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爱的诗歌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5 00:49:43

爱的诗歌

爱的诗歌篇(1)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字串7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版权所有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版权所有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爱的诗歌篇(2)

我的心灵纵然追随那

澎湃在北国大地上的黄河水流动蜿蜒,

我的心灵激荡追寻那

惊涛在南国热土上的长江水直奔东海。

她们

是国人生命海岸中的一抹金黄的闪光

隔河两岸是心驰神往的天堂

抬头豁然,祖国好

低头乐怀,家乡美

脚下是我追寻的圣土,蓦然回首

爱祖国,更爱家乡

岁月悄无生息地流淌,沿着时间的路途

祖国欣欣向荣一片好

忆往昔,千古风流人物

看今朝,英雄尽显本色

我欣欣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于是乎?

便置身百里杜鹃,才知花的天堂,鸟的天堂;

走进草海,去感受海的静谧;

旭日从上帝山爬起,无数柳枝与海共舞;

浓浓的乡景乡情,与谁同醉?

是谁谱写一曲曲乡间的民歌?

伫立在微风中感受绿树野草散发出的清香

瞬间春暖花开,温馨无限

条条乡间道路四通八达

片片绿色树林装扮家乡

心灵顿时感到倚天长剑划破天宇

爱祖国,更爱家乡。

关于爱国励志的朗诵诗歌二

穿过你柔美的视线,

我在你群山环绕的怀里放声高歌,

我是你最爱的龙儿,

你是我伟大的母亲,

哦!我亲爱的祖国,

我陪你笑看风雨,

陪你泪水滑落,

今夜我手捧星辰追逐梦想,

面朝大海为你研磨,

哦!我亲爱的祖国,

强权者你绝不畏惧,

残弱者你无私给以,

地球终于发现了你的名字,

啊!美丽的中国!

今夜你如诗的笑容绽放世界,

你美丽的山河气势冲天,

今夜我踏浪归来为你迎风起舞,

我是你最忠实的战士,

我是你最听话的孩子,

为了你我愿意,

站在狂澜的暴风雨里,

手握双拳为你把关紧守,

飞翔吧!中国!

看着你迎风含笑,

我才能拥抱幸福,

飞翔吧!中国!

我们就是自己的主流,

怀揣梦想手捧自由。

关于爱国励志的朗诵诗歌三

你,一个为了祖国而不断改变自己志向的人,

你,一个见解祖国独到的思想家。

鲁迅,你总是把祖国挂在心间,

由于见证了,庸医的卑劣,

你决定把学医当化你毕生的追求;

由于听到留学生观看影片时大声喝彩,

你看到了国人灵魂深处的麻木,

于是你决定用文章拯救世人灵魂。

虽然你的笔是冷的,总是用来遮羞国人的装饰,

一层一层剥离,只剩赤裸裸的灵魂;

你总是想让你的文章,

刺痛国人你麻木的心。

使国人看到了自己的原生态的灵魂。

爱的诗歌篇(3)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勇于奉献,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犹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诗歌作为“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是许多名家用来抒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载体之一。著名的篇章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们怀着对祖国执着而深沉的情绪,创作出无数篇感人至深的爱国佳作,充满着慷慨激昂之气。在和平年代里,赞美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诗作也是比比皆是。这样的爱国诗篇,很多都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么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引领学生读出爱国主义诗歌的情感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美学范畴上,审美类型一般涉及优美和壮美两种。优美具有形体小、力量弱、性质柔、质量轻、速度慢等特点。壮美的特征则是空间大、力量强、质量重、速度快、气势壮等。爱国主义情感在诗歌作品中往往会体现出浩荡的气势和充沛的激情,犹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让人读后荡气回肠,灵魂得到净化,因而属于壮美类型。“与优美形象的塑造相比较,壮美是能带给人们更多感动,更深震撼的美学境界。”因而高亢的激情、博大的情怀、热烈的情感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既如此,要读出爱国诗歌的情感美,就要精确地把握诗歌所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感。我认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爱国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住文章情感基调,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整首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较,这首诗并非单纯热情地讴歌对祖国的赞美,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诗人开头首先回溯了祖国数百年贫困、落后的历史,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意象,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展现在读者面前;紧接着笔锋微转,祖国并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第三节叙述了新生的祖国目前的状况——已经站在了“雪白的起跑线上”;最后曾经“迷惘”过、“深思”过的作者“沸腾”了,她希望祖国“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并且又一次发出了深情地呼唤“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由此可见,整首诗都是一种深情的呈现,由开头凝重、低沉发展到高昂、亢奋,最后又归结到深情。教学这首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深情的基调,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1976年,作为一家工厂的一名普通女工的作者对祖国的那种质朴而又厚重的情感。

2.挖掘诗歌中所呈现的情感的源头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屈原蒙冤被疏后,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可以说是用爱国激情,饱含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因而,教学《离骚》这首诗,除了让学生体会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外,还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屈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样一个有才能的人,却屡遭流放。但他的一腔爱国热忱却始终如一,以至于最后选择了以身殉国。所以《离骚》全诗都蕴藏了诗人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诗人希望改革弊政。“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救国家于危难。但是这却触及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对屈原造谣中伤,昏庸的楚王听信谗言,贤惠不分。屈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于是心中充满愤怒、苦闷和怨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尽管如此,自己仍旧不愿向奸佞小人妥协,与那些小人同流合污,而是要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和生活态度。虽然饱受极端痛苦和苦闷的煎熬,但他忧国忧民的心志始终不变。因此,忠怨之情是贯穿全诗始终的。但是诗人的这种怨也是来源于忠的,由怨才产生了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正是这种忠和怨,才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也成就了诗人人生中极为华美的爱国篇章。

3.深入文本,发挥想象,进行换位思考

学习诗歌,感悟诗歌的情感,引领学生“走”进去是关键。“走”进去,不仅仅是“走”进文本当中,还要“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情境里,“走”进诗人的心里。与诗人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走进作品中所塑造的那个瑰丽奇特,绚丽多彩的世界。比如学习《离骚》,就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屈原,设身处地的去品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矢志不渝,去感受“及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爱国热忱。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孤苦之感,再去品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民族气节。由此学生就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仅陶冶了心灵,净化了思想,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们那份浓郁深沉的爱国之情,并被这种爱国情所触动。

4.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升华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因此,爱国主义诗歌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感悟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的热爱之外,还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当下,使学生正确理解那种爱国情怀的跨时代意义。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新兴的交流媒介不断涌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一定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里,厚植民族精神,理国。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最深厚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得到传承,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品味爱国情感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爱国主义诗歌的过程中,就要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美,进而感受到语文之美。(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惠军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赏读[J].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2009(4).

爱的诗歌篇(4)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母爱,不挑儿的长相

母爱,不分春夏秋冬

母爱,崇高伟大

母爱,无限忠诚

无论你平和、躁动

无论你失败、成功

母爱你失败、成功

母爱无处不在

她,伴随你经历人生

是她,放飞人间的龙凤

是她,架起天际的长虹

不懂得母爱

你就迷失了生命的真谛

忘却母爱

高官厚禄血冷躯空

一个母亲陷入贫困

一方惦念何以安宁?

用我们的双手点染熔灿的颜彩

爱的诗歌篇(5)

引言

普希金的爱情诗歌优美动人,让人不自觉地落入进去,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背后的故事。普希金的爱情诗表现的不仅仅是爱情的感人肺腑,还有诗人笔下动人的故事,曲折的生活经历,这些和诗人自身的生活和个性是相辅相成的。普希金所展现给世人的热情和温柔,让人如沐春风,让我们去感受内心世界的那份美好和安宁,同时普希金的爱情诗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体现出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普希金整体的诗歌特色和风格都充满了生机和乐观,让生活在困苦之中的人们感受到美好和希望。

一、普希金爱情诗歌艺术欣赏

普希金的爱情诗成功打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无论是他优美的语言,还是丰富的内在美,亦或是充满人情味,都为诗歌增添了神韵,让人在激动之余还能沉下心来进行思考:爱情无疑是美丽的,懂得爱一个人,人生才是完整的。

(一)向往纯洁的爱情

在普希金的诗歌之中、言语之中都充斥着对于纯洁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对我们而言,普希金的诗歌是具有感情的,能够轻易地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正是由于普希金本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爱情的执着,才成就了他爱情诗歌的美好。例如普希金在1816年所创造的《月亮》中这样描述到:“的欢快啊,你算什么?怎能比我真正的爱情和幸福,那种内在的美的欢乐?”在诗人看来纯洁的爱情并不是单纯的的欢快,而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带来的心领神会的快乐,那种充斥在两人心中的淡淡的交融感是所不能比拟和亵渎的。正是由于对于纯洁事物的追求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喜欢虚假,不追求名利,他的要求是这样的简单,只要一个相爱的人一起到老就好。这些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在诗歌《欢乐》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什么时候朦胧的青春之灯才能燃烧起来,放出光明?什么时候我的人生道路上的女伴才能以微笑照亮我阴暗的路程?”

(二)赞美的精神力

在诗人描绘美好爱情的同时,他的诗歌里面也处处描绘着美所产生的精神力,无论是美好的事物还是美好的心灵都能够带给世人巨大的鼓舞和美好的希望。例如诗人在1825年所创作的《致凯恩》的诗中这样描绘凯恩的倩影:“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他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如同执笔之人将凯恩的美好表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仿佛具体地感受到这位女郎曼妙的身姿以及纯真的心灵。当时的诗人被幽禁在米海罗夫斯克村,让他饱受孤独和苦闷的折磨,在这种背景之下他创作了《致凯恩》。在诗人的词语中我们丝毫没有看到描绘女友面容的词汇,但是却能感受到她的美好,这种美不是外貌的美,而是内心深处的甘泉,瞬间滋润了诗人浮躁而干枯的心灵。爱情不仅能够使人快乐,它就像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支撑着黑暗中的人们去相信希望、相信美好。

(三)充满着人情味

普希金的爱情诗中处处洋溢着人情味,诗歌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的结晶,自然离不开对于生活的反应和解读。普希金的爱情诗并不是单一的描绘,通过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爱情有着不同的感受,细致地表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爱情的表现和感受。在诗人的前期描绘中充满着对于爱情的激情狂热,将青年人对爱情的追逐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自身爱情表现的真实写照。例如在《给娜塔莉亚》中这样写到“娜塔莉亚,我承认,你已俘虏了我的心,我还是第一次感到羞涩,我爱上了美丽的女性。一整天,无论我怎样折腾,只有你萦绕着我的灵魂。”在这些诗歌里,将青年人初尝恋爱的忐忑、羞涩和激动表现得这样清晰而直白,让人感动。而在诗人后期的作品里面逐渐地显示出成熟男子所具备的心态,不再是那种裸的爱念,而是一种内心的思考和回忆的甜蜜。有的时候是发了狂似的思念,有的时候是嫉妒时候的折磨,有的时候是离别的悲伤,将爱情更深层次的感动表现出来。无论是在诗人的《告别》还是《焚烧的信》中都能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念,不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忘却,而显得愈发珍贵。

二、普希金爱情诗歌风格赏析

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普希金在其爱情诗中所蕴含的浓厚的忧郁情感也是触动人心房的重要因素。这种忧郁风格的形成和诗人自身的个性和气质有着莫大的联系,同时诗人所经历的坎坷生活对这种忧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性气质的影响

普希金就像是一颗忧郁的种子,一旦开花结果,就让这种忧郁弥漫在它的诗中和天地间,让所有的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的忧思。这种忧郁从普希金最开始创作诗歌的时候就已经诞生,早期普希金的爱情诗主要描绘的是主人公们对于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例如在诗《别离》中就将这种忧郁表现得尤为深刻,那种对于恋人之间离别的愁思,那种对于爱情的渴望,都透露着淡淡的忧愁,并且随着诗人生活阅历的增加,对于爱情的看法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对于爱情内在的思考逐步取代了早期的狂热和冲动。在诗人的诗中更多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和关切,他的爱情诗中的忧郁色彩变得也愈加浓厚,这些情感和普希金自身爱情的经历和感受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例如诗人曾经流放于南俄的时候迷恋过沃伦佐娃夫人,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迫与她分离,使得诗人遭受巨大的离别和相思之苦,由此创作了《焚信》以及《护身符》等等著作。

(二)坎坷生活的影响

不可否认,普希金拥有一个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心,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有着浓浓的同情之心,而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他坎坷的命运和生活经历,铸造了他诗中的忧郁。普希金的诗歌往往不是凭空想象或者臆断的,而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还重点刻画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那种多情的、细腻的、敏感的赤子之心。当然那种现实生活的孤苦也时时刻刻摧残着这个多情的诗人,他是温柔的、他是敏感的,就是那种一颗美好的心,带给了我们五彩的世界。例如在诗人的《预感》之中他这样写道:“我的头上又有乌云,在悄悄地聚集;那嫉妒的命运,又以灾祸将我威胁。”表达出诗人经历现实世界的悲苦,在这种痛苦经历下的忧伤和无奈,但是诗人绝没有沉迷于这种悲苦中而不拔,无疑诗人是乐观的,无论现实世界有多苦闷,诗人仍然对生活有着激情和希望,依然相信未来的美好,带着勇气和信念坚定生活下去。

三、普希金爱情诗歌语言赏析

普希金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人,能够优美决然,与其诗歌的语言有着莫大的联系,无论是那一个个简单的词汇,还是那样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将事物描绘得直白而深刻,往往最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普希金的爱情诗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正是这样的风格铸就了普希金的成就。

(一)语言质朴、简洁

普希金的诗中没有华美的辞藻,没有夸张的语言,有的只是诗,一种最真挚的情感的表达。对于文学作品,普希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普通老百姓的语言才是最动人的,才是最真实的,比起那些矫揉造作的语言来得更加美好。正是普希金对于民间语言的重视和运用,才逐步形成了普希金诗歌中语言的生动和朴素,让人读之感觉到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诗人善于从自然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诗歌创作,领会到其中深层次的美,质朴的语言所反映的往往是最真实的事物,所表达的也是最质朴的情感,使得诗歌在情感和语言上达到高度的一致。而普希金的爱情艺术也是匀称和完整的,没有过多的奇幻色彩,没有怪诞的理想主义,有的只是真挚的情感表达。例如在《焚烧的信》一诗中,诗人仅仅是描绘了焚烧的细节,袅袅的轻烟,嘶嘶作响的封口漆,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沉感受。

(二)诗歌短小精炼

诗人的爱情诗都比较短小,内容也都是描绘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赞美,但是诗人对于诗歌的结构和角度颇为用心,善于从不同的爱情角度去描绘爱情,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爱情经历和体验,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爱情诗的短小造就了语言独特的韵律美,精巧的形式以及完整的结构,让整个诗读来意蕴十足,同时诗人还善于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大自然的优美风光融入到诗词之中,整个诗歌有一种水融、清新脱俗的感觉。

结语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文坛的重要成员,他的文学创作对于世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细腻、丰富的情感以及热情的生活理念,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情感体验,在他的爱情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人生阶段对于爱情的看法和解读,让我们了解到普希金的坎坷生活。质朴的语言是他的本色,生活的热情是他的信念,纯真的爱情是他的追求,正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带给了我们一份精神世界的瑰宝。文章从普希金爱情诗歌艺术欣赏、普希金爱情诗歌风格赏析以及普希金爱情诗歌语言赏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细致地分析了普希金爱情诗的特色,结合普希金的创作理念,不断地促进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语

参考文献

[1]陈建.情感与创作――普希金爱情诗《我爱国您》赏析[J].名作欣赏,2007(07).

爱的诗歌篇(6)

如果说中国新诗最初是从中国民谣里去找新的血液,那么在郭之后,他们是输入了西方的新鲜的东西。中国新诗的作者们,无论是土生土长的还是留过洋的,也有试图从西方寻找中国新诗的契合点与落脚点。

“五四”最初的新诗人,突破了旧诗的格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新诗一味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完全脱开了我国古曲诗歌的优秀传统,这就使新诗创作逐渐流于松散,出现了散文化的倾向。郭沫若的出现,算是给诗歌注入了想象的空间,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恣肆。很是影响了一批青年,他认为诗就是知觉加情调加想象加适当的文字。创造社把情感和想象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强调,这有益于调整诗歌内部的艺术结构的发展。湖畔诗社丰富了爱情诗和自然诗的内容,冰心和宗白华为诗歌注入了小诗体的新因素。但他们的情感都是恣肆的,尽管可能因为小诗体的缘故会有一点的节制,但是稍后第一个提出诗歌需要节制的是冯至,并让诗歌朝“哲理抒情化”发展,形式上采用了半格律体。当然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他们要求文学不但从中国传统中吸取营养,比如平仄啊,韵律啊,还要从西方去吸取东西,比如艺术至上,高举“使诗歌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

就象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导言》中所讲,新月派中徐志摩先生做诗只顾着自己,而闻一多先生却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他提出了诸多的理论,比如新格律诗,比如三美,等等。但是偏偏到闻一多才提到了重视诗歌的形式,重视诗歌的格律化,重视诗歌的韵律呢?这固然和他从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传统分不开,也和他在清华受的八年之久的“美式教育”和留学美国的学习经历分不开。他从美国主要受的就是唯美主义的影响,提到唯美主义不得不提到爱伦坡,他们在诗歌的理念上,在对诗歌形式的注重上,在对音乐美的要求上,在对诗歌的看法上,都有雷同的地方。

一 理与情在诗歌中的关系

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说他要讲《乌鸦》这首诗是如何做出来的。然后一步步的告诉我们做法,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同于那种灵感来了就提笔狂写的做法,是一个用理性的设计去装情感的做法。他设计好一切,最后再一一填补。而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的时候也讲过:初得某种感悟,,感情正烈时并不作诗,要等到“感触已过,历时数日,甚至数月以后,记得的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象的轮廓。闻一多说“诗歌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和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处心积虑的讲如何的设计更加完美如何的设计更体现出来美,是有相似之处的。

二对诗歌中美的理解

爱伦坡:“我历来坚持一种观点,即诗的惟一合法领域就是美”,“我认为,那种最强烈、最高尚、同时又最纯洁的快乐存在于对美的凝神观照之中。实际上当人们说到美时,其准确的含义并非人们所以为的一种质,而是一种效果――简言之,他们所说的只是那种强烈而纯洁的心灵升华(这里的心灵指灵魂,不是指心智或情感),对这种升华我已有过说明,人们只有在对美的凝神观照中方可对其有所体验。”爱伦坡在这些话中表明,他认为美就是诗歌要表达的东西,也是诗歌唯一要表达的东西。也是他做诗所追求的东西,这也是爱伦坡一直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相契合的。爱伦坡所做的一切的诗歌的努力都是为美服务的。包括他设置的情节:女子的死,男子的思念,也是因为他认为“美女之死无疑是天下最富诗意的主题。而且同样不可置疑的是,最适合讲述这种主题的人就是一个痛失佳人的多情男子。”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表达美的需要。

这一点对于闻一多来讲,他最初在美国的时候就打算建立一个“唯美”的社团,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他讲究诗歌的格律,讲究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都是为了诗歌的美而服务的,“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其实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因为那样便无以鉴别美丑了”。他对之前太过散文化的白话诗做了批判,白话诗中白话不是最主要的,首先要看白话诗是不是诗,诗所要的不是简单,平凡,平民化,诗最好还是贵族化一点的好,对诗歌的严格的要求也是他对诗歌中美的要求的一种表现。“文学二字在我的观念里是个信仰,是个VISION,是个理想――非仅仅发泄我的情绪的一个工具。”又说“我的基督教的信仰已失,那基督教的精神还在我心里烧着。我要替人们CONSCIOUSIY(自觉的)尽点力。包括各种艺术而尤注意于印刷精美。以求不负于艺术真旨”。

三 诗歌的结构和音乐美的观点

这两点放到一起讲,爱伦坡认为诗歌要短,“诗的长度。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能让人一口气读完”。他还严格限制了长度,范围,情调,艺术振奋点,以及最后的“意味深长”的要求。他把诗歌当做了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考虑诗歌的创作。闻一多也是如此,他认为诗歌不能太散文化,要讲究格律,还举例讲是不是工整的诗歌更看着可人呢?认为形式是自由的,新的格律是不同于以往的格律的,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有了好形式只能使内容添光加彩。而且他不但注重音乐美,还注重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音乐美,爱伦坡在《创作哲学》中有这样的话“我仔细琢磨了所有惯用的艺术因素――或更恰当地说,琢磨了戏剧意义上的所有点子――结果我很快就发现,被人用得最经常就是叠歌。叠歌运用之广泛足以使我确信其固有的价值,从而免去了我对其进行分析的必要。”他选择了叠歌,并把叠歌创新化“叠歌(或称叠句)不仅被局限在抒情诗中,而且其效果也只依赖声音和意义之单调所产生的感染力。归根到底,它的愉悦性仅仅来自人们对其同音同律和循环重复的感觉。我决定要使叠句有所变化,从而极大地加强其效果,作法是大体上保持叠句声音之单调,同时却不断地变化其含义;换句话说,我决定通过叠句寓意之变化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效果,而叠句本身却基本上保持不变”。在讲到最后的诗歌的音节的时候他讲到“我当然不能声称《乌鸦》的韵律和音步有任何创新。前者是扬抑格,后者则为八音步和不完整八音步交替(第五行重复不完整八音步,末行为不完整四音步)。说得通俗一点,全诗采用由一长一短的两个音节组成的音步,每小节第一行有八个这样的音步,第二行有七个半(实际上是七又三分之二),第三行有八个,第四行七个半,第五行七个半,第六行三个半。如果分开来看,这样配置音律的诗行都被前人用过;但《乌鸦》的创新之处在于用这样的六个诗行组成了诗节,而前人从未进行过哪怕与此稍稍相似的尝试。这种诗节的创新效果被其它一些与众不同且完全新颖的效果所加强,那些效果产生于对尾韵和头韵的用韵原则之发展”。

爱的诗歌篇(7)

关键词:叶芝 诗歌 爱尔兰元素 民族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n Butler Yeats,1865-1939),英语诗坛上的文学巨匠,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因其诗歌的魅力与影响而使得英语诗歌宝库大放异彩,在他的时代里树起了一座丰碑。T・S・艾略特曾高度评价叶芝说:“他当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语诗人,而且我还可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伟大的诗人。”在20世纪的英语诗坛上,其作用和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叶芝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爱尔兰题材和元素,在宣扬爱尔兰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叶芝生活写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叶芝诗歌中的爱尔兰题材的挖掘来探寻诗人的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及其历史意义。

二 叶芝所处的时代背景

爱尔兰人民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大部分人信仰天主教。1171年英格兰国王享利二世率军入侵爱尔兰,次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封享利二世为“爱尔兰领主”,将统治爱尔兰人民的特权授予了享利二世,爱尔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534年享利八世正式宣布英国国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离,自此后面该地区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与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不断。1801年英国强行将爱尔兰纳入英国版图。1845―1850年爆发了爱尔兰大饥荒,加上几个世纪的被剥削和被压迫以及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爱尔兰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19世纪中叶,爱尔兰人的民族独立斗争从未间断,几度形成高潮。

在这样一个英爱矛盾纷繁不断的时代,叶芝诞生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中,他的祖先是英格兰移民,父亲是肖像画家,母亲是爱尔兰西部斯莱戈郡一位富裕商人的女儿。叶芝自小喜爱诗画艺术,1884年就读于都柏林艺术学校,但不久他抛弃画笔,专心于诗歌创作。叶芝生性信教,但不笃信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他一生致力于寻求神秘、虚幻的各种传说。他对民间传说、神秘主义唯灵论、神智论以至新柏拉图主义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叶芝认为这些传说能够触动其不知不觉的灵魂,激发其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的确,这些神话和传说为诗人早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叶芝曾随父亲迁往伦敦,在那里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却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爱尔兰人而经常无故受到英国同学的辱骂和殴打,说英语和信新教并不能抵消自己被视为“爱尔兰疯子”的现状。加之父亲常常向他灌输的观念是“较诸英格兰,爱尔兰品格之优越不仅在于风景和气候,而且在于言谈举止、艺术家气质和绅士风度”。这种流落辗转和夹缝生存经历造成的落差和父亲的潜移默化促成了叶芝从小的爱尔兰文化意识。在后来的创作中,他坚信爱尔兰的文化艺术能够增强爱尔兰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他研究爱尔兰的历史、民歌和语言并鼓励其他作家挖掘和弘扬爱尔兰民族题材,积极地参与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1923年之前的爱尔兰仍未取得独立,英国仍是爱尔兰的殖民宗主国。几百年来的殖民统治和从小的英语文化浸润使叶芝对英国爱恨交织。他曾在从未出版的作品全集的《拙作总序》中说:“盖尔语(Gaelic,爱尔兰地方方言)是我的民族语言,但不是我的母语”。对于母语英语,他说:“除了用母语,任何人都无法带着乐感和活力进行思考和写作”。这是诗人对英爱两种文化的复杂情感的真切体现。

三 诗歌中的爱尔兰题材

虽然使用的是英语语言,叶芝却把爱尔兰文化元素作为其诗歌的利器,并在英语诗歌的主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叶芝早期创作的成功就在于用英语诗的形式优美地表现了爱尔兰题材,或者说是借爱尔兰题材写出了优美的英语诗。”但是,对英爱文化的矛盾感情使叶芝在创作中试图摆脱英国文学的传统,回到他能够确认的民族身份,即爱尔兰民族的土地上去寻找与他自身最直接相关的灵感和题材。因此,他以爱尔兰神话传说、人名地名、乃至音乐节奏等入诗的方法,来描绘一种浪漫主义的遥远、朦胧的美,“一种现代城市人对想象的古代世界的憧憬”。用叶芝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为我的歌缝就/一件长长的外套/上面缀满剪自古老神话的花边刺绣”。

1886年叶芝结识了芬尼亚组织(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首领之一约翰・奥里亚雷(John O"Leary),并在他的影响和激励下开始以爱尔兰民俗和神话题材为创作方向。从诗人第一个创作阶段(1889―1904)的诗歌中,我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尔兰气息。叶芝在一些诗里用到了故乡斯莱戈的传奇故事,如1989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乌辛的漫游及其它》是由901行的长篇叙事诗《乌辛漫游记》和14首短抒情诗组成。其中,《乌辛漫游记》讲述了爱尔兰古代传奇诗人乌辛在被“年轻国”公主尼阿芙选作丈夫后经过三百年的幸福生活仍然惦念着回到爱尔兰,并最终在圣・帕特里克时代(约389-461)返回爱尔兰的故事。

该诗的宏大叙事时空基调即为凯尔特特色的,通往这个民族遥远悲凉的古老深处,在远古传说的氛围中,读者在回味中复原出凯尔特式的图景,使古爱尔兰的乡村和中世纪凝固的时空在迷雾中渐渐清晰。这部诗作中,叶芝还歌颂了一些爱尔兰的古代英雄:莪辛、芬恩、伊恩格斯和圣怕特里克。在1890年那首抒情诗《茵尼斯弗里湖心岛》(Isle Innisfre)中,诗人希望隐居于一个宁静美丽的湖心小岛:我将享有些宁静/那里宁静缓缓滴零/从清晨的面纱到蟋蟀鸣唱的地方/……/伫立在马路上/或灰色的人行道上时/我都在内心深处听见那悠悠水声。(傅浩译)茵尼斯弗里在盖尔语中为Inis Fraoigh,意为“石楠岛”(Heather Island);是斯莱戈郡吉尔湖中―个小岛。诗人描写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就是他记忆深处的斯莱戈的美丽风光。1889-1892年间创作的《玫瑰》诗集中,“玫瑰”也有着不一般的含义。

《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中的玫瑰就源自1890年代“金色黎明”中的玫瑰十字兄弟会的标志,“玫瑰与十字结合在一起象征了爱与牺牲的神秘结合或一种灵魂的完善境界”。诗人在诗中请求玫瑰听他歌唱爱尔兰远古的生活,讲述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库秋林与大海搏斗的故事,还有弗格斯对德鲁伊特那林间生活的向往。读到这里,读者也因而了解到爱尔兰是有着古老文明和英雄的过去的,爱尔兰的民族是英雄的民族。1893年的《凯尔特人的曙光》中,他也收录了一些传奇故事和抒情短文。1897年《秘密的玫瑰》则收录了他称作是有关爱尔兰的超自然和他个人生活的诗篇。其中,另外一些古爱尔兰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如弗格斯国王、红枝王康诸巴和克诸莱恩都出现在这一诗集中。

叶芝多次说到“我的大部分作品是建立在古老的爱尔兰文学上的,……古老的爱尔兰成了我一生想像力的主要启发”。他的诗歌源源不断地取材于爱尔兰的一些英雄传说和民谣,有一种神秘和幻想的情调,他希望能从古老的爱尔兰文化中,创造出一种区别于英国文学的独特的爱尔文学,这一切源于古爱尔兰文化在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下正渐渐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被强加的语言、风俗、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观也都英国化了。

叶芝深信,要实现民族的独立,就必须首先寻根溯源、追寻过去,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芝认识到激进民族主义的局限,于是他不再打算用诗歌为政治宣传服务,其诗歌主题转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描述更为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1922年爱尔兰内战爆发更加深了他的信念:为解决矛盾,平息动乱,使人民安居乐业,艺术家只能通过艺术来引导民众,而不能参预政治。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授予叶芝。毫无疑问,他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爱尔兰民族的印记,成为他身上不可抹去的民族文化身份。

四 民族文化身份的意义所在

叶芝作为英裔新教徒移民的艺术家之子,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都会经历或多或少政治上的压力。“对作为被压迫民族的爱尔兰来说,作家自然而然地会负有某种使命,或至少要做到‘政治上的正确’”。对诗人来说,“诗歌创作的根本矛盾在于‘外在规定’的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在的价值之间的冲突。”叶芝选择了在殖民者的语言――英语书写的诗歌中回望爱尔兰历史,追寻爱尔兰文化的根源。诗歌是其个性和爱尔兰民族的记忆的表达。在爱尔兰民族主义斗争中,不同的社会阶层、政治派别对爱尔兰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寻方式。叶芝在古老的凯尔特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强调了传统文化在重构现代爱尔兰身份认同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了重构爱尔兰文化身份在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重要性。

但正如另一位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说的,叶芝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几乎没有提及内战或独立战争。“没有人比他更好地理解一个政治秩序的构造或破坏与文化生活的建立与损害之间的联系。……他来到瑞典告诉全世界,诗人和戏剧家们的地方工作对于他的故土和时代的改革,就如同游击队伏击一样重要……”“在爱尔兰殖民化过程中,地缘政治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宗主国中心与殖民地边缘之间那首分界线,被巧妙地伪装起来。”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要取得民族的独立,只有首先认清爱尔兰在英国化过程中那条伪装的分界线,并重新确立爱尔兰真实的民族身份认同话语――爱尔兰性。叶芝正是通过创作一种具有爱尔兰主题和格调的诗歌,试图创造一种鲜活的爱尔兰传统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来唤起爱尔兰人民对古爱尔兰文化及传统的历史荣誉感。爱尔兰性是诗人倾其一生在诗歌中构建的民族文化身份,他对爱尔兰传统文化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殖民者宗主国对爱尔兰在文化、宗教上的压迫的无声控诉都表明了叶芝在自我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上的认识。古老的凯尔特文化为反殖民民族主义斗争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叶芝以回溯的方式,在已绝迹的古爱尔兰文化中寻求重构爱尔兰身份认同的灵丹妙药,为当时复兴爱尔兰文化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Elizabeth B.Booz,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itera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

[2] 傅浩:《叶芝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3] 叶芝,傅浩译:《叶芝诗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傅浩:《叶芝的影响及其后的爱尔兰诗歌》,《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1期。

[5] 陈恕:《W・B・叶芝》,《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6] 傅浩:《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7] 叶芝:《1923年在爱尔兰上议院的讲话》,陈恕:《爱尔兰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8] 杜心源:《进入世界的词语――西默斯・希尼诗的语言形式与民族身份建构》,《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9] 希尼:《希尼诗文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

爱的诗歌篇(8)

自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发表其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并提出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简称“CMT”)以来,“CMT”掀起了隐喻研究的热潮。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存在语言中,也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1]。他们一反传统隐喻观点,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

情感作为人类普遍、基本的经验,并非难以言状,而是蕴含丰富内容。爱情是人类最久远、最神秘的情感之一,也是诗歌的永恒话题,古今中外,都有无数诗人不吝笔墨去描绘爱情。为了使人类的这一体验更生动形象,诗人常将它隐喻化。而情感隐喻实质上是以隐喻为认知机制,参照空间方位,或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来表达情感概念的[2]。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映射论”的基础上,以中德爱情诗歌为语料,对中德爱情诗歌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重在寻找相同之处,试图借此进一步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认知共性。

二、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是由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正式提出的,他们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工作机制是“映射论”,Lakoff等人认为隐喻的每一个映射过程都有其内部结构――始源域和目标域[3],是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的过程,比如在“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中,通过“战争”去理解“争论”,其中“argument”是目标域,“war”是始源域,始源域概念化了目标域,同时一个目标域往往有不止一个始源域。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Lakoff还将隐喻分为了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类。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个概念。[4]比如“time is money”(时间是金钱),“love is journey”(爱情是旅程)等等。方向隐喻是指概念由“上下、高低”之类的方向概念为基础构建起来的。[5]“光明、喜悦、高兴、未来、更多”是“上”,“黑暗、难过、悲伤、已知、失控”是“下”,而道德和社会地位则有高低之分。实体隐喻是指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有形的实体, 从而可以对其指称、量化和识别特征。情感隐喻绝大部分属于实体隐喻[6],人类情感之一的爱情亦是如此,如“love is bird,love is plant”等。

三、中德诗歌中爱情隐喻的相同特征

爱情是诗歌的三大主题之一,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却从不曾被透彻认知,一直以来爱情诗歌的创作也从未间断。为了充分阐释爱情这一抽象概念,诗人常借助隐喻,用具体或抽象的事物指代爱情,同时也展示自身对爱情的认知方式。通过与比较中德爱情诗歌,我们发现中德诗歌的爱情隐喻对始源域的选择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爱情是植物

爱情本身是抽象的,诗人们为了更加形象地呈现它,往往会采用具象的物体,植物便是其中之一。例如鲜艳的玫瑰象征着热烈的爱情;红豆代表诉说不尽的相思情;梧桐诉说了相偎相依、隽永深沉的爱语等等。中德诗歌中都有“爱情是植物”的概念隐喻。例如:

(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4)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5)Wenn Ros' und Lilie der Sommer bringt, er doch vergebens mit Liebchen ringt.

(6)Das sind die liebchen Veilchen, die ich zum Strauß erkor.

(7)Die Myrte still und hoch der Lorbeer steht.

(8)Unter der Linden an der Heide wo unser beider Bette war.

(二)爱情是鸟

冲动与激情赋予了爱情活力,而不离不弃的相伴保证了爱情的绵延。鸟儿永不疲倦地歌唱爱情的瑰丽,充满了活力,它们彼此间无需多言的陪伴也羡煞旁人。中德诗歌中都有“爱情是鸟”的概念隐喻。例如:

(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0)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作仙。

(1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2)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

(13)So liebt die Lerche Gesang und Luft.

(14)Und vor deinem Fenster soll klingen das Lied der Nachtigall.

(15)As alle Vögel sangen, da hab ich ihr gestanden mein Sehen und Verlangen.

(三)爱情是星体

诗人常选择日月星辰作为其爱情的见证,同时日月星辰这些星体也是他们诗中的隐喻――爱情的热度与太阳的温度、爱情的纯洁与月光的皎洁、爱情的不渝与星辰的永恒就是其中三组映射。这些星体体积庞大,影响广大深久,是爱情宽度与深度的概念化。中德诗歌中都不乏含有“love is star”的具体诗句,即“爱情是星体”的概念隐喻。例如:

(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18)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9)Ich denke dein, wenn mir der Sonne Schimmer vom Meere strahlt; Ich denke dein, wenn sich des Mondes Flimmer in Quellen malt.

(20)Der Mond scheint klar und rein, ich sing und möchte weinen!

(21)Wie die Sterne leuchtend, wie Äuglein schön.

(四)爱情是旅程

旅程艰辛,一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出发点坚持走到终点可谓困难重重,还常伴有热情逐渐减退,徒生畏惧的情况。可途中如画的风景使得这场旅途意义非凡。爱情亦是如此,有起点、终点,更有艰难险阻,却也能品味苦涩而甜蜜的心情。“love is journey”即“爱情是旅程”,将旅程中的“起点、终点,路途漫漫”等概念映射到“爱情”这个目标域中。中德诗歌中都有诗句表达这一概念隐喻。例如:

(2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23)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24)Ach! sie regt in ihrem Lauf, so wie deine, meine Schmerzen.

(25)Ich sehe dich, wenn auf dem fernen Wege der Staub sich hebt.

(五)爱情是梦

梦看似虚无缥缈,却也有反映现实的含义,有的梦天马行空,有的梦基于生活,也有好梦、噩梦之分。总的来说,梦是朦胧的,总隔着一层轻纱,似真非真,若隐若现。爱情则有撩拨人心,却捉摸不定之感,让人们患得患失,或带来苦闷,或带来喜悦。把“梦”这一始源域映射到“爱情”上,很好地将爱情概念化了。中德诗歌中就有“love is dream”,即“爱情是梦”的概念隐喻。例如:

(2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27)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

(28)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29)Träumend, wie im halben Schlummer, wandle ich bei Tag.

(30)Verblichen und verweht sind längst die Träume, Verweht ist gar mein liebstes Traumgebild'.

四、中德诗歌中爱情隐喻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的文化传统长期以来都受着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关于处世的哲学,重于今生该如何度过,并没有来世之说。道家则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虽探求世界本原,但同样没有创立另一个世界的存在。总的来说,爱情和生命一样具有现世终结性,死亡终结了爱情,爱情也无法在死后得以延续。[7]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二)》有“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诗作于其妻唐氏溘然长逝四十余年后,诗人并不认为有一个死后的世界,所以诗人与妻子是永远都无法得见的,连梦里也是见不到的。潘岳在悼亡妻子杨氏的《悼亡诗三首》中写到“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层层土壤将他和妻子永隔。同样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妻子已入土为安,并没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苏轼在《江城子》中也只能在“明月夜”,于“短松冈”(即亡妻坟前)回忆在世时两人日常生活之景,而“年年肠断”。

在德国,人们受宗教传统的影响,认为存在着“天国”,即便死去,也能在天国里和爱人再续前缘。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为了悼念死去的未婚妻写下Das Lied der Toten,诗中写到:Klagen sind nicht mehr zu Hören, keine Wunden mehr zu sehen, keine Träne abzuwischen; Ewig läuft das Stundenglas.诗里所描绘的亡人世界是一个童话般的乐园,没有人诉苦,没有人想离开,没有伤痛,没有眼泪[8]。在亡人世界里,诗人更与未婚妻性结合。诗人表达了在人们死亡之后,仍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在那里,人们继续前缘,爱情穿越生死的界限。

由此看来,两国诗人受其传统文化或的影响,汉语中蕴含着“现世论”,而德语则是“来世论”,这体现了他们的认知差异。

五、结语

自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著作,提出“CMT”以来,“CMT”一直颇受争议,有肯定,也有批判质疑。[8]从这里就应看到,没有哪种理论是完美无瑕的,“CMT”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学者对其提出批判质疑的同时,也推动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看待文化共性与差异的关系上,Kövecses认为在自然场景中,隐喻概念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来自“体验”(embodiment)的压力和来自“情境”(context)的压力。[10]

在以上语料的分析研究中,不难发现具有相同特征的爱情隐喻。中德诗人在表达时也有不同之处――同一隐喻概念下,喻体存有差异。例如:中国诗人多用“杨柳、红豆”表达爱情中的不舍、思念,而德国诗人则是“椴树、玫瑰、紫罗兰”;中国诗歌里多用“龙凤、鸳鸯”等双栖偶居的动物来表达爱情中的成双成对,而德国诗歌则是“夜莺、云雀”。这是由于两国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和不同,导致中德诗人选择了不同的喻体,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用Kövecses的观点来阐释就是,隐喻概念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来自情境的压力影响。

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中德诗人对爱情的认知共性。我们发现在“爱情是星体”“爱情是旅程”这两个隐喻上,两国诗人描绘爱情时具有相似性。这是由于诗人们所看到的星体是相同的,对于旅程的体验感受也颇为一致。在两地的植物、动物种类本来就不相同的情况下,诗人们也自然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处于一种“就近”认知的状态。由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的身体及物质经验,而不同民族的人体及物质经验却是相同的,因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普遍性的隐喻概念。[11]概括来说,中德两国诗人对爱情隐喻认知的相同之处是以人类的物质体验为基础的,也就是受到了来自体验的压力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德诗歌爱情隐喻的异同分析,汉德两种语言在构建爱情隐喻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特色。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如果能在学习时了解相关的德国文化背景,将十分有助于对德语的理解。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蔡玳燕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吕英莉.浅析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6):95~99.

[3]李松蔓.浅谈隐喻研究[J].安徽文学,2010,(12):161.

[4]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7~72.

[5]陈嘉映.说隐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6):3~17.

[6]袁红梅.英汉情感隐喻之对比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7]何月佩.跨文化下中西方爱情诗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J].青年文

学家,2011,(3).

[8]谭余志.德语诗歌名家名作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5.

[9]孙.莱考夫・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批评质疑与发展[J].东方

论坛,2013,(3):94~100.

[10]Kövecses,Zoltán.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Some

criticisms and alternative proposals[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8, (6): 168~184.

[1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4):7~14.

[12]郭娟.李商隐诗歌的隐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爱的诗歌篇(9)

爱国主义情感在陆游诗中的渗透是一种心灵之间的呼唤,是心与心的连锁感应,是心与心的强烈触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诗歌创作中,陆游是最多产的作家,他是一位创作力和想象力非常旺盛且丰富的作家,他一生都在辛勤的写作,甚至达到“无诗三日却堪忧”的境地。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他的作品极其丰富,“六十年间万首诗”,而现今存在的有九千四百多首,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丰厚的遗产。

一、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上

陆游诗歌的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的各个层面,其中爱国主题是其最大的特点与成就。陆游诗歌的气势磅礴体现在他将爱国情怀表现在“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英雄气魄上。

1.借助幻想梦境寄托报国理想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孕育了千万优秀的子孙。华夏儿女热爱和平、注重礼仪、追求真理、崇尚自由、自强不息。每个儿女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和报国的梦。陆游的一生虽然命运坎坷,却常常在梦境中幻想自己热血报国,起笔写下现实的冷酷,陆游热爱人民生活,常常亲自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体验人民生活的疾苦,满怀同情。他的《楼上醉书》中“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就是将报国理想寄托于梦境中,他往往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联想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2.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

陆游诗歌中深刻的爱国情感也源自于他家庭生活的熏陶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影响,诗歌中体现了护国杀敌的英雄气概和宁死报国的献身精神,无情地讽刺了南宋朝廷的屈服、妥协的投降态度。所以其诗歌中爱国主题体现在探寻自我理想的从存在方式上。陆游的诗歌《秋思》中有一句“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恰恰解释了他将爱国情怀寄托梦境的原因以及宣泄情感的内容。在这类型的诗歌中,陆游将自己时而想象为一员大将,一跃而起,过关斩将;时而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军师,披荆斩棘,随帝亲征。当他做一幅草书时,就好像对敌激烈的作战,故诗中有闻:“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当他一听见鸿雁的啼鸣,便会勾起无限的遐想与感慨:“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责”(《冬夜闻雁》)。陆游这种借梦境幻想抒发的深刻爱国情怀,在诗歌中也是一种独到的体现,他的独特情感注入方式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二、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上

1.陆游与劳动人民共同生活数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陆游于农村的生活长达三十多年的时光,中国古代没有一位诗人能与之相比。他的目光几乎都投在了老百姓的身上,不仅与人民朝夕生活在一起,而且还深刻了解、忧虑人民的劳苦辛酸。他将自己与人民进行对照,深深查验自我,对老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看到人民群众的疾苦,他不顾一切地想办法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民摆脱穷困潦倒的生活,亲自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迈向光明的大道上。在这一点上充分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在诗歌《农家叹》中表现了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善良性格以及残酷的剥削阶级对他们的无情掠夺,表达出作者对农民大众深受劳苦的莫大关心。陆游还曾为融入到人民生活中而作诗表达情怀,“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他经历着农民的生活,亲自扮演纯粹农民的形象,体验真正农民的生活,用远离尘世、淡泊名利的方式来贴近人民大众的内心。只有像陆游这样切身的去体会广大农民的艰难困苦,才能发自内心的对农民的生活报以强烈的同情,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感人心扉的诗句。在对广大农民的疾苦的同情与关怀方面,深深体现了其诗歌中的人文关怀。

2.陆游与人民感情深厚,同甘共苦

陆游的诗歌中不乏多篇与人民共命运、同生活的内容,他为平民百姓送医问药、赠送礼品,忧人民之忧,喜人民之喜。以“雨”字为例,他就写了许多关于人民生活的记载,有久旱逢甘雨的快乐,有大雨滂沱的忧虑,还有雨夜不能寐的慨叹。陆游融入人民生活而且还十分虔诚地为自己身为一名农夫而感到自豪,为自己能够远离喧嚣的士大夫阶层而感到光荣。他的诗中无比热情的歌颂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着真实淳朴的感情。其诗作主题涉及到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草木虫鱼无孔不入,纷纷被纳入诗中,正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三、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体现在他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

陆游所生活的年代是饱经风霜、内忧外患的年代,由于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导致外族的不断侵略,陆游因此自小从少年时代就饱受流离失所、兵荒马乱的疾苦。但是成年后的陆游也没能摆脱坎坷的命运,虽然走向仕途,可也无比艰辛。不过陆游并不委身屈服,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励志要成为一名反对投降、决不妥协、坚持抗战的爱国将士。所以他以笔墨代利剑、立场坚定地站在民族大义上,挺身而出,不仅不屈不挠地痛斥入侵者的行为,而且还极力揭穿卖国者的丑恶面目。他坚持身为一名爱国志士该有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坚持“雪耻御侮,收复失地”。其爱国之雄心并不局限于纸上,他不满足于以口击贼,而是要亲临战场杀敌,将爱国情怀化为热血,为国效力。陆游的诗歌直抒胸臆,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书愤》中情感的直译。但是他如此报国的丹心并没能得到重视,没有为国效力的机会,只能借助诗赋抒发自己的压抑和愤慨,用慷慨激昂的词句吟唱思国的悲怆。

陆游的壮志雄心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但并不影响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由衷感慨。在他的心中,爱国家、爱人民、爱山河这三者是一样的,并且他描绘祖国的山河壮丽的情感与他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如《思故乡》中“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诗人无比畅怀的感情抒发。还有《柳桥晚眺》中“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陆游借助描写纯美的自然风光来感叹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将黄河、五岳群山这样气象雄壮、意境宽阔的祖国山河十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饱含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由衷的赞美以及对沦陷区人民由于国家沦陷而艰难生活的真切怀念。

四、结束语

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他的充满着爱国思想感情的庞大诗篇给宋代的诗坛特别是给那些迂腐顽化、萎靡不振的南宋封建王朝带来了激情澎湃的战斗气息。但是,诗人出身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避免不了存在着许多时代性的、阶级性的局限。诗人虽然与人民共同生活数年,接近人民,并且体会到了他们的痛苦和希望,但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还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所以他的爱国情怀与抱负只是寄托希望在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想法和决策上面,还要依靠统治者的重用才能建立自己为国奉献的伟大事业。他还把对抗外敌、舍命救国的志愿常与个人的功名成就紧紧纠缠在一起。于是,当他一旦遭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厌弃和打击时,便会顿感失去力量与支持,而产生一种孤独、空虚、悲观的思想感情。遂他时而面对现实的残酷采取逃避的态度,时而以“狂放”“旷达”“不羁”的性格从精神上将自己麻醉。所以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有不少消沉、感伤的情绪融入其中,有时甚至在他写得那些慷慨淋漓的诗中也避免不了夹杂一些消极的情绪。难能可贵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直至终寝时候,还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可见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是多么的深厚和挚烈。

陆游的诗歌以南宋现实残酷的环境为背景,广泛真切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会黑暗,跳动着这一封建时代的脉搏。他的诗歌内容显得颇为丰富、有力,所涵盖的层面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生活方面。陆游诗歌中所洋溢的炽热的爱国情怀,风格多种多样、气壮语豪,感情真挚、激昂、慷慨,从诗歌的本质特征来说,是无比自然地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它就像一泓清灵却看不见底的深泉,一旦激发,却具有震人心弦、贯穿人心的巨大艺术力量。后人对其诗歌中爱国情怀的深入研究和宣传,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精神,是极其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严修.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2009.

爱的诗歌篇(10)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生死与共的情怀。我国诗歌一直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先秦楚国之时,面对楚国复兴无望时,诗人屈原吟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选择“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自沉汩罗江而死,以死明志。在唐代,面对长安的沦陷,诗人杜甫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且在他自己晚年处于无助的凄风苦雨中时,还在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当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时,许多的英雄儿女、爱国志士,无不把自己的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不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甚至为了祖国,为了正义,宁死不屈。继屈原、杜甫之后,在南宋诗坛上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就是至死念念不忘国家,至死还在感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遗愿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尚在襁褓中的他便随家人向南辗转避难。“儿时万里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幼年陆游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其父陆宰是一位爱国志士,陆游幼时常看到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跋傅给事贴》),深受其父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也从师从的老师爱国知识分子曾几那儿爱到了良好的爱国教育。29岁赴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受秦的忌恨而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后才入仕。但在后来的仕途中,陆游因力主抗金又两度被罢职,自66岁以后一直闲居故乡山阴。最终怀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憾恨与世长辞。

陆游从十二岁开始学诗,到八十四岁时仍是“无诗三日却堪忧”,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在其现存的九千三百多首诗中,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仍是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章琦说:“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1]

纵观陆游一生的诗歌,其诗篇的爱国主义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

陆游所处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原沦陷,国土丧失过半之时,且面临金国的频频入侵。南宋的当权者却是妥协,苟和求安。幼年避难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民的生灵涂炭,国土沦陷的现实,以及深受其父和其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陆游渴望中原收复,九州同一。他不但怀有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且具有“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然而观其一生,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但他却永怀“恢复”之志。其诗表现出了他永怀一生的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早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在早期的《夜读兵书》中,陆游就说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壮志。在其中年的《关山月》这首诗中,诗人的一句“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无不把诗人心中面对中原被异族统治的气愤、悲痛之情深深地表达出来了。同样,在其《书愤》这首诗歌中,诗人回顾自己的曲折坎坷的抗金复国之路,仍说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时年62岁的诗人仍要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表明仍要报效祖国,恢复中原。82岁时,诗人还在慷慨高歌:“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时至暮年,还渴望着抗金复国。可见,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且有慷慨救国的胆识,忘身卫国的决心。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报国的战士,具有“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斥责投降派妥协的愤慨之情

虽然南宋处于内外忧患之中,岌岌可危,但南宋政局长期被主和派把持,他们靠议和求安,置遗民于中原沦陷区而不顾,使中原恢复无望,九州难以同一。诗人陆游在诗中痛斥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国策和投降卖国的行径,表达出他的愤慨之情。

在《醉歌》诗中,诗人愤怒地谴责了南宋当权者的苟安政策:“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在此诗中诗人还揭露了主和派的投降政策以及给南宋造成的危险局面:“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在《追感往事》一诗中,诗人也尖锐地揭露当权者们的妥协的国策:“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关山月》这首诗是表达其斥责投降派妥协的愤慨之情的代表作: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爱的诗歌篇(11)

关键词:宝廷;夸张;偶斋诗草

爱新觉罗宝廷(1840-1890),初名宝贤,字少溪,号竹坡,后改为字仲献,号难斋,晚年自号偶斋,又号“奇奇子”。有诗集《偶斋诗草》。宝廷一生不贪慕荣华富贵,在贫病交加的时候,依旧嗜酒吟诗,并且言行举止自由,宝廷一生作诗二千多首,在五七言古体及长篇见长。宝廷的诗歌题材丰富,风格气势充沛,酣畅淋漓,直抒胸臆,令人称道,宝廷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丰富,风格多变

宝廷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描述民间疾苦还是国家外患,山水纪游还是咏物抒怀,宝廷都能够用自己独有的特色,使其富有丰富的艺术成就,宝廷诗歌诸体兼备,但他最为擅长的还算是七言歌行体,不仅是数量上占有多数,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很高的品位,代表了他诗歌创作的水平。

宝廷个性追求自由,不愿意受到礼法的约束,所以他的诗歌便会更加的接近自然,他反对独学一家,追求诗歌艺术风格上面的多样化,其实,从宝廷的诗学主张上面便可以看出,宝廷主张唐宋兼采,自成风格,融古贯今。林纾《偶斋诗草》序言中认为宝廷诗学上与查慎行有相近,实际上宝廷在工于比喻,长于形容,善于言情,精于议论等总体风格上是和查慎行有相似之处的,但查慎行诗歌纯学宋诗,是清初学宋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宝廷与他相比较,艺术风格上更加繁复多变,并不专宗宋调。

宝廷的诗歌中不但有唐韵古调,也有宋音雅声;不仅喜欢沉郁厚重的篇章,也是不忘风格上面的豪健雄深,之所以形成多样性的艺术追求,与其得益于多名恩师是有关系的,宝廷在《答文镜寰先生》中说:“侵陶伐谢盟杜韩”正是他诗歌要多方面进行学习的自我剖析。

宝廷的五言近体诗,风格清新,纯朴,耐人寻味,如《自来峰题壁》:

独立万山巅,登高天地宽。眼中空九塞,足下小三盘。赤人大,白云埋寺寒。醉来题石壁,岚翠绕笔端。

宝廷的这种诗歌风格与陶渊明的清朗疏淡很是相似,而其中又不乏有杜甫和陆游的严整方雅。宝廷的诗歌究其风格还是与王维最接近,而且诗歌中比王维多了些雄健和沉郁。出现这一差别的原因是与二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宝廷的一生经历了磨难,自然在诗歌中体现为沉郁质厚的特色。

二、思想夸张,笔法浪漫

宝廷诗歌夸张豪迈思想是与其豪放不拘小格的性格息息相关的,晚年遭受被罢官后,心情一度失落,再加上生活的困难,使得其对于人情事故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诗歌风格虽然一定程度向悲慨沉郁转变,但明显带有些许的浪漫注意色彩,宝廷对于世人观念的看法从来都是不看重的,这要基于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也正是由于其狂放,为人疏狂,造就了其诗的豪放夸张,以及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

宝廷的豪放夸张最好的体现便在其诗歌当中,如《放歌》:

我本天下至迂、至疏、至拙、至痴、至儒人,胡为强加绳墨束我以儒巾,致使终朝呫哔劳精神,亦何益,上不能致君,中不能养亲,下不能救贫,蹉跎蹭蹬无所获,蓬毛伏处愁倍剧。束身待尽无良策,饥寒困苦日相迫,中心焦灼如火炙,吁嗟乎!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宝廷认为自己是一位愚拙的懦弱之人,这是一种自嘲的表现,虽然宝廷这一生都未能解决贫穷的问题,才能够孝道上说依旧未能解决父母过上优越的生活,而政治上又未能全身而退,但是作为宝廷,依旧不断的为君王分忧,窘迫的情况下也尽了最大的孝道。只是现实的残酷,让宝廷最现实已经失去了希望,但是宝廷从来没有像困难低下头,特别是晚年“竹坡往来西山,以诗酒自娱,洒然遗世。尝有‘微臣好色诚天性,只爱风流不爱官’之句,其侘傺可想,其狂放亦复可钦。”虽然心情极度失意,但他还是在山水之间努力的寻找着能够从心里上得到解脱的良药。

再比如《偶题》(三餐难必给),晚年经历了人生磨砺的宝廷,对人情世故已经看淡了,安贫乐道,顺应天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诗酒上,诗酒成了此刻解脱内心的良药。这一点固然有很多消极的成分,但又更何尝不是诗人看透人生,和平心境的一种反映。

三、新颖奇特、清新别致

宝廷在诗学上是主张创新的,反对一味的拟古和不求变通,而这一点反映到诗歌上便是新奇别致,别开生面,具体来说就是在诗歌创作的时候用精巧的艺术手法,新奇的比喻,别致的想象进行创作,使诗歌富有独创性而颇具情味。

例如其《春菊》:

渊明大笑诧奇绝,秋花竟有逢春日。满员桃李尽无颜。阳回三径东风疾。逢春岂有争春心,独立原非艳阳质。不因肃杀变贞心,肯为温和柔傲骨。东皇有意怜孤芳,特将雨露酬霜雪。共惊寿客换童颜,莫谓高人改晚节。衰荣任运本天机,隐见非时讵人悦。莫作唐花一例看,生性由来不附热。

宝廷并不直接描写春菊的特色,而是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表现春菊的傲骨和贞心,从艺术手法上打破常规的限制,从侧面描写了春菊的特色,是诗歌中经常会提及的歌咏题材,而宝廷的《春菊》将此诗翻出新意,别具特色,这就有赖于独到的感受和写新绘意的艺术功力了。

宝廷是一个非常注重诗歌创新求异的人,在诗歌的创作的时候,即便是最普遍的诗歌形象,在宝廷的手里便能独出蹊径,加入宝廷自己独有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就使景物不仅活灵活现,具有身命力,又可以婉转的托物言志,所以对于咏物诗,我们除了感受到所描绘之物的奇特之处,还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其中诗人的丰富情感。正如苏轼所说:“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歌重在求新变异,而不是单纯的就诗作诗。

宝廷的《古松歌》(古松枯植依颓桓),诗歌艺术手法精巧,比喻新奇,想象别致,诗人虽然用“畸人”来形容老松树,但它依旧风神超迈,不落凡俗。“屹然凌虚作砥柱,直无枝干深有根”,尽管外表已经历经沧桑,但依旧不畏风雨的挺立着,诗人极言松树的坚韧和顽强,新颖传神,别开生面。诗人不但把松树的风格写出来了,同时也借助松树表达了暮年情怀,面对日益逝去的岁月,诗人倍感失落,唯恐自己同老松树一样腐朽而没有一丝的用处,辜负皇上的眷顾。宝廷作为一位深受封建礼教影响的忠臣,晚年一直为未能尽忠到底而自责不已,诗人由松树的峻洁想到了自身的不得善终,诗人其中想要表达的情怀不用说已经被了解。整首诗脉络一致,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宝廷的很多咏物寄情诗都写得新奇巧妙,清新脱俗,借助于富有色彩和乐感的语言文字,完成一种美文的建构,把心意才情完美地勾勒出来,并且达到艺术上的新颖精巧,独具一格。(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