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劫持型期刊的现象分析

时间:2022-12-18 08:28:24

一、前言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在线获取知识变得随手可得,且带来了编辑出版格局的彻底改变。这项革新让学术研究成果广泛传播的同时也为科研人员创造了一种平等获取研究成果的方式。传统的学术期刊,因为受制于地域、订阅、受众和内容而限制了其访问渠道,随着开放获取(Open Access)形式的出现,这种由作者支付出版费用的出版模式确实可以大幅度降低出版成本,令学术传播不再受制于传统因素的制约。然而,伴随网络在线出版的出现与发展,学术出版领域开始出现了一些影响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欺诈性行为(Predatory Behavior):一种是掠夺型期刊(Predatory Journals)现象,即创建质量低劣的期刊,或利用增刊、专刊、特刊而滥发文章;一种是劫持型期刊(Hijacked Journals)现象,即通过创建虚假网站,假冒正规期刊蒙骗作者和读者。在国外,掠夺型期刊和劫持型期刊屡禁不止、层出不穷,有国外学者将近几年掠夺型期刊名单曝光,以警示投稿者注意。也有正规期刊对“被劫持”事件进行处理,譬如,施普林格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的撤稿事件。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的学术期刊欺诈行为也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多方关注,国内的期刊欺诈行为主要为正规期刊的“被劫持”,这是因为我国开放获取正处于起步阶段,同行评议规模较小,不法分子进行“掠夺”的成本过高,因而采用“劫持”的方式谋求不法收益较为便捷。劫持型期刊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学术期刊欺诈形式,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学术期刊的正常编辑与出版。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劫持型期刊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对学术发展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和应对劫持型期刊的方法,为期刊界、出版管理者、信息服务机构和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劫持型期刊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期刊出版者与期刊管理者重视不足的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出版的到来,新兴出版呈现出信息快、流程便捷、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和获取内容易等特点。传统出版具备的严格工作流程在互联网时代变得不可控。许多期刊出版者为了迎合数字出版的潮流,也纷纷将期刊搬上网,然而这种所谓的数字出版,依旧是停留在对期刊纸质版的编辑出版与发行,只是将纸版期刊复制上网。实际上并没有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或新方法,如:媒体融合、移动互动、知识服务等。广大的学术研究者也只能通过第三方平台或搜索引擎搜索期刊而很少再去接触纸版的期刊。不法分子利用学术期刊数字发展的简单化与隐秘性,在互联网上对正规期刊的网站进行克隆或者创建虚假期刊网站,这类网站通常带有.com或.org的域名,而搜索引擎又会优先搜到这类域名的网站,对作者造成极大的迷惑性。但此时正规的期刊出版者却并不知情,期刊的管理者对于欺诈型期刊的出现也没有及时出台有效措施打击或制止,到目前为止国家或省、市新闻出版管理单位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期刊欺诈行为出台法规或条例禁止或处罚。可以说,劫持型期刊的泛滥正是由于正规期刊的出版者和期刊管理者的重视不足造成管控弱化的结果。

(二)利益的驱动与作者需求共同催化的结果

有报告显示,我国学术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一方面,每年大量的论文投稿撬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致使学术期刊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作者更多地是通过网络进行投稿行为,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部分学术期刊网站进行劫持。另一方面,每年需要投稿的学者、研究人员不计其数,涉及到学位申请、职称评聘、职位晋升等方方面面。不法分子对这一套流程都很熟悉,因此利用作者迫切发文的心理,欺骗作者在劫持型期刊上发表文章。正是这种利益的驱动和作者迫切的需求共同催生了劫持型期刊的出现与发展。

三、劫持型期刊的特点

被劫持的期刊一般是一些存在已久的,却并不出名的期刊。这些期刊本身或只有纸版而没有架设网站,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个漏洞乘虚而入,以山寨版网站假冒期刊的官方网站诈骗作者,换言之,这些真实期刊的网站遭受“绑架”。当山寨版网站收到作者投稿时,随即会向来稿者发出邀请,接受刊登并收取高昂的审稿费、版面费等,一些作者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支付了费用,往往等到真实期刊并没有如期刊登自己的文章时,才会惊觉受骗,此时又会将自己置于投诉无门,不知如何是好的境地,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比想象中普遍。此外,还有一种更为防不胜防的情况,就是存在已久的期刊,因为种种原因,例如经济拮据,被迫走上收费的道路,随即开始滥收文章,不当敛财。当然,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会随之下降。通过对劫持型期刊的总结观察,我们发现有如下特点:

(一)劫持型期刊的网址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我们搜索期刊的网址发现,和正规合法的期刊网址域名相比,劫持期刊的网址具有相当强的迷惑性。劫持型期刊所注册的网址通常是期刊名称的英文、全拼,或采用期刊名的简称作为域名的一部分,网址中多以.com或.org.cn结尾。笔者翻阅了百度搜索的第1页近15条记录,都找不到该杂志的官方网址。这种情况对期刊的投稿量造成严重影响之余,读者利益也受到潜在的安全威胁。

(二)被劫持的期刊类型多为只有纸质版而无

独立网址,且开放获取的较少根据检索观察发现,被不法分子劫持的期刊多数是一些只有纸质版而无独立网站的期刊或者是一些不知名学院的学报。这反映出一些不重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的学术期刊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近年来,有专门针对期刊投稿的虚假期刊(Fake Journal)诈骗形式开始涌现,这些期刊是不道德的出版者的伪造品,这些网站反映了合法期刊的一部分内容,但这些克隆网站的目的是收集文稿和收取费用。这些伪造网站有难以区分真实的网页,模仿正规期刊网站应该有的细节,包括标题、ISSN编号、标识、地址和影响因子等。一些劫持型的期刊还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定制一封“钓鱼信件”,诱骗发表心切的作者,导引作者到几可乱真的假冒期刊网站。还有一些期刊对网站管理不完善,内容不及时更新甚至期刊网站失效或无法打开。这些期刊网站往往成为诈骗人员的主要侵犯目标。同时,一些纸版期刊没有明确刊登网址,因而易成为诈骗人员劫持的目标。另外,虽然目前被劫持的期刊中开放获取期刊较少,但期刊的开放获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且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必定会成为不法分子未来的主要侵犯目标。

(三)被劫持的期刊以自然科学类居多

通过搜索发现,被劫持的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或学科丰富,涵盖了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但经过分类后发现,被劫持的期刊以自然科学领域居多,这与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有关。其中,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物理学、植物科学、医学、工程学、农林科学等学科因为涉及的实验和数据较多,且发表的需求与平台也较多,因此易被劫持。还有部分“被劫持”的期刊为综合性期刊或学院学报。这些“被劫持”的期刊所关注的学科要不是当前研究比较热门或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学科,要不就是边缘或交叉学科,而这些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人员较多,且较容易出成果,故投稿的需求也更为强烈。劫持型期刊正是看中这一点能为他们带来较多的投稿量,赚取更多的费用,因此是被劫持的重点对象。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