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1 19:39:06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1)

一、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定位分析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其机构要为企业在管理、提高效益以及建立优质的内部管理秩序等方面起到作用,过去的内部审计是单一事后审计模式,而在新的环境下则是事后、事中和事前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内部审计具有以下三种职能。

首先,内部审计具有保证职能,这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否在正轨上运行进行监督,并纠正企业在财务、管理等活动上的错误和弊端,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合法、合规,并确保其资料是真实可靠的。

其次,内部审计具有咨询职能,在国家审计机关的委托下,内部审计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加以审核,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审计结论。在此种方式下,可以查找到企业的薄弱环节,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效益性做出咨询,并做出书面报告。

最后,内部审计具有强化风险管理、增加公司价值的职能,通过了解风险的存在及如何有效的控制风险,减少公司损失,从而增加公司的价值。内部审计可以通过研究企业内控制度是否有效、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可行、经济活动是否达成目标等问题做出适合的增值分析。

内部审计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构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内部审计确保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的宗旨就是向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提供该企业的真实可靠的信息,有利于解决问题引起的管理层与经营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内部审计可以防范和降低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如何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并将其降低到可控范围,从而实现企业目标。最后内部审计还会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使得经营者将战略目光放在长远立场,不仅为了短期利益而操纵企业利润。

二、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模式

(一)单层董事会治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

单层董事会治理模式又称为英美模式,常在英美等国家使用,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再由董事会选举经营管理机构,由经营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公司的各项重大决策并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还附设审计委员会等机构行使董事会的部分职能。在此情况下,审计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对企业内外部审计进行监督,将独立、客观的想法带入董事会,并为独立董事行使各自的职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但此模式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很多决策还是需要通过董事会的同意才能往下执行,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很难保证其独立性。

(二)双层董事会治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

双层董事会治理模式在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比较常见,以德国为代表。首先由股东大会和公会选出监事会,再由监事会选出管理董事会,为了更好的行使监督职能,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等机构。在此情形下,监事会的地位是高于并且独立于董事会的,可以对董事会的经营决策进行有效监督,并从董事会处获取日常经营管理的相关信息。但是隶属于监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属于事后监督,并不能有效的对管理层做到监督,尤其是在管理层弄虚作假的时候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三)二元单层模式下的内部审计

二元单层模式主要在中国、日本等地采用,由股东大会直接选出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监事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两者再共同对高管人员行使监督,并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等机构。在此情形下,董事会和监事会属于平行机构,监事会无法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而且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同时存在,都是对企业的财务方面进行监督,所以存在某些功能重叠的情况,使得机构功能造成浪费无法高效利用。

三、我国内部审计模式的现实选择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2)

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信息系统审计也是如此,它需要建立一个由各审计概念构建而成的、足以支撑并指导审计实践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框架时,首先明确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一)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几个概念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尤其近年来,国外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增长颇多,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广泛开展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用和借鉴国外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的翻译和认知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是,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名词大量出现,在学术方面有着不同的涵义和理解。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加之自己的理解,对现有名词进行甄别,对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出新的看法。涉及到的概念包括:EDP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明确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普及的发展历程。

1.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审计,即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审计可以看作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F・坎夫曼在1961出版了第一本有关EDP审计的著作――《电子数据处理和审计》,此书被看做是信息系统审计的萌芽,但此时还未出现“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而当时的EDP审计,也就是指针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不是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是被审计机构的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及相关的控制。1987年美国EDP审计师协会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正式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1994年,EDP审计师协会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SACA),标志着EDP审计这个名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信息系统审计全面取代。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他活动进行的审计,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发表审计意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依然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和有效所进行的审计。这不仅表现在审计的具体内容上,而且还表现在审计的对象、目标、依据、时间、执行者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即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口头上一般所指的“计算机审计”,但是显然,“计算机审计”这个名词的涵义要大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不能不承认是使用者对于计算机审计理解的误区。另外,与传统审计相比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并且是现在以及未来审计的发展方向。

3.信息系统审计,也称为IS审计(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SA),简单来说,是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所进行的审计。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下文将进行具体阐述,在此只讨论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的产生原因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重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内部控制发生了变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已经直接影响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质量。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的产生是顺应时展需要的。

4. IT审计,也叫信息技术审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dit ,ITA)。有观点认为,“IT 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是不完全相同的,信息技术审计虽然也是针对系统的审计但更加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审计以及审计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本文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从审计方法到审计对象、目的、内容和准则都没有区别,不需要将二者作为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分。此外,到2009年3月为止,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出台的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GTAG)中,对于信息技术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也未加以区分,并且明确指出,“本书中IIA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审计,其实质就是信息系统审计。 ”

5.计算机审计(Computer Audit ,CA),在我国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肖泽忠教授的《计算机审计》一书(1990),是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虽然对于计算机审计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计算机审计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二是指对被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资产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及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审查、评价并发表审计意见 。

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来,计算机审计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定义,涵义范围较广,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第二部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信息系统审计。因此,本文认为,计算机审计实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

6.计算机辅助审计(Computer Assisted Audit,CAA),有关其定义,国家审计署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由这个定义不难看出,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并无实质区别,既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又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在过去的一些理解中,有观点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计算机审计加以区分,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本文认为,这种区分混淆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两个概念。而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这个名词更能清晰的传达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因此,本文的观点是,计算机辅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虽然有关概念数量繁杂,难以理解,但有实际意义的概念只有以下三个,其他均为概念混淆或者重复命名:计算机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三者的关系为,计算机审计是这门学科的总称,后两者为计算机审计之下的两项具体内容和研究方向。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

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 IT 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IT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的活动。”

3.“信息技术(IT)审计侧重于企业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方面,它包括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以上所说的IT审计或信息技术审计,严格意义上与信息系统审计有所不同,但从其定义来说有可借鉴的地方。Ron Weber、日本通产省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有共同之处,都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并且都明确了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不同的是Ron Weber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日本通产省则把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定位在审查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效等方面。詹姆斯・A・霍尔则侧重于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进行分析,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对适当的实施、操作过程和计算机资源控制的评估。

通过对相关方面信息系统审计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规划、研发、实施、运行、维护等过程进行审查,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有效的使用组织资源并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发表意见和建议。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一个首要的问题便是从何入手,即以什么作为逻辑的出发点。选择一个正确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建立一个逻辑体系严密、完整、前后一致的理论体系,并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首先需要合理确立它的逻辑起点。

(一)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

目前,因为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在我国基本还没有开展过,所以缺乏可以对比的理论依据,但是,我国学术界对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本文借鉴了目前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一些看法,从中引申和提炼出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

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目前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审计本质起点论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1984年,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以审计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我国的蔡春教授在他所著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中指出,“只有准确地揭示并把握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了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而形成的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计本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理论范畴,具有作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的一般特征。我国过去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属性、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但是,审计本质作为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由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易造成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

2.审计目标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 External Auditing)一书中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六个要素,构建了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在 1986 年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也是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将其它审计要素串联起来,建立审计理论结构。

实现审计目标,是从事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审计目标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引导着审计系统的运行,还制约着审计准则、审计假设等要素。但是,审计目标同时也是由审计本质,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所决定的。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顺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限于审计本质,因此,在理论结构框架中应列在第二个层次。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在逻辑上不够严密,倾向于实用主义,使由此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难以揭示更深层次的审计理论。

3.审计环境起点论

按照系统论观点,审计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统计和数学等相关知识以及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会计、计算机技术等的影响。审计环境包括社会需求和职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均受审计环境的影响。近些年,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对环境尤为重视。会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阵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的热潮,同样,审计环境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要求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的确,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脱离审计环境的审计理论结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是,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把审计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并不表明审计环境就是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从环境的涵义来看,环境是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外部系统的总和。研究审计理论离不开审计环境,然而,审计与审计环境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是忽略了审计理论结构的内在要求的。

4.审计假设起点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那些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是演绎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1978 年,C・W・尚德尔教授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提出了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包括审计假设、定理、结构、原则和标准的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假设是构造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但是,审计假设是被决定的,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不能等同于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应该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此外,因为审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才导致了审计假设的出现,但审计环境却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审计假设一旦确定,就无法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因此,审计假设不能成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和基石。

(二)确定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标准

从哲学的角度看,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即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的理论结构框架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一个理论范畴,对该学科中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最简单、最抽象、最基本的本质规定。

第二,逻辑起点应该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贯穿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发展全过程。

第三,逻辑起点应该能够揭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间的内在矛盾,以及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切矛盾,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四,逻辑起点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系统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应该能够推导论证其他抽象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观

纵观以上几种关于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代表性观点,以及确定逻辑起点的标准,单纯以某一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完善的。本文的观点是,应以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构造二元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中最一般、最简单的规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备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先天条件;然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作为信息系统审计固有的属性,无法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的变化,不能推导论证其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不符合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针对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这一缺陷,只有信息系统审计环境能够弥补:信息系统审计理论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且必须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

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信息系统审计国际化的前提是充分认识不同审计环境下的国家审计差异,只有包含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各国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才有利于对上述差异的理解。此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审计环境的变化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影响,较之对于传统审计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使得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具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任何一种未包括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仅以一个要素为起点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都是不完善的。然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不是唯一的起点,因为人们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其他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范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不变的、内在的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与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即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来影响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使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克服了先天上的缺陷,能够紧密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与实务,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

综上所述,以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和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共同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充分体现了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符合辩证法中动静结合的观点,不变当中体现着变化,变化中又蕴含着不变,完全符合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本身的要求。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及其逻辑关系

(一)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

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揭示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一个完善的理论结构框架,必须是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相连且不断发展的特点。对实践的经验总结便形成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而形成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不可分离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起到正确指导审计实践的作用。

2.理论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

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中各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只有先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在确定了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再确定应包括哪些理论要素,以及如何划分层次,才能对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归类,透过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机性,从整体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

3.理论结构内在逻辑一致性原则

在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时,要按照各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而首要因素当然就是逻辑起点。此外,还应该充分使用系统论观点去考察各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构建前后一致、逻辑合理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以免因逻辑不清、杂乱无序而导致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前后矛盾,更造成实践的混乱。

(二)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根据以上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原则,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应如图1所示:

(三)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关系

从整体上看,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与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是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一般规律,探索能揭示信息系统审计实践的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具体反映,是与信息系统审计实践工作直接相关的,可以直接用来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理论。

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包括六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五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共同作为逻辑起点,处于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有关逻辑起点的选择的内容,前文已做过详细阐述,此处不再重复,但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之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放在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前面,是因为从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来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无疑构成了逻辑起点的核心,但是不同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是一切信息系统审计要素的前提,它通过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影响着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和信息系统审计职能,进而影响了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离开了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假设等都成为空中楼阁。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改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

2.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以及能否有效地使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等发表审计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与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即,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的,同时受制于信息系统审计本质。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确立必须紧扣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同时又要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环境的变化。当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应适应环境的要求作相应的改变,但无论这些目标如何变化均未偏离信息系统审计本质这一本源。

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又是一切审计实践活动的中心,是制定信息系统审计程序、解释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的依据,目标的实现结果也是评估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最有力的依据,所以,将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置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第二层,有助于排列其他组成要素。

3.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审计环境时,对某些无法正面论证的事项和现象所作出的合理推断。本文认为,信息系统假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假设。该假设是指存在用来衡量、评价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公认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

(2)信息系统审计可验证假设。该假设是指,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获取相关的信息系统审计证据,利用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加以确认。

(3)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可控性假设。该假设是指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识别和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能够被合理的控制。

信息系统审计假设是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联系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其他审计要素的桥梁。信息系统审计假设为信息系统审计运行的前提条件做出限定,而这种限定取决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因而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制约着信息系统审计假设。

4.信息系统审计职能,即信息系统审计在客观上所固有的功能。为了确保信息系统审计目标的实现,信息系统审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应为保证和咨询。保证,即通过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维护状况等进行评价,合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有效。它是信息系统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就是指信息系统审计人员能够为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和改善经营的目的。因此,信息系统审计职能是以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为前提而产生的,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中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结构框架的逻辑关系上来说,应该位于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假设之后。

5.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一般由行业内专业的职业团体所制定和,是职业团体的全体会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在特定的信息系统审计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本质的拓展,又是信息系统审计假设的具体化和制度化。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作为联系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纽带,是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目标和职能而制定具体的规范准则,同时又对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规定,对审计人员执业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它既是审计基本理论的终点又是审计应用理论的起点。先有准则而后施行,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与程序。

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之上的,包含四个信息系统审计要素,分为两个层次:

1.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和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是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在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也是由具体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所规范和影响的。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实质上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研判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有效以及提供真实、完整的系统信息的动态循环流程。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流程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之上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系统审计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因为这将影响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先进的、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是信息系统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存在重大隐患,而信息系统审计师验证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很显然在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定之上,受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和技术的影响,科学的审计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反之,则会使审计风险加大。

2.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由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于审计事项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归纳和评价,形成的对信息系统的书面审计意见。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受到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规范,但实务工作中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的客观条件调整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报告是信息系统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是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最终体现的结果,也是信息系统理论结构框架的终点。

研究和构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笔者认为还应明确的一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理论框架中各要素的内容及层次关系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也会有发展和变化,需要学术界进行不懈地研究、思考,使之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卢红柱.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之路[J].审计研究,2006(12).

[2] 胡克瑾.IT 审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时现,李庭燎等.全球信息系统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4] 吴沁红.信息系统审计内容分析[J].财会月刊,2008(10).

[5] 吴沁红.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的比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6] 唐飞兵.关于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7] 姚靠华,周岳亭.构建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

[8] 王振武.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9] 王振武.会计信息系统[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杨周南,赵纳晖.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 张茂燕.论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2] 庄明来,吴沁红,李俊.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与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3] 庄明来.计算机审计与信息系统审计之比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5).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3)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有不少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相互关系,但是,学术观点分歧较大。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尚没有直接研究。笔者认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虽然应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但是,其理论框架可以借鉴一般审计理论框架来构建,同时,必须采用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审计理论框架研究学术观点分歧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研究没有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一些文献提出了以系统论为基础来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王家新,2014;郑石桥,2014),笔者认为这是正确的理论构建方法。本文借鉴一般审计理论框架,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行为审计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二,行为审计理论包括哪些核心要素?第三,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审计理论框架及行为审计理论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为基础,阐述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包括行为审计研究对象、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及相关关系;最后是结论和讨论。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文献综述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一般审计理论框架研究,二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关于一般审计理论框架有不少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相互关系,但是,学术观点分歧较大。 

关于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形成了一元论和多元论。一元论认为审计理论框架逻辑起点只有一个起点,但是,对于这个起点却有多种观点,主要的观点包括:哲学起点论(莫茨,夏拉夫,1990);审计专业假设起点论(Schandll,1978);审计目标起点论(李若山,1995;谢荣,2011);审计本质起点论(阎金锷、林炳发,1996;蔡春,2001;徐政旦,2004);审计环境起点论(刘明辉,2003;赵华、许福敏,2004);受托责任起点论(冯均科、陈淑芳、张丽达,2012;李明辉,2011)。多元论则认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有多个逻辑起点,主要有二起点和三起点,例如:审计动因、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结合论(吴联生,2000);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结合论(刘冬荣、李香花,2005);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结合论(江金锁,2004;陈燕,2005;施玲、王愫、唐建华,2008);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结合论(杨蓉,2011);审计目标和审计环境结合论(李钢,2004;王振鸿、侯斌,2006)。 

关于审计理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不同的观点,蔡春(2001)将国外的主要观点归纳为莫氏模式(莫茨,夏拉夫,1962)、尚氏模式(尚德尔,1978)、安氏模式(安德森,1977)、李氏模式(汤姆·李,1984)、弗氏模式(弗林特,1988)。同样,国内也存在多种观点(徐政旦,2004;蔡春,2001;石爱中,2008;陈汉文,2009;杨肃昌,2012;王家新,2014;郑石桥,2014)。 

以上是一般审计理论框架研究的简要概况。这些研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审计理论框架的认识。然而,无论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还是审计理论要素及相关关系,都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存在表明,一些文献的研究存在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没有将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而是坠入了简单的线性思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相关的,要在认识论上有所更新,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改造(郑石桥,2014)。 

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行为审计历史源远流长,对它的研究却很少。国外的代表性人物是日本的鸟羽至英,他将审计主题区分为行为和信息两类,从而将审计区分为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认为行为审计研究要关注如下特定问题:需要就评价标准达成共识;通常审计人被授予较大的权限;往往缺乏确定的审计命题;只能提供消极保证;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大(鸟羽至英,1995)。国内文献,谢少敏(2006)在其教材《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中提到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的概念,并介绍了鸟羽至英教授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涉及行为审计理论框架。 

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已经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但是,尚未有文献直接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本文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 

三、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行为审计研究对象 

构建行为审计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审计研究对象是什么。毛泽东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行为审计学是否有自己的特有研究对象呢? 

本文认为,行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审计现象。行为审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现象。这里的行为是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对其经管责任履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缺陷行为是行为的下位概念,是行为的一个子集。除了缺陷行为这个子集外,行为还包括正常行为,也就是缺陷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缺陷行为不能有效地履行经管责任,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是指明确违反了委托人意愿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瑕疵行为是没有采用最合宜方案的行为或不作为。总体来说,缺陷行为是存在改进潜力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改善,经管责任的履行会更好。这里的正常行为是与缺陷行为相对应的,这些行为的实施对经管责任的履行产生了正面的效果。

根据行为及缺陷行为的界定可以发现,以鉴证缺陷行为作为核心内容的审计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说,行为审计现象大量存在。从历史上来看,公元前3 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委任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机构和官员是否忠实地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文硕,1998);公元前1 000多年的西周时期,宰夫就具有审计职掌,主要是检查百官执掌的财政财务收支(吴泽湘,2002)。这里的履行职责、财政财务收支都属于行为,这些审计都属于行为审计。从后来发展的各审计主体来看,民间审计根据委托可以实施商定程序;政府审计业务有合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审计业务有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舞弊审计等(黄溶冰、王素梅、王旭辉,2014)。商定程序、合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审计、舞弊审计都具有行为审计的内容。从当代中国政府审计来看,预算执行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合规审计、建设性审计、中国特色绩效审计都非常关注行为是否合规,从本质上来说,当代中国的政府审计都是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 

看来,行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行为审计学以这种独特的行为审计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理论和方法。 

四、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理论要素组成 

行为审计学研究行为审计的理论和方法,行为审计理论以其中的理论为核心,而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关注的是行为审计理论究竟研究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哪些问题的研究属于行为审计理论。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观念系统必须解决或回答有关行为审计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回答的答案就是构成要素。第一,什么是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本质。第二,为什么需要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需求。第三,行为审计究竟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目标。第四,行为审计究竟审计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客体。第五,谁来实施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主体。第六,行为审计究竟审计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内容。第七,如何实施行为审计?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行为审计机制,也就是关于如何进行行为审计的制度安排,包括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行为审计标准、行为审计定性、行为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审计建议。 

总体来说,行为审计理论作为行为审计现象的观念总结,应该包括下列要素:行为审计本质、行为审计需求、行为审计目标、行为审计主体、行为审计客体、行为审计内容、行为审计机制。当然,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存在的条件,所以,一般也需要作为行为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来讨论。一般来说,将审计环境之外的理论要素称为核心理论要素,所以,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由核心理论要素和审计环境组成。 

五、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内部各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核心理论要素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行为审计理论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各要素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构。联系是指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方式。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它以自己的存在方式规定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是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关键,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构成整体的要素间发生数量比例关系的变化,也会导致整体性能的改变。总之,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结构来实现的(贝塔朗菲,1987)。 

关于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要素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上都是线性思维,从逻辑起点出发,顺序确定不同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这些确定大多没有说明理由。根据系统论,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非线性的,不只是简单的两个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行为审计是一个复杂系统,无论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是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既然要素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所谓的逻辑起点问题也就意义不大。非线性关系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形式,这种非线性关系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关系。根据上述思想,本文前面确定的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表达的主要思想如下:第一,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理论框架的外部元素,它与理论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交换关系。第二,除了行为审计环境之外,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核心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只是简单的两个要素之间的主导关系和反馈关系,而是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二)行为审计环境因素及其与行为审计的关系 

环境是指系统与边界之外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客观事物或其总和。系统边界将起到对系统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过滤的作用,在边界之外是系统的外部环境,它是系统存在、变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由于系统的作用,会给外部环境带来某些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系统外部环境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都必须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否则,将难以生存与发展。 

行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因素包括行为审计外部直接或间接与行为审计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例如,就国家审计主体实施的行为审计来说,国家治理特别是政府治理是其行为审计的重要环境要素,这个环境要素不同,其行为审计的许多重要特征都不同。就内部审计主体实施的行为审计来说,公司治理是其重要的环境要素,公司治理构造不同,其行为审计的许多重要特征也不同。 

根据系统论,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交换关系,行为审计也不例外。行为审计环境提供了行为审计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行为审计有资源和压力两种输入。行为审计环境给行为审计提供其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空间、资源、激励或其他条件,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入,统称为资源。行为审计环境给行为审计施加约束、扰动、压力甚至危害行为审计的生存发展,是消极的作用、不利的输入,统称为压力。不同行为审计环境造就不同的行为审计。行为审计环境影响行为审计的结构选择,当行为审计环境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行为审计的结构。行为审计在发展变化中有许多可能的结构状态,行为审计环境选择那个与自己相适应的结构状态,使之稳定,成为现实。行为审计环境影响行为审计的功能选择,行为审计环境的变化会影响行为审计的功能。行为审计环境能否满足行为审计的输入与输出要求,是行为审计能否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行为审计对审计环境也有功能和污染两种输出。给审计环境提供功能服务,是积极的作用、有利的输出,统称为功能。行为审计自身的行为,有时有破坏审计环境的作用,即不利的输出,称为对审计环境的污染。总之,行为审计和审计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表现为资源、压力、功能和污染,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上述思想体现在图1中。

六、结论和讨论 

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查找缺陷行为,其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理论并不成熟。本文以系统论为基础,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包括行为审计研究对象、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及相关关系。 

行为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审计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现象。这里的行为是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对其经管责任履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是从众多的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从古今中外审计看来,行为审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作为一个观念系统必须解决或回答有关行为审计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回答的答案就是审计理论构成要素。总体来说,行为审计理论核心要素包括:行为审计本质、行为审计需求、行为审计目标、行为审计主体、行为审计客体、行为审计内容、行为审计机制(包括行为审计取证模式、行为审计标准、行为审计定性、行为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审计建议)。当然,行为审计环境是行为审计存在的条件,所以,一般也需要作为行为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来讨论。 

行为审计理论框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内部各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核心理论要素与审计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行为审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关系是行为审计核心理论要素之间的主要关系形式,这种非线性关系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关系。 

行为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因素包括行为审计外部直接或间接与行为审计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行为审计和审计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换关系,表现为资源、压力、功能和污染,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 

行为审计理论严重滞后于行为审计实践,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对行为审计实践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发展行为审计理论,为行为审计准则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此外,由于中国政府审计主要是行为审计为主,在某种程度上,容易使人将审计行为的特色作为中国政府审计特色,这种观点可能不利于借鉴和总结其他国家的行为审计经验,就行为审计本身来说,各国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所以,对行为审计理论的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要具有国际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的行为审计实践。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4)

常务理事王志高结合全省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实践,围绕审计为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决策服务,着重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推进审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实现从注重微观审计,向为宏观服务转化;实现由侧重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并重转化;实现由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向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全面发展转化。二是适时对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定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设立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综合调研机构,跟踪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情况,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深层次性问题。三是针对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特点,制定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其效果评估和考核体系。四是按照项目管理理论指导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强化其目标责任管理。五是注重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大体制、机制性瓶颈、制度性缺陷等问题,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大方针和战略措施的贯彻实施。

常务理事赵宝田基于财政改革的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及走势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财政改革进程和未来走向对财政审计的影响与内在需求,根据财政改革重点与方向勾勒出财政审计的未来发展与战略构想。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公共审计”、“阳光审计”、“绿色审计”、“民本审计”和“绩效审计”上。并从审计的安全性、公平性、公开性、宏观性、民本性、绩效性的角度,设计了财政审计发展的战略框架。同时,提出了深化财政审计的建议。第一,树立为促进建立“公共财政”、“阳光财政”、“绿色财政”、“民生财政”的审计理念,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审计目标。第二,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思路,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收支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从预算编制拨付向预算分配管理审计为主转变:从查错纠弊向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转变:从揭示微观层面的问题向注重分析研究宏观层面的问题转变。第三,实行财政审计一体化,集中配置审计资源,对公共财政资金从收入组织、预算编制、拨付执行、管理使用等过程环节进行审计。同时,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探索数据式审计和远程实时审计。

理事曹广明从我国社保制度未来走向及对社保审计的客观需求分析入手,谈了未来10年我国社保审计的发展变化。一是我国社保制度未来10年变革进程和走向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环境所决定的。国家经济基础的日益雄厚,以人为本的政治取向,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介于城乡之间特殊群体的形成,决定了社保制度未来改革的目标定位。二是未来10年通过渐进式改革路径,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水平适当、国家特色与地区特色相结合、体系较完整、制度较健全、统放有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保体系。三是社保事业发展对社保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真实性、安全性、绩效性、制度功能发挥的效能性以及社保资金运行的公开性对审计提出了高层次要求。四是未来10年我国社保审计将呈现六大变化,即:监督态势由弱向强转变:目标理念向效能审计转换:工作重心向“上移、下沉”两个不同方向转移,方式方法向“数据式、系统式”转变:审计形态由附属型向独立型转化;社保审计在政府审计布局中的定位将发生根本变化。

理事牟军利对金融审计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进行了评析,提出了推进金融审计的发展策略。一是围绕单一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防范,继续深化对单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流动性、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信息真实性等方面的审计。二是从宏观入手,安排对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调控手段有效性等方面的审计或审计调查,充分体现金融审计的宏观性、时效性和服务性。三是针对分业监管、混业经营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对监管体系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四是改进金融审计组织方式方法。打破所有制界限,充分调动地方审计机关金融审计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解决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理事朱庆林对政府审计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出了主要实现路径。一是关注重点内容。关注中央方针、政策、长远规划、总体部署和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关注本级财政预算执行、重点建设资金项目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状况。二是选取多种方式。通过直接和延伸审计发挥直接与间接监督威慑作用;通过审计调查和审计建议发挥“健康普查”与“免疫防疫”作用:通过审计通报和结果公告发挥“警示教育”与“公众监督”作用;通过案件移交和要情上报发挥“机器”与为政府决策服务作用。三是抓好关键环节。计划安排应当考虑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部门、单位、项目、资金等因素:编制方案应当明确涉及国家安全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重点、方法等要素;实施审计应当特别注意证据的获取、鉴别、选用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撰写报告应当剖析问题根源,提高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学会副会长、西安交大段兴民教授结合审计署《五年规划》要求,提出了需要创新和发展的五个重大审计理论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条件下,审计的基础理论需要探究,如果是委托理论,应从理论上说明委托者,如果不是委托理论,应从理论上进行阐释。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责任审计委托者的确认问题。我国提出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的评价和监督职能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者的界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三是审计与管理的关系问题。按传统审计理论,审计不参与管理,如参与管理就把审计置于危险的境地。然而,一些大公司的审计实际参与了管理。那么,审计是否参与管理,审计与管理的关系到底怎样,是亟待破解研究的问题。四是世界性经济低迷条件下风险导向审计、管理审计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关系问题。在经济低迷时期,审计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监督方式,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应突出风险导向审计。五是关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问题。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审计是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免疫系统论”是一个新观点,当一种新观点提出后,应当进行深入研究讨论。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5)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按照安德森(R.J.Anderson)的观点,“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研究审计理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构成审计理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诸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即确定诸要素各处哪一层次?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PhilosophyofAuditing)。他们认为:“审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他们以哲学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即证据、应有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卜构建了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及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1978年尚德尔(charle,w.scholdl)所著《审计理论拟Theory。f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与莫茨及夏拉夫的模式相近,他则是从语义哲学、传播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为“审计假设一审计定理一审计理论结构一原则一标准”这一形式。尚德尔的创新在于:(l)从假设中衍生了“定理”这一要素;(2) 将说明理论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作为一个要素。他更注重审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审计是一种旨在确立某种标准之遵循情况,进而表达意见或判断的人类评价过程”。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Extemal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6个要素组成: 审计目标一公认审计准则(GAAS)一审计概念一审计假定一审计技术方法一审计过程。安德森的贡献是,以目标为基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即“审计过程”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TomLee)与戴维•弗林特(Dav记 Flint)两人的观点基本相似,但与以上模式均有不同。

汤姆•李于1984年提出的模式由3个要素构成,即“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而弗林特于1988年提出的模式为“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一标准”。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以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来构架审计理论结构。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大致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3)80年代中期以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应该指出,上述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似各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莫茨及夏拉夫是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奠基人,他们以哲学为基础提出了理论结构诸要素,直到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他们把各门科学的共同方法论—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第一个层次要素,似失之过宽,而且其模式要素中没有列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也没有论及审计环境的影响,这些是他们所提出模式的相对不足之处。安德森的审计理论模式中提出了以审计吕标为基础引列其他诸要素,较之葛茨及夏拉夫的模式有新的发展,但是,他把审计假设这个重要的前提性因素列在审计准则及审计概念之后,逻辑欠严密。20世纪80年代汤姆• 李与弗林特的模式都从审计本质出发引述其他因素,把审计本质这个因素列为模式之首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还没有把模式诸因素置于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影响审计理论结构与其他学科理论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有: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一日千里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诉讼风险环境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这些环境发生变化,均会对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包括资本利率、货币汇率的波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的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淘汰的加速。这些全球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成本、利润均会发生巨大影响,而作为鉴证、评价、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必然在其本质、目的、假设、概念及标准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审计的理论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市场、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的更新、人们的消费及储蓄方式,也改变着审计本身,即审计工作的电脑化。时至今日,审计工作中收集、分析、抽样、判断和报告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仅利用计算机制订审计计划,储存工作底稿,而且可进行实时审计,保证客户的系统产生可靠的实时信息,同时可监控企业的经济业务,找出与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预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审计软件的智能化将会实现,这就可减轻或替代审计师的劳动。

同时借助发达的信用卡金融工具和网络保密及识别技术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已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某种要求,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或商务关系,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大,从而对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必然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革命,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审计。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中,一有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转化为实在的风险,从而引起诉讼。以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涉嫌的诉讼案例已成千上万,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人了诉讼“爆炸”时期。仅1993年,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在法律诉讼及赔偿方面的费用就占总收人的19%。在中国,近10年来,先后发生的涉及审计诉讼的重大事件主要有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山东“石油大明”事件、海南“琼民源”、四川“红光”和“东方锅炉”事件、甘肃的“银广夏”事件等。在验资业务方面,“全国已发生验资业务诉讼案件多达500余起,并仍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例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为此,已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或受处罚。这说明诉讼风险对审计已产生重大影响,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界也因势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种新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审计模式、方法或程序的采用,无不是职业界因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审计环境而作出的反应。除上述各种主要审计环境外,审计还受到哲学、政治制度、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见,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置于审计环境中进行考察。近几年来,国际及我国的审计学术界都开始重视审计环境问题。中国审计学会曾把审计环境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蔡春博士撰写的《审计理论结构》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胡春元的博士论文《审计风险研究》也强调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关系。

三、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前已述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审计学家汤姆•李和弗林特分别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中,均以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结构模式。这里拟对审计本质在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论述。审计本质是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审计在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其职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对审计的客观要求,是人们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对审计的认识。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观点不同、研究的方法有异,所以审计本质的理论从传统的查账论发展为信息论、论、保险论。传统的查账论只反映审计工作活动的特征,未能反映审计的社会需求,也没有把审计置于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所以查账论不能反映审计的本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审计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信息论是其中的一种。以信息论为主导的审计本质理论认为经过审计后的信息,可提高其可信性,可使投资者依据披露信息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论认为: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下两权分离的深人发展,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必然出现较多的利益冲突,为了促使股东和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就产生了股东(委托人)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人员(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鉴定其业绩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于是,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认为,审计既代表财产所有者又代表财产经营者,它是两者的共同需求,审计的作用在于可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着的职业风险日益严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期望把企业的财务报告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并愿意从自己的收人中支付一部分费用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进行审计,并把这部分审计费用视为保险费用。如果发生审计失职或疏漏而造成损失,审计人员依法就负有责任进行赔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审计本质被视为一种保险行为,因而称为审计本质的保险论。以上所述的审计本质的信息论、论和保险论都是与社会客观环境相联系,把审计置于社会结构中作考察。只是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审计本质可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弗林特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是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我们认为,社会经济是复杂的、多样的、经常变化的,作为审计本质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应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构论的方法,把各种审计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

1.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系统满足审计环境的要求标准。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审计本质来随意构建。所以,不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就无法理解现代审计包括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到政府审计,从财务合规性审计到管理审计的全部发展过程。正是因为需要评价的受托经管责任范围的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拓展到现在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同时尽管审计目标响应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了扩展,然而这些目标均未偏离审计作为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这一本质。“传统财务审计是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管理审计是审核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与汤姆•李和弗林特不同,我们认为,审计目标受制于审计本质,列为第二层次。审计目标是一多维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财务审计目标、管理审计目标等。财务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查错防弊,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等;管理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这些目标指导、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因素。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F23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3-0112-04

一、引言

近两年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大气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用行动表明了我国政府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也为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大地促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由此确有必要回顾我国环境审计研究近年发展现状以判断未来发展方向。

二、近五年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统计方法

本文采取如下方式选取样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高级检索/关键词“环境审计”,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数据(更新截至2016年8月20日),通过人工筛选剔除与环境审计主题无关文献,最终选取样本文献共计687篇。本文按年度、来源期刊类型、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分类统计,望能清晰描述我国近五年环境审计研究状况,并以此为据提出展望。

(二)年度与来源期刊类型

本文对该687篇环境审计样本文献按其发表年度与来源期刊类型进行统计。从论文数量年度分布看,大体呈上升趋势,环境审计依旧是学术界热门研究方向。从来源分布看,来源为核心期刊的文献共计205篇,约占30%,与张长江[ 1 ]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比重有所下降但数量仍大幅增长,从侧面反映了非核心期刊对环境审计关注度显著提高。在核心期刊中,会计、审计类期刊仍占主导,但经济、环境、农林等其他类期刊比重接近21%,涨势明显,表明环境审计研究在非会计审计以外的学术界受到更多重视和参与。

(三)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潘煜双[ 2 ]的研究,将论文研究内容分为基本理论与综合、环境审计实务、环境审计方法专论、国外环境审计介绍、环境审计规范专论五个方面(表1)。本次统计中,归为基本理论与综合类的样本文献所占比重为63.61%,与潘煜双[ 2 ]统计数据79.83%相比下降明显;关于环境审计实务的研究占13.25%,环境审计方法专论占14.26%,二者较均衡;国外环境审计介绍相关文献相对涨幅不大,占6.55%;但关于环境审计规范专论的文献五年内仅有16篇,比例甚至有所下降,仅占总体2.33%。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仍多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研究,但多样与新兴的研究方法也开始运用到研究中来。在环境审计实务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运用常规研究方法(如表2所示),此外,有3篇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法,有7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有3篇采用模型法进行分析研究。在环境审计方法专论文献中,方法的多样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费用效益分析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被运用于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还有学者引入未确知测度等数学工具以构建相关模型对环境审计风险进行计量评价。

三、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特点评述

(一)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丰富

1.环境审计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独立监督论、鉴证评价论及环境管理责任论三种。张丽华[ 3 ]等学者认为环境审计是一项促进和加强环境管理的经济监督活动;王淡浓[ 4 ]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管理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或鉴证工作;张莹[ 5 ]等学者则认为其产生于环境受托责任背景下,并以解除受托环境责任为目的;黄道国[ 6 ]提出由多个审计主体、不同审计客体、不同角度、多种审计方式组成的多元环境审计构想。

2.环境审计的主体

我国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分支,审计机关和审计组织是主要的实施主体。张爱民[ 7 ]等众多学者认为环境审计主体由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三部分构成;左睿[ 8 ]等则认为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审计应积极倡导并逐步推行环境审计,以企业内部审计为主,加强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二次审计;刘静[ 9 ]指出我国碳减排审计主体单一,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

3.环境审计内容与目标

环境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资金、政策、管理、项目四个方面展开。黄道国[ 6 ]指出多元环境审计内容覆盖以上四点,具体涉及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审计、金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企业审计、农业审计、外资运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境外审计九类;唐洋[ 10 ]认为环境审计的内容涵盖合规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审计、环保资金审计、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处理审计、清洁生产审计、环境友好型产品审计及环评报告审计七个方面。关于环境审计目标,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元目标论、二元目标论和三元目标论。李曼静[ 11 ]对比上述三种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环境审计总体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李雪[ 12 ]等学者重新构建环境审计二元目标体系;沙珍珍[ 13 ]等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环境审计二元目标研究;时军[ 14 ]则分析指出环境审计目标设置应具有预见性、可操作性、特定性以及清晰性,并在终极目标指导下针对不同审计主体设立相应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二)环境审计研究地域特征明显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大不相同,相应的,各地环境审计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点。例如,江苏省位于东部长江三角洲,河川交错,湖泊密布,自然条件极好,经济发达,环境审计开展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该省环境审计从水审计、资源审计、农业资源审计、农村环境绩效审计到清洁能源审计、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绩效审计等均有涉及,相关文献内容丰富。中部地区中,江西省及周地区的环境审计研究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重要国家战略规划展开;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环境审计注重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产业聚集且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湘江流域治理的研究;汉江流域资源要素密集,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及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北省近年来关于该流域的环境审计研究迅速发展。西部云贵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物种多元且不乏珍稀濒危物种,环境审计研究也多围绕保护资源、物种多样性等展开。

(三)注重环境审计的跨专业多学科交叉

近年来,众多学者在环境审计研究过程中引入多学科的不同方法、理论与模式进行创新,取得丰富成果,环境审计学科正从单一性学科发展为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学科。例如,秦荣生[ 15 ]利用物理“无影灯效应原理”探讨政府环境审计,吴洁伟[ 16 ]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区环境审计作出客观评价。除了与物理和数学等基础类学科相融合,我国环境审计也与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相交叉,例如:李兆东[ 17 ]等将能质流分析法运用于新型企业环境审计模式构建,杨柳[ 18 ]等将生命周期评价法与环境审计相结合,宗元勇[ 19 ]从道教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审计的原则体系,陈波[ 20 ]指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形成与发展基于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融合。

(四)对国际经验的分析研究热情不减

我国环境审计在国际上起步较晚,为更好地顺应国际环境审计发展潮流,我国学者一直注重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侯婷婷[ 21 ]等对比我国与加、德、印环境审计各组成要素,李明辉[ 22 ]等评述大量国外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游春晖[ 23 ]等对美国环境审计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张珂[ 24 ]选取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时间相仿但后来居上的日本为对象进行研究。除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模式外,我国学者对在环保方面有成熟经验的不发达国家环境审计模式也有所关注。例如,杨丽萍[ 25 ]对南非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为我国政府主导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五)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为热点新命题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制度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迅速得到学术界关注,成为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热点新命题。林忠华[ 26 ]、蔡春[ 27 ]等学者围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研究,丰富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就本省自然资源资产专项审计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和理论探讨研究;张宏亮[ 28 ]等设计了主副指标相结合的资源环境管理指标体系,构建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独特模式、方法及应用体系并通过案例证明其可行性,为相关实务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四、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未来环境审计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展望:第一,探索构建创新型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这一特殊经济背景对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不断创新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实施机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二,加强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南,目前对评价体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可操作性差,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实际工作中也常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存在理论必要和现实必然性。未来应加大对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力度,更多运用实证检验研究成果,并不断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三,深入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研究。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是环境审计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基本确立但仍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充足、实践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学者应更注重分析研究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为我国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尽快实现环境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第四,加大对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关注力度。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环境审计的重要主体,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我国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有效路径,丰富相关领域研究。第五,进一步促进环境审计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融合,有助于开阔研究思路,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我国特色环境审计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长江,陈良华,黄寿昌.中国环境审计研究10年回顾:轨迹、问题与前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35-40.

[2] 潘煜双,李云.中国环境审计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97―2008年研究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0(33):65-68.

[3] 张丽华.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121-124.

[4] 王淡浓.加强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审计研究,2011(5):18-23.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1-0061-04

一、引言

当前,我国审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阶段,事务所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向企业提供审计服务,审计产品定价是供需双方博弈后的结果。审计定价的研究可以协助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结构,预测未来的审计费用,衡量审计效率,以及考察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问题,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依据。为此,本文将寻找我国审计定价行为的特征,推导审计定价预测模型。后安然时代,随着美国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国际事务所以客户公司治理状况作为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的依据,风险导向审计得到加强,同时,由于近年来审计界发生多起审计失败案件均与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有关,如安达信审计安然公司半数以上收入来自咨询,环球电信的咨询收入高达审计收费6倍,为了排除人们对其收取客户大额非审计费用影响独立性的质疑及降低审计风险,国际四大事务所纷纷剥离提供非审计服务的咨询部门。那么,随着全球公众对审计收费的高度关注,我国上市公司在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的同时,是否更为重视规范与外部治理者――独立审计的审计收费呢?四大事务所在发生了一系列审计失误之后,在我国是否仍可获得声誉溢价?非审计服务是否影响我国审计定价?这些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证监会监管之下,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情况得到改善,随着2001年12月上市公司开始披露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至今.披露政策日益透明化,因此,本文将基于2006年深沪两市的经验数据,从审计产品的供需两方建立审计定价理论研究模型,同时考察非审计服务、董事会特征、事务所品牌对我国审计定价行为特征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国外许多学者较早地对各国审计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Simunic最早考察企业的经营风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绝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客户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的首要因素,此外,审计的复杂性和客户的风险性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Francis,1984TM;Firth,1985;Simon,1986;Chung和Lindsay,1988;Anderson和Zeghal,1994等),且不同行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不同(Low,1990)。本文重点梳理审计定价与公司治理、非审计服务和事务所品牌的相关实证文献。

(一)审计定价与非审计服务

非审计服务主要包括税务咨询、系统咨询、管理建议、内部经营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和投资咨询、会计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策划、财务诊断、内部控制设计、设计会计制度、企业重组、协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安排上市、资产评估等。Simunic(1984)提出,事务所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可降低审计的边际成本,由此降低审计收费,或者理解为事务所将降低的审计成本间接地回馈给客户,从而收取较低的审计费用。然而,Simunic(1984)、AbdekhaIik(1990)、Barkess和sirnnett(1992),以及郭葆春(2008)的实证检验结果未能支持这一观点。Palrnrose(1986)及Firth(1997)对北美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即事务所提供非审计服务将导致较高的审计费用。另外,部分文献实证探讨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如Sinning(1982),Jenkins,Gregory(2001)等,国内刘星等(2006)和陈丽蓉(2006,2007)未发现我国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

(二)审计定价与公司治理

目前学术界对公司治理是否与审计定价相关存在三种观点:无关论、正相关论和负相关论。O’Sul-livan(1999)没有发现董事会特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原因是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加强所降低的审计费用被增加的审计工作所抵消。Tsui等(2001)的实证结论是审计费用与董事会特征负相关关系。他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将降低控制风险,从而减少审计费用。而Carcello等则认为,董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将会注重购买外部审计以加强外部治理,从而增加审计费用,其实证结果支持审计费用与董事会特征正相关关系。Abbott等(2003)实证验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技能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国内的研究结论也存在分歧。刘峰、郭文博(2004)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年度审计费用与独立董事人数正相关。李补喜、王平心(2005)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相对规模大的董事会支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绝对规模大的董事会更可能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刘明辉、胡波(2006)则认为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与审计费用负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与审计费用正相关。胡莲(2007)实证检验未发现董事会领导权的设置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

(三)审计定价与事务所品牌

Firth(1993)认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小型客户审计可以获得审计费用溢酬(premium)。伍利娜(2003)实证验证审计费用与“四大”审计正相关。周福源、刘峰(2006)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50%时,持股比例越高(越低),品牌事务所能获取的品牌溢价越小,超过50%,将无法获取品牌溢价。

此外,部分文献同时还考虑另外一些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如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工作的时间、特殊审计报告的提供、客户输入数据所减少的审计费用,以及企业营运的行业数量等。

纵观国内外文献,直接考察非审计服务、董事会特征、事务所品牌与审计定价的文献较少,为此,以下将构建一个审计产品定价的研究模型。

三、研究假设

在审计市场中,审计产品的价格受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审计产品的供给方是独立审计人员,需求方是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委托者。为此,从审计产品需求方和供应方两个方面构建一个分析审计定价的理论框架,详见图1。

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基本假设:

假设1:审计定价与非审计服务负相关。假设审计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审计和非审计服务时,非审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审计服务的工作量,降低审计成本,从而导致审计费用的降低。

假设2:审计定价与客户的董事会特征正相关。与Carcello等(2002)的观点相一致。本文认为,“高质量”的董事会,即独立、勤勉和专业的董事会将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功能以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允

性,为此更愿意扩大审计的范围,或寻找品牌事务所审计,从而增加审计费用。

假设3:审计定价与事务所品牌正相关。知名品牌事务所,即国际四大事务所在我国境内合资成立的事务所由于具有较好的声誉而可以获得品牌溢价,为此,本文假设其审计收费较高。

四、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选取2006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企业与无法获取完整信息以及按照收付实现制报告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总样本数为914家,其中深圳412家、上海502家。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以及CSMAR2005年和2006年财务数据库和公司治理数据库。

2 研究模型设计。本文所估计的线性模型的表达式为:

模型中的变量界定如下:LnAF=Ln(年度财务审计费用),年度审计费用不包括中期以及专项审计费用;LnNF=Ln(非审计费用);BOARD=董事会开会次数;NUMBER=上市公司专门委员会的个数;RID=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AUDIT=1,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为O,表示未成立审计委员会;BIG4=1,上市公司由国际四大事务所在国内的合营所审计为0,表示不由四大事务所在国内的合营所审计;LOSS=1,上市公司2005年度发生亏损为0,表示2005年度未发生亏损;CACL=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SWITCH=1,上市公司2006年度发生审计师事务所变更为0,表示未发生事务所变更;LnTA=Ln(年度资产总额);SQSUB=子公司的数目的开平方根;QUAL=1,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为0,为标准审计意见;e=随机扰动项。

五、统计结果与结论

本文的数据加工处理主要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年度财务审计费用最小值为10万元/年,最大值为每年1070万元,均值为60.73万元/年;非审计费用每年在0~2 414万元之间,均值为30万元;董事会的开会次数最少为3次,最多为33次,平均每年8次;董事会规模为5~18人,平均9人;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在13%--56%之间,平均35%;流动比率最小值为8%,最大值为100%,均值是86.5%;资产总额在2.73×107―5.21×1011元范围内,平均为3.85×109元;子公司数目为0N68个,平均达7个。 从表2可见,模型的调整R2为0.511,F值为74.288,整个模型通过显著性测试,且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据此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 我国事务所同时向客户提供非审计与审计服务不影响审计收费。与Abdekhalik(1990)及Barkess和Simnett(1992)的结论一致,本文未能找到审计定价与非审计服务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经验证据。我国事务所的主营业务是审计服务,事务所同时向客户提供一揽子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的情况较少发生,因此,二者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2 经验检验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开会次数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比例与审计费用正相关。这说明“高质量”的董事会重视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并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以加强外部监管力度。与胡莲(2007)实证结果一致,本文未发现董事会领导权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数目不多,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尚待进一步发挥,因此,实证模型也未能证实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3 事务所品牌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由于我国独立审计行业发展时间不长,尽管国内许多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地进行品牌投资,但国际四大事务所在中国买方审计市场中,仍占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获得品牌溢价,验证了firth(1993)的观点。

4 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正相关。通过用流动比率和上期是否发生亏损两个变量考察审计风险对审计费用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流动比率越大,审计费用也越高。同时,若公司上期发生亏损,则审计风险的加大将使事务所要求获得相应的风险补偿,为此,审计费用也较高。

5 企业规模和复杂程度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大部分文献的实证结果一致,企业的资产规模和子公司数目是影响审计费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8)

关键词:审计质量 权益资本成本 证券市场

引言

独立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外部监督机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信息功能。由于审计的重要性,国内外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已有丰富的研究。权益资本成本是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本质上说,权益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的机会成本,是公司融资进行风险项目投资必须要达到的最低利润率。权益资本由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得,因此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权益资本成本是在一定的公司风险状况下,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文献关注宏观经济状况、公司基本财务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也受到关注。但是国内对审计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却研究较少。

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DeAngelo(1981)提出了“声誉理论”,认为审计规模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动机,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事务所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审计质量。Dye(1993)提出了“深口袋理论”,认为大事务所往往更有动力去发表准确的审计意见,因为其诉讼成本较高。实证检验方面,Clive S.Lennox证实了“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的合理性。DeFond et al.(1999)以1993-1996年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结果都显示事务所的规模显著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关系问题也有大量研究。王振林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上,审计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差异。李树华的研究发现,大规模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显著高于小规模事务所,从而得出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小规模事务所的结论。另外,王跃堂、赵子夜、蔡春等学者都得出结论,表明事务所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

(二)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事务所行业专长是指审计师拥有的对某一行业的专有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技能。由于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技能基本决定了审计质量,所以事务所行业专长自然就成为了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Owhoso et al.(2002)研究表明,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更好地发现会计错报和违规,行业专长与审计服务的可信度成正相关。Krishnan et al.(2003)以“六大”的客户为研究对象,发现相比其他客户,拥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的客户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国内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叶丰滢在其博士论文中(2007)考察了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给客户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并能潜在地提高审计师的审计质量。

(三)审计意见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Dnopueh,Holthausen和Leftwieh(1986)的研究显示,市场对媒体披露的非标准意见表现出强烈的负反应。李增泉(1999)考察上市公司1993年至1997年的审计意见,发现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与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有不同的市场表现,进而得出结论:审计意见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单鑫(1999)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的披露有显著的负反应。

(四)审计轮换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Ann Vanstraelen (2000)研究发现,会计事务所在审计任期的前两年,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是随着审计任期的增加,事务所更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可见其出具“非标”意见的意愿有所降低。Dopueh 等 (2001) 发现,强制轮换降低了会计事务所愿意出具客户所偏好的审计报告的可能性, 因此提高了审计独立性,而审计质量也随之提高。国内方面,曹伟 (2003) 分析了事务所轮换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得出有必要实行事务所轮换的结论。李兆华 (2005) 运用博弈理论得出结论:事务所定期轮换是解决审计合谋的最佳途径。另外还有其他对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的研究,如施丹(2011)研究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研究假设

由于投资者自身专业知识的有限,并且鉴定信息成本较高,投资者往往无法对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判断。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度的鉴定结果,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可见,高质量审计可能通过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增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最终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审计事务所的规模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2:审计事务所的行业专业性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3:审计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发表与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4:审计轮换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大所换到小所,会增加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相反,从小所换到大所,会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与界定

1.因变量界定。目前,权益资本成本的估计有很多方法。以往的研究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时,一般以当年每股股利或当年每股收益除以股票市价作为权益资本成本。他们的不足是没有考虑企业股利和收益在未来年度的变化。为了克服上述缺陷,Gebhardt 和Lee以及Swaminathan引入了剩余收益折现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汪炜、蒋高峰认为GLS方法更能说明中国特殊的市场结果。本文也采用该模型来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为了增强结论的说服力Ohlson& Juettner-Nauroth(OJ,2005)提出方法作稳健性检验。

2.自变量界定。本文选取了四类变量来对审计质量进行衡量:

第一,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本文对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研究是基于全样本中“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样本,即本文假设,只有“四大”才具备行业专长。本文基于2002-2006年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数据,采用某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市场份额法(IMSik)(Zeff,Fossum ,1967)来测算:

其中FEE为某一客户的审计费用,分子代表i事务所在k行业的Jik家客户的审计费用总和,分母代表k行业中Ik家事务所的全部Jik家客户的审计费用总和。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定义:若IMSik大于10%,则说明某事务所在该行业具有审计专长。

第二,会计事务所规模。对这个审计质量特征的研究,同样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检验事务所规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名信息”,以“综合排名”作为参考指标排序,将事务所规模划分为两大类:十大、其他事务所。如果选择十大所时,BIGX=1,否则,BIGX=0。

第三,审计意见。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简写为 OP),是一个虚拟变量。本文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称为标准审计意见,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统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如果上市公司收到的是“标准审计意见”,则设OP=1;反之,如果收到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则设OP= 0。

第四,审计轮换。为考察审计轮换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设置了两个虚拟变量,Switch-NBtoB和Switch-BtoNB, 分别对审计轮换中的小所换大所、大所换小所这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前一种情况的研究中,当上市公司将事务所由小所换为大所时,取1,否则为0。在后一种情况的研究中,当上市公司将事务所由大所换为小所时,取1,否则取0。

3.控制变量选取。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审计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中要控制其它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使我们能较准确地测量审计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的观点,本文概括了如下控制变量:

第一,β系数,本文采用的β系数为CSMAR数据库中提供的β系数值。

第二,资产负债比(LEV),本文将杠杆率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就是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第三,公司规模,本文预计公司规模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采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公司规模。

第四,账市比(BTM),账面市值比与股权融资成本相关,但相关关系不确定。

第五,资产周转率(AssetTurn),本文将资产周转率作为控制变量,并预计资产周转率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

(二)回归模型与变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关系。本文使用下面的回归模型来检验假设:

(1)

其中,公式中的变量定义在前面已论述,变量代码说明如表1所示。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由于算权益资本成本时要用到滞后3年的数据,所以本文的样本来自上海、深圳2002-200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了消除IPO 的影响,选择在2001年12 月31 日以前上市的公司,并且剔除了金融类、ST、PT 类公司。在利用行业平均ROE 估计公司未来的回归终点时,剔除了ROE 畸高( 如100%以上) 的数据和显著为负( 小于-50%) 的数据。对所有计算出来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本文剔除了最高和最低各1.5% 的样本,保留其余的公司样本进入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并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的资本市场数据和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自CCER、CSMAR数据库以及手工整理取得,并采用EXCEL和SPSS 等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权益资本成本计算借助 MATLAB 软件。

从表2可以看出,对资本成本模型进行的相关分析中,权益资本成本(CoEC)和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相关,并且相关系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在解释变量中,审计意见(OP)与CoEC显著负相关,说明“清洁”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能够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事务所审计行业专长(SPEC)和CoEC负相关,即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比无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更容易降低客户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CoEC与BIGX正相关,说明选择大型事务所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较低的资本成本。

在控制变量中,CoEC与贝塔系数(BETA)、账市比(BVTMV)、财务杠杆( LEV)显著正相关,这与预期相符。贝塔系数(BETA)与CoEC正相关,表明市场系统风险越高,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越高,这符合经济学规律。财务杠杆(LEV)与CoEC正相关,说明资产负债率高即长期偿债风险大的公司容易获得权益资本成本。客户公司规模(LNSIZE)与CoEC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公司比小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更低。资产周转率(AssetTurn)与CoEC也在1%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资产周转率代表较高的经营效率,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减少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本文执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改变权益资本成本的测算方法。采用Ohlson& Juettner-Nauroth(OJ,2005)提出方法重新计算样本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了上述更改后,本文对原模型进行了重新回归。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各个主要解释变量的估计值的大小、符号以及显著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表明本文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表3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2-2006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审计质量特征是否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控制贝塔系数、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高审计质量会对客户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事务所规模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四大”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带来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第三,“清洁审计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第四,审计轮换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其中,将审计事务所由小所换成大所,对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有积极影响;反之,则会造成消极影响。高审计质量使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说明低审计质量有其经济后果 ,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审计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而目前国内的学者对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二)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高审计质量使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说明低审计质量有其经济后果,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审计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第二,加强公司治理,尤其是加强公司内部监管机制和信息机制的建设。高审计质量之所以能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审计质量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可信性,即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因此,有必要由公正独立的机构开发和建立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水平传递给投资者,从而使信息披露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变得更为明显。

第三,继续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合理的规模化发展战略。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审计市场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各类会计事务所的规模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鉴于事务所规模和对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有积极影响,应继续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强强合作来扶持已有信誉和品牌的大事务所,以满足上市公司的需求。

参考文献:

1.Anwer S. Ahmed,S.Rasmussen,Senyo Tse. Evidence on Audit Quality Differences across Big Audits:The Effect of Using an Industry Specialist on Cost of Equity[R].Texas A&M University, 2007

2.Anwer S.Ahmed,S.Rasmussen,Senyo Tse.Audit Quality,Alternative Monitoring Mechanisms, and Cost of Capital:An Empirical Analysis[R].Texas A&M University,2008

3.蔡春,杨麟,陈晓媛,陈任汉.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沪深股市2003年A股年报资料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1)

4.李春涛,宋敏,黄曼丽.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6(12)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9)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就开始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已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DeAngelo(DeAngelo1981)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事务所期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认为大规模事务所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因为规模较大的事务所非常注重声誉,不会因为个别客户而降低自己的审计质量。同时,规模大的事务所也有较雄厚的资金作为赔偿保证而颇受客户的青睐。客户通过可以观测的审计质量特征,比如大量的专业培训投入,严格的内部复核制度,由享有声誉的机构论证等来评价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因此DeAngelo开创性地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WattsandZimmerman(1986)也证明了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的较理想替代指标,认为审计服务就是一种信用保证服务,只有规模最具备传递审计服务信誉和质量的信号效应,即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信誉和审计质量要好于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Moore和lScott(1989)针对事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建立了相关模型,得出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可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质量也越高的结论。Dye(1993)也从法律诉讼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在涉及法律诉讼时,拥有更多财富的大事务所有着更深的“口袋”,更有动机为避免遭受财产损失而发表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因此也认为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ubramanyam(1996)通过对原“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非“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比较,检验了审计质量和可控应计利润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证明原“六大”比非“六大”具有更高的可控应计利润审计质量,因此也支持规模大的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结论。另外,也有学者针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与上述不同的结论。Pehtni和Beaslev(1996)考察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差错与事务所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并未发现经大事务所审计的客户的会计估计差错显著地低于小事务所客户的会计估计差错,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得到了绝大多数研究结果的支持,并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二)国内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出现很多学者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二者的关系得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1)支持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李树华(2000)对我国1993年至1996年证券审计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论是在独立审计准则颁布实施以前还是颁布实施以后,大事务所都比小事务所具有更高的审计独立性,表明大事务所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王跃堂(2001)考察了大、小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发现单纯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来看,大所比小所高;而在尽量剔除其它可能影响会计师质量的因素后,大所仍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具有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说明了相对于小型事务所,大所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章永奎、刘峰(2002)以1998年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的Jone模型来估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发现审计师有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而且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有差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识别盈余管理并出具较严厉审计意见的能力显著强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漆江娜、陈慧霖、张阳(2004)研究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四大”审计的公司每单位资产可控应计利润额略低于本土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四大”在中国审计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审计质量。蔡春等(2005)发现“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较低,进而说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量较高。(2)其他不同的结论。有些学者通过对我国审计市场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王澍、李常青(2003)选取沪、深制造业1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其2001年审计公费和相关财务数据,利用Simunic审计公费研究框架,对比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本土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公费水平与审计质量差异,发现相对本土小所,本土大所未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原红旗、李海建(2003)以2001年的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ogisfic回归模型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控制样本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后,以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得出审计意见与上述因素不显著相关的结论。刘峰等(2005)发现四大的客户并没有报告更少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将此解释为四大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近乎于零,因此没有动力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蔡春等(2005)从十大与“非十大”的角度说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量较高,发现“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较低。陈信元等(2006)从操控性应计利润出发,并未发现“四大”或“前十大”的审计质量较高。基于国内学者对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来进一步验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同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本文以2006年12月31日的沪市A股610家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样本筛选:第一,在进行操控性应计利润计算时,按照证监会所划分的行业分行业进行系数回归计算,为了确保回归结果准确性,故剔除样本数据较少的行业的上市公司共19家,其中,传播与文化产业3家,采掘业9家,金融保险业1家,无法确定行业分类的公司6家。第二,剔除了未披露2006年业务收入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25家。最终得到56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资讯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业务收入排名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数据处理采用了EXCEL、ACCESS和SPSS 11.5软件。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为了检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使用以下Logistic回归模型:OP=β0+β1SIZE+β2TA+β3ROE+β4LEV+β5ROWTH+β6CFO+β4DA+ε。模型中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1)审计质量的计量。本文选用审计意见类型代替审计质量。已有研究中,许多学者直接用审计意见类型代表审计质量。如李树华(2001),夏立军等(2002),原红旗等(2003)对审计质量研究时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其全部审计意见的比例越大,就会被认为越独立、客观公正,审计质量就越高。模型中,OP为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O表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表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定义。本文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年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作为事务所规模的替代变量。在众多衡量事务所规模的指标中,年业务收入即体现出事务所的行业竞争能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事务所在行业中的排名,因此是事务所规模较理想的替代变量。

(3)控制变量的选取。控制变量主要是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客户公司财务指标。本文选取了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现金流量和盈余管理程度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第一,公司资产规模。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公司规模越大,公司内部控制比较健全有效,经营管理活动水平越高,公司经营也越稳定,因此可以认为资产规模是企业风险的一种表述。而经营越稳定,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预期公司规模与审计意见呈负相关关系。在回归模型中,公司资产规模用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第二,公司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差的公司通常资产质量存在问题,面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甚至持续经营能力也会受到怀疑。因此,盈利能力差的公司被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很大。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可以推断,净资产收益率将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三,公司偿债能力。本文选用了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管理当局将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经营状况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越有动机违背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师事务所为降低审计风险,会评估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当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显性化时,审计师比较容易对客户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预测资产负债率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第四,公司成长性。公司成长性(GROWTH)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相应数据的比值。可以认为,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的公司,其业务发展前景较好,发展潜力也较大。这样公司的管理层出于稳定发展的考虑,越不可能进行利润操纵,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即公司成长性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五,公司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上市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年初总资产的比值,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公司当期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公司创造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因此,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好,财务压力较小,进行会计造假的可能性越小,也越有可能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可以预测现金流量与审计意见负相关。第六,盈余管理程度。如果审计师注意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更倾向于对盈余管理程度严重的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可以预期盈余管理的指标与审计意见存在正相关关系。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非预期应计利润模型估计司盈余管理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调整的Jones模型来估计得到操控性应计利润,即为非预期应计利润。本文也采用调整的Jones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全部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均值和中位数较接近,且各变量的标准差较小,可以推测样本数据分布较均匀稳定。

(二)相关性分析对样本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见(表3)。通过分析可以发现,SIZE与TA(相关系数为0.311)和CFO与DA(相关系数为-0.366)的相关系数较高,但都没有超过0.4,可以认为相关性并不高。其它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处于-0.2与0.2之间。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影响模型回归的高度相关性,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三)全部样本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SIZE)与审计意见(OP)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255,符号与预期一致,但并不显著。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并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回归结果不支持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的假设。而控制变量中,上市公司资产规模(TA)、资产负债率(LEV)和公司成长性(GROWrH)三个变量和审计意见(OP)在1%水平显著相关,调整过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与审计意见(OP)在5%水平显著相关,估计参数分别为-0.518、2.083、-2.330和-41655,符号与预期是一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审计意见(OP)的关系不显著,但参数估计的符号与预期一致。而盈余管理(DA)与审计意见(OP)估计参数符号与预期符号相反。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会主要考虑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和公司成长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公司财务指标。此外,净资产收益率也影响审计意见类型。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10)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也可称为政府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审计活动及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等(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3)。

一、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根源

法律社会学派从我国法律追根溯源寻找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或者从公民个体权利出发对公开政府审计信息提出要求。如尚兆燕(2007)认为以上两种“自下而上”的审视态度忽视了审计公告制度赖以生存的法律文化与民众社会根基。该学者借鉴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自上而下”,重新对这种制度产生和生长的法律、社会基础进行深层次考察。认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法律与社会之间的断裂与融合地带,不能单纯的将审计信息披露视为一种处罚方式,而将其视为个体权利尤其是知情权的捍卫。要突破审计信息披露的“告”与“知”的限定,注重通过舆论在公告领域发挥社会控制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在中国社会,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审计机关应把握并运用好好这些背景。给予政府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极大启发,一方面中央应了解到披露的合理合法性,一方面中央还应完善相关法律,对审计信息披露制度能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

而更为主流的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学派,秦荣生(2004)认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我国宪法,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一切资源为人民所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是各级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将人民公有的国家资源,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人民选举出来的该级人民公仆(各级人民政府和他们的工作人员),按照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年度预算和国民经济计划所反映的人民意志,去经营管理。政府完成人民的委托,接受由人代会产生的审计机关进行的监督。对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认定后,必须向委托人即人民报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人民据此决定是否解除政府和公仆们的责任。可以说审计信息披露是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

受托责任理论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受谁委托、为谁负责、向谁报告的问题出发,研究政府审计存在的核心意义,从而推导出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与之前的理论相比更能抓住事物本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观点应成为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概念。

二、结合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现状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相关的审计信息披露受限于保密法范围,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实务中,对审计密级的确定不规范,对审计信息秘密的性质、重要程度难把握,没有可执行的定密程序,很难正确处理审计信息披露的保密性与透明度的关系。同时除保密范围之外应披露的信息仍旧不足,目前公布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集中为大型国有企业审计及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对涉及资源环境项目审计报告较少,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生资金和工程审计结果披露较少;另外后续的跟踪审计时间差过大,也使审计信息披露的效度受损。

同时,在建立“人本型”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仍有不足,应强调服务于群众需求,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审计项目结果的披露,同时督促基层审计的信息披露,从而不仅满足人民对政府运行管理状况的了解愿望,更能服务于上级政府需求,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另外,我国目前依旧缺乏具备最高效力的正式法律法规,应明确赋予政府审计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权限,同时审计法于审计公告制度相关条文中的“可以”条文用语使披露审计结果成为带任意性的自由裁量行为,公开与否是审计机关及审计机关从属的政府机关的权利而非义务,将“可以”改为“应当”或者“必须”或许能为审计信息披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应对公告的内容有相应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减少审计人员在就披露内容与政府部门反复协调的无谓的重复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同时还应注意到在现今我国公民关于自身拥有政府审计信息的产权意识及知情权的认识不到位,对审计信息披露的热情还不够高涨。

通过审计信息公开披露来减少政府官员“经济人”属性导致的腐败,虽说是治标不治本,但不能忽视公开信息后营造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使得作为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也成为人民监督对象,从而敦促审计机关肃清机关内部的思想认识,积极的公布真实的、完整的审计信息。

明确政府审计信息的披露是履行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并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同时采用民间审计轮换模式,具体的审计项目经常轮换相关负责人,强化审计问责制度;另外完善披露程序机制,形成一个如同民间审计一样完善的披露体系;同时为了更好的履行人民受托责任,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部门,了解每次信息披露后公众的反馈情况。

三、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有待深化和改进之处

(一)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自2002年以来关于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尽管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理论学派的角度就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根源进行解释,流行观点有信息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法律社会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受托责任理论等,但是应注意到这些都是利用已有的关于审计基础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或只是单纯的对国外新理论的评述,鲜有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并融合独立性不强的行政型审计模式来系统地对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例如最流行的关于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受托责任理论是从最基础的审计理论根源中简单的分离出来的,关于我国特殊背景下的公共受托责任形成及推动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的过程等问题,理论界给出的回答并不明晰。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形成了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才能完善上文提到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我国政府审计信息披露要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衔接不够紧密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然其具有实务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特点,我国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披露具体机制之前还将有一段空白期,政府审计人员实际披露过程中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无制可据。因而理论界要注意加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披露制度、过程的研究,不能单纯的引进国外新理论而忽视了贴合我国实务操作情况,降低了理论的实用价值。可以把理论界相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系统的相关高素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结合起来,组建研究小组,结合我国政府审计信息披露现状,大胆探索审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过程及表出形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与审计关系论文篇(11)

关键词 委托 审计收费模型

一、引言

多数文献,把独立审计关系纳入委托人、审计人以及被审计人的三方契约关系来分析。运用这种委托理论来分析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强审计独立性和改善审计质量。Antle认为在注册会计师不独立的情况下不能形成最优委托关系契约。Baiman认为投资者可以设计出一个委托者与注册会计师的最优合约机制,以抵消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当局的合谋影响。杜兴强认为存在“高努力、高成本、高质量”的关系。

对于审计收费问题,Simunic假设客户的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将使得审计师付出不同的努力,从而决定了审计收费的差异。

笔者认为,以上文献存在着以下缺陷——

1.现有文献对于审计关系的契约研究上,其委托模型最大的问题在于将会计师事务所与单体注册会计师合二为一统称为审计人,造成了在现实中的解释力不强。

2.过去的文献对于审计委托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都得出了高激励、高审计质量的结论,其缺陷在于未能够将审计委托关系产生的激励问题与审计收费相联系起来。

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前述假设更为具体、现实化,并试图通过委托理论与审计收费相关联,从而提出自己的“递进式双委托—审计收费模型”。

二、假设

为了更好地在下文阐释基于审计委托理论的审计收费问题的观点,在此有必要提出自己的假设。

1.审计契约各方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2.在审计契约中,审计人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单体注册会计师的合集,也就是说,在审计人内部仍然存在着会计师事务所与单体注册会计师的委托关系。

3.委托人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就需要对审计人进行激励,此处的激励行径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委托人的审计收费以及审计收费在会计师事务所与单体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分配安排来实现。其中的激励为线性激励。

4.在审计契约中,不考虑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以及被审计人与审计人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排除其之间相互行为可能对审计产生的破坏作用。

三、模型分析

在运用委托理论分析审计中的激励问题时,面对的是两层激励。一是委托人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事前的一种审计收费协议,二是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审计收费的内部转让安排问题。三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问题可以看成在各方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同时如何进行审计收费安排,从而更好地审计质量。

由此建立分析模型,设单体注册会计师的努力程度为 ;在此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审计出的问题金额为 , 是 的增函数,即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假设 ,其中 是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 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表示其他随机因素对审计问题金额数的影响;那么单体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本为 ,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付出的努力越大,则成本越大。在此借鉴费军对该成本问题的简化假设, ,这里 代表成本系数,表示同样的努力程度所带来的负效用越大。为了进一步的简化和说明问题,审计质量 ,表明被审计出的问题金额越多,审计质量越好。根据线性激励假设,用审计收益来表述审计收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益为 ,此处的 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的分成收益系数,表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是建立在审计的问题金额上的函数,且为正相关。另外设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成系数为 ,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成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

至此可以描述出审计契约三方的目标函数,

对于委托人而言,

= = = ;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

= ;对于单体注册会计师而言, 。

重点考虑 的大小,即审计契约中的三方如何进行利益分成,从而能够保证最大化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利益的同时可以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对上述的函数进行求解,得到 =1, = , ,t=0.

上述结果表明:

1.会计师事务所希望可以分享全部的问题金额的收益,从而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同时只希望最多给予单体注册会计师一半的基于问题金额得出的审计收费;

2.注册会计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为0或者注册会计师提高自己的努力从而间接的提高 系数达到相应提高自己受益的目的。

四、结论

上述模型给出的基于委托理论的审计收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委托人、会计师事务所和单体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利益分成来达到各自的最优状态。基于模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利益考虑导致的局限性,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懒散获取收益,或者提高努力从而间接造成 系数的提高,从而使自己受益程度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则希望将自己收益可以完全的和审计出的问题金额挂钩,从而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且其对于成本的控制限额是将审计收费的一半给予注册会计师,其余留作自己收益。这就要求了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承担起这种风险,即将自己的收益完全与问题金额挂钩,可是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理性,它希望的是能够在固定收费的基础上加上一部分这样的变动收益。

因而给出建议:

1.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各方追求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固定审计收费制度不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励审计人。

2.委托人如果希望得到最好质量的审计报告,就应该联合各方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痛过外部监督机制的设立来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峰.非对称信息下的审计委托理论——激励契约安排与外部监督机制.审计研究.2007(5):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