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内文学常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50

国内文学常识

国内文学常识篇(1)

一、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交流融合缔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性被打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并从事社会各行各业工作,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差异,了解必要的民族宗教常识才能在交流中有效的避免误解和冲突,才能真正保障互相了解、互相尊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应认清当前形势,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普及民族宗教常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

二、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的必要性

1、政策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进行民族常识、民族政策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是学生掌握我国国情、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学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法规,为协调民族关系树立了规范,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亦是高校职责所在。

2、形势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间人口移动频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涌入城市,各民族间杂居现象十分普遍。如广东省,据2009年01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外省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50万,成为全国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友好和睦相处,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对高校来说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两基”教育,不断丰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形成可观的规模。近年来,高校中因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差异互不了解导致的涉及民族、宗教的学生事件并不少见。学生结构的多元化一方面利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学生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因差异形成的矛盾与冲突。高等院校作为普及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阵地,面对学生民族多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民族理论和知识教学。

3、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适应时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宗教常识包含众多内容,涉及宗教、文化、历史、语言、饮食、服饰、禁忌等各个方面,可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状况、风俗习惯以及各宗教主要教义与禁忌等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眼界,丰富人文内涵,完善知识结构。虚心借鉴学习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同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一定作用。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常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加强对民族宗教常识的学习,具备重要德育意义。当然,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与了解尊重,最小限度地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摩擦与纷争,保障校园和谐与稳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现状与问题

1、缺少民族宗教常识课程教学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缺乏相关民族宗教常识的内容,在我们所熟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谈及民族、宗教时多论述我党民族政策路线、民族团结重要性以及我国政策等内容,较少涉及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与民族理论。除个别民族类院校外,普通高校学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难以接触到完整、全面、客观的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在公共课设置中涉及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也为少数,学生与教师缺乏在课堂上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机会。同时,在我国高校中缺少关于基本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材。

2、缺少具备优秀民族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

首先,一部分教师对民族宗教常识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占高校学生比重较小,如无特殊情况,不易引起任课教师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对涉及民族、宗教的内容一笔带过。与此同时,大部分思政类或相关学工部门教师自身对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了解程度不高,民族理论修养不够,因此无法在教学或行政中有效传播与阐释。另外一些教师在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时仍用阶级的观点来看待,拘泥于陈旧的理论教条,缺少与时俱进的眼光。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果自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就无法在教学中全面的教授与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

四、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之途径

1、提高重视力度,增加财政投入

高校领导班子要充分重视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对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民族团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对教职工的培训、课程改革等实际行动,切实把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同时学校应该增加财政投入,在改革与教学过程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2、推进课程建设,培养优秀教师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尚无全国统一性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材,这要求高校要结合我国国情与具体校情制定教材。同时要加强课程建设,要兼顾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在教学中全面普及民族宗教常识。此外应积极培养一批懂民族宗教常识、知民族宗教理论的优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注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民族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生动全面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的清醒认识。

3、加强校园宣传,注重教育实效

对内宣传对学校的理论教育、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文化氛围等的营造有重要影响,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需要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宣传的导向与教育功能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知识。在宣传工作中一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正确性与导向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二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时效性与包容性,避免选用过时的、含有陈旧民族观、宗教观的材料;在宣传内容上应做到丰富多彩、全面具体的介绍民族宗教常识,帮助学生、教师树立全面的认识。此外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必要时可进行相应摸底工作,了解在校师生民族宗教常识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运用校园新媒体,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灌输。

4、丰富校园活动,尊重多元文化

尊重多元文化则要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宗教文化。要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将民族宗教文化纳入和谐校园建设的范畴中。学校应提供各类平台,鼓励少数民族、有的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通过互相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联系与交融,让学生在文化碰撞中逐渐克服文化封闭,形成开阔包容的民族宗教观。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在对本民族文化自豪和认同的同时,也对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和接纳的意识,最终促使校园形成开放、平等、互相尊重的多元化校园文化。

五、结语

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关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大事,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党的十更是在新时期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以及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应发现自身在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上的不足,结合校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宗教间的和谐交流与共存,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中耀,栗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70-73.

[2] 吴鹏.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07)79-81.

[3] 买买提.吐合提.浅谈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94-96.

[4] 钟梅燕,贾学锋.当代大学生民族理论和民族常识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 2010(1)85-89.

[5] 王成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8).

[6] 王成平.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群体[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7] 黄羽新,徐魁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J].学术论坛,2006(9)177-180.

国内文学常识篇(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59

一、在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教育的原因

正如胡文仲先生所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

在外语教学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或失败。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对美国人来说,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谓文化教学是教会学生怎样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完成与社会环境相配的社会行为,传授的应该是关于文化知识的真实、地道的使用,而不仅仅是关于文化的知识。因此,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能将西方文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二、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由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有限,涉及面窄,谈论的话题内容多与日常生活有关,要更深入地谈话还需进一步扩大语法和词汇知识。我们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应以日常用语为主,包括称谓、介绍、寒暄、告别、祝贺及禁忌语等,体现出两种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如:

1. 姓名

中国人的姓氏放在名字的前面,而西方人的姓氏放在名字的后面,这是其一。其二,中国人的孩子一般跟随父亲的姓氏,这个在西方也一样,但西方的妇女结婚后,要将自己本来的姓氏改成丈夫的姓氏。这个习惯在中学的课文中没有出现,但教师应补充这一文化特点,才不会让学生造成困惑和误解。

2. 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比如拿年龄来说,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里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在路上碰见习惯问:Where are you going? 或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有刺探别人隐私、监视别人的嫌疑了,这样的问话是不受欢迎的。

3. 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4. 恭维与赞扬

在英语国家,人们之间也会经常用赞美来表示友好和增进人际关系,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衣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受到赞美的人会愉快地坦然接受,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在受到赞美时更多的是表示谦虚,比如,说自己还做得不够,还要进一步努力等等。

5. 节日

中英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共同节日如New Year’s Day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传统的中秋,清明,端午,和最为隆重的春节。而西方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传统、重大的节日,如 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 , Easter (复活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这些节日都各有相应的活动,食物也独具特色。

三、文化意识导入和渗透的措施与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熟悉中国文化,并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同时并举、紧密结合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去,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讲讲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展现西方文化知识

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缺乏真实英语社会环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讲解一些有趣、浅显易懂的俗语、典故等,将文化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教师还应注意搜集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用英语交流时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交流的真实性。

3. 结合教材,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内涵、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比如,讲到饮食文化时,中西方不仅在吃的食物上有很大的差别,其餐具、烹饪、餐桌礼仪等都有诸多的不同。教师在讲授这些文章时,可以将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并指出其文化意义。这样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 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国内文学常识篇(3)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1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1.2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1.3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1.4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它还包括如服装、发式、化妆用品、行走姿势、装饰用品等等。《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以下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培养内容:

2.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2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3.其它文化意识

3.1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3.2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3.3了解常见动植物、自然现象在英语国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3.4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重要节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的广,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原则。

1.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用性原则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最终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文化上的共性一般较为容易理解,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有一定困难,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的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诠释词汇中的文化涵义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因此词汇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英汉语言中都有

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以牛津英语7b unit6 pets 为例,本单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宠物,主要有狗、猫、金鱼等。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英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个民族对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狗仗人势”,英国人却说“love me, love my dog”;中国人用:“该死的狗”骂坏人,英国人却用lucky dog 指幸运的人,用“clever dog”指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再如,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谈到了各种颜色,课文中对颜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诠释,教师对此还可以就中英文在颜色上的差异做更多的解释。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等都表示“妒忌”。但汉语里表示“妒忌”的词语却是“眼红”或“得红眼病”,如果直译为“red-eyed”, 则表示“眼睛布满血丝”、“眼睛发红的”,并不表示“妒忌”。还有如:“see red” 表示“生气”、“发怒”等意思,“a blue monday”指“倒霉的星期一”等等。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2.剖析语言表达中的文化信息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直接,而中国人含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性格,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开门见山”。如:在英美国家,赞美别人和接受别人的赞美都是非常平常而且非常正常的事情。英美人听到别人赞美时,通常用“thank you”来回答。比如,别人说你的衣服漂亮,你就应该说“thank you”,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哪里哪里”,或“一般一般”,通过“自贬”而达到谦虚的目的。再比如,当我们在别人家里做客,主人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时,按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出于礼貌而客气的回绝一下,说:“别客气,不用了。”但中国的主人一般还是会给客人送来,客人也会接受。而西方人如果听到“no, thanks”,主人就不会给客人提供饮料了。另外,中西方人们打电话时的问答语也不同。在英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电话号码等;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习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干什么,要找谁,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

书面语交际方面,英语表达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子比较严谨。汉语对句子形式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多个主谓结构通过各种形式的连接便组成了“复合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英语中还有许多的固定句式,如:牛津英语8bunit6 grammar中的“it is+adj.+to do sth.”、“it is+adj.+for sb.+to do sth.”、“it is+adj.+that从句”等等。汉语造句则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语言上也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但注重隐性连贯。

英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牛津英语8b unit6 charity walk 的第一课时comic strip 中有这么一句话:“i don’t think you will ever finish your walk.” 而汉语中我们要说:“我认为你永远不会完成你的行走。”同样的句式教材中还有多处。再比如:中英文对待否定疑问句的应答上也不同,如:“you didn’t finish your homework, did you?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回答:“yes, i did.” 而不是:“no, i did.”

英语注重语法规则,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英语与汉语之间语言表达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法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3.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牛津英语教材选择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文章中的这些内涵,并增加些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牛津英语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阅读材料是有关万圣节,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意识让学生去查找有关万圣节的历史、文化、习惯方

面的知识,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英语国家的其他盛大节日的内容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的背景知识,并且可以由节日而延伸到西方国家人们的送礼方式。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有许许多多如: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购物方式、服饰特点、居住状况等等。

此外,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是扩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文化差异的信息会体现在中外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一则简短的广告也会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4.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英语文化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能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组织学生排练英语情景短剧,使学生在反复排练中切身体会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搞生日聚会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聚会并赠送礼物,在活动中了解并比较中英文化待人接物方面的异同;在一些盛大节日到来之时,可以搞化妆晚会如:“halloween party”、“christmas party”等。通过课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能很快得到锻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异国文化,体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多看、多听英语材料如:各式各样的英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资料等,在提高阅读、听说能力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四、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学增. 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9月

国内文学常识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就在于: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理解跨文化因素,提高交际能力;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文化理解,提高人文素养。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信息的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见缝插针地渗入到各个环节中。小学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知道英语中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二)对一般的赞扬、请求、感谢、电话等作出适当的反应:(三)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四)了解初次见面时的一些禁忌:(五)知道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及节假日等。

    比如,中国人在初次见面就会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英语国家人的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学”how old are you?"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在中国询问年龄很平常,但在国外问女士年龄时,她们常常会婉转地回答:"sorry, it’s a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去向等属于个人隐私,他们是不愿意以这些内容为话题的。尤其是妇女,她们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因此对自己的年龄秘而不宣。

    一些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如”dog"一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dog是与”忠实”的意思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汉语中,”狗”带有贬义。一些表示颜色的单词在中英文中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等。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营造英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行为规范等。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出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环境。

    (二)挖掘教材内涵,通过日常教学渗透

    好的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编排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对日常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导向和限制作用。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从文化的角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是完全可行的。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适当的外国文化。

   1、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外国文化。如:在教授衣物单词时,可利用课件,形象地总结比较英美加拿大,日本及非洲的衣物(leather coat, leather shoes, boots, worn by cana-dian in cold weather, kimono worn by japanese women, leavesskirts by africans)的名称,并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日常衣着cshirt, skirt, dress, sweater等)进行比较。

    2、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渗透外国文化。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方面,是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语言技能目标做了分级要求,并对各级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的形式进行了具体描述。教师可以在具体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时适当渗透外国文化。

    (三)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世界开放,国门大开。国外的商品随处可见,国外的节日同样热门。人们除了欢度自己的本国节假日,对外国的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也热情欢迎。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christmas day那天,教师可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通过网络资源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

    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

国内文学常识篇(5)

关键词:文化意识 内容 原则 途径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21世纪迎来了全球化的浪潮,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密切。因此,跨文化交际已不再是少数外交家或外贸人员的专利。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国际交往活动。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交际。但在许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而是受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所影响。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出错。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1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1.2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1.3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1.4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它还包括如服装、发式、化妆用品、行走姿势、装饰用品等等。《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以下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培养内容:

2.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2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3.其它文化意识

3.1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3.2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3.3了解常见动植物、自然现象在英语国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3.4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重要节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的广,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原则。

1.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用性原则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最终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文化上的共性一般较为容易理解,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有一定困难,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的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整体

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诠释词汇中的文化涵义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因此词汇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英汉语言中都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以牛津英语7b unit6 pets 为例,本单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宠物,主要有狗、猫、金鱼等。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英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个民族对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狗仗人势”,英国人却说“love me, love my dog”;中国人用:“该死的狗”骂坏人,英国人却用lucky dog 指幸运的人,用“clever dog”指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再如,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谈到了各种颜色,课文中对颜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诠释,教师对此还可以就中英文在颜色上的差异做更多的解释。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等都表示“妒忌”。但汉语里表示“妒忌”的词语却是“眼红”或“得红眼病”,如果直译为“red-eyed”, 则表示“眼睛布满血丝”、“眼睛发红的”,并不表示“妒忌”。还有如:“see red” 表示“生气”、“发怒”等意思,“a blue monday”指“倒霉的星期一”等等。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2.剖析语言表达中的文化信息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直接,而中国人含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性格,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开门见山”。如:在英美国家,赞美别人和接受别人的赞美都是非常平常而且非常正常的事情。英美人听到别人赞美时,通常用“thank you”来回答。比如,别人说你的衣服漂亮,你就应该说“thank you”,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哪里哪里”,或“一般一般”,通过“自贬”而达到谦虚的目的。再比如,当我们在别人家里做客,主人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时,按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出于礼貌而客气的回绝一下,说:“别客气,不用了。”但中国的主人一般还是会给客人送来,客人也会接受。而西方人如果听到“no, thanks”,主人就不会给客人提供饮料了。另外,中西方人们打电话时的问答语也不同。在英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电话号码等;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习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干什么,要找谁,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

书面语交际方面,英语表达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子比较严谨。汉语对句子形式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多个主谓结构通过各种形式的连接便组成了“复合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英语中还有许多的固定句式,如:牛津英语8bunit6 grammar中的“it is+adj.+to do sth.”、“it is+adj.+for sb.+to do sth.”、“it is+adj.+that从句”等等。汉语造句则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语言上也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但注重隐性连贯。

英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牛津英语8b unit6 charity walk 的第一课时comic strip 中有这么一句话:“i don’t think you will ever finish your walk.” 而汉语中我们要说:“我认为你永远不会完成你的行走。”同样的句式教材中还有多处。再比如:中英文对待否定疑问句的应答上也不同,如:“you didn’t finish your homework, did you?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回答:“yes, i did.” 而不是:“no, i did.”

英语注重语法规则,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英语与汉语之间语言表达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法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3.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牛津英语教材选择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文章中的这些内涵,并增加些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牛津英语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阅读材料是有关万圣节,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意识让学生去查找有关万圣节的历史、文化、习惯方面的知识,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英语国家的其他盛大节日的内容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的背景知识,并且可以由节日而延伸到西方国家人们的送礼方式。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有许许多多如: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购物方式、服饰特点、居住状况等等。

此外,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是扩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文化差异的信息会体现在中外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一则简短的广告也会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4.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英语文化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能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组织学生排练英语情景短剧,使学生在反复排练中切身体会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搞生日聚会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聚会并赠送礼物,在活动中了解并比较中英文化待人接物方面的异同;在一些盛大节日到来之时,可以搞化妆晚会如:“halloween party”、“christmas party”等。通过课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能很快得到锻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异国文化,体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多看、多听英语材料如:各式各样的英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资料等,在提高阅读、听说能力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四、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学增. 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9月

[2]平洪, 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月

国内文学常识篇(6)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21世纪迎来了全球化的浪潮,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密切。因此,跨文化交际已不再是少数外交家或外贸人员的专利。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国际交往活动。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交际。但在许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而是受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所影响。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出错。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1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1.2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1.3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1.4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它还包括如服装、发式、化妆用品、行走姿势、装饰用品等等。《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以下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培养内容:

2.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2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3.其它文化意识

3.1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3.2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3.3了解常见动植物、自然现象在英语国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3.4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重要节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的广,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原则。

1.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用性原则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最终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文化上的共性一般较为容易理解,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有一定困难,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的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诠释词汇中的文化涵义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因此词汇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英汉语言中都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以牛津英语7B Unit6 Pets 为例,本单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宠物,主要有狗、猫、金鱼等。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英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个民族对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狗仗人势”,英国人却说“Love me, love my dog”;中国人用:“该死的狗”骂坏人,英国人却用lucky dog 指幸运的人,用“clever dog”指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再如,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谈到了各种颜色,课文中对颜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诠释,教师对此还可以就中英文在颜色上的差异做更多的解释。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等都表示“妒忌”。但汉语里表示“妒忌”的词语却是“眼红”或“得红眼病”,如果直译为“red-eyed”, 则表示“眼睛布满血丝”、“眼睛发红的”,并不表示“妒忌”。还有如:“see red” 表示“生气”、“发怒”等意思,“a blue Monday”指“倒霉的星期一”等等。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2.剖析语言表达中的文化信息

转贴于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直接,而中国人含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性格,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开门见山”。如:在英美国家,赞美别人和接受别人的赞美都是非常平常而且非常正常的事情。英美人听到别人赞美时,通常用“Thank you”来回答。比如,别人说你的衣服漂亮,你就应该说“Thank you”,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哪里哪里”,或“一般一般”,通过“自贬”而达到谦虚的目的。再比如,当我们在别人家里做客,主人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时,按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出于礼貌而客气的回绝一下,说:“别客气,不用了。”但中国的主人一般还是会给客人送来,客人也会接受。而西方人如果听到“No, thanks”,主人就不会给客人提供饮料了。另外,中西方人们打电话时的问答语也不同。在英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电话号码等;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习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干什么,要找谁,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

书面语交际方面,英语表达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子比较严谨。汉语对句子形式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多个主谓结构通过各种形式的连接便组成了“复合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英语中还有许多的固定句式,如:牛津英语8BUnit6 Grammar中的“It is+adj.+to do sth.”、“It is+adj.+for sb.+to do sth.”、“It is+adj.+that从句”等等。汉语造句则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语言上也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但注重隐性连贯。

英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牛津英语8B Unit6 Charity walk 的第一课时Comic strip 中有这么一句话:“I don’t think you will ever finish your walk.” 而汉语中我们要说:“我认为你永远不会完成你的行走。”同样的句式教材中还有多处。再比如:中英文对待否定疑问句的应答上也不同,如:“You didn’t finish your homework, did you?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回答:“Yes, I did.” 而不是:“No, I did.”

英语注重语法规则,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英语与汉语之间语言表达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法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3.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牛津英语教材选择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文章中的这些内涵,并增加些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牛津英语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阅读材料是有关万圣节,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意识让学生去查找有关万圣节的历史、文化、习惯方面的知识,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英语国家的其他盛大节日的内容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的背景知识,并且可以由节日而延伸到西方国家人们的送礼方式。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有许许多多如: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购物方式、服饰特点、居住状况等等。

此外,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是扩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文化差异的信息会体现在中外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一则简短的广告也会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4.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英语文化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能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组织学生排练英语情景短剧,使学生在反复排练中切身体会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搞生日聚会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聚会并赠送礼物,在活动中了解并比较中英文化待人接物方面的异同;在一些盛大节日到来之时,可以搞化妆晚会如:“Halloween Party”、“Christmas Party”等。通过课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能很快得到锻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异国文化,体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多看、多听英语材料如:各式各样的英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资料等,在提高阅读、听说能力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四、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学增. 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9月

[2]平洪, 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月

国内文学常识篇(7)

关键词:《文化语义学》;比较;内容;方法;目的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在世纪之交出现的两部《文化语义学》:马清华《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和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不直接谈义素、义位等方面,而是从文化方面入手研究语义,将文化与语义向结合,使语义研究的一个空白地带填上了颜色,拓宽了语义学研究的领域。两部文化语义学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语言学理论,融汇各家,开阔视野,显示出了各自较完备的文化语义学理论体系。

两部《文化语义学》的初版同于世纪之交发表,二者在内容方面呈现出重叠或复现的面貌,在语料分析方法上和著作撰写目的上都体现出了同一性。但两本书各自的“个性”论述以其独特的创新之处为文化语义学这个逐渐兴起的理论涂上了一抹亮色。这些“个性”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部《文化语义学》理论背景方面的区别与创新

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是建立在符号学的基础上进行展开论述的。作者在书的第三章着重论述了语言是一种多层级的符号系统。作者认为用符号学理论对文化语义学进行论述的根本意义在于:从本体论上看,符号现象同样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认识客体是通过符号所携带的信息使认识主体认识自己,而认识的主体也正是通过符号所携带的信息达到对认识客体的认识;从方法论上看,符号学首先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现象的新的角度,它使人们从另一个层次、角度上看到人类文明的共性,同时,符号学方法论价值更鲜明地反映在作为符号主体的语言学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先作用上。

作者认为,语言是一种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分为两个层级,并且语言的二级符号系统是其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可由下表表示: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不同于前者,他的理论背景相对广泛,是在汲取古今中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正如书中林书武先生所作的序中对于本书研究的性质界定:“它不能归于语言学语义学、历史语义学、结构语义学、生成语法学派语义学、孟德鸠(亦译作“蒙塔古”)语义学,而是包含了不少认知语义学、认知人类学、语言文化人类学等内容在内…”的一部文化语义学。在这种广泛吸收社会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上,马清华便可得心应手地用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对语料进行分析语研究。如第九章常识中,作者认为,常识性程度越高,其内容越容易在整个言语表达结构中隐含起来。作者对温州城乡八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交通工具关注及使用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直观的图表进行社会认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语料选择方面的区别

从语言上看,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所选择的研究语言是以俄语词汇、文化分析的俄汉语对比,同时汉语与部分英语也纳入分析范围。这是在俄国的《语言国情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比于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单一运用俄语进行研究的情况看,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的研究语言要广泛的多。他所涉及的研究语言不仅仅是我国古今汉语、我国各地方言,也包含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日语、英语、俄语以及国外土著语等。在如此丰富的材料基础上,马清华通过归纳、整理、分析、解释,提出了比较全面、较为可信的文化语义学理论体系。如:从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第126页中作者整理归纳的与汉语普通话或江苏金沙话零对应的词表来看,作者归纳总结了河北方言词、满语动物义类词以及印度尼西亚语动物义类词来阐明“零对应”概念。

两部《文化语义学》对于研究语言的选择,进而影响了书中对于词汇和文学作品的选择。

从词汇选择方面看,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多选择俄语中的词汇进行研究。词汇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也是以俄罗斯的文化特征为主。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中的词汇量相对来说较大,所涉及的语言情况也较为复杂。相对丰富的语料的运用,往往在证明观点时会更具说服力。如在谈及“隐喻”问题时,吴国华、杨喜昌单纯运用俄语词汇材料作为论证的基础,而马清华在其《文化语义学》“隐喻”部分的“海洋生物的陆地化隐喻”中便使用了彝语、英语、德语、汉语分析海菠菜、海栗子、海豹、海牛、海百合、海狗、海马等海洋生物命名的陆地化隐喻。从文学作品选择方面看,两部《文化语义学》都大量地将文学作品作为语料参与理论证明与建构。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中选择的同样是以俄语为主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中选择的文学作品则涵盖了古今中外,仅第三章和第八章中运用的文学作品语料就多达48处之多。

三、部分内容方面的区别与创新

作为两部理论相对成熟,说理相对合理的语义学著作来说,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与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在内容上的区别性即是两部《文化语义学》各自的创新性所在。 笔者将以两部《文化语义学》独特的理论分析作为二者区别与创新的主要方面进行如下论述。

(一)、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内容

王德春先生在《文化语义学》的序中便提到:“书中的《意念》和《观念》两章是作者个人的创见,材料异常丰富,《意念》一章调查的文学作品就达两千万字之巨,《观念》一章调查的词典就达数十部之多。”①虽然王德春先生没有将第九章常识纳入与第六、第八章内容的“个人创见”范围,但“常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广泛的事物,却常常被学术创作所忽视。马清华先生将其作为最后一章,是因为日常语义知识是最具有文化意义的知识内容,是将常识作为文化语义分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最后一环进行《文化语义学》的逻辑性结尾。所以,笔者将第九章也纳入马清华《文化语义学》内容上最具创新性的章节之一。

1、“观念”

第六章观念中,作者首先阐明了观念(单项义素类别所反映的思想范畴)与概念的关系:成分对应关系,相互独立性,文化同构性和互补性。作者也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义素实现为观念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形态标记发和在隐形词义范畴寻找方法来确保不同类型的义素实现为观念。最后,作者运用人类与动物对立观念的分析的例子阐明文化的释放。在这一章的论述中,作者运用了数十部词典,查询了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语料对理论进行了佐证,如在阐释汉藏语系的部分语言的动物名词常带严格程度不等的前缀中,运用布依语、湘西苗语、哈尼语、凉山彝语、珞巴语、拉基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例子进行例证。

2、“意念”

在第八章意念中,作者首先举例阐明了意念与取象的概念与对应关系。意念是人们从实际意义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意义范畴。取象是从形象性字面意义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模式。意念和取象在不同时代可呈现不同的对应关系。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进一步以感情意念为例从层级结构、异构的等效性、同构多能性和意念分化、概念隐喻、表情体使用频率与外界的关系以及体态的内化等六个方面阐释了取象结构。作者就不同语言间取象的差异现象,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这一章中,作者援引的语料与文学作品为主,所援引的文学作品的数量达48部之多。如:作者在论述体态的内化部分,以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笑”、“醉”、“甜滋滋”、“光亮”和“心痒”来表达喜悦概念。

3、“常识”

在第九章“常识”中,马清华用下图阐释了知识的分类:

其中,日常语义知识是最具有文化意义的知识内容,简称:常识。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与词汇选择中,潜意识中的常识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常识的补足是语言理解的一大前提。作者也提出了表述常识的几种常见方法,如词典释义、表述式和构件式等。作者认为常识贯穿语义组织的一切方面。马清华对于知识的归纳以及对于常识的阐释是在语义学领域的一大创举,是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语义学与文化学结合的最好例证。

(三)、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内容

潘蕾认为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中最具价值的内容为第八章动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和第十章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分析。另外,《文化语义学》第七章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也同样具有创新性意义。语言学家们对于专名的描述很多,但没有从语义学,尤其是没有从文化语义学的角度对专名进行专门的分析。吴国华、杨喜昌用较大的篇幅从文化语义学角度对专名进行的深入分析同样具有创新性。笔者认为,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一章也应纳入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内容范畴。

1、“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

在第七章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中,作者提出了专名的概念并认为其包括人名、地名和其他事物名称三大类。作者从语言的文化载蓄功能角度出发,认为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更富有意义。在第二节中,作者指出,专名的指称性质表现在:它只有指称对象,只有实指而无概念意义。另外,作者阐述了专名对文化的多侧面反映,包括人名的运用特点与民族个性和专名的历史文化内涵两方面。作者也论述了专名的词汇意义的分析价值。从文化语义学的角度对专名进行分类可分为:获得性涵义、先设性涵义、分析性涵义和创造性涵义。第四节中,作者将专名归于不对应词汇,它也具有普通义素和异常义素。普通义素一般都是跨语言义素,而异常义素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另外,作者论述了专名具有多义性与其使用的多样性。

2、“动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

动词是俄语中十分重要的此类。但迄今为止,动词是文化语义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作者从文化语义学的角度将与俄罗斯的民俗、心理、宗教、文艺等多方面的民族文化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动词分为4类并得出结论:俄语中含有民族文化意义的每一类词中,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动词。这是动词的文化语义学价值。另外,作者对动物名称词干动词加以了分析,他们认为,动物形象往往能够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综合本章的叙述,作者归纳出了动词突出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即语义上的深层次性、综合性、确定性、和理据性以及修辞上丰富的表现力。

3、“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分析”

作者在《文化语义学》第十章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的开篇便陈述道:“一般意义上的语言理解,首先就意味着对句子的理解。但是,在语言的研究中,却不是这种情况,句子并没有被优先考虑,在过去,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语义学,通常被理解为词汇语义学。”②诚然,过去的文化语言学的分析过程中,词汇意义被看作分析的主体,尽管一些学术论著注意到了,如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中也注意到了句义的分析,但是马清华并没有将句义的分析单独整理成体系进行论述,而是作为例证的一部分佐证书内的理论。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将句子层面文化语义单列成章进行着重论述,在文化语义学领域甚至语义学研究领域都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作者在从实践方面和句子帮助确定词义以及词汇应在句子构成的具体语境中进行分析构成的理论方面,语言国情学的基本理论是词汇背景理论。另外,作者简要论述了句子的社会意义和语用意义以及句子的句法特点。另外,句子的语调体系也可归入句子的形式结构方面,并且也体现出民族特点。最后,作者论述了句子的美学功能。

凡此总总,两部《文化语义学》在理论背景、语料选择以及部分内容的区别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两部《文化语义学》的创新性。如在内容方面马清华《文化语义学》的“观念”、“意念”以及“常识”和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中的“专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动词的文化语义学特点”及“句子层面的文化语义学分析”都显示出了作者对文化语义学甚至语义学研究的独创之处。当然,这两部《文化语义学》也不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缺失。瑕不掩瑜,马清华《文化语义学》和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抛出的语义学新枝引起的国内语言学的兴趣必将激励后起之秀开始对于两部《文化语义学》的总结与学术延伸,使“文化语义学”不仅仅作为一部或两部著作进行研究,而是将其发展成为成熟、稳定的学科而为之奋斗。

注释

①马清华.《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序第2页

②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军事谊文出版社.第226页

参考文献

[1]汪如东.评马清华《文化语义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潘蕾.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文化语义学》[J].外国语学报.2001年第2期

[3]纪云霞.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新枝――马清华著《文化语义学》简评[J].满语研究.2001年第2期

[4]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吴国华.语言文化问题探索[C].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7.

国内文学常识篇(8)

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在日常的商务活动中自如地与外国客商进行沟通,这正是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它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群体与另一种背景的人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交际。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中西方人无论是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还是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词义、句义理解上的差异。不了解他国的文化,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及日后的商务交往中遇到文化障碍,甚至是文化休克。如跨文化谈判实践中的语言技巧与非语言技巧的掌握;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的文化符号不对称问题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外交流时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就是指对于影响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表现和文化模式差异的理解。

商务英语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但其教学大都依照“英语十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进行跨国商务活动,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学校往往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与日常的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分离,只是简单地用中文讲授跨文化知识,但在商务英语的专业课中(如外贸函电、商英阅读)却注重语言知识技能,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偏重语法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同时造成了交际障碍。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导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为日后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原则

商务英语专业课时安排有限,专业知识繁多,而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在教学过程中导人文化因素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以保证教学效果。

(一)实用性原则

现阶段许多英语专业都开设口语课,有的还是外教任教,但教学内容常常局限于一些生活用语,与商务实际运用联系不大。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没有完全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多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看书,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合国际竞争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导人跨文化知识必须要注重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结合,那些课堂上教授的跨文化知识,应该与学生在各商务情景中的英语交流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的,就文化而学文化。

(二)阶段性原则

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导人的文化内容。

(三)持久性原则

文化一词涵盖的内容博大精深,非短期内能很好的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文化的学习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持久性原则要求将目的语的文化持久、系统、高强度和循序渐进地导人。通过案例法教学、任务法教学、情景法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分析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和商务文化方面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再通过介绍目的语文化的历史、文学、典故、习语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理解目的语商务文化。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策略

(一)在商务英语基础阶段多开设文化欣赏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为了卜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开设一些英语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跨文化交际、中外礼仪、英语视听说、英美文学选读、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国际商业文化等课程。

(二)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实用性

每一门商英专业课程其中的语法、课文、词汇、听力材料、泛读材料,无不包含文化内容,只有将语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导入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多渠道的合力教学,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合格跨文化商务交际的人才。

如以商务英语写作为例.过去人们往往都过多的专注于商务英语写作的书面格式、语用规范等方面的“技术性”要求,而对商务英语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跨文化意识”重视不够,或根本就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实际上,将“跨文化意识”纳人商务英语写作框架之中,可以使商务交流的目的和用途表达得更明确、更容易被对方接受。我们在商务英语写作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词汇表达方面

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不同文化中对于同一词语理解的差异性,我们在使用某个表达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得从跨文化知识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在中国成语中带有“狗”字的往往都是含有贬义的,如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等等,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视狗为忠实的伙伴,"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时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体风格方面

除常规的语体格式和篇章规范外,还应该注意中西商务书面交流时语体风格方面的文化因素。一般而言,英美商务人士更注重商务书信、函件等的简练、准确和直观;这与中国人的间接、委婉的表达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当用英语进行商务写作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避免写作中母语文化习惯的干扰,从篇章大局把握,在整个语体风格上与国际商务写作保持一致。

(三)多渠道文化沟通,提高跨文化意识

国内文学常识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87-02

一 跨文化交际意识渗透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点

英语《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

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的传统和信念。”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语言是“思维范畴诸经验的表现”。文化与语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着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语言也深受文化的影响。所以说,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和很好地运用这种语言。

3.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可或缺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①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从而也就涉及不同文化的交际,所以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越来越需要引起注意。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重视语言形式的讲授讲解而弱化,甚至忽略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以至于学生不能深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英语学习和交流中频繁的出现语用歧义以及屡见不鲜的语用失误,从而造成听者的迷惑不解和错误判断。故在语言教学中,在做好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的背景文化知识积累与语言技能得到同步发展,这是新世纪、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 课堂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需渗透的内容

因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大,从而使交际文化的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大至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精神文化、心态文化等隐形的深层文化;小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显性的大众文化,以及成语、谚语、俚语、委婉语、禁忌语和体态语等。下面以日常交际中的常用语表达为例来说明跨文化交际意识需渗透的内容。

1.称谓语

首先,称谓语是日常交际中的常用语,中国传统的“称谓”是非常细致繁密的,不同的称谓以表示远近、亲疏。西方的称呼语一般是比较笼统的,如“uncle”,不但可以表示“叔叔”,而且也涵盖了舅父、姑父、姨夫等称呼。其次,汉语中通常在表示职业和身份词的后面加上姓氏,就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人,从而造成学生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如Teacher Liu、Uncle Wang、Comrade Zhao等称呼语,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的表达。在英语中,如“teacher”仅仅是表示一种职业,不能用来作为称谓语。而应在姓氏前加上Mr.、Mrs.、Miss、Ms即可,例如Miss Green、Mr. Smith等。最后,在称呼家庭成员和亲属方面,西方人对长辈称之为Dad、Mum、Grandpa、Grandma、Aunt或Uncle也有倾向于用名字作称呼甚至对长辈也是如此。而在中国,传统的这种尊卑长幼的秩序已经浸透到中国人的整个文化心理结构中去了。在西方,人人都是上帝之子。在上帝的面前所有世间的尊卑长幼都没有任何价值,人们都平等的接受最后的审判。在中国,人们不相信上帝审判和来世天国,于是便遵守着从理智到情感、从现实到观念的细密复杂的关系网。

2.问候和告别用语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中国人素来以礼仪来标榜自己的传统文化,“礼”首先来源于实物的分配。中国传统要求在饭桌上也必须“长幼有序”“主客有别”,并且成为一种规矩、仪容、礼貌。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见面常用的寒暄语“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儿?”等。但如果你在见到一个英语国家人时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 you going?”等,会被他们误解为你要请客吃饭或是干预别人的隐私。而在中国却是行之久远表现出来的“人际关怀”的习惯。英语国家见面打招呼通常会以天气、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为话题。在告别时,中国人常会对客人说:“慢点,走好!”或“小心点,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如果用英语表达则为:“Please walk slowly!”“Be careful!”这会使外国人听了产生困扰。而外国人在告别时,主人只说:“Thank you for coming.”或“Goodbye”即可。

3.感谢与答谢

最后,在像道谢这类的情感表达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也是很大的。中国人在接受馈赠或朋友宴请时经常会表现出来谦虚客气的态度。经常会说:“不用客气了”、“太麻烦你了”等类似语。而按照西方人的文化传统则会直接表达态度:“Yes,please.”或“No,thanks.”又如,当人被称赞或表扬时,西方人只回答“Thank you.”即可。中国人习惯于谦逊不惶的推谢道:“过奖”“不敢当”。总之,个体不能突出,这种谦逊是有意识地去掩盖个性主体,以尊重高扬群体结构的伦常程序。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显著性以及需渗透内容的广泛性。

三 跨文化交际意识渗透的策略

1.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权威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②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之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而在文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学生文化信息的提供者、文化学习的示范者、文化吸取的引导者、文化应用的启迪者。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和倾听者。所以,要想很好的给学生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势在必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涉外活动、教师再教育、阅读外文书刊和电影杂志等方式来升华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外语文化素养,提高外语知识的储备量,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的施展和导入背景文化知识。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成功地开展文化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在倾听中得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

2.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所使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在设置和编排上都很好的渗透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充分的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适时的渗透背景文化知识,以便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然而课本上的知识也是很有限的,如果仅凭课本上的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不能将跨文化交际意识很好的渗透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给学生输入有关目标语新的背景文化知识。与此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以扩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从而在不断的积累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此外由于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形象,并且大部分学生的记忆方式是以具体形象占主导作用的。而多媒体教学资源又正好为其提供了可能性。因其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涵盖了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背景知识,从而使静态的课本知识和动态的课程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将课本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形象化、具体化展示给学生的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真正做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文化的传载功能。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态度,它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情境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开展是其他一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学生也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大胆开口进入最佳的语言交际状态。

其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交流。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寓情于景,寓教于乐。而情境来源于生活,所以情境的设置必须贴近生活,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课本上的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情景话题也是非常广的,如学校、节日、车站、餐饮、旅游、问候、天气等都可以创设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相对应的情境。这样既有利于创设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更好地进行交际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觉语言文化的魅力。

再次,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教材本身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若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和静止的书本知识是很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而多媒体教学资源所具有的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直观生动、易于获取等优势正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好新奇、好表现和好活动的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将课本内容和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可更好的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 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渗透的艺术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资源,不失时机地将西方背景文化知识导入到学生的交际中,使跨文化交际教学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很好地完成语言教学的目的,使这门艺术可以诠释的惟妙惟肖。

注 释

①张瑞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②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国内文学常识篇(10)

一、问题提出

语言和文化唇齿相依。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正如L.A.White 所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的文化在其语言中表现得最为全面和完美。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整地、协调得反映文化,并将其固定下来,世代相传,成为民族文化与知识的载体和集体经验的储藏器。”从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文化的范畴和内容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很好地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标准》,自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迫在眉睫的课题。然而,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重视应试功能,忽视文化教学,以致在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存在诸多缺憾,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文化教学意识薄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中学教师仍偏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教学,对于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未进行充分挖掘和展开。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仍以讲授为主,方式方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的、灵活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充分领略英语及相关文化的魅力,损伤了学习积极性。

3、教学内容零散局限。由于中学英语教材中对英语文化的涉及分散在不同单元,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文化的教学内容处理也是零散和局限的,缺少对文化教学内容的整合,降低了教学有效性。

4、教学素材积累缺乏。有具体的教学素材,教学才有章可循。但由于没有统一、现成的关于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素材,很多教师又缺少对这方面素材的积累和沉淀,所以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缺少系统性和持久性。

5、对文化的偏见。有些学生容易对异国文化产生盲目的崇拜,而忽略了本国的文化优势。高中英语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既要使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客观和公正的认识,学会尊重异国文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懂得欣赏我国的优秀传统。

二、培养策略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英语文化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

第一步:构建跨文化意识框架

《普通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根据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文化意识目标的级别要求,具体来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和俗语

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和传说极其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和贡献

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主要英语国家人民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英语国家人民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和社会风尚

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教师首先要构建好跨文化意识框架,围绕这些纲目展开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英语文化的魅力及和本国文化的异同之处。

第二步:运用不同 “攻略”,帮助学生攻克英语文化学习难关

教师要转变意识,摆脱仅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教学的禁锢,同时积极寻求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对中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使之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形成不同跨文化意识“攻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跨文化意识,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

攻略一:充分利用学校、教室环境,营造英语文化教学氛围

在校园内,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平台,通过英语海报、新闻广播等方式宣传介绍和文化相关话题。在班级内,积极发挥墙报或黑板报的作用,让学生随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英语文化,使英语文化的教学的无处不在。

1、板报类选材广、展示性强,是一种很好的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的一种方式。针对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① 节日类。主要有New Year’s Day新年;Valentine’s Day情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圣诞节。此类板报制作应因时制宜。

② 人物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目标(七级)中提到:了解英语过年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以人教版为例,涉及人物主要有政治人物(如必修1中Unit5 Nelson Mandela)、伟大的女性(必修4 Unit 1 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科学家(必修5中Unit1 Great Scientists及选修8 Unit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此外,教材中也有部分涉及文学家和艺术家。那么板报的设计可以围绕以上几类人物展开。除了对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拓展介绍之外,也可以让学生自行介绍他们心目中的政治家、伟大的女性、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

③ 地理类。介绍主要英语国家:USA; UK;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如:India; South Africa等。

④其他类。围绕教材不同主题展开,如The Olympic Games; Music 等

2、广播类节目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们了解信息。

① English words、Expressions & Stories。文化意识目标中(七级)提到: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根据该目标要求,可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素材,然后向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② 新闻类。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板报类的设计展出,还是广播类的节目播出,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寻找素材,自己制作,教师给与指导,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有关英语文化的内容。学校和教师则要提供学生充分的平台,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展示其成果。

攻略二:日常教学渗透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教学常态

让Daily Report(每日播报)和Everyday English(每日英语)成为日常教学常态,使得文化教学无时不在。每堂课前,留3~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每位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关内容进行介绍(结合自己制作的PPT)。Everyday English则安排在课堂结束的1分钟左右时间。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介绍英语语言中的名人名言、俚语、特殊短语等,其他同学一起学习。

类似的形式也有不少教师在操作,但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容过于分散,不容易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没有积累。学生说过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减弱。为解决该这两个问题,笔者事先将内容分为语言篇、历史篇、人物篇、地理篇、习俗篇或其他等,使学生的宣讲内容更有针对性。接着将同学们的Daily Report和Everyday English收集起来(在后面标注由哪位同学收集),编纂成册,成为很好的阅读材料,并且在不同班级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学生很有成就感。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教学的成果积累。实践证明,这两项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所以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轮到宣讲的学生课前都会认真花时间准备讲稿、制作PPT,所选的素材等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其他同学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攻略三: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舞台,让学生参与讨论、体验异国文化

中学生对于文化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语言课进行的,因此英语教材中大量的文化内容正是学生跨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内容,围绕文化的某一主题,对教材进行拓展,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文化的差异,并能用英语适当地表达对异国文化的看法。教学方式不仅仅是说教式的,更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体悟异国文化。如:

①Debate辩论。高中生的思维已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辨证逻辑思维,思维逐渐从经验型过度到理论型,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对事实进行综合分析。同学们在思辨的过程中产生观点的碰撞,引发思考,从而更好地认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②表演和讨论。课堂不仅是用来“讲”的,也是可以用来“演”的。如在讲述 table manners西方的餐桌礼仪时,笔者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customer和waiter。设置情景,让扮演顾客学生故意使用错误的用餐方式。结果,其余学生捧腹大笑。之后再请班级同学来“找茬”:What table manners are not right? 这样,学生很容易找出问题所在。

总之,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碰撞和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加体验的机会,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攻略四:开展不同课型,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的文化知识加料加量

如果学生是通过常规的英语课程获得文化知识的“主食”,那么不同形式的课型则是给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辅食”。有了“辅食”,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营养才能更全面、更丰富。这些“辅食”的来源可以有很多渠道,如:英语选修课、兴趣班、English Club(英语社团)、外教班等。相对于日常的常规教学,在这些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型,为学生的文化知识加料加量,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1、文化漫谈课。看到下面这些图片了吗?这是教师利用英语俱乐部这一平台,为同学们带去的一堂生动有趣的中西文化漫谈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化差异图,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中西文化差异点,包括:饮食就餐、人际关系、对待孩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饮食差异table manners 餐馆就餐in a restaurant 生活方式life style

对待孩子children 晚年生活old life 处理问题solve the problems

图片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如:在处理问题时,西方人往往采取直接了当的方式,即straightforward或in a direct way,中国人则倾向采取迂回的方式,即in an roundabout way;在生活方式上,西方人喜欢在独来独往act independently,中国人偏向成帮结队in twos and threes, always seeking a company。这些词言知识的教授因为有了图片直观的展示,变得容易掌握。同时,教师在引入语言教学的同时,也不适时宜地通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在对待不同事物时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简单阐述其各自的利弊。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既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也能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语言学习和文化渗透相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2、活动体验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也可以动手参与体验。让学生动动口,动动手,文化学习变得如此生动有趣!有尝试过让学生制作西点、咖啡吗?以咖啡的制作为例,设置教学流程如下:

1、知咖啡 让学生了解咖啡的相关知识(如历史、种类、工具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和咖啡相关的语言知识。如:咖啡豆coffee bean ;黑咖啡和白咖啡black coffee & white coffee;速溶咖啡instant coffee等。

2、制咖啡 了解咖啡制作过程,小组分工合作,尝试调制咖啡。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实践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是这样可以体验的!

3、创咖啡 调制出个性咖啡,为咖啡命名,结合第一步骤中的语言学习内容,用英语简单介绍并邀请大家品尝。味道不是重点,无限创意才是关键所在!

4、议咖啡 咖啡和茶大比拼:Which one do you prefer, coffee or tea? Why?,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借助coffee和tea这两种不同的中西方偏爱的饮品,来一次两国文化的碰撞吧!

类似的这些活动体验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激发学生口头或笔头的表达欲望,从而实现愉快和有效的语言实践。相信这样生动的体验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肯定是深刻的。

3、交流活动。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国界。同样,也有不同国家的教师、学生来访交流,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不失时机,邀请外籍老师和交流生走进课堂,和学生们面对面地进行交谈。尤其是交流生,因为是同龄人,有更多贴近生活的交流话题,能让学生了解到彼此最真实的一面。学生相互之间还可以互通电子邮件,保持长期的联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意识培养的方式呢?

这些不同课型,如同一道道丰富多彩的“辅食”,为学生打造营养全面的文化大餐。让文化学习更多姿多味。

攻略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除了学校和课堂,教师可以利用更广泛、灵活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和接触异国文化。幸运的是,我们所在的城市—杭州,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城市,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既有许多的博物馆,帮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又有各种现代化的场所。这其中不乏很多的“舶来品”, 从外国传入我国的意识、物品、语言等等,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何不充分利用呢?

让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一场 Searching for Daily English (生活英语大搜索)活动吧!让学生进走社会这个大舞台,寻找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感受异国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妨将视线分别投向clothing衣, food食, shelter住,transportation行这四个方面。搜集相关的词汇,看看这些舶来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带领学生拍摄照片,整理成册,进行作品展示,分享成果。

Clothing衣:带领学生走访各大商场,寻找和穿着有关的词汇及外来的品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外来品牌有何内在含义?该国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否在服装的风格设计上有所体现?同样,对于我国的名族品牌也可以做这样的思考。

Food食:现在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都是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异国饮食文化的很好途径。同样,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带领参观杭帮菜博物馆,深入本土的餐饮文化。通过比较,更好了解不同国家饮食文化差异。

Shelter住:在杭州的很多场馆中,英语标识随处可见,如宾馆、博物馆等。 但学生平时并没有特别留意这些英语词汇。而中英文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和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Transportation行:你知道行李托运、安全检查英语怎么表达吗?这些在飞机场都可以找到答案。飞机场不就是很好的英语课堂吗?再看看各种汽车的标识,有多少和英语有关呢?这些不都是很好的英语教材吗?

类似“生活英语大搜索”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英语,通过这些最真实的语言现象,让学生去体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攻略六: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多种平台,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学习异国文化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更乐于探索异国文化,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英文歌曲比赛、英文书写比赛、英文故事演讲、英语影视和文学作品欣赏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异国文化的学习和探索。如网络知识大赛就是很好的一种载体。带领学生们进行一场“文化之旅”网络活动吧! 可以从各国的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让学生领略不同国度的文化魅力。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外语部()的举办的网络比赛“文化丛林历鲜记—亚洲篇”为例,学生的参与面、知识覆盖面广,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式。

例1. Do you know these traditional costumes? Write down the country names below the pictures.

( ) ( ) ( ) ( )

例2. Some cultural facts.

Confucius was a famous philosopher in China.

Mahatma Gandhi was a famous politician in India.

例3. Introduce an Asian /European…country in English. It would be better if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这些图文并茂的网络知识大赛,能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和探索异国文化的热情。同时,涉及面广,有助于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三、实践感悟

上述 六种“攻略”,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的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这些教学策略既遵循寻常路,也寻求非寻常路。 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或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或让学生拥有体验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理解我们和不同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攻略”是行之有效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1、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这些不同的“攻略”仅仅围绕文化意识目标,覆盖了文化教学的各个方面,帮组学生拓展视野。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不同课型,就文化的某些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加深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2、趣味性和实用性双丰收。一方面,灵活多样的方式,多种教学渠道,避免了单纯由教师讲授带来的枯燥单一,趣味性强,学习效果好。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英语语言的教学(有些词汇或表达方式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使得文化教学的趣味性和语言教学的实用性均得到了实现。

3、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无论是课堂内的活动,还是课外的寻访调查,无论是个人、小组或集体等方式,都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则做好指导、监督、辅助工作。这种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自然大幅度提高。

4、文化意识教学更有效。①形成常规化:不同的教学途径,充实了文化教学的内容,让文化教学固化成日常教学的一部分。②形成系统化:教学成果和素材的不断积累,突破了中学文化教学的零散、局限的局面,让文化教学变得更有章可循。

5、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教学两不误。通过不同课型,不同渠道,让学生感受中外两种文化的异同,提高了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在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异国文化,不忘本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身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既利用常规的教学,带领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文化的学习;又能拓展教学渠道,创新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地、轻松地攻克英语文化学习难关!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国内文学常识篇(11)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业务也逐渐朝着海外发展,所以我国企业也越来越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较高英语水平共存的毕业生,这就使得高校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在此基础上需要高校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班级学生的情况改革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体制及理念,使高校英语教学可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创新,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化环境。那么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意识的体现包含社会、日常生活的多种方面,其中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化体现。在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于语法、词汇及语言的传授,但是许多高校生虽然掌握了英语知识并且考取了多个相关证书,但是真正和国际友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在与国际友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可能还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基础来进行英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二、我国高校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表现

1.语言中的意义误解。世界是由多个国家所组成的,那么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英语教学中也有许多词语是与我国文化意义不同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和分歧。比如Dragon这个单词,它的意思是“龙”,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它是一种神圣的象征,代表着吉祥。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一种非常凶残的怪物,代表着毁灭。由此就可以看出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的必要。

2.禁忌语方面。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禁语。比如西方比较注重自身的隐私,自己的个人状况是私事,旁人是没有权利过问的,如果问了这些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我国这只是关心他人的表现,表示两人之间的信任。

3.礼仪方面。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的标志,包括个人道德素养及文化教养和外在表现。在跨文化背景下,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有时候自认为的礼貌行为可能会被对方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在西方国家存在上下级关系、男女之间及长辈与晚辈之间行礼时必须是高于自己的先伸手,否则会被认为冒失行为。

三、基于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高校英语教学行动途径探讨

据了解,我国各高校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开展英语教学的方式有许多,但是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及英语的课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可执行的方式,使语言和文化能够有效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设置语言文化课程。此课程主要是针对西方文化进行设置的,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到更多真实的西方文化,并且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艺术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可使学生将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对比,认识到全球人类的多样性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使能够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文化。

2.添加阅读材料。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浓厚西方文化气息的实际、影视及杂质等附加内容,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英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多阅读国际历史书籍及西方文化书籍,使学生能够通过了解历史来了解各国的文化气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3.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西方的社会情境,让学生能够扮演社会中不同的角色,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增强自身的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才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自由讨论,发表自身的观点,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语言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运用跨文化意识。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日益增高,这也就使的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我国高校生的英语交际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于国际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没有障碍,也为我国培养全方位发展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