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曹刿论战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1 08:38:08

曹刿论战教案

曹刿论战教案篇(1)

其一:鲁庄公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又虚怀若谷,何“鄙”之有?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否则,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就会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从民主的政治环境来讲,从治国治军的角度来看,庄公是不“鄙”的一国之主,是明君。

其二:庄公遇强不馁,遇事不慌,急难险重冲在前,此等“鄙”几人能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在强大的敌人进犯时,不是畏缩惧战,而是积极备战迎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作为封建君王,能亲临战场,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激励士气,鼓舞斗志,这是在当今也不能想象的。这可能也是长勺之战取胜的重要原因。

“将战”体现的是鲁庄公的什么呢?是“鄙”吗?

其三:庄公不贪不占,廉洁自律,慷慨解囊,此“鄙”鄙得可爱!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两千多年前的封建君主,就晓知“衣食分人”、“弗敢专”,这难道是一个“鄙”君?在国难当头、大敌当前之时,用“分人”之举来凝聚人心,共同御敌,这又怎能用一个“鄙”字来概括呢?

其四,就连那些“牺牲玉帛”──祭祀神灵的供品,也“弗敢加”,“必以信”。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鲁庄公希望他们的这场抵御侵略的正义之战能得到上天神灵保佑。鲁庄公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其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当然对于大小案件,不能一一细察,但能做到“必以情”,实是不易。这里,我们可以窥见鲁庄公依法治国的法制意识,以事实为依据的办案准则,这是取信于民的真实体现。

其六,“既克,公问其故”。当战争取胜之后,鲁庄公不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向曹刿请教取胜原因,这不能不说是虚心的表现,说明鲁庄公善于思考,立足长远,放眼未来。

其七,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曹刿是一介平民,在国难当头之时,鲁庄公仅凭与之简短的言语交谈,就敢于启用他指挥著名的战斗。从用人的角度看,这不能不说是鲁庄公的大胆。在不知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冒险。但在危机关头,与其说鲁庄公的冒险,不如说是一种胆大更为确切,我们应该为鲁庄公敢为国冒险而折服!也为鲁庄公的用人精神而惊叹!这更是举贤不论亲疏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无论是鲁庄公的言论,还是行动;也不管是从内心,还是从外表,都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他的另一面:善纳言、敢作为、讲诚信、讲民主、善用人、懂治国、真虚心、临危不惧……鲁庄公不愧是一代明君!

此时,全班学生掌声雷动,无不为该生的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的发言而叹服。

曹刿论战教案篇(2)

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正在发生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授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教学转向机动的交往式教学。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那么,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学生在课上的小组合作做什么?语文学习到底要探究什么?下面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首先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接受新的课程理念,改变课堂结构

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

首先是教师的定位,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满堂主导,老师讲,学生记,教师不断重复重点、难点,学生除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别无选择,学生缺乏自己的思索与辨认。一遇考试,问题百出。一学生在周记上写道,我的语文老师每节课都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我真的没办法明白他到底在说些什么,所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到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原来的教学学生偏重于机械记忆,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平台,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给学生留学生下生长点。

二、学生在课上自主学习应如何设计,该如何合作?

语文学习其实很简单,两个字,读写,说得复杂一些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近日听一位老师授《曹刿论战》,该老师就文章“备战”“胜战”“论战”部分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①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打仗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③对于庄公的看法,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④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⑤文章哪些语句曹刿和庄公在战场上的表现?

⑥曹刿一再阻拦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⑦从曹刿的“论战”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战术构想?

⑧谈谈鲁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老师把这些多而泛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们分小组完成,他们小组的成员分别在不同的工具书及教辅资料上寻找这些问题的详细答案,然后抄写下来,分别上台一一展示他们抄写下来的“标准”答案。且大多篇幅较长,整堂课老师很少讲课。课后我问其它同学,你们能理解完成这些问题吗?大部分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不知道,我会借同学抄下来的答案抄在自己的笔记上”。可见效果甚微。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里,把重心放在此类探究上,恐怕难以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

首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如何合作,要达到哪些目标。这些必须要老师进行精心的教学预设,并且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该课文而言,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教学上。对于文言文,首先要会读,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其次是重文言词汇的积累,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我上《曹刿论战》这篇课文,设置如下环节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开始是让学生读,用不同的方式读。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本文人物对话有鲜明的语气,有赞成,有反对,有肯定和否定,有抒情和议论。完成课后练习,体会句子的语气,举一反三,反复品读。

3.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4.对照课文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5.熟读成诵。

接着是让学生写,改写《曹刿论战》,可以改写全篇。但课堂要求改写其中的一部分情节(时间有限),既要符合原著的精神,又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特色。老师也改一个情节,然后选一到二个小组展示作品,自己朗读,师生共同评论,老师也把自己改写的情节展示,让学生评,如我把曹刿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外貌、动作、语言都进行刻画,同学们都论老师写作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同学们在评讲他人的作品时,都能有自己的见解、看法。通过这样的师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力所能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真正提高他们的整体文学素养。

三、语文学习到底要探究什么?

至于探究,语文的教学是探究文本的形式,还是探究文本内容。探究文本形式,似乎不符合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的教学要求。像上文那样探究文本内容,则可能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感悟,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恐怕难以达到课程目标要求。所以要使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引导,点拨。

就本文而言,可从以下几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一)1.把握人物对话,在对课文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一节课学的情节,用白话文再现文中情景:(1)、曹刿与乡人对话(2)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战前、战中、战后)

2.选择小组的同学上台表演

3.学生自由评说学生的表演是否合乎人物特点

(二)教师质疑:鲁庄公和曹刿二人,你最欣赏谁?请展示你的理由:

“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各抒已见,能从如下几点总结:

曹刿1.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2.有自荐的勇气和自信

3.知已知彼

4.有勇有谋

欣赏鲁庄公的理由有:

1.善于纳谏

2.任人唯贤

3.不耻下问、虚怀若谷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的说来,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字的教学,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离不开读,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感悟和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朗读目标,明确地提出每一次读书训练的要求,另外,师生同写,教师都要写真情实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但是教无定论,教学模式做到也各异,这就谈自己的一点浅见吧。

[参考文献]

曹刿论战教案篇(3)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用了《左传·曹刿论战》一文,其中的三处注释值得商榷。

一、衣食所安

教材注释为:“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认为“安”有“养”的意思。窃以为此注欠妥。

课文的注释本自《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疏:“公意衣食二者,虽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1]后人随意增解,不足采信。在古代汉语“所”字句中,有的定语后置,翻译时要前置,“衣食所安”即“所安衣食”。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安”有“安适、安逸”一义项。如《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在课文中,“安”可训为“安适,指享受”。考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全句,“专”指“专有、独享”,正与“安”之“享受”形成对照。故,“安”训“享受”,“衣食所安”当训为“衣服和食物(即吃的、穿的)各种供人享受的东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亦采此说。

二、小信未孚

课文注释为:“(这只是小信任),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将“孚”释为“相信、信任”,窃以为解释欠妥。

结合上句“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说的是鲁庄公从事祭祀活动,所采用的“牺牲”、“玉帛”,要如实按规格进行,不敢妄自虚报(加,虚报。科技论文,《曹刿论战》。解释有争议,此处采此说。)所谓“小信”,绝不是说祭神是件小事,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非常重视祭祀活动。既然“牺牲、玉帛”等祭品在数量上都达标,为什么不能受到神灵的成分信任?若将“孚”理解为“信任”,句子前后缺少逻辑联系。“孚”可解释为“诚实,为人信服”。《左传·召公二十年》载:“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建事,其祝史存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意为国君祭祀时要做到凡事“无愧于心”,即“心诚”才能得受神福,反之,如果统治者不够恭敬诚信,仅仅是形式上做给百姓看,祝史又虚报国君的功德,百姓必不能信服,则“神弗福也。” 曹刿意在提醒鲁公不能只做表面工作,欲得民心必须对诚实、恭敬。故,“孚”可解释为“诚实,为人信服”。《古代汉语词典》“孚”训为“信用、诚实”义项解时[2],用《国语·周语上》举证:“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后汉书酷吏列传》:“仁信道孚,故惑被之,情著。”综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可训为“小信用如果不诚实,就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

三、必以情

课本注释为:“情,实情”。如此,“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当译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案子的实情,但一定要据实情办理。”《古文观止》、《辞源》(修订本)等均采此说。此译文意不通,将“情”训为“实情”,实误。

《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必尽情察审也”。科技论文,《曹刿论战》。科技论文,《曹刿论战》。“情”确指断狱者的主观之情,而不是客观的“案情”。在古汉语中,“情”常与“诚”通。如《论语·子路》:“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朱熹注:“情,诚实也”。孙诒让《间诂》云:“情亦与诚通。”《左传》中多借用“情”指代“诚”。科技论文,《曹刿论战》。如《僖公二十八年》:“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情”即“诚,诚心”。《古代汉语词典》释“情”为“真情、实情”,[3]并举证《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亦误。此句的解释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同,都表达尽心办案的愿望。与下文“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刚好一致。“情’与‘忠’的意思相通。郭锡良本《古代汉语》[4]注:“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即“尽心竭力’,全句意思是“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见,‘情’作‘诚”解,即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去做,与“忠”的注解刚好一致,前后语义连贯。

查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情:诚心。科技论文,《曹刿论战》。必以情:一定诚心加以处理”。科技论文,《曹刿论战》。笔者对此解释深表赞同。

另,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课文对“肉食者”的解释有误(课文注释为“吃肉的人,指得厚禄的人。”)[5]认为“肉”普通百姓也吃,并不是只限于“居高位”的统治者,“肉食者”不足以成为“得厚禄的人”的代称。“肉”当取其在古书中的第三个义项,即“有孔的玉器或钱币的边称肉,与好(孔)相对而言”。[6]在文中借指铜器——鼎。“肉食”即“鼎食”,笔者认为此解释证据不足,实为舍近求远。《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冰皆与焉。食肉之禄,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正义注曰:“在官治事,官皆给食。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食者谋之’,又说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双鸡’。是大夫得食肉也。传言‘食肉之禄’,禄即此肉是也。”曹刿是鲁国一位没有权势的人,不能位居“食肉之禄”之列,但他忧国忧民,与目光短浅的“肉食者”形成鲜明对照。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肉食者”直接译为“做大官的人”,亦为正解。

课文中的“安”、“孚”、“情”等看似只是意思简单的小词,但却牵动如何正确解读作品的“大问题”,所以对一些存疑的词汇还是严谨些为好。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3]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63.

[4]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6.113.

[5]杨向东.肉食者≠食肉者,中学语文教学2007(12).

曹刿论战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K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83-01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继位一年后,自恃实力强大,决定兴师伐鲁。鲁庄公积极应战,双方在长勺交战,最终,强大的齐军战败,后人对于长勺之战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左传》的记载,将功绩归结在曹刿身上。殊不知战争的成败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那么鲁国大胜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方面呢?

    一、战争的正义性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齐国是侵略战争,鲁国可以说是自卫反击战。要搞清楚这点,还要从齐国的历史说起。齐国内乱,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外逃,鲁国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但被公子小白抢先继位,为齐桓公。鲁庄公却以公子纠没有当上齐国国君,对齐极为仇视,便亲自率大军强送公子纠返国,齐军一举击破鲁左右军,鲁庄公败退。但齐桓公仍对鲁国支持公子纠怀恨在心,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复仇之战,道义上齐国已经输了一筹。鲁庄公是周天子的同宗,在地位上高于齐桓公,以下伐上,本是大忌。除非有周天子的诏令,否则姬姓诸侯国不能轻易讨伐。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齐桓公为报一己私怨而贸然发起战争,并没有考虑到是不是拥有了正义的旗帜,思虑不周,导致了伐鲁战争的失败,也使齐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二、鲁国君民一心

    (一)鲁庄公的胆识与勇气。鲁庄公决定亲自迎敌,面对强国的虎狼之师,身为一国之君,决定于国家共存亡的这份勇气和胆识令人钦佩,更何况在一年前鲁庄公险些死于齐军之手。一年前的狼狈败退、生死一线一定在鲁庄公心中留下阴影,但仍能战胜心理阴影,始终将民族大义至于第一位,鲁国万民还有什么退缩的理由呢?一国之君,能御驾亲征,这是何等的鼓舞,既显示了君王对这次战斗的重视,又表现了他的精神与品质。“ 夫战,勇气也”,想一下,是谁给了士兵的勇气?“ 公将鼓之”是答案。

    (二)鲁庄公知人善任、精于治国。再《左传》的描写,给人一种错觉,鲁庄公也属于“鄙”的肉食者,甚至在获胜后连胜利的原意都搞不清楚,但事实并非如此。鲁庄公是平庸的,但绝不昏庸。在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国之君,庄公的行政方针也算得上英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干时战后,鲁庄公吸取失败的教训,加强军队训练,赶制各种兵器,疏浚曲阜以北的洙水,以防齐军进攻。鲁庄公接受了曹刿的“ 请见”, 一旦发现人才, 立即重用, 这种大胆举措, 在历史上是极罕见的。鲁庄公大度也堪为称颂,令人自愧不如。从这可以看出,曹刿虽有才,但为人不谦逊。对比而言, 鲁庄公所创设的环境是十分宽松的。在治国方面,刚刚成为国君的齐桓公明显不及鲁庄公,这也是鲁国胜利、齐国败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曹刿谋略过人。在《左传》关于长勺之战的描写中,曹刿无疑是个亮点。知道“肉食者”不能担当大任。“肉食者鄙” 已为乾时之战所证明, 那一次“公丧戎路, 传乘而归。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如今齐军压境, 岂可再让国家败在他们手中 所以曹刿感于匹夫兴亡之贵鼓足了勇气, 请求入见,且在鲁庄公面前细细谋划了以何而战,最终确立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对内方针。使得鲁国国军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全民抗战。战场上,等到齐国士气低落时,曹刿果断的抓住时机进行反攻,逼得齐军狼狈溃败。最后,在齐师败退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确定齐军不是诈败后方才追击。长勺之战的胜利与曹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齐将的骄傲轻敌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 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甘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 有轻鲁之心, 下令击鼓进兵, 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 亦教鸣鼓对敌。曹刿制止曰:“齐师方锐, 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 齐兵来冲鲁阵, 阵如铁捅, 不能冲动, 只能退后。少顷, 对阵鼓声有襄, 鲁军寂如不闻, 齐师又退。鲍叔牙曰:“ 鲁怯战耳。再鼓之, 必走。” 曹刿又闻鼓响, 谓庄公日: “败齐此其时类, 可速鼓之!”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齐军没有发现鲁军的撤退是以退为进,等待反攻的机会。轻敌冒进,兵之大忌。

    一场战争的胜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我们在对待历史和现实中,要试着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关注一人一事。并以历史为鉴,在人生之路上规避前人犯下的错误,做到无悔无愧。

曹刿论战教案篇(5)

“曹刿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热心帮助他人的人……”

一个个精彩而有见地的回答,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分析庄公这一形象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抢着说:“老师,我认为庄公不鄙,他很开明。”这一回答超出了我的预料。不过,这也许只是学生思维跳跃中的并不成熟的看法,于是,我便把这个答案抛给学生来分析。几分钟的讨论后,我被学生震撼了,他们列举了种种庄公不鄙的理由:“战前肯接见平民──战中肯听曹刿的意见──战后虚心请教取胜的原因。”且不说课堂气氛有多活跃,也不必评论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有多深入,单是这涌动的思维浪花就足以让人惊叹。

课后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感到新奇,有趣,便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另一方面是学生更放松,更自由,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受到启发后,我便试图让小组重新进行合作学习。

半个学期下来,这种学习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形式上看,小组学习采用几人围在一起的圆桌形态,打破了传统的同向座位结构,平等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学习过程看,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讨论、操作、交流的内容,每一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愿望。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抒已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体现出了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也让学生间的友谊得到升华,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实际教学中,小组成员分工合理,协作到位的,总是能够最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认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注意以下几点:

曹刿论战教案篇(6)

2012年12月7日,本市一所重点中学教学开放周,我校组织教师到该中学听课,听了几节课,有个共同特点:课室三面是黑板,学生分五组围坐在一起,每组学生代表轮流发言,要么讲解,要么提问,教师点评、总结。一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活动,课堂活跃,热闹非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后学生脑海中掌握的东西有多少呢?值得怀疑。课堂效果如何?我想,课堂效果是低下的。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心态浮躁,没有重视语文教学的特点,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质疑、释疑的思维。下面就我在该中学八年级三班里听到《曹刿论战》第二课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分组围坐在一起,不科学

全班分五组围坐在一起,课室三面是黑板,不论在哪块黑板上讲解,都有一部分同学背向黑板,需要转过身子。学生走动也很不方便,光线及空气流动都有影响。一个组10多位同学,两头相隔很远,讨论也不好开展。这标新立异的布置,这正是教师思想浮躁的具体表现。

2.一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是一个整体,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保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提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怎能平分到各个组?本堂课的知识与能力,第一组的掌握文章的实词、虚词的含义;第二组的掌握文章的结构;第三组的掌握文章的线索;第四组的掌握文章的特色;第五组的掌握人物的特点。一个组只理解某一知识点,忽视其它知识点,怎能说面对全体学生呢?这种只注重形式,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这也是教师心态浮躁的表现。

3.预习的效果难于保证

本堂课学生预习得怎样?课堂上五个组的代表上来板书、分析、提问,头头是道,口若悬河,给人的感觉很好。其他同学怎样呢?不得而知。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效果肯定不佳。如果学生买到了《课文全解》之类的书籍,里面有标准的答案,这样的展示,就没有什么作用,甚至有点滑稽可笑。

4.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大少

上课后,五个组的代表轮流发言或提问,学生忙于应付,把原本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占去了。这样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教师、学生思想浮躁的表现。试想,没有认真思考,靠别人的提示或演示来学习得到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印象也是不深刻的。教师应该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静心思考,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实效,才有可能让有效的课堂产生最大化效应。

5.热闹的课堂缺少点内涵

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十分活跃,场面是热热闹闹的,整堂课都是学生代表在讲解或提问,各组学生迫不急待地抢着回答。这样的场面表面给人感觉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浓厚,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一下,课堂气氛浓,却犹如观花赏月、听曲观戏,一堂课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思维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教师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方向,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热闹之后的空洞。

曹刿论战教案篇(7)

怎样确定课堂讨论的内容,回答必然是教学活动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焦点问题设置。因为这些本身就是最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思维的兴奋点之所在。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的课堂讨论内容。

1.本文记录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课文介绍了战争的全过程,那么作者对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详略安排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2.曹刿无疑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是如何刻画的?

问题一的讨论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每个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认识到此文在记叙上的特点,展现作者看待问题的高度和水平。问题二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深入探讨了人物性格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对于疑难问题的讨论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由浅入深,因为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太深,那么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就像是面对刺猬,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讨论起。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文中的“放电影”事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关键,如果把讨论的问题设计为:“经历了放电影事件,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太大而难,学生一时无法回答,即使回答,也仅仅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若改为设计几个问题,并为学生补充一些参考资料,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二、开放性问题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能引发多向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对这样问题的探讨,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缜密性。比如学习《曹刿论战》对鲁庄公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鲁庄公是怎样的人?”在文中鲁庄公显然是作为曹刿的对立面来写的,是为了证明曹刿所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中所写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都是表现肉食者鄙,说明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是,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能够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民心向背,并在作战过程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这样从谏如流的国君是一位明智的国君。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会明白看问题、评人物要一分为二,这样分析才能够全面而缜密。

开放性的问题,还须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活跃,才能够有话说,例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的结尾所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明明在前面的记叙中对所看的戏很不感兴趣,为什么结尾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每个学生的心底都会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教师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美好回忆,学生就能由己推人,理解鲁迅这段话的含义了。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习的经历就是学生成长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习,理解更深。

三、争议性问题

曹刿论战教案篇(8)

贵族与流氓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贵族光华灿烂的时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他们纵横捭阖,构成《东周列国志》主体。战国七雄,演绎惊心动魄的历史,2000多年后仍是国际关系史的生动教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史称“四大公子”,谱写中国贵族招贤养士、关心社会、辅佐君王的千年佳话。

战国时期的宋襄公被骂为“蠢猪似的仁义”。骂人者遵循的价值观是成王败寇。然而,从贵族精神看,嘲笑宋襄公愚蠢、迂腐,也许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人格晦暗。如果不是用贵族精神尺度衡量,对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追求也必然是嘲笑的。同样,如果不是从贵族精神尺度审视,英国斯蒂芬和亨利二世王位之争,二人都可被骂为“蠢猪”。

中国历史上诋毁贵族的声音虽然不多,却影响甚广。《曹刿论战》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当时贵族。曹刿更以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协助鲁庄公战胜齐国而载入史册。然而,曹刿何许人也?在骂“肉食者鄙”之前,曹刿曾率领鲁国军队三次作战,三次皆败于齐国,可见其军事才能并不出色。按当时贵族间游戏规则,因曹刿战败,鲁国应割地予齐国,曹刿却破坏游戏规则耍无赖。在有齐、鲁两国国君参加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曹刿突然持刀要挟齐君退还鲁国土地,这就是曹刿在《史记》中名列《刺客传》的原因。鲁庄公去世后,曹刿竟反叛鲁国,后被庄公之子击败。曹刿乃是一个不守规则、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之徒,究竟谁鄙?

项羽与刘邦之争,是最后的氏族贵族与流氓无赖之争。《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有人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有人说项羽优柔寡断。这是不懂项羽。贵族与流氓相争,鲜有胜者。根本原因在于贵族心中讲规则,而流氓无赖为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项羽作为贵族,自觉要求自己追求光明正大的胜利!有人说项羽杀楚怀王熊心是心胸狭窄,并由于这一战略错误导致各路诸侯背叛项羽。这也是不懂项羽。一个真正的贵族,从来就不屑于弄虚作假,不屑于找一个远系熊姓平民当自己逐鹿的幌子。还有人对项羽乌江自刎不解,认为是虚荣心造成项羽失去东山再起的信心。这还是不懂项羽。贵族视荣誉和尊严胜于得失成败。既然败了,就让失败更惨烈。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司马迁代他们说了一句名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千年破坏姑且不论,问题的要害其实不是有种没种,而是有没有贵族精神。连战、宋楚瑜皆位列台湾政坛四公子之列,2004年败于。选后连宋抗争,同样出身高干之家的呼吁抗争限于法律范围,反对激进策士占领总统府的革命方案。连宋与扁的竞争,一如贵族与流氓之间的竞争。扁的流氓伎俩虽然使其获得选举胜利,但那两颗神秘的子弹不仅是永远的污点,更是台湾民主化丧失对大陆民众感召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贵族精神的没落

五胡乱华之后,大量胡人进入中原,门阀贵族于是利用姓氏、门第、出身来维护家族血统纯正。贵族之士不屑于到朝廷为官,乐于隐居山林,钻研音乐和文字韵律。于是有了“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曲《广陵散》成为嵇康最好的墓志铭。于是有了王羲之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成就千年草书名篇《兰亭序》。于是有了骈体文、四六句,为唐诗宋词进入人类文化宝库奠定了基础。

清康熙时期,皇子、特别是太子,每天早晨3点起床,跟汉语老师读《礼记》。康熙下早朝后检查皇子、太子功课,其后康熙去办公,皇子、太子继续读《礼记》到9点。接着跟满语老师读《礼记》满文翻译本,以通晓汉、满、蒙三种语言。午后1点开始练习骑马、射箭、摔跤。下午4点,康熙下朝后陪皇子、太子一起练习骑、射、摔。在欧洲,贵族拥有专用纹章、专用姓氏,拥有庄园或城堡,有管家,养马和狗,血统纯正,只带祖上传下的首饰,给慈善机构捐钱,从小学习击剑、礼仪、骑术,听歌剧。中外贵族生活方式大同小异。

曹刿论战教案篇(9)

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在此基础上调动情感,激发兴趣,走近文本。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师的情感要投入,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通过音调、表情、姿态、手势等传递给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次,要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因素,定好基调,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以情感人。再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能给人以美感的音乐、图片、录像等,以达到“情美感心”的目的。如我教《端午日》一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家乡溱潼会船节的风光片,溱湖上空锣鼓喧天、管乐奏响、鞭炮齐鸣。湖面快艇飞驰、彩球升空、动力伞飞翔……学生无不被溱湖碧波荡漾,千篙万桨竞逐春潮所陶醉。此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课堂上书声朗朗。

二、指导个性化阅读方法

1.引导批注阅读。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既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又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通过批注阅读,学生理解了课文,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曹刿论战教案篇(10)

【古今异义】

(1)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某些利益)

(2)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3)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鄙,品行恶劣)

(4)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5)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6)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7)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词类活用】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下视其辙(下:名词用作状语,下车)

【一词多义】

(1)而:A.登轼而望之(表修饰)

B.再而衰,三而竭(表顺承)

(2)焉:A.惧有伏焉(兼词,“于是”,在这里)

B.又何间焉(“呢”,表疑问)

(3)夫:A.夫(fú)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表议论或说明)

B.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愚公移山》)

C.以俟夫(fú)观人风者得焉(那)(《捕蛇者说》)

(4)间:A.又何间(jiàn)焉(参与)

B.又间 (jiàn)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陈涉世家》)

(5)师:A.齐师伐我(军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指值得取法、学习的人)

(《〈论语〉八则》)

(6)请:A.曹刿请见(请求)

B.战则请从〔请允许(我),请让(我)〕

(7)故:A.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B.故克之(所以)

(8)以:A.必以分人(把)

B.何以战(用,凭)

【重要句式】

(1)倒装句

何以战?(即“以何战?”古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放在谓语的前面)

(2)省略句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后省略了代词“之”)

【重要词语】

(1)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2)望其旗靡(倒下)

(3)弗敢专也(独自专有)

(4)公将鼓之(击鼓)

(5)弗敢加也(以少报多)

(6)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7)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8)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事)

(9)彼竭我盈(充满,指士气旺盛)

(10)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重要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要按实情处理。〕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衰竭了。〕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您去。〕

【节奏停顿】

(1)惧/有伏焉

(2)民/弗从也

(3)下/视其辙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文意提示】

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反衬出曹刿深谋远虑、从容镇定、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资料链接】

五赞鲁庄公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中考链接】

(2012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因篇幅有限,原文略),完成9-13 题。(15分)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曹刿论战教案篇(11)

二、文化知识复习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中国的文明史源远流长,据专家最新考证,长江文明早在5000~6000年前就出现。如此之长的文明史,其发展从未间断,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必须尽早、尽可能多地了解古代文化,学习古代文化。在教学与复习中,重点要放在文体知识、官职术语、天文计时、礼仪称谓、姓氏字号以及古代建筑等等。在以前,我们这样重视似乎有复古之嫌,但是现在国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复兴优秀的民族文化。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