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预科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4:57

预科教育论文

预科教育论文篇(1)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自身的特有规律,把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稳健的发展之路。有人说“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在导致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中,教育落后、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把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振兴、边疆巩固、祖国统一和团结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要把民族教育从单纯的应试转变到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大学语文课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全面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教育名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可见,教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优势,注重挖掘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殊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预科,同样不可忽视素质教育。但如何利用综合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解决,已成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新课题。而大学语文课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对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现有教材读本《大学语文》(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分主题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如“理想”“爱国”“学习”“修身”等主题,可以结合孔子的《论语》、陶渊明《归园田居》、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教材内容选取可对学生进行修身、做人、学习等方面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读者》《青年文摘》等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中选取适合的文章进行研读、讨论,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创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语文教学改革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延伸课内外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和喜欢的城市进行课外的精神的陶冶,亲近自然,深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到群众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另外,在课上编成语文学习小组(五人为一个小组),主要进行讨论与课后实践。如学习小组到“七三一”部队遗址观看之后进行“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民族,不辱使命”,“中国梦,振兴大中华”等话题讨论。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营造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课题氛围,形成预习、阅读、实践、讨论等环节的教学模式,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让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三)优化考核评价办法

大学语文的成绩考核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对教育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往的考试主要以期末闭卷的形式为主,考试内容也局限于传统试题模式,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重视期末一张试卷,缺少对学生平时的考核环节。为了全面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考核,注重学生个性发挥,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具有标准答案式的考试类型,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绩评价问题实行课上和课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并且创建独特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民族预科素质全面提高。

预科教育论文篇(2)

对经济贫困、心理状况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等进行大范围排查。通过走访宿舍,建立心理联络员、生活委员和“信息员”等方式了解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相应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心理健康档案建立。

第一,对全体新生进校心理健康测评(和学校心理健康协会合作),掌握新生健康状况,建立完备的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危机预防和转化工作,重点关注部分学生。第二,围绕“适应环境,快乐成长”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班会形式),举办有关“恋爱心理”、“如何排解心理压力”等心理座谈会和讲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三)重大疾病建档。

入学就统计班级中有重大疾病史的学生,做好信息的建立保密工作,做到“早预防有预案”。

二、适应养成教育

(一)学生军训教育

第一,学院内务大比拼。辅导员每天检查宿舍卫生,宿舍卫生不合格的全连通报批评;宿管会每周不定期抽查内务,不合格的全团通报批评。第二,组织纪律教育。军训期间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晚归、迟到等违反军训要求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三,选择培养班团干部。深入连队,掌握学生军训情况,组织班团干部选拔大会,为班级队伍建设做好准备。第四,参观校史馆。组织学生参加“光辉岁月”校史展,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光辉历史、发展现状及前景、学科特色、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激发学生的爱校荣校之情。

(二)校纪校规教育

从学生入学报到时,就请家长及学生仔细阅读并签订安全自律责任状,让学生充分了解校纪校规,禁止学生酗酒、打架、穿戴宗教服饰、夜不归宿等现象。强化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如实记录在《学生考核谈话记录本》上。凡是对违反学生管理规定,班级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采取并坚持学校的管理办法,及时有效的对各种违纪行为进行教育、警示、处分;对于受处分的学生我们采取“三级预警机制”(一般预警、留级预警和退学预警)并给学生及家长下达预警通知书,要求家长填写回执单。违纪学生进入“思想政治学习班”进行纠风教育,合格后方可回原班级正常学习。对每个学生做到关爱不放纵,平等不特殊,严格不苛刻。

(三)基础文明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以校、班为荣”的意识,利用主题班会,开展“诚信做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时代正能量。晚自习19:00开始观看新闻联播了解社会,对比较关注的新闻进行探讨。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学习民族理论和政策,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四个严禁”(严禁任何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校园内传播宗教,严禁在校园内传播宗教,严禁在校园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严禁在校园散发和流传宗教宣传品和印刷品)学习和认知;加强学生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积极培养和践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安全教育及晚点名制度

针对新生刚刚离开父母,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举办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强调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运用真实案例强化学生的防范意识,定期到宿舍走访,至少一周交流一次,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度过预科适应期。节假日返校第一个晚自习及每周日晚自习实行晚点名,学生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对未参加晚点名的学生及时与学生及家长联系,确保辅导员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动向。

(五)通过早锻炼坚决落实一日生活制度

为巩固军训成果,注重行为养成,培养学生“一早带三早”的学习生活习惯,辅导员带领学生进行早锻炼,并通过早锻炼,带动早餐,早自习,早到教室上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学风建设

为夯实学风建设根基,班级制定了四条制度。第一,建立多渠道的反馈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每周汇总全班到课率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全班到课率不低于95%。第二,考试前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教育,以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考试后形成学生成绩分析报告,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进步。第三,实行“联、帮、带”制度即每个班干联系一个寝室,一个学优生帮助一个学困生,辅导员每班带领一个助理;充分发挥班干的先进性,保证班干、助理和学优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助理、班干和学优生至少一周交流一次,帮助同学适应预科生活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第四,充分发挥班团干的基本职能,组建英语学习小组、汉语角和一帮一小组,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风的养成。

(七)班风建设

1.集体荣誉感的建立。

班歌的选择和改编,创立一个属于适合自己班级的一个班歌(每天早自习全班先唱一遍班歌再进行晨读)。开展集体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以校为荣、以班级为荣”的意识。(中国传统节日和各民族节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过节,从而了解各民族的生活风俗……)

2.竞争力的建立。

组织学生学习评优、素质拓展训练、知识竞答等。

3.团结协作的建立。

以志愿服务和科技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生、了解红色文化,撰写服务与实践心得体会,班级经常举办志愿服务队相关活动及义务劳动、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教育江西特色文化)、敬老院爱心服务等,并与综合素质测评相挂钩,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文艺演出,少数民族舞蹈和歌声特让内地人们喜爱)。

三、融入引导教育

(一)学习经验交流会和丰富第二课堂

以班委会、团支部为载体,围绕“预科学业规划”、“专业选择方向”、“如何丰富阅历”等开展优秀学长传承系列活动,分别邀请各方面优秀的结业生和两年制学长学姐为新生做演讲,增加学生的学业认同感,从而确立自身的预科学业规划。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第二课堂有助提高学生组织能力、相互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班级利用早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例如:每天晚自习三人演讲并对其演讲进行点评,定期书法比赛,歌咏与朗诵比赛和体育比赛,既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班级骨干培训

军训结束后,成立班委会以及团支部支委会,制定班级工作守则,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强调学生干部的奉献精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行新生班集体文明程度,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新生班优良班风的形成。

预科教育论文篇(3)

高中学生的目标就是考入理想大学,通常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高考成绩不甚理想,大学梦想就此消失,面对着老师、家人失望的面孔,学生的失落感由此产生。在学生进入预科阶段学习之后,高考成绩在学生心目中有了阴影,而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之前的基础知识,因而,学生就极易产生失落情绪。

1.2自卑心理

民族预科生较为突出的心理方面特征就是自卑感强烈,因为这些学生大部分居住于山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并且是政府扶贫对象。进入大学校园后,在身穿名牌同学面前,民族预科生往往会因为贫富反差产生自卑的心理。

1.3逆反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生通常都享受了降分政策,并且有一定助学金,这是党给予学生的特殊照顾。然而,一些学生并未珍惜当前优越的条件,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针对教师的教育没有端正自身态度,甚至与同学、教师关系处于对立位置,具有逆反心理。

1.4封闭心理

青少年在心理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并且自尊心比较强,心理活动状态不愿过多对外披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心中所藏的秘密也就愈来愈多,因而,或多或少表现出了一些封闭性。少数民族预科生在民族风俗方面、爱好方面、兴趣方面、语言方面等与其他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性,在这种背景条件之下,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存在较大困难,长此以往也就不愿敞开自己心扉,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与集体偏离,产生一种孤独感。

1.5矛盾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部分来自山区,学生所接受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且文化生活明显落后。在进入大学校园后,民族预科生看到周围同学的表现非常优秀,渴望吸取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使得自身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看,民族预科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一年时间内补上缺失的基础知识十分困难,需要学生付出许多汗水。然而,有小部分同学急于求成,所采用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结果适得其反。这种现象在女生当中尤其明显,一方面学生想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正是这种矛盾心理时刻困扰学生学习。

1.6懒惰心理

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当中,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生活中的事情往往是父母包办,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不够强,对家长有着较强依赖性。站在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生学部分是教师包办,上课时,强调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下课后,学生需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然而,民族预科生已然处于新环境之中,学生的弱点全部显现,在生活方面,无法做到自理;在学习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注重难点以及重点内容,强调学生自学,知识要点需要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过去被动地位变于主动地位,然而,大部分民族预科生无法适应这种改变,在少了家长帮助之后,学生之前的依赖性成为了惰性,教师若是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很少有学生主动去预习知识点、查阅参考资料。

2.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方法

2.1采取爱心教育的方式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学生每月生活费有时只能够满足生活需要,因而,学生的安全感以及自信心就会有所缺失。在教育管理中,爱心教育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首先是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沟通交流后,充分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并且采取一些补助措施,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这一方式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其次,树立学生自信心,在预科学习过程中,应当将增强学生自信心置于学习整个流程中,让学生明白努力方能成功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党、人民、教师的爱护关心之情,增强学生安全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建立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体育协会、艺术协会等,使得学生课后时间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度过。根据每个学生所爱好的体育项目,在班级中组织一些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组织班级进行秋游活动、野外露营活动,提高学生自理方面的能力。同样,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同学与老师或者同学间的沟通交流,进而创设一种较为稳定的氛围,消除少数民族预科生封闭的心理。

2.3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所教内容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讲解重点部分以及难点部分时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时间,同时,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阶段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好的榜样,耐心解答学生疑惑,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进行单个辅导,促进学生在学习上迈向更高台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运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行为。

预科教育论文篇(4)

1.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预科生具有自我约束力的同时,也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他们会讨厌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在课堂上讲,忽视学生主体的互动,那么,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热情对待计算机课堂。计算机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这样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能更好地开展后期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还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新的学习环境下,让学生能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且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采用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层面到技术层面,采用渗透教学方法。所谓渗透教学就是要利用实践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例如在MSExcel和MSPowerPoint等课程教学中,应该先根据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能对课堂产生兴趣。

1.2注重教学总结

作为一名预科生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能赢得学生的赞扬,就必须要重视课堂的总结和反思。教学总结和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但是要更加懂得总结课堂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解决问题。例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但是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采用先实践,然后知道,最后再用理论知识总结,这样学生能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应该掌握得重点知识,从而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预科教育论文篇(5)

职业教育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预科汉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预科汉语教学质量对中职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近年来的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和预科汉语教学建设的实践出发,结合预科汉语教学实际特点,对中职学校的预科汉语教学建设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 预科汉语教学定位要准确

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以提升中职学校预科汉语教学整体办学质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进一步做好预科汉语教学建设项目,为各地培养实用型双语技术人才和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双语”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为出发点,积极改善学校预科汉语教学的办学条件,深化预科汉语教学改革,抓好预科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立足中职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实际,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依据语言习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在预科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语言对比法、视听说法、快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和实际语言操练等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地传授理论知识和语言训练,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切实注重教学成效。

三、摒弃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语言交流为目的,拓宽语言习得环境,全方位为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四、e极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并将“读”“思”“说”“听”“看”“写”六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并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五、教学模式的设计在合理的基础上要创新

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要努力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学到必备的知识,培养必备的能力,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同时,基于双语教学特点,要将词语常用句式和专业书面用语、固定表达形式等基本内容和语言技能训练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为此,施教者应在教学模式设计上多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教学中,将启发式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中,多设问,要求根据不同的词性特点从语音、语义、语用等方面对重点词做详细的讲解。疑难词语的侧重点放在认读、理解和书写,并处理好课文教学中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同时,教师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串讲和启发,引导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在语段中理解句意,在语篇中加深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2.实践教学中,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加强技能训练。依据课文材料,运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将所学的普通词语和学习、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使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迅速提高。

3.练习是复习、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的重要环节,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篇课文后的综合练习都是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加强练习,及时反馈,充分利用。利用网络资源、校园广播、人机对话等手段,使学生随时进行训练和自我评价。

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长期合理性,形成较好的师资梯队。

2.师资队伍培养方面要加强自身内部师资队伍建设,要在学校内部形成长期性的培养模式。例如指导教师制,通过指派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负责青年教师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坚持青年教师试讲制度与集体备课制度,在试讲合格的基础上,才可以担任本学科的理论教学工作;又如听课制:基于不断提高汉语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的目的,青年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尝试讲授新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尤其是青年教师听资深教师的理论课和实践课,记听课笔记,课前统一试讲、示教,培养青年教师独立讲好各门课程的能力,提高其专业水平。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师资学术水平。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培训,参加学校公开课轮训、各类知识讲座、讲课比赛、论文宣读会,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加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4.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因为,青年教师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学科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个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思想作风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指导教师,一对一地进行指导,为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老帮中,中帮青的教学氛围,且每周在学科内组织开展公开课教学、示范课教学等活动,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成长起来。

七、建立健全预科汉语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预科汉语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根本标志,建立预科汉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预科汉语教学质量标准,是实现教学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考核评价体系具有教育导向、监控诊断、反馈矫正、甄别鉴定等作用,所以,要在预科汉语教学建设过程中建立并健全学生评教、校级评教、教师评学、MHK评价、就业单位第三方评价等评价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2]童成莲.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7):58-59.

[3]孟彩霞.MHK指导下的预科汉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初探――以

喀什师范学院为例[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4):88-92.

[4]华锦木.新疆高职高专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J].职业教育研究,2009,(4):136-138.

[5]郑婕.试论民族院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特点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

究,2008,(6):31-37.

[6]万世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实践[J].语言与翻

译,2007,(1):70-72,77.

[7]姜太荣.新疆中专学校预科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兰州:

预科教育论文篇(6)

作者简介:

预科教育论文篇(7)

民族预科教育是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体现。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预科教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少数民族学生成才的“金色桥梁”。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民族预科教育的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为广大少数民族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然而,规模的扩大,对办学质量特别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民族预科教育是介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如何科学制定它的教学目标,一直没有定论。长期以来,都是在“预”和“补”之间徘徊。主张“补”的观点认为,民族预科生都是降分录取的,基础较差,应该认真补习基础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主张“预”的观点则认为,民族预科生虽然相比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基础差一点,但已经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关键是今后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因此,应该进行大学知识的预备学习。随着近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制度的不断规范,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知识基础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于是就出现了第三种观点,主张“预、补结合”,即在补习一部分基础知识的同时,再预备一些大学的学习内容。

上述几种观点,是在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无论哪种观点,都涉及一个内容和标准的问题,即补什么,预什么,补到什么程度,预到什么程度,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因此,我们认为,民族预科教育,应该根据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的特点,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构建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体系。

一、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必须以完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

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基本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社会、家长均以高考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教学目标上,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重教师的讲解,轻学生的讨论;教学评价上,重考试的分数,轻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三种倾向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即知识上的“营养不良”。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接触的书籍基本上只局限于教材和教辅,就是教材上那点有限的知识也是围绕考纲的指挥棒转,学校只教需要考试的,于是就出现了“农村学生第一次进城不认识红绿灯”、“进大学后才看到第一本不是教材的书”[1]的怪现象。这种先天不足就决定了在后续学习中必须以完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才能使“营养不良”的知识体系逐渐“丰满与强壮起来”。

二、高等教育的评价方式决定了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必须以完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无外乎两个:求知与育人。求知就是“教人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教人应当去思考什么。”[2]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而在“求知与育人”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氛围。

在大学,学术自由是其主要的精神和理念[3],这种自由的精神就决定了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动态的和激励式的。民族预科教育虽然只能算是“准大学”,但因它一般都是与大学生一起管理,基本的学习氛围已经与大学无异,教学与管理也在逐渐与大学接轨,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让学生在学习理念上完成从“单纯应试向素质和能力提升”的转变,在学习方法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而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民族预科教育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必须改变以单一的书本知识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价值标准现状,而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道路”。[5]

三、民族预科教育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教学必须以完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

民族预科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下的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素养的建设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预科生首先必须要有献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意愿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其次还要有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能力等等。

目前民族预科教育已经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分散招生、集中办学”的基地式办学模式已经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其办学质量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不同层次院校的生源质量和不同地区对基础教育的不同要求,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差距也越来越大。但是,单从入学分数来说,分数低并不意味着就是差生,能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无疑是众多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佼佼者。这就需要我们民族预科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学习能力培养型教学方式转变。

四、构建以完善知识结构为基础,提升学习能力为内容的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

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创办于1994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湖南省唯一的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特别是自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以来,发展速度迅猛,势头强劲。目前有一年制、两年制民族预科生1400多人,分别来自湖南省内和上海市的十所高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基础不同,如果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无论是“预”或“补”都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学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把知识扩展与学习能力的提升相结合,以完善知识结构为目的”的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目标体系。

首先,在知识学习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即针对目前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生学习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语文以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提高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主。通过教师开列阅读书目、学生相互之间推荐书目等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通过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自编自导课本剧、演讲比赛、出版班报班刊、墙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数学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主,使学生逐步由“常量数学思维模式”向“变量数学思维模式”转变。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想方法,善于从诸多具体事务中抽象和概括出一般规律和特殊问题,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英语则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变“哑巴英语”为“实用英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则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民族地区的巨大发展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自觉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成功是从良好的习惯开始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民族预科学生的智商都不低,很多学生相当聪明。那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成绩又上不去呢?通过观察发现,主要是学习习惯不好。如浮躁、好动,方法不对,学习兴趣不高,等等。他们能够上预科,要么是老师或家长“逼”出来的,要么就是完全凭自己的“聪明劲”考出来的。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十分必要。

3.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技巧、促进能力发展所采取的基本活动方法和思想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无论是“预”也好,“补”也好,还是“预补结合”,都只能给学生以“鱼”。而要真正给学生以“渔”,就只有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惊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甚至更短。如果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仅仅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永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使他们获得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因此,教师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各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其次,在能力提升方面,主要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主。

这里的综合素质,除了学习能力外,还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组织交往能力,等等。“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让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4]因此,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被称为第二课堂的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一般来说,民族预科生有两大突出的特点,一是民族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二是多才多艺、个性特长突出。针对这些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展示特长和培养能力的机会,既能帮助他们开展文化交流,融入到班级和学校的集体中,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经常开展的活动如“民族才艺展演”、“民族音乐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汉语课本剧表演”、“校园歌手大赛”,等等。这些活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一般都是采用比赛的形式,层层选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既展示了民族文化,加强了民族文化交流,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融洽了感情,培养了能力,提升了素质,拓展了成长发展的空间,为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妮.出身寒门的大学生.南方周末,2011、11、10.省略/content/64654.

[2]赵鑫珊.什么是大学精神.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07,Z2.

[3][4]杨东平.什么是大学.同舟共进,2007,05.

[5]惠继东.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思路.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5.

预科教育论文篇(8)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是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我们看到,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异。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3.4亿青少年中,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比例高达18.6%—36.4%,而在农村初中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比例有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据我们的调查,学困生在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所占比例高达34.7%,也就是说,农村初中生中三分之一是学习困难生。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辍学的原因由原来的经济方面因素为主转变为因学习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等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他们不仅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且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界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学习困难生的教育, 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它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育理论界对如何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多从改善办学条件、减免学费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关注农村地区的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教育干预,以此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还不多。

为了揭示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学习困难生教育理论体系,进而为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方法,进而为提高广大农村初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理论平台;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进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自2007年2月起,由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牵头协调,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与区教学研究室、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及安徽省教育学会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学校与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普通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密切合作的关系,狸桥中心初中正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实验基地学校”,成立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集中了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生、乡镇分管教育领导、社区管理领导、教科研人员、基层学校校长、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构成的多层次调查、实验和研究群体,构建了一支由学校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科研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骨干队伍。该课题于2007年10月被安徽省教育厅与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批准为安徽省2007年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7JGO7366)。

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其研究目的是,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以及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农村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为解决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的研究》课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有益的一项科研尝试。因此,它强调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动态性、可操作性。

该课题研究时间从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2月——2007年3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设计,研究论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编辑《课题研究通讯》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4月——2009年12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1 2007年4月——2007年9月,对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所属四校初中学习困难生展开调查,着重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1.1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为调查问卷的设计环节;

1.1.2 2007年3月——2007年7月,为调查的实施环节;

1.1.3 2007年8月——2007年9月,为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特征、成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1.2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所属的四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学校开展教育实验,着重研究对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进行教育干预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同时,建立各校子课题:

1.2.1 农村初中学困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2 农村初中学困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3 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

1.2.4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研究重点:一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行为加以推广;找出影响学困生发展的典型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加以矫正,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学困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学习、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在教师中举办"我的教学观"、“我的教育理想”等专题教学征文活动。了解学生的正常合理需求,转变教师观念,调整教师的行为。在学生中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

二是调查总结受欢迎教师的典型教育教学行为的特点及基本表现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研究,使积极的行为得以强化,不当行为加以矫正,为学习困难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与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我的教学困惑”、“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等研讨征文活动:观察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研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动机等非认知因素发展的教师较典型的不当的教育行为。

三是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研究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各项教育策略:(a)心理辅导策略:分析学困生心理症状,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消除他们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b)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掌握各门学科具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c)情感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健康情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d)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直接教学、策略教学、诊断教学、任务分析等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个别教育和辅导。(e)环境教育策略:建设以“成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f)分科实施和分步推进策略:教研组发挥协调作用,任课教师具体承担学科辅导工作,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步分阶段实施指导。

四是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a)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b)学困生的学习评价问题;(c)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c)制定学校奖励学困生制度;(e)教师“一帮一”辅导学生制度。

该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

(1)2007年10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实验的设计环节;

(2)2007年11月——2009年7月,为学困生教育干预教育实验的实施环节;

(3)2009年8月-2009年10月,为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环节。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1.3 2010年2月——2010年6月,进行综合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

第三阶段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该阶段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阶段为课题结题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召开课题总结大会,整理研究成果资料,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2.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的研目标是揭示农村学习困难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探索一条有效的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途径和一整套的教育方法,进而为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素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构建良好的农村初中学校、社区和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环境。

2.1 研究内容

2.1.1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学习困难生本人的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分发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进行调研,着重调查导致学习困难生学习成绩差的各种因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一般特征。

2.1.2 关于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以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辖的南湖初中、昝村初中、卫东初中等四所初级中学为实验基地,以狸桥中心初中本部及所属四所初中7—9年级学生为调查实验研究对象,着重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的原则、途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干预诊断机制和模式。

该课题和国内已有研究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1)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以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的内在因素(知识、技能、动机、兴趣、心理等)和外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在此基础上,以宣州区狸桥地区的若干所农村初中为实验基地,对如何有效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问题展开实验研究。(2)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对学困生成因等问题进行阐述,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有显著差别。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分析、筛选、比较和研究,了解了当前学困生研究的成果,对中外学困生研究相关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了解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和趋势,写成文献综述。

2.2.2 问卷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到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得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2.2.3 访谈法: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访谈。以开放式的方法来搜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某些观点,通过倾听与研究对象沟通互动,真实反映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

2.2.4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配合,探索解决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困难问题的途径,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

2.2.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定期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科学验证和提炼,并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思考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

2.3 研究过程。

2.3.1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措施。

本课题的准备比较充分,为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正常、严谨开展、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工作做得实实在在,科研态度严谨,内容科学,步骤踏实,方法有效。

(1)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对课题组成员以及各个承担课子题研究的四所学校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题研究工作的方向,并引导其加强理论学习。我们采取各种手段,组织教师在业余实践中进行自学,阅读科研理论、教育教学书籍、杂志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并组织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片教科研会议,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进行评奖,并汇编成多部专集。

(2)制定规范合理的研究制度。每学期初,召开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出可行的研究计划,使组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课题组定期集中活动,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以外,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提出疑惑;每学期请安徽师大何更生教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以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3)课题研讨形式丰富多样。互动研讨,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理念和思考写成文章,相互交流;论文评选,课题组针对本课题研究设计了不同主题的七次论文评选活动,调动全体教师的参赛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次。

2.3.2 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技能基础等方面的表现特征,对影响学习困难生成绩的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

(2)从家庭教育干预(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干预(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干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3) 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编辑汇编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对策研究》、《学科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干预对策思考》、《学困生教育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等系列研究成果专辑以及《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教育干预研究资料专集》,撰写了《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成因、特征的调查与教育干预策略研究报告》、《农村初中语文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困难的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学困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家庭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社区教育干预的实践与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成因、特征及其教育干预的实践与探索》、《农村初中学习困难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研究报告》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教育学术会议并提交学困生教育研究论文进行会议交流多篇获奖。

3.课题研究的成效以及问题思考

3.1 研究成效。

3.1.1 学校方面。

通过这项课题研究,学校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讲述自己的故事——教育叙事。经常讲述和写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故事,能养成观察事件、思考问题、及时动笔的良好习惯,会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能够融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反思”、“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评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总结教育的经验——科研论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肯定给教师留下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及时总结出来,对同事是启迪,对自己是鞭策。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七次组织教师对各个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思考撰写科研论文,并汇编成专辑。

(3)探索解决的方法——教育教学。本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引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困生教育讲座等,促进学困生学业提高。这样,既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关注学生精神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农村初中,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课题从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入手,找到了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并制定了相应配套的措施,如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在学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1.2 教师方面。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多读书、善读书。子课题组学校以及成员订阅了教育教学杂志,如《课程教材教法》、《中外教育比较》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进行阅读,并且有针对地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这些阅读活动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通过对教育随笔的研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便捷的研究途径,去关注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以此刷新自己的教育生活。通过撰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使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提升科研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随笔中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

(3)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反思性学习是从教师的自身出发,从本质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不同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要求教师立足于自身实践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4)教师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极大地焕发了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写作的极大热情。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践。贯彻课题研究全过程,狸桥中心初中、狸桥片教研中心积极组织广大教师锐意探索,深入思考,开展了多次课题研究论文征集评选活动。2008年初,118位教师参加了“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调查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征文评选;2008年6月,开展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 征文评选;2008年6月,组织教师撰文参加全区第八届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征文评选和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2009年3月,开展了“学科学困生教育对策思考”征文评选;2009年5月,开展了针对学困生教育的“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我的教育反思”作品评选;2009年7月开展了“学困生转化典型案例”征文评选;2009年10月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评选。2010年4月,各校举办“我是怎样转化学困生的”教育经验报告会以及学困生帮扶经验交流会;2010年6月,片教研中心举办了学困生教育案例及个案研究征文评选。教师的几十篇论文获区级优秀论文奖;3篇论文获市教育科研论文奖;课题组组长、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获2008年全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两位教师的论文获三等奖;张家忠校长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获2009年全省教育科研研讨会交流论文评选一等奖。

3.1.3 学生方面

在这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初始期和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其个性的形成。因此,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项课题研究中,我们向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指出了“金钱至上”的弊端,引领学生要树立人生的理想,要为自己的目标而行动。

(2)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所测对象三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百分之四十五的学生学习成绩取得很大提高,甚至有一些学生成绩已经跻身中上等。卫东初中获得2010年区教育体育局中考教学质量提升奖,狸桥中心初中、南湖初中学生在2011年中考中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3)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习惯的比较,发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不是盲目地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去学习知识,能够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4)开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负责课题课题研究的四所学校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并对其中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展了“学困生”进步奖评选活动,点燃了学生进取的火苗。通过对“学困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加深了师生感情联络;使他们自我调控学习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最佳学习心态,促进自我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各种良性刺激的迁移功能,达到求知与做人的和谐统一,全面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课题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论证严密,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目标明确,思路正确;实施严谨周密,步骤稳妥,方法得当;领导重视,专家引领,教研人员协作,四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资料丰富翔实,成果比较系统全面。几年来开展的科学、有序的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们共同努力,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付出了心血,做了大量实际性的工作,促进了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广大教师对学困生教育问题的认识;为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业务素质的不断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平台;探索了有效的学困生教育的途径和教育方法,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了良好的农村初中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转变学困生的教育网络与环境,为新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关注学困生群体,促进了农村学校特殊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培养了教科研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组织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宣州偏远农村地区初中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2年1月30日,狸桥中心初中与安徽师范大学承担的安徽省“十一五”普通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其教育干预研究》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荣获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省级课题结题证书》。专家组鉴定认为,“课题组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的教育使命感,致力于本地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践研究,体现了可贵的教育情怀。从整个研究过程看,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工作较扎实,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同意结题”。专家组希望课题组继续探索,将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完善,努力实现“让每一位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教育愿景,为他们打下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2 问题思考

通过研究,本课题组成员感到尚有以下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深入研究:

3.2.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3.2.2 校内各学科教师协调配合的农村初中学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

预科教育论文篇(9)

论文摘要: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蓝本,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和源泉。教材的可教学性、可接受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成败。针对云南民族预科教育的实际,对预科教学内容的重新定位,对教材进行系统地分析,调整教学计划,精简教学内容,将课文的重点、难点突出出来,使之适应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新教材启动是喜忧参半

大学预科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的本/专科生必修的基础课,也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的最为薄弱的课程之一。2006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新教材,新一轮预科教材应该是力求改革并补充传统的大学英语预科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同时能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思索与遐想,期盼着新一轮大学预科英语教材及早使用。2007年9月,全省预科统一启用新教材,我们以积极认真的心态,加快进行更进一步的教材研究和探索,我们首先对新老教材进行比较性研究,新教材《英语》具有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贴近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英语知识,强化语言能力,提高思想品质和人文修养等特点。但该教材远远超出同等层次教材的难度,起点高,教学内容难度、信息量都太大,几乎是老教材的3倍;而预科教学学制短,开学晚,结业早,实际上课时间仅有7个月左右;另外,该教材没有建立多媒体教学基础。我们担心在目前现代化设备及操作手段欠缺、学生素质偏低以及实际上课时间有限等条件下,教材、教学把握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科教学的目的,难免会使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教材、教学研究责无旁贷

预科新教材已经选定,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获取知识和提高英语能力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面对、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云南预科教育的领头羊,我们深感?教材、教学研究迫在眉睫又责无旁贷。只有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为此,我们从了解学生的情况、预科教学的定位以及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讨论入手。同时,组织教师阅读有关英语教学方面书籍,从理论上充实自己,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提炼、总结,内化。

大学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一个特殊教学的层次。根据云南的省情实际,我们提出预科教学应坚持“以补为主,预补结合”的教学原则,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经过一年的预科教学,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成为能进入本、专科学习的合格生源,为他们能顺利从事各种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提出“以补为主”教学原则,这就是要纠正跨越预科层次盲目与本科层次攀比的倾向。避免教学内容贪大求深,脱离我省预科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的实际,重点放在抓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为了不把预科教育搞成简单重复初、高中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做到“补预结合”,使之与大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为预科生“过渡”到本科做好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准备。我们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完成教学工作,而且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给学生奠定一个比较完整、扎实的英语基础。为达到这个目的,花大力气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学对象,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基础,同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内容,将课文的重点、难点突出出来,拟定大学预科《英语》教学大纲及要求,得到了云南省教委的认可,努力适应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发展需求。

1.教学的要求

(1)语音。能运用国际音标正确拼读单词,掌握基本读音规则,朗读时,语音、语调、句子重音及意群划分基本正确。

(2)词汇。掌握1200单词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

(3)语法。掌握冠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基本用法,动词的时态、语态,动词非谓形式的基本用法以及简单句、复合句和虚拟语气的结构等。

(4)读。精读量:5500~6500个词;泛读量:12500~15000个词。阅读速度:每分钟55个词;能读懂语言难度一般的普通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事实及其细节。

(5)译。能运用学过的词汇和语法,或借助词典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汉语译成英语。

(6)说。学会简单的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能用英语回答教师就课文提出的问题。

2.教学内容

介于上述原因,该课程需完成教学内容及使用的辅导教材为:

(1)《英语》一年制上册中的1~10单元和下册1~6单元的课文(即:Part II Text)、课后练习。

(2)《英语》一年制上册中的1~10单元和下册1-10单元中的语法(即:Part IV)和语法练习。

(3)《英语同步练习》一年制上册1~10单元和下册1~6单元的相关练习及1~10单元中的语法练习。

(4)其它练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教学中不作统一要求。

三、教研成果令人欣慰

为配合教学顺利完成,我们又组织编写了大学预科《英语》学习指要一书,该书结合预科教学“以补为主,预补结合”的教学原则,对需讲授的课文篇目的重点、难点一一做出讲解,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复习等自学活动,同书配有试题12套,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考前复习、提高迎战能力。同时,为预科标准化组织教学、进行考试奠定了基石,也在全省的预科教育中取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全省预科统考中,我们对该套题中的部分进行使用,复习效果非常明显。该书现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整个教研过程中,我们不断激励预科英语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积极进行新教材的探索研究和教学经验总结和交流,在不断探索、分析、总结、反思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地发展,英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不排斥原有的教学法的运用,而是希望能借助多高科技这个平台,通过对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内容、教育的对象的研究,将以往所有的教学方法与语言学习进行科学整合和设计,力图以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语言的信息按不同学生的需求,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和感官,保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促进语言能力的迅速形成。要求教师自己从我做起,迎接挑战,主动提高业务水平,自觉掌握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并将之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改进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研究要向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课外教学的方向延伸。实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单纯地讲解者和指挥者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转变——成为教学组织者、学习指导者、平等的学习者、教学合作者以及课件开发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预科教育论文篇(10)

一、引言

“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教育实验”。教育实验研究属于行动研究,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收集资料)、传播发展(试行与修正、综合解释)等几个阶段。张定璋认为:“教育实验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提出一定解答的假说或理论构想并加以科学的论证,有计划地干预教育过程……”[1]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解决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构想并加以科学论证,有计划地对预科生施加新的教育影响,从中搜集和整理材料、数据,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和思考对策。

二、研究目的和对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探索提高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对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展开实验研究。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民族本科预科生。据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所知,民考民学生比较难管理,对学习兴趣不大,所以,专门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2009级民考民两个班,这两个班的预科生大都来自新疆,年龄在19岁左右。一个班为实验班(A),一个班为控制班(B),两个班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均相同,同为一个学期18周,一周8次16节汉语精读课。

三、研究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工具

自编的《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问卷表》和民族预科生的《汉语精读课程》教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实验前后根据需要发放《民族预科教育双语授课问卷表》、《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问卷表》,调查预科生对民语和多元文化教学的认可与了解。

3.数理统计法

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实验前后预科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果,验证实验假设。

4.实验法

自2009年8月开始实验方案的设计,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先后在实验班进行双语教学和多元文化教学实验。在双语教学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内容相同,课时安排相同,控制组用传统的汉语教学,在实验组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民语授课与交流,验证双语教学在增强民族预科教育中民考民学生的教学效果;多元文化教学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师和课时安排相同,控制组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在实验组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编的民族预科多元文化课程,验证多元文化教学对增强民族预科教育中民考民学生的教学效果的作用。

5.观察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参与观察和记录,了解预科生对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兴趣情况;课下通过观察预科生的生活及需求,了解多元文化的校园对预科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实验设计

(一)实验处理变量的选取

本实验以“组”变量和“实验时间”变量作为实验处理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实验设计,“组”变量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时间”变量分为“实验前”与“实验后”。

(二)实验效果检验指标的确定

本研究拟在实验前后测定实验组与控制组预科生汉语考试、总考评成绩得分,以考察民语和多元文化对预科生在汉语水平和总成绩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前后两种水平两种实验组别,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进行随机化分组,控制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施加实验因素进行实验教学。见下表:

为检验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能否提高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特别是民语授课是否会影响到预科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等,2011年9月10日,对预科生进行入学能力测试,测试试卷的内容依据民族预科《汉语精读教程》,实验前测的成绩仅代表学生以前的学习水平。之后,在实验班采用双语(民语和汉语)上课,教学内容融入多元文化,在控制班仍采用的汉语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也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实验结束后采用相同的能力测试,测试内容的难易度和实验前的测试相似,实验结束后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汉语精读课程》是民族学院或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中民考民预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来自不同地区的预科生汉语水平悬殊较大,因此,在试验中须控制一些因素:

第一,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没有多大的差别,否则,就很难通过学生平均成绩来分析两个班的实验情况。

第二,一般来说,在语言学习方面,女生优越于男生。社会语言学中相关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在语体、会话方式、语言规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也有研究者认为,“女性比男性对语言的规范性及语言地位更敏感”。[2]因此,在试验中,控制组和试验组的男女生比例要相当。

第三,不同时间上课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实验中的两个班级上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段,一周8节课,实验持续一学期,也就是从2011年9月10日至2012年1月10日。

第四,实验班和控制班为同一老师授课。实验班课堂多用民语,内容多涉及多元文化,控制班按传统的汉语和汉文化为主授课。

第五,实验者考虑年龄、性别、起始成绩、智力、动机、态度等因素。

五、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测

1.实验组和控制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异同

实验组采用少数民族语言上课、教学内容涉及多元文化等进行实验干预,实验初期主要采取感觉刺激法,如让学生在学习前观看教学片、展示少数民族文化、聆听少数民族语言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相机将学生的动作拍下来,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进行学习。控制组仍按传统的固定的汉语教材和汉语言授课。两组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有异同,实验组除了讲解指定教材内容外,播放一些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汉语和民语交叉使用;控制组播放教材配套光盘,按教材内容讲解。

2.实验前测总结分析

控制组仍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虽然颇具理性化和规范化的课堂仪式只是现代教育在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任何学校的课堂上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几乎雷同的展演,但授课老师重难点突出,注重师生互动。笔者纳闷的是,这么高质量而又重要的课,学生为什么不能按时进教室,而是“纷至沓来”。

据调查和访谈所知,这个班学生来自5个不同民族,绝大多数是维吾尔族占58.3%;哈萨克族占33.3%;柯尔克孜族占4.2%;乌孜别克族占2.1%;汉族占2.1%。他们汉语水平高低不一,汉语基础较弱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语言障碍,这样,他们的学习压力就很大,难免会出现自卑心理现象,就经常迟到、逃课,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或许就像Weiner等人所认为的,个体过去的成功、失败的经验、成功失败的组合模式、他人的成功率和失败率等诸信息对成败归因判断产生影响又会进一步影响随后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3]

教师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是决定学生学业成就的最重要因素,但不能成为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基础和文化背景也是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最重要因素,否则,无论是多么优秀的老师,课堂上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试图为不同民族的学生提供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共同的环境,正如杜威所设想的:“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不同风俗的青少年混合在一所学校里,为大家创造一个新的和更加广阔的环境。共同的教材使大家习惯于统一的观点,比任何孤立群体的成员看到更为广阔的前景。”[4]但外来文化价值观与本族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造成了文化适应方面的困难,也为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教与学实验过程

教学是传递、选择、发现、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聚焦课堂教学是提升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将课堂置于文化的背景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因为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

以课堂为展演舞台,以第一周某一次为例进行多元文化融入民族预科教育的实验,时间为两个课时(100分钟)。[5]

1.导入(10分钟)

精彩的导入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民族预科汉语精读课程以“精练”为原则,所以,导入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导入语言尽量使用某一民语,依据生源所属民族多少将少数民族语言排序使用,也可依据课文内容。

导入的内容应是少数民族文化,尽量与当天所学课文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成语故事、语言故事等。

2.引导(25分钟)

积极引导,诱趣。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引导时采用不同的民语,但老师总体讲解时使用汉语。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获取了不少相关信息,但基本上是杂乱无章的,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阅读课文,诱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情趣。

3.思考(30分钟)

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难点、疑点,自己设置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使用本民族语言就本民族的环保意识按民族进行分组讨论,展现本民族文化。

4.设问(30分钟)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我们绝不能忽视教师在自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仔细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了解专家和同行的教学思路,吸取精华,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即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并巧妙提问,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堂模拟演练,逐渐把知识内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在课堂出现的、发生的和潜在的现象和意识进行总结,除指定学习内容之外,温习了哪些少数民族文化知识。

总之,依据预科生的文化背景,融入多元文化,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平等、信任、合作的学习环境,促其自由和谐地发展,使学生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与教育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参与问题的解答,参与问题的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师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预科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民族预科教育质量。

(三)实验后测

一学期的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再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实验后两个班的汉语精读成绩。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运动成绩做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后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两组的成绩在同一水平线上。

实验后两个班预科生必修课程平均分测试成绩

从上表不难看出,实验后的实验班并没有因为课堂使用民族而影响总成绩,相反,总成绩总体上比控制班高。

为了检验课堂上适当使用民语和内容上融入多元文化会不会影响预科生的汉语成绩,实验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同一时间和同样试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从下面测试结果的表中可以看出,使用民语授课和融入多元文化并不会影响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学习,因为注重民族预科生的多元文化背景,使民族预科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验后两个班预科生汉语精读课程测试成绩

(二)实验结果简析

实验班预科生实验前后的成绩呈现明显的差异,实验后的成绩有了较大提高,有语言、认知、文化模式和文化资本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在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里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比率仍然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高校是“严进宽出”,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比率从来就很低,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预科阶段是进步了还是停滞不前或落后呢?归因理论是一种以认知的观点解释动机的理论,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1974年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6],但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是建立在“探索理解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机”[7]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虽然寻求理解只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的一种,但归因的动机作用对后继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定璋.教育实验的历史考察和本质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04.

[2]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Weiner B.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9(71).

[4][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8.

预科教育论文篇(11)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