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2 13:34:52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1)

        高等院校作为信息化程度高的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创新知识、集聚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往环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 网络对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界定,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类需要结构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群,人际交往对他们而言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这一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充分发育,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确立,知识结构基本形成,社会化过程初步实现的关键阶段。人际交往构成了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过程。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共享丰富的信息,提高人际认知能力

        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中介媒体,具有无限开放性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而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共享所有的信息资源,更可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认识的范围和信息量。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不仅能够方便迅捷地了解全球各地的资讯,还能够与网络中多种多样的角色进行紧密的交流和互动。这些可能是完全虚拟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现实生活反映,可以有力地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促进人际交往实践。

        2.网络交往能够使大学生消除直面交往的障碍

        网络交往以忽视社会地位、外貌特征为特点,只能依靠文字、表情符号、声音等来传播自己,依靠想象来还原对方的思想感情,表现为人际内心的精神交往。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非直接的表达和理解允许人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且一旦出现文化冲突可以利用文字、表情符号等多媒体形式来适时解释化解,从而避免直面交往产生的交流障碍。

        3.拓宽沟通网络,促进社会化多元发展

        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中介,它的间接、自由和平等,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可以掩盖自身的缺陷,可以轻松面对交往中出现的尴尬,实现意识与形式上的自由与平等。现实与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交接,让大学生充分地实现并体会更多样的人际关系,获取更多社会适应的有力资源,从而及早完成社会化。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伴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沟通形式,网络还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空间。为发扬自己的优势,尽情地展示自我,并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出现的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也正日益凸显。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网络交往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沉迷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必定会减少在校大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这也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这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2.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但频繁的网络交往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疏远现实生活中融洽的人际交往,引发心理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人们无法判断交往对象信息的真实性,这使人们以怀疑心态看待网络中的事物,进而影响到现实的人际交往态度,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对象的真诚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信任危机,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最终降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沟通能力。 

        3.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网络的弱监控性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免除了承担责任的重负,人的本我得到肆意张扬。利用网络损害他人名誉和人格、传播虚假信息、在网上进行情感欺骗、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行为屡有发生,阴暗心理在网络中得到随意释放。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与被传播使处于心智成长期;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难主动识别和抵制,他们容易把它当作现实加以接收,从而导致现实人际道德的失范。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四 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指导,使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此要尽可能地发挥其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学生自身方面

        (1)建立合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大学生人际交往必须重视网络人际交往规范的建立。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规则具有相对强大的约束力。使人际交往行为受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以及法律法规等的控制和约束。由于网络人际关系以互联网为中介,交往者的身份往往虚拟化、多样化,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这些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似乎都“失效”了。目前还没有健全的适用于网络的社会规范,建立网络人际交往规则和交往秩序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的当务之急。

        (2)加强上网自律能力,对网络树立正确认识。网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用来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不能因为人际交往而终日沉迷于网络。上网自律并不是要抵制网络,而是应该清楚认识到我们应用网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事应该积极做,什么事不去做。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2.政府方面

        (1)健全网络立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片面维护了网络的无条件地自由连接、自由传播和自由利用,过于容纳了滥用网络的行为,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法律制订也缺乏力度。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虚拟王国导致的问题日益成为现实社会的隐患。要有效地进行控制,必须有法可依,健全网络立法势在必行。

        (2)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管制办法,建立成熟的网络管理体系是消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网络交往中的不文明现象必然大量消减。

        3.学校方面

        (1)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增设网络人际交往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网络交往虽然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但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为真正对学生能起到现实作用的主要还是现实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把人际交往的主要精力放在现实交往上,不断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

        (2)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教育学生进行文明网络交往。为了进一步增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并克服其不良影响,学校还应对自身的网络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过滤不良信息的同时,利用校园网资源加强大学生上网自律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还应在大学生上网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这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逐步戒除网瘾、降低其攻击性有积极作用。此外,针对一部分因沉迷网络而淡漠亲情的大学生,可以运用网络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并加强伦理和自我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指导工作者还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一方面要加强、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与社会充分接触,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丰富人际交往的经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还可以防止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指导还必须注意充分发挥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展作用,使大学生能够运用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学到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提高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政府、学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发挥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从各方面规避不利因素,保证高校学生健康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春丽.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2)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和环境之中,新型的网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显现出新的形态特征,它也显示出与人们在网络中的心理健康关系。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网络为结点,融入到网络环境之中,并生成了各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由此,我们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互联网h境中的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综述

在互联网迅猛冲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种新型的网络人际交往形式,它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人际交往形态的拓展和延伸,具体展示出其如下内涵:

1、网络人际交往展现出人的社会性属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属性也即人的社会性本质,而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也同样具有人的社会性这种本质属性,它只是利用的媒介,发生不同的空间下的人际关系,并无法改变人的社会性的属性。

2、网络人际交往必须以互联网为依托而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之下,网络将处于不同空间的人相联系,以网络为中介和基础,实现间接性的交往,从而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

3、网络人际交往归属于一种精神层面的交往。在网络环境中生成的人际交往主要是思想、意识、观念、情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都是精神生产的产品,注重人们之间的精神产品的传递和交换。

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人际交往对象的宽泛化特征。网络人际交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往,是一种交往对象极其宽泛的交往形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人际交往大多局限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下的人际交往,而只有互联网才实现了最为宽泛的人际交往。

2、网络人际交往过程的隐匿性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之中,人们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交往,也即运用虚拟名或符号实现“身体不在场”式的人际交往,这种隐匿性的人际交往过程显示出与现实交往极大的差异性。

3、网络人际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在网络环境之中,交往的主体都是虚拟的角色,大家处于一种相对平等、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冲突的交往场景之中,有助于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

4、网络人际交往心态的平等性。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取消了人们的现实身体、地位、文化背景、职业、权力等信息,而都被纯粹的数字所替代,因而不存在现实交往中的沟壑,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心态都是平等的地位,互动关系无须受到任何现实关系的制约,形成了人际交往中的真正平等和自由。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主要概念是指在社会环境之下,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效能与表现出来的行为状态,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可以进行个体内心心理的调整,从而达到自我人格的逐步完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情绪积极而稳定。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拥有积极、乐观、自信而稳定的情绪状态,能够在适当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随着环境和对象的改变而产生相对应的情绪改变,更好地使自己融于环境之中。

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用宽容的、理解的心态,与他人进行交往,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良好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自己,也可以对现实环境较好地解释,既不会过高评价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也不会无谓贬低自己而逃避现实。

4、适度的紧张感。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适度的紧张感,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好的筹划能力,可以较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适度紧张而又不过分焦虑,在遭遇困境时,能够镇静、理智地思考,寻求解决对策,而不会惶惶不安。

5、心理适应性较强。心理人健康的大学生可以拥有自主、独立的生活和学习能力,情感上和意志上独立性强,并可以寻求到自己精神上的充实点和兴趣点,不会轻易感觉到空虚、敌对、消极等不良情绪,他们可以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心理适应性较强。

三、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水平明显高于现实人际关系水平。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受限于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性别特性的不同,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而在网络人际交往之中,其匿名性、平等性的特征,可以使大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释放自己的本能和个性,并且可以恣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实现精神地位的平等。而在现实人际交往之中,却由于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遮掩自己真实的想法,这就难以使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袒露心胸,尤其是在与异性的交往之上,显现出较大的现实人际关系困扰,在同性面前可以暴露的缺点或弱项,却不愿意在异性面前显露,以保全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

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他们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全国青年群体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面临更多的价值文化的冲击,在面临人际关系、恋爱关系、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较大程度的阻碍。网络人际交往与人的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紧密相联,并且与一些心理抑郁感和心理孤独感有相关关系,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效应,并成为了网络交往动机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可以这样认为,运用网络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网络人际交往空间逐渐增多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拓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渗透,并促使其健全人格的生成,向更为个性化、独立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

然而,对于少数病理型互联网使用主体来说,在他们的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之中,具体的影响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有:网络人际交往消极结果;网络人际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人际交往认识因素等。经测试得知,网络人际交往的消极结果越严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网络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越多、情感体验越积极,则显露出越低的心理健康水平。网络人际交往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升路径分析

1、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

互联网络的扩张和发展之下的网络人际交往,要最大化地减少其网络人际交往的负面作用,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督促大学生形成内在的、自觉的道德任意识,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增强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以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的辨析能力,并且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地认识自己、感知网络,建构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关系,生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促进大学生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大学生不能过于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而应当多多融入到现实社会之中,接触和感知社会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和内容,防范迷失在网络之中,形成封闭的网络人格。为此,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适宜的活动,通过现实交往活动,使大学生掌握现实人际交往的规则和方式,产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的心理健康素质,在与他人的现实交往中纾缓自己的情绪,并使自身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在与他人现实交往和接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了与他人现实交际的能力,并进一步促进良好的、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

3、更好地借助于网络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在网络环境之中,我们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特征,进行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转变原有的权威性、强制性、灌输式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征,使大学生呈现出更为完整、更为真实的自己,从而使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如:师生QQ群、微信群、师生论坛等,从而更好地施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4、净化网络人际交往空间,健全网络制度体系

网络环境不应当是污浊的虚拟环境,还应当保持网络的清洁性,因而,为了保持网络环境的净化和健康,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的净化空间,要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加以过滤和剔除,并注重加强网络立法制度和体系,使其规范化、有序化,更好地培育和健全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在遵循网络法制的条件下,更好地进行网络人际交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渗透和扩张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领域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互联网中的活跃主体,他们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动机和人际交往关系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我们认为,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为复杂,不可片面地加以分析,要正视网络的双向,网络可以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面,正确地运用网络人际交往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如果一味沉溺于网络,则不利于良好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的生成,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科学而理智地运用网络人际交往,需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林虹静.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12)

[2] 李萍. 摆脱心灵桎梏 体验多彩生活――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调节[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12)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3)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4)

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由于网络交往过程中角色的虚拟性、过程的超时空性以及交往身份的平等性等特征[2],网络交往逐渐被大学生所接受,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像一把双刃剑,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本文从研究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入手,着重探讨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内在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对于大学生网上交往的教育、引导对策。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调查方法

许多学者从网络交往动机、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交往类型等方面衡量网络交往并在编制量表方面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和努力。[3]本研究中采用的是陈秋珠[4]所制定的网络交往问卷,从“结构—成分”的角度按照网络交往动机、认识、情绪、行为、结果五个因素组成的问卷,并按照实际情况对于其中的一些条目进行了修改。

我们把大学生的现实交往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相关的个体或者群体的相互交往的关系[5],用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和谐性进行衡量,采用邓日昌等人所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性量表进行测量,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一些条目进行了修改。

题目采用Likert5点自评量表形式,“1”代表“不同意”;“2”代表“有点不同意”;“3”代表“无所谓同意不同意”;“4”代表“有点同意”;“5”代表“同意”。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于2012年1月到2012年4月进行,根据调查目的,我们选取了广州市大学城十所高校的本科生为代表,按照比例从各个学院选取样本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共收回有效问卷24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1.6%。问卷回收之后,笔者对问卷进行了编码,然后录入计算机利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以下是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1. 样本信息

在问卷中,我们收集了大学生的人口资料、生源地、上网频率等信息(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61.52%的样本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74.64%的样本会较多的使用聊天工具,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其日常交往的重要方式。

2.大学生网络交往现状调查结果

为了保证分析的有效性,根据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问卷的一级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样本中,网络交往对其视力、吃饭、睡眠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为他们的日常社会化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样本普遍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友好的,并且以一种认真的态度进行网上交往,而对于他人的感觉则是不那么肯定;通过网络交往,大部分样本认为网络交往成为现实交往的有利补充,扩大了其日常交流和沟通,并且拓展了知识面和视野。

在性别、学科、年级差异显著性检验当中,发现男大学生的总体得分为120.652,明显高于女大学生的得分109.974,表明男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处于比较积极主动的地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各年级网络交往研究过程中,一年级学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与多数学校限制一年级学生上网有一定关系;对不同专业的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文管类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科类学生,这是由于文管类学生的日常课业负担较轻,日常生活中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网络交往,同时由于专业特点需要在网络上获取一定的课业知识,造成了他们在网络交往信息沟通方面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此外,网龄也成为影响网络交往五个维度的重要条件之一,网龄越长的样本的网络交往越趋于理性化,更加能够避免网络交往的消极结果,并且在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认识和信息沟通方面得分更高,而在自我暴露及情感体验方面得分较低,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交往成为现实交往的有利补充。

3.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对现实人际交往影响调查结果

对于大学生人际和谐度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抽取了三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待人接物、交际交友、自我感知三个维度。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使用情况不同的样本的人际交往的差异程度,对网龄不同、使用频率不同的样本的人际交往得分进行比较(见表2)。

结果可以看出,从大学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样本(网龄最短)的总分最高,达到了72.02,随着网龄的增加,人际交往的得分逐渐降低,由于是设置的反向题目,因此网龄越长的样本人际关系和谐度越高,从而反映了目前网络交往逐渐成为大学生现实交往的有利补充;同时,网龄最短的样本数量仅有279人,这部分在大学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样本往往来自比较偏远的地区,他们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自信。多重检验结果表明,网龄不同的样本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分析表明,样本的人际关系和谐度随着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增多而降低,即互联网使用时间越短(1-2小时)的样本的现实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多重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频率不同的样本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p≤0.05)。

4.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

将现实人际交往条目正向转换,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对进行相关分析并检验分析结果的信度(见表3)。可以得出,现实人际交往的三个维度——待人接物、交际交往和自我感知同网络社会知觉、网络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网络交往认知、网络信息沟通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同网络社会知觉、网络交往认识及网络信息沟通呈正向的相关,说明样本的网络交往对于现实人际交往是一种有利的补充;同网络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呈负向相关,说明在网络上的自我暴露越多,情感体验越多,越会影响现实当中的人际交往。

三、结果分析

在网络交往中男性大学生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被限制上网的一年级学生的网络交往较少,文管类学生的网络交往多于理工科类学生。本研究证实了网络交往的参与程度对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网龄越长的大学生其现实人际关系越趋向于和谐,网龄越短的大学生受到的现实人际困扰越多。大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比较强的群体,他们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世界、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6],但是大学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从一定方面限制了他们的这种愿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超时空性、平等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与外界安全进行平等、深层次交流的平台,使大学生能够更好认识自身,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7]。根据研究结果,随着每天上网时间的增加大学生所受到的现实人际困扰会增加,也就是上网频率过高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和谐度,但是在每天上网5小时以内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适度使用互联网会增强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和谐度。这个结果与已有的研究较为吻合:对于网络依赖越严重的人其人际困扰越严重;人际困扰越严重的人对于网络的依赖行为越严重。[8]

网络交往的社会知觉、交往认识、信息沟通等方面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理性化的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有利补充,拥有良好的网络交往习惯的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和谐度较高。调查过程中多数样本认为网络交往扩大了他们的日常交流和沟通,拓展了其知识面和视野。网络交往自我暴露和情感体验同现实人际关系呈负向相关,在网络交往中暴露更多自我信息,拥有更多感情体验的大学生容易对互联网交往产生依赖,容易对于现实交往中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受到更多的现实人际困扰,反过来现实的人际困扰的增多又促使他们在网络交往中更多的自我暴露,拥有更多的感情体验。

四、教育对策

随着大学生对网络运用的增多,网络交往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重要交往方式,良好的网络交往习惯可以提升现实交往的和谐度,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性的网络交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考虑从外部规章制度约束到自我控制的演变过程,即对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管理既要考虑外部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也需要注重通过建立广泛的认知渠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认知观念从而产生内在的行为约束。从大学生学习与内化过程的角度,本研究提出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网络交往包括外控和内渗两种策略。

1. 外控策略

所谓的外部控制策略是从校园管理的角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使他们逐渐接受校园网络使用要求,并内化为自身的网络使用习惯。在这一策略中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颁布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外部控制策略的基础,校园舆论媒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外控主体。

一方面,高校应当在法律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校园内部网络的使用和监控,提高网络监管水平。加强校园网络设施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完善校园网络使用管理,大学城中部分高校实施了不给一年级新生开通网络的制度,一方面,协助入校新生从“他制”到“自控”的良性转变,降低其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基础课程的学习中。

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舆论的作用,首先,在校园内部大力宣传网络使用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制度;其次,将网络交往和网络使用的规范行为或者成功案例进行广泛宣传,产生示范作用;最后,将一些过度沉溺网络的个案在保护个人的隐私情况下进行适度曝光,让学生了解过度依赖网络的后果,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自律意识。

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园的心理教育系统。一方面,繁重的课业负担及竞争压力使网络交往成为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的重要途径,需要更为完善的心理咨询对他们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解决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减少不良人际关系的产生。

2.内渗策略

内部渗透策略主要是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入手,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网络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内部渗透策略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组织相关的校园活动实现良好交往习惯的内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

首先,在校园内部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引导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社交面。教育他们在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当中学会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交往氛围。由于男大学生及文管类学生在网络交往方面占据主动地位,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对于他们进行重点引导。理工科类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应引导其加强对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认知,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自己的交往面。

其次,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科学运用网络的水平。逐步完善校园情报学教育及互联网使用教育,增强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将网络使用与日常学习集合起来,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终端信息资源和交流手段获取有用的知识,让网络成为他们扩展知识面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同现实交往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网络交往在现实交往当中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教师对于网络的认识,充分鼓励高校教师运用网络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多个侧面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从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高校管理等方面提供新的工作平台,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校教育和管理理念更容易渗透到学生当中。

参考文献:

[1]华伟.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3:3-12.

[2]马晓辉,雷雳. 青少年网络道德与其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10(10):988-997.

[3]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 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的分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35-37.

[4]陈秋珠. 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06:182-188.

[5]李宏翰,赵崇莲.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1):116-121.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5)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7)12-0053-017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由于其快速、便捷、廉价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根据2001年4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约有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而大学生占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信息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辨别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具备收集信息、信息的网络能力。适当的、合理的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但是由于不当的网络交往,许多大学生因此而引起了人际交往问题、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其自身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的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与教育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一、网络交往及其特点

网络交往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其所提供的社会互动服务功能而产生的。对其,不同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界定。一般认为网络交往就是人们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条件下,通过数字化信息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物质的交流活动。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水平看,网络交往主要有E-mail、BBS、聊天室、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等形式,可以满足人们信息沟通、情感满足、电子商务和休闲娱乐等需要。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网络人际交往CMC(eommunicationmediated computCr)是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同传统的人际交往F2F(face to face)相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有着不同于现实人际交往的独特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2)网络人际交往的平等性。(3)网络人际交往的自由性。(4)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的间接性。(5)网络人际交往对象的无限性。

网络交往的心理特点:交往主体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形式与心理的间接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思想情感表达的高度直接性。

借由电脑中介传播,网络的友谊改变过去的人际交友模式,透过文字符号交流情感,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人际互动空间(Wahher,1992)。而McKerma与Bargh(2000)刚指出虚拟生活来临对人们自我认同,社会互动,以及关系建立形态改变最大的影响为:(1)个人匿名度提升。(2)个人外表在人际关系建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减低。(3)空间隔核对于社会互动的影响力减低。(4)个人对于跨越不同时间与空间的人际互动有更强的主导权。

Walther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e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认为,人们可以在“电脑中介传播”中发展近距离的情感关系,但需要花时间,尤其是在非同步的环境中,如BBS、电子邮件、虚拟社区等,人们对于互动的对象会有预期的盼望,并且倾向于持续的交换讯息,当人们持续地互动,社会结果就会产生,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累积对方的讯息与认识。于是情感、信任、同质性等会被加强。

计算机媒介的交流和在线交流提供的社会支持对于缺乏社会交往,或从社会地理上被隔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Cum-mings,Sproull,andKiesler2001;Sproull,and Kieierl986;Cot-toll,2001)。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fwenman etal,2001)。同时,网络途径也为迁入新环境的人们提供了与朋友和亲人联系的方式(Hamptonand Wellman,2001)。因此,与其说计算机媒介的交流有损于传统的交流模式,倒不如说是对它的有效补充。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Robert Kraut)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专门的软件跟踪产上网次数的多少以及使用的工具。研究人员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家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越感到孤独和沮丧。矛盾的症结在于,首先互联网是一种交往技术,它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具有溶入社会的感觉。但这些初步的结果表明还会有其他的不利方面产生。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假设上网时间很多的人的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的质量有所下降,结果发现:孤独与沮丧情绪也在增加。

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也为虚拟的甚至是带有欺骗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方便,容易产生信任危机。其次,网络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很容易出现心理危机,以至产生双重人格。第三,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多向的交流技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很容易使人沉溺其中。

二、大学生网络交往目的及特点的相关研究

在大学校园,网络紧扣着大学生们的心灵和情感。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言:“现代化互联网的出现,人们找到了自我表达的无限空间,校园BBS,OICQ,等网络工具比起课桌文学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上网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成为了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特点有:认知型;游戏型的娱乐心理;表现型;情感型m。关于重庆市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经过统计得出主要有获取知识信息、情感交往、娱乐、商务、网络管理等。在台湾,张老师月刊与网站进行“2000网络爱情调查”也发现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四大主要目的是:打发时间、拓展生活领域、分享秘密心事与寻找爱情。

香港青年协会(2000)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该研究以香港的中学生、预科生、大专生、大学生、研究生为被试,探讨表少年沉重的网上价值取向、网上实际行为与平日非上网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网上行为中,看网上报纸、收集材料的有60.7%,玩ICO/ehat room的有45.8%,看娱乐信息的有19.8%,用email发贺卡的有16.1%。同时对实际生活中相应的一些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比较发现,网上交往行为和平日行为有一定的相似性。

网络交际,不同于单一的阅读和了解,它的含义是“有来有往”,既包括阅读,也包括发表。大学生在网上交往除了收发 转贴于 电子邮件、登录同学录外,还有几种网上交际方式是大学生广为喜爱的,那就是:(留言板上的)“跟帖”、聊天、网恋。他们通过这些途径跟许许多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交谈、交流、交际。除此外大学生主要利用的网络功能还有网络游戏、网上寻呼机、BBS、短信服务、网络电话、视频会议等。蔡砥(1995)举出大学生BBS六大使用动机:社交因素,自我肯定因素、消遣因素、监督因素、工具使用因素。苏芬媛(1998)研究MUD使用者,发现共有MUD场域中自我肯定、匿名陪伴、社会学习、虚拟社群等动机吸引玩家。

就目的性、真实性、影响性等众多指标来看,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主要表现出以下具体问题:因缺乏正确的目的表现出重娱乐轻学习的倾向:因为迷恋网络而过度投入,形成重虚拟轻现实的现象:因沉迷于网络、迷信网络功能而忽视现实交往,存在重人机轻人际交往的现象:因忽视网络伦理而存在虚假和欺骗现象等。

李正良在《论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中指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存在如下特点:一是约束力减弱,自由度增强;二是道德责任感减弱,游戏心态增强;三是目的性减弱,盲目性增强;是群体性减弱,个性化增强;五是依赖性减弱,独立性增强;六是保守性减弱,创新性增强。显然,这些大学生网络交往是利敝参半。

三、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发展是利敝并存的。由于网络自身的技术特征:第一,自由、无拘束、开放为大学生提供了没有约束和限制的自由环境。第二,网络增强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三,网络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和选择的自主性。最后,虚拟社区和网络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扮演和极大的生活体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开放:网络交往增强了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网络交往拓宽了知识来源,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网络交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网络交往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而网络交往的时空无限延伸及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个别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人际交往的需求动机及群体归属需要在此能够得以实现,现实人际交往的受挫与网络匿名交往、虚拟群体中归属感的满足,使得个体对网络交往和网络社群的依赖心理加大,并导致恶性循环,网络成瘾症状不断加重。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时,也极易使他们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优越感与成就感中,产生心理上的依赖。陈露、刘莉在《Inter网:青年大学生“温柔的陷阱”》一文指出Inter网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诱发破坏欲望四个方面网络会给青年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交往不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实实在在的,大学生如果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会使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容易使人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情绪;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传播不良文化的渠道不易控制,网上经常出现虚假信息和不道德行为,往往难以形成真诚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因而容易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会产生如下不良心理:自我封闭,人际交往受阻;网络孤独,交往心理变异;人际情感的疏远和缺损;网上生活偏差一“网恋”现象。

网络吸引之处,在于这种计算机媒介交流中所隐含的不同的交流模式,而使用网络社会功能的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网络使用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更多地将网络用于寻找感情支持,与其他人交谈,高度社会性的互动游戏。不少研究者发现,网络独特的人际功能与网络成瘾相关。出于交友动机的网络交往的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网络成瘾特征,尤为突出的是容易出现时间管理问题。游森期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高危险群上网时间较长,在聊天室、BBS、网络游戏以及色情网站上的使用时间显著高于一般网络使用者。朱美慧认为虚拟社交,即利用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及不适应是影响网络成瘾倾向的最大因素。韩佩凌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沉迷者较常使用电子邮件、聊天等网络交往功能。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小时的人中,有1/4的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该大学的学者诺曼尼认为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和他们的网下人际交往时间成反比,这就引起了朋友的埋怨,给朋友关系带来影响。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6)

当下,网络技术和通讯手段更新速度之快、发展之迅速,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随之而来的影响力也应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

一、网络人际信任的相关概念

网络人际研究是在传统信任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是将信任理解为社会交往时对他人的信任,实际测量时主要局限于网络人际信任研究。网络社会的到来颠覆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信任也发生着一些深层次的变化。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匿名性等结构性特征,加大了网络交往的风加剧了网络欺骗等行为的泛滥,从而引起所谓的网络信任危机。

所谓网络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以数字化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人际交往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使人能在网上相聚,使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声音、图像和数据的传输逐步融为一体,把信息从单向传输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上论坛、网上聊天、网络博客、网络空间等逐渐成为普遍的交往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基本现状

在现在的网络交往中,只要是涉及到风险性较高的网络行为时,网友表现得通常非常谨慎,不轻易信任别人。从交往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中的深层逻辑则取决于交往主体对行为后果的理性评估,面对网络交往的不确定性,信任熟人无疑更能规避风险,而选择风险性较小的情感信任行为无疑比工具性信任更为稳妥。

对网络人际信任的专门研究比较少见,许多学者只是在其研究中涉及了这一问题。台湾学者黄厚铭认为网络信任与现实信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网上陌生人之间互动时依赖的不是系统信任,而是依赖个人人格的信任。由于这种信任只是基于局部人格的情感交流,无法了解个人的全面信息,信任的基础是不坚实的。

三、和谐的网络人际信任建构途径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的舞台,从不同层次上满足了人的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了人性的发展,但同时又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出现了不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一面。本文提出理性和谐的网络人际信任建构途径。

(一)正确对待 “人—机”关系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际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即使独处家中也能与他人发生很广泛的联系,人的交往形式在网络中虚拟化了,足不出户,人们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交往,仍然反映出我们真实空间里的生活"网络人际交往是人类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但无论如何它不能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人机—关系”不能代替“人际—关系”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网络数字化、符号化、虚拟化特征挡住了交往中人们的真实面目,使人际交往缺少社会监督,陷入伦理困境"因此,网络人际交往的飞速发展呼唤网络道德原则的调控。

首先要提高网络交往中主体的道德修养同样,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是祸是福,取决于人而不是网络,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卑微的人利用网络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目的和结果。在网络人际交往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基本的网络秩序、制止网络不道德行为、是符合共同利益与需要的。充分认识到一定的伦理道德体现自身的需要。

其次,加强对网络交往主体的道德教育"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是一种社会活动,网络道德是针对上网行为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是对现实社会道德的补充,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的构成部分。网络交往也是人的交往,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对现实中的人,特别是作为上网的主要群体应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最后,加强自律和他律的统一。网络人际交往为人们自由地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上网者是匿名的而且有很强的自主性,这就给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网络空间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活动空间,对人的约束力较少,在网络道德水平还不是很高的。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从结构上去化约这类风险,诸如出台更多适应网络发展特点且深入人心的网络法律法规、尝试部分推广实名制、引入网络声誉信用机制、强化技术革新等手段,综合地规范网络行为、提高网络素养、净化网络空间,加强适应时展的网络人际信任建设,为营造和谐的网络共同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群英,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2]白淑英.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学术交流,2003(3).

[3]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一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心理科学,2005(2).

[4]董志强.网络文化的信任危机.信息产业报,2000一08一30.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2-02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微博、微信、腾讯QQ等为代表的新媒介,由于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绝大多数对于社交网站的使用存在复用,平均每人拥有账户2.78个。19岁-29岁用户中超过八成利用手机个人状态,约六成日志或者日记,并进行留言互动。由此可见互联网几乎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断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一、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匿名性、开放性等给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了积极作用,但它又容易拉大现实中人际关系的距离而产生情感隔阂,给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

(1)增进人际交往中的平等意识。在网络中,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信息都可以隐藏、不对外显示,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学生的自由、平等精神得到彰显,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

(2)扩大人际交往范围。由于在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多,上课时间不集中,能真正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很少,导致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很狭窄。大学生通过网络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社会观有选择地交往不同的人,使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侃侃而谈,扩大社会接触范围,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3)利于维护原有的人际交往圈。考上大学后,同学们身处祖国各地,与之前的小学、初中、高中朋友距离远,很少能见面,但在网络上他们能及时看到对方的动态并加以交流反馈,使友情不随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1]。

2、消极影晌

(1)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互联网能维系原有的人际关系,但大部分的时间在网络上交流,使具有社会温情、家庭温情的人际交流机会日益被剥夺,从而忽视身边的同学、朋友,同时也容易对现实人际交往缺乏耐心,使人们在现实中的社交能力下降,从而割断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交往。

(2)孤独感加重从而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网络不存在物质、经济等种种约束,一些内涵不错但外表和社会身份资源欠缺的同学在网络上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但这也使这部分同学在现实中更加沉默,不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就使他们更加孤独。长期则会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3)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信任危机。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能用虚拟的身份说些虚情假意的话,传播虚假信息,若将这种习惯带到有严格伦理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现实社会中,就会受到谴责,不被信任,从而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对策分析

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危害性极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交往发展友谊,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建立网络道德教育新平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3]。基于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网络素质、素养教育的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网络人际交往的知识,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在进行网络交往时意识到道德问题,不做违背网络道德的事。还可以以多样的形式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活动,包括张贴海报、举办讲座、举行演讲比赛等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

2、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素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不会因为自己的长相、经济条件、家庭背景而在社会交往中出现自卑心理, 逃避与人的现实交往。过度沉溺于网上交往的大学生容易导致现实人际交往的冷漠。冷漠、孤独状态往往是个体压抑内心愤懑情绪或消极悲观情绪的一种表现。因此,一定要鼓励大学生克服这种冷漠、孤独的心理状况, 打开闭锁的心灵,积极投入到现实世界中,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发展友谊与爱情,体验到真实世界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温暖关怀,摆脱冷漠与孤独的困扰。塑造健全人格,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

3、促进现实人际交往和网络人际交往的和谐交融

(1)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实与网络的差别,有不少大学生喜欢在室内上网,而不愿意外出活动,他们认为在网络中的交往更有安全感,出现了逃避现实交往的倾向。针对这样的现状,大学生自身要学会不断的反思。要认识到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活在现实里,网络自始至终都是虚拟的、无形的;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组织如NGO(Non-govemment Organization),积极与这些非营利性公益组织进行联系,多结交朋友,克服现实人际交往的畏惧心理,敞开心怀去与现实中的人交往,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2)要在现实人际交往和网络人际交往之间找到平衡点,大学生不仅要清晰地区分网络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界限,而且还要学会如何在网络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中找到平衡点。平衡点是指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度,毕竟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所以重要的是控制好网络交往在总体人际交往的比重,要适当适量地进行网络人际交往,同时不能忽视现实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 杨宏兰.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对策[J].学习月刊,2011(7):111―112.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8)

网络交往,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信息交流,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的延伸和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调查中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如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通过MSN、QQ、飞信、E-mail电子邮件、网络游戏、个人空间、论坛、SNS等途径,大学生人际交往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向更宽广的领域伸展,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身份确认。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大学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而网络中的各种角色给予他们自我表现、发泄的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网络是虚拟的,它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间空间、现实身份、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的新型娱乐和生活方式。一些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特殊的、但是能够有效满足心理需求的交往方式。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途径,使他们沉溺其中。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玩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的类型和游戏的伙伴,他们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年龄、身份、地域等,这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

(二)表现自我。

部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为表现自我。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在网络上通过多种途径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一般通过网上发帖、制作个人网页等形式来展现自我。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网络阅历,对事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很多人在网络上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就是看中了网络这样的一个虚拟的第二世界,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为便利生活而使用网络的大学生更多地进行网络游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游戏,需要多人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完成,而网络游戏则不受时空的限制,为游戏者提供了便利。相对于复杂的现实世界,虚拟网络世界成了大学生情感的宣泄渠道。

(三)情感需求。

在网络上交友,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论坛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各大网站的聊天室里挤满了大学生的身影,各个交友网站里排满了大学生的注册信息和留言。聊天、交友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的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部分学生迷恋网络同居,在网上体验同居生活。大学生处于情感需求的旺盛期,他们迫切希望与外界保持更多的联系,于是运用网络这种沟通方式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网络交友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压力,大学生归属、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一些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归属感,重新构筑自我。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今天网络已经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出现的则是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与传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相比,现实性的面面接触减少,交往活动单一,稳定交往难以实现;情感交流局限,人情趋于冷漠;交往中自我中心凸显。

(一)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在我国,根据CNNIC2009年1月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是所有使用网络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了18.6小时,仅次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作工具的办公室职员。除去必要的学习、生活用时,如此密集地参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必定会减少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这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危害个体心理健康。

一方面,对新异网络信息趋之若鹜的大学生由于网络交往的深度卷入,减少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更淡化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人际之间的互动形式越发的单一。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交往中选择的随意性,也造就了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从而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其随意的方式也导致了交往的肤浅化。个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两种角色及其负载的人格特征就必定会出现交替轮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甚至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网络人际交往中的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反差过大,会造成内心的裂痕,威胁到个体的存在。

(三)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需要交往双方彼此间的相互重视和支持,也需要双方能够平等和互惠互利。而在网络中则很难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虚拟的平等与交互所掩盖的是彼此间的无知,这也就限制了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的约束力。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以及内化的自我约束在网络匿名化和不稳定的状态中,所能找到的也只是一串作为IP地址的符号。如此自由地存在,使社会规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普遍约束力,而个人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也在潜意识中放松了警惕。网络中随意的、非道德的,甚至恶意的、非法的活动屡见不鲜,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造成信任、责任和道德的缺位。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策分析

毫无疑问,网络消极影响特别是过度上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在从网络虚拟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的问题。结合有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网络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大体上包括交往过程中行为言语、情绪情感、人格特征,以及网络认知等方面,具体来看则又包括道德情感、人际信任、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

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网络交往的主人,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只是人际交往的补充,不能迷恋在网上建立的友谊或爱情,更不能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二是要加强安全观教育,警惕网络中的人际欺诈。三是要加强健康的情感观教育,正确对待网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在人际交往章节中增设有关网络人际交往和网恋的有关内容,采用讲授与录像、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恋,确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情感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理念。

(二)加强诚信等交往道德的引导。

消除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必须使相互诚实成为自律的行为。与现实人际交往一样,诚与信也是网民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学生在网络交往时,也应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尊重他人人格,履行道德规范,做到不使用污言秽语、不进行人身攻击、不欺骗朋友等。教师要引用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典型例子来劝诫和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高品位的现代人。同时学校应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让诚实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受罚,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要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的交往主要在校园内进行,要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实用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以及温馨的宿舍,激励学生奋发进取,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使人心情愉快,适宜开展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

(三)加强健康校园网的建设。

教师应发挥校园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优势,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专题社区,增强吸引力,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等方面上来。我们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大力倡导网络文明风气,对于有违社会公德的言论不仅应及时删除,而且要就此展开讨论和批评,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树立网络正气,要增加在课外、星期天、节假日等开放学校机房时间,使学校机房成为“健康网吧”。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网络体系建设,全方位地搞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辛妙菲.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差异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VOL16,(9).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9)

据调查显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1]14,网络世界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空间,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

一、 网络交往的特点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和通讯手段,不仅是一种交往工具,同时也是人们心灵和人格发展的延伸,而网络交往对人们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也使得人际交往产生了诸多不同于现实交往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网络世界中,人们的交往属于间接性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人们利用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形式来展开人际交往。正如学者研究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日益被高级机器(计算机)所取代,人们更多面对的已不再是有着丰富情感的高度热情的人,而是冷冰冰的机器、键盘、传感器之类的钢和塑料。”[2]38正是这些 “冷冰冰”的工具实现了网络世界中信息的传递。

二是动态性。网络交往的出现使交流场所多样化,反应出网络人际交往的瞬时性、动态性。

三是自主选择性。网络犹如一个自由市场,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选择符合自己交友要求的网友。

二、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当前社会中,这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进行相互交流的网络交往活动已经成为人类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但是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其一,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圈。跨时空式的网络交往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交往平台,大大拓展了其交际圈,增强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无限世界和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促进世界型人才的培养。

其二,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论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学习型网络交往、自我实现型网络交往,还是进行信息交流型网络交往,[3]238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得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不必受到身份和地位的限制,这有助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逐渐培养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一定程度上克服现实交往的不公平性。 其三,促进了新型代际关系的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往往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期许和子女对父母的要求,而不是适时的情感需要的满足,较易产生代际之间的矛盾。 --!>

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一是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长期沉迷于网络交往的现象易于导致形成“网络成瘾症” [4]93,这样会导致大学生淡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逐渐丧失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参与意识,导致影响其现实交往能力,不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是网络的不确定性会引发大学生交往中信任危机的发生。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失意,这些本是磨练他们学会适应人际、社会,提高人际协调能力的必然过程,但网络却为一些不愿意直面现实生活人提供了逃避现实问题的条件,这样容易失去现实中传统交往中应遵循的“真诚”“信义”“责任”这种伦理道德原则,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网络中的垃圾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互联网在为网民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一些低俗、黑色暴力等不良信息也趁机而入,这些对一些约束力差的人容易造成传统美德和素质的冲击和弱化。此外,网络游戏种类繁多,画面质量、游戏情景、可玩性等水平越来越提高,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并乐此不疲。[5]38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学业的荒废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三、 对网络交往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网络交往的日益频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一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双刃剑。鉴于此,为了克服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优势推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良性发展,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进行适时的引导。

1.加强心灵沟通,塑造健康人格

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要从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入手,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培养高校网络教育管理队伍,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

2.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充分利用校园里人才、信息、知识密集的优势,利用正确的技术手段有效过滤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负面信息。

目前,网络交往逐步“熟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成为了熟人之间日常交往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样就促进了网络身份真实化,由此可以增强交往主体的自律意识,也增强了网络交往的现实性。社会和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形成“求真、向善、爱美”的人际关系。(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1):14.

[2] 赵其庄.网络文化与网络教育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精神文明导刊,2003(2):38.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10)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20-01

互联网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崭新工具。通过互联网,人们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降低交往的成本,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方便而有效。通过互联网进行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众多网民的一种选择。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1年7月19日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网民占27.3%,而且增长迅猛。另据本课题组调查,青少年上网人群中,51%的人通过网络认识了新朋友,上网交友已成为当前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

在网络社会逐步介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时,这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网上人际交往就是在网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孕育而生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的交往行为。随着网上人际交往的发展,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信任危机也就出现了。信任危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成员在个体间交往、团体活动及社会公共生活方面因缺乏共同的信任基础而产生怀疑与不放心的体验,网络人际交往信任危机便是这一危机在网络层面的体现。

一、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中信任危机的表现

1.游戏心理。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虚拟世界,很多青少年都认为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也是虚假的,从而在网络中的一切活动都抱着游戏的心态,以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真实心理的态度去对待网络社会,他们游戏感情,大肆与异性网友搭讪,却缺乏真情与责任心。如在一些网站和网络游戏中,人们可以随时进行结婚、离婚登记,视情感为游戏,而有的青少年则陷在网恋和网婚中不能自拔,甚至用不同化名与多人同时进行网恋和网婚。

2.怀疑心理。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对网上人际之间的往来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感,不敢轻易相信相托。正如有的访谈对象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美少女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一个满脸皱巴巴的老婆婆。”人们都互相怀疑与自己交往的对象的真实性,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对方,怀疑心理就这样产生了。

3.欺骗心理。人们利用网络虚假信息、坑蒙拐骗,甚至肆无忌惮地故意行骗。这种网络世界中的信任缺席和信任困境,自然导致了网络人际信任危机的问世。据本课题组的调查,大约有50%的青少年网民曾在网上撒过谎。另据一份美国调查报告表明, 46%的男性网民承认自己曾在网上冒充过“淑女”,其中86%的人承认曾利用女性角色“勾引”过男性。网络社会中有的网上恋人竟是同性、祖孙、母子、姐弟,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制约机制在虚拟社会中明显弱化,网上交往为虚假的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人际关系的出现和扩展提供了方便。在网上,人们可以“匿名进入”,人们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 这就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身份、背景等传统因素的制约。很多人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更有一些人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进行欺诈,甚至无所顾忌地宣扬自己的阴暗心理、反动主张。

4.消遣心理。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使得它的可靠程度较差、交往的层次肤浅,很多人认为它仅仅是消遣。认为这种交往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多为点头之交,而真心好朋友难觅。所以很多人就把网络的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无聊时消磨时间、心情不好时逃避现实的途径。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篇(11)

曾几何时,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种菜”、“偷菜”等等,他们要么惦记自己的菜,要么惦记着去偷别人的菜,这种依附于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小游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在网民被卷入“偷菜”风暴时,学者们也正在讨论网络变革的到来,以社会型网络社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网络模式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交往也日趋现实化,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出现真正动摇了“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的不可通约性①。社会型网络社区已经在慢慢改变人们的人际交往习惯。

一、社会型网络社区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交往的多样化。社会型网络社区包含了网络日志,网络游戏等环节,与传统的网络服务相比,它把个人网络空间与公共网络空间相结合,服务更加多样。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朋友的日志对朋友的近况有所了解,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与朋友进行互动。在同一个平台的基础上,将个人空间、兴趣、地域等多种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交叠在一起,搭建起一个更加立体、更多样化的人际交往平台。

2、满足人际交往的远程互动。在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基础平台上,网民可以通过访问朋友的页面来了解“朋友的朋友”的状况,通过这种交友方式能够比较好的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并对交友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也为自身的发展拓展空间。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用户间的人际关系建立和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换被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使拥有社会型网络社区的人们实现了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

3、信息传播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目的的相对单纯。大部分的社会型网络社区采用实名制,比如“人人网”、“开心网”等,在实名制的约束下,用户在这些社区中的资料比较趋向于真实,因而使得用户构成比起其他社区交友网站显得更单纯,也消除了很多的网络中的虚假和不确定的信息②。且这些社会型网络社区的交友多是依托现实人际关系而进行的,这就说明用户在这些社区的“网友”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这也保证了社区交友环境的单纯。同时,大部分的用户在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时多是为了寻找熟人和单纯的沟通交流,他们对于查看陌生人的网页以及和陌生人聊天并不抱有很大兴趣,因而这种社区的人际交往目的相对其他网络社区较单纯。

二、多样的应用程序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程序也给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同于日志和相册中用户对于自身情感的抒发,用户在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的应用程序时也以互动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

以现在流行的“种菜”等小游戏为例,网络用户通过在自己的“菜地”里“种菜”,以及去好友的“菜地”里“偷菜”来进行游戏,不仅仅满足了人们获得“果实”的心情,同时它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昨天怎么偷我的菜啊,今天我也偷你的”或者是“xxx的菜熟了,快去偷”等等。“偷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还变成了一个网络生活者每天巡视他的朋友的过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们慢慢转向了“认生不如认熟”的交往模式,利用虚拟的小游戏给朋友取个恶搞的绰号,或者是让上司在游戏中给自己打工,或者是“攒钱”给自己买辆豪华跑车,或者是为即将过生日的朋友送一个“网络蛋糕”,这些游戏既表达了自身的愿望,又无伤大雅,在游戏中还能和交往不多的同事,或者好久不见的朋友来进行互动,通过这些小游戏来促进自己和同事、朋友的感情,并增加交流的话题,不仅对促进网络虚拟人际交往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通过社会型网络社区这个平台增强了自己和现实中人际交往对象的感情。

三、社会型网络社区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社会型网络实际是将聊天室、博客、BBS等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网络社区,这种方式虽然把人们的网络虚拟交往同现实交往结合了起来,但同时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社会型网络社区中,用户主要是通过日志、照片、留言、游戏等方式和朋友进行沟通,因为对于一些用户而言,社区成为了展示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他们常常会上传自己的照片,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描述,常常暴露了自己的隐私而不自知。同时,部分用户也会因为朋友对自己页面的关注程度或者对自己日志的评价等等而影响日常的交往,从而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那些不善于在社区上展示自己的用户也会默默的关注朋友的页面,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窥私欲得到了满足。这种过于曝露自身隐私与不自觉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最终也会伤害到用户的现实人际交往关系。

四、实名制对社会型网络社区的意义

大部分社会型网络社区所采取的实名制对于网络人际交往有重要的意义,用户通过自己以及他人的真实信息,能够更加有效的找到自己想要认识的人,使得网络虚拟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得以融合,对用户的人际传播有很重要的意义。

1、在实名制的前提下,用户通过自身的真实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获取的也是他人相对真实的信息,因此能够提高网络人际交往的效率。同时实名制社区用户构成比起其他社区交友网站显得更简单,有效抑制了不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现实生活的道德规范能够继续影响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从而也有效避免的匿名制导致的网络道德危机。

2、用户在实名制的网络社区中能够有效率的寻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者想要认识的人,从而延伸现实人际交往。实名制网络社区的用户往往在网络上寻找朋友比较倾向于已经认识的人或者是同一学校,同一地区的人等,即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多接触可能的人。同时,在虚拟社区中交往比较多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一起聚会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也体现了实名制社会型网络社区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3、虽然说现在大部分网民在和别人进行聊天沟通时大多选择QQ、MSN等聊天工具,但这些聊天工具属于即时性、隐私性的沟通,需要两个人同时在线才能构成谈话的过程,且谈话内容一般不为别人所知。而在公开性、非即时性的沟通方式中,社会型网络社区成为大多数人所偏好的一种沟通方式③。在无法和朋友进行面对面沟通时,大部分用户会选择阅读朋友的网络日志、网络相册等来了解朋友的最新动向,而不是通过向第三者打听这种方式。也就是说,在不是一对一的即时沟通中,社会型网络社区是用户联络感情很好的方式。

五、社会型网络社区给人际传播带来的启示

1、正确合理的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平台。社会型网络社区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扩大,但其终究是网络虚拟的人际交往,必须适度使用这个平台,减少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在平时的社会性网络社区交友活动中,应当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来进行,不宜过度沉迷,也不宜在交友过程中过于被动。同时也要为自己的现实人际活动保留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这样才能在社会型网络社区这个人际交往的辅助平台上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现实人际关系。

2、提高用户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社会型网络社区吸引大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其真实性,人们在上面获得的是一份真实人际关系的延续。但将大量的私人信息暴露于网络之中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虽然现在大部分社会型网络社区都有隐私保护功能,但用户个人更加应该自己主动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提高自己资料的阅读权限,这样才能在交友的同时保护自己的资料不外泄,保证了自己的隐私安全。

3、社会型网络社区应加强开发应用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喜好和愿望,在满足自身盈利的条件下应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为用户的人际交往提供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总而言之,社会型网络社区是现代网络与现代人际交往共同的产物,它把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现实的人际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它标志着网络虚拟交往向现实的回归④。但我们在正确合理的使用社会型网络社区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现实人际交往,毕竟,网络交往永远无法取代现实交往。■

参考文献

①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0

②柏希熙,《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③张瑞,《“校园SNS”火爆的学理思考》[J].《传媒观察》,200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