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8 03:32:57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1)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由封面、目录、写作提纲、正文(含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参考文献等项目构成。其中“目录”与“注释”可根据需要使用,其余各项内容均为必备项目。

(一)封面

1、封面左上角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业毕业论文”字样,并用方框加以突出,方框内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2、标题及作者情况。封面的“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名称”字体为小二号黑体加粗;作者情况包括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使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二)目录(根据需要)

另起一页。“目录” 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目录中要标明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所对应的页码。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在5000字以下的,不需要目录。

(三)写作提纲

另起一页。“写作提纲”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加粗,提纲内容使用四号宋体。

(四)正文

另起一页。正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 (根据需要)。

1、标题:毕业论文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述,一般字数为150至300字;关键词应是文章的关键概念、词组,一般在3至5个,最多不超过8个。中文“内容摘要”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1.5倍行距;“关键词”另起一行,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词间空一格;部分专业需要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可自行制定相应格式要求。

3、正文内容:除一、二、三级标题外,文字统一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5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小4号黑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小4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小4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4、注释 (根据需要)

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注文”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或注释后面空两行空两格排列;注文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4号楷体排列,序号用“①、②……”的形式编排。

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序号、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注:引用网上参考资料的还应注明具体网址,位置放在注文顺序的最后)。

(五)参考文献

所引用参考文献如果是著作,应包括编者(或著作人)、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如果是期刊文章则应包括所引用的文章作者、文章名、期刊名、期刊日期;如果是网上资料,则应包括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或注释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4号楷体排列,序号用“1、2……”的形式编排,引用著作和引用文章时的注文顺序同注释。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2)

在广播电视时代,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信息化相比其他普通高校是比较先进的,电视台、闭路电视,录像机、电视机、接收电线等体现着那个时期电大教育信息化的特色。自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迅速兴起,特别是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以来,明确确立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划,使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各省级电大教育信息化也逐步悄悄分化,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到目前,基于网络的省级电大教育技术支持形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服务外包型,学校只做信息化规划,具体实施和技术支持则由技术力量强的第三方(一般是企业)来做。第二种是校内承包服务型,学校技术部门就像公司一样运行,对内负责学校技术支持,对外实行社会服务,实行承包制,由于有政策和资金支持,有的学校引入相关公司加盟。第三种是单纯校内服务型,按照中央电大的技术支持要求,配备一定的人员,保障学校的技术支持,省级电大绝大部分是这种模式,山东电大就是其中之一。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环节牵涉到基础设施建设、软件环境建设、电教资源建设等。山东电大按照“三通两平台”(“三通”是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是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要求来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网络设施方面,山东电大中心机房2012年改建升级完成。占地100平方米,主存储器容量为40TB,备份存储器一台容量为20TB,服务器20台,并对物理服务器进行了虚拟化。出口带宽502M。对网络核心设备、安全产品等都进行了升级。综合来看,我校的中心机房在省级电大中居中等偏上,基本上能够满足我校现有业务的需求。为加强网上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山东电大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集成,先后搭建了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全省电大网站群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另外,省电大通过送服务器、电大在线平台、计算机到教学点等活动,支持电大教学点信息化建设工作,省电大下派技术人员到基层教学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市级电大及教学点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逐步加大投入,重在应用。上述措施和工作基本上保障了网上教学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资源建设能力方面,拥有设施完备的280平方米电视演播厅,配有满足各种电视节目制作的先进设备,拥有先进的全数字标清电视课件制作平台,中心累计制作电视教学节目3000多课时,并承担过山东电视台大型电视节目的直播。直播课堂已累计制作IP教学课件800多讲。

(二)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和其他省级电大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我省电大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不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划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未能充分适应各级电大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现实条件。

2.应用系统相对独立,数据标准不完全统一,应用访问接口缺乏,形成众多信息孤岛式的信息系统,不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交换,一是难以实现信息挖掘与校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等深层次的信息化应用,另一方面,不能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无法满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在电大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资金投入和实际需求不太合理。

4.存储和服务器等设备耗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随着应用需求的递增,学校不得不购买越来越多的硬件设备提供信息服务,而相应地需要增加更多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和更多的维护运行成本。

5.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管理制度应该完善以适应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需求。

6.信息化资金投入相对偏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大投入的过程。广播电视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均衡区域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支撑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探索和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电大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在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分部的大环境下,研究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来适应未来开放大学的发展需要,为全省电大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近期目标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着分步分层次实施的原则,现阶段山东电大信息化建设实现目标如下:

1.以新一代校园网为核心、打造融合最新信息技术的强大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加之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全面深入多层次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认证平台等基础平台,加强系统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提供直接支撑。

3.建设多类型、多层次、全面丰富的远程教育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建设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形式包括文本、视频、音频、课件等多种类型。

4.建设多通道、多种类的远程学习平台。建设支持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持终端三种访问方式的各类远程学习平台,提供多类型课程学习、学习档案、学习交流等功能,完善各类网络通道,形成多样的资源传送模式,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

5.完善规范高效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6.建设全面的山东电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体系。在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山东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基础上进行吸收、扩展和新建,形成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系列交换规范,为资源建设及应用平台建设提供可遵循的标准,从而便于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连通,完成资源在各系统间跨系统、跨平台的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

三、山东电大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思路

所谓一体化建设思路,是在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针、策略、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机制建设,按照规划协同地推进学校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要素和三个层次来着手开展。

(一)从四个要素入手加强信息化建设

四要素为“信息化基础环境、信息化软件环境、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体制建设”。信息化基础环境是指机房、网络、存储等校园网基础硬件设施及为保证其安全、稳定、便捷的运行和使用而构建其上的基础软件,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软件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业务信息化环境,即围绕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所构建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环境。如学校教学、教务、办公等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指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电视节目资源制作、网络课程与课件制作、移动学习资源制作和虚拟现实课件资源制作;信息化体制建设,包括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信息化基础环境是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软件环境是重点,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信息化体制建设是保障。信息化基础环境方面,当前,很多省级电大正在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改善机房配套设施,优化配置服务器数量和档次,合理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云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化、集中化、虚拟化的高可用数据中心是高校基础环境建设的一个选择。根据山东电大的实际情况,未来几年数据学校除了继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外,数据中心是选择自我运维管理、服务外包还是购买云服务?我们的建议是:保持我校中心机房的现有规模不变,当不能满足业务需求后,采取购买服务,最终过度到完全或绝大部分采取购买服务上来。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的96号文《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这是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2014年3月浪潮云计算中心建成启用,位于济南高新区,园区占地面积242亩,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计可部署3.04万个机柜,容纳约100万台服务器,是亚洲目前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这为我校购买专业服务提供一种可能。信息化软件环境方面,山东电大近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应放到业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上,这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之一。建什么样的平台?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业务需求就建什么样的平台,业务需求引领平台建设,平台应用推进业务发展,没有业务支撑的平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何来建?多种模式,自主开发、委托开发、购买等,建议采用委托开发为主,购买为辅,考虑学校技术队伍现状,自主开发作为补充。如何推进?作为学校,如何用好平台是最为关键的,首先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其次建章立制,以制度保障平台应用。如果将网络环境比喻成场地,平台比喻成舞台,资源就可以比喻成表演的节目了,最终吸引观众的不是场地有多大、舞台有多炫丽,而是节目有多少、有多精彩,精彩的节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排练出来的,需要演员长期的磨练而成。作为广播电视大学,最应该有的,最应该做的,最能够做的,也是能够做成的就是教学资源。缺乏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是所有高校的普遍现象,为此,各高校已经开始网络资源的建设了,IT公司研发制作教学资源的软件不断推出,世界著名高校成立了MOOCS联盟,不少公司专门成立了教学资源制作部门。在这种情势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资源制作具有传统优势,与普通高校相比,这是我们的强项。我校的教学资源规划和制作机制与全国其他省级电大差不多,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现在成立专门资源制作部门的电大已经不多了,现在基本是分散的、以教师为制作主体的模式,当然就不专业了。基于现状,山东电大资源建设建议采取“整合+购买+分享+制作”的模式。推动成立数字资源研发与运营中心,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学校各单位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服务。完善数字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及数字资源门户,促进数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充分利用。积极探索优质资源进入市场的有效机制。在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思路中,还需要强调管理规范的建设和信息化支持机构的建设。因为信息化建设之后是运行,正常运行才是信息化真正发挥作用的保障,而只有建立好管理规范和支持机构,才能保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山东电大2013年5月先后成立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咨询委员会,宗旨是增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快速、有效地推进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发展。

(二)通过三个层面来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

三个层面为“规划、建设、应用”,即科学总体规划,协同有序实施,加强信息化应用。科学总体规划。做好总体规划是搞好高校信息化的关键。需要在充分了解学校的信息化现状、需求,特别是学校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做出科学、全面的规划。努力做到:第一,管理、技术相结合。信息化的成败,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许多高校的经验证明,信息化的成功在更大的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要做好一个总体规划,需要有学校高层的管理人员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符合学校的需要,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有我校信息化支持部门参与,这样才能保证与学校信息化现状的衔接;还需要有资深的信息化专家参与,这样才能保证规划与IT技术发展的统一。第二,实事求是、周到细致。要充分了解学校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规划,而不是根据技术来定规划;要了解学校信息化能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情况,根据实际投入来定规划,而不能做成太过理想不能实施的规划;规划既要有宏观的方针、策略,也要有细致的实施计划。第三,站在整体的高度全面规划。我校信息化落实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来牵头实施,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来做全面的规划,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来看问题。协同有序实施。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中,相关部门间需要协同有序展开工作。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部门,如教务系统和网上教学系统涉及到教务、教学处,社区教育涉及到继续教育学院,办公自动化平台则涉及到各个部门。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好是在规划的指导下协同、有序的进行,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通用的接口与平台,这样才能形成有机集成的我校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化应用。规划和建设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是落脚点,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阶段性工作,使用信息化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重在应用。学校各部门和各级工作人员要增强应用信息化的意识,主动接受信息化。第一,从事远程教育的工作者,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应该继续加强;第二,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推动信息化的应用;第三,不断总结信息化工作的优缺点,及时进行优化升级,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3)

关键词 《广播电视学引论》专著 创新 广电理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全媒体时代的趋势已经愈加明显。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媒体广播电视也需要不断发展理论、创新技术手段、更新报道理念、拓展传播功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挑战。由孙宜君、阎安合著的《广播电视学引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孙宜君教授从事广播电视研究多年,主持了多项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社科基金等相关广播电视及传播学的多项研究课题,并执教多门与广播电视有关的课程,对广播电视业变革和发展有深入的研究。因此,这是一部紧贴学术前沿,丰富与拓展广播电视理论的著作。

一、紧贴广播电视学术研究前沿,具有前瞻性

一部学术著作能否紧跟时展、站在学术前沿,这是反映著作学术性的关键点。《广播电视学引论》作者能够站在广播电视学科研究的前沿,紧密结合广播电视数字化变革与发展的实践,并参考、吸收了最近几年广播电视学科的研究成果。这就保证了在主题选择、观点提出、论据使用等方面能紧跟时展步伐。从书中

参考文献和数据来源看,大多为近5 年的最新资料。此外,书中还适当借鉴了国外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电视及新媒体的理论与研究成果,丰富和拓展了广播电视学的研究视野。

作者在该书开头就阐明:“力图紧密结合广播电视发展、变革的现实,以新的理念和中外参照的视野来诠释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功能的新拓展。” ①因而从论证案例的选取看,时新性和贴近性很强。比如在论述近年来电视节目创新情况的篇章中,作者特意甄选了《我要上春晚》、《非诚勿扰》、《新闻1+1》、《我爱记歌词》等案例。这些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获得成功的节目形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借鉴意义。在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呈现新特点时,作者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类型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很多节目既具有综艺(娱乐)节目的特点,又蕴含社教、专题等节目的特征……节目在形式、内容、功能上面的元素杂糅在一起,形成了“混搭”形态。如《康熙来了》是谈话+综艺+ 娱乐,《我爱记歌词》是唱歌+ 选秀+ 综艺+ 娱乐,《天天向上》是访谈+礼仪+ 文化+ 娱乐+ 脱口秀,《我们约会吧》是婚恋+ 交友+ 娱乐+ 真人秀派对+论坛+ 脱口秀。” ②这种分析是非常中肯和很有见地的。

从书中论题看,作者深刻意识到新媒体对于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四章着重论述广播电视传统技术与新技术,强调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形态的重要关系。不仅如此,该书还有意识地把广播电视的发展放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去研究,第二章总结了数字化给我国广播电视业界和学界带来的新课题,比如,如何转变观念,实现多种媒体深层次融合环境下的全媒体传播,如何发挥数字化广播电视媒体内容制作优势,突破内容生产的瓶颈等等。这些论题都具有前瞻性,不论是对于普通读者还是研究人员都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二、学理性强,形成科学系统的广播电视理论体系

《广播电视学引论》是一本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术型著作。该书分为13 个章节,其中涵盖了广播电视学的学科体系、数字化变革、发展与现状、技术革新、传播主体和方式、节目类型研究和节目策划编排、以及广播电视事业管理经营等方面,可谓是内容丰富、理论充足。

该书具有严密的结构框架设计,内容清晰、条理明确、逻辑性较强。该书的13章节可大致归为6 个部分,分别概括为学科论、历史论、本体论、主体论、节目论、经营管理论。其中前两章节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学科特征,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广播电视概念、属性与数字化变革等。这两章属于基础学科论,主要从宏观上介绍广播电视学和本书的基本情况。第3、4 章属于历史论部分,主要探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广播电视技术进步与新媒体技术变革发展。第5、6 章是本体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广播电视传播特性与功能及其符号系统。第7、8 章属于主体论部分,论述了广播电视传播机构、从业人员和受众。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广播电视系统内各类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及其职责分配,分析受众作为接受主体的角色和构成、基本特点与基本权利以及接受的心理机制。节目论主要在第9、10、11 三个章节论述,这一部分从节目类型、节目传播方式、节目制作流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经营管理论是第12、13 章,从宏观上介绍了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情况。从该书的内容分布来看,该书的6 个部分相辅相成又互补互助,从宏观出发最终着眼于微观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使该著作形成科学系统的广播电视论证体系,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广播电视理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三、学术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且理论结合实际

《广播电视学引论》吸收并运用传播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与知识,对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形成了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如在“广播电视是特别的当代文化形态”这部分,作者就从文化角度论述了“广播电视是媒介是讯息,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双重属性。而在论述广播电视产品经营的特殊性时,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节目内容是凝聚了广电工作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些都说明该书作者不满足于从传统的理论视角展开论述,而是敢于从多个学科吸收营养。这样做,既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该书还做到研究方法多样化,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如将人文科学方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心理学方法运用到分析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研究当中;运用社会学方法分别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分析广播电视的传播过程、传播功能、社会效果等。书中多处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将经典文本和案例多次引用其中,进行细致分析。此外,大量运用图表和数据也使得该书的直观性更强,给读者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对于读者而言,这是一本了解当代广播电视学术前沿的主流及趋势的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各个章节都包含了广播电视学术领域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富有很有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4)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2005]552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 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 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 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 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大众心理

上古神话 《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汉赋 唐诗 晚唐五代词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学运动 左联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 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一)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二)胡锦涛总书记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 新形势下 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 和主要任务 的重要论述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 央视国际 齐越 夏青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5)

电视科教频道和电视科技节目的大规模兴起并没有引起各界对电视科技节目语言研究的兴趣。笔者曾对广播电视研究界较为权威的两种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电视研究》进行过资料统计,发现对电视科教节目进行专门论述的文章比较少,更不用说专门讨论它的语言了。而一些专门的语言学刊物,如《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更很少涉足应用语言研究,其他的如《语言文字应用》等并未见到系统研究某一种电视节目语言的文章。实际上,目前的状况是,电视学界对于此类节目语言处在一种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运用状态: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更多的是探讨此类节目的播音技巧、特点和风格问题,而汉语语言学界多对纷繁复杂的广播电视语言立足基础性理论解析和梳理进行宏观论述,少有对一个单一的节目类型的语言运用进行探讨。目前的研究状况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传播学电视学理论的研究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创立促成了电视科教节目地位的迅速飙升,使其成为电视节目类型中一个重要成员,电视研究界也从近些年开始了对电视科教节目的关注。以发表文章为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从1990年到2002年的近150期杂志中,与广播电视科教节目有关的文章不足30篇,2000年之后的文章占了大数。这些文章关注的大多是科技节目的创办宗旨、编排原则、宣传功能、内容选择等,从语言角度进行阐述的凤毛麟角,《电视研究》更少,从1994年到2002年的近100期杂志中,涉及电视科教节目的也不过20多篇,内容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大同小异。两种学术期刊中,重点谈论电视科教节目语言尤其是专题类电视科教节目语言,或对此类节目语言研究具有指导价值的文章大体有如下几篇王丽萍的《谈谈电视教育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倪既新的《潜能・现状・位置――谈谈科普类电视节目》、艾红红的《我国电视中科技传播回顾》。

王丽萍的这篇文章,王文以自己亲身的教育节目创作实践为据,提出电视教育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应体现知识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幽默性。王文的阐述明确把电视科技节目列入了教育节目中进行讨论,对于她归纳的四个特性,除了艺术性外,其他均对电视科教节目语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此类节目语言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章还有宋家玲的《科学与纪录――关于科教片创作的一些思考》。这篇文章主要从科教片分类的角度出发,对科教片的题材特性,科学思维与故事叙述,科教片的表现手段和手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提到,采用声画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和阐释,在科教片的表现领域里常常大有用武之地。

专门著作方面,谭树慰有《电视科普节目制作》一书。书中指出,电视科普节目解说词有深化主题、补充事实、加强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转场的作用。电视科普节目中“画面是第一位的,解说是第二位的,而两者既是独立又是相辅相成的。“谭树慰总结解说词的开头有平铺直叙、直接点题、提问式和比喻式四种形式,解说词的结尾的撰写则分为见好就收、描述式、号召式和前后相呼应等方式,解说词主题部分的撰写一般采用的形式有叙述、对话、自述、第一人称、小品创作等。另外,孔德明教授的《电视文体写作》和王东河、王朝东的《电视写作》也都对电视科教节目语言的创作进行了精辟和详尽的论述。

以上这些文章和著述都为电视科教节目语言的研究铺就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石,但只是节目语言特点研究的一个视角。这些研究成果是在新闻传播学和电视学理论背景下,对这类节目的语言创作提出的要求。

二、立足播音主持理论的研究

从播音主持角度研究广播电视语言的著作很多,但专门探讨科教节目的语言使用尤其是专题类科教节目语言使用特点的著述并不多见,倒是有不少零落的关于语言应用的论述散见在各种播音主持著作中。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就是其中一本,该书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认为电视记录片解说的表达特性表现为生活化、丰富性和多重性。解说语言朴实自然流畅。从表达方面看“不刻板,少雕琢,不夸张,较自如”。在表达技巧上。“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使用不同方式、手段创作的不同形态的片子,或一部片子中对解说有不同的需要,往往要求解说具有讲解、朗诵、播读和说的不同语言样式,叙述、议论、抒情、描绘的不同语体以及不同人称的身份感和语气。”《中国播音学》认为,在电视科教节目解说中,画面与解说是互补的。它的表达样式为“讲解型”,表达用声平缓、语言稳实、质朴,不宜太扬、太飘、太快,要耐心,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有兴趣。

应天常以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风格为例,认为电视节目解说尤其是科教节目解说应渗透动人的诗情、采用跌宕起伏的语势、包孕丰富的气音。应天常对于他认为的电视解说的“阶段性成功超越”解释为“运用特定的气音用声方式,把几页静态的书面解说词融于充满诗意和动感的画面,在连绵不断,潺潺流动的语流中,突破标点、突破常规”。

此外,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2月版),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2月版),陆锡初《主持人节目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8月版),俞虹《节目主持通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吴郁《节目主持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版)等,也从播音主持角度对电视专题节目或者电视科教节目的语言尤其是播音和主持语言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播音与主持研究界的这些成果有力地填补了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的部分空白,并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研究视角,但播音主持更注重操作性,它研究成果更多的也是体现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播音的声音再创造上,即改进播音主持实践,提高播音主持能力上。

三、立足语言本体理论的研究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广播学院的部分教师即开始着手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运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较早的如施旗的《广播电视语言》、牛印文的《广播电视语言应用》等。这些书论述了各种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及播音的语言特点,其中认为科普节目的共性特点表现为用通俗的、形象感强的语言来表述科学概念,把科学知识讲得明白易懂。在此之后林兴仁的《实用广播语体学》第一次对广播语体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把广播语体分为四个层次五个大类,广播地方方言分语体、广播时 代特征分语体、广播交际领域分语体、广播体裁分语体、广播表现风格分语体。其中林兴仁在广播交际领域分语体中提到广播通俗科学语体,他认为,广播通俗科学语体“常常把科学材料加以形象化、情节化,以活泼、生动的方式表达科学的知识原理。在词语方面。少用专门术语,允许以日常同义的口语词替代,不能替代的,则加以浅显的解释或插说。句式比较灵活,多用简明扼要的短句,不像专门科学语体那样多用长句、复句。广播科学语体经常使用叠音词、象声词、叹词、语气词和儿化词。广播通俗科学语体较多地吸收了艺术语体的特点,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对拟人手法的运用。广播通俗科学语体还大量地借用艺术语体的体裁形式,形成科学相声、科学散文、科学诗、科学快板、科学故事等形式。”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6)

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研究开始起步

电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媒介,它在我国内地广泛普及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实践对于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时期开始体现出来,这个阶段有关电视和电视新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出版的一些论著把主要篇幅用于介绍基础性的知识,如叶家铮的《电视传播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该书主要章节包括:电视具有大众传播的共性,电视传播的特性,电视观众的“角色”心理,电视节目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元,电视节目编排的艺术,电视传播优势,防止耗损排除噪音提高传播效益,努力缩短电视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等。从其篇章结构中人们不难感觉到,这部论著更强调向读者传递电视的有关常识,帮助人们理解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

1986年10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北京成立,该学会成立后确立的一项重点课题,便是编纂《中国广播电视学》,1990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阎玉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学》。该书力求从理论上阐述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注重在科学性、学术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实践性上突出特色。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自律维权部主任赵德全后来撰文高度评价此书:“从内容上看,该书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既有传播者研究,又有受众研究……可以说,《中国广播电视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广播电视学的理论专著,是广播电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之作。”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还有许多,北京广播学院有关系所主编的第一代原创性广播电视教材于1986年推出,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辞典也在1989年问世,由北京广播学院、广电部政研室主编的首卷《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年版)于1987年出版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在分析我国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时,曾将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1949年前为“缓慢起步”阶段,而1949―1978年则是“曲折前进”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恢复成长”阶段。①其实,按照赵玉明教授列举的相关数据和事实,广播电视学作为独立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被社会认可的,而且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学基础及应用理论类论著均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版的。此外,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的主要阵地《现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声屏世界》等广播电视学术期刊的创刊时间均在改革开放以后。根据这些实际情形,笔者认为将这一时期定为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应该更为确切。

20世纪90年代:电视新闻研究初步成熟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内地电视新闻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在这个阶段,国内开始出现一批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意识进行细分的学者,这些研究者的工作促使电视新闻研究从基础性知识介绍逐渐进展到专业化的理论体系建构层面。

暨南大学黄匡宇教授专注于研究电视新闻,尤其钟情于电视新闻语言,其第一部专著《电视新闻学》199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在我国内地率先将语言符号学引入电视学,设计出“语言符号叙述达义、非语言符号证实表意”的电视语言“双主体”结构理论。《电视新闻学》被《中国新闻年鉴》1991年版介绍为“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学术专著”。十年后,黄匡宇教授的又一力作《电视新闻语言学》推出,在此书中他对电视新闻语言符号构成系统进行了修正,将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系统分成抽象语言系统和具象语言系统两大类。由此,黄匡宇教授初步构建了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电视传播语言框架与模式。

北京广播学院陆锡初教授则推动了国内节目主持人的研究,其专著《节目主持人概论》除了介绍有关节目主持人的知识性资料外,还论述了主持人的策划创新能力、互动意识与互动主持、采访艺术、点评艺术、有声语言、体态语言、主持能力等方面的学理问题。1998年末,陆锡初教授承担的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研究专项任务――《节目主持艺术通论》一书再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侧重研究了新闻、专题、综艺板块和直播节目主持艺术的规律,对主持艺术的特性、美学内涵、节目策划和采访、评论、语言传播艺术等问题的论述有一定深度。播音是电视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认为,1994年10月,《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播音学》不仅明确了本身的学科定位,而且在理论、方法、指导思想和实践性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起点,初步建立起了中国播音学理论的严整体系。

在这个阶段,研究电视新闻的研究生论文也层出不穷,其中复旦大学陆晔博士的学位论文《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1994年答辩,199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就对新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勾勒,对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和现实矛盾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

21世纪初叶:电视新闻研究深入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内地电视新闻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学术研究走向深入,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学术研究更加深入细化,许多学术成果尤其是专著朝着“开口小、求深度”的方向发展。

北京广播学院叶子(叶凤英)所著的《电视新闻节目研究》,2004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对各类新闻性节目,各类新闻题材报道、创作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探讨,既有国内优秀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实例,又有国外电视新闻节目的参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特点,使该书既有扎实、系统的理论框架,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雷跃捷、张彩主编的《电视新闻频道研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该书对美、英、日三国的电视新闻频道及中国台湾、香港、福建等地的电视新闻频道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涉及了各家新闻频道开办的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结构、经费来源、频道特点、节目编排手法等内容。吴乐B、唐泽的《解构深度――中外电视调查性报道研究》,2007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起源及发展,亚洲的电视调查性报道,英美澳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外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等,其中突出分析了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等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并对我国电视调查性节目发展中遇到的阻力、电视调查性栏目如何参与重大突发事故报道、调查内容的创新和调查方式的探索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水仙的《电视新闻语体研究》把电视新闻语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语体系统明确地提出来,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研究。根据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主要从文本和有声语言表达两个部分,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望与建议:专业化与协作促进繁荣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实践活动蓬勃发展,我国内地电视新闻教育事业也迅速兴起。2002年,中国教育在线网上提供的“开设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名单”上只有36所高校,而2008年我国内地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剧增到132所,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壮大。如此局面,为我国内地电视新闻研究“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条件,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值得期待。

从过去的发展历程来看,学术研究的专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最初全面研究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逐步进展到对于节目、语言、频道等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学术研究的切入点迅速缩小,使得学术研究的深度得以不断提升。这是符合学术研究发展规律的事情,在今后我国内地的电视新闻研究活动中值得继续发扬,大而无当的“概述”、“导论”等理应逐步退出学术研究舞台,深刻阐释具体问题、有独特创见的论著应该大量涌现。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7)

2004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需要媒体人塑造全球化的国际化形象,这就对传统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在以培养与国际信息时代接轨的传媒人才为目标的指向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决定在传播学科的特定课程中逐步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分析“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展开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可行性的研究,并探索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

一、“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广播电视史”传统教学模式即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教材知识点零散

“广播电视史”是一门以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W生为教学对象,以世界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的专业课程。由于学生刚结束第一学年“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加之课程的课时有限,“广播电视史”课程的教授重点集中在外国广播电视发展史部分。国内关于外国广播电视史的可选专业教材不多,一般把广播电视体制与广播电视节目独立成章,有的则主要以国别史的形式介绍。可见,各类教材虽各有所长,但与广播电视史的教学体系难以匹配。

2.教学案例陈旧

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缜密严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实践学科,信息替换率高,而中文教材的案例更新速度迟缓,涵盖内容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学生产生课程学习和理论实践的疏离感,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一些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经常感觉所学知识还没毕业已经落伍,正是这个原因。

当课本案例还在歌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媒介的兼并事件,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境时,当前的广电发展已是另一番景象:

①以Netflix为代表的网络流媒体在2013年就以旗舰剧《纸牌屋》、黑暗青春剧《铁杉树林》、黑色幽默剧《女子监狱》占领“年轻的战场”,随后推出的《马男波杰克》(2014)、纪录片《主厨的餐桌》(2015)、《制造杀人犯》(2015)都彰显出网络流媒体高品质的剧情节目制作水平;

②传统的情景喜剧、真人秀进入疲态,2015年美国广播电视媒体一片恐慌,他们在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艾美奖的提名颁奖中联合敌对Netflix的电视剧,采取抱团取暖的作战方针,如DC+CBS+CW电视网2016年推出《女超人》和《闪电侠》的交叉剧;

③在这样的年代,部分电视制作人绞尽脑汁创造全新的电视剧类型,例如根据O.J.辛普森案件改编的系列电视剧《美国罪案故事》(FX),纪录型新连续剧《纽约灾星》(HBO)。

新的媒介发展状况往往国内媒体还未关注,只能依靠接触英文原版新闻材料,浏览国外新闻网站才能获取。

二、“广播电视史”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课程设置

相对于“传播学”、“新闻学概论”等理论较强的基础专业课程,“广播电视史”课程教学关注的是广播电视产业的历史概览,要求学生掌握令广播和电视成为主导性传播样式的事件、人物、节目和企业,跟进技术的新进展,了解包括播客、网页等在内的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社会、经济等层面的复杂影响,在YouTube、Podcast、iPhone等新型传播模式到来之际亲历广播电视的革命性改变。课程的内容主要是熟悉各国广播电视制度,分析广播电视案例,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业历史与前沿。因此,“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双语教学较少涉及专业词汇,英语作为辅助语言工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英语材料的阅读提高英语能力,为下一阶段培养国家化的新闻人打基础。

2.师资条件

“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精通传播学专业知识;其次,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表达水平。担任“广播电视史”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具有交叉学术背景(英语、传播学双学科背景),或者是英语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3.学生外语水平

“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开设对象是四年制本科大二第一学年的学生。对于经历高考的历练又即将面对英语四级的学生来说,“广播电视史”的双语教学正是增强自身英语能力,提高外语运用水平,把十几年的英语科目学习融入提高专业素养中的好机会。

三、“广播电视史”课程的双语授课方式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的讲解语言采用中文;二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师的讲解语言采用中文与英文相结合;三是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英文讲解。“广播电视史”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还应该看实际教学情况。

1.教材的选取

在教材选择上,“广播电视史”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的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史,同时会介绍其他国家的广播电视发展,英文原版书几乎都是把美、英两国的广播电视史独立编写成本,如Routledge出版Andrew Crisell撰写的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Second Edition),该书主要论述英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而Focal Press出版Robert L. Hilliard和Michael C. Keith撰写的The Broadcast Century and Beyond (Fifth Edition)是按年份编写的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从书本对学生的实用角度出发,教学内容涵盖两本书的内容,又不局限于两者,所以要求学生参考中文教材的内容阅读两本外文原版书。

2.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学习

在“广播电视史”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预习次日所教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以全英文的方式出现,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英文信息的反复记忆理解,另一方面在课件上精炼课程内容关键词,强化教学效果,督促学生课后利用关键词回忆课程内容,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标题超链接信息,一节课课件讲述的内容有限,可以把在国外网站上搜索到的相关新闻标题呈现在课件中,通过导语的介绍鼓励学生课后细节化阅读新闻案例,培养学生信息搜索能力。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它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新闻传播学科的双语教学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课程的教学目标、师资特色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摸索出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广播电视史”为起点,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Andrew Crisell.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of British Broadcasting[M]. London: Routledge,1997.

[2]Robert L. Hilliard and Michael C. Keith. The Broadcast Century and Beyond[M]. Netherlands: Elsevier,2010.

[3]Gary R. Edgerto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Television[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4]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陆生.走进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8)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成立4年后在江苏召开首次全国广播电视研讨会,对目前广电理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后主要进行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获得各种经验和成果都在会议中作了详细的总结,并对日后如何推动广播电视理论的发展给出意见和策略。会议中还对改进理论研究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是从个体研究发展到群体研究等问题。此外,会议中还讨论的了1992年到1995年3年间,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理论发展计划,最终形成《全国广播电视研究工作会议纪要》。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在此次会议之后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成果。其中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广播具有的性质、特点、工作规律等进行分析;在决策管理上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等进行讨论。

在广播电视成立后,对于广播电视具有的功能和属性也多了不同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认识在起初的几年内一直认为是政府的喉舌,对它具有的经济效益和属性认识不足。尤其在1992年10月,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广播电视列为我国第三大产业,明确指出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创建具有活力的第三产业。广播电视领域认识到自我发展的机制后以及认识的逐渐深入,使得广播电视行业掀起了对产业属性、经济功能研究的热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理论刊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此前后陆续发表了《市场经济与广播电视改革》(1993年第1期)、《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产业化趋势》(1994年第1期)等文章,并从产业层面和市场角度提出如何进行广播电视改革,以及广播电视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推向市场等给出自己的意见。1994年10月,在山东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进行了第三届学术年会,对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存在的不好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1996年10月,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东省广播电视学会、广东电合举办的“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出现了较多独特的、不错的想法。有的同志明确表明:广播电视既是宣传工具,也是传播产业。历经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人们不断加深对广播电视产业的认识,为中国特殊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理论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

2创建新时期广播电视理论体系

2.1秉承“水准高、格调高、质量强”的办刊原则以及“严谨、务实、创新”的办刊风格秉承“水准高、格调高、质量强”的办刊原则与坚持“严谨、务实、创新”的办刊风格,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其中前者是要求和目标,后面是办刊的策略。

2.2实时注意广播电视发展的难点、重点、热点,配合总局中心工作实时注意广播电视发展的难点、重点、热点等问题,并坚持与广电总局的积极配合,广播电视在发展中遇到难点、重点、热点等问题也正是广电总局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广电总局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对广播电视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热点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将现有的实际情况与理论密切的结合,注意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重点、热点,才能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才能保持刊物的青春活力。

2.3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尊重劳动与创造期刊的创办努力为读者服务,在创办期刊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的宗旨。刊物是连接作者和作者间的桥梁,因此它要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服务于作者,服务于读者。众所周知,刊物服务的对象是读者,而读者也是刊物的资金供应者,刊物只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就有发展的空间。而刊物的创作者作者,也是刊物服务的对象。对于每一份读者来搞,我们都会秉承高度认真的态度,即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创作的尊重。

2.4主动融合做事与做学问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而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创办的期刊也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办刊中,我们既要做好学问,也要做好我们的主业,此外还要做好经营的副业,努力将做事和做学问融合在一起。在创办期刊中要不断的做学问,以此增加办刊的水平,提升刊物的水平,并且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刊物形象,和以此为基础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而增加期刊的影响,这样才能提升期刊的经济利益,将刊物的发展推向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加固刊物存在的社会地位,实现期刊长久有效的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9)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不仅兼有广播电视的诸多功能,例如传递信息迅速及时、声画同步等,还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大、海量存储及全球传播等独特优势。凭借这些优势,网络在与广播电视争夺受众的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广播)电视传媒“老大”的地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其既有的传播理念与节目形态。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在竞争中既相互融合又渗透发展,已成为电子媒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网络的崛起为广播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把以广播电视历史进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广播电视史学置于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一系列新的视野亟待开启。

一、网络媒体使广播电视史学研究领域“扩容”

在网络传播出现前,“广播电视”的概念被界定为“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播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编制的声音或音像节目转换成电子信号,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等方式公开传播,人们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接收装置收听、收看。”①

现在,随着各网站(而不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声音与图像以网络传输、以网络计算机接收这种新手段的加入,广播电视传播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元素,过去较为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如今变得交叉混杂,“广播电视”的原有概念限定也因此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广播电视在网络空间的扩张,必然引起相应的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网络传播出现后,许多电台和电视台为求未来生存计,纷纷开办了网上广播或电视。与此同时一些非广播电视媒体网站也在积极开辟网上音乐广播、网上电视等传播业务。截止到目前,有些电台、电视台网站已发展成为用户点击率极高的知名站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网站等)。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国就有近100家广播电台、60家电视台和25家有线电视台、10家卫视台上网。②借助这些网站,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即时浏览或互动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问,广播上网,还叫广播吗?我们同样需要追问的是,电视上网,还叫电视吗?

有观点认为,确立一种传媒是否叫做“广播”,需依据早期广播所确立的媒介特征而定,如点对面的传播形态,平民化的传播媒介等,而目前的所谓“互动式广播则基本上属于乌托邦,实际上互动不起来”,因为网络传播者仍然把着传播工具主动的一头,控制着受众的反馈,最终结果还是由他们把经过过滤的内容传播出去。③因此,这种观点强调,目前的网上广播依然属于广播的范畴。也有人对此持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反对将网络广播电视称作广播电视,而干脆把网上广播电视与其他商业、政府网站统称为“网络媒体”、“新媒体”或“第四媒体”。这一争论目前仍莫衷一是,在此暂且置之不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广播电视却肯定是要与网络联手走媒介融合之路。据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电视的主要模式将是由单向电视转变为“网络传播交互电视”,而新世纪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也将主要在网上进行。④

如果说网上广播电视可以不再归属“广播电视”范畴,那么广播电视的另一未来存在形态——“交互电视”(或称互动电视)是否该划归此类?——电视依然是过去的电视,无需电脑、调制解调器或电话线路;惟一需要的是一个数字或模拟的机顶盒,一个遥控器或无线的键盘。利用以上设备的转换和接入,观众即可通过电视机浏览因特网,参加社区和全球“闲聊”,接收电子邮件——刚刚卸任的香港卫视执行主席Gareth张认为,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急速发展,电视能比电脑更好地进行因特网运作,尤其是在电脑还不多的地区。因为“因特网没有内在的因素非要求用电脑才能上网”⑤。目前,这项技术已被攻克,“交互电视”已在欧美发达地区的家庭出现,并将很快推及全球。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受网络影响,恐怕以后的广播电视都将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原来意义上的纯粹单向传播的广播电视将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史研究者如果只拘泥于传统的媒体研究领域,而拒绝拓宽关注视野,势必使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超前于理论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不久的将来,恐怕还将陷于“领地缩小”甚或“家园失落”的尴尬境地。

目前,已有人在研究“新媒体电视”、“网上广播”、“网络广播的数字化生存”、“交互电视”等课题,“广播电视史”研究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扩容”,是否应该把网络广播电视包括在未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答案应当是肯定的。理由是,虽然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广播电视传播加入网络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但就目前状况看,网上广播、电视和电视的网络化传播依然具有明显的广播电视属性,依附于原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展;而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也大多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分支机构,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拥有自己的特殊称谓。况且,受网络影响,广播电视的节目栏目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与广播电视已成水融的发展态势。若硬要人为地把二者区分,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这一点,本文在后面还要论及,此处暂不赘述。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广播电视毕竟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单向发送的广播电视。它最终必将独立出去,并具备自己鲜明的媒体特征,“新”、“旧”媒体甚至还将面临再次的分化与整合。到那时,网络媒体的名称与所属范畴如何确立,则需另当别论了,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把年轻的网络广播电视纳入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避免就事论事、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等缺陷;还可通过这种综合的立体考察,从中发现媒体交替过程中彼此相互借鉴与影响、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对于广播电视的历史研究而言,可谓有多利而无一弊。

[page_break]

二、网络技术为广播电视史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术研究工作。只要拥有一网计算机,研究者不仅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各种网上搜索,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跨馆际、跨国界的网上文字与图像阅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的双向传播功能,已为以计量化方法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

在网络传播中,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主动寻求和传播信息的用户。也即是说,每一个用户都同时担当着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双重角色。“电脑的显示器与电视大同小异(外型看起来就是一个‘电幕’),但当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可以举出Internet与以电视(传统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众多差别,但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传播模式的根本差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信息传播中的‘发送者’转变为‘接收者’”。⑥可以说,无论是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者,还是对其历史的研究者而言,没有哪一种理论,也没有哪一种号召会比网络更能活生生地展现“受众就是上帝”这一观念。网络传播使“受众”主体和传者主体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受这种观念影响,有的电台和电视台已开始自觉地把“受众”参与传播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受众与媒体的沟通与互动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2000年4月,为纪念其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开播7周年,也为增进节目制作人员与观众的交流,征询观众对这个节目的意见与希望,电视台与网站联袂出手,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演播室的交流与网上直播的交流汇聚一起,为实现其“将沟通进行到底”的初衷开辟了新的渠道。另一个大型谈话节目《对话》,也通过网络反馈,挑选现场参与观众。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这种受众参与和对传播效果的重视还会随网络的发展而加强。相应地,广播电视的受众研究与传播效果研究也必将被提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纳入广播电视史的研究视野。

回顾新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史学研究,多偏重于从社会政治的视角,考察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注重的是在时间流程中,描述某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致情形。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即受众反馈情况却往往涉及较少。如此治史,自然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我们知道,由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直到新时期以前,广播电视史研究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学科规范和学术方法较为含混的状态;(撇开民国时期尚未成型的史学研究不谈,)解放以来,国家逐步走向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控制时期,广播电视业本身的多种功能逐步被简化为单纯的“党和政府的喉舌”、“阶级斗争的工具”,广播电视传播主要是服从于中央的各项部署,对于传播效果和受众的需求则较少顾及。在这种以实现“上情下达”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面前,受众的实际需求当然不会成为广播电视传播者追逐的最高目标。因此,改革开放以前,广电传媒有数的几次受众调查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受众来信与来电往往成为检验节目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因此,对传播效果的科学考察和对受众的反馈研究自然难以进入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者的视野,从而导致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史学“传统”:当牵扯到具体的节目栏目沿革、受众反映、社会影响等问题时,往往语焉不详。

当然,中华民族重总体、宏观的思维特点,重集体、轻个人的文化传统等,无疑也是导致这种史学传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联手发展,为以计量化方式进行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所谓计量化,即自觉、系统地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理论方法进行历史的描述、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新时期以来,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发展迅速,但由于这是一门专业性强、耗资巨大的事业,所以一般仍局限于个别高校和某些专门的舆论调查机构。而在网络形成后,这种调查活动将变得轻松易得;各网站可通过在网上的调查问卷,或统计用户点击率,判断节目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还可通过设置用户联系信箱、BBS(公告栏)获知用户的真实感受;当然也可根据用户的反映及时调整节目栏目,以适应他们的欣赏口味。而受众的有效参与,也成为广播电视发展链条中一个必经环节,为以受众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数据和资料。目前,许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栏目调整,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受众调查中的分析得出的收听收视率情况进行的。试想,若从节目接受者的视角,回溯中国广播电视80年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是否会发现历史的另一半面孔呢?比如,研究广播在中国诞生时受众的反应,统治时期广播承担的社会角色,或者解放后计划经济体制下附着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广播电视存在形态及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和“以史鉴今”,为探讨广播电视的未来走向提供借鉴。当然,要想对几十年前的受众进行补课式收听收视调查,时过境迁,未免强人所难,也不具可操作性;但作为广播电视史学工作者,注重在这方面做些查漏补缺的工作,收集一些以往的文字记载,在广播电视历史研究中加以有效的重视和运用,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网络传播催生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大历史观”

加拿大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哈罗德·英尼斯指出,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递与储存人类文明的智力形式和有关技术手段,对传播工具的使用创造了人的行为模式与精神状态。计算机互联网不但方便信息传输,而且使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自然地处于一种动态的交互过程中。这种迥然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必然使它的使用者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发生深刻变革。

美籍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扛鼎之作《万历十五年》的中文版后记(1987年版)中,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其所谓大历史观点,“其中包涵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即首先要注重于以长远的眼光,“从技术上角度看历史”(technicalinterpretationofhistory),“凡是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叙事不妨细致,而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既从世界的视角俯看历史,又出入其中,对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证据充分、逻辑严密的条分缕析。也即是说,只有以宏阔的国际视野,登高望远,才可以见微知著,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走向。

受黄先生“大历史”观的启示,笔者不禁想到,我们的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建立一种立体反映广播电视发展全貌的“大历史”观呢?在目前网络“网罗世界”、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这种“大历史观”的生成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所谓广播电视史学的“大历史观”,笔者尝试提出以下3层涵义:

1.完整的广播电视发展史首先就应该是其参与各方“俱在”的历史。所谓“俱在”,至少应当包括传者、受众、信息、媒介等。这一点上文已经述及,此外不再赘述。

2.应当把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孤立地就广播电视论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与其所依托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不同的广播电视存在状态,实际上都反映了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要求。而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演进也总是体现与反映着其动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状况的特点与要求。因此,要考察广播电视的历史发展,就不仅需要从描述、分析广播电视业本身入手,而且也应该把其发展过程置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审视。

3.要有一种国际视野,把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置于世界广播电视的历史格局中加以考察。(本世纪初广播电视的出现,已使世界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较之从前有了突飞猛进。)世纪末互联网络的崛起,更使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世界、互联的世界。只要接通网络,“世界”便扑面而来。过去只能在书中通过文字间接体悟到的西方各国广播电视媒体,现在借助网络传播,都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例如CNN、ABC、CBS、NBC,甚至新近开播的美国互动电视OPENTV等。地球的确越来越像一个村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传播也越来越频繁。表现在中国广播电视界,则是近年来对西方广播电视从内容到形式的学习与借鉴,还有从技术到设备的引进与改造。这就要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的学者,建立一种国际性的大传播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媒体独立发展思路,在开放的世界背景下把握个案。比如,若从世界的眼光,打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我们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方面的工作并非我们原创,而是西方各国已经实践并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汲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加以推广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许多弯路。而站在这样的视角治史的结果,也会更清楚地发现我们的优势与局限,从而使广播电视历史学能够更好地发挥鉴古知今、鉴彼知己的社会功能。

网络媒体还处在童年阶段,它的未来发展也还需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内容,当然也包括学术研究方式及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史学研究。

注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7页。

②闵大洪:《中国网上广播的现状与前瞻》,2000年6月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③刘舜发、陈熙:《中国电视在网络传播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第131页。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十分重视宣传工作。革命年代,邓小平关心和支持广播事业的创办,力争发挥其团结军民、瓦解敌军的政治宣传功能,为革命斗争助力;建设年代,邓小平题词勉励广播事业为国家建设鼓劲;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包括其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为改革开放开道。综观其一生,他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关于广播电视的一系列论述和指示、批示构成了指导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南。时移世易,精华永存。邓小平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对于处在新传播环境下的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发挥好广播电视事业在构筑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广播电视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创办、改革和发展

邓小平认为,“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在贯彻实现领导意图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①后来,他对广播记者曾说:“有些人字写得不好,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让人觉得也不怎么好,一旦印成铅字就不同了,印出来的文章让人看着也觉得写得好了;如果再让你们电台的广播员一念,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更好听,更有分量了。所以,你们不要小看广播,不要轻视自己,广播电台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多广播一些好的稿子。”②

广播具有无远弗届的传播优势,作为不要纸张的报纸,作为党重要的宣传工具,历来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尽管处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1946年初,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和时任军区司令员的一致认为,办广播电台是件好事,很重要,要抓紧办好,并及时指示解决好编播干部缺乏的关键问题,最终促成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1947年3月下旬,军大举进犯延安时,邯郸台成功接替陕北台的播音重任,从而粉碎了妄图掐断人民喉舌的阴谋,打消了外界的重重疑虑。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出人意料地批示拨旧币60亿元用作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新房建筑费,以改善西南台艰苦的工作环境。1951年,邓小平为西南台题词:“人民的广播事业,是传播政策、教育人民和同敌人斗争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一年来,在这一方面工作的同志们是尽到责任的,尚望继续努力,为更高度的发挥它的作用而努力!”③邓小平的题词不仅阐明了人民广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给西南台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

1951年邓小平为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一周年题词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认为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④1979年,邓小平指出:“从美国购买通讯卫星,应以彩色电视广播为主,覆盖全国为准。要普及电化教育,加速培养人才。”⑤随着电视大学在全国的蓬勃兴起,年轻的电视才拥有了大批观众,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先后确立了“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事业规模迅速扩大,电视一举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播媒介。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在改革的热潮中“中国电视新闻的播出总量和栏目设置达到了世界级水平”,⑥当时创办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知名电视栏目,至今引领中国电视新闻的潮流。

二、明确广播电视宣传任务,形成办好广播电视的指导方针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宣传工作须臾不可少。邓小平不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更有可贵的实践。1926年6月,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在该校《党员批评计划案》“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上,他写下“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⑦这一自我评价,在他《赤光》杂志、《红星报》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印证。在千里挺进大别山之时,邓小平明确提出“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宣传口号及所做的其他宣传工作,对创建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期间,邓小平按照的要求,能全方位地提供黄维兵团被困的狼狈处境,供撰写口语广播稿参考,利用广播来分化瓦解敌军,则显示他对宣传工作驾轻就熟的本领。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正确的新闻宣传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适应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要求”。⑧但“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⑨“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⑩邓小平这一明确的指示同样也昭示了广播电视在新时期的宣传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思想。

三、发挥广播电视多种功能,拓展广播电视服务范围

战争年代,广播不仅具有分化瓦解敌军的政治宣传功能,还具有为本军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1947年7月,邓小平在陕北台和邯郸台视察时提出:“部队过(黄)河后……希望你们的新闻和记录新闻,要注意适应部队的需要。希望你们办个对部队广播节目,我们这支野战军的战士差不多都是晋冀鲁豫的子弟兵,希望你们把家乡的好消息告诉他们。”邓小平的这一提法,本质上在讲广播应贴近受众、贴近现实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广播的业务空间,发挥其多方面功能。后来邓小平又指出,“领导同志和办报的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又是对上述新闻思想的进一步延展,同时也是“三贴近”原则的一个重要源头。

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站在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来考察新闻媒体的功能与作用。1965年9月,邓小平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办20周年(这是当时确定的纪念日,1980年以后将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改为1940年12月30日,沿用至今)题词:“高举思想红旗,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服务。”在当时大讲阶级斗争的背景下,邓小平在题词中把广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放在为社会主义革命服务的前面,或许反映了他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

1965年邓小平为广播事业题词

1992年10月21日,邓小平肯定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专门谈经济,开办得及时。《经济信息联播》的时间虽不长,仅有30分钟,但每期的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信息量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将会起到积极作用”。邓小平的这一谈话,精辟地论述了电视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宣传,服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命题,而“这一问题当时正是电视改革的关键问题”。在此之后,全国各电视台所开办的经济节目越办越好。

作为大众传播事业,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承担着传播新闻、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使命,还具有提供服务、文化娱乐的社会功能。邓小平一直强调,“力求把最好的精神粮食贡献给人民”,因此,改革开放初期,他力排众议,使得许多优秀文艺节目走出禁锢,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国传播。1978年2月初,邓小平在成都市观看川剧优秀传统折子戏《拷红》《迎贤店》《评雪辨踪》后表示:有些剧目可以对观众演,也可以上电视。得益于邓小平的支持,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最早突破束缚,在广播电视中播出了川剧中一批优秀传统折子戏。同样,1978年春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赞美知识分子的话剧《丹心谱》,邓小平看了电视转播后说,这个戏是个好戏,才使得这出戏及其创作者转“危”为安。邓小平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谈话和指示,对恢复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作、增强文艺工作者的创造自信和活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强调文风问题不可忽视

邓小平对新闻工作有独到、深刻的见解,相关论述着墨不多,但含义深刻。并且,邓小平善于从大局出发,结合新闻传播规律,对广播电视记者的工作予以指导。1978年11月27日,邓小平以副总理的身份接见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Robert・Novak),其间谈到了对和思想的评价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准备返回台里发稿时,邓小平又要求记者在广播稿里再加上一句“我们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善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思想”。其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严谨态度可见一斑。同样,1985年的一天,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外宾谈及问题时,讲到不少以往的公开报道中没有的内容。对于如何报道此事,邓小平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说:“你们是‘自方记者’,是代表我们国家说话的,你们广播了,就表明是中国政府的意向,就让人民觉得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样的内容处理起来一定要慎重啊!”邓小平这一谈话,充分尊重新闻宣传规律,又界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地位与功能,明确了广播电视工作者展开广播电视宣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作为卓越的思想家和宣传家,邓小平的讲话、谈话以及著作,都体现着他质朴厚重、文字简达、新鲜有力的文风。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2012年,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可以说是对邓小平关于广播电视宣传文风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五、尊重广播电视工作者社会地位,给予亲切关怀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后来,他又强调“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正是在邓小平的关怀下,才恢复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作风。除此之外,邓小平还强调,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思想工作者是“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

邓小平对广播电视工作者非常尊重,在一些场合,他总是能愉快地应允记者们提出合影留念的请求。尤其是1989年11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时,当众宣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在这历史时刻,在场记者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和邓小平合影留念,他随即爽快地答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位女记者分别站在邓小平左右,其中一位女记者由衷感叹“像搀扶自家老人一样搀扶着邓小平的左胳膊”。邓小平对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关心和指导,也会深入到具体问题层面。1983年,邓小平专门针对广播站普通知青李武强留学归国却遭到冷遇,多次反映情况却未能如愿一事作出批示,不仅促使其个人问题得以解决,也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8年邓小平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签名留念

六、以广播电视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改革开放

1978年6月5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广播协会代表团团长坂本朝一时发表简短的广播讲话,既表达了世代友好的愿望,又不失时机地表达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日本的帮助的意向。1979年11月,邓小平为中日两国首次合作拍摄的电视剧《望乡之星》题写片名,这也是邓小平唯一一次给电视剧题写片名。一封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日本来信称,“邓副总理亲自为日中合拍的电视片《望乡之星》题字,说明中国为了加强人民之间的友谊对这部片子的重视”。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主持人华莱士(Mike Wallace)电视专访。此后,邓小平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领导人的全新形象,加深了美国人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处在承上启下的历史转折期,邓小平既继承了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因应时展实际,形成邓小平新闻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邓小平虽然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相关直接论述和指示并不是很多,但他所留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邓小平,要思考、研究、实践并弘扬他对广播电视所倾注的关怀和指导,进一步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与发展,并在践行伟大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有所作为。

注 释

①⑨⑩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页、第28页、第28页、第32页、第1页。

⑦蒋永清 《邓小平一个鲜为人知的自我评价》,载2014年6月30日《北京日报》,第19版。

②⑤年鉴编辑部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邓小平同志与广播电视(续)》,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5年第1版,第41页、第40页、第41页。

③赵玉明 《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67页、第71页、第7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08页、第295页。

⑥雷跃捷 哈艳秋 《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0页、第195页。

⑧童兵 《全党要高度重视笔杆子工作――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理论要点及其评价》,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年鉴编辑部 《邓小平同志与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7年第1版,第294页。

刘春秀 《、邓小平和与党的新闻工作》,载《新闻三昧》2001年第7期。

赵玉明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80页。

于广华 《中央电视台大事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82页。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64-02

广播电视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的福,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的祸。”当前,我国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方针和管理体制仍然是“四级办”,即“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县级广播电视台是“四级办”的产物,它自创办至今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发展的一日千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政府的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可谓为内外夹击,危机四伏。

一、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外患与内忧”

外部压力的表现一是观念的挑战。时过境迁,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四级办”越来越不适应于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舆论压力如“重复建设论”、“机构臃肿论”、“不合理论”、“无序竞争论”等一片反对声,真是“四面楚歌”“山雨欲来风满楼”。二是政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各省公共频道的开播和县级电视频道的取消。根据【1999】82号文件精神,“在县级广播电视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从中空出一定时间段供县级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和专题,但仍保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台号、呼号,机构不取消”。大多数省份都在2002年7月1日准时开通了公共频道[1]。这样一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利益在中国媒介产业改革过程中已经基本被忽略,甚至其所肩负的重要职能即意识形态功能也已经被柔化,县级台从此改为以转播中央、省和市级电视台的节目为主的播出格局。职能的转变给县级广播电视台带来了一场历史性变革,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内部弊端的主要表现有:1.宣传质量不高。(1)是宣传比重失调,其直接表现是会议新闻太多,领导活动新闻过滥,重“上”轻“下”,造成群众不愿看(听),失去了一批受众,有损媒体形象。(2)是报道题材失衡,即重生产报道,轻生活报道。“生产报道”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指导性,新闻价值不高,不受群众欢迎。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性新闻在县级台却寥寥无几。(3)是由于采访难、取材难、报道难、处境难,造成舆论监督无为,降低了县级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信。(4)是社会新闻匮乏,居高临下式的向受众“谈经论道”的报道方式多于对普通人喜怒哀乐、老百姓吃喝拉撒睡等平民生活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关注,不能满足受众获取广泛信息的需求。(5)是大多数县级台都没有天天播新闻,每周3~4档的新闻节目设置常使新闻变旧闻,新闻时效性差。报道也是蜓蜓点水,新闻作品质量不高,,缺乏深度。2.管理体制不顺。产权不清,责、权、利不明,管理松散,甚至断裂。3.技术设备落后,传输网络狭小。很多县级台的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都是“带病”。传输网络也仅局限于县城,乡镇的有线电视网络也仅局限于乡镇范围,广播电视覆盖率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需求。四、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素质低。由于历史原因,县级广播电视台从事采、编、播和发射、传输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从原来的县广播站转移过来的,有的是从乡镇广播站抽调上来的,有的是复员军人安置的,有的是通过关系塞进来的下岗人员。县级台基本上没有科班出身的人员,一些半专业人员是从各种成人教育取得学历者,其质量明显低于专业人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专业培训,对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绝大部分没有理论知识,大部分人的具体业务知识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取得的,这些人员基本上处在一个专业技术老化的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批年轻的有生力量进入县级广播电视台,改变了县级台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但是许多人虽然有大学文凭,专业却对不上口,一切得从头学起。总体来说,人员知识结构层次低,队伍良莠不齐,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突出问题。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县级广播电视台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广播电视市场中始终处于劣势。

二、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机遇与条件

“危机”,有“危”就有“机”。中国有古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西方也有一句谚语:“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他便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1.2006年7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如春风化雨,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希望。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配套资金,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的一项惠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而实施完成“村村通”工作任务的主体是县级广播电视部门。7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调了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职能,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任务对县级广播电视台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好机遇。据资料统计,我国有县级行政区2861个(不含港、澳、台),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有9.4亿人口居住在区市县,52%的GDP来自市县,足可见县在国家的地位和作用[1]。然而我们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城市受众对信息时代来临的狂欢,一边却是农村受众信息缺乏、信息失衡的落寞。而以农村、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是其他新闻传媒的终端,它的地方性、知识性、服务性、边缘性、唯一性和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性决定了它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县级广播电视台置身于县城,最接近基层,最贴近农村、农民,最容易走近受众,最容易接近新闻现场,最能感受目标受众的心理和要求,最能面对和感受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有着其它媒体特别是上级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特色凸现,受众又具有地域亲和力和熟知亲和力倾向,新闻地域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对农民来说,农副产品的价格远比记者向美国总统布什“扔鞋”、卡扎菲的去向来得重要,村务公开要比赖昌星被遣送回国更受关注。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乡风习俗,无论是民主文明,还是和谐进步,都离不开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和强力推进。

3.公共频道的推出对县级台既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展现地方台魅力的机会。公共频道为县级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论媒体的大小,级别的高低,载体的不同,大家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在一个频道播出,机会均等,平等交流,公平竞争,可以各显神通,尽情展示各台的特色和水平。这为扩大地方宣传、展示地方形象、提升地方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搭建了更大更高水平的舞台。

4.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打开了突破口。这为作为“大文化”一部分的县级广播电视台突破自身束缚实现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同时,县级广播电视台是中央、省、市媒体向下延伸扩散的最终载体,是受众接受信息的最后一道关口,这种地域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县级台是我国广播电视有效传播最重要的环节,也决定了县级台生存机会的无限性和存在价值的必要性。(1)贴近性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源泉。据调查,在美国平均每天有67﹪的成年人收看地方新闻,而收看全国性电视新闻的人只有49﹪[2]。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有国情,县有县情,人总是先关注跟自己有关或相近的事情,当地观众最热心关注的除了国家大政方针之外,往往喜欢关心发生在本县的各种新人新事,处于新闻事件发生源头的县级广播电视台与受众同一天地,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血肉联系,具有大台难以具备的接近性。(2)受众和传输网络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与发站的基础。受众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支点[3]。而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通过其重要载体来体现。这种载体就是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在四级办电视的方针指导下,截止1997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发展到2000多个,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到目前,我国有线电视入网观众达6000多万户,约2亿人[4]。据有关专家估计,到目前,我国有线电视入网观众超过1亿户,约3亿人,而且这些有线电视用户大多在农村,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有线电视发展越来越快,农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成为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基础。(3)县级党委、政府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靠山。一个拥有数十万乃至百多万人口的区域政治经济板块,在客观上是需要一种地域性的媒体为其服务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是县级政府唯一的宣传工具,是当地党和政府的“喉舌”。总之,县级广播电视台是多级媒体用户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广电信息覆盖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广播电视市场的“守门员”。在推进中国城镇化,推动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信息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主要服务于农村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只要认清形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转变职能,就一定能破危为机,开辟出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毛锦钦.中国广播电视的县域化生存[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