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市地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8:54

城市地理论文

城市地理论文篇(1)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lust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analyse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t. Then,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typical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from dimension of the main functions.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in the cities.

Keywords:cultural clusters;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characteristics;cultural economy;cultural branding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37-03

1 引言

20世纪末是一个文化设施繁荣发展时期,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公众集会场所等城市文化设施的兴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建设高潮。全世界的城市都在市中心打造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纽约的林肯中心、维也纳的博物馆区、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都柏林的坦普尔吧等。

这些文化设施聚集地兴起的背景来自西方国家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自20 世纪 70年代,由于美国城市和欧洲城市普遍面临内城衰败以及城市经济的结构性衰退,各个国家纷纷提出对旧城中心区的更新计划。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开始兴起,发展目标在于解决内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问题。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更新包含多种途径,包括产业性的文化建设和空间意义的设施建设和街区更新等,其中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以此来吸引文化旅游,带动地区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性的文化建设方面,即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分析西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特征类型,探讨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建设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相关概念辨析

由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属于文化集群的范畴,是其中的一种特定类型,因此谈到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首先要提到文化集群的概念。

2.1文化集群

文化集群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8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1987年由英美艺术协会和文化咨询公司等机构提出。从80年代后期,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这个概念出现在了城市设计的文献中。文化集群成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Wynne(1992)定义文化集群为城市中各种文化和娱乐设施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根据功能分类,Won Bae Kim等(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三类:蕴含大量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和设施聚集区;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文化关联产业聚集区。Santagata(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四类:都市文化集群、产业文化集群、风俗文化集群、博物馆集群。

本文综合了Won Bae Kim和Santagata等人的观点,将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和博物馆集群统归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这个类别。

2.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本文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界定为: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通常不大于1km2,并且与其他的一些土地使用混合存在(例如办公、商业、旅游和住宅)。文化设施指的是每个城市中最重要,代表全市乃至全国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设施,功能齐备,设施完善,可以组织大型部级文化活动和提供大量群众进行文化欣赏,主要包括艺术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大型文化活动设施。这些设施具有服务功能综合,并能满足全市市民文化需求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是在城市中有影响力的、城市和城市级别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聚集地,服务范围为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与以生产为导向型的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别在于,其业态性质更偏向于文化消费(包括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如艺术欣赏、文化旅游等)功能。它的业态构成为大型的文化设施(书画、文博、会展、演艺)为主的业态和小型的商业娱乐设施(餐饮、购物)等处于配套地位的业态。它的服务对象为“到访的观众”和“文化消费者”,是创作者与观众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平台。

3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特征和影响

3.1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背景、空间组织形式和发展道路,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成和发展模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本文从主要功能的角度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三类。

3.1.1以展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展示、保护、学习、研究等。例如国外很多的博物馆集群,纽约著名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维也纳的博物馆区(museum quarter),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museum square),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museum park),柏林的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还有法兰克福的博物馆河岸(museum bank)等。

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是纽约市第五大道从第八十二街到第一百零四街的一段路,临近曼哈顿的中央公园(见图1)。由于这里的九家文化机构坐落在这条大道上,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展示纽约最上乘的世界艺术、历史、设计及文化珍藏,因此被称为“博物馆大道”。它实际上有两个街区,长于一英里(mile)。这九座博物馆从北到南依次是巴里奥博物馆、纽约市博物馆、犹太博物馆、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国家学院博物馆、索罗门・古根汉姆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纽约歌德学院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9年非洲艺术博物馆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在第一百一十街,估计2012年底开放。

3.1.2以演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大剧院、歌舞团、音乐厅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演出、表演、教学等。例如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洛杉矶的洛杉矶音乐中心等。

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全名为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见图2)。林肯中心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与哥伦布大道的交叉口,兴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境内第一个将主要的文艺机构集中于一处的表演中心。林肯中心主要以环绕喷泉广场的3栋剧院――纽约州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爱弗莉费雪音乐厅为主,还有西部的古根汉姆露天广场、东部的纽约表演艺术图书馆、茱利亚学院及爱利斯度利音乐厅。包括林肯中心室内乐团、林肯中心电影集团在内的12个著名表演团体在此驻扎,每年吸引了超过500万游客和观众,并为纽约创造超过约3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3.1.3混合功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展示与演艺设施比重相当,辅以其它的功能(如餐饮娱乐)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都柏林的坦普尔吧、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匹兹堡文化区等。

匹兹堡文化区(Pittsburgh cultural district)位于城市中心的三河交汇处(见图3)。上世纪八十年代匹兹堡开展了城市复兴,将市中心阿勒格尼河南岸的14个街坊规划为匹兹堡文化区,并新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文化区内共有90多个零售商店,50多个餐饮企业,7个世界级的剧院,8个公园和艺术装置,还有多个艺术画廊。其中比较著名的项目有老斯坦利剧院改造成的贝那达姆表演艺术中心,海因兹音乐厅扩建和CNG艺术大楼等。匹兹堡文化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3.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基本特征

3.2.1集聚性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中地理相近的文化设施由于职能相关或互补性,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而随着文化设施集聚规模的扩大,公众文化消费的需求越发集中,集聚效应发挥作用,从而吸引更多小型的商业服务等设施加入到大型的文化机构和文化设施所形成的消费网中,形成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空间。

3.2.2可识别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显著的标示性和可识别性,区别于城市其他功能地域。聚集地中的旗舰型的文化设施往往给观众留下鲜明的意象,成为一个显著的地标。例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巴黎的卢浮宫。此外,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也使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一个识别性高的公共领域。由于公共艺术使人们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从而使人们对这个区域有更好的理解。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前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白色的巨大文字雕塑“I Amsterdam”是几乎所有来往游客的焦点(见图4)。不时有游客与之合影留念,攀爬游憩。这个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彰显着这个城市的自豪、自信,也使这个场所有了很高的识别性。

3.2.3功能多样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除了收藏、展示、演艺等由文化设施决定的主要功能外,还融入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社交活动等辅助功能。这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中的经济活动多样性密切相关。功能的多样性提供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环境,并且能提高区域的包容性和自我丰富性。不仅主要的文化设施和辅助的商业设施可以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且中小型的商业、咖啡店、酒吧、俱乐部、酒店、电影院和住宅区的建设能保持这个区域24小时的活力。

4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在城市中的作用

4.1文化品牌的创立

城市文化品牌是容易被人们所指认和记忆的代表这个城市社会公众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存在,有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能激发城市的个性,提升城市的形象,甚至能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

因为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经济活动,而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不仅是当地历史和发展的双重表现,也是地方的形象和身份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文化经济活动根植并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因而与当地的历史有根本性的关联。因此,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代表着城市地方的形象品牌。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群、都柏林坦普尔吧等都构成了这些大城市的形象标志,这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作为文化符号标志了这些城市的国际性、包容性和创造性,这既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也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城市的文化品牌不能仅仅靠旗舰项目的建筑吸引力来打造,更需要靠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营造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因为建筑形象的吸引力是一次性的,游客参观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对它产生兴趣。而文化氛围的吸引力是持久的,它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和游客产生互动的联系。

4.2经济的推动与增长

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已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过去的4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每个城市努力在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生产的场所,而是一个消费的场所(Zukin,1998)。Hall(2000)认为城市的经济越来越依赖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不仅仅加强了城市的特色和多功能性,它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很多资料都表明了,文化对城市经济做的贡献。文化设施的集中不仅展现了美学价值,也增加了经济价值,吸引了商业发展(Zukin,1995)。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经济的贡献体现在推动城市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创造财富价值。首先,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设施的建设使得居民产生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其次,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能够吸引外来需求,刺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吸引外来投资。城市的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成了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城市文化设施的聚集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一站式旅游”体验很大程度上为短期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方便。此外,良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会使得城市与地区的吸引力提升,营造吸引投资和人才的良好环境,从而进行更好的经济建设。

5 结语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是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作为文化集群的一种特定类型,和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文化消费功能。根据其主要功能可以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展示型、演艺型和混合型。它具有集聚性、可识别性、功能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国内现有的各类文化设施的布局多采用散点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展过程中也许终会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瓶颈。因此,在现有土地资源下,我国的文化设施规划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可以参考如国外的文化设施聚集地,善用现有优势整合地方资源,发挥其最大功效,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并且具有活力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参考文献:

[1]Mommaas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J]. Urban Studies. 2004, 41(3):507-532.

[2]Irina van Aalst and Inez Boogaarts. From Museum to Mass Entertainment: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of Museums in Cities.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02 9: 195.

[3] Santagata Walter. Cultural districts, 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2, 26(1):9-23.

[4] John Montgomery.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3, 18(4):293 - 306.

[5]刘学,张敏,汪飞.南京市文化集群的特征与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7, (10):24-31.

城市地理论文篇(2)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储备机构往往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分属不同系统,只进行一些简单的业务往来。比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储备中心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业务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储备中心拟定土地储备计划后,交由规划部门核查会签,主要是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和用地性质;二是在办理储备土地的前期许可和后期出让时,由规划部门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核定规划条件。可以看出,这种业务关系更多地流于程式,比较机械。事实上,土地储备应当与城市规划建立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

从法律法规看,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用地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城市规划法》也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因此,土地储备必须要遵循规划先行、服从规划的原则,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对宏观,主要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做出限定,而城市规划则是从操作层面为土地储备工作提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成为土地储备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从经济效益看,土地储备一个重要的效益来源是土地增值带来的回报,从而形成土地经营的健康资金链。储备土地的增值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过储备期内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高而带来的普遍增值;二是用地性质的转变,如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带来的性质增值;三是建筑容量的提高带来的数量增值。城市规划则是实现以上三种增值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从操作层面看,我国过去的土地政策造成了现在一些土地的权属关系比较分散和复杂,如果全部回购,将给处于启动阶段的土地储备机构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通过城市规划指导下的“规划储备”方式,可以将一些已列入改造计划但近期收购难度较大的土地,先纳入规划储备库,再根据市场条件变化,择机进行储备。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流转压力。

土地储备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全程参与通常来说,土地储备工作分为收购、储备和出让三个阶段,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土地储备的作用、实现土地储备的价值,就必须使城市规划工作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之中。1,收购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确定储备土地的选址和范围。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或应当纳入土地储备的范围。从用地类别看,经营性用地,比如居住、商贸、娱乐以及部分工业用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的范围;从用地选址看,土地储备应集中资金重点储备政府规划的增值潜力大的土地,例如规划大型公园周边土地、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等。因此,规划部门应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从用地性质、区位、周边规划发展等多方面,帮助土地储备机构有重点地确定储备对象,特别是选择当前市场形势下易被投资者接受的地块作为土地储备对象。

(2)为土地的储备方式、时限等提供参考意见。如果土地储备机构对所有可储备的土地都通过征购、)置换等直接储备方式进行储备,将可能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规划部门可以配合土地储备机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一些近期增值空间有限、储备难度大或者位于城郊边缘的地块纳入规划储备库,运用规划手段对地块进行控制,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储备。此外。对于已明确进行储备的土地,规划部门也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储备时限提出建议,与土地储备机构共同确定短期、中期土地出让计划,使土地出让计划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以利于土地利用的连续性和城市规划配套设施的建设。

2.储备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储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规划条件成熟度、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一般国外城市土地的储备期为2年~3年,较长的达7年~10年,储备期内往往赋予土地临时用途。目前我国对于已储备土地的临时使用缺乏相关管理措施,致使储备土地在未开发前长时间处于荒废状态。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储备土地所处的位置、规模以及周边建设情况,对部分储备地块实行年租和短租政策,研究提出储备土地临时使用的有关意见和规划条件。这样既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增加国有土地资

产收益,也有利于满足一些城市土地的短期需求者,实现规划资源的合理调配。

(2)地块详细规划的编制。对于尚未编制规划的土地,在储备期应由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报规划部门审批。其中,依据各部门综合讨论确定的出让土地计划,对近期出让土地的详细规划应当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开发强度、城市景观、市政配套、公建配套等各个方面细致地做出要求。对于中远期出让土地,特别是规划储备土地,应更多地从容量限定、路网结构等进行总体控制,便于将来与周边地块开发相衔接。在用地性质、容积率等具体规划参数方面则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政府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调节。

城市地理论文篇(3)

1引言

郊区化是指由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稀缺地价昂贵、交通堵塞拥挤、居住人口密集、环境质量恶化,致使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企业、公司外迁到郊区,使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长低于郊区的现象。洪山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东西长47km,南北宽35km,辖区总面积501.7km2。洪山区于1949年11月建制,198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调整为以城带郊的城区,现辖6街、6乡、两镇和5个国营渔场,有139个行政村。该区是一个由近郊区发展而成的新型带郊城区,是武汉市边缘区内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激烈、城市化最为迅速的地区,对洪山区内土地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及动态变化,可以揭示武汉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并为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问题的提出

一个城市的发展最明显的标志是土地扩张,城市郊区则承受着这种剧烈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全国每年耕地净减少量都在20多万hm2以上,同时土地浪费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各种园区,圈占土地,竞争激烈,可以用“圈地运动”来描述此种情境。

“圈地运动”原指工业革命时期新兴资本家为敛聚生产资料而把农民赶出土地,把土地圈起来养羊的一种活动。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即在城市蔓延的过程中,盲目地将边缘郊区的土地分割成若干个圈,购买者各占己圈,在建设利用上缺乏效率和整体布局。申报土地时计划用于各种用途的土地被卖出后或者闲置或者浪费或者低效使用。在规划中,地方生态与环境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考虑。这严重地削弱了土地的价值,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和郊区的发展。在城市化的洪流中,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城乡过渡带,正在被“圈地运动”所困扰,打开这个圈,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极其重要的一环。

3城市郊区化进程中的问题解析

3.1城市蔓延引发城郊土地利用矛盾

城市郊区是各类用地矛盾的集中之地,因为城市蔓延不但占用大量的良田,使生产城市必需的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空间减少,而且工业区、住宅区往往在郊区建设,布局不合理,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和建设投资。

3.2土地级差效益与盲目开发的不和谐

城郊是城市到农村的动态过渡带,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以及城市扩张引起土地级差收益的变化,而此时往往由于没有科学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和管理制度作指导,土地朝暂时级差收益较高的方向盲目开发利用,使得土地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3.3城市化是影响郊区生态的重要因素

郊区生态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优化整个城市生态的重要因素,但城市的发展和郊区工业的繁荣,往往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郊区土地非农开发给郊区生态带来的影响,恣意占用耕地和不合理的非农用地使得城市污染蔓延,郊区污染增多,城市和郊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恶化。

4案例分析:武汉市洪山区土地利用基本格局

4.1洪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

洪山区1999~2003年期间,各类型土地的用地规模均有较大变化,总体上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洪山区各类用地变化情况见附表。

根据附表土地利用变化图可以看出,从1999~2003年5年间,洪山区耕地、园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现减少趋势,且耕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尤其迅速,其减少面积主要转为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这说明在城市郊区化迅速发展,城市向外扩建,大量占用耕地、园地、水域等土地的同时,对应的则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大量扩张,中心城区向外不断延展,部分企业也向郊区迁移。伴随人们环境意识的部分觉醒,林地面积仅得到小幅度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洪山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用地矛盾突出。洪山区是武汉市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基地,靠近主城区的洪山乡、青菱乡、和平乡,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和乡镇企业的兴办,使这几个乡的菜地面积大量被占用,菜地逐渐向九峰乡、花山镇地区发展。有限的土地、需求的多样导致用地矛盾突出。

4.2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放开对土地的严格管制,部分地区对土地的利用出现重开发忽视对效益把握的问题。洪山区土地利用虽未完全呈现这种局面,但仍未摆脱轻视对土地效益的权衡的痼疾,区内各种形式的“圈地运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阻碍。

(1)非农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土地流失现象严重。城市郊区处在城市化前沿地带,是农地非农流转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竞争、土地投机行为表现最剧烈的地段。随着郊区化的进行,人口的外迁促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甚至出现超前发展的泡沫现象。洪山区南湖周边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火热,且趋向于兴建高级别墅。而实际状况是这些别墅的入住率不到20%,从而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隐性闲置和浪费。

(2)土地利用粗放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阻力。洪山区郊区化日益显著与土地有效利用的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着较大矛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边缘带缺乏有机的衔接。在城市规模“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中,由于土地划拨征用制度不健全,为多征少用、早征迟用、甚至征而不用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从1996~2005年10年间,洪山区共有重点建设项目75个,其中一半项目上报的占地总面积为2528.63hm2,另外38个项目无用地数据;所有项目中,除武钢“双一千万”改造与扩建工程、长江三桥和北湖港区北湖油库及码头三项工程在2010年完工外,其中上报建成时间的项目有24个,建设时间集中在1996~2002年间,其他50个项目均无建成时间。从项目实施情况看,到目前为止,洪山区建成项目主要集中于市中心区边缘,而远郊多数项目未完成或未达到先期规划目标,土地闲置率高。

5问题与对策

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圈地运动”问题,其核心在于我国当前存在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制度问题。这种土地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盲目征地,造成土地浪费严重。许多地方,一方面,存在大量征用后闲置的土地,如各种没有落实投资项目的“园区”等,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领导为政绩而大搞一些严重浪费土地的大广场、大草地等形象工程。

(2)土地补偿费过低,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地产权益落空,或落到政府的口袋里,或落到开发商以及少数农村干部口袋里,而真正所有主体以及广大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

(3)“地皮”现象严重,一些单位或个人将国家根据公益性用途目的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非法出售,获取高额收入。

解决好以上问题,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笔者有以下建议:

第一,改革农村和郊区的土地利用制度。现行的土地制度已与城市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农村或郊区地产市场,赋予土地以商品属性,根据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推进农村或郊区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实行土地流转。

第二,规范征地程序。现在不少地方不让农民直接参与土地交易过程,违背了农民的意愿。英国的征地法规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程序是:第一步决定征地是否合适,第二步决定对失去土地各方的赔偿额。无论哪一步,都通知被征土地的全部所有者、占用者和租用者。

第三,严把土地审批关,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利用监督制度,进行审批后跟踪调查,杜绝土地的长时间闲置浪费。

在对城市郊区土地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其目前利用状况,遵循其利用特点,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切忌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土地滥用,或者因害怕对环境造成影响不敢利用郊区土地而阻碍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赵洪才.关于中国的城市郊区化问题[J].城市,2000(3)

3刘卫东,贾明宝.城郊土地非农开发利用问题研究[J].大自然探索,1998(17)

4赵淑玲,吴澎.城市郊区化与城郊土地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4)

5张锐波,张丽萍.城市化趋势下城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区位分析[J].生态环境,2004(2)

城市地理论文篇(4)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征地制度/保障机制 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对我国城乡 社会 稳定产生了不良 影响 ,其原因在于征地补偿 理论 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本文提出,解决这一 问题 的思路,在于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 要求,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失地失业农民增多对城乡社会的影响 最近,笔者对西部地区一些城市进行了调查,有的地方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情况令人堪忧。据调查, 目前 被征地农民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反映较为强烈:一是普遍反映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从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情况看,根据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 农村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计算 ,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而相对于土地预期收益而言,郊区农民的年纯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按土地承包期30年计算,其预期收益约为12万元,扣除已承包年份,也在10万元左右。如果将1.8万元全额直接代农民进入社保,按失地农民平均50岁、预期寿命72.6岁测算,每月只能领到60多元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当地近郊现行最低生活保障费180元和城市中档养老金500元的水平。据报道,浙江省农村土地征用补偿采用一次性现金补偿的额度约为每亩3—12万元;南京市按市政和非市政项目类别补偿,安置标准为2.8—4.0万元。总体上看,东部地区补偿标准要高于西部地区,加上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相对发达,东部地区失地农民重新就业的渠道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维持长远生计的压力则相当大,矛盾也尤为突出。 二是对征地安置方式和平调村民集体资产的行为不满。西部地区一些城市从2000年开始,统一征地时不再留部分土地给农民。在人员安置上,对男性50—60岁、女性40—50岁人员实行自谋职业安置或退养安置,1.6—1.8万元补偿费直接支付给个人。同时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被依法全部征用、农业人口全部安置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由上一级组织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理。部分农民认为,这种处理方式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因而对此不满。 三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不满。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低成本从农民手中征地后,在土地交易中得到较为可观的收益。农民希望能分享这些增值收益。加上有些农民征地补偿费被拖欠、挪用、克扣,更激化了农民的不满情绪。据调查,2002年,西部地区某省的农民因土地问题上访人次比1998年增长了5.8倍。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征地补偿理论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有关专家认为,造成农民失地失业的真正原因不是城市化进程,而是现行的征地制度。 由于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是在建立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形成并沿用至今,其征地补偿理论和制度设计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明显。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仍按计划经济的思路进行,必然引发重重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 法律 规定不完备,导致征地权运用的不规范。《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有,一种是农民集体所有。《宪法》第十条还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

城市地理论文篇(5)

二、以营销理念为思想的政府城市管理新思路

(一)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传统建设导向性管理

在政府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政府机构重建或者政府职能转变等变化,前者主要是体制外在形式的变革,而后者是体制内在的变革。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来讲,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适应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必然之势。

1.转变政府职能方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和微观控制,毫无保留的释放企业和市场的权利,使社会和市场竞争力主体成为自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因此当地政府应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规范,为市场发展和城市竞争提供公平公正的平台,将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可以使城市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遇,并将这种资源和机遇作为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重心

“再造”是对组织流程基本问题进行反思,是进一步完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组织绩效重要指标的设计过程与结果。在城市管理意愿和热情日渐高涨的背景下,政府城市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实现政府职能重心转变,满足社会公民的更多需求。因此转变政府职能重心,确立新的、合适的、符合市场化需求的职能重心,在政治职能新体系中将经济和社会职能取代政治职能,为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提供新的发展方法与机遇,那么提高城市竞争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提高政府城市管理和营销能力——实现现代化营销导向性管理

当地政府作为城市的主体,承担着实现城市影响的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各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地方政府对城市管理能力和质量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突出了政府在城市营销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政府管理和营销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以人为本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中,个人价值和需求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和尊重,地方政府逐渐开始接受将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和营销工作中,关注城市发展,重拾理性信念,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管理与营销以人为本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因此当地政府在进行城市管理时,需要遵循营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据利益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最终管理目标,深入经济市场,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场和人们人民群众,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好的适应城市管理和营销管理的需求。

2.城市定位和战略规划

政府应该将城市特色作为科学合理定位和规划的目标,讲究策略定位,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市场竞争环境、城市消费者需求等,不断探索具有城市精神、彰显城市独特价值的卖点,从而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责任主体,担负着提高城市管理和营销能力的重任,因此政府及其相关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城市理念精神和发展战略的统筹下,做好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与规划,为城市稳定发展提供精准的目标,这是城市管理和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

城市地理论文篇(6)

2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2.1系统结构

结合排水管网的管理现状、业务需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系统采用成熟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由于系统的建设涉及大量管线信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反应速度,在C/S模式下进行空间管线数据的处理、编辑、分析等业务,在B/S模式下实现排水设施、雨情、灾情(渍水)、排水法律法规以及各种相关资料的查询和浏览.采用包含数据层、业务层、服务层、应用层、界面层的多层次设计模式以降低系统耦合度,确保各层间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

2.2系统网络结构

计算机软、硬件及其相关设备是建立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笔者构建了完整的地下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网络作为沈阳浑南新城地下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的应用中枢,用于将各应用服务器和各局域网与其他专业地理信息库相连接,其性能及可靠性对整个系统至关重要.系统网络主要由中心管理网络系统和实时监控网络系统组成,为排水管网GIS系统的服务器配置双网卡与中心管理网络连接,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与中心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通过网络隔离器实现内网与外网的隔离,并设置防火墙防止外网的非法入侵.

2.3数据库设计

数据对整个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数据库的组织和管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用户使用.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同时兼顾数据特征与应用目的.系统采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11g来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对于空间数据,使用ArcSDE作为中间层服务器,提取空间数据,利用Oracle的对象关系模式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存储、使用、管理和维护.通过ArcGIS软件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在统一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体化存储,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直接关联无缝存储,避免了图幅纠错与图幅拼接的问题.在数据库中每一个空间对象对应一条数据表记录,使得数据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查询和更新速度加快.

2.4SOA架构

浑南新城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服务,包括系统安全、系统管理、管线GIS、系统接口等不同功能单元,通过服务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采用中立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和编程语言等现实服务,从而使构建在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可以用统一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Oracle数据库存储着管网数据、地形数据和系统操作数据向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数据的使用者包括系统服务和独立桌面应用程序.管理和规划等部门可直接使用服务,通过服务间接访问数据.SOA将局限的单一应用程序联合起来消除应用孤岛,实现了软件间的“统一协作、互联互通”,而且实现了软件的快速搭建缩短了开发周期.

3数据处理

根据系统需要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收集方法包括管线探测、管线竣工测量、已有管线图数字化和已有管线数据转换,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编辑、整理与入库.把按照数据库设计要求编辑整理后的数据,按照给定的空间参考,导出MDB形式的成果数据,形成正式的数据库成果,即完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入库.

3.1数据分层

系统的图形数据以DWG形式存储,根据实体对象的类型和功能对排水管网的数据进行分类.排水GIS涉及的实体包括各类管点、管线、窨井等,可分为点实体(P)、线实体(L)、面实体(R)和注记实体(T).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显示控制,包括打开、加载、关闭指定图层、定制显示效果、调整图层的显示范围等。

3.2管网数据结构

排水管网主要包括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管,每类管线按管点层和管线层在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存储,管线层与管点层的起点点号和终点点号必须一一对应,因此管线层必须是两点线.(1)管点层管点层存储管线点的全部特征,通过管点类型字段可以标识具体的类别,如弯头、变径、三通、四通、阀门、材质(铸铁、钢筋混凝土)、接口方式(法兰、焊接、承插)等.三通、四通、变径、阀门等可由程序自动生成,便于管线的快速生成和显示.各类管点层采用统一的物理结构。(2)管线层管线层存储线状管线,其主要属性信息包含断面尺寸、起点埋深、终点埋深、埋设方式、起点高程、终点高程等,各类管线层具有统一的物理结构.数据处理包括不同坐标系统的相互转换、不同数据类型(影像数据、矢量数据)的无缝拼接等,编辑整理后的数据需采用数据质检软件对其拓扑关系、逻辑关系等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逻辑一致性,对经过质检的数据进行接边处理,包括图形和属性接边.

3.3管线生成

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包括地上空间数据和地下管线数据.城市地表数据通常以航空影像为基础,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地形骨架,再在地形骨架上叠加城市建筑物、数字正射影像(DOM)、植被以实现城市场景的整合.在管线层和管点层的基础上,通过属性字段中的特征点的信息、高程信息、管径信息等动态地批量生成管线;通过建立查询分析所需要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之间的连接关系,将浏览数据、搜索数据、分析数据分别进行存储.

4系统的主要功能

城市排水管网管理系统以业务需求为基础,开发出查询统计模块、管网编辑模块、地图打印模块、空间分析模块及信息模块.5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其中空间分析模块是系统功能的精髓,主要用于深层次地挖掘地下管线的信息数据,为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支持和参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GIS作为数字平台与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为各模块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管理部门应用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便于检索、更新和维护排水设施资料,提高对排水系统现状的了解程度,加快应对事故的反应速度、丰富应对措施.

4.1纵断面分析

纵断面分析是考察多条管线在沿某一管线方向上的剖面中的空间位置关系而设计的一种分析工具.用户进入系统界面→单击“系统分析(A)”菜单或按下〈Alt〉+〈A〉快捷键→“纵断面分析”菜单选项启动纵断面分析功能→用户在管线图上沿需要进行纵断面分析的管线上画剖面线,被描绘过的管线呈蓝色高亮显示.所画剖面线必须包含一条完整的管线,否则系统无法进行分析.正确选择剖面后系统将弹出窗体显示出纵剖面分析结果,并列表显示管线属性(见表4).

4.2横断面分析

横断面分析是为了方便考察多条管线在垂直某一管线的断面中的空间位置关系而设计的一种分析工具.用户进入系统界面→单击“系统分析(A)”菜单或按下〈Alt〉+〈A〉快捷键→“横断面分析”菜单选项启动横断面分析功能→用户在管线图上垂直需要进行横断面分析的管线上画剖面线,剖面线呈蓝色高亮显示.系统将弹出窗体显示出横断面分析结果。并列表显示与横断面区域相交或在横断面区域内的管线及其属性.4.3垂距分析垂距分析主要用来在管线图上分析多条交叉管线之间的垂直净距.用户进入系统界面→单击“系统分析(A)”菜单或按下〈Alt〉+〈A〉快捷键→“垂距分析”菜单选项启动垂距分析功能→在管线图上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管线的交点处按下鼠标左键,该处将形成一个蓝色的圆,系统弹出垂距分析结果窗体,并列表显示分析结果。

城市地理论文篇(7)

一、城市用水分析

1997年我国北方245个城市供水总量为158.8亿m3,用水总量为147.2亿m3,漏失率为7.3%,低于全国平均漏失率(9.1%)。在总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为88.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0%;生活用水量为58.9亿m3,占用水总量的40%,其中家庭用水量为38.5亿m3,是生活用水量的65.4%,占总用水量的26.12%。用水人口总计为8552.25万人,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72、69和45m3/年。

从总体来看,北方城市的用水效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11.7%。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火电工业则高约2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取水量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资源条件相对应,北方城市整体用水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城市节水意识、节水措施相对较好,但还存在较大的浪费,人均生活用水量已接近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万元产值取水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

虽然不同城市的用水情况不尽一致,但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城市用水还是有一定规律的。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人均综合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也随之增大,反映出城市用水量和城市设施水平及工业化程度密切相关。特大、大、中、小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为76%、72%、47%、46%,工业用水效率也呈现出随城市规模减小而递减的规律。另外,资源条件、设施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则用水指标也趋于一致.黄、淮、海三流域的统计结果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将有较大的发展,用水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因此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深挖城市节水潜力,是实现城市用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城市用水定额管理

我国城市用水管理中最重要的定额管理起步较晚,城市用水长期处于无序的盲目用水状态。80年代,随着城市缺水的出现,国家及各地政府相继成立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城市用水定额的制定及城市用水定额的管理逐渐被作为一项制度予以确认。但是由于制定城市用水定额,要涉及人口、经济、产业结构、水资源状况、城市类型及所处区域等公众因素,我国城市用水管理定额仍不完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绝大多数小城市没有自己的管理定额。

二是在工业用水定额中.各具体城市仅对主要用水企业规定了用水定额,没有覆盖城市的各主要工业行业及其产品。

三是工业用水定额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对同一产品,有的只用万元产值取水量,有的用单位产品取水量,有的则兼而采之,且单位产品取水量的计量单位千差万别。

四是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对不同生产企业规定的用水定额也有不小的差距,差距较大者竞相差数倍甚至几十倍。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城市计划用水定额的管理承认了我国城市用水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

表1北方城市人口发展情况

年份19971998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

北方8191.748372.4588.07.849922.4711037.1112151.7413266.3814381.0215495.65

全国21405.2421921.5422877.8725551.4628225.0530898.6433572.2336245.8238919.41

比例38.27%38.19%38.50%38.83%39.10%39.33%39.52%39.68%39.81%

对比我国城市用水的规划定额及工程设计定额,这两种定额都高于北方城市用水现状指标,特大城市的人均综合用水量的规划定额高于现状水平的56%,说明规划及工程设计定额不是节水型的定额指标体系。因此,制定合理的定额指标体系,使城市用水定额规划起到控制城市用水需求增长的目的,则是我们在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追求的目标。

三、节水潜力

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少,且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径流季节及年际间变化大等特点,决定了北方地区城市节水的必要性,城市节水应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

节水的主要环节为:自然水体、输入管道、供水厂、配水管网、用户、排放。城市节水的重点环节为供水厂用水、配水网漏失、各类用户的用水。

城市节水指标有供水管网漏失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城市节水率,这些指标为衡量城市总体用水效率的指标,而行业的万元产值取水量、行业的用水重复利用率是衡量工业行业用水效率的指标,企业的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衡量企业节水水平的指标,至于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则是衡量企业在特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水平的指标。生活用水指标包括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公共市政用水量等水量指标。

1.供水厂的自用水量:目前我国供水厂自用水量为供水能力的5%~10%,根据目前我国水厂的工艺状况估算厂自用水量应低于供水能力的5%,供水厂自用水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2.供水漏失量:我国北方地区供水的平均漏失率为7.4%~13.4%,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达12%之多,降低城市供水的漏失量也是城市节水工作不可忽视的。

3.居民家庭生活用水:我国北方地区1997年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为123升/日,已接近挪威(130升/日)和德国(135升/日),并高于比利时(116升/日)。上述西方三个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都远远高于我国,而且其水资源条件也比我国北方地区优越,但家庭用水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地区城市,说明我国北方城市用水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还有深入挖掘节水潜力的余地。

4.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北方地区城市的公共市政用水占生活用水的35%,主要包括商贸服务、机关团体、文教卫生、市政和其他生活用水。通过对典型城市的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的市政用水量已属基本合,已无太大的节水潜力可挖;商贸服务用水中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可供挖掘,据统计我国北方城市的宾馆饭店的平均用水量为0.73m3/床·日,四、五星级饭店为0.95m3/床·日,如按80%的高入住计算,则高达1.07m3/床·日,说明宾馆饭店存在着异乎寻常的浪费用水现象。机关团体、文教卫生用水明显偏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用水量为203升/日,大专院校的人均用水量平均为265升/日,最高的达400多升/日,医院按病床统计的用水量平均为0.89m3/床·日。

5.城市工业用水:北方城市的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的60%,因此,挖掘工业用水的节水潜力,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应该放在城市节水管理的首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7年的63%,累计实现节水2126亿m3,自1997年开始,工业用水的一半以上是靠重复利用来解决的,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但从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来看,若以1983年不变价格计算,1983年至1989年万元产值用水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自1990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但直至1995年这一指标才低于1983年,1997年(494.1m3/万元)用水效率仅比1983年提高了0.5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的节水是在用水效率长期持续降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工业节水,除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外,更主要的在于工业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在于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8%,如参照美国的经验(美国197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4.3%,在此基础上2000年的规划目标为94.1%)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远期目标定为94%,就意味着如要满足相同的用水需求,94%重复利用率的取水量要比68%重复利用率的取水量减少75%,用水效率相应地提高4.3倍,将节省非常可观的水资源。

表2北方地区各类型城市及各流域城市用水统计表

用水人口

(万人)

人均生活

用水量(L)

人均综合年用

水量(m3/年)

供水总量

(万m3)

工业用水

量(万m3)

生活用水

量(万m3)

总用水量

量(万m3)

北方平均8552.25188.7172.16158809788327.005890561472328

特大城市3167.26224.4186.77650065332687259383592070

大城市1598.42195.0183.89311977180139113790293929

中等城市2035.57173.00169.58372592216623128567345190

小城市1751.00136.6137.7225346315382387316241139

黄河流域1553.38175.3158.0026366914637399369245439

海河流域2774.13184.2158.13492191252182186486438668

城市地理论文篇(8)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商品化致使城市风貌逐渐衰落和缺失。人们开始在城市景观创作中反思和质疑现代主义,寻求新的创作表现手法和理论依据。

一、城市cl理论

㈠Cl概念形成及演进

Cl设计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即企业形象设计。

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于企业,即通常所说的CIS(Corporate ldentity System)一一企业形象战略,指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加以整和和传播,使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营造一种最佳的企业运作环境。

Cl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开始阶段是Cl导人目的的探讨与企业现状分析;以后又经过Ml(Mind Identity概念识别)、Bl(BehaviorIdentity行为识别)的阶段,最后是把Cl进行视觉化,即Vl(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视觉设计阶段。企业是通过Vl设计使社会认识自己。

20世纪60年代企业形象设计理论(cls)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推广运用,最早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企业之间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使自己牢牢占有一定份额,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形象。由德国一家“AEG”通用电气公司启端,1 907年“AEG”公司将培特伦斯设计的“AEG”3个字母形象的构成作为标记统一使用于产品及办公用品等方面,成为统一化的整体形象识别。1933-1940年由艾德瓦·琼斯顿等人完成的英国伦敦地铁建设中的整体形象设计,在票面、站牌、系列海报及环境设计方面导入统一化形象识别,被称为贯彻了一种“设计策略”。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城市建设上的例子。

(二)城市Cl概念理解

所谓城市Cl理论,是指城市决策者在认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围绕塑造好城市形象这一主题,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付诸实施,以便有效的推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形式。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助企业CIS理论,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于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从文化入手,找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建立一套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Cl三要素的划分,城市Cl系统可分三部分:城市理念识别(City-M1)、城市规划识别(City-BI)和城市视觉识别(City-VI)。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

在弄明白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内涵之前,我们有必要理解“地域性”的概念。

(__一)地域性概念

地域性,即本土性,个性。

地域性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挪威建筑理论家C.诺伯格一舒尔兹把它概括为“地方精灵”一词是有很深刻含义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风水”和“气”的概念是与此相近。但是“地方精灵”所包含的不只是地理、气象等自然特征,也包括当地人文因素所创造的传统,如色彩、材料、建筑尺度和形态特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地域性往往不仅表达文化环境,如自信心、历史传承、社会性质和固有的文化基因,也会反映出特定的地域环境,如地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域性是在一定范围的地方的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等要素特点的总称。

由此,地域性的概念可定义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对应城市景观也一样。

(二)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目的

寻求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传统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环境文脉得以延续,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性的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环境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属感,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

三、城市Cl理论与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的关系

(一)目标一致

不论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性创作,还是城市Cl理论,目的都是为了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突现城市个性魅力。城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针对当前城市面临“国际风”现象,对文化趋同与地方特色消失的反思。希望借助于城市景观的研究,寻求城市正在失去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而城市Cl理论是通过宏观的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理念Ml,借助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确立城市的发展理念Bl,然后,对城市的视觉形象Vl进行整合,形成本城市的地域特色,解决城市个性问题,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二)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

城市Cl理念里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要求,而城市景观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是特性研究、个性研究。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两个矛盾的方面,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地域性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建筑因其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从概念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同样也是整体化的过程,只是地域范围大与小的关系。

1.城市景观地域性创作是城市Cl文化的具体内容反映。

城市地理论文篇(9)

二、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定位的重点和难点

(一)深入分析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深度挖掘城市特色文化

城市特色文化积累与城市主题文化创造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从城市诞生那一天起始终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特质、城市特殊禀赋、城市鲜明特征的符号,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产生和创造出了城市主题文化。但由于受地理、环境、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方城市文化也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只有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的历史,才能找准城市文化的特色、主题;只有深度挖掘城市特色文化,才能使城市主题文化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

(二)科学把握城市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建设,不能囿于传统的思维定势,就文化谈文化,就特色谈特色。特别是对于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建设,在思想认识上要避免狭隘性、片面性、主观性和封闭性,应建立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观,使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建设不再是一种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的简单塑造,而是城市经济特色、文化特色、建设特色、精神特色的系统工程。高度重视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建设的作用,是当今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需要我们不断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和世界名牌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思考,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判断,提出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的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策略,使中国城市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世界名牌城市的行列。

(三)找准城市主题文化,创建强势主题文化

城市主题文化越张扬,城市的影响力就越大;城市主题文化越鲜明,城市的增值潜力就越高;城市主题文化越显著,城市辐射力就越广;城市主题文化越系统,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城市主题文化越突出,城市成为世界名牌城市的机会就越多。由于城市文化的消失、雷同和散乱,常常影响到城市主题文化的定位,甚至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因此,如何找准城市主题文化、创建强势主题文化成为当今城市主题文化定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城市主题形象定位的理论

(一)差异化理论

城市差异化发展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依据历史与现实考虑,着眼未来,充分发挥和运用城市某一独特方面,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提升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张鸿雁教授曾指出:“中国正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与格局,城市似乎成为‘生产线下来的产品’,中国城市的个性文化和文化个性及‘集体记忆’正在整体性丧失。因此,这个时代呼唤着民族性城市形态的构建,呼唤着民族性城市形态的整体记忆的再现和重新思考。”而这正是城市定位的价值诉求,城市定位就是要寻找或重塑城市的个性文化、民族性地方文化,实现城市独特记忆的光辉再现。差异化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主题文化定位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二)城市意象理论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这种共识即城市意象。张鸿雁认为要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必须创造性地开发城市的意象要素。城市意象就是通过观察者对城市的观察、感应和认知过程,在人头脑里形成关于城市形象的主观印象,它是观察者与城市空间环境之间双向互动作用的结果。意象的内容既包括城市的特色与结构,也包括意蕴与内涵。这些观察者既可以是城市居民,也可以是旅游者。但是对城市居民来说,城市的工作与生活先于对城市物质环境的感知,且由于长期处于其中,不易发现城市的特点,对感官也难以产生强烈的刺激,因此城市意象对一个外来观察者即旅游者来说更有价值。

(三)超现代经济学理论

超现代经济学是二十一世纪新兴的一门学科,它包含多重场理论、互约原理体系、飞地理论、国际基本竞争轴理论、广义价值理论(厂商价值分解)、广义资源统理论、利他动机与动力理论、社会结构与动力理论、经济相对论、复合人理论、多重规律理论等。超现代经济学深入剖析了社会的前沿研究理论,对社会经济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云阳县城市主题形象定位研究

(一)云阳县概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四川盆地边缘,东与奉节为邻,西与万州区、开县接壤,北与巫溪相依,南与湖北利川连界。全县面积3649km2,辖42个乡镇,2008年末人口132万,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县。云阳新县城是三峡库区远距搬迁的县城,是由原旧县城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组合搬迁而成。新城依山而建,三面环水,岸线长13.1km,水陆交通方便,有崖城的气质,湾城的风韵,兼具山城和水城的特质,城市建设区15 km2,城镇化水平达28.81%。城市总人口16余万人。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战,现已成为三峡库区一座独具特色的移民旅游新城。

(二)云阳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市记忆的消失

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云阳新城是由原旧县城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组合搬迁而成,新城的建设使得很多城市记忆被无情地抹杀,特别是千年古镇及盐文化胜地云安镇城市文化记忆的消失可以说是云阳城市文化资源最大的遗憾之一。

2.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有效整合,未形成集聚效应

虽然云阳县内文化资源丰度高,而且已进行了初步的文化开发,形成了融观光游览、生态探险、温泉旅游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但是精品旅游资源少,市场影响力淡化,很多旅游资源之间都是独立存在发展,没有在空间、旅游线路等方面形成品牌,也未产生集聚效应,在旅游市场中难以形成竞争力。

3.同质化严重,主题与特色不明显

周边低层次开发项目众多,新城周围如万州、开县存在着重复和类似的文化开发问题。目前重庆绝大多数县市都在开发巴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等,相对于其他县市的文化建设来讲,云阳县的文化并没有明显的特色。

4.现有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云阳县既缺乏文化资源开发的组合,也缺乏文化资源与周边其他资源的有效组合,各类资源均是孤立分散开发状态。

(三)基于差异化理论的云阳城市主题文化定位

基于差异化理论,主要选取了地域相邻、文化相近、区域竞争强的万州、开县进行差异化比较研究:相对而言,开县文化更加厚重,多元性较大,再加上雪宝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使其在旅游发展上具有极大优势;万州除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外,还具有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新都市文化,随着把万州建设成为三峡库区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心、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最优的科教文卫金融信息中心、功能最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重庆市新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发展策略的制定,万州定位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重庆市第二大城市。所以在文化资源的赋存程度上,云阳都不具有以上优势,在资源条件弱势的情况下,找准自身特色文化,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就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依据对周边各区县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比较,依托云阳的优势文化,将其城市文化的主题定位为“恒侯聚首圣地,智慧移民之都”。其中,“恒侯”指张飞;“聚首地”借张飞“身在阙中,头在云阳”的著名典故,积极将云阳建设成为移民聚首、资金聚首、人才聚首、游客聚首、商家聚首、企业聚首的文化之地;“智慧”暗指云阳良好的文化教育传统,以及全县倡导人文精神、发扬智慧品质的传统;“移民之都”并非单指移民之地,而是一个具有全方位展示移民文化、品味移民精神、回味移民历程的文化之都。

(四)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云阳城市主题文化定位

云阳拥有山水生态文化、移民文化、梯坎文化、军事文化,但这些文化在周边区域都不具有比较优势,急需对文化进行整合,发展“意象云阳”是云阳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出路之一。首先,就全国而言,还没有一个以“意象之城”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品牌;其次,城市意象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并在九十年展迅速,至今仍是一个研究热点话题,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三,云有良好的“意象之城”发展基础。在分析云阳文化资源后,可以将云阳文化整合成情意、景意、文意三方面的意象。情意所展现的主要包括:张飞庙的情义文化;磐石城、双井寨的忠义文化;彭氏宗祠、彭氏老屋的仁义文化等。景意所展现的主要包括:万步梯的大地景观文化、滨江公园的三峡文化、山地景观文化、云阳县长江大桥的景观文化等。文意所展现的主要包括:云阳县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诗词歌赋文化等。由情意、景意、文意三方面构成的大意象体现出意象之城。在全面分析云阳城市主题文化的基础上,立足山水生态文化、移民文化、梯坎文化、军事文化等,进行宏观策划,微观分析,并在把握云阳县城市主题定位的宏观性、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超前性、创新性的前提下,将云阳城市文化的主题形象设计为:“水墨云阳,意象之城”。该形象主题的设计,以云阳新县城为主题,以情意、诗意、景意,以及创意、新意为设计背景进行策划。其中,“水墨云阳”所展现的是云阳移民新县城给人的整体意象,也是云阳良好的自然峡谷风光、生态良好的再现;“意象之城”是将云阳文化整合成由情意、景意、文意三方面共同构成的云阳意象之城。

(五)基于超现代经济学的云阳城市主题文化定位

城市地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在资本主义初期,城市环境恶化等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伟大构想,揭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序幕。

在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西方社会,伴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延续,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主流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于西方社会各阶层思想的深远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世纪90年代伊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全球变暖、全球沙漠化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给寄希望用科技战胜自然的人类当头一棒。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新的城市规划思潮,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1 理论来源及阶段划分

1.1 规划理论来源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复杂多元的, 主要可以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1)田园城市;(2)城市美化运动;(3)公共卫生改革。

部分学者持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埃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的观点。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 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圣西门、傅利叶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传统的思潮。

1.2 按照历史时期划分

1.2.1 以时间的自然延续划分

如D.Kruekeberg采用年代分段法, 将过去多年城市规划发展历史划分为三阶段:(1)1880-1910,有固定规划师的非职业时期;(2)1910-1945,规划活动的机构化、职业化时期;(3)1945-2000,标准化、多元化时期。三个阶段互不交叉,将某时段的规划理论或规划实践作为这一年代的特征。

1.2.2 以主流思潮为主线

以主流思潮为主线, 再划定年代的上下界线。如P.Hall采用思潮分段法, 以规划理论对待城市的观察角度作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七个阶段:(1)1890-1901,病理学地观察城市;(2)1901-1915,美学地观察城市;(3)1915-1939,从功能出发观察城市;(4)1923-1936,幻想地观察城市;(5)1937-1964,更新地观察城市;(6)1975-1989,纯理论地观察城市;(7)1980-1989,分别从企业、生态、病理学角度出发观察城市。

1.2.3时代和思潮相结合

先按照十年为一个时代单元进行划分。通过对每一个年代各类思潮的梳理,深刻认识挖掘各类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从人类思想发展历程中认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同时以人类当今社会的主流思维角度(包括经济、人文、环境)出发,主流思潮进行划分,从而构建其知识构架。

1.2.4 本文采用的划分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以时代和思潮相结合的方法,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二战前:田园城市理论,综合规划的思想,带形城市理论,工业城市理论,城市美化运动,城市形态研究,城市艺术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当代城市,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城市社会生态理论,战后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2)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批判城市规划, 公民参与, 规划与人民, 社会公正, 保护文化遗产, 环境意识, 规划的标准理论, 系统理论, 数理分析, 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3)1970年代至1980年代:理性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 开发区理论, 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

(4)1990年代后: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2 理论的演进纲要

2.1 二战前

2.1.1 人本主义思想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把城市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并在《明日:一条迈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提出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城市应与乡村结合”。他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等重要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

作为另一位西方人文主义大师,盖迪斯提出了综合规划思想,他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他强调城市规划不仅要注意研究物质环境,更要重视研究城市社会学以及更为广义的城市学,因此,盖迪斯事实上是使西方城市科学由分散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2.1.2 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以玛塔的“带形城市”、戈涅的“工业城市”为起点,通过高科技手段建设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后以建筑师柯布西耶为代表,通过巴黎城市改造的理想方案和其出版的《光辉城市》、《明日之城》两本理论书籍,系统的阐述其思想和理论体系。理性规划思想的巅峰之作是柯布西耶的《雅典》,其以功能理性主义为思想核心,提出了“生活、工作、交通和游憩”的城市四大功能,并以这种思想指导了世界上大量的城市实践活动。

2.1.3 其他规划思潮

美国建筑师赖特以自然主义、分散主义为思想基础,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规划思想,并在1932年出版了《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他反对大城市的集聚与专制,追求土地和资本的平民化,并通过新的技术使人们回归自然。但由于广亩城市以小汽车作为通勤工具来支撑极度蔓延城市发展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遭到“新城市主义”思想的竭力反对。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的折中方案,他在1943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详细的阐述了其核心的思想和理念。

2.2 二战后至1960年代末

2.2.1 系统论思想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门学科诞生于1948年左右,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重大发展,并对人类自然、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系统论的思想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最为显著,将城市视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不同土地使用活动通过运输或其他交流中介连接起来的系统,城市内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连接和相互依存的,而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的建立是理性主义的巅峰,也标志着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

2.2.2 卫星城实践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卫星城理论,在二战后的大城市开始发挥价值,并被广泛用于空间、功能疏散和新城建设中。并在1944年大伦敦规划等重大的战略举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1946-1955年期间的第一代卫星城,1955―1966年间建设的第二代新城,1967年后建设的第三代卫星城。

2.2.3 整体环境观

随着城市的扩张与蔓延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人们开始担心自然资源被粗暴地践踏,担心人类生存环境遭受灾难性的破坏。P.盖迪斯从自然生态观的角度论述了环境背景在区域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E.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思想,就是力图使城市“既符合人类工作和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环境”。1959年首先在荷兰桂花街产生了整体主义和整体设计的思想,提出了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环境,以全面地分析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

2.2.4 人际结合

Team10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为了适应人们要争取生活意义和丰富生活内容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特性来研究居住问题。Smithson夫妇提出了簇群城市这个具有 “后现代”特征的,体现了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新城市形态的概念。

2.3 1970―1980年代末

2.3.1 转型期发展

二战以后,因为经济、社会、政治转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传播媒介的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在城市规划领域,简.雅各布斯对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进行了极为尖锐的批判,其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引起了规划师对于社会公正、人性化等全方位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一部分人开始转向对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探索。

2.3.2 文脉主义理论

在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突出的是文脉主义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的内在、本质的联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一时期提出的“拼贴城市”受到了文脉主义思想的影响,此理论不赞同现代城市规划割断文脉、文化多元性和按照功能划分区域的方式,认为城市的生长、发展应该由具备各种功能的部分拼贴而成。

1960年K.林奇出版了《城市意象》,其提出了著名的“城市认知地图”概念,其独特的城市设计思想区别于传统城市设计的精英意识和傲慢的姿态,在于它真正关注人的心理感知,重视人的切实需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规划原则。

2.3.3 功能理性影响

针对在功能理性影响下城市更新存在的严重问题,1970年代后,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的改善,而且更注重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整合行动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为打开社会需求而开辟资源等等。通过大量的功能理性影响下城市更新的实践,新的社区理念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2.3.4 社会公正命题

在196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面临的尖锐矛盾导致 “规划的社会公正”的命题被广泛提出。在美国,“区划法”作为追求市场公正问题而出现。而社会公正命题的提出,导致了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思想的蓬勃兴起,“交往规划理论”、“倡导性规划”、“联络性规划”等理论都成为公众参与在规划领域的重要理论。

1977年,在智利制定了《马丘比丘》,其与雅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体现为几点:(1)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思想的转变;(2)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思维方式的改变;(3)从终极静态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改变;(4)从精英规划观到公众规划观的改变。

2.4 1990年代以后

进入20世纪19年代后,规划理论的探讨出现了新的面貌。约翰.弗雷德曼发表了《世界城的假想》,为世界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开创性的理论,认为各种跨国经济实体正在取代国家的作用,使得国家权利空心化,全球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部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1990年后,针对美国无限制的城市蔓延引发的巨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J.康斯特勒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思想,认为通过重新改造传统废弃的旧市中心区,恢复其居民集中区的面貌,并重建密切邻里关系。其后发展到对郊区城镇采用密集开发模式的探索。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了全面地阐述和发展。广义上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产生、生活方式,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从狭义方面,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3 结语

在百年的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中,人本主义、功能理性主义、生态主义思想作为城市规划对于各类思潮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应对之策,指导了全球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活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使城市规划活动向更严谨、深入、贴近实际情况的方向迈进,新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并向着广泛分析、严格论证、柔性成果的方面发展。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有着大量的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的城市建设工作。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沿着两个方向不断前进:一是要快速解决大量的小城镇的建设问题并对无序蔓延和向郊区化发展的大城市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探求一条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J].城市规划汇刊,2000,(02).

[2]于海漪.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历史与反思[J].华中建筑,1999,(03).

[3] 周卫.城市规划体系构建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 1997(05).

城市地理论文篇(11)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不仅具有独特的背景和环境,而且赋予了它光荣和艰巨的任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领导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精髓,明确规定了《中国城市经济》的任务内容,确立了正确的办刊方针。

德高望重、才识卓异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同志亲自题写刊名和撰写发刊词。他指出“新的世纪即将来临。我们正站在新的伟大历史的起点。中国进入一个城市迅猛发展的崭新阶段。”在21世纪,中国要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中国城市经济》应当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城市及城市经济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对《中国城市经济》,寄予厚望。他期望《中国城市经济》要面向城市经济实际,多登实际的东西,要抓重大课题,要登重要研究成果……,要有信息性、参考性、实证性,对城市经济工作真正起到咨询指导作用。

《中国城市经济》创刊已经整整的五周年了。

五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和中国共产党成长中,发生并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是奋发向前,光辉灿烂的五年。2001年中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为此2000年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三个代表”的思想;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的文件。

五年,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地走向现代化。

五年,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教育中心的城市,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和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全面步入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新的征程。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建设规模是过去任何一个五年所不能比拟的。

五年,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推进了城市理论的创新和建设,城市理论队伍正在不断的壮大和成熟。

五年,《中国城市经济》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1、坚定不移地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创刊《中国城市经济》所确定的方针,坚持以宣传贯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办刊的首要任务和指导思想,密切配合党的重大的方针政策,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六大一闭幕,2002年第12期《中国城市经济》,结合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集中宣传贯彻十六大的精神,发表了汪道涵、王茂林等同志和刘淇、等大城市领导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宣传十六大的重要文章。

本刊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都大力宣传贯彻。态度积极、反映敏锐、行动迅速。

2、积极及时地反映重大战略问题。加速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首要问题。《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配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组织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并且发表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同志“关于加速我国城市化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文章。文章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化重要问题,明确提出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处理好地区关系”,“确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充分重视城市的内涵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明确指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科学办事”。李铁映的文章在当时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指导城市化的推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地组织城市化搞得好的浙江等有关省市的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文章,介绍其经验和作法,产生了典型和示范效应,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一以贯之地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需要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城市是核心。《中国城市经济》面对一些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照抄照搬西方城市的偏向和弊病,组织有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文章,刊登阐述重视城市特色的理论文章,这有利于克服这方面的问题。

4、脚踏实地地为城市、为实践服务。开发西部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重要战略,在我们的杂志中刊发了许多来自西部地区或研究西部问题专家的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开发大西部要充分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要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西部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同时探索西部城市建设与发展,推进西部城市化的对策和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一心一意地坚持服务于城市的方针。《中国城市经济》始终坚持服务于城市的方针,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和新课题,组织相关的文章,介绍有关的经验。我们发表了不少城市、部门、企业的典型经验。而且通过杂志社联系面广等特点,加强与城市的广泛联系,想城市居民之所想,急城市领导之所急,组织专家为城市服务。

6、始终如一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城市经济是极其广泛的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中国城市经济》在牢牢把握大的政策方针的前提下,发表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的文章,如城市步行街、城市社区、城市企业、城市教育等,题材非常广泛,文章十分活泼,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但又不失专业性刊物的特点。同时,《中国城市经济》作为城市领导的园地;城市专家的平台、城市企业家的俱乐部,发表了来自各方面及不同观点的文章,展开有意义的讨论,作者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7、积极推进和支持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五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表了从事城市经济研究的学者和专家的研究成果。许多文章具有明显的理论深度,富有创新性和探索性,产生了不少理论闪光点,对推动理论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11、12期合刊“城市金融”专栏特华财经研究所撰写的《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报告》是既有深刻理论,又有丰富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突出专业的好文章。有利于城市金融的学科建设。同时,《中国城市经济》有选择地发表城市经济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习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8、不断探索和前进。《中国城市经济》在办刊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曲折,特别是经费的困难,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是,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具体领导下,不断的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总结经验教训,使《中国城市经济》杂志不断前进,特别是2003年调整领导班子,充实编辑力量,改进版面,由黑白版改成彩色版以来,出现了新的面貌和气象,发行量也随之有所增加。

杂志面临三个新的环境,一是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面临许多重大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课题。杂志不仅要予以及时的反映,而且要作出科学的理论阐述,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方案。对杂志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面临杂志如林,竞争激烈的情况,如果杂志不能创新和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杂志不仅不能发展,甚至连生存都很难,或者被淘汰;三是杂志的作者和读者的队伍越来越宠大,构成和层次发生了变化,赏读兴趣和审美观念都越来越多样化,这对刊物的内容安排及版式设计、发行样式等都提出了挑战,当然,也为杂志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

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推进城市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同样出现了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经济》作为一份科学杂志、专业杂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宣传科学,推崇科学,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唯科学为大,唯科学为上,唯科学为高。发表具有真知灼见、内容丰富、科学性强的文章,使《中国城市经济》成为坚持科学、捍卫真理的卫士,支持科学发展的斗士。

坚持科学的世界观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先进的道德对待科学。坚持正确的学风。

2、发扬科学创新精神。城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前沿,是中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竞争首先是城市间的竞争,创新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城市生命力之所在。任何城市都必须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不断的创新精神。《中国城市经济》要把发现、发扬和支持城市的创新放在首位。特别要鼓励城市经济的理论创新和建设创新。为此,研究城市发展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动向,增加对新生事物的洞察力,提高政治的敏感性和经济的前瞻性、预见性。使《中国城市经济》从内容到版面,从作者到编者面目一新,富有创新精神。

3、坚持创导先进的理论。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对许多事物、问题和事件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其中有的是正确的理论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及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也有的是反映了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对一个杂志来说,不仅要有政治上的敏感性,而且要有理论上的高度鉴别能力。发表坚持“三个代表”原则,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文章。永远站在理论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