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21 18:27:48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1)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准备的学生,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专业硕士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展开试点探索工作,九十年代开始正式开始和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教育。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的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养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研究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从此,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视和广泛讨论[3-4]。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养效率概念的解析

(一)效率及培养效率

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马克思曾采用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效率在管理学上含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提高了效率。总之,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效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的生产理论,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效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它是保证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得到最大产出或投入最小成本的能力。而对于本论文中的人才培养效率就属于配置效率,即在现有社会资源和规定的培养时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及收益。

(二)培养规模效率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对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计算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自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全国具有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培养单位日益增多,且招收名额也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在2009年的基础上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5]。一般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包括人力(专任教师、行政及后勤人员等)、财力(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社会资助、科研收入、学生自费等)、物力(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方面;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出包括硕士毕业生数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所以合理且平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关键[6]。

(三)培养质量效率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较高的培养规模效率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效率,因为培养规模效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表征,而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培养质量效率上[7]。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目的都是培养出掌握了坚实、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培养单位输入到社会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不具有这些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培养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怎样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共同增长,在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培养质量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二、培养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

由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摆脱政府的依附地位,传统的计划体制依然存在,市场调节机制非常不完善,导致高校招生计划并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很多专业毕业生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争相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环保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等行情密切相关,导致对人才的需求跟不上招生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所以一般说来师生比越大培养质量越高,哈佛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2,耶鲁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3,在我国关于培养效率的师生比国务院规定的是不小于1:10,而事实上中国很多培养单位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培养单位向社会输出的专业硕士人才都并未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要求。所以过于地强调投入产出比,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率。

(二)培养质量效率不明显

目前全国已经有170余所高校等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在所有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高校等单位中,招生质量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理念下,大部分的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虽然对专业硕士的一些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培养理念未能转变,结果表现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差别不大,并未能增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在环境保护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9]。另外,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误解和歧视,导致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不够重视,也是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虽然生源逐年增加,但是培养观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般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之后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应用工作。但是这种模式在专业导师缺乏、高校重视学术的氛围下流为形式。目前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理论课、做实验、写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但是实践阶段的缺乏使得专业硕士的培养失去了其本质意义[10]。就环境工程而言,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实验是除去了很多干扰因素后对理论的验证,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其与理论和实验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同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实践环节难以执行也是无法提高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名义上虽然有不少实践基地,但是只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践基地,并未形成真正的专业硕士实习培养方案,结果表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形式化,无法真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培养单位招收计划的盲目性、对培养理念的误解、培养模式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质量效率在其培养规模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效率提升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

建立完善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有助于加强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11]。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应当满足当代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其掌握的环保技术、技能和管理理念应当满足环保产业的技术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理论研究,往往对实践应用培养不足,因此,导师必须在这方面予以重视。研究生成果评定除了以学术论文作为评选的标准之外,可考虑工程应用经验、应用型研究成果等同时作为考核指标,特别是带有学校或者地方特色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及成长具有较好的优势。以我校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我校针对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废水高级氧化、废气生物净化、污染物资源化等方向的产学研系统培养,使硕士生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设备调试和工艺开发的能力,并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积极参与校外设计院或者环保企业的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课程规模培养效率提升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研究,故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有所区别。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可重点开设“环境工程CAD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管理”等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授课老师还可带领同学深入环保设施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现场等现场教学,并请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如有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现场观摩体验,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既平衡了投入产出比,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规模培养效率,也会提高培养质量效率[12]。

(三)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

为了在提高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可以考虑学位论文与实践实习交叉完成。如首先,专业硕士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部分工作,了解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需完成的内容,导师协助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硕士生了解、掌握并展开初步研究;其次,在了解并熟悉学位论文需要完成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基础上,去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熟悉实际技术应用工作开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初步掌握时间、计划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培养规定时间内制定并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再次,在实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去企业实习实践时认真学习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管理等知识用于后续学位论文完成,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相互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或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并解决了一定实践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如环保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是技术在某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总结报告,甚至还可以考虑是某个项目的规划或者管理。当然,论文应该由导师把关,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家组的答辩。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与环保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师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参与环保产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为学生传授环保产业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学校的研发应用到企业生产当中,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或者改进措施。专业硕士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企业从学校定向招收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如此,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性[1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是当今高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萍,段荣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88-92.

[2]翁勇南,宋守信.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20-23.

[3]余国江,杨冰玉.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9-13.

[4]倪瑛.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84-185.

[5]任欣荣,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55-60.

[6]张杰,王滨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60-1261.

[7]段丹.关于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0,(4):242-244.

[8]杨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40-142.

[9]肖鸿,等.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2,(1):45-47.

[10]章国平,汪燕春.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87-290.

[11]陈景文,刘洁.研究生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55-57.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2)

1.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概念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1](p109)根据OECD的界定,我们可以认为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应是一个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使工程硕士教育更具竞争性、自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工程硕士教育向分权化、增强竞争性和引入经营方法的趋势发展。具体地表现为三种形式:

其一,适当下放举办工程硕士教育的自主权,同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以“具有竞争力的独立的提供者”[1](p109),取代垄断的政府提供者,从而增加市场的导向性,使高校具有迅速对市场作出反映的广大空间。

其二,办学经费从直接来自政府资助,向依赖需求方投资转化,这种需求依赖性除了使高校重视成本核算外,还要求工程硕士教育调整过去只关注政府要求和政策,创造各种条件关注和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提供更优的教育服务。

其三,要求工程硕士教育具有竞争机制,关注知识、技术与企业内部经验的高度综合,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上,追求知识价值,获得高层次、高效益的经营效果。

2.工程硕士教育的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前提。一方面,工程硕士市场环境快速变化是由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创造的,它成为“拉动”环境变化向前进的力量:随着本科扩招后的毕业生人数增多,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矛盾将更为突出,如2003年将有220万的本科毕业生,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到20万,能够继续深造者将不到10%。与此同时,在研究生教育中,“厂矿企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大约5%是研究型人才,而大约95%左右是从事生产、设计开发、经营销售和管理类的人才”[2](p1)。尽管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从最初的9所院校招生数1774人发展至今,已有123所院校,在校生人数达30000余人,发展速度、规模之快,居于11个专业学位之首。但由于我国专业学位起步较晚,况且目前每年各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仅占当年研究生培养总数的12%左右,与社会需求尚有很大差距。而“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全部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2](p2)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内在的创新动力,不断“推动”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首先,工程硕士教育直接面向企业与工程建设单位,与社会市场联系非常密切,对于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较为敏感,有条件对于新出现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的反映;其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过逐步下放工程硕士的招生限额,扩大高校办学管理权限,使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工程硕士教育办学规模和特色,制订自己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计划,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质量,自主增强自律意识,办出自己的特色,使不同学校在社会需求的不同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再次,工程硕士生源与资金市场的不稳定性,也引起了工程硕士教育市场的竞争,促使新的改革和实验不断涌现,迫使培养单位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改善服务来引导市场。

二、市场环境下的工程硕士质量

1.适应性:工程硕士质量的本质属性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认为,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即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对环境变化做出最快反映的。“是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际用人部门的需要是衡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2](p3)也是使企业和个人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的根本保证。

工程硕士的适应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工业社会大批量生产的方式逐渐被淘汰,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个体化的柔性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如果说前几年培养的工程硕士质量是“产出质量”——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我们已习惯于这种计划模式下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同步化的培养方式,那么,市场经济下工程硕士的质量则应是“适应性”质量,无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外资、合资、抑或是私有、个体的小企业、工程建设单位等,不同的投资团体、企业和个人,其需要是复杂的和多样的。因此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应是多方面的,弹性化、柔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应是市场经济下工程硕士教育的显著特征。

其次,市场经济下企业应用型人才的职责已经大大拓宽,超越了纯技术范围,一方面他们必须解决技术问题,即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关键的核心的纯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考虑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问题对于设计和制造过程的约束,即必须考虑社会问题,在由技术进步引发的社会问题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工程硕士的通识化教育也应当引起重视。

总之,市场暗含和确立了质量标准,只有不断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才是工程硕士质量的本质。

2.技术创新:工程硕士质量的核心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中国加入WTO,需要一大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来提升我国企业的品质。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应当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质量的核心,才能使得工程硕士教育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核心是新观念、新思想的商品化。具体说就是将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结合企业的发展,工程硕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资源、新的知识与新的技术提供新产品的能力,就是说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市场的敏感与将它们密切结合起来的能力。

第二,对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功能,便于使用,更加适合消费市场的需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更新产品,使产品不断换代的能力。

第三、能够用新技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不断更新改造,开辟新的生产资源,使生产过程更加合理先进,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四、能够用新知识不断完善企业的组织行为,使企业的整体运转更加有效。

三、竞争是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关键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因此,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竞争在促进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强化学校的竞争意识,扩大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要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质量。”[3](p4)市场的规则是竞争,竞争的关键是质量。像任何一个产业一样,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竞争以后大家才会注重声誉,才能创出品牌来。若仅靠计划,学校和教师没有为企业培养一流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内驱力和相应的素质,试图用计划教育的土壤来培育市场经济之花是不现实的。

1.竞争导致了生源市场的倾向性

在计划模式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高校的学科设置、研究生规模等办学条件下达招生限额,批准设置工程领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工程硕士教育形成了绝对的卖方市场,高校所考虑的是如何向政府争取更多的招生名额和工程领域,很少关注工程硕士本身的特色和质量问题,更多的是按照培养工学硕士的惯性培养工程硕士。

经济领域的实践将对工程硕士教育有很好的启迪:只要能把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质量问题就会相应地有所保障。尽管工程硕士教育有广阔的生源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生源就如同市场上的闲散资金一样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优化配置。一所院校要在这个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就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如果放开各高校的招生限额,在管理上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必然产生对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激烈的竞争,迫使高校居安思危,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竞争的结果,导致生源市场的倾向性,将使有限的生源市场的份额在各高校间进行重新分配,有可能会使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单位面临无人可教的尴尬与无奈,使一些高质量的培养单位拥有了市场和效益。

2.竞争造成了文凭事实上的不平等

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是举世闻名的,为我们提供了市场经济下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成功范例。伯顿.克拉克把高等教育市场分为较好的市场与较多的市场。“美国一些历史悠久的私立大学立足于较好市场,在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的时期,仍能坚持极为严格的新生选拔标准,严格控制招生的数量。而一些大学和学院,主要是州立大学则立足于较多市场,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担负了重要的使命”[3](p182)。美国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正如阿什比所评价的那样:“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体制上的弱点,但从长远来看,这恰恰表明它对美国的环境具有很有价值的适应力。社会上所要求的合格标准,并不都是学术上所力求达到的合格标准;学校所发放的廉价证书,正像市场出售的廉价汽车一样,是具有它合法市场的。这种市场在任何方面都未尝损伤优秀院校的质量。相反,胸无大志的学生被那些标准较低的大学吸收去了,正好可以保证那些享有国际声誉的学府的高标准。”[4](p12)

实际上,目前我国不同院校、不同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已有很大的差别,这对生源市场有极大的反馈作用。对于工程硕士教育而言,在国家统一颁发文凭的前提下,已经造成了文凭事实上的不等价。使培养单位对自己的文凭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危机意识,让市场这架天平通过不等价的文凭作为砝码称出各个院校工程硕士质量的高低。不同高校的工程硕士文凭,就像企业商品的商标一样,接受市场的检验,检验的信息又很快地反馈到潜在的工程硕士教育的投资和消费者那里,左右着他们对培养单位的选择。毫无疑问,那些不被社会和市场认可的高校很难再吸引到理想的生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3.质量的持续改进

强化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市场意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根本的落脚点必然体现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具体环节上持续的改进。在不同工程领域相应的培养方案,不同企业和个人合理的设置课程的基础上,更应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三个方面给予关注,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跟上市场的变化。

首先,技术的迅速进步和企业高层次人才职责的不断扩大;企业中几乎所有的技术、市场、工艺都凝聚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我国高校以学科专业为主线组织教学和科研,而企业需要的是以产品为主线的技术研发,因此,在课程体系上,应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任课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的安排上,需要多学科甚至需要几个学校或企业的教师的多方面协作。在课程的讲述上,侧重讲事实,主要使工程硕士生弄清是什么,有什么用,强调实用性、综合性,目的是使他们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使知识有用。

其次,特别强调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解决由企业实践提出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工程硕士生必须认识企业,明确企业的技术需求,学习作为一个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员应有的职责,即学会推销自己的想法,证明它的价值,从而寻求企业和企业导师的合作和支持。同时,依据这一项有技术价值的企业课题,评价本人所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在可能的时间和资金限制内进行项目管理。在学位论文进行的过程中,还应研究市场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经济财政方面的考虑,设计应达到的生产率。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技术的决策。

最后,“由于我国专业学位起步较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2](p4)合理的培养方案,良好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的具体实施,有价值的学位论文选题,需要导师的具体指导。因此,要培养出有科学基础,能进行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无论是指导教师或是任课教师,本身必须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即有丰富的设计开发经验及相关的实践技艺,而这种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并不是偶尔在企业呆上一段时间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在大学科研与工程专业实践之间平衡使力,持之以恒。更何况我们的一些教师本身根本就没有工矿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这种从未下水的“游泳教练”,又怎么能教出高水平的游泳健将呢?

总之,市场经济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应当是通过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在高校之间优化配置生源和资金,将高校办学置于一定的风险地位,强化办学主体的市场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和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目的。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与时效性的特点,而市场机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协调将是通过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行为的缓慢渗透而实现的。因此,建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市场调节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从工程硕士教育市场化的研究与实践入手,探索经济转型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也已成为必需。

收稿日期:2002-09-09

【参考文献】

[1] 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84-03

本科为非法学的法律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1]与本科为法学的法律专业硕士或法学硕士相比,本科为非法律专业的法律硕士培养重在突出复合型特点。在20多年的法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我国法学教育在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2]这直接影响到法律专业硕士教育未来的发展。如何加强法律专业硕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高校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n题。

一、培养复合型法律专业硕士是法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一)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复合型法律人才

法治社会的建设有赖于法律复合型人才。[3]过去,一些政府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没有依法办事,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政府及其他部门领导或工作人员依法执政能力不足。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司法机关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法律人才。法律专业硕士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4]不同行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有所不同,有行业专业背景的法律人才更是各行各业所急需。要依法行政,行政人员不仅要懂得行政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还要懂得法律理论和知识。这样,他们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才不会违反法律,才能维护行政权威。我国从非法学本科生中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意义才会突显出来。

(二)是培养法律理性和科学思维的需要

法律是理性的产物,法律人更应该具有对法律理性的认知。[5]法律的理性认知不仅需要全面的法律知识和基本理论,还需要其他科学知识的辅助,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环境法的研究离不开环境科学理论的支持。对同一个法律规定或法律事件,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有关。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即任何其他学科知识对法律的理解都是有益的。运用其他学科对法律的理解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新领域,如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正是这种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使我们对法律的理解更加理性、科学。

(三)是法律职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出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6]随着法律科学的发展,许多法律部门对法律人才的知识 、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逐渐增强,如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就是在刑法中,也涉及科学技术的运用。法律职业者在处理这些法律问题的时候,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是很难胜任的。李昌钰在为史密斯涉嫌案(1991)辩护中,为了证明史密斯没有实施,他就运用了法国洛卡德提出的微量物质转换定律。德国2002 年公布的《法学教育改革法》确定法学教育目标为培养“具有全方位工作能力的法律人”。这体现了法律职业的发展趋势。

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法律专业硕士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许多国家的法律人才培养是通过在其他本科非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中招收法律专业的学生来实现的。徐显明教授认为,法律职业的高素质要求和目前法学教育的低起点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7]我国进行法律专业硕士培养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并顺应了国际上这种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当前复合型法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我国法律专业硕士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实现当初设立法律专业硕士教育的初衷。

(一)各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没有突出复合型特点

我们从各学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看到,有的按照本科为法学专业的法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进行,有的甚至就照搬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即使有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复合型的,也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这些学生在学术上达不到法学硕士的要求,在实践能力上又不能与本科为法学的专业硕士相比,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实际上,非法学本科的法律专业硕士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如果这种优势在培养过程中得不到体现,那他们的就业空间和发展空间就会很有限。

(二)在教学内容和环节上没有突出本科专业背景的内容

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与本科专业的结合不足,本科专业知识在法学的专业学习中被忽略甚至被舍弃,不能像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那样将两个专业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法律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以法学一级学科为基础,缺乏复合型课程的安排。对学生本科专业背景在法律学习中如何运用还没有好的方法,本科专业与法律专业出现两张皮现象,两者没有融合到一起,有违培养目标。现实是将法律专业硕士向“纯法律人才”方向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的多方面要求。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沿袭法学硕士教育模式,甚至是照搬法学本科的教学模式

法律专业硕士与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注重复合型和实务型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传统的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脱离社会实际,学生普遍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为法律职业培养人才,还要为政治、经济、管理等岗位培养人才,这是法治国家的需要。复合型不是两个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强调真实的融合,做到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现在教师讲课是就法律讲法律,没有引导学生将知识融合,本科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四)目前高校复合型法律师资严重不足

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需要复合型法律师资。过去,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即使教师不具备“双师型”资格,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也可以通过“双导师”制加以弥补,即由实务部门导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导师在两个知识领域融会贯通才能做到,而由两个不同专业的导师共同培养很难达到实际效果。没有复合型教师的指导,完全靠学生自己去领悟,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三、复合型法律专业硕士培养机制创新

以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和实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开始试办时就要求“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坚实和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掌握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 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应将法律知识与本科所学的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多种职业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难点在于学科壁垒的突破和不同学科知识逻辑的整合,以构建学生复合型知识体系与能力。[8]可见,改革的方向就是如何将本科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对法律的理解中,即在本科知识与法律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符合复合型法律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

(一)招生体制改革要体现复合型

招生单位要根据师资和专业优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招生考试应采取全国性统一考试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法,适当放宽学校和教师的选择权。在考试内容上,要将本科知识与法律知识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根据本人意愿 、专业兴趣、就业方向等因素,以及社会需要和学校专业发展实际等情况,确定所招的学生。

(二)课程体系要体现复合型

课程体系决定学生未来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的衔接,需要突破按照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突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基础性的相互融合,创建一个有机衔接、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他们在本科所学的专业背景。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针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合型”这一特点设计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并结合优势资源开设突出学校特色的课程,实现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多样化和功能化。

为适应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应注重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的结合;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9]首先,应开设法学通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信念、法律精神、法律基本理论。其次,要针对非法律本科W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兴趣和本科专业情况,开设特定方向课。特定方向课要结合本科专业特点,如本科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选择环境法方向。在环境法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环境科学有关的理论分析环境法是否科学、合理,环境法是否反映了环境科学的最新成果,环境法能否有效保护环境等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本科知识学有所用,对环境法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是设立非法学本科的法律专业硕士的初衷。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体现复合型

作为职业化教育,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获得一名法律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独立处理法律事务的思维能力。现在,许多学校法律专业硕士教学仍是大班上课,不分方向,只是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确定论文的方向。由于学生本科教育背景不同,我们认为应尽早划分专业方向,以便于在教学中发挥学生本科专业的优势。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由于法律专业硕士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应届毕业生,他们没有法律实践经历,对理论需求不强烈,对学习理论也没有兴趣,反倒对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建议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即在第一学期到实习基地先实习,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理论,这样针对性强,效果会更好。

课程教学内容应以问题为导向,设若干专题,针对每一个专题,要求学生写一个专题报告,作一次专题演讲,分析一个案例,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能达到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法》时,我们设立一个环评项目,将环评的内容、程序、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如何处理等一系列知识贯穿起来,训练学生自觉地将环境科学知识运用到环境法律的理解中,同时在具体案例中对法律加以运用,这种理解会更深刻、全面。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使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书本知识向自己知识的转化。

(四)实践环节要体现复合型

在法学实践中,要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实践部门的选择上,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在法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实习之外,还要求学生到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行业部门实习,如有环境科学背景的学生,要求到环境企业、环境执法部门进行实践。我们安排环境法学生到市环保局实习,跟随环保局执法人员到现场执法,让学生了解环境执法的真实情况;安排学生到企业协助参与环境管理工作,让学生理解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好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这种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促进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养。

(五)师资的培养要体现复合型

在教师队伍中,有一些是跨学科的教师,他们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但也有许多教师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是学法学的,知识结构单一。学校要鼓励教师跨学科攻读学位或进修,教师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如经济法教师要熟悉经济学知识,把握经济学在经济法立法中的运用,这样有利于教师对经济法的理解。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经济学与法学方面,才能得心应手。

复合型法律硕士培养就是要发挥他们本科所学的非法学知识的优势。如果本科知识没有得到运用,那么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本科生的要求。法律硕士只有把所学的法律知识与原有专业知识整合起来,融会贯通,并运用于社会实践,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竞争力。我们应通过创新培养机制,使复合型培养目标得到落实,为社会主义法治培养出卓越的法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Z].学位办[2006]39号.

[2]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0号.

[3] 林泰,黎学基.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70.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Z].学位办[1995]36号.

[5] 卓泽渊,法律人的价值精神、法律信仰和法律理性[J].中国法律评论,2014(3):53.

[6] 吴云助.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5):49.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5)

作者简介:张建斌(1966-),男,陕西岐山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屠远(1981-),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刘维平(1965-),男,江西吉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周全法(1966-),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编号:2016-ZX-424),主持人:周全法;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6_08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B-a/2016/01/28),主持人:张建斌、周全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7-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以下简称“特需项目”)工作。开展此“特需项目”的目的是“服务需求、创新模式、突出特色”,主要针对国家有关行业领域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紧扣择需、择优、择急、择重,安排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高等学校,依托其与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相关的优势学科,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特需项目”的实施,激发了试点高校办学活力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有关行业领域在特殊人才需求上的矛盾,适应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m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5年多来,全国63家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我国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典型案例。

作为首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的江苏理工学院之一,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主动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再生”、“绿色装备制造”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格局,在资源再生利用、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再制造、循环经济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为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领域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需”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理工学院在开展“特需项目”以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紧密依托行业协会组织和相关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以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

在“特需项目”中设立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背景是国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从201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提升硕士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特需项目”设立并实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愈显紧迫。然而,由于大学的行业属性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原先存在的行业纽带已经不复存在,硕士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土壤逐渐消失,即使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也已经出现严重困难,因而在“特需项目”的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工程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江苏理工学院在30多年的本科人才培养中,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证书”毕业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所有的工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应知”和“应会”考试取得劳动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高级工),工科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行业性一直未弱化。借此基础,江苏理工学院提出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必须把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专业(领域)的行业属性定位、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打折扣的工程领域实践和工程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基于这样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江苏理工学院在机械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尝试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四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以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技创新和就业进行有机整合,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到该企业就业,继续从事企业实践与论文阶段未完成的科技创新活动。

图1 “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

(一)课程学习阶段

在课程学习阶段,相关课程的设置原则是注重基础,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打好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以及技能培训等环节,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2]。在此阶段,每位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必须给研究生开设专业领域相关专题,介绍专业领域新动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强化工程硕士的工程概念和创新意识。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确定未来的企业实践单位、工程研究方向、科技创新内容、毕业论文(含设计等)选题以及职业规划和就业计划。

(二)企业实践阶段

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企业实践、学位论文和毕业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围绕本领域的工程实际开展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通过岗位实习、工程体验、综合训练、技术研发等环节,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运用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企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3]。

(三)学位论文阶段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在企业实践之前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位论文必须在企业实践时完成,学位论文还要与企业实践、科技创新和未来的就业工作结合起来。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企业、产业和行业实际,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第一导向,注重技术性、工程性,兼顾学术性。通过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形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领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和工程创新等能力。

(四)毕业就业阶段

从就业角度来看,工程硕士的企业实践以及在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和企业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学校通过对毕业研究生、实践企业和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审视、反思学校对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同时获取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信息,进而反馈予学校,优化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完善管理服务。

实践表明,“四结合”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人才招聘易、留住人才难”的难题,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找工作、影响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优质就业的难题。

二、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一)进一步健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运行机制

江苏理工学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工程硕士“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紧贴服务需求、培养过程体现能力要求”的培养思路,据此修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标准制订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完善出台了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导师聘任管理办法、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毕业质量跟踪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同时,专设了研究生企业实践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经费,从而为“四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企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围绕特定的专业领域,以研究生为主体,以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过程。工程硕士企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制不同,实践时间理论设计为半年到1年不等。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其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实际运行中,研究生实践、论文和就业环节都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得到有效延伸。在“四结合”培养模式的企业实践过程中,研究生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因为课程、实践以及论文等环节而分段,而是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连贯、深入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进行无缝对接。由于企业实践项目能大大激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探索能力,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能很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尝试。同时,双导师共同引导研究生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设计解决方案,学会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活动对问题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鼓励研究生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从实践成果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科研成果丰硕,参与申请专利30余项,参与技术研发项目20余项,参编著作2本,50余篇,在上海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的赵洁同学被全国工程教指委评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共100名)。近年来,“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和企业基地参与的项目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三)学位论文质量和毕业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是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为学生选定的,一般是行业或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学位论文与企业实践具有很好的延续性、融合性。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的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工程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论文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突出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位论文实行双指导和双盲审,按照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1〕11号《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要求进行评审。

从学位论文质量来看,以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共计44人,其中,21人选题与实践内容选题直接相关,17人在实践企业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其中,毕业论文盲审优秀率29.5%,而按“四结合”培养模式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论文盲审优秀率高达52.9%,占全校优秀率的69.2%。不难看出,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实践成果丰硕,毕业论文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研究生。

(四)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合”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深度协同,让研究生在就业方面有很高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论文、科技创新和就业等环节,实现了几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将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育人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让研究生切实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中去。毕业生就业时,由于对实践企业比较熟悉,不用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课题,所学的内容也与工作内容高度一致,研究生乐于到所实习企业就业,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个对企业文化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企业与毕业研究生就业双赢的局面。

从就业情况来看,江苏理工学院两届工程硕士毕业生70多人中,有23人留在原实践单位就业,通过举办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返校交流等活动,学校得到了双方关于“四结合”培养模式毕业生的反馈。其中,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了这部分毕业生,认为采用“四结合”模式的研究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在企业中更有干劲、取得的成果更多;而毕业生们在返校交流中也提到,“四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助推自己全面成长成才的“加速器”,在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一到单位便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导师水平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因素,实施“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四结合”培养模式中,一方面,校内导师的遴选除了对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外,还要考察其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企业联络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并以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与校内导师交流工程硕士指导经验。此外,设立导师组,由领域内学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导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其他导师的日常培训与管理,使导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实施导师“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校内导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进行进企、进站工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根据“四结合”模式的需要,学校加大工程硕士培养经费,增加企业导师的辅导报酬,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不断完善导师考核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专业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属性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是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学校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工程硕士培养的行业背景。

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互惠互利樵则,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建设实践基地,有效拓宽了研究生选择实践企业的渠道。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其中,已有28家单位成功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导师和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在众多实践基地中选定实践企业,进入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和论文阶段。2016年,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江苏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该公司每年可容纳5-10名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并可根据学生意愿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

江苏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四结合”培养模式自2012年以来的四年多探索实践中,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以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预就业、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生实践创新课题和毕业论文选题,企业为每个选题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指导下从事企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签订就业意向。从已毕业的两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跟踪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和企业均对此模式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四结合”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解决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研究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毕业后如何服务特需”和“如何高质量对口就业”等问题,为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硕士层次的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86-02

一、全日制专业硕士及其培养背景

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是位于一个层次的,是相对学术型硕士而设立的硕士学位类型,其目标是在理论基础上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相比,培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差别是明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奖励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学术型学位是以科研为导向,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主要目的;而专业学位以实践为指导,侧重应用和技术能力,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的教育特点相对突出,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主要培养拥有明确专业背景的人,如工程师、建筑师、医生、会计等。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习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统一管理。中国自1991开始建立专业硕士学位,并持续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从2009开始,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提高,招生的比例也有了大幅增长。到2020年,我国以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局面将成为历史,将转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并重的硕士学位教育模式。

二、暖通专业全日制硕士培养目标与方式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对本学科的本科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该专业主要研究在民用和工业建筑物内的空调环境,建立能保证室内人员舒适、身心健康的热湿环境并且具有良好室内空气品质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建立符合要求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相应的冷热源和能量转换设备、楼宇自动化系统、能量传输系统和能源输送系统。从能源需求侧来看,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是建筑节能完整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能源生产和转化来看,一方面能源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人类的文明和繁荣离不开能源。另一方面,能源也会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带来巨大的问题,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变成一场灾难。能源问题造成的许多问题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资源日益严重短缺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建筑环境的暖通空调系统达到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能源问题,如此,就要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且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暖通专业全日制硕士主要围绕本专业领域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与能源应用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学科的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工程人才。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学习期限为3年。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在学校进行,一般安排在1年内完成。工程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1年,由实践教学基地或导师负责安排工程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由导师指导完成。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工程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专业硕士研究生须修读32学分,其中基础知识课程8分,专业知识课程10学分,工程知识课程4,工程实践6学分,综合素质6学分。

三、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能保证。充足优质的生源是招生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学术型硕士的认同度仍比较高,社会对专业硕士还有偏见,考生对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还有所顾虑。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多被忽视,多数考生的首选依旧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就目前学生的情况而言,专业硕士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要差一些。

2.实践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体现出专业硕士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培养特色。从而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实践技能,积累技术经验,以达到社会对专业硕士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但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传统思想是“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上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历程较短,各大高校对其实践教学的看法各不相同,思想尚未完全统一,很多高校并未以实践教学为主,没有体现出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一个重要方面也表现在毕业论文中,专业硕士学位的工程特点并不突出,不完全脱离学术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

3.学生缺乏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与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现在有些学生觉得“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因此一旦被录取研究生,不专心科研,工作态度不端正。但是有时,工作的态度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但是工作的态度很受个人习惯和个性的影响,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若在校学习阶段没有很好的态度和精神,势必影响其日后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生涯。另外,现在很多专业硕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如果导师不能有效引导与督促,时常是学生的动力严重不足,无法主动科研,更谈不上实现创新。

四、针对问题的思考

1.提高认可度和生源质量。专业硕士的教育是很受重视的,国家也在积极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加快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给专业学位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也提高了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一方面,应塑造出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是一样重要的思想,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使考生和社会意识到专业硕士拥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鼓励优秀本科生,特别是读完研究生后不想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优秀本科生报考专业硕士。

2.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专业硕士可以实际参与导师正在研发的科研项目、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进行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从而直接为科研和企业生产服务。校内导师对专业硕士进行理论和学术方面的指导,与此同时,校外导师根据工程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如此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既能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导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职称、从事重要科研及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管理和教学能力。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专业硕士的论文,校内的导师负责主要指导工作,校外的导师辅助指导技术方面的内容。同时,双导师和学生应该相互沟通,共同解决论文中出现的相应问题。

3.追求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能力。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因素不是能力,而是他的态度。”严谨、求实、积极的态度是从事科研和未来工作的必备素质。当然,导师在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时应结合研究生的特长、基础和爱好确定研究方向,这样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论文工作。在学习和论文完成过程中,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同时,教育学生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是严肃的、认真的,不能是任何虚假的,任何疏忽与粗心都会导致失败。校内导师应定期进行指导,实行“每周汇报”、“定期检查”、“导师全程跟踪”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为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保障,并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长期培养。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面对研究问题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具有初步独立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暖通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应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把握创新方法,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素质。

目前,我国正大力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转型,社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特征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各界对专业硕士的认识在不断改变,专业学位也会被更加认可。暖通专业硕士着力于培养“节能减排”社会发展中,暖通空调领域及其他能源利用领域的相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在国家制度的引导下,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专业硕士发展前景越来越乐观,就业前景和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莫磊,翟晓龙,赵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92-95.

[2]李永安,刘学来,陈明九,沈恒根.暖通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17-118.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7)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领域对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三农”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DIQ是来自美国高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提倡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把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学习方式。为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本文重点分析CDIO教育理念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一、CDIO教育理念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急剧增加,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已成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招生单位最多、学生来源构成最广泛的专业硕士领域[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学术性学位,更注重实务训练,侧重于应用,因此,针对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CDIQ是由美国著名的几所理工学院在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其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主动把课程内容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学生大量参与产品研发与运行的实践活动,主动地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CDIQ教育模式是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CDIQ教育模式是以产品创造及生产全过程为载体,形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直接联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参与性的培养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把知识与能力整合在一起,提供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CDIQ教育模式有利于重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皆具备的专业化和实践型人才。

(二)增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CDIQ教育培养方法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单向和被动传递信息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从事操作、运用、分析,切实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经济活动中。CDIQ教育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通过此模式中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培养在团队中的创新精神与系统掌控能力。

创新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CDIO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四个层面的能力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主动”完成任务,并在协同工作中不断提高团队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式构建

CODI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充分运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3]。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要求,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构思:依据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生的层次及其他客观情况,构思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2)设计: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实践环节,按照能力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和运作模式。(3)实现:为保障实践与理论之间有机联系,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改善教学环境、完善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导师队伍。(4)运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作体系与研究生实践培养评价体系,实现培养能力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变化的需要。

(一)明确人才定位,依据市场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

CDIO教育模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利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包括个人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5]。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是培养在现代农业经济方面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基于CDIO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以培养为农村服务高层次人才为中心,坚持农业与经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为农村服务的业务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培养方案突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贯彻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以解决现代农村与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融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提高为一体,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

为适应国家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的需求,基于CDIO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构思”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系列可操作性的案例,模拟实际农村经济运行环境,以团队形式,“设计”案例执行的步骤,保障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的“运行”中。这种模拟情景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农业推广和农村经济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为农村农业服务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构建的农村经济环境中,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系列过程,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农推广硕士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农户、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高校应主动与当地政府、农村社区、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结成产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农推广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农推广专业硕士的双导师的实践指导,实践导师提供实践基地所有相关材料,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以自组团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农村社区或农民中的实际事务,根据实地调研及考察,学生“构思”农村或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导师引导下,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可掌握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实施”和“运作”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问题解决的效果。通过在课内外实践中贯彻CDIO教育理念,可以培养专业硕士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可以培养专业硕士在农业领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专业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位论文是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将CD10理念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应用于论文写作中,极大增强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选题,结合对问题的分析,对论文内容进行设计,根据实际问题的发展状况,实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运作论文写作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论文的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得以解决,最终得出研究结论,这将对实际生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完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CDIO教育理念的贯彻,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研究生管理,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建设。CDIO是一种使专业硕士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具体衡量。对校内项目,在学生完成基于CDIO教学方法完成的项目之后,由指导教师及其他CDIO课程组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评估,及时给出学生反馈意见,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给出学生成绩,评析学生参与项目的作用,并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同时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便于在后续项目学习中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校外实践由学院与实习实践基地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实施和管理,对学生评价主要由实践培养基地和第二导师具体指导。在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为贯彻任课教师及导师实施CDIO教育理念授课或指导,实行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培养学院和研究生会三级监控和全面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2).

[2]梁惺彦,张蔚,顾晖.CDIO教学模式下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8)

2.农业硕士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探讨——系统论视角下顶层设计与内外结合的变革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71-03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葛阳阳(1980-),女,黑龙江肇东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注重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有效作用发挥,突出强调研究生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但对研究生身心发展、个性化需求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关注度有所缺乏,在促进研究生结合现实需要发挥个人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引导作用不足,造成现实思想教育中多方面的偏差。[1]从当年的马加爵事件到今天的黄洋事件,都给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工作,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大教师既要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注重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健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使之真正内化为硕士研究生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平台,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栋梁之才。

2.硕士研究生个体多样化特点的现实要求

随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成分多样化,不仅仅包括直接毕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还包括许多在职人员、待业人员和下岗分流人员;不仅有学术型研究生,还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还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于考生的来源不同、个人社会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政治素质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目的不同等,硕士研究生个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2]硕士研究生个体特点差异大,主体意识较强,思想状况复杂多样,都增加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心理差异,摸清每个学生的思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才能让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硕士研究生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

硕士研究生因本身对自己的期望值高,给予自己的压力也就增多。作为硕士研究生,面临着科研项目、撰写论文、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等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一些硕士研究生还要面临着婚恋、买房、生子等现实问题带来的生活困扰,而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困境,这些困境都给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引发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疾病。硕士研究生现实困境压力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细致、认真地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客观要求

受社会大环境和国家整个经济形式多样化的影响,硕士研究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硕士研究生人生价值观念的更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意识淡薄,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部分学生还出现集体观念淡漠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二、新形势下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硕士研究生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硕士研究生的成分开始多样化,加之更多的90后学生加入到硕士研究生群体,硕士研究生个体特点差异大,主体意识较强,思想状况复杂多样,已经成为了公认的特点;部分学生考研目的功利化,出现了所谓的混文凭现象,导致科研兴趣退化,学术造假现象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部分研究生的思想意识受到冲击,深陷物质享受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体功利性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有的甚至理想信念淡薄,信仰缺失;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部分学生甚至出现抵触和漠然的心态,这些都增加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力。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

有些高校开设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某种程度上轻视实践,说教意味重,少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效果还不是很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教学的老师很难从学生中得到认同,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有些高校以导师和辅导员为主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以讲座、会议、谈心等方式进行,缺乏形式、内容、方法、手段上的创新,这种传统的教育形式让喜欢追求新思想的硕士研究生感到“乏味”,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3.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层面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对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部分高校实行了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形成了理论课教师、导师与辅导员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思想政治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如在实际运行中缺少必要的保障机制,在师资力量配备和经费支持上仍然不够充足,难以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少有专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训机会,培训机制有待健全;目前高校大多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科研能力作为学生优秀与否的考核标准,无法客观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常常出现重视学术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量化考核和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思想觉悟

在研究生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思想觉悟,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方向,学会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传承。[3]高校要充分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硕士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形式、手段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通过启发式、研讨式、应变式的学习方式及社会实践改革,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引进生活化的因素,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切实将主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针对研究生群体成分多样化的特点,要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增加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确保身心健康

硕士研究生现实困境压力大,小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极少数的学生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这些严重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研究生心理疏导,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帮扶机制。强化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加大对全体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建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聘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咨询,有效排解硕士研究生来自生活的经济压力、来自学习的竞争压力、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和来自亲人企盼的家庭压力,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必须注意研究生行为变化,关注研究生实际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波动,力争把研究生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研究生的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健全完善研究生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的工作机制,帮助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充分发挥三防作用。充分发挥一线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真正做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导师三育人作用,注重发挥企业导师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等优秀品质,以引领每一个有潜能的学生结出丰硕的果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教师的作用,强化硕士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直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使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真正做到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贴近于常,从而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格局。

4.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升教育功能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队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全面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强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工作培训,如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以增强业务能力。建议给予工作人员必要的待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加大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只有完善了这些机制措施,才能确保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提升教育功能。

5.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发挥党团作用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学术氛围,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塑造展现自我创造的良好育人环境,从而增加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4]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做到基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讲座、论坛、沙龙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活动范围,增加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学习实践基地,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才能,展现自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培养硕士研究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感。

6.加强导师责任意识,凸显导师作用

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导师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同时更要成为硕士研究生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心灵上的沟通者。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工作、情感等状况,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5]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导师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强化导师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该通过座谈、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和学生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导师进行相关考评。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建立学生、导师和学校的沟通渠道,及时帮助研究生解决困难,疏导情绪。

总之,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未雨绸缪、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耿俊茂,张瑞.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137-140.

[2] 邱菊,聂国东,齐丽.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3):142-145.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79

1 无边界职业生涯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科技进步促使社会经济活动频繁活跃,一方面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更灵活多样,人才流动性空前增强;另一方面,组织结构本身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科层体制向更具柔性、更扁平的组织形式发展,出现了信息化、分散化、虚拟化、小型化等多元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长期雇佣将逐渐被更具弹性的雇佣形式取代,传统职业生涯的时代局限性愈发明显。基于此,Arthur首次在1994年组织行为杂志(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特刊上提出无边界职业生涯,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超越单个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的就业机会。与传统的职业生涯不同,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以就业能力的提升替代长期雇佣保证,其最本质的特质是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即员工能够跨越不同组织实现持续就业。1996年,Arthur和Rousseau出版了《无边界职业生涯》一书,在书中,他们详细描述了六种不同的无边界职业生涯:像硅谷公司职员一样跨越不同雇主的边界流动的职业;像学者或木匠等职业那样从现在的雇主之外获得从业资格的职业;像房地产商那样受到外部网络和信息持续支持的职业;打破关于层级和职业晋升的传统组织设想的职业;出于非职业本身或组织内部原因,而是个人或家庭原因令其放弃的现有职业机会的职业(这里强调了对“职业与个人”或 “组织与家庭”之间边界的跨越);基于从业者自身的理解,认为是无边界而不受结构限制的职业。

2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和原因

本文讨论对象为硕士研究生,是因为硕士研究生应是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宠儿――相对于本专科生,硕士生的“硬技能”即专业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为组织提供必不可少的持续性发展;相对于博士生,硕士生在“软技能”即综合能力方面占优,这由两方面原因组成:博士学制本身在时间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对于职业的诉求是专家型人才而不是可流动性人才。然而,硕士生就业情况在数字上的反应确不尽如人意: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硕士生以82.78%排名垫底、2013届硕士生就业率83.57%,仅高于本科生。由此,不难得出结论――硕士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境,主要原因表现在社会经济环境、用人单位观念、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以及硕士生自身的几个方面。

2.1 社会经济环境

一方面,20世界末21世纪初,受全球化经济危机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倒闭或裁员,直接造成社会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掀起的“出国留”,大量留学生因为留学国家经济不景气选择回国发展,这种“海龟”回流让国内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失衡,导致就业大环境形势严峻。

2.2 用人单位观念

全球化经济危机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让单位用人观念更趋理性化。用人单位从人力成本的考虑出发,倾向于两头招聘形势:需求高技术人才的单位招收博士研究生,一般事务性工作则更欢迎本科生。高校招聘,博士是最基本要求;企业招聘,多数普适性工作本科生就能胜任,并且相比硕士还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因此,“进高校不如博士,进企业不如本科”成为了硕士生就业面临的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

2.3 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

09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扩招,教育部本意是解决08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的本科生就业问题。扩招让硕士生的质量普遍降低,一方面扩招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大量扩招学生,导师数量跟不上,师生比更低于扩招前,导师指导教学的质量和数量都明显下降。

其次,虽然多数高校不断调整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仍有一些高校的硕士生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表现在:第一,硕士生培养重知识轻能力。长期以来,研究生最主要的特征是研究,然而结合目前的就业市场和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大环境,研究生的特征除了研究,还需增加综合应用,或者说博士研究生侧重研究、硕士研究生侧重综合应用。但是,明显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没有据此得到相应转变,硕士生的特点仍然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第二,硕士生培养重专业学习轻职业培养。硕士生不但求职综合能力不够,甚至连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敬业、诚信、踏实、虚心也非常欠缺。

2.4 硕士生自身

硕士生就业难,他们本身也需承担责任。虽然硕士生教育质量下降,社会评价不如以前,但是硕士生自己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点,同时他们社会成熟度不够,对市场没有准确把握,在求职中不够理性,盲目乐观:第一,硕士生求职期望地在经济发达的北上广、东南沿海以及各地区中心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及高等教育布局的因素,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在大城市完成学业,他们也倾向于留在当地或去相近经济发展程度的其他城市就业,甚至很多硕士生完成研究生学习的动力就是可以据此进入大城市,很少有硕士生在首选择业地时愿意前去三、四线城市。第二,硕士生求职期望单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外企。硕士生主观、人为缩小就业面,让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更成为买方市场的天下,造成硕士生“好的单位去不了,差的单位不想去”的局面。第三,硕士生求职期望起薪高。有研究者对硕士毕业生做过“对薪金报酬的期望值”调查,有48%受访者选择了“三千至五千元”,36%选择了“五千至八千元”,9%选择了“八千元以上”[2]。

3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提升

3.1 就业能力的含义及其内容

就业能力,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指个体所具有的在求职、择业、从业、升职这一可循环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意识。笔者认为,就业能力按就业行为的展开,分为基础能力、职前能力和职后能力。基础能力是在整个职业生涯全程都具有影响力的能力,包括硬技能主要指专业能力,和软技能包括自我管理和决策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职前能力主要指在就职和择业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能力,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政策和形势把握能力、求职技巧和策略应用能力。职后能力则是在从业过程中,影响升职的能力,包括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社会资本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3.2 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基础能力的提升。对于专业能力提升,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应用,突出硕士研究生的比较优势。软技能方面的能力,学校方面的培养是通过弥散的无处不在的校园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要主动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意识提升欠缺方面。

职前能力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通过学校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来实现。需要强调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由职业导师进行分类教育和指导,同时为了应对日后职业生涯中需求的变化,应提供跨界发展优秀的校友经验作为借鉴。就业政策和形势的把握,以学校就业部门提供详实的当前就业政策和形势资料作为前提。目前就业部门每年对就业政策的解读已经非常详尽,不足的地方在于就业形势资料的掌握,只突出时间形势而忽视专业形势和发展形势,尤其在校本背景下,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方向的发展跟踪记录严重不足,不能为毕业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求职技巧和策略也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不同特点不同要求的求职单位进行针对性辅导,如模拟面试训练,常见问题应对等。

职后能力的提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主要由学校培养意识、自身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表现为终身学习,学校应培养毕业生及时学习的意识以及处理工学矛盾的正确态度。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也非常重要,学校同样承担着意识培养的重任,然而现实情况完全相反,社会资本的利用是目前高校职业教育中彻底被忽视甚至被妖魔化的一块,被狭隘理解为“走后门”。职业教育应该让学生正确客观认识社会资本,以及它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社会资本的累积需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学校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同学老师多交流多联系,以及发展深远的校友文化,这些举措既培养了意识和能力,又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参考文献:

环境经济硕士论文篇(11)

针对仅实施一年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探讨学生的报考动机、其对自身专业的理解程度、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的明确程度、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以及两级学生之间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理解存在的差异等问题,旨在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大学2009级和2010级电子工程学院、航空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2010级为硕士一年级新生,2009级为硕士二年级学生。

(三)研究内容

(1)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特征,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报考动机、对培养目标的认识、对培养计划的认识、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和对就业前景的认识等。

(2)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等。(3)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学位论文,如独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科研研究方法、科研获奖状况、论文选题和双导师制等。(4)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等。

(四)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其中男生104名,占68.6%,女生48名,占31.4%,调查结果均以百分数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认识状况

1.现状2010级学生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选择“了解”和“非常清楚”的比例分别为23.9%和4.5%,49.1%的学生对培养目标“不太了解”;2009级学生对此问题选择“了解”和“非常清楚”的比例分别为31.1%和4.9%。2010级学生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选择“了解”和“非常清楚”的比例分别为21.3%和6.0%;2009级学生对此问题选择“了解”和“非常清楚”的比例分别为22.4%和8.2%。由此可见,经过一年学习,学生对工程硕士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认识没有明显改进。

2.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从2009年才开始招生,了解工程硕士学位的人不多,因此直接报考的学生很少。以某大学为例,70.4%的2009级和2010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是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中调剂过来的,其考试成绩均低于工学硕士的入学成绩。该大学2009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中,有40.5%的学生是跨专业就读,且有91.1%的学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报考时,没有明确的动机,对报考或者调剂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没有具体的认识。

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也使其不满意被录取的专业,如2010级学生对所学专业比较满意仅占23.1%,通过一年学习,2009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也没有明显增高。低满意度又导致学生对就业前景产生忧虑。在目前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并没有获得与工学硕士学位教育同等的认可和地位,这种状况与欧美存在很大差别,在欧美国家,高等工程学历比传统的工学硕士学位更难攻读,因而高等工程硕士比传统的工学硕士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媒体、招生宣传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报考时减少盲目性。教育研究部门、管理部门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明确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制度,以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失衡

1.现状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其培养目标,2009级学生中认为“比较符合”的占16.4%,认为“不太符合”的占63.3%,认为“说不清”的占21.3%。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其授课方式应灵活多样,但调查显示只有13.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授课方式“符合”这一要求,59.0%的学生认为“不太符合”,9.8%的学生认为“非常不符合”。2009级学生与2010级学生知识结构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从中可见,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变化不明显,在具体的知识结构上,所有学生都认为其对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专业知识深度、专业知识广度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弱,对学科领域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掌握情况也不乐观,有待进一步提升。

2.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失衡主要有三个原因:

(1)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失衡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目前中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主要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些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而,他们急需大量的实践机会以使其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工程实践能力。但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仅占18.5%,学生进行调查实践的机会很少。经过一年的学习,仅有不到1/3的学生认为其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课程设置方面,独立存在的实践性课程很少,“原理”课程和“概论”课程过多,即使部分专业设置了具有实践技能要求的课程,也大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即教室里的理论课与实验室里的演示性实践课、实训室里的技能性实践课交叉进行,没有设置能够完全在实训室进行的“独立实践环节”课。

(2)专业技术类课程与人文类课程失衡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内容、方式、计划和目标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态环境中的某一制度体系,其生存与发展都与文化环境,即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通过个体活动,塑造或影响着个体对职业、专业的选择,以及智力和情感的倾向。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中,除了必修的政治类课程外,并没有规定学生学习其他的人文类课程。国外工程硕士的课程以人文类课程作为基础,如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与环境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选修2~3门人文、法律及管理方面的课程,法国的工程师教育也要求学生具备职业工程师实践所需要的法律、商务及伦理等非技术领域的知识。因此,中国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内容在达到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之间真正融合的同时,还要适度扩展经济和社会政治类的课程,这将有利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各方都真正树立“工程”和“市场”观念,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3)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不够

课程体系应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调整。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都是沿用工学硕士的课程,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这样就造成两者大同小异。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中调剂生和跨专业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可根据学生原有专业的差异,让其自由选择目前就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这样一方面可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学课程,给学生更大的自。此外,可开设前沿性的课程与研究方法课,注重拼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严格规范课程考核制度。培养过程也应日益开放,逐步从单一的封闭式走向校内资源共享、校内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以及国际交流广泛的局面。

(三)双导师制

1.现状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2009级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发现,6.6%的学生认为经过一年的学习,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没有什么收获”,31.1%的学生认为“有点收获”,4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20.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收获”,仅有1.3%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2009级学生与2010级学生的能力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从中可见,2009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阅读外文文献能力及工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比2010级学生高些,但工程管理与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差不大。

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增加案例教学、调查实践和实现双导师制来完成。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关于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只有14.8%的学生认为经常有案例教学,认为“很少”或“偶尔”的比例之和高达64.3%;关于是否有进行调查实践的机会,29.5%的学生认为“没有”,27.9%的学生认为“很少”;关于实践环节是否符合培养目标,65.5%的学生认为“不符合”,仅有14.8%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关于双导师制,51%的学生认为只是“听说过”培养计划中的双导师制,但是关于企业导师的具体政策,如如何指派、何时指派及企业导师研究方向等问题,85%的同学认为“不明确”;对于目前的研究课题与日后工作的关系,37.3%的学生认为“有点联系”,仅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关系密切”;关于学习过程中,培养模式是否让学生体验到了工程硕士教育与学术型硕士教育的区别,42.6%的学生认为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无区别”,41%的学生认为“区别很小”。

2.分析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实践环节还沿袭着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案例教学的欠缺、学校课程学习与企业实习对接的脱节、双导师制的形同虚设等都造成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笔者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应推行双导师制,这是改善研究生指导效果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学校、跨组织的学术和相关知识的指导,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大大改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对某大学的分析可得,目前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虽实行双导师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上还是执行单导师制度,大多数2009级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具有企业导师。学生对于如何选定实习企业、如何选题以及论文研究如何开展等问题,还没有清晰的概念,而且,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也对学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实习没有过多的思考。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不同,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可以在原企业进行实习和论文研究,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需自己选择实习企业和企业导师。在论文选题上,企业一般侧重于解决技术上的实际问题,学校导师则一般侧重于技术深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评价上,不同企业类型对论文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对论文内容质量的期望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导师选择上,应该根据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设定具体的导师规范,明确规定工程硕士导师在科研、教学上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同时要求导师能够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并逐步建立培养质量的评价监控体系。在具体操作上,可由本专业导师根据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需要,在本专业以外相关学科的科研院所、企业等部门的专家中聘请导师。学校导师主要负责本专业的学术指导,企业导师则帮助学生拓展专业以外的知识,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社会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