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6:20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1)

答辩的准备(1)正确看待论文答辩,做好心理准备,克服焦虑心理和轻率心理。(2)认真研读论文,做好知识准备。(3)进行必要的模拟答辩,做好应变能力准备。

答辩的态度(1)态度要谦虚,老师提问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老师的话,也不能做小动作;(2)仪容要庄重、朴实、大方、得体。仪容要庄重、朴实、大方。容貌修饰要考虑自己的身份、职业、年龄。表情要自然、大方,待人要热情,目光平视。穿戴上要清洁、整齐,还要适合场合;(3)讲究礼仪。答辩前应向教师敬礼。答辩结束时,应向教师致谢。答辩结束后仍要对教师谦恭。如果教师是站着与你说话,你也应站着。教师没有说结束,不要急于离开。答辩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场,以示对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同时听取别人答辩也是学习的好机。

答辩的方法答辩时不仅要针提问被动地回答问题,还要适当出击,善于辩论。答辩中师生之间有时会围绕某些论点进行争论,这是正常的。遇到教师对论文中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予以否定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应当在谦逊平和的态度下充分运用论文中的材料或在写作过程中掌握的材半泪居理力争。即使自己的观点和流行的观点或权威的意见不一致时,只要“特之有故,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仍然不失为一场好的答辩。有时教师可能是有意质疑,切不司盲目附和,或态度暖昧,含糊其辞。当然,发现自己的论文某些观点有片面性时,则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承认不足之处,防止情绪的偏颇。

答辩的语言答辩原则上要求使用昔通话,忌用别人难以听懂的方言;说话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避免重复,甚至语无伦次;应用术语要规范,不能生造术语;说话要讲究速度节奏,语速适中,不能太快或太慢;表达要点的关键词句要强调语气,以引起教师的注意;同时,还要语言明确,用词准确,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夸大或缩小。这些语言技巧的熟练运用,都有助于增强答辩的效果。

(来源:文章屋网 )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2)

(1)态度积极认真.大多数人是头一次参加论文答辩,又新奇,又紧张,有的甚至有点不知所措.比如:某个班中有个年龄40多岁的同学,翻来覆去的把论文背了几遍,仍感觉心中无底,睡不着觉.

(2)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作第一线.有工作能力,也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基础理论较弱.

(3)大部分同学还不能较好的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联系起来.

针对毕业生的如上情况,这里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毕业论文答辩.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和目的

1,在毕业论文答辩时,答辩老师首先要求你简要叙述你的毕业论文的内容.叙述中要表述清楚你写这篇论文的构思(提纲),论点,论据,论述方式(方法).一般约5分钟左右.答辩老师通过你的叙述,了解你对所写论文的思考过程,考察你的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2,第二步,进行现场答辩.答辩老师向你提出2—3个问题后,做即兴答辩.其中一个问题一般针对你的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第二个问题,一般针对你的论文中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论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或专业实务进行讲(论)述.考察你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你实务(实际)工作的联系及帮助,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个问题,根据学生有一定工作经验,提出专业理论或实务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案例和实务,研讨理论依据或当前所学专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及热点问题.考察学生专业方面的潜在能力.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就是检查毕业生是否是认真独立完成的毕业论文,考察毕业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专业方面的潜在能力.答辩老师结合毕业生现场答辩情况评定答辩成绩.

二,毕业生如何准备和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1,对自己所写论文要十分熟悉.当然,通过独立思考,反复推敲,按自己的构思动手写成的论文,你一定是熟悉的.不过我们过去接触过的论文中,有的是把收集来的资料"粘贴"成论文,提交论文时,本人没有认真读一遍,交出的论文漏洞百出.比如,有的论文称"21世纪……",而后面的论述用的资料又是"1995年如何如何……".这样答辩时由于你对论文不熟悉,针对所提问题就很难回答;还有的毕业论文给人感觉写的不错,但答辩时却一问三不知,显然对这篇毕业论文你不熟悉.所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首先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

2,针对答辩提出问题的方向,在答辩前做些准备.

(1),对自己所写论文中涉及的专业基本概念和原理,在答辩前最好一一整理出来.比如,论文中我的第二个论点中涉及了某个基本概念,这个基本概念的内容我参考了某"专业书"的第几页,内容是什么,整理好备用.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3)

自述报告的以下内容:

1、自己为啥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对以上问题要认真思考下,需要时用笔记下来,最好写成发言的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不慌不乱。

二、答辩技巧

学生一开始要讲解下毕业论文的概要,这就是“自述报告”,需要在这边说明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主要技巧是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

三、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会有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所以我以为应该有此准备。

四、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都是第一次。很多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通常很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

五、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通常来说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

六、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的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

七、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注重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

八、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通常辩手很多,所以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4)

一、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少自信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一学期又刚好是毕业生择业的高峰期,因此使学生不能把精力放在充分准备毕业设计及答辩上。其次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依靠网络资源拼凑论文内容,完成毕业论文态度不认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对自己所完成的论文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造成答辩时缺少自信。

2.准备不充分

不熟悉论文的内容,不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大意、结构、提要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抱着投机和侥幸的心理,再加之平时基础不扎实,势必要造成被动的局面。如果答辩老师的问题再有些难度,那必然会有提问而无回应,有设疑而无解惑,一问三不知,尴尬和难堪的场面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3.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由于学生知识积累的局限,所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学生不能融会贯通,许多知识虽然学过,但是不能运用自如;还有的学生由于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转化能力差,只要涉及到比较分析就不知所措。

二、答辩过程中所采取的对策

1.答辩前做好充分准备,树立自信心

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答辩是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走向社会后,毕业生们可能要面对许多次的应聘面试场面,因此可以说毕业论文答辩对毕业生们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锻炼面试技巧的良好时机。带着这份信念,就会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效果。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5)

答辩是学校对硕士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15 分钟用的答辩PPT。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我们至少要对答辩报告书的内容尽量读熟,达到脱稿,照着讲稿直接念,效果会比较差。总之我们必须认真反复研读自己的论文内容和答辩报告书。

其次,备齐需要携带的资料。

1.硕士论文的底稿。

2.答辩PPT。

3.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

4.记录用稿纸。以便把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5.穿衣要整洁、庄重,着衣能给答辩老师一个最直接的印象——你对答辩的重视程度。

第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要进行答辩,首先就要明确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硕士教育重在训练科学的思维、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学术文章甚至是创造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考察到如下:

1.论文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乃科学研究的基础,论文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难逃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势必不能通过专家评审。

2.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11-03

2010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的通知》(苏教科院科[2010]11号)(以下简称《通知》)。四年来,广大教师在教案撰写、课件制作和说课几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范式,但对答辩却常常一头雾水,产生了一些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笔者于2014年参加专业技能课程“两课”评比,经过层层比拼,获得农林牧渔类示范课。

一、教案、现场和答辩说课的区别

“两课”评比由教案、现场说课和答辩三部分构成,采取单项评分、总分排序的办法确定奖项,不超过参评教师总数20%的比例确定为示范课,不超过60%的比例确定为研究课。答辩和教案、现场说课相比难度最大,也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教案

《通知》要求所有参评课必须使用国家或省规划新教材。在备课方面,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和教学设计,正确把握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学什么、如何学。专业技能课程,重在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评比设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教学策略、教学程序、资源开发、教学反思六个评价点。也就是说,“两课”评比无论是教材的约定、内容的规定、程序的确定、标准的核定都是非常具体的。参评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教案”进行打磨和润色,因此教案的质量差距是不显著的。

(二)说课

“两课”评比中的“说课”是课后针对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把课是怎么上的,有什么得失等问题说给专家听,以汇报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同时求教于专家以获得引领和指导。说课应涵盖哪些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有的选手加入了教学资源、板书设计等。其中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属于“教什么”的范围,而教学实施、资源整合属于“怎么教”的范畴,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属于“为什么这样教”的范畴。[1]评比设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资源整合、教学反思、教师素养八个评价点。说课课件要针对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或章节、话题、框题)或一个完整项目,教学时数不少于8课时,内容多,跨度大,对专业技能课程来说有时还涉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课件有一定的概括性、典型性和表现力,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课件制作时间充裕,有时甚至可以吸纳学科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对参赛教师的语言、服饰、动作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演练,因此课件和教案一样,质量差距也是不显著的。

(三)答辩

《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答辩评级表》仅仅在“说明”中约定了专家提问的四个方面:第一,从材料阅审及说课中提出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功能、教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第二,从相关教学大纲及教材中提出有关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内容与要求、教材体例与特色等方面的问题;第三,从说课中的教学设计提出有关教法学法、教学策略、教学结构、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第四,从说课中的教学实施提出有关目标达成、师生互动、学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等方面的问题。以上4个方面的问题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既有过程的也有方法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既有预设的也有生成的,既有实然的也有应然的,既有课内的也有跨界的,其广度、角度和深度近乎开放。答辩的问题通常不会超过4个,但是专家可以根据选手答题情况进行追问。答辩不仅检测参赛教师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还是对教师心理、学养等深层次问题的考验,答辩对“两课”评比的影响显然远远超过教案和现场说课。

二、对答辩问题的概括和答辩建议

(一)对答辩问题的概括

答辩由于受时间、场所、手段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客观地再现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情境,因此评委只能根据选手回答问题的逻辑性、科学性、准确性、简捷性,以及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敏锐和机智,作为综合判断教师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标尺。同时,选手对评委可能提出的具体问题也难以预估,因此,要赢得评委的认可并获得高分,必须具备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尽管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但是在某一历史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具体的问题是变幻的,但是问题的类型却是相对稳固的。选手可以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框架,结合执教的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全面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二)答辩建议

回答问题通常包括三个环节,即听清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听清问题是回答问题的前提,因此评委提问时选手不仅要全神贯注地听,而且要仔细观察评委的神态和肢体语言,弄清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听清问题之后,除非特别简单、特别熟悉的问题,一般不要立即回答。通常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和梳理,理出回答问题的思路,突出回答问题的重点。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整个答辩进程,容易引起评委的反感和疑虑。思路理清后开始作答,通常在作答前要设置一个答题开关,即询问或告知评委开始答题。答题时要针对评委的意图系统回答。涉及问题的逻辑顺序时,除非特别复杂的问题一般不要跨层回答,否则容易导致逻辑混乱。对于同一层次的问题,并列的知识点一般不要超过4个,否则容易导致前后矛盾,如开头说“我想从以下4个方面回答”,结果只回答3个方面。回答问题结束后,应该给评委一个答题完毕的信号,便于评委质疑、追问、继续提问或给予指导。

三、答辩的礼仪和技巧

(一)答辩的礼仪

首先要关注评委。关注评委体现选手敢于和评委交流的胆识和自信。其次要注重聆听评委的提问。第三回答问题时既不要抢,也不要等,更不能对评委的反应漠然置之。对评委的质疑、追问要及时回应、积极回答。最后对评委的点评、指导要真诚感谢,答辩结束后要有礼貌退场。

(二)答辩的技巧

1.答的技巧。首先要沉稳不慌张,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回答的。其次要巧借过渡快速思考。第三,答题思路要清晰。最好在同一逻辑层面回答问题,而且答题的要点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过3个。因为一是答题时间有限,二是要点多了容易出现混乱和错误,当然答题要点数目的确定最终要看题目的含量和自己掌握的程度。第四,答题之后要及时给评委传递“回答完毕”的信号,以便评委作出评判或进一步提问。

2.辩的技巧。答辩之“辩”不是辩驳之“辩”,而是辩解之“辩”,答辩的目的不是把评委辩倒,而是要让评委认同,至少不能让评委反感。针对选手的答题情况,评委通常会问三类问题:一是对选手所答问题的质疑,要求选手给予明确的答复;二是对选手所答问题的追问,要求选手作进一步深入阐释;三是对选手所答问题的引领,要求选手作为同行进行探讨。选手根据自己对问题的了解和把握,可以分三种情形予以回答:一是对确认的问题要斩钉截铁地回答,在呈现完美答案的同时传递自信的姿态;二是对犹豫的问题给出几种可能,把评委的提问转化成向专家讨教的机会;三是对不会的问题不能抱侥幸心理瞎懵,而是要表明将来一定系统深入学习争取在专家的引领帮助下解决问题,其实表明态度也是一种回答。

“答”和“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通常先答后辩,答中有辩。“答”要重突出点,“辩”要有的放矢。

四、答辩外的功夫

(一)答辩可以准备

答辩的问题看似漫无边际,其实答辩是教案设计和说课的后续赛项,它的价值在于为教案设计和说课作必要的支撑,可以是理论的进一步澄清,也可以是经验的进一步解说,可以使疑难问题得以化解,也可以让优点、特点、亮点得以突出,还可以为说课疏忽和缺陷作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参评教师可以从一般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专业教学内容,教案和说课中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作精心准备。要使教案和说课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概念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答辩底蕴在教研

《通知》要求,“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而“两课”评比是在普遍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进行的评比活动,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教师。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仅仅停留在教书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诚然是重要的,它能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游刃有余的纯熟之境,但若缺少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缺少了教学研究基本能力的扎实功底,教师的教学活动就难免要陷入盲目和停滞,教师本身点滴的感性经验上升不到理性高度,很难达到对教学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教学实践只能在低水平上低效重复和循环。所以教师不能囿于狭隘的教学经验,而要通过教研寻求突破和超越。[2]参赛教师只要平时注重学习和思考,勇于实践和创新,答辩时就能答得准确辩得精彩。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7)

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

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

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

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

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

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

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

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

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

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

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

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8)

第一,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增加背景知识。人们常常把文科的知识比喻为一座金字塔,不了解宽泛的知识背景,想在某一专业领域里做出出类拔萃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想在辩论中运用自如、应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作为知识背景的学科非常之多,如哲学、历史、伦理、政治、经济、宗教、艺术、逻辑、修辞、生态、社会学、医学、文学等等,如何才能迅速地完成知识积累工作呢?光是一门学科,就可以讲上几个学期,通过一、二次讲座,队员们能把握住吗?“知识快餐”可能吗?实践证明是可能的。在每次讲座中,我们要求专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讲:1.本学科的基本概念;2.本学科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3.本学科研究在当代的热点问题。把这三个问题用简明扼要的话讲清楚了,队员们就能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者的结合中迅速地了解一门学科的概况和问题之所在。这样一来,也就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背景知识。采用这种方式,我校的三十多位专家为队员做了五十多次讲座,大大地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第二,分析有可能入选为辩题的当代热点问题,重点理清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在当今世界上,热点问题是不少的,如民族冲突与战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发展的问题、世界政治新格局问题、南北和南南关系问题、当代新儒家问题、亚太经济圈问题、艾滋病问题、安乐死问题、联合国作用问题、人口问题、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市民社会问题、后现代主义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等等。就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组织一些专家讲座,有针对性地讲;另一方面,也借阅了一批图书和刊物,供队员们阅读,使他们对这些问题尽快获得感性认识。

第三,精读《四书》。考虑到辩论赛作为华语推广活动,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是比较重视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理应多做些准备。我们除布置队员熟读《四书》外,还要求他们熟读《孙子兵法》、《道德经》等重要著作。

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队员们在辩论时从容多了。刚开始参加辩论时,他们常常出现口误,主要是背景知识不熟悉,对方提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就无从应对了。现在,可调动的知识积累多了,队员们在辩论时就能左右逢源,自出机杼,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给评委和听众留下知识面很宽的印象。另外,在每次讨论辩题时,如果我们发现哪位队员的知识有不准确之处,就马上进行纠正。在训练时,除了一些共同的项目,我们也根据各个队员知识结构的特殊情况,分别对待,缺什么补什么,使队员们的知识积累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加坡辩论凯旋后,队员们对专家们的知识讲座始终怀着感激之情。另外,在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辩题下来后,我们还请一些专家进行“会诊”,进一步强化了专题知识,从而在辩论中能达到引经据典、挥洒自如的境界,获得评委和听众的一致好评。

知识积累是重要的,但不讲究辩论技巧,它仍然是空的,它或许适用于作学术报告,但却不适用于辩论。剑桥队之所以负于复旦队,问题主要不是出在知识积累上,而是出在辩论技巧上。尤其在辩题上不利于某一方时,这一方如果在技巧上不能高对方一筹,是很难取胜的。在辩论技巧上,我们以为,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1.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2.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3.“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采取了“引蛇出洞”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4.“李代桃僵”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9)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19-03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校毕业生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对学生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验。因此,搞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大致可分为选题、研究(设计)、论文(设计)撰写与修改、论文(设计)答辩四个阶段。显然,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最后一项重要内容。为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水平,笔者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林业技术专业、园林工程专业、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法,即选择某届毕业生,按照预定的答辩程序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随后进行毕业答辩成效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二)研究对象

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中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2人、林业技术专业51人、园林工程专业55人、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57人,共205人,占两校当年毕业生人数3680人的5.57%。学生在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后进行答辩。

(三)研究内容

1.答辩准备。包括校方准备和答辩者准备。

校方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审定答辩者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组织答辩委员会,拟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标准,布置答辩会场等,由各系部组织。其一,答辩者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答辩者学分是否达到毕业答辩要求;是否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有处分者是否已撤销;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形式审查,是否达到答辩要求;确定、公布答辩者名单。其二,组织成立各专业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一般由3~5名教师组成,其中组长1人,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或专家担任;成员2~4名,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要求秘书提前1周将答辩者论文(设计)送达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对答辩者论文(设计)内容进行审阅,并拟定答辩时提问的1~2个问题。其三,拟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标准。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答辩成绩两部分,按照论文(设计)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以及答辩时陈述、回答问题语言流畅性、科学性、准确性等评定成绩。其四,布置答辩现场。落实答辩的时间、地点,安排好答辩会场。

答辩者准备主要包括知识性准备和事务性准备两方面。其一,知识性准备。主要是指为通过论文(设计)答辩就论文(设计)涉及的相关知识的准备。了解和掌握与所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弄清文中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的创新观点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艺术。重点是对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科学依据、基本原理、新颖之处、存在问题、可能的提问问题等进行梳理和准备。其二,事务性准备。主要是制作答辩陈述的PPT,陈述时间控制演练、回答问题演练等。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报告陈述。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会上,毕业论文(设计)作者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说明性汇报或陈述。用PPT进行陈述,陈述时间一般为5~8分钟。通过报告陈述,答辩教师了解作者对所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思考过程,并考察作者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答辩报告陈述内容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结果与创新之处、存在问题与继续研究的方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陈述内容清楚、完整。

二是质询。报告陈述完毕,答辩教师即开始对毕业论文(设计)作者进行质询,通常从三方面进行:首先,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质询,以考查答辩者对所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其次,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中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论点进行质询,要求结合实际或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讲(论)述,以考查答辩者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就专业理论或实务中的问题提出质询,考查答辩者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热点问题的了解情况及专业发展潜在能力。

三是现场答辩。答辩者针对质询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辩。可以待质询者将问题全部说完后进行答辩,也可提出一个问题答辩一个问题。答辩者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必须注意答辩的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其次,对质询者提出的问题,可分三种情况处理:能明确回答的,要紧扣主题,言简意赅地回答;自己不知道的,要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诚恳,承认自己的不足,切忌不懂装懂,信口雌黄;对质询者误解的问题要进行阐述、辩解,坚持真理,维护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敢于阐发独到的新观点。再次,在答辩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以答为主,辩为辅,并可适当穿插图表等媒介,助以体态语辅助说明问题,如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力求深刻生动。把握答辩时间,以提高答辩成绩。

3.答辩调查。设计一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效调查表,以了解教学成效。可设计8个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效调查表

项目 选择(请在选择项上打√)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大学学习阶段重要吗?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为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 A.是 B.不是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写作能力? A. 大提高 B.一般 C.没有提高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表达能力? A.大提高 B.一般 C.没有提高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增强了答辩者的自信心? A. 大增强 B.一般 C.没有增强

6.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对你答辩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否有帮助? A.大帮助 B.有帮助 C.没有帮助

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向他人学习的好机会? A.是 B.不是

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 A. 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二、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林业技术专业、园林工程专业、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205名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参加答辩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答卷采用不记名形式,发放调查表205份,回收205份,有效卷20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项目 选A 选B 选C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大学学习阶段重要吗?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188 91.71 17 8.29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

A.是 B.不是 205 100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写作能力?

A. 大提高 B.一般提高 C.没有提高 90 43.90 101 49.27 12 5.85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提高了答辩者的表达能力?

A.大提高 B.一般提高 C.没有提高 190 92.68 15 7.32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增强了答辩者的自信心?

A. 增强 B.一般增强 C.没有增强 56 27.32 70 34.12 79 38.54

6.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对你答辩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否有帮助?

A.非常有帮助 B.有帮助 C.没有帮助 23 11.22 182 88.78

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向他人学习的好机会?

A.是 B.不是 205 100

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否是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

A. 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45 21.95 87 42.44 71 34.63

从表2可以看出:其一,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在大学学习阶段很重要和重要的分别为91.71%和8.29%,表明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认可、接受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这一教学方式,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二,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一个收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很好方式。答辩者通过答辩前的积极准备、陈述和答辩,对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内容和相关知识不仅熟知而且要熟记,所以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也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此外,在答辩过程中,质询、答辩双方就某些问题阐述各自的观点,答辩者又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其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提高了答辩者的表达能力。首先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修改能力、毕业论文(设计)陈述报告的写作能力,即文字表达能力;其次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经过要求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学生的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从写作能力看,大提高和一般提高的有92%,从表达能力看,大提高和一般提高的有100%。其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可增强答辩者的自信心。通过答辩,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答辩成功是对自信心的正强化,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答辩成功,必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把答辩作为学习的动力,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增强自信心。答辩是答辩者展示其勇气、风度、才能、智慧和口才的过程。答辩场面学生从未经历过,因此需要勇气;答辩会上要进行答辩报告陈述并进行答辩,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需要勇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才能、风度、智慧和口才。其五,答辩是答辩者向质询者(教师、同学和有关专家)学习的好机会。质询者多为学识水平较高的教师和专家,所提问题通常是论文(设计)中涉及的学科范围内重要的基本问题,而答辩者又未能阐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论文(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和答辩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答辩者可以了解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时参考。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答辩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科学的回答,对答辩者都是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其六,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答辩者学习、锻炼辩才的一次良机。64%以上的学生认可了这一观点。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是竞争中重要才干,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就是学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过程。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结果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这一教学形式在高职高专中是可行的,它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而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门课程或必修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让学生一入学便了解这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答辩技艺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教学实习中试行答辩这一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或可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下转第38页)(上接第20页)论文(设计)的质量。中职学校毕业生亦可尝试答辩这一教学形式,如进行毕业实习报告答辩。

【参考文献】

[1]何克,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莫春姣,何新风.教案编写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5)

[3]刘代汉,何新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现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10)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本科论文答辩技巧篇(1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陈述论文观点;二是回答答辩组成员的问题。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首先是向答辩小组成员介绍论文,这部分是可以通过精心准备进而实现流利表达的,是有准备、有计划、非即席的。实践证明,只要下足够的功夫,观点陈述(presentation)部分都能够顺利完成。其次是回答问题,答辩组成员提问的目的是考查论文作者对论题和与论题相关的研究了解多少,对涉及的相关知识掌握多少,做了多少调查研究,有时甚至就是考查答辩人提供的论文是否是自己完成的。这一部分的问题是参加答辩的学生无法预料的,是能够全面考查一个学生听、说、译等综合语言能力的。这一部分的问答恰恰反映了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突然性。

一、外语实时口语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突然性假说

突然性是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是语言交际中语言使用者在无准备情况下实时应答或交流信息情感的生存能力的最重要特点及决定这种能力存在的标志性的根本特征。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这种即席的、不加准备的、非计划的实时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英语专业教师奋斗的终极目标。“台下四年功,台上十分钟。”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突然性”假说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实时口语交际能力,才能让他们在进行答辩这一终极考核时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二、英专生的论文答辩现状和存在问题

关于论文写作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很多,从如何选题到布局谋篇等,但专门研究和介绍论文答辩的资料却寥寥无几。对于没步入大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答辩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自2006年起,有幸连续十年参加了我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答辩,任答辩秘书并详细记录了学生答辩时对答辩组成员提问的回答。通过整理过去十年英专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和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不难发现,学生答辩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整体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英专生大多对自己论文照搬照念,缺乏高度概括。

第二,面对答辩组老师对论文内容的提问,有的学生会由于太紧张而听不懂,还有的学生虽然听懂了,也知道答案,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流畅进行表达。

第三,现在的《毕业论文》课程及教材都主要针对论文写作,鲜少提及论文答辩。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一些能够体现突然性这一交际本质特征的任务,用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答辩技巧。

三、答辩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接龙”式导入法

在每节课的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班级的“思维静湖”投入一颗石子,即话题(topic),随机以某一学生为中心,向前后左右扩散出去。如讲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十课《The Richer the Poorer》,导入时,我就让一位学生以rich和poor造句。他说的是:“I’m not rich because my father is poor.”下一个同学就要以“my father is poor because……”开头……几经传递后,各个方向最后一个同学要回到一句以rich和poor为关键词的句子。刚开始,学生执行起来有些困难,比较耗费时间,但这种不加准备的造句练习容不得学生的思想开小差,提神醒脑,学生也很喜欢参与。四周32节课之后,导入所用的时间由原来的35分钟缩短到20分钟,说明学生对这种造句已经能较快反应,快速应对。

(二)“难回首”式接力法

对于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来说,朗读课文是一个保留环节,几乎节节课都少不了。当下,有的老师习惯按照班级点名册顺序叫学生朗读,学生甚至能预见到自己学号所对应的段落,并提前进行准备;还有的老师喜欢按照座位次序来叫学生,先是第一桌,然后依次往后,学生也可以提前准备。为了贯彻交际能力的本质特征――不加准备的突然性,我只随机叫一名学生读第一段,再由这个学生随机去叫下一个。每次读到段落末尾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其他学生在屏吸倾听谁的名字被点到。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这种朗读接力有突然性、随机性,有的时候又很戏剧化,甚至会上升到两个同学的“私人恩怨”,A同学读完点了B,B同学读完又还给了A。这种时候,教师就该适当介入了。

总体来说,基于突然性假说设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就是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快速反应,培养学生的实时口语能力。根据现在使用的精读、泛读教材,广大一线教师可以发现很多新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与提问教师进行有内容、有目的的交际沟通,辅以一定的答辩技巧,让每个毕业生能不留遗憾地充分展示四年所学,通过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