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4:35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1)

abstractreflection on teaching of computer aided landscape design wa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the selection of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relationship of computer aided drawing with hand painted,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mputer aided langscape design.

key wordslandscape;computer aided design;teaching

1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选择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完成设计工作,教学中所选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以后的应用都有很大影响[1,2]。教学软件的选择要从软件的适用性、通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从中选择出既符合课程教学目的,又操作相对简便,并且行业通用的软件作为教学软件。

1.1教学软件的使用现状

目前,各院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计算机辅助绘图,即学习如何用计算机把园林设计图纸绘制表现出来,因此教学中选择的教学软件主要是一些通用的绘图软件,如autocad、3dmax、photoshop等。之所以选择这些软件,一是因为这些软件在绘图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绘图功能强大,图纸绘制能做到精确和规范,软件能承担起园林图纸的绘制任务;二是因为这些软件具有广大的用户群体,使得这些软件知名度高,软件开发商也有较多的培训机构,软件推广比较到位,在园林行业使用普遍;三是有关这些软件的学习资料非常多,网络上的学习论坛比比皆是,使得对这些软件的学习交流更容易,这对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1.2存在的问题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在园林设计各环节的应用,这种应用应该包含多项内容,如设计基地基础数据的获取、设计图纸绘制、工程量计算、造价概预算等。由于当前所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些绘图软件,学生仅能完成计算机图纸绘制,这就使得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仅局限在辅助绘图上,对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不利。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较成熟的一些行业,辅助设计在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仍然停留在辅助绘图这种初级阶段,这与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高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应该引领和体现辅助设计的发展方向,而目前的辅助设计教学软件很难做到集成化和智能化。由于现在的教学软件并非专业的园林设计软件,它们的功能无法覆盖园林设计的全过程,要将其开发为适用于园林设计的集成系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仅对于园林绘图而言,要掌握好这些软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软件不针对园林行业,它们缺乏参数化的园林图形库,辅助设计的智能化难以体现。

1.3应对策略

由于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缺乏核心设计软件,开发能应用于园林设计各环节的园林计算机设计系统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以我国园林特点为核心集成化开发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至今仍未形成。国内外虽然也有一些园林辅助设计软件面世,但功能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并且这些软件的知名度低、社会用户量小,还不能作为教学软件使用。作为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软件,应该是一个完善的园林设计系统,能够体现园林行业发展水平,具备智能化和完备的园林图形库,具备集成化程度高,功能完善,将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概预算等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操作简便、易于使用,便于软件的获取,做到绘图精确、表现美观,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有广大的用户群,便于学习交流。开发适用于园林设计工作的集成化、智能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靠园林科研人员、软件设计人员以及管理层等多方面协同配合才能完成。

2计算机绘图与手绘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园林行业后,无论方案设计还是效果表达,计算机绘图已普遍应用。但这种应用也带来了一些争论,认为计算机绘图的应用削弱了设计人员的手绘功底的训练,计算机图纸的精美表现效果往往遮掩了设计的瑕疵,在园林行业应该对计算机绘图进行弱化或取消。对于这样的争论,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3-4]。

2.1计算机绘图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传统设计手段相比有它独特的优势,这也决定了计算机绘图应用于园林设计的必然性。计算机绘图精确、规范,它的点线位置和尺寸精准,绘图中经过简单设置可以很容易地按行业规范进行绘制和出图;计算机图纸便于修改和传输交流,设计方案的任何变动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修改,效率高且成本低,并且图纸是以电子文件进行存贮,在网络中传输和交流非常方便和迅速;计算机绘图美观逼真,能够直观的体现设计意图、完美的表现园林施工的未来效果,一幅计算机园林效果图的好坏有时会对设计方案的命运起到很大作用;计算机绘图包含的信息量大,图纸的绘制过程就是图形信息的输入过程,并且这些信息能够很容易被准确的提取出来供后续使用。

2.2计算机绘图的误区

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巨大的优势,它在园林行业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行业对计算机绘图的追捧也就无可厚非。但这种趋势也可能被学生片面理解,使学习陷入误区。

学习计算机绘图最明显的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学好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就可以绘制出完美的园林设计图纸。因此,有些学生放弃了需要大量训练的手绘练习,而单纯的在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操作上下功夫,期望以熟练的软件操作成为计算机绘图高手,但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会发现绘图中总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色彩的运用、透视的把握及空间感的表现等,使自己的计算机绘图水平难以上升到高层次。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将计算机图纸绘得好就能成为好的园林设计师,就可以承担起园林设计的任务。有些学生片面热衷于计算机效果图的表现,而置园林设计的内涵于不顾,只追求漂亮的构图这种“末”,却忽略设计构思的“本”,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只能成为计算机绘图员而无法成为园林设计师。

2.3应对策略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园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所以园林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行业对他们的要求。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强调课程的重要性是必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课程在行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但是这程强调应该是全面的。

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要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操作,对软件操作命令的理解越全面充分,绘图就越顺利,然而掌握软件操作并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部,单纯靠软件操作仅仅赋予了计算机图纸毫无生命的骨架。

要用计算机把设计表现充分,深厚的美术基础是必须具备的,色彩的运用、光感的调控、透视的把握、局部与整体比例的协调、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美术功底的支撑,而这种功底需要大量的手绘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提升。在计算机绘图中,依靠美工手段是正确运用才能给计算机图纸赋予血肉。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更应该强调设计的重要性,没有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成了无本之末。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依靠完善的设计才能给计算机图纸赋予灵魂。

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强调软件操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计算机图纸的完美表现离不开深厚的美术基础,更离不开精巧的设计构思。

3强化实践教学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园林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是课程尤为重要的方面,不仅巩固理论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可建立起学生面对未来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自信心,因而实践教学的强化对课程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3.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强化

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讲授软件操作命令,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课教学的上机训练,是对理论课的巩固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是实践强化的最有利也是最有效时机。教师应该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挤出一定时间,把园林绘图分解成若干园林要素,结合软件操作命令的讲解,把这些园林要素的绘制作为课堂实例穿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园林要素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在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并把园林要素的绘制作为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并提交,从而督促学生进行训练和掌握。通过这种任务式的实践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园林要素的绘制,为后期的成图训练打下基础。

3.2利用好网络

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信息的存储和传输,还是教学资料的搜索和利用,网络的存在都能提供极大的方便,也使得师生在课堂之外的即时交流成为可能。

一方面,网络可以作为教学环节不足的一种补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所有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开设学习论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来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服务器,教师也可以通过公开邮箱、网络硬盘、博客等形式跟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大的教学资料库。在网络上可以免费获取大量教学资料,信息量大,内容广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网络浏览,以丰富提高自己,及时了解教学以及行业动态,同时把一些有利于教学的网络资料介绍给学生。在网络上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园林论坛,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鼓励学生多看看别人的作品进行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绘图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3.3引导学生进入园林实战

辅助设计的学习就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在园林实战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最关心的。只有让学生进入实战项目,才能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建立应对实战的自信心。辅助设计的任课教师经常会承担一些园林项目的设计和绘图工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任务,从而让学生了解工作项目的流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以往的工作项目作为实战作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完成这样的实战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及绘图水平,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实际工作。

4参考文献

[1] 曾旭东,赵昂.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的发展趋势[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1):21-24.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13-03

随着社会人文和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园林专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园林专业的专门人才。从专业结构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覆盖的领域迅速扩大。从城市到农村,涵盖了一切人居环境的美化活动。在新疆,园林企业的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依据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岗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备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城市建设部门、园林、花卉企业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岗位要求。为满足社会及行业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园林科技学院承担学校绿化养护及嘉禾新居居住区绿化种植项目的实施,对顶岗实习及预就业实习企业的调研,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新疆园林行业发展和园林专业现状,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构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毕业生毕业班后的发展轨迹,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共同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及数字化评价系统,减少人为和操作失误,形成循环、动态、开放、不断完善的网上评价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接轨,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接轨。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教学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监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质量。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工作任务要求引入教学内容评价;将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融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将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公示于众,接受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的监督与评价,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3)

1 行业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园林设计市场的不规范性导致了设计者、设计单位良莠不齐。首先很多的非专业的、无经验的、职业素质不高的设计者充斥着设计队伍。其次我国实行设计单位资质分级制,不同资质单位的专业人员配置,场地、硬件设备要求,工作的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专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资质的高低或有无资质都不能准确地反映设计单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这种不规范性导致设计市场的不平衡的竞争。设计单位之间经常以降低设计费率来拿到设计业务,本来设计费率已经取了国家规定费率的下限,这种不正常的竞争更使得设计单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再加之业主经常要求设计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设计单位、设计师不能够投入精力进行设计项目前期的充分论证,后期的施工现场指导,最终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由于园林设计规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设计单位在方案与业主单位发生分歧时,常为了单位的生存和设计资金按合同规定比较准时的回笼,难以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有时甚至变成了业主单位的制图员。同时由于设计单位不能有效的对施工材料、园林小品、灯具、苗木等园林产品的使用和项目竣工验收发表意见,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进入施工中,影响了设计的最终效果。

2 园林设计师的培育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Olmsted, Frederick Law, SR.)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Downing, Andrew Jackson)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Bartholomew, Harland)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Baxter, Sylvester)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3 注册园林师执业制度

3.1 注册园林师的认证

建议分为助理园林师和注册园林师两级。助理园林师必须是经过认可的园林专业合格毕业的学生,选择一家园林师事务所实习,协助注册园林师工作,不得单独从事园林设计事务。注册园林师是在助理园林师实习期满后(建议2~3年),由领导其工作的注册园林师推荐,经过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的批准后成为注册园林师,可以单独执业,接受CFLA的监督和管理。

3.2 园林师事务所

由一名或多名注册园林师主持的设计单位。注册园林师负责景观项目的实施,业主只要找到园林师事务所,与设计师确定好方案后签订合同就可以了,而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单位的选择、现场的管理、进度的控制以及质量的监测等,都由签约的设计师负责。工程完工后,所有的质量问题也都由设计师负责。这种全权负责的方式,迫使设计师对劣质材料、不规范的施工企业避之惟恐不远,从而保证整个行业的规范度。一个设计师事务所要营业,必须有一定数量具备执业资格的设计师,事务所聘用设计师时不但要审核执业资格,还会查询设计师的诚信记录,诚信记录由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负责,保证了对执业设计师的有效管理。

4 园林师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管理园林设计师的专门组织,或者说功能不够完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1978成立)是全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主要从事国内外风景园林学术交流活动,举办规划设计、论文等竞赛活动,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人事厅或建设厅主要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管理面比较广,并不能对园林师进行跟踪管理。 因此设立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 Chinese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组织就成为必要,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进行自律管理。主要职能为园林师注册资格的认定,园林师事务所资格的认定,园林师执业业绩和诚信的纪录,园林师执业执照的发放与吊销,设计事故责任的判定,接受业主投诉,行业规范的制定等方面。这些信息对社会公开,以便业主了解设计师,为选择设计师提供帮助。

5 园林设计法规的完善

首先是对于《建设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条例》(2000)有关条文的修改,如第二章资质资格的管理等等。其次是一系列园林设计法规的建立,如注册园林师签字制度、注册园林师条例、设计收费标准、工作量范围标准、后期跟踪服务标准、园林设计标准合同、园林师事务所设立标准等等。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4)

2•搭建“实战式”教学平台

为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搭建“实战式”实践教学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重要的是能使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紧密相结合。学校应该与园林专业相关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校与市建设局、规划局、林业局、设计院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实战式”顶岗实训基地15处,搭建了稳定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很快适应实际工作。通过这种固定和机动的两种教学方式,来发挥该平台的作用,固定的“实战式”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外实验室、实习、见习基地及“实战式”的顶岗实训基地,机动的“实战式”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参与实际地方工程项目的建设。学校自己成立“园林专业规划设计创业中心”,申报园林专业规划设计相关资质,搭建稳固的“实战式”教学平台。近年来,在学院教师指导下园林专业学生共参与“张家界市林权调查”、“张家界三望坡度假公园规划”、“桑植县金科明珠绿化设计”等60多个地方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学生在这种“实战式”平台的建设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为了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扎实的园林景观表现技法基本功,突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具创新的思想,学校应该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我校每年定期举办“插花艺术设计大赛”、“手绘规划设计大赛”、“南方测绘技能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等专业技能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们的艺术潜能,提升了艺术修养,为他们今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3•执行毕业论文“双导师”制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专业教学的一个最后环节,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园林专业毕业论文推行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探索,通过创新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导师”制即由学校、企业各配备一名导师,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实践工程项目,共同选题,共同商定指导方案,共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我院园林专业推行毕业论文双导师制,并协助学院专门制定了实施双导师制的办法,聘请与规划设计类专业相关的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盆景式、经济师等13位专家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老师。近年来,结合实践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共有80多项。双导师制的推行,不仅确保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得到提高,而且大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5)

1.前言

 

专业硕士的培养本着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联合企业,聘请企业导师,学生深入工厂实习实践,培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学生。本学科制定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重点在跟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学术硕士相比,弱化了机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北华大学针对全日制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训、增强人才的应变能力的思路,建立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林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定位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向着校企联合培养,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准工程师方向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从事现代林业工程的某项工程职业所必需的既深又宽的技术,又要有整个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单独从事科技研发的实力,也无力承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但他们又对新技术有着旺盛的需求,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我国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创造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高校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创新。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企业解决不了但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设立项目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关切点,最终能够拿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成果,这样的项目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同时,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始终保持在理论方面的先进性,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性的知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能够和企业形成合作的首要条件。同时能够将理论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用最前沿的理论帮助企业不断发展。总之,只有校企双方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达成合作,才可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2.培养模式

 

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的特性出发。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就是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再结合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两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应关注的主要成分,并就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学位论文设计三个培养环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实践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采取双导师制进行培养,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北华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校内外导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推动者与指导者,导师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应该发挥特长,各尽其责,分别就实践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给予指导。校外导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了解研究生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在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1]。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践是帮助他们填平学校与企业之间这道鸿沟的有效手段。和大学生以积累社会经验为目的的校外实习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企业实践,不能只是从事一些日常性事务,需要真正进入工程项目,接触其中的研发环节,才能够达到实践培养目标。从时间上而言,不宜过短。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时间太短,学生不可能深入企业,实践也就流于形式;时间过长,又会影响后期学位论文设计。总之,鼓励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一段时间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北华大学为适应专业拓展需要,加强了林业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等。有多伦多大学特聘教授1人,东北林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人,企业合作硕士生导师7人。从学缘结构看有7人具有国外留学和合作研究的背景,队伍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最近几年,学校从国内非农林院校引进了多位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和视野,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使人才队伍得到了优化。

 

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采取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硕士学制2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授课、考核,同时查阅论文相关文献,做好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年,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实习,完成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解决企业生产、工程实际问题。

 

对学生课堂教学学校有全面的考核评价体制,师生互选;在教学中,坚持教授为研究生授课。根据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利用声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导师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若学生表现良好,毕业后就有机会留在企业工作,否则不予录用,因此学生都很努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企业方的认可。

 

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到现场进行讲解。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修课课程,一般2学分,由校外导师主讲。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与校外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培养我们的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校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与我们联合培养的企业有:1)北京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2)河北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3)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4)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公司。

 

5.实践环节的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来共同努力的事业。工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力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因为理论学习可以在学校完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培养锻炼,需要教育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目前两者的合作通常是基于项目的,项目结束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如何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合作要基于双方的需求才可能建立,学校希望完成项目,培养学生。企业则要求出成果,产生效益。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合作才可能顺利、持久[2]。

 

6.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北华大学将在以上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3]:

 

第一,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与开发,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实践环节,课程学习可以压缩,甚至忽略。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两年到两年半的学制时间内,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时间确实受到了压缩,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由此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这对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没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做基础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的,这一点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安排全日制工程硕士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接触真实的工程环境,培养实践能力,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加强校内导师对实践的指导,学生进入与校内导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践,是一种比较有利于校内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校内导师熟悉项目情况,掌控着项目的整体设计和研究进程,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指导学生提炼出实践问题,并展开实践内容。这种模式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常是共同完成课题的合作伙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容易沟通合作,合理分工。理论性的、方法性的、程序性的内容由校内导师负责,而设计项目细节,工艺流程方面的内容则由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位导师能够及时交流,共同推动实践活动的进行,确保实践的质量。

 

第四,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引进正高级职称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尤其是吸引海外人才。加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学高水平师资来校讲学或长短期兼职,促进师资的交流与合作。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18-02

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是贯穿高职教育理念的中心思想,实训场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训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功能

园林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工程、艺术、生态等专业领域,同时,园林专业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一定规模的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操实训环境,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条件。

二、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训场地的建设环节

高职园林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课堂实操、教学实习、综合实训和顶岗实训等环节。

(一)课堂实操环节

课堂实操主要是对课程理论作基础的实操练习或验证试验的环节。一般是教师讲完理论课程后,紧接着安排的实操课程,它是理论课程的补充,也是后续实训课程的基础。其实操的地点主要在校内专业的课室或实训室,具有时间不长,成本较低的特点。

(二)教学实习环节

教学实习是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理论教学后,带领学生到具体的实物环境中去认知理论的内涵,并现场实施一定的实操训练的教学。园林专业的教学实习一般可以安排学生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及园林施工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完成现场测绘、采风写生等实操训练的环节。

(三)综合实训环节

综合实训是学生在完成课程理论、实验和教学实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的实践训练环节。它要求有完整的、规模化的、安全的实训场地,以确保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系统性的仿真或真实项目的实操训练。综合实训的场地可以在校园产业园、校园仿真实训场地以及校园内部景观工程场地等。

(四)顶岗实训环节

顶岗实训是学生在校内完成了所有的理论及实习实训课程,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后,到相关的园林企业进行园林设计、施工、管理、苗圃生产及绿化养护等实践、生产及管理的活动。顶岗实训是以企业指导为主的实训,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或学年,是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最强的环节,其实训的场地可以是校企合作的苗圃场、园林企业的施工及设计部门、园林企业的绿化养护管理部门等。

三、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训场地的建设方法

根据高职园林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实训场地的建设按课堂实操场地、教学实习场地、综合实训场地和顶岗实训场地等4个主要部分开展建设。

(一)课堂实操场地的建设

课堂实操场地的建设,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提供实操的场所、仪器以及各种设施。目前比较普及的方法是建设理实一体化的课室,它可以满足理论与实操同时开展,使理论知识与实操便捷、高效地结合。按园林专业的特点,课堂实操场地的建设主要有:

1.设计类课程课堂实操场地建设。设计类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设计初步、植物造景等课程,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设计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室,包含了沙盘、扫描仪、专业制图桌、设计作品展示窗、投影设备等具体的内容。

2.工程类课程课堂实操场地的建设。工程类课程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工程等课程,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筑与工程理实一体化专业课室,包含了建筑模型、工程材料展示柜、专业制图桌、作品展示窗等具体的设备内容。

3.计算机软件辅助类课程课堂实操场地的建设。计算机软件辅助类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SKETCHUP、概预算软件等课程,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园林计算机应用辅助软件理实一体化专业课室,包含了计算机、应用软件、打图仪器、设计作品展示窗、投影设备等具体的设备内容。

4.植物类课程课堂实操场地的建设。植物类课程包括植物学、树木学、花卉学、植物栽培与养护、盆景学等课程,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植物栽培、生产基地及实验室,包含组培室、插花室、盆景园、温室大棚、苗圃场等具体的设备内容。

(二)校外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

校外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主要是借助校外的环境及企业资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纯考察学习,其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校内课堂实操场地条件的不足,强化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按实习场地的建设位置,可以有以下内容:

1.规划设计类课程校外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校外风景名胜区、公共园林、单位附属绿地、城市道路绿地等园林场地的建设,包括园林图纸资料、实习手册、专业导览系统、企业授课专家及交通规划等具体内容。

2.工程类课程校外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居住区园林施工企业、市政园林企业等园林施工场地的建设,包括施工图纸资料、实习手册及企业授课专家等具体内容。

3.植物类课程校外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校外的苗圃场、花卉所、植物园等企业单位场地的建设,包括植物生产资料、实习手册、企业授课专家等具体的内容。

4.综合类课程校外教学实习场地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南方岭南园林等园林场地的建设,包括路线安排、安全知识手册、实习手册、聘请授课专家、专业导览系统等具体的内容。

(三)综合实训场地的建设

园林综合实训是教师带领高年级园林专业的学生进行纯实操性的实践。园林综合实训场地是由学校或校企合作建立的规模化、系统化的仿真或真实的园林训练场地。学校在学生完成各门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其综合性体现在要运用包括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图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概预算以及园林工程等大多数的专业课程理论及实操技能,在集中的时间内,综合地运用于某一工程项目,并形成一定的成果内容,如设计图册及施工作品等。按综合实训场地的建设位置,可以分为:

1.仿真实训场地的建设。主要是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园林工程等课程的校内仿真场地建设,包括仿真设计、仿真放线、仿真施工、仿真栽植等材料及工艺流程的建设。

2.景观工程综合实训场地。主要是校园绿化、校内景观工程、企业绿化工程、市政园林工程等场地建设。包括到现场进行的真实设计、放线、施工、苗木栽植、预决算等真实性材料及工艺流程的建设。

(四)顶岗实训场地的建设

企业顶岗实训是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大三学生提供顶岗实训的工作,并主要由企业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的过程。其内容可分为:设计类顶岗实训场地的建设、工程类实训场地的建设、苗木生产类实训场地的建设等类型。

1.设计类顶岗实训场地的建设。园林专业设计类的岗位包括了描图员、电脑绘图员、手绘效果图员、设计师助理、设计师及植物配置等岗位。要达到设计类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要培养良好的设计创意、美术基础、电脑辅助绘图能力、空间概念以及设计思维,因此在建设顶岗实训场地的时候,需要与设计类的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对设计能力弱的学生可安排到企业的描图员岗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安排到企业使用CAD、PHOTOSHOP、3DMAX等软件绘图;对植物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安排到企业植物配置岗位;对设计理念强的学生,可以安排到企业的助理设计师岗位等等……通过理清学生设计方面的强弱点,选择合理的岗位,做到适岗适人,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为毕业生就业选择合适的岗位确定发展的方向。

2.工程施工类顶岗实训场地的建设。园林工程的施工包括了场地整理、土方工程、管线铺设、园路放线、园建建造、植物栽植与养护、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工序,是实操能力要求最强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高职院校学生价值的部分。园林的施工企业项目中,有居住区公园绿地、市政广场绿地、高速公路道路绿地以及单位企业的附属绿地等,目前在中国的大环境中,房地产的大发展,楼盘的大面积开工,为园林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岗位,因此,以房地产园林施工项目作为学校与企业建设顶岗实训场地的对象,是理论与实操结合最紧密的顶岗实训方法。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7)

园林CAD 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绘图速度与准确度的训练,从而达到熟练应用 CAD高效准确地绘图[1],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现如今,各高职院校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均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园林CAD课程,如何提高园林CAD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明确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园林工程制图为依据,是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 AutoCAD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园林工程图的绘制方 法;具备运用AutoCAD 熟练绘制园林工程平面图、立面图、断面图和施工图等的能力;具备解决绘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安排好第一堂课,要让学生了解园林CAD能做什么,有没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园林六角亭的绘制过程,在演示过程中着重介绍传统手工绘图与CAD绘图的区别,展示CAD软件强大的图形绘制和编辑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掌握学习方法

(1)熟悉CAD工作界面。了解CAD工作界面及组成部分的功能。

(2)基本命令学习阶段。应从最容易、最基本的绘图命令开始学起,熟悉命令提示选项的含义,正确进行人机交互操作。

(3)辅助绘图工具的学习。掌握CAD提供辅助绘图工具,不仅能精确绘图,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4)善于使用显示缩放命令。要善用AutoCAD所提供的显示缩放命令,以观看屏幕上的图形,增加绘图的方便性。

(5)熟练掌握编辑命令。编辑命令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绘图的速度。

(6)综合训练。学完常用命令并能用它们绘制简单图形,再进行综合作图训练,此阶段是提高AutoCAD使用水平的关键,因此要与专业应用结合起来。

4.深化教学内容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确定园林CAD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确定本课程学习的三大项目:园林设计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和园林制图符号绘制。其中,园林设计图绘制包括8个子项目:园林围墙设计图绘制、园林水体设计图绘制、园林山石设计图绘制、园林建筑设计图绘制、园路设计图绘制、园林铺装设计图绘制、园林植物设计图绘制、园灯设计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包括3个子项目:园林施工图文字与表格绘制、园林施工图尺寸标注、园林施工图打印;园林制图符号绘制包含4个子项目:标高符号绘制、索引符号绘制、指北针绘制、定位方格网绘制[2]。

5.改变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采用“教、学、做” 一体化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原理角度去解释命令实现的方法及应用背景。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熟练应用CAD软件的功能。教师在讲解操作过程时,应及时指出重点、难点、关键之处,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操作过程。讲解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简明扼要,有的放矢。教师要注意自己的速度,不可操之过急。老师讲完一两个命令,立即给学生练习,让学生马上熟悉该命令的用法和功能,这种教法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2)实践教学。采用典型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步骤为:①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本次实训的目的与要求;②学生分组讨论绘图的思路、方法、步骤;③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④小组代表讲解做题思路和关键步骤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相互合作的机会,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6.改革教学手段

将园林CAD课程安排在机房进行, 在机房教师机安装极域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时,教师在教师机上启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学生可以在学生机上同步观看演示过程。

(2)学生提问时,教师根据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其进行单独讲解或示范。遇到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将该学生的屏幕传给其他学生或由教师进行讲评。

(3)利用屏幕监视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时查看,以便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4)通过远程控制,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帮助[3]。

7.创新考核方法

(1)在考核内容上,由传统的“理论考核”为主、“技能考核”为辅,改为“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理论考核要求学生掌握CAD基本理论,技能考核是必须环节,以专业性的需求为基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专业图纸的绘制。

(2)在考核时间上,由“期末考试”为主,改为“过程考核”为主。将园林 CAD工程图以项目分为若干阶段,学生完成每阶段的任务后都要用CAD绘图,然后提交阶段性成果,由教师根据每阶段考核要求进行评价,改变传统只有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

8.开设第二课堂

(1)成立学生园林CAD协会。由园林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为对园林CAD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空间。教师给出选题范围,学生自己发挥,完成作品后,由学生、教师组成的评定组进行评选,将优秀学生成果在学校展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建立园林CAD学习QQ群。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园林CAD学习QQ群,开辟第二课堂,及时在群里学习任务、上传相关的素材、对群里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等。

(3)定期举行园林 CAD技能竞赛。每个学期举办一次由整个园林专业学生参加的园林CAD技能竞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比赛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并为优胜者颁发证书及奖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企业专家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对园林行业有更好的了解。

(4)增加专业认证。本课程学完之后,鼓励学生参加CAD工程师认证考试以及景观设计师、花艺环境设计师等职业技能考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9.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每次课讲解结束时,认真总结教学中的优缺点,如,学生是否掌握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是否遇到新问题;CAD操作节奏是否适合学生;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教学设计是否得当,等等。再次结合教材和学生掌握的程度,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教学水平不断地提升。通过教学反思,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0.结语

随着CAD软件的不断升级,园林CAD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更新,只有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平,包 华,周 清.《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的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7(28).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8)

一、行业现状

现代意义的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园林设计是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目前我国园林设计市场的不规范性导致了设计者、设计单位良莠不齐的现象。首先很多的非专业的、无经验的、职业素质不高的设计者充斥着设计队伍。其次我国实行设计单位资质分级制,不同资质单位的专业人员配置,场地、硬件设备要求,工作的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专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资质的高低或有无资质都不能准确地反映设计单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这种不规范性导致设计市场的不平衡的竞争。设计单位之间经常以降低设计费率来拿到设计业务,本来设计费率已经取了国家规定费率的下限,这种不正常的竞争更使得设计单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再加之业主经常要求设计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设计单位、设计师不能够投入精力进行设计项目前期的充分论证,后期的施工现场指导,最终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不平衡的竞争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设计单位特别是无资质的新兴设计单位。因为大型的设计单位都是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成立的国有单位,拥有很高的资质,在业主动辄追求高资质、境外设计师的情况下,占尽优势。但是这些单位毕竟是少数,数量上完全不能满足现今我国日益扩大的园林设计市场的要求,以及设计理论的创新。

由于园林设计规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设计单位在方案与业主单位发生分歧时,常为了单位的生存和设计资金按合同规定比较准时的回笼,难以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有时甚至变成了业主单位的制图员。同时由于设计单位不能有效的对施工材料、园林小品、灯具、苗木等园林产品的使用和项目竣工验收发表意见,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进入施工中,影响了设计的最终效果。

在园林设计日益对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今天,规范园林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园林师的培育、执业认证、管理,设计法规完善等四个方面。

二、园林设计师的培育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Olmsted, Frederick Law, SR.)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Downing, Andrew Jackson)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Bartholomew, Harland)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Baxter, Sylvester)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2.1 学科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在不同学校名称也不统一,有环境艺术、艺术园林、景观建筑、园艺、园林、风景园林、造园学、风景建筑、景园建筑、园林建筑等,甚至“造园林建筑艺术”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困惑。课程的设置也不相同,但毕业后都从事园林设计行业,这样不利于我国园林学科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其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已经有明确的说明,园林(090401)属于环境生态类(0904),农学(09)学科门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颁布的《林学名词》(1989)的行业规范也有了园林这一明确的规定。我们的各个高等院校应该规范的使用本科专业名称。

但是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上园林专业却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在这份目录上与园林有关的仅有一个专业和一个方向,即: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属于林学类(0907)农学学科门类(09),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与园林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对等的。对此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园林学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规划师过于注重系统和规限,建筑师又过于注重个人创造以及争取规限内的自由,园林师将以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消除空间的假定和不确定因素,推动多领域的合作。

虽然我们的现代园林行业起步比较晚,有着“国情”的限制因素,但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因素。我们的东方近邻已经做出榜样,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园方面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开始,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到1985年已经一跃成为此项研究的东方强国,开始输出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业事务所发展到150家,从业技术人员达两千多名(1985年统计)。

2.2 学制的完善

园林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地专业学习。但是目前我国园林专业的学制和在校学习时间都不符合园林设计专业的要求。我国园林专业实行4年本科学制,一年级大概10月开学,四年级六月毕业,共计44月,期间约有5个月假期,理论上学生学习时间有39个月,约三年零三个月。但是实际上在我国是从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四年级上半期结束课程,春节不到学生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了,实际上课时间只有23个月,不足两年。我们就不必说3年学制的园林大专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并且保证专业学习的实际时间,才能切实的培养出比较合格初级园林师。

2.3 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分科理论教育和实习的综合实践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实习,每次约半月时间,基本上是到一些风景区和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去观摩,在教学体系中占比重较小。

对于园林这样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这不到10%实习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另外到企业去实践也不太现实。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在企业中学到比较综合的、全面的知识,因为企业的业务不能够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是综合的;其次很多企业只是让实习的学生进行初级的描图工作,很难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拿出30%~40%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不同地形特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园林项目方案的产生过程、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

2.4 专业设置的认证

以前基本上只有国家林业部部属的几所高校设立了园林专业,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园林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园林专业也像雨后春笋似的,几乎每一个大一些的院校都设置了园林专业。每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师的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任教。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转贴于

我们应该对于一个学校是否具备设立园林专业做出严格审查和认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审查。

第一,园林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由园林、土建、美学、文学、环保五部分构成。园林部分占比较大比例,主要让学生掌握园林的历史、理论、设计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质如: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中外园林史、园林工程学、假山、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水景、园林理论发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识,如:材料力学、地质与地貌学、基本建筑学、给排水等等;美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素描、水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雕塑、国画等等;文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表达能力,如:园林文学、散文诗词欣赏、中外名著欣赏、游记欣赏等等;环保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气候、生态的素质,如:气候分区特征、园林生态学、土壤与肥料学、病虫害学等等。

第二,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与所教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话,我们培养的园林师就会成为“环境杀手”。

第三,教师任教资格的认定。

鉴于园林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合理配置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比例,降低留校任教、工作经验少的教师数量。可以适当外聘有一定工作年限、水平比较高的一线设计是作为兼职教师。这样对于案例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案例库。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与外界近距离接触,及时接受最新的信息,了解行业现状,改变课内与课外、毕业前后的专业知识割裂的情况。学生可以更好的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变化。

第四,园林案例资料和图书资料的数量、质量的审查。

三、注册园林师执业制度

目前我国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园林设计行业的特点。依据从业时间来认定设计师是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并不能反映和保证设计师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人才的流动,自由园林设计师增多,资质的高低已不能反映设计公司的能力。执业制度对个人信用具有很强的制约效果。如果在执业期间出现信用污点,会遭受严厉的处罚,直至取消执业资格。而要重新取得执业资格的难度很大,有的甚至终身不能再从事相关的工作。实行执业资格的行业一般都比较规范,在社会上也具有较高的信誉度。注册园林师和园林师事务所的实行已是非常必要的了。

3.1 注册园林师的认证

建议分为助理园林师和注册园林师两级。助理园林师必须是经过认可的园林专业合格毕业的学生,选择一家园林师事务所实习,协助注册园林师工作,不得单独从事园林设计事务。注册园林师是在助理园林师实习期满后(建议2~3年),由领导其工作的注册园林师推荐,经过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的批准后成为注册园林师,可以单独执业,接受CFLA的监督和管理。

3.2 园林师事务所

由一名或多名注册园林师主持的设计单位。注册园林师负责景观项目的实施,业主只要找到园林师事务所,与设计师确定好方案后签订合同就可以了,而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单位的选择、现场的管理、进度的控制以及质量的监测等,都由签约的设计师负责。工程完工后,所有的质量问题也都由设计师负责。这种全权负责的方式,迫使设计师对劣质材料、不规范的施工企业避之惟恐不远,从而保证整个行业的规范度。

一个设计师事务所要营业,必须有一定数量具备执业资格的设计师,事务所聘用设计师时不但要审核执业资格,还会查询设计师的诚信记录,诚信记录由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负责,保证了对执业设计师的有效管理。

四、园林师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管理园林设计师的专门组织,或者说功能不够完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1978成立)是全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主要从事国内外风景园林学术交流活动,举办规划设计、论文等竞赛活动,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人事厅或建设厅主要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管理面比较广,并不能对园林师进行跟踪管理。

因此设立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 Chinese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组织就成为必要,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进行自律管理。主要职能为园林师注册资格的认定,园林师事务所资格的认定,园林师执业业绩和诚信的纪录,园林师执业执照的发放与吊销,设计事故责任的判定,接受业主投诉,行业规范的制定等方面。这些信息对社会公开,以便业主了解设计师,为选择设计师提供帮助。

五、园林设计法规的完善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9)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

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

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

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10)

关键词: 林业系统工程 课程考核 教学改革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近年来,随着云服务的应用与发展,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教师讲授课程+期末考试的教学模式很难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仅以最终成绩评定学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临时抱佛脚,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1]。有些老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将最终考试变成全程多次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考核结果未能及时反馈,有时还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样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多次考核带来巨大的作业工作量,对有些课程和老师而言很难完成这样的教学^程[2]。

林业系统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着眼于综合应用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经济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林业系统最优化问题,是林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今后从事林业相关工作和研究的必备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3]。

本研究以“林业系统工程”课程为例,结合林业系统工程课程的特点,提出利用云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过程化考核环节的想法,对课程考核改革进行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云服务概述

云服务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方式。学习资源可以在“云”上无限制增加,学生可以在低端移动终端设备上随时学习。用户不需要了解云内部的具体细节,不需要掌握云内部的专业知识,只需一个移动终端设备,即可通过互联网获得我们需要的一切。它为我们提供方便的购物环境,便捷的交通出行,快速的诊疗挂号,电影游戏娱乐等。除此以外,还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共享平台,在云服务中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到学习资源[4]。

二、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本科教育而言,国家更希望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学校开设了大量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每门课课时大量减少。就林业系统工程这门课而言,课程安排总共16课时,课程内容有8个章节,平均每个章节仅两个课时,有些内容只能一带而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验为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PPT教学模式饱受学生诟病,学习过程极其枯燥。绝大部分学生在通过考试后,便将所学抛之脑后,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致使学生毕业后感觉什么都会一点又什么都不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了解课程与专业的关系,以及课程的应用价值,最终使学生对课程和所学专业失去兴趣,本科生专业水平出现明显下滑。基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现有考试已经凸显出以下问题:

1.长期以来林业系统工程这门课程都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在传统考核中,往往理论考试内容偏多,实际应用考试居少,考试内容多是书本内容的缩影或变形。学生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而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获取高分,因此往往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老师以最终成绩界定学生的优劣,大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无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无法给予学生及时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传统考核方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2.针对本科学生专业水平下降,很多高校教师已经有了较深的体会,并且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改革。针对林业系统工程这门课程,我们曾经尝试将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但多次考核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师工作量加大。另外林业系统工程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很强,学习这门课的主要价值在于学生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然而学生提交的作业需要作为考核凭据,因此考核多流于形式,考核成绩往往以提交的书面实验报告成绩为主。这种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很难进行评价,考核作业的结果不能有效反馈给学生,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过多关注理论知识学习,往往忽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因此,为了引导学生从应付学习到主动学习,向提高能力转变,建立全面的、多方位的考核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智能设备普及,学生变成低头族。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与智能平板已经悄悄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备品,从电影到游戏,从购物到游玩,从吃饭到睡觉,学生再也无法离开手机,甚至上课的时候也有很多学生低头玩手机。很多高校采取各种手段杜绝上课玩手机,很多学生社团呼吁学生不要玩手机,很多老师对上课玩手机的同学发出警告,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有些老师甚至觉得手机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

学生离不开手机是因为它带来太多方便,而且很多行业都在努力向智能平台靠近,为什么高校教育一定与它格格不入呢?只要加强学生平时能力考核,将知识融入手机,使学生玩手机的同时又能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

三、基于云计算的“林业系统工程”课程考核改革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

林业系统工程这门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且需要生活经验的科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林业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在设计之初将其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这是非常恰当的时间。仅具有基础林学知识是不够的,单纯教学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林业系统工程的重要性,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林业系统工程失去兴趣。

林业系统工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林业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规划和服务,从而_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实现林业系统的综合最优化。它作为一门综合叉学科,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应用领域众多,要求考核兼顾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

云服务的出现为教育改革注入了全新教育技术理念。智能终端的出现使学习者随时随地地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结合本课程培养目标及本课程特点,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需要,确定基于云服务的课程考核改革设计思想:

1.考试方式多样化。云服务平台的搭建,让学生随时通过网络服务器向计算服务器提交任务,使考核模式的多样性成为可能。为林业系统工程这门课程构建了“案例讨论+章节考核+课程考核”等多方位考核方式,设定不同考试形式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从而更客观、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

2.考核内容的变化。基于云服务的考核内容发生很大变化。考核题型的设计以主观发挥题型为主,减少客观记忆性题目,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

3.评价形式的改变。参与考核的对象不再是教师一人,而是综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加权累加,计入总分。

(二)改革实施方案。

1.期末考试采用试题库形式。考试结束,利用云服务进行考试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案,期末考试计入总成绩的40%。

2.利用云服务平台构建趣味题库,并且随时增加新内容。趣味题库的内容不要求难,紧密联系当前林业生产管理的需求及林业发展的新动态,以书本为基础,广泛涉猎相关内容,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重点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林业实际生产管理中,从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今后投入林业管理决策工作打下基础。

3.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小组讨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可以自主在互联网上选择案例,也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案例,利用所学系统工程方法构建优化决策模型,并且通过云服务进行分组讨论,并将结论、心得体会与全班同学分享,最后教师就其案例中涉及的理论开展深入探讨,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积极寻找新算法。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成绩,并计入总成绩的30%。通过这样一种考核形式,鼓励学生翻阅大量和本专业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文章和资料,让学生学到资料查找、科学方法的归纳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科研必备能力,使课程学习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这种交互式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操作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这些案例将通过云服务器被保存下来,今后学生都可以查找、翻阅、研究。

4.由于课程内容繁多,课时安排紧张,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过程性学习及综合能力的测评,多次考核改革为章节考核。综合利用云服务的优势,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利用手中的智能终端完成考核,并提交成果。教师通过云平台了解学生学习、作业情况,反馈考核结果并发表点评意见,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还可以通过云服务平台随时查询自己的考核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已经建立的云服务平台,通过QQ、微信等社会化应用软件搭建云服务辅助教学平台,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及考核后遇到的疑问。

但是,如果学生不能按时完成章节考核,这个章节的成绩就为“0”,而且我们将增大章节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大概设置在30%左右,因而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章节考核,否则很难通过这门课的课程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系统地完成学习过程。

5.让学生参与章节考核评价,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热情大大提高。章节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阶段性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应用情况,学生如果想给出同学公正、合理的分数,自己首先要掌握所学内容。利用云服务平台随机给每个学生分配5个学生的考核结果,并要求其打分。学生打分结果和老师打分结果进行加权累加,最后计入总分。一方面,通过云计算平台分发的试卷都是匿名的,避免学生之间打人情分。另一方面,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给别人的作业打分,了解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看到别人的作业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这种考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认真上课,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

6.现阶段网络比较发达,抄袭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学生之间存在很多抄袭现象,因此构建一个智能云服务器,随机给每个学生分发题目,尽力保证题目不同,如果给两个学生分配了相同的题目,云服务平台会将两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初步比较,判断是否需要重做。并最终提交给教师评判,不合格的答案会要求学生退回重写。课程考核中云服务的运用,使学生不得不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有效杜绝抄袭现象发生。

四、课程考核改革体会与展望

(一)改革变化。

我们以林业系统工程这门课为例进行了基于云服务的课程考核,其中期末考试占40%,案例讨论占30%,章节考核占30%。与以往考核方式相比本次改革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案例讨论和章节考核,题型设置以主观题为主,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内容选择上更贴近林业生产管理及本学科研究需要,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从事林业管理工作打下基础。考评增加了学生互评,学生主动性得到体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云服务的课程考核改革体会。

云服务的出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借助云服务,章节考核可以随机发放试题,尽力发放不同试题,章节考核不用拘泥于某一天,可以安排在一定时间段内,还能对雷同答案进行预判发回,有效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将教师工作分摊到一定时间段内。借助云服务,老师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可以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

借助云服务,学生能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不受时空限制,通过智能终端利用闲散空余时间即可完成学习,并且可以通过云平台调用微信或QQ等通讯软件直接与任课教师联系,进行互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反馈速度。

借助云服务,老师和学生相互融合,在考核过程中平等、实时、互动、按需使用云中资源和数据。

(三)展望。

林业系统工程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未来希望邀请林业生产单位的专家参与趣味题库的构建及案例分析讨论,从而使人才培养更注重生产实际需求。借助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实现考核过程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田甜.远程教育艺术设计类课程考核设计研究――基于“CIS策划与设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9-12.

[2]陈从新.以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带动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考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5(4):22-24.

林业助理工程师论文篇(11)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00余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00余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吉林省省级主讲教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56人被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和中华电力基金奖;12人被评为省市级劳动模范;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湖东和湖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3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130万册,数字电子图书总量32000GB;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学校建有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等10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学校与国内相关行业的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建有131个校外实习基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理论扎实,技能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不断增强。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演讲大赛”等活动中,共获得60余项部级、省、市级奖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本科组第一名;学校代表队在“第27届国际企业挑战赛”中获东北赛区冠军和中国赛区优胜奖;学校代表队在本校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暨2009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中国队选拔赛中获得2项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学生自主设计的作品在“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中获金奖;学生作品在“第一汽车奖第二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中获金奖。三年来,共有8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600余名毕业生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

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赞誉,在全国的建筑、冶金、水利、电力、地勘等行业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吉林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荣获“吉林省普通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奖学金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