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2:1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1)

二、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1.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极大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体育旅游对于其所在地的影响来说,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分,旅游者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收入,构成直接影响,即直接关联着区域的经济收入,这种直接的收入是由交通费、住宿费、商品购买费等构成,体育旅游的服务项目越多,收入就越大,经济效应也就越大。体育旅游业除了通过总收入影响地区的GDP之外,它还可以通过体育旅游业的直接收入而产生的诱导收入和间接收入来影响地区的GDP。

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体育旅游的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已达到目前的500亿美元左右,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产值;韩国和日本仅通过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就分别创造出8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的产值。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必将引发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旅游热从而为北京乃至全国产生巨大的奥运商机。仅就北京市而言,在2008年前预计增加境外旅游累计可达400万人次,按每人次在北京停留4天~7天计,人均每天消费按200美元计,累计增加旅游消费近40亿美元。这无疑对北京的经济增长进行强有力的推动。

2.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扩大劳动力就业的机会

体育旅游业一般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一门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它要满足体育旅游者在体育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并相应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体育旅游业的就业机会分为二种:一种是直接就业机会,就是体育旅游者直接消费产生的,如各种接待设施,商品等;另一种是间接就业机会,就是体育旅游业发展而遗弃的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如建筑业、渔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

体育旅游也的就业效应是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它往往是区域经济的旅游收入之外的重要目的。

三、体育旅游业发展过快会发展的消极效应

由于体育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决定了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于此,因为体育旅游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行业,它对政策、季节、突发事件都非常敏感,同时,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会扩大对土地的需求,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导致对土地需求的扩大和土地价格的上升,而体育旅游又是一项综合性和依托性极强的产业。体育旅游的综合性决定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体育旅游业可承受的范围内,体育旅游才能得以正常的发展。体育旅游的高度依托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要受交通、电力、通讯等相关行业的严重制约,这是体育旅游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片面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行业,从而导致体育旅游高度超前发展,其结果是体育旅游经济效益不高,产生消极的效应,最终制约着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2)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该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在经济区内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成立。2008年8月,由天水市旅游局发起,经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天水等六市旅游局共同协商,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这一组织的成立,使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被提上议程。WwW.133229.COm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500号,以下简称《关天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贯彻落实《关天规划》提出的这一产业政策,经济区内各大旅游城市展开联合行动。

3、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和旅游合作协议。2009年9月,西安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旅游合作协议》的主题是: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

(二)关中—天水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状况来看,必须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而旅游业就是这样的产业。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综合关联效应,其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事业、住宿业、房地产业的提升,而且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联的铁路运输、餐饮、航空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产业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1955),后经布代维尔(法)、弗里德曼(美)、缪尔达尔(瑞典)等人丰富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建设增长极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极点能量,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通过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以西安作为增长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释放核心区西安的经济能量,从而带动区内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点—轴”开发理论。完整提出“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由弗里德曼(美)在1966年提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域组成,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这种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从关天经济区的实际来看,西安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航空、铁路等交通条件及其在陕西省的重要政治地位,成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周围的咸阳、渭南、宝鸡、天水等城市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边缘区域,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合作基础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在产品及线路设计、形象塑造、营销宣传等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社会经济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第三个部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油页岩资源储量大;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咸阳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拥有深厚的传统医学文化积淀,历史上名医药师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素有“医药保健城”的美称;渭南是陕西“粮仓”、“棉库”,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今已成为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突出的农业优势使其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天水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天水也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三)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特别是西宝、郑西高铁的开通和对高速公路的改造,以及各重点旅游景区线路的完善,使经济区的旅游交通更为通畅。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四)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是经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陕西是我国现代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而关中地区的旅游发展一直是陕西人文旅游的核心。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中地区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西安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主线,通过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主导产业;渭南市发改委深入市内各景区景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以提高自身旅游价值;宝鸡市在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招商引资项目;天水市通过制定高标准旅游规划、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对旅游的投资来确保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且主动与关中地区各城市联系,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合作共同体。地方政府种种积极的产业政策成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二)构建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是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合作,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构建关天无障碍旅游区需做到以下几点。实现游客在关天经济区旅游过程完全无障碍,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达到同城旅游的效果;允许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逐步取消关天经济区内的国内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社组团及其他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在交通上,要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从而真正实现无障碍旅游和区域旅游的—体化。

(三)建立经济区共享信息市场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依赖于各合作方信息的对称性。因此,为了使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各城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要尽可能公开,以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各地应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到旅游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四)实现经济区旅游整体促销

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各市应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线路推介会、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相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同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政府信息网和旅游网,实现各市旅游网站友情链接,不定期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对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进行置换播出,让本市市民能够了解区域内其他城市最新的旅游资讯,激发市民旅游动机,实现客源互动;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使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在本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在星级酒店互相摆放对方城市的旅游宣传资料,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五)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

为积极营造关天经济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氛围,尽快形成“中国国家地理中心之旅”(首届关—天经济区各市旅游局长座淡会中提出,2010)的热潮,区内各大城市应共同实施市民互访旅游计划,即在政府的主导下,指定专业旅行社,通过工会、妇联、教育、老龄委、共青团等组织和部门以及街办、社区,组织行业职工、学生、老年人和市民,开展以两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奖励游、疗休养游、修学游、夕阳红游、休闲游等形式多样的市民互访旅游计划,以此引领旅游导向、实现旅游互动;在政府主导下,由旅游、文物、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企业携手,以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互推惠及民生的旅游产品,以此激发民众的旅游动机、刺激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0年度)[eb/ol].http://www.xlan-tounsm.com.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3)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该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在经济区内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成立。2008年8月,由天水市旅游局发起,经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天水等六市旅游局共同协商,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这一组织的成立,使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被提上议程。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500号,以下简称《关天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贯彻落实《关天规划》提出的这一产业政策,经济区内各大旅游城市展开联合行动。

3、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和旅游合作协议。2009年9月,西安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旅游合作协议》的主题是: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

(二)关中—天水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状况来看,必须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而旅游业就是这样的产业。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综合关联效应,其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事业、住宿业、房地产业的提升,而且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联的铁路运输、餐饮、航空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产业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1955),后经布代维尔(法)、弗里德曼(美)、缪尔达尔(瑞典)等人丰富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建设增长极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极点能量,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通过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以西安作为增长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释放核心区西安的经济能量,从而带动区内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点—轴”开发理论。完整提出“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由弗里德曼(美)在1966年提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域组成,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这种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从关天经济区的实际来看,西安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航空、铁路等交通条件及其在陕西省的重要政治地位,成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周围的咸阳、渭南、宝鸡、天水等城市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边缘区域,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合作基础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在产品及线路设计、形象塑造、营销宣传等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社会经济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第三个部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油页岩资源储量大;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咸阳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拥有深厚的传统医学文化积淀,历史上名医药师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素有“医药保健城”的美称;渭南是陕西“粮仓”、“棉库”,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今已成为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突出的农业优势使其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天水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天水也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三)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特别是西宝、郑西高铁的开通和对高速公路的改造,以及各重点旅游景区线路的完善,使经济区的旅游交通更为通畅。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四)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是经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陕西是我国现代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而关中地区的旅游发展一直是陕西人文旅游的核心。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中地区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西安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主线,通过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主导产业;渭南市发改委深入市内各景区景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以提高自身旅游价值;宝鸡市在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招商引资项目;天水市通过制定高标准旅游规划、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对旅游的投资来确保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且主动与关中地区各城市联系,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合作共同体。地方政府种种积极的产业政策成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二)构建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是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合作,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构建关天无障碍旅游区需做到以下几点。实现游客在关天经济区旅游过程完全无障碍,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达到同城旅游的效果;允许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逐步取消关天经济区内的国内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社组团及其他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在交通上,要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从而真正实现无障碍旅游和区域旅游的—体化。

(三)建立经济区共享信息市场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依赖于各合作方信息的对称性。因此,为了使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各城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要尽可能公开,以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各地应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到旅游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四)实现经济区旅游整体促销

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各市应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线路推介会、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相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同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政府信息网和旅游网,实现各市旅游网站友情链接,不定期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对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进行置换播出,让本市市民能够了解区域内其他城市最新的旅游资讯,激发市民旅游动机,实现客源互动;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使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在本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在星级酒店互相摆放对方城市的旅游宣传资料,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五)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

为积极营造关天经济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氛围,尽快形成“中国国家地理中心之旅”(首届关—天经济区各市旅游局长座淡会中提出,2010)的热潮,区内各大城市应共同实施市民互访旅游计划,即在政府的主导下,指定专业旅行社,通过工会、妇联、教育、老龄委、共青团等组织和部门以及街办、社区,组织行业职工、学生、老年人和市民,开展以两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奖励游、疗休养游、修学游、夕阳红游、休闲游等形式多样的市民互访旅游计划,以此引领旅游导向、实现旅游互动;在政府主导下,由旅游、文物、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企业携手,以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互推惠及民生的旅游产品,以此激发民众的旅游动机、刺激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0年度)[eb/ol].http://xlan-tounsm.com.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4)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iewpoint of tourism resource curse is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source curse. But there are major defects of proof in demonstration test, conduc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 suggestion. Because of making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mistake, or taking misplacement phenomenon as the tourism resources curse, the viewpoint of tourism resource curse can`t be really verified by the inference. Tourism resources’ disloc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djust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which can’t be confused with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resource cur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curse is questionable.

Key words:tourism resources ; economics of tourism ; tourism dislocation phenomenon ; viewpoint of tourism resource curse ;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44(3)

1 旅游资源诅咒论的由来

资源诅咒论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是矿业经济学家Auty ( 1993) [1],其基本含义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资源丰裕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低于那些资源匮乏型经济体的增长率。这一贫富悖论命题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只有在权力或制度等某些条件下才会发生[2]。近年来学者把旅游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也加入到对资源诅咒的讨论中来,国内学者作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左冰从中国31 个省( 市、区) 的旅游经济与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分析,认为“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增长之间确实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即“资源诅咒”命题对于旅游业应当成立” [3]。方法林从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度对江苏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之间不仅存在着空间的同步性,也存在着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空间错位性,除南京地区外,省内区域出现“资源诅咒”现象”[4]。本文认为,旅游资源诅咒论的立论依据并不充分。按照旅游资源诅咒论文献的三个方面,即对诅咒论的实证检验、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说明、以及规避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2 旅游资源诅咒论没有得到真正检验

2.1 旅游资源丰度评价不合理

旅游资源诅咒论试图说明的是旅游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当前学者论证过程中对旅游资源丰度的评价指标上不那么科学与合理。区域旅游资源丰度学者作了较多的实证研究,通常以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和等级作为基本数据,进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类型与品质的优势程度(即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资源的类型包括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题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等。王凯(1999)以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计算了全国各省市旅游资源的绝对丰度、相对丰度、总丰度、组合指数及整体优势度等几项指标[5]。孙根年提出旅游资源丰度指4A、3A、2A、A景区数的加权求和,其权重分别是2.5、1.5、0.75、0.25[6]。卞显红(2006)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划分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省级)、国家旅游区(AAAA到A共4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8大基本类型,并借用王凯的丰度公式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丰度[7]。上述研究在计算区域旅游资源丰度时全都忽略了旅游资源空间组合、空间匹配和集聚性、旅游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匹配性、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等因素对旅游资源利用价值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完全可以导致一个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降低到与普通旅游资源利用价值相同,甚至更小。如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一个高等级旅游资源,但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高等级旅游资源统计到旅游资源丰度的计算之中,这就不是很合理。自然资源具有品位的特性,即指自然资源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旅游资源同样也存在价值品位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集聚组合状况;二是其空间区位、适游期。简单地把旅游资源以类型、等级和数量来计算旅游资源优势度,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不能恰当地反映不同区域旅游资源丰裕程度;也就是说,旅游资源类型、等级和数量高的地区,区域旅游资源丰裕度不一定也高,因为旅游资源具有“品位现象”。因此,在评价一个区域旅游资源丰裕度时,应该把原有旅游资源通过“品位”折算以后来评价,显得更为合理。

2.2 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没有检验

资源诅咒的存在性是以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来论证的,也就是说要论证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对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学者大多是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的“错位现象”,或者是从旅游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错位现象”来论证。如新疆、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实证研究中[8-11] ,采用了定量方法,研究了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数据的负相关关系,得到了旅游资源诅咒的结论。上述研究都把旅游发展“错位现象”看成旅游资源诅咒的依据,其推理的前提是旅游经济落后归因于旅游资源丰富引起,即旅游业繁荣地区必须是旅游资源也丰富,旅游经济落后地区应该是旅游资源也贫乏作为推理依据,否则就得诅咒旅游资源。实际上,区域旅游经济的繁荣不仅与资源丰度有关,还与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及旅游资源空间组合等相关,旅游经济规模大的地区,可能由于当地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区位好、全域性旅游吸引力大等因素,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超过了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的旅游经济,形成了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错位现象。而且,上述实证研究只是通过旅游资源或经济增长与旅游经济负相关性的间接论证,缺少论证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直接的负影响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检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地方综合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在我国31个省区中,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既有同步,也有错位[12]。因而,旅游经济增长的好与坏,产生旅游发展“错位现象”,不能仅仅归于旅游资源引起,其逻辑推理不很严密。

3 不能充分论证旅游资源诅咒传导机制

“资源诅咒”发生的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对其它更具竞争力的组织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是指丰裕自然资源经由何种传导路径来遏制经济增长,探讨的是资源丰裕妨碍经济增长的具体路径。目前资源诅咒论的文献主要提出了贸易条件波动、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政治制度弱化效应四种传导机制[13],其核心是挤出效应,即自然资源丰裕挤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造业、资金、教育、创新等。

旅游资源诅咒的挤出效应主要依据是旅游业的繁荣将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开展旅游开发,但其投资规模扩张的结果却是削减了区域内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投资水平,从而削弱了区域综合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种现象基本上不太会存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来看,高等级旅游资源往往分布在发达地区的偏远乡镇或者边远山区,如浙江天目山、莫干山等远离杭州城市,旅游资源分布区与工业分布区空间上是不重叠,这些旅游资源分布区旅游开发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表现,而不是因为发展旅游业改变了原有区域发展定位,产生对制造业的挤出。即使城市内的旅游资源分布区,也是城市空间功能多元化布局的需要。从我国大区域看,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的GDP落后,是因为区位条件、科技、人口等因素造成,假设把旅游资源埋藏地下,没有旅游资源可开发,或许地方经济更加落后。从资金投入看,发达地区资金实力雄厚,而旅游投入所占比极低,并不因旅游投入过大而影响制造业投入;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投入水平较低,只是投资者追求投资效益,也不是因为旅游资源开发所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或者是发达地区偏远地方的落后,是不发达地区的通病,也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没有理由归咎于旅游资源本身,并冠之以“资源诅咒”这一不实之名。

从旅游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看,可能的传导机制是通过价格水平、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地区开放程度来实现[3],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地区整体价格水平提高,或抑制了技术进步,或人力资本的短缺,或导致人们产生保守的习惯,从而造成对经济增长的损害。这些传导机制并非必然,而且是偏面的。其理由有二:

一是旅游业具有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存在正反二种观点:旅游发展促进增加旅游目的地收入、就业机会、提升其消费水平、带动关联产业,旅游业本身就具有某种教育功能,中国大量贫困落后地区的居民通过发展旅游学会了普通话和英语,也学会了经营和计算,给当地居民带来现代意识和现代生活方式;但也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文化异化、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等负外部效应,如海南三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房价远远高于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福利。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产业影响的两面性不仅在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以及湖南张家界、海南省三亚、桂林阳朔、云南丽江旅游区的专业化旅游城市中,而且也在北京、杭州、厦门等综合性旅游城市中都有充分地表现。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旅游产业负面影响,而强调旅游资源诅咒。

二是旅游业具有融合性特征。随着社会经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进入“旅游+”新时代,出现了旅游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融合,也出现了旅游与城市、乡村的融合,形成区域旅游化趋势,还出现了旅游与文化、民间交流和健康养生等的融合。以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旅游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可见,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在某些情况下,旅游发展还会对其他部门存在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借助旅游资源开发的带动效应实现经济腾飞的例子也不少。因此,区域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不是把地方经济落后性来诅咒旅游资源太丰富。

4 对规避诅咒的政策建议并不可行

如果按照旅游资源诅咒命题成立,那么,采取的政策将是:无论在经济落后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旅游资源丰富,仍然不能寻求旅游业发展,因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挤出效应,限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这种政策建议当然是不可行,甚至显得荒唐可笑。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追求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虽然旅游业可能带来一些负反馈作用,但其综合带动功能、融合功能决定了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正向价值,而不是得到诅咒。当然,如果以长期的区域经济增长作为目标,那么旅游资源优势区必须要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素质升级,拓展旅游要素体系,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有效地利用旅游业的积极效应,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将发展旅游所积累的财富投入到回报率和创新性更高的制造业中,培育区域竞争性工业或其它产业,强调企业、科技、人才、资金等新力量的作用,并着力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克服旅游业带来的“负面现象”问题。

5 研究结论

实质上,“旅游资源诅咒”论是一种过分夸大旅游业负面影响的观点,这种观点只从表面数据胡乱寻找因果关系,把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增长空间的“错位现象”,以及旅游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错位现象”归因于旅游开发的挤出效应,忽视区位条件、区域经济、人口市场、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偏面强调旅游资源基础性作用。因此,对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我们仍然要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要避免权力腐败和制度障碍产生的旅游业挤出效应,因地制宜,充分发展具有较大竞争力的其它经济。

参考文献:

[1] Auty,Richard M.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London:Routledge,1993.

[2]杨娟.贫富悖论:财富与权力的耦合效应[J].现代经济探讨,2012(8):43-46

[3]左冰.旅游能打破资源诅咒吗?―基于中国31 个省( 市、区) 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259(5):60-69.

[4]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05(5):27-34.

[5]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国土学与国土研究,1999(3):69-74.

[6]孙根年.西部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与资源区位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59-464.

[7]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城际差异与丰度分析[J].江苏商论,2006(2):109-111.

[8]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5):871-875.

[9]丁旭生,李永文,吕可文.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2):106-108.

[10]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10,228(8):40-45.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50-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政府外事接待部门、单一机构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产业,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7%,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事实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优化结构,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1]。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结构性问题。因此,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与内涵研究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2]。一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3]。旅游产业结构也反映了稀缺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4]。它既包括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分别用以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和质的特点[5]。同时,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6]。在现代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7],因而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旅游增长影响重大。根据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要素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仅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还与交通、园林绿化、制造业等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旅游产业界限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广泛性,使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确定也呈现出一种不明确性。马波[8]认为在研究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时应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考必须从全球、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背景出发。张涛[9]将旅游产业流行的新旧三大支柱产业说和新旧四大支柱产业说进行比较,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杨振之、陈谨[10]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张立生[11]依照旅游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产业、中间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三个层次,并分析它们彼此间的演进规律,提出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演进的三种结构模式理论。马波[12]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点出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导致旅游产业链条拉长,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结论,但都认识到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强关联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

三、旅游产业结构测度方法与模型

旅游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法论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借鉴产业结构论、系统论、运筹学理论等中的方法,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结构测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区位熵、集中度等。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经济关联性很强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且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使得界定旅游产业的全部关联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变得较为困难。为有效分析各类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旅游产业整体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有效测度旅游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一定地域内的旅游产业结构是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带有“旅游产业”和“灰色关联分析”词语的旅游学科类文献,可查到有效文献约为1500篇,其中硕博士论文达700篇,可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王淼[13]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中,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江苏省大旅游产业结构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陈雪琼、任晓春[14]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苏林宁、谢新丽等[15]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影响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就是结构合理化和发展高级化;廉同辉[16]通过对黄山、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提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性等建议。

(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测度分析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方法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这三个分量,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较早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的是潘景胜、王淼,评价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提高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对策[17];杨新军、马晓龙[18]等运用SSM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并指出SSM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汪惠萍、章锦河[19]运用该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康传德[20]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诸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及区域整合、塑造旅游精品工程等发展对策;葛军、刘家明[21]综合运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发展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张明磊[22]、付岗[23]、刘月皓[24]、张晓明[25]、郑平[26]等分别运用SSM分析方法对云南、四川、山东、秦皇岛、西安、广西等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状况,提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应建议。除上述普遍从产业效益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外,杨勇[27]、李文静[28]尝试从产业角度、结构红利角度结合偏离-份额法分析旅游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关系。

(三)旅游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

旅游产业不仅产业内各行业紧密联系,旅游产业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也具有较强的关联,可以说旅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时,为有效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经济贡献,常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部门联系分析法”或者“产业关联法”,它主要以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度出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闫敏[29]通过比照分析《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按照旅游研究的需要重新进行了行业划分,得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投入结构和完全投入结构,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阶段旅游业并非“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观点。戴斌、束菊萍[30]从产业供给和产业关联的视角,结合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与环向关联度较弱,中间需求率偏低的现象。乔玮[31]侧重于从经济效应的基点出发,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关联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王丽、石陪基[32]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卢璐、宋保平等[33]运用投入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需求等指标测度中国旅游产业,定量分析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指出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张吉林[34]提出为准确衡量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马仪亮[35]从经济学原理内核出发,提出强化各级旅游与统计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推广旅游卫星账号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矩阵,使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更加合理和客观。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产业关联及波及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广泛的,得到的相关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方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关联这种复杂现象,有时会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只是单纯在片面、静态理解的基础上的运用而致使出现一些错误,因而投入-产出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加合理、科学地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应用。

(四)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测度研究

除运用单一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或者一定地域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之外,部分文献还基于产业经济等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吴铮争[36]将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规律联系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内部结构、结构效益、结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优化现状;黎美洋[37]运用偏离-份额法、效益指数法、差异比较分析法及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指标等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进行了测算分析和验证;王松茂、何昭丽等[38]在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了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度以及绝对集中度指标等方法;杨琴、王兆峰[39]试图根据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崔振兴[40]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区位熵、系统熵、偏离-份额等方法量化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效果;张佑印、顾静[41]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廖涛[5]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分析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此外庄小丽[42]、刘水良[43]、张广海[44]、甘永萍[45]分别在对湖北、张家界、山东、广西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综合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专业化指数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计量、产业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评,使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评分析的方法除常见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这些基础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之外,国内学者也试图将效益比较分析法、效益指数分析、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生产力系数等计量方法运用到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对国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科学测算和评价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旅游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46]。随着旅游经济规模扩展带来的资源要素在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得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出现合理化、高级化现象。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下,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47]。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未能协调发展;二是未能进一步高度化,主要表现在六大要素的每一要素内部未形成完善的体系[48]。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部门高度相关,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事实上,在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工程中,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配置”[49]。

我国学者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陈仙波[50]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运用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征,指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化模型与优化措施。郭胜[51]、高维忠[52]分别探讨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目标和措施。随着我国各省市纷纷提出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的目标,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顾朝林等[5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分析江苏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指出江苏省处于产业结构明显转型期,强调产业优化的重要性;李刚[54]对辽宁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宋静[55]针对重庆市旅游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评述重庆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任建华[56]在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马勇[57]、王迪云[58]、吴冬霞[59]、单珍[60]等分别对福建、南岳旅游区、广西、浙江等地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分析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确定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及发展路径。

(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政府推动型特征,产业政策仍然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除了区位条件、资源基础、开发环境等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优化的进程。王兆峰、杨卫书[61]从微、中观层面,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视角、系统学的耗散结构角度,构建了旅游企业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的演化模型,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在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麻学锋[62]借鉴价值链和系统论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动态演化,建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升级轨迹进行系统自适应的调整。王云龙提出旅游产业结构概念模型和运行模型,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李峰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的重要动力来源,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生延超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政策扶持和措施实施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投融资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地区间绝对差异的扩大仍不容忽视。以上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动态演进等空缺,对于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产业管理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升与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亟待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通过梳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研究内容日益多样,部分领域相对不足。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等成果逐年增多的态势。同时,研究普遍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有些不吻合。第二,研究范式较为成熟,研究视角需要拓展。纵观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分析发展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给出优化建议”的研究范式。研究侧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机制作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而从旅游产业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明显不足,较少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探讨。第三,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理论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优化理论和方法测度主要集中在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大多借鉴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较为成熟的公式或基础理论,缺乏结合旅游产业特殊性对这些公式和方法进行的调整和改良,分析手段较单一,比较分析方法的使用较少,缺乏创新实证研究,旅游产业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首先,重视旅游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划分等基础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特性,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还应加深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动力研究,注重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城市化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研究。在定量研究中,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往往关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产业影响和效益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影响机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较小,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优化机理将会是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再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需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效益,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是避免产业结构失衡、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区域政府应正确发挥其引导和服务职能,防止盲目干扰旅游产业发展,尽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旅游市场机制发挥出调节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5-6.

[2]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3]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63.

[4]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J].旅游科学,2000(1):28-30.

[5]廖涛.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定量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17):131-132.

[6]张辉.旅游经济论坛[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5-8.

[7]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4-26.

[8]马波.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J].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专刊),1999(51):24-28.

[9]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J].旅游学刊,2003,18(40):24-29.

[10]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30-34.

[11]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J].经济经纬,2005(2):120-123.

[12]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22(12):12-17.

[13] 王淼.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72-76.

[14] 陈雪琼,任晓春.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0-26.

[15] 苏林宁,谢新丽.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6-68

[16] 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1,4(4):66-68.

[17] 潘景胜,王淼.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上海大学报,1998(5):37-42

[18]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J].人文地理,2005(1):49-52.

[19]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15.

[20]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5

[21]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22] 张明磊,孟庆红.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下):163-164

[23] 付岗,赵爱婷.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4):101-105.

[24] 刘月皓,孙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34(3):113-117.

[25] 张晓明,刘总理.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03-105.

[26] 郑平,汪东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J].产业观察,2011(18):120-121

[27] 杨勇.结构变迁效应与旅游业发展潜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3.

[28] 李文静,乔小燕.省际旅游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2012(10):29-31.

[29]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5):10-15.

[30]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31]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12):63-66.

[32] 王丽,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68-72.

[33] 卢璐,宋保平,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3-48.

[34]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J].财贸经济,1999(2):61-64.

[35]马仪亮.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5):852-856.

[36]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1-5.

[37]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1-3.

[38] 王松茂,何昭丽,等.新疆国际旅游业集中度及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81-84.

[39] 杨琴,王兆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技术创新模型的构建—以湖南为例[J].求索,2009(10):86-71.

[40] 崔振兴.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性优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12-32.

[41] 张佑印,顾静.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4):155-172.

[42] 庄小丽,康传德.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1-54.

[43] 刘水亮,田金霞,等.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与优化[J].商业研究,2009(3):200-203.

[44] 张广海,孙文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措施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3):1-8.

[45] 甘永萍.基于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广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79-82.

[46] 谢春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33(1):37-40.

[47] 师萍.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1):85-88.

[48] 兰楠.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实际中的约束分析[J].四川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15-18.

[49] 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0-14.

[50] 陈仙波.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策略[J].未来与发展,1995(6):27-30.

[51] 郭胜.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与措施[J].财贸研究,2003(4):18-20.

[52] 高维忠.新时期优化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途径探讨[J].经济师,2003(4):70-71.

[53] 吴泓,顾朝林,马荣华,徐晓勤.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6):755-761.

[54] 李刚,赵静玮.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93-99.

[55] 宋静.重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1-5.

[56] 任建华.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及优化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2(5):102-105.

[57] 马勇,王春雷.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5):103-107.

[58] 王迪云.南岳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6):754-759.

[59] 吴冬霞.广西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64-68.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63-07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1990年,Michael Porter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1]。新世纪初,“产业集群”这个词语走进了中国人的经济生活。无论是在政府经济部门,还是在企业的决策部门和行业协会,关注的人数与日俱增[2]。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与此同步,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http://)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分别以“旅游产业集群”为关键词、题名进行检索,共获得281条相关记录,其中包括中国报纸文献全文数据库的29篇文献。从时间上来看,2007—2010年底,相关文献数量占检索文献总量的87%左右。这说明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的深化,“旅游产业集群”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在由王缉慈等学者发起的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http://)的论坛上,众多旅游学者、经济学者、地理学者针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包括旅游产业集群是否存在、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条件、特征、产业关系、创新等,焦点问题仍是旅游产业能否用集群理论进行研究[3]。

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结构,类型与竞争优势,形成条件与集聚机理,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研究方法等方面[3]。研究视角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集聚区,认为这种经济现象即是“旅游产业集群”,脱离旅游产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在经验主义方法论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框架下,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解释旅游经济现象。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案例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性、思辨性的理论探索不足。

在旅游经济的实践中,我国某些省、市、地区也提出了建设“旅游产业集群”的设想与规划方案。而目前学界与业界提出的“旅游产业集群”概念,实质上是目的地的旅游业集聚区,并没有考虑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错把空间外部性带来的好处归因于一种集群效应。旅游产业运行以旅游流在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流动为纽带,而旅游产业要形成集群又必须要求大量的旅游企业克服空间的阻力集聚在一起,两者之间是矛盾的,那么“旅游产业集群”是否能够形成?这种“集群”将以何种形式存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试图打破旧的研究范式,在证伪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旅游产业的“集群”理论进行基础性的探讨,以真正厘清旅游产业与产业集群理论之间的关系及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的特点,并为旅游经济活动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这也正是文章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方法

1934年,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中首次提出“证伪主义”的概念,他认为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证伪主义来源于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的批判,证伪主义认为,经验科学应该服从一种证伪主义,可证伪性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4]。

发展旅游科学,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将证伪方法引入旅游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笔者希望通过新方法的探索,找到旅游业“集群”理论的本质特征,以期为旅游集群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假设“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它必须符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若干推论,然后运用证伪的方法来检验得出的推论,并修正先前的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来说,是在证伪主义的框架下,通过举证和推理完成对理论假设条件下得到的若干结论的检验。

二、命题推理过程

若产业集群理论适用于旅游产业,那么“旅游产业集群”必须符合产业集群的定义,具备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才有可能成立。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在一些英文文献中,产业集群往往具有一个简单的定义——指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支持机构的地理集聚[5]。王缉慈认为,尽管产业集群与产业的地理集聚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说“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支持机构的地理集聚”就是产业集群[4]。产业集群是在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指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6]。产业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整个州到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系成的网络[6]。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

符合以下几个必要条件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

1. 与最终产品生产相关的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大量企业必须在地理上集聚。产业集聚不一定能形成产业集群,但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及企业必须形成地理集聚。

2. 集聚的众多企业之间必须以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纵向的产业链关系。这是由产业集群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3. 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可拆分性[7],并且在集聚地区完成中间产品的生产,因此,要求在价值创造链中,不同活动分工需要专业化。

4. 最终产品可运输[7]。产业集群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高密度的聚集,它所产生的供给必然会远大于当地的需求,这自然要求其产品销往其他的地区,否则,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必然没法形成大量同类、相关企业集聚的现象。最终产品可运输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

(三)“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假设与推论

假设“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成立,那么“旅游产业集群”必须符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四个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得到四个推论:

命题1:生产最终旅游产品的各相关行业(食、住、行、游、购、娱)及企业可以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

命题2:旅游产业集聚区内,(包括并不局限于)旅行社、餐饮、饭店、交通、景区、购物、娱乐等旅游相关企业存在紧密的纵向产业链关系。

命题3:最终旅游产品具有可拆分性,并且组成最终旅游产品的各项中间旅游产品都可以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完成生产过程。

命题4:最终旅游产品可运输。

三、证伪检验过程

用证伪的方法对得出的4个命题进行检验。

(一)命题1与旅游空间移动消费理论

旅游是一种人们的空间移动的现象,旅游活动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与旅游媒介体三者构成。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是空间移动的主体,来自于旅游客源地;旅游客体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景点、各种旅游饭店,主要由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媒介体主要包括各种旅行社以及实现旅游者移动的交通设施,在旅游活动中成为联结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联结体。旅游消费的实质是一种空间移动消费,离开了空间移动这个条件,旅游消费无法完成[8]。

旅游空间移动消费决定了最终旅游产品的形态,即从旅游者通过旅游联结体离开旅游客源地到达旅游目的地,完成各项游览活动,再从旅游目的地返回旅游客源地的过程中,各类旅游企业对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和,如图1。这里涉及了空间位移的问题,因此生产旅游最终产品的各相关行业(食、住、行、游、购、娱等)及企业无法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往旅游学者研究的“旅游产业集群”,考虑了旅游产业及相关旅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地的集聚,却忽略了旅游活动的空间移动性赋予旅游产业与制造业不同的特点,即旅游产品的生产从旅游者离开常住地赶往旅游目的地时,就已经开始了。学者们观察到的实际上仅仅是目的地旅游产业集聚区。在这个目的地集聚区内,旅游企业生产的是旅游中间产品,而非旅游最终产品。分析说明,命题1与旅游空间移动消费理论相悖。

(二)命题2与空间外部性理论

按照旅游活动的组织方式来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两种形式[8]。这里以团队旅游产品为例,阐释旅游集聚区内旅游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紧密的产业链关系如图2。

在目的地旅游产业集聚区内,旅游企业集聚大多是出于对空间外部经济的要求,获得重要的企业联系、互补和技术、技能、信息、市场和跨企业的顾客需求的外溢(Julie Jackson,Peter Murphy,2002)[9]。以团队旅游产品为例。组团社将某个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组合生产的一条旅游线路,或多个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组合生产的数条旅游线路,进一步组合生产,得到旅游最终产品,然后组织客源、销售旅游最终产品。地接社为组团社提供目的地旅游线路,负责外联、接待前来目的地游览的团队旅游者。地接社对饭店、景区、购物商店、娱乐、餐饮及市内旅游交通等相关旅游企业提供的单项旅游产品组合生产,形成旅游线路产品,这些旅游企业相互之间不提供原料、半成品,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纵向产业链关系,而是以独立的个体形式、共同组合成了团队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这种组合通过旅行社的创新设计、组合劳动来实现。所以命题2并不成立,或者说,若要命题2成立,那需要许多假设条件来支撑,这里不再详述。

(三)命题3、命题4与旅游产品的特性

最终旅游产品由多项中间旅游产品构成,因此它具有可拆分性。但旅游产品的实质是无形的服务,其生产活动是一种与旅游者活动空间结合的经营活动,并且服务产品不具有移动性和可储存性[8]。产品消费通过旅游者跨空间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步进行。因而,组成最终旅游产品的各项中间旅游产品不可能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完成,旅游最终产品不可运输。所以,命题3、4与旅游产品的特性相背离。

(四)小结

假设“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它符合产业集群理论的要求,于是得到4个推论,但经过检验发现,得出的四个推论均不成立。因此,假设本身不成立,旅游产业不能满足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理论的验证表明,“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旅游产业的经济现象也不能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来解释。近年来,部分省市不管省情、市情一拥而上大搞“旅游产业集群”或“泛旅游产业集群”,违背了旅游经济的客观规律,导致同一区域内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重复建设、设施利用率低等不经济现象。旅游经济实践中产生的这些问题,同时反映了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研究存在不足。

在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典型的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如集主题公园、度假村(分时度假)、旅游饭店、购物中心、高尔夫俱乐部等于一体的迪斯尼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的主题酒店产业集聚盈利模式;以迪斯尼乐园为核心、培育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业零售、体育休闲等产业集聚平台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集聚区等。显然,这些旅游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是相关产业在某一区域集聚产生了共通性或互补性的外部效应,对消费者、企业都产生了增量效益。但是如果产业集群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旅游经济现象,那么旅游产业存在集群现象吗?旅游产业的集群特点与组织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旅游产业的集群特点与组织方式分析

(一)旅游产业的集群特点分析

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与全球化力量驱动下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了范围经济,它集聚了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政府与其他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大学),以及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管理机关;而且这些企业与组织之间具有紧密的产业关联。同时,制造业产业集群也是规模经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92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发现: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促成了产业集群[10]。

理论上讲的旅游产业的“集群”,应该既是范围经济同时又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旅游传统业态与旅游新业态在某一地域上集聚,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区,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迪斯尼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都属于范围经济,但是这些集聚区内的旅游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关系非常微弱,是外部经济效应使得消费者与旅游企业都获得了增量的收益。但是,这与制造业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有本质的区别。制造业产品是先生产后销售,而旅游服务业的产品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步性,一般情况下都是边生产边销售。因此,总体上讲,旅游集聚区一旦形成,其旅游容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旅游服务总量是有限的,难以在短期内增加供给量,超过了一定水平的旅游容量,旅游者满意度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形成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对于旅行社企业来说,由于旅游需求的区域分散性,旅行社只有实现客源组织的空间扩散及销售门市的网络化,通过网络经济来实现规模经济。而且从实际的观察中来看,市场定位不同,旅行社的区位选择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以组团为主的旅行社,大多喜欢在人流量大、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门市;而有些以地接、一日游业务为主的旅行社才可能选择在上文中提到的旅游业集聚区内设立门市;旅行社的集聚也是利用外部经济性,但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的竞争水平。

由于饭店企业在短期内受到刚性接待能力的约束,在长期内受到饭店所在区域市场范围与需求季节性波动的约束,因此很难通过内部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通过连锁经营在不同的空间点上追求规模经济,是饭店企业的必然选择[8]。这似乎难以解释“东部华侨城主题酒店集聚现象”,却说明了为什么华侨城集团将旗下44家酒店、7 200余间(套) 客房分别布局在深圳、北京、天津、广州、成都、昆明等全国20多个城市。饭店业的鼻祖斯塔特勒曾经提到,任何饭店成功的关键是“地点、地点还是地点”,可见区位选择对饭店经营的重要性。为了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饭店企业主往往都想选择好的区位,从而造成饭店在某一区位空间集聚的现象,多家饭店集聚又增强了这一区位对旅客的整体吸引力,同时随着集聚带来的地价攀升还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带来规模不经济。东部华侨城8家借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主题酒店集聚,客源充足时,部分受欢迎的主题酒店客满,集聚区内其他的主题酒店雨露均沾,各有收益,起到了补充作用;客源不足时,这些主题酒店之间对客源的竞争就超越了外部经济带来的好处而成为规模不经济。

对于一些新兴旅游业态,如主题公园等也在通过“多地点经营”的方式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迪斯尼旅游度假区和欢乐谷则是利用外部经济性来获得增量收益。许多旅游企业集团跨越空间实施横向一体化经营,目的就在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从而形成了“多地点经济性”。随着旅游企业经营地点的扩大、市场空间范围的延伸,企业单位经营成本下降,全程利润的增加[8]。集聚与扩散相结合的网络化经营模式是旅游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在实现规模经济上最根本的区别。

(二)旅游产业的“集群”组织方式

既然旅游产业集聚区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根本的区别,那么,如果旅游产业也有“集群”的形式,它应该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或许可以说,目前所谓的这些“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并不能解释旅游产业实践中的各种现象,亟须建立适当的理论来指导旅游产业空间组织的发展。

关于制造业集群中的企业取得元件方面,传统观点认为,延伸的垂直整合(如内部自行生产零件、提供服务等)能够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但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内部达成各类互补性的优势远胜过纵向一体化或正式的战略联盟形式。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全球经济开放,原料供应也正在扩张;国家与国际间的生产要素市场,运作得越来越有效率;竞争中,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渐减轻。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相关机构的紧密联结,不仅带来了效率和效益,也加快了改善和创新的速度[6]。

1. 散客化趋势下旅游产品信息的“网络”集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欧美各主要旅游接待国的散客市场份额达到了70%~80%。经营和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主要标准。近年来,游客消费模式的变化、旅行经验的成熟,将不断推动散客旅游的发展。随着我国休闲、旅游市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的散客化、自助化、信息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旅游者的预订行为将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在线旅游预订将成为中国游客的主流出行方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空间距离对旅游企业组织形式的局限,为“散客化”趋势下旅游产业组织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见图3)。海量的单项旅游产品信息与旅游线路产品信息通过互联网集聚,为旅行者的在线旅游预订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提品的旅游企业,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却以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和跨空间的旅游活动为主线,串联成一个大服务(生产)网络。网络中的旅游企业在地理区位上虽然相距甚远,旅游服务产品信息却可以通过互联网集聚,旅游者通过海量信息的比对,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合适的旅游产品信息,有利于促成旅游产品购买决策。

2. 企业纵向一体化及战略联盟是旅游产业重要的“集群”组织方式。在我国,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11],旅游行业中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零负团费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使旅游企业集团产生增量效益,主要经济手段则是让外部效应内部化:第一,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第二,建立松散型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旅游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实现途径有两个:一是内部成长,即旅游企业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源与资本,投资筹建新的经营单位,并与其主业形成一定的上链或下链关系,如春秋国旅与春秋航空的运作模式;二是外部成长,即通过并购处于旅游产业链不同层次的其他旅游企业获得成长,如中青旅收购广西桂林的帝苑饭店(五星级)[8]。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且旅游活动具有空间移动性特征,旅游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经营,必须适应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企业实现跨地区(国家)纵向一体化经营是旅游组织发展的趋势,途易集团(旅游部)的跨国纵向一体化经营正体现了这一趋势(见图4)。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为旅游企业实现跨越地理空间的“集群”效应创造了条件。

松散型旅游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是指旅游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为了纵向一体化收益最大化目的而进行的契约安排,它并不意味着一个企业获得了对另一个企业实体的控制权,从而避免了产权的冲突,同时又能实现低成本并获得资源互补。“松散”,意味着这种联盟更具弹性,联盟各主体就必须遵守协议约定的目标、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它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它可以是为市场渗透而定,也可以为获得更高利润而定;它的主体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可以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的[11]。途易集团(旅游部)纵向一体化战略运作即体现了这种灵活的形式(参见表1)。

不止途易集团,美国运通公司、英国托马斯·库克集团、日本交通公社(JTB)的成长史都是一部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这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同时说明,跨越地理空间、聚散结合的旅游企业纵向一体化及旅游企业战略联盟都是旅游企业获取增量效益的重要方式。这里并没有否认旅游集聚区在产业空间组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旅游产业集聚区仅仅是旅游“集群”组织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完整的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这同时说明,迈克尔·波特关于“产业集群内部达成各类互补性的优势远胜过纵向一体化或正式的战略联盟形式”这个论断并不适用于旅游业。

综上所述,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产业的组织形式。旅游产品(服务)分散生产、分散消费、集中销售,同时,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旅游企业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集群”效应提供了依托。只是,此时讨论的“集群”已经区别于依赖地理空间集聚的产业集群。通常,制造业通过地理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实现增量效益,旅游“集群”规模经济的建立却是以旅游企业的空间分散、网络扩张为前提的。

五、结语

(一)启示与结论

“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旅游产业的经济现象也不能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来解释。这一结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4月,我国第一座旅游产业园区落户天津,之后,各地政府纷纷上马旅游产业园区项目,意图打造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地产、商贸服务业、食品加工、旅游装备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聚区甚至旅游产业集群。不可否认,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但是旅游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不是靠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所能决定的。要形成旅游集聚区必须考虑交通、资源、区位、旅游者意愿和潜在旅游市场的容量等多种因素。在旅游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将各种需求的旅游要素、旅游项目集中在一起非常困难。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为例,观光旅游以旅行社为龙头、以景区开发为导向、以团队旅游形式组织旅游线路产品,形成了点线旅游运行方式,是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主要方式;度假旅游依赖于完善齐备的各类服务设施、支撑服务项目等散客服务体系,形成了板块旅游运行方式,是旅游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上述二者的旅游要素与资源配置形式、产业运行方式截然不同,将两类旅游要素与资源聚集到一个微观的产业园区内,难度非常大。

有人认为,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一个实体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不可能囊括既面向旅游者、旅游经营商,又面向旅游用品、装备制造等生产类企业等多个主体[12]。如果旅游产业转型的抓手是一种不科学、不可行的方式,那么,转型如何实现?自我国第一座旅游产业园开园以来,还没有旅游产业园运营成功的例证。各地前赴后继大搞旅游产业园区与旅游产业集群的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从宏观层面来看,旅游产业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业内部各行业(食、住、行、游、购、娱、会展、商务等)之间存在紧密的集成关系,各行业一起构成了旅游产业的整个外延。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在线旅游业态兴起,向世人展现了超越地理空间的另外一种旅游集群的形态,可以称为旅游网络集群。这里的“网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的互联网,二是旅游企业经营的纵横网络。旅游集群以生产经营地理分散、产品销售(互联)网络集中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企业的空间网络化扩张;不同经营模式下各类在线旅游预订网站的新业态的发展;松散型旅游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区域旅游合作。

(二)余论

在高速交通网络崛起的新时代,出现了旅游空间极化与旅游飞地现象,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与经济要素产生的收益向极核区转移,部分地区边缘化成为极核区的飞地。虽然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流量未发生大的变动,但一个突破行政区划、以旅游集散地为极核的新空间结构已经骤然形成。在这种结构下,区域内各行政地区的旅游区位关系与旅游功能关系将发生本质性变革,旅游要素配置方向将发生转移,旅游开发与布局将有所调整,这些都会影响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转型。在新旅游空间格局下,“旅游产业集群”未必是城市或地区旅游发展的良方妙药。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地域分布松散、经济联系密切的一般特点,不同性质的行政单元应正确认识自己在旅游区域内的地位与比较优势、与其他行政单元之间的关系等关键问题,找准城市的旅游功能定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到有得有舍、优势互补,使松散区域中的每个利益主体都能享受到合作带来的旅游经济溢出效应。

注释:

①图片来源:旅游社资讯网,文稿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提供。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77.

[2]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 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1-6.

[3]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9,105(1):16-21.

[4]【英】波普尔·查汝强.科学发现的逻辑[M].邱仁宗,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6,14-15.

[5]Andersson T,et al. The cluster policies whitebook[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4,11-15. 转引自: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1-6.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刘宁,高登第,李明轩,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11.

[7]宁钟,张英.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J].科技导报,2005,23(7):76-79.

[8]张辉. 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3.

[9]Julie Jackson,Peter Murphy. Tourism destination as clusters:Analy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New World[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4(1):36-5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7)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西藏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西藏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西藏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西藏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

旅游经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山西省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辐射力度大的朝阳产业,它与第三产业和整体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会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为旅游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推动了旅游经济增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新常态宏观背景的形成,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旅游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同时,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国外,Ghali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入境旅游对菲律宾经济增长的贡献[1];Khan、Phang和Toh等分析了新加坡服务业的乘数效应,发现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2];Balaguer和Can-tavella-jorda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西班牙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旅游发展推动了西班牙经济增长[3];Chi-okOh研究了韩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经济增长推动了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4];Chenetal.运用EGRACH-M模型实证检验了台湾和韩国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

在国内,杨勇运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成因[6];刘长生,简玉峰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各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不同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存在较大差异[7];吴忠才通过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了湘鄂渝黔边区国内生产总值和旅游收入的关系[8];张晨运用协整方程、冲击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了上海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9];王良健,袁凤英等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0];武春友,谢风媛运用门限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入境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当入境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2.36%时,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11];郑鹏,马耀峰等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方法检验了陕西省国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2];赵磊,全华研究了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13];杨敏运用两部门理论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部省份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4];罗文斌,徐飞雄等运用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了我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及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作用[15];向延平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武陵山区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6];张世兵运用回归分析、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入境旅游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7];杨慧,龙云飞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18];孙希瑞,汪京强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我国入境旅游与第三产业增长关系的省际差异状况[19]。

综上所述,从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研究侧重于分析旅游经济(或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对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仍然关注较少,而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与旅游发展关系最密切的部门,研究二者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研究方法来看,定量方法的运用在已有研究中已经较为常见,涉及到空间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理论,但普遍存在数据样本容量偏小,难以保证研究精度的问题;从研究区域来看,已有研究以全国或东部发达省份为主,而对中西部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省份仍然关注较少。因此,本文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深入探讨了1984—2013年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期为科学地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增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1.1.1变量选择本文分别选取实际旅游总收入(ATRT)、实际第三产业总值(AGTI)和实际地区生产总值(AGDP)作为衡量旅游经济、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变量,来研究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三个变量的历年数据均在考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基期1984年的不变价格折算得到,其中,实际旅游总收入是通过对实际国内旅游收入和实际旅游外汇收入求和得到,旅游外汇收入是根据历年平均汇率将美元转换为人民币元得到。此外,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使变量的时间趋势更为线性化,统一对它们取自然对数,得到LNATRT、LNAGTI、LNAGDP,并将它们的二阶差分记为DDLNATRT、DDLNAGTI、DDLNAGDP。

1.1.2数据处理本文借助eviews8.0软件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模块,分析了1984—2013年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国民经济的关系,步骤如下:①运用单位根检验模块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②运用协整检验模块构建两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模型,分析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③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两组变量间的短期波动与调节关系;④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两组变量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1.2数据来源本文涉及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1984—2013年的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第三产业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权威性,上述数据全部从《山西统计年鉴》和《辉煌山西60年》中获取。

2结果与分析

2.1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出现虚假回归,需要事先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首先绘制出三个变量的时序图和二阶差分序列图(图1),由时序图(LNATRT、LNAGTI和LNAGDP)可见,三个变量序列均呈上升趋势;由二阶差分序列图(DDLNATRT、DDLNAGTI和DDLNAGDP)可见,其二阶差分序列相对平稳,因此,可以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运用ADF检验方法对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最佳滞后阶数的确定依据AIC(赤池信息准则)值和SC(施瓦茨准则)值最小的标准,经反复试验后得到表1。可见,在1%的显著水平下,三个变量均为不平稳的变量序列,但经过二阶差分后,均转换为平稳的变量序列;说明它们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可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2.2E-G协整检验为了验证LNATRT与LNAGTI、LNATRT与LNAGDP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采用E-G两步协整模型对其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两组协整方程的回归系数。可见,两组方程的拟合度较高,整体解释力较强。山西的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其第三产业总值将会增加约0.42%;地区生产总值将会增加约0.38%,这说明旅游经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大。然后,分别对两组方程的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ADF单位根检验(表1),可见,在5%的显著水平下,e1和e2均为平稳序列,表明LNATRT与LNAGTI、LNATRT与LNA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2.3误差修正模型协整分析仅反映了两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为了探讨它们之间的短期波动与调节关系,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可见,旅游总收入与第三产业总值之间、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反向修正机制,据误差修正模型(3),当LNAGTI和LNATRT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会在下一年以偏离幅度的0.159053倍向长期均衡值调节;据误差修正模型(4),当LNAGDP和LNATRT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会在下一年以偏离幅度的0.105887倍向长期均衡值调节。

2.4格兰杰因果检验为了验证两组变量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其进行验证。由于不同的滞后阶数会导致形成不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本文首先构建出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按照LR值最大和SC值最小的标准,得出三个变量的最佳滞后阶数均为1,然后据此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1)。可见,在5%的显著水平下,LNAGDP和LNATRT之间、LNAGTI和LNATRT之间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是旅游经济的格兰杰原因,而旅游经济却不构成第三产业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第三产业推动了旅游经济,但是旅游经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仍然较弱。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格兰杰原因,而国民经济却不构成旅游经济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旅游经济带动了国民经济,但是国民经济对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仍然较弱。

3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结论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E-G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动态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山西省的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其第三产业总值将会增加约0.42%,地区生产总值将会增加约0.38%。第二,通过分析误差修正机制发现,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均存在对短期波动的反向修正机制。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旅游总收入与第三产业总值之间、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反向修正机制,其调节力度分别达到0.159053和0.105887。第三,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山西省旅游经济与第三产业、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显著推动了旅游经济,但旅游经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仍然较弱;说明旅游经济显著带动了国民经济,但国民经济对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仍然较弱。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9)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10)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篇(11)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其内容随社会物质的生产而发展,具有很大的内涵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文化与旅游密切关联,旅游活动的每个过程与内容,都与文化发生密切接触,可以说有旅游必定要有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一、钦州市旅游文化建设必然性的理性分析

1845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成立了世界第一家包括食、住、行、游等旅游活动在内的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旅游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实践作用,使旅游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的诸多新的特征。文化将成为21世纪旅游的灵魂,旅游文化建设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及实践作用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研究。

(一)旅游文化建设是旅游文化实践应用研究的必然

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旅游文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的理论,涉及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挖掘、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的研究则显示出与旅游产业结合、与旅游教育结合的显著特点,反映出旅游文化研究的应用性特点。旅游文化的研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旅游文化实践应用的研究在国内部分旅游经济发展中取得成功,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等传统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北京、曲阜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表明“凡举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世界上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通过实施“文化经济”的战略,使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奥地利的旅游活动与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密切相关;法国巴黎街道的名称具有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意大利每年对文化性旅游业收缴增值税是保护费用的27.5倍。据美国旅游部门1997年6月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文化旅游是美国旅游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仅纽约市的文化活动就产生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美国30多个州竞相开拓文化旅游项目。

(二)旅游文化建设是满足旅游需求的必然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旅游者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对旅游需求影响较大。据统计:在美国人中,27%的人每年要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另外,日本人来华旅游的兴趣分类大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古迹的占49%,体察民俗风情的占22%,观赏文艺美术的占7%,品尝风味佳肴的占17.5%,其它的占4.5%。吸引国际游客的主要不是观光型的旅游产品,而是具有我国独特的文化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据1996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旅游者大专及以上人员占31.9%,中专及高中占35.8%,初中占22.1%,且与往年相比,大专以上人员出游的比重呈显著上升趋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大学生入学率逐年增加,大学教育平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完善各种培训机构,国民的文化修养与文化素质普遍提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旅游者文化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国际旅游者,还是国内旅游者,旅游需求中文化的成分会越来越高。

(三)旅游文化建设是钦州旅游经济蛙跳发展的必然

钦州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城市。区位优势有利于钦州在旅游区域经济格局中定位发展,有利于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旅游区域经济的联动,有利于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产业优势。近几年来,钦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大旅游的发展目标,加强对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延伸、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不断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目的地体系,全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11月28日,钦州市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钦州市旅

表.1钦州市旅游核心企业一览表(2009年)

旅游景区

旅游饭店

旅行社

    4A级3个、3A级2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