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流行语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1 17:17: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流行语论文

篇(1)

一是审美内容的人性化。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已经完成了从一切为政治服务到大众化娱乐和反映作者内心情感和社会现实的阶段,音乐也逐渐从上层建筑中走下神坛,进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特别是流行音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流传。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爱情、亲情、友情成为选用最多的流行音乐题材,体现着它对人类美好爱情的尊重与关注。二是社会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流行音乐具有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如民谣、摇滚、RLB、影视金曲等。另外,音乐人通过对时尚音乐和传统音乐进行比较、研究、借鉴与融合,在实际的音乐传播中也创新出大量人们喜爱的经典作品,音乐人对西北风系列的创新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例子。像西北风系列作品这样的音乐形式的成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社会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更加反映了流行音乐的多样化趋势。三是流行音乐审美对象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流行音乐吸收于大众文化精华,经过社会媒体进行传播,传播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因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如罗大佑等具有浓郁人文情怀和强烈批判精神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人们同样能够将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东西方优秀因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结合,从而使流行音乐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达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要求,同时还可以弥合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陌生感,流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促成了其审美对象的大众化。四是意识形态对流行音乐生产的影响。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里,这种大众媒介意识形态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大众媒介其本身就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任务。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媒介就是代表着党和人民利益,强调从感情上与人民沟通,来维持社会的稳定。长期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和对外传播是通过执政党的直接领导,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落实,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与大众传媒的紧密结合。

网络媒介与我国流行音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加上网络媒介的不断流行,这些因素都促使大众媒体领域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流行音乐领域,网络媒介所带来的影响变化影响深远。网络媒介加剧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趋势,流行音乐明星也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的音乐制作软件的运用,使得社会大众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演唱的歌曲传输到网上,大大促进了流行音乐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媒介旳技术特点包括开放性和自由性,在网络媒介的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形势下,人们有条件跨越国界线的范围,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网络媒介所具有的优越性使网络成为国际传播活动的首选,网络所具有的自由性,并不是没有监管,这种自由是信息选择与音乐制作的自由,而不是信息性质与无选择的自由,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网络媒介与网络数字流行音乐现状

网络媒介使用现状。一是互联网。中国网络用户的数量巨大,下载音乐、观看视频等娱乐休闲功能在进一步增强。二是移动网络。3G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推进了网络的发展。日渐成熟的3G无线网络以及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手机的价格不断下降,手机价格的下降,为以手机上网为前提的移动网络得到迅速发展,使用手机网络的人群也不断增加,网络音乐也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我国当前网络音乐的发展现状。实际上我国网络音乐行业的绝大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于手机用户付费,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人们大多倾向于免费听音乐,互联网收入也多来自于音乐服务商提供的广告费用,原创音乐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人们逐渐向利用手机付费来听原创音乐或是喜欢的音乐的趋势发展,并且伴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音乐内容形式与数量不断增多,网络音乐在未来几年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随着人们对网络媒体蕴含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不断认识,越来越多的歌手和唱片公司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到网络媒介上,特别是手机使用的普遍,手机媒介逐渐成为潮流。手机彩铃和手机来电铃声两种功能的设定为手机下载原创流行音乐提供了需求。同时手机来电铃声对流行音乐的使用也非常广泛,特别是90后一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将网络流行音乐下载并设置为来电铃声,人们对手机彩铃和来电铃声使用流行音乐的现象,为传统唱片行业重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流行音乐的演变。

当前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相关网络技术的支持强化,我国的网络流行音乐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相当流行,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以原创、翻唱、恶搞三种形式为主的网络流行音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民化,大量热爱流行音乐的人在欣赏完网络作品后,大都对网络音乐产生了兴趣。这种流行音乐明显区别于传统唱片行业的运行模式,在网络上没有经济、利益的束缚,音乐制作者可以无所束缚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自己的情感,反映社会的不良现象。由于网络媒介拥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网络流行音乐一经,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到各个网站,并且转载点击率也会急剧增加。现在网络流行音乐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时代,每个人在网络上不仅可以下载、试听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的流行音乐,还可以创作、录制、上传自己的作品,可以不通过任何形式宣传,也不通过任何形式的包装,网络音乐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大红大紫。如雪村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歌曲通过网络不仅得到迅速传播,而且其中歌词还形成当年全国的流行语,可见网络的传播能量。

网络流行音乐出现新文化

篇(2)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分类;特点

2011年过去一大半,网络流行语似乎又翻开了新的一页,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流行语就是这样,它从不愧对自己“喜新厌旧”的根本特点,何况是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空间。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特点;最后,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于流行语定义的界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无论怎样表述,流行语的特点是共同被认可的。首先最重要的是――时效性,即流行语只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若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再流行。所谓“不再流行”,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1]其次,大多在青少年当中流行。以上所探讨的是“流行语”,而网络中的“流行语”除了以上特点外,显然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讲一步步探讨。

1.新年新语

1.1“有木有”

这是今年大热的咆哮体的其中一种。“有木有”的意思是有没有、是不是、对不对,一般认为来自方言中的语音。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山东(寿光、广饶临沂等地)等地的方言,就是“有没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不是、对不对”。因为这些地区的网民在网络中大量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木有”用在一个句子的末尾,一般都要加感叹词“啊”和若干个感叹号来表达感情。很多时候,为了增强语气,使用者会连用几个“有木有”。比如说:“法语一共尼玛23种时态啊!!!!!!!!都要背啊!!!!!!!!!!!!!!!!考试要考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1.2“伤不起”

和“有木有”一样,“伤不起”也是随着咆哮体的流行而大热的一种表达方式。意为个体本身就屡屡受伤,伤痕累累,已经经不起折腾,经不起伤害。

相较于“有木有”,“伤不起”的用法相对丰富。首先,“伤不起”一般用在“有木有”之前,中间用逗号隔开;“伤不起”也可以不和“有木有”合用,直接用在“某类人”的后面作谓语,一般形成一个主谓谓语句。如:学摄影的你们伤不起、设计飞机的女生你们伤不起等等。另外,“伤不起”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如:伤不起的论文、伤不起的六月。这时候,中心语不再限制是人或职业。

2.分类

笔者主要统计了某论坛网友的发帖和回帖来对现今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通过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类:

2.1谐音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流行语都是通过谐音而成的,谐音的用法较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类。

2.1.1中文谐中文

2010年大热的杯具家族――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还有鸭梨(压力)。

2.1.2数字谐中文

如:54(无视)、9494(就是就是)、520(我爱你)等等。

2.1.3中文谐英文

如:普里斯够昂(please go on)、奥特(out)、马克(mark)。

2.2 方言的影响

如:介个(这个)、俺、偶(我)、灰常(非常)等。

2.3 首字母

这类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是拼音的首字母,如MS(貌似)GG(哥哥)LZ(楼主)等。一是英文的首字母,如OMG(oh my god)等。

2.4 图形

如:O(∩_∩)O~、(^ω^)等。

3.特点

前面已经列出了流行语的一般特点,而作为网络上的流行语,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3.1谐音的广泛运用

关于这个特点在前面的分类中已经详细阐述了细类,这里就不再赘述。

3.2强调事件意义

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流行语和以前的网络流行语相比,更强调其事件意义。如2010年的“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等,无不向我们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或鄙视,或感叹,或愤慨,或娱乐,总之,它们都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记忆点。这个事件也许太长,让人很难记住,人们便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既能让人容易记,也能起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络流行语其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经过网友们的“一传十,十传百”,更加扩大了它们的传播面,有助于集中整个社会的关注点。同时,网络语的流行,也要依赖于现实生活。当有新的事件发生,而且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话,无疑,现有的流行语就有可能被新的所代替。比如“我爸是李刚”就成功代替了“跷跷板”。另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也会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影响。“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会受到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并通过它们的介入,使流行语从网上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产生新一轮的传播效应。”[2]

3.3情态化

另外,网络上的用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情态化,看到这个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说话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如“看到上面的阵型我噗了”,仿佛让人看到一个正在电脑前看帖子的人看到某个笑点,“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是用词方面的。另外,上文所提到的网络流行语中其中一类,图形,也是造成情态化的一个原因。当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词用相关的图像表示出来的时候,情态化更加明显了。

结语

正如祁伟先生所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必然是和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既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正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表现了百姓的多彩情感,发挥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能力。”而其弊端在于“第一,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第二,网络语言中的错误较多。第三,有一部分流行语和网络语言不符合正确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范”[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用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向一个“自治”的阶段,网友们越来越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新词或新句,并且总能够产生或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并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是,网络用语比我们平常用语更精彩的地方往往也是使得它凌乱、无规范甚至带有不健康因素的极大诱因。因此,如何使网络用语既能够保持它鲜亮、活泼、及时反应社会动态的优点,又能够引导它走向健康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全体网民而不只是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篇(3)

当今的社会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屌丝”就是当今网民数字化生存的一个社会镜像,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屌丝”源于社会生活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筑,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来关注网络并进行传播。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等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其他,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躲猫猫”、“欺实码”、“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等。

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同以上网络流行语是聚焦了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屌丝”一词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面对阶层固化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就是“屌丝”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现实(可以参看腾讯网对“屌丝”的定义)。这些现实生活的压力所造成的精神苦闷,在网络上以李毅的粉丝与其他吧友群的冲突为导火索被发明创造,进而因其词义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同而被迅速引爆。“屌丝”之所以由一个近似网络污名化的恶搞行为扩散成一夜爆红、人人追捧的网络热词,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事实就是如此。

2.“屌丝”源于网络文化

“屌丝”一词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也颇具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而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实时、交互和以受众为主导的特性。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而中国的网民因为以青年网民为主体,在中国特殊的传播语境下,网络是普通民众相对较为自由的传播通道。因此,众多网民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在网络里遨游,顺应的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语境中“去中心”、“解构”权威文本与正统规范的精神实质。针对某一现实议题,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网民往往会自发凝聚在一起,并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宽松为契机,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而造就了中国颇具平民化色彩的网络文化。早期的网络研究者马克·波斯特早就发现:“网络赋予传播主体以对称的地位,推进了民间故事的成倍增长。”②

“屌丝”一词是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交集的产物,成就了一种常人所说的网络亚文化:从贱文化到无厘头恶搞,从“二B”(很傻)青年到“伤不起”,其核心部分往往在于敢于戏谑与自嘲,以戏谑来消解严肃,以降格来反对崇高。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青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自嘲,实际上已经凝聚为网络文化中一种典型的话语“狂欢”,表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屌丝”文化中的“备胎文学”,那绝对不只是表面上对中“高富帅”的恶搞,其实质在于颠覆精英文化严肃价值观之后带来的和自我赋权;一句“我是屌丝我怕谁”,不但反映了“草根屁民”对现实的无奈与宣泄,更是将“反抗”、“另类”、“愚乐至死”等后现代文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网络恶搞文化中著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河蟹”等个案,“屌丝”一词的创造与这些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在文化征候上有强烈的接近性。不同的是,这次网友“恶搞”的对象是自己。

3.“屌丝”的传播路径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少见,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其语言符号特征,关于其传播路径与环节且意义厚重的研究非常稀有。目前的研究一般把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范围局限在网络内,比如:“斑竹”、“表酱紫”等词语,这些词语为网友所普遍了解,但并未广泛扩散到线下。另外一种是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其影响范围波及和延伸至线下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打酱油”、“躲猫猫”、“河蟹”等。

针对各种网络流行语,有研究总结了其线性发展的传播路径:“传统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的收编”等三个环节;而“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则包括“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等四个环节。③本文在回溯“屌丝”一词得以流行的传播路径与特征之后,发现其传播特征和路径与前面研究的结果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可以把“屌丝”的传播路径稍加修改为:“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民混搭与误用大众传媒复合传播商业意识收编”。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它也许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滚滚红尘,也许它会最终归属于大众意识,从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屌丝”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1.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比如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仕勇教授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④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红莲总结的“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⑤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⑥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5种心理有关。⑦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⑧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⑨

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研究不多见,但他们对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比如:受到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系基金资助的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⑾

在该领域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荷兰的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他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书籍,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他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⑿持此类观点的还有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儿童、青年与媒体中心的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⒀

2.“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把年轻人置于后现代文化下,观察其网络使用行为来研究其心理动机并促进青年学习能力这一积极的视角,对本文研究“屌丝”这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点的网络现象特别有借鉴意义。实际上,全盘考虑以上的研究结论,基本上就能描绘出“屌丝”得以热传的心理动因:“屌丝”一词的发明主体最初出自于热爱网游的年轻吧友对李毅粉丝的讥讽,没料想却被李毅粉丝群体主动接受,之后扩散至更多的网友,广大网民特别是社会中的非青年群体也开始使用“屌丝”一词。2012年11月3日,该词登上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反观“屌丝”这一网络文化潮流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广大青年网民把自己归属为“屌丝”一分子的过程。与源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官方与民间的对抗事件,带有强烈现实指向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不同的是,“屌丝”一词,带有青少年亚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所产生的语言“狂欢”性质,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更多地与青年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在人际互动与网络使用中“求趣与求新、从众与模仿、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慰藉”的心理有关;也与广大网民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有关。

一般来讲,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想象性的归入某种身份,以克服日常生活的挫折感,获得慰藉或安全感。⒁可以说,“屌丝”一词扩散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屌丝”文化生成的过程,它既有各对立“迷群”网友“将自我延伸至他人”,也有众“毅丝”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还有种种不明就里的网民将“我与他人融合”的过程。在成就这种特殊“身份”的过程中,“屌丝”一词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也融合了各种认同者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屌丝”发源地的“大帝”李毅曾笑言:“能够自称‘屌丝’,也只有80后与90后能够干得出来,自嘲成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归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么虚伪。”他的话语道破了青年网民的自我设障、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群体慰藉的心理动因。

结 论

从字面上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有辱斯文,但其讽喻,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是广大年轻网民看待自己、为自己在社会现实中排位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其流行有着自身的传播背景和传播路径:它发自于网络空间,受到网民的追捧,加上主流媒体的青睐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复合传播,最后被大众意识所收编,并引起各阶层人等的误用或效仿,成就了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成就了“屌丝”们充分体验“倒错”带来的文化苦旅: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可以被人看成是“严肃价值观”的倒塌,粗鄙文化的再次“逆袭”,也可以看成是“丧失”了行动力的新时代“阿Q”集合体,还可以被看作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秀。

注释:

①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Poster,M:《The Second media age》,Blackwell,(1995),p13

③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④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重庆出版社,第42~43页

⑤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6月上

⑥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⑦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⑧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⑨贺白余:《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14期

⑩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⑾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 431–449

⑿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篇(4)

课 题: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网络流行语言文化现象研究》课题的科研论文,课题编号:1253507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底,我国上网人数A已经超过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已达96.1%。网络流行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着高职课堂。面对这种冲击,高职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流行语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1.对高职学生语言习惯产生了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因其形象、新颖、便捷的特性受到众多高职学生的喜爱。形象生动的网络流行语增加了高职学生话语表现内容的弹性,为其留出了较大的想象空间,丰富了高职校园话语的内容,增加了对话交流的情趣。但是由于网络流行语创造群体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导致高职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出现了很多负面的问题。首先网络流行语导致高职学生语言使用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有如下表现。

(1)随意改变词义。在校园中,经常发现学生们在运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随意改变词义。例如当课后作业比较多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说“我又被作业套牢了”。句中“套牢”这个股票行业用语原意是“股票买入后由于价格下跌卖不出去”被学生们改为“课业繁重”的含义了。

(2)混淆了句子的构成原则。现代汉语语法是有其规律性的,是要讲究句子内部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的。如状语修饰谓语,是要放在谓语之前的,可是高职学生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时候,经常不注重这些。例如他们经常说“看个书先”,“先”这个状语被莫名其妙地后置了。另外,他们在使用省略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你在学校上网吗?”省略为“校?”的现象。这种毫无原则的省略,严重违反句子的构成原则。

2.对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语言相对于思维的作用是,它是思维活动进行的载体,它对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影响着他的思维能力。在人际沟通中,高职学生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口语交际的词汇和语法标准,就可以逐步养成正确的思维逻辑。但是如果高职学生过度地接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他们的思维就会发生不正确的改变。比如受网络流行语影响较深的高职学生,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过度地表现自我,突出自己的感受,忽略他人的反应。另外,相对于人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来说,高职学生由于出生在一个充斥着大量的视觉图像信息的时代,思维的深刻性较差,不能全面去思考问题,因此急需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但是网络流行语在思维特征方面的缺点也是流于肤浅,深刻性差,因此无法帮助高职学生改善这方面的思维缺点。

3.对高职学生道德意识产生了消极影响

虽然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但网络语言内容却具有庸俗化、浅薄化的特点。高职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是非标准和成熟的价值观,还无法用辩证角度去看待问题,再受到网络流行语庸俗化和浅薄化特点的影响后,比较容易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感甚至否定感。这会对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也容易造成他们对人生的迷失。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

网络流行语言在对高职学生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道德意识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文化产生排斥感,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高职语文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1.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大力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就要加快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坚持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坚持为岗位能力服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运用模块化教学的理念对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加大对应用文教学和口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力度,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利用语文为职业岗位服务的能力,使高职语文教学成为打造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娱乐趣味性,能够很快地吸引高职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转移了他们对高职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教师就应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将学生投入到网络流行语中的精力转移到高职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高职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练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通过创设一个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通过完成写作任务,提升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感受团队合作的以及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3.感受传统文学经典,提升审美情趣

传统文学经典承载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髓,历久弥香。高职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去真正的体验文学经典,感悟经典,让高职学生领悟到真正的语言之美,抵御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感受文学经典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诵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诵读。在引领学生诵读之前,高职教师要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们亲近文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其养成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例如高职教师通过向学生诵读宋代苏轼的《定风波》,带领学生进入到《定风波》别样的意境中,让学生去体味苏轼面对人生风雨的那份洒脱与淡定、从容与大度,去领略到《定风波》的意境之美。当学生经历这份审美体验的洗礼之后,他们对传统文学经典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产生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就逐步得到了提升。

4.建立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考核成绩激励学生主动考取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如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职业等级证书等,来实现以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这样既缩短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就业需要的差距,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高职语文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充分认识到它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并且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高职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才能使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奇,刘利.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篇(5)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B《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结合,进而分析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包括网络流行语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的催生、热点事件的促使、多元文化的诱惑、大众传播的多样化、社会交际圈的分化、网络民众的积极性,而对于流行语的影响,作者分别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加以辩证看待。兰金梅《流行语的文化心理透视――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钦州学院学报, 2014.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蕴含的文化心理,认为流行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注重类比的思维方式、映射了人们的联想心理和滞后心理、凝聚着人们从众入时心理、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层面的社会心理、呈现出母语优越和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

对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主要从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展开。吴冰沁《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词汇学研究》(2015.10)从词汇学角度分析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总结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几个特点:来源广泛政治性强、结构多样语言简练、推陈出新形象生动、时效性强前途未卜。丁祥倩《从语法化角度看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以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7)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解读,认为流行Z的生成方式有隐喻、转喻、主观化、推理,而流行语的流行缘由有高频使用、语言接触、创新表达、交际原则等。作者认为语法化是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之一并会成为一种生成趋势,对于这种生成方式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给予关注又要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切忌滥造滥用。

对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有谢娜娜《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特征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6),该文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语言特点,认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政经领域,结构上以词为主且构词方式多样化,短语形式则相对较少;词义生成方式主要有旧形新义、旧形旧义、新形新义、旧义新形4种类型;呈现出网络性强、亲民性强、创新性强和时代性强等特点。

学者对某一年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行语生成、特征、传播、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这类研究较为细致,能够全面反映当年流行语的面貌特征。不足之处在于此类分析多停留在浅层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还较为少见,不利于发现流行语的内在规律和普遍特征。

二.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综合研究

社会在发展变化,政治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导致流行语不断更新。每年的十大流行语各有特色,但把历年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历时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规律。

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机制从深层次探究了2012――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意义建构,作者先按构词法对40个流行语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为旧形新义式、缩合式、借用式、合成式、句子式、谐音式六个类别,探究各类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发现: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合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整合、借用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句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谐音式是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隐喻。

潘苏悦《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2009-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例》(学术探索2013.12)从变异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历年十大流行语语音、语法、语义的变异现象。

刘懿《流行语模因的类型和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广州大学学报 2014.4)运用模因论把2008――2012年50个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本类型,基因型又分为同义同形、同义异形两种,表现型又分为同音异义、同形联想、同构异义。在类型上,基因型和表现型所占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从特点上来说,基因型的同义同形和表现型中的同形联想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基因型中同义异形和表现型中同构异义则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产生新的模因复合体。

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现代语文,2013.7)对2008-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理据进行了考察,提出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在此基础上又把内部理据分为形态理据、语音理据、语义理据,把外部理据分为拟声理据、拟像理据、临摹理据、省力理据。

这些学者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认知机制、语言变异、模因、生成理据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不同年度十大流行语共同的内在规律。此类研究非常有价值,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对流行语的规范使用具有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新颖度,是人们创造力的发挥,也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众情感的载体,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但流行语也有些语用问题,比如过于追求新奇和创意、使用不规范等。所以语言学专家对流行语褒贬不一: 支持者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大大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反对者认为这对规范的汉语是一场挑战,大大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这两种用法都有其偏颇的一面,对于流行语,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长远来看,流行语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呈现出优胜劣汰的趋势,那些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流行语终会沉淀下来,成为新的汉语规范的一部分,有些只是昙花一现,终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流行语的出现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我们一方面应该对其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提倡正确的语言观和规范观,让流行语不断为汉语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F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现代语文,2013.7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

[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6.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第1期

7.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篇(6)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着网络用语。由于网络流行语具有鲜明的年代特点,在某些方面能够反映国家在某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因而近些年来倍受学者关注。本文在分析了2016年国内网络流行语后发现,大多数流行词都与态度系统紧密相关。因此笔者以评价理论下态度系统的理论为出发点,对2016年国内网络流行语的含义进行分析。

二、评价理论与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最早由James Martin在上个世纪末提出。关于评价理论的定义,虽然众多学者都持有自己的观点,但大都赞同Martin(2006)的说法:“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除了包括话语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之外,还需注意话语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评价理论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系统表达说话人的感情,它又包括三个次系统,即情感、判断和鉴赏,它是评价系统的核心,而其子系统情感又是整个态度系统的中心,由它导出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

Martin(1999)在英国伯明翰批评话语分析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积极话语分析:团结和变化”的论文,在国际上从此展开了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积极话语分析强调建构的积极意义,试图消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解构消极作用,倡导以平等、积极的态度解决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和谐地去生活,甚至积极努力地改善生活。

三、对网络流行语的实例分析

笔者主要在新华网、腾讯网等网民较为集中的网站中搜索有关“2016年网络流行语”的信息后,整理得出在2016年中出现的24个热门的网络流行语。

情感系统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对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感情反应。也就是说,情感系统可以映射出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真实感情,如满意、愤怒等。因此,情感系统可再分为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本次研究所涉及的24个网络流行语中,有16个与情感系统有关。表达正面情感的词如“We are 伐木累”为演员邓超在浙江卫视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为了动员大家而说,“伐木累”为英语单词“family”的谐音,整句话连在一起意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相亲相爱,因其词语本身朗朗上口,且包含的意思又积极向上,经常在亲朋好友聚会时引用,起到团结感情或者调节气氛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行语表达了人们的负面情感,如国内漫画作者陈安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引起网友热议,并被网友们争相借用,如网易新闻的新闻中网友写道:“虽然快过年了,但还要上班,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虽然快过年了,但想到又要被逼相亲/结婚,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虽然内心快要崩溃,但心里还是希望赶快下班放假,找到心爱的人。

判断是态度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对人的品质、性格与行为做评估。判断系统有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之分,正面含义是表扬性的、积极向上的,相反负面则是带有批评性的意味,比如:小鲜肉(正面)、小公举(正面)、单身狗(负面)、也是蛮拼的(负面)。其中“小鲜肉”用来指年龄在12至30岁之间相貌英俊、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的男性。如在娱乐圈最近很火的吴亦凡、鹿晗,与上述的形容相符,被大部分的年轻女孩形容成“小鲜肉”,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拜与爱慕之情。而“单身狗”与“光棍”一样,都用来指没有恋爱对象或没有结婚的人。虽然两个词意思相同,但“单身狗”却带有诙谐的嘲笑之意,且成为年轻朋友们聚会时经常用来形容朋友的一个词,在嘲讽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能快些品尝恋爱带来的幸福滋味的愿望。

鉴赏是指对文本或过程及现象的评价,鉴赏系统同样也有正面与负面之分,如为国护盘(正面)、有钱任性(负面)、上交国家(负面)。其中“为国护盘”,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家股市行情整体不好的时候,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抛售股票,鼓励大家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着想,努力维护国家稳定,因而是传递正能量的词语。而含有消极意义的词如“上交国家”一词出处于《盗墓笔记》电视剧里的男主角的台词,编剧这样安排为的是让此剧顺利通过审查,盗墓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若都与之相关,恐怕此剧永远都无法与观众见面,因而此网络词带有讽刺“文物属于国有,非法侵占是违法”的思想的意味。这个网络词后来被网友拿来调侃“两个黄鹂鸣翠柳,我要上交给国家。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要上交给国家。”这样的句子听起来毫无违和感,同时也幽默的表达出网友的嘲讽之意。

四、总结

篇(7)

1 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广泛传播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语言形式。因此,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最敏感的反应。在大量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中,有一类流行语。如“你out了”也被众多网民争相引用,并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网络流行语之一。此类流行语有其构成的特征,本文将用社会语言学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此类流行语的成因、色彩新意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2 语料分析

究竟何为“语码转换”?我们先来分析以下四组语料:

语料1:老师:“上课喝啤酒?”学生:“老师,你out了!”

语料2:“连这个你都不懂?I服了You!”

语料3:“2004《时代风采》时尚模特评选活动正在启动ing”

语料1中out一词在不同场合具有多种意思,可以作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和动词。“out”选取了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出外;在外;向外”,如今,这个词被赋予了“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的新意。语料2中,在句内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语用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语料3的特点是通过汉语谓词性成分加英语词尾ing(我们记作X-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3 语码转换的定义及成因

3.1定义

社会语言学自始至终强调语言的多样性,近些年来由于英语的普及。英汉两种语言接触难以避免,以汉语为主,夹杂英语语码混用的现象非常多,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交往之中就会经常发生语码混合(code-mixing)的现象。“在语码混合中,语码A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并入了另一语码B中。语码B一般来说占主导地位,而语码A则处于补充、从属的地位,不像语码B那样被人们有意识的使用”。

3.2成因

形成语码转换的原因非常复杂,特别是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码转换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有语意方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

3.2.1对应译词不存在或不准确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差别很大,中英语中存在许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它们在目标语中没有表示对应概念的词汇,或只是部分概念相同,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往往只是将其进行音译而己。比如说,虽然DIY可翻译为“自己动手制作”,但若是用在某些场合里就显得累赘,不如进行语码转换,直接将DIY放在句中的交际效果更好。还有很多词汇可能很难用几个字就讲清楚,因此不如用英语表达来的准确,如flash(本意指闪光灯,现多指计算机制作的闪烁的动画短片),fans(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现在已被广泛地译成“粉丝”),hacker(译为“黑客”,指非法侵入他人网站进行破坏的人)等,由于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项,其英语表达形式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了。

3.2.2经济原则

也称“简约原则(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由VictoriaFromkin提出。他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尽量节省气力,减少麻烦。网上对话受打字速度的影响,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便捷。为了达到“省时、省事、简练、快捷”,当某个概念用英语表述相对简单,打字更方便时,网民也趋向于使用英语,尤其是英语中形形的缩略词,在使用时就更为方便了。如近年来网络和众多媒体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语“PK”,它的完整形式是“PlayerKilling”,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现在,凡是在涉及到一方与另一方角逐高低的比赛或对决中,“PK”被广泛使用,因其意义准确,表述简单而深受大众的欢迎。

3.2.3说话人自然情况的因素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是影响语码转换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语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话语信息的生成、传递、理解都要依赖于社会心理环境,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Wardhaugh曾说过“年轻人通常是大多数语言变化的前锋”。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语言有活力、生动而又富于创新,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又能很快接受这些独特而又新颖的语言符号。而且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在语言变异的环节中就形成别人说什么我就说什么,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发明运用什么新词我就跟着效仿,否则被视为落后的心理,也就是这种心理极大推动了语言差异的扩散和发展。乃至激发出更进一步的语言演变,而生活中很多新奇的、时尚的东西都来自经济更发达的使用英语的国家。

4 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新意及对当下的影响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鲁吉尔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体系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横空出世”,显示了语言的灵活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社会力量的夸张,见证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m。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生活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更新,而语言的发展透视着公众思想、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心态,展现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动向。网络流行语中语码转换使用数量的逐渐壮大,一方面反映了汉语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却是代表了大多网友的一种姿态,即通过一些戏谑、简单的词语来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心态,再亦是不能明说,只能意会的含义。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开始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语言习惯,无论是对问题的思考,还是口头上的讨论,人们都喜欢借用网上简洁、异于普通语言习惯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结语

纵观近几年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会愈演愈烈,其本身不乏活力,富有激情,也使语言倍显亲切,具有感染力。如果适时适量,不仅是一种词汇手段,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只要能达到交际目的就有存在的理由。中英文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方式的一种改变。其表现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它会与时俱进,源源不断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在求新、求变、释放个性的时代给我们以清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30-35

[4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篇(8)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Catchword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 Analysis

LI Haiping

(Educational Science Schoo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It is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for primary students to use catchwords. The collected corpus is treated from three aspects: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catchwords; make classification for the collected catchwords; finally, make description of catchwords’ function, that is, the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transmit lurking information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 catchword;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词汇现象的综合体,是一定时期内语言与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不断的发展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不少研究者对流行语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流行语的语言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角度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及流行的原因、意义与价值。但是很少研究者研究小学生流行语。本文利用网络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等渠道,仅检索到关于校园流行语的专著及硕士论文共6篇,而其中涉及到小学生校园流行语的文献仅有李剑的硕士论文《中小学校园流行语研究:兼论基础教育的应对之策》。

小学生是流行语最活跃的传播者之一,心理和生理上有其特有的年龄特点。本文对流行语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小学生流行语进行了功能分析。

1 流行语概念

胡明扬先生和张莹最早阐述流行语的概念。他们指出“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代替而悄然消失的词语。”周一民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流行语的概念“流行语是俚语的一种,是新兴的、流行的俚语。流行语也是特定阶层、行业、集团用语,在人口集中,阶层众多的大都市尤为丰富。”赵佳指出“流行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它往往在口语中使用并影响至书面语。”孙曼均认为“流行语是词汇殊而敏感、交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祈伟阐述“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频频在媒体上亮相的,并且广为流行的词、句子。”裴文倩认为“流行语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通过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行,使用人数多、频率高范围广的词汇。”

学术界对“流行语”的概念的界定有着各种各样的阐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同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者都抓住了流行语的主要特点:流行性。而其分歧主要体现在:

(1)流行语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或者说是包含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全部内容?书面语和口头语是语言的不同存在形式。所谓书面语,就是以文字为物质材料的某一特定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综合,它是作为具体的交际工具而存在的。书面语和口语二者紧密联系,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口语的不断更新而不断的变化。书面语是口语的升华,是更加规范化的口语。所以,简单的把流行语归属于口语或者书面语,是不正确的。

(2)流行语传播区域是区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流行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行性,一旦一部分有趣的方言、俚语被传播开来,使用者将不以地理区域作为界限,逐渐成为全民性的。流行语的产生是有区域性、行业性的特点,但对于流行语的传播可以再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

(3)流行语是否能等同于新词、方言、俚语?一些流行语来源于新词,但不是所有的流行语都来源于新词,同样不是所有的新词都是流行语。方言是在一定地方使用的语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一部分流行语来源于方言,但是方言不能等同于流行语。俚语是产生流行于民间比较俚俗的现成词语。它的主要特点是俚俗性。流行语不同于俚语的显著特点在于:迅速变化性、新颖性。而且流行语的词汇范围比俚语丰富得多。故流行语也不能等同于俚语。

(4)流行语的词语范畴是否只包含词?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流行语既然作为一种语言的存在,就应该包括语言的三要素。所以,流行语是包含词、短语、句子在内的所有。

总之,流行语是指某一时期、特定的区域产生,通过传播,可以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的词、短语、句子,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综合体。

2 小学生流行语的功能分析

2.1 心理满足功能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流行语满足了学生心理宣泄的需要。当下小学生通过媒体获得的语言环境中,语言作为一种直白的表达方式,能从语言的宣泄和颠覆中获得。从个体的情绪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些流行话语当中包含大量的骂人、厌烦和诅咒的话语,这些对他人的呵斥、叱骂、嘲讽、诅咒及夸张的自我表达,是对学校教育规范、教育者的一种颠覆,在这种颠覆和抗议声中,学生获得了一种故意违犯规范以此来证明自我能力的。

(2)部分流行语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乐于表现自己是小学阶段的年龄特征,乐于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试图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通过别人的赞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通过“标新立异”流行语的展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个性。

(3)个体获得群体归属的需要。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是依附于一定组织的需要,这属于一种社会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个体就会感到孤独和空虚。小学生个体要想在小学生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就要做出与之相应的吻合群体的行为。

(4)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消遣性的特征,流行语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像“偶像―呕吐的对象”一类,通过词语的分解后分别组词,给这个词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带来了娱乐的效果。

2.2 信息传播功能

(1)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功能。小学生流行话语的获得,与所处的社会外部环境相一致。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群体流行话语,同样群体流行话语在个体之间又流传开来。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敏感性促成了群体流行话语的形成。

(2)传播学生困难和问题,学校教师家长对症下药。通过学生口传的流行语,可以窥见学生的内心,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能够预防一些隐患的问题,也能纠正一些已犯的错误。对学生口传的不文明的流行语,教师应该采取措施。

2.3 社会参与功能

学生在发泄心中情感的同时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的反抗、对教师的反抗、对家长的反抗。这些是基于学生对复杂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心理态度和价值倾向。学校、教师、家长是社会人的代表,是主流意思形态的代表,学生通过 “流行语”这种语言方式,宣泄着对主流意思形态的抵触和不满情绪,通过这种方式也达到了参与社会的目的。

基于对小学生流行语的分类、功能分析,教育者应该透过流行语文化中隐含的因素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教育。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各尽其职,发挥作用,为小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流行语文化。

参考文献

[1]周一民.北京现代流行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2]孙曼均.北京的流行语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3).

[3]祈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流行语[J].语言与翻译,2002(3).

[4]杨文全,张红霞.略论仿拟辞格的流行及其原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篇(9)

关键词:学校亚文化;校园文化;流行语;机制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微观领域的内容,通常也被称为学校亚文化,已经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流行语是学校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流行语文化作为学校亚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校园流行语文化,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价值取向,了解他们的内心特征,构建良好有序的学校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内涵阐释

把握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内涵先要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既具有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变迁的共性,同时又会因其构成或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学校中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其次要把握什么是学校亚文化。学校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学校亚文化是指学生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语言、价值体系,体现了学生鲜明的群体个性、风格、凝聚力的文化形态。或者说学校亚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享的一套价值观念,是学校的微观文化”。它随着社会文化外环境的变化,自身也呈现出不断发展、融合、创新的过程。最后要明确什么是校园文化,一般来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的空间,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指向为核心,以表现出来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校园流行语文化是指当代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流行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属于学校亚文化中的一部分,属于学校文化。当前广为流传的校园流行语有很多,例如:“走,找校长聊天去”,“表酱紫”就是“不要这样”,“晕”等等,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这些都是在社会语言大环境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它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时代性强、传播面广、使用频率高,是当代学生的生活全景的展现,体现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学生精神风貌。

二、流行语作为学校亚文化的形成机制分析

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校园流行语形成的传媒类别、内容、文化背景等都为学校流行语的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流行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促成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形成。从主观方面来说,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及各方面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校园流行语的形成的主导力量。

(一)客观方面的成因

1、按流行语形成的传媒类别看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杂志、手机、直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的类别如:户外传媒(路牌灯箱的广告位)、IPTV、电子杂志等为校园流行语文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这些大众传媒的广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校园流行语的形成与扩散。网络的广泛使用,导致的网络流行语必然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甚至青少年作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者会把这种文化引入学校中,成为了当代的校园流行语。当下网络流行语甚多,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的,有“神马”,“浮云”,“爱疯”(iphone)等这些网络的流行语成了当代青少年的口头禅,这些流行语通俗易懂,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活跃了人们交往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新鲜的网络流行语也给学校的亚文化带来了低俗的、无味的气氛,这些低俗的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青少年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取向。

2、按流行语内容的形成来说:电视中的影视作品,广告词,娱乐节目,也给青少年的校园流行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给力、”“逆天”、还有刚刚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的《北京青年》里最流行的一句话“青春重新走一回”、在我们人人皆晓的周杰伦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美邦服饰的“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这些流行语都迎合了现代的青少年讲求个性张扬,突显自我意识的强烈愿望。其次还有流行音乐的影响。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的显著地,其中影响年青一代成为流行语的有“不要疯狂的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流行语都被青少年合理的用在适当的场合,用以发泄他们的情绪和表达适宜的心情。

3、按流行语形成的文化背景来说: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校园流行语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生活中心的改变,触发了价值观的全方位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流行语“我的老爸是李刚”、“拼爹”、“高富帅”、“白富美”等相继出现,这些流行语表现了一部分青少年在就业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功利性追求较为突出,享乐主义,成功学思维比较盛行。此外,还有一些“卖萌”等学校流行语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理,这种回归童真幼稚的言行也是对现实痛苦的心理防御与自我保护。

(二)主观方面的成因

1、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来看:青少年具有旺盛的精力,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富有好奇心和广博的接纳的胸怀,他们往往是接受新事物新见解的先锋,他们生活的圈子已不再局限于家庭、学校,由于成人及传播媒体的影响,青少年开始勇敢地踏出家庭、学校,与社会团体接触。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词“特困生”(特别喜欢睡觉的学生),“菜鸟”,“MM”,“杯具”(杯具),“88”(拜拜),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研究发现,具有开放性性格的青少年,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吸纳到青少年的学校文化中,由此促成了流行语亚文化的广为传播。青少年的创新气质也为学校流行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供了后期的发展动力。

2、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来看:现代的青少年受到了学业压力、就业压力、青春期随着生理变化而来的心理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促使着他们急需要寻求一种排解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成了校园流行语亚文化的产生。例如:“郁闷”、“苦逼”、“无聊”、“鸭梨山大”等校园流行语,其中“郁闷”一词一直都是现代青少年最常说的一词,而且这一词也所向披靡地成了所有青少年流行语的排行榜首,这直接反映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对生活的迷茫,对未来的盲目、空虚、茫然的现实状态。此外,还有一些流行语如:“找人”、“送礼”等这些词直白但又确切的表明了青少年心里感受到的就业方面的压力以及无奈的情绪。

3、从青少年的成长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来看: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社会上很多人误解了个人主体性内涵,以个体感受为中心的唯我文化潜滋暗长,并且影响到一部分青少年。他们往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也加剧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偏差,过分关注自我,只图自己一时的快乐,建立在侮辱他人的基础之上,这些身心特征,导致了一些带有讽刺挖苦的语言如“你有病吗?”、还有相应的答语“你有药吗?”、“神经病”、“二”等流行语在现代青少年中的广为流传。

三、校园流行语文化的引导对策

学校流行语文化的产生,一方面满足了当下青少年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需求,满足了青少年内心情感的发泄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低俗的学校亚文化却干扰了青少年正常的语言学习,甚至对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校园流行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急切的需要我们提出恰当的引导对策,去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合理的利用流行语。

1、破除“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主流文化,引领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向,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学习,但也要重视对学校亚文化的研究。亚文化作为次文化,依附于主流的文化而存在着,通过研究亚文化可以探究我们当下存在的文化困境,一方面,可以发掘亚文化的活力和创造性的方面,来丰富我们社会的文化现状。另一方面,亚文化的内部也是纷繁复杂,泥沙俱下的文化形态,因势利导,积极的吸取学校亚文化中的健康向上的一面,对低俗、庸俗的亚文化加以剔除,使得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相互补充,从而建立良好地学校文化环境。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去分析,协调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发扬主流文化的包容性,形成多元文化下的社会环境,丰富我们的社会文化形态。

2、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家校共力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通过对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发现,它侧面反映了青少年心理状态,家长和老师要联合在一起,密接关注青少年的言语表达,从中洞察他们的心理。首先,家长和学校老师不能盲目的判定流行语只有消极影响,适时的学会融入流行语文化中,切身的体会运用流行语时内心的感受,并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去试着了解流行语背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尝试运用正确的语言,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正确的指导。其次,要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深度合作,相互信任,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的关系纽带,家长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家里时的情况,在双方的合力之下采取正确的方法,对青少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再次,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汉语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而规范用词,引导学生多于阅读文字优美,规范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鉴赏与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语言,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用语。

3、加强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是网民的重要构成,当下网络媒体是传播流行语文化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的流行语生动、活泼、形象,许多网络流行语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极大的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枯燥的文化交流变得生动丰富。但其中一些低俗的流行语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负面影响也很大。加强网络媒体的语言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中流行语的语法、词汇的规范,为青少年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大环境,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流行语进校园的现象,网络媒体应致力于塑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而不是为了获取利益一些垃圾信息,其次,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网络媒体语言进行规范,当然,最为迫切的是要强调媒体的自我管理,强调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建立健康地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校园流行语文化,有它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从积极的一面来说,青少年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的宣泄,但是它们也会污染语言,传播低级趣味,这就需要我们疏导和规范。通过探究青少年流行语文化的来源及深层原因,不仅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新时代、新阶段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更好的掌握青少年的心理,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和利用流行语的积极因素,更好的引导和丰富学校亚文化向着积极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箭从高校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1(9):(169―171)

[2] 陈靖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研究[M]硕士论文.2009

[3] 乐晋霞青少年流行语的来源及影响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3):(40―43)

[4] 郭劲东探寻中学生流行语的“由来”[J]华章.2009(23):(48―50)

[5] 郭兴芳,包晓峰校园流行语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状态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76―177)

篇(10)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 的最好的载体 。人类社会 的变革和发展必然导致语言的变迁 。“流行语”的盛行就是语言变迁 的突出表现。“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两大基本属性,它总是从特定 的角度 ,表达着人们 的社会心理 、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 向与动态 就“流行语 ”的兴起与传播方面来看 .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并且有着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 了作为一种 “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 国一直是一个强调独立 、个性 .鼓励冒险、开拓等精神的国家。在上世纪打破种族 、性别等障碍后,美国社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由创新,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当代美国青少年的这种社会心理文化特征在他们的“流行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 青少年社会心理在“流行语”中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他们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 自父母。当进入学校甚至社会这些广阔的世界以后 ,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与修订。并重新形成完全属于 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美国青年尤为如此,他们思想独立 。勇于创新并打破常规 ,以凸显 自己的与众不同与独创性 。这无疑成为语言变化的一大动因,诸多“流行语”随之诞生。一些青少年把原有 的一些词汇、词组变形使用。例如:

Yeah!(表示欢呼的)变形为 Yeaaah!;

What’S up?(你最近怎么样?)变形为 Wazzup?

Out of here(不在,走了)变形为 Outta here;

kind of(有点 )变形为 kinda;

sort of(有点 )也变成了 sorta

cool(酷)变成 kewl

nice(好)变成 niice

damn (该死 ,可恶 )变成 语气 较轻 、较 委婉 的dang

还有些青少年与计算机和网络至交。已经标新立异地独创 了不少具有 电子信息 时代 的特色词汇例如 :

(1)tl=you

lit Your

r = are

Y=why

Xmas=Christmas

thax=thanks;

(2)cu:see you

brb=be right back

idn/idk=I don’t know.

yw you’re welcome

omg oh my god

(3)asl=age/sex/1ocation

(4)dl=download

rly really

gf= girlfirend

bf=boyfirned

(5)2=to/too

4 :for

me2= me too

34=before

eLI 18er=see you later

(6)CU@NIGHT=see you at night ’:happy

以上六类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是网络时代诞生的“流行语”。它们的突出特征便是简洁。同时夹杂了数字和符号 ,常见于美国青少年的博客以及聊天记录里(例如 QQ,OICQ等)。第(1)类新词是鉴于发音相近而简化的词汇,从而使交流更加快捷。第 (2)、(3) (4)类包含的表达方式均为缩略词 ,它们或由每个短语中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或提取单词中的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同样使交流更加便利省时。第 (5)(6)两类构思巧妙,利用了数字、符号简单明了的特性.使构成的新词令人过 目不忘,印象深刻 ,充分展现了青年一代 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 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深刻影响下 ,中国青少年也创造 了他们独有的“流行语 ”。这些流行语有些来自英语国家,除以上列出的gf,bf,CU,b4,^-^等之外他们创造了属于 自己文化的一些表达方式 。例如 :

gg哥哥

mm妹妹

楼主

潜水

沙发

雷人

:)

这些表达方式同样遵循简单经济的原则,并且形象生动,广为流传,成为青少年的鲜明特色。

二、青少年文化特征在“流行语”中的表现

(一)街头嘻哈文化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美国黑人说 唱音 乐 (rapmusic)在美 国传播 以来 ,美国城市的年轻人形成 了一股强劲的嘻哈(hip—hop)文化。它起源于说唱音乐及与之相伴随的强调即兴发挥,追求个性化.反映不与主流相融的桀骜不驯的霹雷舞 (break dance);但是这种风潮迅速到达美 国城市街头 的各个角落。嘻哈风格随处可见。因此广义而言 ,嘻哈多指流行于城市年轻人 中一种凸显 自我的街头文化 。甚或可以说成是一种生活态度 ,包括语言 、服饰或标榜 “帅”“酷”的招牌动作。若具体体现在装束上,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宽松的T恤 、轻便的球鞋,随意裹在头上的头 巾,率性的鼻环和粗宽的耳环 、项链 、或手环 ,动感十足间处处张扬个性 、引领时尚。“嘻哈”风格在青少年“流行语”中随处可见。例如 :

chillin’放轻松

bling-bling闪亮的珠宝,引申为名牌服饰配饰

phat杰出的 ,一流的(不是 fat肥胖之意)

gangsta(gangster的变体)土匪,歹徒 (在此指充满暴力的一种 rap形式)

getting crunked放松,做你 自己 (crunk为一种rap形式)

offthe chain脱身,摆脱困境 (与 offthe hook意思相 近 ) 美 国很多青少年都为 自己能够成为嘻哈一族感到 自豪 ,他们随时追随者 hip hop音乐 中的 “流行语”,用这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突出 自己的身份他们有时甚至不 在乎别人是否 能够听懂他们 的语言。但是这些表现嘻哈风格 的“流行语 ”还是被青少年广为使用 ,有些甚至已经写入字典,例如:ehillin’bing—bling等 。

(二 )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值学习年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 .独有的校园环境造就了独有 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流行语”。美 国校 园“流行语 ”充分体现 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心态及现状 。美国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既可以结识朋友 、增长学识 、发展兴趣 ,又可以锻炼能力 。例如 :建筑学社团,英语社 团,圣经解读社团 ,读 书会 ,体育运动社团 ,海外学生社 团,环境保 护社 团,学生联合 国等等。同时美国校园的体育活动及艺术活动也很丰富。体育比赛是校园的大赛事 ,尤其是篮球 ,美式足球和棒球 ;此外 ,骑马、攀岩 、划船 、滑雪 、飞翔 、跳伞等运动也深受欢迎。美国文化极重视艺术天赋的充分展示和个人创造力 的充分表达 ,因此在美 国校 园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例 如戏剧 ,音乐舞蹈 ,美术等。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催生了具有典型校园风格的“流行语”。例如 :

chill/chill out放松 :镇定下来

playa/player花花公子

hot漂亮的

trip过度担心或紧张

dude伙计 ,老兄

ride车.汽车

cool很棒 。很酷

crib/pad家 .住处

hang out经常去的地方.住处

chick女性(常有侮辱之意)

fraternity兄弟会 /sorority姐妹会 .女学生联谊会Whoops! 哎呦(表示惊讶 ,沮丧 ,轻度道歉等)cake course一门课很好修 ,可以说是白送学分的cheese/cheddar钱

hella非常

homey朋友。密友

take no prisoner(多指教授 )考试很严格,而且不 留活 口 这些“流行语”有的反映学校社团 .例如 fraternity和 sorority;有 的反映学校生活,例如 ride,playe等;有 的则反映学校学习.例如 cake course和 take no prisoner· 在中国,校园“流行语”也举不胜举,同样反映 了当下学校生活文化的个个方面。例如:

郁闷

我晕/我倒

猪头

恶心

变态

亲爱的

东东 (东西 ,玩意)

特困生 (特爱睡觉的学生 )

挂 了 (考试不及格)

这些校 园“流行语”在同学之间 口头相传 ,迅速成为校园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使用这些“流行语”不仅易于与同学沟通交流,而且加强了作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美国青年流行语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青少年“流行语”及其反映的青少年社会心理与文化特征.我们对一些在 中国留学的美国青少年进行 了有关 “流行语”的问卷调查。他们中间以及他们的朋友经常使用的“流行语包括 :

Whatever

Fabulous

Awesome

Cool

Tight

Let’S hang out tonight..

He is chill

I’m crashed.

epic win/fail

Google it|to google

to wiki

to friend(make friends)

在这些流行语中,有些是感叹词,表达情绪,例如:fabulous,awesome,tight等;有些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例如 Let’S hang out tonight.通过该 “流行语”可 以看出美国青少年丰富自由的夜场活动 。他们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泡吧、在家举办聚会等等;有些则是关于学习的,例如 :to google,to wiki.。大部分中国青少年对 google搜索引擎都很熟悉 ,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查资料时经常会使用 。wiki全名为 wikipedia是一种在欧美国家广为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能够搜索到各种信息,包括政治 、科技 、文化、教育 、法律等等。 在对 留学 中国的美 国青少年调查的过程 中 ,我们注意到 ,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 自己已经说出了许多“流行语 ”,部分原 因可能是“流行语”已经成为他们语言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在 日常交流时 ,“流行语”会 自然 、不经过思考无意识 的脱 口而出。而正是这些“流行语 ”形成 了青少年特有的语言风格并折射着青少年独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心理 、文化等特征在青少年“流行语”中表现极具明显的时代特征。青少年处在身体心理急剧变化时期 ,了解其社会心理 、文化 、心态等对学校 、老师 、父母具有重大意义,而心理文化因素很难捕捉 。只有在青少年的言行举止上间接获得 。研究青少年 “流行语 ”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进入青少年世界的途径。了解青少年“流行语 ”不仅能使家长、老师 了解青少年的个性 、好恶 、文化等,同时也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奠定 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1)

引言

“今天你X了吗?”是近年来网络媒体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问候性的标语,比如“今天你吃了吗?”“今天你团了吗?”等,都是当前互联网上使用较多的词汇,这种词汇主要是对新思想以及新事物进行介绍的一种方式。跟一般的问候语有些不同的是,这种问候语带有的目的性更强。一般问候语主要是对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各种衣食住行等相关的问题进行询问,但是流行问候语则主要是对一些新的事物以及思想进行宣传,但是两者之间的句式结构是相同的。“今天你X了吗?”的语法结构比较灵活,其中的X 可以是简单的词语,也可以是句子,从语法性质上来说,可以是谓词也可以是体词,从音节上来讲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流行语中的词汇主要是对相关的事物进行宣传。

一、句法的结构分析

从《中国式离婚》中开始流行的“今天你离婚了吗?”一直沿用到现在,现在很多人都将这个句式当做一种常见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今天你吃了吗?”“今天你瑜伽了吗?”“今天你买股票了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其中的X可以具有多种词性。

(一)X的类型

1.X代表名词。比如“今天你实名制了吗?”描述的是实名制认证的相关问题。“今天你绿色了吗?”描述的是环保的问题。

2.X代表动词。比如“今天你微笑了吗?”

3.X代表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字母或者数字符号。比如“今天你google了吗?”描述的是是否使用google搜索引擎。也可以是字母、数字等表示一些特殊意义的符号。比如“今天你DIY了吗?”“今天你2了吗?”

(二)X可以进行形式的转变

这句话可以转变形式以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可以转变成为“今天,你X了吗?”第二,可以转变成为“Z,今天你X了吗?”其中的Z表示的是一种称呼或者一种物品。比如“亲,今天你笑了吗?”“隔离霜,今天你用了吗?”

二、句式特点分析

这个句式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特点。与一般的问候性语言有不同之处。

(一)流行性

这个句式是从电视剧中出现并演变而来的,最开始主要用于一些电脑、电子产品以及网络交流中。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在网络流行语中属于一个比较常见的句式。

(二)凸显了人群特点

这句话常见在一些网络交流以及电子产品的宣传方面,因此在使用时会有一定的人群倾向性。比如当偷菜的网络游戏还比较火的时候,很多网友在聊天时会用到“今天你偷菜了吗?”用作相互之间的问候与交流。当前团购比较流行,因此很多网友在交流时也会使用“今天你团购了吗?”作为相互间的问候。

(三)凸显了社会热点

这个句式从最开始的网络范围开始逐渐普及,最终扩散到了其他生活领域。尤其是对社会上的一些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反映的时候,往往就会用到这个句式。这句话作为一种流行元素,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普遍。

(四)趋新性以及简略性

趋新性主要指的是一般的标题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相比于传统的标题而言,这个句式对想要表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引入和提示作用。传统的标题一般都具有鲜明、简洁的特点,比较注重对文本实质的揭示。一般会采用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共鸣的方式进行阐述,以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以及其他的规律。但是“今天你X了吗?”这个句式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直接、简明而且十分具有吸引力。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地找到问题的主旨。

三、语义特点分析

(一)“意在言外”的特点

当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使用这句话,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要表示句式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个意思,但是生活中使用这句问候语时则是比较直接地表示问候的意思。比如当一个人问你“今天你哭过了吗?”表示的是对方在询问你是否真的哭过。但是流行语中的“今天你X了吗?”却不一定是表示的相关意思。比如轿车的广告“今天你微笑了吗?”从单纯字面上来看表示的是询问人是不是有微笑过,但其实这则广告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告诉人们马自达的轿车可以让人微笑,从而实现宣传效果,这句话表达的实际意义是进行相关物品的宣传而不是单纯的询问,在某些情况下,这句话的出现也表达了说话人希望对方可以进行相关的行为。比如“今天你低碳了吗?”表示的是对当前的一种低碳理念的宣传,希望人们可以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二)该句式在语义上的泛化

在这句话中有很多词语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虚拟化的表示,比如“今天”“你”等,并不一定表示的是今天,并不一定是针对某个人,这句话有一种泛化的含义。比如“今天你微笑了吗?”其中的时间不一定是限制在今天,也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话人,而是在任何一天,泛泛地对一些人说应该要微笑。当然,正是这种泛化,使得句子的语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以及不定性,可以涉及很多相关的事物。比如“今天你喝了吗?”如果某饮料厂家在进行宣传,则表示的是对这种产品的宣传,如果是以某化妆品牌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则可以代表一种给肌肤补水的化妆品,这时候的喝并不一定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喝水,而表示的是给肌肤补水。因此这句话想要表达的实际意思可以与很多方面有关,句子的实际意思要取决于实际的场景。

四、构式语法理论下的“今天你X了吗?”

构式语法理论中,对于语言的形式以及语言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之间出现的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作压制。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语言表征结构,人们会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些全新的结构意义以及表征含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旦我们经历了一些新的事物和现象,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概念,从而激活相关领域中的其他概念。

对于流行语“今天你X了吗?”用构式语法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中看出这句话产生了新的意义,即你应该要对其中与X所表示的一些行为或者事物相关的东西进行尝试,当这句话在不断地流传于传播过程中时,已经逐渐出现了新的含义。当这句话在被使用的时候,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一种比较独特的宣传含义,因此这句话被转变成表达推广以及推销的意义,而不再是单纯地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询问。

对于X的动态表现,同样可以使用构式语法理论进行分析,其中的X往往具有动态的表现,比如“今天你瑜伽了吗?”“今天你音乐了吗?”其中的瑜伽以及音乐都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句子中却被动态化,使X成为了动词。瑜伽表示的是练习瑜伽、音乐表示的是听音乐或者做音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在构式语法理论基础上被构式所压制的结果。“今天你X了吗?”作为一种构式,对于词性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在这种构式中,其中的“X了”都被压制成为谓语。因此在这个句式中,无论X是一种什么词性,都可能出现动态化的结果。

五、“今天你X了吗?”流行的原因分析

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流行的语言,一个原因是它具有独特的宣传以及推销的意味。经过广泛的传播以及流传,在语言形式上“今天你X了吗”已经成为一种泛化的语言形式,这句话也成为一个固化的构式。但是这句话因为常常用在宣传、推销等方面,因此当人们在用这句话进行交流时往往会让人联想到宣传以及推销的效果,它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询问以及问候,而作为一种流行用语,逐渐成为一种宣传和推广的手段。尽管这句话已经被冠上了一种宣传和推广的含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表示出来的意思也十分平实生动,与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很容易给人带来一种亲切的感觉。比如“今天你买菜了吗?”“今天你上班了吗?”这些话还是以一种询问的方式传递出来的,十分平淡但是也很容易给人一种亲切感,虽然简单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正是由于这句话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很多商家才愿意使用这句话来进行相关的产品宣传。此外,这句话还符合一定的经济性原则,言简意赅地传递了相关的含义,用一个简单的词语可以表示出十分丰富的意义,是这句话能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当代的很多人都喜欢简洁,不喜欢长篇大论,用简洁的语言来表示相关的意思,也比较符合当前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得这句话经久不衰。

结语

随着语言应用学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流行用语。比如“今天你X了吗?”就是比较常见的一句。这句话也具有一定的询问的意思,但是与一般日常用语中的询问含义有很大不同,这一用语具有更多的宣传以及推广的含义。从构式语法理论视角来看,这句话被构式所压制,其中的X无论是什么词性,用在这句话中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含义。当然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流行,与它本身的特点分不开,这句话十分简洁生动,比较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观念,因此在生活中被使用得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1]刘先宽,孙若红.网络交流语的隐喻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

[2]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3]李福印.当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论文分析[J].外语研究,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