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女大学生创业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9 09:36:28

女大学生创业

女大学生创业篇(1)

摘 要: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积极展开了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然而,现行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多以学校、社会为主体,缺乏以女大学生自身为视角的考察。本文根据女性自身的特点,按照准创业期不同时段的侧重点,为女大学生的自我开发提供一条的连贯思路。

关键词 :女大学生;自我开发;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80-02

一、创业教育须关注女大学生的自我开发

21世纪是“创业时代”,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一项全球女性创业观察项目报告显示:从事创业活动的人群当中,女性超过三分之一。在这种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女性创业的研究。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创业教育活动,但存在许多不足,往往会忽略男女两性的差异,“一视同仁”地开展教育活动,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仅见妇联或学校进行的短期培训或者讲座,难以满足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女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迎接创业的大潮,达成自己的目标,就成了高校、社会以及女大学生自身需要思索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现行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多以学校、社会为主体,笼统的要求他们提供各种有利的外部条件,而缺乏以女大学生自身为视角的考察,女生有了创业的愿望却难以对实际操作过程有个完整的思路。

二、创教初期——运用SWOT分析提升对自身和环境的感性认知

创业准备要趁早,不能到了快毕业时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去匆忙开始创业。创业教育最好从大二上半学期开始,重点是唤起女大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她们自觉自发地从自身和外部环境的角度认清自己创业的优劣势,以及开发相关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对创业有一个系统的感性认知。在此,推荐运用SWOT方法去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把握外在条件,制定良好的战略。在发达国家,许多学校都采用这种方法分析研究,他们的学生也非常了解创业环境和条件,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规范。

SWOT法在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里的自我开发方面,可以做如下的运用:第一,将涉及女大学生创业的内外部要素进行分解。包括外部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自身内在的创业期望与需要,现有的创业知识与创业经验,与创业相关的一些能力等。引导女大学生运用内部资源探索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规律,即使女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所处环境的前提下,理智的将“环境允许做的”、“能做的”和“想做的”综合起来考虑。将“环境允许做的”和“能做的”做到最好,对于“想做的”则可以通过改造环境变成“能做的”或“环境允许做的”。避开某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补充一定有利的因素,把不协调不适应变成协调适应,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内、外部因素,把两方面思想综合起来,达到准确的定位,对策得当。

通过对女大学生创业的SWOT方法分析,能够把目前的创业情况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O>T,S>W型,即内部长处明显,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这样的情形可以称之为创业培养的“发展”状态,应当继续保持。第二种:0>T,S<W型,即内部不足明显,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在这种情形下,应当采用创业培养的“补充”方案。第三种:O<T,S>W型,即内部长处明显,但在外部环境方面威胁大于优势。这种情况下,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创业培养的“增长”方案了。第四种:O<T,S<W型,即内部不足明显,在外部环境方面不足也比较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运用创业培养的“抑制”方案了。通过这一感性的方式让女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培养女大学生重视信息资源,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能力。在界定自身,特别是环境的优劣势时,必然要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为前提。在信息时代,女大学生能不能准确而充分的占有、选择和利用信息,对其初期创业十分关键。二是教育须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不是从类出发,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在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开发时,每一个女大学生都要真真切切的从自身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出发,而不是笼统的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之始就清楚地了解自己,准确把握环境特点,找到差异性和创新点,迎接创业的挑战。

三、创教中期——在真实体验中培养智性行动力

一个人潜能的开发,归根结底要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完成。经过创教初期,对自我开发有了一个较明晰的定位之后,女大学生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较长时期地修炼创业的内功——行动力。让自己实实在在的为创业行动起来,而不仅是纸上谈兵,在各种体验与活动中提升素质、增长智慧。

(一)长期、直接型。最佳的选择自然是去相应的公司实习,实际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积累创业所需的技能和人脉。当然,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女大学生都可以争取到的,所以,创业实践要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出发,如在有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生自主经营部分条件较成熟的小型项目,直接进入市场,或由女大学生自主经营学校的服务项目,提高她们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二)长期、间接型。以上比较长期和直接的创业自我开发是创教中期的重点,而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要通过长期而间接的方式来培养。首先,可以旁听或选修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创业课程,积累一定的“知识资本”。其次,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第三,申请加入“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这些都是门槛较低的自我开发方式,女大学生们大可以把握机会,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改变自己,付出总有回报。

(三)短期、直接型。这里主要指的是围绕“创业”这一主题的赛事、考察和讲座等。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培养创业意识的感性方式。不少学校都有组织女大学生到相关的企业部门参观考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更容易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另外,学校也要把一些女性创业成功者请进校门来,让她们把自己创业的经历及创业的成就感传递给女学生们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女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作品设计”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创教中期阶段的关键在于,让女大学生们将自我开发变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培养可以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女大学生们在这一时期要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创业习惯。

四、创教后期——通过模拟创业激发必要的野性

创业教育最后一个阶段中的自我开发,主要通过模拟创业、获取风险投资来实现。这是准创业期的冲刺阶段,对于女大学生能否真正跨入创业之门至关重要。

(一)视野上,向前看一步。在知识经济时代,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一项对全球创业女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女性和其他国家相比,虽然创业的人数位居前列,但大多停留在“生存型”的低层次的创业上,在这些人群中,真正具有高文化层次的女性仍然不多。这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总体来说,创业发展的舞台还是相当广阔的,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是有着非常光明前景的。这就提示我们的女大学生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全局观、全球观,有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的意识。善于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善于与专业的、非专业的,同性的、异性的,亲密的、陌生的人合作,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大展拳脚。

(二)途径上,向前迈一步。(1)政府途径。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分已陆续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涉及开业、融资、税收、指导、培训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门槛,激励着女大学生放开手脚,勇敢跨出创业的第一步。(2)社会途径。除了学院式创业教育外,在我国,提供创业教育的其它机构主要有: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办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这是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全国工商联合办的;由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主办的“赢在中国”、“我能创未来”等大众类与创业相关的竞赛项目等。女大学生们应该主动这些资源,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拓展自己的创业之路。(3)企业途径。努力与各式各样的公司保持有效的联系,争取更多的风险投资和创业场所,以此来解决女大学生启动资金不足、创业不足等问题。

(三)魅力上,更上一步。女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自身定位有着严重的偏差,因而影响了她们创业的勇气。为此,女大学生还要在准创业期慢慢培养出并非男性专有的野性气质,让自己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自信、自立、自强的魅力。女大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意志力的不强。即将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会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负担,同时在创业的过程中又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很难取得成功。另一点比较突出的便是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质。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冒险,就有可能失败。女大学生们尤其要注重培养自己不惧失败、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性格和精神,敢于面对失败和风险。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女大学生们应当勇于并善于思考,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敢于去挑战自我、传统和现实,努力依靠自己的奋斗来达到自我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錞,陶勇.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创业教育: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1,(3):90-91.

女大学生创业篇(2)

女性在人口比重中占据一半,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从经济的提升以及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在写给路得维系库格曼的信中早就对这一点进行了准确的预言,他在信中写道:“任何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认识到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也曾经鲜明地指出,没有妇女参与的事情一定会失败。

2.女性为国家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女性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奉献于国家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女性创业的人数连年上升,这与旧中国女性的就业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截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有企业女职工数量仅仅为60万,在全体职工总数中的比重还不到8%。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女性就业人数就呈直线上升,在连续八年的时间里,女职工数量从180多万迅速突破了1000万,每年以接近于24%的速度迅速增长。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女职工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在职工总人数中的比重为38%。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如今我国女性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已经突破了45%,而且创业女性人数相比以前增长许多。这些创业女性显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女性无论是在就业方面还是在创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人数不断上升,体现出女性就业和创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女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1.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创业表现出如下特征:盲目乐观,对创业风险预料不够、创业规模有限以及创业领域范围很小等。与整个大学生创业群体相比,女大学生创业状况与之类似,在实际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较少、对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没有准确认识等。当前,将近有一半的女大学生有创业的计划,可是最终能成功的女大学生比重却仅为10%。创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可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贷体系,个人难以从银行融资,这就限制了女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她们只能求助于自己的亲戚朋友。但是对大部分女大学生来说,亲友所资助的创业资金数量相对不足,所以女大学生创业之初一般为个体经营,规模十分有限。由于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一般在二、三产业进行创业的女性比较多,所以尽管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社会经验较少,可是她们耐心、细致、与人交往能力强,所以她们更容易在二、三产业创业成功。除此之外,小规模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面临的市场风险低,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相符合。

2.影响女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1)“重男轻女”思想的潜在影响。

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不必非要在社会上创出一番事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对女大学生创业还是表现出不认可的态度。这些思想偏见对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消磨了她们的创业激情,使女大学生难以实现自身价值。

(2)高校教育价值素养的缺失。

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可是却很少有高校开展相关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尤其是我国关于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是尚未出现。很多创业大学生认为,阻碍创业成功的因素并不是资金与社会经验,而是创业技能以及创业信息,对女大学生来说,她们所掌握的创业知识以及技能则更差。所以,高校急需开展此类教育活动,以满足女大学生创业需求。

(3)社会创业环境的影响。

从当前来看,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可是女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并不因此而顺利。尽管女大学生的创业条件可能会有一些限制,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并没有为其提供一个健全的创业环境。如在国内注册公司所需时间很长,所需费用也很高,一般公司注册成功会花费半年的时间,而所需要的费用要占据人们年收入的11%。另外,国家尽管出台了对大学生创业优惠的政策,可是很难得到具体落实,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就偏离了政策颁布时的初衷,尤其是在一些与大学生创业联系比较紧密的领域,如税收优惠、融资渠道等。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只能来源于亲友的帮助或是民间借贷,而银行对贷款人的审核条件十分严格,使很多急需资金的女大学生被阻挡在银行之外。最后,很多女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社会交际圈比较窄,没有形成对国家政策的全面认识,很难在创业过程中利用好国家政策这把“尚方宝剑”。

(4)个人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由于很多家庭以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不抱太高期望,所以很多女大学生依赖性比较强,独立性较差,对收入高低没有过多要求,只希望将来的职业能够稳定一些,对创业怀有畏惧心理。女大学生的进取心以及创新能力也稍稍不足,受女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她们在创业之前很难充分估计所要面临的创业风险,而且她们一般创业热情比较高,但很少有人能进行理性分析。女大学生如果没有充分考察市场环境,对自身特点也没有准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很难创业成功。总而言之,一般来讲,女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可是创业所需基本素质与能力比较欠缺,如抗压能力、交际能力、决断能力等,所以女大学生创业往往显现出能力欠缺的问题。女大学生对政治缺乏敏感性,也很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这些都不利于女大学生创业成功。

三、提升女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高校要重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利用自身条件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努力使女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顺利就业或者创业。

1.转变性别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机会。

社会要逐渐消除对女性创业的偏见,不断提高人们的男女平等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主要应该从两方面下手:首先,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消除男尊女卑的落后观念,以辩证的态度对待男女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号召人们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只依靠女性力量很难实现,男性和女性必须长时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次,为女大学生成才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想消除男女不平等的影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够促使女大学生尽快摆脱传统性别歧视的阴影,使女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活动中。

2.提升个人素养,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

女大学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够提升自身创业素养,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严峻的形势下,知识更新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就需要大学生持续学习,及时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很多人对女性的创业素养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女性创业素养低于男性,尽管这种看法十分片面,可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创业素养在某些方面可能确实不如男性出色。所以,女大学生为了避免在创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应该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开阔视野,努力学习有关财务、交际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女大学生必须依靠扎实的知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为将来的创业成功提供前提条件。需要一提的是,很多女大学生自身受到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比如“工作好,不如老公好”“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女大学生创业行为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女大学生要想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一定要彻底摒弃这种消极的落后观念,减少对自身创业活动的不利影响,树立良好的创业意识,保持高度的创业精神,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创业浪潮中。

3.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创业价值观。

女大学生要改变自己在创业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消极心态,不断向自己暗示自身优势以及创业成功的信心。女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1)树立创业自信心。女大学生的自信需要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也需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即女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2)放平自己的心态。女大学生对创业也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它并不提供安逸与舒适,而是充满挑战,并带有未知性。因此,女大学生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消除畏惧、退缩等不利情绪所产生的影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创业活动。(3)提升奋斗的品质。艰苦奋斗是战胜困难的保障,也是创业成功的“法宝”,女大学生应该克服心理障碍,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争取早日创业成功。(4)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女性群体中,女大学生普遍拥有较高的素质,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女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以及独特个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女大学生来说,不但要追求自尊、自强,也要追求自信、自立,努力用先进的知识以及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在创业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女大学生创业篇(3)

(一)开展调研,摸清底数。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以及她们的期望和需求,县妇联先后两次组织人员对该基地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以此切实增强对女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的针对性,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为开展有效的服务指导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女大学生创业就业专场招聘会,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与劳动就业局、工会等相关部门联合,通过举办“春风送岗位”、就业洽谈会等活动,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用工信息,安置了近百名女大学生就业。同时随着大型企业如__服装制衣厂、__北大荒肉业等众多厂家的入驻__,给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广告等形式,鼓励女大学生树立创业就业观念和进取意识。

(三)开展女企业家牵手女大学生活动,建立创业就业基地。为了给女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实践机会,县妇联把__米业作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充分发挥女企业家们“传帮带”作用,为女大学生们走上创业之路提供思路、铺平道路,通过创业就业实践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成功率。

(四)积极做好政策跟踪服务。对目前已经就业创业的女大学生,做好政策的跟踪服务,帮助女大学生协调解决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女大学生能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政策,实现稳定高质量的就业。

一是就业女性的观念急待更新,就业主动性有待增强。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着严重的懈怠思想,眼高手低的现象突出,加之地处县城,生活和环境没有大城市复杂,精神压力没大城市大,农村来县城务工的女性增多,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被那些肯吃苦、没有“架子”观念的女性所挤占,对本地女大学生产生一定冲击。部分下岗再就业女性在就业观念上缺乏自主创业精神,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对苦脏累工作不愿接受,导致有些事没人做,有些人没事做的现象,只愿>,!

二是就业女性群体整体素质、就业能力急待提高。个别女大学不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毕业回到家乡就把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给忘记了,或者是没有用武之地,有的还自暴自弃,使得女大学生原有的技能难以充分发挥。

三是对适合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领域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在适合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领域内,缺少引导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相关培训或是上岗培训。在新领域创业优势明显的特点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制约了女大学生就业领域的拓宽,加之企业自身对女大学生的扶持政策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外流的现象很严重。

1、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

女大学生创业篇(4)

一、背景

随着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全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中逐步深化,因为就业难问题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女大学生也开始在创业的战场上占据了一方领土。女大学生将其具有的本质优势,多年的教育成果应用于创业,响应总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为缓解和释放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女大学生创业已经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对女性的偏颇,使女大学生在创业发面收到的打击也很多,下面我将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来说明女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并给予相关建议。

二、女性大学生创业障碍分析

1.客观因素

(1)生理因素。女性在生理卫生上,大多会经历每个月的月经、婚后怀孕、产后恢复等必需的生理周期变化,对其生产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影响,并在这些时间内女性的情绪变动较大,不利于创业事业的推进。同时女性在体力、身体素质等方面也相对于男性差了很多。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从男性角度出发,充分赞扬男性在各个方面的优势,肯定男性生理周期变化对生产生活几乎毫无影响,所以女性在创业过程中会因为生理因素带来许多麻烦,以至于创业困难。

(2)社会因素。这与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是相适应的,在古代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中主要依靠男性进行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男性在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中占有绝对优势。中国传统社会性别观念以“男尊女卑”来贬低女性的价值,这会给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带来很大心理压力。虽然社会在进步,也在强调男女平等但社会性别歧视对女性也没有消除。男性创业被认为是有上进心,而女性创业则会被认为是“不安分的女人”。性别歧视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女性创业的热情,女性创业者想得到更宽松的环境,更公平的待遇,在现今是不可能的,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大多数人的脑中仍有残余影响,他们会不自觉地给女性创业的道路上增添更多的荆棘,好像只有女性创业失败才能显示出他们的能力来。

(3)教育因素。各大高校因就业难的原因都相继开设创业课程,但是由于创业课程大多数是由在校教师授课,并不能在实际创业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而且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大环境下,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不会针对女性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课程的培训。这种男女创业教育的无差别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大学生的创业进程。无区别性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女大学生由于自身优势,无限放大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女大学生会对课程中接受理解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打击女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并且,据统计高校领导多由男性组成,课程设置也大多从男性视角出发并且由于条件限制,不能针对性的对创业女性进行相关指导。所以在这种无区别的教育培训下,会打击女生的创业动力和埋没其创业潜力。

(4)政策因素。大学生创业之路之所以艰难,主要是因为国家没有一个系统的配套法规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给大学生以支持。虽然国家和地方在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无论是从数量上、覆盖面的广度上和实际可行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并不能完全发挥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支撑作用。许多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门槛过高,使大学生得不到实际的帮助;而且国家在大学生创业中存在行业限制和打压,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不到运用;另外,政府各级部门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轻视问题,主动服务意识薄弱,这样很难有效发挥原有的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指导作用。

2.主观因素

(1)传统观念束缚。中国的传统观念不仅是植根于男性的头脑中,大多数女性也对自己抱有怀疑态度,总是质疑自己是否可以创业成功,担心创业会影响家庭生活。因为在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影响下,男主外女主内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固有模式,这就使女性将照顾父母孩子的责任担在肩上,这也是女性在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期望下形成了符合男性期望的一种特质。“男尊女卑”思想使女性的这一特质反而成为男性限制女性向外发展的理由,也成为女性限制自己向外发展的枷锁,她认为自己创业势必会忽视家庭会产生很强烈的自责感,认为自己是背叛了家庭。很多女性都会选择家庭而放弃事业,这也是女性创业道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2)心理因素。女性大多长期在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下生活,很难有机会真正接触到复杂的社会,认为社会没有黑暗的一面。即使女大学生在学校接受过关于创业的培训,也强调过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形形的人,少有真正的实践经验的她们很有可能会因为遇到不如意、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处处受挫而在创业的过程中选择放弃。也会因为害怕创业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担心流言蜚语的伤害而选择放弃。虽然现代社会已逐渐减弱对女性的各方面限制,但很多女大学生内心仍有心理障碍仍然惧怕成功,究其本质依然与害怕丧失女人专有的特质有关,害怕被人称为“女强人”,一些女大学生认为成功是具有威胁性的,害怕自己创业成功以后,会因为事业光芒而失去温馨的家庭,融洽的人际关系等。

三、破解女性大学生创业难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国家各级政府及组织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营造高校女大学生公平创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国家应出台针对女大学生创业提供阶梯性保障和针对性扶助对策,国家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提供亲民服务、提供创业指导、降低创业门槛行业限制,并且设计实施完整的针对女大学创业过程的培训体系,激发女大学生的女创业热情。例如,国家应建立适合女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库,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对接活动,安排成功的女企业家对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创业女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她们迅速成长。完善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女大学生在创业失败面临生存危机时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解决女大学生的在创业失败的情况下的后顾之忧,成为鼓励其继续创业的关键,并促使社会减轻女大学生创业的舆论压力,形成一个对于女性创业相对公平的环境。只有这样女大学生才能在不同的职业领域、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开辟新天地,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下的“创业创新型”女大学生。

2.加强创业教育

目前相对于全国波澜壮阔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应该通过教育本身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更加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首先,高校与企业之间应保持帮扶关系,学校将有创业意识的女大学生通过申请小笔创业基金在学校进行微创业,积累创业经验,在微创业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充实自己的不足,及时与有经验的企业家交流,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其次,各个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精制课程讲解,并在基础讲解下进行跟踪辅导,深入了解女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需求,使得女大学生创业者理论知识丰富的同时在前辈的指导下完善自我。同时,开设创业心理辅导课程,女性心细就容易考虑的多,心理压力巨大,通过心理辅导减轻压力,提升自信心,也可以提高女性创业的成功率。

3.提高女大学生自身能力

(1)社交能力。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人,不可能单独的生存,当我们从学校的象牙塔步入社会时,要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高效、理智、明确地处理协调好创业过程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在社交能力中加强表达能力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要做到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都要让人有好感,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会是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一大助力。

(2)组织管理能力。相对于男性的刚性女性的柔性在管理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要更多的努力,要求女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创业中的人员的分配业务的进行的等环节,从复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要充分将女性的柔性的优势融入企业组织管理中,培养一定的领导能力提升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从而不断学习完善组织管理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预见力、决策力、执行力女性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预见力。女性相比男性更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女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做到“远见卓识”不能贪图眼前利益,要考虑企业长远发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其次,决策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女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十分了解,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最后,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是执行力,执行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女大学生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监督自己的执行力不能只说不做。除去上述几点对女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外,还包含多方面要求,例如保持好奇心,提高观察力,修炼洞察力,要坚持在创业中大胆设想,不断提出问题、不畏艰苦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要注重以人为中心,如今中国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当代女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

结语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当今世界,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新,是就业形势的一种创新,就业中的困难户——女大学生迈入创业大军中,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女大学生追求平等、自由意识不断强化的表现,是国家进步和不断发展的表现。女大学生通过创业不仅能充分展现个人创新能力实现个人的生存价值,还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解决就业难问题同时还可以加强女性的自信心,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然而,现实中女大学生创业仍然是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用公平公正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为实现女性在中国梦中的作用而奋斗,在挫折中成长成熟。

参考文献:

[1]胡珍珍.高校女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287-288.

[2]李小兵.浅谈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金田:励志,2012(09):304-305.

[3]王洪亮,乔娇.浅谈女大学生创业[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8):104.

女大学生创业篇(5)

所谓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指向女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毕业后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创新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创造学、法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开展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是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1.融资难、缺乏家庭支持

虽然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 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但创业资金筹集难仍然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尽管可以通过创业基金和开业贷款的方式获得支持,但真正能够申请到的人数却非常有限。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很不健全,担保机制也还不是很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筹资过程中常常碰壁,使得一些很好的创业计划无法付诸实施。自己不可能有资金积累,再加之创业初期,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相对比较缺乏,人际关系处于空白阶段,起步的资金就只有靠家里支持。而对于不少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来说,供子女上大学就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又何谈拿钱供他们创业?有的家庭甚至认为,女孩子大学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找个可以依靠的老公结婚就算了,何必劳心劳力去创业呢?

2.规模小、范围窄

大多数女大学生创业的规模较小,且经营形式以个体经济为主。尽管对她们来说,拥有大中型企业是其梦寐以求的。但对缺乏社会资本和社会经验的女大学生来说,创办小企业就已经实属不易,更别谈创办大型企业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高校女学生人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逐步完善,使得在女大学生创业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较低的运输、零售、纺织服装、餐饮服务等行业,在高科技领域创业的还是相对较少。

3.环境差、传统性别观念束缚

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成为贤妻良母,没有必要在事业上有过多的成就,虽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渐开放,但是对女性创业的行为还是存在偏见。这种传统创业观念影响着她们的思维模式,阻碍着她们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激情,也阻碍着她们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实现男女创业平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落到实处,因而也就不能为实现男女平等创业提供法制保障。社会对女性就业创业的认可度不强,女性就业创业的成功感不强,势必影响女大学生创业事业的发展。

二、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总体认识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创业观教育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观教育的总体认识,是解决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专门的女子大学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也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还缺乏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没有形成常规教育,创业观教育没有形成体系,课程的单一性较为明显。教学模式单一,多以开设选修课为主,并且是在上就业指导课的同时介绍有关创业的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少,缺乏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受教育面的局限性。学校缺乏有效的创业机制,创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及创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使得很多女大学生虽然对创新创业充满兴趣,但对自主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创业的成功率也就不高。

2.缺乏对创业观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创业教育从试点到现在仅仅十年左右,专业师资队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高校开展创业观教育课程的本身就很少,甚至没有,进行创业观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教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按理来说,从事创业观教育的教师除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担任创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是曾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或者学生工作的教师。他们大多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企业工作的经验都没有,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而且不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能力来指导。因此,在教学中他们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存在为教育而教育的形式主义弊端;在教学往往不能中引入鲜活的实际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女大学生如果缺少有效的实践指引,必然使其思想只存在于空谈,造成社会和大学脱节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创业观教育的质量,使得创业观教育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效果层次上。

三、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的对策

1.呼吁政府完善女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为完善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高校和教师要呼吁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女大学生创业的立法工作,建立起一整套切实有效并且符合实际国情的法律体系,为女大学生的创业观教育提供法律的保障。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扶持和资助等优惠政策,适当地给女大学生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女大学生积极投入创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去,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支持大学成立“创业中心”或类似其他创业扶持机构,加强对学生创业活动的综合引导和规范管理,吸引并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同时,号召企业和社会各类团体积极地加入创业观教育的活动,对表现突出有贡献的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作为创业观教育的主导力量,应当加强引导和提供信息服务,为高校女大学生创业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2.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教材及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从而促进课程的综合化。

(1)教育为先,催化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认知过程,首先要通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女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质,鼓励她们投入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发挥自我潜能的创业行列当中。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提高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2)开设专门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的获得,单纯的学科教学并不能完全提供。要开设活动课程,围绕活动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展示多方面才能的机会。针对女大学生创业开设如创业营销、创新思维、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从而培养她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建立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从事创业观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经济发展规律,调查女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熟悉各行各业基本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要教给学生必备的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的启发,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业的欲望,从而调动她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一旦女大学生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创业观教育方面的引导,明确自身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必将极大地激发她们学习自主性,其对专业学习会是非常明智和理性的,并且能结合自身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加强创业观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可以聘请知名企业总裁或创业成功人士任兼职教师,结合案例教学,通过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成功经验,来感染和教育女大学生,实现她们的创业梦想。

4.建设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鼓励女大学生成立创业社团,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的女性介绍她们亲身创业的经历,以形成示范效应。要支持她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上的创业活动,亲身体验创业的成功或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创业实习和实践环节,鼓励支持校园创业,加强科技园等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鼓励与政府和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打造全方位的创业实践支撑平台。以加强创业指导为手段,积极推动女大学生创业。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和就业服务,增加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的机会。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以及优秀大学生到社会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创业篇(6)

课题编号: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000499066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影响北京市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因素调查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7日

一、调查背景及方法

(一)背景。根据2014年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的创业报告可知,全球范围内,早期阶段创业活动中,最活跃的年龄段是25~35岁,这个阶段刚好是大学毕业的前10年。但是,年龄分布最为均衡的是北美经济体,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这个趋势暂时不是很明显。在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对于机会感知和创业能力感知,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失败恐惧感上,女性要高于男性,因此,在创业活动中,女性创业要远低于男性,而作为大学生创业群体,女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对社会的不了解、家庭的不支持、自身追求稳定害怕失败等,在实际创业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更是远低于男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但是,女性因需求驱动创业的比例高于男性。尤其是处于中等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国,民众创业意愿强烈,对创业期望值较高,GEM认为这些经济体的国民更易于看到机会,相信自己的创业能力,同时崇尚创业精神。

在中国,女性创业的发展相对较晚,学者对女性创业的关注也较少,但这丝毫不能掩盖眼下女性的创业热情。GEM对3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GEM的女性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6.90%,中国女性全员创业活动指数高达11.16%,高出平均指数4.26%,排在第六位。而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创业群体中鲜明活泼的群体,在大学这个宽松的群体中,创业氛围更显浓厚。2010年11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要求,引导女大学生创业,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以及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决定,在共同组织实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的基础上,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全方位调动政府、知名企业、媒体和社会等多方资源,“以创业带动就业”。女大学生创业热潮正在加速沸腾。

(二)方法。为调查北京市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笔者选择方便抽样法、滚雪球抽样法和个案访谈法对北京市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数据。

笔者在发放问卷时,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形式。在线下发放时,笔者在北京市的部分高校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采取自填方式和指导填写方式,并赠送小礼;在线上发放时,利用网址链接方式,在高校内通过已接受采访或线下填写问卷的学生推荐,邀请同学填写。

笔者通过导师介绍和社交媒体等方式寻找到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根据访谈对象的特性进行访谈。

二、北京市各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影响因素。笔者在调查前期,经过资料查找和试调查阶段发现,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经济影响因素。在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家庭因素和收入因素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1、家庭因素。在调查中,发现创业意愿较为强烈的女大学生,70%来自经济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主要原因可归为三点: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家乡就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北京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想要回报父母家人,改变自己目前的家庭状况。

2、收入因素。问卷结果显示,家庭收入的多少影响着创业意愿的程度。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被调查者的创业意愿也更加强烈,但是对于被调查的186名女大学生中,58名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女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笔者针对这一结果,随机抽取了5个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发现这与女性天生的母性责任感和想要依靠自己改变家庭境况的心理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之后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中,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多,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也随之增大,然而在调查女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的程度时,家庭收入并没有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各个收入层次的被调查者对创业的感兴趣程度分布也较为均匀。那么,为什么会在之后的实际创业中,家庭收入成为了影响创业抉择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之后的问卷和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女大学生在面对是否选择创业时,初期创业资本成为她们主要担忧的问题,在被调查群体中,选择有资金的合伙人比例最高,占据总群体的76.92%,其次是选择官方资金,为71.15%。而60.58%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身积蓄。相当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自主创业的“原始资本”来自于家庭的支持,虽然在总体中只占30%,但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被采访者都表示已经得到家庭的金钱或物资支持。同时,我们结合社会实际,以及大学生作为创业者,没有经验、没有人脉的短处而言,这一部分的资金往往在被调查者创业初期占据资金的较大比例。然而,对于家庭收入较低的女大学生而言,获得来自家庭的资本积累可能性较小。

(二)个人意愿影响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社会价值观的调整,高等教育下的女大学生受商业时代女性创业成功案例和经营环境因素的刺激、影响,现行就业压力的下行,社会趋势的利好,以及女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关注创业、期望创业,并有许多女大学生逐渐在实践自己的创业构想。笔者在众多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动机及实效的主观因素中选取了个人兴趣、接受培训和创业方向选择作为调查指标和评价标准。

1、个人兴趣。在回收的186份有效问卷中,有63名女大学生对创业很有兴趣,有98名女大学生表示创业兴趣一般。被调查者中,存在创业动机的有104人,占比55.91%;无创业动机的有82人,占比44.09%。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群体中,想要创业的略多于无创业意向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对于自主创业有想法的同学,也只有5.77%的同学经常关注并十分清楚国家出台的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51.92%的同学表示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关注,并且不了解。该项调查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以及被调查者的视野狭窄,关注面不宽等。

2、接受培训。接受调查的女大学生中有55.69%的人接触过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也就是说被访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了解经济管理学的。78.49%的人表示并未参加来源于学校或政府方面关于创业的实践。65.59%的女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方面扶持政策不关注,但知道一些。而在具体培训方面,相较于创业方向而言,83.87%的女大学生更注重于兴趣爱好,其中不可避免掺杂了部分女性的感性思维,但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基本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专业和创业管理方面,女大学生更注重经济管理知识和沟通组织能力,思维并不局限和单一。

3、创业方向选择。在调查和访谈时,笔者发现超过80%的女大学生已经选择的或者未来想要选择的创业方向多为复制性创业,是指在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简单复制的一种创业模式,即选择类似于服装、餐饮、手工饰品等服务型行业。但是,在个人访谈时,笔者遇到了几个毕业超过6年的女性创业者,她们都是大学期间就曾经进行过创业尝试,之后也一直坚持创业,从初期的校园小范围小规模的店铺,到如今的结合社会经济走向、拥有自己的创新品牌,虽然在这一阶段,创业领域在不断改变,但创业的尝试和实践始终在继续。

三、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初始资本金来源狭窄。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比例高达86.56%,可见在创业中,融资渠道有待开拓。在个案访谈时,多数的女性创业者也表示自己的初期创业资金来自父母、亲戚的支持。在问及是否寻求过外界帮助时,一部分认为自己的创业项目较小,盈利能力不强,未曾想过寻求外来资源;而另一部分则表示曾经寻求过帮助,但是都遭到拒绝或找不到合适的投资人。

(二)创业所需技能缺乏。缺乏市场和营销知识,对行业的不熟悉成为女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困扰,当然,对创业知识的不了解、自身经济压力、接受教育问题、组织管理能力、融资渠道等因素很大比例。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对于学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而设立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开设的相关课程等不以为意,认为这些实践和课程多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太大用处。然而,在进行具体访谈时,超过八成的女性创业者表示创业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训,这些既需要社会实践的锻炼,也需要书本知识的夯实。

(三)政府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问卷调查显示,在创业意愿较强的被调查者中,只有5.77%的人经常关注并十分清楚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调查访谈中发现较多女性创业者对政府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具体内涵、相关保障等问题了解甚少。由此说明,政府在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方面存在较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四、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建议

(一)适当提高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的贷款额度,以帮助大学生创业。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女大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初始资金缺乏。而且,部分家庭总收入情况为人均5,000元水平以下的女大学生虽然创业意愿浓厚,但找不到合适的投资者,因此,创业资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和创业者家庭的储蓄水平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贷款方案,同时,对于一些确实困难的创业者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加大补贴力度,制定相应的鼓励条件。这就要求政府对创业者的创业过程进行适当的引导、监督和支持,以保证创业成功率,对此,政府可以将贷款银行作为社会监督者引入监督机制,采取双向监督和管理。

(二)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创业。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对政府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较为局限,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政府有关于创业的政策,但是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该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国家部分政策和现今的大学生创业实况脱离较多,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政府不仅需要借助现代媒体大力宣传关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要让政策走入大学校园,提高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认知程度。

(三)自我提高,自我学习。在调查和访谈中,笔者发现较多的女大学生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并不完全具备,所以女大学生应该利用大学作为利用网络的发达和大学作为知识的集合地这两个优势,自己寻找关于创业的知识,自我充实和提高;同时,多多参加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的相关活动,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为自主创业夯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篇(7)

关键词: 女大学生;创业;创业价值

Key words: coedna;starting business;entrepreneurship valu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06-03

1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entrepreneurship)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到21世纪,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著名经济学家Schumpeter指出,创业是强调革新,包含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和新的组织形式。创业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不仅是创新和变化的源泉,还可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经济竞争力。C. Mirjam van Praage·Peter H. Versloot通过梳理近年来对于创业的研究,总结出创业具有如下几种价值:①增加就业和增强市场活力;②创新;③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等。

对于创业活动来说,要使得创业价值得以实现,必须要依靠创业者这一主体。国外对于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早,其中伦敦商学院曾经对创业进行了划分。根据动机的不同,创业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生存型创业,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进行的创业活动;第二种是机会型创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而进行的创业活动。总体上来看,相对于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对于市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机会的创造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两种创业模式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层次。机会型创业是生存型创业价值内涵的提升。当前,机会型创业已经成为创业活动的主流。据统计,从2002年一直到2006年,机会型创业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

根据中央电视台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当前,中国的创业者中,年轻女性所占据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高。在2009年,央视和研究中心专门了《2008~2009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在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006~2007年,我国创业者中,女性只占据了25.76个百分点,但是到了2008~2009年,这一比例开始上升到27.04个百分点。但是,从创业类型上来看,当前我国的女性创业,占主导地位的仍旧是传统的生存型创业。根据全球创业观察的2003年的一项报告,在中国,女性创业在中国的创业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女性的生存型创业水平是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达到了8.02%。于此相对应的却是,中国女性的机会型创业水平远远低于生存型创业的比例,只有3.38%。这一比例,不仅低于韩国和泰国,还低于南亚的印度。从世界的范围来看,我国女性生存型创业的比例也很高。当前,我国女性生存型创业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全球创业观察所公布的30%的比例。

笔者对江苏某高校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在对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当前已经有超过七成的女大学生考虑过或者已经开始准备创业。当前,女大学生已经成为自主创业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而这一可喜的改变,预示着我国女性创业类型由生存型创业转变到机会型创业的可能。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笔者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女大学生的创业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业的意愿;第二,创业的选择;第三,创业的心理。笔者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问卷设计,以测量女大学生的创业价值。

2.2 研究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在校女大学生,选取的学校是南京市某一般工科院校。具体来看,调查对象主要是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涉及理工、文史、经管等学科。

2.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法为辅,达到调查广度与深度的统一。①问卷调查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在2011年的11月,笔者在进行抽样的基础之上,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950份,问卷回收率为95%。②访谈法。在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之上,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更加直观的了解女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及创业心理,本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访谈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大学生进行访谈。共访谈本校10位女大学生和15位外校大学生。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 在调查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女大学生创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

①创业想法多,创业实践少。在笔者的调查中,有7成以上的女大学生考虑过创业,但是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的,却寥寥无几。70.5%的女大学生有过创业意愿,但是只有4.1%的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而只有0.3%的人创业成功。这一巨大的反差让我们看到虽然当前女大学生创业想法多,但是创业实践却很少,成功的更是少数。造成这样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缺乏资金,没有好的创业项目;第二,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

②创业技能知识掌握薄弱。调查发现,当前女大学生对创业技能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比如说,在创业能力知识的掌握方面,有4成以上的女大学生完全没有任何创业知识的积累,只有8.2%的人才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知识。其他一半的人都只是对创业知识有所了解,谈不上掌握。而在对创业知识了解途径的访谈调查中,受访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来了解创业知识。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缺失。这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创业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③创业支持需求大。由于女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因此社会资源积累不足,在创业过程中,对各方面的支持需求就比较大。从具体的调查来看,37%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念是创业的最大支持力量。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社会的其他支持是最重要的。

3.2 问题分析 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看,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创业,尚处于初始期,在初始期,会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创业的预期较高而创业的能力较低;第二,创业的规模较小;第三,创业的范围较窄。具体来看,很多女大学生有着非常远大的创业目标,也有着宏伟的创业设计,在创业收入上预期也较高。但是,由于她们尚未步入社会,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与资源积累,使得她们在创业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经验与资源可供支配,往往会受到一系列的挫折。由于资金缺乏,创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资金的筹措也以自我筹措为主,压力巨大。在创业的领域选择上,只能集中于一些进入门槛较低的服务行业。因此,女大学生创业面临着重重问题,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创业比率有待提高。根据上文所述,有7成以上的女大学生考虑过创业,但是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的,却寥寥无几。70.5%的女大学生有过创业意愿,但是只有4.1%的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而只有0.3%的人创业成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观念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思维,左右着她们的思想。传统的思维使得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停留在找一个安稳的工作,嫁一个好老公的目标当中,丧失了创业的动力与激情;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比较缺乏。很多女大学生没有进行相关的知识积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进行创业,却没有对市场和经营模式进行熟悉和探索,面临挫折之后轻易放弃。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女大学生就业而非创业的原因。

②创业资金问题有待解决。对于高校女大学生来说,资金的缺乏,是阻碍其创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约有42%的女大学生认为创业中最大的困难是资金。而认为人脉关系与项目选择的比例,只有34%和24%。在初始阶段,资金困难是每个女大学生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现有的资金解决途径,一般是女大学生自筹。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还款困难;在另外一个方面,这一途径所能解决的资金也是有限的。

③创业环境有待优化。创业环境对于创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创业,而一个不好的创业环境,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创业的成功。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包括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但是从现实中来看,当前的创业环境仍旧有待优化。从宏观上,无论是从政策方面,还是从服务方面,政府和社会所提供的创业环境并不理想。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大学生,包括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仍旧面临着信贷、税收等多方面的困难。

④创业认识有待增强。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尚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通过访谈,很多女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有些女大学生甚至认为,创业就是利用上学期间来打工挣钱。不仅如此,很多女大学生认为,创业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资金问题,并没有真正考虑过竞争环境,盈利模式等等。在创业目的上,接近一半(48%)的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很少有人能够正确认识创业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

⑤创业能力有待提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很多女大学生在学习上很刻苦,但是在创业能力方面,依旧不如男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女大学生笨一点,而是因为一系列原因所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家庭本位定位使得很多女大学生缺失了对自我的追求,而把自己置身于家庭的笼罩之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倾向于安稳的工作,而对创业能力方面的锻炼不够。

4 建议

4.1 政府层面 目前,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在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各省也出台了地方的规定,但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很少。同时,政策的宣传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据调查,对于《通知》,93.1%的被访女大学生对政策有所了解但清楚了解的只有12.5%。96.5%的被访女大学生认为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帮助但体会深度不一。

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过程中,为女大学生提供一系列的保障。这些保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税费减免;第二,资金支持等。这些优惠措施,可以形成一个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机制。同时,营造浓郁的女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与时俱进,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鼓励女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帮助营造和谐上进浓厚的创业氛围。

4.2 高校层面 首先,应当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对女大学生的创业知识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业意识的培养;第二,创业知识的掌握;第三,创业能力培养;其次,需要在教育的同时,突出女大学生的特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比如说,女性比较适合于从事第三产业和贸易行业,就着重在这些行业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再者,在创业知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上,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在理论教授的同时,增加案例分析和模拟创业等教学活动,并且邀请一定的成功女性企业家对女大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最后,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成功女大学生创业的典型事例的报道,以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4.3 学生层面 首先,需要在个人能力上下功夫,突破社会所给予的角色限定,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心理上,要破除自己不如男性的意识,摒弃创业恐惧心理;在实践中,积极学习成功案例,增强自己的创业能力;其次,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创业中的优势的一面,努力挖掘自我的优势,为创业活动服务。比如说,女性相较于男性来说,比较谦和,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尤为重要。女性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这一优势,并且充分加以运用;最后,要扫除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将“男女平等”的观念树立在内心中。不能因为性别上的差异,而产生自卑心理,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4 社会层面 首先,社会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女大学生创业的环境,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内容上,不仅涉及到整个社会层面,还包括女大学生的家庭层面。对于家庭来说,家庭成员在面对女大学生创业时,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认识,为女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坚实的支持;其次,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具体来看,工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妇联等,都可以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诸如培训、信息服务等相关的服务,以弥补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不足;最后,还应当充分发挥已成功女性企业家的力量,为女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激情。不仅如此,还可以在校内为女大学生开展创业方面的培训,并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篇(8)

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其中高校女毕业生的数量便已经占据了将近一半以上,可正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性别偏见影响,使得相同条件下许多用人机构更加倾向于聘请沿用男生,女生就业前景就此岌岌可危,不得已地开始步入自主创业的道路。为了避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遭受消极因素限制,就必须针对他们创业行为拓展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加以有机提炼,同时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协调控制措施。

一、现下影响我国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

1、传统性别文化理念的约束

尽管我国社会不断改革发展,但是涉及传统的男尊女卑文化理念尚未得到消除,在此类背景综合作用下,高校女学生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无法得到全面性发作。这类状况表现出社会整体对女性的不信任,使得他们的自尊遭受深入性打击,严重情况下将直接令该类群体忽视自身独立思索和理性判断的技能实力。长此以往,女大学生群体便不能针对自身事业树立起较高的期望,相应地去选择公务员、教师、国企职员这部分轻松体面的职务,不会自主参与到自主创业活动之中。

2、创业优惠政策不够健全妥善

中国十七大报告已经做出明确化阐述,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便是竭尽全力修缮既有自主创业机制,提供诸多优惠辅助型政策内容,同步令传统就业教育观念得到有机革新,使得更多的劳动者能够转化成为专业的创业主体。最近阶段,不同地方政府都开始针对女大学生创业行为,提供多元化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某类层面上令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得以深刻激活。可与之相互矛盾的是,大多数政府提供的创业优惠政策都存在漏洞,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策宣传无法深入,以及某些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交互式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创业行为根本得不到强而有力的保障条件。

3、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基础指导地位不深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教育机构开始制定实施全新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间主张针对广大高校师生进行深刻性的创新教育引导,力求为他们的自主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激励辅政策,就此令创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改革发展,同步令广大高校学生获取丰富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这部分创业教育工作还是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最为深刻的问题便是在男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创设上的笼统化现象,即无法结合女大学生身心特征,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引导方案,一时间令这部分创业教育机制指导实效大打折扣。

二、日后合理化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措施要点

1、全面解放思想,塑造出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新女性

想要彻底整改传统重男轻女文化理念,进一步克制对现代女大学生群体创业行为的消极影响结果,就必须透过社会和女性自身等角度进行协调化控制。首先,面对当前社会上难以根除的性别歧视和角色定位等消极状况,包括大众传媒的女性外貌外形等价值定位现象,可以将其视为片面宣传东方女性传统美德的行为。在此类基础上,科学化引导和应用不同类型宣传推广媒介,以及社会舆论力量,及时树立起男女平等和两性和谐化发展的理念;再就是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素质培养,鼓励他们客观性地观察认证自身存在价值,在维持个人主体意识前提下,衍生出自信、自尊、自立和自强的精神意识。其次,为女大学生开拓更多的创业扶持渠道,使得该类群体长期积压的创业压力得以有效缩减。女大学生在创业环节中始终面临较多困境,创业成功的自信心饱受约束。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提供健全化的扶持条件,有机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稳固他们的创业信心。

2、修缮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

高校在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期间,需要结合该类群体身心特征,在设置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女性发展史、女性心理学、创业营销、创业财会等专业化课程,力求借此奠定女大学生坚实的创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考虑和企业之间进行通力合作,为女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训练岗位基础上,令他们亲身体验创业过程,为日后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累积,奠定基础。

3、整合沿用不同类型社会力量和资源

想要切实改善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针对和实效性,就必须针对不同阶段创业支持性政策进行科学化评估和修缮,力求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资本、技术、人力服务条件,顺势搭建起健全化的公共专业服务平台,营造出一类和谐愉悦的创业服务环境。再就是搭建起一类完善的女大学生贷款担保体系和创业基金体系,争取为日后女大学生一系列创业行为提供丰富的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一代女性代表的女大学生,理应科学审视创业行为对自身经济价值提升的辅助效用,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创业知识和技能,透过不同阶段实践挑战成功应对建立起稳固的自尊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带动更多数量的女大学生进行共同创业,借此带动社会更多大学生进行合理性就业,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唐宽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创业篇(9)

关键词: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意义

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不区分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这无疑会导致女大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了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创业教育是在世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而劳动力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近年来虽然众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针对女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尊重男女差异,重视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探索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创业教育的研究极大丰富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弱点。而区分男女的差异性而开展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有效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分社会性别的一刀切的思想,必将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更多的同学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培养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型创业人才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3、发展了社会性别理论

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我国女性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强,女大学生已将占高校人数的一半,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女性在入学机会、专业分布、就业等方面与男性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是实行无差别教育的,在教育的多个侧面一直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种种性别偏见和歧视现象,这对女性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或潜在的阻力,最终妨碍了真正的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她们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去,不仅为自己赢得地位、荣誉和尊严,也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推动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面对日益艰难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之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一些代表认为:“信息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遗憾的是,女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分析原因,专家指出,排除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女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她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为她们把所学知识变成现实财富提供准备,勇于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利于引领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女大学生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形成积极创业的现代就业意识,带动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高校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引导她们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思路,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使大学毕业生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这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

3、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独立意识,促进个人发展

女大学生创业篇(10)

   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不区分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这无疑会导致女大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了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创业教育是在世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而劳动力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近年来虽然众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针对女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尊重男女差异,重视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探索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创业教育的研究极大丰富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弱点。而区分男女的差异性而开展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有效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分社会性别的一刀切的思想,必将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更多的同学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培养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型创业人才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3、发展了社会性别理论

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我国女性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强,女大学生已将占高校人数的一半,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女性在入学机会、专业分布、就业等方面与男性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是实行无差别教育的,在教育的多个侧面一直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种种性别偏见和歧视现象,这对女性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或潜在的阻力,最终妨碍了真正的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她们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去,不仅为自己赢得地位、荣誉和尊严,也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推动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面对日益艰难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之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一些代表认为:“信息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遗憾的是,女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分析原因,专家指出,排除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女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她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为她们把所学知识变成现实财富提供准备,勇于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利于引领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女大学生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形成积极创业的现代就业意识,带动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高校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引导她们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思路,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使大学毕业生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这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

女大学生创业篇(11)

    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不区分性别差异的教育模式,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这无疑会导致女大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探索性别化的创业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了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创业教育是在世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而劳动力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近年来虽然众多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针对女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还比较少。尊重男女差异,重视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探索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将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校的创业教育理论。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

创业教育的研究极大丰富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弱点。而区分男女的差异性而开展的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有效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分社会性别的一刀切的思想,必将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更多的同学理解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培养具有开拓性的创新型创业人才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3、发展了社会性别理论

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我国女性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强,女大学生已将占高校人数的一半,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女性在入学机会、专业分布、就业等方面与男性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是实行无差别教育的,在教育的多个侧面一直显性或隐性地存在着种种性别偏见和歧视现象,这对女性的成才和发展构成直接或潜在的阻力,最终妨碍了真正的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她们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去,不仅为自己赢得地位、荣誉和尊严,也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推动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面对日益艰难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之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一些代表认为:“信息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遗憾的是,女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分析原因,专家指出,排除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女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她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为她们把所学知识变成现实财富提供准备,勇于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利于引领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女大学生传统的被动就业观念,形成积极创业的现代就业意识,带动社会整体就业观的转变。高校通过对女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引导她们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思路,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使大学毕业生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这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

    3、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独立意识,促进个人发展

据美国妇女商业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女性创业时代正在来临,在中国也有一大批法人代表为女性的企业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女性与男性有先天的生理差异,同时传统社会习俗在女性身上留下的一些烙印也使得女性拥有不同于男性的后天其它特质。历史的发展要求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实现自身价值。一个社会越是文明、开化,就越强调女性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统一。女大学生处在奠定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不同于男性的特质,也有不同于已经进入社会中的女性的特质,因此,高校应重视这些特质和差异性,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提高她

[1] [2]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