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5:39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1)

阅读了曹诗图教授《旅游审美概论》之后,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不敢妄作评论,唯怕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故用读书心得的方式将该书特点概括之。

一、教材编写方式的先进性

以往的教科书多在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上下功夫,故严肃有余、几无活泼已成教科书的通病。曹诗图教授编著的《旅游审美概论》一改以往教科书编写的风格,将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这“四性”紧密结合并把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有机地融合于教科书中,这是该教材的先进性之所在。深挖旅游审美的科学与文化内涵,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为宗旨贯穿于全书中;全书各章前有“学习导引”、“学习目的”、“学习重点”,章后有“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及“案例阅读”等,规范、系统、全面;教材编写遵循“旅游审美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主要旅游景观与文化艺术门类的审美原理与实践――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导游、酒店)等审美实践”的逻辑与思路,内容安排层层递进,从自然风光的赏鉴到人文、艺术、社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审美,红线串珠,一气呵成;教材选材独具慧眼,用材精当。仅以案例和阅读材料而言,如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古典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的大作《说园》,堪称美文;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北京故宫建筑特色与艺术赏析》一文,颇具代表性;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书法家沈鹏的作品;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画家范曾和吴冠中的作品;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民族器乐大师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民俗文化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文豪沈从文的作品《过节和观灯》的部分内容;旅游服务审美一章中的饭店审美选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香山饭店,等等,可谓眼界高远,精品荟萃。教材图文并茂,全书精选插图140幅,件件堪称精品,幅幅赏心悦目。文字表达准确、生动、精彩,读之朗朗上口,有脍炙人口之感。该书读来如坐春风,形同“审美散步”,完全是一种愉悦享受,自然能引导学生寓学于乐。曹诗图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著书20多部,并多有创新。如先后出版的《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长江三峡学概论》、《旅游哲学概论》等都是填补学科空白的力作,不少著作与教材获奖。《旅游审美概论》的出版,又开创了教科书编写方式的新风格,实在可喜可贺。笔者以为,目前像这种优秀的教科书,实在是罕见,其先进价值和启示作用不可低估。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性

此段文字与前者可能有部分重复之嫌,但这里旨在强调教科书的艺术性。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界的同仁们都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互通共融,因此素质教育已是全球的共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求文理兼容,学文科的应懂点理科,读理科的应学点文科与艺术的东西。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论,人体的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应同时开发,这将有利于人的智力充分发挥。以往多数教科书总以科学的严肃性为由,忽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往往把教科书条文化,内容生硬,读之味同嚼蜡,令学习者望而生畏。《旅游审美概论》这部教科书掀开了一窗清风,以艺术的笔调彰显科学的活力。例如作者在鉴赏中国传统建筑时,生动概括各类建筑为:古城建筑――“华夏文明的缩影”、宫廷建筑――“传统建筑的典范”、陵园建筑――“永恒的归宿”、寺庙建筑――“红尘世界的倒影”、石窟建筑――“宗教与艺术的殿堂”、古塔建筑――“装点山河的神笔”、桥梁建筑――“力与美的交融”、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的镜子”等等,其中文字叙述更是引人入胜,把一件件古枯的东西活现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把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建筑审美中统一起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只有两者的会合方可达到顶峰。众所周知20世纪苏美的“星际空间”之争,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前苏联滞后,而1957年前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空――开创了人类的“星际空间时代”。美国为之汗颜,故在1963年由哈佛大学进行了20多年、花费1亿美元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其研究结论是: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方面均领先于美国,这期间俄罗斯出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单就绘画方面,有人说19世纪如果美国能推出10幅世界名画,那么俄罗斯就能推出100幅。实践证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互补互促,共同完成整体思维过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极力主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因此,教科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当是时代新的要求。

三、旅游审美内容的丰厚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共分为旅游审美概述、自然风景与审美观赏、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观赏、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欣赏、中国饮食文化与审美欣赏、民俗文化与旅游审美、旅游开发与审美、旅游服务与审美12章。囊括自然、人文、艺术、社会各类旅游资源的审美以及旅游开发审美与旅游服务审美,旅游审美的对象无所不包,可谓旅游审美的“大观园”与“全频道”。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类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点与审美原理,还重点阐述了审美鉴赏方法。关于审美鉴赏,作者总结了自然风景审美的24字诀,中国园林审美的7点方法,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6大要点,中国书法鉴赏的5个要领,等等,旨在引导读者在旅游审美领域自由漫步,寻幽探微,洞悉真谛,品味生活。

雄伟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蜿蜒的江河、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凝聚于作者的笔端,诗画一般的语言给读者展现出自然风光的天地之大美;一方园林、一栋建筑、一尊雕塑、一贴书法、一幅绘画、一曲音乐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如此的精美鲜活。如雕塑审美中,书中列举“五台山南禅寺的唐塑――天王和女菩萨两手相携,眼神相接,递送秋波……”,雕塑的微妙微俏,评论的入木三分,旨在引导读者在鉴赏雕塑的神韵之美中悟出唐代文化“是一种博大、开放的时代文化。”又如在书法审美中,教材中写道: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在于它与中国文化之道紧密相连。书法家作书的创造过程,观赏者欣赏书法的过程,也是深刻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对非质实而虚灵的气的模拟,用笔墨的浓淡、枯润、虚实和周流的运转的书法来表现最令人体悟了。所谓“气脉不断”、“笔断意连”乃至“气韵”,都是因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具有一种较高的境界。总之,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文笔充满哲理与诗意,内涵深厚,意蕴深远,可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宏微巨细尽在书中。

四、时空纵横的整合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编写具有时空结合的大视野,将旅游审美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中西比较。如中国造园艺术、传统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历史发展演变等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审美的时间观。全书12章中除了旅游审美概述、中国书法、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章节外,各章都进行了中西审美的比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比较内容颇具深广度,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其足见作者融汇中西的学术功底。有的章节如音乐、园林、建筑、饮食等审美,还进行了区域分析,阐述了地域风格之美,具有旅游审美的空间观,并突出了旅游的异地性特点。无疑只有在洞悉文化史和比较文化的基础上并把握旅游本质的前提下方可作出如此全方位的精到比较,进行旅游审美时空纵横的整合,其“究时空之际,通审美之变”的境界甚为难得。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2)

二、教学设想与教学实践

在我的建筑艺术课程教学中本着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根本目的,并结合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践以及联系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参与欣赏、参与社会实践。1995年,尹少淳教授在《美术及其教育》中提出“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即融合情感、智力、技术创造,四个价值系统于一体,注重它们之间综合效应、群体功能的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应该注重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从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发生的各种关系,了解建筑与相关各学科的逻辑入手,使所学各个学科、相关知识得到有效的整合。“建筑属于这个世界,诉说着关于世界的种种”。如果学生有机会通过了解建筑设计前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并且能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问题,深入实践,考察实体建筑,让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对美的追求和理想,从而以艺术来净化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其实所有的人类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有着相同的主题,因为有想要表现某种东西得欲望才可能会有优秀的作品产生。因此在建筑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在社会实践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很难长久保持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理论多于实践,高中学生的课程设置本身就很紧张、枯燥,如果美术欣赏课依然一味的理论灌输,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因此如果有机会安排实践,一定是学生欣喜并期盼的。柏拉图曾说:“生活应该当成游戏来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建筑艺术教学当成生活来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实在在的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尝试对所在学校、家庭或城市的某个建筑进行实体研究,一定会受益匪浅。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建筑一课之后,让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城市的古建筑张家口堡(堡子里)古城,体会古建筑风格布局、屋顶形式以及沿角装饰,并且能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的沉稳、大气以及构造的科学严谨,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所谓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我国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设置与实际课时相差甚远,学校往往为了给高考科目更多的课时而挤掉艺术、体育等科目的课时,而使基本课时不能保证完成,更别说这建筑艺术只是欣赏课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如果在建筑艺术课程中加强社会实践部分没有足够的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在足够的课时前提下,更需要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3)

The Analysis and search of Architectural art Charm

Lou Shi-feng

( Pingdingshan City Planning Bureau Planning Center, Pingdingshan,henna 467000 )

【Abstract】Th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is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material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auty effect, aesthetic power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chang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e artistic charm of sta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artistic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in exploring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rt contains the charm Some clues.

【Keywords】architectural art charm; nature;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Methodology

1.前言

建筑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建筑艺术欣赏者刻意探寻的秘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与探寻建筑作品蕴涵的艺术魅力的一点线索。

2.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

建筑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是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因此,研究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就必须把它置放在整个建筑艺术活动的审美调节机制之下来考察、研究建筑艺术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建筑艺术魅力只是建筑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中介,它不是建筑作品自身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审美系统复杂运动的产物。

2.1建筑艺术魅力具有系统性、多因性、动态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艺术魅力是建筑作品的美感动力系统,它产生于美的整体性,每个建筑作品的魅力都是一个系统,要揭示一个建筑作品的魅力的本质,就必须要考察它的系统结构。多因性是指构成建筑作品魅力的美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动态性是指艺术魅力表现为审美主客体在审美环境的作用下辨证运动的过程,它是动态发展着的。建筑艺术魅力的上述特点告诉我们,要弄清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它的系统结构。

2.2建筑艺术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建筑作品的再现因素、评价因素和表现因素构成了这个结构的三个方面。这个三维结构在运动中产生出三种不同方向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具体的建筑作品中表现为三种审美形态,即由建筑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愉悦性因素、由建筑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认知性因素和由建筑作品的情感性所产生的感染性因素,这就是建筑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建筑艺术的魅力,就是建筑作品审美形态的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复杂功能体系所激发出来的综合美感效应。

2.3我们把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界定为美感效应,就是说,艺术魅力并不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客观属性,而是人对建筑作品的审美关系的产物,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它是发生学的概念。因此,分析与探寻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不能仅仅到建筑作品中去寻找,而应该在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寻求解释。同时也必须借助辩证逻辑的方法,根据它的多因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对它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建筑艺术魅力的静态分析

3.1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一方面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应。建筑艺术魅力是建筑审美主客体辨证运动的动态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寻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素质与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我们首先应对引起美感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静态的分析。

3.2艺术形象是建筑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建筑艺术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建筑形象的魅力。建筑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作品产生美感效应的四个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处在艺术美的整体结构之中,是建筑作品产生魅力的内在根据。

3.2.1真实性。

艺术真实性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审美素质,是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的统一。它由细节的具体性、特征的鲜明性、内容的逻辑性、关系的整合性和价值的协调性五个因素构成,是现实感、真切感、逻辑感、生命感、历史感的综合。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感知的表象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知觉功能,使欣赏者产生某种如临其境的幻觉,从而激发出再认。

3.2.2新颖性。

审美感受的独特和艺术表现的新颖,也是建筑作品的基本要求。形象的个别性、变化性和表现的独创性构成了建筑作品的新颖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想象的自由性,激活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中的想象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了涉新猎异的满足感。

3.2.3动情性。

情感的深沉、情感的丰富、情感的辩证、情感的凝聚和情景的交融是动情性原则的五个具体要求,它构成了建筑作品的动情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情感的动力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情感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不由自主的情感陶醉,因而建筑作品具有感染力,激发出欣赏者的移情。

3.2.4蕴籍性。

蕴籍性指的是建筑作品生活内涵表现的基本原则。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特征,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理解因素,使得艺术形象的认识性因素与欣赏者的审美理解的功能相契合,从而获得回味的。

以上所说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艺术作品的四种基本的审美素质,它们的复杂综合正是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据或产生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艺术作品的信息状态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状态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审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当然,这种联系在建筑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表现形态是极其复杂的,故必须在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中才能看得清楚。

4.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

4.1建筑艺术欣赏活动包含着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心灵化的过程,一是欣赏者审美能力外化的过程。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建筑作品的审美特性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契合之后产生的,因此建筑艺术的魅力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而是发生的,不是先验的、静止的美感结构的复演,而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

4.2建筑艺术魅力生成的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二是欣赏者的个人条件;三是欣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魅力的产生就是这三种动因获得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艺术魅力的发生,是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和伦理道德结构等)与欣赏者的心理组织功能(包括对刺激的同化和异化机能)共同对建筑艺术美的信息系统在审美场(包括社会环境和具体欣赏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心理组织过程之后所产生的美感效应。从以上艺术魅力生成的心理机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魅力形成的过程在特定的审美环境中进行;二、心理组织功能和心理文化结构始终成相辅相成;三、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起主导作用。

4.3心理的层次之外,历史的层次也不容忽视,建筑艺术魅力的生成是人类建筑历史不断发展的伟大成果。从宏观角度看,人类审美的总体实践逐步赋予了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直觉力;从微观角度看,欣赏者个体的每一次欣赏实践都能够发展和完善他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总之,艺术魅力的形成,就是在历史的积淀和心理的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图式对建筑作品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是一种美感效应,是审美动力系统运动的产物。

5.建筑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

5.1建筑艺术作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超意识形态的抽象形式,即符号。作为建筑师创造的产物,它的内容是观念性的,独特的;作为欣赏者欣赏的起点,它又是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媒介,可以成为被不同的欣赏者共同用来寄托情怀的抽象形式,具有符号性的特征。

5.2建筑艺术作品是通过概念逻辑的告知、艺术形象的象征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三个层次来分别传达它的语义信息、形象信息和形式信息的。概念逻辑的告知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两个层次的信息传达都畅通无阻,不需要中介,而艺术形象的象征这个层次的信息传达却需要借助形象体系这个中介来进行。一方面建筑师用形象符号系统作为外壳包裹着观念内容;另一方面欣赏者为了超越形象符号系统的不确定性,又把它作为生发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外壳,即表现的媒介。正应为这样,建筑作品才具有了观念性和符号性统一的两重性特征,也就是说,作为观念形态的建筑作品必须首先过度成为激发欣赏者展开经验联想和情感表现的符号,欣赏者借助于这种符号的媒介重新创造一个渗透着欣赏者自己的观念内容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性能够使作品超越自身观念内容的个体性局限,普遍激起欣赏者群体进行经验和情感的表现。因此,建筑作品成为欣赏者个体经验与情感的异质同构的象征。因为是异质同构,故不求经验和情感的完全契合,只求结构特征相似,所以同一作品可以与不同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建立起感情的联系,从而产生普遍和永恒的魅力,这就是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并非来自建筑作品自身的某种客观属性,而是来自艺术欣赏中的象征表现运动,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社会性的象征功能。

5.3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艺术启示力,即具有超越作品内容自身的具体性而指向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内容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它能过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建筑艺术欣赏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艺术启示力。

6.建筑艺术魅力探寻的方法论

6.1建筑艺术的审美结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一是建筑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所唤起的深层意象;二是建筑作品的意象所指示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中包含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生活内容和建筑师个人主观的理解评价;三是建筑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蕴,即建筑形象和建筑空间的象征意向。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架构起了建筑作品的哲理和诗情,其基本性质是建筑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其依托是建筑作品个性特征表现的鲜明性,其表现形态则是从建筑作品个性特征中抽象出来,能够超越建筑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性而指向无限暗示性的象征意蕴。它是建筑作品触发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媒介,是建筑艺术启示力的源泉, 是建筑艺术不朽生命力的基因。

6.2建筑艺术的三个审美层次,决定了建筑作品欣赏必须按照对建筑形式的把握和建筑形象的感受、对建筑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对建筑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这三个互相联系的步骤进行。真正意义的建筑艺术欣赏,必须深入到建筑作品所涵括的象征意蕴之中。因此,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就必须运用新的方法论原则,即“远观”、“圆识”和“静悟”。

6.2.1 所谓“远观”,就是把建筑作品中复杂的多样性还原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审美观照,然后考察其内容、情绪是否展露得有序、和谐与完美。

6.2.2 所谓“圆识”,就是多侧面、多角度、调动各种经验知识去理解、认识建筑作品的内容。

6.2.3 所谓“静悟”,就是在欣赏中全神贯注,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让自己的心灵完全融入艺术形象之中,进行超实用的观赏,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经验,在凝神观照中进行心灵的象征表现活动,从而对建筑作品内容达到超出表象的理解,彻悟出深刻意蕴。

7.结语

建筑艺术的魅力是一个永恒而神秘的话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物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美感效应,它所涵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因此,对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也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漫长过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建筑师为此而付出艰辛和不懈的努力。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4)

【Abstract】Th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is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material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auty effect, aesthetic power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chang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e artistic charm of sta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artistic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in exploring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rt contains the charm Some clues.

【Keywords】architectural art charm; nature;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Methodology

1.前言

建筑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建筑艺术欣赏者刻意探寻的秘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与探寻建筑作品蕴涵的艺术魅力的一点线索。

2.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

建筑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是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因此,研究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就必须把它置放在整个建筑艺术活动的审美调节机制之下来考察、研究建筑艺术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建筑艺术魅力只是建筑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中介,它不是建筑作品自身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审美系统复杂运动的产物。

2.1建筑艺术魅力具有系统性、多因性、动态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艺术魅力是建筑作品的美感动力系统,它产生于美的整体性,每个建筑作品的魅力都是一个系统,要揭示一个建筑作品的魅力的本质,就必须要考察它的系统结构。多因性是指构成建筑作品魅力的美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动态性是指艺术魅力表现为审美主客体在审美环境的作用下辨证运动的过程,它是动态发展着的。建筑艺术魅力的上述特点告诉我们,要弄清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它的系统结构。

2.2建筑艺术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建筑作品的再现因素、评价因素和表现因素构成了这个结构的三个方面。这个三维结构在运动中产生出三种不同方向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具体的建筑作品中表现为三种审美形态,即由建筑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愉悦性因素、由建筑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认知性因素和由建筑作品的情感性所产生的感染性因素,这就是建筑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建筑艺术的魅力,就是建筑作品审美形态的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复杂功能体系所激发出来的综合美感效应。

2.3我们把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界定为美感效应,就是说,艺术魅力并不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客观属性,而是人对建筑作品的审美关系的产物,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它是发生学的概念。因此,分析与探寻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不能仅仅到建筑作品中去寻找,而应该在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寻求解释。同时也必须借助辩证逻辑的方法,根据它的多因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对它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建筑艺术魅力的静态分析

3.1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一方面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应。建筑艺术魅力是建筑审美主客体辨证运动的动态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寻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素质与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我们首先应对引起美感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静态的分析。

3.2艺术形象是建筑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建筑艺术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建筑形象的魅力。建筑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作品产生美感效应的四个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处在艺术美的整体结构之中,是建筑作品产生魅力的内在根据。

3.2.1真实性。

艺术真实性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审美素质,是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的统一。它由细节的具体性、特征的鲜明性、内容的逻辑性、关系的整合性和价值的协调性五个因素构成,是现实感、真切感、逻辑感、生命感、历史感的综合。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感知的表象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知觉功能,使欣赏者产生某种如临其境的幻觉,从而激发出再认快感。

3.2.2新颖性。

审美感受的独特和艺术表现的新颖,也是建筑作品的基本要求。形象的个别性、变化性和表现的独创性构成了建筑作品的新颖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想象的自由性,激活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中的想象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了涉新猎异的满足感。

3.2.3动情性。 情感的深沉、情感的丰富、情感的辩证、情感的凝聚和情景的交融是动情性原则的五个具体要求,它构成了建筑作品的动情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情感的动力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情感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不由自主的情感陶醉,因而建筑作品具有感染力,激发出欣赏者的移情快感。

3.2.4蕴籍性。

蕴籍性指的是建筑作品生活内涵表现的基本原则。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特征,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理解因素,使得艺术形象的认识性因素与欣赏者的审美理解的功能相契合,从而获得回味的快感。

以上所说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艺术作品的四种基本的审美素质,它们的复杂综合正是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据或产生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艺术作品的信息状态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状态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审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当然,这种联系在建筑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表现形态是极其复杂的,故必须在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中才能看得清楚。

4.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

4.1建筑艺术欣赏活动包含着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心灵化的过程,一是欣赏者审美能力外化的过程。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建筑作品的审美特性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契合之后产生的,因此建筑艺术的魅力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而是发生的,不是先验的、静止的美感结构的复演,而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

4.2建筑艺术魅力生成的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二是欣赏者的个人条件;三是欣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魅力的产生就是这三种动因获得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艺术魅力的发生,是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和伦理道德结构等)与欣赏者的心理组织功能(包括对刺激的同化和异化机能)共同对建筑艺术美的信息系统在审美场(包括社会环境和具体欣赏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心理组织过程之后所产生的美感效应。从以上艺术魅力生成的心理机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魅力形成的过程在特定的审美环境中进行;二、心理组织功能和心理文化结构始终成相辅相成;三、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起主导作用。

4.3心理的层次之外,历史的层次也不容忽视,建筑艺术魅力的生成是人类建筑历史不断发展的伟大成果。从宏观角度看,人类审美的总体实践逐步赋予了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直觉力;从微观角度看,欣赏者个体的每一次欣赏实践都能够发展和完善他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总之,艺术魅力的形成,就是在历史的积淀和心理的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图式对建筑作品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是一种美感效应,是审美动力系统运动的产物。

5.建筑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

5.1建筑艺术作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超意识形态的抽象形式,即符号。作为建筑师创造的产物,它的内容是观念性的,独特的;作为欣赏者欣赏的起点,它又是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媒介,可以成为被不同的欣赏者共同用来寄托情怀的抽象形式,具有符号性的特征。

5.2建筑艺术作品是通过概念逻辑的告知、艺术形象的象征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三个层次来分别传达它的语义信息、形象信息和形式信息的。概念逻辑的告知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两个层次的信息传达都畅通无阻,不需要中介,而艺术形象的象征这个层次的信息传达却需要借助形象体系这个中介来进行。一方面建筑师用形象符号系统作为外壳包裹着观念内容;另一方面欣赏者为了超越形象符号系统的不确定性,又把它作为生发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外壳,即表现的媒介。正应为这样,建筑作品才具有了观念性和符号性统一的两重性特征,也就是说,作为观念形态的建筑作品必须首先过度成为激发欣赏者展开经验联想和情感表现的符号,欣赏者借助于这种符号的媒介重新创造一个渗透着欣赏者自己的观念内容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性能够使作品超越自身观念内容的个体性局限,普遍激起欣赏者群体进行经验和情感的表现。因此,建筑作品成为欣赏者个体经验与情感的异质同构的象征。因为是异质同构,故不求经验和情感的完全契合,只求结构特征相似,所以同一作品可以与不同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建立起感情的联系,从而产生普遍和永恒的魅力,这就是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并非来自建筑作品自身的某种客观属性,而是来自艺术欣赏中的象征表现运动,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社会性的象征功能。

5.3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艺术启示力,即具有超越作品内容自身的具体性而指向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内容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它能过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建筑艺术欣赏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艺术启示力。

6.建筑艺术魅力探寻的方法论

6.1建筑艺术的审美结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一是建筑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所唤起的深层意象;二是建筑作品的意象所指示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中包含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生活内容和建筑师个人主观的理解评价;三是建筑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蕴,即建筑形象和建筑空间的象征意向。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架构起了建筑作品的哲理和诗情,其基本性质是建筑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其依托是建筑作品个性特征表现的鲜明性,其表现形态则是从建筑作品个性特征中抽象出来,能够超越建筑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性而指向无限暗示性的象征意蕴。它是建筑作品触发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媒介,是建筑艺术启示力的源泉, 是建筑艺术不朽生命力的基因。

6.2建筑艺术的三个审美层次,决定了建筑作品欣赏必须按照对建筑形式的把握和建筑形象的感受、对建筑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对建筑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这三个互相联系的步骤进行。真正意义的建筑艺术欣赏,必须深入到建筑作品所涵括的象征意蕴之中。因此,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就必须运用新的方法论原则,即“远观”、“圆识”和“静悟”。

6.2.1 所谓“远观”,就是把建筑作品中复杂的多样性还原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审美观照,然后考察其内容、情绪是否展露得有序、和谐与完美。

6.2.2 所谓“圆识”,就是多侧面、多角度、调动各种经验知识去理解、认识建筑作品的内容。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5)

向学生传授色彩知识与色彩组合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色彩构成教学的要求。色彩可通过不同的的体裁、多样的风格来表达人类情感的形式,体现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色彩具有象征性,能引发人的联想及情感的共鸣,不同的色彩组合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是不同的,种族、地域、宗教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也影响着人们对色彩的情感认知。丰富的色感是创新的源泉。怎样才能以清晰的脉络、适宜和高效的方法使学生感受色彩构成的情绪、理解其思想、挖掘其内涵、透析其技法,尽快让学生走进色彩构成的领域,丰富他们的色感呢?那就是将色彩构成赏析渗透在理论教学之中,通过学习、分析、借鉴典型的色彩作品,加深对色彩理论的认识,了解色彩运用的心理效应和情感特色,吸取色彩设计中的精神内涵,感悟色彩表现力,解决学习的被动性和机械性,缩短理论的消化时间,帮助学生实现其艺术价值的体现和艺术观念的传达,提升色彩修养,为色彩的创造性应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赏析色彩作品,不仅要让学生用眼睛看,还要让学生用心去读,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用脑去积累和存储。赏析中应向学生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灌输一些基本的形式法则和色彩组合规律,以帮助他们提高欣赏能力、构成能力。赏析中要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的思考与分析,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同载体的色彩表达中借鉴素材、激发美感,并能分析、归纳出有意义的色彩元素,进行色彩的联想,拓展和重构,使学生思维能够朝着前向、逆向、纵向、横向几个方面运动。

绘画作品的色彩构成性较强,赏析绘画作品可获得色彩构成技巧,获得画家运用不同色彩要素来营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感觉,来表现不同的主观情感的经验。绘画作品赏析中应将作品中的色彩和创作背景、画家生平、作品内容等联系起来,把一些西方现代绘画作品与中国绘画作品对比解构,便于学生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色彩构成理念融合起来。观赏后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各绘画作品色彩的特点和创新之处,考虑如何通过和谐、对比、雅致和气韵等几个方面来体现色彩的美感,如何通过色相、纯度、明度三元素产生色彩层次,如何把握色彩建构中的节奏与韵律,以及主调色、色面积、冷与暖的关系等,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观赏、评述和差异比较,使学生在感知、领会、感悟作品的过程中,锻炼细致比较、敏锐观察、分析的能力,为在色彩构成理念中形成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凡·高的《向日葵》用明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学生从明亮色彩中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朱砂与白色的运用,都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之感和永恒的色彩魅力。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成功地利用色彩来展示出人物纱罗和肌肤的质感。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给学生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表达方式。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具有淡雅、精致、含蓄以及超脱的意味,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使学生感受色彩运用所呈现的强烈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中国传统色彩的典范作品赏析,如京剧脸谱、中国服饰与建筑色彩等,都能给学生带来许多的启迪和宽阔的视野。京剧脸谱以色寓褒贬、别善恶的特征突出,并且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形式图案中来,从中可看到当色彩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通过京剧脸谱赏析,使学生透过色看到情,有利于形成利用色与线和形关系的创新思维。对中国服饰从颜色的反差、对比色搭配以及服装色彩与季节和体型协调关系等方面进行赏析,研讨互补色的使用,选择相近的邻色作的搭配技巧:分析各种颜色在纯度和明度上的区别与和谐,如何使之互相融合,取得相得益彰,达到肤色、体态和色彩美的效果。建筑中使用色彩作为建筑文化构件的一部分,能提高建筑的欣赏价值,表达建筑文化丰富的象征意义。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七彩阳光赋予了世界美丽的色彩,丰富的大自然,给予了无穷的色彩感受。让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研究大自然中的色彩对不同的人的心理感应,把握色彩在空间、光、量与质上的规律和可变幻性,体会大自然中蕴含的大气、美观、刚柔并济的色彩质感,感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的影响。

在赏析中,要让学生从具体真实的经历和作品观赏感受对色彩产生联想和抽象。联想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如:红色即可联想到火焰、盛开的花朵,也可联想到热情与幸福。色彩的心理感受伴随着思维的联想作用,促成思维的发散。通过对色彩作品进行技术层面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学习,体会彩色如何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绪,让学生获得从情感欣赏到理智欣赏的升华,而且对色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感性层面的提纲挈领的了解与认识,作抽象的形式思考,归纳出色块的造型、颜色和色块之间构成上的联系,把握色彩、色阶之间的转换、衔接以及色彩的过渡,色彩的冷暖倾向以及色彩的明度和彩度的变化规律等。通过色彩构成赏析培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并把人类的长期色彩文化心理积淀转化为学生的财富,获得开发色彩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6)

由于鉴赏课在高中应试教育中不受重视,它的存在没有体现素质教育本质内涵。鉴赏课怎样能引起学生的渴求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深入思考;怎样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是当前美术教师急需做到的。下面,笔者就针对如何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展开论述。

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鉴赏教学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很多作品我们只能直观的感受它的存在,而对其具体的形象却毫无所知,此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优化鉴赏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作品的存在。例如,在现代建筑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虚拟建筑软件如Sketch UP等加强学生对建筑过程的认识,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它可以使学生获得较直接的感性认识,减少学生掌握抽象要领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构建虚拟建筑场景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建筑设计作品的优劣,从而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达到优化建筑设计的目的。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现代建筑鉴赏教学中直观性强,教学生动形象,有沉浸感和临场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物功能的划分、建筑材料的认识、建筑光影效果的体现等,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可以通过构建虚拟场景来向学生展示,加强学生对设计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或术语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优化鉴赏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动手操作活动优化鉴赏教学

目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部分最缺乏的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缺乏实践的美术鉴赏只是形式上的鉴赏,而却不能深入其里。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学习。以笔者组织的“中国古典造型训练,结合地域特色”这个专题为例,这个专题联系主要结合中国建筑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其一,首先选取课本中的古典建筑或者构件,先通过图示分析历史成因及美学构成原则,然后进行具体数据和组合方式的技术分析,最后依照数据完成缩放比例的实体模型。其二,对所在地区的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依照测绘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实际可操作的情况,选取建筑单体或构件制作出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模型工具制作出实体模型或利用计算机建立起虚体模型均可。最后的成果可以加入个人的理解和创造,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实例。在这个课题的训练当中,着重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跳脱传统建筑原型以新的建筑形式体现传统建筑的构图美和意境美。

三、利用学生合作探究优化鉴赏教学

合作探究是我们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同学们的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对美术作品鉴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完中国古代雕塑作品欣赏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视频观察袁世凯陵墓神道石像生(见右下图)。然后共同讨论袁世凯陵墓神道石像的作用,讨论陵墓前放置雕塑的历史。并与自己了解的陵墓雕塑做比较。在做完这一系列事情之后,要求学生上网搜寻国内有代表性的陵墓雕塑图片,与袁世凯陵墓神道石像生比较。例如,霍去病墓的雕塑,唐太宗昭陵前的“昭陵六骏”,武则天母亲顺陵墓的“立狮”,中国佛教雕塑等。再上网搜寻国外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图片,并与中国雕塑简单比较。如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近代雕塑,现代雕塑等。根据以上的调查、讨论、收集,师生合作共同总结中、西方雕塑的不同特点。

1.西方雕塑的特点:西方古典雕塑以解剖学为造型基础,注重外在的视觉真实。人体雕塑融理想与写实于一体。并成为西方传统雕塑不朽的典范。文艺复兴的雕塑多是众多身姿雄伟、意志坚强、道德高尚的巨人形象,实现了对人的积极肯定和热情歌颂。西方现代雕塑创作手法殊异,艺术观念翻新,表现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艺术家的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

2.中国雕塑的特点:中国雕塑与西方相比更具有写意性、绘画性和装饰性。更注重以动势和情态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及旺盛的生命力。有些形体虽然也做夸张、变形的处理,但从不脱离具体形象的塑造。石雕作品常因材雕凿,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融为一体,表现出较强的装饰意趣。通过对比,让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了解世界上多元文化并存现象,优化了鉴赏教学。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就更明显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与新课程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引起更多一线教师的重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莉.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2)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7)

建筑自古便被视为一门高尚的艺术,而美学自产生以来,似乎便与这门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学思想和人类审美观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建筑美学的不断变化。美学是研究美、美感、以及艺术美的学科。建筑美学则是研究建筑美的特性及其构成因素和规律。建筑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与其他各门艺术有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存在着。”因此,我们需要把探究建筑的本质作为研究建筑美学的起点。

一、建筑的本质

建筑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所以一切建筑活动都带有人类的目的。建筑是人类目的的产物。最原始的房子解决的是自然矛盾,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这是古人对这种矛盾的形象概括。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渐渐的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如宫殿的建造,以壮丽的形象达到重威的目的,教堂的建造,满足人类与上帝的交流,摩天楼的建造,实现了资本家标榜财富的欲望,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已经不是单纯的房子所能比拟的了。可以看出,建筑目的的核心是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人才是建筑的本质。现在建筑的建造,营造出人的尺度的空间,以满足人的物质或是精神的需求,或者是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或者是强化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没有人的接受活动,没有人生活其间,建筑就好比一个没有演出的舞台,这是毫无意义的。

二、建筑的美学特性

建筑美具有时间性,我们对建筑美的欣赏必然要置于历史长河之中,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对建筑美具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及要求;同时建筑美又具有空间性,建筑空间是人化的“四度空间”,它是建筑美的独特魅力所在。建筑美是不能脱离特定时代的,它是一定时代意识形态的显现,必然体现时代文化特征在建筑上的烙印。密斯先生在《谈建筑》一文中指出“建筑依赖于自己的时代”“它是时代内在结构的结晶”,建筑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时代性,才使建筑的美具有活力。建筑美在属于时代的同时,也是属于地域和民族的。建筑美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升华。因而,建筑美必然是属于时代与民族的,只有把个人的情感思想融入到整个民族文化乃至全人类的情感表现中,从而在时代情感中抽象出共同的元素。这样创作出来的建筑才更具有魅力。

三、建筑美的欣赏

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建筑艺术欣赏。1)从社会历史方面去欣赏。例如,古埃及吉萨的三个金字塔建于公元前3 000纪中叶,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群体,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是世界建筑的七大奇迹之一。2)从社会文化层面去欣赏。古埃及信奉原始的拜物教,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并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3 000年后可以复生,所以特别重视建造陵墓。皇帝把自己宣扬为自然神,自然地把陵墓赋予高山的典型特征,希望自己死后仍然主宰着世界,并期待着再生。3)从建筑技术上去欣赏。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卓越的施工技术:石块之间贴合非常严密,连一个极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如何建成如此精确的正三棱锥形金字塔及250多万块重达2.5 t的石块到底是如何施工的,至今还是一个谜。4)从情感判断去欣赏。金字塔代表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对建筑艺术及其形式的深刻理解,是劳动人民伟大创造力和无尽血汗的结晶,被称为劳动人民的纪念碑。5)从艺术构思及表现形式去欣赏。吉萨金字塔采用天然的石灰石为材料,摆脱了对木建筑的模仿,与纪念性建筑的性质相吻合,象征着永恒,极富于表现力。

我们要从不同的层次进行建筑艺术欣赏。任何艺术品都是由表层和内层构成的,都是“意象”的物态化,是有“意味”的形式,建筑艺术也同样如此。建筑物首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它的外部形象,比如建筑的外轮廓、建筑的各个部分及细部装饰。良好的建筑形象,首先应当是美观的,一般应当是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建筑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不但是一个美观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传统、民族风格、社会思想意识等多方面的深层意蕴。因此人们在欣赏建筑作品的时候,不但要看到建筑外部的“形”,还要领略到蕴含在建筑中的“意”,即意象。

我们要辨证地、批判地欣赏建筑艺术。如今,对于建筑的评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评价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所以要用辩证的、批判的观点对建筑作品进行欣赏。美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为女医生范斯沃斯设计的住宅,它的外墙都是玻璃,中央有一小块封闭的空间,里面布置着厕所、浴室和机械设备,主人睡觉、起居、做饭、进餐都在四周通敞的大空间里。这个住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更何况让一个单身的女医生住在里面。所以,房子还没完工,这位女医生就已经同密斯吵翻了。范斯沃斯住宅没有很好地解决使用功能的问题,不能不说是这个设计的一个缺憾。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密斯运用钢和玻璃这样现代的物质材料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对这座建筑的细部构造进行了仔细的推敲,把它做成了一个非常细致考究的亮晶晶的玻璃盒子,一反传统建筑单凋枯燥的样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处处折射着工业文明的成就和时代的精神,同时阐释了他“一统空间”和“流动空间”的现代建筑的空间理论。这恰恰是这个建筑的更可贵之处,成为第二次大战后现代建筑的范例之一,正所谓“瑕不掩玉”。

由此可见,人们在欣赏建筑艺术的时候,必须全面地、综合地、理性地、知性地分析建筑的各方面因素,既要全面地看问题,又要抓住重点,注重建筑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这样才能对建筑艺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8)

艺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不断的欣赏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普通高校加强和实施艺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校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共艺术欣赏课,一直被教师们认为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因为当前中国的很多中学除了初中开设了一点素描、色彩的临摹课程及一般的歌曲学唱以外,类似书法、中外艺术史论、艺术欣赏等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很多学生对音、美常识和艺术史论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所以进入高校后开设公共艺术欣赏课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根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令人欣喜的是,各校都增开了艺术欣赏课程,文理渗透,全面地在各学科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这无疑是明智的举措。

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教学又是人生感知艺术审美教育和艺术技能教育的重要阶段。让艺术从艺术家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学的美育教学工作立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美育变为主动地需要美育。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实现自身精神意识的升华,对造就一代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风气也是大有益处的。

运用艺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还使他们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我们只要不断努力探索,就能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方法,使艺术欣赏这门课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发挥培养学生精神层面上的作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公共艺术课尤其是美术、书法欣赏课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大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历史、文化等,先辈们的艺术耕耘留下了无数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从夏商周的青铜至秦始皇兵马俑,从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石窟艺术到隋唐五代的宫廷艺术,从宋代的院体风格画到明清的宫殿建筑……它带领人们在历史的时空中敖游,它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思想精华,文化精华,这些艺术作品的传播本身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也是文化艺术的被掠夺史。在学习与探索中引发对祖国民族积极的感情,以史为鉴,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欣赏外国美术名作如《尖叫》、《生命》、《弗拉基米尔道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吃土豆的人们》等作品都具有人生教育的意义。通过对比作品主人公的人生境况和自己的人生,使学生对其苦难与不幸产生同情,对今天的幸福倍感珍惜,从而达到以美辅德的目的。

其次,它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艺术欣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又能促使他们科学的思考,尤其是艺术史的开放式构架更需要学生独立的想象和思维,这些以意象形式存在的知识和经验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素材,以一般思维模式转化为自由直观,从而极大地充实和提高了学生智力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层面的质量与水平。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酷爱艺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从而获得新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自己从事的科技活动,达・芬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是艺术大师而且是位科学家。钱学森说,他取得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夫人,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对他的帮助很大。创造力是思维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又是个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它是将来人才的必备素质,是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容,它对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的质量及全民族文化素质综合水准的提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再次,它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是视听艺术,这就使在艺术教育中要通过大量的感知训练。可以说,没有大量的艺术刺激,要获得敏锐而独特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感觉是不可能的。艺术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不是通过硬性灌输或纪律强迫接受而获得的,是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美和熏陶,感染了接受者。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美等多种心理要素得到了充分而又协调的发展,逐渐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

当大家普遍认识到艺术欣赏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校在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上的不足。通过了解,笔者看到,增开的艺术欣赏课程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挑战。在学制不变的前提下,尽管减少了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但安排给艺术欣赏课程的时间却少得可怜。要想教育质量不降低,出路在于调整艺术欣赏课的内部结构,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措施。

具体到普通高校的艺术欣赏课,教师要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与开阔学生的审美天地,让学生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如通过艺术史论的欣赏,懂得艺术的美感特征与技巧特点,懂得艺术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创境达意的表现手法。

世界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欣赏课时内,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在多大的程度上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笔者认为,安排教学内容总的原则是:勾勒艺术基本知识框架,更新陈旧浮泛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简言之,就是精、新、实、趣的原则。现就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美术欣赏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之。

“精”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突出艺术知识体系中内在的、规律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能以少胜多,真正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如西方美术中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意识:从古希腊美术中人的精神的确立,到中世纪美术对人的地位的扭曲,古典主义对人的理性的张扬,再到浪漫主义强调人的激情,现实主义的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追求,20世纪美术中人的失落和非理性的泛滥等等。在教学中始终抓住这一演变过程,比泛泛地讲各个时代社会背景、阶级关系、美术概况等,更能理清西方美术的发展脉络。第二,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中风格各异的艺术面貌及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德拉克罗瓦的名作《希阿岛屠杀》,对浪漫主义美术的崛起及其重大意义;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美术对艺术界的影响和冲击;印象派及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以及后现代诸流派的兴起及追求,这些都是西方美术史上的重大现象,而且围绕着这些美术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凝聚了历代思想家、评论家的智慧,这些问题既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也是拓展学生思路、训练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主体的内容。贯彻“精”的原则,其结果必然是压缩教学课时,我们用节余的课时可开设与美术相关的“比较艺术”内容,甚至将美术拓展到政治、科学、宗教等领域去,把讲授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透,给学生以启示,同时相应地改变教学方法,以问题式教学代替面面俱到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

“新”主要体现为:突破美术欣赏教学内容止于20世纪的框框,一直下延到二战后的当代美术,增加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新内容。就中西美术特色的比较而言,究其差异和历史上的相互影响,可追溯其文明渊源和展望未来美术的走向。同时,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应突破单一的社会政治批评模式,运用新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分析美术现象。如文化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等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比如,对库尔贝名作《浴女》的理解,不要仅停留于艺术层面的讲述,而应从人格理论角度把画家及作品理解成为对神、贵族叛逆和反抗的现实人格力量的代表,并从油画新技法角度去理解画家的“现实主义宣言”。此外,还可介绍美术领域内最新现象,范围可涉及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新趋势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介绍当今国画界对唐、宋工笔绢画和元、明、清文人画的新理解等,从而活跃学生思维。

“实”即教学内容的实在,即讲在点子上,也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取舍教学内容时应该坚持一条:学生已经知道的或是讲了以后学生还是不知道的东西,少讲或不讲,如现代中西美术许多理论问题尚在讨论中,在处理这一课程的教学时,不必纠缠于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而应在讲授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于实际运用。我们将美术欣赏分为上、下编。上编两章,一章讲基本理论,一章讲鉴别欣赏;下编则是中西美术比较分析的实际运用性讨论。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可以运用已经掌握了的中外美术知识以及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从事中西美术欣赏分析的实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趣”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应单纯追求奇趣,而应在精、新、实的前提下力求有趣。如“向日葵”为凡高这个不幸的艺术家一生热爱光明的象征,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画家?在教材上流水帐式的生平经历叙述中找不到答案。从文人画家徐渭豪放泼辣的大写意画风与画家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看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孤傲、冷漠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中以生动、丰富的细节,促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以自己的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自然地理解到,生活与艺术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艺术的执着,是凡高、徐渭、朱耷成为伟大艺术家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学的目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更注重发展学生获取艺术知识和欣赏的能力。在教学时,应该具体运用范、练、启、议四种方法。

“范”是指在教学中要体现出示范性。教师不只是传授结论性的知识,还应将得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技巧演示过程展示出来。比如分析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时,教材的结论说蒙娜丽莎以明暗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西洋传统绘画来讲,是个重要的发展。怎样理解这一空泛的结论?我们在教学中应从教材的分析入手,提出教材上的审美观趋于单向线型思维的一面,联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现实文化的矛盾、画家本人经历黑暗的中世纪和实际绘画创作过程以及前后其他画家作品,从油画画种的形成初期技法角度、从构图、题材、明暗(包括那个时期特有的富于古典味的色彩运用及不同于后来的印象派色彩的特征、意义),全面分析和理解教材上看似空泛的结论,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时从单线型思维到多维立体思维。另外,讲授水墨写意国画时当堂表演范画,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画具介绍到墨分五采焦、重、浓、淡、清的技法演示过程,乃至国画(文人画)中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计白当黑的写意观的课堂讲授与演示,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运用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分析问题的示范和引导。在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自己科研的体会,告诉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识,得出新的结论。

“练”就是自我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加强练习,以自己的积极思维代替被动的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练”,我们应该抓两件事:一是抓课前的预习,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二是写作美术欣赏课程的结业分析文,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作知识的能力。在讲授某一章节之前,预先布置预习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预习教材,必要时印发有关参考资料,学生必须在专门的预习笔记上完成预习题,记下预习中的难点和疑点,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增强课堂讲授的针对性。写作美术欣赏课程结业分析文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教师指导下的结业分析文的写作,学生的实际欣赏能力会普遍得到提高,部分学生会初步体验到欣赏美术作品及研究问题的乐趣,激发探讨问题、写作分析的欲望。

“启”指讲授中的渗透启发式。运用对比方式在纵横比较的开阔视野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比较中西方建筑风格样式,应从思想取向、造型特征到各自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宗教差异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中国建筑侧重于人与自然保持联系,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木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装饰形象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为其建筑特征。西方建筑中洋溢着人体美的希腊围柱式石结构,外观沉闷、内部亮堂阔大的古罗马神庙,象征着渴望与神保持联系,这种象征一直影响着拜占廷、中古俄罗斯罗马风格与哥特式建筑向高空发展,影响着现代建筑摩天大楼的建造。通过比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西建筑的不同之处,还会使他们进一步思索两大类建筑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发展趋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评价,意味着有新的评价角度,评价方法,或者不同的观念,这对学生就是一种诱导和启发。

“议”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一起的讨论。通过讨论交流,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训练学生对问题反映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我们应在教学中展开形式多样的讨论式教学,如插入课堂讲授中讨论,专题性讨论,结业分析文的汇报性讨论,“幻灯片观摩艺术沙龙”式讨论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启发性、研讨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结合起来,从总体上看,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又要注重示范性和启发性,这样对学生实际艺术欣赏的能力的培养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开辟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配合课堂教学和实现培养目标,我们可对此作些探索。比如与校团委合作搞“综艺大赛”,定期举办“艺术欣赏”宣传橱窗,开辟专门艺术欣赏网页,给学生开设讲座课之类,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思维,了解艺术特性,激发出他们的浓厚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9)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1世纪是崭新的世纪,学校要培养跨世纪人材,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而且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美术教学大纲中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面对这样的课题,许多教师感到无从说起,怎样在课堂上渗透呢?从哪个角度去渗透呢?美术教学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类型,针对这三大课业各自的特点,我认为应从不同角度,不同课型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绘画课:绘画在普通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绘画习作课中,教师在课题设计时要新颖。例如:采取《家乡巨变》、《迎澳门回归》等具有教育意义的题目,能有效地唤起同学们对周围新鲜事物的想象,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家庭之际,抓住这一有效时机,向学生讲叙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它们过去的耻辱和今日的繁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回归后的喜人景象,这些对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非常有利。 在写生课中,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一下户外风光的美丽,体会一下农村的变化、城市的繁荣,感受祖国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体验了生活的乐趣,认识到生活的美好,爱国主义情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形中就把这种情感描进他们的画面。 二、工艺课:工艺美术与人民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无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上都不可缺少。教学中可利用课堂中的制作内容来引导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民间美术等,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为世界罕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貌、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成为华夏民族美术传统的源泉。这可以使同学深深感觉到民间美术是一个丰富和珍贵的艺术宝库,使同学们在亲自动手中了解民间艺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打下良好的审美意识基础,虽然有些作品(如剪纸等)属土俗艺术,但它却与所谓“高雅”艺术具有同样审美价值,是我国民族美术和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同样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达到美育之目的。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建筑模型,来了解我国建筑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一大奇迹,建于隋代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进入世界桥梁的前列。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这样我们同学既能领略到祖国的建筑艺术,又能激发起一种民族自豪感来。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我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些画种。如汉代的画像石、水印、套色木刻等,它们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就,对其它国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也足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来。 三、欣赏课:国家教委决定在学校开设艺术欣赏课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开设艺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也就是说,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当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到思想的丰富性、艺术的多样性、知识的系统性和观赏的趣味性。美术欣赏教学始终是一个寓教于欣赏之中的过程,有些教师讲解这类课时,往往只是从用笔、构图以及色彩上来分析作品,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来分析作品,以此来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许多的背景后面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教师应该分析加工和利用。例如课本上的一幅作品《艰苦岁月》,取材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部队在革命低潮的一段史实,它通过一老一少的两个战士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的形象,歌颂了革命战士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欣赏使同学们能联想到艰苦岁月时期的那些南征北战,流血牺牲的烈士,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山东青年画家于长水创作的《中华百年祭》这一巨幅作品,它描叙的是一部民族屈辱史,有声有色地把中国百年出现的屈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我们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激励我们发奋学习。 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应注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美术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占用的时间太长,还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每一种课业类型,都能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很好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10)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全国文化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本着一贯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魄,《艺术百家》杂志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自2010年起,陆续分期分批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欣逢中华盛世,共襄文化盛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

(一)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研究

《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研究》于2007年度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批准号:07CA54;负责人: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冶青措研究员),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藏族〈格萨尔〉唐卡艺术》,共15万字,并配有包括《格萨尔》唐卡在内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题材的唐卡及部分反映唐卡绘制情况及画师的图片120幅。该成果在搜集、梳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格萨尔》唐卡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特色及其在藏族艺术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并对《格萨尔》唐卡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提出了建议。

该成果分为唐卡――藏族绘画艺术的瑰宝、仲唐――《格萨尔》唐卡艺术、《格萨尔》唐卡艺术的新发展、《格萨尔》唐卡画师、《格萨尔》唐卡的姊妹艺术、《格萨尔》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6章。

第一章:唐卡――藏族绘画艺术的瑰宝。分析论述了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佛教传入后唐卡艺术的起源,唐卡在构图、用色、创作、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唐卡艺术具有的广泛群众性与社会性,唐卡从内容、材料、绘画形式、地域、流派等方面区分的不同类型。

第二章:仲唐――《格萨尔》唐卡艺术。分析论述了《格萨尔》在安多、康巴、地区的流传分布情况以及仲唐的产生,《格萨尔》唐卡中的格萨尔形象特点、画面背景特点、反映的格萨尔故事、其他人物造像特点,《格萨尔》唐卡的绘画特色、艺术风格、供奉及欣赏等。

第三章:《格萨尔》唐卡艺术的新发展。分析论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相继产生的《格萨尔》精选本插图中新式唐卡在构图、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变化发展,以及《彩绘大观》中的《格萨尔》唐卡、甘孜州《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格萨尔30员大将唐卡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格萨尔》唐卡画师。概要介绍了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阿吾尕洛、绘制“基尼斯之最”唐卡的美术大师宗者拉杰、为《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点睛的泽仁巴登、绘制《〈格萨尔〉精选本》插图的东智才旦等《格萨尔》唐卡画师。

第五章:《格萨尔》唐卡的姊妹艺术。概要介绍了《格萨尔》壁画、刺绣及泥塑、石雕等《格萨尔》唐卡的姊妹艺术。

第六章:《格萨尔》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分析论述了《格萨尔》唐卡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经济价值等,《格萨尔》唐卡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格萨尔》唐卡艺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保护、继承、发展《格萨尔》唐卡艺术的建议等。

该成果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

――“唐卡”作为藏族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与壁画有着密切的联系,绘制在墙壁上的为“壁画”,绘制在卷面上的则称“唐卡”。“唐”,在藏语里是“展示”的意思;“卡”,在藏语里指被展示的物品。

――公元7世纪以后,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先后入藏,带来许多工匠和画师,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和古老的印度文化传入我国地区,对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唐卡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绘制唐卡的画师大部分来自民间,因而唐卡艺术又与丰富多彩的藏族民间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绘制唐卡的颜料提取自青藏高原特有的有色矿产与动物血,各种颜色对比强烈,不仅使画面的立体感增强,而且不易变质、褪色,使画面长久保持色泽鲜艳。

――在没有出现手抄本与木刻本之前,《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主要依靠民间艺人的说唱得以广泛流传,为了加强说唱时的效果,加深对听众的感染力,吸引更多的听众,一些聪明的民间艺人就以《格萨尔》为题材,绘制人物画及“格萨尔故事”,说唱时把它们悬挂起来,边演唱边解释,这就是有关《格萨尔》最早的“唐卡”画。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专门的类型,称作“仲唐”。“仲”,即《格萨尔》故事,“仲唐”,就是画有《格萨尔》故事的唐卡,并逐步发展成为藏族文化艺术的精品与瑰宝。

――解放前的及其他藏族聚居地,基本上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宗教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劳动人民没有地位,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学艺术也不被重视,不能进入艺术殿堂。唐卡中以佛经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德唐”、“协唐”占主流地位,它们质地最好,工艺最精美,篇幅最大,数量最多,价格最昂贵,流传最广泛,多悬挂、供奉于寺院、宫殿或农奴主贵族的宅院,一些较好的唐卡往往价值数十万乃至上千万元;唐卡中分别以藏医藏药、藏族天文历算为主要内容的“曼唐”与“孜唐”,也因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受到重视,第五世达赖喇嘛在建立噶丹颇章王朝、修建布达拉宫时曾集中当时藏区最优秀的画师绘制了《四部医典》彩色唐卡与历算唐卡,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并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而唐卡中以反映《格萨尔》故事及其人物为内容的“仲唐”,则主要通过民间说唱艺人自画、自用、自卖、自我欣赏,质地很差,甚至连一块像样的画布都没有,从历史上看,官方、寺院及农奴主贵族从未重视、支持过“仲唐”的绘制,但艺人们依然满怀激情的指画说唱,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显示出民间艺术极强的魅力与生命力。正因如此,国内外研究“德唐”、“协唐”与“曼唐”、“孜唐”的论著难以计数,而对《格萨尔》唐卡的专门研究亟待加强。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格萨尔》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格萨尔》唐卡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呈现出初步繁荣的可喜局面。(田军亭)

(二)正本清源――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体系的原创性研究

《正本清源――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体系的原创性研究》于2005年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5BF054;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共10万字。该成果从原创性这一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经验,指出中国近代现代建筑学研究本质性的西方中心主义视野使它从来不愿把本土民间建筑经验视为自己学科的基石与根源,从而提出“非西方方法的本土民间建筑经验体系”这一全新重大课题。

该成果内容包括五部分:一、框架性理论研究,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现象学的直观把握与建筑学的视野结合,以实践从“物质性、真实性、技艺、意义和场所”诸多方面的、建构学方式下的本土性建筑特征的分析与认知,形成“砌筑”、“土作”等地域性建筑语言范型与营造方法的体系性提炼,并以“景观建筑体系”以及“手工建造技艺”为核心内容,探索中国民间建筑中的非西方方法的回归与重构。收已4万余字。二、典型区域调查,立足于对中国本土民间建筑的研究,抢救性地调查了浙江省大量村镇乡土聚落,系统采集了69个民居村落的一手资料,为这个地域传统民居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图文信息。三、典型区域营造研究,节选收入一系列关于民间建造的思想与做法的研究报告,计3万余字。四、营造工艺试验,计10种。五、从乡土营造出发的“原创性”实践,收已两篇,计3万余字,建成案例两个。

该成果认为,众多所谓从保护出发的研究事实上意味着民间建筑工艺因脱离生产活动而消亡。因此,课题研究以专业研究方式深入民间建造活动,通过将其经验体系经实验室验证改良,支持和推动在新的城乡建设中广泛使用手工营造,这对保持和原创性发展中国城乡的本土文化特征,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可操作的广泛实用价值,对于矫正目前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的偏差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该成果集合实际调查、理论探讨和工程实践于一体,为重建以中国本土方法为核心的建筑学研究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为建立保持当代中国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设计实践也提供了可贵的范式。(小石)

(三)东西方戏剧观研究

《东西方戏剧观研究》于2003年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3BB019;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刘彦君研究员),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同名学术专著,共15万字。该成果通过对东西方戏剧观念的双向互动过程的研究,梳理了中国乃至东方戏剧自近代以来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了戏剧作为人类重要的艺术活动的本质和特性。

该成果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从原始巫祭到早期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仪式原则”的论述。其中涉及“祭祀仪式规范与原则的非日常性质”,“仪式性决定了东西方戏剧的共同的基因”等。并在“早期东西方戏剧观念的相异基因”这一节中,论述了古希腊戏剧的理性追求,以及精确性与逼真性理念产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舞台形态、呈现语汇、叙事角度,以及时空观念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早期东西方戏剧观念的相近特征。

第二部分,着眼于东西方戏剧在各自发展历程中产生的不同和分野。从“写实状态与非写实状态”的区别入手,着重论述了西方戏剧观念朝向写实主义倾仄的过程和阶段。列举了理性原则对戏剧的影响、透视原理与戏剧逼真标准的确立、对准确性的追求――“三一律”、绝对写实原则――第四堵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二者之间的一些本质区别。

第三部分,是基于近代戏剧发展中东西方戏剧观念的逆动而论述的。涉及到了西方对于写实主义的反动,回视东方的热情,对东方戏剧观念的贴近,以及趋向东方戏剧的假定性原则的设立等。同时,针对东方戏剧观念的倾仄,分别以“东方戏剧传统的”、“戏剧观念向写实方向的发展”、“舞台构成的改变”、“潮流中的异响”为题做了同等的论述。

该成果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的理论视点,研究方法坚持史论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论证相结合,很好地揭示了东西方戏剧观重大异同及背后的成因,并在很多方面提出了研究者自己的新见。同时,该成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而且也可体现在创作上。戏剧观念不仅制约着人们对戏剧的理解,而且对戏剧的文本创作和舞台呈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小石)

(四)音乐学世纪回眸

《音乐学世纪回眸》于2003年度被批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批准号:03BD040;负责人: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2011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该成果从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世界音乐学的发展与现状,对我国音乐学的总体状况及其各子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意见;同时也对音乐学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规范、工具使用与文体写作等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该成果从现代学术分类的角度,明确了音乐学是关于音乐的学术性研究和总结,作为人文――社会知识的一个领域,其目的是从各个角度对音乐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研究;分别概述了音乐学从19世纪的德国出现对音乐分门别类的系统化专门研究到独立学科的形成乃至作为音乐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科名称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音乐学研究、教学机构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大量科研、教学成果的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我国音乐学现有研究格局及范式多仅为对国外音乐学架构与思想的介绍、未能立足我国现有的音乐学学科架构与现状,缺乏最新学术成果的引入与吸收等局限性,亟待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前瞻性展望。全书共50万字,分为上下两编共16章。

上编为“学科领域引导”,旨在立足中国,以国内外音乐学学术研究的成果为依据,对音乐学的全貌与目前已经在国内外音乐学中得到公认的成熟子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文献、研究问题、研究现状、最新动向、今后的学科展望等进行梳理与反思。包括12章。

第一章“音乐学总论”,主要论述了音乐学作为一门研究音乐艺术与文化的学科的人文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的内涵演变与思想理念、研究成果的社会功用与文化职责、学科人才的知识及素养结构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梳理了该学科发展所经历的起步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对该学科一些专题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论述了该学科的对象、目的与相关学理问题,对学科的历史进展、重要文献、相关争鸣问题与方法论进行了深入梳理,并对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全面回顾了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对相关文献、主要学术问题及今后的学术动向展望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西方音乐史研究”,重点对西方国家的音乐史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世纪以来的西方音乐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音乐分析学”,对西方和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与论述,并对这门新兴学科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第七章“音乐人类学”,讨论了该学科的性质、范畴与目的,进而对西方和中国有关该学科的发展历史与重要文献、人物进行了梳理,并对该学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研究方法以及近年来所出现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八章“音乐美学”,对中外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梳理,对该学科出现的一些关键性学理问题提出了意见与看法。

第九章“音乐批评”,在较为准确地界定音乐批评内涵与对象的基础上,针对音乐批评的实际,论述了相关学理问题,并在回顾中外音乐批评发展史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中国音乐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章“音乐社会学”,全面考察了该学科的学理性质与定位,并在总结西方音乐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音乐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景。

第十一章“音乐心理学”,界定了该学科的对象、范围与研究意义,在清理中外学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该学科最新发展趋势与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第十二章“音乐教育学”,在全面梳理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学科历史与学科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中国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意见。

下编为“研究工具与写作规范”,是音乐学研究规范与范式的分析与总结,较为侧重学术实践中应用的方面,旨在对研究生层次以上的音乐学者提供实用性的研究指南,既有学理性的深入探讨,又有实用性的工具性指导,这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色是该成果的重要方法特征。包括4章。

第十三章“音乐学的研究工具与写作规范”,通过对音乐图书馆、主要音乐工具书、重要期刊以及相关网络资源的介绍,引导读者全面、准确地掌握音乐学研究的途径及方法。

第十四章“音乐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全面、深入地讨论了音乐论文的写作基础、音乐研究的基本规范、音乐论文的写作规范等方面的程序与规格问题。

第十五章“音乐书(文)评的写作规范”,讨论了书评的问题界定,在相关的优秀书评实例分析的辅助下,针对书评的原则、写法与特点进行了剖析。

第十六章“调查报告与采写问题的写作”,主要针对民族音乐学等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中常见的调查报告文体进行梳理,特别列举了田野调查中一般所应涉及的问题与方法,具有使用指导价值。(田军亭)

(五)我国电影观众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国电影观众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于2003年度获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03BC030;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李乃和教授),2010年通过专家组鉴定并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结项。该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我国电影观众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研究总报告》为研究报告,共计33万字。该成果以观众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为切入点,以观众为本位,直接进入市场的“终端”,为当今我国电影产业结构的重组并向现代大电影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成果包括以下专题研究:美国大片观众偏好研究、网上电影观众爱情喜剧片观赏行为研究、网上电影观众片观赏行为研究、美国科幻电影的观众偏好研究、青少年动漫影片的偏好和行为研究、青年受众韩国反转剧影视观赏偏好研究、电影博客对科幻片票房价值影响研究、电影置入式营销在消费者中有效性研究、网络口碑与电影消费者态度及观赏动机关系研究、农民电影观赏行为研究。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11)

中国传统园林是由山、水、石、木及建筑等物质元素构成,空间是由物而起,却是抽象的、虚无的。它消解了形式的羁绊,拓展了表达的界限,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真。正所谓“芥子是心,须弥是万卷,纳之于心,何所不可?”山水画家能在两度空间里用笔墨渲染皴擦“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里之峻”。造园者也能在三度空间中以土石营造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无限可能。“神与物游,思与境谐”表达了园林的实与虚、景与情的美好境界。“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空间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园林它正是在既定的空间上进行经营、分割,进而深化空间、拓展空间,从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园林中山、水、建筑、花木的高低错落、进退变化,存在着一种有机和谐的内在体系,这与西方古典园林理性、严谨的数理秩序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观空间形象。这种异化也深层次的反应出中西方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结构上的差异性。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在结构上是自由的,它的系统被隐喻其中,所谓形散而神不散。通过要素间的自由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空间系统,而这个自由的结构却因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这一造园宗旨而体现出了强烈的整体性。所谓有法无式正是这种现象的最好注解。

1 空间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边界与内外

消解的视觉边界,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交融与渗透,有效的拓展了园林空间的有限尺度,模糊了空间的界限,强调了空间的整体性,创造了有机的、无限的自然空间。

1.1 边界

空间的构成有许多因素,如地面的延伸与起伏,植物竖向上的高低变化,都会构成环境的空间感。园林空间界面围合作用在隔断外界视线,造成内向的空间的同时又成为观赏者观赏的景面。同时,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具体事物的形体、尺度、材料质感等多种构成方式,形成了丰富界面效果,达到虚与实、围与透的视觉效果。园林中山、水、花木与厅、轩、馆、堂等建筑空间构成了园林中的主要界面元素,也构成不同的形态和肌理。这些不同元素之间的穿插、组合,不仅丰富了园林的空间效果,同时也消解园林内部体系中明确的界限关系,模糊了空间的内外,极大的强调了园林空间的有机性和整体性,形成了心理感知的自然基础。

1.2 空间的内外复合

空间的内与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园林中空间的内与外在不断转换之中,既内而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合的整体空间模式。园林空间的两种不同空间类型,即内向和外向空间。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建筑内部空间有相对明确的界限存在,站在建筑内部景观视点由内而外,外部的庭院空间就相对于建筑内部而存在,成为视觉的观赏点。游走于庭院中,作为园林组成的单元即成为了以园林为整体的外部空间的系统下和内部空间系统。然而,当我们借景视觉远点的自然山水,那么有限的园林就成为内部空间而存在了。空间渗透、视觉的转换、游走路线曲折通幽,使观赏者不断在视线与场景之间游动,园林空间的内与外也在山、水、花木与建筑之间重叠与变换。中国传统园林中这种内外复合空间的存在,加强了空间内外之间的联系性同时模糊了空间界限的存在,使它成为空间系统的有机表达。

2 空间的系统性—层次与序列

2.1 空间层次

层次空间在园林环境中主要体现在景深的空间变化上,层次可以增加景观空间的景深,景深的层次变化又可增加园林视觉审美空间的丰富性。园林空间的层次和景深从视觉的角度来看,既涉及到园林静态观视的完整性,也包括园林动态切换变化的和谐性。受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画面空间层次和意境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将意蕴含蓄、景境深远作为园林审美的理想境界和营造园林的目标和原则。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也更强调动观的空间营造。

要造成园林空间丰富的层次和景深,空间布局的曲折变化至关重要。在古典园林中,这种曲折变化常伴随着行进方向而逐步展开。最有代表性的如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本来可南北贯通,却通过一系列狭窄的天井、廊院,转折七八次之多。中国古典园林中亭、廊、洞门和园墙是很特别的建筑,其视线是外向通透的,主线在分割空间层次的同时,也形成了两侧空间和景物的相互通透。如颐和园画中游西端透过敞轩的柱间挂落,远眺西山,柱楣挂落构成近景犹如景框,向外眺望西山风景更觉深远。水是分割景观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形成非常丰富的水景层次。江南园林虽空间有限,而水面分隔手法却丰富多变,以求得曲折幽深的空间变化。拙政园中部的小沧浪,是以小飞虹廊桥将水面分隔而形成的,越过空灵通透的廊桥北望,水流深远,空间极富于层次感。

2.2 空间序列

园林空间组织不仅需要根据功能和自然条件划分空间同时需要从整体上协调处理好各个局部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形成主次分明、抑扬顿挫、变化统一的空间序列。

序列空间反映了空间排列的次第关系,两个以上毗邻的空间就存着序列关系,序列空间与时间要素密切相关,在特定时间内通过路径,穿越不同区域所体验到的,因此园林序列空间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整体性问题。园林序列空间的变化与空间的引导、排比、过渡、对比有很大关系,相邻空间的开敞闭合,或规整、或自然、或纵深、或旷朗,都反映了空间序列的存在。中国古典园林序列空间的典型过程可概括为:起始段——引导段——高潮段——尾声段。但是就园林环境来讲,构成条件千变万化,有法而无式,很难进行机械的归纳,需根据园林规模、布局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园林空间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营造,每一局部空间的构成都与全园空间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边界空间是园区内空间的延伸,层次空间又构建起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外部空间的渗透性。由于园林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需求,动观又是其赏析的核心内容,因此无论是边界空间、内外空间还是层次空间,都存在着一个观赏视线运动和流动的过程,这又要通过序列空间的布局和营造而实现。因此可以说,边界空间、内外空间、层次空间构建起园林空间的丰富性,而序列空间营造则是使以上空间得到整体的统一与和谐,进而实现园林审美的完整过程。

3 空间的隐喻性

中国传统园林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自两汉以来,饱受儒、道、佛诸家的浸染,使之在文化层面上表达出诸多抽象的语义与深刻的哲理,形成内涵丰富的隐喻性空间。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归隐之风盛行,园林这一充满自然气息的居住场所自然成为了士大夫阶层隐于自然的良好场所。士大夫阶层寄情于山水之间,赋予园林对人格、精神、情趣的追求和表达,从而在与山水的共鸣中发现和强化自身存在的意义。因此,这一点也深刻影响着园林建筑的空间建构。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空间随着观赏者心中的意境可大可小,可收可放,“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种被观赏者意化出来的空间,虽然是虚幻的,但其审美价值要远远超出空间表现出来的实体形象,它体现了观赏者内在的审美情趣,与观赏者的个人经历、内在修养直接密切相关。无论是儒家的“修身”还是道家的“养生”,都十分强调作为个体人的人格和品性方面的自我修炼和提升。中国文人从事的许多事情,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修炼自身,以达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升华,比如作诗、文章、书法、绘画等等。这其中,造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自身、抒发内在情感的手段。比德自然、寄情于山水,造园者都试图通过空间场景的构建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和感受融入景物之中,而这些景物又反过来再次强化园主人传递出的情感,通过表达和再次展现,来强化和丰富人的内在情感世界,启迪人生。因此,虽然造园活动是营造景物的实体空间,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同样也是营造着个体的精神空间。同时,为了强化这种精神的传递,园林中的楹联、诗画、文章、匾额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所必备的造园要素之一,这些要素在营造园林隐喻性空间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园林的审美意趣,营造出了无限丰富的情感世界。

4 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有机性和系统性使园林空间有了整体性的表达,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强化了空间的趣味性和表达的可能性。同时园林空间通过隐喻实现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交流和转换,拓展和升华了园林空间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表达。伴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园林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以空间作为园林研究的对象,可以摆脱形式的羁绊去探究中国传统园林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建构起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契合点,实现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与世界园林扫描.华夏人文地理,2004(06):78-79

[2]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第一版北京.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2-13:5

[3]陈从周.梓翁说园.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