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超深层灰岩孔隙-微孔隙特征与成因——以塔里木盆地顺南7井和顺托1井一间房组灰岩为例

尤东华; 韩俊; 胡文瑄; 钱一雄; 曹自成; 陈强路; 李慧莉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214126;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孔隙   微孔隙   藻灰岩   生物粘结岩   超深层  

摘要:超深层条件下灰岩是否具有有效储集空间,储层成因与储集性能如何等问题是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关注的课题之一。以塔里木盆地顺南7井、顺托1井一间房组灰岩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薄片与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描述超深层灰岩的孔隙、微孔隙发育特征并探讨其成因。一间房组下段藻灰岩(以顺南7井为代表)孔隙以窗格孔、遮蔽孔为主要类型,其为沉积-成岩早期孔隙海水的胶结残余;微孔隙为分布于藻粒屑内部的方解石晶间微孔,其形成可能受重结晶作用与原始有机质演化的共同控制。一间房组上段生物粘结岩(以顺托1井为代表)孔隙以生物壳铸模孔、硅球与自形方解石集合体内部晶间孔隙为主要类型,微孔隙主要为生物体腔微孔、方解石重结晶形成的晶间微孔、灰岩基质中自形石英晶面微孔。成岩早期的热液流体改造可能是顺托1井生物粘结岩孔隙、微孔隙的主要成因,早期液态烃类充注对孔隙、微孔隙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表明,不同钻井不同结构特征灰岩的孔隙-微孔隙发育特征与成因不同,并进一步导致了灰岩储层发育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存在差异。

简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CN刊号为:11-4820/TE,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相关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期刊 下单

关注 13人评论|0人关注
服务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