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12 17:42:34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1)

2.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研究伴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国内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呈现激增状态,但对心理资本前因变量的探究仍相对匮乏。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众多,涵括个体的生理特征、家庭、组织和社会等环境因素,而大学生并未进入社会生活,其学习成长环境多为家庭和学校,因而个体、学校和家庭因素对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国内有关心理资本的文献也验证了这一点。在个体因素方面,饶从权的实证研究表明女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于男生[10],但付立菲和张阔却发现在心理资本分维度自我效能上,男生要优于女生。[11]在学校因素方面,国内学者多在年级、专业和学习成绩等背景变量下考察心理资本差异。在年级上,和彭燕等研究者皆发现心理资本存在显著性差异[12],付立菲和张阔进一步证实乐观维度也呈显著性差异。[13]在专业上,饶丛权发现文科心理资本水平高于理科[14],但也有学者发现理科生韧性、乐观水平高于文科生。[15]在学习干部经历和实习经历上,饶丛权、戴雪珂、陈俐等学者一致证实这些经历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产生积极影响。[16][17]在学习成绩上,诸多学者发现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和乐观对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19][20]此外,陈学军和章倩的研究表明职业辅导对心理资本存在积极影响。[21]在家庭背景变量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王蓓发现心理资本并无显著差异[22],但吕兆华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3]在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方面,杨国欣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主家庭教育氛围利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提升[24],马伟娜和秦艳发现父母养育方式与中韩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皆显著相关。[25]在家庭经济状况上,曹杏田和励骅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家庭经济状况无关[26],但潘清泉和周宗奎发现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及分维度自信、希望、韧性和乐观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27]在家庭所在地方面,吕兆华发现城市大学生心理资本和自我效能感高于农村大学生[28],而李力、廖晓明发现农村大学生韧性高于城镇大学生。[29]

3.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研究学术界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多发生在工作场所范畴内,也已证实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侧面表明心理资本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诸多学者开始探究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例如,林萍从理论角度阐述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息息相关。[30]励骅、曹杏田和吕兆华则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1],张玮等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信心存在显著正相关。[32]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积极影响,而其心理资本影响因素仍存在分歧,亟待进一步研究。且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仍多属消极导向型,聚焦于贫困大学生或女大学生等特定弱势群体,多关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违背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另外,如前所述,心理资本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是代际间物质生活条件差异在精神领域的折射。以前的研究侧重于“80后”大学生这一主体,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主体和未来10年的就业主力将是“90后”高校毕业生。本文顺应这一变化,超脱固定群体的局限性,希望通过在明确“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其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关系的基础上,厘清心理资本的驱动因素,设计促进心理资本培育、提升就业能力的相关策略。

二、理论模型和调查设计

1.理论模型根据对文献的梳理,我们构建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资本及其维度,用来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及其构成;第二部分为心理资本与就业状态关系,用来考察心理资本对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心理资本与相关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来提炼影响心理资本的关键因素,为设计“90后”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策略提供依据。具体如图1所示。依据概念模型及相关的文献观点,本文的主要假设如下:H1: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H2: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学校层面背景变量(学习层次、年级、学习成绩、学生干部经历与实习经历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H3: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家庭层面背景变量(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方式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H4:毕业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过程(就业决策、就业心理状态、就业困扰等)具显著性正向影响;H5:毕业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结果(就业状态、就业速度、就业满意度等)具显著性正向影响。

2.研究量表本研究采用Luthans开发的心理资本量表作为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33],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进行修订。采用Liket五点计分法进行测量,无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心理资本水平越高。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因子负荷量较低的第4题、9题、10题、14题和21题逐项删除。删除5个题项后,心理资本量表整体及各维度Cronbach’sAlpha系数分别为0.900、0.787、0.755、0.770、0.735,分半信度分别为0.821、0.768、0.748、0.735、0.761,均在0.7以上,内部一致性良好。经适合度检验得到KMO值为0.920,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较高,因子结构清晰,结构效度良好。

3.调查设计与实施本次调查从2013年5月20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以河北省某综合性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样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学生来源广泛。该高校在河北省高教系统有较高知名度,生源分布全国各地,有较高代表性。第二,学科设置齐全。该高校学科涵盖了国家除军事学之外的所有门类,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抽样与比较相对便利。第三,服务调研目的。之所以把调查对象在大一到大四之间进行分配,与分析的目的密切相关。如前所述,本次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探索“90后”心理资本状况对其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的影响,这需要对正在寻找或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对大四学生来说,很多人从大四学年的10月份开始寻找工作,签约高峰主要出现在下一年的四、五月份。没有签约的同学也经历了若干次的简历投送和应聘体验,对就业过程和结果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同时,5月份也是该高校要求学生返校进行论文修改与答辩的时间,学生集中返校,调查实施比较容易。本次调查的第二个目的是了解“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水平、构成以及探讨影响心理资本的前置因素,为设计“90后”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策略提供依据。这就需要将样本范围扩展到涵盖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在校大学生,以便使其更具代表性。第四,办学层次完整,涵盖了一本到三本的所有类型。调查采取携带问卷访谈的调查方式,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487份,回收率为97.4%。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达到97.54%。

三、研究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编码和录入后,运用SPSS21.0作为统计工具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1.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在此次有效调查样本中,男生共234名,占样本的49.3%;女生共241名,占样本的50.7%。一本学生共215名,占样本总量的45.3%;二本学生共24名,占样本总量的5.1%;三本学生共236名,占样本总量的49.7%。大一学生共103名,占样本总量的21.7%;大二学生共116名,占样本总量的24.4%;大三学生共95名,占样本总量的20.0%;大四学生共161名,占样本总量的33.9%。文科学生共235名,占样本总量的49.5%;理工科学生共240名,占样本总量的50.5%。

2.“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数据显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较为富足,其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略上(大于理论中值3)。心理资本的各维度中,韧性得分最高,希望得分最低,即大学生韧性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具体见表1。

3.不同背景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我们把背景变量分为性别、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学校层面包括学习层次,年级,专业类别,成绩排名等;家庭层面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等。具体见表2。(1)性别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分维度均未在性别上形成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H1不成立。(2)学校层面背景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发现“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希望、韧性、乐观分维度均在学习层次上呈显著性差异,心理资本和希望在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H2部分成立。通过Tamhane’sT2事后检验,一本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希望、韧性、乐观分维度水平显著高于三本学生。经过LSD事后检验,发现成绩前5%的学生希望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成绩处于6%-25%、26%-75%的学生和最后25%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6%-25%的学生希望水平显著高于最后25%的学生。虽然“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并未形成显著性差异,但在个别维度分析上亦形成显著性差异。“90后”大学生自我效能在实习经历和担任学生干部尤其是班干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希望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水平(M=17.8311)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M=16.5475)。具体分析学生干部类型后发现,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其自我效能感(M=18.0391)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M=17.0922),但在学生会干部和社团干部上无显著差异。最后,经过LSD事后检验,发现有非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的自我效能(p=0.011)和希望水平(p=0.021)显著高于无实习经历的学生。通过图2可以发现自我效能在专业无关的实习经历上达到顶点,而希望则在专业相关实习经历上达到顶点。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高校所授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获得专业实习岗位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现自身所学知识难有用武之地,导致自我效能感下滑。但与非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相比,专业相关实习经历更能帮助“90后”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形势和自身职业期望,从而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掌握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因此,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的“90后”大学生希望水平更高。此外,“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专业和接受学校就业心理辅导与否上并未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当前多数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形式化泛滥,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有效建立解决方案,从而在积累心理资本上功能弱化。(3)家庭层面背景变量下“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皆未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假设H3不成立。这可能是由于“90后”大学生备受家庭关注,皆从家庭获到巨大的力量与温暖,在心理资本形成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

4.“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分析本次研究将有效样本的心理资本按降序排列,将前后30%的被试样本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代表心理资本水平的高和低,进而运用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探究心理资本高低对就业的影响作用。(1)“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过程的影响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心理资本处于不同水平的“90后”毕业生,其就业决策倾向性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89),但在就业过程中心理状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研究假设H4部分成立。高分组和中分组的“90后”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多为信心十足,而低分组的相对消极。具体表现见图3。此外,通过对不同心理资本组别与就业困扰进行交叉分析,发现“90后”大学生低分组的就业困扰更倾向于自身原因,高分组倾向于社会因素。这也反映出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归因风格更为积极,而低分组毕业生本身的心理状态略消极,自信心不足,遭遇就业困境时更容易将其进行内部归因。(2)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其就业结果的影响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可以发现心理资本处于不同水平的毕业生,其就业状态(p=0.176)及就业速度(p=0.302)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进一步进行分析,仍旧有一些有价值的所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将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纳入就业率的统计中,而本研究仅考察心理资本对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关系。剔除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后,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的就业率分别为45%、56.1%、31.4%,说明心理资本居中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心理资本偏低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就业速度上,高分组和中分组的毕业生就业速度多为一个月内,低分组的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速度多为三个月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其就业更为迅速和顺畅。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分组一个月内寻找工作的比重高于高分组,低分组在半年以上寻找工作的选择上没有样本分布。形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被试样本容量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心理资本偏高的毕业生对自身期望值较高,对未达心理预期的工作单位持观望态度,并不急于就业。而心理资本偏低的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一开始就对工作地点、单位性质、收入水平等期望值不高,珍惜每一个到手的工作机会。此外,以心理资本组别转化的虚拟变量作为自变量,就业满意度为因变量,对“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满意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通过F检验(F=8.508,p=0.001),两组虚拟变量都就业满意度形成显著解释力。其中,高分组&低分组标准化系数为0.761,中分组&低分组标准化系数为0.584(见表3),表示高分组和中分组的就业满意度皆高于低分组。综上,“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客观就业结果(就业状态和就业速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主观就业结果———就业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研究假设H5部分成立。

四、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1.“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结论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较为富足,其分维度中韧性水平最高,希望水平最低。心理资本及其相关维度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一,一本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分维度希望、韧性和乐观水平显著高于三本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一本和三本在社会认同度、学习环境、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三本学生初入学后心理压力较大。同时,由于中国文凭“等级”观念的影响,三本学生的就业机会明显低于一本学生,这也对三本学生心理资本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三本校方要重视其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心理优势。第二,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希望水平也显著提升。这可能由于校内师生较为重视成绩,学业优良的学生受到外界的肯定和自我肯定程度较高,成长过程相对顺遂,造就了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这反过来又促进学习优良者的学习能动性,形成良性循环。而学习不良的学生可能由于多次的失败经验而产生自暴自弃等消极心态。这要求学校打破习得性无助,帮助学习不良的学生积累心理资本。[34]因此,学校急需帮助学习不良者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估,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熟知自身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引导其形成正向思考方式,提升心理资本尤其是希望水平。第三,学生干部尤其是班干部经历可以帮助“90后”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水平。这可能由于学生干部尤其是班干部承担着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作用,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沟通协调等工作能力,较易获得师生的赞扬和肯定,通过持续的成功体验保持自信心。第四,实习经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和希望水平。这是由于在实习过程中,“90后”大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积累工作经验。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办事效率,通过成功的工作经历提升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坚强意志,了解自身职业期望并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提升自我就业希望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与学生管理岗位,帮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成功经验,养成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第四,心理资本对毕业生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心态和行为更为积极主动,归因解释风格偏于外部归因,就业速度较快,就业质量更高。这表明心理资本对个人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及就业质量产生积极深刻影响,可以作为改善“90后”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2.政策建议尽管数据显示高校在“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上起主导作用,但现实中的心理资本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90后”大学生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在“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上,需要在突出高校作用的同时,加强多方配合,借助多方合力,更好地实现心理资本建设的目标。第一,“90后”大学生要自我完善。每个学生要意识到心理资本对自身就业的显著预测作用,在校期间除了要努力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外,还要善于累积自身心理资本。一方面,“90后”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创造机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要提高自信心,善于把握就业机遇;端正就业心态,正确认知自我和就业环境,设置合理的就业目标,并为之进行积极的职业准备;构筑积极心理应激机制,以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为契机,寻找自身的短板加以完善,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第二,学校要构建良好的心理资本培育氛围。首先,高校应将心理资本培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帮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直观地掌握积累心理资本的方法,并通过多元实践活动加以迁移和巩固,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积累心理资本的习惯。其次,要针对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训及问题解决机制,着重改善本三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各维度水平、成绩不良者的心理资本和希望水平以及非学生干部的自我效能感。再次,定期组织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和心理健康检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及时诊断疏导“90后”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最后,学校要净化校园环境,构筑积极校园文化和人际氛围,为“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第三,父母要发挥好后盾作用,为子女心理资本提升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对个体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父母一方面要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为子女做好榜样,引导子女形成积极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在鼓励子女开发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同时积极积累心理资本,拓展综合素质。第四,社会要构建全方位的支持系统。首先要大力倡导心理资本之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鼓励高校和家庭企业有效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其次,通过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和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等手段,增加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其通过成功经验建立心理资本优势。再次,确保心理教育资金投入,为学校优化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及相关配套机制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2)

1.焦虑抑郁心理。焦虑是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抑郁是悲哀、沮丧、郁闷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学生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结果事与愿违,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会产生焦虑,若不及时调整心态,能发展成抑郁症,危害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犯罪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2.随意矛盾心理。求职就业中,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双向选择”,常表现出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的矛盾心态。他们渴望就业急于求成,轻率辞职好高骛远。随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3.从众攀比心理。从众是个体受群体影响,放弃自己主张,转变原有态度,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攀比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不对称比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重组和完善时期,易忽视个体特异性,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攀比心理。在就业中,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想进大机关不愿下基层,常与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业单位和工作生活环境。从众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更加严重。

4.自负偏执心理。自负偏执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刚愎自用,不善团结的心理表现。求职时,期望值偏高,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无视跨专业的职业选择,“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旦未被录用,不从主观上检查,往往偏执地认为社会不公,人为地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卑依赖心理。自卑依赖心理常出现于两种群体:(1)家庭贫困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表现出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自卑情绪。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2)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犹豫不决,常过分地依赖父母或亲属决策。他们应聘面试要家长陪伴,签约要家长拿主张,甚至报到时还要家长陪送。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是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首先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和自负依赖心理;其次,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容易产生自负偏执心理和从众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业时,过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点困难或不满意就表现出随意矛盾心理,在择业、就业、“跳槽”和再就业的循环中反复徘徊。

2.社会因素。(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应对策略

1.构建社会防御体系。(1)全社会都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确保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应着重解决毕业生异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业享受同等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全国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让大学生领悟到西部就业去基层锻炼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交流环节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兼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各种就业歧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就业氛围。

2.构建学校防御体系。(1)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3)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行个性化和全程化指导,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平台;同时,要建立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3.构建家庭防御体系。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父母与子女间应多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职受到挫折时,大学生最需要家人关心和抚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时,高校应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认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共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共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家庭防御体系。

4.构建大学生自我防御体系。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抓紧在校时间,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构建不良就业心理的自我防御体系,学会自我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理性地参与就业竞争;还要确立创业意识,暂无条件创业应先就业,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待机会再创业。

综上所述,只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竭诚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强,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的影响,有效地破解就业难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邬备民,俞金波.对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3)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4)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128-01

9月份是全国大学生入校的日子,一些大学生家庭在高兴之余也为高昂的学费一筹莫展。现在的学费支出几乎已经成为家庭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一些贫困家庭的负担。基于以上情况,我国的贫困助学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但与高昂的学费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家庭的莘莘学子们,为了能圆自己的大学梦,解决自己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在上学的同时做起了兼职。但这些学生们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他们的劳动付出却不成正比,甚至比当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还要低。

存在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用工双方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在大学生用工这一社会现象中,雇主处于主动地位,掌握了报酬所得制定权。同时,不排除雇主与雇主间的联合,一起将大学生劳动报酬推向低点。一般大学生群体来自于全国各地,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所以很难形成共识,而这些雇主们都是大学所在城市的本地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很容易结合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用工劳动报酬制定上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二)悬殊的供求关系。需要寻求兼职工作的大学生数量的供给与雇主对劳动者数量的需求方面的悬殊,供大于求,庞大的大学生兼职群体又一次把劳动报酬推向低点。(三)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淡薄。虽然大学生们有劳动意识,但在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上意识淡薄。一是由于大学生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社会劳动报酬平均标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由于大学生在经济上不独立,主要经济来源在于家庭,这就造成了在劳动报酬的索要方面很少有意识去讨价还价,这就给谋求暴利的雇主们有了可乘之机。以上两点造成了大学生在维护自己的劳动所得方面的意识淡薄。综合分析以上原因使我们认识到,法律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劳动所得的保护有待加强。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维权意识淡薄,在劳动报酬标准的制定上缺少话语权,致使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们变成了“廉价劳动力”。同时这些付出劳动的大学生们的工作很多具有临时性、短暂性,所以也造成他们不能形成共识,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从而导致大学生们,明知自己的劳动被变相打折,却无能改变,所以,我们的法律更应该对他们给予保护,使我们社会的劳动更加具有公平性。

对大学生获得平等劳动报酬权的保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立法保护。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劳动报酬所得权的保护仍处于空白状态。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这一规定在现行法律实践中,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大学生。所以,对大学生劳动保护,尚需法律进一步加强。(二)加强行政监管。劳动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具有对个体商户、企业的监管权力,在现行法律中主要调整的是正式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劳动报酬所得权监管实施上的空白。所以,在立法保护的前提下,把大学生的劳动报酬所得权以及大学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工商管理部门监管范围之内,有利于保护大学生劳动报酬权。

同时,对大学生劳动报酬权的保护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可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大学生的劳动报酬如果能够得到有力的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长久生计。(二)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大学生们虽然在劳动报酬的给付上处于被动地位,不容易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不代表他们就甘于接受,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不久将来,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大学阶段,对他们的劳动报酬进行保护,获得平等的报酬权,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劳动报酬的法律保护仍比较薄弱,很多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立法、行政监管的手段对大学生的劳动报酬权进行保护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群体的自立意识的培养、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63-02

随着近些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式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大学生就业的比率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与时俱进,大力地进行教学改革,无论是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05改革方案,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路体系概论》以及《形式与政策》、《当代世界与经济》等。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这些课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说起学生就业竞争力,很多人都会把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混淆,实际上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学术热点。综合众多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把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的含义进行如下的解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就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含三个指标,即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一个大学生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够承担并完成用人单位所需工作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也是一个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最低层次的能力。主要包括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就业心态。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而区别于其他就业者所独有的能力。主要包含了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极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环境竞争力是客观条件形成的外部竞争力,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了学校条件、家庭条件、社会条件等外部因素。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强化大学生各项基础能力的提升

建立社会需求导向下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基本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推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其他政治理论课中对于道德和法律、理想与现实的教学,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让学生对于事业目标、财富目标、健康目标、快乐目标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通过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懂得要把人生目标生活化,把人生的理想孕育到人的具体生活中去。要让学生懂得人在成长过程要有目的性、更要有目标感、这样也更有成就感。在教学中,通过对众多英雄人物的成功的阐释和宣扬,使得学生认识到个人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养成多个良好的人生习惯。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良好的生活作习习惯、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等。要让学生学会设定不同年龄段的人生小目标。人生的大目标就是由人生各阶段的小目标所组成的,没有小目标的一个个的实现,就不会有大目标实现。

通过对学生道德基本素养以及基本法律知识的培养,树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要在教学中提醒学生保持清醒而智慧的大脑。多学习、多长见识,多向社会、向身边的人学习,多花一点时间修身养性,增强自身的内涵与修养。要让学生懂得自身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的重要性。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不可走极端。万事不可强求,凡事要顺其自然。

在教学中,尝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素质拓展的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对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明确就业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把大学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毕业后的就业前途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强调基本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历史常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在应对考研,公务员招考,教师招考,企业招录过程中相应的知识和素养。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的培训和训练。尝试双语教学,尝试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方式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相关专业技能的相关教学演示。通过辩论赛,演讲等多种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和动手环节。在教学中,可以多组织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参观学校、企业或公司等单位,了解社会人才的需要,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实习或专业技能培训。

在教学中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大学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的打击,依旧保持良好的进取心。另外,还有在教学中逐渐增加讨论和辩论环节,增强学生处理问题过程中的应变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

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专业素质方面,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交与表达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竞争力得核心,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就业的关键。其中的综合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得重要内容和目的。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结构的形成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中逐渐形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课中的法律知识能够使得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知识能够增加学生的史学知识,树立良好得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能够锻炼学生得思辨能力,掌握基本的政治常识,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可以给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很好得平台。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还可以逐渐的积累自己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建构。《形势与政策》以及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则更直接向学生传授国家大政方针和就业中得具体问题。诸如面试技巧、职位描述、行业知识等知识,还有职业定位、演讲与表达、沟通与自我推荐、情绪控制、职业心理与职业道德、个人形象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以使得学生在就业之前就能具备一些作为某个职业的人员,基本的职业素质和素养,符合企业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去掉大学生身上的书生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化。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质上就是人才能力的体现以及对于社会竞争的适应能力,是我们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很多学生都是到找工作困难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没有系统的掌握好相关的技能而懊恼不已。思想政治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在新生入学之后就很好地引导大学生给自己做一个大学规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大学的四年时间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观念,综合素质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你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就会使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除了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之外,还有三大实践环节也同样的重要。第一,做人的实践环节。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进入社会后成为一名职业人所具备的素养,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改变自己的不良脾气学会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进一步使得学生认识到团队的温馨。第二,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在进入企业前的简单工作,实践,甚至包括毕业设计都可以算成是实践的环节,也都是为就业做好准备的好机会。第三,各个社会实践环节。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假期的打工,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这些实践,力图使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作为一名职业人的基本要求,使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吃苦的心理准备。

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素质方面,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的学习与教育,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站在先进文化的前列。在身心素质方面,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就业的环境竞争力

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环境竞争力。逐步完善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增加有关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课题和研究,推动学校对于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重视[3]。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很好的舆论阵地,使得学生各项就业能力能够在一个比较好的氛围中形成和发展。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生本身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努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7)

所谓的“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或受众理论”。[1]就大学生“就业恐慌”而言,就业难本不是媒体的错,经济不景气、教育产业化后的就业压力、高校教育质量、大学生的择业观、人才环境与人才机制等衍生议题都影响就业前景。但是,媒体无序的、规模化的报道,其结果是媒体越报道受众就越恐慌。

媒介恐怖论是一种社会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的研究,媒介恐慌的形成具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产生的前提是社会恐慌事件;其形成动力是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其结果是导致更多恐慌的产生。[2]

大学生“民工化就业”的报道,折射了传媒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倡导,也存在着“媒介恐慌论”的隐忧。

(一)媒介恐慌的前提:社会恐慌事件――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从而影响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就业市场。尽管我国政府呼吁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要担当社会责任与稳定就业,但不少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因此,裁员、减薪、不招聘仍是部分公司或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金融危机以及受其影响的“就业难”成为大学毕业生乃至全社会的恐慌事件。此外,很多关于“关系就业”与“就业腐败”的传闻、公务员考试成为“我国第一大国考”等新闻,也加速了就业恐慌的扩散。

(二)媒介恐慌的动力: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恐慌”的渲染

传媒在新闻价值追求与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往往把招聘会中的求职竞争现场作“社会新闻式”处理,诸如“大学生当洗脚妹、争相应聘搓澡工”、“XX高校万人雨中招聘,蜂拥入场挤破玻璃门”、“招聘会现场引发骚乱”、“招聘会上儿子和父亲抢饭碗”、“一名失业大学生无钱买票回家探望病父抢4元钱被捕”等报道,都折射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大量的类似新闻,放大或突出就业压力,而不对受众心理做积极疏导,即强化“工作难找”的信号而忽视对“如何好找”的事实进行合理建构。2009年初的“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报道则将这种就业恐慌推至极致。

(三)媒介恐慌的结果:更多的就业恐慌

媒介议程影响了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又强化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当下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也是一个“读图时代”或“视觉传播”时代。报纸的图片、网络与电视上的流动画面,充斥着招聘会拥挤的现场、大学生就业难的碎片化的感言。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毕业即失业”、“读书无用论”、“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所接受。最近,有关农村出现“新读书无用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如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农村考生放弃高考。这还会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心态。无论“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是经济结构问题还是教育问题,如若“读书无用论”成为一种文化障碍,那么,社会贫富分化的局面除了某种制度不公平的原因外,又多了一层文化桎梏。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调查表明:“26.3%的受访者感觉报纸电视整天说就业难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在大学生群体性“就业恐慌”中,一些媒体扮演了不当的角色。基于就业竞争现状上的事实报道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媒体报道丧失理性立场,则无形中对这种恐慌氛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导致“媒介恐慌”。

二、大学生就业恐慌中的新闻舆论引导

要消解媒介恐慌,媒体要把握恐慌事件新闻报道的数量与质量、尺度与角度,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必定会对新闻进行符合潮流的舆论引导,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进行积极引导。

(一)研究大学生心理,科学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

较之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由于其广泛性和异质性,大众传媒已经超越家庭、学校成为重要的个人社会化的场所。大众传媒通过信息传递作用于受众的选择性机制产生传播效果,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调适,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3]大众传媒通过型塑良好的社会公众心理、进行心理导向、传递心理知识、提供大学生自我讨论的公共论坛、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有效发挥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功能。报道就业困难并传递就业政策和就业机会的信息,报道就业困难但不炒作就业难。比如,《东方早报》2009年2月12日刊登题为《疑因压力大 大四学生猝发心脏病》的新闻,关注学生求职心理健康问题。这些报道关注大学生求职主体,较好地发挥了媒体的心理调适功能。

同样,《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屈身就业“遭家长围追堵截”》(2009年1月10日)虽然报道了大学生择业受到家庭的阻挠,但报道彰显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自主择业的勇气,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

(二)以人为本,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的报道,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熟知国家就业政策、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就业新特点,并具备深刻洞察力,能够对一些就业现象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判断。

在就业困难情况下,媒体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加强报道力度、推进报道深度、拓宽报道广度,客观反映舆论、正确引导舆论,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帮助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渡过难关。

关注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如《文汇报》2月12日刊登题为《申城将推就业托底援助计划承诺困难毕业生不挑不拣都能实现就业》,不仅达到了对政府推进就业政策的宣传目的,同时也可以起到稳定求职者心理的作用。

关注高校应对严峻就业形势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文汇报》2月3日刊登了题为《工程大怎样为学生铺平就业路》的消息,介绍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紧盯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培养人才、多方推销人才、校企结合增强学生实践等,解决就业的深层次问题。

关注金融危机中企业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媒体应兼顾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做到监督与扶持企业并举。《文汇报》2月12日刊登的两则新闻:《五成受访企业认为沪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一般”》与《危机下逆向思维:招工加薪 专家建议: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更应采取积极手段》。前者引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的调查数据说明上海企业九成以上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后者报道中加电炉有限公司的招工和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的加薪,为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了新思路。

(三)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

媒体要积极传播就业信息(如招聘会预告),为求职者提供求职信息服务。同时,对学生的求职思路、求职技巧、求职维权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比如,《新民晚报》就开辟专版介绍求职经验,开设“法援沙龙”求职专版,还在其他版面关注求职维权。相对而言,网络媒体比报刊、广播电视做得更好一些。尽管都市类媒体也刊登各地招聘会信息、专访成功就业的学生、介绍面试技巧等等,但更多的是宏观的政策解读,服务类信息亟待加强。比如,针对国家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媒体既要宣传、解读国家政策,也应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基层生活的艰苦,告诉那些没有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年轻学生,让他们有充足思想准备。

以创业拉动就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媒体关注创业,宣传以创业促就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文汇报》2月5日刊登《让大学生“零成本”创业》,报道政府将出台新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以期解决就业问题;2月10日刊登了《上海再次降低创业者门槛大学生无需提供户籍证明就可办理企业注册登记,“零首付”注册可省3万元》;2月13日又介绍了《西安大学生在沪创办“零首付”企业》的经验。《文汇报》、《东方早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

(四)批驳错误论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予以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4]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报道其实就是媒介在左右人们日常的话题,甚至左右人们讨论这一话题所使用的语言。

警惕新的“读书无用论”,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报道失范,必然影响社会对“读书”或求学的实用价值的质疑,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2006年1月12日,《大连晚报》以《北大学子待业在家穿糖葫芦》为题,报道了北大医学部毕业生武小锋毕业半年多没找到工作,在家里帮父母穿糖葫芦卖。该报道迅速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并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有的为他鸣不平甚至帮忙出主意和找出路,也有的感叹人才环境不好与读书无用。虽然负面解读也许更能制造轰动效应,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无裨益,甚至将社会引向“新的读书无用论”。针对这些论调,《大连晚报》及时发表了题为《读北大无用论是对武小锋的误读》的言论,起到了正面引导和示范作用。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报道要有全局观念与整体观念,从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很多原因,如结构失衡导致的专业人才不配套,人才供需结构和就业观念问题,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人才过剩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等。与“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的报道不同,《南方周末》(2009-03-18)随后的专题报道――《超级毕业生》和《女毕业生的死亡日记》,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中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与一喜一悲的迥异结局,呼吁社会与学校对此倾注更多关切。同时,报道摒弃了都市报的化约式的自杀归因,体现了报道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家庭的重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压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人生起点,媒体应鼓励大学生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旧的择业观,应该大力提倡“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起到有效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媒体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可以还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本来面貌,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的舆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也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全局观念与整体观念。

注释:

[1] 邵培仁:《恐怖源于媒体?――媒体恐慌论介绍及启示》,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

[2] 邵静:《论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载《新闻实践》2008年第10期。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135-03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2]殷现元.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出路[J].高教论坛,2013,(4).

[3]林轶.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探索和实践[J].广西教育,2009,12.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69

1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十三五”时期,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互联”为核心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以人、机器和资源间智能互联为特征,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中国高等教育除了要继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亟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等理论方面的教育与辅导。这对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源于美国,其第一要旨就是要求求职者能够充分了解自我、认知社会。如,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求职者来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认知到自我的各种主观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与求职岗位的匹配度时,才能有效地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大学阶段的学识和各种技术技能,简言之,即将个体的主观条件和职业需求相匹配。这一职业选择方法至今仍被全世界的求职者广泛接受和采用。再如,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在求职时首先要考虑所求职位是否与自我认同的既直观、求职动机及自我需求相适应,继霍兰德提出的“个性――工作适应性”理论。此外,美国的职业生涯理论还包括舒伯、格林豪斯和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关于职业生涯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是谁”以及“我看起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具体涵盖了作为一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心结构和价值理念等。这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将自我认知的理解内容充分融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效实现自我价值。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将人生的职业生涯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中期和后期,而在这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又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职业生涯管理学家施恩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则是,他要求每个求职者都要立足于自我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本任务,把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分为成长、基础培训、早期、中期职业资格等九个阶段,而每个具体的阶段都有相应的工作重点和实现目标。

从以上简单描述的美国五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来看,大多是从一个个体的人生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视角切入,结合西方思想文化传统而形成的,这与两千年政治体系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也c中国本土文化结构和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不相契合。因此,在21世纪人类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大视野下,迫切需要建构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

2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要素

(1)建构中国特色职业生涯理论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人生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中华文化、中国民族习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构建的影响力与渗透力。

人才的培育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作为涵摄整个人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必然贯穿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整个人生跨度,而不同阶段的人生均需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因而具有整个人生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这种长期性必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视野下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中华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与中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贯彻的着重于专业教育及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较为淡化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以及职业技能方面的培植。因此,在探索与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阶段性时,要高度重视、精准把握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与中长期规划的辩证统一关系。2012年以来,总理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创意热情高涨,各地高校和新区、工业园区内的创业创意空间纷纷涌现,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包括政策支持在内的各种有效手段激励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因此,在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七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依据这一文件指示精神,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范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认知与个性特征以及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观念,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设计上来。而不是把西方的职业生涯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本土来简单嫁接、套用。

(2)建构中国特色职业生涯理论必须注重学校的教育性与社会的职业性相结合,引导大袋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个当代在校大学生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深远的人生课题,除了目前开设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也将是一个重大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课作为一种指导当代大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充分就业,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看似自由,实则脱离不了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远大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又能有的落差,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价值观,要将自我的远大抱负与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相对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择业、就业、创业。在构建中国特色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时,既要注重到社会职业的知识结构需要和职业技术技能训练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整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相结合,积极把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格和专业的多元变化。统筹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体因素与社会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模仿了当时的苏联模式,造成中国的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味偏向于专业知识的教育与传授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熏习,造成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专业过硬、人文素养不足的畸形发展倾向。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美国高等教育,美国等西方国家倡导的通识教育侧重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A man of Integrity)。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需要着重强化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法律意识、人类通识常识、深厚的历史感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多种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培育,而不仅仅只是着重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传授,中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W在这方面尤为要引起高度重视。

应当指出的是,中、西方大学生无论在认知结构、心理结构、个性特征,还是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不能简单的将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嫁接到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求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中。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结合每一个大学生的独特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学习兴趣、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等综合要素,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教学与辅导,结合中华文化特征与中国民族传承的心理特征与社会习俗,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有效指导当代中国大学毕业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及其就业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陶德胜.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彭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10)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父母养育、培育之恩教育,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给父母写一封信,或为父母做一件事等。教师教诲之恩: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教师教育、培养之恩教育,加强学生回报母校的情感教育。

社会关爱之恩: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朋友、同学帮助之恩的教育,进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资助、关爱之恩的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一是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教育的教师队伍。二是大学生一进校,学校就应该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三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每学年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放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成才教育途径。第一,素质教育和复合培养。一是学校可以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大学生素质教育论坛系列讲座,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学校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发展,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选修课,涵盖文学、数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艺术等,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要因校制宜,通过建立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深入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院系或学科大类培养、辅修、双学位等多样性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一是学校要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毕业生就业见习、研究生服务团、“四进社区”和暑期“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在保证常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学校要充分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优质资源,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大学英语竞赛等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第三,科技之光与理论热点。一是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科技专题报告会、培训会、座谈会和讨论会,定期开办科技知识园地、专栏等多种形式,介绍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科技的创新精神。二是学校要运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紧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困惑,定期举办理论热点专题讲座、专栏等,加强学生对当前理论热点、国际国内焦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对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会和把握。

成功教育途径。第一,成功学讲座和成功人士论坛。一是学校可以请相关专家、教授举办成功学系列讲座,以增强对学生通向成功之路的理论修养。二是学校可以邀请历届毕业生和社会各界成功者开展成功人士论坛,其核心理念就是让成功者教人成功,以加强对学生通向成功之路的实践教育。第二,创业教育与实践。一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选修课、聘请大学生创业导师、创业精英训练、创业计划大赛等举措,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是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创业技能,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开展创业模拟活动,建立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创业教育实践、实习和项目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条件,激励更多的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第三,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一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职业设计等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心理测评,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强就业实力。二是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举办毕业生就业音像讲座,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对学生就业理论与实践的教育。

作者:许亚非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党委书记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篇(11)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我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我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