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3:55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1)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节能环保理念深入到了各行各业。针对经济发展中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现状,加快建筑节能理论的应用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构建的关键。作为能源消耗的大国,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是实现综合电力能源有效利用、缓解火电厂能源消耗的关键。科学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建筑采光电能消耗、有效减少电能输送过程的能耗、能够减少电气系统布线所造成的综合能源消耗。针对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求,本文就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理论、思路、要点、现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1、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内容及设计基础的分析

了解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指导电气节能设计工作的基础与管理。根据建筑电气节能需求开展节能设计,能够实现设计目标、实现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的能耗节约。在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中,供配电系统、建筑机电系统、照明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的运用、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是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针对建筑设计目的及定位,在建筑设计中应涵盖电气系统节能设计对主体建筑的需求。通过综合节能理论与技术,提高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效率,实现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目标。

2、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2.1遵循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基本原则,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目标

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遵循建设电气节能设计基本原则是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是保障设计方案科学性的关键。根据建筑电气技能设计目标,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应遵循设计适用性原则、遵循介于行原则、遵循节能型原则。以适用性原则满足建筑物电气能源供应与需求、满足建筑内用电设施用电需求、满足建筑物照明等电气需求。通过节约性原则的遵循,满足建筑电气节能建筑电气系统施工中能耗较高、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建筑工程投资经济效益与建筑电气节能的平衡。作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根本目的,遵循建筑电气节能性原则能够节省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无谓的能源消耗,以节约能源的措施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需求,实现建筑物经济合理使用、降低电气设备自身消耗的目的。

2.2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分析

2.2.1注重照明系统的设计,降低建筑照明能耗

在建筑电气系统能耗中,照明能耗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节能设计能够在保障视觉效果、保障照明质量的同时减少照明系统的能耗损失,实现节能目的。根据近年来建筑装饰、电气设计以及建筑物节能设计的研究结论,在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中应首先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确定建筑物的照明标准,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不同确定照明参数。同时,根据局部照明需求、整体照明需求的不同以及现代视觉设计理论合理利用标准值及局部照明实现电能的节约。另外,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还应根据建筑物结构设计特点确定照明点,以充分利用自然光为基础减少照明用电。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合理选择光源与灯具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照明能找。根据建筑物内结构的不同应用功能,在满足照明质量标准基础上选择高光效光源、选择节能型高效率镇流器能够有效降低照明用电。针对现代建筑中智能技术应用现状,在电气系统中还应注重对照明控制方式的设计。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手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通过对建筑物不同区域采光实际情况的掌握确定控制方式,实现建筑物照明节电目的。

2.2.2以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实现建筑电气系统节能目的

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供配电系统是设计工作的重点。供配电的科学设计能够根据建筑实际需求确定负荷容量,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确定供配电系统设备的布置,以此减少供电距离造成的能耗。以简单可靠的、操作方便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减少配电半径造成的线路损耗,减少季节性负荷变化造成的设备损耗。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汇总,应考虑建筑物用电峰谷特点。根据用电峰谷设计供配电系统的灵活切变,减少轻载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同时,以电导率较小的线材为基础,以减少配线长度为重点,根据载流量需求选择适宜线材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施工,实现保障建筑电气需求的节能设计目标。

3、运用无功补偿技术实现建筑电气系统节能目标

在现代家用电器功率日渐增加的今天,大功率家电设备无用功恶化了供电供需关系。如何有效制约无用功了是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目标的关键,是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首要问题。针对现代建筑电气系统用电需求,建筑电气系统节能设计中应注重无功补偿技术的运用。利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电气设备利用率、降低电气系统的能耗,实现节电降耗目的。例如: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运用无功补偿技术降低能耗,通过无功补偿实现中央空调的有效运行。以现代科技的运用实现建筑电气系统节能目标,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结论

在我国节约型社会构建中,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是构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因素。针对现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现状,在我国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加快节能意识的树立与应用。通过运用电气设计理论及现代科技产品实现工程电气节能设计目标,以建筑物设计特点为基础,结合建筑物功能区域需求,以节能设计理念为中心开展电气设计,实现节约型社会构建目的、实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综合能源节能目的。

参考文献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2)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3)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4)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

[1] [2] 

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5)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6)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

[1] [2] 

、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7)

Abstract: architectural desig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ts design concept is also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life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has a more diversified demand for architecture design,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design concept, construction design concep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s a starting point briefly discuss on the demand diversif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trend of traditional design concept of modern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建筑设计呈现出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形态美,建筑或造型别致,或精巧挺拔,这些设计形态取决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增加,对于建筑体现的线条美、和谐美以及实用美更加在意,这就需要设计者更新设计理念,带动建筑设计理念向着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以此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下面本文就从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主要就是围绕着舒适、安全以及方便三原则。

建筑需要舒适,即在设计时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不管是在户型设计、景观设计还是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都需要以人们的利益为前提;在商业建筑设计中,需要最大化的满足商业发展需求。安全即要求建筑结构要坚固,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的压力和支撑、推理和平衡性等因素,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结构坚固是最根本的方面。方便则是要求建筑能够满足人们外在出行的需求,建筑仅仅具有内在坚固的结构性和舒适性是不够的,在设计中还需要将满足实际需求的成功程度作为判断的标准,即可以用建筑的自身价值进行评判,从某种程度上来来讲,传统建筑设计中方便是设计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上述三原则的最终出发点都落在了建筑设计要达到一种愉悦人心的效果,即其设计理念和实际目标不是简单的交叉,而是要满足建筑物对于美的一种冲击力,要将建筑设计当做一件艺术行为进行,这种设计理念也是从传统设计理念向现代设计理念转化的一个衔接点,可以作为其今后发展趋势的一个开端。

二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上文中简单的从舒适、安全以及方便三原则论述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在满足上述要求之外,还需要坚持环保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一)绿色环保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属于高能耗的产业,因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了压力,因此绿色环保就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并逐渐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节约能源方面,需要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无污染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在暖通空调方面也需要加强节能设计,减少空调能耗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以及带来的能源浪费。在设计时,要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计风冷系统,达到建筑良好通风效果,能够有效的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同时在设计时要遵循建筑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建筑设计总体布局,达到绿色节能设计的目的。

除了能源的节约,资源节约也是十分关键的。在建筑设计建造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都需要考虑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并进行合理使用和处置,同时要尽量的减少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在设计时,设计者还需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设计,包括生活用水以及绿化用水的节约。

环保节能的设计除了体现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还需要保证建筑物的外部要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设计时,设计者要尽量的做到保护环境,营造健康舒适以及美观环保的环境。而对于建筑物内部,不能够使用对人身体有害的建筑装饰材料,保证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二)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环境的生态性,由此建筑设计理念也需要向生态性方面转化,并逐渐形成一种设计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首先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融合当地环境特色,最大限度的保证当地的生态多样性。任何的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单个建筑项目,都需要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依托,对气候特征、地方文化以及地理因素等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设计出有利于环境健康发展,生态得到平衡的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理念需要充分的融合进生态学的知识,在设计中要保证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够包容城市今后的发展和应用,要充分的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生态建筑的弹性,适应今后的发展变化,如在设计中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管道,实现家具的系统性变化设计等,都是生态设计理念的体现。

(三)新型建筑设计理念——创新方法理念

随着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方法理论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发展上更是应用广泛,在现在建筑设计中,一些新型的设计方法和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创新方法理念应运而生。

在建筑设计中,不少新型方法理论和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如TRIZ理论以及5W2H理论。TRIZ理论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理论,在使用该理论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解决的问题,找出建筑设计理念中的核心点,得出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然后在将其转化为问题模式,找出各个矛盾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建立起最佳的解决方案,保证建筑设计的顺利进行。5W2H理论方法是通过设问的形式进行设计创新,在利用该方法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先对设计问题本身进行分析,之后再根据各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在设计中尝试各种改进和革新,得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

上述两种新型理论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影响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二者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创新理念解决设计的核心矛盾,并将设计矛盾逐一化解,努力实现设计理念。二者同样具有不同点,即5W2H在解决设计矛盾时,应用的创新手段没有固定的来源,过程较为复杂,但是解决的效果好,而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时过程较为简单。但是不能够忽视的是,两种新型的理论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促进了建筑设计理念向着更远的方向发展,并朝着更具科学性的方向发展,这是今后建筑设计理念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

结束语: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建筑的质量之外,还需要完善建筑设计理念,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只注重建筑物的方便、舒适以及安全,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则更注重的是绿色环保以及生态设计理念,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元素,这已经成为了今后建筑设计理念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对比,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并以实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于今后建筑节能理念的更新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建筑设计理念向着更为健康、绿色、生态以及科学的趋势发展,并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 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山西建筑,2011年第25期

[2] 柴瑞林 李华磊 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及节能发展趋势 北方环境,2011年第05期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8)

一 以人为本运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分析

(一)人本理念的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大众利益需求

“以人为本”思想方针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固然有着它的人本理念所体现的重要现实意义。因此,人本理念的建筑设计风格,应充分为民众的生活居住需求而着想,并加以周全分析、考虑后而谋划设计风格。也就是说,人本思想中的建筑设计首先需要考虑设计项目中的居住人群,是否是贫困阶层,抑或是弱势群体,或者是社会高阶层人士等,进而才能从根本上考虑建筑原材的使用,做到节能、绿色、低碳、智能化等。

(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中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应向人性化靠拢

“人本理念”的建筑设计,要讲究细节,即细节决定成败,进而才能逐步体现在各设计版块中,实现处理好细节问题,向人性化靠拢。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不论是在项目动工原材方面,考虑好节能问题;抑或是在地方建筑风格上讲究地域风格融合的设计,都应当注重现代建筑的科学设计手法,以此才能打造一批深谙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并且适宜人们居住的高端现代住宅。

二 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有效运用探讨

人本思想运用在建筑设计上体现出的事自然本性、自然条件和建筑风格的有效融合,能充分让人抒发自身情感与意识,进而由人的自我主管意识来主导实际行为的落实,以此达到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发挥设计潜能以及现实价值的重要目的。而信息时代的莅临,人们也已经实现了从工业时代面向信息时代的经济转型,相关建筑业内人士则高调指出过:在21世纪的高消费则是面向回归大自然而展开的一系列消费经济举措。故而,运用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上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讲究客观创新,谋求客观发展设计之路

具体而言,在建筑设计上强调运用人本思想,就是首要先做到生态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从而需要周全考虑好自然环境状况,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能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建筑原材的有效利用,采用被动采暖太阳能合理利用,照明合理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协调设计,装潢风格利用自然元素等,都应做到事无巨细,考虑周全。以当前“绿色建材”设计概念应用的角度出发,应尊重自然条件的协调融合,不搞病态居住空间,不过度粉饰污染问题,节约能源的前提下解决人力、无力,实现不铺张,不浪费才是关键,以此才能打造适宜现代都市人类生存的居住空间,使建筑设计面向自然,实现节能低耗。

(二)在面向未来建筑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如若体现出人本思想,就必然要追求物质功能和人文精神的全面体现,在讲究把控其两面性的建筑风格上,创造出符合地域性建筑的别致风格建筑,以此才能在建筑意境、风格、精神、情趣、文化等方面提高建筑水准,讲究自然简洁、功能多样、风格创新、追求细节,以致备受现代人们所欢迎。

未来建筑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经济道路中,必然要将人本思想价值发挥到最大,并且也要将行动落实到实处。因此,首先需要做到对地方、地域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全面理解,以把控其建筑文化场所的文化支脉;其次,在了解民众的需求上,发挥建筑功能最大化,采用最为合理的现代技术进行人性化设计;再者,要在保障节能低耗、低碳的基础上,能够树立能量循环运用的设计意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运用可再生建材的使用范围,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及污染。最后,还需要结合当地气候、自然条件采取最为合理的能源使用设计对策。当然,除了能够将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方面运用最大化,做好以上细节,就必须依照几点主要原则。

(三)营造自然的生态设计环境

在建筑风格上,生态平衡也尤为重要。在1935年,斯坦力曾经提出过关于“生态系统”的学说概念,他着重强调了人们应认清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将两者分割开来。即是说,在自然界中,只有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的存在,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构成一个整体。同理,为了追求人文思想理念的建筑设计,就必然依赖自然环境所带给人类的宝贵条件。比如,自然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其栖息地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界和功能,再发展中系统内各种生物的因素和环境内因素按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而我们要做的是不论从事任何行业,都不能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应遵守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定制下来的准则,合理开采资源、利用资源、谋福人类。因此,带有人文思想观念的建筑设计,必然能够造福人类,营造出自然的生态设计环境。

三 结语

时代在发展,促使各个经济领域要实现全面转型。而在建筑领域中,运用人本思想绝对不再是以绝对发展经济为主要走向,而是更加倾向于人本价值、人文精神、物质文化等的全面体现,以此才能设计出新时代的建筑,打造绿色园林化城市,实现人和自然协调相处,在面向居住、生活、绿化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建筑群。

参考文献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9)

 

1、知识经济推动建筑技术的变革

知识经济被定义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亦即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知识的获取、信息的交流和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第一方面包括了平常所说的关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第二方面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第三方面指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就是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总之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各方面现代化,其中更强调知识中的能力。我们今天就以建筑行业中的生态建筑为例来分析知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冲击和震撼。

2、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知识经济的支撑

当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导致大规模、大批量的建筑活动,也带来了建筑材料、结构、技术的突飞猛进。例如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 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 ,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 ,使用钢材约占全国用钢量的30% ,水泥约占25%。传统的建筑技术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此却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物种消亡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生态建筑发展观要求做到“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这实际上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均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提倡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延续到最近深层次的“低碳建筑”,其特点均在于, 面对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怎样在城市建设中切实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影响深远。同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概念并非不要消耗能源,而是需要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把建筑耗能与自然生态、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前最具积极意义的节能概念,实际上也就是生态建筑观的重要内涵论文怎么写。

2.1、知识经济助推生态建筑效应之一———建筑节能技术开发

生态建筑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知识经济的支撑,生态建筑要想卓有成效地得以推进与普及,除了需要资金的倾注、政策导向的引导和必要的管理手段外,还呼唤将高科技技术不断渗透以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技术,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遮阳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新型采暖空调设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许多生态建筑充分利用了这些新技术,并把他们合理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舒适和节能的高度统一。

以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城镇居民住宅建筑为例,在建筑护结构中,通过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的热损失达70 %~80 %,而通过门窗能耗约占20%~30% ,显然提高整个建筑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减少采暖与空调能耗势在必行[[2]]。从我们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研究结果来看,提高外墙热工性能的技术类型包括传统技术、现代技术和高技术三类。而传统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镇建筑高效节能标准的客观要求。以北方陕西地区而论,要达到我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部分) 的要求,其城镇居住建筑外墙的热阻限值须达1.00m2·K/ W。要实现这一节能技术目标,若采用传统的粘土实心砖墙,其厚度必需达到490mm 以上。其结果,不仅外墙的力学性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墙体耗材剧增,占用室内空间面积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国内外建筑节能和墙材改革的大量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一再证明,外墙的高技术复合化途径是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外墙是指外墙在材料与构造上,由承重结构部分和保温隔热部分经组合而成,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各自特性,在达到节能建筑外墙热工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减薄外墙的厚度,藉以节能节资。同在我国华北部地区,若采用复合外墙,仅需采用240mm 厚粘土实心砖墙,180~20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另加厚约20~40mm 厚的优质保温材料层,其总热阻值即可完全满足节能技术指标要求[[3]]。试想如果没有高效能、低成本、成熟配套的建筑节能技术,要全面推进生态建筑是极不现实的。毫无疑问,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状大,将不断带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进步。

2.2、知识经济助推生态建筑效应之二———生命周期成本实施

生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 Costing)原本来自于经济学,主要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所发生的与该产品有关的所有成本,包括开发、生产以及后勤支持。运用在建筑领域的定义是:“当存在若干个可以达到客户目标,且具有不同的初始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时,帮助客户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性能进行评估的一种工具”现代化,作为在建筑方案经济性能评价领域里的一种新的成本—价值评价体系,要求在评价建筑物的经济性能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全过程,也即从项目的构思、策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修建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关注建筑的生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的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的再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一般都具有初始投资较大而运行与维护费用较低的特点,以往房地产开发商总是把短期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对他们而言, 生态建筑、节能和环保往往只是一种促销手段。业主兼住户则不仅关心项目的初投资, 而且十分注重建筑物的环保、节能效果和运行、维护费用。显然, 后者应用生命周期成本法的积极性要比前者高得多。因此在项目初期即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进行经济性能评价,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能, 有助于改变投资者的成本观,对生态建筑的评价和实施都十分有利[[4]]。比如,在现代生态建筑中,建筑设备在建筑物造价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在各种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和安装上进行分析,是比较客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革命与技术革新,为建筑技术的全面创新适时地提供有力的扶助论文怎么写。

2.3、知识经济助推生态建筑效应之三———一体化设计方式

知识经济学体系中注重理论和应用两个层次的结合,主要是研究知识活动的经济问题及其经济规律。它把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看成一种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技术、信息、知识的活动过程及规律现代化,既研究知识活动的经济问题,又研究经济活动的知识作用问题,既分析知识活动的经济因素与经济后果,又考察经济活动的知识动因与知识效应。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一种新的交叉边缘学科。

在建筑设计领域长期以来,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被分解为若干阶段:由建筑师提出建筑方案, 然后结构工程师和其他专业工程师分别完成结构设计和水、暖、电的系统设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广泛应用, 建筑设计领域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 以至于造成各专业之间的隔阂,对生态建筑的设计实施尤为不利。一体化设计是在现有的成本约束条件下进行绿色设计的整合化途径,它要求与项目有关的各类人员, 包括建筑师、土木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甚至包括承包商和物业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设计过程,将专业间的隔阂降至最低,充分交换意见、共享信息, 从而增加采用“ 绿色” 方案的可能性, 同时可以减少因采用“ 绿色” 方案而造成的初投资的增加值。日本在这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川崎市一座大型写字楼的建设中, 新的成本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建筑师、业主和承包商共同组成生态委员会, 下设环境管理、资源循环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个分委员会, 完善的组织和激励措施保证了绿色建筑方案的实施, 使该建筑的能量消耗减少32%, 生命周期CO2排放量降低约38%。

3、结语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节能新产品的开发研究、生命周期成本的实施以及一体化设计等措施有利于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克服传统的成本、价值体系的弊端, 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知识经济以生产过程更多的创新知识投入和产出、生产,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开发出更多、更新、性能更优的技术产品,从而突破传统理念传统技术的禁锢,使我国建筑节能系统工程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可以预测,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力对建筑节能及其技术体系的激发下,人们赖以生息的人居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必将步入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1. 马 宁 女 年龄:35岁(广州,510520)

工作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GuangDong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最高学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经济师

2. 寿劲秋 男 年龄:35岁(广州,510640)

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

最高学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职称: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陈志生,知识经济概念的哲学辨析,学术论坛[J],2007(02):21-25.

[[2]]寿劲秋、马宁,浅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现代生态建筑,建筑科学[J],2009(12):34

[[3]]许志中,曹双梅,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前景探讨,工业建筑[J],2004 (4) :73-75.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大厦(IntelligentBuilding,以下简单称IB)的出现,使得一幢幢楼就变成一个小社会,其内部有众多的小公司,各种商业的生活行为要求数以兆计的信息和控制指令进出整座大厦。那么如何在智能建筑中融入建筑节能的思想,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智能化建筑有一个全面、综合、深入的认识,这对于设计者、使用者乃至发展商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概述。

中国智能建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市场,在硬件设备方面,已能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在软的方面,在治理和优化方面差距甚大,非凡在楼宇自控建设方面,还是比较担忧的。设备的能力远远没有发挥、系统完全没有优化、检测参数有相当部分的准确性有问题。最终得到的数据也不完整。这里涉及的原因有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等。楼宇自控系统有六个目标,目前我们只实现了舒适,设备均匀地使用(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两大目标,对于其它目标,尚未实现。

因此大部分智能公共建筑很难充分发挥其本有的效能。到目前为止,如何用建筑智能化手段来节能,还缺乏研究,大部分仅限于标书的炒作。目前我国的国产品牌,还不能取代国外的品牌,因为对控制的本质,即空调模型缺乏研究,控制软件缺少内核。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建筑将越来越重视应用,重视优化。我们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发展公共建筑的作用。在美国、英国、香港等地方,他们非常讲究实用,他们的物业治理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实现各种方式的节能,而我们的差距很大,我们更多地看到些表面的东西,怎样让它发挥内在的实际作用,路途还很远。

节能其实是个大系统的概念。从专业空间划分,它包括建材、建筑机构、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利用建筑四周的条件来实现节能),包括空调设计,BA的调试与安装、还有物业治理。每一个专业领域都能实现节能。从时间划分也是大系统,它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建设部近几年对建筑节能非常重视。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订了在建筑设计,空调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节能,且大部分条款是强制性的,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进步。最近有一系列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已经或将出台。但对于如何采用智能化手段来节能,目前还比较空白。希望我们国家对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加快步伐,在此基础上,制定能耗标准,低于这个标准,就按标准收费,高于这个标准,就2-3倍来收费,这样强制性的实施措施,才能更快实现节能。

三、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市场所具有的的潜力。

建筑智能化业务是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将建筑物建设或改造成为智能建筑的全部工程,工程内容包括信息设施系统(ITSI)、信息化应用系统(ITA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公共安全系统(PSS)、智能化集成系统(IIS)、机房工程(EEEP)等六大系统工程。目前,智能化系统已在我国建筑及住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际上本行业的技术领先者以霍尼韦尔、江森自控、西门子等大企业为主。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本土企业主要是:同方股份、浙大中控、泰豪科技等。我国目前既有建筑存量400 亿平方米,每年将新建20 亿平方米。2006年全国建筑业总投资超过2 万亿元。其中,建筑智能化的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10%。公共建筑类智能化系统投资在100-300元/平方米左右,居住小区的智能系统建设投资约在 60 元/平方米左右。综合推算,全国建筑智能化系统每年的投资接近 1000 亿元。(数据来源于原国家建设部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纲要》,2007 年1 月)。因此,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市场有较大增长潜力。

建筑节能业务则是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实施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改造、机电设备优化运行、能源监测等各种手段,实现建筑物能耗降低的各项业务。国内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内主要节能公司以国内本土企业为主,除达实智能外,从事建筑机电设备节能的企业主要有同方股份、贵州汇通华城、深圳嘉力达等公司。由于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刚刚兴起,该行业集中度不高,每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较小。根据EMCA《2008、2009年度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09 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节能服务企业完成总产值达到587.68 亿元,同比增长40.83%;综合节能投资为360.37 亿元,同比增长42.33%,其中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投资增长到195.32 亿元,同比增长67.37%。我国节能市场十分巨大,投资总需求高达4500-6000 亿元。因此,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未来建筑智能化及节能市场的驱动力。

未来建筑智能化及节能市场的需求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将促进建筑节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其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目前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市场整体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速。

概括地讲,IB是由建筑、CA、OA、BA等四种系统所构成,将它们进行有机性的整和后,以便对办公室的业务处理提供各种高度化的机能,从而达到经济性、机能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目标。CA、OA与BA系统共同组成了大楼的头脑与神经系统,而建筑系统为三系统的躯体,同时亦为大楼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智能建筑是人、信息和工作环境的智慧结合,是建立在建筑设计、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各类理论学科之上的交叉应用。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时代建筑的标志。

五.结束语

智能是手段,节能是目的,建筑节能已日趋成为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智能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通过配置建筑物内的各个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空调、共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所有这些,从技术上也为智能建筑的产业起到技术上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 焦全虎  智能化建筑与建筑节能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9年3期

[2] 赵学锋ZHAO Xue-feng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期刊论文] 《制造业自动化》 -2011年3期

[3] 张弘韬 李德茹  智能化建筑与建筑节能[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2期

[4] 卢卫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9年12期

现代建筑节能论文篇(11)

人民论坛记者:环境与能源问题是摆在所有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课题。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社会有着碳减排的庄严承诺。您作为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在中国馆的设计理念方面,在以多种中国元素诠释中华悠久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现代设计理念?

何镜堂: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设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为此,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中国馆在设计上采取一套完整的环保与节能策略体系,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第一,在规划和群体整合层面,中国馆力争实现靠近世博轴,使中国馆与世博主题馆部分设备资源能够形成共享与协调。第二,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这些措施将使中国馆比国家要求进一步节能近10%。第三,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国家馆屋顶上还使用大量的太阳能板,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第四,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这座中国馆,是建筑设计师对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居文明给予形象化的表现。

澳大横琴校区:将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力作

人民论坛记者: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将成为您的另一部重头力作,在其规划设计上,您是如何实践节能环保的理念的?

何镜堂: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规划设计已在横琴岛上付诸实践,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它的设计将成为以最简约技术手段维持生态的工程范例,打造一个现代生态城市风格的国际化校园,从而为澳门带来无限绿色产业商机。横琴校区充分体现了“建筑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创作理念,是我们对现代建筑创作如何与环境、与自然、与人文融合和协调发展进行艰辛探索的结晶。

创新,是建筑的灵魂。现代建筑的创造者要有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激情,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新技术,反映时代精神,增强原创能力,发展建筑文化。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功能上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使用需求;文化上如何承前启后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文化品位;技术上如何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创造出节能、环保的人居空间,都是建筑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规划设计作为“建筑三性”理念的成功实践之作,在各方面都体现着时代的精神与特征,尤其在建筑的节能环保与智能化设计方面,校区的总体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有利于绿色环境的建造,各项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

如新校区建筑物的护结构采用了新型墙体材料和高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采用了中空玻璃、低辐射玻璃。在给水系统上,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项发明技术,使供水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节能、卫生。此外,太阳能、污水、雨水、排风系统的余热、空调冷凝水的余热、空调废热、过渡季节新风等各类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与回收。

城市转型期间的城市建筑设计理念

人民论坛记者:请您以澳门为例,谈谈城市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期间,在城市建筑的风格和设计上应采取什么样的理念?

何镜堂:城市的现代文明,就城市建筑面言,既要体现城市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底蕴和内涵,又要体现节能、环保、绿色、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哪个地方抄袭来的。澳门有一百多年葡国殖民地历史,葡国文化与中国岭南文化相互交融给予澳门诸多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赋予了澳门独特的个性。澳门的建筑风格应该是南欧风情与岭南情调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要保留原来的风情。一个城市割断历史就没根基,应尽可能地把传统保留下来。反过来一个城市只抱着固有的东西不放、不去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不会有发展。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和发展。

澳门老区里面,有很多一、二类历史文物保护级别的建筑,在城市发展中,其外型应该保留,而内部功能则可以完全改变。澳门整个城市片区的构架也不能动,政府规划建筑部门应详细研究调查分类,对老区拿出特别的对策。

在城市建设中,要将城市先前的传统与现在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点结合起来,在传承和延伸原有的城市风情和特色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

以低碳建筑助力碳减排承诺

人民论坛记者:对于国内建筑的节能环保的问题,有数据统计,建筑业带来的碳排放占30%左右,据预估到2020年将达到50%。对于中国对国际社会碳减排的承诺,您认为建筑业面临怎样的挑战,该怎样应对?

何镜堂:一个城市要给人一种高质量的精神享受,这不是以GDP,也不是以具体拥有多少绿地来衡量的,而是要给人以健康而有文化内涵的精神愉悦。如巴黎,它的GDP并不领先,但却成为人们向往的文化发源城市之一。

绿色环保建筑建筑应该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从大的方面应体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我国地少人多,水源缺乏,不可再生资源呈现过度开发。因此,城市建筑必须以最小的物质消耗解决最大的资源问题,尽可能做到小排放甚至零排放,大力发展物质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大家比较集中谈的是节能。建筑业在节能省电方面,要采用低能耗的设施、设备、介质和低能耗的墙体建筑材料,提倡废旧材料再利用,用各种途径使产品可以循环利用;采用低能耗或可再生能源产品。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发可再生能源产品,并大面积推广利用,尽可能不用以石油和煤碳为原料的产品,进而实现低排放。可再生能源产品可能第一次投资很多,但省去了电能的持续性消耗。我们核算成本要提倡以“使用全周期”为衡量标准。

人民论坛记者:作为建筑设计大师,您怎样面对建筑的节能原材料的高成本问题?

何镜堂: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有一定差距,面临很大挑战。但我们的理念和水平并不比国外差,我们可以设计出来,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国外的建筑新材料成本奇高,使我们难以采用;而国内生产加工的水平和国外又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更提倡用“适宜”的技术。用高科技材料解决节能问题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依我们现有的国情,所有的建筑材料都采用高科技是不现实的。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更强调,用更有智慧的设计来解决环保成本问题。

――利用建筑自身的通风、采光、遮阳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实现无成本,比如中国馆的架空式造型设计。

――采用材料循环利用实现低成本。

――灵活运用建筑的朝向,因地制宜地解决不同地区的建筑节能问题。

――采用适宜的技术、方便低成本的当地材料和再生材料,同样可以达到节能环保。

我们还应该强调,要大力发展环保建筑材料的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人才教育培养等,依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势头,完全可以打入世界前列,正如家电业的发展历史一样。我们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核心技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过去,我们国家的重要建筑都是外国人设计的,如鸟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等。经过最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我们把外国好的设计理念、材料引进来,慢慢差距缩小了。如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民族的风骨、志气、自强、自立全都蕴含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