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内蒙古职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0:36

内蒙古职称论文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1)

中圖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16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19

一、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雏形,也是时间较早,范围最广,延续周期较长的一种信仰方式。北方阿尔泰语系的各族祖先主要的生活区域西起天山、阿尔泰山、长白山、小兴安岭、阴山等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低于之上,蒙古族的信仰与这些起伏的山峦,交错的河流,无边的草原连接在一起,共同生成了自己的民族与多彩绚烂的民族文化与信仰。

在自然崇拜中,祭天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是活动,在蒙古语中被更多的称作“腾格里”,腾格里享有最高的神位,是天神,因苍天永恒,所以也会被称作“长生天”。在传统的蒙古族家庭的门前一般会看到竖起的两个长杆,上有三叉的尖矛,在内蒙古地区被称作“苏力德”或是“苏鲁锭”。在目前研究中,有部分学者认为苏力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天”这个概念,所以每年的祭苏力德也就是祭天的另一种形式。《蒙达备录》说:“正月一日,必拜天,其俗最散天地,每事必称天。”①也是对天崇拜的记载与描述。腾格里所代表的祭天仪式与信仰是蒙古族贯穿始终的信仰,在经由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变更过程中也始终得以保留,可探知“天”这一自然崇拜对于蒙古族的重要性与深刻意义。祭敖包也被视作是自然崇拜的一部分,也是目前蒙古族一直保留的具有宗教文化意味的仪式。敖包也由过去的祭祀山神逐渐演变为囊括多种自然崇拜内容的一个神圣场地,再后来由于萨满教的影响变为重要活动与节日。蒙古族祭祀敖包主要受祭者为天神、土地神、河身、雨神、风神、牛、羊、马神等。在后来形成了每年按照四季固定的日子,由萨满、喇嘛主持司祭,祈求安宁和顺与丰收无灾。

在蒙古族中,太阳也是极为重要的自然崇拜的内容,在内蒙古地区的诸多遗留岩画中可见。例如在民俗中禁止面对太阳大小便等,都是处于自然崇拜所产生的忌讳。还有月亮也会被认为是神明的化身,人们也会对其进行祷祝。在阴山岩画中,关于太阳的刻画是最多的,月亮与星辰也多有刻画。蒙古族文化认为,人是浩渺天际中的星辰,若有人去世,那颗在天空中代表他的星辰也会就此陨落。蒙古族传统古老的纹饰图案“索永布”也显示了蒙古族对于日、月的崇拜与敬仰。索永布上方的火焰也代表了蒙古族对于火神的敬畏,也与蒙古族的祭火习俗有关。火与日、月三者结合,表示繁荣富足,生活美满如意。在阴山岩画中也有将日月纹样与菩提塔结合的样式,底座依旧是须弥座。

而对于火的崇拜与敬畏普遍根植于阿尔泰语系的诸多民族中。由于最早人类脱离茹毛饮血的时代全部都是因为发现“火”,所以火在自然界中代表了神圣不可思议的力量。蒙古族将火神称为“翰得罕·噶拉罕”并认为火神可庇佑家族兴旺不衰,保护人与牲畜的安全,火象征着纯洁。在蒙古族的风俗中,如有客人前来探望病者,进门前须跨越火盆,方可进入毡包内,以免给病者带来不幸。在古代,人们向大汗敬献贡品是也必须从火上燎过才能敬送宫廷。

而祭祀山水也属于自然崇拜的一部分,山神也相较于其他的自然神灵具有更高一等的地位。在日常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族民也会将居住附近最高的神视作神山加以祭拜。祭山,通常是每年一次,基本在农历的七到八月。祭山时会宰杀牲畜,洒酒祭奠,也会向山神敬献哈达,奶酒、奶酪、等,以表示对山神的尊敬和虔诚之心。在内蒙古地区,所有的男子穿蒙古袍都是要扎腰带的,但为表尊敬,男人们会把腰带解下来挂在脖子上进行九叩礼,九叩礼也是蒙古族最高的叩拜礼仪。有些地方也会为了表达对山神的馈赠之情,向着山峰方向洒三碗马奶酒。

祭水的习俗与祭山习俗同时出现,但没有祭山时的流程复杂。每年的八月择日祭湖,在湖边焚香叩首,并向户内洒马乳等。在蒙古族中,水是极为神圣而圣洁的象征。在风俗中,人们不可纵马过河,溅污水源,女人也不得在水源河流中洗衣等。这是蒙古族对于水的珍视与尊敬。

蒙古族民族中对自然的崇拜不仅是仪式与活动,而且也逐渐的渗透到他们的文化中。在蒙古族美术中有许多火纹、云纹、山纹等这些都是对于自然的敬仰和虔诚感恩之心的表达。因此受自然崇拜影响下色彩的趋向性就是蓝色、白色、绿色、红色、黄色等色。

二、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根植于自然崇拜的一种信仰形式,“图腾”为印第安语,意为“它的标记”。图腾崇拜的主要表达意向为动物或者植物。目前蒙古族的图腾崇拜中大多也以动物为主,在遗留的阴山岩画中也以动物居多。目前较多文献认为远古时期的蒙古族以苍狼、白鹿、熊、牛、天鹅、海青、树木等为自然的图腾崇拜。

在《蒙古秘史》的第一章中便有记载:“天命所生的苍色狼与惨白色鹿同渡腾吉思水来到翰难河源的不儿罕山前,产生了巴塔赤罕。”②而巴塔赤罕也是被视作孛儿只斤氏族的族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由此可探知,苍狼、白鹿氏族,而它们的后代也并不是结合而来,而是化育而生。在部分蒙古族部落的图腾崇拜中白鹿为女性的图腾崇拜,男性则为苍狼。

除去被争论最多的苍狼白鹿,白海青也被视作蒙古族的图腾之一。白海青就是鹰,蒙古族孛儿只斤部落里以鹰为氏族图腾,作为族徽旗帜。布里亚特蒙古族认为天鹅是仙女的化身,是布里亚特的祖师母。布里亚特蒙古族有信奉仙鹤和白鹰的传统。布里亚特蒙古人之后总还有一种观念认为蛇神即蛇王的概念,并且会为蛇神举行特定的萨满教祭祀。白托噶圣山的蛇神也因此受到特殊的崇敬。

在中外学者的一些研究中,认为马象征雄性,代表天,牛为雌性,代表地,因此也被纳入到图腾崇拜中。

纵观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意象,可探知其中最为重要的色彩就是白色。

三、萨满教信仰

在萨满教的意识中,白色代表着阳光,太阳的白光与西方五十五天为青色,东方四十四天为白色有关。

萨满教历来崇尚白色与蓝色,这也与蒙古族的尚色习俗一致。罗布桑却丹在《蒙古风俗鉴》中说“:轮年光,青色为兴旺,黄色为丧亡,白色为伊始,黑色为终结。因此蒙古人把青、白两色作为头等重要的色彩来使用。”③萨满一词的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狂躁的人”。在蒙古族中人们将萨满称作:“奥德根”或是“博额”。在北方的阿尔泰语系同许多民族都会将他们本民族的巫师称作萨满。古代萨满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本族的安全和兴旺,消灾避难祈求丰收等,以及祭送死者去往阴间等。萨满教信奉万物皆有灵,灵魂不灭。萨满教并无统一的组织与固定的宗教场所,但却有着自己的神职人员,可集通天、通神、占星、占卜、医生等职能于一身。

在内蒙古地区的萨满教融合了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成为一个大的包容性的产物。

蒙古族将男萨满称作“博额”,将女萨满称作“奥德根”,而天神通常具有很广泛的意义,是一个综合概念的神,晚于萨满。在蒙古族的文化中,腾格里可代表天与神,是一个统称。在蒙古族萨满教中普遍流传着有99个腾格里与77个斡脱坚之说。而阿哈、腾格里、苏尔德等为九个兄弟神,其中还包括玛纳汗腾格里(医药神)、岱青腾格里(战神)、基雅噶腾格里(命运神)、噶尔腾格里(火神)、依达干腾格里(女萨满神)、毕斯曼腾格里(财神)等。④每位神灵都有自己管辖的范围与职责。蒙古的“博额”有世袭与非世袭两种制度。要想成为“博额”,还需要极为严格的考核才可。一般需要通过:“双道关”也叫“依孙达巴”的“九道关”,通过之后方才可获得“博”的资格。博又分为白博、黑博。

结合前文的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可了解萨满教为何成为蒙古族较早的成系统的宗教信仰,在萨满教的教义与神灵意象的代表都与自然密不可分,以树木来讲,在萨满教中树既是图腾,也是连接天地的象征。而这一特征也在蒙古族的长居环境蒙古包中有所體现。

萨满教作为蒙古族古代时期长期信仰的宗教,在色彩的趋向上始终与自然崇拜较为接近,主要有白色、蓝色、黑色、红色、黄色等色。

四、藏传佛教信仰

阔瑞与萨迦班智达凉州会晤、成吉思汗与八思巴六盘山会晤是藏传佛教进入蒙古的开始,直至16世纪,藏传佛教逐渐成为蒙古族信仰的主要宗教。

内蒙古地区的宗教信仰包括诸多风俗都是以萨满教为基础发展而延续的,但其信仰核心主要是藏传佛教。成吉思汗十七世孙阿拉坦汗继位以后,于1578年宣布萨满教为邪教,并以法律形式强制推崇藏传佛教,至此萨满教在内蒙古地区逐渐式微,被藏传佛教所取代。阿拉坦汗在其统治范围内大量修建召庙,供奉佛像。

萨满教经由原始社会的过渡一步步向前发展,与蒙古族自身的地域文化逐渐结合,所以在藏传佛教推崇的过程中,还是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一些萨满教的习俗与形式。藏传佛教吸收了西藏地区本土的苯教,而苯教在有些方面与萨满教极为相似,信封万物皆有灵,天神为最高神灵,亦有山神、水神等,也有迎请神灵、占卜等仪式。苯教在教义、教规、祭祀仪式等方面与萨满教较为相似,例如占卜、驱鬼看病等内容。查玛舞就是典型的蒙藏结合的产物,并在内蒙古地区分布广泛。

内蒙古地区较多的保留了藏传佛教的一些寺庙,虽然在建筑形制上以汉式建筑为主,但在内部的装饰与供奉佛像大多为藏传佛教的佛像造型。

内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为格鲁派,俗称黄教。在色彩上黄色为最显著的色彩表达。在蒙古族中黄色的哈达一般也是代表长辈与喇嘛的。藏传佛教中的色彩经过不同的组合在建筑上会产生丰富的变化,但究其根本也是因为不同的色彩在藏传佛教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神圣、红色威严、黑色震慑、黄色信仰、金色高贵,这几种色彩经由历史变迁,逐渐与蒙古族的文化色彩融合,在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里不仅具有不同的表达意向,同时对宗教建筑色彩的趋向性选择做出了指引,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在其中得到融合与呼应。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2)

南京国民政府

蒙藏委员会

“章嘉案”

喇嘛教

作者谢海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昌北路204号《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编750021。

一、清代到国民政府初期的章嘉呼图克图

终清朝一代,清政府都极力尊崇喇嘛教,通过册封、优待活佛,敕建寺院,鼓励出家等一系列政策,保证喇嘛教的优势地位,利用喇嘛教来达致对蒙古、地区的控驭,即所谓的“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康熙年问,清廷开始针对藏传佛教实施多封众建,以分其势的政策。继顺治帝册封达赖后,康熙帝先后册封了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世章嘉呼图克图(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此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与章嘉呼图克图并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清廷通过相关措施意图逐渐限定四大活佛的宗教势力范围,即达赖在前藏、班禅在后藏、哲布尊丹巴在外蒙古、章嘉在内蒙古。章嘉地位的确立完全是清朝对喇嘛教总体政策中的一环,也是这一政策的集中体现。章嘉世系也因此而受益。

康熙三十九年,多伦的汇宗寺建成,康熙帝任命二世章嘉活佛为住持,并授权他“黄教之事,由藏向东,均归尔一人掌管”。这一任命,基本确立日后章嘉成为内蒙古藏传佛教的最高领导地位。康熙四十四年,“封章嘉呼图克图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给以诰敕印”。同时,二世章嘉还被任命为驻京喇嘛。乾隆皇帝在御制的《喇嘛说》碑文中说:元明两朝藏传佛教高僧被中央政府封为帝师、国师者不乏其人,“我朝惟康熙年间,只封一章嘉国师,相袭至今。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号,不过沿元明之旧,换其袭敕耳”。此说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凸显了章嘉呼图克图的重要性。

历史上,章嘉呼图克图负责北京、内蒙古、承德、五台山、青海的藏传佛教事务,也曾经参与及外蒙古等地政教事务。章嘉每年冬春在北京当差,夏季回到多伦诺尔汇宗寺或五台山驻锡。章嘉呼图克图参与过许多重大活动,对清朝有力统治蒙藏地区起到过积极作用。如二世章嘉主持过六世达赖的坐床,参与修建并主持多伦诺尔汇宗寺。三世章嘉功绩尤多,曾护送七世达赖返藏,并促成其亲政;乾隆二十一年(1756)协助清廷平息喀尔喀蒙古“撤驿之变”;协调六世班禅入京朝觐乾隆帝等。

清季民国时期,在政、佛两界活跃的是七世章嘉罗桑华丹旦白仲美却央益西多杰。七世章嘉于光绪十七年(1891)十一月初六出生于青海互助却藏热洛塘(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乡却藏滩)的一个藏人家庭;二十年,经理藩院在雍和宫金瓶掣签确认为转世灵童;二十五年,由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南海召见,除去“呼毕勒罕”,正式成为呼图克图;二十八年,被封为“授法彰善广慈大国师”,册封金印;后又被任命为管理京城喇嘛印务处札萨克副达喇嘛。宣统元年(1909),章嘉补放札萨克达喇嘛,并总管多伦诺尔汇宗、善因二寺喇嘛印务。

民国成立后,1912年8月16日,章嘉从内蒙古来到北京,发表声明,赞成共和,并出面劝导内蒙古地区的蒙古王公放弃“独立”,拥护共和,共谋五族幸福。10月,袁世凯以章嘉“翊赞共和,阙供尤伟”,加封其“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大国师”。1916年,在其封号上又加“昭因阐化”四字,并颁发金册一道。章嘉曾多次致函八世哲布尊丹巴,规劝他放弃独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章嘉派代表前往祝贺,国民政府承认章嘉一切荣典和待遇。蒙藏委员会成立初期,章嘉作为京城喇嘛印务处(前北平喇嘛事务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请求蒙藏委员会继续执行前政府向北京等地喇嘛庙发放钱粮的政策,避免喇嘛“生计陷于绝境”。蒙藏委员会同意予以维持,一切按惯例办理。1929年8月12日,国民政府简任他为蒙藏委员会委员。同年,国民政府批准章嘉设立驻京办事处。

学界对于七世章嘉的研究成果不多,在探讨七世章嘉历史贡献的一些论著中,多反映出章嘉与国民政府合作、相得益彰的一面。而且正如秦永章指出的:“由于章嘉活佛系统在历史上崇高的政教地位和在蒙藏地区的影响力,学术界不乏对该活佛系统的研究。但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偏重于对第三世章嘉活佛的研究,对其他几世章嘉活佛关注甚少,尤其缺乏对第七世章嘉的研究。”而发生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章嘉案”,却为我们深入了解章嘉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素材,同时,这一个小插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作为近代“民族国家”建设者的政府与喇嘛教的复杂关系。

二、“章嘉案”的起因

1929年,受国民政府行政院指派,蒙藏委员会筹备召开蒙藏会议,以期沟通中央与蒙藏地方关系,同时,协商推动蒙藏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兴革事宜。8月,蒙藏委员会拟定参会代表资格和选举办法,其中规定,地区,除地方代表外,达赖、班禅两系统都有代表名额;蒙古地区按照盟旗为单位产生代表,但章嘉系统却没有被考虑给予代表名额。此时外蒙古处于独立状态,哲布尊丹巴已经于1924年圆寂,所以哲布尊丹巴系统代表名额问题同样也没有考虑。消息后,引起章嘉的不满。

章嘉当即致函蒙藏委员会:“查蒙古现情虽政教久经分立,然数千年习惯相沿宗教势力仍属崇重。今贵会所定代表标准限于盟旗,而未计及蒙地僧侣多于民众,况僧侣尤于蒙地利弊知之最深,且在行政上一般仍侧重于宗教势力。虽似民众僧侣互相混淆,顾以盟旗选派代表为标准,则僧侣概不在内,是以少数所推举之人为多数之代表,衡情酌理,宁得谓平?……今所定标准似难浃洽蒙情。……查贵会对于代表制产生方法,定为由达赖、班禅各行推举,现哲布尊丹巴圆寂,外蒙代表如何产生,鄙人姑无从悉。惟藏蒙黄教首领四人,未知政府对蒙对藏何以相互歧异?夫以对于祖国效忠之历史言,今日之达赖向英、班禅离藏,则政府犹畀以推举代表之权,是使效忠守土者将何以为劝。……窃谓倘由政府令下鄙人选派若干人一同出席,揆之达赖、班禅之例,似无不合,庶因宗教代表之参加而治蒙保边方策可以多所贡献。”章嘉表示,蒙古僧侣多过民众,蒙藏会议只考虑盟旗代表,由民众代表僧俗,实属不公平;章嘉自认为是喇嘛教四大领袖之一,比达赖、班禅更为拥护国家,却得不到达赖、班禅待遇,要求自己也应有资格派遣僧侣代表。蒙藏委员会就此问题,在常会上进行讨论,决议:“查二中全会关于蒙藏之决议案,并无蒙古僧侣选派代表之规定。”后给章嘉回信称:“代表产生标准系遵照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蒙藏之决议案规定办法。……并无蒙古僧侣选派代表之规定,本会自不能擅自增加僧侣代表名额。”

查1929年6月17《中国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蒙藏之决议案》其中明确规定蒙藏会议代表为:“蒙古由各盟旗长官及人民各推出代表若干人;由达赖、班禅喇嘛及人民各推出代表若干人,同来中央参加会议,并由中央派定若干人一律出席。”该决议的确没有提到蒙古僧侣代表问题。1930年1月4日,蒙藏委员会再次致函章嘉以平息其不满,“关于蒙古僧侣代表一案,……本会不能擅自增加僧侣代表名额。至贵呼图克图,届开会时,自可以本会委员名义参加会议。”

但章嘉并未就此停止,他向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阎锡山申诉求援。1930年3月13日,蒙藏委员会第五十次常会上,集中讨论了阎锡山批准的章嘉要求的五件事情,其中三件较为重要:(1)以喇嘛事务处及其本人名义,各推代表十人出席蒙藏会议;(2)要求章嘉驻京办事处钤记拟加“大国师”三字;(3)蒙藏公文程序未曾提及章嘉呼图克图,希核办。阎锡山此时早已“久离职守”,在北方与南京政府进行“电报战”,筹划反蒋战争。故蒙藏委员会也不能惟阎命是从。所以,第一件事,常务会议决议仍旧以之前的答复再为回复,即再次否决。第二件事是章嘉要求国民政府对前政府的对其封号予以承认,隐示政府应尊重其地位,但常会决议予以驳回。第三件事的起因是行政院制定了国民政府机关及省对蒙藏地区公文程序,基本原则是上级对下级用“令”,下级对上级用“呈”,平级之间用“咨”或“公函”。蒙古各盟、达赖、班禅对国民政府及五院用“呈”,对蒙藏委员会及省用“咨”或“公函”。其中并未涉及章嘉。按照蒙藏委员会的理解,章嘉是北平喇嘛事务处的处长,即是蒙藏委员会的属员,他和蒙藏委员会是上下级的关系。但章嘉自认为是喇嘛教四大领袖之一,应与达赖、班禅同等待遇,所以章嘉由此产生异议。关于此事,常会决议:“交总务处查旧案拟办。”尚没有直接答复。后行政院过问此事,蒙藏委员会答日:“蒙藏公文程序均以现有政治地位者为限,章嘉既与政治无关,自无列人之必要。”而且,有鉴于章嘉的要求,蒙藏委员会认为有必要重申一下对活佛的纪律,要求“西康政务委员会及蒙古各盟盟长,奉行政院令,以后蒙藏人民或团体及各呼图克图等遇有呈请事件,须由本会转呈”。

最终,章嘉关于代表名额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1930年5月28日,蒙古会议的前一天,蒙古会议主席团在确知章嘉不能仅仅以蒙藏委员会委员身份出席蒙古会议时,曾致函章嘉,希望其能派代表一、二人列会。章嘉方面的代表最终没有出现在蒙古会议上,但章嘉的三个提案在蒙古会议上得到讨论,其中关于宗教改革的内容②被通过,而关于“振兴教育”与“开拓实业”两项提案却被大会“打消”,不予讨论。被否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建议毫无价值,很可能是蒙藏委员会因章嘉“控告”蒙藏委员会和反对蒙古会议,而对章嘉示以薄惩。

早在蒙古会议开幕之前,外界传闻“蒙藏委员会要提案于大会,将喇嘛事务及各处印务处取消,全蒙各寺喇嘛交蒙旗管辖”。这令内蒙古各处寺庙喇嘛极为恐慌,纷纷到五台山与章嘉商议对策。章嘉急电“国民政府、行政院、立法院、监察院、教育部、内政部、财政部”,唯独没有蒙藏委员会,称,蒙藏委员会的“谬行逆施,决不承认!即欲聚合全体迁移外蒙传教”。并劝国民政府“勿图一时之快,将误大局”。并告诫说:“如该案果照解决,内蒙倘出问题,敝国师不负其责。”对此,国民政府并未特别处理,蒙古会议如期进行,并通过了蒙藏委员会所提出的《蒙古各旗及平热等处喇嘛寺庙管理办法》和《蒙古喇嘛寺庙登记条例》两个决议案。其中明确规定:“本办法施行后,各处之喇嘛印务处、事务处等机关一律裁撒。”还规定:“凡蒙旗地方各喇嘛寺庙由蒙旗官署监督之,其住持亦由所属蒙旗长官委派并报请蒙藏委员会。”此外,盟旗还需负责核实、调查喇嘛寺庙人口、财产、法物的登记情况。如此,证实了外界传闻不虚。章嘉所恐惧的取消喇嘛事务处和盟旗喇嘛庙管理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随后,章嘉公开反对蒙古会议。这导致蒙藏委员会的极度不满。蒙古会议结束后不久,各盟旗出席会议代表在蒙藏委员会授意下,通电全国“攻讦章嘉”,称:“章嘉呼图克图冒称内蒙黄教首领,蒙蔽中央,妄干蒙事,特呈行政院,并电各机关,谓宗教师不准干政,已为现代通例,无论现在及将来,决不承认其置喙(或假借名义)窃取任何利益。嗣后章嘉若不逾越范围,再扰蒙事,代表等亦不欲深予计较,倘仍执迷不悟,肆无忌惮,应请政府依法拿办,以振纲纪。”∞

三、“章嘉案’’的发生与处理

蒙古会议闭幕3个多月后,即1930年9月27日,北平雍和宫得木齐兼管理雍和宫办事处常务委员伯云和什克、图布丹多尔吉、雅尔扎布、乌尔吉图等向蒙藏委员会呈控章嘉,称“章嘉呼图克图及其驻京办事处处长李长砺朋比为奸,营私舞弊,侵占公款,妄自尊大,违法把持”。所告有六项罪行,归并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章嘉伙同李长砺侵吞章嘉驻京办事处经费,同时侵吞北平喇嘛事务处经费,克扣喇嘛粮饷。第二,章嘉妄自尊大,其本是驻京八呼图克图之一,绝非之达赖、班禅及外蒙古之哲布尊丹巴既为喇嘛教之领袖,同时又为该地方行政首领者可比,但却自称为内蒙古喇嘛教领袖,遇事直接与国民政府或行政院办理,并使用“公函”,自称“鄙人”,极为骄纵傲慢。第三,京城喇嘛印务处之掌印札萨克喇嘛一缺是驻京呼图克图之公缺,绝非章嘉一人所得据为独有。

蒙藏委员会接到控诉后,经第六十四次常会决议,立即派科长秦允文等及驻平办事处处长马邻翼分别严密查办。并请北平公安局监视喇嘛事务处,控制该处负责人员拉喜丹巴等。

(一)章嘉的经济问题

在南京,经核查发现了章嘉的一些经济问题。章嘉驻京办事处经费每月5600元,按月由李长砺提拨2500汇交章嘉支配,剩余款作为职员工资和办公经费。但实际上,“每月提拨2800元。该处职员表上共列职员76人,职员薪俸表所载系77人,常川驻京者共28人……似此情形,显有捏造职员人名。……薪俸收据……署名墨迹似一人手笔。……似此任意增损,颠倒错乱,显有不实不尽之处。”可见,李长砺多给章嘉汇300元,另外,剩余一半经费也大都被冒领,很有可能是被李长砺吃了空饷。

北平喇嘛事务处也同样存在严重的经济违规问题。北平喇嘛事务处经费每月8000元,系由李长砺按月向财政部领取。但其只汇往北平6500元,截留1500元,据称扣作北平喇嘛事务处驻京通信处经费。而这个通信处只是应章嘉个人命令设置的,并未得到蒙藏委员会及国民政府许可。另外,“该处(北平喇嘛事务处)在印务处时代之经费每月不过120余元,去岁以章嘉之蒙混竟增至每月8000元”。所以,章嘉有靡费国家财力之嫌。

北平喇嘛事务处的主要任务是向北平、热河等处官办寺庙喇嘛发放钱粮,这是前清时就有的定制。国民政府成立后,在章嘉的呼吁下,国民政府从1930年1月起,按月拨发喇嘛钱粮3000元,亦由章嘉驻京办事处处长李长砺向财政部支领汇往北平。自1930年1月至5月,李长砺共领到15000元,但汇往北平的只有10000元,并嘱咐北平方面按照5个月平摊发放。其余5000元由李扣留,以私人名义存放银行。北平喇嘛事务处收到款项后,也并未全部发放,在经费簿中,“喇嘛口粮项下,共收到一万元,仅发过口粮共6264元”,实际又被扣留了3736元。如此喇嘛钱粮前后共被截留8736元,平热喇嘛实际领取到了钱粮仅仅为定额的40%。“是以喇嘛啧有烦言,不为无因”。此后,李长砺由财政部继续领到六七两月份口粮6000元,也没有汇往北平。所以调查称:喇嘛钱粮中14736元,“悉数吞没,喇嘛等嗷嗷待哺,势如倒悬,委实忍无可忍”,故而向蒙藏委员会告发。

案发之后,李长砺突然于10月6日左右“畏罪潜逃”,离开南京,前往上海。蒙藏委员会请求予以通缉,后行政院“令内部咨各省市府,一体缉拿,归案究办”。同时,蒙藏委员会为了平息喇嘛愤怒,迅速命令雍和宫主持棍却仲尼召集平热等处寺庙负责人会同将被截留的14736元足额发放给喇嘛,并要求蒙藏委员会驻京办事处予以监督。

(二)章嘉的“政治问题”

章嘉自称为喇嘛教四大领袖之一,所以他固有的政治地位问题极受蒙藏委员会关注。经调查认为,章嘉是清代驻京八呼图克图之一,即便其拥有“大国师”称号,也不能与达赖、班禅及哲布尊丹巴相提并论。蒙藏委员会根据清代《理藩院则例》详查,发现:“《理藩部则例·喇嘛事例一》内载: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为阐教正宗,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国初创始投诚,着有劳绩,以上三人转世后,均由该大臣奏请特旨钦差大臣前往照料,坐床。坐床之日,撤呼必勒罕字样。章嘉呼图克图、噶勒丹锡埒图呼图克图、敏珠尔呼图克图、济咙呼图克图、那木喀呼图克图、阿嘉呼图克图、喇果呼图克图、察汗达尔汉呼图克图,历世驻京掌印,以上八人并情愿呈请驻京之呼图克图等,均于转世后来京瞻仰天颜之日,裁撤呼必勒罕字样。”按此项条文规定,“对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与章嘉等八呼图克图其地位上显然有别”。另外,“其关于呼图克图职衔名号之定制则《喇嘛事例一》载:凡呼图克图、诺门汗、班第达、堪布、绰尔济属职衔;国师、禅师系属名号。该呼图克图等除恩封国师、禅师名号者,准其兼授外,概不得以呼图克图兼诺门罕、班第达、堪布、绰尔济等职衔,亦不得以国师兼禅师名号。按此项条文所定,职衔与名号显然有别,如同属呼图克图,其职衔既同,则无所谓品秩高下,国师、禅师不过恩封荣典而已。不得据以为有特种权利也,尤为明显。”

蒙藏委员会向行政院报告到:“章嘉呼图克图忘却本身地位,藐视国家法令,遇事独断独行,攫取喇嘛利益,贪渎性成,惟利是图。应请依据旧例予以纠正,与原驻京章嘉呼图克图同等待遇,以昭公允。……且现在呼图克图之得国师名号者并不止章嘉一人,而章嘉、达赖、班禅不同之点又不止裁撤呼必勒罕字样手续一项,所有印信形式、护印办法、朝觐礼节、管辖寺院等均与达赖、班禅有别。该章嘉呼图克图自不能以拥有国师虚名,即以内蒙黄教首领自居,而超越其他驻京呼图克图之上,妄与达赖、班禅相比。”

蒙藏委员会进一步分析研究《理藩部则例·喇嘛事例三》的规定,发现章嘉管辖仅仅限于北平的嵩祝寺、法渊寺、智珠寺、法海寺四庙;西宁之郭隆寺、广济寺两庙;五台山之普乐院、镇海院两庙;多伦诺尔会宗寺、善因寺两庙,总计十个寺院。此外,“则无何等特权,毫无异义”。蒙藏委员会向行政院报告到:“内蒙喇嘛寺庙归所在地之盟旗管辖,根本上即无所谓内蒙黄教首领,年余以来,该呼图克图呈递国民政府及钧院与职会之文电函件,动谓本身为内蒙黄教首领,拥有僧众十五万等语。其为夸张妄诞,有意蒙蔽,昭然若揭,原呈所控‘设词要挟’者尤为确实有据。”

蒙藏委员会还向行政院报告章嘉为蒙藏委员会之属员,却不服从命令。京城喇嘛印务处之掌印札萨克喇嘛一缺乃驻京呼图克图之公缺,绝非章嘉一人所得据为独有。“查现在北平喇嘛事务处即前京城喇嘛印务处,为前理藩部、蒙藏院之附属机关,专司领放平热等处各喇嘛寺庙之钱粮,并秉承主管机关办理调转各寺庙之职任喇嘛等事项。……职会成立以后,因国都业经南迁,京城二字已不适用,印务文义又嫌陈旧,经第三次常会决议,将……其改为北平喇嘛事务处,并准章嘉在内办事。又第十六次常会决议,该处内部组织系统及权限执掌在本会未予确定以前,一切仍照前印务处旧章及惯例办理。”但“章嘉竟然将旧例一概,自称处长,遇事擅自处理。于本年二月间,又拟定北平喇嘛事务处组织章程,内两厅六科,分置厅长、科长、科员等,呈请核准前来。职会当以所请各节核与历次会议决议办法不符,且以管理局部喇嘛事务之处所,亦无设置两厅六科之必要,经即批驳不准,仍令遵照第十六次常会决议办法办理在案。讵该章嘉呼图克图不遵职会命令,竞将被驳之北平喇嘛事务处组织章程擅自施行,并将各项职员分别发表,以职会附属机关,竟不服从职会命令。原呈所控章嘉呼图克图巧立名目,擅改旧章。未经主管机关核准,竟敢发号施令,实为忘却自身地位,蔑视同等呼图克图等语,核与经过事实亦属相符”。

此外,针对蒙古会议开幕之前,外界传言取消喇嘛事务之提议,章嘉命令北平喇嘛事务处,“通行内外蒙古各旗、各庙喇嘛,对南政府群起质问。”蒙藏委员会对此极为不满,称“章嘉系在职人员,如不满意,于会中提案,尽可据理陈述,何得煽动群众来增声势,未免居心叵测”。

墙倒众人推,章嘉案发生后,归化城总管喇嘛席勒图呼图克图向蒙藏委员会上书否认章嘉呼图克图为喇嘛教首领,并声明归绥各庙向不归其管辖,请予以备案并向有关部门。甘珠尔瓦诺们呼图克图等控诉章嘉要挟政府残害同教,请求彻查1926年被章嘉诬告案,并请撤销大国师名义,以符国体。因中原大战滞留北方,未能参加蒙古会议的青海代表,此时向蒙藏委员会揭发:“章嘉呼图克图假用青海代表名义擅发通电,反对蒙古会议”,青海代表概不承认,并“请惩办破坏蒙古会议之章嘉呼图克图以平公愤”。

(三)蒙藏委员会的处理意见

蒙藏委员会经过调查取证,分析审查后,在一些事实基本清楚的情况下,于11月22日向行政院汇报:“章嘉滥用不法职员,虚糜国家公款,如喇嘛钱粮每月三千元,该处于五月以前领到五个月共洋一万五千元,乃章嘉仅批令发给洋六千元,而喇嘛事务处每月八千元经费则任意开支,自由分配。以致各寺庙喇嘛迫于生计,来京控告,实为此案最大原因。在章嘉用人不当,疏于督查,故属咎有应得。惟念该呼图克图远居五台受人蒙蔽,情尤可原,现在李长砺在逃未获,扣存各项经费均暂留银行保存,而各方来京请愿代表及控诉章嘉文电,现尚纷至沓来,亟应妥拟善后办法,以资结束。”并提出了处理意见和善后办法为:

甲、处分章嘉呼图克图办法。

(一)章嘉现有之呼图克图职衔暂予保留,拟请命令申诫以后不得再有违法越轨行动,及干预宗教范围以外之事;

(二)章嘉所在本会委员应否免职,拟请国府核转;

(三)章嘉大国师名号应请暂行取消,以示薄惩而观后效。

乙、处分李长砺办法。

查李长砺侵蚀公款情节较重,该员自知证据确凿,故已畏罪潜逃,业经呈奉行政院令由内政部通缉在案,应请再由本会通行各省市政府,并各盟旗一体严缉务获究办。

丙、处置章嘉驻京办事处办法。

查该处滥用职员,虚糜国帑,均经查有实据。章嘉为方外喇嘛,除唪经清修外,尚有何事可办?拟请将该处撤销,以节糜费。

丁、处置喇嘛事务处办法。

查蒙古会议决定《喇嘛寺庙管理法》第十八条内载“本办法施行后,各处喇嘛印务处事务处等机关一律裁撤”等语。此项办法业经本会呈送行政院转交内政部核议。闻内部核议结果对于该条并未变更,是北平喇嘛事务处之裁撤已属时间问题,且雍和宫主持棍却仲尼上月回平时,曾谓:“国家若发喇嘛钱粮,多少均是国家恩典,总望由本会直接发给,无须由喇嘛事务处转发。致有侵蚀、中饱种种弊端发生。”该主持之为此言,实有所感而发。查该处职务原限于领发钱粮及考核经卷一项,又久已成为具文。节省经费,减免纠纷起见,尤应将该处立即撤销。所有该处每月经费8000元,应呈准政府提出6000元由本会选派干员在北平雍和宫办一职业学校,设立各种班次,为青年喇嘛及蒙古到平求学青年学习各项职业学科之所,至所余2000元应增拔为喇嘛钱粮以裕喇嘛生计。……至于喇嘛钱粮增为5000元后,为领发便利计,可由支领钱粮之喇嘛寺庙各推代表一人,组织喇嘛生计管理委员会共同办理之。……由本会……监督办理。

戊、现存未发放之喇嘛钱粮共有一万四千七百三十六元,本案解决后,此款自应悉数发给原由中央发给钱粮之各寺喇嘛,以维生活。

己、对现在扣存各款之处置办法。其余冒领、用剩之喇嘛事务处经费二万六千五百四十四元0五分,应由本会另款存储,呈明政府作为建设本会新舍之用。

庚、对于本案解决后之办法。查自本案发生后,章嘉、李长砺等到处滥发文电,扰乱听闻,诚恐以讹传讹,机关各省市政府及蒙古各盟旗以明真相,并另编印布告张贴北平、热河等处喇嘛寺庙,告诫全体喇嘛以后务须恪守教规,致力经典,不得稍有越轨行动,违者仍重惩不贷,以免再生事端。

蒙藏委员会的这份处理意见是十分严厉的,要求撤销章嘉大国师封号,建议国民政府对其所任蒙藏委员会委员一职重新予以考虑;裁撤章嘉驻京办事处和北平喇嘛事务处;缉拿章嘉驻京办事处原处长李长砺;消除章嘉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处理意见中亦有两点值得充分肯定,即裁撤北平喇嘛事务处后,其原有经费作两项用途:第一,在北平雍和宫开办一所喇嘛职业学校;第二,提高喇嘛生活补贴费。

(四)章嘉的申诉及其属员的辩白

面对指控,章嘉直接向行政院申诉。称此事件由北平喇嘛事务处“职员袁士骧等勾通喇嘛等越俎妄控”,捏造是非所造成,后又补充了拉喜丹巴等调查诬控喇嘛事务处的报告,并请缉捕越俎妄告者。②章嘉自称“用人失当,酿成控案”。针对蒙藏委员会提出取消大国师封号、年俸、卫队及喇嘛事务处、驻京办事处等,请求行政院“谅解维持”,并派顾问李鸣远等到京面陈一切。③蒙藏委员会对章嘉的申诉予以驳斥,称贪污挪用公款事实俱在,不容狡辩,其他申诉查无实据。至于章嘉大国师封号等各项处置,蒙藏委员会表示请行政院定夺。

此外,章嘉发动一些寺庙和喇嘛支持自己。先后有二十八处寺庙代表林秦桑布等向行政院上书,称“前控章嘉系少数人所为”。同时,北平东黄寺管家拉布吉等向行政院报告:“北平雍和宫喇嘛假借名义,诬告北平喇嘛事务处、(章嘉)驻京办事处舞弊案,僧众决不知情”;关于联名揭发,“所有迭次呈请文电均有该处及各寺庙得木奇钤记印章”一事,拉布吉等解释称:“各寺庙到雍和宫盖章时,因系空白纸章,不知有何作用。”

在章嘉驻京办事处处长李长砺失踪之前,李氏曾留有“遗书”一份,内称“长砺生平谨饬,口强心弱,此番错作一事,自知不能挽回,但其心清白可悯,其志靡他,既不愿连累友人,更不容败及佛事,惟有一死,以报佛座栽培之恩。……然事既处此社会,何须此身,含笑而终,当有能谅我者,留此以告。(废历中秋)”从“遗书”来看,李长砺似有隐衷,但“错作一事”不知何指。

而据章嘉驻京办事处职员接受《民生报》记者采访时,也透漏了两点“章嘉案”发生的原因。其一,“敝处此次之被查办原因,远在数年以前。……当徐世昌为北政府大总统时,该庙(雍和宫)发生盗卖玉佛磁佛及重要古物之案,经章嘉呈明政府,调查结果认为旧蒙藏院职员有与该庙喇嘛串盗关系,以致该院职员大受处分,由此对章嘉大为不满。本年政府召蒙古代表会议,章嘉活佛要求派代表二人参加,因有人暗中破坏,未蒙采纳。李处长(长砺)对此事争之甚力,未始不无得罪人之处,此次之被控,不无原因”。二,“至于此次控案发生,由于兼领之蒙事办公处,当初曾有人劝其(李长砺)不必讨此种麻烦,事后渠亦自悔”。前一原因说,旧蒙藏院职员因遭章嘉处罚,此番报复,阻挠章嘉参加蒙古会议;后一原因说,李长砺设“蒙事办公处”,似因干涉蒙古事务而遭忌。

(五)行政院的裁决

章嘉与蒙藏委员会在行政院相互控告指责。行政院第四一三号指令:“查此案既据呈称:章嘉远居五台,受人朦蔽,情有可原。又迭据原告伯云和什克等来院具呈声明:已往措置失当之事,章嘉实不知情,请予免究。并据章嘉其呈自称:以前用人办事之不当,及始终愿为党国劾忠之悯忱。察其情词恳切,悔过出于至诚,自应从宽处置,以示怀来,而观后效。章嘉现有之呼图克图衔、大国师名号均应暂予保留,所任蒙藏委员会委员亦应留其照旧供职。惟李长砺舞弊吞款,该呼图克图疏于察解,究难辞咎,应仍由该会酌予议处,以示惩做。所设驻京办事处,查昨据该会马委员长(福祥)提议,在京设立蒙藏各喇嘛呼图克图联合办事处,业经本院第十一次国务会议议决送立法院审议,应俟立法院议定办法,咨复过院,再饬遵办。该办事处及北平喇嘛事务处前后经领款项,应如何整理处分,应由该会详加审议,妥拟办法具复核夺。至所拟(乙)(庚)两项办法,应准照办。仰即分别遵照,此令。”

行政院否定了撤销章嘉大国师封号,保留了其蒙藏委员会委员一职的建议,但要求蒙藏委员会在会内议处章嘉。关于章嘉驻京办事处暂时予以保留,北平喇嘛事务处事实上予以保留。

蒙藏委员会遵照指示,经第八十二次常会讨论,提出:“议处章嘉,拟从轻罚俸半年,以示薄惩。”⑤章嘉案发后,所暂扣章嘉驻京办事处和喇嘛事务处经费悉数退还该两处。以后,“北平喇嘛事务处每月原领经费八千元,除章嘉俸给及卫队薪饷二千三百三十元外,请以一千元作该事务处经费,以四千六百六十六元在北平雍和宫办理喇嘛职业学校。”行政院一零六八号指令同意蒙藏委员会意见。自此,北平喇嘛事务处经费被核减为1000元。章嘉驻京办事处及经费照旧。

四、回顾与总结

章嘉呼图克图是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活佛之一。清廷一直也有意扶植其真正成为内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在清政府的积极策动下,章嘉跻身四大藏传佛教领袖之列。人民国后,其一直受到历届政府的优遇,被尊为“大国师”。包括政府也承认章嘉一切荣典和待遇,并把他和班禅先后都任命为蒙藏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对章嘉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对维护内蒙古稳定起到作用,并对和外蒙古产生积极影响。国民政府文官处曾有派遣章嘉赴进行“宣慰”计划。

章嘉对政府也抱有很大热情,他曾将《三民主义问答》和南京国民政府《告谕蒙人书》翻译成蒙文,由蒙藏委员会审核后大量印刷分发蒙古地区,为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政策进行宣传。

章嘉更大的愿望是借助政府的力量,稳固、发展其在内蒙古地区的喇嘛教领袖地位。蒙藏委员会曾推举他为内蒙古佛教整理委员会首席委员,章嘉以“委员中人选妥慎,未免侮辱黄教尊严,于擘画进行上,尤多窒碍,与其将来贻误大局”,拒绝就职。其辞而不就的真实原因可能是蒙藏委员会未能满足其统治整个内蒙古喇嘛教的要求。他对蒙藏委员会及国民政府不能正视他的贡献,也颇不满意,在给的信中,章嘉表露心声:“本呼图克图自民国即倾心内向,劝服蒙众,始终弗渝。外蒙被诱惑于俄,受压迫于英,数十年来,独内蒙毫无问题发生,虽不敢自居其功,然亦不无微劳,可录此心此旨,敢坦然表白于天下者也。”章嘉多次要求:“将原有之京城喇嘛印务处改为黄教委员会,由本呼图克图统一内蒙教权。就原有教区河北、山西、热河、察哈尔、绥远各省,内蒙六盟、呼伦贝尔、西土默特、阿拉善、额鲁特各地管理喇嘛印务处一律改为黄教委员会分会,均隶属于总会,其委员人选由本呼图克图开单呈蒙藏委员会,蒙藏委员会转呈国民政府点派。”章嘉明确要当“黄教委员会”的委员长,并说:“此种申请,绝非例外要求,不过就固有教权及固有教区请政府重申命令加以保障,以便规复旧制,行使职权,庶几宗教系统不致再行紊乱。”这个要求和政府的早期宗教政策相违背,自然不会得到蒙藏委员会的支持。章嘉于此并不甘心,也搞了一些小动作。北平喇嘛事务处成立后,其“将该处名称上之北平二字私自删去,径称为喇嘛事务处,意图将管理数十国立喇嘛寺庙之北平喇嘛事务处,扩大为管理全蒙喇嘛事务之机关”。这也成为蒙藏委员会后来处理他的罪证之一。

政府早期的宗教政策中,“主张信教自由,不欲以国家资力扶助任何宗教”,明确主张宗教不能干预政治,并且要排除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其对于清代尊崇喇嘛教的政策批评尤多,认为:“查满清政府欲以释迦成佛超凡之教义,销磨蒙古好勇斗狠之风尚,极力尊崇佛教。建筑多数宏大壮丽之喇嘛寺庙,征集蒙古各旗喇嘛,使之常川驻守,设立各级职任喇嘛缺额,比照行政官吏简补手续,并颁给种种名号、虚衔,及口粮、米石、草豆等银两。于是上行下效,蒙旗地方寺庙林立,不但呼图克图转世掣瓶须呈报中央办理,即彼等认为平常喇嘛凭证之剳付度牒,亦须呈报理藩部邀领换发。又蒙民中有所谓黑徒者,初不过被指派寺庙服役之民众,乃一变而成为喇嘛之奴隶,改由寺庙管辖,对于原来所属之行政官署,竟被遮断而立于间接地位。相沿至今,蒙古喇嘛教徒每与封建制度下之贵胄阶级相提并论,所谓王公喇嘛,均为高出于平民之上之特殊阶级。……喇嘛教既盛行于蒙古各地,流弊所及,一方面使人口锐减,民气销沈,而另一方面则不法喇嘛领袖逾越常轨,为害地方等事更层见叠出。”所以,蒙藏委员会想极力改变这种状况,“不宜再利用宗教愚弄蒙人”。蒙藏委员会曾经呈请行政院:“对于前清规定之喇嘛奉给,于国家及宗教均流弊滋多,各喇嘛年俸应一律取消。惟佛教因政教上有特殊关系,应另定办法。”对此,国民政府并未同意。

此外,在蒙藏委员会看来,蒙古与的政教合一体制完全不同,“蒙古喇嘛即内地和尚”,“喇嘛寺庙,其情形与内地散居各处之庵观寺院相同,既无何种有系统之组织,更无所谓宗教首领,并不管领任何盟旗,与彼达赖之兼有政教两权者根本不同”。故在蒙古会议代表的资格上,蒙藏委员会执行了中央的决议,采取了与代表资格截然不同的做法,就是以盟旗为基本单位推选代表,而完全忽视了宗教界的代表问题。章嘉的反复争取毫无结果。国民政府自称“蒙古会议,在征集全蒙古之公意,讨论一切兴革问题,关系蒙旗前途,至为重要”,名为“征集全蒙古之公意”,却唯独不考虑内蒙古数十万喇嘛的意见。而作为唯一可以代表整个内蒙古僧侣阶层的堂堂“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只得到了两个列席名额,焉能不大为光火。在代表问题上,蒙藏委员会让章嘉颜面尽失。

在笔者看来,在这个事件上,蒙藏委员会可谓失策,或者太过于固执己见。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达四百多年之久,虽然在清政府的一再经营下,不如喇嘛教对世俗权力的控制,基本上属于政教分离。但仍然无法忽视其对蒙古地区,乃至民众的深刻影响力。虽然章嘉在事实上并不一定能完全领袖内蒙古地区,起到如同达赖、班禅之于,哲布尊丹巴之于喀尔喀蒙古(外蒙古)的作用,但其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为了蒙古人民的信仰计,也不能贸然漠视其作用。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中,只令章嘉以蒙藏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加,而不令其所代表的僧侣阶层派代表参加,显然不合时宜。因为,可以预见,即便有喇嘛代表参会,也并不会对蒙古会议起到负面影响,无非耗费些政府的财力而已。

随后,章嘉公开反对蒙古会议,蒙藏委员会与章嘉矛盾也随之公开化。蒙古会议结束后不久,雍和宫喇嘛不失时机地揭发了章嘉系统扣发喇嘛钱粮,以及贬低章嘉的地位,批评其妄自尊大等行为,可谓正中下怀。蒙藏委员会迅速反应,开始彻底调查章嘉的“经济和政治问题”。经过仔细调查,落实了章嘉下属李长砺的克扣行为。

可是,无论蒙藏委员会如何从《理藩院则例》及其他相关文献中寻找依据,以资证明章嘉不过是一位普通的活佛,而并非是内蒙古的喇嘛教领袖,进而确定其实有“政治问题”,但所有这些努力都不可能否定章嘉在喇嘛教中和蒙古地区的实际影响力。蒙藏委员会严厉惩处章嘉的措施,几乎被国民政府行政院完全否定了,这充分证明了蒙藏委员会在处理章嘉问题上的过激。章嘉对蒙藏委员会否定其在内蒙古政教事务中的作用耿耿于怀,“章嘉案”结束后不久,一次与记者谈话时,章嘉向记者申述到:“内蒙各地行政,原由各王公主持,本人专司宗教事,不过与各王公遇事互商,感情融洽。”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87-02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各地区纷纷加强了应用技术类院校的建设,其中,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制约此类院校发展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据此,我区提出了“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数字化校园等建设,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优质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面向学校教育,服务社会,开放型、数字型的新型职业教育网络学习体系”。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我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全面调查,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整理对比,有针对性地对应用技术类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区普通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基本现状

根据2014年内蒙古教育厅公布的《2014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统计名单》,我区现有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5所、专科院校35所、广播电视大学1所。笔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5所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进行统计分析。

(一)中文数据库建设情况

号 数据库名称 学科类别 资源类型 图书馆

数量 所占

比例

1 中国知网 综合 期刊 14 93%

2 百链云图书馆 综合 检索工具 13 87%

3 读秀学术搜索 综合 检索工具 12 80%

4 书生之家 综合 电子图书 12 80%

5 万方服务平台 综合 期刊+会议+专利+标准+科技报告 11 73%

6 银符考试题库 综合 考试 9 60%

7 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 管理 事实 9 60%

8 职业全能培训数据库 爱迪克森 综合 视频资源 8 53%

9 E线图情 管理 ― 7 46%

10 CSCD数据库 综合 文摘 6 40%

(二)外文数据库建设情况

号 数据库名称 学科类别 资源类型 图书馆

数量 所占

比例

1 Springerlink 综合 期刊 11 73%

2 Science (科学出版社) 综合

3 EBSCOhost 综合 期刊+报纸 10 67%

4 国道外文库 综合 期刊 9 60%

5 CALIS外文期刊网 综合 期刊 8 54%

6 ACM(美国计算机学会)国际站计算机 电子/自动化 期刊+会议 8 54%

7 EI(工程索引) 综合 摘要 7 46%

8 Wiley(含AGU)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综合 期刊 7 46%

9 RSC(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生命科学 化学/

环境 期刊 6 40%

10 ISI(包含SCI、SSCI、ISTP、JCR)数据库 综合 ― 6 40%

(三)自建数据库情况

院校名称 数据库名称

内蒙古大学 蒙古文信息网;中国蒙文期刊网;蒙古文学特色库;生命科学特色库;内蒙古大学文库;蒙古文文献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特藏、古籍等。

内蒙古工业大学 博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系统;逸夫图书馆;随书光盘系统。

内蒙古农业大学 国内外草原与草地信息资源数据库;农科特色资源共享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内蒙古医科大学 蒙医药相关文献数据库(汉文)(蒙文);2014医科大学职业全能培训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 稀土专题特殊数据库;移动图书馆应用系统等。

内蒙古民族大学 民大文库本校硕士学位论文库;蒙古文数字图书馆建设;科尔沁文化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论文授权提交系统;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等。

赤峰学院 网上免费资源;随书光盘库;红山文化研究等。

呼伦贝尔学院 “三少”民族文献数据库;高等教育学文献数据库。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民族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平台。

二、应用技术类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一)满足实际需求的原则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应该以满足读者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安排馆藏资源,实现学科馆员全程化服务、实习实训过程中经验累积及时以数字形式保存以便指导生产实践。所以应该把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作为建馆的重要原则,保证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发挥实质的作用。

(二)体现自身特色的原则

针对应用技术院校,可以发展特色资源,使其成为馆内有竞争力的部分。例如,在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应用技术院类特校有的项目和题目资源,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建立完整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实现熟练掌握优势,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应用技术院校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的特色价值。

(三)保证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原则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首先应该考虑数字化图书馆能否提高资源利用和服务的效率。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资源查找系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数字化图书馆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同时也要注意图书馆的服务,充分发挥其对于利用馆内资源的帮助作用。如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阅读推广等。

三、应用技术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采取多种模式借力发展

我区职业教育信息化途径:“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运行,学校长期使用,政府(学校)购买服务。”可以采取政府模式和企业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政府模式,即政府(学校)购买服务,学校长期使用。近几年兴起的线上公开课程MOOCS(慕课),加快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例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大型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中心和江西高校课程资源共享联盟日前成立,实现优质视频网络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可。我区高职院校大都共享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供高校学生学习。

企业模式,即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运行。例如,超星、新东方等数据库开发商参与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移动手机图书馆等);图书馆利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参与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实习实训。

(二)优化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丰富信息储存方式,增加资源利用手段。通过优化馆藏资源,对流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建立完整的检索系统,学科导航,保证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的全面性。同时及时把本学院的研究成果等录入图书馆,形成独特的参考资料库,为后续自建特色数据库作准备。还要与优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并轨,将海量信息资源存储于云计算内。

综上所述,应用技术院校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一条创新改革之路。我们应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以信息化手段推动高等应用技术教育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4)

为了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中学英语情况进行整体梳理,项目组于2014年3月中旬正式启动《内蒙古农牧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调查》。本课题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模式,从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底之前开设英语课程的中学中选取不同层次的6所中学为调查对象,选取中学英语教师42人,学生319人,教育管理人员39人进行问卷调查,从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职称、任课年级、备课与讲课评估、教学科研以及学生英语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查,结合所抽查样本学校的英语学科教学设置,学生学习方法、态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勾勒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中学英语教育的基本现状,厘清存在问题。

1调查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中心,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部、东部中学各2所,以包括初中和高中,选取不同年级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访谈,获得调查材料。

2调查成果分析

从所获得的调查材料来看,牧区中学的英语教育现状表现出以下特点:2.1学生学习情况牧区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尚可,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低。在知识掌握方面,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是基本掌握英语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较强,但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文化背景知识较少,写作能力薄弱。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因为学校开设英语课程,升学考试是学习英语的指挥棒,并对于英语的用途和未来规划认识模糊。2.2学生管理情况经调查发现,中学对于学生管理的主要模式是班主任的全面负责制。大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细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相对完善。教师对学生情况比较了解,易于发现学生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这些构成了中学学生管理模式的主要优势。2.3师资现状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和目前已有的材料统计,牧区英语教育师资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英语教师队伍比较年轻,70%以上教师为30-40岁;蒙古族教师和汉族教师比例相当,与所学专业相对对口。近几年中学教师培养力度大大增强,教师学历普遍提高,以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主,硕士占有比例达到平均20%。但是仍然存在教龄短,教学经验欠缺,所受专业培训和职业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问题,导致教师知识更新慢,科研能力不强。2.4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源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牧区中学已经全部开设了英语课程,授课课时基本满足学习规律的要求。多数学校配置了比较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设备,基本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学校安排英语教师使用电教设备,运用网络资源增加信息量,扩展学生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教学设备的使用上,教师基本能够掌握设备使用方法,但在合理运用设备,开发教学法,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和教师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能力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教师授课情况来看,教师目前能够合理安排授课活动,完成学校的教学要求,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活动规划,因材施教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进行较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数量较少,已经研发出来的优秀教学成果转化成教学实践活动的比例偏低。

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中学英语教育策略

项目组以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为主线,进行梳理,综合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参照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策略:(1)根据目前国家对英语高考政策的调整,引导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因高考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中学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增加口语授课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口语实践和口语测试模拟训练。(2)合理配置师资,逐步提高英语授课教师职称和学历层次。酌情降低职称评定的难度,提高外语教师职称层次,缓解外语教师的焦虑感。(3)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减少重复建设。促进校际协作,提高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各中学之间开展资源共享,邀请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等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定期开展小型研讨会。(4)促进教师教学法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层次梯队的培训和深造,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法总结,以提高整体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并加大宣传力度,并以奖励为职称评定优先条件之一。(5)加强教师培训,利用国内和国外优秀资源,提高培训广度与深度,加大培训成果推广与课程教学实际紧密结合。(6)建立以学校一线外语教师为主体、以教育专家为高级顾问的智库,横向整合外语教育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7)定期开办以牧区外语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根据各地区小学外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把脉诊断,精准支持,重点突破。

4结语

随着国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外语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外语教育正跃步前进。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仍处于低位发展的阶段。“在民族地区,外语教育总体发展滞后。对于大多数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来说,外语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课程。因此,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尤其是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中,外语教育是一个急需加强研究的实践课题”。目前,国内外对于语言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涵盖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问题、蒙语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英语教材问题、英语教学的师资问题,等等,对蒙语授课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师资情况、教育制度和政策研究仍需要较为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除此以外,本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决策制定部门需要重视外语教学,进行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外语教育意识,营造地区外语学习环境,形成外语学习的全面态势。

参考文献

[1]周淑贞.蒙古族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2003(02):47-57.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5)

第六届(2002年):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公司

第七届(2004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第八届(2006年):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

第九届(2008年): 包头市第四职业高级中学

第十届(2010年):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卢仁峰: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焊接工,高级技师

第十一届(2012年):通辽市高级技工学校、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神华准格尔能源公司 、 内蒙古红岗机械厂

乌兰其其格:(女,蒙古族)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授

宋殿臣: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车工,高级技师

我区历届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大奖人员共23位,本期介绍7位。

赵军: 男,1967年4月出生,包钢轨梁轧钢厂热轧部专业技术主管,技师。

1985年至今,赵军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包钢轨梁厂填补自治区空白的许多产品均由他首先轧制成功。他是310乙字钢成材率达到80%以上好成绩的模范带头人,Φ350管坯、310乙字钢填补了国家钢产品的空白,增加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操作技术方法,在850轧机后设计出“导板轮”,基本消除了重轨产品刮伤情况,为提高轧制速度和节约能源作出了贡献。赵军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内蒙古自治区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包头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和“包头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宫良钦: 男,1973年6月出生,包钢运输部机修车间内燃机车司机,高级技师。

近年来,宫良钦通过研究柴油机结构、检修标准,重修制定了柴油机检修工艺,并制作了检修专用工具,每年检修柴油机10余台,节约费用100多万元。此外,他还拓展机修车间的检修范围与能力,尝试组织DF7G型机车架修,节约资金180万元;合理使用国产通用接触器替代进口产品,仅此一项,每年节省备件费用20多万元;通过PLC重新编程,实现了两台GK0型机车的无级调速,大大降低了机车故障率和耗油率,有效延长了机车使用寿命。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和“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程海涛: 男,回族,1973年11月出生,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锡林热电厂总工程师,汽轮机运行值班员,高级技师。

程海涛从一名普通值班员逐渐走上值长管理岗位,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2001年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全国电力行业200MW火电机组汽机运行值班员技能竞赛获得第六名。2006年10月调入锡林热电厂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兼运行部部长。2007年12月担任锡林热电厂总工程师。期间,他高质量完成了城市供热工作,受到盟市两级领导及市民的认可。同时,在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机组投产三年来多次取得300MW机组连续安全运行200天以上的突出成绩,#1机组A级检修后更是连续运行350天以上,达到国内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 “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李文慧: 男,1962年6月出生,蒙古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家畜改良工作站家畜改良饲养工,高级技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李文慧一直参加巴彦淖尔肉羊育种工作,开创了“群选群育”和“边选、边育、边推广、边生产”的育种模式,解决了肉羊育种理论和实践中规模组合难以融合的难题,深得国家和自治区农牧业专家的赞同,农业部第878号公告对巴美肉羊予以正式命名。巴美肉羊培育的经验为我国肉羊育种工作开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育种模式。2002年以来,李文慧一直参加肉羊胚胎移植工作,业务扩展到乌兰浩特、包头及河北保定等地,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家畜的繁育水平,对内蒙古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创新了苏尼特羊“两年三胎”高频繁殖技术推广应用和巴美肉羊多胎高频繁殖技术推广及应用。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郜松青: 男,1953年6月出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压水堆元件厂电工,高级技师。

作为国防科工委“511工程”、中核集团“111工程”高级技能人才,郜松青在从事电器维修工作40多年的时间里,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主持和参与60多项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获公司技改奖38项,他多次作为专家到厂家和兄弟单位解决技术难题,累计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00多万元,并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邢岗: 男,1976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包钢焦化厂电工,高级技师。

参加工作19年来,邢岗创建了焦化厂第一个“电工学习室”,将备煤部电工班打造为学习型组织,在对皮带系统设备“清晰化”攻关中,组织业务推广课42人次,解决技术问题138件。他通过不懈努力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公司技能大师。近年来,邢岗完成大小技术革新及设备改造50余项,提出合理化建议56条,被采纳实施了32条。他参与的科研项目《备煤部煤上、煤下PLC升级改造》、《FZ1-40型翻车机技术改造满足C70、C63车型的要求》、《2#翻车机破切清篦机技术改造满足翻车要求》等均获得焦化厂科研项目奖。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内蒙古金牌工人”和包钢(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操作能手”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6)

高校教师是知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的主要承载者,是高校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可以说,教师队伍水平决定了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而师资结构又是影响队伍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内蒙古高校的教师引进力度逐步加大,人才汇聚能力逐步增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步改善,但与内蒙古在全国的战略意义和经济地位相比,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教师队伍的要求相比,内蒙古高校的教师数量、结构、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

一、内蒙古普通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基本状况及结构分析

1.基本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明确提出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目标,大力实施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自治区高等教育111工程”等人才项目,培养了一批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引进了一批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有力促进了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各本科院校健全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和建设规划,引导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潜心教学,精心育人。截至2012年,内蒙古本科高校共有各类在校生269534人,专任教师14915人,总的生师比为17.3:1。专任教师中,其中教授2096人,副教授48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875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94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二层次人选339人;“自治区高等教育111工程”一层次、二层次人选110人;部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自治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4人、自治区“教坛新秀”获得者40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5个。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2.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地域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类型结构、专兼职结构、高水平人才层次结构等多个方面,而且每个要素的内部优化和整体协调都会对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服务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年龄、学位、职称、学缘、专兼职等五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发展潜力以及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契合程度。2012年,全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的结构分析如下。

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255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12%;31-45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789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96%;46岁及以上的教师44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92%。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基础扎实、年富力强、学历层次较高,很多人已成为本校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学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的2216人,占14.9%,具有硕士学位的765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6.2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总量偏少,与自治区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校师资队伍总体建设目标和各学校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职称结构。具有教授职称的2096人,占14.05%、副教授4832人,占32.39%、讲师5857人、助教(含见习)2130人,高级职称占46.4%。

学缘及兼任教师结构。全区具有外校学缘教师人数达到11146人,占师资总数的74.73%;全区本科高校共聘兼任教师2565人,占教师总数的17.2%,平均每所高校有兼任教师150人左右。

二、内蒙古普通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理的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内蒙古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着力点。但目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尚存在一定问题。

1.生师比过大,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

2012年,内蒙古本科高校总的生师比为17.3:1,总体来看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18∶1 的合格标准,但个别高校生师比过大,有的甚至超过20:1。即使是这个数据也存在很大的“水分”,个别高校为了各类评估的需要,存在数量不少的“挂名”兼职教师,一些兼职教师仅有其名而无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缺口较大,教师教学精力不够,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等高水平教师数量不足,限制了高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水平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尽管对高水平教师的定义各有不同,但从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高职称、高学历和获得顶尖学术称号、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而内蒙古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却存在“三少”现象,即高学历教师少,高职称教师少,高层次教师少,比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14.9%,高职称教师仅占46.4%,高层次人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者等)仅有寥寥几人。由此可见,内蒙古本科高校的高水平教师数量和所占比重不仅与发达国家、地区相距甚远,即使与国内一些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极大的限制了内蒙古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学术声誉。

3.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制约了高校良性学术梯队的形成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能否形成学术梯队的关键要素,是教师队伍未来发展态势的集中体现。一般而言,合理的年龄结构是指老、中、青教师数量呈合理分布,每个年龄段的教师都占有相应的比例,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能避免由于老教师退休而造成的“青黄不接”现象,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在27至60岁之间,即33年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时间长度来算,同一年龄的教师应该大约占到教师总数的3%,那么,理想情况下,30岁以下教师的比例应该在9%左右,31至45岁教师的比例应该在45%左右,45岁以上教师的比例应该在45%左右。对比上述的数据可以发现,内蒙古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大,而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小。从长远来看,制约了良性学术梯队的形成,进而容易导致学术传统中断,有影响力的学派难以形成。

4.“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不利于高校发展活力的发挥

教师学缘结构多元化是世界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维护学术自由、促进学校活力的有力手段。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高校也开始认识到教师队伍“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危害。虽然从整体数据来看,内蒙古本科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外校学缘教师人数占师资总数的74.73%。但是一些老本科高校(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外校学缘教师比重还较低,而几所新建本科高校和没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由于缺乏高校师资培养能力,外校学缘教师比重极高,从而拉高了平均值。另外,据统计,几所新建本科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师资是由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充任,甚至个别学科的教师全部来自于同一所高校,这种另类“近亲繁殖”是数据没有显示的。这种现象对于新思想、新理论、新学派、新风格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

三、内蒙古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思考

内蒙古本科高校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性问题,也有区情、校情的特殊问题;既有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也有主观失误造成的问题;既有长期存在并将继续面临的问题,也有带有时代性并可以尽快解决的问题。

1.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着眼于眼前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注重人才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也要重视年龄结构和专兼职结构。长期以来,内蒙古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规划,教师引进、培养过于随意,过分重视满足当前需要,忽略教师队伍建设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这是教师队伍出现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一,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全区高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彻底摸清数量及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地域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类型结构、专兼职结构、高层次人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出台“自治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自治区层面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指导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第二,各高校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人才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切实把“人才强校”战略落到实处。要根据自治区的总体设计,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校类型、培养目标、未来办学规模及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又适度超前的本校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付诸实施,避免盲目、主观随意引人、进人的现象。

2.建立地区高校师资共享机制,保证兼任教师素质,解决高校教师总量不足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时代,引进兼任教师、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还没有打破“关门办学”和“单位主义”的窠臼,只重视人才全职引进,不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导致兼职教师应有的巨大作用难以发挥。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转变办学理念,以为我所用的态度淡化编制观念,强化共享意识,充分认识到兼职教师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障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建立地区高校师资共享机制,完善兼任教师聘任机制,保证兼任教师素质,将人事编制与工作岗位相分离的短期聘用、兼职聘任、临时聘任制度化、规范化,实质性的引进客座教授、暑期教师、企业导师、课程教师等兼职人员,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满足教学需要。

3.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高高校竞争力和学术声誉

高层次教师位于教师结构金字塔的顶端,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主体力量,也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更是各高校激烈争夺的稀缺人才。对内蒙古高校而言,高层次人才数量少,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瓶颈。尽管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迫切,但是由于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办学实力、历史传统、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内蒙古高校在高层次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是内蒙古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学术声誉提高的关键。

高校要科学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计划,依托国家“”、“”、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等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平台,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树立“事业引人”的理念,以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待遇、先进完善的科研平台、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增强对高水平教师的吸引力,落实好各项人才引进、激励措施和政策,创新引人、用人机制,努力做到引好人、留好人、用好人。

4.设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在不断的学习、研究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校不仅要重视教师引进工作,更应重视教师培养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高校要普遍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高校要针对本校中青年教师情况制订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足、素质优、起点高、后劲大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带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加快教师队伍学历提升。针对高学历比例偏低的现实,高校要合理制订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使博士群体成为师资队伍的主导或中坚力量,师资队伍逐步实现博士化。

加大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经历。学校要制订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自治区“511人才工程”等海外研修、访学平台,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入选国家、自治区各类人才工程的优秀人才到国外留学、研修、访学,全方位、多领域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国际学术背景,了解、把握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提升相关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区内外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相关学科的实践能力培训,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大学科带头人遴选、培养力度。按照学科建设的实际和要求,加大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高尚学术道德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师的遴选、培养力度,制订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规范聘任考核。形成一支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高校要实施、完善“特色学科团队建设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国家、自治区重大专项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力度,提高学术团队建设水平。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既要做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更要注重计划的实施;既要以宁缺毋滥的原则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更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

(牟占军,男,1963年8月生,内蒙古赤峰人,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本科)[R].20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4]徐威.陕西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7)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内蒙古电大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社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3473

国内刊号:15-1141/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8)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87

[中图分类号]C962;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因为创意自身价值的无限化,文化创意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发展因素之一,它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大形势下涌现出来的又一朝阳产业。作为祖国西部大开发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其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历史悠久、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战略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创新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质量,而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着文化产业创意发展的价值与可持续性。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创意企业更需要人才的支撑。

1 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内蒙古在建设文化大区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尤其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需要大批的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撑。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随之也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在创意设计、经营管理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及民族特色产业经营管理、规划设计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求。

1.1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1 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效益逐步显现

据2015年统计,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性文化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单位数不断增多。2014年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59 516个。相关从业人员23.19万人。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8.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6%,实现营业收入641.7亿元,在全国仅略高于新疆和甘肃。

1.1.2 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产业刚刚起步

内蒙古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业,其占到50%以上。其中广告业增加值总量位居第一。依次为广告、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其他电信(增值)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产业仅停留在简单经营,没能更好的设计、规划,通过创意实现更大增值。产业结构类同,且中小企业介入没有发展力。以旅游业为例,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文化旅游经营中,没能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价值,更没有很好地结合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及现代艺术。三十年前“吃肉、喝酒”,三十年后“喝酒、吃肉”,草原旅游形态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1.2 内蒙古人才总体现状

2015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40万人左右,其中,党政人才(含参公单位)20.6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96万人(高级职称人员23万人,占24%);高技能人才56万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2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8万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近万人(主要是国家和自治区级人才选拔培养项目人选,如草原英才工程人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18万人;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才总体数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缺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局势下,文化产业人才更是短缺。内蒙古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人才仅3万人,与内蒙古经济总量和当前转型需要的发展极不相称。

以2014年自治区电影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广电网络集团四大直属文化企业集团为例,有在职员工7 246人。

从知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占2.7%,本科学历占30.2%,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67%,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

从专业结构来看,取得高、中、初级职称的占29.3%,未取得职称的占26.3%,R等瞬哦游槎倘薄H瞬胖饕集中在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策划、文化市场营销、专业技术领域。

各地因产业类型的差异有所不同,随着现代传媒、文化创意、网络信息服务等文化产业的兴起,人才短缺问题将更突出,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 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弗罗里达经过长时期研究和考察各国文化产业后,认为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有三个条件:一是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起适合文化企业成长的科研和经济体系,保证科研经费持续续增长,同时要有规模性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体系;二是社会服务成熟,社会生产高效,消费群体稳定;三是有利于创意产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和区位优势。在内蒙古,由于文化企业成长环境亟待优化,社会生产和服务不到位,文化体制改革成效不够突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环境不够优越,所以其文化产业引进人才能力不强、人才集聚缓慢。

2.1 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足

长期依靠资源能源保持高速发展,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期,依然依靠资源能源维持发展速度和基数,对文化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13年以来,内蒙古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计划以每年3亿元以上的财政拨付,扶持新兴优势产业和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启动了包括6个大类、数百个子项目的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这些工程都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科研平台。可是总体投资数目量非常小,还不到文化产业效益值的1%,因此,富有规模性、地域性的创意产业并没有实现预期。2015年扶持、支持的特色文化项目基本还是传统的服务业,与文化创意差距甚远,更没有对人才引进提出很好的措施。

2.2 有关文化产业人才指向性不强

内蒙古自治区在《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指导下,相继出台了《“草原英才”工程实施方案》《“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人才强区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搭建了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呼包鄂“草原硅谷”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平台、京蒙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了系列培养工程,“11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持续开展、“511”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新世纪“321”人才工程推等。但是,在各自工程和政策中各有侧重点,对文化产业人才并没有给予相应重视。仅制定了《全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党政管理、社科理论、新闻宣传、出版传媒、文化艺术、文化产业、新媒体新业态、基层和少数民族等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没有把文化产业人才加以重视。在扶持的文化产业基地等66个文化产业项目里,重视了产业经营,却没能设计创意和经营管理给以指导及加强。

2.3 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不成熟

首先,政府主导力量不到位。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认知模糊。若不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增加人力资源依赖型经济的比重,其将难以摆脱低水平发展困境,也难以改变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状况。尤其在内蒙古文化产业党委宣传部指导,产业经营的相对独立性与政治的纯粹性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关联,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介入能力较弱,更使政府未积极引进人才、企业不去引进或不培养人才。

其次,自我培养能力较弱。尽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包头师范学院等学校也设立了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如,媒介经营管理、文化旅游、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及会展策划和管理等,也在7所大学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但是,高校自身课程设计和教学偏离了实践,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讨和学习,还难以在短时期培养一批思维敏锐、创造力较强、懂设计又懂经营的文化产业人才。其所培养的人才多数从事传统型、低端服务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的较多,从事创意型、科技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很少;不能做到跨专业、复合型、懂经营管理、创意策划、现代科技、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综合培养。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历史、人文与环境优势以及政府的有效扶持得到了较好发展,而随之也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及创意人才质量与民族特色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目前,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已成为限制内蒙古自治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能满足内蒙古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3 结 语

内蒙古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潜能,打造与产业快速发展相匹配的创意人才队伍。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自我文化优势的创意产业强区,就必须具有强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识和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王光文.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3).

[3]于海平,和.内蒙古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发展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29).

[4]李茂民.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0(6).

[5]李靖靖,冯玉龙,常颖.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基于内蒙古经济发展特点及原因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

[6]李世忠.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探微[J].经济论坛,2008(11).

[7]黄健英,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8]简吉.乌力格尔艺术:草原文化传承中的思考[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3).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9)

《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全书共11章,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成吉思汗以来的蒙藏民族政治关系的发展史,脉络清晰,叙述简炼,读来流畅而令人愉悦。不过,这仅是每一本著作的基本要求,以下的特点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功力与学养。

资料翔实,征引丰富

蒙藏民族几百年间的政治关系,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众多,各方面的关系也是纷繁复杂,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对史料的驾驭能力,没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是很难在一本书中如此清晰地展示蒙藏民族政治关系的发展轨迹的,我们从中选取史料这一“点”,来看看作者是如何驾驭其著的。

研究蒙藏民族关系的最基本史料当然是蒙文、藏文历史文献。不过,由于民族文献的特殊性,如蒙、藏文历史文献比较分散,而且常常以宗教著作的面目出现,因而利用起来并不十分容易:要从浩如烟海的蒙、藏文文献中发现可用的史料,要求研究者必须以史学家的眼光和学识去甄别史料。在这一点上,作者深有体会:"对藏文和蒙古文的史料进行仔细的考察和分析,并以同时代的汉文文献进行辩证和补充,是一件十分繁杂和艰难的工作,同时也是对蒙藏民族关系史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必然的途径。”⑥

要“对藏文和蒙古文的史料进行仔细的考察和分析”工作,研究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民族语文功底,否则难于胜任!而本书的成功也最能反映作者深厚的藏文功底。作者征引的蒙藏文文献多达三四十种,其中尤以藏文文献为多,如《王统世系明鉴》、《汉藏史集》、《红史》、《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萨迦世系史》、《蒙古佛教史》、《三世达赖喇嘛传、四世达赖喇嘛传》、《五世达赖喇嘛传》、《论政教合一制度》、《通史――松石宝串》等,更主要的是以上提到的藏文著述均是由作者与他人合作或独立翻译成汉文的,这不仅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民族语文素养,而且为作者很好地理解、把握藏文史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们知道,翻译文献的过程也是积累材料、比较研究的过程,这一积累是准确理解文献原意的前题。

博采众长,考证细致

众所周知,一部学术著作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治学态度。一部成功的学术著作最能反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翻阅本书,我们处处能感受到作者求实、严谨的态度:论述有严密的逻辑性,考据建立在充分的文献史料基础之上,而且博采众家之说,体现出作者不偏不倚的治学风格,这可以从其注释中窥见一斑,如作者在正文中叙述萨迦地方政权的创建过程时,把学术界关于“有无萨迦地方政权”的争论放入注释中,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参考观点和基础材料。⑦

我们再以作者对“八思巴创建拉章”的考证为例:

八思巴仿照古代吐蕃的部分职官和先蒙古汗国的怯薛组织为自己创建了一个私人侍从官署――拉章,其中的官员均由帝师自行任命。据藏文史籍记载,拉章含有十三种官员,分别是:索本(管理饮食)、森本(管理起居)、却本(管理宗教仪式)、司宾、仲泽(主管文书)、司库、司厨、司引贝、司营帐、管鞍具、管马匹、管牛、管犬。从表面上看,这些官员均不像是一个地方政府官员。但通过与蒙古的怯薛组织进行对比,不难看出他们的性质。蒙古国早期的职官十分简单,除万户、千户等管理其部民外,只任命了一位大断事官,掌管民户分配、主持清查户口和征收赋税、司法诉讼之权。同时建立了护卫军四怯薛组织,其名称和职务分别为:火儿赤(佩弓矢者)、云都赤(带刀者)、昔宝赤(掌鹰隼者)、札里赤(书写圣旨者)、必者赤(书记,主文史者)、博尔赤(厨师,“亲烹饪以奉上饮食者”)、阔端赤(掌管马政者)、八刺哈赤(守城门者)、答刺赤(掌酒者)、兀刺赤(典车马者)、速古儿赤(管衣服者)、怯里马赤(传译者)、帖麦赤(牧骆驼者)、火你赤(牧羊者)、忽刺罕赤(捕盗者)、虎儿赤(奏乐者)。表面上看掌怯薛职事者不过是在大汗身边充当警卫,服侍起居,放鹰放马,奏乐斟酒。但是在实际上,“成吉思汗为其护卫之士(怯薛歹)规定了优越的地位:位于在外的干户那颜之上,如果他们与千户那颜发生争执,罪在千户那颜。怯薛歹作为大汗的侍从近臣,在蒙古国的政务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怯薛‘百执事’之官就担任着中央政府的职能。大汗还常常派怯薛歹为使者,出去传达旨意,或处理重大事务。怯薛歹调任外官,多担任重要职务”。八思巴设立的拉章官署中的十三种官员均隶属于萨迦寺住持,因为元代的第一任萨迦寺住持就是由出任大元帝师的八思巴本人出任。在萨迦寺专门设立有萨迦寺住持法座,尽管在早期这些自员也随八思巴前往朝廷,但大多数时间是常设在萨迦,后来一直沿袭,成为萨迦寺住持身边的官员。八思巴开创的为藏传佛教的宗教领袖设立拉章的作法,后来为各个教派纷纷仿效,对的政教合一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八思巴在设立拉章的同时,还设置了本钦(或称乌思藏本钦)职位,同时参照吐蕃职官设立了“朗钦”一职。从1265年开始,至1267年,完成了萨迦地方政权的创建。⑧

关于“八思巴创建拉章”在其和王辅仁先生合著的《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中仅有这样简短的论述:“教主建立私人的公馆(当时叫囊钦,近世称喇章,但是也有沿用旧制称囊钦的,如甘肃拉卜楞寺),大约开始于八思巴。前已述及,元朝为帝师设立过个人办事机构――功德使司。《萨迦世系史》记载,八思巴从大都回后设立了此前宗教上层从未有过的索本、森本,却本、仲译等十三种私人侍从官员,为他管理宗教和个人事务。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各教派活佛的组织系统,大体上都是仿此办理的。”⑨两相比较就可以发现,陈先生的新著不仅详细记述了八思巴设立拉章的来龙去脉,而且使读者了解到拉章是“仿照古代吐蕃的部分职官和先蒙古汗国的怯薛组织”而设立的,是藏族对蒙古族基层组织机构的借鉴,进而揭示出藏蒙两族在政治组织机构方面的密切关系。这样的考证散见于全书各处,可谓细微之处见功力。

当然,每本书总留有遗憾,不仅作者感觉如此,读者也会有同感,如清代的蒙藏政治关系内容十分丰富,本书的叙述似乎仍不过瘾,只好留待来日再补正了。

以上一得,仅供同好参考,要想体会本书的精妙之处,请直接阅读原著。

注释

①扎奇斯钦著,台湾中正书局1979年版。

②王辅仁、陈庆英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樊保良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本人曾于1994年撰写过该书的简短书评,参见《民族研究信息》1994年第2期。

④嘎尔迪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⑤《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就提到“正是在灭西夏及西征中亚的战争中,蒙古王室与藏族及藏传佛教发生了接触和交往,并为以后的统一藏族地区和蒙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对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办法,并利用与宗教人士的关系来减少战争中遇到的反抗。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依靠过蒙古萨满教的支持,同时,他为了巩固汗权,又和萨满进行过斗争。成吉思汗在西征时,还专门征召汉人道士长春真人到军中讲道。他并不专信某一种宗教,但是也不特别反对某一种宗教,因此,他和藏传佛教的交往可能只是一种初步的接触,更主要是为了征服西夏而需要了解受西夏朝野信奉的藏传佛教。”可见,蒙古族最初引入藏传佛教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参见陈庆英:《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⑥陈庆英:《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前言,第2页。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10)

开放大学,是在终身教育理念影响下,与传统大学办学模式不同的一种新型大学。它打破以往把教育限定在一定年龄阶段的传统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并突破时空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所需要的地区和所需要的人群,为不同需求者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我国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建立了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国家开放大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开放大学正在积极筹建中,相关的理论探讨也在进行中。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国家开放大学体制内如何定位,如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地位、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模式、考评方式、管理制度等等,都需要电大人认真研究。

一、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弥补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部队士官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而建立的新型高等学校。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本科、专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同时,开展岗位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非学历继续教育。国家开放大学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而建立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进一步指出,国家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适应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需要,根据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公共服务平台,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网络公开课程。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合作,大力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活动,以及社区教育、干部在线培训工作。”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一样,是国家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办学形式。

二、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定位

内蒙古电大在筹建内蒙古开放大学过程中,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应分为一下三个层次。

(一)更新传统继续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思想

传统意义上的继续教育,是对脱离正规教育、已获得一定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获得学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高志敏2001年)。可见,传统意义的继续教育施教对象主要是在职的、有一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成人;施教目的主要是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获得学历;偏重于学历继续教育。现代意义上的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它的教育对象是所有社会成员,更具广泛性;教育目的具有多样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行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指出,国家开放大学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整合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共同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国家开放大学一样,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物。

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应打破重学历继续教育、轻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传统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把终身教育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办学过程中。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客观实际的需要。因为经过30多年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学历继续教育的生源在萎缩,竞争在加剧,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学历继续教育在生源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而非学历继续教育既符合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时代要求,又有充足的生源和现实需求,是方兴未艾的事业。内蒙古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偏低,民众的文化程度及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据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常住人口为24706321人,其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人口15969273人(包括小学、初中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05102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6815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2.21个百分点(李松林,2011年)。2000年内蒙古的城镇化率为42.7%,2011年已经达到56.6%(《今日内蒙古》)。这些数据最起码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截至2010年内蒙古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67.8%;二是老年人口在逐年增加;三是农牧业人口在向城镇加速转移。这三个信息都说明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潜在生源很充足,肩负的责任更是重大。需要加大非学历继续教育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内蒙古民众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以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农牧民职业能力为己任,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将优质教育资源不分时间、地点、年龄和社会经济背景提供给所有人,为内蒙古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内蒙古作出贡献。

(二)面向基层,服务社会

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大的方向上定位于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内蒙古服务。在落实过程中,应该根据地区实际,具体定位于为内蒙古基层民众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以农牧民等基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其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倡导全民学习,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社区教育,向所有有学习意愿、有学习能力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包括各行各业在职人员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离开学校准备求职人员(包括没有学历的农牧民工)或准备职业转换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牧民的种养植技术培训,农畜产品互联网销售培训,社区居民的养老保健、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医疗、文化、育儿、子女教育和其他生活需求培训,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提高培训等等。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平台,为基层民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就业能力服务,扎根基层,向下延伸。

党的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首先要实现人的知识化和全面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意味着农村牧区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且要融入城镇,生活、学习、就业于城镇;农业现代化也要求农民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没有农牧民等基层民众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所以,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应把握这方面的机遇,准确定位,把提高农牧民等基层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作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具体目标。

(三)以质量和声誉求生存

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要通过质量和声誉求生存、求发展。尽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潜在生源充足,但要变成现实生源,还需做大量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办学质量,让求学者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职业能力。为此,一是要有方便快捷有效的支持服务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接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教学资源,为不同的求学者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如利用计算机网络、云电视、电话、手机等媒介,输送学习资源,方便求学者兼顾家庭和工作进行学习。并根据地区实际,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开设特色专业,进行课程建设和跟踪检查评估等支持服务工作。二要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无论什么阶段、什么形式的教育,教师永远都是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施教对象的职业、年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需求等等都有较大的差异,教育内容也因求学者的不同变得庞杂、广博,教学形式也应丰富多样。这样,要求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更需要有高尚的师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弱势求学者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基层求学者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心。教师队伍的结构也应优化,如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以及教师、科研、管理、支持服务人员比例结构等等。督促教师队伍与开放大学同步成长。三要有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考核制度。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必须遵守国家开放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教育规律研究符合自身培养目标和培训目标的学习、管理、考核评价规章,包括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确保支持服务平台高效畅通,教育资源高质量且适用性强,管理精细,评估程序完整,考核严格,监督到位。四要发展内蒙古开放大学校(筹建中)园文化。校园文化可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的软实力。学校领导和教师带头倡导勤奋好学、诚实学习的校园文化,形成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风尚。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师生力量,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求学者心智,促进求学者全面发展的作用。要加大网络平台建设和优质资源整合利用,通过积极健康、美观清晰、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吸引学员,营造健康、适用、个性化的校园网络学习环境,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培养求学者的高尚品格和进取精神,提高求学者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保证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提高办学声誉。

总之,内蒙古开放大学(筹建中)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关系着未来内蒙古开放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提高内蒙古基层民众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系内蒙古电大科研基金项目“内蒙古开放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IMRTVU—GSR1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3]高志敏,继续教育概念辨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1,(1).

内蒙古职称论文篇(11)

一个多月后的12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长江沿线部分省市负责人参加的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官方新闻稿披露,新晋书记处书记杨晶出席了座谈会。资料显示,这是杨晶进入中央书记处后首次以新职陪同出席相关活动。

依照惯例,中央领导人视察地方,通常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关人员陪同。例如,出任中央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视察深圳,陪同人员即有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在国务院方面,之前原国务院总理多次地方视察,均由时任国务院秘书长马凯陪同。

香港媒体当时即称,这或预示着杨晶将在未来出任国务院办公厅新的职务。国务院办公厅主要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日常工作,秘书长负责主持全面工作,而几位副秘书长则分工保障总理和几位副总理的工作。

由于马凯已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进入中央政治局,并将在全国“两会”上晋升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农业,其国务委员和国务院秘书长之职都将卸任。而此前的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尤权也已调任福建省委书记,他之前作为常务副秘书长的工作职责就是“保障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工作”。也就是说,杨晶将很可能接替马凯成为新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

随着此番猜测成为现实,由此,杨晶也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央书记处的国务院秘书长,再破中共高层人事任免纪录。

具有团系统色彩的蒙古族高官

虽拥有一个很汉化的名字,杨晶却是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人。官方简历显示,杨晶1953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准格尔旗是他成长的故乡,也是祖籍所在。

杨晶出身基层。17岁起,他在准格尔旗当地的一家农机厂当工人,不久被推荐到内蒙古工业学院动力系进修,一年学成后,成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并于1976年8月入党。

1980年至1982年,杨晶进入内蒙古大学汉语系学习,获大专学历。他后来曾对媒体透露,自己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工作需要,而是出于个人爱好。他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于少数民族群众个人而言,学会汉语意味着适应力和竞争力的增强,从而更易于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更大人生价值。而无论一个民族还是民族中的个体,如果抱着封闭观念不放,拒绝其他文化,就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民族文化也会随之萎缩。

毕业后,杨晶被分配任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盟委办公室秘书,这是其真正的仕途起步。随后他历任共青团伊克昭盟盟委书记,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旗委副书记、旗长、旗委书记等职。

1991年,杨晶调入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担任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旅游局局长。1993年6月,被提拔至仕途生涯的重要台阶――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当时恰是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他也因此被视为拥有浓厚团系统出身色彩的官员。

卸下共青团的工作后,杨晶又回到地方基层历练。1996年,任哲里木盟盟委书记,两年后,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兼市人大主任,以45岁之龄便跻身副省部级高官行列。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也是蒙古草原的交通枢纽,杨晶能够在此磨练一把手职务,不但提升他的视野,也赋予他综合治理百万人大城市的考验。在市委书记任内,他被选为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成为中央重点栽培的少数民族菁英。

2003年4月,杨晶接替已晋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乌云其木格,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代主席,被拔擢到正部级台阶。次年1月,51岁的杨晶正式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并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其间,他还于2002年至2005年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主政期间的“内蒙古现象”

从1982年走出大学校门算起,至2008年上调国务院出任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在内蒙古从政时间,长达26年。

其主政内蒙古期间,也是近年来内蒙古经济成长快速的时期,GDP增速连续几年保持全国前列,被称为“内蒙古现象”。

邓小平曾说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杨晶出任自治区主席后,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在对全区12个盟市进行全面深入考察、调研后,提出“内蒙古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及“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发展思路。他大力招商引资、上大项目,多方位做大做强内蒙古工业经济。

统计显示,2004年内蒙古GDP为2376亿元,人均GDP约1万元,到2007年,内蒙古GDP达到6018亿元,人均GDP超过2.5万元。2002年至2009年,内蒙古GDP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在2003年至2008年杨晶主政这段时间里,内蒙古经济的年增长率连续超过17%。

杨晶提出“不依赖资源”的思路,他依托“呼包鄂”金三角(包括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占内蒙古GDP一半以上),发挥三个城市在资源、工业及城建、服务业等方面各自的优势,协调发展,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设法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非资源型产业在内蒙古工业中占的比重已接近40%。2006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达3.5亿吨,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西。

此外,针对内蒙古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杨晶还主张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辐射带动内蒙东部的盟市,并在俄蒙贸易推展上下足功夫。2004年,他率大型代表团出访俄罗斯、蒙古国,其间签订及达成意向项目近30个。2007年又提出,要抓住俄罗斯“中国年”的活动机遇,加强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

除了经济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杨晶也颇为重视困难弱势群体。在“十五”期间,内蒙古全区有92万农牧民稳定脱贫,70多万城镇人口享受到低保补贴。对于生态建设,杨晶更是不遗余力。为防止沙漠化,任内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资金保护草原,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工程,及禁牧、休牧的措施,使内蒙古的荒漠化面积比2000年以前缩小了2400万亩,沙化面积缩小730万亩。

媒体报道透露,在杨晶身上找不到人们想象中的蒙古族男子的粗犷与彪悍之气,而是体现出儒雅、不喜张扬的学者风范,怀柔、厚重的性格特点,他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尤其让民众赞扬。杨晶听汇报,要求对方说出准确数字,重要数据要脱口而出,而他本人谈及一些重要数据时,也总能信手拈来。

不过,尽管政绩表现总体上非常耀眼,在此任上,杨晶却也曾略受挫折。2005年7月,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发生重大施工事故,中央政府认为杨晶作为自治区主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因此他与自治区副主席岳福洪、赵双连一起,被责成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检查。

少数民族“政治新星”

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杨晶获任命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少数民族工作的副部长。

其时,正逢经历、新疆群众事件的考验后,部分地区出现与少数民族关系紧张的局面。中央高层陆续召开多次会谈商议民族问题,位居国家民委主任的杨晶扮演了吃重角色。他在针对学习2010年“两会”精神时曾提出,未来国家民委要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生态环境保、民生问题以及城市民族工作等多个方面落实政府政策。

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杨晶得以跻身中央书记处书记一职。

作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中央书记处是是中共各种最高政令具体的操办机构,也是中国最核心的办事机构,有党内“内阁衙门”、“军机处”之称。在新一届7人书记处书记名单中,刘云山作为政治局常委领衔担任书记处书记一职。同时,根据往年惯例,部长(刘奇葆)、中组部部长(赵乐际)、中纪委第一副书记(赵洪祝)以及中办主任()固定入职书记处。杜青林和杨晶,则被认为是此次书记处书记名单中两个相当“意外”的人选。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