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文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8:05

现代文学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篇(1)

本文作者:韩彬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面对以上的现状,作为文学史的讲述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让学生对文学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讲述现代文学史时感觉脉络清晰,而涉及到当代文学史,则总让人有一种散碎的感觉。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当代文学教学中隐去了太多的历史史实。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不同的讲述者那里它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面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尊重历史,我们中国作史的传统就是追求“信史”,讲求秉笔直书。刘知几说:“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有疵瑕,而寝其鉴也;虚空之传响也,清浊必闻,不以绵驹之歌时有误曲,而辍其应也。夫史官执简,宜类于斯。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斯为实录。”[3]具体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尤其像十七年中历次的文学运动、文学、知青文学,这都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文学史讲述别加以重视的部分。如果我们因为某些禁忌而将部分历史事实隐去,那原本连续完整的文学史势必被割裂地支离破碎。

其次,我们在当代文学的讲述中要重视历史资料的挖掘。如与各种文学运动相关的历史资料,再如时期的手抄本小说、地下文学等等。如果不将建国后历次文学运动搞清,你就很难理解被高度组织化和政治化的当代文学,也很难理解意识形态对当代文学的制约。而要搞清这些文学运动则需要我们接触第一手资料,还原历史史实。另外对原始资料的发掘还可以让我们对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思潮、现象有更为准确的定位。可能我们过去会认为朦胧诗的出现开辟了当代新诗的一个新纪元。但是当我们发现了白洋淀诗群,以及北岛、舒婷在后期的地下写作,我们就会发觉朦胧诗的历史延续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接触原始资料,有时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原始的期刊杂志,要强于让他们背诵诸多经过加工的文学史知识。再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必须尝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前讲到现代文学中茅盾的《子夜》,常常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可以将其与学生普遍喜欢的《大染坊》来做比较,这种比较可能会触发学生阅读前者的兴趣。为什么反映同一主题的两部作品会面貌殊异?为什么具有同一阶级属性的两个主人公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通过这种比较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及历史的认识。当代文学的讲述也一样,现在很多红色经典和样板戏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可以引导学生将电视剧与文学原著来作比较,看一下不同时代在演绎同一部作品时,其前后关注点发生了哪些的变化?文学史说到底还是要学以致用,在这种比较中我们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标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后,当代文学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一种文学,它是介于评论和史论之间的文学。因此,当代文学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一种互相的交流和辩论中激发思想的火花。如鼓励学生关注和讨论新作,引导学生关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当代文学中的重大奖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当代文学的鲜活感。当代文学的教学虽面临着种种的困境,但这种困境同时也为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契机。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当代文学教学一定能获得新的视域。

现代文学论文篇(2)

二、结构与后结构主义———建筑系统及其复杂性理论

二十世纪语言学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学科领域,促进了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就图1布雷根茨博物馆是运用历史建筑符号,以象征的方式传达某种抽象的意义。如文丘里的母亲住宅、格雷夫斯的波特兰市政厅、纽约电报电信大楼等都是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存在的时间较短,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适于以象征符号实现转译过程。结构主义开端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同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人类学研究扩大了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范围。结构主义的重点概念是“结构”或“系统”,“结构”不考虑“主体”,只考虑结构本身的构造形式及其自主运动。结构主义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努力发现世界存在的客观规律,而尽可能不受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后结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结构”的反思。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语言学,对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差异性”进行了解构性还原与剖析。提出“延异”的概念,即延迟着的差异。在语言系统的网络中符号的意指永无止境,只能寻找它们不断变化的踪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和德勒兹的“生成”论都强调了结构的不稳定性,事物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耦合性。建筑师们的设计理念也经历了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变。彼得•艾森曼的建筑思想与哲学家德里达有着很深的渊源,早期他尝试运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住宅设计,后期他试图摆脱文脉或文本的束缚,将设计者从设计中排除。他的设计经常“采用一组已知条件,然后任由它运行、交织、去求其是”。如心、脑电波或某种自然运动轨迹等。这样产生的形态可能是基于有机体的某种无意识活动,也可能是基于某种现象自主的规律性运动,但绝不是人为指定的规则。大哥伦布会议中心(见图2)就是由一组高低错落的条状体量随机组成。这些看似随机的形态反映了某种规则组织下的运动轨迹,而不与任何已有建筑形式和符号发生关联来传达某种意义。

三、多元论与“去中心”思想———生态主义与地域建筑理论

“他者”是伴随着语言问题而来的。主体不再是纯粹的内在意识,而是与生存世界发生着种种联系的多样性“他者”。承认“他者”的差异性存在,使后现代社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对权威和等级的质疑体现了后现代哲学多元论的思想。同时,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与文化,支持一种没有边缘的多中心组织模式,与各种“去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使建筑师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乃至于其他生物共存的现实和相互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和消耗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性。这些进步思想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促进了生态理论的产生。建筑领域生态理论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有机建筑、气候建筑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以及建筑本身能源消耗与供给、物理环境的改善等。例如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该象有机体一样对环境作出反馈,通过表皮组织、器官的自动调节作用,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与环境进行持续的能量交换。建筑师格伦•马库特一直坚持气候建筑的研究,他认为建筑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不仅包括热量,还有海拔、纬度位置、太阳高度、主要的风向和山的距离、离开的远近等因素”。他设计的辛普森住宅,利用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巧妙的景观设计改善建筑的微气候,如建筑入口处布置的水池,降低了建筑周围空气的温度,也有效改善了空气的流通。反对民族中心主义主张发展多元文化,新地域主义建筑提出了民族的、地域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地域”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涵盖了该地区的一切自然和人文因素特色,不仅包括一个地区的历史文脉、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等,还包括该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新地域主义建筑理论提倡有特色的民族建筑风格和建造技术,如中国建筑师王澍、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印度建筑师柯里亚、印尼建筑师杨经文等,都是其理论的践行者。反对语音中心主义重新赋予了“文本”重要意义,解释学的研究也确立了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可能性和重要性。鼓励读者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理解和再创作。在建筑艺术的审美过程中,空间及其使用的灵活性和模糊性,不仅是功能上的需要,而且增加了作品的多义性,为建筑作品的多元化解读提供了可能。建筑师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提出了建筑空间的“透明性”理论,探讨了空间使用的模糊性和空间组织的灵活性。他们主张在设计中通过异质空间的交叠增强空间使用的适应性,丰富空间视域的转换,创造出建筑空间体验的“居间”状态。

现代文学论文篇(3)

既然现代文学教学不能做到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作品面面俱到,就必须做出取舍,在“点”(作家作品)和“面”(文学史)中确定一个中心。在第二次授课时,我尝试以文学史为主,采用由面及点,点面结合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一种宏观的文学史观,在评价作家作品时,始终有一个文学史坐标的参照。但随着教学的进行,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在文学史上用力过多,大大压缩了对作家作品的阅读讲解,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从审美层面上领悟现代文学的存在价值。更大的问题是,对文学史的梳理需要相当的时间容量和知识积累,这种授课方式更适合对现代文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而言,显然超出了目标范围。

现代文学论文篇(4)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现代文学论文篇(5)

二、当代文学部分逊色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但是和当代文学相比,在某些方向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相比现代文学来说显得比较单薄。下面将进行相关探索。

(一)现代文学中有特征明显的文学流派

文学作品的产出是作家思想的结晶,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自己思想结合的产物,从这方面来讲,文学作品是作家独立的个人的劳动成果。但是作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创造氛围、思想的沟通交流、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环境。这样,为文学流派的形成提出了土壤,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学创作的质量,使其发展兴旺。同一文学流派的作家有相似的意识形态、共同理想、大致相同的写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段。流派的差异越大,他们的写作风格,体现的思想境界差异就越大。流派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认知,是他们创作出优良作品的有力保障。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发展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流派。如新月派、创造社、京派、海派等。各个流派之间尤其自身对社会的关注点,对生活特有的切入角度和思考方式。特别是流派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政治理想的差异,写作的方法和表达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由于差异的存在,流派之争经常存在,这也是作家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激烈表现方式,促使他们更能看到社会发展中问题存在的根本,对中国文明形成各自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从而出现一些流派引领性的作家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推动中国文学百花齐放,带动和影响了一批作家,促进作家的成长。和当代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像当代文学一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如果积极的追究,只能说出现了一些“作家群”。“作家群”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派,虽然在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点、切入点、写作的方式、价值指向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想方面并无太大的差异。具体来说,这也是中国当代的国情决定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来文化侵入中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中国思想界趋于活跃。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一活跃的思想抗争却能渗透到文化领域,现代的作家并没有受到绝对性的影响。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完全统一是文学作品缺乏活力和思想深度。

(二)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多于当代文学

至今文学界对经典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也可以从中窥知一二。所谓经典就是具有高度的原创,同时能够充分体现那个时代的思想价值,并且能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具有时代的穿透力,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读者产生思想的激荡和情感的感染和教化。经典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得起时间这个公正的法官的考验。经典的作品是不会被浩繁的历史齿轮给埋没的,而且还会在一个特定的时刻被进行重新的诠释,获得全新的生命力。非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兴起只是一时,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完全销声匿迹。同时这些没有高度的思想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只会在多如牛毛的烟海中沉沦,没有再次获得生命的可能。从文学作品的发展来看,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都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才能涌现和确定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稳定,确定其经典的地位。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比当代文学更早;而当代文学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一二十年,还不足以产生经典的作品。同时如果从文学作品的思想高度和价值体现来看,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时代的思想高度和价值取向远远高于当代文学作品。作品的独创性现代文学作品也是远远强于当代作品的。现代作品更经得起时代的检验和重新解读,其思想价值也是现存的当代作品无法企及的。文学作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变迁和思想变化,同时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文学作品得以产生的土壤。现代文学作品中对社会的反应,对人性的剖析和理解,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展望,这方面的艺术成就高于当代文学。

(三)当代文学至今没有出现大师

作家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是成就伟大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成就文学大师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代文学作品不乏大师,如鲁迅,矛盾、老舍等一批大师的出现让现代文学显得熠熠生辉。大师能敏锐抓住时代的步伐,感触社会,看到社会中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呼吁社会缺失的回归,对当时的青年有警醒作用。然而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少了那种锋芒毕露和咄咄逼人,同时那股发人深省的气息也逐渐远去。套用一些评论家的话:“他们太聪明了”。这在90年代的作家中尤其明显,他们既能够在体制内游刃有余,同时还能博得市场的青眼相加。有些时候他们站在平民这边的,有些时候却又毫不保留地走向官方。当双方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保持缄默。我们知道,大师和世故是没有必然关系的。

现代文学论文篇(6)

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世界地位

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与其封建农奴制度以及针对这一制度的改革关系紧密。针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改革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贵族革命阶段,主要由上层贵族发动和领导。这一阶段过去之后,第二个阶段由平民知识分子所领导,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非常深入地介入了社会现实,其中文学创作与批评都发挥了巨大作用。40年代,“自然派”形成,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把俄罗斯现实主义的潮流引入了自觉发展的一个时期,并且随之不断繁荣进而达到高潮,使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融入到了国内改革解放运动之中。另一方面,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饱含巨大的政治热情,评论家们积极抨击沙皇暴政、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中来,不断把现实主义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持续时间长、人数多、成就大。当时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在哲学上多接受费尔巴哈的思想,持唯物主义态度,同时广泛参与民主主义革命。文学观念方面,他们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主张介入现实。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以期刊作为言论阵地,把文学批评当作批判武器,自30年代后期开始,成为了思想界和文学界的生力军。其实,描写人民苦难、揭露农奴制黑暗的主题早在这批现实主义作家出现之前,在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创作中,就已经确立了意识形态的基本走向,而这一倾向随着现实主义高峰的到来而愈加具有影响力。

高尔基对此进行过如下评价:“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甚至是所有时期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甚至一度让欧洲“老师”感到惊奇。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俄国有自己的特色。当时的西欧国家的现实主义是在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而产生的,因此,这些作家作品往往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产阶级,而在当时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国家,专制主义盛行,因此,俄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锋芒主要是针对贵族地主这样的封建阶级。只有在其后期作品中,才拓展到资本主义。俄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拓者和典范作家是果戈理。其《死魂灵》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而果戈理本人也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第一位最重要代表。别林斯基称果戈理为一位“现实生活的诗人”。另外,在俄国现实主义创作中,屠格涅夫的创作也极具特色,拥有特殊地位。屠格涅夫本人是贵族,但在政治上则倾向于民主,是自由派的代表。他尤其反对农奴制度,对封建贵族的没落消亡饱含同情,却又坚信这是历史的必然。屠格涅夫对时代的脉动非常敏锐,其作品总是能够及时地反映俄国解放运动的进展。屠格涅夫塑造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和现实的俄罗斯人物形象,他先后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刻画出了俄国遭遇大变动时代的整个氛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与解放运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俄国不同于欧洲各国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文学经验。另外,俄国文学后来居上,不仅在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上超过了西欧,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体裁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而使俄国文学走在了欧洲的前列。

三、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地位

俄国文学进入现代世界文学的进程,成为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是从现代主义诸流派先后在俄国文坛崛起后开始的。讨论俄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应该从“颓废主义”出发。在当时的俄国文学中,“颓废主义”和“现代主义”是作为同潮流而相提并论的,从欧洲传来的“颓废派”大致约等于“个人主义”。一般认为“,颓废主义”是“现代主义”正式出现之前的一个储备期,与当时的“世纪末”情绪密切相关。在俄国前辈小说家安德列耶夫的小说以及象征主义诗人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和吉皮乌斯等人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1905年至1907年,俄国的革命失败,由此而产生的后“新自然主义”,也是这一风潮的体现。总体来说,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步阶段基本由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主义所构成。茨维塔耶娃等作家相对具有独立性,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也是具有相关性的。现代主义是对俄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一种挑战,表现在文论作品中,明斯基的《一个古老的争论》、《在良心的光照下》和沃伦斯基的《俄国批评家》等论著中就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这些作品既表现了现代主义的立场,同时也反对唯物主义的文艺观点,反对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是这一潮流的主要内容。这一潮流极力宣扬和表现“神秘”、“象征”和“艺术”,试图以唯心主义的基调改变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尽管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创作中有很多的偏颇之处,但很多俄国现代派作家、诗人都有很不错的文学才能和创作个性,对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多有创新。他们一般排斥艺术的意识形态化,关注所谓“艺术本身”。即便从经典的现实主义立场来看,也是表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和价值。当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过去后,俄国开始有某种“新文学”的需求。

当时法国与俄国社会都很动荡,重大的历史事件连续爆发,震惊也迷茫了当时的俄国人。而法国象征主义恰好在此时出现,迎合了他们这种心理需求,这一方面丰富了俄国文学,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俄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进程。19世纪90年代,已经经历过长时间的欧化的俄国文学又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由此而构成了俄国的象征主义,并成为俄国现代主义重要内容。经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的沟通持续增加,这也导致了法俄文学的同构化,后来许多俄国现代作家,都深受法国象征主义思潮的影响和熏陶,可以说俄国文学家将法国象征主义嫁接到了俄国文学的主体中来了。迷惘、失望的情绪在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构成了俄国知识界和思想界的主调,作家们开始重新探索俄国的出路。而在当时,宗教唯心主义非常发达,别尔嘉耶夫、舍斯托夫等人,试图探求“俄罗斯思想”,以解释“俄罗斯命运”。他们转向了神学和宗教,笃信“爱和善”,以此对俄罗斯文化进行改造,甚至要推广到世界文学中去。这与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交错杂糅起来。这些思潮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而且促成了许多文学组织团体的诞生,催生出多种杂志、论著和作品,其声势和影响都非常巨大。在创作中,作家们大量使用荒诞、联想、比喻、新造词汇等手法,虽然往往令人费解,但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潮流所蕴含的诸多文学新观念和新手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雅可夫斯基、阿赫马托娃等人就是其杰出代表。这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现代文学论文篇(7)

二、基本技能的训练: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

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是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技能是一种个体体验,但是这种体验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3]。在文学的学科素养中,基本技能指的是心智技能,是一种智力活动方式。“语文基本技能主要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4]。在高校中文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是文学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需分类进行精读和泛读。教师要列出读书目录,对于重点作品必须精读且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要发现问题,养成思考和研究的习惯。对于泛读作品的文本,只需要了解作品梗概内容、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人物语言即可。对于泛读文本可以以学习小组或寝室为单位共同阅读,即每周小组或寝室每人读一本作品,周末以座谈的形式交流讨论。这样,便实现了对泛读文本的多人多本阅读计划。相比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则更加重要。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如对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戴望舒的《雨巷》、李辉英的《最后一课》等篇目同题训练写作,面对同一题目写自己的慈父、熟悉的雨中巷道、某科的最后一课等。而后将自己的作品和同题作家的原文比较,找出二者的差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5]。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三、基本经验的获得: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高师学生,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高师学生的教育实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获得从教的基本经验。事实上,高师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配合教学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教学经验。对于高师学生来讲,课堂教学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而学生又可以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因此,基本教学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6]。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讲,课堂师生位置互换教学就是一种基本经验获得的一种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变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是真正还原学生的“学习自由”。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现代文学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对于学生,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师生互换的课节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的不超过一半的时间。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在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并总结,点评既要包括学生所讲的作品内容,又要包括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点评一定要以鼓励、赞赏为主,不足则是在鼓励基础上的建议。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能促进讲课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掌握所教授的文学作品。为了讲好课,学生势必要较以往更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为了使所讲内容有一定深度,必须要查找尽可能多的相关研究资料。如在讲老舍的《骆驼祥子》时不仅要认真研读小说,还要查阅研究该作品的相关文章,了解老舍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意义,分析虎妞身上的恶魔性因素等。而在讲沈从文的《边城》时,还要查找湘西世界的材料,阅读相关的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分析沈从文边城世界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讲好这二十几分钟的课,所看的资料要较没有讲课的学生多出很多,其收获自然也是最多的。其次,教师在点评的时候还能进一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没有讲清楚、弄明白的地方,还能帮助学生纠正教师技能方面的不足,如板书、教态、语言表达等。同时,学生在教学时的某些优点也能给教师以一定的有益的启示。再次,其他听课的学生也有收获。他们必须认真听讲,只有这样,才能按教师的要求为讲课的学生提出建议,才能从讲课学生的身上发现优点和不足,用以取长补短,修正自己。在这里,“学生一半靠教师教一半靠自己学,师生互相促进,教学彼此相长”[7],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印证了这一教学规律。

四、基础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

作为学科素养核心成分的基础知识,是构建科学、完整、合理的学科素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学科成分。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与非师范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同,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相近,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8]。在现代文学教学中,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法知识可以通过教法课程和师生位置互换的实践教学模式得以完成。通常,我国学校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获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讲授,二是学生的自学。然而一些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却与之恰恰相反,仍然是教师讲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混淆了课堂教与学的主次关系。针对现代文学的学科特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规避这一现象的发生。现代文学是一门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主要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等三个部分。对于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和考核等不同形式。文学史和作家论部分多为客观基础知识,这部分在教师简单指导后由学生自学,高师学生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要定期通过提问、考试等形式考核学生自学效果,并通过评价体系量化为平时成绩。对于作品论部分,教师在讲解后还要与学生进行讨论,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并以此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①。

现代文学论文篇(8)

二、对比两个三十年

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同时具有空前浓厚的政治色彩。可以说,新时期作家对中国的思考将以无情的历史为出发点,更注重对政治痼疾的深入分析。而现代作家在改造国民性时,是通过思想启蒙来实现的。因当代中国政治痼疾的根深蒂固以及思想启蒙的终止,产生了许多悲剧。因此,暴露政治痼疾就体现了当代作家的启蒙思想,并且在小说方面还体现出了较为鲜明的当代感,因此,现代文学是不能和新时期的长篇历史小说与政治小说相提并论的。无论是重塑民族文化还是重新认识民族性的文化精神长篇历史小说,都表现出了充满痛苦抉择、燃烧着忧患意识的历史人物的独特文化使命感与当代人们空前成熟的政治智慧。对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的呼唤以及与政治历史旧账的清算是这些历史小说和政治小说中当代知识分子所体现的主要情怀。为了区别于反映社会问题与建设成就的报告文学,我们先将具有强烈政治意义的纪实力作、报告文学称为政治性报告文学,而且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是关切政治的作家们为改革呐喊的使命感。这使命感体现出中国士大夫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并开掘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体现出新时期文学创作者对胡适、鲁迅等老一辈创作者对政治的关心、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发扬。饱经政治运动风霜后的作家们常会忆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是将自己呼唤民主的政治理想与政治批判意识表达在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报告文学和小说中,不论文坛如何风起云涌,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奋勇向前。在现代文学史上,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的主要特质表现为暴露下层民众卑怯、自欺欺人、愚昧、蝇营狗苟等,在揭示文化痼疾时也表现出作家对改造国民性的深信不疑。

在新时期文学中,这种揭示和暴露被进一步加深、刻画,从莫言的《红高粱》、郑万隆的《我的光》、李杭育的《珊瑚沙的弄潮儿》等作品中,让我们相信民间也有浪漫活法。从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池莉的《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张宇的《侯七》,阿城的《棋王》等作品中,我们看到生存在麻木社会底层百姓活着的希望,在那样的希望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豁达、坚韧、顽强的含义。在激进主义风潮中,新思维跟随现代化进程逐渐高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诸多矛盾。这对于培养理解世俗、理解民间、理解底层的朴素意识,对于认识现实人生复杂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诞生于新时期的重返民间的思潮明显带有务实的朴素,而并非以神州尽尧舜的立场建立的,而建设年代已经逐渐取代了革命年代。经历过那个动荡的政治年代的人们都会记忆犹新,多少不堪回首的血雨腥风在政治运动中频频引发,而政治运动又使人们反感与抵触改造思想。在那样的年代里,人能活着已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早已消磨殆尽,也渐渐失去了当初改造国民性的影响。但是,国民性改造依然是必需的。就拿当今的社会来说,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城市的形象等都不是素质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在政治运动、革命、战争以及商品经济的推动下,中国民族性也变得提高了文化水平、狂热了经济改革、敏感了政治,但同时中国不论怎么改变,仍然是中国,风向在变、潮流在变,可是活法却没有变。中国仍将讲究实惠、讲究关系、讲究人情、讲究等级。中国人的具有传统的文化品格、人情世故并未改变。由此,我们用当代新启蒙的观点来审视民间本色的思潮,人们在解放思想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品味着各自的人生。人们一旦按照世俗的欲望随意而活,按照自己的意愿率性而活,那么文学浮现出世俗化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还在被人们所宣扬,但是已经不能阻挡世俗化、个性化的风气。现代主义其实就是世俗化与个性化的结合体。在实际生活中,世俗化与个性化摒弃了矛盾,和谐共处。因此,世俗化的强大是不断被人们所追赶的个性化所证明着的。新时期文学在一个相对较和平的环境中获得稳定的发展,并且交融于世俗中。这样的交融既显示出在多元发展中当代文化融汇的特色,又显示出当代人的智慧。当政治运动的压抑与战争的破坏逐渐消逝,相对和平的创造心境也在几代作家的笔下诞生。与现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新时期文学在文学景观上具有特殊性。新时期文学新潮频繁地更迭,也多是现代文学大师所不能比拟的。随着一批批思潮的翻涌、高涨,实力不相上下的作家也会大批涌现。一些佼佼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出色的才华将大师们遗留的诸多文学空白填补起来,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当代文学影响力随着传媒的发达而与时俱进。优秀文学作品以电影等形式在传达着不同的思想,而与现代文学大师所创造的影响力相比,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力依然大放光彩,永不磨灭。这样比较起来,新时期文学劣于现代大师文学的种种言论都不攻自破了,新时期文学的价值无可厚非。时代、政策等因素正在削弱文学的影响力,而作家的心情也因物欲横流的社会而浮躁,那么,新时期文学难道就不能诞生大师吗?其实,算不算大师,或许站得远了才能看得更清楚。

现代文学论文篇(9)

德永直、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宫本百合子、中野重治、直村等左翼作家也有广泛的影响。德永直创作的《没有太阳的街》,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部以产业工人有组织的大罢工为题材的作品,在艺术创作上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极具艺术性,形象塑造有血有肉,环节紧凑。川端康成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强调继承日本美的传统,以《雪国》、《千鹤》和《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代表作《伊豆的》等也是被世界人民熟知。而另一位人物横光利一,在新感觉派中更具代表性。他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人们要以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即以感性认识论作为出发点,依靠直观来把握事物的表现。因此,他们主张追求新的感觉和对事物的新的感受方法,然后再给现实做精美的加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而非表面的现实;他们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他们否定一切旧的传统形式,主张进行所谓文体改革和技巧革新。横光利一的《太阳》、《蝇》、《头与腹》开创了这一流派的创作道路。另外还有中河与一、今东光、片冈铁兵、十一谷义三郎等人物代表。但是后来该流派逐渐分解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倾向新心理主义,中河与一等则主张形式主义,此外还有人转向左翼。

现代文学论文篇(10)

二、要立足整体优化,对教学各因素进行全方位改革语文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人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以人的发展来说,语文教育无疑是居于首位的,不但出于参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还因为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人的整个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开放性语文教学,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时展的信息与实践应用三者相结合,构成完美的教学内容体系,加上它强调整体性、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育人优势。因此,要进行全方位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整体优化教学各因素:

①切实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③教材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优化教材因素,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适当调整,如增加一些古诗、科学小品文和举办文学讲座等。同时,要开展大量的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

④由于开放性教学的灵活可动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创造性和艺术性,做到因地、因人而异,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现代文学论文篇(11)

重评仇虎的复仇悲剧

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矛盾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两种立场

近30年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回眸

30年来大陆的台湾新诗研究

中国儿童文学60年发展趋向

京派研究的鲁迅背景

实与柳青的文化心理比较分析

知性·感性——论余光中的散文批评

世纪笔耕迎大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60年概观

文学史的知识化传播与“新传统”的塑造

当代文学史写作方式的有关思考

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状态和批评家的角色

中国现代类型文学意识的再评价

何谓“中国”,如何“现代”,何为“文学”

重论新文学的本土化与民族化问题

国家与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特殊性再认识

兼及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历史的学术考察

延安文学:大众品格的追求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学

新中国文学民族性的回顾与思考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的回眸

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

论“痴情女子负心汉”叙事模式的历史演变

新时期中国小说的时间艺术

新时期文学对国民性问题的新探索

六十年代初历史小说中的杜甫形象

从“中国现代文学”到“现代中国文学”

“我不停地滚动我的桶”——论绿原与外国文学

双重智慧下的自我塑造——梁实秋论

深夜听到的乐声——林徽因其人其诗

分裂与破碎: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与世界图景

存在意义的追寻——七等生《我爱黑眼珠》的哲学隐喻

略论话剧研究中的民族化预设问题

《史记》式“展示”与《心灵史》式“讲述”

论农民工小说矛盾揭示的深刻性

新时期文学魔幻写作的两大本土化策略

“异质”空间性的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进程

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

一个元神话的建构与拆解——关于现代中国理性主义的反省

混沌中的困惑——百年现代散文研究之弊及发展走向管见

“形式的意识形态”——论新历史主义对“重写文学史”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干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