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9 16:23:40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1)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in the whole project projec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a stage of the cost control measures from preparation, compile report, optimization, investment estimation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inquiry, hope to have effect.

Keywords: investment decision; Feasibility; Estimate; Report; Pla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关系到造价的投资经济效果的好坏,是投资控制的目标,是整个造价控制的源头。工程造价的高低也影响项目的最终决策,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二、收集资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严格建设立项,严格可行性论证制度

建设立项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投资在一定限额以上的项目,须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下达立项批复,方可建设。规定凡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都必须经过可行性论证,须经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达到经济效益标准的项目,才能决策审批,否则坚决不予审批。

(二)做好方案的技术论证

建设单位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工程咨询单位提供拟建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加强与工程咨询单位的沟通,有的放矢,加强建设项目市场定位、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的研究,做好方案的技术论证。

(三)遵循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在做好方案论证的基础上,遵循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计算出较为准确、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额,使工程造价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打好基础。

(四)防止可行性论证流于形式,杜绝“可批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后,决策部门应及时组织有关技术、经济专家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以保证可行性研究的严肃性、客观性、真实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确保投资估算的合理性,从而防止可行性论证流于形式,杜绝“可批性研究”。

三、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前期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O%左

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前期工作上。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建设投资,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因此,要重视项目投资决策,在充分研究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选:

(一)首先是建设区位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质量目标,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

(二)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的编制、评估、审批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建设投资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

(三)工艺和设备的评定选用。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融资模式的选择和建设时机的选择。

四、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及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建设、银行是否贷款的依据。只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真正做到宏观控制,而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决策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关键。

五、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最佳决策项目的重要依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决定项目的上与下,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决策阶段必须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

(一)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评价方法要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经济评价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通过效益计算,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应该强调,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量的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三)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做有根据的预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资金流入流出时间、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性作出估算,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四)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当企业的财务评价可行,而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

(五)全过程效益分析与建设期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

参考文献:

[1]陈明娟.浅析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在工程项目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2)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含义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项目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设计的依据,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决策失误,对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或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案的确定不合理等。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事先就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

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小,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大,可能供大于求,造成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低。只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才能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保证拟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太高,会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3)建设地区及地点的合理选择

建设地区地点的选择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设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

(4)拟建项目设计方案的确定

拟建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与主要设备的选用。工艺流程在必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卫生、生态平衡,节约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包括项目投资总额、资金筹措和投资使用计划。准确全面地估算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决策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一)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及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建设、银行是否贷款的依据。只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真正做到宏观控制,而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决策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关键。

(二)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指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中,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投入产出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允许条件下,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评价方法要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通过效益计算,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应该强调,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量的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3)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做有根据的预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资金流入流出时间、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性作出估算,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

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当企业的财务评价可行,而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

(5)全过程效益分析与建设期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是看项目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经营阶段全过程经济效益的大小。不仅要看建设投资多少、工期长短、造价高低,而且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

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较多,因此对造价的控制应根据业主及项目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不应该将造价控制孤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项目有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进行最适合的投资决策。

参 考 文 献

[1] 杨增强,李雪槟.浅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山西:山西建筑,2009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3)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http://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项目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设计的依据,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决策失误,对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或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案的确定不合理等。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事先就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

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小,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大,可能供大于求,造成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低。只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才能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保证拟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太高,会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3)建设地区及地点的合理选择

建设地区地点的选择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设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

(4)拟建项目设计方案的确定

拟建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与主要设备的选用。工艺流程在必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卫生、生态平衡,节约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包括项目投资总额、资金筹措和投资使用计划。准确全面地估算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决策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一)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及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建设、银行是否贷款的依据。只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真正做到宏观控制,而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决策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关键。

(二)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指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中,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投入产出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允许条件下,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评价方法要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通过效益计算,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应该强调,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量的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3)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做有根据的预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资金流入流出时间、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性作出估算,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

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当企业的财务评价可行,而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

(5)全过程效益分析与建设期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是看项目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经营阶段全过程经济效益的大小。不仅要看建设投资多少、工期长短、造价高低,而且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与发达国家距离越来越近,发达国家在建设工程中走的弯路我们应该避免。尤其是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泱泱大国,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显得尤为紧迫。建设项目的决策和设计各阶段工作所花费用不多,但是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非常之大,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然而,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的专业面广,而且涉及到建设项目的参与各方,包括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政府各相关部门。各方在设计管理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否可以有通用的管理模式,如何改进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的方法,使之更有实用性等,这些都值得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1)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造价人员需要收集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并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必须做好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技术经济论证。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且可行性研究阶段形成的项目投资估算是确定限额设计总值的重要依据,并影响到设计总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为加强其精确性需要作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

(3)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决策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技术经济人员应该和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2.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决策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建设前期决策不合理。

2.1对工程造价投资决策不够重视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 ~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出具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一直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

2.2开展造价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

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投资项目因时间紧迫,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充分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了解、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未摸清的情况下,盲目地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由于相关单位缺乏数据信息,或技术经济人员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信息不灵,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使得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都造成投资估算缺乏可信性。另外还有部分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立项部门顺利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3.投资决策阶段在工程造价中的控制措施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材料的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建设单位作为投资的主体应积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3.1收集资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首先要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做好工程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的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其次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

3.2重视工程造价投资决策并选择最优方案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建设投资的前提,是确保投资方向正确性的基础。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建设投资,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因此,要重视项目投资决策,在充分研究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能够实现业主投资意图的最经济方案。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的因素一般包括:①首先是建设区位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质量目标,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②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的编制、评估、审批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建设投资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③工艺和设备的评定选用。④融资模式的选择。⑤建设时机的选择。

3.3认真编制投资估算并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投资 估算是拟建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为投资决策阶段进一步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工作也相应分为三个阶段。随着决策由浅到深、不断深化,投资估算的准确度逐渐加强。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量细致,并力求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决策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行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建设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此外,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估算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我国使用的估算指标应进行较大改革,实行量价分离,指标中将“量”列全、列细,便于在使用指标时,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量”作必要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估算的准确度。

3.4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最佳决策项目的重要依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决定项目的上与下,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决策阶段必须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

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应遵循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等原则,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1)完成项目相关的市场供需预测,分析拟建规模、厂址、技术方案等内容。

(2)计算项目的投资估算,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综合考虑资金筹措和平衡问题,预测投产后的获利能力、投资清偿能力等经济效益指标。

(3)选出最优的投资方案,并提出结论性意见或建议,作为投资决策的经济论证评价。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WTO的加入,对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的控制再逐步尝试国际通行的做法,但是国外的经验存在着不适应中国国情等诸多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鉴于项目决策对整个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重要性所在,只有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水平、合理的选择建设地区及厂址和合理确定工程技术方案等方面入手,才能真正的做到工程造价的控制,才能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谢秀杰。施工企业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5)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1)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造价人员需要收集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并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必须做好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技术经济论证。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且可行性研究阶段形成的项目投资估算是确定限额设计总值的重要依据,并影响到设计总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为加强其精确性需要作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

(3)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决策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技术经济人员应该和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2.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决策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建设前期决策不合理。

2.1对工程造价投资决策不够重视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出具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一直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

2.2开展造价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

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投资项目因时间紧迫,在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充分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不了解、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未摸清的情况下,盲目地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由于相关单位缺乏数据信息,或技术经济人员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信息不灵,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使得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都造成投资估算缺乏可信性。另外还有部分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立项部门顺利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搞“钓鱼工程”,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3.投资决策阶段在工程造价中的控制措施

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材料的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建设单位作为投资的主体应积极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3.1收集资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首先要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做好工程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的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其次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可行性研究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规模建设标准、工艺布局、产业规划、技术进步等方面应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

3.2重视工程造价投资决策并选择最优方案

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建设投资的前提,是确保投资方向正确性的基础。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建设投资,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因此,要重视项目投资决策,在充分研究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能够实现业主投资意图的最经济方案。投资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控制的因素一般包括:①首先是建设区位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质量目标,影响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②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的编制、评估、审批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建设投资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③工艺和设备的评定选用。④融资模式的选择。⑤建设时机的选择。

3.3认真编制投资估算并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投资估算是拟建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为投资决策阶段进一步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工作也相应分为三个阶段。随着决策由浅到深、不断深化,投资估算的准确度逐渐加强。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量细致,并力求尽可能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决策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行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建设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此外,确保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必须保证估算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我国使用的估算指标应进行较大改革,实行量价分离,指标中将“量”列全、列细,便于在使用指标时,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对“量”作必要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估算的准确度。

3.4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内投入产出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最佳决策项目的重要依据。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决定项目的上与下,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决策阶段必须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

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应遵循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等原则,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1)完成项目相关的市场供需预测,分析拟建规模、厂址、技术方案等内容。

(2)计算项目的投资估算,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综合考虑资金筹措和平衡问题,预测投产后的获利能力、投资清偿能力等经济效益指标。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6)

【 abstract 】 investment project decision-making invest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d the decision is correct relationship to investment project success. Through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investment decision analysis, elaborated the scientific investment decisions must abide by the princi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nd evaluated, and the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e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must want to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cision-making.

【 keywords 】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decision; Economic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F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个大的建设项目,往往需要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项目建成以后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每个业主非常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直至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跟踪,使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决算审计等五个阶段,而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在项目投资阶段也就是项目建议书阶段,通常由建设单位向公司投资计划部提出投资估算,内容相当简单往往造成漏项。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该投资估算经审批后将作为此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但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比选,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的内行,而且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决策者不注重调查研究,不做充分的论证,就盲目上马,给后期项目的运营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正确的投资决策是合理确定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2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涵义及主要原则

2.1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涵义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何谓投资决策,就是投资主体(项目法人)为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并按照一定的决策程序,对若干可行方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从中选出最满意方案的过程,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投资决策分为宏观投资决策和微观投资决策两个层次,宏观投资决策是国家及省(市、自治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目标,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结合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人力、物力的可能,对投资的总规模、投资方向和重点、投资结构和投资布局等重大课题,进行论证、评价和决定的过程。而微观投资决策则是投资主体(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或个人),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以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西方称为资本预算)。

投资项目决策是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决策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投资项目是否成功的大问题,为保证投资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原则;投资项目决策责任制原则和提高经济效益原则。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建设项目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正确的建设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由此可见,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

2.2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则

投资决策是对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投资系统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过程,包括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论证,对项目投资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以及对投资方案的评价与审批。为保证投资决策成功,避免失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2.2.1科学化决策原则

投资决策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按科学的决策程序办事,要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为实现科学决策,应做好下列环节工作:①确定投资目标;②围绕预定目标拟定多个实施方案;③在多个方案中进行技术与经济比选;④要预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要考虑到预定目标实现后的实际效果。

2.2.2民主化决策原则

投资决策应避免单凭个人主观经验决策,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做出决策,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2.3系统性决策原则

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全面考核与投资项目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如市场需求信息、生产供给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等信息。要考虑相关项目的建设,研究项目建设对原有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项目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

2.2.4效益决策原则

要讲求项目总体效益最优,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统一,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统一。

2.3投资决策的要素

2.3.1决策的主体,即决策者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7)

一、引言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行为,其正确与否对投资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房地产投资评估又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渐行渐深,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建立一套房地产投资评估与决策模型及其系统,对科学评估,高效决策,辅助决策者了解和分析房地产的市场状况,全面、综合、协调处理大量的复杂数据,少走弯路,及时确定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最佳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DSS基本理论

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是给某个特定的行业的领导层提供辅助决策的软件系统,主要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的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系统分析

1.海口房地产投资系统目标

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内部和市场现状与变化预测的信息及其应采取的策略、方案和措施等。因此,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即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 (1)借助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业经营状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对项目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以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开发投资资料和数据,采用有效方法,对项目开发投资的资金需求情况和开发周期等进行预测。(3)通过测算模型库,将海口房地产投资管理的成熟经验和方法融入系统,为项目开发投资的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等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预测和分析。(4)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某一目的开发投资决策提供多个预选方案,并分析、预测和模拟每一个方案的执行效果。(5)建立决策模型库,将房地产投资决策成熟经验和方法及专家的知识融入系统,为投资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决策方法。(6)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及方案测算和决策结果等,进行汇总、查询和输出。

2.系统功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由海口市场分析、项目(或方案)开发经营测算分析及其优劣评价、比较和决策分析等三大业务功能以及系统维护、初始化和结果输出两大辅助功能组成。遵循目标明确,体现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先进合理,考虑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数据流程简单、明了、快捷;独立性、内聚性强,尽量减少不同功能间的耦合性和关联性等原则。

四、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逐级细化、逐级抽象,切断每一层次与较低层次的联系,由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系统,既可作为单独的子系统存在,也可受上级模块调用和控制。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和系统分析的要求,可以将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设计为:

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图,很清晰的反应了四库的耦合以及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由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海口市场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和结果输出模型五部分组成,如上图所示。

2.人机对话系统设计

人机界面,就要从用户着手,满足基本的一些要求:

(1)在与决策者交互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2)作为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以及方法库的中枢。(3)提供友好的,便于理解的对话过程。(4)协调用户和系统各模块的控制操作,随时能提供使用帮助。

人机界面主要作用有3个:①接受处理决策者提出的请求;②与四库系统交互得到决策信息;③返回辅助信息给用户

3.模型及模型库设计

(1)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包括数据编辑、信息浏览、索引查询。数据编辑模块用以实现所有市场信息的数据追加、修改和删除;信息浏览模块用以浏览指定的市场信息内容,市场信息包括土地供给、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基础设施等;索引查询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检索出特定的市场信息供使用者参考。

(2)海口市场分析模型。包括市场供给分析模块,市场需求分析模块,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四个模块。其中,市场供给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工程进度、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需求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人群、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用以在供给和需求分析基础上, 按不同组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海口本地和投资者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对投资开发地块进行规划和设计; 然后采用多种模型, 以项目(方案)收益最大化为准则, 对项目(方案) 物业类型和档次比例等进行初步分析和决策。

(3)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主要对海口房地产投资进行方案测算和投资分析。包括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五个模块。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多模型对项目(方案)土地获取成本、开发成本和总成本等进行测算与分析。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首先对项目(方案)建设项目、子项目及其建设计划等进行分割和确定;然后采用价格指数法、比较法和简化工程概预算法对项目(方案)建设成本进行测算和分析。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比较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对项目(方案)各物业销售价格、进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项目经营方案和策略的效果模拟、比较和决策。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用以项目财务及主要报表的生成, 投资评价指标的测算和分析。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包括项目(方案)单变量和三项预测值灵敏度分析;损益分歧点分析;蒙特卡洛风险模拟分析。

(4)方案决策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主要返回给决策者简要的结果报告。它包括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和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其中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是根据在决策人员人工干预下确定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对项目(方案)投资可行性进行决策和分析,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则首先对决策人员所定决策的定性准则进行数值量化,然后对各项目(方案)优劣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

(5)结果输出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结果(包括文字和图表) 查询和打印。

(6)以上模型都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结构如下:

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处理的项数多,为保证以最优的方式组织数据,提高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修改性,形成合理流程,可设计多种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调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存贮,同时设置少量内存变量对系统过程进行控制。按照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理,结合本系统的需要,共设置项目概况、建筑类型、成本费用、财务指标、敏感分析等五类,共9种数据库。其中:项目概况数据库作为系统维护时对旧有项目查询的一种标识;建筑类型数据库用于各种类型的选择及各类建筑参数的输入与输出;成本费用数据库作为投资估算的基础;财务指标的数据库是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核心,它将成本分析与盈亏分析的各阶段成果加以汇总、传递、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起到一种枢纽作用;敏感分析数据库的作用是便于用各种表格形式将各类敏感性分析结果打印输出。

5.知识库设计

随着时间的变化,投资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知识,可以把积累的知识以库存储,并按照简单的表示格式,可以将知识保存在知识库中,积累多了知识库获取的知识也越多,一些问题可直接进行推理求解。

知识库的结构如下:

6.方法库设计

首先将海口房地产投资数据输入到内部数据库中,然后方法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程序从内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从方法字典中选择要用的方法,再把数据放入方法体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数据送出到数据库,最终输出数据。

五、系统实现

1.开发环境

系统主要采用VC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以ms-sql2005为数据库支撑数据和模型都保存在数据库中。

2.开发计划

本系统开发期计划在6个月之内完成,前1个月进行系统整体框架构建,中期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程序块和模型库要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月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测试和一般的维护阶段。

六、结束语

总之,本决策支持系统将按照需求分析、常规的软件开发程序,预计将达到以下功能:

1.能较精确地完成海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评估、成本分析、现金流计算、财务指标计算、敏感性分析。

2.系统既可用于单项工程投资评估,也可用于多项工程的比较。

3.系统操作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和维护功能。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8)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to control the engineering cos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project, the prophase work of the core is the actual investment estimation value, correctly determine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valu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future control estimates,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budget, realize the investors expected investment effec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relative to the other construction project follow-up work for,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 control cost,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ffect of good or bad impact. Therefore, in this phase control engineering cost, to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the most likely to save investment.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save the investment of possibilities is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decrease. Generally speaking, decision stage to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efficient influence as high as 95% ~ 100%, explain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 the importance of cost control.

Keywords: investment decision;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含义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项目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准则,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设计的依据,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地估计和计算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决策失误,对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或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错误,或者投资方案的确定不合理等。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事先就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

建设项目合理建设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小,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大,可能供大于求,造成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低。只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才能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保证拟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太高,会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3)建设地区及地点的合理选择

建设地区地点的选择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设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

(4)拟建项目设计方案的确定

拟建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与主要设备的选用。工艺流程在必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要求的同时,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卫生、生态平衡,节约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以谋求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包括项目投资总额、资金筹措和投资使用计划。准确全面地估算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是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四、决策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一)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及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建设、银行是否贷款的依据。只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真正做到宏观控制,而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决策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关键。

(二)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指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中,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投入产出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允许条件下,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评价方法要反映未来时期的变动情况,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进行动态的价值判断。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通过效益计算,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应该强调,凡可量化的经济要素都应作出量的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

(3)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既要以现有状况水平为基础,又要做有根据的预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对资金流入流出时间、数额进行常规预测的同时,还应对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性作出估算,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

(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效益分析为主

项目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当企业的财务评价可行,而国民经济评价不可行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主。

(5)全过程效益分析与建设期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

经济评价是看项目整个计算期,包括建设阶段和生产经营阶段全过程经济效益的大小。不仅要看建设投资多少、工期长短、造价高低,而且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9)

1 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 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

可能性仅为 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2 决策设计阶段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措施

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 80-90%。因此,项目决策阶段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1)编制投资估算的必要性

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文件,它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资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2)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

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满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3)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并保证详实、准确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资料等。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的环境、同行业的经营等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4)认真做好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

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作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要做好市场研究,技术经济人员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为项目建设的论证提供必要的依据。

(5)项目投资决策采用集体决策制度能有效的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项目投资决策应采取集体决策制度,组织工程技术、财务、市场推广和营销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分析论证过程不仅要重视新设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分析,还应立足节约,充分重视项目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以减少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2.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键性环节,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据国外分析,项目的设计费一般只占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在决策正确的情况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占 7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10)

摘要: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是控制造价管理的前提和关键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流程,其次研究了投资决策阶段忽视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因,并给出了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难点及对策。

关键词:投资决策;工程造价;建设工程

Abstract: in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o the engineering cost influence is very big, is to control th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premise and key stag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cision-making stage of the proces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to ignore the cause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give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the difficulty of cost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investment decision; Project cost; Constructio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开端,相当于是造价控制的源头,它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通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一个从选择到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在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技术上的论证,对于各种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上的比较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虽然投入的费用比其它阶段来说较少,但是它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是控制造价管理的前提和关键阶段。

2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流程分析

建设项目决策一般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分阶段进行。

(1)机会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方向建议通常工作比较粗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社会是否需要;二是有没有可以开展项目的基本条件。

(2)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即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拟建项目的一个总体轮廓的设想,是正式的详细可行性研究前的预备性研究阶段。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认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便可进入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否则就终止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3)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投资决策的主要阶段,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为建设项目决策提供多方面的评价依据,如技术、经济等方面,也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目标是:提出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最终方案;确定项目投资的最终可行性以及选择依据标准。

(4)项目评估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后进行的,是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评价机构对拟建的项目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经济上和技术上的评价论证。

(5)项目决策审批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由项目单位主管或业主在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的条件下,根据咨询评估机构做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价结论,对项目是否建设以及何时建设进行审批和决策。

3投资决策阶段忽视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因

就我国而言一直以来,普遍存在思想上对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重视不足的现象,忽视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管理的问题,大家通常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施工阶段,放在审核施工图预算上,把帐算细,这样虽然也有效果,但是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想要有力地积极的控制好工程造价,大幅度地节省工程投资,就必须要把日常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上来,特别需要抓住设计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投资决策阶段,有的项目为了争取立项,满足审批条件,往往把投资估算报得非常低,以至于不能反映拟建项目的真实情况;项目的建设单位往往主观臆断随便确定建设的规模;工程咨询单位也不能客观科学,独立公正地进行估算,尝尝主动的迎合建设单位的意图或者为求方便立项而躲避国家的有关规定政策和审批权限;审批部门则是审查把关不严格,没有进行专家评审或者没有委托评估咨询机构进行项目评估,并且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够。由于这些原因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和惊人的浪费。

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项目的投资效益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一直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都有严重的投资膨胀现象发生,这样不仅造成工期越拖越长,而且工程造价也越来越高,追其原因是缺乏了建设项目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

4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先决性,它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源头,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造价管理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有经过充分的分析调查和比较论证的可行性研究,还需要有经过优化选择的项目设计方案,更需要有切合实际的并且具有科学性的一定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才能使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开端。

在写项目建议书时需要编制初步投资估算,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也需要编制投资估算,因为都需要投资估算,所以误差会较大,一般的误差在+30%~-20%之间。在这个阶段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主要有:

(1)因为项目模型还没有,所以估算很难做到准确;

(2)业主通常为了项目能上马,主观臆断致使投资估算偏小;

(3)投资估算所采用的数据资料信息有时不能真实的来反应实际情况。所以在投资估算阶段,建设项目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应是尽量把投资打足,避免“钓鱼工程”现象的发生;

(4)因为编制这些分阶段投资估算的时间不同,所设计的建设方案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变动因素和编制条件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可针对适时劳动工资、物价、汇率、税率、利率等变动因素,区别对待各个分阶段的投资估算的静态与动态部分,然后分别估算,及时调整上面提到的因素引起的价差,及时运用测定造价指数等一些有效的技术方法,保证投资决策的预期效益。

5总结

总之,工程造价的基础是由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内容决定的。工程造价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而投资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的分析和判断,会极大的影响项目的工程造价,尤其是在建设标准的确定上,建设地点的选择上,技术工艺的评选上以及设备的选用上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篇(11)

(一)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高,项目决策缺乏科学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质内容少,流于形式,工程初始就使项目投资失控。少部分单位为了使项目顺利通过上级的审批,在编制可行性报告时未加论证,任意夸大工程的功能性,盲目求大求全,甚至随意压低投资估算额,编制虚假可行性报告,使报告目的从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变为一个研究如何申请立项,争取拨款的“可批性”报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二)方案单一,缺乏多方案比选,不能满足决策需要

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在前期决策时只重视研究项目必要功能的可实现性,不重视多方案的经济比选,在前期论证过程中往往只提供唯一方案进行分析,使决策者没有选择余地。有时虽然提出几个方案,但通常也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仅侧重对其中一种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其他方案一带而过,同样使决策者无从选择。

(三)不注重对敏感性和风险因素的分析,对工程项目风险性造价和不完全造价预测控制不到位

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风险分析等,是前期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目前部队建设单位由于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是以获得上级批准争取更多投资和项目经费为目的,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有意识的忽略对项目风险性的分析论证或是根本缺少风险分析内容,致使项目实施后出现风险或风险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四)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控不够重视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5-3%,但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是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控十分重视,不惜花大本钱、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

二、关于完善前期决策工作问题的思考

(一)切实搞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

可行性研究是立足于调查研究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多种方案进行严谨的科学论证,其目的是分析、论证工程的科学性、经济性、适用性,因此在全面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可行性研究报告反映的各项情况属实;确保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括各种参数、基础数据、定额费率等各项指标数据的计算准确;确保从多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工程项目的效益和经济性;确保分析判断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建立和完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制度和评估决策制度,排除干扰、严格按章办事。对工程项目的评审要坚决做到五个“不批”,即: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坚决不批;可行性研究内容不全、质量不高的项目不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无敏感性和风险性分析的项目不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缺少多方案比选的项目不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缺少经济评价分析的项目不批。

(二)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是提高工程造价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造价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其次,对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地质地形条件、工艺选择及工艺水平以及设备选型等。再次,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如:当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生产能力相差不大、建筑结构形式相似、生产工艺相近时可考虑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最后,计算方法确定后应重点对计算中所取的参数进行比较细致的测算。

(三)落实项目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的深度实度

要实事求是地研究项目的经济技术价值,真正变可批性为可行性。为此,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前景分析,投资风险分析、技术先进适用性分析。重大项目还应加强水文地质,各种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保证各生产要素的充足供应。要实事求是地编制投资估算。为此,应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编制,从源头上防止“三超”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坚决杜绝“边设计、边报建、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以及所谓的“钓鱼工程”。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使计划任务书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要通过周密的项目论证,解决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投资必须做到资金到位,必须有资金文件,确保项目得到批准后能按期实施。要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工程项目外部条件的工作深度,使投资估算有充分依据。下大力度开展项目设计优化工作,进行设计方案多方案比选,好中选优。

(四)做好决策前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

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中应分析和考虑的风险不仅包括设计和技术风险、地质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工程技术类风险,同样也应包括财务风险、融资风险等经济性风险,特别是单位自筹建设项目更应全方面的分析各风险要素,如某医院在进行病员康复楼建设项目中,由于地方企业在工程中期破产倒闭,致使项目资金无法按时到位,而单位之前没有相应的预案准备,导致工程建设无法进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由此可见,在决策前期就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技术经济风险,进行必要的分析,区分风险等级,揭示产生风险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充分重视工程项目前期的风险管理

风险在任何军事工程项目中都有存在,在工程项目作为集经济、技术、管理、组织等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在各个方面都有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的现象,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充分重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力争签订一个有利的合同,这是减少或转移风险最重要的方式。第二,在人员配备上,让熟悉和知情的专业人员参与商签合同。第三,在策略安排上,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风险转移,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第四,在合同正式签订前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使合同条款无懈可击。

2、控制索赔减少工程风险。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决策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利用合同条款成功控制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手段,也是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利用合同进行风险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合同形式,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

(六)编好投资估算

首先,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的文件,它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奖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其次,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投资估算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依据现有的资料,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额,它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可靠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之一,是项目确定融资方式、进行经济评价和方案优选的依据之一,是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确定限额设计投资目标的依据之一。由此可见,投资估算的准确不仅影响到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和经济评价结果,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下阶段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度。一般投资估算由建设单位工程经济人员编制,经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一些社会技术经济专家进行审查,审批的投资估算值即作为下一步指导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七)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监督机制

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是解决建设项目从划拨到实施过程、资金使用和偿还责任落实到人的有效方法。但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还需要建立与项目法人制度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可以考虑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共同设立监督组,监督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建议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项目的建设标准水平、工艺评选及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因此,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各个阶段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等,造价人员要认真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并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二)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标准订得过高,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浪费投资;标准订得过低,达不到先进适用、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适当超前、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标准,既要考虑现时投入,又要考虑长远效益。如:目前燃煤发电厂,均要配套建设环保设施,考虑排放物的综合利用,这势必加大工程投资,但却能收到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

(三)做好方案的优化

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前期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前期工作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意识,克服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倾向,明确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用动态的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要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参考文献:

1、徐蓉,王旭峰等.工程造价管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马维珍.工程计量与计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