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合同智能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6:13

合同智能管理

合同智能管理篇(1)

在智能电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首启智能电能表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工作。也就是说,国家电网公司对生产经营中所需智能电能表进行统计,然后组织集中招标采购,省级电力公司作为采购方按照中标结果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供应商将生产出来的智能电能表送交省级计量中心进行检验,合格之后交给采购方省级电力公司,再由省电力公司进行物资分配,最后各基层电力公司安装使用。

1 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招标分析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终端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电网的正常运行,关系电网经济技术指标核算,以及电能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电力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国网依据统一技术规范,采取集中规模招标采购之后,智能电能表从生产到配送,经过层层质量检验关,到达采购方手中,有效保证了智能电能表的质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产品的出现。集中采购招标可有效减少采购方,使智能电能表配送变得简单,有利于全省物资的集中调配,提高物资利用率,降低成本。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实行的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招标遵循六个原则:统一规范标准、统一采购策略、统一工作流程、统一采购平台、统一供应商评估、统一评标专家管理。通过严格贯彻以上六个原则,大大发挥了规模采购优势,有效降低了智能电能表的采购成本,保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2 集中签订合同

在招标工作完成后,供应商与采购方签订相应的智能电能表采购合同,而采购方不再是以前的各个市、县公司,而是由省公司作为唯一的采购方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省公司通过统一各个市县所需智能电能表的数量、规格、型号等方式,大大减少了合同量,节约了合同签订时间,同时也便于合同管理。这种合同签订方式有利于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在智能电能表分配方面,市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可以在省公司采购智能电能表之后,直接分配得到所需电表,而市公司在领取智能电能表后,其财务费用也就随之发生并入账。而县公司作为省公司的子公司,无法直接按需分配,这时,需由物资公司作为其沟通桥梁,省公司将智能电能表销售给物资公司,物资公司再销售给县公司。根据各个公司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物资调配方式,从而实现对全省物资的集约化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

在以前分散式的物资采购中,各个单位在采购智能电能表时一般会多采购一些,以防止出现无表可用的情况,但是,在经济下滑期又往往会造成库存量的增加,合同无法履约,造成资源浪费。省公司采取集中签约后,通过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掌握合同履约情况、供应商供货质量和进度等,从而对全省物资进行统一调配,保证每个市县公司都有表可用,使每个智能电能表都物尽其用。

另外,采取集中签约后,结算也更为简便,省公司直接与供应商发生结算支付关系,简化了结算支付流程,便于合同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对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也能及时处理供应商违约问题,避免纠纷。

3 智能电能表配送管理

在智能电能表配送管理方面,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供应商将智能电能表送至省级计量中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交由省公司配送至各个市公司。在这一环节,一种方法是市公司到省公司自提,另一种方法是省公司组织专门的配送部门按时给每一个市公司配送智能电能表,第三种方法是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为市公司配送智能电能表。当然,在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时要对其资质进行相应的考察,确保其服务水平、配送费用、配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符合要求,控制配送风险。

目前,有一部分省公司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实现智能电能表配送业务,这些省公司需要先对信誉良好的物流公司从其员工素质、物流资质、服务水平、安全记录、顾客反馈、配送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的物流公司做配送。采用固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可有效提高智能电能表的配送管理水平,降低配送管理费用。

4 信息管理平台

国家电网公司为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采用招标、采购和配送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由各省公司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对智能电能表招标采购配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实时跟踪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该信息管理平台由几大模块组成:合同管理、货款支付、信息、物资调配、结算管理,每个模块包含相关业务节点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对智能电能表集中采购配送进行统一管理,对供应商服务水平、供货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对每只智能电能表的供货信息、交货时间、检验结果、费用结算等进行管理,保证每一只智能电能表从生产出厂到安装运行质量过关。

信息管理平台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可对智能电能表采购配送全过程实行管理和控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节点进行分析、预警和调度,从整体上控制物资成本。每一只智能电能表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均会到信息平台中,由专业人员对智能电能表从安装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为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智能电能表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5 结语

据悉,目前国网管辖省份的智能电能表采购配送基本上实现了集中采购招标,统一配送,大大降低了物资采购和配送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供应商的管控,减少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提高了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电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合同智能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内智能化住宅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住宅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各种智能化的设备被大量的应用到住宅中,智能化住宅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历史较短暂,因此目前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1.1设计专业性差,定位不清晰

由于现在住宅的智能化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规划设计时常常出现设计定位不清晰,设计人员对“智能化”的理解片面的现象。设计方案通常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使用功能意义较弱,这样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同时目前有些设计单位对于智能化设备的原理和使用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实际建筑中出现许多问题,使得许多智能化设备功能无法得到预想的实现,设计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1.2施工过程管理不力

智能化住宅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手段通常比较复杂,建设过程需要相当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可是现在国内的许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认识到智能化技术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合理的解决处理,不但延误了工程进度,浪费了人力、物力,严重的还会由于管理不力导致智能化技术手段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使得智能化住宅在使用时根本不具备智能功能。

1.3验收规范不健全

现在对于智能化住宅的建设验收通常是参照一般的电气工程相应标准进行的,没有专业合理的验收监测依据。可是由于智能化住宅的特殊性,这种验收方式根本无法全面的检测其智能化设备的性能好坏,导致验收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1.4缺乏相应的维修人员和维修保障制度

在智能化住宅中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其管理和维修需要专业的技术维修人员进行管理,这就对技术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可是现在真正可以达到技术要求的维修人员十分紧缺,多数技术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合格,不能有效的管理好智能化设施,在其出问题时往往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导致智能化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智能化在住宅中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2.智能化住宅系统的施工管理

智能化住宅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的复杂的工程项目,它既具有传统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控制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的特点。要真正实现智能化住宅的功能,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2.1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

由于智能化住宅采用很多高新科技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专业的技术知识,需要各个专业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施工建设。这就要求施工项目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协调各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同时还要与业主、土建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严格按照业主所确定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建设,保质保量地执行合同细则。如果业主提出变更要求通知,施工责任人还要能够及时与土建总包、监理和各主承包进行协调沟通,以便可以尽快如期确定新的变更施工方案。

2.1.1智能化子系统的控制管理

由于智能化住宅中的智能化设施建设涉及多个专业,因此必须在施工之前将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等交给每一个分包单位,让其事先充分了解设计规范技术要求,认真核对设计图纸,将各专业相关技术问题及时反映给业主和总包等,以便及时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同时在施工时还要加强对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密切监督,如有问题出现及时处理以保证工程可以正常有序按期完成。

2.1.2加强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住宅智能化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工种的协作配合,例如土木建筑、装饰装修、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供电照明、消防等专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施工单位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尤其在主体工程结构、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线槽、电梯工程五方通话、监控等的配合,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1.3强化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的协调配合

智能化系统中存在许多管线的配线和穿线工作,在土建工作完成以后,配线和穿线工作等管线施工工作必须与装饰工程同步协调进行。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协调进行,在装饰工程完成以后,进行管线的穿线敷设极其困难。由于施工中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以保证各工序有序进行。而且进行单个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严格遵守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同时做好单位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2.1.4保证控制室机房工程与装饰工程相互协调配合

在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许多控制室。控制室的机房工程必须保持与整体的装饰工程同步协调进行。确保在中央监控室的基本装饰工作完成之前,中央监控台、电视墙、模拟屏等设备已经被准确定位。

2.2施工界面确定和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因为智能化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子系统结合施工,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明确每个单位的施工界面以及每个子系统调试的工作界面。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系统的各个施工步骤要实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现象,务必要及时制止并改正,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在智能化住宅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子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工作时间和完成质量,为了保证整个施工计划按期保质完成,必须实现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3.结束语

智能化住宅建设的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智能化住宅性能水平。因此要想实现住宅智能化的发展,必须对其建设过程实行有效的工程管理和控制。根据目前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建设的发展形势,作为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其项目管理水平,住宅的智能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文海.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8).

合同智能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 TB3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国内智能化住宅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住宅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各种智能化的设备被大量的应用到住宅中,智能化住宅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历史较短暂,因此目前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1 .1、设计专业性差,定位不清晰

由于现在住宅的智能化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规划设计时常常出现设计定位不清晰,设计人员对“智能化”的理解片面的现象。设计方案通常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使用功能意义较弱,这样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同时目前有些设计单位对于智能化设备的原理和使用缺乏深人的认识,导致实际建筑中出现许多问题,使得许多智能化设备功能无法得到预想的实现,设计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1 .2施工过程管理不力

智能化住宅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手段通常比较复杂,建设过程需要相当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可是现在国内的许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智能化技术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合理的解决处理,不但延误了工程进度,浪费了人力、物力,严重的还会由于管理不力导致智能化技术手段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使得智能化住宅在使用时根本不具备智能功能。

1 .3、验收规范不健全

现在对于智能化住宅的建设验收通常是参照一般的电气工程相应标准进行的,没有专业合理的验收监测依据。可是由于智能化住宅的特殊性,这种验收方式根本无法全面的检测其智能化设备的性能好坏,导致验收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1 .4、缺乏相应的维修人员和维修保障制度

在智能化住宅中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其管理和维修需要专业的技术维修人员进行管理,这就对技术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可是现在真正可以达到技术要求的维修人员十分紧缺,多数技术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合格,不能有效的管理好智能化设施,在其出问题时往往不能高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导致智能化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智能化在住宅中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2、智能化住宅系统的施工管理

智能化住宅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的复杂的工程项目,它既具有传统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控制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的特点。要真正实现智能化住宅的功能,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2.1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

由于智能化住宅采用很多高新科技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专业的技术知识,需要各个专业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施工建设。这就要求施工项目责任人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协调各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同时还要与业主、土建总包、监理、各主承包协调,严格按照业主所确定的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建设,保质保量地执行合同细则。如果业主提出变更要求通知,施工责任人还要能够及时与土建总包、监理和各主承包进行协调沟通,以便可以尽快如期确定新的变更施工方案

2.1.1智能化子系统的控制管理

由于智能化住宅中的智能化设施建设涉及多个专业,因此必须在施工之前将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等交给每一个分包单位,让其事先充分了解设计规范技术要求,认真核对设计图纸,将各专业相关技术问题及时反映给业主和总包等,以便及时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同时在施工时还要加强对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密切监督,如有问题出现及时处理以保证工程可以正常有序按期完成。

2.1.2加强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

住宅智能化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工种的协作配合,例如土木建筑、装饰装修、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供电照明、消防等专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施工单位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尤其在主体工程结构、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线槽、电梯工程五方通话、监控等的配合,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1.3强化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的协调配合

智能化系统中存在许多管线的配线和穿线工作,在土建工作完成以后,配线和穿线工作等管线施工工作必须与装饰工程同步协调进行。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协调进行,在装饰工程完成以后,进行管线的穿线敷设极其困难。由于施工中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以保证各工序有序进行。而且进行单个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严格遵守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同时做好单位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2.1.4保证控制室机房工程与装饰工程相互协调配合

在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许多控制室。控制室的机房工程必须保持与整体的装饰工程同步协调进行。确保在中央监控室的基本装饰工作完成之前,中央监控台、电视墙、模拟屏等设备已经被准确定位。

2 .2施工界面确定和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因为智能化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子系统结合施工,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明确每个单位的施工界面以及每个子系统调试的工作界面。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系统的各个施工步骤要实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现象,务必要及时制止并改正,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在智能化住宅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子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工作时间和完成质量,为了保证整个施工计划按期保质完成,必须实现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3结语

智能化住宅建设的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智能化住宅性能水平。因此要想实现住宅智能化的发展,必须对其建设过程实行有效的工程管理和控制。根据目前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建设的发展形势,作为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其项目管理水平,住宅的智能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文海.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

合同智能管理篇(4)

建筑的发展有史以来就和其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以及营造技术同步发展,相互关联,互为促进。建筑材料由土木、砖瓦、混凝土、钢筋水泥向钢架材料发展;建筑结构由单体、多层、高层向超高层发展;同时建筑的营造技术也由手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超高层建筑顾名思义就是超高度的多层建筑物。通常建筑界将超过300米建筑高度的多层建筑物称之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物无论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需求与设计以外,,在电气及弱电监控功能与系统配置上也有着与超高层建筑特点相适应与配合的关系内涵。特别是近年来建筑界、科技界提出了智能建筑的概念以来,国内外智能建筑专家都试着确定建筑与智能化的关系内涵。普遍的认同是:现阶段的“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的实现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它完美地体现了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也是信息处理的一个方面。因此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智能建筑”就是具备了综合信息应用和设备管理自动化能力的建筑。

尽管目前国内号称有近千座“智能建筑”,但是在超高层建筑中实现“智能化”还是一种尝试和探索。以下通过参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信息化建设,以及智能化物业管理的特点,来体会超高层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是现代建筑的完美体现。

1.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定位

金茂大厦的设计是由美国SOM公司提供,但在其初步设计的图纸中并没有体现所谓“智能化”的概念。然而金茂大厦业主张关林董事长与筹建办公室的领导们却高度重视金茂大厦智能化的建设。多次召开由智能建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智能建筑”技术咨询会议。最终确定了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定位目标,即:在金茂大厦内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智能化技术和系统产品,实现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物业管理的模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终结目标。SOM公司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定位目标,聘请美国智能化系统专业顾问公司对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最终提供了十章280页,近18万字的“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技术说明书”技术说明书详细描述了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宽频网络结构、系统集成功能、信息服务与智能化物业管理等内容。SOM公司所提供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之完善,水准之高档、配置设备之先进,完全可以满足21世纪超高层建筑对现代科技IT技术发展的需求。

2. 金茂大厦的信息化建设

金茂大厦智能化建设始终将信息化建设放在第一位,仅我参加的金茂大厦信息网络论证方案就超过五次,张关林董事长亲自参加信息网络方案论证会,在会上强调了金茂大厦通讯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设计一步到位,工程可分步实施,同时网络应具有兼容性。由于金茂大厦楼高420.5米,大厦主干网络必须采用光纤传输体系,甚至有些传输通道采用单模光缆。主干网络传输速率高达千兆以上,每8个平方米的办公位置就有一个155Mbps的计算机信息插座。

金茂大厦的信息化网络建设也将电缆电视网络纳入其中,该电缆电视网络可以实现860兆的双向信号传输功能,不但为可以提供交互电视(ITV)和视频点播(VOD)等服务功能,同时也为今后在金茂大厦内实现“三网合一”(即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提供了另一种宽带传输模式。

3. 金茂大厦智能化物业管理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智能化物业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在金茂大厦内实现智能化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厦机电和安全设备运行的完好率与利用率,以及节能、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大厦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金茂大厦的智能物业管理是建立在大厦智能化系统之上的,并基于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物业管理模式。从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设计的一开始,就强调了物业管理信息集成对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层次性,即监控层和综合信息管理层。在金茂大厦内分别设置了三个监控管理中心和一个综合物业管理信息中心。

转贴于

金茂大厦智能物业管理的概念是:

建立大厦物业管理与大厦智能化系统之间的人机交互平台,在大厦智能化系统功能的支撑下,实现大厦物业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金茂大厦智能物业管理的具体功能是:

房产管理

信息与资讯管理

综合事务管理

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

综合节能管理

智能物业管理与传统物业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能物业管理借助于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综合机电与安全设备监控和综合信息集成的功能,通过大厦智能化系统功能的支撑,促进和提升大厦物业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彻底改变传统静态(历史性)物业管理的模式为动态(实时性)、交互和网络化的智能物业管理模式。智能物业管理同时也可以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对金茂大厦智能物业管理(IPMS)的支撑和促进:

1) 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物业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信息是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重要资源,是金茂大厦各级管理人员决策的重要依据。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传统的物业管理体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仍属于落后的人工分散处理的方式,不仅中间层次多,也不便实现横向联系,因而不能很好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就是建立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使信息处理由分散处理向综合与集中处理转变,使分散的信息管理向集成信息管理转化,这样不仅能发挥信息综合利用的作用,还能提高信息的质量(准确、及时)和数量,使金茂大厦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建立与信息集成处理模式相适应的金茂大厦物业管理体制。

2)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物业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通过建立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高速运算能力的特点,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金茂大厦的物业管理活动进行定量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避免管理决策中的主观随意性,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预测功能,使管理工作由粗变细,由事后管理向实时管理方向发展,甚至做到事前有预测,从而使管理工作由被动状态逐渐变为主动,通过大厦智能化系统的监控和信息集成的功能,对那些不可预测的事物和状态进行监视,出现突发事件时,立即采取措施,还能够通过事先制定的对策(程序)做到及时、妥善的处理,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和科学,使一切的事务处理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下。

3)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物业管理的严密性

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能够满足物业管理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厦智能化系统能够提供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历史性,这对于大厦物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甚有帮助,可以使大厦物业管理更加严谨、细致,加强和促进大厦物业管理制度的严密性,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物业管理方法更趋科学化,一切以数据说话。通过数据的量化来提升物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水平。

4)支撑和促进物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金茂大厦智能化系统(IBMS),大厦的各级物业管理人员可以从繁琐、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各种数据分析的手段和方法,分析大厦内物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通过从事信息分析,判断和决策,并在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总结和提升大厦各级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经验。必然导致这些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成长和加强。

5)支撑和促进金茂大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茂大厦通过智能化物业管理,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提高金茂大厦的经济效益。通过楼宇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MS),可以节省大厦的运行和维护费用。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讯与网络系统(CNS),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和工作时间。这些都将给金茂大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社会效益。提高金茂大厦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金茂大厦巍峨威武的雄姿,屹立在上海的黄浦江畔。每当我途经上海时,都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上了望到它。远远望去它似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更宛如一支描写中国建筑与科技结晶的神来之笔。金茂大厦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里产生的,它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时代象征。金茂大厦的智能化只代表它自己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文献

李 林 智能大厦系统工程

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年第1版

合同智能管理篇(5)

[作者简介】李远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40-04

物流专家戴定一指出,智能物流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新阶段,即进入动态、实时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指出智慧物流将是信息化物流的下一站。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是提供整合物流服务的协同平台,综合利用集成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智能化地思维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使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运作,在统一、协同的管理平台上提供高效率、标准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从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成为能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整合运营商。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能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物流业务彼此独立运作、缺乏整合、物流业务之间难以无缝连接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规避物流业务主体自建信息化平台的重复投入问题,以高度集约化、功能耦合、以物流电子商务为核心、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整合信息平台,为物流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物流企业、企业物流以及区域物流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即对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目标、平台功能及系统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并以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实例分析。

一、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目标

将智慧物流理念贯穿于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运营,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实现物流服务一体化、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交易电子化、物流资源集成化、物流运作标准化、客户服务个性化。

物流服务一体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对主要物流业务进行整合,消除业务间不能无缝对接的情况,提高不同业务的协同和整合能力,提高物流服务整体效率。

物流过程可视化,应用物联网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移动位置信息服务(M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无线通信等技术,使供应链物流全程透明可追溯,对运营全面管控和规范化管理,使运作过程的事故率和货损率降低。

物流交易电子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物流电子商务功能提升了物流服务交易效率,提高了客户和物流企业的互动效率。降低了物流服务的搜寻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物流资源集成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合理化分类管理和调度,能更有效地调度更多的社会物流资源,实现集约化利用,提升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和成长空间。

物流运作标准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运作方案实行全面标准化管理,实现标准化信息管理和物流业务运作,提高管理效率和防范风险能力。

客户服务个性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能为客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专业、细致、个性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提升了物流服务营销能力。此外,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还能进行统一结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管控力度。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最终将成为社会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众多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所用,成为一个能提供整合供应链物流服务的运营平台,改变区域的物流生态,使各个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之间建立先进的信息沟通平台和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率的物流运作模式,降低整个物流生态圈的运营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同时,更有助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物流生态圈进行有效管控。制定促进物流生态圈运营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同步并为其提供支撑。

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规划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规划要基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供应链物流运营的商业模式。面向区域物流生态圈。围绕提供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目的,设计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

1.运营主体:国内外物流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通过平台布局形成供应链物流运营网络。提供国际国内物流业务服务。

2.服务范围:从供应链一体化的角度,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协同供应链各节点成员、物流客户以及平台服务人员,涵盖仓储、运输、配送、货代等物流业务并将各物流业务无缝整合,完成供应链物流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

3.管理体系: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管理供应链节点企业、管理物流业务、管理客户、管理平台服务人员、智能学习等,实现平台的协同运营。管理供应链节点企业,是平台管理体系中最核心的功能,在各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建立规范、顺畅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运作机制,稳定并拓展智慧物流生态圈;管理物流业务,对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业务进行有机的过程管控和整体绩效管控,服务于整个供应链战略;管理客户,以智慧物流核心理念深度营销客户,充分挖掘客户潜在价值,建立客户服务标准和规范,为客户提供量身打造的个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维系客户忠诚度,与客户之间建立共同的风险管控机制并将其渗透到物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管理平台服务人员,将员工绩效、能力提升、薪酬激励与平台价值创造相结合,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平台管理指标相结合。具体落实到物流方案的各个环节;智能学习,平台立足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整合国际国内物流业务。不断创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4.输入输出:平台的输入是物流资源(包括平台自有物流资源和能调度的社会物流资源);平台的输出是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具有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人性化等特征。因此,平台的壮大取决于输入物流资源及输出物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即以优化的物流资源组合,为客户提供满足需要的、个性化、一体化物流服务。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应具有宏观视野,综合利用各种物流资源,创新客户服务价值;具有管理协同能力,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出水平。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从本质上看,其功能体现为人性化的客户服务、有智慧和灵性的协同、“手机+鼠标+车轮”的响应方式。智慧和灵性的协同又分三个层面,即:物流业务之间的一体化协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物流生态圈的协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则实现了这三个层次的协同,形成了良性和谐的物流生态圈,和谐了与供应链伙伴、客户及员工的关系,提高了社会物流运作整体效率,降低了社会物流运营成本,最终提高了整个物流行业的综合效益。

三、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框架设计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施,需要以智慧物流和供应链一体化为基本理念,根据物流生态圈的要求,建立支持实时信息联通和工作流的信息协同机制;应用智能物流电子商务模型;支持多元化物流业务(含仓储、运输、配送、货代等)并能实现业务协同和管理协同,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物流企业、客户、平台员工都能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目标统一、协同一致地运作。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所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四种有机整合:(1)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政府部门的物流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监管能力。航空、铁路、公路、水运、邮政、海关、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烟草、安全监管、工商、税务、公安、商务等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都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得以整合和深度开发:(2)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重点物流行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等电子单证信息可以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有效地协同。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多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发展;(3)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全过程。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上开展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物流全程透明化、可视化,并能对物品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推动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4)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其他物流信息平台资源。通过与其他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联动网络,拓展物流信息网络的覆盖范围,促进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应用三类技术:(1)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RFID、3S(GNSS、GIS、RS)等通信和信息技术;(2)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云计算等技术;(3)智能交通系统(ITS)、物流信息管理系统(LM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将这三类技术应用于物品电子标识、自动识别,信息交换、移动信息服务,可视化服务和位置服务,以及智能交通、物流经营管理等方面;并能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和带动一批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创新。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一种转化:将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释放的零散物流需求整合起来。通过平台的智能匹配和综合服务功能,输出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所提供的服务按照深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也代表着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不断发展创新的方向:(1)基于单供应链的一体化物流业务解决方案;(2)基于供应链网的综合性物流业务解决方案;(3)基于物流生态圈的全方位物流业务解决方案。因此,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是以智能化的高水平物流业务解决方案为其核心产品,以物流全程可视化为其提供数据支撑,以物流业务标准化为其实施保障。

四、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实例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性位置及其发展条件为其建成依托海港、连通多区域的国际通道和成为国际性现代物流基地奠定了有利条件。目前广西北部湾物流信息化工作已初具成效,南宁、钦州、凭祥保税物流信息系统已建成并实施:广西电子口岸物流服务信息平台、钦州港国际航运中心电子口岸、南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柳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正在逐步构建;部分大中型物流企业已开始应用JIT、VMI、SCM等管理系统来提升其专业化能力。

然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运作较大部分仍采取单独、孤立的方式,如货代企业、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的各种物流业务之间缺乏整合,无法实现不同物流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致使整体物流运作效率偏低;物流信息系统也是自成体系、缺乏有效连通,致使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交换。存在重复采集、不匹配、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更谈不上智能信息管理和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方案。因此,需要构建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整体物流运作效率提升和物流成本下降。优化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最大限度地盘活物流资源存量。

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目标:以供应链物流服务为立足点,建设区域性物流服务平台。建立规范便捷的信息交互系统,与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高效联接,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与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信息进行交换与共享;通过平台交易中心,客户和物流服务商可以自由交易,获得一站式供应链物流服务。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应成为“国家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成为本区域的物流信息中心和物流服务平台,提供符合本区域特色需求的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及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广西北部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按照“政府引导、行业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机制科学、运营良性、开放兼容”的原则。在规划实施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整合分散的物流信息。虽然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系统中的企业及物流基础设施都在逐步信息化,但是,在信息资源的汇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智能物流运营管理与决策等方面还显得不足,无法满足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必须首先进行信息整合和有效集成;推进信息采集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建立依托价值链、各关联主体的物流信息资源开放互联、注重标准化和安全性的物流信息链,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部门与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机制,协调好政府部门、物流重点行业(航空、铁路、公路、邮政等)、物流企业、企业物流之间的关系,做好信息沟通、集中管理及共享的组织与制度保障,逐步营造信息共享的良好环境。通过信息共享也能有效配置和利用运力。避免运力过剩而导致行业发展不稳定的现象发生。

3.建立良性运营模式。平台向会员提供运输配送、货运、物流信息管理、推荐物流服务商等系列服务,实现物流过程人、车、货、客户等信息共享,并通过多重监督系统确保货物安全到达。平台有强大的汇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可由政府、协会和企业联合起来统计和区域物流业的权威数据信息,为企业经营者和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因此,政府在平台规划、建设、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台是公共性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盈利来维持运作。

合同智能管理篇(6)

(一)管理技术方面

建筑智能综合管理落后。目前,建设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电子化的系统越来越多,但如何统一众多系统的建设,如何基于多个子系统开发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提高整体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和使用效果,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二)管理市场方面

建筑智能管理行业的市场机制落后。建筑智能管理行业的市场体系缺少竞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建筑智能物业管理企业的资信平台。建筑智能管理企业素质不高。建筑智能管理企业服务单一,大众认同度不高,规模小,人才缺乏,对智能技术运用不够成熟。

二、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对策

建筑智能管理系统(IBMS)是具有高生产力、低运行成本和高安全性大楼管理系统,能够把收集到的大楼内部有关资料,分析整理成有效的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使大楼的运行更有效、运行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同时,使建筑物内各个子系统高度综合,做到设备控制与保安、火灾自动报警综合,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综合服务功能。建筑智能物管理系统可对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的信息、运行数据进行收集、累积、计算等,它包括建筑物管理的管理业务、保养业务、收租业务、能源管理及建筑物所有者的维持预算管理等事务的自动处理。例如台帐管理、合同管理、运行业绩管理、保养时间表管理、维修计划管理、维修业务支援、设备履历管理、预算管理、设备图纸管理、集中自动抄表、费用计算等管理业务的软件自动处理。

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重点是解决建筑内各个智能化设备系统的管理及向管理者提供服务的问题。简单地说,其需求为“五个面向,一个扩展”。即面向消防的集成管理,面向安防的集成管理,面向楼控的集成管理,面向设备的集成管理,面向收费的集成管理;各项管理功能在网上的扩展。确切地讲,建筑智能的各个管理与服务功能无非是针对一些重点区域、逻辑关联区域以及随着应急事件发展延伸下去的全局性区域,因此不能对整个楼宇笼统地去讨论,而应在己有的安防分区、消防分区以及其他设备分区基础上统一划分综合监控和跨系统联动分区。分区是建筑智能最小的功能管理单元,其作用就是把区域内不同系统关联起来,为管理者构建相应管理与服务手段,使整体功能落到实处。根据分区的用途可分为:自然分区。按楼层和地域划分的综合监控和联动的最小区域。在自然分区中根据防护的重要性和设备的部署又可区别出一般分区和重点分区;逻辑分区。按多系统管理的逻辑关系划分的综合监控和系统联动的最小区域。其可能跨多个自然分区。例如,在消防报警要求楼控设备联动时(如开排风机、关防火门等),所涉及的设备可能不在一个自然分区,此时可定义一个逻辑分区。原有的楼控子系统运行图以及计算机网络拓扑图都是逻辑分区的例子。全局分区。凡是所要处理的事件影响全局、要在全局范围采取措施的,则由全局性区域中展示。例如,全局性安防措施、火灾救援措施以及与外部系统(110、120)衔接关系等可通过全局分区去构建;总分区:即所有自然分区、逻辑分区、全局分区的总和。

一个建筑智能的“五个面向,一个扩展”的管理功能的需求,应在划分分区基础上落实到各分区的管理功能中。在制定划分分区需求时,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消防、安防、设备管理的要求等综合考虑。通过划分重点自然分区、逻辑分区和全局分区,并按分区设计综合监控和系统联动等功能,实现建筑智能的整体管理目标。各分区的功能,除了实现各子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等图形化的综合和分层动态展示外,更主要是制定好跨子系统联动的预案,包括重点分区预案、逻辑分区预案和全局分区预案。在系统应用时,使管理者能够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及现场图像和实时采集的信息,采用点击操作简单地就能掌握情况、进行处理或上报上级单位及领导进行决策。一个现代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日常能全面监控,发生事件时快速反应,并能支持决策处理的系统。关于重点自然分区的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应结合分区内的各系统设备情况。在火灾报警情况可包括打开周围CCVT摄像头观察、开启门禁、关闭电源等;不在一个自然分区的系统联动则用指明逻辑分区或全局分区的办法实现。应当说明,在一个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将会从一个分区转向相邻分区,从自然分区向逻辑分区和全局分区关联、辐射,从而服务于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设备维护的预案,应根据主要设备报警、调用设备子系统运行图,显示故障发生在那一个设备,并且调用设备安装位置图,显示设备位置。同时还应给出设备档案信息,如设备型号、功能、安装时间、维护情况、条件情况、维护方案、厂家联系人等。

三、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与服务平台实例

合同智能管理篇(7)

(一)管理技术方面

建筑智能综合管理落后。目前,建设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电子化的系统越来越多,但如何统一众多系统的建设,如何基于多个子系统开发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提高整体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和使用效果,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二)管理市场方面

建筑智能管理行业的市场机制落后。建筑智能管理行业的市场体系缺少竞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建筑智能物业管理企业的资信平台。建筑智能管理企业素质不高。建筑智能管理企业服务单一,大众认同度不高,规模小,人才缺乏,对智能技术运用不够成熟。

二、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对策

建筑智能管理系统(IBMS)是具有高生产力、低运行成本和高安全性大楼管理系统,能够把收集到的大楼内部有关资料,分析整理成有效的信息,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使大楼的运行更有效、运行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同时,使建筑物内各个子系统高度综合,做到设备控制与保安、火灾自动报警综合,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综合服务功能。建筑智能物管理系统可对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的信息、运行数据进行收集、累积、计算等,它包括建筑物管理的管理业务、保养业务、收租业务、能源管理及建筑物所有者的维持预算管理等事务的自动处理。例如台帐管理、合同管理、运行业绩管理、保养时间表管理、维修计划管理、维修业务支援、设备履历管理、预算管理、设备图纸管理、集中自动抄表、费用计算等管理业务的软件自动处理。

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重点是解决建筑内各个智能化设备系统的管理及向管理者提供服务的问题。简单地说,其需求为“五个面向,一个扩展”。即面向消防的集成管理,面向安防的集成管理,面向楼控的集成管理,面向设备的集成管理,面向收费的集成管理;各项管理功能在网上的扩展。确切地讲,建筑智能的各个管理与服务功能无非是针对一些重点区域、逻辑关联区域以及随着应急事件发展延伸下去的全局性区域,因此不能对整个楼宇笼统地去讨论,而应在己有的安防分区、消防分区以及其他设备分区基础上统一划分综合监控和跨系统联动分区。分区是建筑智能最小的功能管理单元,其作用就是把区域内不同系统关联起来,为管理者构建相应管理与服务手段,使整体功能落到实处。根据分区的用途可分为:自然分区。按楼层和地域划分的综合监控和联动的最小区域。在自然分区中根据防护的重要性和设备的部署又可区别出一般分区和重点分区;逻辑分区。按多系统管理的逻辑关系划分的综合监控和系统联动的最小区域。其可能跨多个自然分区。例如,在消防报警要求楼控设备联动时(如开排风机、关防火门等),所涉及的设备可能不在一个自然分区,此时可定义一个逻辑分区。原有的楼控子系统运行图以及计算机网络拓扑图都是逻辑分区的例子。全局分区。凡是所要处理的事件影响全局、要在全局范围采取措施的,则由全局性区域中展示。例如,全局性安防措施、火灾救援措施以及与外部系统(110、120)衔接关系等可通过全局分区去构建;总分区:即所有自然分区、逻辑分区、全局分区的总和。

一个建筑智能的“五个面向,一个扩展”的管理功能的需求,应在划分分区基础上落实到各分区的管理功能中。在制定划分分区需求时,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消防、安防、设备管理的要求等综合考虑。通过划分重点自然分区、逻辑分区和全局分区,并按分区设计综合监控和系统联动等功能,实现建筑智能的整体管理目标。各分区的功能,除了实现各子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等图形化的综合和分层动态展示外,更主要是制定好跨子系统联动的预案,包括重点分区预案、逻辑分区预案和全局分区预案。在系统应用时,使管理者能够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及现场图像和实时采集的信息,采用点击操作简单地就能掌握情况、进行处理或上报上级单位及领导进行决策。一个现代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日常能全面监控,发生事件时快速反应,并能支持决策处理的系统。关于重点自然分区的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应结合分区内的各系统设备情况。在火灾报警情况可包括打开周围CCVT摄像头观察、开启门禁、关闭电源等;不在一个自然分区的系统联动则用指明逻辑分区或全局分区的办法实现。应当说明,在一个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将会从一个分区转向相邻分区,从自然分区向逻辑分区和全局分区关联、辐射,从而服务于事件处理的全过程。设备维护的预案,应根据主要设备报警、调用设备子系统运行图,显示故障发生在那一个设备,并且调用设备安装位置图,显示设备位置。同时还应给出设备档案信息,如设备型号、功能、安装时间、维护情况、条件情况、维护方案、厂家联系人等。

三、建筑智能综合集成管理与服务平台实例

与建筑智能起始于楼宇自控系统BAS有关,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也是由BAS开始的。BAS扩大到集成安防和消防的部分功能后形成BMS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继续增加部分集成内容和网络功能,形成了IBMS。其实至今IBMS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原有的BAS到BMs及IBMS,从系统组成和功能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至今这些产品尚未很好地适应现代建筑规模的扩大和向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因为目前的建筑智能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都是由基于子系统运行图的组态软件来设计,因此具有局限性。这些BMS系统在楼宇自控方面功能很强、很完善,但用来集成其他系统时就不理想。

合同智能管理篇(8)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历尽沧桑,学术界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要重塑理论体系,整合现有机制中的优质资源走向整体和谐发展的本土研究。必须扎根实践,从高等教育管理者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通过对管理学机智的发生,管理实践现场的理解,获得必要的认识信息来丰富管理者头脑,增强高等教育管理机智运行中的人文素养,不断扩充管理者得逻辑思维能力,让管理者在实践中丰富,在经验中反思,在过程中建构合理的管理学机智。

一、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含义与特点

机智是一个多学科、多视角的复杂概念。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必须从复杂性视角着眼,深入分析机智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实践智慧。首先,从伦理学意义上分析,亚里士多德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将“有品位地开玩笑的人”称作是机智的,认为机智是一种人际交往间的实践智慧,是德性和理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机智的释义:“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相吻合。从这个释义来理解管理机智,可以将它解释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机应变和灵活创造能力。从哲学视角出发,康德等人提出了机智的构成和发生都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渐进发展过程。此外,在教育学领域,范梅南从现象学视角对教育机智进行了合理结构,并提出“机智是一种教育学上的机智和天赋,它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没有希望、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积极的事件”。这从一个层面上说明了现代教学管理机智的积极价值是一种管理必然,与顾明远先生编纂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机智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育大辞典中机智作为一种善于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才能被广泛接受。因此,本文选择从机智的伦理学、哲学、教育学分析比较中发掘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普适性在管理机智的共同性之上的独特之处,即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智慧性、适切性和互通性。首先,智慧性是机智运行中的基础和开端。要具备智慧管理者首先需要对问题敏感,包括不回避问题和主动捕捉问题两个方面,这是机智行动的起点,是在实践中丰富管理经验、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结构的的重要开端。其次,管理反思是对管理理念、经验和行为的跟进,管理反思可以帮助管理者形成良性的缄默循环,建构管理者的智慧管理结构。它起着一种判断、反馈和调整行动进程的作用,并由此决定着教师是否引发下一轮机智行动。此外,管理反思还是催生管理机智创新的“土壤”,是高等教育管理者超越实际的现象和情景,成为催生管理学机智的“源动力”,形成管理智慧的重要因素。其次,适切性是追求管理主体的受用性和普适性的需要。正如从现象学出发理解教育学一样,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摒弃了管理理论上的成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倾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力图发现管理真正的意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管理者能够厘清现实和理论的之间的关系,在智慧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学上的艺术,让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显现出来,将“虚假机智”从教育管理机智中分离出去,获得问题领域的直观经验表达,帮助管理者获得实践智慧的关照,从而充分体验学生的情感把握高等教育管理的时机,即时回应学生的生活表达,创造性地化解情境中的矛盾,培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体验。总之,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是管理者在作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的过程中自然展现出来的人文智慧,它依赖于人的情感和对情境的敏感性,既充满管理智慧,又表现的自然随性。同时,教师的管理机智也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经过磨炼,运用教育科学理论逐渐形成的经验、才能和智慧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现实困境

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价值和意义,必须突破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束缚和现代技术理论的控制性。站在现象界的表层深刻洞察蕴藏其中的教育管理机智。让管理者在管理学艺术中不仅表现出现有的管理水平和教育经验,更要充分挖掘管理学中的教育机智,来丰富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本文从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现实出发深入分析现存管理机智的真实困境。一方面,管理者运用管理机智必须有方法,能够灵活适度的运用管理学机智和教育学理论,并在方法上突破创新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统一。众所周知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人,人永远都是一个既不能被管理分割也不能被重新制造的整体。所以,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都可以被看作是可控制的事情。尽管现代技术革新为全盘的教育管理奠定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普遍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可以控制在人们所希望的发展为度上的。诚然,现代科技理性却忽略了最直接的因素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在的驱动因素往往并不能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温顺的接受管理。因此,就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说,认识永远不是对现实的完美反映,而总是在建构和复制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和革新,也就是说这一过程对于管理者来讲有产生错误的潜在危机。因而,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在认识的基础上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人们自为的真理,我们只是在通往智慧的路上不断革新不断重构认识和思想,让管理者能与不确定性对话、与事实对话,在发展变化中不断获得新的认知,从而更新管理机智。另一方面,在技术逻辑统治下的管理意义是通过外部表达的,而未在情境中充分表达。这句话不仅提示管理者技术逻辑的应用有必然的缺陷,同时也预示着一种新的管理逻辑必须建立在真实的情境基础上。然而,事实是情境在生活当中被管理者视为一个随时可以忽略的概念。这就是我们讲为什么高等教育管理机智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反而将其隐藏在管理者的情绪背后,造成虚假的机智运行逻辑,使得真实情境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被量化方法排除出局。具体表现为:第一,情境成了展现虚假政绩工程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作为合目的和合理性而存在的现实依据。第二,情境成了一种统一战线上的数字指标和操练指标,导致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不能针对具体问题讲实话。第三,情境的完整性丢失了,用碎片化的情境和被肢解的故事讲述管理机智的有效运转是管理者逐渐丢失了管理机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人无法以适切性的眼光来看情境与管理之间的真实关系。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管理不是纯粹的性技术问题,它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机智,它更注重人文和情境的真实表达,追求的是现象世界的机智运转而非技术世界的机智控制。从以上分析中,能够发现高等管理机智并非不存在而是隐匿在技术和虚假情境的背后,并未走出技术理性和固化管理模式的牢笼。它真实的困境是对自身的否定和对现实的抛弃。因此,想要摆脱困境走向真实的管理维度,我们必须有效合理的解决现存的问题,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新变革。

三、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发展与改进

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是一种表面繁荣、实质缺乏内容的运行体系,这其中我们追溯到的缘由在困境表达中最为凸显的因素就是管理体制的机械操作和技术表达的外部走向。不可否认现代技术为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带来的高回报,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信托于技术。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者原发的机智来合理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首先,立足现实从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学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内在情感,学会与被管理者沟通对话,在现实中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这就是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在学会生存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机智,并将其转化为合理的理论帮助高等教育管理学建构理论体系。当然,最终的理想必须落实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们的行为机智是否运用的合理恰当。相反,如果我们脱离实践、抛开现实去思考、去建构科学的管理体系那对于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理论建构者来说都是一种残忍。只有理论反复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一步步得到修正,才能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管理机智。这是学科体系发展的轨迹也是管理机智不断成熟的运行轨迹。其次,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必须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我们讲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必须有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考量它的实践功能,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同样需要问责机制对其进行评价。问责制度正是对那些抛开现实情境,虚构管理政绩的一种有效对策。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出了有效问责的四项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对国外“问责”制度的研究和发现在我国政府部门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部分问责的倾向,现实告诉我们“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回应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的问责要求,就必然要面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提出的利益诉求。诚然,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所要面对的问责更为复杂也更为特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借鉴引进这一制度时,必须吸取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立足现实从情境出发真实的反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问责制能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展服务。最后,在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发展离路上,要剔除虚假机智在管理实践中造成的虚假景象。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是一门行动的艺术,是真正走向学生的生活话语,是与学生成长同构的管理智慧。管理的目的直接指向孩子的发展和成长需要,致力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帮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情境。这才是真正的机智所具备的特质,它不仅指向他人的真实实践也指向学生的成长。而虚假机智在意外发生时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和平而忽略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许解决了当时的冲突,但未能解开人与人内心的矛盾。因而,虚假机智并非我们追求的良性发展之路,教育管理机智必须发挥教育管理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4.

[2]许长青.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现代大学治理的动力、特征与体系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6,04:15.

[3]篓坤.公共管理视阈中高等教育管理范式重构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15.

[4]李俊.大数据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5:15.

[5]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06:30.

合同智能管理篇(9)

信息管理智能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智能化;决策智能化

1.前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人类应用信息资源也是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

化上。信息管理智能化主要是人们采用各种高科技技术对信息进行挖掘、整合、处理,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过程,同时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静态和动态同时管理。

2.信息管理智能化的研究现状

2.1推动企业管理变革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当某一层面的经营达到相应的规模时,这时应该采取一些高效的管控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逐

渐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无形资产。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管理变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使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化最主要的作用是将信息部门成

本管控层转移到利润层面。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部门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中不可缺少的资产组成部门,当下谁能够掌握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谁就能在各方竞争下拔得头筹

。而在企业中,动态数据信息能够判断市场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企业管理变革,同时企业可以在其中攫取大量的利润。

2.2改变企业决策

企业运营过程中,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时,总是离不开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在分析数据时,管理层人员比较注重的是企业发展的内化于心。现阶段,信息管理逐渐成

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向导,对于企业的各项决策都有着非常大的操作性。因此,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企业的管理层的决策向心。具体表现在使决策智能化,决

策智能化主要的作用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数据从业务驱动逐渐向数据驱动转化。在传统的业务驱动中,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总结时,只

是将其内容简单概括,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决策。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可以向更深层次探讨企业的各项数据信息,从而发掘更多的市场信息,使相关人员在决策企业发展方向时

有足够的依据。

3.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智能化面临的挑战

3.1效率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呈现爆炸性输出趋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多元化在企业了解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市场走向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也为企业挖掘信息带来了

相当大的困难。由于信息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信息管理智能化在处理信息、存储信息、整合信息、挖掘信息等方面的效率始终不是很理想。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

智能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了解不到位,在信息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应用计算机时,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

题,只注重对硬件的投入,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对于软件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大降低了其处理信息数据的效率。

3.2安全问题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息数据往来是非常频繁的且种类比较多。这些信息主要包括:客户与企业往来的信息、各类业务拓展

的信息、企业内部发展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出现,企业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必须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然而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信

息管理智能化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性方面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两方面,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总是有很多用户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口令攻

击,同时对系统的各类信息数据文件或者程序文件进行非法篡改;另外,非法操作主要是指合法用户总是不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对一些严禁修改的数据进行改动。这些问题严重影

响了信息管理智能化的安全保障。

3.3决策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下,很多企业仍然没有树立信息管理智能化的意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大部分员工都是根据领导一个人的决策方向走。在对一些重要的商业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

理、整合时,一直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工作人员不能完全了解客户的各种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中的各类产品性能等,这些数据信息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除此之

外,在大数据时代下,很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买卖的方式经营企业,他们并没有融入现代化企业发展中来。这种情况下,使得这些企业的市场格局极度缩小,企业不能把

握住庞大的信息走向。因此,企业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对这些起到决策性数据信息的挖掘不够全面,既不能够进行深度的决策,使信息管理智能化流于形式,又不能对

企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4.大数据时代下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的应对策略

4.1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为企业带来非常多的方便。信息管理既是一项资产又是一个工具,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必须要有合理的数据作为支撑。合理的应用大数

据技术可以为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为了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

工作人员首先将大数据技术中的智能管理云应用到信息管理中,这样在收集数据信息时更加方便,收集完毕信息会进入智能管理云的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会对各类信息进行智能

分析,分析、整合之后,工作人员将其执行相关操作;其次,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将需要管理的信息分成三个方向进行集成,这三个方向分别是横向、纵向、端到端。最后,

应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区块链的信任机制,将信息管理系统中全部信息的每个区块通过密码学的方法关联起来,使之数字签名能够以验证信息的方式与数据块的信息形成一条主链。

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对企业运行进行实时监控,有效的实现了信息管理智能化[1]。

4.2注重防范危机

在大数据时代,大部分企业都在引入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在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这些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应的数据滥用、外泄等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企业

在进行决策时,由于对数据把握不准,导致决策失误,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在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企业要注重防范数据危机。例如: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在实现

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为了避免数据的滥用、丢失等情况的出现,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信息数据数量庞大和异构数据的问题,

将后台中的每位客户的信息、流量数据信息、预警信息、日志数据等存储到安全服务中。其中这些数据包括各类文本信息、XML等,工作人员结合信息管理智能化的处理信息量

大、包含信息种类比较多、信息数据价值密度较低、信息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为后台服务提供更加详细的数据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管理智能化的安全性能[2]。

4.3简化管理归属

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本身的基数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各类信息具有多元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时,必须考虑其难度以及复杂度。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应该

针对这些问题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使这个部门成为智能化信息管理的承载体,从而简化管理环节。例如:在中国通用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为了在大数据时代中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公司管理层将信息管理智能化。首先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公司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二次挖掘,具体挖掘过程为:结合公司内部信息,对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以及特

征进行寻找、归纳。对公司内部信息区域进行固定,将固定区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客户的消费意识以及对公司的忠诚度进行了解,以便改变自身的营销策略。将有价值的

信息存储到后台服务系统中;其次,对市场经济的信息进行全面挖掘,分析市场的供需情况和行业的发展走向等信息。如对制造行业中的数据进行挖据时,该管理者对制造产品的

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这样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同时实现了信息管理的智能化[3]。

4.4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

在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数据量非常的庞大且复杂,这也直接导致了数据的整合及存储工作非常的困难。在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之所以难以实现其智能化,主要的原因是缺

乏同时具备企业管理和数据信息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时,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的专业性人才进行开发与管理。例如:在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在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过程中,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应用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数据化转型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其一是HR信息化升级;其二是HR数据能力升级。前者主要是指在大数据时代,HR必须通过商业智能、云端、移动端等新型技术将专家中心、共享中心以及业务伙伴有效的

连接企业,使信息管理更加智能化。后者主要是指HR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检索、收集、传输等。然后在应用这些信息建立一个专业的数据

库,这个数据库同时具备智能化、多功能、多层次等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特点。这样在实现人力系统数据管理智能化的同时,也为企业领导人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5.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非常重要,但是信息管理智能化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多。经过上文分析可得,针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智能化面临的挑战,采取了相

应的应对措施,其中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注重防范危机、简化管理归属、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都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管理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李顺芳.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档案智能化管理的实践概述[J].档案学研究,2017(S2):50-52.

合同智能管理篇(10)

1 智能小区的概念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小区响应广大业主的需求,智能小区逐渐的发展了起来,随着小区智能化技术走向千家万户,智能小区被赋予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那么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模式才可以称智能化小区呢?人们提出过一些标准或者说定义,目前比较统一的概念是,根据建设部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要求,智能化住宅要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也即智能化住宅是将各种家庭自动化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与建筑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住宅。智能小区由众多智能楼宇组成,其旨在通过高度集成的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把社区的保安、物业、服务及公共设施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和最优化管理,使小区内居民可以24小时与社区医院、学校、超市、娱乐场所等处联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以及投入应用会使住宅状况发生变化,智能化小区的内涵也会继续深入提升,发生相应的变化。

2 智能小区的功能

智能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功能设置,有很多种选择,一般应该根据市场定位的档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安防监控、门禁管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有线电视、设备监控、小区一卡通、家庭安防报警、三表出户、计算机物业管理等智能化子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小区电子大屏幕、背景音乐、电子商务、信息服务、VCD点播等。在智能小区中重点考虑的是安防和通讯,同时,网络是智能小区首先考虑的问题。开始的智能大厦对于多数人来说比较熟悉,但住宅小区智能化有其特殊的方面,其不是简单的智能大厦的功能复制,智能大厦的功能不能完全满足智能化小区的要求。智能化小区需要将住宅具备智能化的功能,不仅仅要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还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良好的通信功能。

我们都知道,智能化小区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服务,方便的管理、高效的监控和先进的通信方式都是信息服务的体现。信息服务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这就对小区网络的硬件建设提出了要求。目前带宽问题是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宽带技术的逐步应用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宽带网络在未来几年里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届时网络发展将真正进入到大众家庭。智能产品实现功能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首先都是在小区内建立智能控制网络,利用此网络来实现家庭智能控制器。家庭控制器通过智能控制总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连接。因此,可以说家庭控制器既是智能住宅的“大脑”,又是小区智能管理网络系统的“神经元”。

3 智能小区的系统构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建筑业迎来了“鼠标加水泥”的革命,数字城市、智能住宅、网络住宅等一系列新术语和新概念,它们正改变着建筑业以往的观念,同时对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被称为数字城市形象工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由于技术发展的加速,特别是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前开发商还把楼盘配有智能化系统当作卖点,而现在没有智能化系统则成为了缺点。目前,居住区或大厦的建筑将把智能化系统当作基本配置。下面主要介绍下智能小区的系统构成。

3.1 智能化小区组成部分 为了充分保证居民安全、居民对未来宽带数据信息增长的需求和实现家庭网络终端智能化,智能化小区一定要满足五个方面要求: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根据以上要求可以把智能小区的系统结构分为管理中心、网络布线和家庭智能化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网络管理中心既是小区管理系统的中枢,又是小区与外界进行网络通信的桥梁,小区管理中心通过服务器(防火墙)连入Internet。网络布线;布线系统是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支撑平台;智能系统将小区各个管理子系统的互连,通过数据网络为小区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

3.2 系统分解 智能化小区为了方便管理,小区智能化系统可具体分解成以下几个子系统,其每个子系统均具有一项具体功能:家庭智能化系统;小区网络、通讯系统;小区CATV系统;小区设备自控(BA)系统;小区对讲系统;小区远程三表抄送系统;小区物业管理及一卡通消费系统;小区停车库管理系统;小区增值服务管理系统。

4 智能小区管理功能目标

住宅小区智能化在实现科学、高效、综合物业管理的发展原则是:将依赖于小区内现代化的设施和自动化系统;采用高效、完善、节能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住宅小区内每一个家庭提供优质与超值的服务。并实现小区智能化在物业管理方面上的功能目标。

合同智能管理篇(11)

1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1.1不能适应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

仓储管理作为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能直接影响电力企业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已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我国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环节仍沿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由于仓库管理员的人工登记、手工录入等操作的制约,就会导致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采用人工的模式,由于其工作的重复性和繁琐性,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仓储业务工作效率;其次,由于人工服务会受到工作人员的情绪、工作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不能随时为电力企业的仓储环节提供服务;最后,人工管理模式容易因人为的操作存在一定的错误,因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会影响仓储管理数据的准确性[1]。因为传统模式存在这些问题,导致传统的物资管理系统不能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需通过智能仓储系统建设改变当前传统的物资库存管理模式,以促进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发展。

1.2采购与合同管理不规范

采购与合同管理不规范也是我国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采购与合同管理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仓储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采购与合同管理工作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也能帮助电力企业合理规避法律风险。但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仓储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过程中,物资需在进行需求计划、采购订单、款项支付等方面的流程审批后才能归入仓库或投入到正常的生产过程中。这些流程的审批通常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会严重影响物资管理业务的办理效率[2];其次,在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过程中,还会由于采购与合同管理所涉及的不同专业的软件切换和重复信息的录入而对仓储管理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再次,在采购与合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性的管理程序规定,就会导致采购与合同管理业务流程既不规范也不稳定,影响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的正常工作[3];最后,在采购与合同管理中还存在着档案资料分类不同步、录入资料过程繁琐的问题,也会影响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的开展。

2智能物资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现阶段正大力发展发电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为推进智慧电厂的建设、满足公司的物资管理需求,借助公司现在的物资管理系统平台制定了智能物资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方案。将智能化技术与物资管理系统相结合,不仅能提高电力企业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还能规范仓储管理的工作流程,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对智能物资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主要包括智能仓储系统再造和采购与合同管理模块升级两个方面。

2.1智能仓储系统再造

2.1.1主要硬件设备

要想电力企业的智能仓储系统进行再造,首先就要对仓储管理的主要硬件设备进行改进和完善。智能仓储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包括自助式收货发货柜、工作站、RFID标签及桌面发卡器、通道门、无线AP、专用PDA以及监控设备。自助式收货发货柜的多台并联使得一个操作屏幕可同时控制多台机器,并能在补货时进行自动计数;工作站可为业务人员和库管员提供查询、录入和标签打印等操作。RFID标签及桌面发卡器和通道门通过对在高价值物资以及需要进行跟踪的重要物资上粘贴RFID标签,并设置通道门检测,可以防止误拿、错拿等现象,检测到未经过正常手续领用的物资出门时,进行声光报警并记录在系统中;无线AP能够实现仓库的全WIFI覆盖,以支持手持App随时在线进行业务操作,如盘点、查询等;专用PDA可通过红外方式扫描二维码,读取RFID标签进行批量盘点等,运行库存App进行业务操作;监控设备能根据收货/发货机开关信号以及门禁系统信号,将视频内容与每次业务操作记录进行关联,以便回溯。

2.1.2仓库设置

要想电力企业的智能仓储系统进行再造,还要对电力企业的仓库进行设置。将电力企业仓库中的物资根据物理特点、规格和价值来进行分类,并将不同类别的物资放置在不同的库区进行管理。在开放式的自助库区,将自助式收货发货柜作为支架对小型低值易耗品和常用备件进行管理;货架式的备件存放库区用于存放异型低值易耗品和常用备件,同时可将自助式收货发货柜直接用作自助区与存放区的间隔;货架式的单独库区主要用于高价值或重要的物资存放,由于这些物资都粘贴有RFID标签,因而对这些物资的存放需要通过RFID标签及桌面发卡器和通道门来实现;开放的自助式验收库区主要通过摆放自助式发货柜来存放待验收的物资;而对于钢材、油类、大件类等不能通过智能设备进行业务处理的,就需要设置专门的库区来进行人工操作管理。在仓库设置的过程中,为保证操作的即时性和对权限的控制,需将仓库物资的存放和管理与硬件设备相结合。此外由于现阶段电力企业的物资都是通过物流公司运输,为方便对到货物资的统一管理,可在厂门口设置到货专用智能柜,并配备监控设备。

2.1.3软件系统

要想电力企业的智能仓储系统进行再造,还要注意对软件系统的改造与升级。在对物资管理系统的软件进行升级时需注意:需开发物资管理系统与智能设备的接口,以保证智能系统自动采集的数据能传递给物资系统,让其能自动在物资系统中完成单据的状态改变、库存数量的更改、发料人的记录等;需开发物资管理系统的综合盘点系统,对需自动盘点、自动批量盘点和扫描二维码进行盘点等方法进行综合管理;需对物资管理系统的二维码标签打印及RFID发卡功能、智能化货位指示功能、实施库存定额管理功能、现有的到货—验收—入库—发料功能进行开发和改造升级;要开发整套的手持App系统,让供应链的管理不再受到办公地点的制约,实现供应链管理功能的全面移动化,满足各类库区和物资采购所需要的管理要求。

2.2采购与合同管理模块升级

2.2.1基础管理

要想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与合同模块的升级,首先就要对包括物料主数据、仓库管理、库位管理、安全库存、计量单位、计划员、采购员、会计期间、存货计价方法、期末结账等在内的基础信息进行配置和管理。针对数据存储而言,可通过建立电力企业的云数据中心来实现各专业软件间数据的一次性录入。这种存储结构能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来实施同步的云数据中心上传备份,以满足物资管理业务审核流转的需要。针对物资管理的相关信息而言,不仅要对物资管理过程的采购项目、物资的基本信息等进行管理,还要将绩效考核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案设计的信息也纳入物资的基础信息管理之中。

2.2.2采购过程管理

要想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与合同模块的升级,还要注意对物资的采购过程实行有效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进行管理主要包括需求计划、采购计划、采购订单、统计报表、物资超市、会计期间、期末结账以及自动记账等方面。需求计划的管理主要是指采购部门需要实现需求计划来源、汇总以及根据安全库存生成需求计划并提供费用的预警及限制范围;采购计划的管理主要是指对采购需求汇总、工单策划物料、平衡利库后生成采购计划,在进行采购计划的管理时需格外注意安全库存的问题;采购订单管理则主要指生成采购订单,记录与供应商物资相关的采购信息,在遇到问题时采购人员可将其进行及时的反馈;统计报表能为物资需求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库管部门以及领导层等提供所需的统计查询、相关统计报表和辅助决策;物资超市能最大限度地优化物资配置,减少物资采购和管理中的浪费;会计期间需根据电厂的需要进行设置,并随时根据财务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电厂财务结账的需要;在进行期末结账时要保证当前会计期间内物资系统的数据与财务数据一致;自动记账则需通过当前会计期间内的暂估出入库和财务出入库(发票及红冲)自动生成会计分录来实现[4]。

2.2.3合同管理

要想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与合同模块的升级,还要注意实行合同管理。在电力企业中,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对合同实现全过程的管理。在智能物资管理系统中进行合同管理,能够将合同基本信息、立项信息、招标信息、合同投标信息、合同变更信息、合同收款信息、合同付款信息、合同评估都纳入到合同信息报表中,并对合同的有效期和付款日期等进行自动的时间提醒。此外,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还能有利于合同管理的审计监察以及问责,以此来完善电力企业的权责体系。综上,智能化的技术为我国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改造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对智能仓储系统再造、采购与合同管理模块升级等方式来实现物资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不仅能让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能规范采购与合同管理过程,提高物资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凌薇,张霞.电力物资仓库智能化实时管控系统的应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7.

[2]惠旭东.基于“物联网+”背景下的电力物资仓库智能化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