鉴定药材的外观性状特点,外观性状包括大小、形状、表面、断面、质地、气、味、水试和火试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到现代的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技术、使用仪器进行研究分析的先进高端鉴定方法。如: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荧光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相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各种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检测手段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定的方法中,大大丰富了中药鉴定的内容。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过程

(一)课程项目化设计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设计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在现今社会职业形势基础上分析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第二步,设计学习情境,即构建“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要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在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前要确定本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在设计的各个教学情境单元中要体现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个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情境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情境是由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具体工作任务转化而来,在教学情境中,一般以具体的任务形式来体现。第三步,编制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大纲。

按照以上三步,我们课题组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广西药用植物园种子种苗公司、南宁市华泰饮片制药厂、德洲医药公司、桂和堂等几家中药种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调查,组织企业专家对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含加工与营销方向)、中药制剂技术专业岗位群进行了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典型工作任务,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提出了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整合形成中药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与生产、药品检验和药品经营与使用四个职业行动领域。行业企业专家提出职业工作过程中的职业能力,专家结合职业能力对学科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解构,再结合学院实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重新序化并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职业能力基础课(必修课,占总学分25.52%);第二部分为职业能力核心课(必修课,占总学分44.83%);第三部分为职业能力拓展课一(系级选修课,应修满12学分,占总学分8.28 %)、拓展课二(院级选修课,应修满8学分,占总学分5.52%)。以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为例,职业能力基础课设置了应用化学、植物生产环境等课程。职业能力核心课设置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实用中药学基础、中药鉴定与养护技术、中药炮制技术、医药市场营销技术等六个专业方向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课程排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二)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总体目标:学习完成本课程设计的项目任务后,学生会运用传统鉴别经验和现代鉴定方法鉴定常用中药,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相关中药研发实验操作、中药材基本养护等工作打下基础。能运用中药鉴定、养护的技能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完成中药鉴定、养护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树立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课程目标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中药鉴定及养护操作必备的基本知识;理解350种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认知与中药鉴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中药鉴定的目的、依据和方法;掌握中药养护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中药的来源、主要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熟悉中药的采收、加工、贮藏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掌握各种不同中药材养护技术;了解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常用中药的主产地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了解市场假劣药材动态及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动态;了解中药理化鉴定的基本方法和20种药材的理化鉴定要点。

2.职业能力目标。能用性状鉴定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定350种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优劣;能用显微鉴定技术准确鉴定20种常用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熟练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综合操作技能;学会借助相关书籍解决中药鉴定的实际问题;会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新知识;会针对不同的中药材设计具体的养护方案。

3.职业素质目标。树立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为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围绕职业工作过程中实际工作任务来展开,课程内容进行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中药鉴定与养护技术课程根据中药鉴定行业发展和领域,职业岗位群需求,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中药的四大鉴定方法为手段,围绕四大鉴定技术开展各类型中药鉴定及配套相关养护技术,教学内容为专业教学服务。设计“中药鉴定与养护基础知识”“中药分类鉴定技术”“中药分类养护技术”共3个学习情境、15个项目任务,将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解构,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进行重构,每个学习项目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指引学生自觉组织相关知识及技能来完成任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四)课程教学实施及教学方法

学习项目的实施主要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根据不同类型项目任务类型,灵活多样地采用“任务驱动、工作引导、项目导向、工学交替”四阶段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完成不同学习项目内容,教师灵活选择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突显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的特点。表2以项目3植物类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为例,说明了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使用。

表2 项目3植物类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

课程 中药鉴定与养护技术

学习情境 中药分类鉴定技术

项目名称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 建议课时 2(80分钟)

知识目标 1.掌握黄芪、甘草、党参的鉴别;

2.掌握党参与明党参、柴胡与银柴胡、白芍与赤芍的对比鉴定;

3.熟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一般鉴别方法;

4.了解苦参、银柴胡的性状鉴别。

能力素质 会运用中药的基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综合操作技能;

会借助相关书籍及互联网解决中药鉴定中出现的新的实际问题;

会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新知识。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黄芪、甘草、党参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教学难点 甘草和党参的来源,药材鉴别。

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2分钟;2、复习引入新课3分钟;3、设计情境,提出任务,5分钟(资讯);4、小组学习讨论并制定任务的实施方案,计划20分钟(决策、计划);5、方案的实施,计划30分钟(实施);6、项目完成效果评价,计划8分钟(检查、评估);7、拓展知识的学习,计划10分钟;8、课后作业安排,计划2分钟。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

2、项目教学法;

3、头脑风暴法 【教学评价与分析】 评价内容:知识能力,制定方案能力,方案实施能力(含小组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方式:教师评价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实践教学针对相关的专业工种,实施“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采用“做、论、讲、评”四环节教学法。做,即实际操作,包括校内实训、现场实训(在企业进行)。体现并要努力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技术要实用、过硬,以为学生一毕业就能够熟练胜任有关工作岗位而进行设计。

(五)课程评价及考核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评价模式融入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模式。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为目的,具有“过程性、多元化、双向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具体评价及考核方式如表3。

项目3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4 植物类茎木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5 植物类皮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6 植物类叶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7 植物类花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8 植物类果实种子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9 植物类全草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10 树脂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11 菌、藻、地衣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12 动物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13 矿物类中药鉴定技术

项目14 中成药鉴定技术

项目15 中药分类养护技术 1.学习态度

2.学习纪律

3.操作技能考核

1.学习态度30%

2.学习纪律20%

3.养护报告20%

4.操作技能考核30%

综合

评价

将各评价单元的分数按照比重累计相加后,按照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四、教学实践效果

在讲授完中药鉴定与养护技术课程之后,进行期末考核,最终进行综合评价。约有90%以上学生可以顺利通过闭卷考试,几乎所有的学生能顺利通过操作技能考核,最终取得本门课程的学分,成绩比传统模式授课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操作技能考核,比传统模式授课学生能鉴别出的药材增加近百种。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学生参加每年的中药理论知识比赛和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现实企业工作情境指导下,把教育目的、过程和结果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相互联系起来,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岗位工作的特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更锻炼了老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职业整合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5)

为做好全县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20XX年度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根据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20XX年度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的意见》(桓人发[20XX]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现对全县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制定以下方案。

一、年度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20XX年度全县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要在认真总结20XX年度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整个考核工作从20XX年3月8日开始,20XX年3月15日前结束。

为确保年度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局党委成立了20XX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年度考核工作。各单位也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年度考核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考核计划,做好准备工作,保证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对被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等次的人员,可视同称职(合格)等次晋升级别和档次,但当年不发年终考核奖,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通过诫勉谈话、上岗培训等办法,促其改正提高。

这次年度考核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个人总结。个人总结由被考核人按照考核内容将自己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以工作实绩为重点,针对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实事求是地总结。个人总结填写在《年度考核登记表》中“本年度工作总结”或“个人总结”一栏。国家公务员填写《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机关工作者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填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二)民主评议。年前由县委考核的科级干部、年后由局党委考核的部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再进行评议,其他工作人员的考核由各单位组织进行。在评议过程中,参加评议的人员要坚持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严格按标准和要求评议。各单位考核小组要在全面了解被考核人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防止和克服“以评xx”、“重评轻考”、“以票取人”等简单做法。

(三)主管领导评鉴。本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考核由县分管领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20XX年度县直部门履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评比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提出评鉴和等次意见;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由局党委主要领导根据其工作考核情况进行评鉴,并提出评鉴和等次意见;其他工作人员的考核分别由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根据其工作考核情况进行评鉴,并提出评鉴和等次意见。评鉴意见填入《年度考核登记表》中“主管领导评鉴意见”或“本单位评鉴意见”一栏。内容包括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和考核等次意见。

(四)审核。审核分层次进行。年前已由县委组织部考核的科级干部的考核等次,由县委组织部根据考核情况审核后确定;未按科级管理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评鉴意见和考核等次由局党委根据考核情况审核后确定;其他工作人员的评鉴意见和考核等次,由各单位考核小组负责审核。考核意见和考核等次要填入被考核人《年度考核登记表》中“考核委员会(小组)审核意见”或“审核意见”一栏。

(五)确定考核等次。在经过审核的基础上,局党委主要领导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等次予以确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他工作人员的考核等次予以确定。

(六)反馈和复核。反馈由各级考核组织通过单位主管领导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并由被考核人签署意见。

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本单位考核小组申请复核。考核小组要在接到复核申请十日内,进行认真调查,提出复核意见,若被考核人仍有异议,可向县考核委员会提出申诉。

二、关于对下列人员的考核

(一)各单位20XX年2月1日以前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参加年度考核。但在其提前离岗期间,无违纪违法行为的,年度考核结果按称职(合格)对待。

(二)20XX年内办理退休手续和提前离岗手续的人员,参加年度考核。

(三)20XX年新录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试用期间,由单位对其进行考核,但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只作为定级的依据。

(四)20XX年系统内调动的工作人员考核由现单位结合在原单位的表现对其进行考核。

(五)当年的退伍军人,可根据退伍时的鉴定及近期表现对其进行考核,确定考核等次,并作为一个考核年度计算。

(六)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工作人员,由原工作单位进行考核,主要根据学习、培训表现确定等次,其学习、培训的有关情况由所在学习、培训单位提供。非单位派出,但经单位同意外出学习超过半年的,不进行考核。

(七)因病假、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从企业单位调入事业单位不满半年的工作人员,不进行考核。

(八)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未停职的要进行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已停职的不再进行年度考核。立案审查已结案人员,可根据对其处理情况确定考核结果。结案后未受党纪、政纪处分的,立案审查期间仍按正常考核确定等次。

(九)受警告处分的工作人员,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党内严重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或行政记过至撤职处分的,对其进行考核时,受处分的当年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当年,因犯与职务行为无关的错误的,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按正常情况对待。受党纪处分同时又受行政处分的,按受党纪处分的情况确定其考核等次。

(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管制、拘役、缓刑期间不参加考核;缓刑期满正式分配工作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从正式分配工作的第二年起参加正常年度考核。

(十一)被收容教育、劳动教养的,在收容和教养期间(含所外执行的),不进行年度考核。期满正式分配工作半年以上的可进行年度考核,确定等次。

(十二)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经教育后仍然拒绝参加年度考核的人员,可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十三)因公负伤人员养伤超过半年的,不参加年度考核,养伤期间无违法违纪行为,可作为正常考核年度对待。

(十四)事业单位中停薪留职人员不参加考核,经组织批准复职后,当年工作时间超过半年的,可参加年度考核并确定等次。

(十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参加年度考核、考核未定等次或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不发年终考核奖。

(十六)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

三、关于优秀比例的确定

1、各单位科级工作人员按35%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

2、各单位一般工作人员按11%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

3、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优秀等次根据《关于20XX年度县直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评比的实施意见》(桓发[20XX]XX号)文件确定,其优秀指标占本单位指标。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信访、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招商引资一票否决的部门或单位党政一把手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四、关于考核结果的公示和审核备案

(一)公示。根据有关规定,对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科级工作人员,组织人事部门予以公示;对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其他工作人员,由各单位进行公示,时间为3天。通过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公示期间实行举报工作负责制,确保受理工作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举报电话:2621872、

(二)审核。在公示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和县人事局将对各单位考核结果进行审核批复。审核内容包括单位考核的范围对象是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各类人员名册是不是准确无误;对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人员,必须有书面说明的处理意见。经审核不合格的,不予批复。

(三)备案。考核评议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填报以下有关的材料,于20XX年3月16日前上报局组织人事科备案:

1、《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2、《年度考核登记表》;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4、《年度考核情况审核备案统计表》;

5、《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名单》。

《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年度考核登记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由组织人事科单独发放;《年度考核情况审核备案统计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名单》见附件。

依据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职务工资的,从审核备案的次月起按规定办理兑现手续。经考核确定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考核奖,其标准为当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资,奖金发放按资金渠道列支。

对在年度考核中确定等次的人员,实行《年度考核手册》注册登记制度,由各单位如实填写考核等次。对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证书》,作为评定职称、增资晋级和奖励的依据,由单位负责填写优秀等次证书。《年度考核手册》的注册登记和优秀等次证书的审核验印由组织人事科负责组织,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这次年度考核工作是加强单位建设的重要环节,年度考核结果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惩、培训、辞退的重要依据。因此,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20XX年度考核工作顺利进行。

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例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星移斗换,不知不觉一年已成为过去,通过XX年的工作,学习,劳动,出警,辞旧迎新,在这一年中,经历过许许多多工作上的酸甜苦辣,人生道路上的不平与坎坷,但仍然坚定信念,渡过XX年,非常不平静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迎来展新的XX年。过去紧张,忙碌的生活都成为历史,现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作如下个人总结:

一、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1)是认真参加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深刻领会开展这次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来指导工作。

(2)是进一步加强公安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不仅熟悉公安业务工作,而且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4)是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好xx部五条禁令九要九不要,等各项规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二、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充分发挥了领导参谋助手作用。

XX年10月28日以前在公安局警令部接访处大厅值班室工作,在部门领导的正确指挥下,领导我们前进的方向,督促我们行动的准则。努力学习,搞好本职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一些有益的闲杂事情,打扫卫生,浇花水,有关办公区的安全检查,群众来人来访以及询问,都做到热情的将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特别在节假日,包裹、信件、挂号、邮递特别多,工作繁忙,常常加班加点,顾不上休息,做好和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三、工作认真严格

工作上严格遵守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切实做到:不让办事的人员在我这里冷罗;不让工作的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机关的形象因我受到影响;不让群众利益因我受到侵害;不让工作的事在我这里压延误;不让工作机密在我这里泄漏;不让影响团结的言语在我身上出现;不让违法违纪行为在我身上发生。平时团结同事和睦相处,积极上进,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好人好事不断涌献出来,助人为乐,借钱与他人,捐款扶贫救济。宣传教育,调解制止他人参赌,打架斗殴。劝人从善,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做人诚实,办事守信。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四、XX年11月4日,被公安局局党委研究决定,调整到新的工作岗位,装备财务处工作。

在本处内务会议上,汪领导交待本人工作安排,局机关内务事宜。大院花草、树木,以及与保安配合,协作的事情,办公大楼局各处、支队、部门、楼层的办公用品,安全维护、维修等事项的管理工作。XX领导交待:工作中的事情,维修的过程,报销,到仓库保管员郭姐那里领一本笔记本,做好事情的记录,维修事项记录。对所做的工作及时督促,监督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协助领导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6)

1、党管干部的原则;

2、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走群众路线的原则;

5、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6、按照组织程序考核的原则。

第三条  干部考核的内容: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综合协调能力、专业水平、联系群众和作风等十个方面为主,着重考核干部学习、工作、思想、作风等的现实表现。

第四条  干部考核的范围:

1、本局领导班子成员;

2、副科级以上中层干部;

3、##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4、咨询;

5、后备中层干部及##企业领导班子后备人员

第五条  干部考核的形式分为干部总体情况考核、干部综合考核和干部日常考核三种。

第六条  干部总体情况考核每年七月份进行一次,主要考核干部本人分工负责的工作进展情况、三项目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干部本人的理论学习情况、干部领导作风情况、班子的团结协作情况等。

第七条  干部总体情况考核的方式采用与本人谈话、与其它班子成员谈话,与职工群众谈话和在干部本人所在单位职工中进行民主测评等形式。

第八条  干部综合考核是全面考察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的一种手段。综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时间初步确定在次年元月进行。

第九条  干部总体情况考核和干部综合考核的具体办法和具体时间由党委工作部提出,经党委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条  对局班子成员的综合考核办法:

1、考核对象在中层干部大会或职代会上做述职报告或在班子成员会上做述职报告;

2、职代会代表对考核对象进行民主评议;

3、考核对象做出自我鉴定;

4、由党委对考核对象做考核鉴定结论。

第十一条  对中层干部和农电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考核办法:

1、在考核对象单位召开职工大会,由考核对象述职;

2、对考核对象进行民主测评;

3、与个别职工谈话。谈话人数不得少于单位职工总数的1/3,全面了解干部的学习、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情况;

4、检查被考核对象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

5、考核对象做出自我鉴定,并经所在支部委员会讨论通过;

6、考核对象所在支部做出鉴定;

7、职代会民主测评;

8、考核组依据职工测评、谈话和鉴定,综合日常考核情况,做出综合考核鉴定。

第十二条  综合考核鉴定的内容应如实反映干部的工作、学习、思想和群众反映等情况,并如实地记录群众评议结果。

第十三条  后备中层干部和农电企业领导班子后备人员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有:

1、检查后备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笔记;了解掌握后备干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情况。

2、与后备干部本人进行谈话。加强组织部门与他们的联系,掌握他们的成长进步情况。

3、后备干部自我鉴定;

4、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组织民主测评;

5、考察后备干部的思想、作风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考查他们工作、管理水平和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情况。

第十四条  干部日常考核是对干部日常工作、学习、思想、作风等方面日常行为的考核,是对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局党委及班子成员的日常考核由党委工作部组织实施;中层干部、咨询、后备中层干部和各县(市)电力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后备人员的日常考核由党委工作部与各单位党支部共同负责组织实施,以各支部为主;后备中层干部的日常考核由各支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党委工作部是在党委领导下的组织管理部门,其在干部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负责本单位包括各县(市)电力局领导班子在内的中层及以上干部的管理教育;

2、组织每年的干部考察考核,建立并完善干部管理档案,为党委使用干部提出意见和建议;

3、负责干部的日常管理,指导各单位的干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及作风和成长情况,便于党委使用干部,党委工作部将为下列干部建立干部管理档案并做为日后提拔使用的依据。

1、本局党委及班子成员;

2、本局副科级及以上中层干部;

3、本局后备中层干部;

4、本局咨询;

5、###局领导班子及后备人员。

第十七条  干部管理档案收集归档的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履行表;

2、干部学历资料的复印件;

3、干部外出学习、培训资料;

4、干部个人的发明、创新成果的报告资料;

5、干部任免资料;

6、干部奖惩资料和违章违纪情况资料;

7、干部考核所形成的资料;

8、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第十八条  干部日常考核方式主要是各支部填写“干部日常考核写实报告”,由支部书记填写,每月填写一次。主要填写干部工作完成情况,政治理论学习情况,遵纪守法情况和领导作风情况等。每年年底交回党委工作部归档,重新领取新年度的“干部日常考核写实报告”。

第十九条  《重大事故〈事件〉责任登记表》是干部工作和作风方面的重要记载,是干部日常管理考核的主要形式,此表由党委工作部商定有关部门或单位后填写,并及时归干部本人管理档案。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7)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提出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只讨论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不涉及学校

评价。

一、改革学生评价模式的原因

全面评价学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衡量育人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视校内评价,忽视学生实习等校外学习方式的评价;二是重视理论课程的评价,轻视实践课程评价。评价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这种评价方式强调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忽视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偏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二、评价模式改革的实施

要进行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就要理清学生评价的内涵。对学生的评价包含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权重等许多方面。从评价内容来看,包括学习评价和行为评价,也可以说包括课程体系内的评价和非课程体系内的评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按照课程设置内容,对学生学习评价就包含公共基础课评价、专业理论课评价、校内实训评价、一体化课程评价、校外实习评价等丰富内容。

1.理论课程(包括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评价

理论课程评价重点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评价方式主要采取理论考试,直接的评价标准就是考试试卷的参考答案,老师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传统的评价方式,其特点是评价过程短,主要是在期末,属于结果性评价,效率高;评价结果客观,统一试卷,人为因素较少。

2.实训课程(包括一体化课)评价

这种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些课程主要采取的是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操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如果只看结果,是很难评价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在评价标准制定上不能只对结果设定标准,也要对过程制定标准,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方式上有些难以把学生放在一起统一评价,只能采取个体评价的方法,这就需要把统一评价与个体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主体上,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参与,或者小组评价。实训课程的评价和理论课程评价在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上有较大的差异。

3.校外实习评价

校外顶岗实习评价与校内评价不同,学校容易忽视校外实习评价,感到校外实习评价难以操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的第二十一条规定: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双方共同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统一格式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经历证书》。第二十二条规定:明确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考核方式为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学生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学校为合格学生颁发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共同认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经历证书》,并纳入学籍管理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经历证书》内容包括实习单位与学校双方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与鉴定,依据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依据。这些规定为学生实习评价提供了依据。

4.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是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属于比较权威的评价方式。

三、需注意的问题

1.评价要以能力为本位

以能力为本位,是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以能力为本位,就要着重评价学生的能力,对能力的评价不同于对知识的评价。所以中等职业教育要进行评价模式的改革,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的要求,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2.重视过程评价

能力是生成性的,有个过程。比如对消防灭火的考核,不仅要看有没有把火灭掉,更要考核学生对灭火器材的选择是否正确,动作是否符合要求,过程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3.评价的多元性

评价模式改革,就是要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学校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又有顶岗实习企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职业鉴定部门对学生的评价,当然也有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等。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评价的诉求是不同的,这种多元化评价更容易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4.评价的差异性

评价的差异性是与评价的统一性对应的,理论课程的评价一般采用同一张试卷、在同一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但是对于实践课程及实践过程的评价很难做到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用统一试题来考核。例如,在救生艇筏的考核中,每个学生在救生艇上的岗位角色是不同的,对考生的动作技术规范要求也不同,针对不同角色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评价。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要把统一性和差异性结合起来。

5.评价的整体性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6—0019—01

学生专业技能考核鉴定,是落实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培养目标的主要保障,是解决技能训练目标模糊、随意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手段。下面,我就根据多年对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式方法的探索,谈一点个人的见解。

一、建立稳定的技能考核体系

1.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加强管理。

(1)确定科学、可行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就是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而展开的教育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依据以市场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为标准,以任务为引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的原则。要依据劳动技能鉴定部门技能鉴定标准和行业要求,制订出明确的、超前的各专业《专业技能培训总目标》和《专业技能实训考核标准》,明确规定出初、中级操作员人才应具有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2)制订各专业三学年技能训练、考核计划和细则。为了保证各专业都能严格按照技能达标目标进行培训、考核,要依据劳动部门颁布的技术鉴定标准和岗位标准的要求,制订配套的科学、可行的《技训达标实施办法》《专业技能考核细则》,并对技能训练、考核有关事项做出量化规定。

技能考核一般是按学期进行,为了使考核便于操作,每个学期又需制订专业技能考核计划和实施细则,印制“学生技能考核成绩表”。在该表中要体现出考核项目内容,每位主考教师评分情况、学生回答或操作情况记载、考核成绩计算过程与结果。考核结束后,此表装入学生档案。

(3)成立考核组织机构。学校以技能鉴定所为依托,成立校级技能考核领导小组,对全校各专业技能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下设二级考核小组:一是专业技能鉴定,学校承建技能鉴定所,每学期对全校各专业班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技能鉴定并颁发相应的技能鉴定等级证书;二是各专业考核工作实施小组,由各专业教研组长具体负责该专业的技训实施和各学期的阶段考核。

2.认真制订考核方案,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

(1)分级考核,分段推进。

一级考核。即阶段考核,就是将各专业技能训练总目标分解为学期分目标,再将学期目标分解到每个学月,制订出各学科学月考核目标、标准,根据学月目标、标准,进行学月技能训练,每学月进行一次考核。这项工作由各教研组的专业考核小组随机组织进行,考核成绩记为平时技能考核成绩。

二级考核。由学校技能鉴定所统一组织对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技能等级鉴定考核,考核成绩上报上级技能鉴定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鉴定证书。要求学生毕业前都能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学生最后凭双证或多证就业。

这两级考核中,一级考核是过程,二级考核是结果。两级考核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2)合理组卷,逐个考核,抽签定题,当场操作。

一级考核,应根据技能鉴定标准,由专业课教师提前拟出若干考题组建题库。并根据难易程度、原理题与操作题适当搭配组成考题,制成题卡,以供学生抽签定题,学生抽签时不得有重复。考核时,按事先排好的顺序逐个抽签考核。学生拿到考题后当场回答或操作,一般不留给准备时间,也不允许别人帮助,在规定时间内考核结束。

二级考核依照技能鉴定部门规定执行。

(3)考核小组成员分别评分,当场公布成绩。考核时,参与考核的成员,严格依据《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分别评分,然后取平均分。学生考核成绩当面公布,记入学生成绩册,技能成绩不及格者,没有资格参加最终的技能鉴定,技能鉴定不合格的不能评选优秀生、三好生。

二、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技能培训、考核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43-03

【Abstract】Aim at some malpractices of pharmacognosy examination system, the exploration on reformation of test content and test type, and so on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a estimation system of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teaching examination has been taking in this paper. By optimizing curriculum’s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t facilitated student’s studying initiative. In the same time of theoretical study,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ed student of hi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t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advancing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Pharmacognosy Examination reform Quality of teaching Ability development

《生药学》主要研究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的真伪优劣和内在质量变化规律,探讨生药资源和可持续利用。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生药真伪优劣的鉴别能力及开发利用生药资源。所以,以前的生药学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生药鉴别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课以对生药进行显微鉴别为主,理论考试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实验考试局限于生药的显微鉴别。缺乏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而学生考试前突击背书,考后就忘。这样怎么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药学人才呢?为此,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生药学考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生药学》考试改革前的问题

以往《生药学》考试多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甚至以一份期末考卷的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尺码,这就使得一些学生采用考前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背对考试内容就能得高分,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没有背对考试内容,考试成绩就不理想。还有学生考前想方设法从老师那打听考题,要老师划考试重点,这样的考试怎么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以往《生药学》考试也采用过单一的开卷考试,结果两极分化严重,在考场上翻书快,参考资料带的与考试内容相符的学生往往考高分,反之考低分。还有学生认为开卷容易,根本不认真学习,考场上翻书连答案都找不到,考不及格。我院曾有个高职班生药学开卷考试不及格率达56%。

以往《生药学》考试内容单一,以选择题为主,学生答题只涂答题卡上的a、b、c、d或e,很少涉及生药伪品鉴定、质量评价及生药资源利用等内容。导致学生在外单位实习写论文不会用《生药学》知识。如有的学生把赤茯苓(茯苓近外皮的淡红色部分)与白茯苓(茯苓内层的白色部分)当成两个种;把茄科植物曼陀螺的双韧维管束说成异常构造;做贮存对生药黄柏质量的影响,选用的实验材料只贮存了1~6个月……问题不少。

以往《生药学》考试评价方式不合理,基本上是以一份期末考卷的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尺码,这样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许多学生平时不看书,不认真做实验,只在考试前突击背书,学习的目的是考及格,至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很少有人考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培养的学生怎么能适应现代医药事业的需求?考试改革迫在眉睫。

二、《生药学》考试改革的实践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生药教研室响应桂林医学院党委关于考试改革的号召,在《药用植物学》考试改革[1]的基础上,进行《生药学》考试改革,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制订了考试大纲,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课程考试的目标,有目的地开展教和学。积极倡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方式,不断改革考试内容,逐步建立健全合理与科学的教学考试评估机制。

1.改革考试内容

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考试内容偏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考核,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只重知识的记忆、注重分数,因而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因此必需大力革新考试内容,改革后的《生药学》考试内容坚持以能力发展为主,减少机械记忆便能作答的题,增加综合分析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考核,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实验考查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含仪器、设备的使用)、结果分析等。例如2010级药学生考核生药学实验,一改以往只考核学生平时实验做过的十几种常用生药的粉末两两混合,做显微鉴别,这属于应证性实验。代之而来的是创新性实验,即由学生自己选择药用植物园中种的药用植物或其它地方的药用植物,上网查它们是否被别人做过生药学研究,选没有做过生药学研究的药进行生药学研究,应用生药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对该药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包括组织切片、绘图、描述特征,并通过数码互动装置将生药的显微图象真实地记录下来)、理化鉴定(包括试剂的配制,各类成分的提取,理化鉴定结果的描述与判断),最后将全部实验过程、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等写成论文。从2010级药学生以创新性实验的形式考核生药学实验的结果看,学生应用了《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及分析手段来研究生药,所分析的生药都是前人没做过生药学研究的材料,经他们研究后,写出的论文图文并茂,并找到了每个药的鉴别特征,所做的研究及写出的论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这样的实验考核,学生懂得了查文献资料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研究生药,了解了科研的基本方法,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发表科研论文。通过这些举措,为将来做毕业专题和其他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创新考核从强调记忆转变为强调智能开发和素质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使过去的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教学科研型模式。而理论知识考核也不再是以选择题为主,60%的试题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如某药材公司派青年人去收购党参、黄芪、甘草、当归、何首乌等根类药材,在没有仪器和化学药品,也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请你给他们支招;某单位只提供显微镜,要求青年人检验1包药粉中是否有肉桂、厚朴、黄柏、人参、石菖蒲,请你给他们支招。这样的题目可考察学生对生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应变能力,考查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2.改革考试方法和形式

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实际上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绊脚石。[2]其中考试形式单一化导致教师在课堂单纯为了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为了应付,缺乏学习兴趣,只在考前突击记忆,考试目的功利化,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严重影响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使学生能在考核中充分显现出自己的特长并锻炼各方面的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在教改中对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如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验设计、实验现场考核、抢答、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生药鉴别大赛、写调查报告等,考核时间也不限定在期末进行。同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1)了解我最喜欢的生药的研究进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我们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生药的研究进展为题,查阅文献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综述,并上交附加全部参考文献全文的文件夹。学生有研究家乡特产药材的;有写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的;有写中药降血糖的药理研究进展的;也有写抗癌中草药的最新报道的。然后在班上宣讲,每个同学参与评分。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文献、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明白知识无处不在,学会了随时搜集身边的资料充实自己。

(2)理论联系实际,到药材市场中调查研究生药的真伪优劣。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由学生搜集和研究资料,完成任务。这类有研究性质的作业,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科研意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良好作用。如在生药鉴定章节的教学中,老师举了桂林药材市场中出现的一些造假现象:用豆科植物刺田青的果实冒充决明子;将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根染成紫色冒充紫草;甚至用毛茛科雪上一枝蒿冒充五加皮泡药酒毒死了人等。学生们感到生药真伪鉴定对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非常重要,很想自己把假药揪出来。于是老师带学生到桂林药材市场参观,并安排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如果鉴定出假药,记实验考核优秀。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3]于是学生纷纷买中药,带到学校,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通过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与药典上记载的鉴定方法和鉴别特征进行对照,从而确定自己买的中药的真伪,并写出鉴定报告。有的学生果然鉴定出了假药。它们分别是用百合科麦冬的根状茎染成黄色冒充黄龙草、用桑科薜荔的果实冒充王不留行、用海棠果冒充山楂、用去掉芦头的人参冒充西洋参。

(3)生药鉴别大赛。《生药学》教研室与团委已联合举办了两次生药鉴别大赛,为了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生药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以致用,使广大学生能掌握常用生药的鉴别方法。通过初赛选拔前20个参赛队进入决赛,最终角逐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生药鉴别大赛的内容有生药的来源、鉴别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等,全体评委给出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小组的得分。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生药真伪鉴别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对生药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这样的活动引起了全校不同专业同学的强烈反响,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由于生药鉴别大赛是生药学考试方式改革的形式之一,凡是参加和获奖的学生记生药学平时成绩,见表1。

总之,教师根据《生药学》课程的特点和全面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探索恰当的考核形式。形成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见表2。

三、改革成绩的评定方式

考试不但具有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激励作用,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评分方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要靠考核评分结果来检验。所以,想要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改进考核评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这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又能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提高。因此,我院在《生药学》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改革的同时,还对考核成绩的评定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力求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目前的方案如下:

课程总成绩由几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形成性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中论文综述占20%、实验考核占20%,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讨论发言、作业、生药鉴别大赛、面试等,期中考试占10%)。这样的综合评价不但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生药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从多方面考察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较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某方面成绩如论文或综述成绩的评定可让全班学生在听论文演讲后参与打分,然后将全班学生打的分相加,除以全班学生人数,得到的平均分为该生的得分。这样的评价方式不是教师说了算,让全班学生参与,综合了大家的评价,使成绩的评定方式更科学合理。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四、生药学考试改革的初步成效

桂林医学院《生药学》考试改革已在两个班试行,并以考试改革前的班为对照班,而考试改革班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检验考试改革效果。检验指标初步设为:写论文或综述的数量,写论文的学生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比;将10种生药提供给考生,其中有伪品,检出伪品的学生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比;将2~3种生药的混合粉末提供给考生,根据显微镜检验,全部判断正确的人数,除以全班学生人数,得出判断正确率;参加创新实验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比。通过对比,初步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检验考试改革效果,见表3。

五、结束语

传统的教育制度带有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使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等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断改进考核评分方案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又能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提高。通过训练学生的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事业的创新人才,才能适应医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10)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办学中,河北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指出,不管是职业类院校还是非职业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都要面临着择业就业,从事某一职业。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实行了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积极推行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结合多年人才培养经验,学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方案的制定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教师研讨后共同确定。如果调研不充分,会导致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不很匹配而影响学生取证和就业。

所以,为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学院制定了建立在充分调研、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典型工作任务法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言,根据目前企业职业岗位群设置情况,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确定毕业生从事该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资格。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核心的理论及实践课程,比如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实习、电厂水汽分析实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完善职业能力培训过程

近年来,学院在职业培训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以前的理论课程与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结合职业技能考核优化完善。将理论的“认知”与实践的“应会”结合职业资格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比如,电厂化学专业将原来的分析化学与电厂水汽分析监督项目相结合,改为“电厂水汽分析检验”理实一体课程,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间隔,有针对性地将电厂实际监督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职业感,同时为后期“电厂水化验员”职业资格的考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实训教学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融合完善。根据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要求,有目的地设计实训实验项目,有效实现校内实践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的对接,使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实训教学完美融合。

比如与高职电厂化学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有电厂水处理值班员和电厂水化验员。开出的相应实践教学项目有电厂水处理实习及电厂水汽分析实训等实践课程。另外还有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情景教学等教学形式。这些多样的教学形式在确保“双证”融通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自身职业技能的训练,所有实训课程在学习内容上与上述岗位的职业资格紧密结合。通过实践训练,学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克服了畏惧心理,鉴定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正常发挥,取证率可以达到100%。

不断优化完善实训、实习条件。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开况来看,有些院校在保证相应工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资格考核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强完善。一般来说要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资格考核的要求,来建立完善实训、实习设施,这样可以将日常教学的实训实习项目与职业资格的要求紧密结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从而提高办学效率。

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校企文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标准,打造一个理念超前、服务一流、管理科学、具有真实企业实践环境的一体化教学平台,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作为学生接触实际、实验技能、提高能力的校外课堂,其功能要达到保证实训结束即能到用人单位顶岗的目的。同时,可以作为标准化的职业资格考核场所。

比如高职电厂化学专业,为了强化学生电厂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能力及电厂水化验的职业能力,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电厂水处理仿真系统,不仅满足教学实训、实验需求,同时满足职业技能鉴定时对实践条件的要求,大大提高实训及技能鉴定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职业感。

此外,学院不断优化题库及复习指导资料系统,提高职业鉴定效率。比如,就目前电力行业所使用的鉴定题库和指导书而言,存在着部分考核内容陈旧甚至部分考试题目错误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在使用题库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惑,同时也不利于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进行。为此,学院对题库系统不断进行补充、更新功能,增加了网上模拟考试、随机组卷等功能,使整个题库系统向所有学员开放,达到传统培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公平性,提高鉴定效率。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环节

多年实践表明,职业资格考评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由于职业类院校的教师具有多重身份,既是讲师、技师,又是考评员,所以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会操作,还要掌握技能鉴定考核的规范。

为此,学院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保证职业资格鉴定的工作取得成功。针对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现状,学院定期安排教师下厂实践,以掌握现场实践技能,熟悉新技术、新技能。同时,学院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或考评员,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的指导及考评工作,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及考核标准融入学校技能鉴定工作中去,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进一步得到深化。

实习考核鉴定个人总结篇(11)

2.学校评价与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一致。近几年的招聘会上发现,众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招聘人员不再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使用一套自订的标准考查学生的能力,学校评定的学生学业成绩对企业招聘而言,仅仅只是参考。对企业来说,他们重视的是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等。以上问题,成为影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发展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建立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

1.具体含义。逐步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推行以能力为核心,探索以学生课程考试与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国家标准)鉴定结合的职业能力评价、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的职业技能评价、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评价的“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

2.评价要素。(1)建立以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和课程考核结合形成的职业能力评价要素;(2)建立与企业共同制定校内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的评价标准,以实训实习过程的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考核要求,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的职业技能评价要素;(3)通过企业调查、社会反馈形成的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评价要素。通过者三个评价要素的建立和完善,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评合一”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靠的学生评价长效机制。

三、主要环节

(一)职业能力评价

1.计算机应用(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是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职业标准执行的,对从事计算机的操作工(中级工),除要求能遵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其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技能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制定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相衔接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依据国家行业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岗位标准,深刻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标准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对照国家职业标准,把相关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内容融入到课程和教学中,建立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项目化课程,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评价考核机制,使考核既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又要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要求。项目化课程考核标准及方法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职业能力水平。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2.考核评价方法。根据以“能力为核心、项目为载体、学做合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确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以教学项目为单位,每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各项目成绩按考核评价标准要求,按比例计入总成绩。主要考核学生操作规范、学习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与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方法能力等。

(二)职业技能评价

1.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内容对接。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实际需要,邀请相关的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分析行业企业计算机应用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据此,制定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对接的学生实校内训评价标准。

2.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依据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内容的对接制订学生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标准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加强校内实训,实现课堂学训与实训地点的一体化,保证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使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技能鉴定,能够培养出最大程度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素质评价

企业调查、社会反馈形成的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评价基本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企业的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基本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反映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