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10:17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67-02

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正在进行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设,高职院校更应提高认识,丰富教学督导理论,完善教学督导体系,加强教学督导工作,以培养高职院校的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性质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是经学校领导机构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教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并客观、及时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教学双方,以适当的方式反馈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教学信息,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建议。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是由学校领导机关授权的属于学校内部对教学工作的督导。它通过对校内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经常性检查、督促、评价和指导,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时获得第一手信息,反馈给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使他们及时了解、分析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同时还可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教学督导的工作范畴和内容也仅限于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督导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是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可见,高职教学督导和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育中实行的教育督导,不但内涵差异很大,而且性质也完全不同。

教学督导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双方的督导,其中“督”是手段,“导”才是关键。由于高职教学督导机制建立时间不长,也不健全,目前只能偏重“督教”,而对“督学”和“督管”还做得不多。从长远角度看,督教和督学、督管是分不开的。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特征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借鉴了本科院校的一些做法,但根据其自身性质和定位,又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具有非行政职能性 高职院校的各个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分院或系部等,都有十分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职权,具有分工明确的管理任务,有比较固定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则有所不同,教学督导一般是按领导的意图进行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的。例如,当发现某个教师有违规行为或发生教学事故时,教学督导没有当场的处置权,只能以规定的方式和途径反映给校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对违规的学生也是如此。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具有权威性 教学督导是受聘的专家、教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和教师中有较高的影响力,他们都能客观、实际、公正、全面地了解问题,反映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所以,教学督导的权威性是在多年学术经历、教学经历和教学督导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是一纸行政授权所能形成的。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构不像其他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有大量的事物性工作,既受行政系统的指挥和控制,又要遵循岗位责任制,完成许多“硬”的工作指标。督导人员受聘时学校都是按其胜任力安排督导工作的,弹性很大,一般都具有时间和人事关系等方面相对超脱的优势,不会因他人的看法和个人的利害或功利关系而瞻前顾后。根据督导的任务和职责,都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督导工作,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高职教学督导机构是一个独立机构,它与教学管理行政机构是脱离的,一般由院(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院(校)长分管。院(校)长往往通过教学督导了解教学信息、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反馈的信息也是院(校)长决策的重要依据。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督导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是指督导工作人员为完成既定的督导任务所选定的督导策略、模式、方式、方法、途径等。这是教学督导工作过程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要素。

正确处理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的关系 第一,高职院校的常规督导。指督导人员经常性深入教学现场(课堂、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职场等)了解和调研教学状态和教学实际情况和检查、指导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等督导活动。包括听课评教和实践教学调研。听课评教是高等职业院校督导工作最普遍、最常用、最主要的督导方式。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和育人的主渠道。根据听课的实施形态和目的,可以把听课再细分为:(1)随机听课。即事先不通知督导对象的听课,俗称为“推门听课”,有的学校是随机抽查式听课,有的学校是每学期或每学年对每位任课教师至少听课一次。(2)公开课听课。即事先通知督导对象,组织专兼职督导人员、有关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的听课,有一定的计划性,牵涉面广,督导机构要事前精心准备,听课后要组织评课。(3)示范性听课。这是为了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或教学改革成果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听课,组织和实施的计划性强,影响面、促进面较大,有利于推广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风格。(4)竞赛性听课。通过层层选拔,开展讲课比赛,可以促进教师树立敬业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实践教学调研即指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训课和实习课。对这些课程教学的调研,可以采取现场观察、个别询问、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观察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操作,检查学生报告等,了解学生对操作技能和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评价教学过程状态和教学质量。第二,高职院校的专项督导。专项督导是指对课程教学环节中的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个问题(如课程实验、课程作业、课程设计等),或者对培养计划中较大的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所进行的专项检查、调研、监督、评价和指导活动,这也是高职教学督导常用的方式。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常选择某一专项督导内容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专项督导。专项督导就是抓住富有典型性和共性的专题进行系统性的调研、分析、梳理、综合,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决策建议,供院领导决策参考。专项督导的特点是项目内容集中,焦点单一,只涉及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人员,易于组织实施,便于深入研讨和钻研,系统地了解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专项督导和常规督导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应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并且应彼此联系、相互补充,才能获得更好的督导效果。比如,可以通过常规督导发现典型共性的问题开展专项督导,而专项督导又可以找出某些课程的教学问题,促进常规督导的深化。例如,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的规范化问题,可以给高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改革指出方向等。

正确处理一般督导与重点督导的关系 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既有静态的因素,也有动态的因素。包括各种结构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这就决定了高职教学督导的广泛性、多样性。高职教学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对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业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应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一般督导比较广泛地对各个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行督导,体现教学督导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但一般督导有许多欠缺,即督导广而不深,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因此,在督导实践中,高职教学督导还要在一般督导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督导,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督导与一般督导相结合。所谓重点督导,即指在督导活动中选择若干重点对象或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深层次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督导。如高职教学督导有三大督导内容,即督教、督学与督管。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重点抓督教。

正确处理计划性督导与灵活性督导的关系 为了使教学督导工作目标明确并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各高职院校督导机构每学年、每学期初都会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要点,找出督导工作的切入点、重点,制定督导工作计划,确定督导工作重点、工作日程、人员分工等事项,使督导工作任务具体、要求明确、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有效开展。如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的安排、重点督导和一般督导的安排等,使每位督导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但是,高职教学督导工作又具有超脱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或学校领导的布置,临时做一些计划外的又适合督导机构做的事情,工作内容和方式都可以比较灵活,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的潜能。

正确处理分散督导与集中督导的关系 目前,高职院校都处在发展时期,教学工作又面临深化改革时期,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材建设,尤其是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由传统学科型向现代职业课程转型的课程开发,可以说是热点、重点问题集中,千头万绪。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必须发挥超脱性、灵活性以及丰富经验,做到分散督导与集中督导相结合。对于需要重点督导的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由于其影响面广、作用大,必须组织较多的人力,进行集中督导,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使信息收集更全面、调研与分析更周到、解决问题更快捷、效果更好。同样,对于师生反映较多的教学问题,也需要重点督导,也必须组织群体听课,集中集体智慧进行集体诊断,判断问题的症结、性质和原因,选择最恰当的反馈和指导策略,使整个督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正确处理特长督导与非特长督导的关系 高职教学督导人员多是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尽管他们的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但他们有所长,也有所短,各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学素质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督导对象不同和督导活动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分工,尽量发挥每个督导人员的特长和优势,进行特长督导。这样,可以使督导人员在督导实践中能够敏锐地、准确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准确的诊断,提出更切合实际、令人信服的意见和建议,使督导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志伟,王文博.高职教育教学评价[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2]朱新秤,潘东明.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与督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韩志伟,王文博.高等职业教育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8.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2)

今年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年,“两项体制”改革、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的重大步骤。一是尽快全面完成两项体制改革。未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的县市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六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切实做到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单列,班子、人员和财务独立设置和运行。二是加大对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的督导力度,积极推进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的参公管理。已完成“两项体制”改革的卫生监督机构要扎实推进行政执法机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各地卫生局及监督机构要高度重视参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清大势,争先参公,早参公早受益,为下一轮职能调整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三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和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稳妥推进这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坚决执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的各项工作,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有序,认真履责,实现平稳和谐过度。四是抓住体制改革和参公时机,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经费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在推进体制改革和参公管理的同时,落实监督执法机构财政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卫生监督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提前规划和稳步实施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履行监督职责所必须的装备设施和能力建设,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五是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优化执法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保障到位、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

二、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根本扭转非法行医严峻形势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2011年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务求实效。一是市卫生监督局在“春雷”行动的基础上,实行班子领导划区分片,包干负责,调整整合好监督资源,狠抓专项集中行动的落实,切实做到“全面清理、规范一批、处罚一批、取缔一批”,使医疗服务秩序明显规范,非法行医形势得到根本扭转。二是各地要统一行动和步骤,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打一场整顿医疗市场和打击非法行医的攻坚战。三是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密切与公安、工商、计生、宣传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协调配合和联合执法,加大查案办案力度,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地移送工作,形成综合治理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专项行动,加强舆论监督、社会监督,营造打击非法行医的社会氛围,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三、广泛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全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四、依法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管服务,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面对职业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各地各单位要围绕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安全工作。一是积极构建“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政府主导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卫生部门要积极启动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二是以建设项目和职业卫生审查评价为突破口,从源头上防控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发生,增强对新改扩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技术服务能力,扩大重大建设项目和高危项目评价覆盖率,用好法律监管和行政手段,推进评价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大力加强职业监护监测工作,继续做好第二轮哨点监测和示范企业试点工作,不断扩大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覆盖率;四是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各县市要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申报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资质,继续加强和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规范文件,提高工作水平;五是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放射诊疗机构的许可工作,依法开展放射人员健康监护、个人剂量监测及监督检查工作;六是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周”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社会氛围。

与本篇 全市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计划 内容有关的: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要点

妇幼保健工作要点

2011年度学校创卫工作计划

2011年社区计生工作计划

2011年第一学期卫生工作计划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镇级工作计划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67-03

教学督导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控制、检测和评价,是保证合格人才的质量保证机制。教学督导制度对于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等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焦点之一[1-3]。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国内高校纷纷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组建适合自己学校教育特色的督导体系,并对教育督导的监控模式、各国督导的特点等进行研究和讨论[4-6]。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比较起来,由于督导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督导的环节更为复杂,督导对象更加多样,如何建立健全的教学督导机制,使教学督导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7-12]。本文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督导是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指导,为高职院校决策部门提供改进教学及其管理的依据建议,不断提高高校内部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督导监控模式作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督导教学方面。督导教学是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包括: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顶岗实训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主要环节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还包括对教师的教改研究、业务进修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1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学督导的重点。高职院校的教师除承担指导学生理论与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承担学生行业认知、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可持续能力的培养任务,因此,督导专家除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监督指导外,更需要和任课教师探讨如何在毕业论文和顶岗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社会职业道德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出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能人才。

(2)督导教学管理方面。督导教学管理是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校本教材选编等有关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以从管理角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相互协调,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热情和职业责任感的培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教学过程中能够实践和完成各相关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宏观教学活动的组织、沟通、协调、评价到具体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都离不开有效科学地监督控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校本教材选编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基础,也是督导专家督导的重点和难点。督导专家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指导质量是保证培养优质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前提条件。

(3)督导学生学习方面。督导学生学习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多方位的监督和指导,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素养、熟悉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效果、采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诉求、掌握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有效性等等。督导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学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通过对学生课堂纪律、课堂学习有效性以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督导以及学生课堂学习或者顶岗实训学习过程中问题的采集,完成学生学习诉求分析并反馈入教学管理过程,能够起到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和误区的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和教学管理改进的及时性。

2.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特点。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层次多,生源素质差异性大,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内容等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差距很大,因此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1)督教环节多,实践教学的督导所占比例高。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相比,除常规的理论教学之外,最大的区别就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数比例高,一般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占总学时的50%以上,甚至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占到60%以上。实践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包括校内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训和毕业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素质的高低,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作为重点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特点之一。

(2)督教和督学对象层次多,督导内容多变,督管任务繁重。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多,除普高生外,还有中专、技校、社会企业订单等来源的学生,学生素质差异性大,学习动机、态度、习惯和能力差距较大。生源差异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培养方案、顶岗实训等方面的差异,相比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的督学内容更加复杂多变,督管任务繁重。

(3)外聘教师多样化,督教更困难。高职院校教师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辅助实践教学的教师、校内教学的外聘教师以及顶岗实训岗位的外聘教师。这些教师多数来自非师范院校,对教学内容熟悉,但对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认知不足,因此督导措施更加多样化,督导任务更繁重,特别是青年教师和新聘教师的督导成为督导工作的重点。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在学校各部门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协调的桥梁,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教学评价的客观合理。在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监督的同时,关注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但和普通高校相比,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师资、教学理念跟不上发展速度,督导工作开展时间短,因此高职院校的督导工作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的需要。在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督导人员的职业资格模糊。督导团队的职业资格要求个体具备多元化的综合素质,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教学经历、明确的高职教育理念认知、认真谨慎公正无私的做事态度等。目前高职院校的督导缺乏明确的职业资格要求。通常是选择退休返聘的老教师或者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通过学校推荐、审核甚至是直接领导直接任命的方式来选择督导人员,缺少相应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确定,致使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混入督导组织,不仅起不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反而会挫伤一线教学人员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降。

2.督导团队结构不合理,督导有效性差。在来源方面,督导成员主要是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返聘人员等,且部分人是兼职,人员数量与工作量不相符合。督导人员组成缺乏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参与,因此对人才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培养质量的评价缺乏相应的监督。而且在督导组成员组成方面,多数督导团队成员为老教师,中青年特别是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督导层缺乏汲取新观念和新事物的学习能力。

3.督导工作的职能实施偏失,重督轻导。督导的主要工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检查监督,一是引导指导。但目前高职院校督导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监督检查多、评估指导和咨询参谋少的现象。使得督导工作严重偏失了原来的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宗旨,监督虽然能够促进学生的课堂纪律、教师的教学规范性,但重督不重导的现状会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缺乏、年轻教师和外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足、教学内容有效性堪忧等问题出现。

4.督导内容不全面,顶岗实践教学效果督导欠缺。顶岗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优劣的关键环节。目前教学督导通常只检查教师教学方面,基本上以检查教师的“教”为主,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抽查教案,然后指出毛病、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督导力度不够,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条件、建设方法、顶岗实训教学效果的督导缺乏有力的措施支撑,轻视学生顶岗实践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学生评教的督导,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督导特色,更不能全面考察教学体系中的各个因素。

5.督导工作方式陈旧,督导工具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主要把重点放在监督、检查和评估方面,一般是一名督导教师、一张听课表加一支笔的督导工作方式,很难针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法,更谈不上加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一名督导加一张听课表、一支笔的形式很难让教师乐意接受相应的指导,因为督导的偏好、知识结构以及听到的、记录的课堂内容都会成为对教师评价和指导的影响因素。缺乏令人信服的督导拉大了教师和督导的距离,削弱了督导的质量和效果。

6.督导制度建设缺乏活力,督导反馈缺乏有效渠道。督导反馈目前各院校一般采取邮件通知加课后交流的形式,由于课后交流时间短,而邮件通知又不能良好地表达督导的指导内容,因此督导反馈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是限制督导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督导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督导有效性的监督、督导团队的组成、督导工作内容的规定、督导相关表格的设计等都缺乏良好的制度规定,导致督导工作质量优劣很难评价,缺乏促进高职教学质量效果评价的量化标准。

7.督导表格设计不科学,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的督导表格缺乏科学性和特色性,多数分为实训课和理论课的听课评价表,而对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的督导表格分类缺乏,表格的设计单一性导致难以体现各课程的特色性和有效性监督。表格的内容设计也只是流于督导对教师的教学、示范、学生纪律、教学方法等的评价,缺乏学生对于本堂课的认知参与,因此导致督导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三、改进高职院校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效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督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对策。

1.制定明晰的督导团队职业资格,提高督导团队的专业化建设水平。加强督导教学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专业结构合理、具有高素质的督导队伍是提高督导团队的专业化建设水平、保证督导工作科学有效的前提条件。根据督导团队多元化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教学功底、明确的高职教育理念认知、认真公正无私的做事态度能等督导职业资格要求,督导团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由3~5人组成,以防止督导成员个人喜好评价不公或者指导偏颇现象产生;(2)团队组成人员必须包含一名具有教育专业背景的人员、一名课程专业背景的人员和一名具有企事业工作经历背景的人员,以保证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得到全面指导和提升;(3)团队组成人员必须具有博士学历或副高及以上职称,或企业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经历并且有过三年以上的教学经历,以保证教学效果评价的科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4)督导组成员必须具备认真、积极乐观和公正的做事态度以及和被督导的系部组成人员无经济利益关系和亲属关系,以保证教学效果评价的公正公平性。

2.拓宽督导教学工作内容,强化实践环节的督导。高职教育其实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充分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形成过程的督导,特别是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质量监控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实践教学的方面有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目前督导对于实践教学的督导仅限于校内实训课堂的监督指导,而对于校外顶岗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督导基本上形同虚设,因此对校内外教师对顶岗实习的指导情况、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以及毕业实习的学习情况等,都应该加强督导力度。顶岗实践环节的督导要占总督导比例的50%以上才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因此,对于顶岗实训重点督导顶岗实训岗位设立与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性以及职业规划、职业认知指导和职业道德指导效果等;对于毕业论文,重点督导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毕业实习,应重点督导学生工作态度、责任心以及自我发展规划能力的培养,并广泛听取和征求各实习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使毕业实习教学更贴近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3.改进教学督导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督导的工作工具。督导工作方式陈旧,督导工作工具落后是限制督导质量和督导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各种教具的改善和提高,传统的一张听课表加一支笔的督导工作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方法督导。因为督导的知识结构、督导的课堂记录内容并不能详实地再现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情景,因此为了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教师,需要给教学督导配备录音、录像设备,随时可以将教师需要改进和值得学习的部分录下来以在课后交流时作为案例进行应用。这些录音录像设备不仅能够提高督导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为新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素材。传统的邮件加口头通知的工作方式方法也亟需改进,如果以每周教学研讨会的形式来进行评价和指导,可以让每个老师在吸取别的教师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吸取别的教师教学教训,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多数老师得到良好的教学能力提升。

4.提高教学督导的教学服务参与地位,强化教学督导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目前督导工作仍旧存在重“督”轻“导”、重“校内”轻“校外”、重“教学”轻“管理”等现象,造成外聘教师督导不力、校外顶岗实习督导缺失、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督导流于形式,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及系部得不到相应的信息反馈,从而造成教学、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滞后。因此,要充分发挥督导在学校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加强教学督导对各类课程教师任职资格的指导、实训基地建设资格的指导和外聘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并将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教师问题以及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及时反映给系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并参与到各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中去,改进现有的教学制度、人事任职资格制度及基地建设相关制度的不合理性,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逐年提高,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科学化发展。

5.改进督导表格的设计方式,突出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目前高职院校的表格设计单一性导致难以体现各课程的特色性和有效性监督,表格的内容设计主要体现对教师的教学、示范、学生纪律、教学方法等的评价,缺乏学生学习效果体现以及教师教学内容质量体现。因此必须改进督导表格的设计方式,将现有的督导表格一联制改成五联制,分别为一张督导联、一张教师联、三张学生联,设计内容中除传统的文字性描述评价外,另外加上课堂内容摘要、课堂内容关键词栏,分别由教师、三名学生和督导填写,从课堂内容摘要和关键词中找出教师要传达内容和学生接受内容以及督导要监督指导内容的一致性,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一堂课的授课效果。督导表格中还应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建议栏,以体现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建议更容易让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所提升。

总之,教学督导工作是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高职院校不断出现新特点的过程中,只有重视教学督导工作的改革,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监督、指导作用,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君.美国现行教学督导系统及其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7,(07).

[2]Chad D.Ellett,Charles Teddies. Teacher evaluation,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perspective from the USA[J].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2003,(1).

[3]Jack J,Diane SR. Ten big effects of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n public schools [J]. Phi Delta Kappan,2006,88(2).

[4]何玉玲,袁桂林.美国教育督导的特征及其变革趋势[J].中外教育研究,2008,35(10).

[5]黄葳.我国教育督导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6]李建民.新世纪日本教育督导改革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206(7).

[7]陆群.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0,(14).

[8]朱继洲.开展自主教学督导,因校制宜建立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

[9]赵元英.略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2).

[10]王红峡,王宏伟.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11]韩红利.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3,(9).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4)

从财政监督的发展历史上看,专职财政监督机构不管是对企业的监督还是对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基本上是以对外监督为主。1999年财政部开始建立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对财政部内部各职能机构的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2000年监督局设立了内审处,财政监督才开始了由传统的对外监督向对内监督转变,但对内监督的力度和得到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新中国成立后,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其职能是在财政部的财政检查司(后改为“财政监察司”),1958年该机构被撤销,1978年又重新恢复。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需要,1983年国家设立审计署,财政部的监督机构连同财政监察业务工作一并移交给了审计署(1986年财政部重新恢复设立了监督监察司)。1995年国家出台了《审计法》,明确规定了审计部门的职责是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从审计的职责上看,对政府收支审计、对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和目前财政监督的职责存在重复。

我国审计机构设置同很多国家不同,它是国务院的政府组成部门(国外的审计机构多数不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履行对政府的监督职能),特别是随着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审计范围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职能重复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每一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都要讨论的重要议题。这个问题如不从体制上加以研究和解决,以后的矛盾还将继续存在。

存在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财政监督的历史沿革形成的监督惯性,在审计署成立后,没有重新调整财政监督的工作思路,导致财政监督始终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二是随着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监督的职能也应该重新进行调整。

关于财政监督的职能定位问题,财政部的多位领导也多次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2003年,财政部领导明确提出监督检查局和专员办在认真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能的基础上,要使财政监督和业务司的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使专员办逐步参与业务司的管理工作,这将是财政监督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2004年,时任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提出专员办要加强对中央二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的审核,改变专员办过多依赖各业务司临时布置安排工作的现状,专员办通过履行制度化规定的工作职责,还可以对各业务司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5)

一、 预防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开展各项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做好和完成的工作:一是对新建、扩建、改建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业户按时给以现场指导、审验和发放卫生许可证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监管行业中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对体检不合格的人员及时下达调离通知单,调离率要达到100%,规定时限内的现场指导服务、受理审验和许可发放率要达到100%。

二、网络知识培训及录入工作

完成国家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网络知识培训工作,按照时限要求,每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网络学习任务,同时做好各类监督信息的网络录入工作,严格执行录入时限要求,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集中填报。

三、各项宣传培训工作

(一)培训工作

为提高全所监督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更有效地完成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每季组织一次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法律文书书写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回来后,要将所学知识和新要求及时传达给每名监督人员。

按时限要求,完成卫生监督协管员学习培训,各项督导检查等工作。

(二)宣传工作

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法四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促进我县《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提高依法行政及管理水平,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四、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在中、高考期间要认真做好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以学校考场内的环境卫生、学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周边的公共场所卫生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辖区内学生中、高考期间公共卫生安全,杜绝危害学生健康事故的发生。

五、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工作

(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监督检查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维护我县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和健康权益,重点打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非法行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严厉打击各类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严厉打击药店内无证“坐堂行医”非法行医行为。

(二)集中供水单位专项监督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2018年,进一步加大对集中供水单位监督检查力度,协调有关乡镇或城建部门尽快完善各个供水单位供水设施,改进供水条件,保护供水环境,提供相关资料,尽快使供水单位的设备设施及饮水水质达到要求。

(三)公共场所‘’两证‘’专项监督检查

加强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工作,使辖区内公共场所两证持证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从而保障公共场所依法经营秩序。

(四)放射诊疗单位专项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2020年,重点监督检查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持有情况;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情况,设备性能、场所检测情况;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辐射危害告知、辐射危害警示标志设置情况,建立《放射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

(五)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

开展对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生活饮用水、学校内设医疗机构和保健室、教室生活环境等卫生监督检查,促进和指导学校进一步提高卫生管理水平,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在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2020年,重点对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制度;晨检记录的质量和晨检制度的执行情况;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儿童玩具、室内外环境和专用校车等进行定期消毒情况;建立学生常见病健康档案情况;检查学校内自备水源定期进行水质检验情况,是否建立健全学生饮用水管理制度;学生饮用桶装水是否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消毒,是否建立桶装水的索证制度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六)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专项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强我县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提高对医疗污水的监管力度,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和违法行为,及时整改落实和进行查处。了解掌握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污水管理情况,推动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管理责任制,有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造成危害,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

(七)计划生育专项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20年,我们重点监督检查服务站、医疗、保健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是否核准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两证是否按期效验,是否超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八)职业卫生监督

根据省市、县局相关要求做好第十七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工作,对涉及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6)

心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历史,心理服务旨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或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采用包括各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测量和评估等工作方式,可以针对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进行工作。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为大众服务,在西方国家已发展成正规的职业化体系,又称为职业心理学(professional psychology)。从事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等职业心理学家,还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本文以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为主,介绍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和管理状况,为我国心理服务的培训和管理提供借鉴。本文将具体从这两个国家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培训要求、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对实践的管理三方面来阐述北美的培训和管理体系。

1培训要求

在美国,博士水平教育是临床心理学独立从业的基本标准,在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心理学家都可以独立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在北美洲,只有美国的政策坚持把博士学位作为心理学实践的独立开业的准入标准,虽然他们也有硕士水平的开业者,但其实践范围有所限制。职业心理学家的培训包括教育、专业实践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几个方面。教育方面指正规的学历教育,即博士或硕士水平的培训;在专业实践上的培训主要包括实践课程(practicum)、实习(internship)和博士后培训。

1.1教育培训

关于临床心理学的教育培训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博士水平的培训要求。

在美国,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模式有两种:(1) “Boulder模式”,即科学家-实践者模式,(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训练的目标是获得哲学博士学位(PhD);(2) 以临床实践为主的“Vail模式”即实践者模式(practioner model),此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授予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

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在美国科罗拉多的Boulder城召开的会议中确定了临床心理学家培养的标准:临床心理学家要具备博士学位,既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娴熟的临床技能。也就是,这些人首先是科学家,然后才是临床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必须具有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接受一年临床实习的训练以获得临床实践必备的工作技能,应具有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研究的能力。这种科学和临床技能相结合的训练计划被称为Boulder培养模式,即科学家-实践者模式,这是美国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主要模式。美国心理学会为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订出详细的条文规定,只有按条文规定制订的培训方案才能得到美国心理学会的认可。博士水平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主要在以下领域:行为的生物基础,行为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行为的社会基础,行为的个体差异,还包括统计学、研究设计、心理测量、伦理和职业标准,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心理诊断和评估,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1,2]。龚耀先曾对按Boulder模式设置的课程有过详细介绍[3]。

实际上,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或者偏重临床实践,或者偏重研究,很少有人两者兼顾,更多临床心理学的申请者对从事临床工作更感兴趣。心理学家们开始考虑采用医生的培训思路来把心理学家培养成为以实践为主的专业人员。1973年,美国心理学会在科罗拉多的Vail城召开的临床教育与培训会议上,确立了临床心理学新的培训体制,对以心理学实践作为职业定向的学生授予心理学博士(PsyD)学位。这种培养模式,降低了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培养要求,更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实践的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学院式的研究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类似医学博士(MD)等以实践为主但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培训。

这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临床心理学家在职业取向方面有所不同,在大学等学术机构,PhD学位的临床心理学家竞争力更强,在实践中二者则无明显差异。咨询心理学只采用科学家-实践者这一种培训模式(PhD)。美国和加拿大的培训模式有所不同。加拿大有些地区采用科学家-实践者模式,另有些地区只要具有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者就可独立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4,5]。

心理学或相当于心理学的专业本科毕业生,或其他专业但选修了必要的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参加临床心理学的博士或硕士培训项目的学习。在美国,有些大学或心理学研究院所只有PhD培养计划,或PsyD培养计划,有些PhD和PsyD培养计划并存,可能挂靠在不同的系所。1998年APA对全美临床心理学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在2302名毕业生中,952人(41%)被授予PsyD学位[5,6]。

1.2专业实践培训

在正规的职业化过程中,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除了理论知识和科研训练外,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其专业实践培训包括实践活动(practicum)、实习(internship)和博士之后的培训。

实践活动 实践经验是发展基本的实践能力所必需的。在博士培训期间,学生大约需要完成600-1000小时的实践课程,学生通常是在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或其他心理服务机构,包括精神病医院、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等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尝试把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工作中,增进基本的临床技能,如心理访谈,心理评估等。除了直接与来访者接触,其中一部分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书写报告、案例讨论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投入真实的实践场所,处理不同人群和不同种类的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来自直接的一对一的督导[5]。下面会具体谈到督导在培训中的作用。

实习 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培养要求有一年时间从事全职临床工作,即实习一年。博士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必须的实践活动,准备好博士论文的题目和研究计划后可以申请进行实习[5]。实习为学生整合心理学理论和专业技能提供了机会,为将来进入专业的临床实践工作做准备。常常是在实习的这一年,因为高强度的临床工作和督导等培训活动的综合,学生的临床技能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博士之后的培训 为了达到获取州立执照的要求(在美国,独立进行临床工作需要在所在的州参加考试,以获得该州的执业执照),获得博士学位后还需有一年的受督导的临床经验才能申请执照。大多数新近毕业的临床心理学博士会寻求博士毕业后进行临床实践和接受督导的临床经验,即他们在进行临床工作时必须有一定的督导,或者有些会寻求正式的博士后培训。博士后培训包括一般技能的高级培训和专项培训,专项培训指的是在某一临床专业领域进行集中培训,比如,临床神经心理学专科,或临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培训[5]。正规的博士后培训近年来刚开始进入职业心理学的培训主流。

督导 职业心理学培训的一个特色是引入督导机制。从实践活动开始到实习,到博士毕业后的培训,在获得执照之前的临床工作都是在督导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督导通过观察、录音、录像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帮助受训者学习和掌握临床技能。督导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团体督导。督导过程也是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估反馈过程,督导可以帮助被督导者提高在心理治疗中认识自己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盲点、个人特征以及语言行为等的特殊习惯可能对干预过程产生的消极影响[7]。督导也帮助受督导者学习专业伦理规范。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临床心理学家在督导领域的工作都没有接受培训和监督[8]。因此,在国外对于督导评估工作该如何改善提高以及督导胜任能力的研究目前开始受到重视。

1.3继续教育培训

临床心理学家的执照更新要求参加继续职业教育(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PE)。美国大多数州有强制CPE的要求,即通常要求每年要参加20小时或更多的CPE学分,具体小时数每州有所不同。而这些培训和教育是由执照委员会认可的,他们会颁布继续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并进行认可[5]。CPE的形式包括讲座、会议、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在继续教育方面如果没有达到CPE要求,执照就不允许更新。关于执照问题参看下文对实践的管理部分的介绍。

与继续教育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是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在美国,在职人员如果想进入职业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必须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培训,比如硕士或博士教育(全职或半职),或者参加某心理治疗学派的培训研究所进行系统培训(非短期培训,通常要连续几年的培训,全职或半职)从而获得他们的资格认证,再从事与之相关的心理服务。另外,还有一类心理服务人员,学历要求不高,做更一般的心理服务工作(比如心理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接受的是最基本的培训。在美国,心理服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行业协会和管理的部门也不同。关于硕士水平的培训和某种流派治疗师的培训,可能需要另文介绍,本文将不进行详细说明。

2 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

对职业心理学的管理,其中之一是建立教育和培训标准。这部分的管理通常是通过认证的方式进行的。认证是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通过认证机制来评估专业胜任能力是职业心理学教育和培训管理的重要部分。教育和培训管理包括行业内管理和政府管理两方面。行业内管理负责制定教育标准,对培养计划进行认证,制定实践和伦理规范标准,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参考。行业管理和政府管理是互相参照、互相兼容的。

对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主要有这些机构:全国性的专业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APA),加拿大心理学会(CPA);政府管理机构,如美国和加拿大州省心理学联合委员会(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ASPPB);非官方的独立的评鉴机构:如美国心理学健康服务提供者的国家注册部(National Register of Health Service Provider in Psychology),以下简称为国家注册部(NR);实习和博士后培养计划的评鉴也受美国和加拿大心理学博士后和实习中心联合会(Association of Psychology Postdoctoral and Internship Centers,APPIC)的管理。关于学历教育的权威性认证主要是APA/CPA的认证,加上ASPPB/NR的认证,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一些州省还有本州省心理学委员会认证的教育培养计划[5]。

下面主要介绍美国心理学会(APA)对临床心理学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来说明认证过程。APA对临床心理学培养计划的认证是为了对培训进行质量监控,以保障对大众的服务质量。博士培训计划的认证是志愿的,已认证的培训计划由于种种原因也可以志愿地取消认证,认证需要定期地再评审。APA对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进行认证是非政府的质量评估和保障过程。

APA对于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是通过APA的认证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COA)来进行的,COA遵循美国教育部关于认证的管理条例。对于博士培养点,不仅要达到APA认证标准,为了让申请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培养计划的成效,COA现在开始要求在学校招生广告的网站上提供毕业生的培训结果情况,比如,实习情况、毕业生的情况,如工作场所和学生对教育的满意度[9],这些在以前是认证中的保密信息。

被APA认证的职业心理学博士培养计划(PhD和PsyD)见APA认证的博士点列表()。CPA认证的培养计划见:cpa.ca/accreditation/。APA认证的实习点和博士后培养点列表见:。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培养计划的认证评审过程。初次申请参加认证的培养计划,需要向APA的认证委员会COA递交自我评估报告,自评报告通常需要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课程计划(如4年课程安排时间表)、教授及培训人员背景、实践活动及实习安排、督导的安排、对学生的评估和考核方式等。COA审阅后,如果符合认证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就会要求对该培养点进行实地考察(site visit),如果符合标准,就给予认证。以后每年要递交一份年度自评报告,COA每年审核一次,如果有疑问,可能会要求进行实地考察。另外,COA对已认证的培养点,每隔3-7年会安排一次定期的实地考察(根据该培养计划的发展阶段,决定实地考察的间隔期),以监控培养点的质量[10,11]。APA认证的培养计划包括博士培养计划(doctoral program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博士实习培养计划(doctoral internship program)、博士后培养计划(postdoctoral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三种。

APA认证指导原则和程序会不断进行修订。对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强调对培养目标和培训结果的评估,关注职业胜任能力(competence)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课程设置,强调基础理论训练和专业实践训练的结合。美国教育部承认APA的COA的认证体系,APA也会修订其认证要求,以顺应美国教育部对认证机构的认可的管理条例。

APA/CPA和ASPPB/NR的认证是互相兼容的。APA的心理学博士培养计划指南(The Guidelines for Defining a Doctoral Program in Psychology)被NR和ASPPB采纳作为评估教育培养计划的标准。1980年NR制定了实习培养计划的标准,APPIC、APA也采纳参考了这些标准,对实习机构进行认证。

NR是非官方的组织,是独立机构,是职业心理学培养计划认定机构。ASPPB是政府管理组织,从1986年起,ASPPB和NR联合进行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证。NR使用指定标准(designation criteria)(更定量化的标准)来认定培养计划。美国各州的立法把这些标准(完成NR指定的培养计划或APA认证的培养计划)也逐渐包括进去。NR的标准更宽泛一些,这样执照管理机构可以据此为依据评估那些APA没有进行认证的培养计划[5]。

博士实习计划的认证包括APA或CPA的认证、ASPPB/NR的认证,以及APPIC的认证。APPIC是独立的非官方的关于博士实习和博士后培养计划的评鉴机构。博士实习点包括APA或CPA认证的博士实习机构,APPIC列出的实习点(包括APA或CPA认证的实习点,以及符合APPIC实习标准的培训点)。APPIC对于统筹安排美国和加拿大的博士实习生有很大帮助。绝大多数的实习生是通过APPIC来申请实习的。另外,还有美国国家注册处NR认可的实习机构,目前APA、APPIC把NR认可的实习培训计划的标准也融入他们的标准中[5]。

3对实践的管理

对职业心理学的实践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通过执照法来实行。执照法:定义职业的实践内容和范畴,为该职业审定教育、培训和考核标准,最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大众,帮助大众确认有资格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心理学执照法的要求是达到健康服务专业要求,完成认可的培养计划的教育,并获得执照。根据执照法的规定,给大众提供心理服务的实践者必须有执照。美国有些州有例外情况,在政府机构供职,比如,在州或联邦的研究所或机构、在大学、在研究实验室等,可以不需要执照。执照是独立开业,比如开私人门诊,所必须的。获得执照只是向大众保障该专业人员符合最低从业标准,或者说执照是为了设定最低的准入门槛。

执照是一项法定制度,在美国由各州政府主管。执照心理学家的资格认证由美国和加拿大州省心理学联合委员会ASPPB总体负责,具体工作由各州心理学委员会(Psychology Board)的执照委员会(Licensing Board)负责实施。心理学委员会是州政府的职业管理机构。

职业心理学家取得执照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实践经验和考试三方面。关于教育要求是从认可的教育培养计划(通常是ASPPB/NR或APA认可)中获得博士学位(如PhD,PsyD等)。有些州有不同水平的执照,低水平的要求可以是硕士学位,但对他们的实践有更多限制,不能独立开业。比如,心理学家助理(Psychological Associate)的执照,可以进行有督导的实践。对于实践经验,通常要求有两年的受督导的实践经验。这一般包括博士生期间的一年的临床实习,以及获得博士学位后进行一年的临床实践。在达到教育和实践经验的基本要求后,获取执照还要参加考试。一般采用ASPPB提供的考试,即心理学专业实践考试(Examina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Psychology, EPPP)。该考试的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与博士培养课程的要求基本一致,内容全面(参见:ASPPB网页, 省略)。在美国有些州,还要参加面试,以考察申请者的临床实践技能。同时执照的申请者还应该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及伦理学规范,这些法律知识及其应用要通过笔试或口试来评估[6]。执照申请的具体要求可参见ASPPB的相关手册[12]。

执照审批标准在美国由各州自己确定,但都受到APA的关于州立法(state legislation)的指导原则的很大影响。1992年ASPPB采用了自定的立法标准。现在,完成APA认证的博士培养计划,或ASPPB-NR认定的博士培养计划,都能满足大多数州执照法对教育的要求标准。加拿大不像美国那么统一地采用那些标准,在加拿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已注册心理学家以硕士水平进入心理学的实践工作[5]。

执照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普通执照(generic licensing),一类是专长执照(specialty licensing)。一般是普通执照,如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专长执照是在普通执照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专长领域的执照,ASPPB区分了11项专长执照,如:临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临床神经心理学、临床健康心理学等。在美国的一个州获得执照后,通过一些审批程序,可以在另一州开业或相对简单地获得另一州的执照,执照根据州与州之间的协议和有关要求,有可移动性[5]。

关于专业实践的资格认证除了州政府的执照认证外,还有一些独立认证组织的资格认证。比如,美国的国家注册部(NR),1973年成立的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心理学健康服务提供者(Health Service Provider in Psychology,HSPP)。有州一级执照的实践者可申请NR的认证,注册为HSPP。另外,于1947年成立的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ABPP)为了识别职业心理学专家的不同专长区分了11个专长领域,根据专业人员的培训背景和经验及专项考试,可获得该委员会的专家认证,成为ABPP的成员。现在ABPP认可NR的认证标准,由NR认证的心理学家被ABPP认为已自动达到申请为专家的最基本标准,可申请进行ABPP的专项评估。心理学家通常可参加的认证包括州一级认证的执照心理学家(各州),NR认证的心理学健康服务提供者(全国性),及ABPP认证的心理学专家(全国性的)[5]。

在获取执照之后,还需要遵循有关规定以维持执照。维持执照的要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遵守伦理规范和职业标准,如APA或CPA的伦理规范,以及有关的职业管理条例。如果违反职业规范,被投诉到执照委员会,会被调查追究责任,如取消执照或认证资格,受到渎职的指控,严重的触及刑法的行为会被追究法律责任[13-15]。这里特别要强调伦理规范的管理,因为心理学临床实践要保护来访者的权益不受伤害。这就要求心理学临床工作者必须在伦理学范围内开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来访者的权益,发挥治疗作用。受到渎职指控的主要行为有不正当的、不妥当的治疗、不正确的评估、违反保密或个人隐私原则等[16]。维持执照的另外一方面的要求是继续教育。执照要更新,需要有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有关继续教育的具体要求参见上文继续教育培训一节。

本文从培训要求、教育和培训管理以及实践的管理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和管理状况。我国心理健康的临床从业者的培训和管理体系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正在走向正规的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培训和管理体系,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逐渐完善心理学临床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和实践管理是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

2 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for doctoral programmes and internship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Ottawa:Canad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3 龚耀先. 临床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临床心理学, 1993, 1(1):2-7.

4 姚树桥, 朱熊兆. 二十一世纪临床心理学的臆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1, 9(1):69-72

5 Hall JE, Hurley G.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training, licensing, and credentialing. In:Weiner IB,Stricker G,Widiger TA.Handbook of Psychology. V. 8: 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71-496.

6 李晓虹, 杨蕴萍. 北美临床心理学家的从业资格和能力要求.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3): 370-372.

7 向慧, 张亚林, 陶嵘. 国外临床心理学家胜任特征研究概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3): 328-330.

8 Scott KJ, Ingram KM, Vitanza SA, et al. Training in supervision: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s. Couns Psychol, 2000, 28: 403-422.

9 Belar CD. Revealing data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lin Psychol: Sci Pract,2000,7(4): 368-369.

1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reditation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

11 江光荣, 夏勉. 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114-117.

12 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 Handbook of Licensing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Psychologists in the U.S. and Canada.Montgomery: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Provincial Psychology Boards,2002.

13 Pope KS, Vasquez T: Ethics in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A Practical Guide for Psychologists.2nd ed.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8:19-39.

14 Jones SE.Ethical issues in clinical ps-ychology.In:Weiner IB,Stricker G,Widiger TA.Handbook of Psychology. V. 8: 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97-508.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7)

一、 预防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开展各项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做好和完成的工作:一是对新建、扩建、改建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业户按时给以现场指导、审验和发放卫生许可证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监管行业中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对体检不合格的人员及时下达调离通知单,调离率要达到100%,规定时限内的现场指导服务、受理审验和许可发放率要达到100%。

二、网络知识培训及录入工作

完成国家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网络知识培训工作,按照时限要求,每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网络学习任务,同时做好各类监督信息的网络录入工作,严格执行录入时限要求,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集中填报。

三、各项宣传培训工作

(一)培训工作

为提高全所监督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更有效地完成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每季组织一次专业知识培训,主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法律文书书写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回来后,要将所学知识和新要求及时传达给每名监督人员。

按时限要求,完成卫生监督协管员学习培训,各项督导检查等工作。

(二)宣传工作

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法四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促进我县《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提高依法行政及管理水平,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

四、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在中、高考期间要认真做好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以学校考场内的环境卫生、学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周边的公共场所卫生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辖区内学生中、高考期间公共卫生安全,杜绝危害学生健康事故的发生。

五、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工作

(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监督检查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维护我县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和健康权益,重点打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非法行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严厉打击各类以“义诊”、“医疗保健咨询”等名义非法开展的医疗活动;严厉打击药店内无证“坐堂行医”非法行医行为。

(二)集中供水单位专项监督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2018年,进一步加大对集中供水单位监督检查力度,协调有关乡镇或城建部门尽快完善各个供水单位供水设施,改进供水条件,保护供水环境,提供相关资料,尽快使供水单位的设备设施及饮水水质达到要求。

(三)公共场所‘’两证‘’专项监督检查

加强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工作,使辖区内公共场所两证持证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从而保障公共场所依法经营秩序。

(四)放射诊疗单位专项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2020年,重点监督检查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持有情况;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情况,设备性能、场所检测情况;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辐射危害告知、辐射危害警示标志设置情况,建立《放射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

(五)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

开展对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生活饮用水、学校内设医疗机构和保健室、教室生活环境等卫生监督检查,促进和指导学校进一步提高卫生管理水平,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在校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2020年,重点对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制度;晨检记录的质量和晨检制度的执行情况;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儿童玩具、室内外环境和专用校车等进行定期消毒情况;建立学生常见病健康档案情况;检查学校内自备水源定期进行水质检验情况,是否建立健全学生饮用水管理制度;学生饮用桶装水是否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消毒,是否建立桶装水的索证制度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六)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专项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强我县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提高对医疗污水的监管力度,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和违法行为,及时整改落实和进行查处。了解掌握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污水管理情况,推动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管理责任制,有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造成危害,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

(七)计划生育专项监督检查

深入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20年,我们重点监督检查服务站、医疗、保健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是否核准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两证是否按期效验,是否超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八)职业卫生监督

根据省市、县局相关要求做好第十七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工作,对涉及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8)

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一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煤矿开采技术与管理知识,具备采矿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煤矿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业务能力:熟悉掌握煤矿开采技术和掘进技术,能够解决采掘生产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和指挥采掘生产及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能力;掌握煤矿五大灾害知识,具有煤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具有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解决通风、安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指挥生产和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熟悉矿用机电设备的基本性能,具有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能力;具有煤矿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获一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

4.外语能力: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身心素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乐观向上,团结友爱,身心健康,能胜任本专业工作,并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与军事技能。

三、主要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艺术课及其它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本专业基础课程有: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等。

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以升本改建迎评估工作要求为指导,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为目标,以加强常规教学检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督导结合的原则,在认真总结过去教学督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督导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推进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良好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我院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内容与要求

1、以升本改建工作评估实施方案为工作指南,做好迎接升本改建评估的专项督导工作。

(1)按要求完成学院升本改建工作评估实施方案中教学督导承担的工作任务。

(2)认真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特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专项督导工作,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作出客观评价,提供合理意见和建议。

2、深入教学一线,督导教学全过程,抓好教风、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保障的督导。

(1)加强日常教学秩序和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督查。

(2)分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学院部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工作情况、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执行情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情况进行阶段性重点督查。

(3)随机听课与重点听课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指导。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推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我院的推广和我院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4)做好院领导、教学院部、处室负责人随堂听课、评课制度的督导工作。

(5)做好教师课堂教学和系部教学管理评价。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发放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及对院部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抽查学生作业、实训报告、考试试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6)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教科研活动环节的督查,提高学习和活动的质量及效果。

(7)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保障的督导。督促教学管理部门严格履行教学管理职责;督促教学院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使督导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督促服务保障部门按照学院要求切实做好教学服务,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修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和工作职责,成立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进一步明确院系两级管理;制订教学院部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的院系两级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教学督导体系。

(2)召开学院教学督导工作会议,部署教学督导工作要求,总结交流教学督导工作经验,表彰优秀院部教学督导组和优秀教学督导员。

(3)规范教学督导文书、报表的格式,统一教学督导评价标准,及时归档教学督导资料。

(4)将教学督导纳入院系绩效考核工作中。

三、工作进度安排

20xx年9月:期初教学准备与督导工作检查,督查课程表安排、教材与师资到位;督查学生到课率,督查教师教学日历、备课本、课件以及调停课等情况。

20xx年10月:升本改建评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自评整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随机抽查听课;督查组织学生技能大赛情况。

20xx年11月:升本改建评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自评整改;督查教师参加教案、课件、板书、说课等比赛情况;期中教学管理与督导工作检查。

20xx年12月:升本改建工作评估;教师课堂教学和系部教学管理评价;召开学院教学督导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教学督导工作经验,表彰优秀教学督导员。

20xx年1月:期末教学管理与督导工作检查,督查按时结课、安排考试、组织阅卷等。

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三

本学期,我任xx班、xx班、xx班、xx班的数学课,更要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从网上搜集资料,寻找更好的方法。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六、做好检测工作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9)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要求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纵观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演进与变迁,任何一种孤立的监督制度都不能满足全面监督的需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内部审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为解决当前内部审计监督能力有限,监督资源分散,监督渠道不畅的问题,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存在问题。治理结构顶层上有监事会,党组织有纪检,行政有监察、审计、法律,职工层面上有职代会(工会),此外还有业务监督、人事监督。监督网络立体多层、纵横交叉。但实际运行中,条块分割、体系脱节,一方面要求上下对应,一方面资源配置又跟不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监督乏力、监管弱化、监控不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监督制约体制不完善,监督权配置不当。因此,积极整合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监督资源,探索协同监督管理模式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协同监督机制是在既有监督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部门监督作用,同时更加突出职能部门在业务管理领域内的监督主体责任。作为共同承担着企业内部监督职责的部门,由于分工不同,其工作职责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不能取代。但它们之间相辅相承,都是通过履行监督职能共同服务于国有企业中心工作。在协同监督模式下,内部审计更应当积极发挥重要的监督职能,联合其他监督力量,切实将权利运行置于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监督之下,增强监督实效,促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此外,本文建议国有企业内部应设立“协同监督管理机制”,以健全内部审计工作。鉴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偶有失控,导致财务弊端时有所闻的现状,为防范此类丑闻发生,内部审计部门在对企业执行国家经济决策的履行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正式审计之前,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监督职能部门互相通报前期监督阶段性工作成果,确定审计重点,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共同评估下阶段拟开展的监督范围、重点和相关配合事项。

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职能部门的具体协同路径

(一)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中,尤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监督的范围最宽、检查频率最高,两部门的监督检查中时常会有一些重复检查的事项,这不仅增加了监督的成本,也给被检查的子企业、部门等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当监事会履行检查流程时,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二)整合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资源。部署安排和监督检查的双重职责导致纪检工作不能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协同监督机制下,首先要明确由内部审计负责纪委部署的工作。内部审计能发现问题,却无权处理问题;纪检监察有权处理问题,却往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由此需要整合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监督资源,适当赋予内部审计处理问题的权利,扭转内部审计只能发现问题却不能处理问题的尴尬局面。

(三)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初级阶段法律风险预防作用。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企业内部信息了解的情况。这就要求各职能部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通报本部门的内部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以确保决策时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四)工会必须主动参与企业各项事务的管理。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有企业工会职能的转变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现阶段要求工会必须主动参与企业各项事务的管理。由于职工群众是企业的劳动者,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参政议政,维护职工权益,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可以通过设立廉洁从业举报箱和纪检监察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工会还可以充当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剂”,化解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三、内部审计流程优化———基于协同监督视角

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流程从总体来说分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和审计成果运用等五个阶段。本文重点探究协同监督机制的建立对审计计划编制的影响。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01号》,审计计划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作出的安排,它包括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方案。影响审计计划编制的因素有审计工作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向和审计资源,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目的、范围、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资源的调配和审计时间的分配、对专家和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等。基于协同监督机制的视角,这些影响因素和内容势必会影响各监督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与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相比必然会导致审计资源和审计时间的再分配。制定内部审计计划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工作目标。内部审计目标的确定需要依据国有企业组织的经营目标。201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将内部审计的定义明确界定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由此可按照目标不同将内部审计分为业务审计、战略审计和风险审计三个层次。其中业务审计旨在提高运营效率,战略审计旨在加强战略管理,风险审计旨在深化风险管理。但共同目标都是提升管理效能,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当然,不同层次的目标所需的监督部门的配合程度不同,复杂宏观的目标需要所有监督部门的参与,促使各部门凝结共识,形成合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而简单具体的目标则只需内部审计独立完成,减少无效的人力耗费。IIA最新的内部审计准则,提出了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即增加价值,通过增值服务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毫无疑问,总目标需要所有监督职能部门共同设定,力求实现利用最少的监督资源获得最大的监督效能。当组织确定总目标之后,必须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在总目标指导下,各职能部门和个人制定分目标,即分目标的实现要求纪检监察、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法律、工会等部门分工协作,协同行动,其目的就是体现效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审计范围。即审计对象的范围和审计活动的范围。参考国际内部审计来看,内部审计通常可以涉及经营、绩效、合规、质量、财务控制以及财务报表等。除此以外,结合内部审计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可以灵活开展各种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及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考核、企业内部目标和计划的分析与考核等各种专项审计。范围之广,基于协同监督的视角势必要求不同的监督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责权限,主要负责其中某一个具体类型的审计业务。

(三)审计方向。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因素,以确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向。《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计划》第十一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前,应当重点调查了解下列情况,以评价具体审计项目的风险:

1.组织的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及业务活动重点。这是考虑风险因素的基础,由于国有企业协同监督机制的建立,其他监督主体对这部分内容的影响已在“审计工作目标”中加以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2.对相关业务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和合同。法律法规是审计工作的准绳,依法审计是审计人员的天职。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相关业务活动的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审计任务。国资委《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21条规定了企业总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并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在协同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法律部门的积极配合,内部审计机构在编制审计计划之前,应根据国有企业的业务性质及涉及的专业经济领域咨询法律顾问,来引导、参与、规范企业交易行为,在合同谈判、签订、履约以及纠纷处理等工作环节上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来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水平。一般说来,在内部控制较健全有效的地方,组织风险能得到较好控制;内部控制较薄弱的地方,组织风险比较严重。当前,许多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都是由内部审计队伍独立完成的,这种模式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出现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这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应该更加深入和严格。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反腐倡廉的切入点。但是现阶段纪检监察部门总是不能对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这就要求纪检监察部门紧密结合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认真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深层次问题,查找风险管理方面的漏洞。因此,在协同监督机制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编制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计划时,就是要重点关注纪检监察狠抓管理的薄弱环节,围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发现、揭露和解决。

4.相关业务活动的复杂性及其近期变化。随着国有企业管理精细化,相关业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多。在确定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宏观意识,突出重点。在各业务职能部门提供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类,综合考虑企业管理和发展现状、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政策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等,做好年度各审计项目之间的整合,避免审计项目安排的交叉重复或缺失。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在审计计划中明确指出各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管权责,平衡各部门间的审计任务。

5.职业胜任能力与岗位调整。如果相关岗位的人员不胜任其职责或其品质存在问题,就会给该岗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带来较大风险;另外,重要岗位人员变动通常也会增加风险。在协同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计划中必须清楚地说明需要向高风险领域具体分配多少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审计时间和预算时间,各监督职能部门如何规划和调配来共同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

(四)审计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内部审计提出更高要求,面对紧张的审计资源,实务人员与理论工作者需要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由于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基于协同监督机制的视角,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显得至关重要。

1.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内部审计应加强横向联合,合理利用内部监督体系中有关监督部门的功能、权威和信息,建立广泛联系,保持较好的协作关系,注重审计计划的沟通、审计过程的合作、审计信息的共享,构建内部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协同机制。例如,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与纪委、组织、监察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专项资金审计方面,与财务、计划及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合作机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面,与计划、财务、基建等部门联合成立投资体制管理领导小组,提高审计监督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2.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内部审计应加强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与协作力度,应从组织整体利益出发,以增加组织价值为目标,从维护秩序向形成合力转变,从以本部门独立开展监督为主向注重和促进职能部门发挥专业管理和监督作用转变,在维护经济秩序的基础上,努力配合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促使各项生产要素形成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合力。综上所述,在各监督主体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合理运作多种监督形式,使得内部审计流程更加规范化,特别是内部审计计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化,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监督的整体效能,杜绝腐败,从严治企。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10)

(一)划出的职能

1、电力工业(水电)行政管理职能交由市经济贸易局承担。

2、在宜林地区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包括退耕还林)的职能,交给市农林局(林业局)承担。

(二)划入的职能

1、原市地质矿产局承担的地下水行政管理职能;

2、原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核发河道采砂的采矿许可证。

(三)转变的职能

1、按照国家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全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划分,监测江河湖库的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并向市环境保护部门通报有关数据和情况。

2、实行水行政执法监督与水行政执法相分离,实行水利工程规划、计划与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相分离。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水利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和水利方针、政策;组织制订全市水利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水利行业政策;负责水利行业管理,组织并监督实施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作的规程、规范。

(二)组织制订全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江河、湖泊流域(区域)综合规划,防洪、排涝、御潮、水文、供水、水电、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滩涂围垦等专业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的论证工作;组织、指导城市防洪工作。

(三)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组织制订全市水资源的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全市水资源公报;组织、指导全市水文工作;组织水功能区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管理、保护滩涂资源,管理、指导滩涂围垦工作。

(四)组织、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实施水行政审批制度,依法征收水利规费;查处水事违法案件,调处水事纠纷;承担行政应诉工作。

(五)负责全市水利基本建设的行业管理;实施水利、水电、围垦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对水利、水电、围垦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和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编制、审查市级水利、水电、围垦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六)负责全市各类水利设施、水域(包括河道、江河故道、水库、湖泊、滩涂、人工水道、行洪区、滞洪区、蓄洪区)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负责管理全市河道及江河水闸等水利工程;管理河道采砂,实施采砂许可制度;组织、指导河道、湖泊、水库及河口、海岸滩涂的综合治理和开发;负责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管;组织、指导水利绿化工作。

(七)指导全市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乡镇供水以及小流域治理工作;指导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八)组织、指导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九)指导全市水利经济工作;研究提出有关水利的价格、收费、税收、信贷、财务等方面的经济调节意见;研究水利投入机制和筹资政策;指导水利行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水利行业多种经营工作;负责全市水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十)负责管理水利科技、教育、对外合作;组织、指导水利科技的研究和推广;组织、指导水利信息化工作;组织、指导水利队伍建设。

(十一)承担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汛防旱工作,对流域性河道和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

(十二)承办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水利局内设4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计划财务科)

负责各业务科室及直属单位的综合协调和催办、督查工作,协助局领导处理机关日常工作;负责文秘、会务、办公自动化、档案、保密、保卫、、议案提案办理、计划生育、机关后勤等工作;负责组织制订机关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国有资产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行政后勤服务工作;负责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管理和指导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财务和国有资产;负责全局各项经费收支的审查、编报和统计工作;参与全市水利建设补助资金的审查、安排以及资金投入专款专用效益的检查;负责全市水利职工教育、培训、人才规划管理工作;承办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全市水利行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建设工作。

(二)水政水资源科

负责全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质监测、调查、评估、水域纳污能力审定等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制订全市中长期用水、供水计划和水量调度分配方案;全市水资源公报;负责编制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实施采砂许可制度;对全市占用水源、水域、水利设施的补偿、取水制度的实施和水资源费、水土流失防治费等水利规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实施水政、水土保持监察制度;负责水利行业法规的宣传,组织、指导水利执法及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负责水政监察队伍的管理;查处水事违法案件,调处水事纠纷,承办水行政诉讼工作;负责全市境内河道及水工程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许可审批工作。

(三)规划建设科

研究制定全市水利、围垦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水利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水利中长期供求计划;组织编制和审查全市主要河道和重点地区水利综合规划、重点城镇防洪规划、协调流域开发工作;负责水利、围垦基建项目建设的立项审查和申报;负责工程的招标投标、建设进度、质量监督和市级验收工作;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指导全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水利绿化;负责全市水利设计、施工、监督单位的资质审查;组织实施水利建设行业规范、标准和定额;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市外水利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入瑞安市场;承办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负责对外合作交流,负责市水利学会的日常工作。

(四)工程管理科

职业中专督导工作计划篇(11)

制定现场督查计划。局安全职能部门要根据电网运行风险、作业风险、重点项目施工和重要设备维护工作情况,以及季节特点、特殊时期的要求等,梳理并年度安全生产监督工作重点。及时安全生产主要风险监督计划表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监督计划表,下达局层面关注的督查工作任务。职能部门要建立施工作业清单管理机制,每周收集施工作业安排表,制定并落实局层面周督查计划。现场督查实施。为有效开展现场安全监督工作,供电局要建立、健全专职的安全督查队伍,开展常态化督查机制。局层面督查队要按作业性、装置性、管理性三大类开展日常安全督查,重点督查现场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作业人员安全行为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同时,视情况组织联合督查,提高督查效率。职能部门要将局层面的监督重点内容分解到本局年度计划中,制定局年度安全督查计划。现场安全督查应依据以下原则开展:基于风险的原则。现场安全督查以安全风险管控为核心,按照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根据风险大小确定督查工作重点,主要控制人身、电网和设备风险。全过程管控的原则。现场安全督查应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既要检查事前策划工作是否全面、严密,也要验证事中贯彻落实是否规范、彻底,还要检验事后总结改进是否及时、有效。预防为主的原则。现场安全督查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前分析督查对象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风险,为安全生产工作把好关。惩教结合的原则。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督查,做到纠正与预防并重、教育与惩诫结合、激励与问责并举、督促与指导统一。

二、加强安全风险监督

设备风险监督:通过完善设备风险督查表单和规范设备风险督查流程,进一步提升设备安全管控,促进电网整体安全水平。根据生产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密切关注设备维护巡视、设备缺陷处理等情况。作业风险监督:根据停电计划、施工方案、施工作业票及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监督员工施工作业是否掌握和落实“十个规定动作”、是否准确开展作业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是否严格防范高空坠落、防触电、防倒杆及物体打击等作业风险。安全生产专项工作监督:依据保证体系部署的加强安全年度专项工作,以及保供电工作要求,监督执行单位(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监督安全生产重点专项工作主要有:防止恶性电气误操作、保供电、配网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机制与电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

三、强化督查问题整改

供电局安全职能部门要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并列出整改措施表。一是向被查单位发出《安全督查发现问题整改通知单》,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通过月报形式对违章问题进行,同时向局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反馈。二是针对恶性违章行为编制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学习。三是局安全职能部门要根据督查情况建立问题数据库,将“三老”问题、突出问题以及重大隐患和影响较大的一般隐患纳入“销号”管理,并将重复性发生问题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安全职能部门要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开展整改监督工作,针对部分重要问题的整改将挂牌督办,强化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

四、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要配备安全信息系统专职管理人员,跟踪监督生产设备安全状况和工程施工进度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督查方式和时间,提高督查工作效率。并开展信息化在线监督。一是监督“两票”管理,主要核查外来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和“三种人”的履职情况,重点关注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两票”填写与执行情况;二是随机抽查班组的安全活动记录、事故案例学习情况等,调动基层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三是随机抽查班组日志,监督班组开展安全活动情况;四是随机抽查设备缺陷处理记录,监督设备缺陷处理情况,提高设备消缺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单位人事部应认真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课程主要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基本知识、实操演练等入手,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部门、班组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可以采取设立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及开展专项安全教育等形式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消除隐患。加强员工持证培训。所有生产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经“安规”考试合格才能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加强参建单位人员持证作业的监督检查,发现没有上岗资格作业人员,责令其停工,并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确保施工人员全部持证作业。

六、提高基层生产组织安全管理水平

供电所、输变电管理所等是基层生产单位,其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局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抓好基层单位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要加强供电所工程管理人员及安全督查人员专业培训工作,提高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督查水平。督促、指导基层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分解细化,纳入计划表单,明确责任人和期限,以闭环管控的方式抓落实。基层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加强线路及设备巡视工作,降低设备安全风险。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处理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将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专项检查“两票”执行情况,基层单位应每月对“两票”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上报,供电局职能部门对“两票”进行抽查,动态检查“两票”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