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9 10:31:35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1)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在我执教的学校里学生家长是以村居民为主的群体,家庭教育能力较弱,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较淡薄,在学校多次工作引领下,家校合作趋于形式化;家长多数作为学校活动的旁观者和支持者,依赖、服从学校,少部分家长甚至站在对立面;家长参与目的单一,绝大部分家庭不重视甚至忽视子女的艺术教育,且能力不足,在艺术教育合作方面严重空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意识到这一现状后,我经过调查和尝试得出结论:家校合作是提高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家庭艺术欣赏现状

我做过一个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家长并不过多地与孩子进行音乐、美术欣赏方面的交流,一起参观美术作品展、听过音乐会或欣赏过艺术作品的人数比例很小,因此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家长并不重视儿童艺术欣赏的培养,没有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或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这种现象是很不寻常的。为了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法国父母喜欢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在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培养下,法国孩子对建筑、美术、音乐普遍有独特的感悟与认识。在俄罗斯,家长普遍重视对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在周末或节假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剧院、音乐厅和艺术博物馆。他们听音乐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这种投入,而投入则是家长平常循循善诱与熏陶的结果。回到学校,他们会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博物馆艺术品前,你经常会看到年轻父母俯身对孩子指点、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开放的。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在家庭艺术欣赏教育方面的欠缺,这更要求学校通过家校合作这一平台,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力。

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的建议

通过一系列调查,我得知大多数学生希望在音乐、美术欣赏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并愿意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大多数家长是支持学校的音乐、美术欣赏活动的,乐意在家庭中开展;家长们都高度赞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并提出一些建议:(1)可以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开展讨论活动;(2)以学校活动为主,家庭为辅;(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展等;(4)举行相关比赛,并把好的作品张贴出来,形成小型展览会;(5)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座谈会;(6)前期先由教师帮助引导开展活动,后期由孩子和家长收集资料和累积经验开展活动;(7)多让孩子们分享在家累积的资料。当然,在适当时候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中。利用每学期音乐、美术课本中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并开展相关活动。

三、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具体举措

(一)角色定位,明确家校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和学校应合理分工,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确各自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履行相应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升家校合作功效。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

家长应是学校教育的合作者、智慧者和鼓励者,而不是指责者、观察者和批评家。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真诚支持教育,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二)为家庭教育引路,提升欣赏教育能力。

1.开展“亲子共赏活动”,完成“亲子共赏活动反馈单”,便于教师掌握家庭欣赏教育能力和完成情况。

2.开展“艺术家庭”评选活动,如可开展“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指导家长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和“亲子共赏一幅画、一首歌”等活动。

3.鼓励家长进课堂,谈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或教孩子一些自己擅长的手工或绘画方法。家长走进学校,当回老师,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

4.鼓励家长走进校园,把家庭欣赏内容表演给其他学生看,亦可以参观学校举办的美术作品展,感受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2)

卢浮宫博物馆(The 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是一座呈U型的巨大建筑群,其为数众多的展厅分布在错综复杂的数层楼层里。在1791年7月26日,法国立宪会议宣布罗浮宫为本国的国家博物馆时,就将罗浮宫作为向公众奉献“艺术和科学”的场所,贮藏各种稀有物品。目前卢浮宫博物馆拥有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分别隶属于八个不同的藏品部门。卢浮宫博物馆作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展也是十分的丰富多彩,目前已有完善而专门的工作室以及艺术体验的教育项目。

2013年10月29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的交流展“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正式开展。这是国博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展览方面的首次合作。此次两馆携手隆重推出的展览,既是博物馆间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在这次展览的新闻会上,笔者有机会就卢浮宫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对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让―吕克・马丁内斯(Jean-Luc Martinez)进行了访谈(见附录)。马丁内斯先生表示在他的任期内,会通过三种方式去加强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第一,对卢浮宫博物馆每一个展览的展示牌重新解释。第二,专门开辟一些新的展厅去展示艺术史,这个计划会在2015年或者2016的时候完成,暂定在卢浮宫博物馆的北侧展区。第三,要做一些卢浮宫宫廷史的展示①。在2012年的时候,卢浮宫博物馆副馆长埃尔韦・巴尔巴莱曾这样说过:“我所强调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博物馆不只是展示展品,也肩负着社会角色和教育角色的使命,这对卢浮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②。”教育,在卢浮宫博物馆亦受到很高的重视,而艺术教育,更是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从自身的艺术藏品出发,设置不同层次的艺术学习项目,集中于当代艺术的学习、研究,尤其是名家名作的鉴赏、研究。同时邀请艺术界的大师为观众讲解艺术的形式、如何欣赏艺术等。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分为近距离观看艺术品项目、博物馆故事项目、主题迷你站点项目,这三大项目从主题出发,选择不同藏品,设置由易到难的不同公共教育项目。

《近距离观看〈蒙娜丽莎〉》,即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近距离观看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的《蒙娜丽莎》的艺术画作,发现笑容背后的秘密。以及《近距离观看〈有翼的胜利女神〉》等的各种近距离观看名画作的项目,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去了解艺术品本身以及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深入理解各种创作所传达的艺术信息。

博物馆故事项目是通过运用本馆经典艺术藏品的研究资料汇编而成的五十个轶事,由易到难的向观众讲述艺术作品在构思、创作、修改、完稿以及保存、修复等一些不可思议却又真真确确的事实。这既是观众学习艺术知识的过程,也是观众熟悉博物馆藏品保护的过程。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中、小学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设相关的艺术课程已成为当今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早在1999年6月,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方针重要实施内容的美育,本质上是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化的教育行为,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与美育实践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以及现代社会所需要综合型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甚至在一些有眼光的管理者那里,艺术素养成为人才录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艺术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意义的课程改革实践内容。

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不仅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许多很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而且通过不断介绍和学习国外艺术教育的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扩大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可以看到,以往一些好的艺术教育经验和教学法,有不少已经具有综合的倾向。因此,在我国,艺术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这些成绩和经验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空白甚至误区。

首先,艺术课程的设置在许多学校仍然形同虚设,特别在初、高中学校尤为严重。虽然我们都承认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以及全国高校招生方式的现状,大多数的初、高中学生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多的学校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知名度、招生等情况,课表上的音乐、美术甚至体育课实际上大多都被语、数、英等课程所占用了,这已经是公开的事实。因此,很多学生实际上得不到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

其次,我们的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其实并非过多强调艺术课程的基础技能的学习,相反,教师在教学中恰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训训练。以音乐课程为例,我曾对许多升入我校的学生进行过调查、询问,发现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经常是放几首流行歌曲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谱、基本乐理、基础音乐常识等有的放矢的教学。以下是近三年我对某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入学前音乐基本技能方面掌握情况所作的调查问卷情况汇总。

虽然上述数据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但毕竟还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在音乐基本技能方面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如果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要进行更深入一步的艺术课程教学或艺术素质的教育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去参加一个音乐会,缺少必要的音乐常识或基本的乐曲识辨能力、音乐家及作品背景知识等,都是很难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的。

最后,艺术课程开设实际上还面临着师资培训、教材缺乏等实际问题。艺术课程发展改革目标已明确提出:“在学科定位上,由偏重单一性的分科教学,转向艺术学科之间、甚至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关联和沟通,充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素质。”这也就要求实施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多门艺术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换句话说,需要一大批艺术领域的全能型教师。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高等师范学校建立艺术学学科,分设艺术教育专业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如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设艺术教育专业是从2007年开始的,所谓的艺术教育还是分为音乐艺术教育、美术艺术教育,虽然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包含了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但整体上与艺术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因此,艺术课程的发展,需要有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而且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与此相关,艺术课程师资的培训和指导,高等院校艺术教师教育的改革,艺术教育行政管理者、教研员、专家学者及家长们等多方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都会作为艺术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直接影响着艺术课程的发展。至于相关的艺术课程教材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来得以完善和提高。

艺术课程的实践方面提出:“在我国,艺术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关于艺术课程的设置,其实并非是当代人的创新,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教育实践者,而且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依然能给我们许多的启迪。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最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历史记载,晚年他曾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曾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孔子的乐教(礼乐教育)构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乐教思想不仅主宰了中国整个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而且对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审美趣味和音乐形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是独尊天下。因此,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音乐教育家”毫不为过。

孔子认为,对人的教育必须从学唱歌开始,建立于礼,完成音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释是:“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即是说学音乐并非艺术而艺术,乃是把音乐作为陶冶性情和修身的手段,使受教育者成为有德之人。这一思想和艺术课程改革目标中的总目标:“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孔子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注意到音乐艺术感情特征的教育家。他认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发现人们在从事任何工作时,仅仅有冷静的头脑支配行动,远不如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干;假若从事该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快乐,那就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观点看,显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人的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来阐明文学艺术的感情特征及其功能。事实上,孔子就是认识到由于艺术的魅力可以促进身体力行,以“乐之”的态度来从事教育、从事音乐的。这一观点应该将适合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对于艺术课程教育更是值得提倡与实践。

更为重要的一点,孔子不仅提倡“乐教”,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者。他自己就精通多种乐器,会弹琴、古瑟,甚至擅长击磬,还喜欢唱歌。他在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中非常重视《诗》与《乐》的教育,这两门课程在今天看来都是音乐课。他认为:“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了解了孔子的音乐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再联系我们的实际,我认为艺术课程发展与改革目标的总体思路与构想是非常好的,今后一定会为我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面作出很大的贡献。根据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艺术课程的学科定位,不能一味强调综合学科,应该先从单一学科起步,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还是应该以音乐、美术为主,适当穿插舞蹈和戏剧表演,逐渐借助于教学媒体或先进教学手段渗透一些其他学科。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进行适当的整合,但仍应以板块模式为主。

二是艺术课程的设置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兼有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传统,并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审美能力等合理安排;也可以根据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合理布局。教育目标要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但也不可忽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流程设计上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注重课堂内外的艺术实践。

三是艺术课程改革目标要避免走进另一个“教育怪圈”。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我国当今所谓的素质教育大有向“功利化”演变的趋向。很多学生接受课外艺术教育如学琴、学舞蹈、学书法、素描等实际上是家长所“逼”,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或满足一部分家长的虚荣心的结果。因为家长更多的是出于为了让孩子获得中考、高考时的艺术特长生的加分,并非是真正出于为培养孩子全方面的素质考虑。因此,某种程度上素质教育已成为另一个“升学”的战场。可想而知,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做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艺术给他们带来的真正乐趣。这样的结果其实是与艺术教育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的。

我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希望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的艺术得以顺利地实施。我们既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又要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就如《音乐课程与教学论》所提到的:“在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仍然会因为诸如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评价和考试制度、课程管理以及教育环境等多种问题的存在而产成疑问。但是,艺术课程体现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其改革是‘以现实为起点,以前景为目标’。无论是迈一大步,还是跨一小步,都已经从单纯强调艺术技能的传授而转向更为关注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获得,艺术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艺能展示的地方,而是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建立自信并获得艺术能力的学习场所。基础教育课堂上的艺术学习,可以说是今非昔比,其整体发展趋势,也已是不可逆转。”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8.

[2]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杨晓鲁.中国音乐与传统礼乐文化[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5]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

[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1.

[7]田耀农,刘清涌.从孔子乐教到现当代音乐教育[M].

[8]刘楚材.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乐教论”[ J].中国音乐,1983,(2).

[9]朱琳.孔子礼乐教育思想研究[J].乐府新声,1998,(1).

[10]孙秀华.我国古代的乐教[J] .中国音乐,2000,(3).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4)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认为:“真正成功的教师确实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当代著名教育家李燕杰先生多次强调,“不想当教育艺术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在影响课程改革深化的诸要素中,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那么,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和理想定位是什么呢?显然,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观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成为教育艺术家,是教师角色的理想期待。

一、教育艺术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楱心部分

(一)角色期待及教师角色期待的意义

在社会学视野内,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厘定教师角色期待的理性定位和理想定位,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学把角色视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个位置,即人们总是期望角色的扮演者按照某种方式行为,这些期望被称作角色期待。角色期待一方面构成了行为者的社会心理与制度背景,强烈的影响着他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它又内化为行为者的自我角色意识,使行为者的行为自觉地符合它。

教师在社会结构中处在一种特殊的位置,身居多种角色,其中一些角色有着久远的历史,如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生事业的引路人,等等。近年来,教师的角色又被进一步扩展到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等,因此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也有了新的内涵,既有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使命的责任期待,也有传统师道背景下教师行为的道德期待,还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书育人的能力期待,以及社会公众需求背景下选拔胜出的技巧期待。这四种期待涵盖了教师角色期待的绝大部分话题,规范和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师个人的职业理想,对教师角色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教师角色的现状与社会需求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意识有了明显的革新,但是,就大的范围而言,在教师角色意识的构成中,专业知识单一、以知识权威自居、注重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共性教育、忽略个性培养等情形在教师的角色观念中仍然显得很牢固。其实,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建构者,知识多元化的趋势和进程的加快,使学生“唯师是从”的时代提前终结。而现代教育追求的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的建立及全人发展的目标实现,使经验型教师和技术性教师无法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使得教学过程日益向流程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为此,有学者提出教师应该成为教学工程师。确实,在实践中,教学工程师的角色认同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与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因此,教学工程师,可以视为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值得肯定,问题在于,教学工程师的理念难于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这种理念引领下,教育教学行为容易被认定为一种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的产品生产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并不否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创造性,但是,工程实施过程的严谨性和产品质量监督环节的严格规定性显然不适合我们对丰富多彩的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学讲义》中不止一次把教育学称之为艺术,称之为“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必需的艺术”。教育艺术之所以被视为最难的一种艺术,就在于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因此,教师可以是教学工程师,但是,更应该是教育艺术家。教育艺术家是对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崇尚教育科学、注重教育美感形式、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教师角色特征的概括。

(三)教育艺术是教师自我角色意识的核心部分

1、教育艺术是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和谐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_二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因此,教育艺术家从不拒绝教育科学,相反,教育艺术家是最坚定的科学之真的探索者,否则,就无法“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最纯粹的艺术之美的追求者,因为,“科学使教育更加严谨,艺术使教育更加生动。”教育艺术就是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基本行为,也要讲究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以语文教学为例,指出了教学应该注重艺术性,他认为忽视教学艺术是不全面的,教学要取得理想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了很好的教学法,如果不运用,也是白搭。把教学法运用得很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很好的技巧,也就是要掌握教学的艺术。”

李燕杰先生指出:“把科学和艺术二者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迫切需求。”李燕杰《用教育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教育艺术家看来,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浓重的感彩;此外,教育活动还是具有审美性的活动,教育艺术实践充满了美感体验,教师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使教育活动具有审美价值,并激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又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因为,艺术和科学统一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增强探究的欲望。

2、教育艺术是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家有着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学问修养,教育艺术家本人及其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强烈的熏陶示范作用。有人说过:“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甘地说:“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课本。”因此德才兼备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基本保证。师德底线是教师称其为教师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道德期望,而高超的教学艺术修养,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育艺术的形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

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俞子夷先生(1886—1970)在其《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1924)一文中对教学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做了辩证分析,他指出:“教员的艺术,是一种介绍、传达、引导的,比文学家、美术家稍不同,比戏剧家似乎相像而更困难。”还说:“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作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作方术。教学法是一种学,也是一种术。”事实上,教师在使用形象化手段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形象,展示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并借助自身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艺术体现了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3、教育艺术是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

如前所述,教育艺术追求教育过程的形式美,教育艺术具有审美性。李燕杰先生认为,“教育艺术,是能引发审美的。这种,是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振奋,是一种美的良性刺激效益。”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美感形式,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探究性、创造性的特征,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创设是师生多元互动的结果。教育艺术实践往往表现出表演性,教师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因此,教育艺术实践又是无痕的。教育无痕,既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许多伟大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共有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教育艺术境界排斥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反对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呆板单调的灌输,主张教育者通过自然而然、不露痕迹地引导,营造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得到感悟、启发,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欲罢不能”。因此,教育艺术是美感形式与教育无痕的统一。

二、教育艺术家引领课程改革

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优秀教师应该成为教育艺术家,不想当教育艺术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一)教育艺术是课程改革的需求

完美的教育应该是尊重个性,尊重创造。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教育艺术也是创新的艺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课程改革已经是一项全球范围的运动。各国的课程改革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与追求,但是从教育发展的本质来看,能够顺应每一个个体的需要。尊重个体,尊重并光大个人价值,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历史上,群体利益一度掩盖了个人利益,个人的发展完全服从群体的发展,真正的个人,不再存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个体的发展满足国家政治的需要,确切地说,就是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阶级社会中的教育莫不如此,教育被称之为教化,目的在于使人的观念和行为归于统一,使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变得一致,教育体现了更多的趋同性。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独立的生命和独立的价值追求,应该照顾并尊重个体的个别差异。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不同的人在遵循人类共同观念准则的前提下,变得更加不同。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而是通过唤醒。激发受教育者本身具有的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理,并予以激励、鼓舞、引导、扶助,使之得到强化,并进而内化为人的行为意识,成为人的基本生活意识。因此,必须倡导教育艺术,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艺术,必须懂得如何去唤醒、激发学生潜藏的真、美、善的基因,并培育使之壮大。

(二)教育艺术凸显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现代教育倡导全人发展的教育观,全人发展首先是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这就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讲究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最讲究对人的尊重。学生因为有着不足和幼稚,所以才是学生;每个学生有着与他人的不同的鲜明个性与个性发展倾向,或者说,有着自己独立的智能结构,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体现出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每个学生都具有旺盛生命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学必须尊重学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的含义是什么?吕叔湘曾经在总结叶圣陶教育思想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可见,叶圣陶、吕叔湘都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扶助学生,是“帮着学生学习”。照此推论,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学生学会什么,而在于让学生会学,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教师是教的行为主体,但是,教的行为以学生的学作为存在的依据,即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三、教什么及是否需要教应该依据学生的学情来决定,即以学定教。因此,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是教某学科的老师,而是教学生学习某学科的老师。教育艺术作为一种最讲求尊重人的艺术,最能够体现教学的本质。

(三)教育艺术体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育艺术最大限度地展现教师的才能和机智,有助于教师机动灵活地化解教育冲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且通俗易懂,能促进学生理解。教育艺术又是有着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是教师教学风格的集中展示和呈现。教育艺术实践总是有着独创性,教育艺术家凭借新颖、灵活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这是因为,科学是一对一的,讲究理性、客观;而艺术,则鼓励多样化的风格,只不过,这多样化的风格都有一个特征,就是美。

教育艺术实践是美的。吕叔湘先生曾以语文教学为例,指出“语文教学要科学化,还要艺术化。教学是一门学问,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一方面,它是一门科学;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艺术。科学只有一个道理,一种是非,艺术就可以有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两个老师教同一课书,教法可以很不一样而都好。现在,先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先摸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下一步,在这个基础上让它艺术化,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吕叔湘先生看来,教师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在科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化。教学的艺术化,不正可以最大限度地认同并包容教师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吗?

(四)教育艺术家体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教学艺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赋予了教师角色很多的期望,但是,从根本上说,教师的角色始终是无法回避教书育人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的学识就显得很重要,教育艺术家,首先得有学识,有人认为,说教师首先要有师爱,师德,其实,没有学识,教师的爱与德的层次就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也就是说师爱的艺术,也是靠着教师的学识来充实内涵的。正如高尔基所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门艺术”。把教育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育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育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在教育艺术实践中,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从教师那里获取激励自己成长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胜任“经师”的角色;还要有着较强的人格魅力,胜任“人师”的角色。教育艺术家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三、教师成为教育艺术家的途径与方法

成为教育艺术家,是一个过程。与年龄无关,与资历无关,也与职位无关,教育艺术家是教师,所有杰出的教育家,都是教育艺术家。成为教育艺术家,既要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也要重视教育实践修炼。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博学厚德,知行合一

教育艺术家首先是品正德高之人,在成长为教育艺术家的路上,教师应该以圣贤为师。正所谓,“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要善于汲取古今中外教育智慧,熔铸百家,成就自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有明确的超越目标。所谓学上者得中,学中者得下,学下者为人不齿。教育艺术家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是博学厚德之人,博学厚德,其实也是教师角色期待的基本内涵。教育艺术家首先必须是学科领域的专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他应密切注视所授学科的科学‘前沿’。”在学科知识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同时,也是恪守道德准则的典范。

知行合一是态度,博学厚德是修养,是方向,其实也是方法,是思维方式。许多人说,教师应该是杂家,这很正确,教育艺术家更是如此,没有深厚的学养,不可能得心应手,举重若轻;没有高尚的品德,难以示范;只说不做,学识和品德无法增长;必须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增知。

考察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博学厚德之人,所以能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人育人。正如吕叔湘所说:“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方面的修养。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这可以算有“识”。除此之外,还得有“学”那就是说,对本门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有“学”有“识”,还得有才:一个是口才、一个是笔才。口才不一定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者绘声绘色,如说评书。主要是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长于启发,长于总结。至于笔才,那就不仅要善于示范,还要善于批改。”吕叔湘先生的这段论述,可以作为我们提升自我教育艺术修养的参考。

(二)勤于实践,自我更新,

教育艺术家是从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杰出教师代表。教育艺术实践,是教育艺术家的基本生活方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育艺术家始终将教育教学行为作为自身价值体现的方式,也是自身教育智慧增长的途径。因此,一旦离开实践,教育艺术家就不再名副其实,教育艺术家在创造教育智慧,在生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教育艺术家与教育理论家不同,不以创立教育理论为目标,教育艺术家的理论,仅仅是其教育艺术实践的副产品。

教育艺术家在实践中铸造自己的教育个性品格,教育艺术是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个性鲜明、熠熠生辉,又无不包含自身实践的影子。但是,教育艺术家并不固步自封,教育艺术是不断创新的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是不断更新、不断走向完美的实践。教育艺术视野中的实践没有重复,只有创造。因此,教育艺术是不断更新的艺术,教育艺术家总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育是没有止境的艺术,因而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的艺术。

(三)乐研善教,反求诸己

教育艺术是源于实践的艺术,不是故纸堆中的理论。教育艺术是指向实践的艺术,教育智慧源于实践,难以重复,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是教育艺术,我们可以学习,但难于仿效。教育艺术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教育智慧,这种智慧的生成与获取,需要教师乐于探究,善于实践,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我们汲取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智慧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实践能力。因此,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是有效的方法。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5)

    二、书画同源在儿童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实施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6)

二、书画同源在儿童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实施

书画同源。中国画“写意”的要点,在于形象以外的抽象表现。“写”比起“画”来,不求细节的真实,而求性情意气的传达。孩子的作画过程往往是天生的“写意”,而非“写真”,他们是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的喜乐。所以无论书法或是绘画,在这时都是写意画。孩子们作画的旨趣不在于呈现完美的形象,也不是有意地夸张扭曲造型,他们只是在要求画面能顺从他们个人独有的观感和笔势律动的要求罢了。我们或许可以说这就是传统中国画的“画如其人”。许多儿童水墨画在追求物形和水墨效果中,忽视了用笔的法度,使笔法正轨消弭于物形的轮廓和水墨的渗化中,殊不知笔法是传统书画的精神和灵魂。“书画同源”的画字训练,其着眼点正是放在渐被人们淡忘的笔法上,以图从书画最基本的形象环节恢复中国画的笔法基础。培养孩子对甲骨、钟鼎、石刻书法的感情,是要加深其理解、记忆,养成以金石书法为坐标的审美眼光,用之审视古今绘画流派的笔墨质量。中国古代的视觉造型形式,一种是书写、铭文和符号,另一种是图画、纹饰和雕塑。我们的教学是让孩子关注介于两者之间又与两者互有重叠的视觉造型———“图形文字”。弥漫着无穷魅力的几千年前的图形文字是远古时代、礼乐制度、艺术风尚的载体,也是几千年史前文化孕育、积淀、发展、创新的结晶。它既有延续性,又有灵活性和感性的外观,这些正符合孩子的视角和兴趣。孩子的画是无法复制的,甚至他们自己都无法复制自己,因为这些画都是特定的时空里,有意无意娓娓道出的真实和自然。好的儿童画是“超再现艺术”,它们是反装饰和反写实的,孩子自身所特有的质朴、纯真、率意、自然等艺术气质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作品中,这些气质是无法由后天学习苦练能得到的。因此,保护这些特质并将他们与传统经典艺术相融通(因为这些气质也是真正优秀传统的气质),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课题。通俗地讲,作为授方,我们应该在最好的时机把握最好的火候,而不是适得其反地用工艺去模仿手艺。孩子画画不是根据记忆中的形象,而是在他们看来被认为是主要的特征,是应该画出来的东西。作为外形的线是最显著的,看得最清楚,所以孩子们的作品往往着重线条,忽略墨色变化。我们正以此来培养他们对线条(及用笔)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孩子们作品的透视因素是把各个部位用巧妙的方法拼凑起来,这种画法利用了特定时刻的目视印象,却不管各种特征能否同时看到。他们的这种透视方法和传统的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是如此的相似。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7)

艺术教育描摹生命的旅程,而幼儿艺术教育就是这一场旅程的起点。

“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敏感时期,那么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可能会被越早发现。让孩子培养起来掌握艺术的能力也会更加完善。现在家长们的投入当然可以理解,望子成龙的心理每个人都会有。”(胥丽)

越来越提前的“起跑线”

用一位“70后”母亲的话说,就是“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今天,这条“起跑线”所划定的年龄越来越小。在“80后”小时候,这条线可能在考上重点中学开始,而在20年前,这条线在选择上是怎么样的一所小学。到了今天,这条线也许从娘胎里就开始了,年轻的妈妈们在怀胎十月中,要补充营养、锻炼身体,给孩子充足的养分;要听轻音乐讲故事,给孩子最初的艺术熏陶;要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最好的医院接生,为的是杜绝一切可能危害到孩子的医疗意外。

在孩子出生后,对他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培养,才刚刚开始。亲子班、早教班从孩子刚会爬就参与,这个时期的课程没什么特别的目的,也许只是花钱找人陪孩子一起玩耍。近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层出不穷的亲子班,接受的幼儿年纪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很多家长把还未到上幼儿园年龄的孩子送去亲子班、早教班,希望孩子可以早一些适应社会环境,为按时入园做准备。记者了解到,这些亲子班、早教班的课程大多数是由父母陪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孩子们不仅要按时和爸爸妈妈去“上课”,而且价格不菲。采访中,有的家长认为物有所值,有的家长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

记者了解到,这些针对0-3岁孩子教育的早教机构,大致可分为幼儿园办的亲子班、民营的早教机构等。各类早教机构价格差异也相当大,普通一点的亲子班大概50元一节课,稍具规模的亲子班一般每节课价格都在100元以上,更有所谓的“国际化贵族型”教学,每节课高达220元,一年仅学费就高达上万元。

不到3岁的孩子们每周要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上课”,到底这些课程都能让孩子们学到什么呢?记者走访了几家教育机构了解到,大多数的早教班会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内容。比如针对0-6个月的孩子主要是帮助新生儿适应外部环境;针对6-9个月和9-12个月的宝宝主要是培养宝宝感观、平衡、力量和协调能力;1周岁以上的宝宝,和大家一起做些游戏,互相交流;而到了3岁之后,基本上孩子已经开始成系统的接受学前教育,这其中艺术教育课程,例如绘画、舞蹈、器乐等尤其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在北京某部委上班的于女士女儿小石榴今年6岁,现在在航天部机关幼儿园,这是一所公立幼儿园,但是除了每周五天的幼儿园学习之外,每周末的两天,于女士还要带着孩子去上一节钢琴课、一节美术课。“小石榴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六岁学习美术,现在一共就上了这两门艺术课程。她4岁的时候学过舞蹈,但是她自己不感兴趣,钱也白花了。现在一周要上两节课,周日上钢琴课,周六上美术课。美术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钢琴课是50分钟。钢琴是我给她选的,是希望她能够学会掌握一门乐器。美术课是她自己的选择,她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画画,平时在家里就喜欢画画。”于女士说。与于女士有相同做法的家长有很多,这从每个周末都爆满的早教班中,就能看的出来。“与我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家庭条件好多了,社会发达程度也大大提高,各种培训班也多的不得了,所以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习年龄也提前了。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参加各种学习班,一般在四个班左右。小石榴除了艺术还学了英语。”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会让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艺术教育呢?艺术教育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又有着哪些积极的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杨景芝虽然油画专业出身,但一心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研究儿童艺术教育半个多世纪,研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理论,并从实际国情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及教学方法,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艺术教育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促进儿童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发展,“但最重要的是在促进其创造力、理解力、感悟力、记忆力的基础上,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受益终身。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艺术教育必须在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开发和健康的成长,使其拥有真、善、美的优秀本质,向‘全人’发展。”杨景芝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教师胥丽,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学前艺术教育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从宏观上来讲,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如果从个体来说,可以从小培养孩子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并对他今后成长中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产生积极影响。进入小学后的义务教育是普及教育,而学前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有艺术天分的孩子能尽早的被发现,并培养他的艺术情操。”

胥丽也去了解过一些早教的课程,她认为若是要想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肯定是越早越好。“因为孩子有一个敏感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敏感时期,那么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可能会被越早发现。让孩子培养起来掌握艺术的能力也会更加完善。现在家长们的投入当然可以理解,望子成龙的心理每个人都会有。”

“幼儿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孩子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幼儿园与小学那种面对面、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不一样的。现在幼儿园更多的是体验式教学,要幼儿自己去体验生活,不同学科都亲自去体会、了解。幼儿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教会他们什么,更多的还是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胥丽)

幼儿园与培训班――竞争还是补充?

现在的孩子和家长都挺辛苦――孩子一周五天幼儿园,周末上课,家长一周五天上班,也周末上课,全年无休。

回忆起二三十年前的童年,那时候没有所谓的亲子班、早教班,最普遍的是托儿所。平时孩子在托儿所学习基本的幼儿课程,周末跟着父母串亲戚。现在的周末则是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学舞蹈、学钢琴、学书法、学绘画。

幼儿园的课程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孩子的个人兴趣与家长的“成龙”心理了吗?2012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对幼儿园的收费进行明确规定。其中严格规定了幼儿园的禁止: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

“现在学习的课程在幼儿园都没有设置,”于女士说,“因为是公立幼儿园,国家规定是不能够开办兴趣班、特色班的,所以只能选择幼儿园之外的时间上课。从我来说,如果幼儿园能开设这样的班是最好的,毕竟能够家长减轻很多负担。但是幼儿园也有问题,就是孩子太多。而课外的培训班一般也就几个孩子,教学环境比较好。此外,幼儿园的教师水平相对于园外的培训机构教师还是有一定差距,专业性也弱一点。所以幼儿园如果能提高教师的水平、减少孩子的数量,增加班的数量设置,家长其实更喜欢能够在园内就完成这些课程。”

“幼儿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孩子能够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幼儿园与小学那种面对面、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不一样的。现在幼儿园更多的是体验式教学,要幼儿自己去体验生活,不同学科都亲自去体会、了解。幼儿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教会他们什么,更多的还是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胥丽说,“从培训机构来说,我觉得肯定相比幼儿园来说更有侧重点,例如音乐或者美术、舞蹈。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还是幼儿园的教学更全面、更系统。现在幼儿园进行的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尤其在大中型城市已经很普遍,当然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中小型城市可能还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

对于培训班的选择,家长一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训班的整体质量和环境,是否正规、管理严格。第二,要看一个班的孩子的人数,人数不能太多,太多教师指导不过来,学习目标达不到,钱就白花了。于女士认为,每个班人数在十人以内比较好。“现在参加的美术班是四个小朋友,钢琴则是一对一,所以效果都比较好。”于女士说。此外,家长比较关心的是机构的教育理念。“比如说选择美术班,孩子在六岁以前不适合学习过多绘画技巧,因为这样会限制她的想象力。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目的是让她自由发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培训班。所以在选择美术班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果是让孩子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由发挥就非常好。我建议7岁以后再学绘画技巧。当时选择这个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每次课上教师都会提出一个主题,然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每次结束以后,每个孩子的画虽然是一个主题,但内容完全不同,无论是色彩还是人物的动作、背景都不一样。”

在观念上人们对儿童艺术教育存有偏念。部分人还认为幼儿及儿童艺术教育是“低等”教育,并不需要那么强的专业性。甚至一些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专业院校毕业生也存在此想法,从事这一行业也只为了落实户口或工作关系,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出于职业选择和热爱。(杨景芝)

高学历带来更好的幼儿教育?

在人们的印象中,幼儿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专科学校,学历从中专到高职、大专不等,幼儿园教师在刚刚毕业的时候,看起来更像是大学生,而不像老师。甚至有人认为,上幼儿师专的,都是考不上正规本科大学。而现在在大中型城市中,拥有本科学历是幼儿教师的基本“配置”,很多青年教师甚至大多拥有985大学学历,甚至硕士以上学历。

杨景芝认为,儿童教育师资力量的高学历化是时展的趋势,学历提高,专业知识储备也相应更深厚,更多专业艺术教育力量进入这一领域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同时,她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首先,在观念上人们对儿童艺术教育存有偏念。部分人还认为幼儿及儿童艺术教育是“低等”教育,并不需要那么强的专业性。甚至一些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专业院校毕业生也存在此想法,从事这一行业也只为了落实户口或工作关系,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出于职业选择和热爱。

另外一个明显的问题,也是杨景芝格外关心的“痛点”,是相当一部分高学历教师“看不懂孩子的画”,不懂儿童,也不懂儿童艺术教育。面对孩子的作品,不知好坏,不知该如何评价。杨景芝指出,儿童艺术创造最重要的特征,是情感的表达,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儿童绘画并非是对传统绘画的模仿,而是源自他们对美的直觉和最纯净自然的表达,所以以比例、结构等专业技法的标准衡量孩子的美术作品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应该的。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儿童艺术教育的质量,杨景芝拿一现象举例,有些学校幼儿美术教学直接就是作品临摹,面对孩子们临摹的作品,教师都“看不出好坏”。而这样的教学,明显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成长规律。“从事儿童艺术教育事业,需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这是一个用一生都探索不完的课题,需要用一辈子去观察和体悟。”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幼儿园教师高娃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育学硕士学历。对于幼儿教师的高学历问题,她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学前教师需要具备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高学历。原因如下:首先,从教育管理学角度出发,一个教育机构的发展需要整合一系列优质资源,高学历的教师是核心资源,是教育机构存在与发展的主力之一。第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高学历的教师拥有较为合理的认知结构与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践中,将教育心理学生活化,运用到幼儿工作之中。在教学中,能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与成因,并做到行为矫正,能更科学地指导教学实践;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能辩证地成败归因,更容易在理论研究方面出成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学历教师都是合格的教师,因此,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也要考察教师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好第一道关,并且促进教育机构的发展。”

在高娃看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是有留学背景的教师更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思路比较开阔,不像国内现行的师范教育体系,思路比较狭窄,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在工作中,我也接触到很多高素质的教师或者有留学背景的教师都不会简单的教孩子技能,而是让他们去领略艺术的魅力。首先是让孩子懂得鉴赏,然后才是创作。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幼儿园培养的不是花匠,也不是歌者,而是艺术家。这样的理念才更切近幼儿教育,更符合我们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

家长对于任课的教师也要有所了解。“在选择上课之前会问教师的专业以及学历。家长当然还是希望老师都是学本专业出身,如果不是学本专业,可能就不会选择。在选择之前培训机构会向家长介绍教师的学历,大部分是师范学院本科以上学历。如果教师学历太低,家长肯定不会选择,此外培训机构也不会找学历太低的教师,毕竟现在幼儿培训市场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于女士说。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晕轮效应’,有点类似‘爱屋及乌’,部分学历水平较低家长对高学历或者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有敬仰的感情依托,认为高学历的教师各方面比较优秀,也是教育孩子的高手;其次,对于部分学历水平较高的家长,他们可能会更理性地看到高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拥有的知识结构优势与开阔的眼见,在这样的教师带领下,不仅孩子能获得不同的视野,家长自身也可以进步。再次,从终身教育的视野来看,高学历与海外留学经历是一个人知识与能力的象征,是一个人意志力与综合能力的显现,海外留学经历也是教育多元化与国际化的产物,而国际化的人才会受到拥护与爱戴是经济发展对人教育观与受教育观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家长选择这样的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正确的。最后,家长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高学历与海外留学经历也可能是一个人智力特征或者经济能力的体现,家长应该注重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较高的学历与海外留学经历。”高娃说。

“幼儿艺术教育以后肯定还是会慢慢走向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对于一线的教师,因为现在普遍学历较高,以后肯定对学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的幼儿教师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甚至在大中型城市,想要进入幼儿园工作也需要有硕士学历。由于一线教师学历的提高,从教学方式方法上也一定会有进步,像从前那种较为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现在已经不会出现了。”胥丽说,“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爱”是开展儿童艺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才能促使一个人全心投入,才能做好这一事业。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施教的对象是孩子,他们更需要爱心和耐心,只有真正热爱孩子,热爱这份事业,才能做好“灵魂的工程师”。(杨景芝)

打开幼儿教育“任意门”

当我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物质需求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生活。从最早开始报道国人大举出国“占领欧洲奢侈品店”,到现在反复宣传“最美的风景是文明”,都能看出,国家的飞速前进,让百年来始终为生存奋斗的中国人终于有了享受的机会。但是,国人素质的提高,远远跟不上钱包鼓起来的速度。幸运的是,年轻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孩子的素质,才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未来的标注。

杨景芝认为,随着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中国的文艺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同样,中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打足了底气。”

同时,一些具体的政策也相继出台,很多政策已经落到实处,比如给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专项资金非常充足,甚至让一些学校感到“用不完”。再如北京地区,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 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 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地区20所高等学校(中央8所,北京12所,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曲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知名院校)以及国家大剧院等8个社会单位参与13个区县143所小学的体育、美育工作。要求这些单位调动本单位优势资源,整体设计对接学校的体育或美育发展规划,围绕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小学办学水平。随着通知的下发,相关单位陆续与对点小学签约,编撰适用教材,开展专业课程,以高校的专业教学力量全面推进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儿童艺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觉得一名合格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懂得幼儿、懂得幼儿教育。其次才是艺术教育,幼儿教师要有比较好艺术教育技能。比如唱歌、弹琴以及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胥丽说。

胥丽看来,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尤其是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幼儿园工作时,存在技能上能力差的问题。“拿我们学校为例,我教授的是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期间的课程在设置上面的主要重理论课,但是在实际技能上面比较薄弱。他在工作了以后,幼儿园反馈的意见就是技能有待继续提高。所以我们也教育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还得尽量增强艺术方面的技能训练。”她说。

现在大中型城市中的白领夫妇,为了培养孩子不惜一掷千金,而名类繁多的培训班也大多收费不菲,在于女士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是“白花钱”。“现在培训班收费都比较高,像钢琴一节课300元钱,50分钟。美术一节课260元,也就是一个半小时。但是因为每家就一个孩子,所以还可以接受。现在基本上把大部分的钱都投入在孩子身上,但我认为这个也是值得的,所以无论孩子学成还是没学成,觉得总比不学好。”

而对于孩子学习的成果,家长并没有明确的期待,于女士说:“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如果孩子能够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说掌握一门乐器,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艺术情操,就可以了,并不需要非得考级或者取得什么成就。选择课程的时候,还是以我的意见为主,但是也要与孩子商量。例如,石榴的钢琴课程就是以家长意见为主。一个原因是她还太小,弹钢琴是个枯燥的事儿,如果完全按照她的意见,她肯定是不会喜欢的。所以需要家长引导以及必要的强制。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她自己会喜欢上这一项课程。而美术课我们都是跟孩子商量,以她的意愿为主。所以说要看不同的情况。现在还在学习中,能够从中学到什么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我希望孩子能有一些音乐方面的修养,懂得一些音乐理论,能够上手在钢琴上弹一弹,培养一下气质。如果今后她能跟着考级更好,考不了也无所谓,我也愿意投入。绘画的话当然希望她能够提高想象思维能力,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是至于以后是不是要从事专业,还要看她自己的意愿和天赋了。”

在高娃看来,接受艺术教育是大趋势。对于中国的普遍的民众来说也有参加艺术教育培训或者学习的愿望。“我觉得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是普惠性的。对于幼儿园来说同样如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教授更多的是初级的知识,并不是多高深的技能。把孩子训练成技能非常高超的从业者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作为一线教师来说,目的在于带领孩子进行艺术的初次探索,更重要是要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而不是简单的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孩子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学前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的心,而不是注重技能的艺术教育。”

杨景芝认为,“爱”是开展儿童艺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才能促使一个人全心投入,才能做好这一事业。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施教的对象是孩子,他们更需要爱心和耐心,只有真正热爱孩子,热爱这份事业,才能做好“灵魂的工程师”。

杨景芝还特别强调了从事儿童艺术教育一定要有民族文化自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同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这“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作支撑。杨景芝认为,的讲话,对教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自信是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的,儿童艺术教育要从传统文化出发,包括我们的传统艺术教育中的精华都非常值得借鉴。全盘西化的问题需要注意,外国的相关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评判,目前在国内“流行”的一些外国儿童艺术教育理论和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对于一些理论,甚至还有着误读和误用。另外,“后现代主义教学”的兴起也值得警惕。一些教育机构以“后现代教学”为噱头开展招生,教学内容不以培养审美为主,反以“审丑”为傲,鼓励孩子进行一些稀奇古怪的“创造”,所谓“后现代”。杨景芝指出,儿童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用心并且谨慎,儿童还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对很多事物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不良内容的影响,需要教学机构、教师用“良心”开展教学。

再次,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审美素养、广博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功底,以及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基础,不仅要懂艺术、会技法,还要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如什么年龄的儿童能画出什么样的画、儿童的空间知觉是怎样的等等。

最后,杨景芝指出,做好面对儿童开展教学的教师,特别需要脚踏实地,不仅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孩子,要俯下身来、蹲下身去,在孩子中间向孩子学习。

结语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8)

安德鲁・阿波斯托利:1998年,我在美国遇到了一位叫艾德文・戈登的音乐教育艺术家,他完全改变了我对音乐以及对儿童的看法和观点。在他的影响下, 2000年,我创办了意大利戈登音乐教育协会,主要为意大利40个城市的儿童音乐教师提供培训,培养他们如何去教授儿童音乐。戈登博士认为,音乐就像语言一样,儿童是可以学习的。就像我们学习语言一样,我们学习音乐有时候不需要教,而是在一个环境、生活的关系当中渐渐就会学会的。所以,在我们教育理念当中,并不是把儿童当成一个小人,而是只是外表看上去并没有我们大人这样成熟,但是他的心智已经完全具有一个人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我们以这样平等的态度向他传递音乐。

按照戈登博士的儿童音乐教学理念,向儿童教授音乐时我们不需要将某一个曲子简化或者做成儿童的版本专门让他们听和看,而是将真实的、原来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本身,就这样传递给他们。那么你就会问,这个复杂的音乐,儿童能不能接受?我们向他们表演、传递的音乐本身的谱曲、歌词等各方面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方式有所不同,要注意四大原则,在表演的时候:一是简短,因为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二是复杂,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一个复杂的事物,只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物件而已,会让他们感觉好丰富,想要仔细看;三是多变性,孩子其实最需要的是变化;四是安静,在音乐当中如果有留白的话,有安静时刻的话,就像白纸一样,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绘画。

所以开一个音乐会的时候,我不会在舞美上面有特别多的设计,音乐厅非常简单,不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里面会制造很多的机会让观众去感受,去听,让他们在情感上能够参与。我们在开这样的音乐会时,所有的听众都在音乐厅当中,所有的演奏者绕着音乐厅坐,围着他们。我通常会跟那些带着小孩来听音乐会的家长说,有时候你会看到你的小朋友在看一个演奏者,说明他正在倾听、吸收这个音乐。有的人完全不会看表演者,而是把头侧过去,他也在听。有一些小朋友就是喜欢动,他们虽然在音乐厅里面走来走去,有可能玩玩自己的手,或者在地上玩,但他们也在听。所以在音乐会当中,我们会跟家长叮嘱,让小朋友自由地活动,不需要让他一定坐着或者站着。如果你看到小朋友自己走开了,你跟着他走,但不需要去制止他,也不需要说话。我们希望我们举办的音乐会有很多的自由度,首先倾听音乐的方式非常的自由。

彼得・曼彻:每年在丹麦都会举办四月国际儿童艺术节,这是全球最大的儿童艺术类的活动,我们创始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景,所有在丹麦的青少年都有机会感受一下戏剧是怎么回事。这是平等提供的,不会在地理、社会、经济或者民族上面有任何的偏袒。这些表演都是青少年根据自己本身的意愿进行的。我们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一视同仁,平等。所谓的平等,不是将儿童视为正在长大的小朋友,而是将他们认为是一个人,和我们是平等的。由青少年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其实和我们成人的表演有等同的地位。我们认为,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一个教育的工具。当然,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艺术工具来使用,但最终是一个艺术形式。而且在我们戏剧领域里面,什么元素都可以使用,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题是什么都可以讨论,但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去表现,可以以童话的形式、小说的形式、真实故事改编,或者以虚幻的形式出现,但必须关于儿童生活。关于一个主题的解读,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经历的分享,可以让观众参与、感受。关于青少年的戏剧体验,我们这里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欣赏式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说要和儿童平视,要尊重他。当你和他交流的时候,首先知道他自己本身是有能力的,而且希望能够作出一定贡献,去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每个人所说、所做的都是有意义的。当你和他交流的时候清空自己的想法、成见,去拥抱、接受他的想法,之后我们也要向他们提真实性问题。真实性问题就是你在问别人问题时,心里不要先给他打造一个答案,而是他给的答案才是答案。

艺术教育应该拓展到成人

安德鲁・阿波斯托利:我们家长有时会有一个误区,想让小朋友做出非常乖、非常懂事的样子。有时看到家长带着小朋友来我们音乐会,来听我的课,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唱歌唱得很好,快给老师唱首歌。我就跟那个家长说,您先唱,您来唱一首歌给我听听。家长回答,我不会唱歌。我就会说,那你就要给你孩子一样的权利,他如果不想唱歌、不会唱歌啊,他有这个权利拒绝啊。所以学习艺术应该没有任何表演的成分,没有任何作秀的成分。

其实我不喜欢陈规陋习的,我通常要求那些家长还有老师在我们音乐会里扔掉他们作为家长、老师的角色,像一个普通孩子般来倾听我们的音乐。家长自己沉浸在音乐当中,他的心和眼专注在表演上面的时候,小朋友也是同样的。小朋友对于一个陌生人的态度取决于母亲的反应,他对世界的感知有时候是拷贝成人的反应。所以有一些精神学家会说孩子在最幼小的时候,不是一个个体,而是母亲加上那个孩子。关系与关系之间在起着作用。所以,我通常会跟家长说,你不要看孩子有没有专心听,你自己专心听就好了。

彼得・曼彻:昨天我们也去上海的儿童剧院跟中国的家庭一起看演出,我发现很多家长自己没有好好看,在那里玩手机看照片,同时又要求小朋友要仔细看。我在德国表演的时候,发现一个小朋友在玩手机,在看图片,我就把我长笛上面一个银色的部件取出来,跟小朋友换那个手机,对我来说,其实挺危险的,那个东西很贵的,但是小朋友说不换。所以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如果很早就给他智能手机,其实是挺不好的,有一点破坏性。希望我们的生活中不要有太多智能手机的打扰,当你在一个音乐厅里面看一个表演的时候,就应该活在当下,不要受这些东西的打扰。这现象背后其实也有文化差异,在丹麦没有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要尊重表演者。所以,我们可能在艺术教育里面要加入针对成人的部分。

焦刚: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教育的问题,可能也有素质教育的问题。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去感知艺术的话,首先家长要专注在艺术上。这也涉及戏剧教育面对谁的问题,我们现在一说教育,通常说我们要教孩子什么。可是说实话,国内的这种状况,其实我们两代人教育都缺失掉了,我们没有把教育延续下来。所以,当我们有了经济基础,想让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时候,我们往往手足无措,面对我们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跟我说,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想让孩子到英国看戏、学习。我说,对不起,你能留给孩子的就是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创造力,你留给他再多别的都不是他的。这可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这两代人的观念要改变一下。我们现在在做艺术教育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把孩子送来时是说让他接触一下音乐、陶冶一下情操,但是三节课之后有的家长会说,他一定要是中国下一个郎朗。所以,我觉得艺术教育应该拓展到大人这边来,让更多的人理解教育的关键在哪里。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国的美育教育如火如荼。在北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活动,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有很多的共建学校,剧团演员现在也是供不应求。文化部有指令,艺术创作人员必须深入生活,我们也到很多的学校去体验生活,参加他们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北京有很多的学校都建立了戏剧课,每一个年级甚至每一个班级都有戏剧社,每一个戏剧社都有很好的名字,他们排了很多的戏,大部分的戏都是反映他们生活的:选班长,迟到、不遵守纪律,关注那些弱势的、家里面没有钱的孩子,等等,都是让人声泪俱下的戏,看了让我震撼。我说,你们的生活怎么比我们还苦,每天经历那么多的困难。那阳光呢?树木?花草呢?这些去哪里了?没有。我就问老师们,你们是怎样开展这些教育的?老师说,我们去学习、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完善,然后给学生们做示范,让他们学得更像。另外一些老师会说,我们非常专业,我们请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帮我们设置课程,包括给孩子做解放天性的练习。面对那些天性如此纯正的孩子,我不知道要解放什么?所以,我现在想提一个问题:艺术教育,只是孩子的事情吗?是不是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我们的大人,也要深入思考一下艺术教育应该怎么做。

艺术教育的平台与创新模式

彼得・曼彻:其实在丹麦并没有表演类的专业。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项目,会培训一些青少年,让他们成为艺术表演团体的成员、文化团体。这个文化团体是由学生组成的,通常是10到14岁的青少年。我们会特别培训这些青少年,教授他们表演、戏剧技巧,或者是公共关系管理,甚至是艺术样式选择。我们会教授他们如何根据同学们的喜好选择一个题目,然后打造某一个表演。之后我们会有一个四月国际儿童艺术节,每年都会举办,到时候就邀请他们来表演。四月儿童艺术节举行的一个礼拜里会吸引来自全球八百多位儿童来参与,完全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所以他们对这样一个项目是非常认真严肃的。丹麦的四月儿童戏剧节同时又是一个巡回的戏剧节,每一年在丹麦的不同城市里面举行。因为在丹麦有一些地方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戏剧,所以我们希望它能够下乡。而且所有进场,观众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买票。这个戏剧节不只是一个戏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论坛,参与的人能够有彼此交流经验、分享和彼此帮助的机会。

除了上述提到的活动外,我们还有这么个项目,比如说一个学校想开一个艺术表演类的课程,学校方可以做一个“驻场艺术家的计划”,向我们项目方申请,让一位艺术家或者导演或者编排的总编剧在学校待上一段日子,体验学校的日常生活,也会给那些老师进行培训。另外一个项目专门针对具有某一种特别技能,想在儿童的领域里面有所作为的人,比如说一个作家想写一本儿童书,或者一个编剧想编一个儿童剧目,可以向我们这个项目申请,我们培训他如何去做,可能是一个礼拜几次或者一个月几次来上课,也可能有几年的时间。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9)

在相互交流中,考察团成员与意、英两国教育界同行在以下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基本形成共识。

理念之一――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宗旨。

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让每一个社会人得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既是构建和谐、健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的标志。艺术教育应该充分重视每一个生命的自主和谐发展,包括有智力障碍或肢体障碍的人在内,同样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同样应该获得艺术教育的公平权利。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每一个愿意接受艺术教育的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本的保证。

考察团在英国伦敦一所小学看到,有语言障碍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分别由特别指定的教师在专用教室内进行个别辅导,有的在练习吹小号,有的在搭积木,有的在制作手工艺品。教师辅导十分耐心,学生也有明显进步,并能主动大方地向客人介绍自己。

理念之二――培养创造力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感染的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富有个性的才华得到发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充分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艺术构想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价值。幼稚的构思可能正是天才的表征。在艺术教育中,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也许比什么都更重要。

国外教育界同行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英国文化委员会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一个投入资金7000万英镑的项目――“创造与合作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综合艺术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提高。该项目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寻找改革的机遇,促进教育发展。目前已经在英格兰的37个不同地区推进。

理念之三――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动手能力。

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合作态度、协调能力方面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的体验和富有成效的训练。艺术教育更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论。英国文化委员会“创造与合作工程”项目的主持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就艺术教育来说,是感悟、想象、获得灵感的过程,也是思考、发现、与他人合作的过程。

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意大利中小学艺术课程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而是由学校根据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自行选用教材;小学和初中毕业不是用分数的形式给学生作出结论,而是由教师给出一个定性描述的评语。初中要求每个学生学一样乐器,但并不提出任何水平的要求。

关于艺术教育的基础和环境

考察团在意大利和英国的几所学校看到,学校具有较好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具有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氛围。

两国的教育官员和学校校长都认为,艺术教育必须具有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和谐的环境。艺术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我展示、自我欣赏和自我实现,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情感的慰藉,是精神世界的自我观照。艺术也有竞争,但是艺术竞争更注重的是才华的展露,而不应该是功利的得失。艺术审美具有超功利的性质,所以,艺术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让艺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教育的接受者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和宽松的环境中,满足审美的需要。

考察团注意到,所到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都不是单向的、告诉式的,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双向合作的过程。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给人的印象是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气氛生动活泼的。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在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关注、认识和体验。艺术活动的成果并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而是看重学生的自主参与,看重过程中学生的感悟、体验和发展状态。

关于艺术教育的模式和机制

考察团注意到,两国学校艺术教育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国家政策引导上看,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通过课程设置,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普及艺术教育。让每个孩子从小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具有初步的艺术审美修养,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学以后,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发展方向。

意大利实行8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中3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均开设艺术类课程。小学对课时数量没有硬性的规定,给学校更多的自,以便学校根据各自情况作出更好的安排。初中每年开设66-99课时(平均每周2课时),留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普通高中(5年制)实行分科教学,艺术课程不作统一规定。

英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而14岁(初中毕业)以后则对艺术教育不再做统一要求,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爱好。

从艺术教育的管理模式来看,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措施。

意大利国家教育部过去曾设有一个专管艺术教育的部门,现在该部门已经并入学校教育司,以便把艺术教育纳入整个学校教育,统一协调、管理。英国则由英国文化委员会承担教育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该委员会是一个由政府拨款(每年4000万英镑)、非营利性的组织,已成立71年。目前有总部人员760名,海外雇员7500名。

从师资力量上看,两个国家都注重发挥学校和社会两支力量的整合作用。

意大利对初中艺术教师有明确的学历规定,要求持有专业艺术院校(3年)的毕业文凭,并且要通过专门的师资资格培训(2年)。对小学艺术教师则无特别的艺术学历要求。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87―01

一、现状概述

1. 基础薄弱。近年来,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仍处于薄弱环节,存在着诸多困难。音乐、美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设施有限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当地的艺术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从教育设施建设来看,基本没有专门的教学教室和设备,没有专门的艺术课教师,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农村更是如此。艺术课程设置中显然有音乐、美术等课,但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都由老师们兼任。有些农村学校语数外老师很紧缺,学校在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老师时都要求下派德才兼备的老师,根本顾及不上所需的专业艺术课老师。从设施来看,基本没有固定的音乐、美术教室,且音乐美术课所配备的器材相对也比较少,因为学校经费有限,同时这些课程由于各种因素在家长、学生以及学校眼中不是特别重要,就是学生眼中所谓的“副”课,所以在这方面投入较少。

2. 观念落后。无论是从家长,还是从学校、社会来看,人们总觉得艺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将文化课学好,能考一所好的大学就好了,音乐、美术、上不上都无所谓,更谈不上认真对待和学习了。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影响,学生把这些课充当了调味剂,音乐、美术课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休息课、娱乐课、放松课罢了,为此老师也就没有了热情,可上可不上。当文化课上课时间紧张,这些课就会被挤占,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几乎不开艺术课,学生的学习时间全部被文化课填满了。

3. 重视程度不够。多年来,不论是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从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看,艺术课的教学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艺术课的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几乎被忽视了,正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在人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中的重要性因而被淡化和忽视了。文化课固然重要,但缺少了艺术课熏陶,我们的人生是残缺的。此外,在教育活动中还经常出现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抓学习,在初中甚至高中学习过程中抓习惯、礼仪、文明素养的“怪现象”。

二、整改措施

家长对艺术教育的看法篇(11)

为了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学校利用教师集中学习的机会,向教师宣传艺术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及长远影响,提高全体教师对艺术教育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师“唯分是从”的片面认识,为顺利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宣传,得到社会的支持。

为了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我们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艺术教育项目及学校的开展情况,宣传早期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对家长提出在家庭里要着力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兴趣,给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方面予指导。

三、挖掘潜力,健全艺术教师队伍。

要搞艺术特色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热爱艺术的教师队伍,这是搞好艺术特色教育的关键。为此,学校积极挖掘校内的师资力量,把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安排到艺术教育岗位上。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四、强化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1)强化课堂意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每学期在开学之前都认真通读教学计划,把计划中的艺术教学课程加以认真落实,在班级课表上给予明确。为检查艺术教学课程的落实情况,学校不仅把班级课程表上教室外墙,还安排中层干部随时进行教学巡视,检查课程表的落实情况。对于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敦促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牢牢把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严防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2)建立兴趣小组

为了进一步强化艺术教学,形成艺术教育的特色,我们在全体学生中挑选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建立各类艺术兴趣小组。为他们配备好指导老师,定期开展活动,使他们的艺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学校开设的艺术类兴趣小组有:美术、书法、音乐、舞蹈

3)重视优生培养。

培养艺术特长生,就是让部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接受艺术启蒙教育,从而造就一部分有一定艺术特长的优秀学生。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我们要求指导老师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培养,与此同时,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告知家长,争取家长在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与支持,让他们成长得更快。

4)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