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量比的应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6 16:01:20

量比的应用

量比的应用篇(1)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由于工程测量控制网不但应作为测绘大比例尺图的控制基础,还应作为城市建设和各种工程建设施工放样测设数据的依据。为了便于施工放样,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在长度上应该相等,这就是说由归算投影改正而带来的长度变形或者改正数,不得大于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一般来说,施工放样的方格网和建筑轴线的测量精度为1/5000~1/20000。因此,由投影归算引起的控制网长度变形应小于施工放样允许误差的1/2,即相对误差为1/10000~1/40000,也就是说,每公里的长度改正数不应该大于10~2.5cm。按照测量精度,我们事先计算出测量区域内需要改正的比例因子,输入到全站仪中进行测量,可以大大减少做控制点的数量和时间,减少转站的次数,提高作业的效率。

2高斯投影距离改化计算

2.1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

如图1所示,假想有一个椭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体外面,并与某一条子午线(此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相切,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中心,然后用一定投影方法,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此柱面展开即成为投影面,如图2所示,此投影为高斯投影。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

2.2椭球面上观测成果归化到高斯平面上的计算

由于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椭球面上大地线间的夹角与它们在高斯平面上的投影曲线之间的夹角相等。为了在平面上利用平面三角学公式进行计算,须把大地线的投影曲线用其弦线来代替。控制网归算到高斯平面上的主要有:起算点大地坐标的归算、起算方向角的归算、距离改化计算、方向改计算。

(1)距离改化概念:如图所示,设椭球体上有两点P1、P2及其大地线S,在高斯投影面上的投影为P′1,P′2及s。s是一条曲线,而连接P′1P′2两点的直线为D如前所述由S化至D所加的改正,即为距离改正ΔS。

(2)长度比和长度变形

①长度比m:指椭球面上某点的一微分元素dS,其投影面上的相应微分元素ds,则m=Ds/ds称为该点的长度比。

②长度变形:由于长度比m恒大于1,故称(m-1)为长度变形。

(3)长度比m的计算公式

式中:

Rm表示按大地线始末两端点的平均纬度计算的椭球的平均曲率半径。

Ym=1/2(Ya+Yb)为投影线两端点的平均横坐标值。

(4)长度比和长度变形的特点

①长度比m随点的位置而异,但在同一点上与方向无关;

②当y=0(或l=0)时,m=1,即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

③当y≠0(或l≠0)时,即离开中央子午线时,长度设形(m-1)恒为正,离开中央子午线的边长经投影后变长。

④长度变形(m-1)与y2(或l2)成比例地增大,对于在椭球面上等长的子午线来说,离开中央子午线愈远的那条,其长度变形愈大。

(5)距离改化计算公式

3格网比例因子的基本原理

3.1格网比例因子概念

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测站高程面上)一般是不相同的,其比值就称为格网因子或格网比例因子。它将影响距离和面积,为了将地面距离归算到地形图上,以便计算平面坐标,首先必须将地面上的水平距离投影至似大地水准面或参考椭球面上,然后再将似大地水准面或参考椭球面上的距离按照地图投影的规则投影到地形图平面上(一般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3.2数据对比分析

现在对高程因子和比例因子对测距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全站仪测距500m和1000m进行对比计算,详见表1和表2。

表1高程因子影响

H(m) 100 200 300 500 1000 3000

500m测距(m) 0.008 0.016 0.024 0.039 0.078 0.235

1000m测距(m) 0.016 0.031 0.047 0.078 0.157 0.471

表2比例因子影响

Ym(km) 10 20 30 40 50 100

500m测距(m) 0.001 0.002 0.006 0.010 0.015 0.062

1000m测距(m) 0.001 0.005 0.011 0.020 0.031 0.123

计算对比发现,在小区域内,以中央经线50km内的测量不必考虑比例因子(高斯投影变形)的影响,超过中央经线50km的应考虑比例因子(高斯投影变形)带来的影响;高差对测量的影响比较大,100m高差以内的测量可以不考虑,100m以上所带来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所以本文针对高斯投影和高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全站仪使用,给出改正的方法。

高差和高斯投影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使用时应根据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取舍,如测图、精确放样、控制点转点等,它们各自对精度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根据需求,然后确定在哪个范围改正全站仪比例因子,以求得到精度与测量效率想结合的方法。

3.3格网因子的计算公式

图1高程投影面归算

高程因子=HD0/HD=R/(R+H)

比例因子=HDg/HD0=1+Ym2/2R2

格网因子=HDg/HD=高程因子×比例因子

备注:H为测站高程面平均高程,R为协议椭球半径,HD为测站高程面上的距离,HDg为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格网距离,HD0为与HDg相对应的投影到似大地水水准面的距离,Ym为高斯平面上投影到中央子午线的平均距离(平均纵坐标值)。

针对高差对测量的影响,全站仪比例因子的计算方法。

如图1所示,我们明白了投影的关系,则有AB边地面实际长度为S,地面平均高程与控制点所归化高程面的高差为H,则AB边归化到控制点高程面的长度S0按下式计算:

S0=S(1-H/R)(1)

式中,R为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取6371km。

对于一个测量区域来说,如果地面高差不太大,地面平均高程可取测量区域内的平均高程;如高差太大,影响超出测量精度范围,则可按不同高差分段,设比例因子为F。

F=1-H/R(2)

针对高斯投影对测量的影响,全站仪比例因子的计算方法。

如图1所示,我们明白了投影的关系,则有AB边地面实际长度为S,地面平均高程与控制点所归化高程面的高差为H,则AB边归化到控制点高程面的长度S0按下式计算:

S0=S〔1-H/R十Ym2/(2R2)〕(3)

式中,R为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取6371km,Ym为标段内平均横坐标减去500km。

对于测量区域内基本为南北走向来说,点的横坐标差值不太大,Ym测量区域内横坐标的平均值;对于测量区域内基本为东西走向来说,横坐标变化大,如取测量区域内横坐标的平均值,达不到测量精度要求,则把测量区域分段,分别计算每段的比例因子,在不同段测量时输入不同的比例因子,设比例因子为F。

F=1-H/R+Ym2/(2R2)(4)

将计算出的F值按仪器说明书输入到全站仪内,测量时仪器自动将所测的平距乘以比例因子F,得到归化改正后的平距,供仪器内部坐标计算使用,最终计算出达到我们精度需要的测量结果。

4结束语

一般来讲,为了计算和施工方便,我国设计院大都采用局部坐标系,即视测区水准面为平面或以测区平均高程面为投影面,以测区中央子午线为高斯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坐标系。即H=0和比例因子=1,于是格网因子为1.000000,全站仪测量时就不用改正。但是当测量平面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且测区海拔较高,测区离高斯投影带中央子午线较远时,则应在全站仪上输入实际高程和比例因子,正确顾及格网因子改正。只有这样,在坐标测量时才能获得目标点的国家坐标系坐标;另一方面,对于施工单位,在根据放样点的设计坐标(国家坐标系)进行放样时就能给出实地标定的极角和极距。但需要注意,如果设计单位在提供坐标时是加入了格网因子改正的话,施工单位才可以将与设计时相同的参数输入全站仪,如果设计单位没有进行格网因子改正,施工方则不能随意输入高程和比例因子。

量比的应用篇(2)

一、智力资本计量方法分类

(一)总体评价法 总体评价即对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的总体进行计量与评价。它包括市场价值――账面价值的差额法、托宾Q法、无形价值计算法、经济增加值法(EVA)等。

(1)市场/账面价值差额法。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该企业的市场价值-账面价值,这种方法是计算企业智力资本存量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所带来的有用信息比较少。

(2)托宾Q值法。托宾Q值即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此比值是用来衡量一项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是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之一,托宾Q值法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1981年)得主詹姆斯・托宾于1969年提出的。用Vm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Vr表示企业的基本价值即重置成本,则有Q=Vm/Vr

当Q

当Q>1时,弃旧置新,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企业重置成本,企业经营者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有利,投资支出会增加。

当Q=1时,企业的投资和资本成本达到动态均衡。

综上所述,托宾Q值法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在经济因素之外的企业投资与资本成本所处的运营状态。

(3)无形价值计算法。其步骤为:计算企业三年的税前收益;计算企业三年的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将第二步骤的结果和行业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进行比较;将行业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乘以三年平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超额收益=企业三年的税前收益-行业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三年平均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贴现。这种方法以计算为主,定量地衡量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是否处于优势以及企业创造了多少的无形价值。

(4)经济增加值法(EVA)。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机会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该方法使用了资金成本,使计算结果更有说服力。

(二)分项比较法 将企业的智力资产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分类,对各类型进行分别计量。这种方法可以对资产的质量和管理提供可靠信息。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从会计计量角度的计量和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智力资产进行分类评价。

(1)从会计计量角度的分项比较。主要包括:一是市场方法。根据市场中的替代原理即同一市场上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其价格受竞争的影响将趋于一致,消费者或投资者愿意支付的商品价格或投资价值不会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替代价值,将评估对象与参照资产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并量化,从而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评估方法。二是成本法。指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后,始终保持原资金额,不随被投资公司的营业结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因其核算过程比较简单而作为评价资产的最低价值。三是收益法。综合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将资产带来的未来超额利益作为确定市场交易价格的关键因素。通常以报酬率、资本化率、收益乘数等指标来进行折算评估。

(2)从资产管理角度的分项比较。主要包括:一是智力资本监控器。这种方法是斯维比设计得出的,1997年斯维比在他的《新的组织财富》一 书中用非财务指标构造了智力资本负债表的基本格式,将智力资本分为员工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三个层面,用成长、更新、效率和稳定等四个维度对智力资本进行度量。二是智力资本技术经纪人模型(DIC)。通过制定的20个问题判别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的绩效和公企业对智力资本的掌控程度,以178个问题对设计的智力资本指标进行审计,以模型的形式将智力资本转化为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三是价值创造指数(Value creation Index,VCI)。智力资本的价值驱动因素可以决定企业的价值创造,而企业的非财务性指标可以提供较多的关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智力资本的管理,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安永将这种测量未来绩效的新方法称之为价值创造指数(VCI)。

(三)系统评价法 主要用于不同智力资本价值的评估,建立于分项评价法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将智力资本的评价与企业动态管理结合起来,揭示不同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不同类型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的综合作用。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平衡计分卡、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智力资本指数等。

(1)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组织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主要是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运作流程角度、学习和成长角度等四个层面来衡量企业的智力资本。一是财务层面。通过对财务业绩指标的计算来定量的评价企业战略及其实施与执行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做出贡献,其指标主要有有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二是客户层面。企业的管理者通常用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以及在目标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等指标来确定业务单位将竞争的客户和市场,以及业务单位在这些目标客户和市场中所占的分量。能够阐明客户和市场战略,从而创造出出色的财务回报。三是内部经营流程层面。组织擅长的内部流程必须由企业的管理者来确认,可以吸引和留住目标细分市场的客户,满足股东对财务报酬的期望。四是学习与成长层面。确立了企业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确立了企业要创造长期发展的基础框架。着重于企业员工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企业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指标,如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

(2)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关注企业的智力资本来源于财务、客户、流程、人力资本、更新和发展五个部分,是由艾德文森和马隆创造出的模型,同时使用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价值。一是财务。企业的财务成果反映了其经营状况,是股东对企业的一种期望,应将财务成果作为首要关注条件。二是客户。是衡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达到合格的一项指标,反应了一种自外而内审视企业的视角,所以说顾客的需求对于企业价值的创造非常重要。三是流程。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程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应该全面、准确的把握各环节的流程,为企业带来收益。四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既是组织的核心,也是组织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企业应为员工着想,创造舒适、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企业创造价值。五是更新和发展。企业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有利于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经营策略,找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

(3)智力资本指数。智力资本指数由斯堪的亚公司于1997年在其年度报告中首次使用。根据企业长期目标收集两种信息,即创造企业价值的智力资本和衡量业绩指标,通过计算智力资本指数来反映智力资本存量变化,为企业智力资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总体评价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体评价法要求在一个宏观的范畴内整体计量企业的智力资本。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总结出在总体评价法下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二)分项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分项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如表2、表3。

(三)系统评价法下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通过前面的阐述,可以总结出在系统评价法下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4所示:

三、企业智力资本计量选择方法

(一)一般生产型企业计量方法选择分析 对于一般生产型企业来说,在它的市场价值中,账面价值要远远大于其智力资本的价值,这是因为该类型企业其主要的资产体现在厂房、生产设备、存货等有形资产上面。而其自身的智力资本又往往局限于企业商誉和少量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上。这就决定了企业很少对其无形智力资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因此,该类型的企业在计量自身的智力资本时往往会选择计算简单,资料容易得到的方法。例如:市场与账面价值差额法,托宾Q值法。这些方法计算快速,上市公司的资料又容易得到,同时计算公式容易理解。

(二)知识型企业计量方法选择分析 知识型企业是将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投入或开发新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产出的组织。所以,智力资本对于该类型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别于一般类型企业的智力资本,知识型企业的智力资本,在质上具有高增值性潜力,在数量上,知识型企业的智力资本所占企业资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企业。

知识型企业所选择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要能够做到价值计量的充分与准确。这就要求选择的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要能够精确反映价值。在分项法下的成本法、收益法、智力资本技术经纪人等方法,它们少了主观的判断,通过计算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价值,最符合财务管理的理论,从理论上最让人信服。这些方法不需要很多的资料收集和计算,这就是说,该类型的企业不必需要有很强大的独立的智力资本核算平台,因为这些方法计算比较其他的方法简单,所需分析数据容易得到,不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费用。从而针对知识型企业的行业特点,应该选择诸如成本法等方法。知识型企业由于其智力资本在其市场价值中占据大部分,所以,对智力资本的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种科学的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计量方法,就会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的流动,资产的合理分配提供新的管理视野。

(三)网络型企业计量方法选择分析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网络型企业得到发展。这些企业大多在初期很少有自己的固定资产,其市场价值体现于智力资本,其账面价值少而又少。这就要求该类型企业必须对其智力资本的计量更加精确。大多数该类型企业选择平衡计分卡,斯堪迪亚智力资本导航器等方法。在这些方法下,企业可以将其智力资本的计量与企业经营的战略设想和财务绩效相结合,将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和智力资本的管理相联系,使企业的未来和现在联系起来,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评价体系。

四、结论

由于不同的企业,特别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智力资本的构成上的不同,引起企业在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选择上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一种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是否科学,不应单单从企业的行业特点出发,更应将企业特点,行业特点和计量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努力避免其方法存在的缺点,最终为企业计量智力资本,评价管理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量比的应用篇(3)

1.相似之处

(1)两个定律都是用“守恒量”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均为物体系.应用“守恒量”表示物体系运动状态变化规律是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用守恒定律处理问题.

(2)两个守恒定律均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它们都是用运动前、后两个状态的守恒量的相等来表示物体系的规律特征的,因此,它们的表达式是相似的,且它们的表达式均有多种形式.

(3)运用守恒定律解题都要注意其系统性(不是其中一个物体)、相对性(表达式的速度和其他有关物理量必须对同一参考系)、同时性(物体系内各物体的动量和机械能都是同一时刻的)、阶段性(满足条件后,各过程的始末守恒).求解问题时,都只需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而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的过程细节.

(4)两个定律都可用实验加以验证,都可用理论进行论证.动量守恒定律是将动量定理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在物体系不受外力的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将动能定理用于物体系(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下推导而成的.

2.不同之处

(1)守恒量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量是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量是机械能,因此,它们所表征的守恒规律是有本质区别的,动量守恒时,机械能可能守恒,也可能不守恒;反之亦然.

(2)守恒条件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某一方向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或者系统所受的合外力远小于系统之间的内力.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或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3)表达式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矢量式,不论是m1v1+m2v2=m1v1′+m2v2′,还是p1+p2=p1′+p2′,或者Δp1=-Δp2均是矢量式,对于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系,只要规定正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可表示为代数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标量式,一般它表示为Ek1+EP1=Ek2+EP2,或ΔEP=-ΔEK;或者ΔEa=-ΔEb(将系统分成a、b两部分来研究).二、两守恒定律的应用 要正确解答物理问题,就须先对题目所提供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只要过程分析正确了,解题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应用有关的公式、定理、定律等进行运算.因此在解答习题中应将“重心”放在分析物理过程上.下面通过分析三个例子来说明两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用长为l的轻细绳拴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后,另一端固定在O点,将绳拉直后,将小球分别从位置Ⅰ、Ⅱ、Ⅲ由静止开始释放,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及绳对小球的拉力.

图1讲析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根本依据是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及各力做功情况.

本题中,当小球分别从Ⅰ、Ⅱ释放后,绳就对小球有拉力作用,运动过程中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但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绳在最低点的拉力.

如果认为小球从位置Ⅲ开始运动,机械能还守恒就大错特错了.小球从位置Ⅲ开始下落后,在一段时间内,绳对小球没有作用力(这时绳没有被拉直),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注意临界条件,从Ⅱ位置以下的各位置开始运动,机械能均守恒,从Ⅱ位置以上的各位置开始运动,出现了新情况,这时要认真研究因量变而发生质变的新情况)待小球下落了一个l长后,即小球到达位置Ⅰ时,绳开始对小球有作用力.所以,要注意临界条件往往会因量变而引起质变.在小球刚落至位置Ⅰ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大小为2gl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2t=2gl可得).由于绳的拉力作用,同时绳不可伸长,小球其后的运动,只能是圆周运动.这意味着其后不可能保留沿绳方向的速度,但这一速度在刚到达Ⅰ是存在的.这一项分速度的大小为122gl(根据速度分解如图1中所示,沿绳方向的分速度为vtcos60°=122gl),这一速度在绳拉力作用下迅速减为零.因此小球开始做圆周运动时的速度不是2gl,而是322gl

(垂直于绳方向的分速度为vtsin60°=322gl).换言之,小球在这一极短时间内,机械能有了损失.当小球从Ⅰ再运动至最低点时,机械能重新守恒.同样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小球运动至最低点的速度及受到的拉力.(附答案:v1=gl,v2=2gl,v3=52gl,F1=2mg,F2=3mg,F3=3.5mg)

图2例2质量为M的斜劈A放在水平地面上,斜劈的斜面顶端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B,如图2所示,当滑块从顶端滑向底端的过程中,如果不计一切摩擦,斜劈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讲析本题研究对象是A和B组成的系统.在B沿A的斜面下滑时,系统所受的外力为A与B的重力及地面对A的支持力.有的学生在分析这个过程时,认为A与B的重力及地面对A的支持力相互平衡,因而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进而合外力的冲量为零,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这种判断是缺乏根据的.当滑块B沿斜面下滑时是加速下滑,这时将发生失重现象.因此,水平地面对A的支持力将小于A与B的重力,系统所受合外力并不为零,系统的动量并不守恒!

应该看到,动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矢量间的关系.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但这时并不防碍在垂直于合外力的方向上的冲量为零,在这一特定的方向上动量是守恒的.在本题中,重力也好,支持力也罢,均为竖直方向上的外力.在水平方向上,系统是不受外力的,因此,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动量是守恒的.当B沿斜面下滑时,因A、B之间的弹力作用(此为内力),A将沿水平方向运动,A、B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始终守恒.B在竖直方向的动量一直增加,系统在竖直方向的动量一直增加,并不守恒.所以,从总体上说,动量并不守恒,但在水平方向上动量是守恒的.

可见,今后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注意区分系统的动量守恒及系统在某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图3例3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摆被两根长为l的轻细绳悬挂起来.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一定的速度水平射人摆内,并留在摆中,摆与子弹摆过的最大角为θ,求子弹的速度.

量比的应用篇(4)

中图分类号: TG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42-2

0 引言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带有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结果的分散性。不确定度是说明测量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表示测量结果的重要依据。目前,不确定度主要有A类评定和B类评定两种方法。

A 类评定是基于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其标准偏差或标准差的倍数而获得。B类评定主要是数据来源概率分布估计其标准偏差或倍数,进而得到表征测量不确定度的极限范围。当测量信息较少且分布难以估计的情况下,用A类评定方法就很难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应用信噪比信息融合评定方法。该方法首先视各次的测量值为模糊集合,求出测量值之间的相近程度和一致性测度 ,然后基于信噪比定义一致可靠性测度并得到融合公式。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已有信息, 使评定结果更加可靠,并且在计算中不必引入假设信息,从而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应用JAVA软件运行结果表明,该评定方法可靠性高,计算结果精确。

1 算法描述

1.1 信息融合的原理

各种测量结果的误差来源可能是多源的,如测量人员、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环境等。信息融合就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通过测量得来的和己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合理分配权重,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结果。信息融合就是获得的多源信息,根据一定的准则加以分析、综合以得到所需的估计结果,以使获得比单一信息源更准确、更完整的估计。

1.2 信噪比信息融合

信噪比,原指一个电子系统或者电子设备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具体到测量中,可以认为信号是来自各自测量的均值,噪声指标准差。

1.2.1 贴近度矩阵

假设有n个测量对象,分别对某一对象进行测量,设第i个测量对象k时刻的测量值为:xi(k),i=1,2,…,n。

我们把各测量值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根据模糊数学,可以用贴近度来度量两个模糊集合之间的相近程度。现采用最大最小贴近度来量化各测量值在同一时刻观测值的支持程度。

定义1:k时刻测量值i与测量值j的贴近度是:

1.2.2 信噪比融合方法

一致性ri(k)测度仅反映了在某次测量,测量值i与其他所有测量结果的接近程度。虽然在某次测量一性测度ri(k)很大,但并不能说明在整个测量区间上测量值的可靠性高,即测量值还存在其他误差来源。考虑在整个测量区间的可靠性 ,定义k时刻测量值i一致性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某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方差较小且一致性均值较大,表明该次测量结果有较高的可靠性,在信息融合中应具有较高的比重。因此可用信噪比(均值与方差之比) 来描述一致性可靠程度。

定义4:k 时刻测量值i的一致可靠性测度为:

基于信噪比的一致可靠性测度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各次测量值在所有测量结果中所占有的权重。因此利用一致可靠性测度进行信息融合,得到k次所有测量值的融合结果是:

2 实例验证

弓高弦长法对不完整圆、大直径或其他直接测量直径较困难的几何产品进行直径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弓高弦长法正属于多个测量源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问题。如图1所示的零件,利用弓高弦长法测得的数据,用基于信噪比信息融合评定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求得本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并与其他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相比较。

2.1 弓高弦长法数学模型

如图1,在ACO中,AO2=AC2+CO2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影响时,整理后可得数学模型为:

根据《GUM》规定,当全部输入值xi彼此不相关或独立的情况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时, 灵敏系数为:ρi=。本例输入值按照相互独立条件,分别是x1=l、x2=h。

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现在利用某机床主轴的直径为例,证明本方法在计算直径测量不确定度时适用性。按照图1所示方法测量机床主轴某一横截面,利用卡尺弓高弦长测量法,固定弓高为22.36mm,测量条件为20℃,在20℃下温度带来的不确度分量可以忽略不计,采用标准千分尺作为测量仪器。重复对同一横截面弦长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1:

根据式(1)至式(6)在JAVA软件中编写程序,其流程图如图2。

在JAVA软件中建立对话框,如图3。其中“允许不确定度”中是本次测量允许不确定度的上限,在“参数输入”中输入测量数据,在“测量方法”中选择信躁比信息融合,点击“融合计算”后在“融合结果”中会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运行以后可以得到如图3的界面,运行结果显示扩展不确定度的值是:mm。

2.3 测量不确定度的比较

在测量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对该主轴的相同位置直接测量直径,通过统计方法中的A类和B类评定方法,A类和B类评定方法,再利用基于信噪比信息融合方法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得到的三种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比较(mm)

[评定方法\&信息融合评定方法\&A类和B类评定方法\&直接测量的A类和B类评定方法\&计算结果\&0.060\&0.072\&0.054\&]

从评定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方法和直接测量数据得到的不确定度类评定结果很接近,结果优于弓高弦长法的A类和B类评定方法。本文的评定方法可以对不便于直接测量的不完整圆、大直径等工件提供一定的参考。

3 结论

本文针对弓高弦长法机床主轴直径进行多次测量,应用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集合定义了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相近程度和不同测量值一致性测度,基于信噪比定义了一致可靠性测度并得到信息融合公式。JAVA软件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 傅志忠.浅谈测量不确定度及其评定[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8:25-26.

[2] 吕晓娟,黄美发,孙永厚.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不确定度评定[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9:34-36.

[3] 万树平.基于信信噪比信息融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8,1:178-181.

量比的应用篇(5)

近几年,新型混凝土层出不穷,有不少新品种的外加剂也相继问世,各种掺合料被开发利用后变废为宝,其中粉煤灰和外加剂的应用也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在普通混凝土中掺人粉煤灰和外加剂是混凝土材料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途径之一,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就高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作如下分析介绍。

1工程实例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一生产楼工程,建筑面积为24575m2,高度为116.8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

1.2混凝土材料选用

水泥:水泥为42.5级矿渣水泥,R3=25.3MPa,R28=51.7MPa。

砂:水库库区河砂,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细度模数为3.2。

石子:5~31.5mm碎石,单粒级合格。

外加剂:HPCA-600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粉煤灰:干排II级粉煤灰,其性能配比见表1。

1.3配合比要求与试配

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8,泵送坍落度140~160mm缓凝时间5~6小时。不同方案的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见表2~4。

表1粉煤灰的性能配比%

1.4 施工现场配合比与工作性

工程实践证明,施工现场配合比应按2#水泥配合比执行。现场实测,坍落度为160mm,容重为2385kg/m3凝结时间:初凝为6小时40分,终凝为10小时55分。28天抗压强度结果见表5。

现场观察到高掺量粉煤灰及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好,流动性大,无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水平泵送55m(3个弯管),垂直泵送45m(3个弯管),泵送一次成功,泵送性能良好。

现场制作的抗渗混凝土试件在2.5MPa水压下,渗水高度平均值56mm。在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最大温升的峰值,降低了内外浇注房的温差,从而减少了早期热裂缝的出现机率。由于其后期反应持续时间长,混凝土降温速率低,避免了在降温过程中出现的温差过大现象。从混凝土强度可以看其质量均匀性得到很大改善,从而减少了混凝土温度裂缝。

表5 基础底板28天混凝土强度

1.5力学性性能

普通粉煤灰混凝土尽管后期强度高,但其早期强度低,且粉煤灰掺量越大,早期强度下降越厉害。这是普通粉煤灰混凝土的主要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应用范围。但从表2~4可以看出,粉煤灰用量占胶凝材料总量25%~40%的采用高掺量粉煤灰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不但后期强度相当高,而且关键的是早期强度也明显提高,7天强度基本接近基准混凝土强度值,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很好地解决了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问题。即使粉煤灰掺量高达40%,其28天设计强度仍可达到设计要求。从施工现场可以看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且有更大的安全储备。

根据对粉煤灰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分析,还应该注意其变形性能和耐久性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所谓高掺量粉煤灰取代水泥量应控制在30%左右,超量系数应控制在1.5左右这样不但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 耐久性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耐久性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混凝土使用寿命要求混凝土要具有高抗渗性、强耐腐蚀性和能自愈本身内部病态三个方面的要求。而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出色地具备了上述要求。采用高掺量粉煤灰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使水灰比大大降低,无离析泌水现象,内部微结构均匀密实,界面过度区改善并且抹面性能好。

目前生产的水泥含碱量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粉煤灰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水泥熟料,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粉煤灰水化消耗大量的Ca(OH)2,混凝土中耐蚀成分增多,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有比基准混凝土大得多的耐化学腐蚀能力。另外,大体积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优越性前面已介绍。因此,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总是令人满意的。

3结束语

高掺粉煤灰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制备的中等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好,后期强度高,安全储备大,耐久性优异。与普通粉煤灰混凝土相比,其早期强度有明显的改善。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具有增韧降脆的作用,减少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降低了混凝土中的含碱量,起着延长结构寿命,确保结构安全的积极作用。

量比的应用篇(6)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目前,据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线的小流量输油泵共有693台,总装机容量约98.6×lOkW,其中铭牌效率大于80%的高效泵有432台,占输油泵总数的50.8%,总功率约为63.3×10kW。但是,小流量输油泵在输油工程中的应用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通常在遇到穿越段或者一些难点工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钢管,这边是我们文中即将要论述的大管径管线,管线除钢管外,上管时在钢管内部全部用钢筋混凝,在外壁采用的是涂层保护。两种装置,两种原理,却达到相同的目的,我们即将探讨两种装置在应用上的不同。

二、 大管径管线的应用研究

(一) 大管径管线的防腐问题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际的应用界,大家通过大量试验和实地考察后,在经济分析和技术方面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即使高性能混凝土也容易产生细小裂缝,从而会导致混凝土防护层厚度的大量减少,同时也会导致氯离子的渗透路径减少。实际的输油过程中,我们很可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采用有机涂料通常难以阻隔氯离子的渗透,因为涂层并不是完整无损并且致密无孔的,如此一来,环氧涂层钢筋的防护期便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被动防腐"加速钢筋腐蚀隐患的消除。

(二) 大管径管线的保护

这里,我们以大管径管线阴极保护为例,对管线施工及检测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在施工设计时,考虑钢管用成组安装25Kg/支,33Kg/支,66Kg/支三种规格的锌棒状阳极。选择50m PCCP管为一个保护单元,并在两侧管下方各布置一条规格为21.750×29.5mm的锌阳极带,将锌带两边的钢芯焊接在管道上,选择特定填包料包在锌阳极外。

在施工中极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无法测得钢管道的自然电位。原因主要在于PCCP管道在焊接上锌带阳极后,管道之间的橡胶圈并没有保证电绝缘,只有密封作用,从而不能使得钢管和PCCP管之间的短路。二是由于地下土质松软而增加了阳极地床的施工难度,从而锌带阳极沟在无法形成的状况下,阴极保护施工与现场施工之间的配合就出现了问题,锌带难以放置到预设计的管道下方。总之,无论出现那种问题,在现场安装时都要依据实际测得的技术数据,征求技术人员意见以及建立、业主等利益方的同意,且在符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改进管道施工,保证带状锌阳极在管道两侧的成功设置。

三、 小流量输油泵的应用研究

据统计,高效泵功率仅为总装机容量的37%,输油部门通常被看做一个用电大户,倘若全局泵效在输油工作过程中的平均值可以提高一些,哪怕是1个百分点,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虽然小流量输油泵相对大管径管线而言,具备结构合理、维护方便、性能优良、并且运行效率高的优点,但是价格昂贵,并且设备的备件很难通用。本文就小流量输油泵在结构和运行等方面做一些初步研究。

(一) 结构特点

为便于更有针对性地论述,我们选择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梯森泵进行研究。从总体的外形构造看来,泵盖和泵体是一体的,上、下流道对称,整体展现的是一种双涡壳式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输油泵在运行时产生的径向力。主轴横贯设备中,入口和出口均位于轴心线下方并分布在两侧,这样便可以保证进行日常的维护操作时并不需拆卸进出口管路

(二) 运行维护

与大管径管线一样,小流量输油泵也需要机械密封。首先是在弹簧的安装之前要进行旋向的检查,遇到右旋转时,务必保证要安装在右旋转的机械密封上;其次是要及时抽吸介质循环自冷,通常正确利用泵壳压力侧的循环管道,从而改变节流孔板内的孔尺寸,保证冲洗液流量的获得,满足在机械密封实现冷却散热效果的需要。然后在机械密封组装工作完成后,对调整垫片实施外部厚度的定位工作,以防止运转时发生轴向转动的风险。

另外,在运行维护时,好要考虑轴承。轴承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承受轴向力,同时还对轴向申量进行控制,在对轴承进行时应组装时要保证0.05mm的轴向间隙这个间隙保证嵌入轴承里外侧的足够距离。但在轴承运行时间比较久的情况下,推力球轴承很可能会面临严重磨损的状况,应及时更换。

我们还可以从轴承箱配置的视镜中审视油状况,当油位超过视镜的一半时,我们确定为合格。将恒油位注油器加满油,作用便是在于能够保持油箱的油位相对固定,可以一直维持正常的高度。在输油泵运行过程中,只需要关注注油器,当其中的油位降至一半后,应马上注油。

结语

在当前背景下,大管径管线与小流量输油泵同是我国输油的主要装置,对比研究二者对提高输油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大管径管线和小流量输油泵两种装置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流量输油泵结构合理、维护方便、性能优良、并且运行效率比较高;而大管径管线的结构不尽合理,维护起来特别不便,而且性能一般比较难以控制,运行效率难以保证。二是大管径管线比较廉价,最为平常,其原理最容易被人掌握;而小流量输油泵相对昂贵,一般需要进口,而且相配套的零件都很难在市场上找到适配对象;三是大管径管线在底下,小流量输油泵在地面上。

输油效率是输油装置的生命,同时关乎国家石油战略,分析大管径管线与小流量输油泵的工作原理,进行对比研究,当然本文只是理论探讨而已,我们还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得出数据,并对数据结论进行拓展分析,找出效率的差别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斌.国内外输油泵的结构特点和维护要点[J].油气储运,2010(09).

量比的应用篇(7)

住院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各住院科室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利用秩和比法(RSR)对某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各住院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统计报表。

1.2 方法与步骤

评价各住院科室医疗质量着重考虑:出院人次、治疗有效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病床工作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入院诊断符合率7项指标,采用秩和比法(RSR)[1]进行评价。

1.2.1 将各评价指标按数据大小编秩序,计算各住院科室的秩和比RSR=ΣR/(m×n),其中m为指标数(7),n为科别数(18)。见表1。表1 某医院住院科室医疗质量评价科 别治疗有效率(略)注:1.除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低优指标外,其余指标均为高优指标;2.括号中数据为秩序

1.2.2 确定RSR分布,以y为自变量,RSR为因变量,计算回归方程RSR=A+By,见表2。表2 RSR的分布(略)

本例R=18,r=0.9475(RSR与y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根据表2中的RSR和y值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回归参数,a=-0.1158,b=0.1248。由此,

RSR=0.1158+0.1248y

1.2.3 合理进行分档,见表3。表3 RSR的排序与分档(略)

1.2.4 进行Bartlet检验和方差分析

方差一次性检验:χ2=4.869,χ20.05(2)=5.991,P>0.05,方差一致。方差分析:F=20.61,F0.05(2.15)=3.68,P<0.05,各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讨论

由表3可以看出,按最佳分档原则,分在上档的是耳鼻喉科、口腔科、小儿科,分在中档的分别是外3科、内5科、中医科、外2科、外1科、眼科、内4科、内1科、产科、妇科,分在下档的是外4科、内6科、内3科、内2科、外5科。

从平均结果看,医院18个科室医疗质量较好的小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的平均病床工作日长,床位利用率高。在病种方面,小儿科主要是上呼吸道病和消化系病,这些病发生在幼儿身上基本上都是治愈,而耳鼻喉科属于专业病区,它的病种比较单一,因此治疗有效率也高。故这3个科室的综合评价为全院之首。而医疗质量较差的外4科是属于神经颅脑外科,因危重病人多,住院时间长,病死率也高,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外4科收住院病人不够紧凑,出现空床多也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内6科是高干病区,住院的病人所患疾病大多为老年性疾病;内3科是神经内科,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多;内2科是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多;外5科是肿瘤科;这5个科室的病人的体质相对较差,抵抗力也低,使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治疗有效率低,而且它们的病床利用不够充分,病床周转慢,因此,相比之下医疗质量较低。而医疗质量处在中等水平的科室有10个之多,它们的各项指标都没有太突出,都处在中等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该院某年住院科室的医疗质量总体处在中等水平,但还有潜力可挖,特别是分在中档的“三甲”重点科室外1科、外3科、内4科和分在下档外4科、内3科、内2科、外5科,如果能够找出差距,发现不足,发挥本科室的优势,相信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是很有可能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三级甲等”医院的总体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要主动适应医疗市场变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方便低价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占领医疗市场,使有限的卫生投入创造出最大的综合效益。

秩和比法是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利用它进行医院各住院科室医疗质量的评价,弥补了单项指标评价之不足,避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该方法统计处理可靠,计算方法简便,囊括性强,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评价结果既可以按类别分等级,又可排位次,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一种好方法[2]。

量比的应用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骨科择期或急诊手术患者60例,手术时间均超过4 h,其中关节镜手术38例,单侧股骨干骨折一处、胫骨骨折两处手术或单侧股骨干骨折两处、胫骨骨折一处2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正常剂量组(N组)30例,局麻药为0.75 %盐酸布比卡因2 mL+50 %葡萄糖1 mL;大剂量组(S组)30例,局麻药为0.75 %盐酸布比卡因3.5 mL+50 %葡萄糖1 mL。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患侧卧位下L2-3用18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以阻力消失、注气试验阳性、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确定穿刺成功。成功后继续用26G腰穿针斜面向头侧,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引导穿破硬脊膜到达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见有脑脊液流出后吩咐助手将手术床调整为头高脚低45°,N组以1 mL/10 s的速度注入0.75 %盐酸布比卡因2 mL和50 %葡萄糖1 mL混合液;S组以1 mL/10 s的速度注入0.75 %盐酸布比卡因3.5 mL和50 %葡萄糖1 mL混合液,两组患者拔出腰穿针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 cm,10 min后平卧,同时观察注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下肢感觉变化。

1.3 观察指标 麻醉中用菲利普监护仪监测Bp、ECG、HR、SpO2,记录注药后的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腰麻维持时间、术中追加局麻药剂量。麻醉显效时间为患肢发热或发麻。运动阻滞效果评价分级:0为术中疼痛,肌肉僵直,牵拉反应重,辅以静脉镇痛药勉强完成手术;1为术中有轻微疼痛,肌肉紧张,有牵拉反应;2为术中无疼痛,肌肉松弛,有轻度牵拉反应;3为术中无疼痛,肌肉松弛,无牵拉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术中输液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与N组比较麻醉显效时间、运动阻滞、腰麻维持时间、术中追加局麻药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x±s)

3 讨论

本文所选病例骨科情况复杂、创伤较大、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骨科医生对麻醉肌松的要求较高,基于此情况,笔者尝试用大剂量盐酸布比卡因腰麻,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满意的肌松,没有增加麻醉的危险性。最高麻醉平面低于T8,原因如下:(1)麻醉平面与注药速度密切相关,有学者提示在用盐酸布比卡因进行腰麻阻滞的注药速度在10~20 s(1 mL/5 s)较安全有效,30~45 s(1 mL/10 s)的平面可控性优于10~20 s,而且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较长,实验证明S组未追加硬膜外局麻药,血流动力学改变更小,心血管状态更稳定[2]。(2)腰麻麻醉平面的高低与体位有密切关系,S组在头高脚低45°体位下注入重比重盐酸布比卡因,局麻药向患者尾侧扩散,大多显效在单侧患肢,仅患肢血管扩张,对循环影响轻微,单侧腰麻又可以显著延长麻醉维持时间。S组硬膜外腔未用利多卡因,既节省用药又减少了局麻药中毒的可能。笔者对S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未出现任何麻醉并发症。

综上所述,针对复杂、手术时间长的骨科手术,用大剂量盐酸布比卡因以正确方法给药是安全的、可行的。

量比的应用篇(9)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09-04

Abstract: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ake the traditional photogrammetry from the dependent on large number of ground control points,thi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at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make Accuracy analysis of 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in 1∶1 000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and discuss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control point layout through experiments.All of those provide a reli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application in 1∶1 000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

Key Words: POS supported aerial triangulation; Control point layout; Optimal decision; Accuracy analysis

近几年,将POS系统应用到航空摄影测量领域成为研究热点。POS系统主要由GPS和IMU两个核心部件组成,GPS 用于获取影像的空间坐标,IMU 用于记录三个姿态角,将POS系统与航摄仪集成在一起,通过联合解算可以直接获取到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

PO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包括:

(1)直接定向法(Direct Georeferencing,DG)[1],采用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得到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实现无需地面控制点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2)辅助定向法(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ISO)[2],即将POS系统获取的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作为带权观测值参与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进而得到每张像片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

该文重点研究了POS辅助定向法满足1∶1 000成图精度的像控点布设方案,为项目的进一步执行提供技术参考。

1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1.1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国际上也称为ISO(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是将基于GPS/IMU 组合系统直接获取的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作为带权观测值参与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获得更高精度的像片外方位元素成果。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实际使用时,是将GPS/IMU获取的位置和姿态数据代入到空三运算中,利用像片匹配的连接点和地面控制点等辅助数据,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结果。国际上大量实验证明,即使仅用像片连接点,而不用地面控制点进行联合平差,也能大大提高GPS/IMU获得的外方位元素的精度,尤其是高程的精度和稳定性。如果再加入地面控制点,则整个模型非常稳健,计算结果的精度接近于常规空三结果。有研究结果表明,仅用1个地面控制点就达到很高的精度,使用2个地面控制点精度进一步提高,当加到3个、4个地面控制点时,精度虽有提高但已不明显,因此考虑到粗差的检测以及整体的稳定性,一般在测区4角加入地面控制点比较合理。

1.2 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对大比例尺图件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POS辅助空三加密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空三加密的缺陷,不仅改变了过去先进行航摄、接着对外业的像片控制点进行测量 ,最后进行内业的空三加密工序流程,而且提高了精度,减少作业的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最终实现数字摄影测量的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将空三加密成果精度得到提高,使大比例尺成图精度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有了更高的保障。所以,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技术更加完善,其应用即将更加广泛。

同时,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解决了西部困难重重的地形复杂地区,无法进行外业控制测量的难题,使得测绘小比例尺图件成为现实。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国所有的疆域上不再有测绘者不能测量的地方,使航空摄影测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实验研究

2.1 项目概况

新疆测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形以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为主。测区东北部多为山地,海拔较高;其他地区以山间平原盆地和低矮丘陵为主,地势比较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地形类别以平地、丘陵地为主,包含部分山地。

该实验数据选用新疆项目所获取的航空影像,采用PO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所使用的相机为UCXp相机,相机焦距为100 mm,CCD面阵像元数为17 310×11 310,像元尺寸为6 um,设计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08 m,相对航高为1 330 m。该实验选取了5条航线,每条航线约27张影像,共计133张影像。空三加密采用常规空三, POS辅助空三四点法、五点法、六点法进行区域网平差计算。

空三加密处理采用航空数据处理空三加密软件PixelGrid,其平差模块是国际上公认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软件PATB。该实验主要结合项目探讨分析在1∶1 000大比例尺测图情况下POS辅助空三的加密精度以及像控点布设的最优方案。

2.2 常规空三加密实验

常规空三加密处理使用控制点布点方案如图1所示。

规范(GB/T 23236-2009)要求的加密精度[3]见表1所示,该实验得到的常规空三加密处理精度见表2所示。

2.3 POS辅助空三加密实验

将解算得到的每张影像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作为空中三角测量的附加观测值导入到PixelGrid空三加密软件中参与区域网平差,分别采用四点法、五点法、六点法作为定向点,其余作为检查点,进行平差。

四点法:将4个控制点布设在实验区的四角。如图2所示。

五点法:将其中4个控制点布设在实验区的四角,一个控制点布设约中间位置。如下图3所示。

六点法:在四点法的基础上,实验区中间航线的两端各加布一个像控点。如下图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POS辅助空三加密对于该测区采用五点法即可满足我国规范对于1∶1 000比例尺丘陵地地形的精度要求,且加密精度与常规空三加密精度相差不大。从而可以得到在航线方向的跨度20条基线,旁向跨度5条航线时布点,采用五点法即可达到要求的精度。

此外,在实验区5条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航线条数,采用POS辅助五点法进行空三加密实验,以得到满足精度要求情况下的最佳像控布设方案。

从表4可以看出增加航线数测区精度会有明显下降,在旁向8条航线、航向每隔约20条基线布点是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但增加到9条航线就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了。

2.4 实验结果

该实验针对采用UCXP数码相机,丘陵地形,并满足1∶1 000比例尺的成图要求的测区进行论证。通过对整个试验过程的回顾,事实证明,区域网规模为5条航线,27条基线时,采用POS辅助空三加密,布设5个控制点就能够达到规范所要求的精度,所得到的加密成果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应用。在航线增加到8条航线时,航向每隔20根基线布点也可满足规范精度要求,但是该项目在作业时为了保证精度没有大规模的采用这种布点方案,只是在丘陵地区进行了小区域实验分析,大规模区域布点以及复杂地形应用还需进一步进行应用实验研究。

3 结语

机载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对于我国测绘行业来说发展时间还不长, 相应的技术规范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其在机载 PO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区域网划分和布设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4]。通过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是一种实用、经济的摄影测量加密方法,为航空摄影测量开辟了新的前景。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满足平地、丘陵等地区精度要求的同时,也可减少空三加密的繁重野外控制工作,很好地解决山区、森林等困难地区的布点、刺点、测量困难大等问题,缩减成本,提高作业效率。该文是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POS辅助定向法取得了较理想的精度。该文只是结合公司实施的项目进行了一次应用实验工作,希望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各种测绘项目之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19-2011,IMU 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量比的应用篇(10)

[中图分类号] R73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0-0016-03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rarubicin with different do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ZHANG Zhongqiang WU Tao YU Hongtao HE Jinzhao

The Second Medical Department of Heyu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rarubicin with different do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Methods All 113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rom February 2008 to September 2011 in our hospita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 = 57)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56) according to the drug the chose while in hospital,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irarubicin 20 mg/(m2·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40 mg/(m2·d),the clinical effect and untoward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plete response rat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ere 39.3%,92.9%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29.8%, 80.7%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ot ease rate was 19.3% in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7.1% in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untoward effect was 94.7%, was higher than 78.9%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Larger dose pirarubicin can increase the clinical effect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but also increase the emerging of untoward effect, so the using of pirarubicin needs considering the circumstance of patients.

[Key words] Pirarubic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linical effect; Dose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因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至其他器官和组织[1]。急性髓系白血病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具有高度异质性疾病群。TA方案(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常用的临床化疗方案,具有临床效果好,毒副作用低等临床优点,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2,3]。吡柔比星进入细胞内后迅速分布于细胞核,抑制DNA聚合酶α和β,阻碍核酸的合成。药物嵌入DNA的双螺旋链,使肿瘤细胞终止在G2期,不能进行到细胞分裂期,导致肿瘤细胞死亡[4]。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吡柔比星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08年2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13例,其中男76例,女37例,年龄27~73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以及骨髓象。根据国际上常用的法美英FAB分类法将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分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 = 57)和观察组(n = 5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白血病发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TA化疗方案,在用药期间均给予一般治疗,如保肝、镇吐、补液、营养支持等。两组患者均给予阿糖胞苷(哈尔滨博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40)150 mg/(m2·d),治疗7 d,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06)20 mg/(m2·d)治疗,用药3 d;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40 mg/(m2·d)治疗,用药3 d,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4~21 d,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内科学》(第7版)的评价标准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缓解。完全缓解: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粒Ⅰ型+Ⅱ型≤5%,无Auer小体;部分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血象、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未缓解:患者未出现相应改善甚至恶化。计算患者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人数+部分缓解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FAB分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9.3%、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9.8%、8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未缓解率为19.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其中骨髓抑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发热、出血等,对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采用集落刺激因子、抗感染、输血等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白血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白血病其本质为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脏、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因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5]。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首要目的是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在此阶段中,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6]。其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药物足量、足疗程进行治疗,分析显示,白血病的临床缓解程度与患者临床用药的剂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剂量越大,其临床效果越好,患者达到的缓解时间也就相对越短,缓解持续的时间就越长,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好[7,8]。

目前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方案为TA方案,主要药物为阿糖胞苷和吡柔比星,二者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毒副作用较少。阿糖胞苷为一种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阻断细胞DNA合成,最终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其对于白血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9]。而吡柔比星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因其作用具有非特异性,因而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类肿瘤的化学治疗[10],其作用的主要机制为抑制DNA聚合酶α和β,阻碍核酸的合成。药物嵌入DNA的双螺旋链,使肿瘤细胞终止在G2期,不能进行到细胞分裂期,导致肿瘤细胞死亡,与阿糖胞苷联合应用时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吡柔比星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研究发现,增加剂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加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但较大剂量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这与理论上是符合的。分析显示,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而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病情严重者,可以给予较大剂量的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各项辅助治疗,减轻不良反应的出现,使患者获益最大。骨髓抑制是多数化疗药的常见毒性反应,大多数化疗药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使周围血细胞数量减少,较常见的药物如阿霉素、泰素、卡铂、异环磷酰胺、长春碱类等。

综上所述,阿糖胞苷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增加吡柔比星剂量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但是也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权衡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蒋慧. 急性白血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2011,32(2):176-180.

[2] 刘静.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10 (5):297-298.

[3] 宁长荣. 大剂量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复发难治白血病5例临床体会[J]. 实用肿瘤杂志,2008,22(1):71-72.

[4] 左彩莹,刘延方,孙慧,等. 以吡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2例临床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6):516-518.

[5] 林淑华. 不同剂量吡柔比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38-139.

[6] 向恢晖,李玛琳,翁稚颖. 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新药研发综述[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30-33

[7] 乔晓晨,吕智,冯毅. 低剂量吡柔比星协同TRAIL高效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8-10.

[8] Tavil B,Aytac S,Balc YI,et al. Fludarabine, cytarabine,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nd idarrbicin (FLAGIDA)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poor-prognosis acute leukemia: the Hacettepe experience[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10,27(7):517-528.

量比的应用篇(11)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摄影测量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摄影测量技术由模拟测量的形式逐步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应用阶段。航空摄影测量以其具有测量技术灵活,测量速度高、高效等特点,并适用范围广泛,越来越多的被许多工程测量以及领域等需求。本文将以湖南省某地区为例,介绍低空数码航空摄影在大比例尺山区地向测绘中的应用,探究并总结了航空摄影测量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相关特征。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优势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平台主要以卫星与航天飞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可见光、微波、重力等研究性质传感器作为研究基础,以此才能处理好与其技术相关的地理空间信息研究活动。其具有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实现较大范畴内的区域信息共享,对信息、数据、资源的数字化应用非常灵活等优势。而且由于高质量的数码相机还能够实现一些严峻天气条件下的摄影记录,对于地形测量的效率以及周期等都有一定的保障。另外,它与传统观测、测量技术相比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不论是我国还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航天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都非常重视。如今,使用航空摄影进行地形测绘应用中,不仅摄像机使用数码摄像机,克服过去胶片摄像机在测量应用中的局限,而且在使用航空摄影进行地形测绘应用中也越来越多的引入一些现代通讯以及定位技术等,一般经常会与GPS 差分定位以及惯性导航等现代通讯技术进行结合应用,使航空摄影地形测量的应用具有更大的测量应用优势。随着近些年研究成果的逐步突破,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诸多领域之中。如国防建设、铁路交通事业、观测作业等方面。

低空数码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

本文将以湖南省某地区为例,介绍低空数码航空摄影在大比例尺山区地向测绘中的应用。本次作业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 航摄资料有两种:1:3000

比例尺黑白航片和1:5000 比例尺的真彩色航片,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测绘1:500 比例尺地形图并利用1:5000 比例尺的真彩摄影资料制作正射影像。测绘总体方案如下:

2.1 测量地形概况

该测区位于湖南省某地区,属于山地地形并且气候测量条件较恶劣,常年多雨雾天气,测量的地形面积与最终测量成图的比例尺均较大,成图比例1:500。

2.2 航空摄像

本次航空摄影采用动力悬挂滑翔三角翼作为航摄系统的飞行承载平台,航摄相机为三千九百万像素,专为航空摄影和工业测量而设计的高分辨率中福面数码专业量测相机, 凝聚惯性导航、GPS空间定位、自动化控制等高科技成果的全自动三轴航摄相机姿态实时纠正云台, 从而使航摄相机保持相对稳定, 保证了拍摄质量。

2.3像片控制测量

对于运用航空摄像测量技术进行该地区地形的测量中对于像片的控制测量主要是为了通过将航空拍摄过程中所拍摄的资料和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信息相互结合,从而通过对于航空拍摄资料和地面额测量之间关系换算实现对于该地区地形的真实地形特征以及情况进行反应记录。像控点按区域网布设平高点,基线间隔为4 条。像控点测量是在测区基础控制网下采用GPS RTK进行。一般情况下对于像控点中的外业控制点要设置在地形道路的拐角或者斑马线等一些具有明显特征与参照物的地方,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注意对各控制点的位置关系,并绘制点位图,以便内业加密时能够准确量测。

2.4空中三角测量

在使用航空数码摄像器材进行地形测量中,对于航空摄像所拍数码影像的内定向设置不需要通过人工操作与干预,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实现自动化的计算与生成。经过人工选择连接点以完成相对定向、模型连接、航带连接,连接点和像控点的点位需反复调试,使其满足1∶500比例尺地形图航测空三加密的各项限差要求。

内业采集、编辑内业采集和编辑在基于MicroStation进行二次开发的1∶500航测成图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和编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果质量。采集时在保证影像清晰的情况下尽量放大影像,同时降低手轮脚盘的灵敏度。立体采集时除等高线水涯线采用手画线方式外,其余线状地物均准确切准每一个线节点以提高采集精度。无房檐的砖房应切准底边线,瓦房切房顶边缘,由外业改正房檐,同时规则房屋启动自动直角化功能,以避免在编辑时移动房屋角点。应仔细采集窨井、电杆等细小地物,以减小野外补测的工作量。因阴影、遮挡等原因不能准确定位和定性的地物地貌做好标记。在编辑地物、地貌时尽量不移动其平面位置,确保精度。

2.6野外调绘及修补

野外调绘及修补测考虑到本试验区人工地物较少的特点,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先内业后外业的成图方法成图。野外调绘以回放纸图为工作底图,利用RTK、全站仪、圈尺等工具进行地名调注、房檐改正,补调隐蔽地物,新增地物和采集丢漏的地物,纠正内业采集错误的地物,并对已成图结果进行全面核查、修改和精度检验。1∶500地形图要求精度较高,仅靠改房檐是达不到精度要求的,图上的房檐只能作参考,要大量实量边长和拴距确定建筑物的准确位置。无法准确拴距定位的地物、铺装路面高程等采用RTK采集。测量结果与内业采集数据进行比较,平面点位中误差为:18cm, 高程中误差为:26cm,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本次测绘从航空摄影到最后成图只用了15天时间,高效、快速的完成了任务。

3、结论

回顾过去,城市航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我们为所取得斐然业绩的今天而自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航测经历了从模拟测绘时代向数字测绘时代的跨越,正积极朝向信息化测绘时代迈进。使用航空摄像测量技术进行大比例尺的地形测绘实施中,不仅可以高效、准确、快速的完成地形测绘操作,与传统的地形测绘技术相比测绘成本也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航空摄像测量技术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通信技术的发展,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发展目标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城市航空摄影测量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