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秸秆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6 16:01:29

秸秆市场分析

秸秆市场分析篇(1)

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353.5万吨,秸秆来源主要为小麦、玉米、水稻等,总量约439.8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99.3万吨,产生秸秆约238.8万吨;玉米产量125.9万吨,产生秸秆约168.7万吨;水稻产量20.1万吨,产生秸秆约22.3万吨;红薯、大豆和其他杂粮等秸秆产量约10万吨。(河南省秸秆资源调查,草谷比:小麦1.2、水稻1.1、玉米1.34) 

2粮食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2.1小麦秸秆利用途径及情况分析 

小麦是新乡的主要夏粮作物,种植面积约433万亩,夏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难度相对较小,秸秆资源利用率在95%以上。 

新乡小麦秸秆利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高留茬秸秆还田。新乡地形多为平原,地势平坦,机械化收割占播种面积的95%以上,秸秆还田85%左右。小麦秸秆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肥力、加强保水性,同时有利于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对促进农业持续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但秸秆还田过量后不利于农田耕作保墒;易发生出苗不齐、出芽率低、缺苗、断垄等问题,秸秆腐烂过程中需大量氮肥,应增加氮肥施用量,秸秆还田易加重病虫害发生,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玉米等秋季作物减产;二是小麦秸秆回收。新乡小麦秸秆回收后主要用于造纸。少量用于饲料、能源等。由于技术成熟,小麦秸秆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被造纸企业大量采用,极大的提高了秸秆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目前小麦秸秆回收量不足秸秆总量的10%。据调查,小麦秸秆回收企业、场地较少、秸秆回收设备不足、劳动力短缺、农忙时间紧张等是制约新乡小麦秸秆回收工作的主要因素。 

2.2玉米秸秆利用途径及情况分析 

新乡玉米种植面积约301万亩,玉米秸秆资源利用率在90%左右。新乡玉米秸秆以还田为主,部分青贮用作饲料,少量用于炊事能源、高温堆肥等。 

2.2.1玉米秸秆还田 

新乡玉米机械化收割占播种面积的95%以上,大部分直接切碎还田,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大大缩减了作业工序,节约了劳动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蓄水抗旱能力,控制了杂草生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但在干旱年份,铺在田面上的碎秸秆影响浇水,同时,麦播耕地主要采用悬耕,耕深10~15cm,对秸秆掩埋过浅,不彻底,影响小麦播种、生长,同时玉米秸秆还田也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机率,增加氮肥施用量。 

2.2.2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 

玉米秸秆经过切碎氨化,进行青贮或微贮后用作牲畜饲料,通过过腹还田的生态方式,在向居民提供优质畜产品的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地力,是一种很好的循环农业模式。但目前新乡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不足5%,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贮资金筹措困难,秸秆青贮季节时间极短(约14天左右),强度大,向广大农户兑现资金非常集中。以一个存栏500头的奶牛养殖场为例。要解决奶牛的饲料问题,需青贮6000吨的玉米秸秆,仅收购秸秆一项费用160万元,加上运输、人工等费用,使养殖企业流动资金捉襟见肘;二是专业青贮自动化收割粉碎机械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尽管近年里,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养殖企业购买农机具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说,专业青贮自动化收割粉碎机械总量仍旧不足。三是当前的耕作制度、农民的生产习惯主要是围绕着增加产量进行的,而秸秆青贮对粮食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加上补贴政策不足,收购价格普遍不高,农户对自家种植玉米用于青贮缺乏热情。 

2.3水稻秸秆利用途径及情况分析 

新乡水稻种植面积约45万亩,主要集中在原阳、封丘、等县,水稻秸秆资源利用率在80%左右。新乡水稻秸秆基本实现全部回收,用于加工草制品,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 

新乡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同时受黄河水位降低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还在不断减少,由于种植地块不够集中,机械化收割在60%左右,其他主要是人工收割。水稻秸秆的工农业利用一是编织草帘,以稻草、麦秆、山草、蒲草等作为生产原料。广泛适应于大棚、砖厂、予制厂、草坪、路面、车皮包装,烟草陶瓷包装,苗木捆扎等行业。二是编制草绳,所生产出的草绳特别适合瓷器、砖瓦、预制件、苗木花草、木器家具、烟草、铸件、麦草等物品的捆扎、防震、包装。三是生产草垫,草支垫适用于货物运输装载加固防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装载加固材料。可完全代替木质支垫,比木质支垫可降低成本百分之七十,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变废为宝的目的。产品广泛适用于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是装载钢坯、板坯、卷钢、管材、各种型村、水泥轨枕、电杆、建筑水泥构件、各种石料及大件货物理想的支撑加固材料。 

水稻秸秆的回收利用,不仅变废为宝,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利用效率,同时对秸秆禁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小结及建议 

3.1小结 

新乡市粮食作物秸秆利用率较高,但除水稻秸秆以回收为主外,小麦、玉米秸秆大多以还田为主,秸秆资源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还应在利用途径上加强引导和投入,带动新乡秸秆产业向高效利用发展。 

3.2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新乡大力推广秸秆资源技术。秸秆资源利用发展趋势良好状态,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对于新乡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建议: 

3.2.1进一步加大机械化还田 

机械化的还田方式是目前最为快捷和方便的直接还田方法,对于地处平原的新乡作用巨大。在推进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机械秸秆还田方式的效率和效益。 

3.2.2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秸秆还田意识 

农业、农机和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秸秆还田工作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使农民深切了解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地效益、增加个人收入、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秸秆市场分析篇(2)

秸秆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推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批复了河北晋州、山东单县和江苏如东3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拉开了中国秸秆发电建设的序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实施了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进而使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迅速发展。

在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环评时,常存在评价重点不明晰、评价内容缺失等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对此类项目环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环境管理部门在决策上提供技术帮助。

一、厂址选择

目前,在以下区域内不宜建设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

(1)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内,城镇居民集中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环境敏感区;环境质量不能达到要求且无有效改善措施的,或者可能造成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不能达标的区域。

(2)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电源点集中的区域。

(3)已建成投运,在建或已批准新建燃煤热电厂的县(市)。除黄淮四市外,原则上,一个省辖市区域内布设1-2个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对已审批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达到上述控制要求的省辖市,暂停受理新申报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环评审批工作。

(4)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区等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

(5)缺水地区。

(6)半径50km内重复建设布点的区域。

(7)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两旁,加油站、油库、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或场所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距离内,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风景旅游区内。

二、秸秆储存环境影响分析

秸秆的集中储存主要存在以下环境影响:

(1)由于秸秆的密度轻,在风沙较大的天气下易飞扬,会对周围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秸秆属可燃物质,集中大量堆存,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3)秸秆遇水受潮易腐烂,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对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秸秆贮存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1)秸秆储料场应进行封闭,并与厂前生产区隔离。

(2)秸秆储存时,应在秸秆晒干后,及时打捆打包,以增大存储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秸秆贮存场四周设排水沟和防雨措施,保证秸秆不受雨淋和避免雨水浸泡。

(3)近距离的储料场应尽可能增加秸秆的收集储存量。

(4)合理优化储存点,避免对重要城镇产生不利影响。

三、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一般应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六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特点,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生产技术与装备要求:

(1)新建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必须采用纯秸秆焚烧锅炉,不得违规掺烧煤、矸石或其他矿物燃料。

(2)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尽量选择高参数机组,原则上项目建设规模不应小于12MW。

(3)采用国外成熟技术和装备,要同步引进配套的环保技术和污染控制设施。在满足我国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其污染物排放限值应达到引进设备配套污染控制设施的设计运行值要求。

资源综合利用:

(1)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做为循环系统补充水,限制取用地表水、严禁使用地下水;在缺水地区生物质发电应采取空冷方式。

(2)秸杆通常含有3%~5%的灰分,以炉渣、灰渣的形式被收集,这种灰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和钙,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因此,项目一般不设灰渣场,锅炉排出的灰渣可直接或经过造粒处理装袋后用作农家肥,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秸秆燃烧灰渣综合利用设施,确保灰渣全部综合利用。

污染物治理:

(1)新建纯秸秆焚烧锅炉,应配套建设布袋除尘器等高效除尘设施。

(2)新建生物质秸秆发电锅炉,参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的污染物控制要求执行,有地方标准的参照地方标准执行。

(3)采用有利于减少NOx产生的低氮燃烧技术,并预留烟尘脱硫、脱氮设施安装场地;按规定安装烟气烟尘、SO2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监控网络联网。

(4)新建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厂内应设置封闭的灰渣临时堆场,炉渣应采取密闭装置储存,除尘灰应袋装或密闭储罐储存,并及时综合利用,避免扬尘污染,原料场须采取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5)做好污染预防、厂址周边环境保护和规划控制工作,按照其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排放源,确定合理的防护距离,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防止对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

四、环境风险评价

秸秆发电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存在于锅炉火点。对秸秆储料场火灾风险评价时,应着眼于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防范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必须考虑风险事故情况下的环境影响,督促企业落实风险防范应急预案,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秸秆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秸秆遇明火时易于燃烧,并可在短时间内通过燃烧扩散,引发大面积的秸秆着火,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高温天气、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秸秆长时间的堆存,会使秸秆发生碳化,从而引起秸秆自燃;发生火灾时,秸秆由于其质量较轻,燃烧的秸秆随意飞散,易于引发其他物质着火,从而导致火势蔓延。秸秆发生火灾时不仅对周围环境产生烟尘污染,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所以,秸秆发电项目应开展安全评价,认真落实安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在秸秆储料场周围设置足够防火距离;秸秆储料场装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室内外消火栓等防火灭火设施;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秸秆储料场装备火灾自动和手动报警装置,以有利于及时发现火情,控制火势蔓延。

此外,要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计划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及分布、应急保护目标、应急组织、应急撤离、应急设施、通讯、应急处置、应急监测等。评价时,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曹建峰。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01)。

[2] 吴根,白丽梅,于洋,牛福生。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1)。

秸秆市场分析篇(3)

二、市场需求及推广前景分析

据调查我省今后仅有30%的稻麦秸秆用于造纸,发电,草编等,约有 70%的秸秆用于还田,而目前稻麦秸秆主要是以焚烧为主, 所以每到稻麦收获季节,农田中“遍地火海,浓烟四起”。 焚烧秸秆造成了资源浪费、熟化了土地、污染了环境,还经常引发火灾。 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械,变废为宝,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识提高, 稻麦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势在必行。 据农业部门介绍,稻麦秸秆以切碎后混合在土壤耕层内为最佳, 而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推广的稻麦秸秆还田机都以整草还田为主,虽可推广应用,但不是市场需求的理想机型。据统计,近年我市7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以每年1000 台左右的速度递增,而与之配套的秸秆切碎还田机尚属空白,以至于形成了有动力而无配套机具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发展。研究开发与大拖配套的双轴稻麦切碎还田旋耕机是今后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我省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研究开发秸秆还田机具及技术,90 年代开始推广应用, 到目前为止,我省稻麦秸秆还田机主要有旱地反转灭茬和水田秸秆还田两类机具。 由于受结构和性能限制,这两类机型都无碎草功能,主要是将秸秆埋入土壤中,在作业中易出现作业负荷大,秸秆覆盖率低的现象,不适应稻麦秸秆旱地切碎还田作业。 虽推广多年,但保有量仍不多,使用甚少。

稻麦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稻麦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水平和农作物产量。 一般 1 亩/年还田稻麦秸秆 500 公斤,可提高地力,对下季作物平均亩增产幅度为5%,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省稻麦种植面积约5650 万亩,全国稻麦种植面积约9 亿亩左右, 如果有 70%的面积使用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每台机器按承担 1000 亩计算 ,仅我省需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4 万台, 全国需推广应用65 万台,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促进了购机户增收,也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1)企业的生产效益。 1JHG-180 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每台售价11000 元, 按每年产 500 台计算,生产成本为9000 元/台,即每年可创利 100 万元,销售利润可达20%,即生产企业效益显著。

2)批量生产经济效益。 年产量为 500 台,每台销售价11000 元, 年销售收入为 11000×500=550 (万元),产品销售成本为9000×500=450(万元),年毛利为年销售收入(550万元)-年销售成本(450万元)=100 万元。 年税金=每台税金×年产量,即 11000×5%×500=27.5(万元)。 年净收入=年毛利-年税金,即 100-27.5=72.5(万元)。 销售利润率=年净收入÷年销售收入,即 72.5÷550=13.2%。产品盈亏平衡分析:根据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B×生产能力 )/(P-V)公式计算。式中:B—为固定成本,工资,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之和;B=560+420+210+260+280=1730 元;P—每台价格,为 11000 元/台;V—单位可变成本,为总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差;V=9000-1730 元=7270 元;Q—盈亏点产量;Q=(1730×500)/(11000-7270)=232 台。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收入:11000×232=47.4 万元;盈亏平衡点产量占生产能力的比例:232÷500=46.4%。上述数据说明, 盈亏平衡点产量仅为 232 台,占生产能力的46.4%,因此 , 该项目的盈利潜力很大。

3)农户使用经济效益。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据农业部门试验证明,每亩还田秸秆 500 公斤后,可相当于施用土杂肥 2500 公斤,碳铵 11.7 公斤,过磷酸钙6.2 公斤,硫酸钾 4.75 公斤,通过试验每亩平均减少开支50 元。

一年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 0.05%~0.23%,全磷平均提高 0.03%,速效钾增加 31.2PPM,土壤孔隙度提高1.75~7%。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不仅可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还可提高地力0.5~1 个等级。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可比传统的沤制还田节省了割、捆、运、铡、沤、翻、送、撒等多道工序,工效可提高 80 倍,成本可降低75%。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争抢了农时,节省了大量的劳动用工。

增加了作物产量。机械化秸秆还田后,改变了土壤理化特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平均亩增产幅度为5%左右。

我省主要是稻麦轮作地区,平均一季水稻亩产650 公斤,小麦 430 公斤。 本项目实施区水稻,小麦产量平均提高约3%,一季亩增产 :水稻 650×3%=19.5公斤,小麦430×3%=12.9 公斤,若我省稻麦秸秆还田有70%使用 1JHG-180 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则全省稻麦生产年增效将非常可观。

4)购机户效益。 该机的作业效率以 6 亩/小时,每天工作9 小时计算,一天可作业 54 亩,一般每年可作业10~15 天,每亩收费 45 元,即一台机器最低毛收入为24300 元/年。 扣除油料、折旧、修理及人工费20 元/亩 , 每年需成本费 10800 元 , 即每年可创收13500 元,购机户不但当年可收回成本,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四、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大型双轴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研制开发项目对提高我市稻麦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召开现场会和项目试验示范,使农民对 1JHG-180 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及使用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秸秆市场分析篇(4)

摘要:为了明确农村种植业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对北京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了各地区的秸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 年北京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和小麦,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4.9%,秸秆利用主要以秸秆还田为主。除家庭燃用、秸秆还田以及养畜等用途外,北京仍有10%的剩余秸秆资源。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郊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北京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39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生物质资源。近年来,一些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加之秸秆的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利用的经济性差和产业化程度低等,导致剩余秸秆处理难[1-2]。研究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增加资源化再利用率也大有裨益[3-4]。赵荷娟等[5]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戴志刚等[6]对中国2009 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养分总量进行评估,同时对秸秆还田配套措施进行了总结。目前对秸秆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秸秆利用数量、利用方式分析以及培肥土壤的方面,而分析、评价典型地区秸秆利用现状以及技术发展的研究工作较少[7-9]。对于农业经济状况较好、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较快的北京市而言,其秸秆资源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而对于这一方面缺乏技术集成与示范以及针对具体农村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因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如何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这对于中国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1 数据来源与估算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通过农业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与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和村的主要干部进行访谈,所获信息可以充分反映和代表当地的总体发展情况。实地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共获得190 份有效农户问卷调查表。资料收集来源于农业统计报表等,主要是2012 年北京市农业统计数据、统计年鉴和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

1.2 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作物秸秆是指其收割时丢弃的根、茎、叶、花。中国在研究作物秸秆资源时,将作物秸秆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比值,均称为“草谷比”。草谷比通过查阅中国农业大学谢光辉《中国非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10]、《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11]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实例》[12]得到。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的计算方法是不同农作物的产量值与该种农作物对应的草谷比相乘,公式如式(1)。

Qi=Pi×Ri ……………………………………… (1)

式中,Qi为农作物i 的废弃物年估计总量(t),Pi为农作物i 的年产量(t),Ri为农作物i 的草谷比。

2 北京市农作物秸秆产生情况

对作物秸秆的调查总体上采取按单位面积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13]。农作物不同其秸秆总量的是不同的,在粮食作物中,统计计算包括了北京市主要种植作物,按照前述公式计算北京市2012 年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总量。

2.1 北京市作物秸秆主要类型及数量特征

表1 中数据为北京市2012 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玉米和小麦是北京市栽培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分别占到总播种面积的66%和26%。根据草谷比计算,2012年全年农作物理论秸秆产生总量为150 万t。其中主要以玉米为主,年产生总量达到111 万t,占总量的73.69%;其次是小麦,为32 万t,占总量的21.28%,这2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比率就达到94.97%。

2.2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等成分,不同作物秸秆的有机质组成和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因此在后续的开发利用中应根据各自的性质和组成加以区别[14-15]。不同作物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如表2所示。

例如农作物秸秆是大型牲畜的主要饲料之一,用作饲料的秸秆其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要高而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的含量要低,玉米秸秆即为粗蛋白含量较多,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的秸秆;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用于秸秆还田能够为土壤提供大量的养分,约占农业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用作能源材料的秸秆要求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和热值要高而与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关系不大,农作物秸秆的热值相当于标准煤的50%,而含硫量远低于煤,是清洁能源的首选原料。

3 北京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3.1 当前秸秆处置利用方式

农业生产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若不及时处理,会在农业生态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堆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主要有表3 中的几种利用和处理方式。北京市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面积较大,由于小麦和玉米为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方便实现直接还田,其中北京市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比例最大,达到90%以上,玉米的直接还田比例也达到了60%以上,而其他作物由于种植面积不集中,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导致秸秆还田的比例较小。

对于用作饲料,玉米秸秆营养成分较高,利于集中收集,主要用于大型养殖场的饲料,利用率达到21.2%,其他作物(主要是豆类、薯类和花生)秸秆多用于饲喂家畜和家禽。北京市秸秆能源化比例较高,能源化的方式主要包括秸秆生产固体成型燃料、秸秆生产热解气、秸秆生产沼气等,玉米、小麦和其他作物(主要是稻草、棉花秆和油料作物秸秆)能源化比例分别达到了8.9%、5.8%和37.6%。焚烧还田和用作其他的比例较低。以玉米秸秆为例,2012 年焚烧的秸秆达到10 万t 以上,因此秸秆综合利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 秸秆利用方式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15 年北京市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01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16]也指出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调查结果与当前的北京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能源结构有很大关系,目前大型农业机械普及,因此秸秆还田率较高,秸秆直接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但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如秸秆的碳氮比高,持续全量还田不利于土壤微生物降解,可能导致作物缺氮而生长不良,秸秆还可能传播部分病害,导致作物减产等。

选择利用秸秆喂牲畜的也比较多,主要是当地养殖企业收购,而且经过牲畜的过腹还田也会变成很好的有机肥料,但饲用秸秆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含量偏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利用秸秆沤制肥料存在纤维素的降解问题,收效很低,所以很少有人利用其快速沤肥和堆肥。

秸秆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是直燃发电和生产沼气、乙醇等。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实施成本太高,且这些方式大多适合规模化使用,不适合散户和个体农户使用,而大规模、工厂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还需要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升。目前秸秆生产沼气和气化技术已经在京郊部分乡村成功应用,机械压块也在推广应用中,但集中供气设备和网络并未覆盖到全北京的各个县区。

通过表3 显示,京郊农户对秸秆的处理方式中选择直接在地里烧掉的也占一定比例,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区多数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焚烧秸秆的情况尤为严重,但却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生物技术的手段利用秸秆发酵生产糠醛、苯酚、单细胞蛋白等也是秸秆的一大用途,但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相对落后,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纤维素降解等技术难题。

4 北京市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建议

为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指导各地秸秆规划的实施,2011 年11 月2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以发改环资[2011]2615 号印发《“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17],大大推动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水平。由于北京的秸秆利用率已经很高,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应重点突破秸秆的传统利用方式,追求处理技术高、综合利用潜力大的利用方式。

4.1 持续完善扶持政策

由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次性投入较大、风险高,必须加大重要秸秆能源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投入力度以及秸秆发电、秸秆生产乙醇等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目前,秸秆饲料、秸秆还田都出台了具体的补贴政策,秸秆能源化利用还没有,不利于农村生活能源的发展,应继续实施《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而且还要加大秸秆补贴的范围和力度,例如在投资建设、设备购置、秸秆收集、加工、运输等方面,出台一些可操作性强的补贴政策,以鼓励企业及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更应做好当地配套政策,企业和市场才能有良性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妥善处理现存问题,区域层面科学规划综合利用途径、产业布局、处理规模和政策支持[18-20]。

4.2 秸秆能源化处理技术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资源的主要来源,具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双重属性,可以按任何规格加工、包装,真正实现生物质资源的有效收集、方便运送、高效燃烧和便捷利用,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领域之一,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能够开拓新的能源途径,保证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1 秸秆压缩成型处理技术以农村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花生壳等废弃物为原料,经粉碎加压增密成型和炭化工艺加工成燃料。成型产品的体积相当于原秸秆的1/10~1/15,能提高容重和热值,便于贮存和运输。秸秆压缩成型燃料可以代替煤炭、木柴、液化气等广泛用于各种类型家庭取暖炉、小型热水锅炉或是小型发电设施,是新型环保、清洁、再生能源,是农村地区充分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替代煤炭的重要途径。

全面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符合中国北方农村养殖集约化后农户禽畜粪便较少,冬季需要采暖,农业、林业废弃物较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等现状。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针对沼气工程不能采暖、受温度季节限制,运行维护复杂,产气量有限等不足形成有利的补充,进而逐步实现“以秸秆成型燃料为主、沼气为辅”的多能互补局面。北京市周边山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农户日常生活不舍得用燃气,而为美化、净化村容环境,要求禁止堆放柴堆和秸秆垛,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实现秸秆的减量化。

4.2.2 秸秆沼气和气化技术在秸秆燃料方面多数研究者认为秸秆气化和沼气能源能够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解决“三料”竞争问题[21]。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和优质有机肥。秸秆沼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煤、石油等燃料的需求量,在缓解环境压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秸秆产气后剩余的沼渣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还田,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因此加快沼液沼渣利用研究,才能实现秸秆的二次利用。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推出的一项新技术。是以秸秆为原料经过热解和还原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产生的生物质炭和燃气可作为农户或工业用户的生产生活燃料。该项技术实现了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可生产家庭型、多功能型秸秆生物质气化炉灶,还可建秸秆生物质气化站,组织成百上千户居民集中供气,在煤、液化气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秸秆气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然而要实现秸秆气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设备改进并加强后续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4.2.3 秸秆直燃发电技术秸秆直燃发电和常规燃煤发电机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是将经过粉碎、干燥等处理后的秸秆作为燃料直接送入锅炉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并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目前由国内自主设计的65T/H 秸秆直燃锅炉以用于秸秆直燃发电,并作为新一代国产秸秆锅炉推向市场。一台25 MW的机组一年需要秸秆15 万t~20 万t,可以满足人口在15万~25 万城镇的居民日常用电。因此秸秆直燃发电也面临着秸秆大规模收集、运输和跨季节储存等诸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但从当前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效益2个方面综合性能比较优,秸秆直燃发电技术是当前大规模利用秸秆资源的理想选择。

4.3 秸秆其他处理技术

农作物秸秆还有其他多种的综合利用技术。如通过微生物技术来提取农作物残体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醇类、醛、酮和有机酸等,丹麦、瑞典和美国等科技研究小组已研制出从秸秆所含纤维素中提取乙醇燃料的技术。秸秆的饲料化也是目前常用的提高秸秆利用率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营养成分较高的薯类藤蔓、玉米秸、豆类秸秆等加工制成青贮饲料,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在这方面应提高农民采用秸秆现代化利用方式的积极性,增加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调查发现农业科技培训班在农村非常受欢迎,培训内容包括秸秆的微贮、畜牧养殖以及市场分析等。

5 结语

2012年北京市郊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约为150万t,其中玉米和小麦秸秆占95%左右。由于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导致其利用途径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直接还田、饲料和能源等几种利用方式,基本上做到了二次利用,能够充分地发挥秸秆的价值。但秸秆焚烧仍占一定比例,不但没有实现秸秆的再利用,而且对区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北京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各县区可因地制宜选择秸秆利用方式,根据本文调查结果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重点突破传统的秸秆还田和秸秆饲料的利用方式,追求秸秆现代化利用方式,增加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尤其是作为清洁能源的利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下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国能新能[2014]14 号国家能源局公布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名单(第一批),北京市昌平区居于首位,重点发展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到2015年建设生物质气化、固体燃料和联村供气示范项目和高端园区新能源综合应用工程满足居民用能需求。

总之,秸秆作为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因此作为肥料、饲料、燃料和工业原料常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考虑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时,如果只注重单一用途,就会顾此失彼。应根据不同秸秆的营养特征,将秸秆资源经过加工,分离出能源和养分以实现其综合利用;或是通过单项利用技术的技术集成,以减少污染,增加附加值,向综合利用和多级利用方向转化,使秸秆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其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汪海波,秦元萍,余康.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92-93.

[2] 张永春,汪吉东,聂国书,等.不同量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稻麦产量及土壤碳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8,24(6):833-838.

[3] 李青松,胡红波,明乐乐,等.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以河南省鹿邑县任集乡为例[J].河南科学,2013,31(11):2068-2072.

[4] 张海成,张婷婷,郭燕,等.中国农业废弃物沼气化资源潜力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6):194-199.

[5] 赵荷娟,魏启舜,王琳,等.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384-386.

[6] 戴志刚,鲁剑巍,周先竹,等.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7-29.

[7] 劳秀荣,吴子一,高燕春.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49-52.

[8]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等.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4):54-61.

[9] 武志杰,张海军,许广山.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5):539-542.

[10] 谢光辉,王晓玉,韩东倩,等.中国非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9-17.

[11] 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等.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1-8.

[12] 李京京,任东明,庄幸.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实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73-380.

[13] 钟华平,岳燕珍,樊江文.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J].资源科学,2003,25(4):62-67.

[14] 高翔.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130-133.

[15] 沙洪林,佟时,张维友,等.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4):51-55.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4-01-19.

[17]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Z].发改环资〔2011〕2615号,2011-11-29.

[18] 闫丽珍.安徽省蒙城县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3):160-163.

秸秆市场分析篇(5)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秸秆主要由粗纤维、半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构成,含有氮、磷、钾、镁、钙等农作物生长必须的主要营养元素和大量的有机质,农作物秸秆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资源。但长期以来,受利用技术、经济成本、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秸秆主要是作为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有机肥料和牲畜饲料利用,利用率及利用附加值低;并有部分秸秆被违规焚烧或丢弃,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因此,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本文在对杭州市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详细调查、秸秆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若干思考。

2 杭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调查

根据对全市各个区、县(市)的秸秆资源调查结果,见表1。2008年杭州市秸秆理论资源量约为130.64万吨,可收集秸秆资源量为117.58万吨,秸秆资源丰富。其中稻谷的秸秆是杭州市的主要秸秆资源,占总量的63.41%,其次为油菜、大豆、玉米、小麦,茭白和蔗叶的秸秆资源量较少,见图1。秸秆产生期集中在5月、7月和10月,11月至4月无秸秆生成。在区域分布上,萧山区的秸秆资源量最大,为31.1万吨,其次为余杭区、富阳市、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和临安县,见图2。

3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杭州市秸秆资源的主要使用途径及使用量见表2。

目前杭州市秸秆资源的使用途径一是用作肥料,主要用于秸秆直接还田等,还田方式主要为人工堆沤和腐熟还田;二是用作燃料,直接投入柴灶燃烧;三是用作造纸原料;四是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以家庭散养为主;其它利用占4.02%,利用方式有猪舍清洁、保暖等。由上分析,当前杭州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74.11%,利用率较低。在已被利用的秸秆中,有55,44%左右的秸秆直接还田用作肥料,利用方式原始粗糙;有12.02%左右直接用作燃料,这67.46%的秸秆利用附加值低;而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的占1.11%,用作造纸原料占1.49%,这部分利用附加值较高,但只占秸秆总量的2.60%左右。总体而言,杭州市秸秆利用的附加值偏低,且未形成规模优势。

在秸秆禁烧方面,杭州市各级各部门一直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的禁烧成果。但由于部分农民贪图方便、环保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焚烧事件时有发生。如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局于2009年5月27日公布的《全国秸秆焚烧分布遥感监测结果》中,杭州市仅机场、国道禁烧区内就有违规秸秆焚烧点8处。秸秆禁烧工作依然紧迫、严峻。

4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

4.1 明确发展目标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秸秆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

(1)到2010年底在萧山机场、全市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全面实现禁烧;到2015年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秸秆禁烧;

(2)力争到2015年在杭州市建立较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多种途径综合利用局面;

(3)至少建成十大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示范工程;

(4)到2015年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4.2 确定重点实施领域

秸秆禁烧重点实施领域为:(1)以萧山国际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2)高速公路沿线、铁路两侧各2公里区域;杭州市境内高速公路包括绕城高速、机场高速、沪杭、杭甬、杭宁、杭金衢、杭徽、杭浦、杭千等高速路线;铁路线路包括沪杭、浙赣、宣杭、萧甬4条干线和1条金千支线。

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实施领域为:根据各地区秸秆资源发展潜力及分布特点,重点实施的领域为萧山、余杭、富阳、桐庐、淳安、建德和临安等七个区、县(市)。

4.3 落实四大主要任务

4.3.1 全面实现禁烧目标

根据发展目标,强化对禁烧重点实施区域的督促检查,制定奖罚措施,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其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变为自觉行动。

4.3.2 选定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根据杭州市秸秆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结合各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习惯,选定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利用等五种途径为杭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秸秆各种用途的比例分别为:

(1)秸秆肥料化利用65%;秸秆肥料化利用是杭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推广途径;主要利用技术:机械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等方式;

(2)秸秆能源化利用P5%;主要利用技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利用、秸秆沼气(生物气化)利用(分户用秸秆沼气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两种形式];

(3)秸秆工业利用10%;主要作为纸浆原料生产非木纸浆、秸秆板;少量可用作草编制品;

(4)秸秆饲料化利用3%;

(5)秸秆转化食用菌基料2%。

4.3.3 优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布局

根据各区、县(市)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创建区域特色,合理确定和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布局。

(1)秸秆肥料化利用布局:机械粉碎为主要利用方式,可推广应用于全市农作物集中生产区;2 在秸秆禁烧重点实施领域,秸秆的肥料利用方式以保护性耕作为主;3 快速腐熟还田和堆沤还田利用主要应用于丘陵地带,以就地处理为主;4 秸秆生物反应堆与建德等地温室大棚草莓种植结合,起到节支增产的效果。

(2)秸秆能源化利用布局:1 秸秆经固化成型后,体积缩小6~8倍,改善了秸秆燃烧性能,提高利用效率和运输和贮存能力,扩大应用范围,该项技术可推广应用于萧山、余杭、富阳等七个区县市内,为杭州市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②户用秸秆沼气重点在淳安县发展,以解决淳安县在户用沼气池推广过程中原料不足的问题;③在建德、桐庐、临安等地发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

(3)秸秆工业利用布局:杭州市的秸秆工业利用主要作为纸浆原料,主要利用区域为富阳市春江街道、大源镇、灵桥镇等造纸重点乡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科学使用秸秆生产非木纸浆、秸秆板。

4.3.4 探索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本着循环经济的“3R”原则,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生产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使用,延长了秸秆的利用链条,提高了秸秆利用的综合效益和技术含量。

4.4 突出七项重点工程

4.4.1 秸秆禁烧监控及应急预案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秸秆禁烧监控网络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秸秆禁烧重点区域的监控;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配足灭火器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4.2 秸秆肥料化利用机械配置推广利用工程

配置各类秸秆还田机、动力机械(大中型拖拉机)、带秸秆粉碎喷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捡拾打捆机、饲料粉碎机、青贮收获机等机具,到2015年实现机械化操作的耕地占总播种面积45%以上。

4.4.3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能源化推广利用工程

新增中型秸秆固化燃料成型设备10台,小型秸秆固化燃料成型设备200台,计划至2015年,每年可开发利用秸秆资源量14万吨。

4.4.4 户用秸秆沼气推广利用工程

利用原有沼气池,以秸秆为辅助原料,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产沼气供农户使用,使不养猪的农户也能使用清洁能源;到2015年实现推广户用秸秆沼气利用户数5000户,配置秸秆粉碎机200台。

4.4.5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利用示范工程

在建德、桐庐等地建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利用工程5座,每日所产沼气满足500户农户日常用能所需。

4.4.6 秸秆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利用工程

建立5种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利用工程,推广模式有:1 “秸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模式;②“秸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模式;③“秸秆产气(沼气)-沼渣肥田-反哺作物”模式;④“秸秆培菇(食用菌)-菇渣产气-沼渣肥田”模式;⑦“秸秆产纸(清洁生产)-造纸黑液产肥-肥料施田”模式。

4.4.7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及宣传工程

秸秆市场分析篇(6)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05

1 秸秆资源产业化发展综合分析

1.1 总量丰富,转化前景好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丰富,年产秸秆总量4500万吨,其中玉米秸秆4000万吨。如果科学、合理、分步综合利用秸秆“五料化”技术,采用“政府+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市场运营模式,我省秸秆资源利用产业可实现2000亿元的经济产值。

1.2 市场空间大,基础条件好

2013年末统计,我省大牲畜达503万头,羊近400万头,猪1700余万头,仅需秸秆生物饲料就达1000多万吨;十几家的生物质电厂、热电联厂、多联电厂和秸秆造纸厂需秸秆近1000多万吨;农村423万户的冬季取暖,全年炊事需秸秆1000万吨;秸秆还田、有机肥需求、秸秆建材等也需秸秆1000万吨。公主岭市、农安县作为我省绿色能源县试点,在过去的几年内就发展了秸秆颗粒加工厂近200余家,由于多方面原因,现存寥寥无几。只要政策引导正确,扶持资金到位,龙头企业领跑,需求市场就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3 秸秆利用率低,配套基础差

据媒体报道,我省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为35%。有相当一部分秸秆利用企业项目,不是搁置,就是半途而废。秸秆综合利用配套基础差,政策的导向、政府的监管、金融的扶持、企业的运营、人才的引用都导致秸秆产业不健全,发展缓慢。

1.4 集群薄弱,科技含量低

从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是一项成本高、弱势群体的项目,加上市场需求低、不健全,许多企业都是单打独斗,一旦有风吹草动,便纷纷败下阵来。设备没有行业标准,产品没有规范统一,缺少有影响和劳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及多元化产业格局。

2 发展的总体思路

重点抓好“一个体系,两个结合,三个突出,四个工程”。一个体系。建好收集、储运、加工服务建设体系;两个结合。堵疏(秸秆禁烧和秸秆利用)结合;三个突出。突出做好秸秆饲料化利用、突出做好秸秆燃料化利用、突出做好秸秆肥料化利用;四个工程。在畜禽养殖重点地区消化1000万吨秸秆饲料工程。在农村炊事、取暖热能、利用秸秆气化,利用秸秆颗粒消化1000万吨秸秆颗粒燃料工程。利用秸秆还田,秸秆有机肥、秸秆建材、秸秆基料项目消化1000万吨秸秆肥料、原料、基料工程。在生物质热电联产、多联产等地、秸秆造纸产地周围消化1000吨秸秆燃料,秸秆原料工程。

3 发展原则

体系建设以秸秆收集为主,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五料化”利用以饲料为主,完善“四个工程”以示范样板为主。坚持政府导向、政策倾斜、龙头带动、全民参与,实现秸秆多元利用产业全优化、效益最大化、社会生态化。

4 发展目标

到2019年末,各级政府扶持政策已见成效,在一批试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下,“五料化”综合利用在我省全面铺开。收集、储运、加工服务建设体系已完善成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秸秆多元化利用格局已基本形成,并成为区域内及省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4年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秸秆对雾霾形成的影响已消除,秸秆开发产业体系已经完善,将为我省经济创造千亿元产值。

5 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5.1 秸秆饲料化工程

在全省畜牧重点县(市、区),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秸秆生物饲料和秸秆膨化饲料等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采食率和消化率。1吨秸秆相当于0.25吨粮食,通过菌剂、膨化、生物技术,1吨秸秆相当于0.4吨粮食。实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结合国家补贴资金,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普及秸秆膨化技术。

5.2 秸秆肥料工程

重点突破秸秆还田快速腐熟技术,把修复改进黑土地有机质作为重中之重。做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与秸秆过腹还田相结合;秸秆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复合肥相结合;保护性耕作与深松、免耕播种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和地力。

5.3 秸秆颗粒燃料化工程

从秸秆消耗量看,秸秆生物质发电、供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利用途径。从经济效益看,不如秸秆颗粒作为商品进入千家万户来得持久。根据秸秆资源条件分布特点。收集半径及保障能力,除了保障生物质电厂外,应重点做好秸秆气化炊事、秸秆颗粒取暖的“双供模式”。为减轻农户购置颗粒及炉具的经济负担,可采取秸秆置换颗粒、购买炉具政府补贴的办法,企业与用户各取所需,以享有利益共享的权力。

5.4 秸秆原料和基料化工程

我省在秸秆建材、秸秆制糖、秸秆造纸、秸秆菌种等方面都具有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专家组成的团队。通过政府引进投资企业,可带头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广,形成多元化利用格局。

6 产业化过程出现的问题

6.1 秸秆收集、储运、加工成本难以消化

秸秆收储运季节短,春季收获,全年用料。收集强度、难度大,储存空间难,加工耗电高,收益低,企业无法解决秸秆附加值低成本高的矛盾。收储运等环节利益难平衡。

6.2 工业化利用程度低

现代秸秆加工工艺不成熟,设备不配套;传统企业规模小,污染大,缺乏竞争力,多数为小作坊生产。

6.3 秸秆还田难度大

秋季收获集中,气温偏低,冬季封冻时间长,难以腐解,还田效果不佳。同时,秸秆掩埋浅,开春播种种子透气,保苗低,百姓不接受。

6.4 缺乏政策支持

秸秆收集、储运、加工、炉具购置等环节缺乏资金补贴。同时,对具有核心技术、先进产品、实力较强的产业投资主体,也缺少系统化、规范化的政策吸引。

7 政策建议

7.1饲料化政策

对秸秆生物饲料、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等示范试点项目给予适当的专业资金扶持;对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按饲养种类和饲养量给予定额补贴;对按标准建设的秸秆贮窑示范项目给予定额补贴;对秸秆饲料收养打包压捆机除了国家补贴外,省里应开放指标给予相应的补贴。

7.2 肥料化政策

鼓励以村屯或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建设秸秆有机肥生产基地,适当给予补贴;对农机具及配件秸秆还田功能的给予适当补贴。

7.3 燃料化政策

一是生物质热电联产,多联产。支持新建、扩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对秸秆直燃发电项目投产后(不掺煤炭)不限发,上网电量优先安排;二是秸秆固化燃料。支持淘汰地级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燃煤锅炉改造成燃烧秸秆的,按吨位给予补贴。对新建、扩建年利用秸秆万吨以上的固化燃料项目给予建设资金补贴和每吨150元的资金补贴;三是对采取其他新的能源化利用方式、新的技术手段消化利用秸秆的项目,待项目建成达效后实施以奖代补政策。

7.4 原料化政策

鼓励秸秆工业化原料利用,给予项目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用水、用电等指标优惠待遇。给予项目贴息贷款,同时争取国家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8 促进发展,保障措施

8.1 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由省政府统一领导调度,统筹研究部署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工作。各地各部门纳入重点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集中力量实施突破。依据承担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和国家环境生态安全因素,积极向国家争取特殊的支持政策。

8.2 为企业和农民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积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营运模式,激活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形成有规模、有区域、有特点、有深度的秸秆产业化布局。引进先进适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招纳一批有实力、有资金、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大型企业,撬动一个市县,带动秸秆利用产业。发展农作物秸秆收集、配送与预处理等专业的以秸秆为龙头的合作社组织,发挥和传承原农村供销社的建制,组织系统、恢复和完善供销社下的管理体系,确保秸秆持续利用和项目稳定运行。

秸秆市场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 S8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49-01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东海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每年秸秆资源达119万t,若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研究以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形式利用秸秆资源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东海县近年来在秸秆禁烧处理及利用现状,探讨遏制秸秆焚烧多发、频发的方法和途径。

1 东海县近年来秸秆处理及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秸秆利用逐渐受到了重视,利用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但在实际生产中,秸秆焚烧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种种不好的影响。从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出路看,秸秆利用的方式主要有秸秆能源化、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工业化等用途。目前,全县多种形式利用秸秆79.74万t,占秸秆总量的67.01%[1-2]。

1.1 能源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近年来,东海县大力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积极组织实施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秸秆固化点3个,秸秆气化站10个,户用沼气6.3万户,综合利用秸秆9.68万t。东海龙源秸秆发电项目总投资2.4亿元,装机容量为2×12 MW,年利用秸秆20万t。

1.2 肥料化利用

东海县稻麦种植面积13.93万hm2,其中小麦7.53万hm2、水稻6.40万hm2。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5.20万hm2,还田量34.07万t,其中小麦22.70万t,水稻11.37万t,占秸秆总量的28.63%。秸秆还田后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氮、磷、钾元素归还土壤,供作物吸收再利用。目前全县正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工程,包括: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灭茬还田、超高茬麦套稻、稻套麦等技术,以达到培肥地力,增加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东海县还普及旋耕机,重点推广反转灭茬机,示范推广水田埋茬起浆机,以确保秸秆还田的顺利实施。另外,桃林镇蔬菜基地、黄川草莓、双店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区草覆盖利用、秸秆堆沤、腐熟还田等方式利用秸秆2.93万t,以点带面,推进了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

1.3 基料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材料。2012年东海县高效农业面积4万多hm2,其中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2 hm2,利用秸秆2.34万t,主要集中在石湖、山左口、石榴、石梁河、黄川、南辰等乡镇。

1.4 饲料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原料,是发展草食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东海县大力推广农技服务技术,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同时,生产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使东海县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东海县是部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有规模较大的肉牛养殖基地江苏峄森牧业、连云港亨得利、双店益多牧业等大中型企业。目前全县存栏大牲畜20多万头,年利用秸秆25.62万t。

1.5 工业原料化利用

秸秆人造板是一种新型绿色建材,它为人造板工业、造纸工业、生态环境、“三农”问题以及木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全县秸秆制板、工业用包装材料等年利用秸秆0.54万t。

1.6 其他方式利用

秸秆是纯天然植物,具有非常独特的光泽和柔韧性,天然植物构成的画面玲珑剔透、晶莹靓丽,是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独具一格的绿色环保产品。青湖镇东丰墩草帘合作社,年可编制草帘1.5万个。全县年编织草帘、草绳、畜禽垫料、手工制品等利用秸秆15.26万t。

2 秸秆焚烧的危害

东海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为12.25万hm2,2012年全县作物种植面积16.79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53万hm2,水稻6.40万hm2,玉米1.13万hm2,花生1.00万hm2,山芋0.33万hm2,大豆0.40万hm2,全年各类作物秸秆产量119万t。以前每年都有大量的秸秆被焚烧,焚烧秸秆会造成许多危害:一是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存在火灾隐患,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五是损害城市形象,影响政府威信。

3 秸秆焚烧的原因

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焚烧秸秆,但在收获季节,秸秆焚烧现象依然非常常见,难以遏制。分析秸秆焚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秸秆处理依靠家庭的力量有一定难度。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前期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导致农户或者单个企业难以投资利用秸秆。二是政府对秸秆资源化利用企业的政策倾斜较少。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进入秸秆利用行业。三是秸秆收购难。虽然每年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但是秸秆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秸秆收购难的问题。由于采用资源化利用秸秆的新技术,一般投资较大,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秸秆收购的价格较低。农户将秸秆运往收购地点,需要的投入较大,能够获得的收益较少,因此,很多农户依然选择将秸秆就地进行焚烧[3-4]。

4 遏制秸秆焚烧多发、频发的对策

4.1 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

东海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县人大、政府办、农委、农机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多次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会议,按照“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工作原则,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部门、各乡镇责任明确,实行县、乡镇、村3级联动,最大限度的消化利用秸秆,杜绝露天焚烧秸秆。各乡镇也建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巡查队,制定了实施方案,确保辖区秸秆利用和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4.2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良好氛围

一是将《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和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致收割机操作员的一封公开信》发放到村、到组、到户,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党员大会,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意义、具体实施细节及时、准确的层层传递下去。三是组织流动宣传车,制作秸秆利用和禁烧宣传标语,在主要路口、集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张贴,强化意识提升[5]。四是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五是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全县中小学生宣传秸秆利用与禁烧知识,让小朋友们及时向家长宣传秸秆利用与禁烧的意义。

4.3 强化重点区域,确保秸秆禁烧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突出重点。机场周边地区,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和东陇海铁路两侧,牛山镇、温泉镇周边5 km范围,粮库、通讯设施、电力设施、医院和学校等为重点防火区域。全县分一类乡镇6个、二类乡镇8个、三类乡镇10个,重点村分一类重点村10个、二类重点村13个。县、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采取县机关部门包重点村、乡镇干部包村、乡镇工作人员会同村组干部包地块、包区域等办法,严看死守,不留死角。二是部门联动。县政府办、重大事项督查办、环保、气象、农业、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及各乡镇各负其责,重点包村、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秸秆禁烧和利用落到实处[6]。三是从严考核。各责任部门、乡镇及重点村向县财政专户交纳保证金,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4.4 强化技术引导,促进秸秆利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各职能部门举办了秸秆快速腐熟堆肥、青贮、氨化、生物气化、设施栽培等多项技术培训,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二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全县树立了一批秸秆利用示范典型,桃林镇北芹蔬菜基地,洪庄镇、山左口乡秸秆气化、秸秆沼气示范乡镇,石湖林菜间种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白塔蔬菜、双店花卉等高效农业示范区,以点带面,推进了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三是突出产业化综合利用。东海龙源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作为重点龙头企业,专门从事秸秆回收、发电,年需各类秸秆20万t。东海是部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年消耗秸秆20多万t,形成了有产品、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的大产业。另外,秸秆加工草帘、发展食用菌、秸秆气化等,培育了秸秆利用新的经济增长点。

4.5 强化措施落实,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用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对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青贮、秸秆建材、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生物质燃料等利用方式进行资金扶持;鼓励和支持秸秆利用回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在用地、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安排,在建设、供电、供水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支持。二是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支持秸秆发电企业的发展,各乡镇(场)、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秸秆收购、贮运和利用服务体系,全县建设乡镇秸秆收储场38处,建制村临时性收储场地383处,秸秆经纪人队伍394个,采取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等开展秸秆收贮运和综合利用服务。

5 参考文献

[1] 樊家志,章东林,徐芳,等.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农机化,2009(2):40-42.

[2] 韩宏华,陆建飞.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J].生态经济,2009(12):173-175.

[3] 李兴平.浅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1.

秸秆市场分析篇(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青贮加工的步伐。但大部分土地耕作由旋耕代替了深耕,降低了秸秆粉碎还田面积,使原来已经秸秆还田的地块因旋耕后无法播种而放弃还田或还田后再焚烧。大部分玉米秸秆只能被白白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有时甚至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损害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有以下原因: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一些地区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推进不力;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不清。长期以来,由于对秸秆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全市各级应充分认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能仅仅体现在会议、文件、曝光等面上的工作,而应从根本问题入手,解决怎么让老百姓不烧的问题;不能只抓秋季一时,而要从年初抓起;应学习济南、济宁等工作较好的地市,把秸秆禁烧列为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社会治安问题来抓。

二、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群团组织、民营企业力量,促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在农作物轮作茬口紧的多熟农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

三、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

目前,全市玉米秸秆除清除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40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700台,而全市现有机械不足7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10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市尚需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7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4500万元。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 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秸秆市场分析篇(9)

注重标本兼治,贯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严格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全市不因秸秆下河引起饮用水源污染事故,不因大面积焚烧秸秆引起大气污染事故。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时段

夏收、夏种与秋收、秋种时节以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段。

(二)重点区域

1机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

2沿海高速公路及204国道、公路、大道、通掘公路干线和铁路段两侧5公里范围内;

3油库、加油站、粮库、通讯和电力设施等重点防火区域;

三、时间安排

(一)工作准备阶段(月底前)

1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2制定年度秸秆禁烧工作方案。

3指导各镇研究制订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因焚烧秸秆引起烟霾天气的应急响应预案。

4建立市、镇、村三级禁烧网络体系。

(二)全面禁烧阶段(月底至月初、月底至月初)

1市秸秆禁烧现场组根据方案现场巡查。

2督促各镇加强值班力量、分片包干上路巡查。

3市环保部门组织开展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报空气扩散条件较差的天气。

4市宣传部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三)总结考核阶段(月30日前)

1认真总结年度秸秆禁烧工作。分析不足,明确下一步措施。

2市环委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各镇禁烧工作进行考核。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秸秆禁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成立环委会主任为组长、环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环委会成员为组员的市秸秆禁烧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局。

秸秆市场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2-2201-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2.001

The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of Cotton Stalk

ZHAO Shu-qi,LI Wei,DAI Bao-sheng,YAN Zhen-hua,HUANG Xiao-li,ZHANG Hua-chong

(Huangg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anggang 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 Cotton stalk are the main by-product of cotton,as well as important renewable resources i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But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otton stalk is low in the main cotton-producing area,causing the waste of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tton stalk.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otton stalk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sed. It put forward th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should strengthen technology innovation,increase policy support and capital investment.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intensify propaganda promo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tton production.

Key words: cotton stalk;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棉花丰收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物[1]。棉花秸秆作为棉花生产主要的副产物大多用于生活燃料,对棉花秸秆综合利用较少。随着科技的进步,城镇化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等燃料M入寻常百姓家,棉花秸秆作为生活燃料的应用减少,而被棉农田间焚毁,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棉花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其综合应用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2-6]。棉花秸秆由棉茎、棉花壳、棉根和棉叶组成。许国英等[7]研究认为棉根、棉茎粗纤维含量均在42%以上,其次是棉花壳约占33.15%,棉叶粗纤维含量最少。但是棉花壳、棉叶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较棉茎、棉根要高。钙、磷、无氮浸出物和水分在四个部位中差别不大。可见,棉花秸秆作为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在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应用等方面潜力巨大。目前,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不足,利用效率低。本研究分析了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就高效利用棉秆资源提出了对策。

1 棉秆资源利用的现状

1.1 棉花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还田。通过简单的机械粉碎还田,并施入一定量的氮肥促进其在土壤中的腐解,有利于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实现土地用养结合,促进增产[8]。二是间接还田。施用腐熟秸秆有机肥改善土壤次生灾害,促进作物生长。棉花秸秆还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可采用直接还田方式作为有机肥使用[9]。

1.2 棉花秸秆作饲料

棉花秸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粗蛋白、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将棉秆中毒棉酚处理掉,可以制成禽畜饲料,用于养殖业、畜牧业。高瑞芳等[10]研究显示,每万吨棉花秸秆压缩粗饲料用于养殖业,可供3 000头牛食用一年,肉牛、奶牛分别增加产值15%、16%。食用这些饲料形成的粪便可用于沼气或替代化肥。

1.3 棉花秸秆作原料

棉花秸秆燃烧值17.1~18.1 MJ/kg,接近于木材。相比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秸秆,棉花秸秆是更理想的能源材料。棉花秸秆作为燃料其利用有固化和气化两种模式,早在20世纪,中国科学家对此就有所研究[11]。棉秆作为能源材料还可用于发电。至2016年中国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为950万kW,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利用率不高。中国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结合国情在农村推广实施秸秆发电技术,使秸秆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目前,在山东、河南、湖北、河北及新疆等产棉区利用棉花秸秆栽培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及灵芝等食用菌品种的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6,12-16]。只要按照所种植食用菌的营养要求对培养料配方作一些调整,可以利用棉秆代替棉子壳作为食用菌培养料。李金霞等[17]研究还表明,部分菌类对棉酚具有分解作用。因此利用棉秆作为食用菌培养料不仅可以生产食用菌,菌糠作为饲料,还可以利用食用菌分解棉酚,使棉秆得到多重利用,增加经济效益。

棉秆中含有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其纤维长度及木质化程度与木材大致相同,可以利用棉秆代替木浆,用于造纸、造板等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18]。棉秆还可制作高密度纤维板、隔音板等。通过机械法分离、成型和热压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成人造木板,有很好的市场效益[19]。

1.4 棉花秸秆制备活性炭

目前,活性炭广泛应用于化学、食品、医药及国防、环境保护等方面,棉秆是可再生资源,利用棉秆生产活性炭可减少对林木、煤炭、石油等的消耗。利用棉秆制备的活性炭质量优于标准活性炭[20,21]。樊希安等[22]利用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炭质量可达到一级标准。

2 棉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棉秆综合利用不够全面

棉秆作为棉花生产的副产品,人们对其利用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大多作为燃料使用。目前棉花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已从早期的直接堆沤还田、就地焚烧、烧火做饭、取暖等向快速腐熟堆肥,生产优质生物煤、生物基质及做工业原料等方式转变。江西省棉花研究所20世纪利用粉碎的棉花秸秆掺粉煤灰代替蛭石配河沙作为基质育苗取得良好的效果[23]。但是,从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对棉花秸秆的利用不够全面,有些技术还不成熟,设备比较落后,有些地方秸秆利用模式单一,造成秸秆能量利用率和转化率低。棉花秸秆的利用要根据其组成特点,把多重利用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式的利用模式,从而实现棉花秸秆资源化、产业化、高效化利用,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棉秆综合利用的推广力度不够

棉花秸秆的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质化等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具有很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当前创新不足,缺乏深入研究等导致推广力度不大,应用不够广泛。中国棉花秸秆资源丰富,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实现其综合开发,可促进棉秆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5]。

2.3 缺乏产业化经营大格局

对棉花秸秆的综合应用需要以技术为依托,传统的一家一户模式是很难实现的。缺乏产业化格局是棉秆综合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实现棉花秸秆综合利用要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成立大型秸秆利用厂,将秸秆及其产品商品化,提高棉秆综合利用效率[24]。

3 对策

3.1 加强规划引导和宣传推广

目前,中国棉花产业面临着战略性调整,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及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缩减。加强棉秆综合利用的规划和引导有利于增加棉农收益。地方要根据自身实际,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符合当地的综合利用方案,确定不同用途的发展目标,合理分配棉花秸秆应用。近些年来,中国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牧草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畜牧业的发展[3],利用棉秆制作压缩饲料可有效缓解该问题。利用棉秆制作的压缩饲料不仅便于运输,而且能够满足动物对粗纤维的需要,提高了饲料营养水平[10]。

同时,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推广成熟、实用、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秸秆利用技术。通过定期举办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技能。设立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试点园区、试点企业等,以点盖面,点面结合,层层推进,让农民看到实惠,使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

3.2 加大科技创新

棉秆综合利用离不开技术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加大加强棉秆综合利用相关项目的研发力度,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棉秆中含有棉酚,目前对棉秆粉碎脱毒除去棉酚仅有某些大型工厂可以完成,所以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寻求去除棉酚的有效技术手段,增快棉秆饲料化进程[25]。另外在棉秆肥料化、原料化及燃料化等方面加大创新可以促进棉花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3.3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目前中国秸秆资源的利用主要依靠传统技术,缺少技术的创新及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尚未突破。棉秆造纸、造板技术早有研究,但是由于设备工艺发展落后,更新换代比较慢,造成投入成本高,收益小。同样,秸秆饲料化优化配置、高效生物肥有机肥设备国有化等问题也急需解决。这些因素限制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及秸秆利用技术的提高。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丰富融资模式,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技术、设备更新,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3.4 秸秆综合应用产业化发展

当下中国秸利用整体呈分散状态,很难高效地利用秸秆资源。要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及其产业化,应积极培育秸秆收贮组织,引导其与种植户(合作社)、秸秆利用企业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利益联接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完善秸秆利用产业链,建成产业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 华,许红霞,周大云,等.不同预处理棉花秸秆结构及性质比较[J].中国棉花,2012,39(10):30-32.

[2] 魏 敏,雒秋江,潘 榕,等.对棉花秸秆饲用价值的基本评价[J].新疆农业大学报,2003,26(1):1-4.

[3] 陈 琳.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4] 韩芹芹.棉秆循环利用理论模式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 24(11):457-463.

[5] 王贵春,李国荣,孟庆忠,等.棉花副产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247-15249.

[6] 张 丽,张佳喜,张海春,等.棉秸秆生态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4,4(11):45-48.

[7] 许国英,热合木都拉,马英杰.棉花秸秆饲用价值研究[J].新疆畜牧业,1998(3):10-11.

[8] 熊昌国,谢祖琪,易文裕,等.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基本性能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5):1725-1732.

[9] 刘 娅.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3(1):18-23.

[10] 高瑞芳,张吉树.新疆棉花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8):76-79.

[11] 黄明权,张大雷.影响生物质固化成型因素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l999(1):33-37.

[12] 周安盛,杨 苗,蔡 俊,等.复合微生物发酵棉秆制备植物栽培基质的培养基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1):5241-5248.

[13] 周 明,程 薇,叶 丽,等.不同形态棉花副产物料对灵芝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8):951-954.

[14] 陈黄祝蔡英丽,边银丙.棉秆屑代料栽培秋季香菇初探[J].食用菌学报,2013,20(2):20-24.

[15] 赵德安.棉秆粉袋栽香菇试验报告[J].中国食用菌,2001,20(3):11-17.

[16] 解文强,周廷斌,彭学文,等.棉杆栽培平菇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报,2015,31(34):70-74.

[17] 李金霞,卞 科,许 斌.棉秆资源特性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7(1):46-49.

[18] 张顺明,吴学志.浅析棉花秸秆综合利用及配套机具[J].河北农机,2015(5):25-26.

[19] 杜 建,安成立,邢宏宜,等.棉花环保超强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研究[J].中国棉花,2003,30(10):36-37.

[20] 庞 捷.用棉秆制备活性炭初步研究[J].河南化工,1995(8):15-16.

[21] 左宋林,倪传根,姜正灯.磷酸活化法制备棉秆活性炭的研究[J].林业科技_发,2005,19(4):46-47.

[22] 樊希安,彭金辉,王 尧,等.微波辐射棉秆制备优质活性炭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5):275-277.

秸秆市场分析篇(11)

1、我国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一是秸秆生产量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据权威部门经过调查做出的相关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种农作物秸秆超过6.5亿吨”,在以前,秸秆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牲畜饲料,还可以用来进行生火来解决日常生活的温饱问题,但当前,人们更多的改用电和煤烧饭,秸秆随即成为被闲置的资源,二是环保等执法部门管理难以到位。按目前国务院职能分工,秸秆禁烧工作归属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然而,秸秆禁烧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除农业、财政、交通、环保、民航等6个部门外,还涉及公安、银行、科技、林业、文物、电力、信息产业等十几个部门,一个同等级别的环保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十几个部门,难度可想而知。三是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秸秆焚烧及其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露天且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如果发现焚烧秸秆者,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作出相应的罚款处罚。经过长期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践性性能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况且,焚烧秸秆不是个案,绝大多数农民争相参与,环保部门的执法力量薄弱,要深入农村一线执法,更不现实。四是收获周期短加大了秸秆禁烧的难度。现在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耕作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再加上小麦收获期不足10天,收割机收割后,马上就要复种,午收季节外出打工返家的农民兄弟为了尽快外出,若使过高的麦茬人工还田费工费时,并与耕作播种形成矛盾。也有农民曾经尝试过“秸秆还田”的方案,但在实际情况的操作中,并没有达到原先的目的。这是因为麦秸秆蜡质较为重,若在还田之后,没有雨水的滋润,则会导致部分深埋的秸秆无法腐烂,这样不仅不能让秸秆转化成肥料,还会造成接下来续种的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五是用机械收割农作物的监管不够。现在,会出现许多农民用收割机来进行作业,由于监管的范围较大,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夏收时间过少,若采取严格的监管管理政策,还会适得其反,造成机割手不够,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许多联合收割机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质量。例如:为了节约时间、防止机器过于磨损,都没有把麦茬彻底割掉,导致无法处理秸秆满地都是,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难度。六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难以推广。尽管现在国内已经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将秸秆改造成其他的肥料,但因为改造开发成本过高,以及效果不够好,使这个方案难以继续进行。

2、对策及其建议

2.1相关部门加大宣传范围和力度,以提高农民的意识。一是相关部门要从整出发,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关于秸秆焚烧危害的活动,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提高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各新闻单位应将该项工作列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使秸秆禁烧工作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氛围;三是动员农村的先进份子,以及较为积极的人员参与秸秆禁烧工作,为改善目前的秸秆乱焚烧现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2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网络管理。各地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重视秸秆禁烧工作,要时刻记住本自己肩负着改良居民居住环境的重任,切切实实地实施这项任务,认真落实到底,持之以恒、不懈为此做出努力。根据秸秆禁烧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一级紧扣一级,把禁烧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明确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将禁止秸秆焚烧工作进行到底。

2.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市场体系相关政策却没有发育健全,没有相关准确的市场信息作为我们的指导方向,造成农民认识不深,从而扩大不必要作物的生产,与当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反。因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做到农民心中有数。让农民根据市场导向,明确该引进哪种农作物和减少哪种农作物。

2.4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对应的经济政策,使秸秆的再循环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农业、农机监理等部门要把好农机关,加强对麦收现场的监管,控制住麦茬高度。广泛引进微耕机、粉碎还田机、埋草机、气化炉等机具设备。除此之外,政府应该把秸秆循环利用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资助农民筹集资金,制定一些合理的政策增加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达到从根本上为农民着想,以达到解决秸秆禁烧难的问题。

结语:解决秸秆焚烧难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相关的人员都要团结一致,联合查处问题,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尽早解决问题而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紧抓秸秆禁烧的督查,合理开设培训课程,共同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效率。当发现有秸秆露天焚烧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绝不能对这样的情况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全面地解决秸秆焚烧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江红,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农机服务》[J],2008年第4期;

[2]邹明懿,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江苏农机化》[J],2009年第6期;

[3]高健敏,焚烧秸秆的危害,《安徽环境》[J],2010年第3期;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