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容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39

美容技术论文

美容技术论文篇(1)

进一步发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教材建设能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医疗美容专业的教材建设是提高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教材是教学灵魂,是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组织教学最重要的依据。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内容,也决定了教师的教授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以教材为依据进行学习,掌握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只有建设符合高职教育实际情况的教材,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载体和支撑。

二、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医疗美容系列教材各门课程,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和训练职业能力的系列课程。然而,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系列教材存在一定缺陷。

(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系列教材选用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专业的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教材主要是为了培养临床医生和技术为目标,注重中医学各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中医临床各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知识内容的构架上缺乏中医美容知识的介绍和中医美容技能的培养,更缺乏现代美容市场上不断更新的中医美容的新项目、新技能和新的诊疗手段,不适合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人才的培养。随着医疗美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医疗美容事业对中医美容专业人才的需要,有很多中医药类院校都增设了此专业,有很多学者和专家投入到医疗美容的教育事业上来,也着手对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教材编写和改革创新,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实训教材和中医学理论教材分裂

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实训教材和中医学理论教材分裂,中医学教材讲授的是中医理论知识,而医疗美容的实践技能培训应单独成体系。实训教材独立形成,自成体系,与理论教材无法配套,不能衔接,造成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步调不一致,不能达到“教、学、做”为一体,达到理论与技能操作的融合。

(三)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教材建设队伍结构不合理

美容技术论文篇(2)

就美术课堂教学而言,基础技能的学习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任何一方或者只重视任何一方的美术教育都不是全面的美术教育。从《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难看出,在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对美的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没有学科技术作为支撑,能力的培养又将从何谈起?事实上,《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了情感与理性、脑力与体力的因素,“美术”的意义本身是美的技术,而对美的技术的教育是离不开技术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课堂上就是只唯技术是重,审美情趣的引导同样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

那么,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技能的学习呢?

一、美术课堂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学情

学生一直是教学的主体,主体的反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所以在对美术课堂技能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第一要务就是摸请学生的底细,了解学生状态。

1.试卷调查。尽管经过六年的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各个地区和各个学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加之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性,要了解学生的普遍学科程度,试卷调查是一种直接可行的方法,可分两种形式展开,一种是文本调查,一种是写生调查。

写生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实际的美术能力的。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拿笔画画,面对已有的美术成品,有的学生甚至画得非常好,但面对真实物体写生,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方位感、整体把握能力等一系列美术能力的差异一下子就都表现出来了,所以写生调查可以最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美术能力。

当然,写生调查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这是不现实的),而是为了了解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美术能力,而且是真实的美术能力。比如,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写生校舍,有的学生虽然笔法不成调,但空间比例把握比较到位,这说明此学生只是平时画的少或不敢画而已,其造型能力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2.侧面了解。虽然文本调查和写生调查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状态与差异,但学生的个性与喜好与成长环境却显现得很少,而这些方面对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能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比如很多学生对美术的概念很模糊:有的学生对课堂内容表现反感或者不屑;有的学生认为已经画得很好就一切照自己的来;有的学生根本不敢拿笔,怕同学取笑;还有的同学干脆偷偷写作业,原因是作业写不完……这些情况从试卷调查是调查不出来的,但是与学生拉家常就可以得知原因:有家长的引导,有考试的压力,有家长宠爱造成的自我膨胀,也有家庭失和形成的阴影,还有学生自身理解的偏差,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课等,对这些原由的了解对教师处理师生关系,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在进行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时都很有帮助。

二、美术课堂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而课堂教学是基础美术教育的阵地。因此,美术课堂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以教材为依据,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求有目的地选择。

1.依靠教材。基础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不能脱离教材实施,因为现有美术教材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它照顾了大多数,是《美术》课程实施的有效支柱,是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遵从学生成长需要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既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目标的基础美术教育的理论指导,也是开拓学生思维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美术课堂教学重要工具。所以,美术教材应该作为课堂教学实验的首选教材。

以中学美术第13册第二课《身边的物品》为例,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范畴,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写生理念、建立写生方法,虽然教材所涉及到的技能理论有限,但教学目标却非常明确,教师把握得好的话,结合第一课的内容,不仅可以复习已经讲过的关于构图、透视等技术,而且可以让学生得到反复练习的机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学习目的。比方构图技术,可以结合第一课中静物画欣赏的内容,提供相应的静物模型,让学生根据作品中的形式摆放静物,让学生体验静物的摆放也属于空间造型的一个组成,然后让学生照着实物写生,体会画家在处理空间透视时运用的技巧,反过来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艺术品,以艺术的眼睛看待周围的生活空间,这样教师依据教材现有的内容,充实教材知识点的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证明理论的反复演练,学生获得的将不止是美术的造型技术,其获得更多的是审美层次的艺术技巧与艺术素养。

2.因文而设。学科技能的学习可以说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因此,能否依据现有教材选择和发现有效的技能内容,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以13册第一课《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欣赏》为例,教材中的书面文字内容并没有提及诸如构图、透视、色彩等学科技能技巧与理论,但是教材所提供的作品无一不展示出这些技能的存在与重要性,这时教师如果能适时地加入相关的学科技能,并能做示范分析,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那么课堂能效将是巨大的。

比如,静物画《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画家高超的写实技巧以及画面所展现出的艺术生命力时,完全可以加入三角构图原则理论,让学生在欣赏画作时体验到由三角构图原则所产生的画面效果与艺术魅力,感知美术的技术与审美不可剥离的关系,同样,教师做恰当的示范,学生这时感受到的将不仅仅只是由画作图象带来的印象,而是较深层次地理解画作,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反过来带动学生的技能学习。由此可见,技能教学成功关键在于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求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并能把技能融化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三、结束语

美容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美容中医技术》是在中医学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研究防衰驻颜、强身健体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采用药物、饮食、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养生保健手段,对人体进行内外综合调理,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驻颜美形之目的的专门技术课程[1]。它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笔者认为要教好学好这门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等美容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代表性的美容中药与方剂;常用中医美容方法;美容经络与腧穴。熟悉:病机学说;诊法辩证;中医保健美容;中医美容与养生等知识。了解:美容中医发展史。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学会拔罐、刮痧、艾灸、推拿等美容操作方法;学会驻颜、润面、美齿香口、美目、聪耳、健鼻、香体、美手等中医保健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做出初步的诊治。(3)素质目标。学生在学习与体验中,逐步培养对美容中医课程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运用所学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与美容临床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健康、亚健康人群美容与养生做出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指导。

2 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

(1)内容的选取。①本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并参照“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突出实践在课程中主体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再就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教学,将技能操作作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加以严格训练,使他们的操作做到既规范又娴熟。③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情感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追求身心健康、整体和谐美服务的专业思想。④融入双证书教学。⑤重难点的确立应突出职业性和适用性。我们确立的重点为:藏象学说,美容经络与腧穴,各种美容保健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及应用,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难点为:美容经络与腧穴,各种美容保健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及应用,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2)内容组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模式。①基础理论模块以验证性学习为主,共40学时。包括概述、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美容中药与方剂、美容经络与腧穴,中医美容与养生,常见损美性及衰老性皮肤病的诊治等内容。②基本技能模块:以实训为主,共44学时。包括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刮痧美容,拔罐美容等常用的美容中医技术及常用的中驻颜,润面,美发美齿,健鼻美手等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③岗位实际工作模块以顶岗实习为主。

3 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①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实训项目,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实训地点与职业环境一体化。②将“工学交替”有针对性的运用于课程的整体设计。(2)教学方法。理论部分: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以多媒体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将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引入于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训部分:主要运用示范教学、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职业岗位亲身体验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①示范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学习技能的初期,特别是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时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②角色扮演法主要用于实训操作提升阶段。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岗位能力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较以往单纯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教学效果更好。③分组讨论:通过实训分组,建立小团队,团队人员自动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讨论完成教师提供的案例。分组讨论多与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结合运用。④职业岗位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职场环境,有助于提升职业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3)教学手段。①多媒体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②DVD教学光盘:③教学做一体化中医美容实训室。④针灸挂图,石膏模型人,拔罐器,刮痧板,美容床,艾灸条等实验教学用具。(4)师资培养。①提高职教理论水平 通过岗前培训、新老教师、结合教育理论讲座、加强职教素养。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结合行业企业培养“双师”人才及科研能力。③教学能力培养:通过互帮互学、督导与指导来实现。④职业能力培养:通过优秀课竞选、开展公开课来提高。

4 课程评价

(1)学生考核。实训考核占45%,培养职业道德和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考核占50%,为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理论素养。平时出勤及课堂回答占5%,提高出勤率及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督导评教、同行评价、学生评教、校外专家四个方面综合评定,这样使教学效果评价更全面更合理。

5 课程改革思考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和“走进来”等多种方式,各院校也可选派人员赴师资力量强的老院校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2]。(2)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情感培养。目前美容市场比较乱。为了规范美容行业,作为高校我们更应加强对美容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追求身心健康、整体和谐美服务的专业思想。(3)注重与现代医学现代科技相结合。高等中医美容的教育应当重视与现代科技、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手段挖掘祖国医学美容的财富,从而开发出无毒副作用的效果很好的中医美容化妆品及美容产品。

美容技术论文篇(4)

该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丰富全面,书中不仅有美容整形的主体内容,还涵盖了人体美学、美容心理学,并纳入了相关医疗美容法规在内。②内容新颖,对当代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如电脑、超声、激光、光子、内窥镜、生物材料、纳米技术以及组织工程等在美容整形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③将康复医学引入美容整形外科,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后效果。全书16开,1800页,397万字,铜版纸印刷。定价:680.00元(加邮资30元,共计710,00元)。

联系人: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 胡晓佳

邮政编码:400038

联系电话:023-65410744

投稿数字写作须知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刊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节,节间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如3,216改为3 216)。但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中文出现的数字,凡属计数数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007年《中国美容医学》征订启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于1992年6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主办的部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内外多家大型数据库与检索机构收录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整形美容、皮肤美容、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眼耳鼻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精品讲座、国外美容最新动态、国内最新书讯会讯等。信息量大(136页)、内容涵盖面宽、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美容医学领域唯一月刊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每期定价15元,12期,全年共180元(含邮费),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2-27。2007年的邮局征订工作现已结束,但编辑部还可订阅,联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收,邮编:710043。咨询电话:029-82218513,82251091-8833,网址:http://www.zgmryx.com,E-mail: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

・告作者读者・

有关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排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三条均需具备。仅参与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出版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一书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森恺教授主持编写。埋没导引缝合技术的核心要求是:从疾病的本质出发,以整形外科原则为准绳,在详细掌握局部解剖层次的基础上.采用隐蔽小切口的潜行分离和埋没导引缝合技术手段,实现微创的组织调整和组织移植.该书详尽介绍了整形美容手术的实用方法,可以作为一类新手术方法开拓人们的视野。适合整形、美容、口腔、小儿外科、普通外科等专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生阅读和参考。对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临床手术实践有实用性的指导作用。定价:120元,联系电话:010-88703924,010-86641047;Email:lisenkai@yahoo,com.cn,frankchina@sohu.com;联系人:王永前,李强。

敬告作者和读者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部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从事美容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士和研究教学管理人员的必备读物。

为体现媒体的时效性,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缩短编审周期,便于作者和编辑部的沟通与联系,欢迎网上投稿。投稿信箱: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投稿时请寄稿件审理费3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和手机号码)。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经刊载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给付并赠当期杂志两册,多作者请自行预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刊名变更的声明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杂志将于2006年第4期起,刊名变更为《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新的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98/R。E-mail:gwyxkqyxfc@vip.163.com。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编辑部

社长・总编:辛映继

编:朱宏亮

副 主 编:郭树忠 高天文 祁佐良 李青峰 李荟元 杨壮群

副社长(兼常务副主编):李庆峰

副 主 任:李 谆 刘彦普 侯成群 韩 岩

责任编辑:张惠娟 李阳利 何志斌

外文编辑:张 颖(英) 夏 炜(英) 封兴华(法)

潘宝华(日) 王胜春(俄)

学术编辑:孙林潮 刘仲荣 舒茂国 郭 丽 范巨峰 屠军波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

美容技术论文篇(5)

在选择教育内容之前,我们首先必须确定学校美术教育总体目标,而这一目标又来源于整体教育目的,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理论课题。

在这一“果体结构”目的论的规引下,我们将学术美术教育整体目标结构划定为三个部分:第一,审美创造、鉴赏、批评及其它相关心智能力;第二,造型及其它相关操作能力;第三,美术学科属性而引起的人格不断完善。由此,我们得出学校美术教育总体目标为:①学科属性而带来的教育目标: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技术表现能力美术文化能力;②人的外在能力伴随美术教育而提升的教育目标:感觉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③人的内在品格随着美术教育而完善的教育目标:行为、意志、情绪需要、注意。

有了这样一个总体目标,为我们对学术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方向上的指导。

二、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结构

教育内容是知识和经验的集积,那么中小学美术教育内容应该是适合于中小学生的美术知识与经验之和。讨论教育内容,就是如何选择“适合”的范围。为此,我们还要对美术学科的内容结构作以归纳,然后才能结合中小学生认识和心智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寻找出学术美术教育内容的结构。

(一)美术学科内容结构的选择

所谓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最大的特征是塑造需要运用特殊的材料和手段,平面、立体兼而有之。由此,我们可将美术的类别分为:绘画、雕塑、工艺与设计、建筑。美术又为独立的人文学科,从这个角度上讲,它的内容又应为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相关理论。综而论之,美术学科的内容结构应为: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基础理论、历史与鉴评、造型操作技术

(二)学校美术教育内容结构

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内容为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内容是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整体目标相配合完成教育目的的教育内容,总体上讲是合理的,它既考虑到了学科知识又能利用美术属性为教育服务。美国现代教育家艾斯纳依据他的综合目的论,将美术教育内容规定为美术创作、美术批评与美术历史三大块,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修养“的教育,与我们教育目标相比,虽然侧重点有别,总体内容还是相通的。其它国定和地区的美术教育内容结构也都类似于以上的划分,内容出入不大,比如:日本学校美术教育内容为:造型游戏、绘画、雕塑(立体造型)、用品(实用设计)、和欣赏。

三、学校美术教育内容选择

既然我们已经划定出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结构,那么学校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便随之产生。

(一)为“画”而设计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平面造型与用色训练,提高学生绘画、平面设计等美术技术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直觉能力、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以及相关内在品格与外在能力。实践表明,绘画与平面设计训练,是平面造型与用色能力提高最直接的手段,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置难易不序的内容,那么在造型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内外能力将同步提升。

(二)为“做”而设计的内容:

训练学生动手做的能力相对于低龄学生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与平面造型相比,“做”的东西更形象、更具体,这与年幼儿童的认知特点相合拍,为此,幼儿园与小学通常将这些“做”的内容名之曰:“手工”,实际上是一种立体造型训练,从大范围类别讲,就是美术中的雕塑。立体造型虽为“做”的内容,但动手做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动手而练脑,并转换角度提高学生的学科技术能力以及认知与心智能力。

(三)为“观”而设计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于训练学生的眼力与对美术作品的鉴评能力。美术学科的内容含量决非我们以前所认为的仅技法而已,在技法之外,它还包含着极丰富的美学涵义。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在对优秀作品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判断力,从而获得一双审美的眼睛。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教师的诱导和帮助,而且也有个渐进的过程。在“观”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对作品的鉴评能力,能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见解。虽然“观”不表现为手写的语言文字形式,但实际上这种能力的传达方式,还是以语言文字为主,所以,我们将其归入美术理论范畴之中。

美容技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R782.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69-01

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加强,人们日益意识到未来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修复技术,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美学和人体审美知识。在口腔工艺技术教育中,要求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融入口腔医学美学知识,能使将来的口腔修复工以全新的审美观、价值观,推动口腔工艺技术实践、教学、科研向更高、更快的水平发展,使口腔工艺技术教育在新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开拓出一个崭新的领域。

1 实施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1.1 是培养口腔修复工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时展的要求。高索质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独到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索质和外在美及内在美的索质体现。同时,作为口腔高级修复工还要有审美能力、透视能力、索描能力、雕刻能力和美学修养、艺术修养等。实际上,在学生德智体美培养目标中,医学美学是医学教育中一种最为基础性的素质教育,也是一种最高形态的素质[1]。它对其它方而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和助推作用,可成为提高和扩展专业技能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美学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由匠人型向文化型的转变。

1.2 是口腔工艺技术教育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深入,21 世纪的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转变,激发人们全方位地认识人类的生老病死和健美问题,要求现代口腔工艺技术必须努力去适应人对美的追求。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促进了新医学及分支学科的诞生。口腔医学美学就是其中之一,它填补了口腔工艺技术领域中长期被忽视的空白。口腔医学美学在实现口腔工艺技术最高目标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3 是深刻体现口腔医学美学价值的必然要求

口腔医学美学是以美学和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医学方法,维护和增进口腔颌面健美的一门学科。它常以正颌、矫正和整复口腔颌面部外形与功能作为诊治手段,提高整体生命活力和生命质量[2]。因此,在口腔工艺技术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精细的操作技术成为了决定成败的关键行为。由于口腔在解剖生理上的特殊地位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特点,口腔工艺技术与医学人体美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在基础理论、科学实验,还是口腔修复体制作中,都蕴合着十分丰厚而深广的美学思想及基本原理;而患者(求美者)对口腔颌面部的美学体验也更加深刻,因此口腔工艺技术学科的美学价值体现远非其它医学技术学科能比拟。在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育中,有必要反复强调治疗目的是要恢复患者口颌面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树立良好的口腔审美习惯和审美观念,形成创新汰旧的开拓性意识,从而使口腔修复工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自觉地考量到患者的美容效果,明确地提出取得美容效果为重要目标,使口腔工艺技术在医学美学原理的观照下,达到审美经验的累积和审美能力的升华。

2 实施《口腔医学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2.1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

在提升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医学人文课程人才共用、资源共享的优势,精心整合、设计《口腔医学美学》教学内容。《口腔医学美学》课程设计为34学时:理论课程30学时:第一部分为美学基础和医学美学基础,由《美术学》和《医学美学》的教师承担;第二部分为口腔医学美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美学课程,由口腔各亚专业教师讲授。实训课程4学时:第一个实训内容色彩构成实验,由口腔比色技师指导;第二个实训内容视觉原理实验,由眼视光学专业的教师指导。

2.2 切实加强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与建设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格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对于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应加强专业教师医学美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等综合素质的培训;提升教师学历学位;鼓励参加全国性口腔美容医学年会,鼓励专业教师加强与义齿加工中心的经验交流,尽快造就适应口腔医学美学教育需要的“医文兼容”、“医美互通”的“双师型”的教师。

2.3 逐步改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可根据高职高专学校的定位、特色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定位、特色及培养目标,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在初期,可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的口腔医学美学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材编写研究、参与教材编写,着重突出口腔工艺技术的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教材。

2.4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应认真对待口腔医学美学课程设置,积极探讨口腔医学美学教学改革思路,尤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深入义齿加工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培养体系,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3]、案例教学[4]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口腔医学美学的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真正享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为今后口腔修复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审美技能基础,使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艺术型、文化型的口腔高级修复工。

参考文献

[1] 彭庆星.医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4.

美容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13-1446-03

中医美容属于医学美容范畴,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采用中药美容、膳食美容、经络美容、体质调养等中医药美容技术及方法对人的形体、容貌进行美化和修饰,以达到形神健美的目的。其理论体系是中医药学与医学美学、美容医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其活动实施属于中医临床与美容临床范畴,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方法、技术多种多样,是中医药特色及优势在美容领域的弘扬与展现。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中医药美容,在美容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随着全世界爱美消费者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愈发追求绿色环保、纯天然制品,使得中医美容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据统计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表明人们对以内养外,标本兼顾为优势的中医美容、养生保健有着极大的需求,中医美容在技术、方法、产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也提示中医美容人才的极度匮乏,人才培养相对滞后,能将中医药美容的产品、技术等服务于市场的高技能型中医美容人才与行业需求存在显著的供求矛盾,研究建立人才培养的合理方案乃至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美容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显示,美容机构对从业人员在医学理论知识、美容技术技能、组织管理、科研、创新、自学能力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12年,依据我院中医学(美容)专科专业的10余年的办学实践及结合国内同专业院校的办学经验,课题组以“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申请立项,专门探讨中医美容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本文仅就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构建进行讨论,旨在为培养出与美容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中医美容人才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内容

课程组通过高职教育的理论、文献的学习、大量的市场调研,结合当前美容业对中医美容的职业需求,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等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定性定位,构建培养目标体系。

2.1中医美容高职人才的定性定位: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高”、“职”二字一方面说明高职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培养出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另一方面表明高职教育要求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应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满足进一步提高与深造的需要又必须突出职教特色[4],强调技能操作。应界定在本科教育(重理论为主)与中专(重动手能力为主)教育之间的层次。

从美容人才培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型连锁企业工作人员持有正规学历文凭的比例较高,约占75%左右,一般的营业机构中持有正规学历文凭的人员仅占20%左右。大量非医学专业和低层次教育背景的人涌入美容行业。民营美容机构近两年来向品牌化、高品质服务经营迅速迈进,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加大,高层次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医疗机构对高层次中医美容人才也有一定需求[5]。

综上,依据高职教育的性质及特点,结合美容业对中医美容人才的职业要求,对中医美容人才可合理定性定位于高素质、技能型的高职人才。即面向美容企业及医疗美容机构,适应美容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中医美容专门人才。

2.2明确中医美容高职人才的培养理念及要求:培养要求和就业面向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内涵,是构建培养目标的依据和前提,既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要有专业特点。美容岗位中涵盖中医美容医师、中医美容技师、中医美容导师、培训讲师、店面运管等多重职业要求,充分体现高职人才的“高素质、技能型”的特点。研究过程中,课程组分派几组人员到美容、日化企业进行大量的调研走访,分析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岗位职责,提出培养理念和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五并”的内涵(见图1)。

2.2.1培养理念:全面倡导中医中药“自然和谐、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绿色美容”理念,培养学生将中医药美容保健基本理论及技术与临床美容养生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中医美容专业人才,补充人们对中医美容保健人才的需求,在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优势和特色等方面彰显专业优势。

2.2.2培养要求:掌握中医美容保健的基本技能、方法,运用中医学诊疗技术和医学美容实用技术诊治常见损美性疾病,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及求美者进行美容保健及调治。能在各级医院皮肤科、美容保健科、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企业从事中医美容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经营管理等工作。

2.3目标体系构建:围绕中医美容高职人才的培养理念、规格、要求,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素质能力三方面特点,抓住人才培养流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即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实践教学、素质评定、技能考核五大方面,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

2.3.1总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美容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备必要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美容保健及实用美容基本技术,能从事中医美容医疗、中医美容保健、美容教育培训、美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中医美容专门人才。

2.3.2知识目标:必要的中医学美容、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中医传统美学及现代美容专业知识;系统的中医美容技术的理论体系、运用机理、操作原则、方法等。

2.3.3能力目标:熟练地掌握并能运用中医理论及针灸、推拿、中药保健、膳食调理、体质调养等中医药美容保健技术、方法维护、修复人体美;具备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保健调治及对损美性疾病进行防治的能力;具备中药化妆品基本调配、营销技能;熟练应用美容美体、化妆护肤、形象设计等美容实用技术;具有一定的美容企业市场开发、运营管理的能力。

2.3.4素质目标:热爱中医美容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协作及组织协调能力;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强的适应能力及抗挫折能力。

3 小结

提出合理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实现培养目标,还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系统的培养方案,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就业基地建设、职业素质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重要方面,在此,呼唤热爱中医美容的工作者、专家,为中医美容后续人才储备共同努力,使中医美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走向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飞,庞来祥,赵美峰.中医美容的发展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09-110.

[2]刘瑶,谢祥锟.中医美容及未来发展趋势[J].医学信息2011, 1:270-271.

[3]何菲,刘登蕉,吴明,等.福建省美容行业人才需求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3):116-117.

美容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01-03

1 问题的提出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和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构建体操与人文、健康三者相融合的新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必要而迫切(图1)。

2 结果与分析

2.1 确立新体系的教育理念――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摆脱竞技体操教学与训练的模式”,并且在教学要求上“与中小学体操教学相脱节”。虽然已有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大部分高校仍然以竞技体操教学为主。其实,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属于教育领域,而非竞技领域,其教学内容也非竞技体操范畴。因为学校体操教学所指的体操,其上位概念为体育(指学校体育),而体育的上位概念为教育;竞技体操的上位概念是竞技(或运动),而竞技的上位概念是娱乐。可见,体育与竞技(或运动)是并列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现借用国内学者宋继新教授的图示来说明体育与竞技的区别,同时也说明学校体操教学内容与竞技体操内容的区别(图2)。

体育与竞技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的联系主要在于“二者互为手段……是不同归属的、平行的、交叉的关系”。因此分别位于体育和竞技下位概念的学校体操与竞技体操也同样存在上述关系。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仅是以竞技体操为手段,而要培养具有从事未来学校体操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还要将体操与人文、健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教育教学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学校体操教学所要求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与竞技体操有本质的区别。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充实各级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因此,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理论体系要本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健康紧密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培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所提出的能“掌握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体育人才,并相应地融合“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培养目标,在培养出合格的、能胜任未来需要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下,充分体现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

2.2 新体系体操课程内容的设置

2.2.1 体操内容的重新确定 体操从其产生时起,其内容就一直在发展中变化着。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运动”时期的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到现代奥运会初期的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杆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内容,都充分体现着体操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现代体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操仅指竞技体操,而广义的体操所包括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讨论的是广义概念的体操。这里综合国内各版本的体操教材列出体操的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运动、健美体操、实用性体操、团体操等内容。有的学校将体育舞蹈和形体训练也纳入到体操的内容体系当中,如吉林体育学院已正式将体育舞蹈和形体训练列为选修课。

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体,而舞蹈与体操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渊源,将之列为体操内容体系之中虽然存在一定争议,但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进一步加以探讨。形体训练的练习手段可以采用徒手姿态操、韵律操、健美操、太极、按摩、健身跑以及各种舞蹈动作,也可以采用把杆、绳、圈、带、球、肋木、哑钤、杠铃、壶钤等,以及各种特制的综合力量练习架,也可以采用现代开发出来的多功能的一些健身器械。”可以看出,形体练习所采用的手段,绝大多数属于体操练习内容。因此,将形体训练纳入到体操内容体系之中也是有据可依的。

2.2.2 体操技术课内容的设置 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需要,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将体操技术课设置为必修课(普修课)和选修课(表2)。

2.2.3 体操理论课的内容设置 新的体操课程体系要求体操与人文、健康紧密融合,不能人为地将体操教学划分为体操、人文、健康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而是要在体操教学中时刻紧密融人人文与健康教育。因此,体操理论课的内容设置可以采取“理论术科化”的方式进行,即在进行技术课教学时,适时地将与所教技术有关的理论内容加以阐述。理论术科化所讲述的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把体操练习内容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体操练习中教会学生如何保护与帮助及相应的理论;在课堂实习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及相应理论等。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术科化相对不易实施的理论,如体操概论、学科体系、中小学教材救法分析等理论,可以单独安排几次课进行系统讲述。

2.3 新体系体操课程的实施

2.3.1 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体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属于体育美学的范畴。体育美由“身体美”、“运动美”和“健康美”三部分组成。“身体美”的指标主要包括体型、骨骼、肌肉、皮肤、毛发、形体等内容。“运动美是指身体的运动之美,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美,这种美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它已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可以包括竞技美、技术美、动作美、服装美、器械美、行动美等丰富多彩的子系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鼓励其对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

2.3.2 体操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终身体育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培养学

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也自然属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范畴。学生在离开校园步人社会后,并不意味着其体育生涯的终止,而应该是能运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从事终身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在体操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而把体操练习手段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维持其终身体育行为的有效方法。如在体操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时刻联系所学的练习手段,并将之直接或有所创新地运用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之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3.3 重视并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体操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它们皆屑于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性课程的范畴。

体操教学中要重视隐性课程所发挥的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并与显性课程紧密结合、共同育人。教师要适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从教职业道德、责任心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理念。

2.3.4 “成功体育”思想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成功体育,简单地说就是体育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oj。

在体操教学中,可以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练习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2.3.5 五大目标的渗透及融合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虽然不是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提出的教育目标,但作为未来从事体育教学的体育专门人才,他们应该通过亲身体验这五大目标,进而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切领会。这对他们以后从事专门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将会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在体操教学中,要注重这五大目标的积极渗透和有机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为他们将来从事专门的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4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2.4.1 技术评价目标 新体系要求的体操技术评价目标,以略高于中学体操练习要求为主。为了激励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热忱,我们可以借鉴南京体育学院的评价考核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体操技术动作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考核,既照顾到个体差异,又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同时也排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及考核方法,对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学将产生莫大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2.4.2 理论评价目标

2.4.2.1 “理论术科化” 在体操教学中,前文提到了“理论术科化”的方法,我们不防把体操理论的考核方式也界定在“理论术科化”的范畴内。其指导思想为:要求学生不但能做(动作),而且还能讲、能教。如吉林体育学院一直以来就采用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具体操作如下:考核时每名学生任意抽取所学内容的一个技术动作进行教学示范,包括该技术的动作名称、动作示范(实际操作)、技术要领、动作规格、教学方法或步骤(要求实际演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求实际演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要求实际演练)、健康价值或原理。这既是对学生进行体操技术理论考核,也是对其教学能力的一种检验,以督促其早日具备学校体操教学能力。

2.4.2.2 理论口试 对于体操的学科理论考核,吉林体育学院一直采用理论口试的实施办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于“理论术科化”无法系统讲授的体操学科理论,设置计算机试题库。考核时采用微机随机抽签进行口试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求学生以教师的角色,站到讲台上对假定的学生(两名以上评定教师)讲授所抽到的试题。评价时对板书设计、教态、仪表、语言流利程度、讲解的逻辑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为其将来从事室内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1)树立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课程新理念,把“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体操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美容技术论文篇(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深入展开,与之相应的高等师范教育应针对这一改革的要求,培养能适应中学教学需要的人才。素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样面临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冲击。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不明确、重技轻理、教学内容狭窄、课程安排与中学课程需求相脱节等。素描课程也不例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很难胜任对美术文化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中学美术教学。总体上讲,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主要采用前苏联契斯嘉科夫素描教学体系,至今,高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改革实践基本上未发生根本的变化,还是沿用契氏的教学体系和观念[1],这显然不符合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高师素描课程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人才的需求,配合中学新课改目标的实现来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学生,这就有必要完善和改革素描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课程内容相结合,以适应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高师学生核心竞争力。

1 打破重技轻理的模式,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

重技轻理的教学模式,虽然使学生的素描技能有了提高,但导致学生的艺术修养尤其是理论修养方面欠缺。理论知识的欠缺不仅限制了学生素描技法向高层次发展,也制约着学生未来教学能力、创作能力的发展。所以高师学生在学习素描技法的同时,有必要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

1.1 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能提高高师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高师素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仅凭个人经验,内容多是如何具体处理画面效果的技法指导,很少运用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去启发引导学生,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不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形体,其结果是素描教学内容在不断深化,而学生的创作能力却不能有效提高,导致学生的画面效果缺乏个性和内涵,且对素描本质理解片面。素描不仅是一项技巧性的绘画,也是作者心灵深处的诉求,作者可以表达美好的情愫、思想和理念,线条和调子等只是实现这种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样,素描的创作也需要画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这些艺术修养来自美术理论,而仅仅被动地依赖于教师传授技巧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相对就显得薄弱。由于缺乏个性,导致创作水平相应较低或甚至根本无法进行更高层次创作。理论指导实践,学生正是因为缺少了深厚的理论知识,才会在实践创作中陷入困境,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无法产生,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和模仿,其结果是一批匠人复制出另一批匠人[2]。所以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在获得较强的造型能力的同时,也具备系统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作能力。

1.2 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培养高师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美术专业学生是未来的美术教育者或工作者,在重技轻理的教学模式下,有些毕业生到中学后,只能画不能讲,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及文化修养等方面不适应中学美术教学的需要。新课改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有: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领域的内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内容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模块[3],这些内容都少不了理论知识的应用。只有理解了的事物才能真正的认识,有些高师学生到了大三还不知道透视的基本知识,何谈对素描的真正认识?而现代艺术求新求异范围宽泛,有关视觉和触觉造型的美术活动都被列入了学科内容,使素描学科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新形态,构成了素描的多样化特征[4]。如比例关系、形体透视规律、光影变化规律、明暗变化规律、虚实对比规律、构图规律;解剖知识、点、线、面、黑、白、灰等知识,以及组合意识、抽象意识、设计意识等问题,这些知识主要偏重于理论讲解,目的是使中学生获得对造型形式和规律的理解,学会认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美感,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而不是教他们多么严格、多么专业的素描技法。中学的美术课并不是专门为有志从事美术专业的人而设置的,当然并不排斥这方面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过分强调,就偏离了全民教育的总方向,违背了美术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根本目的[5]。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不是为了培养多少天才的艺术家,而是为了艺术的社会化、大众化和生活化。”美术师范学生肩负着普及国民审美文化修养,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中国未来国民的艰巨使命,课程必须要体现美术专业师范性的特点,不能与美术学院或者设计学院的办学方向相混淆[6]。面对中学美术教学实际,高师美术专业若想适应中学美术教学需要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就不能仅局限于技能知识的掌握。因此,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强理论教学,可使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既能灵活教学,又能独立创作。

2 拓展教学内容,增加素描欣赏教学的学习

审美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人们每天瞻仰完美的艺术作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情感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他还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而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5]。

中学美术教学不仅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绘画技能,更应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而培养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欣赏课自身的特点,无疑欣赏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学素描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感受美、认识美进一步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而不是对学生表现结构素描、光影素描等技法的训练。高师素描教学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适当增加欣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素描作品,按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进行讲解。通过欣赏优秀素描作品,会使学生逐渐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并可通过学生课堂阐述、撰写学习心得或学习感受等方法,对作品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融入教学之中,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将会适应中学美术教学,建立更完善地教学方式。

3 合理安排素描课程内容结构,增加速写练习

作为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也应具有一定技能方面的专业功底,高师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学美术教师在从事普及性中学美术教育的同时,还要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美术活动及绘制宣传画等工作的能力。因此,在适当增加素描理论和欣赏教学的同时,技能方面的基础训练也不可缺少。素描技法教学中,速写属单色素描的范畴,常用以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材料,渗透于绘画的各门类教学过程之中,高师专业在素描课中开设速写内容有以下必要性:

(1)适应中学美术新课改的要求

目前高师素描的练习仅限于光影素描,当然高师专业开设光影素描的练习是必要的,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是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且富有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价值。但是中学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他们都是实施美术活动,但在中学基础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只是全部美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中学美术有限的课时中,中学生不可能达到光影素描或结构素描的绘画要求,况且这种基础性强、高素质、强能力的表现方法也不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美术教育应给予学生信心及适当的表现技巧,不可过分强调“形”、“明暗”、“结构”等的训练,应允许他们适当自由发挥其内在潜能,可凭性情横涂竖抹,任意发挥,直抒胸臆,在绘画过程中允许写实、变形、抽象并存,这样才能起到开发其思维的作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速写就是一种运用简洁洗练的笔法,快速概括出物体造型,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具有简洁性、概括性、夸张性、甚至趣味性等特点,且不需要光影素描漫长的训练时间,是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较为实用的练习方法之一。这也符合了中学美术培养目标――不能为了培养画家而学美术技能,重要的是以美术教育造就具有科学、文化、艺术和初具实用技术素质的未来公民。

(2)提高师范生的速写创作能力

高师速写教学,能够扩大基础教学的探索性,也是一种最直接体察生活与感受生活的方式,是学生生活与创作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教学中适当增加速写教学,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绘画语言和个性语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创作的能力。因为速写是创作的最初体验,是由造型训练走向创作的必然途径。从创作过程来看,速写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作者和自然的对话,是生活的体验。如叶浅予笔下的《》,是艺术也是对生活形象直接的启示,简练的几笔就勾勒出了街市无聊的生活状态[7]。学生通过速写能更好地发掘生活的真实美,激发其创作的热情和灵感,通过速写使学生对美的形体、美的构图、美的意境进行判断、选择、加工和表现,也就是说,速写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与美术创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应立足于师范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学课改的实际相结合,适应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合格的中学美术师资为目标,改革和调整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裕亮.高师美术院校素描改革实践与创新意识的同步性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01):7375.

[2] 张玉奎.加强素描理论教学 完善美术教学体系[J].成功(教育),2007(06):75.

[3] 高明.美术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顾森毅.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高师素描学科[J].艺术百家,2003.(04):127.

美容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1 课程改革背景

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操作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医疗美容技术》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继续学习该专业后续课程和顺利掌握实习技能的重要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院前身-常德卫校就开办过医学美容班。2005年,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正式开始招生。为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自专业设立以来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积累了初步经验。

2 课程培养目标

教学培养目标是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学的动力来源于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的目标应当与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相一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医疗美容技能,从事临床医学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按照既具有医疗美容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总体要求,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除原来比较注重的知识原理外,新增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目标,并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

在职业能力方面,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文眉机、超声波美容仪和奥桑喷雾仪、能根据皮肤色素性疾病和皮肤血管性疾病选择合适的激光种类、能独立完成对皮肤类型的鉴别、对面部和手部皮肤的养护;在职业素质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人本关怀的理念,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用心服务的作风。

3 课程内容模块与课程单元划分

医学美容是近20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加之现在医疗美容的市场发展变化也非常大,因此,医疗美容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吸收市场的新技术和新变化,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的重点,删除重复、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及时补充最新知识和技能,并在课时方面做出合理安排。

根据“理实一体,接轨市场,突出职业特点”的课改思路,打破现有教材的内容顺序,按照目前医疗美容市场的实际开展项目的归属,将《医疗美容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教学模块,30个教学单元,力求适量够用、难易适度。这5个教学模块是:美容纹饰技术、物理美容技术、激光美容技术、塑形美体技术、皮肤美容养护技术。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学校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新的课程内容安排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如增加在美容行业比较流行的“芳香疗法”单元;考虑到激光美容在美容医疗机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增加“激光美容技术”单元的课时量,并删除了一些与《美容外科学》相重复的美容治疗技术――腋臭治疗术、皮肤扩张术等。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多媒体能够有效的整合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影像、图片等,并能够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教学中能更好的便于学生理解,并形成良好的互动。

(2)组织开展情景模拟,增加学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现场模拟美容院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演美容师、一个学生扮演顾客,进行美容实践操作。指导教师适时指导,帮助纠正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安排见习基地,组织学生见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校的见习基地,包括美容医疗机构及美容会所。见习过程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实场景中的美容服务及操作。聘请专业人员带教,突出本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5 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合理、客观的课程考核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医疗美容技术》课程考核可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为笔试,主要考核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分值占总分的50%;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服务能力,分值占总分的50%。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如何使《医疗美容技术》的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如何能使学生的技能和素质更适应美容市场发展的需求,还需我们持之以恒做出艰苦的探索,不断推进《医疗美容技术》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

美容技术论文篇(11)

关键词: 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optometry technology;Medical Aesthetic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4-02

0 引言

《医学美学》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由医学美学基本理论、医学人体美、医学审美实践和医学审美教育四大部分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为学生适应专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既有一般的美学的重理论,又有医学课程的重实践的要求。以往的《医学美学》容易出现理论知识抽象,应用不足。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强调对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能使学生将美学理论在专业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推进眼视光技术专业课题体系建设与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我们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讨,更加贴近眼视光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1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能力培养开展课程设计

1.1 眼视光技术专业开设《医学美学》课程是逆向朔源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所决定的 我校06年开设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来,作为云南省内同级别院校中唯一所开设该专业学校,具有专业的教学团队,以及省内一流的眼视光技术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与21家校外实训基地医院及视光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采取“双证”订单培养和顶岗带薪实习的培养模式。其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多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就业单位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外,还需要验光员及从事视光配镜工作岗位的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包含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学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我校自09年修订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来,加强了对学生医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医学美学》课程。

1.2 开设《医学美学》课程为了行业发展需要 据调查,目前全国在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中开设《医学美学》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偏重工科(眼镜制造工艺与材料运用方向)校企一体[1]培养模式及偏重医学实践医商复合型[2]培养模式(验光配镜及视光学方向)的不同,这与服务区域经济实际需要有关,但无论是哪种培养模式,视光学不简单的只有配镜或制作眼镜的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眼镜行业的迅猛发展,佩戴眼镜不单是为了矫正屈光不正,而更多包含了文化修养、审美艺术、时尚潮流等因素,人们对眼镜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1.3 《医学美学》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 我校采用的《医学美学》教材为:欧阳学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范教材《医学美学概论》,该教材相比较其他相关教材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特别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3]。该教材比较贴近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内容要求,主要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使用,所以,目前国内还缺乏专门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用《医学美学》教材,希望在今后的探索中不断完善,同时,我们在此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就教学内容方便开展合作,大胆探索并编写实践教学新课程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

1.4 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医学美学概述》课程设计,优选教学内容 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学生毕业能在各级医院眼科、视光中心、眼镜公司从事医学验光、磨镜及RGP验配等工作。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向导”的培养模式下,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更加突出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而上述岗位的服务对象均以人为中心,所以《医学美学》课程内容的设置,首先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课堂中,我们更多的引用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优选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在选择教学方面,在理论知识结构和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优选教学内容,侧重于与眼视光专业的知识结构相符,例如:人体各部位的美这些章节中,重点讲述容貌、美、眼、鼻这些与眼视光联系紧密的审美对象。

2 按照高职高专注重实际应用、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2.1 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于企业合作,积极开发实践课程,更多引用在工作环境背景下的情景模拟教学。例如:在讲解人体的整体形态美观测这个章节时,我们采取顾客需求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眼镜为情景模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顾客的相貌特征与发型,为顾客挑选一副适合的镜架。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课堂的理论实际,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具有创新性的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重视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

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具体,图文并茂,提高审美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医学美学教育的形态学特征,尤其是讲授到抽象的医学美学知识和原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直观且图文并茂的将实例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加深理解。

3 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学美学》实践课程

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加强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推行“双证”培养,订单培养及企业顶岗带薪实习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技能水平,同时企业在参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前做好岗前培养,学生在毕业后就能直接到眼镜公司和相关企业就业,最终提高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同时,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4 通过《医学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人文科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长期进行的一种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5]。从学科上看,医学技术类划归为理科,比人文学科及专业更强调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相关知识让人感到抽象、机械、相对枯燥。同时,社会也有一些人,把“术业有专攻”专科医疗技术称为“器官医学”?然而,医学涉及的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归根结底是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6]。医学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同样是人们千年来积淀的结果,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劳动,无处不体现人文精神与科技美。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我校开设《医学美学概述》课程以来,以6.6爱眼日活动为切入点,举办各类与爱眼、护眼有关的课外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宣传眼保健知识、免费验光义诊、手抄报,眼镜模特大赛项目,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切身体会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为《医学美学》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运用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明.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2(2):46-47.

[2]杨林,邢华燕,刘宁,王敏.浅析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5):20-22.

[3]欧阳学平.医学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