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学精细化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2 16:25:28

科学精细化管理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

图书管理员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因此,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明确一个目标。建立图书管理员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图书管理,明确和落实图书管理员的责任,确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规范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发挥学校图书的最大效益,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是图书管理员制度要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图书管理员要认真学习管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第二是图书管理员制度要与图书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图书管理员要承担自己所在岗位的责任,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细化自己的职责。第三是图书管理员制度要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图书管理员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图书还需要有统一的管理工作底稿,做到信息共享。为此,必须从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

二、开展考核评估,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动力

考核评估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好培训。这是学校对图书管理员日常管理的基本方法,更是图书管理员提高基本素质的保障。因此,要有计划地开展系统培训,使每个图书管理员掌握一定的备受社会推崇的管理思潮。

(二)考核评估要在同行业中综合对比分析。在对各个兄弟校图书管理调查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兄弟校中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以便为长期的评估建立比较系统的数据库,从而在管理方式、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目标上均有所拓展和改进。

(三)考核评估要成为加强图书管理的有效手段。对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主管领导要采取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精品化。

三、坚持图书管理创新,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为了适应未来图书管理的需要,图书管理者应有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思考和实践新的对策。

(一)管理创新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之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管理工作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管理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二)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这样就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图书管理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三)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管理工作改革的内在需求。图书管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图书管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管理创新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无论是在理念、体制、程序等方面都必须深系实际,所以一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新,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政策和兄弟校的好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创造地形成适宜本校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2)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紧扣当前财政管理的脉搏,深刻精辟地揭示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财新方略,抓住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灵魂和财政工作的活力源泉。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注到、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程运行之中,使之发挥出强劲而持久的重大作用。

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现实迫切性

首先是政府转型需要财政管理“转轨”。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履行离不开公共财政的高效精确运作来体现与实现。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紧迫要求,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有权利、有意愿知晓其来龙去脉和效益如何。其次是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的根本对策。县乡基层财政持续困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迫使财政部门必须精打细算,分厘必较。即通过各项财政管理制度的细化完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其三是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和消除资金管理风险的必然路径。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反复披露出一个“顽症”: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并存现象较为突出,且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人、车、话、会、接待费等行政成本快速膨胀,这种粗放型管理被讽喻为“官油壮捻子,头比身子大”。加之资金运行过程中风险失控的隐患继续积累,骗套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日益突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严密清晰、刚性系统的管理约束机制。其四是建设廉洁型财政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财政部门在管理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自由裁量权失范,索贿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财苑警示录》中的违纪违法案例启示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缩短权力半径,强化监督制衡,从业务操作层面上有效化解和预防各种不廉洁行为。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突破,点难点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人民群众期待的民生热点和社会公众不满的管理弱点为重点;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为主线,敢于抓主要矛盾、抓源头控制、抓权力分解、抓程序制衡、抓机制透明,防止避重就轻,重表轻里,只说不做。

(一)尽快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编制的级次顺序,增加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的精确程度。二是建立健全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构建部门机构编制、业务计划与经费预算衔接对应机制。三是预算编制终端必须数据化和具体化,提高预算的预测性、前瞻性和控制力,尽量减少“以基数定预算”的惯性方法。当前有必要实行“开门预算”,加强人大财经委员会的专门审核与监督,引入公众质询参与机制,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公信力,以真正解决预算报告“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根本缺陷。四是要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围绕重大资金项目、民生项目、行政成本项目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制度,提高绩效考评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二)细化收费资金统管

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为契机,彻底清理预算外资金账户,严格规范各单位财务管理,建立“零户”统管机制,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把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类非税收人纳人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使各类收费资金在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引导约束下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由于缺乏系统严密的管理方法,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挤占挪用充做公用经费,有些甚至被截留贪污。因此要从源头上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规范现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一要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透明度。其设立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与标准,有操作程序,真正体现公开、公正、透明、效率原则,及时公布各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随意性。二要加强监督考核和问责力度,使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一个明显提高。

(四)要严格国有资产管理

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全面衔接和有机结合,制定操作性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更新报废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依法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切实加强新增资产配置专项审核和资产收费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保值增值。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3)

一、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现状

近年来,乐清市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在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精耕细作”,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确度。同时,乐清市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位一体”的各个环节着手,重科学、重细节、重过程、重效果,争取在财政改革与发展中更精、更细、更好、更优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以预算编制为基础,从源头上力促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乐清市预算编制要求实行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资金,按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个科目、款项的支出需求,进一步增强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力度,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乐清市支出预算具体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补助下级支出等,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业务费。

1.人员经费细化为行政在职人员经费、事业在职人员经费、离休人员经费、行政退休人员经费、事业退休人员经费等五个明细项目,具体的人员经费更是细化到实处,行政在职人员经费的预算编制标准细化为12个基本项目。

2.公用经费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等十几个基本项目,按照部门单位性质、工作职责、事业特点,根据必需合理、基本保证的原则,划分为四个档次。

3.专项业务费包括办公场地租赁费、交通费等因部门特殊工作需要而支出、无法通过定员定额经费解决的基本支出。

4.项目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急办项目,具体分为一般性项目支出、政策性项目支出和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一般性项目支出原则上按零增长控制,政策性项目支出按上级政策文件依据编制,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按发改部门立项批准文件编制。

与此同时,为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细,有政府采购项目的各部门单位必须根据上级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制定《政府采购预算表》。对于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出,各部门单位还需编报《乐清市级部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表》。

(二)以预算执行为抓手,在实践中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1.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乐清市在兄弟县市中较早使用金财工程软件,且大部分单位已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通过这些软件,将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编制系统数据导入一体化软件形成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指标,真正做到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的每个过程无不诠释科学化、精细化的理念。

2.严格控制部门预算追加。在年初安排全市预算收支时进行不可比因素摸底调查,充分考虑各种不可比因素,努力将预算做准做细,尽量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追加和调整事项。确需追加的突发紧急项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3.大力加强支出进度监控。一方面,每个月的收支执行情况表及时公布;另一方面,本年部门预算的执行率低于85%的,其部门的下年预算控制数按上年的95%安排。

(三)以预算监督为保障,全过程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1.绩效管理的监督。乐清市除了对10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申报预期绩效目标以外,还在项目完成或年度结束后,对项目支出的绩效和预定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自评,按时上报绩效评价自评报告;主管部门要对所属项目单位的绩效评价自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财政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项目开展预期绩效目标细化论证和重点评价并建立论证细化结果和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与下年预算安排挂钩。

2.审计的监督。我市全力配合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不断完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3.人大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一方面,乐清市自2008年选择三个部门单位的预算编制进入人大审议以来,2012年部门预算已经有26个部门单位上报人大审议,根据这样的趋势,不久将来乐清市就可以实现所有部门预算编制进入人大审议。另一方面,乐清市的预算公开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人大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必将促进财政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二、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管理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与高标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安于现状,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担心工作负担的增加。

2.预算编制仍需进一步细化。目前的部门预算整体仍然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公用经费也采取包干的方式来编制。这样的预算编制无益于精细化的财政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不同单位间经费的苦乐不均,甚至逼迫一些部门单位进行二次分配,以便跟上支出进度。

3.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政府职能转换,财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和丰富,新任务、新要求层出不穷,对财政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4.支出进度不够均衡。据测算,乐清市2012年各月份的一般预算支出极差(R)为6.61,四分位差(Q.D)为0.505,方差[D(X)]为3.17,标准差[δ(X)]为1.78。由此可见,虽然乐清市2012年在支出进度的均衡性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每个月的支出数与均值的偏离值仍然较大,需进一步改进。

5.基础数据库的应用不足。目前,我市金财工程建设正迅猛发展。地方分析评价系统软件涵盖了全市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基础信息;固定资产信息系统软件则包括了全市各部门单位所有固定资产情况;部门决算软件更是提供了人员、资产、财产的综合信息等。这些基础数据库本应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使财政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但实际执行时却相互脱节,没有得到合理应用。

6.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考核机制缺乏。虽然乐清市建立了绩效管理的事前申报事后评审制度,但是大多数资金按照项目支出预算的安排拨付到预算执行单位后,资金使用的效果究竟怎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资金实际支出情况是多少,这些指标并没有影响到对部门的全面考评,而仅仅对该部门下年度预算安排有些许影响。针对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长期而有效的绩效考评和追踪问效机制还有待加强。

三、完善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建议

(一)夯实基础建设,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

1.锤炼队伍素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干部是财政管理的主体,加强队伍建设就可以牢牢把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权。

2.完善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完善部门基础数据库,注重对财政供养、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决算等软件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中的应用,逐步实现对部门单位在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定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

3.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搭建互通的大型信息平台,真正做到部门单位信息共享。加强基础资料库、项目库、资产动态管理库等建设,以基础信息和定额标准为基础,逐步实现计算机辅助细化编制预算,使信息系统在支撑财政资金监控、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上有新的突破。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准确性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按照强化税收、规范收费原则,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在完善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研究开展中期预算管理。

2.细化预算编制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减少代编预算规模和预留项目,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其中,基本支出根据基础信息库的人员及定员定额标准,按实编报;项目支出根据项目库,提前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为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细,需进一步完善定员定额标准,研究设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扩大专用定额标准范围。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大力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建立新增资产配置审核机制,有效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规范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使用。

3.加强财政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及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制度层次。定期清理财政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财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机制。进一步研究出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改善民生的财政扶持政策。

(三)监控预算执行,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严密性

1.细化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支出执行责任制度,通过规范一体化软件程序,进一步强化部门的支出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建立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情况的通报考评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及时掌握财政支出动态,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控力度。

2.推进国库制度改革。全面清理预算单位账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单一账户体系管理。积极构建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国库管理、支付系统和银行资金清算系统为依托的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支付规范性的同时,提高集中支付效率。

3.优化财政工作流程。按照“最短路径、最少环节、最简程序、最优方案”的目标,对财政具体业务模块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和优化,科学设计程序安排、节点设置、工作标准、权限规定及监督制约机制,同时注重各流程之间的顺畅对接和协同运作,形成环环相扣、无缝连接、便捷高效的财政业务流程体系,从而在流程管理上做到科学化、精细化。

(四)强化监督职能,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效益性

1.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按照强化事前绩效审核、完善事中绩效跟踪、深化事后绩效检查的思路,加快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加快完善相关机制和指标体系,不断拓展绩效评价领域,提升绩效评价层次。汲取各项目绩效数据,建立管理运筹学绩效数据模型,利用精确数据化的绩效目标,科学生成在有限资源下的最优项目配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强化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支出责任。深入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预算编制和改进预算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4)

在县域财政金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引入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并以其作为标准,对县域财政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规范与梳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县域财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有必要基于科学化精细化角度,对县域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相关探索与思考。

 

一、县域财政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

 

当前,我国县域财政在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省对县的财政体制比较规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财政困难,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但县对乡镇的体制改革还不到位,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受到了制约。

 

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实行的是县域统收统支的模式,这一模式虽然强化了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保障了其基本支出需要,但也易产生县域财权事权不分等弊端。二是预算编制不够精细,财政管理基础性工作仍然比较薄弱,预算编制内容繁多、时间短促,导致预算编制比较仓促和粗糙,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在项目支出预算方面,也较为笼统,主管部门缺乏系统、规范的项目计划,为满足“预算控制数”和争取资金的需要,高额编制预算,结果导致部分项目不能实施。

 

再加上部门之间信息封闭,经常有资源重复投入现象,造成政府资源的浪费。三是县域财政监督机制仍不够完善,致使监督效率不高。尤其是在专项资金管理上,在乡村点多面广的情况下,到底由谁来对下达乡村两级的专项资金实施具体到位的全程跟踪监管,一直存在职责不明、合作不够、措施不力、监管不严的问题,致使监管掉线。

 

四是信息技术手段落后。由于县域“ 金财工程” 起步较晚,县域财政部门现代化办公条件仍较落后。五是县域财政干部素质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改革任务接二连三,而且很多财政改革往往先于政治改革(如省管县、乡财县管等改革),致使有些财政干部显得本领恐慌,能力不足。

 

二、推进县域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1)规范县域财政体制管理

 

县域两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要明确划分,分类实行乡镇财政体制。对于财源较多、经济实力较强或经济发展有潜力的乡镇,实行“相对规范的分税制”,通过明确责任,分税激励,进一步提高其吸附非农经济要素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聚集、人口集聚、文化发展创造条件。对于经济基础薄弱、又看不到发展潜力的乡镇,可以考虑不实行“分税制”,将其视同县财政的一个预算单位,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

 

(2)对预算编制及执行实施有效管控

 

一是抓好基础数据管理,建立涵盖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及财政管理业务基本信息的动态数据库。二是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根据单位性质、职能及工作特点的不同,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分类、分档管理,适时出台基本支出定额标准和通用办公设备配置标准,有效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细化项目支出分类。将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一律纳入项目库,按“重点、经常、一般”三种属性归类排序,并规范项目的设立、申报、审核程序。

 

四是探索建立项目支出预算评审机制。将事前评审纳入项目支出预算审核管理范围,逐步构建项目支出预算评审体系,提升项目支出预算质量。五是强化预算执行责任。对执行进度明显低于序时进度的支出项目实行预警,推动支出进度合理化。

 

(3) 财政监督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结合

 

财政监督既是县域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得到全面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县域财政部门要对所有涉农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将其纳入“乡财县代管”管理范畴,形成“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模式,全部拨付到乡镇财政所“涉农资金专户”。

 

在内部管理方面,要完善岗责体系,做到分工明确,互相监督,协调配合,并按照“规范、明晰、有序、高效”的原则,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规范,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在强化监督方面,要建立健全财政内部控制机制,促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相互协调、相互制衡。

 

(4) 推进县域财政信息化建设管理

 

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快县域财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综合布线、专用机房、核心设备等硬件建设,从而形成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的县级财政网络中心,上接中央、省、市财政网络中心,下联各个乡(镇) 财政所,横向与预算单位、银行、国库相连接,网络互联互通,为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夯实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持。

 

(5) 加强县域财政干部队伍管理

 

一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各项制度,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把握大局、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服务发展的能力。二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坚持钻研理论和业务不放松,提升谋划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三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和财政行业特色的财政文化,强化财政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奉献、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5)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保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随着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的实施,最终的实施和管理体现在各预算单位,并由收付中心把关,对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现了财务核算管理工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财务管理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涉及极少。对经费的管理仅仅满足于事后核算,对经费的收支仅停留在核算和帐面平衡的考核。很少对资金使用效能、用途的必要性进行考核,这直接导致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然而,如果将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体现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结果,为预算单位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多种职能服务上。

(二)资产管理过于松散

收付中心从价值上管理核算资产,使用部门从实物上管理资产,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出现家底不清、帐实不符甚至资产流失的现象,致使收付中心的账簿与单位实物不符。使用部门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财产物资的安全。

(三)忽视报账队伍建设,职能弱化

近几年,预算单位在报账员选拔上随意性很大,无人过问,常常忽视专业业务水平。不少单位报帐员扮演“跑腿的”、“传话筒”。报账员的选拔、任免和培训等成了财务核算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财政体制改革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加强。单位报账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连接预算单位和财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整体财务核算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依据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本着服务、核算和监督管理一身的原则,细化量化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使财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日常收支业务不断规范,做到工作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结的工作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了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使财务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树立大财务意识,促进财务工作从记账核算型向职能服务型转变

首先,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扭转将财务工作视为单纯核算的观念。财务工作是核算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职能服务上。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把财务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保证政府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完成。

其次,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领域,实现从事后核算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转变。收付中心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明确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是否有预算额度、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哪些职能服务上、达到什么标准),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解决什么问题),并协助业务专管员跟踪预算单位在事中、事后上达到什么标准、解决什么问题等,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

最后,还要处理好服务和监督的关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职能服务上。收付中心做为预算单位的统管部门是财政的窗口单位,一方面要为预算单位服好务,另一方面还要为政府把好关,处理好服务和监督的关系。在为预算单位服务上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预算单位的报帐人员,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对报帐员在会计核算上所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进行解答,指导他们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时间,对违反财务规定和超预算的支出坚决不予办理。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6)

医院全面预算是指医院运用财务预算对医院内部各部门、各科室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数据(资源)进行预先配置、投入、流程监控、考核、管理,以便有效地协调组织医院内部各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这些通常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业务,通过全覆盖的预算管理来完成预定运营目标,实现医院战略发展。全面预算是医院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规范财经管理,实现医院大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医院经营质量、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优良的综合管理工具为现代医院管理所推崇,是现代医院财经管理的重要形式。科学化、精细化地实施预算管理是医院执行全面预算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状况

(一)现行的医院预算管理没有较为完备的理论支撑体系。仅仅在医院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相关文件中做出相应要求,欠缺相关的理论研究与结论。医院预算制度建设比较滞后,从制度上来讲实操性不强,没有完整的、体系化的制度跟进,医院的预算落实到哪个部门,谁来管、谁来操作都是问题。现实中往往把预算工作交给财务部门,成立了形式上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于业务与财务的不融合,结果造成预算什么都要管,可是什么也]管的尴尬境地。预算在实施层面更是难以为继,报预算就是应付工作,实际发生的金额与预算数相比误差过大,预算推行起来大打折扣。

(二)医院管理理念、观念的落后。很多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没有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计划预算管理为抓手实施管理,而是领导管理,仍然依照医院前些年传统的、既有的经营模式来运营管理医院,对预算管理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所能发挥的重要性、基础性、全局性、全程性认知不足,把预算当成填报数据工作,没有认识到预算是医院财务管理、经济运行的起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编制的预算有问题,执行的预算就更是问题百出,年底考核时预算执行效果不佳。很多医院认为预算管理仅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编制缺乏其他相关部门和业务科室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而预算编制与医院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规划整合、拓展等又相脱节,使医院预算难以执行或形同虚设,不仅使编制预算失去了意义,而且财务部门要实施预算时更是困难重重。

(三)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助推器。全面预算管理能否在医院顺利开展、开花结果的核心关键是医院领导的重视与顶层设计。医院决策层应该认识到这是医院的一项整体性、系统性、规范性工作,全院全员都要参与的工作。从近年来成功的医院预算管理推行来看,最为重要的就是得到医院高层领导者的认同与支持。由院长亲自挂帅的“医院预算委员会”,都能名副其实地开展工作,同时将预算的执行与绩效考核密切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预算执行效果,覆盖到临床、医技、医辅、行政后勤科室的各个角落,全面预算管理深入医院职工人心。

(四)目前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单一,没有全面反映医院经济活动的全貌,更加类似于一种收支预算,无法发挥全面预算的协调、配置资源、经济活动内控等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就其本质上来说是对年度医院资源配置、财务运营管理的一次重构建设,是对以前年度经济行为的纠偏,而目前的预算编制成了有数据填数据,没数据什么都不填,只有数据表格没有文字说明,数据的可靠性、可信任度、可考核度都受到质疑。预算的涵盖面过窄,顶多就是货币资金的预算,缺乏其他诸如采购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和资本预算、人力成本预算等。没有将医院的各个成本责任中心划分清楚,没有把所发生的费用归口到相应的管理科室,没有在编制预算时考虑周全,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重点。

(五)预算的控制、考核与评价不尽人意。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所在,预算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就是在医院内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全院各科室在开展医疗服务及相关的各项工作中,都要严格执行预算,数据就像是一道红线,切不可突破预算开支,否则就要受到绩效惩罚,就要问责。

二、医院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医院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是有机的整体,要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文认为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建立完整精细的全面预算体系。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院高层领导要强力推进,以身作则保证工作的开展。全面预算涉及到医疗业务全过程、资金流、财务管理、信息数据、资产保值增值、物资管控、人力资源、医院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触及医院各个部门、科室,医院预算要遵循现行的预算法规与制度,制定出适合本院的完整、详细、系统、可操作性强的预算工作模式。医院要建立预算工作制度,设立专业化的工作运行架构和细致的工作规则,设置预算会计工作岗位,指定专人开展全面预算工作,充分运用现代数学模型科学编制预算,建立高效率的预算工作程序,要更加注重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将预算编制与执行考核联为一体,使医院预算工作落到实处,新建医院预算管理的管理会计体系,明确预算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将医院预算实施执行与科室全成本核算有机融合,将科室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目标内,由预算会计按季(月)度形成预算执行与分析报告,提升预算反馈信息质量。要根据医院实际需要不断充实全面预算内容,不但要有财务收支预算,还要建立货币资金收付(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物资材料采购预算、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预算、专项预算等,预算中要有财务类指标、非财务类指标,量化指标预算、非量化指标预算、定性与定量指标体系等,各指标形成有机衔接、完整互为补充的医院预算体系。要根据不同预算项目业务发展特点特色和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制数据测算方法,达到计算数据的精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与控制性。通过全面预算的实施形成全院全员全动局面,可以统一全院运营理念,夯实奋斗目标,激发管理动力与热情,增强管控的适应性,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医院运营目标的整体实现。

(二)严格预算管理。(1)改变传统预算编制方法,诸如固定预算、增量调整预算、定期预算等,采用现代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法、流动预算法、动态预算法、零基预算法等,抛弃原有的依据上年度发生数据加减未来一年因素调整数据的预算编制思维模式,在预算编制前紧密结合医院来年工作目标与计划,向全院各部门下发医院部门预算表,预算表中详细列明收支明细科目,科室未来收入增长点,设备情况及新增投入,人员情况及增减,凡涉及科室的经济数据信息都要反映在预算表中,以便预算会计通盘掌握全院数据信息。收集、整理的信息中有定量的数据资料,定性的文字分析说明,按类别仔细编制预算工作草表,要提升基本数据信息统计质量,严格按照财政部规定的预算收支科目、支出标准编制预算。(2)在科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预算编报数据,按照费用预算与审签流程执行预算数据,对超预算的支出要严控,把好每一关节,将费用成本控制与预算支出紧密结合。(3)建立健全医院资产资财管理和预算管理密切融合的工作机制,狠抓预算执行与落地,建立起覆盖全院的预算动态监控(监测预警)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性,提升预算的准确率。(4)将医院项目预算做实做细做准,严明预算执行纪律,不断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通过预算执行对医院领导、各部门、每名职工产生有效的制约机制,约束医院的业务行为、管理行为、职工个人行为。

(三)推行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机制。没有绩效考核的预算称不上完整的预算,只有建立起健全有效的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机制才能保证医院预算的全面执行,医院要建立起预算执行绩效考核工作制度,督促各部门以预算为标准,规范部门经济行为,设置预算落实的合理绩效考核指标核算体系,通过指标计算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查找预算执行漏洞与不完善之处,制定较为完善的预算执行奖惩办法,奖励预算执行优秀的科室和个人,惩戒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科室和个人,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安排预算的重要考核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增加预算执行透明度,为来年重构医院预算管理流程提供重要改进信息,使预算执行形成一套有效的衡量和评价各核算单元业绩的制度与办法。

(四)严格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医院预算的执行必须要有监察、审计、工会、职代会等部门的介入,要建立起医院相关部门对医院预算资金与运营全过程的监督机制,预决算草案要通过职代会讨论通过,相关部门对预算执行要强化事前、事中监督,注重过程控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的紧密融合,强化责任追究意识,建立起预算超支部门负责人问责制,深究原因,形成报告,避免部门预算超支重演,医院监察审计部门要专门制定针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工作办法,全程监督预算执行,中期、年底要形成医院预算执行专项审计报告。

(五)实施医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医院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依托的重要手段就是计算机信息化,没有计算机信息化工程建设,医院预算管理实施难度很大。医院在设计会计信息化系统时要将预算管理纳入其中,设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预算评价四大模块,预算信息化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各环节模块畅通运行,业务执行标准、丈量尺度统一,操作功能齐全、网络安全可靠、建立可覆盖医院各个部门的医院预算管理信息网,使之成为一套将预算管理与医院大财务管理相统一、高效能的信息网,为实现医院全面预算工作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7)

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企业融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构筑实力强劲的工业板块。支持实施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培育一批十亿元级企业旗舰,为全区财源增长提供后续支撑。支持实施百亿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白酒、机电、磷化三大产业集群打造进程。继续大力支持稻花香集团、长江高科打造百亿强企,壮大骨干财源。加快发展大道新区和新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一区多园”竞相发展,把小溪塔综合工业园、龙泉酒类饮品工业园打造成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带动鸦鹊岭精细化工集中生产区、黄花建材园及其他“园中园”加快发展。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强化经营理念,大胆探索商业用地开发经营,开展bot、bt项目融资试点,对经营项目委托投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政府投融资良性循环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支持平湖担保公司和城司做大做强。

二、以组织收入为基础,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

继续加强收入的组织与协调,坚持依率计征、依法征收,强化收入分析与预测,努力弥补和消化减收因素,做到应收尽收。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重点加强磷矿税收的规范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全程跟踪重点税源的变动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税源向外地转移,避免税收流失。以“金财”工程为依托,重点加强对国土收益、“两权价款”、矿补费等非税收入管理力度。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把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招标、拍卖等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抓紧项目包装,力争在争取项目和资金上实现新突破,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需要。

三、以关注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增加财政投入,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新医改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继续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逐步落实住房货币化改革补贴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将到期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的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二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把支持循环农业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统筹发展。用好国家对农业农村大幅度增加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办法与措施,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巩固“三园示范”建设成果,推进柑桔、茶叶、畜牧三大产业提档升级;集中投入,加快建设小鸦路“精品柑桔走廊”、宜大路“高效茶叶走廊”、宜兴路“林业生态走廊”;大力支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生态农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支持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支持做好移民后扶和移民安置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移民后扶资金;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障政权建设需要,推进法制、平安建设;建立健全财政应急保障机制,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能力;大力支持科技、文化、计生、城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8-01

做任何事情方法最重要,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教学、学习也是一样。如何用一个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学校习,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学校后勤工作难点及其对策进行分析,让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管理者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后勤工作就需要管理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创造与维持。

一、学校后勤工作难点的综合分析

第一,管理者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意识形态增加了后勤工作的难点。管理者的经营方式、理念实力、办学水平等等都制约着后勤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前途。现在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注重对学生自身的要求而减少了对教学设施、设备、师资等各方面的投入,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中最得不到重视的就是后勤,同时管理者比较单一地对后勤工作进行认识,打扫卫生、看校门等认为是后勤工作的必须,而这些又不是学校的重点。这些错误的认识,给后勤工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第二,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学校里,行政人员与教师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沟通,管理者不熟悉学校的运作流程或日常事务的管理,这些不熟悉会使得管理者对学校的一些决策产生错误的信息。管理者的出发点和思想认识、教学理念以及做事方式不同,没有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得学校的运作等带来了不便,而这些不便又会给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也是后勤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学校是一个学习场所,管理者对于学校来说起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团队力量、凝聚力、信任永远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为学校各部门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信任各部门的人员。而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沟通的局面,给学校的正常运作带来严重影响,也使得学校的后勤工作进入一种无法前进的局面。确保学校教学系统的正常运作,确保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得到后勤系统有力的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二、学校后勤的安全管理

学校后勤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无法保障安全的学校后勤,成效更是无从说起。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就直接导致学校的和谐发展。学生需要的是安全的学习场所,学习后勤要保障他们在吃、住、行、用等方面的安全,学习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学习后勤一直不变的目标。

三、校园校舍绿化美化安全隐患及精细化管理

树木的枯枝与枯叶在大风大雨之后,肯定会大量的掉落,以前学校曾由于自然方面的原因导致大约十厘米左右的枯枝在雨后掉落,甚至将树下的固定垃圾桶都砸坏了!还有在起大风的时候,楼上临近窗台上的绿化盆栽或者一些稍重的杂物,都有可能掉落,伤及路上的行人。根据上述校园校舍绿化方面的安全隐患,作为学校后勤管理者,我们要定期检查树木的变化,掌握实际情况,及时锯掉容易掉落的枯枝;针对楼上临近窗台的盆栽,一定要安装防护栏,为了确保安全到位,在起风下雨时,我还会坚持巡视校园,提前发现隐患,提醒学生主义安全。

建筑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精细化管理根据实际事例,以前学校的一名学生从教室里面到外面往回拉的玻璃窗,在此过程中,这位学生的手以及手臂都被玻璃划伤,而且由于伤势严重,治疗费用比较高;还有学校高层建筑的玻璃由于长期使用的原因,松紧度不够坚固就会导致玻璃的掉落,在起大风时极有可能将窗户玻璃刮破,这些情况都会形成安全隐患。根据常识,玻璃是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的物品。楼层之间的楼梯间隙若是较大,而且防护栏如果不够紧密,不够坚实的情况下,由于学生人流量的庞大加上拥挤可能就会导致从这个缝隙掉下去;楼层顶部的装饰由于时间太长而松脱产生安全隐患。

根据以上建筑设施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首先我个人认为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就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不能出现缺陷,一定要从源头就将隐患的蔓延控制住。

如果不是必须要按玻璃门的地方就不要按;必须装玻璃门的地方一定要将安全保障为前提,尽量安装常用的前后推拉的方式;在室内也尽量避免摆设容易破碎的玻璃制品;还要定期检查高层玻璃的坚固度,进行维修;还有特别容易在风雨中刮破的玻璃区域,可以在上面贴上胶布防治碎玻璃伤到学生;在上下层缝隙较大的楼梯之间,将防护栏加密加高加实,针对设计时出现的缺陷进行弥补;作为学校建筑楼顶的装饰可以尽量简化,凡是有可能被风或者其他原因弄掉的物品都不要放在楼顶。

四、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相关的精细化管理

校园内水电设备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被学生的不爱护而出现漏电或者不能使用等情况,旗杆会被部分学生玩耍时候使劲摇晃导致严重腐蚀和损坏而倒下;室外的很多体育器材如常见的健身器材都可能因为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磨损和锈蚀形成安全隐患;还有学校内存在的井盖可能因为被车长期的碾过而破损可能会导致学生受伤;还有厕所因为地板砖设计不够防滑会让进入厕所者滑倒。

根据以上的安全隐患的情况,校园后勤管理工作者应该坚持定期检查水电设备的使用程度,进行维修和更换,保障学生能安全使用;经常查看旗杆是否有严重的锈蚀或松动;也要经常对对室外的体育健身器材进行巡视和检查,查看磨损的程度;还有校内的井盖要定期更换,防治被破环;厕所地板砖尽量换成防滑地板。

要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学校后勤管理者还要不断发现安全隐患,预防发生,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标识警示牌或提示语,提高师生们对此区域的警惕性。

总之,不同的学校就会有不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只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经验来举一些例,但不够全面。作为我们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来说,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要谨慎小心对待一个安全隐患,后勤管理工作者就要勤,勤检查,发现问题马上维修。用科学的角度去发现安全隐患,在实施管理方面上要精于每一个细节上,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考虑到每一个方面,就可能尽最大的限度就校园内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9)

一、引言

如今,我国市场经济在逐步完善,事业单位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事业单位逐渐分化为公共性和盈利性两种形式,这造成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带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出台了事业单位相应的财务实施准则,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朝着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管理主要是具有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在不改变事业单位的特点的前提下实行改革,使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得到有机结合。事业单位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是要在管理过程中树立精细的理念,使用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完善各种财制度考评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从两者的关系来看。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最终实现目标,而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时科学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1)专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实行职责分工的管理方式,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系统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具体工作内容也很复杂,因此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3)数据化管理。数据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实行数据化管理,各项工作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4)信息化管理。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因此对财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对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

三、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

企业的管理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模式,要想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所以,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了解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发挥好监督作用。其次还要把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深刻把握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改革。管理者具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对企业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时,要加强培养管理者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只有这样,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才能开展的更顺利。

2.完善预算定额,对预算编制实行精细化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预算编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系统性较强,所以实现起来有些复杂。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涉及到单位的各个方面,因此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较高。事业单位在进行和预算编制往往会出现公费和项目经费被占用的现象,这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存在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经费的核定标准不够具体或核定标准太低。因此,为了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定额,对各项经费支出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要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制定预算定额。

3.预算批复工作要尽量精细化

在制定出预算定额标准之后,还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来执行。因为不管预算做的再科学和精确,如果不按照规定来执行的话依然没有任何意义。政府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批复时,要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薪酬严格进行合适,避免出现员工工资占用经费的情况,还要对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进行明确的区分。

4.对收入管理和成本核算进行细化

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事业单位还要对各项经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精确的核算,分析成本费用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整治。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把成本核算和业务工作经费融合在一起,实现成本和预算的有机结合,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一些公共性的事业单位逐渐演变成盈利性的单位了。对于这些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更需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这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对财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来解决,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应对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0)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上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出现了公共性事业单位与盈利性事业单位等不同的性质划分,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为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国家出台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主要是指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兼顾事业单位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并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与现在的财务管理模式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使用专业化、数据化、系统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实现精确和精细的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密不可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标,精细化是实现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体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化,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建立管理分工的专业化管理制度,这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系统化,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事业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复杂,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精细化程度,就要将财务管理系统化。(3)数据化,数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对象和基础,只有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通过数据资料来反映,才能有效管理和权衡财务工作。(4)信息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大势所趋,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企业发展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性

1.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可以促进绩效政府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十一五”规划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权责不明确、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以及奢侈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绩效型政府已经迫在眉睫。而只有加快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充分适应政府管理机能的转变。

2.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较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比如预算执行率不高、结余资金规模过大、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配置不合理、对外投资效益低下等,需要尽快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夯实管理基础,精化管理环节,提高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措施

1.树立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为方式,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带头的作用,积极学习财政部提出的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各项要求,明确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概念和内涵,将新准则运用于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加快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对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培养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意义上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改革。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事业单位应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方面着手,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首先,科学编制事业单位预算。在预算编制之前,编制人员要深入各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和预测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在预算编制时,认真分析确定本单位的项目预算金额,对办公费、差旅费等日常公用费用按照人员测算人均定额,确保单位收支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事业单位要以经批复的预算项目文本为依据,严格执行预算,重视预算事中、事后监督。再次,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3.固定资产核算科学化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价值,不计提折旧,通过“计提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维护和修理进行账务处理。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仅能反映固定资产原值,而无法体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折损情况,易发生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同时,事业单位将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全部列入当期支出,违背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必须改进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现固定资产核算科学化,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固定资产的科学化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比如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

4.推动收入管理精细化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渐深入,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成为自收自支单位,虽然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当中,意图将这些事业单位改制成公共服务企业,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难度比较大。因此,当前在财务管理改革当中,要将收入管理精细化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这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明确收入范围、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收入台账,对所有收入进行分科目管理,所有收入要存入指定的管理账户,对资金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要求进行统一的分配管理,事业单位对本年度内的收入没有支配权。另一方面,国家对于事业单位收入要采取国库集中支付,利用统一支付减少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权,避免成本支出与收入的混乱对财务管理的不良影响。

五、总结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阶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收支管理等财务管理内容,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7:21-22.

[2]王雪莲.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2012,11:39-41.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1)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financial management;scientization;fining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44-03

0 引言

我国事业单位以开展公益事业为主,其可支配的全部或大部分资金来源国家财政。这就造成事业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履行社会职能和实现社会效益上,而忽视经济活动管理,不重视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事业单位以会计核算职能为重,长期忽略管理、监督、协调职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成为了事业单位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大类别,一类是以改革为主,如宋大涵(2003)提出新的预算办法和定额理论,林红霞(2006)提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重点要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袁开宁(2013)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提出创新解决对策。另一类以完善会计核算为主,马永梅(2007)提出事业单位以执行预算为目标的财务核算体系,王文萍(2009)提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建议等等。但是,从研究方向上来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现有制度体系下,如何精细化、科学化开展财务工作的研究却十分匮乏。为此,事业单位要从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策略,从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和经营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性质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使财务管理充分与现代财务管理模式和国际财务管理模式相接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指将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充分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系中去,改变传统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精细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的是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2.1 内控体系的完善和执行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根据相关规定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一定的内控体系,对内控的具体执行也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相当多的漏洞,财务管理安全隐患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根本不重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和其他科室一样只是一种事后服务型部门。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例如:在岗位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上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者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也被安排到财务岗上。导致财务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对于工作中的具体实务和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无法应对。同时,在岗位的设置上也不完善、不科学,没有考虑到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其次,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缺乏管理层的重视,在实践中监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监督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不仅滋生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腐化,也使财务管理时刻处在危险的边缘。再次,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无法贯彻实施,内控的相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在财务管理中毫无意义。内控作为保障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正常运行以及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外在屏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信息化时代下,科技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和办公软件也应运而生,在提升工作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对现代科学技术及科技成果进行充分的利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在现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观念陈旧,技术落后。对于一些新开发的软件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的层面上,对于一些新开发软件的应用并不充分,出现问题也不能独立解决。这主要因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造成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人员配备总体素质偏低。同时,单位上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再加上工作人员自身缺乏自我充电的动力和能力,导致工作人员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技术欠缺。在现代化管理体系下,事业单位的这种管理模式和体制不仅导致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更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时代脱节,逐渐走向淘汰,同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形成一定的障碍。”[1]

2.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水平较低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实现精细化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但是事业单位中上至管理层下至财务工作人员,根本认识不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忽视预算、糊弄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事业单位在对项目工程进行预算时根本不按照相关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来进行,仅凭个人经验制作预算。例如:对于一些重要项目的实施,财务工作人员在对施工现场和材料市场缺乏考察和调研的情况下,根据专项资金的金额盲目地制定预算。这种办公室里出预算的做法必然导致预算脱离实际,不科学、不合理的预算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实际工作起不到任何的指导作用。还有一部分单位在预算上只关心收入和支出,对于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控制以及预算的评价根本不重视。其直接后果是要么资金搁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要么支出控制不力,严重超支,带来不必要的负债。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漠视以及较低的预算水平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实现。

3 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途径

为弥补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转变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事业单位有必要在财务工作中引入科学化与精细化理念,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使事业单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如图1所示。

3.1 事业单位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付诸实践关键是要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特别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是精细化管理融入财务管理并付诸实践的保障。财务管理人员作为精细化理念的实践者更应对此高度重视,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精细化财务管理对提高事业单位效益的必要性,精化预算项目内容,明确预算内容的各项指标,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领导者牵头与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体制,管理者要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提供制度和物质支持,包括部门权限和人员配备等。财务管理精细化理念的融入与实践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使相关人员能够得心应手的工作,共同为提高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而努力。

3.2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

精细化理念要求将每个环节做精、做细,以预算来分析精细化理念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对于预算来讲,要细化预算管理方式。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财务管理的起点,预算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体财务管理的质量。所以财务管理细化的前提是预算的细化,在现行的预算管理中增加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的管理环节。也就是说,在进行预算管理前要对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获取充足的数据信息,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特别是在对项目工程进行预算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建材市场进行调研,做到对施工工地现场和施工材料市场价格有全面的了解,一切数据和变化尽在掌握之中。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督,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算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保证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接近,为预算细化的执行奠定基础。对于成本核算而言,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要对现行的成本考核机制进行更加细化的划分,对成本的各个项目指标进行量化,同时将成本核算与其他工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财务管理部门要仔细研究有效的联动机制,寻找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最佳方法,实现二者的良好互动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预算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此外,由于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要建立在预算管理、成本项目等管理的基础上。因此,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根据内控制度在现有成本管理中增加资金支出的管理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预测、控制以及评价方面的控制,以提高财务的使用效率。”[1]

3.3 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保障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

再好的制度的运行,也需要良好的运行环境来保障制度的贯彻实施。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并保障执内控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是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有力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在融入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同时,更应融入到内部控制体制中去。对于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定明确岗位职责的同时制定严密的业务操作流程。例如:对于资金的申领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对于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要制定专门的操作规则,防止漏洞的存在带来安全隐患。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系统、细致的规定,通过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保障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为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而努力。此外,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对本单位的内控体系和内控制度作出整体评价,查漏补缺。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体制,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总之,只有从各方面来完善内控体系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顺利运行。

3.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的现代化管理

信息化时代下,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淘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平台。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有资质的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应事业单位的核算管理软件,不仅保障核算准确性,也提高了核算效率和科学性,这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可以开发远程报账平台和查账平台,使事业单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处于全程监督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客观上优化了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财务人员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其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使培训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提高其互联网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平。[2]

4 案例分析

自贡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现有在职职工76人,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工程测绘、工程管理、给水排水、环评、工程管理、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等业务。该事业单位设有财务室,共配备4名财会人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编制了《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财务规则》,简单明确了财务科室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规章制度。近年来,虽然该事业单位的业务量逐年增加,收入也随之增加,但是因管理不善,每年收支结余却不断减少。为此,该事业单位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一是,转变思想,增强财务管理意识。该事业单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让单位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学习精细化管理理念,丰富财务知识,掌握现代化、信息化的财务工作技能。二是,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绩效等方面做到量化、精细化,尤其针对该事业单位成本费用不合理的问题,财会人员对近三年来成本费用明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将其与同行业类似指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找寻实际数与计划数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成本控制目标与预算目标相结合。三是,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授权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对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约束,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四是,购入财务管理软件,具体包括核算、报账、查账等功能,管理模块涉及固定资产、物资采购、应收账款等多个模块,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在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实施科学化与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得2014年度收支结余有所增加。2014年度收入总额为3137.09万元,支出总额为3127.76万元,收支结余为9.33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5%。其中,基本支出、经营支出均有所下降,有效地提高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职能,基本构建起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

5 结论

事业单位要在财务管理中引入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理念,从财务管理观念、预算管理、财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应用,从而改善财务管理效率不高的现状,使事业单位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通过实施内部财务管理改革与完善,保障本单位财务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