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自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0:05

文化自信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篇(1)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文化自信的含义是什么呢?百度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为什么我们在“三个自信”之外还需要“文化自信”?为何如此重视文化的作用?对此早已给出了答案。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民族要立起来,是需要有脊梁的,思想文化就是这根脊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它既传承了历史留下来的精髓,也可以为当今的治国理政提供借鉴。也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所紧紧依靠的文化内容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于之前学者们对三大文化对文化自信的支撑作用的研究,笔者将仅从革命文化角度来阐述其为文化自信所产生的三点作用。那革命文化如何对文化自信产生作用,笔者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前辈们。

一、革命文化内容丰富,促进了文化自信内容的完整性

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产生、积累、总结,最后去粗取精所留下来的精华。韦朝烈在《坚定革命文化自信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基本问题》当中把革命文化的科学内涵从其创造主体、结构属性、产生和形成的时空条件以及生成演进规律四个方面阐述了何为革命文化地科学内涵,见解细致独到。并把革命文化地基本精神概括为六大内容:胸怀理想、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一致、顾全大局以及实事求是。而笔者将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革命文化地内容如何对文化自信产生作用。

(一)革命理论在改革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

文化的核心是理论。革命文化的核心是革命理论。革命理论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把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结合,形成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科学革命理论。长期实践证明,革命理论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还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说,革命理论是文化自信当中革命文化的精髓,是被实践证实了的理论,是文化自信的饱满底气。

(二)革命理想与信念成为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定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也多次强调过:革命理想高于天。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理想信念更是不可缺失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坚定了国家发展前进的方向,也为普通民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文化自信不能迷失方向、更不能缺失精神动力。

(三)革命伦理道德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正面发展

1938年8月,艾思奇在《共产主义与道德》中曾指出:真正的唯物论者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并不是道德堕落的角色,而且也不是破坏一切。他们本身常常就是进步的、高尚的道德模范。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在心中树立了坚定的道德规范。即使在没饭吃、没衣穿、没床睡的艰难处境中,也不曾亵渎心中的道德戒条。在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高尚的品行道德为人所敬重,很多佳话也流传至今。然而,在如今不缺衣、不少食的年代,令人遗憾的是,道德风尚却走入歧途。但是,笔者相信,在如此纯洁美好的革命伦理道德的倡导与启发下,社会道德风尚终将归入正道。

二、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链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文化自信的三大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按时间起源来论,是诞生于而这中间的,因此在文化自信的内容链条上,革命文化所闪耀的光芒是不可遮蔽的。又可以按照内容的积淀形态来看,也是如此,革命文化相对于中华优秀文化,其文化形态是更接近当今中国发展的步调的,而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比之,又较为不那么易于接受。因此,总有人在持“抛弃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过时论”……诸如此类的观点。那么,革命文化从中协调之后,文化自信的内容更为一新,了;链条似乎也更为完善。

(一)革命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是革命文化产生的根基与力量源泉。不管是艰苦奋斗还是百折不挠,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从古至今,都被强调的是做人的品质要如松、如梅、如兰、如菊,然而归纳起来这些高尚植物所令人倾佩的何不是流血奉献的伟人们骨子里所流淌着的情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在“活起来”、“融进去”、“走出去”,随着这些年来的文化浸染,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文化影响深远,革命文化也随之一并开创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二)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下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年龄”来说,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辈”。因为革命文化产生与革命时期,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诞生于新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然而,不管怎样,革命文化也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并且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革命理想的革命者,然后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革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也不曾落伍,它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内容,坚定自我立场,焕发自我品格。革命文化并不会落后,因为它也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因素。

三、革命文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让文化自信站得更稳

南昌航空大学首席教授李康平在《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到,“中国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它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了丰厚的滋养,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创新;其文化实践与创新过程,又是在自身的传承、弘扬与自觉升华中不断演进的过程。”

(一)革命文化是唯物论的产物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和出发点,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只有遵循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我们的认识才能合于客观外界对象,达到真理认识。不管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还是升华者,他们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决定了革命文化是完全的唯物论的产物。革命文化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经验总结,并且合乎于客观外界对象。

(二)革命文化以辩证法的眼光看世界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实事求是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在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中,人们总是能够从客观事实出发去总结积累。因此,革命文化的辩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其对于革命精神的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就可以看出,革命文化是革命实践的经验,是革命历程积累下来的精华。学者们也一再对于同志的各种理论进行辩证法的研究,从此可以看出,革命文化当中辩证眼光是既在的,不可否认的。

(三)革命文化是实践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统一性质的必然表现和结果。革命文化是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出来的,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起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更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自身的内涵和底蕴。

四、结语

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块神圣而又饱含精华的领地。它既能开发出宝贵价值,还能孕育出更为灿烂的果实。它既能在百花齐放的文化环境中独树一帜、又能与各种璀璨文化交相辉映。

本文系P者短浅的眼光、粗鄙的手法分析了革命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坚实后盾的几点作用。不管从革命文化内容、革命文化的地位,还是革命文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都对文化自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促进。在探析文化自信的背后,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样,革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不容忽略。革命文化必将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取得辉煌成果。

参考文献:

1.韦朝烈,《坚定革命文化自信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基本问题》

文化自信论文篇(2)

在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

这里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三个自信”根本的角度进行论述,是一重大理论创新。坚持贯彻学习这一重要论述,理清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领会这一论述的主要依据,从而进一步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必然诉求与深切呼唤

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中国共产党的十以来,在对继承弘扬中华文化进行系列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也要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是“三个自信”蕴含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就是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这个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它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制度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面。文化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三个自信”,本身蕴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人们选择、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化”和“化人”的过程。

二是“三个自信”的根源在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2]“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选择、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之上。因此,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根基、血脉和源泉,为“三个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价值支撑、精神动力。没有文化自信,“三个自信”便失去了立足发展的土壤。我们要分析和挖掘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之所以成功的深层底蕴。

三是“三个自信”需要升华为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迅猛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西方国家执政当局、新闻媒体和学者,都不得不给予认可。比如,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福山,也逐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同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长足发展。

2.文化自信的价值所在

“三个自信”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表现。我们需要对“三个自信”所蕴含的文化性质进行升华和提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成果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和鼓舞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性使然与优势驱动

强调,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4]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华文化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强调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一自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之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具有民族性,它扎根于中国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潮流。三是具有群众性,它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群众创造、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四是具有时代性,它成长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五是具有实践性,它来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用于指导这一实践。六是具有开放性,它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

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具有腐朽、没落的一面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富有朝气的、蓬勃向上的、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先进文化。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保持、激发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全社会的能动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民主和谐,有利于凝心聚力、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支撑下,我们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坚持文化自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先进文化,我们必须坚定自信。要主导和引领多元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批判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演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离不开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离不开文化自信。

要真学、真懂、真用、真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首先要真信。要实现文化的自觉和自强,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文化自信体现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过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根本和基因,文化自信必须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6]坚持文化自信也离不开与其他优秀文化的对比,只有在与其他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对自身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才能让自身文化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特质和优势。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因此,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坚持文化自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7]这就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延续、经久不断的根本特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深入推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竞争更加激烈,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科技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民族意志和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相比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更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其他方面都应该围绕文化进行谋划、布局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

“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文化自信,这将有利于我们汇聚万众力量、鼓舞精神斗志、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戚义明.文化自信壮行复兴路――学习十以来同志关于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论述[J].t望,2014(23).

[2].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3].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5]云 衫.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

文化自信论文篇(3)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纯学理题,而是一个事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前途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大问题。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者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而且对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样满怀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既是一种对民族力量的自信,也是一种对党的力量、对人民力量的自信。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在坚持文化自信上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激励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有最充分的理由坚持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近代历史上中华优秀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坚持战斗,在战斗中失败,在失败中战斗,揩干牺牲同志身上的鲜血,继续前进,直到胜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充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我们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充满自信。这个自信不是高调空谈,它充分表现在中国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上。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共产主义理想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本质要求,但是它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可以有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华优秀文化是共产主义理想能在中国深深扎根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又是构成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华优秀文化的长期积淀,在中国就难以产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要认真学习一下他们的思想著作,学习包括党的十以来同志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就能发现其中包含的中华优秀文化的众多因素。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制度自信,还表现在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的自信。归根到底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既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人民。

(来源:《党建》2017年第5期)

文化自信论文篇(4)

文化自信思想是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呼唤和确证。 文化不是抽象的,文化总是一定主体的文化,反过来,文化也是一定主体身份的标示,它在根本的意义上解决“我是谁”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文化主体性确立的条件之一是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自觉。一种文化的特质是其之所以存在的内在规定性,这种特质决定了它是一个独立自信的“文化自我”。认识一种文化,首先要追问是谁的文化,所以,我们要阐释的文化自信自然要指向文化的主体条件。

中华民族以5000年的悠久文化著称于世,文化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近代。中华文化曾经以自信和强大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言:“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而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唯一性和封闭的自满性被打破,西方开始压倒东方, 文化自卑和崇尚美化西方文化的心态使我们曾经一度丧失“文化自我”。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自身的制度落后,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惨痛反思中开始了学习西方的历程,中国人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向西看”的历程,中国人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我”一度被弱化,处于分裂而迷失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道路。正如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 中国今天的发展和崛起正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毕竟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实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以所谓“普世价值”形象自居的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和影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困扰。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中,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 在当代,确立中华文化的“文化自我”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和更大的挑战。

回答“我是谁”必然追溯文化传统,中华文化的自我确立深藏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中,文化自信来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在根脉上是自成体系且具有悠久历史生命的文化,在特质上区别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的分流其根源早已存在于人类文化的总源头原始神话中。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具有超世的理想主义,而中国文化以现实性和入世性为特征;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文化重整体;西方文化重利益,中国文化重伦理。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以主客二分为特征,中国文化讲主客统一和天人和谐,等等。正如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世界创造出一种与西方文化十分不同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也为这一文化圈中的其他民族提供了精神营养。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正是要找回丢失的民族自我。

文化自信论文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

1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促使企业形成柔性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电子商务技术信息处理效率高,企业网络内的每一个终端可以同时获得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直接,高层管理者接近了生产第一线,中层管理者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代替了管理中层。柔性的组织结构可以使管理者充分授权,减少管理层次,增强组织内横向沟通以及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加快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

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协调成本,建立企业组织内及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非产品、成本、技术等方面的虚拟核心竞争力。

跨职能工作团队成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根据特定任务和业务流程建立的具有监督、激励、约束等职能的工作团队,直接面向生产任务,实行自我管理,它取代了层级组织结构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模式,跨职能工作团队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以进行快捷的研发和生产。

企业组织之间加强虚拟运作。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技术把供应商、生产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等独立的企业连接而成的动态的、临时的虚拟企业,这样,各个网络成员的组织结构精炼且富有弹性,它们技术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开发,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围绕生产制造功能的流程结构向服务型组织结构转变,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意见并将设计或改进的方案传达给制造企业。而核心企业通过契约或控股关系与制造企业、销售商按产品价值流联结成企业链。根据核心企业的特性划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类型:

生产性网络。其关键在于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及时反馈顾客意见及需求,并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和提高产品质量。重点是集中优势能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的关键设计、商标管理及售后服务和营销,同时通过契约等方式将生产、制造过程分包给下游厂商。

非生产性网络。主要强化专业化生产和核心技术的开发,进行品牌和商标的管理与经营,以及销售和提供服务,通过企业形象策划、良好的物流系统等手段,将制造商、销售商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总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由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层级制组织模式向开放的网络型结构转变。但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管理观念、经济体制、管理制度等诸方面因素,企业要想进行组织再造,彻底改变传统的层级结构,除必须考虑所属行业的要求以及结合企业现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更新观念。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要全面转变和更新企业经营观念与思路,树立全面、整体化和战略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理念。同时,培育员工的组织创新意识,树立信息化概念,在整体系统思想指导下进行流程重组,组织再造。

慎重选择。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发展战略,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电子商务组织变革模式中慎重选择。激进式变革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建立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大幅度的调整,而这种超调量大又会导致组织平稳性差。与之相反,渐进式变革则是通过对企业组织进行持续的、小幅度的局部调整,实现由传统组织模式向电子商务组织模式的转变,这种变革超调量小,但波动次数多,变革持续的时间长,这样有利于维持组织的稳定性。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历史文化不仅成为构建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的阻力,而且也会导致新的企业组织结构无法有效的运行。因此,在实施企业组织结构重组之际,建立与新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积极营造充分发挥知识和信息化的电子商务企业文化。

加大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需要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设备、人员、组织和企业文化等全面实行信息化,建立用于在新型组织执行新任务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支持组织单元决策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以及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文化自信论文篇(6)

加强对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应用,离开推进应用水平的提高,就脱离了实际。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取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二是要充分掌握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如何提高应用水平,需要深入考察与自动化系统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本文试从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推进自动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系统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这一认识上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二、自动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三、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四、慎重选定技术路线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目前,对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工程影响最大的技术是微机工作站、服务器性能的提高,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宏观监测需要的信息量和使用频率同微观经济需求有很大差别,因此不断发生买了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建了网络而传输量很少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五、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自动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人机结合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针,其含义为档案业务人员直接使用微机开展工作,这亦是研究自动化系统管理时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也要下决心解决方便使用的问题,如长期将档案部门的“硬任务”集中于一个部门,在档案部门这一信息系统之内再组建一个“档案信息系统”,就很难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较理想的模式,但这种高技术结构,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不具备这些条件,从集中向分散过渡,反倒有可能退回到分散式。

六、充分发挥系统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档案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档案部门投资最大的项目,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较好的做法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单位自筹和争取外援相结合,资金使用上做到按项目管理,进行项目论证并跟踪考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没有在国家和地方财政长期建设发展计划中立项,档案信息自动化项目资金大多通过领导特批解决,为此耗费了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很大精力。“九五”建设规划被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作为国家经济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定名为“金信工程”,为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要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各地也应及早积极争取。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在资金管理上不够科学合理,有分散和浪费现象。如有的项目因各种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这都有待于今后注意改进。

七、重视人才管理

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加强培养教育,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计划组织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研究专门人才成长和流动的规律,以形成最佳人才结构等方面都需要给予重视。在管理上,还需要研究如何增强计算机机构和人员的活力,例如

文化自信论文篇(7)

0.引言

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电网的主要监控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已无法满足降低变电站造价和提高变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这两方面的要求。

而现在变电站所采用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将站内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信号采集,远动系统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硬件资源共享,用不同的模式软件来实现常规设备的各种功能。用局域网来代替电缆,用主动模式来代替常规设备的被动模式。具有可靠、安全、便于维护等特点。

分散分层分布式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结构,是解决问题关键。90年代中期,国内外曾掀起一场“现场总线热”,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以及采用设备总线时信息量大且传输较慢的特点,造成了现场总线存在多种标准,阻碍了其发展。以太网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臻成熟。随着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十分便利的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太网具有高速、可靠、安全、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变电站通信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

1)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局域网将无可争议地选用以太网。

2)间隔级控制总线在FF-H2总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工业级以太网和ProfibusMMS(ManufacturingMessageingSpecification制造厂信息规范)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发展成PCC(Programablecomputercontroller),即用智能模块实现逻辑及自动控制功能,它比常规的PLC具有可交流采样、通讯组态方便等优点。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基本设计原则

通信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包括当地采集控制单元与变电站监控管理层之间的通信,变电站当地与远方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讯网架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考虑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设计:

1)电力系统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讯网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2)系统通讯网应能使通讯负荷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保证通讯负荷不过载,应采用分层分布式通讯结构。此外应对站内通讯网的信息性能合理划分,根据数据的特征是要求实时的,还是没有实时性要求以及实时性指标的高低进行处理。另外系统通信网设计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维修调试方便的要求。

3)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

4)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系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且具有延续性。

5)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6)对于通信媒介的选用,设计原则是在技术要求上支持采用光纤,但实际工程中也考虑以屏蔽电缆为主要的通信媒介。

7)为加速产品的开发,保持对用户持续的软件支持,对用户提出的建议及要求的快速响应,就要求摆脱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使软件开发从“小作坊阶段”进入“大生产阶段”,采用先进的通信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发应用与其之上的通信软件平台。

3.通信网的软硬件安装

3.1.硬件的选择

为了保证通信网的可靠性,通信网构成芯片必须保证在工业级以上,以满足湿度、温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通讯CPU采用摩托罗拉公司或西门子公司的工控级芯片,通讯介质选择屏蔽电缆或光纤。

3.2.接口程序

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装置通信CPU除保留标准的RS232/485口用于系统调试维护外,其它各种接口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支持以下三类共七种方式:标准RS485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和光纤星型耦合型;标准ProfibusFMS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光纤环网、光纤冗余双环网;标准Ethernet,考虑双绞线星型和光纤星型(通信管理单元考虑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冗余配置)。

3.3.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应建立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计算机间的网络通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开放性及可扩充性,并且所选择的网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通用性,尽量靠国际标准。长期以来,不同的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应采用规范化、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约。为此在系统中选用了应用于RS485网络的IEC61870-5-103规约、应用于Profibus的MMS行规以及应用于TCP/IP上的MMS行规。它们都具有可靠性、可互操作性、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

4.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软件的设计涉及到多种设备的配合问题,本文只以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为例,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软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4.1.软件功能与运行原理

在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二级分层分布式网络。针对110KV中压变电站的要求,我们可采取图2所示的组网方式。后台与主站都是一种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为监视各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各智能单元进行控制。而监控系统为完成其主要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是由通讯转换器DF3211或保护管理单元DF3210来提供的。因此,从数据流控制的角度来看,通讯程序主要完成智能单元运行状态信息的上报和监控系统控制信息的下发两种功能。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一般包括遥测数据、遥信数据、电度数据、突发数据等。监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则包括遥控命令、对时命令、查询命令等。本文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讯程序所要完成的数据结构与函数过程如图3所示。

4.2.软件开发平台——RTOS

随着应用的复杂化,对控制精度、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微处理器往往要同时完成很多任务。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产品中,由于信息采集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简单地用单一任务来轮询,往往造成通信的“瓶颈”现象,如保护和测量设备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无法及时向上传递。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是:程序在功能上以任务的形式存在,

各个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任务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控制,可通过优先级、时间片来控制各任务执行的顺序。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打破了传统软件顺序执行的框架,便于程序的系统开发、调试及维护。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ealTimeOperatingSystem)是面向21世纪嵌入式设计的基础和标准开发平台。高性能软件开发平台可以使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有了高性能开发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RTOS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思想和一个开放的软件框架,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种更为通用的通用软件平台,软件工程师可以在不大量变动系统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增加或删除一个通信规约;一个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多个工程师同时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各个人之间只要制订好规程和协议即可,既缩短了开发时间,又降低了最终通信软件产品对于具体某个人的依赖性。

4.3.与因特网结合

通信管理单元提供内置的WEB-SERVER,可动态向外部系统数据,这部分可采用在RTOS之上外购WEB—SERVER模块来开发完成,更为方便的是,在设置各种系统参数和浏览现场实时数据时,只需要一个标准的浏览器软件,如Microsoft的IE即可。

5.改进的网架结构

文化自信论文篇(8)

一、在思政课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依托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1)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具体措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充分利用高校思政课的平台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是对大学生“引导和栽培”的具体践行。

(2)高校思政课的职责所在。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作为党和国家向大学生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心、报国行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储备将关乎未来的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是个人提升内涵、成长成才的必然需要。文化内涵会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得失观,以昂扬乐观的心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践中。

二、新时代及其对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功能的挑战

新世纪以来,我们生活各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新的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思政课教学带来巨大挑战。

(1)新的教师结构的挑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是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新时代,80后、90后青年教师也加入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他们生活在中西方多元文化影响中,学习在高校大规模扩招背景下,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政治信仰坚定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真信与真教”,不能客观正确地分析中国国情,部分教师这种“不真信”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为学生文化自信构建带来巨大挑战。

(2)新的教学对象的挑战。新时代,作为成长在改革开放红利中的新一代00后已步入校园,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构过程多数受到以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为特征的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不少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颇。一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不够,导致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认知不足、中国革命文化遗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不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淡化等现象;一些大学生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认同,不善甄别,全盘接纳导致信仰缺失、崇洋媚外等现象。同时,部分机构、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仅仅挂在嘴上并未落实实践,使得学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这又加大了以思政课为平台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难度。

(3)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挑战。新时代,网络、电脑、手机已然普及并成为重要教学媒介,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与内容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教学方法上,微课堂、翻转课堂、慕课、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渐取代传统以黑板和粉笔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要结合新时代的国情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讲好“四个自信”和“中国梦”等最新思想。这些变化对思政课中的教学主体与客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新时代开展思政课以及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增加难度。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面对新时代为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培育提出的挑战,我们需要从提高教育主体素质、加强教学过程改革等方面保障大学生坚守中华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未来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提高教师人文素质。高校是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平台,高校要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学习机会等方式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关怀,使思政课教师建立起职业使命感、自豪感。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素质,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保持家国情怀,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严于律己,完善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69-02

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显示了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积累和形成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如何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是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体现的是民族精神状态和凝聚力。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顽强的奋斗精神,包涵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诸多智慧。这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所在。中华文化必定要走向世界,优秀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精神资源,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我们党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出发,制定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出台了许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这些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文化竞争力逐步提升,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三)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坚定了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虽然与快速提升的硬实力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曾经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还有所不足,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能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二、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话强调了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深远和现实意义。

(一)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支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辉煌,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勤于奋斗的民族精神,体现着和谐宽厚、追求进步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当前,我国社会格局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更加多元,群众思想和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推进“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比以往更加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找到最大 “公约数”,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从而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在一个文化信念的荒漠上,立不起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寻找到它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它就是文化自信。正如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严峻考验和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

文化是影响道路、理论和制度最深层次的东西,它广泛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此外,文化自信也更深厚,一旦树立起来,其影响将是深厚且长远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们能够快速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当前,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四)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们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开放交流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同时又展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精髓。另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会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宣扬与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中,文化交流,也是文化的交锋与激烈碰撞。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重视运用中国文化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国的主张和智慧。为此,我们必须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坚持坚守的从容,借助文化的翅膀,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展示中国人的精气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三、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与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传统。加快培育和铸就真正的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一) 坚守自身文化认同,阐释传统文化内涵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国有着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有自己从未中断的文化传统,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宝藏。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是坚守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我们要珍视中华优秀文化,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致以礼敬,并以之为自豪,并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坚定文化自信,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鲜明特色,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体。

(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符合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新媒体环境下的现代表达形式。做好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完善和拓展,为其增添新的内容,确保文化传承的时代性、发展性和前瞻性。总之,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从中找到那些能够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主张,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摒弃弱势自卑心理,树立正确文化心态

当今,全球经济文化深度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世界性的视野,树立正确文化心态,应大力消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和文化防御心理。首先必须抛弃文化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是靠否定自身而崛起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靠虚无主义托起的。其次还必须摒弃文化弱势心理。有的人不能正确领会中国文化的价值,认为我们的文化不如别人,固守着文化弱势和文化防御的心态,同样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些思想和文化心理极其有害,因此,我们既不能封闭保守,墨守成规,奉行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一味照搬西方模式和文化。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合作交流

文化自信论文篇(1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同一性,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越来越快速、便捷, 关联也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被改变并出现了趋 同,这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成为加快文化交融的强大动力, 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 互丰富”[1],这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自己 国民作为世界公民的素质。

所谓世界公民,指在确立国民意识前提下的适应本国的国际化需要而具有国际素质的公民。 这种公民具有国际性和国家性、普世性和民族独特性的双重文化品格。世界公民应具备的素 质:一是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对自己的民族有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二是世界意识、创新精 神和世界一体的观念,有竞争精神、谋求世界的发展;三是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学会维护权 利,践行义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学会负责任地生活;四是民主与法制意识,有民主的信 念,按民主程序办事;五是生态意识与人道精神,时刻保护环境,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 ;六是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学会在竞争中发展,学会合作发展。此外,必须学会为地球着 想,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生命,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热爱和平,为建立一 个博爱的世界而努力[2]。但是,从文化视域上讲,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 须通过多 元文化教育,使之具有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具备文化的普 世性 品格与独特性品格,为此,也要涵育网络文化,使之具备快速、便捷地进行全球文化交流与 对话的技术品格。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应当坚持文化多元化和文化拒绝全球化的立场,顺应全球文化多元共生 的发展趋势。

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这会让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 ;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逐渐丧失,这是人类的莫大损失。同时,弱势文化逐渐失去 “自我”,也就失去了与强势文化平等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资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一些弱势文化国家和地区在相继取得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之后,开始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 反思,通过反思,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意义。因为自身 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个性,才是文化间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某些人如果要想凭借强 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单一的文化 ,是不可想象的。当今世界,孤立的民族文化是难以自存的,单一的世界文化也是不可思议 的。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只能和谐相处,以期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 荣的目的[3]。

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含义是指社会、集团或群体以及区域成员所创造、掌握和共享而又作为社 会性遗产而代代承袭的生活方式。它被指定为超生物、超个体的社会化、理性化的群体文明 产物[4]。多元文化必须存在于由相互关联着的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社会集团 的场域系 统中,但是多元文化并不是多极文化,它具有内聚性而少产生离心式外射化,不同的文化在 承认彼此差异性的同时,认同彼此间的共融性。因为文化多样的价值——即在由多元文化的 群体组成的社会中共生、共存的意义,所以,这种多样性,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还在于它们 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人们应该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几 千年历史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世界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才具有了 活力。文化的多样化从根本上对人类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人类的福分。当今人类不仅需要保 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更应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如果假设某一天人类几千年来创造 的文化的多样性消失,那么,我们相信,人类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源泉和活力。某种文化与 文明的丧失,将不会再重现或复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所赖 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基本保障。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单一[5],世界文 化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

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它一方面有其独创性以及服务于本文化群体的充分价 值,另一方面对其他文化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估价呈现相对性,因而文化之间优 劣的等级之分与“文化相对论”者同样。多元文化主义者遵照“基于经验判断,而经验是由 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承来说明的”行动原则,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即理解、肯定 和欣赏多种不同生活方式及其价值。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多元文化主义者试图通过实施多 元文化教育,传递多种文化共存、共荣的理念,把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即社会的公平与公 正,人的生存和发展机遇的均等,兑现为全体社会成员在多元文化社会个人生存及发展的文 化能力,逐渐学会多元文化社会人需要掌握的、在本族群文化中鲜见的多元文化知识、人际 理解和社会交流方式,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享有多元文化社会的公平带给人们的福祉[5]。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面对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可能危机,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 主义。

经济全球化应是文化横向开拓的大好时机,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 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所 谓文化霸权主义,是指某些人总想把他们的价值标准,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念强加于人,覆 盖全球,形成单边统治。这种单边化相应地构筑了文化的一元化,破坏了文化生态,致使多 种文化消亡。美国学者享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不是把基点放在不同文明间的平 等对话与交流合作上,而是放在所谓文明冲突的预设上,企图通过打击、遏制异类文明来达 到维持西方文化霸权的目的,这是严重违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文化割据主义,是 指有些人很怕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粹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和任 何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显然,这会带来自己文化的覆灭。

历史和现状都已证明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之间所引起的冲突必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 灾难。因此,我们希望21世纪是一个多极制衡、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世纪 ,而不是以一种文化覆盖全球的世纪。如果我们能首先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之间 的广阔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取得共识,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就会被孤立起来 ,他们所产生的危险也就可以制止,多元文化也就会发展起来。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 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通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 尊重,以致互相欣赏。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提出的“各美其 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 二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使国民具有对全球多元文化 包容的普世性品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流的趋势不可阻挡。在这场多元文化的相互博弈中, 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性中国人,既要坚守,又要开放,必须掌握一种与其他文化相处的原则 和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我们不能把对多元文化包容的结果理解为相互迁就,相互接受。我们必须明确,对多元文 化 我们不一定要相互接受,而只需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能够了解彼此的文化背 景和文化传统,了解彼此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强迫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在这种 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中,彼此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我们必须坚持“道法自然”的原则,即 要了解和尊重事物的本然,不能有所强加,而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发展,本着“己欲立而立 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人,而是在自己达到最好状态的同 时 ,也帮助别人达到最好的状态。中国文化尊重事物的本性,按照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去帮 助和成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去改造其他文化的本性,这正如《 淮南子》中所讲的“不以私志入公道”[7]。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该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而不同”的原则。不同文化传统的 民族 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以形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态势。在 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 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 是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不 同文化间的“和”的含义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意思。但这里的“ 和”是有原则的,它包括了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世界多样性文化的“同而不和”只是一潭 死水 ,而“和而不同”才是充满生机的活水。在罗素1922年写的《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有这样 一段 话:“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 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考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 仿效拜占庭帝国。”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吸收他种文化,往往是两种文化交往和对话中体现“ 和而不同”思想的结果[8]。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大力拓宽视野,具备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 ,既正 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同“和谐世界”的时代主题结合 起来,才能在文化创新中,铸就民族进步的灵魂,开掘中华复兴的不竭动力,从而使我国步 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快车道,跟上当今世界的发展步伐,确立我国在世界发展大格局中应 有的地位。着眼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是吸收 世界科学文化精华的最佳切入点。当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以强势迅速扩张, 一方 面,好莱坞、CNN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正以工业方式大批量地生产和复制,迅速传播到 世 界各国;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精神文化如知识经济思想、生态文化理论、人本主义思想、全 球 化思潮等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 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民具有国际性素质,我们不仅要拥有先进的价值观念,还应拥有科学 的 思维方法和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把目光真正触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汲取世 界各国文化发展的精华和前沿成果,并立足实践以融会贯通,发展创新,从而使我国文化能 够在博学众长中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9]。

我们要引导国民面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异彩纷呈,保持应有的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融合外 来文 化,拿出自己的眼光,并不只是看自己,而是也看世界,或者说,并不是只看世界,也看自 己。看整个世界,以中国文化的博大胸襟与睿智眼光看包括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内的全球多元 文化的一切资源,以中国胸怀,世界眼光,做出独特理解下的独特整合,既推进中国文化的 发展,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整合的文化实绩,才能既是中国的,又是世 界的。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面对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应有“馈赠”之心。

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不一定导致冲突,差异是否导致冲突,这取决于 文化主体彼此的态度。如果抱有强加于人的态度,就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如果抱有馈 赠于人的态度,就不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因为馈赠的关系是双向的平等的,既把自己 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乐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选择, 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馈赠的结果是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共同繁荣。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既要关注全球不同文化主体自身的特性,更要以普遍的人类繁荣 为基本和最终的追求,将文化的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 有机统一,将发展文化特征与普世性关照有机统一。文化发展的普世性关照,旨在多元异 质文化和谐共存的积极情感与努力,是多元文化之间 的平衡、协调而共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和谐共存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绝非 一个文化压制另一个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非一种声音压制另一种声音的话语霸权。在全 球中多元文化共存是保证世界公民自由和幸福生存的前提,更是世界公民自由与幸福生存的 表现。在文化交往愈来愈深刻而频繁的当今时代,从普世性意义上讲,一个文化与多元异质 文化的和谐共存而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幸福的程度,是衡量该社会文化生命力持久与否的重要 指标[10]。

为了使我们的世界公民具有“有容乃大”的文化普世性品格,不少学者从全球视野对多元文 化教育进行了国际性思考。有学者认为,全球视阈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如下的使命:“多 元 文化教育在本质上是在教育领域实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多元文化教育使人们通 过教育来预防冲突,遏制战争,创造和平,创造幸福,创造未来。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增进各 民族了解,有益于缓和民族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通过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益于 民族文化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击,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与进步;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昌盛;通过倡导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承认、理解与尊重,促进民族之 间、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的宽容、沟通与尊重,促进人类和平[11]。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使国民具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 自信的独特性品格。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世界公民性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

今天,我们要重新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仍然要植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 虽然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和传承,但是,近代我们是“积弱”的,我国之所以会沦为 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其“积弱”是重要因素。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亚洲很多国家 和地区取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以及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于是文化自觉也就开始了 ,中国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的重新诠释,使之适应现代社会,成为 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对祖国文化的自尊和自信,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深切了解的基础上,这种深切的了解不应该 通过单纯的讲解来实现,而应该把传统文化体现在国民的生活和实践中。比如,人人都讲诚 信,那么很多社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从而大家都会感到这就是我们的好传统。我们要把 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进行新的诠释,并正确地灌输给人们,能为现代人所接受,这样 人们才会身体力行[7]。

培养公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自信,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们就 可以因势利导,开拓发展,用先进的手段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迎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丰富世界文化,同时也维护和保持了自己文化的自主独立,因为民族凝聚力要靠文化 传统来维持,文化传统铸就民族精神。

民族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特质的一种肯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为人类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 出 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是长期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种 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影响深远,如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 内容[12]。又如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意识,蕴涵了“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 规律, 是“仁” 是善;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的 生命和生意;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充满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关爱,表现人与万物生死与共、休 戚相关的“生态美”等意义。其中包含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这些内 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如此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13]。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 公民,必须充满 民族自信,背靠五千多年中华文化,使中国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在世界上起到本应该起的作 用。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集中 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使我们所培养的 世界公民具备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因为没有文化自信和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 ;没有文化自尊,就没有民族自信;没有民族自信,就没有国家自强。所以,文化的自信和 自 觉是非常重要的。胡锦涛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文 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4]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应当要求对本民族文化向内自省,向外开放,加强 与多元文化平等的交往、合作、互利、共享和综合创新的自觉。如果我们固守文化传统或文化表面形式,不能从文化之根的价值与信念发掘其与时俱进的生 命动力,就会导致文化传统中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斩断自身文化传统的内在价值,盲 目接受异质的文化形式,从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其价值和信念,我们所培养的世界公民其 内在的价值信仰与其生活实践就会出现断层,造成他们价值的混乱与意义的迷失。我们培养 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最大程度地使文化传统价值的自我反思与重构具有普世性关照,把合 理的层次与文化传统同时代性的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保持其自身特性 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内外一致、纵横协调,从而使趋于和谐共存的多元文化共 同体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担负起人类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10]。

当代中国文化的自觉,鉴于中国近百年来作为一种弱势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轻视和压 抑,因此,在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中我们首先就是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必须了解自身文化基因,也就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特点;其次,必须创造条件,对 这些基本特点加以现代解读,这种解读须融合古今中外,让原有的文化基因继续发展,使其 在 今天的土壤上向未来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此外,还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全球的语境之中,研 究它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使其成为正在进行的全球文化多元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使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中拥有自己的 标准。 如果在文化交流中不采用自己的标准,就等于是自己扼杀自己的灵魂。同时,我们要与时俱 进,不断更新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清楚,21世纪是文化和技术全面创新的 世纪,在新世纪中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倡导与理性自觉相联系的文化自觉,激发文 化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活力,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国民的培养。虽然人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民族国家仍然是每个公民首先要认同的。当今世界,借助 蓬勃发展的高科技手段,全球人员交往频繁,信息流通迅速,话语霸权穿透国界,文化也成 了一个民族参与全球对话、竞争和创造的身份证。失去文化身份证的民族,是不可能在全球 交往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的。全球各方面的交往联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多样文化 的选择面前,人们选择反而单一。整个地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是 很大的,发达国家不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和商品的输出,本土的商品和文化的竞争力不 断减弱。不少的青少年追逐的时尚都是发达国家的产品,忘却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所有的文 化都“麦当劳”化了。此外,一些西方国家打着国际援助的旗号推行自己的文化,行使文化 霸权主义。面对这一挑战,我国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本土国民,认同本土文化。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本土生长的观念。所谓本土化就是本土发展在面对 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中所作出的一种反映,使之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底蕴 和家园意蕴。所谓“土生土长”是立足于本土社会的文化演进过程,它对异域文化的借鉴是 一种自主吸收,而不是将另一种文化奉为圭臬[15]。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破除 文化霸权 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教育上土生土长 观念的核心表现,就是在反洋化教育和反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建构现代性教育。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对文化的包容与自信,必须涵育网络文化,切实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网络呈现,使得人类文化获得了崭新的存在空间、表现形态、传播 载体和交流工具,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平台。此外,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网络 行为所遵循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规则,无疑都彰 显着可贵的精神气质,反哺现实文化的发展,也浸润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生发出网络文 化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积极意义。面对世界网络文化的大发展,我们所 培养的世界公民需要有大胆迎纳的心态,科学引领的智慧,积极涵育的行动,创造性地将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于一体,体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健康文 明、积极向上、开放活泼的网络文化的涵育,必须优化和净化网络内容,提升公民的 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一个系统的、多维的、介于技术和伦理之间的概念,是网络利用能力 、网络行为文明的综合体。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需要建立网络空间的教育和现实空间教育 相互融合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相应规范以及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建设,加强公民 信息规则理念、信息守法意识、信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16]。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8.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8-163.

[3]袁行霈.文化拒绝全球化 [N].中国教育报,2007-04-19(9).

[4]牟岱.多元文化概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6,(6):19.

[5]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6-157.

[6]乐黛云.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3,(1):97.

[7]双华斌.自信与包容:文明共存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7-04-19(9).

[8]红雨.北大思想的八八种表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94-196.

[9]胡良桂.先进文化与世界眼光[N].光明日报,2002-07-31(2).

[10]江庆心.从文化结构解读和谐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04-19(9).

[11]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1 2):41.

[1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52 -377.

[13]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N].光明日报,2007-11-15(10).

文化自信论文篇(11)

由于国家电网经营发展属于民生大计问题,产业发展涉及到输变电生产、电力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维修、用电销售等诸多经营业务内容。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技术视角下的技术定位相对较广,在信息系统设计、生产、组装环节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问题。比如,第一点则属于系统硬件故障隐患问题,和信息系统设计初期阶段存在隐患有主要关系。第二点软件系统自有的安全隐患问题,这类安全隐患一般多来源于电力通信自动化技术领域下的平台软件,在平台设计开发阶段存在一定技术遗留问题。第三,基于TCP/IP协议栈的定义内容在网络应用设计之初时就留下了兼容性技术漏洞,使得网络安全隐患加剧。

1.2自然威胁

这类隐患性问题多以电力通信网络安全下的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为主,比如网络信息系统如果遭受自然雷击,或者是工作站突发性发生火灾,抑或通信系统遭受自然外力破坏,如地震、覆冰、风偏等。此外,这些自然不可抗事件发生一般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会使得国家电网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资产损失。

1.3人为意外因素

通常指人为因素下的设计失误、技术系统操作异常、不规范使用信息系统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这类隐患问题出现一般并非人为主观意识上故意造成安全问题,而属于人为以外因素所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1.4人为恶意因素

同样,人为因素也包含恶意、蓄意、故意行为造就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问题。伴随这种恶意行为发生,可能会存在蓄意篡改重要数据,或者偷盗重要信息资源,或者更改代码种植木马信息等,以通过恶劣、低俗的网络黑客行为谋取私利。

2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下的网络结构分析

国家电网系统下信息网络结构一般由核心局域网,地方部门的局域网,以及区域通信渠道网络互联所组成;从应用功能角度又可划分为供生产、制造所用的SCADA/EMS系统,以及供电经营相关的MIS系统。

2.1SCADA/EMS系统

主要适用于变电网工作站、发电厂等电力供给、送电单位生产所用。并且该系统作用主要是进行监控、处理、评估及分析等;同时,其基本功能板块划分为数据采集、能源分析、信息存储、实时监控等。

2.2MIS系统(信息业务网)

该系统平台主要对网络信息化相关商务活动进行服务,同时其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用户供电信息查询、信息统计管控、人资建设、以及安全生产等子系统板块。此外,MIS系统可对电力企业的直属上下级单位予以联网交互,包括地区间供电企业售电业务下的重要客户数据交互等。与之同时,MIS系统平台下已经由过去单一的EMS模式逐步转化为了当前的自动化DMS、TMR、调度管理、及雷电监测等多种方式应用拓展,可以会说在信息资源优化及调整上更为专业。而MIS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力产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组织活动方面,比如财务管理、物资置办、用电检查、安全监控、信息查询等多个方面。包括在MIS平台使用时也能够配套www、mail等板块予以实践应用,并且其属于IP网络传输,组网方式现如今也能够实现千兆以太网,同时网络结构取用于同级网络分层,每层又分为子网与链路层予以连接。

3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构建思路

3.1健全安全防范机制

国家电网下电力企业通信技术平台下的各个管理单元众多,在网络信息安全中制定必要的安全防范机制非常重要。因此,在安全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保障安全机制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要能结合电力企业自身需求情况,确认出重点网络防范区域与划分出普通网络访问区域。比如,对于一般性网络访问区域,需要设置具备一定开放性的访问权限;而重点网络防范区则需要严格限制普通权限客户登录,设立较高安全级别权限,以此才能对安全数据、资源信息、QA系统运营进行重点安全监督。

3.2完善信息网络设备管理机制

信息设备管理主要以电网系统下信息安全设备管理作为研究载体,强调设备管理综合效率最大化提升。基于此,设备管理机制中要配套使用促进人员职能发挥的激烈奖惩机制,以此来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凝聚归属感,激发人员信息安全运维作业的人员主观能动性。此外,设备管理工作开展从基本规划、设计研发、平台选型、配件采购、安装组建、故障维修、定期养护、技术更新、设施技改等方面进行组织管理,以此才能确保信息网络设备及使用软件平台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3.3强化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充分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对于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而言则非常重要。一般当前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身份鉴别与验证、信息资源加密手段应用等。因此,第一,强化防火墙网络管理是必然的安全防控手段,特别是防火墙这种具备保护屏障作用的内、外网安全服务通道。所以,防火墙优化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其接口连接问题的同时,配套做好网络漏洞修复。第二,身份鉴别与验证,则要重点控公司内、外网的数据监控,人员操作日志,控制权限访问等,以便于公司内部网络安全软件开发时可提供必要信息资源依据。第三,对于信息加密手段应用,则要重点考虑口令卡、智能卡、以及密钥安全形手段的配套使用。同时,信息加密还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配套使用DES/RAS等密码技术应用,以避免未经授权时可有效控制非访访问获得数据等,防范重要数据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