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机器人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1 07:23:54

机器人培训总结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46-03

随着世界民用飞机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乘坐飞机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强,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了我国要从当今的民航大国向未来的民航强国转变的宏伟战略。实施民航强国战略要求加强民航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行业关键人才队伍建设。全行业要建立完善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持民航企事业单位通过自办或合作方式兴办高层次的培训机构。民航要重点培养飞行、机务、空管、机场运营管理四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要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力度,增强民航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为了培养民航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5年中国民航局在充分借鉴对国际民航业影响最大的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147和欧洲航空安全条例EASA-147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航特色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条例《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部),并于2006年颁发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规范了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并实现了与国际民航的接轨,为培养民航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依据和指南。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是以培养合格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为目的,为取得CCAR-66部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和部件修理人员执照的人员提供培训的机构。国际民航约定,所有“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的民航规章编号为147,因此通俗地称“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为“147学校”。CCAR-147培训可分为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民用航空器机型培训、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基础培训和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项目培训。目前,国内有33家维修培训单位获得147培训的认证。2009年6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获得CCAR-147培训机构合格证,包含2个类别: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ME、AV两个专业)和民用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培训(ME、AV两个专业)。2010年,我院又与广州航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得147学校“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项目”培训资格。这是我院长期以来坚持以“行业标准”为办学特色的又一重大成果。笔者以飞机机电维修专业为例,对CCAR-147培训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并对CCAR-147培训大纲作为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行业标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本专业课程标准的设置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

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的课程特色

2006年5月颁发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咨询通告AC-147-02依据CCAR-147部第147.4条、第147.17条、第147.27条制定,明文规定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该大纲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的内容划分为17个模块,明确规定了培训等级的定义、各模块的最低培训学时(见表1)、各模块具体的培训科目和内容,以及机电专业ME和飞机电子专业AV培训内容的培训等级。培训大纲将培训科目及内容按照教学深度的不同分为三个培训等级:1级、2级和3级,并定义了这三个培训等级相应的培训要求和培训目标。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应当根据教学等级确定每一培训科目及每一知识点的培训深度,编写各自的教学大纲,按照每一模块的内容制定各自的培训课时,但培训课时不得少于表1所规定的最低培训课时数。

由表1可见,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培训大纲规定的最低理论学时数为1100学时,最低实习学时数为1020学时。其中,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的规定》CCAR-145部批准的维修单位实习学时为250学时,培训总学时为2120学时。我院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培训大纲完全覆盖了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专业所规定的17个模块,还增加了104学时的《机务英语》培训,除了培养培训学员的机务维护能力外,还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以满足中国民航局对民航高技能维护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使培训学员能快速看懂飞机维护手册等英文资料,提高飞机维护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我院CCAR-147维修基础培训ME-TA培训理论总学时为1224学时,实学时为1106学时,其中维修单位现场实习学时为320学时,总学时为2330学时,都比CCAR-147规定的最低培训学时高,所以,完全满足CCAR-147培训大纲的培训要求。

CCAR-147基础培训大纲是制定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行业标准之一

我院机务工程学院的飞机机电维修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民用飞机机电维修专业基础执照(涡轮式发动机飞机ME-TA)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高等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从事飞机机电维修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民航维修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中国民用航空法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AC-66R1-02)、《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为教学标准来制定的。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和高职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与行业标准相似的模块内容分类,分为12个模块。12个教学模块为:基本素质、英语能力、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维护基础、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涡轮发动机飞机的结构与系统、燃气涡轮发动机、综合能力、拓展选修课。我院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和提供本专业实训教学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实训教学场地,以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包括钣铆实训室、飞机电器修理实训室、飞机系统修理实训室、航空发动机及附件实训室和无损探伤实训室等。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维修厂、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符合《维修单位合格审定的规定》(CCAR-145R3)的民航维修单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得以提高,能掌握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航空机械专业(ME-TA)方向的必要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适应民航生产一线工作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CCAR-147基础培训大纲是设置

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行业标准之一

我院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样也是依据中国民用航空法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部)、《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AC-66R1-02)、《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的标准来制定课程标准,按照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

以《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为例。在CCAR-147基础培训大纲中是M14模块,ME-TA专业的理论学时是120学时,实习学时是60学时,总学时为180学时。飞机机电维修专业(ME-TA)《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的理论学时是122学时,技能实训是60学时,总学时为182学时。CCAR-147基础培训的《燃气涡轮发动机》M14模块的培训内容和飞机机电维修专业(ME-TA)《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一致,都包含了热工和气动基础、燃气涡轮发动机概况、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燃气涡轮发动机总体的特性和结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滑油系统、燃油控制系统、空气系统、启动和点火系统、指示系统、操纵系统、反推装置、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监控和地面操作,以及燃气涡轮发动机技能实训等内容。所以,本专业《燃气涡轮发动机》课程完全覆盖《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CCAR-147)和《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CCAR-66中M14模块的内容,满足培训要求。本课程突出技能和能力培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时进行,通过实物讲解和学生动手装拆实践,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航空发动机结构,更好地理解了航空发动机原理。学生学完本课程后,为取得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机电专业基础执照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学、专业教室教学、飞机发动机现场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等,学生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符合民航行业标准的口试、笔试、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结语

我国的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CCAR-147基础培训)是近几年才开始实行的一种培训,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随着我国民航和国际民航的发展,CCAR-147基础培训必将在为民航机务维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 部)和《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在飞机机电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标准的设置方面起到行业标准的作用,也必将对我院的民航高技能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朝兵.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2]倪莹.对企业单位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思考[J].中国民用航空,2010,(6).

[3]莫异昕.影响民航维修企业在职培训效果的因素及其改善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07,(12).

[4]余群英.广东高职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5]邓永萍.基于行业标准的《民航旅客服务与沟通》课程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梁裔斌,白景永.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2)

1国内近期直升机坠水事故

2009年至2016年国内发生几起直升机坠水事故:2009年4月12日,哈飞“直九”直升机,离开“雪龙”号起飞1多分钟后失事坠江,机组4人中3人获救,1人遇难。2011年8月17日上午北京警方一架警用直升机在结束搜救训练返航途中,坠入密云水库,机上5名机组成员4人遇难。2012年7月21日,云南省楚雄市青山嘴水库发生一起云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贝尔206L-4型”直升机坠落事故,致1人遇难,2人受伤。2014年4月10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贝尔-407”直升机在训练过程中在北京密云水库坠落,机上飞行员1死1轻伤。2015年3月20日17时45分,合肥一架AK1-3小型直升机坠入董铺水库,机上2人,1人遇难。2015年6月6日,华彬天星通航一架“罗宾逊”直升机在密云机场本场空域执行训练任务,当日气象条件良好。9时55分水务局通报有人目击飞机掉入水库。12时左右2名飞行员相继打捞出水,确认遇难。2016年5月1日上午11时50分,河南永翔通航一架R44直升机,在济源市坠入河口村水库。机上共有4人,2人跳水获救,2人遇难。2016年8月17日黑龙江九州通航一架R66直升机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进行飞行训练时坠入嫩江浏园景区水域,直升机上3人逃出。8年间共8起事故,机上遇险总人数达25人,其中遇难12人,随着我国直升机行业的飞速发展,直升机使用频率和乘坐人数都将大幅上升,直升机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对乘客都将造成重大伤害。

2国内直升机水下逃生培训现状

随着国内通用航空的高速发展,水上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在近海或水面飞行作业增多,国内民用直升机快速增长,人员乘坐直升机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然而从事相应直升机乘员安全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在国内却寥寥无几,根本无法满足乘坐直升机人员的基本安全培训需求。2000年4月由我国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颁布国家军用规范标准《直升机乘员水下逃生规范》中,对直升机乘员水下逃生的装备要求,逃生基础知识、技能、离机要求,并对逃生训练对逃生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明确提出训练的基础要求、设备器材、实施要求等内容。目前国内直升机水下逃生培训在硬件方面所使用的逃生模拟器有军方、国有单位自行研发的设备和欧美进口国际认证的相关设备;直升机水下逃生培训的方面,主要是国内民用直升机企业参照国际化标准训练和军方自有规范性训练要求,国内缺少直升机水下逃生培训规范性的体系。

3直升机水下逃生培训

直升机水下逃生培训采用理论与实际操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际操练过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参训者参与到培训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快乐,缓解自身紧张心理。

3.1理论培训

理论课程从直升机基本介绍、直升机安全知识、机上安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到直升机应急处理进行讲授,如:救生衣的使用,直升机迫降程序、应急门窗的抛放、救生筏的抛放、海上待救注意事项等,让参训者对直升机安全知识有所了解,让所有参训者对直升机水下逃生训练建立初步认知,增强参训者安全意识。

3.2实际操练培训

3.2.1模拟器内演练

课前进行实操培训安全风险告知,确保每个参训者对培训过程风险熟知。讲解水下逃生培训动作要领,并在模拟器中进行模拟演练,熟悉模拟器内部结构,掌握安全带释放方法。让参训者用一只手抓住离自身最近的应急逃生门窗(在水下是重要参考方向),一手抓住安全带释放器,当需逃离机舱时,在水中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释放安全带,模拟演练水下逃生动作,达到熟练程度。通过模拟器模拟练习,建立水下逃生培训信心,减少参训者紧张情绪。

3.2.2水下屏气训练

为了提高参训者在水中行动的自信心,以便能在培训过程中更加顺利的完成所有动作,所有参训者必须在水下屏气时间达到40秒。培训师根据参训者不同身体状况,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参训者能够顺利通过训练。通过水下屏气练习,使每个参训者熟悉水下训练环境,在水下如何提高屏气能力,缓解参训者紧张心理。

3.2.3便携式自主呼吸系统使用

便携式自主呼吸系统,也称为紧急呼吸系统(EBS),其采用气囊储气供气,使用者能增加在水中活动时间达到2分钟,增加乘客的逃生机会。每个参训者在培训师带领下掌握EBS的使用方法,使用者需使用EBS在水下潜游10米以上。

3.2.4直升机模拟器迫降训练

为了让参训者掌握直升机在水面迫降的技巧,参训者按照分组练习,由参训者进入在水池中的直升机模拟器中,按照规定做好,并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等保护器具。模拟器操作员通过操作器将模拟器提升至水面1-2米高,培训师在模拟机舱中发出迫降指令,参训者做好应急保护姿势。应急保护姿势主要是弯腰抱头,确保直升机迫降过程中,减少对乘客的冲击伤害。迫降指令发出后,模拟器开始迫降,当模拟器接触到水面后,参训者用手抛掉最近应急门窗,并迅速一手抓住门窗,一手抓住安全带释放器。当模拟器停止下降后,在培训师统一指挥下,所有参训者从指定窗口撤离至救生筏中。

3.2.5直升机模拟器水下逃生训练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3)

1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岗位分析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人才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设备维修、装配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等岗位,主要分为技术与销售两条人才培养路线。

2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培训目标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培训目标是培养具有在生产一线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掌握使用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工业控制、自动化应用等必备知识,具备从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系统集成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业机器人调试、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维护、工业机器人设备集成和改造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3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培训计划

3.1机械设计方向

工业机器人集成项目机械设计工程师成为职场新宠,要求能够针对集成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总体设计及机械结构设计。

3.2电气设计与调试方向

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应用集成项目电气部分,掌握常规的电气系统控制、PLC控制,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原理、PLC高级编程、机器人高级编程、机器人视觉应用及集成项目的电气设计方法,设计电气图纸。

4计算机仿真软件编程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TM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

2模拟量输出电路。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对话

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 六、操作回路 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 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5)

占彩华 罗金玉 王丹

摘要目的:探讨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对聘用制工人的职业培训方法。方法: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实行集中式与过程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与操作培训。结果:满足了工人的岗位培训需求。结论:通过专业培训,聘用工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提高了其工作能力与整体素质,确保了工作质量。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聘用制工人;培训方法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47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基础[1]。我院CSSD位于医院医技综合楼一楼,使用面积约400 ㎡,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流程规范,拥有全自动清洗机、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工作站、洗眼器等先进设施。为落实国家卫生部2009年4月1日的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行业标准[2],我院CSSD在集中式管理[3]模式下,需要培养出一批聘用制工人来满足相应岗位需求。现将培训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成立培训管理小组

培训管理小组成员为护理部助理员、医院感控科护士长及资深护士,护理培训中心人员实行三级管理,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总负责,护理组长任总带教。各级人员均具备较丰富的培训经验,熟悉消毒供应中心各种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

2拟定培训目标

2.1培训方式采用讲解、操作示范、督导、检查的方式。

2.2培训目标旨在提高聘用制工人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技能,增强聘用制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具体目标:(1)掌握CSSD清洁卫生的重要性,遵循医院感染控制原则。(2)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并能自觉遵守操作规程。(3)掌握下收下送工作流程,并能符合污染回收和无菌配送要求。(4)掌握常用化学消毒液的配制方法。(5)掌握一般职业防护和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2.3师资要求(1)形象。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求耐心、细心,做到言传身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注重细节,以良好形象感染培训对象。(2)能力。在带教过程中注重对聘用制工人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对其思想作风、慎独精神、与临床科室沟通能力等的培养。(3)过程。从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到无菌物品的发放,每一环节都不能疏忽,带教老师指导并负责效果评价,以提高聘用制工人的岗位意识,促进其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聘用制工人各流程的掌握程度。

3培训内容

3.1相关规范、制度及院感知识培训依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等,旨在提高聘用制工人的行业制度意识、职业防护意识。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CSSD工作职责、CSSD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内容、CSSD各区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3.2流程与技能培训依据消毒供应中心十项操作流程,通过规范具体操作程序与方法,旨在提高聘用制工人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介绍CSSD布局划分和各工作区功能;CSSD各工作区清洁卫生要求、感染控制措施;化学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下收临床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物品及手工清洗流程;各区域外着装、防护用具穿戴,流动手设备七步洗手法;各种包装材料的选择,敷料的折叠方法,常用诊疗包及专科敷料包的配制;无菌物品发放工作流程。

3.3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培训依据消毒供应中心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标准,旨在确保仪器正常运行,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各种设备仪器如全自动清洗机、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工作站、洗眼器等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保养措施。

4培训方法

4.1集中培训

4.1.1理论授课对聘用制工人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形式,将授课内容制成幻灯片,文图并茂,声色兼具,以提高知识讲解效果。

4.1.2操作演示由带教组长演示器械分类方法,选择合适清洗途径,如超声清洗机等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运行时监测、维护和保养。

4.2过程培训培训管理小组成员对去污清洗区、敷料打包区、消毒灭菌区进行规范化流程管理[4],实行分区域现场督导,遇到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实行现场讲解、演示,并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制成板图悬挂于工作区墙壁上,图文醒目,方便对照,并采用多方式、多渠道强化正规操作方法,例如对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演示后不断强化,循环练习;使用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等仪器设备过程中,对其常见故障排查和处理方法等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培训。

总之,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消毒供应中心为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聘用制工人承担着消毒供应中心的回收、下送、清洗等辅助岗位工作,是消毒供应中心支持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职业培训,使其了解相关制度、规范、感控知识,掌握相应岗位职责、各项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与维护,才能满足聘用制工人的实际岗位需求,切实提高其工作能力与整体素质,从而确保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

[2]吴可萍,于翠香,刘凌云,等.消毒供应中心岗位技能培训基地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94.

[3]于翠香,梁云霞,吴可平,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及实施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60-661.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6)

1.1赛前组织

1.1.1人员组织

学校成立电子设计大赛领导小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轮流隔年举办一次,领导小组是常设机构,负责电子竞赛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电子设计大赛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校教务处处长和相关学院院长共同担任,办公室主任由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担任.办公室设在实验中心,负责处理大赛日常事务,成员包括指导老师、实验员及大赛相关人员.电子设计大赛领导小组负责相关部门协调和政策落实和大赛组织和宣传,负责参赛人员管理和学生培训,负责赛前制定培训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负责与赛区组委会联络和大赛专项经费管理,负责元器件及耗材保管、整理、发放、采购和培训竞赛场地管理,负责培训竞赛后勤保障和学生管理.电子设计大赛人员组织包含指导老师的组织和参赛学生的组织.强有力的指导老师团队是电子设计大赛取得成功的基础.随着技术发展,大赛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题目更加新颖贴近生活,包括电源类、控制类、无线收发类、仪器仪表类等,涉及电子技术各领域和方向,对指导老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导老师需要精通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精通51单片机和熟练运用CORTEX-M3嵌入式系统、CPLD/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攻坚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指导教师团队给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特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参赛学生是大赛主体,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大赛,同时保证竞赛质量和水平,经选拔合格或任课老师推荐才能正式报名参加.大三学生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强于大二学生,选拔时以大三学生为主,适当选取大一、大二学生保证后备力量,组成电子设计大赛参赛队伍.通过学校宣传、领导小组动员、辅导员讲解,使参赛同学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电子设计大赛的意义和目的,对就业和成长的帮助,调动学生竞赛积极性和热情.

1.1.2经费组织

电子设计大赛经费使用原则:预算清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厉行节约,保证运行,各项开支在预算内完成,开支与预算一致.经费来源分为学校年度预算和校内部门筹集,用于电子设计大赛基本运行和指导教师课时补贴.基本运行包含报名费、管理费、电子元器件及耗材采购添置、竞赛期间餐费及其他杂费.指导教师课时补贴指赛前教师培训课时费、竞赛期间指导教师补贴.电子设计大赛经费不含教师差旅费和竞赛获奖后学校发放奖金,赛后根据政策另行拨付.

1.1.3设备耗材组织

大赛设备耗材专人管理,专人采购,统一分配;培训类耗材由培训教师提出计划统一采购.

1.2赛前培训

电子设计大赛赛前对学生的培训是学生提高的重要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成绩.指导教师根据历年竞赛内容和特点,结合自身特长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大三学生知识相对全面但实践应用能力较差,没有系统设计经验,知识点孤立难以将各门课程融合到一起,大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认识片面,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做出个性化的培训与辅导,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培训分两个阶段,时间5~6周.第一阶段(3~4周)采用集中授课与实际制作相结合的方式,第二阶段(2~3周)采用三人一组半开放自主设计的方式.第一阶段包含模块电路分析、设计、调试、制作、参数测试、基本仪器使用及报告书写,对往届比赛重点模块电路进行有针对性专题讲座和制作.重点模块有电源电路、信号调理与运算放大电路、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信号发生电路、通信电路、电压与频率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人机交互电路、数据采集电路、驱动电路等.设计报告内容包含:摘要,叙述核心技术、实现方法与发挥;系统设计方案,叙述方案选择、系统结构、实现方法;硬件电路设计与分析计算,叙述硬件电路原理、计算、设计与实现;软件设计,叙述软件程序思想、流程、实现方法与重点程序;测试结果与分析,叙述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数据分析;总结与展望,总结题目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与展望.第一阶段使学生掌握基本模块电路,对电子设计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具备冲击奖项实力,指导教师对这部分同学重点关注,毕竟指导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拿奖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第二阶段3人一队进行赛前热身.按比赛要求自主设计,锻炼同学们系统分析与设计、制作与调试、参数测试、团队分工与协作能力.每队由3名同学自愿组合组成,1名同学负责软件编写,1名同学负责硬件制作,1名同学负责报告撰写.实际比赛有很多突况需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应对、共同解决.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以往题目特点、内容和难度自行设计题目,也可以直接选择往届典型题目.第二阶段模拟训练展现了各队水平和能力,也暴露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根据每队实际情况进行赛前辅导.

2赛期管理

比赛前2~3周,组委会发放比赛用单片机和开发平台,提前让参赛队熟悉开发环境,赛前一周公布本届电子设计大赛可能用到的元器件测试仪器,指导教师团队根据公布元器件清单估计本届比赛可能出现的题目和用到的模块.指导教师对器件进行分析,列出本次大赛可能用到元器件详细清单,交器件管理员清理汇总,不足部分立即准备和采购,采购应确保器件质量,排除器件质量问题带来的故障和干扰.参赛队在赛前调试好竞赛场地仪器设备,查看元器件清单结合指导老师分析对新器件和不熟悉模块进行搭建与调试,为比赛正式开始做好准备.4天3夜的电子设计大赛开始后,第一天选择题目、设计方案与具体电路,领取元器件及耗材,不足的元器件汇总立即采购.第二天完成软件编写和部分模块电路搭建.第三天完成软硬件联调和报告书写.第四天完成参数测试,有能力的同学完成发挥部分设计.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7)

“十三五”期间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目标,其实现的基本路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重视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的丰富与创新,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科技竞赛以及学生活动相融合,更好地实现全人教育的探索之路。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人文教育主要是对人进行人文知识、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科学教育主要是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创新的教育,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任何教育都不应该区分进行,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全人培养。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狭隘的科学教育无法完成学生对人类有益的持续创造性培养;而在人文教育中,同样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的支撑,狭隘的人文教育也无法带给学生持久的价值感和理性逻辑。

二、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培养模式

以我校机器人队为例,依托2002年起步的一项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国内选拔赛,十五年的时间里,我校已培养了约300名机器人队正式队员,其中7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后出国或在国内深造,毕业后均进入优秀的企业或自主创业。机器人队培养模式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并重的实际案例。大学的培养离不开精神引领和塑造,“勤为径,创新求胜;苦作舟,荣辱与共”的机器人队精神,通过十五年的凝练和传承,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队员和机器人爱好者。经过十五年的探索和完善,机器人队培养已建立一套完备健全的体系(如图1所示)。机器人队相关培养活动不止是通过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科研水平,在这个体系中,既重视平台的搭建和打造,整个氛围的营造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又重视学生团队的自我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挖掘;既重视依托培训、赛事、活动等实践,又重视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提升。整个体系由培养平台、氛围营造、训练平台、学生团队、实践平台等5个层面构建而成,涵盖15个方面的丰富内容,三大学生项目基金支撑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固化并升华了学生机器人的科创成果。

(一)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普通车床、普通铣床、钻床、折弯机、剪板机、冲床、交流弧焊机、电工技术实验台、电气维修实训台、传感器综实验台、慧鱼及博创机器人创新实验模块组件等近2000套设备仪器,价值2000多万元。基于“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层次化实训教学体系,分别设置了基础工程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及职业技能训练等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与实践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探索知识与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彰显机器人的鲜明特色,营造机器人三位一体氛围

每年通过校园“创新创业周展”“年度获奖机器人展”“高校科技夏令营展”等途径,展出机器人,宣传机器人成果,树立文化标杆。让机器人文化像诗歌、电影等一样,成为一种流行。建设学院“机器人文化馆”和“机器人展厅”,展出历年自主研发的优秀机器人,积淀机器人成果,将历届机器人队实体成果和精神结晶传承。同时重视机器人Logo的印记影响。通过校园宿舍走廊机器人装扮文化和机器人标示,传递机器人文化。宿舍的多彩装扮,门把手上的温馨提醒,学校的各项重要活动……机器人的logo无处不在。另外,机器人论坛、机器人校庆周活动不断丰富着我校机器人文化。

(三)加强系列理论培训,搭建由易及难的赛事平台

加大技术培训系列活动的同时,通过由易及难的比赛题目,开展训练和选拔。通过新生杯电子设计竞赛,学院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让学生迅速入门。然后,通过全校性巡线机器人大赛实现技术进阶。低年级学生组队,机器人队成员和科协成员通过宣讲会、题目解析会、答疑解难会等方式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作品。巡线机器人大赛已成为我校影响力最大、参与学生最多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品牌赛事。

(四)全力开展机器人队备战赛事,培养机器人技术骨干精英

由于学生组成的多元化,跨学科交流是培养的另一种尝试。每年机器人队成员有来自机械、电气、工业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等工科专业的学生,也有外国语、管理、数学等专业学生。整个备赛过程约10个月时间,集中在机器人基地开展。20~30人组成的机器人队,分为软件组、机械组、控制组以及协调组,依据个人特长分工完成相应任务,同时做好配合,完成预计方案设计的机器人。其中机构设计、加工,器材的选型、购买、报账、入库,设备器材使用、维修、报废,机器人联动调试、手动操作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均由队里自主完成。

(五)追求技术极致为国争光,心系社会共谋创新之路

注重机器人文化校外交流也成为机器人队与社会接轨的一种培养方式,如走进社区和中学进行机器人科普宣传,开展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2013年,机器人队学子通过技术交流,帮助成都七中GMT-E机器人队攻克难关,最终在“FIRST机器人大赛”力战群雄,拿下了全国一等奖,并代表中国赴美国参赛。2015年,机器人队学子指导中学生获得2015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立地顶天”冠军,获得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一网打尽”亚军。

三、机器人队培养成效

通过纵横交错、同步开展的培养体系,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包括表达沟通能力,热情自信的魅力,冷静思考、精益求精的思维习惯,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全面的组织能力以及相互信任、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其中,有一位机器人队员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2013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参评的“超越梦想”机器人研创文化活动获得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机器人队成员已成功孵化科技类创业公司10余家,创业团队若干。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机器人队一直在前行。总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就能达到极致或者突显成效。高校应以人为本,认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搭建更多平台,以多元化的教育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作者:李丽娟 孙东 于乐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8)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IV"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如图1所示。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自检和互检,同时减少各部分的关联性。通信接口方式选择灵活,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合,可实现远方定值修改和切换、事件记录及录波数据上传、压板遥控投退和遥测、遥信、遥控跳合闸。可通过变电站监控系统对保护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实施全遥控操作。装置采用统一软件平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延长了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从“作坊生产阶段”进人到“大规模生产阶段”。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典型的模拟量输人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电压形成电路、低通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多路转换开关及A/D变换芯片五部执电压形成电路除了起电量变换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一次设备的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回路与微机A/D转换系统完全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低通滤波器与采样定理、采样保持器、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模/数变换(A/D)的详细讲解,使学员熟悉模拟量输人电路如何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讲变换器时向学员展示变换器插件实物,讲清楚变换器的输人信号和输出信号。讲解低通滤波时也将实物插件展示给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可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2模拟量输出电路

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模拟量输出电路的作用是把微型机系统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该任务主要由数/模(D/A)变换器来完成。由于D/A转换器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转换期间,输人待转换的数字量应该保持不变,而微型机系统输出

的数据在数据总线上稳定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微机系统与D/A换器间必须用锁存器来保持数字量的稳定,经过D/A转换器得到的模拟信号一般要经过低通滤波器,使其输出波形平滑,同时为了能驱动受控设备,可以采用功率放大器作为模拟量输出的驱动电践 D/A转换器的作用是将二进制的数字量转换为相应的模拟量,其主要部件是电阻开关网络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中,除模拟信号外,还有大量的以二进制数字变化为特点的信号,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状态,按钮、普通的开关、刀闸、断路器的触点以及人机联系的功能键的状态等,称为开关量。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培训中讲清消抖滤波电路与信号调节电路、电隔离技术的应用、驱动控制与端口地址译码问题,特别是要了解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开关量信号都是成组并行输人(出)微机系统的,每组一般为微机系统的字节,即8, 16或32位,对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量的状态,体现在开关量信号的每一位上,如断路器的分、合两种工作状态,可用0, 1表示。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跳合闸位置继电器触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等输入、外部装置闭锁重合闸触点输人、装置上连接片位置输入等回路。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时话

人机对话的主要内容有显示画面与数据(包括时间、日期);单线图的状态、潮流信息;报警画面与提示信息;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记录;趋势记录;装置工况状态显示;保护整定值;控制系统的配置显示,包括退出运行的装置的显示以及信号流程图表;值班记录;控制系统的设定显示等。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通信插件可根据需要设置有Lan网口、以太网口、RS485口和RS232口,满足不同监控和远动系统的要求。另外,还设置有GPS对时功能,可满足网络对时和脉冲对时方式的要求。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

六、操作回路

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

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测控装置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综合考虑变电站对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以微机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功能。采用现场测控网络与安装于控制室的中心设备连接,依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测控单元实现全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完全按照间隔单元实现测量、记录、监视、控制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测控装置硬件结构与功能

测控装置主要由交流变换插件、CPU插件、显示面板、通讯插件、开入开出插件、电源插件等模块构成。测控装置功能有开关量变位遥信;电压、电流的模拟量输入;断路器遥控分合,空接点输出,出口动作保持时间可程序设定;脉冲累加单元,空接点开入;遥控事件记录及事件SOE;支持行业标准通讯接口。

2.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等测量控制领域,实现四遥及同期合闸等自动功能。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为19英寸机箱装置配置,2一3块交流采集模件(AC),共采集12路电流、12路电压、1块直流温度采集模件(DC, TDC)可选,共12路采集、2块数字量采集模件(DI),共40路采集(包括脉冲量采集);2块智能控制模件(OUT),共20路开接点输出;CPU模件、POWER模件各一块。该装置插件图如图3所示。

PSR652数字式综合测控单元面板由液晶显示屏、二级管指示灶复归按钮和键盘等四部分组成。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的键盘操作和液晶显示界面采用对话框结合菜单式操作方式。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9)

近几年来,我院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否根据国家标准化培训要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出适合的训练课题,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影响培训成效的重要因素。

基于PLC的机电气一体化平台应用是我院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我经过几年摸索,将该平台模拟成物流仓库自动分拣系统,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中的综合训练课题。

在该综合训练课题的教学中,本人对其中部分内容采用了一体化教学的方式进行,现在一并介绍给大家。

一、综合训练课题介绍

1.分拣系统组成:输送带、输送带电机、位置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电感传感器、料块。

2.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启动,若料仓中有料,则推料汽缸(YV1)动作,将料推入输送带,推料汽缸回位,变频器开始运行,驱动电机高速、正转。当料块经过电感传感器时,进行判断:若料块有铁芯,则电机反转,输送带反向运行,将料块运离输送带;若料块无铁芯,则输送带继续前行。当料块经过颜色传感器时,发出信号,使变频器减速运行,直到料块运行到机械手位置(被位置传感器SQ7检测到),变频器停止运行,输送带停止,此时料块正好位于机械手下方,延时1秒后,机械手下降,夹起料块,上升,旋转至左边,机械手行走电机动作,驱动皮带,机械手向正方向运行,旋转编码器发出脉冲信号,当高速计数器接收到足够脉冲,PLC发出指令,直流电机停止运行,机械手下降,放松,将料块放进仓库,机械手旋转回右边,直流电机反转,机械手往回走,到达原点传感器时,电机停转,机械手到位,准备下一次动作。

此次动作,可以理解为在物流系统中的一次简单的分拣操作,料仓出来的货物,经过传感器的的识别,合格的货物,经过输送带送到指定位置,然后由机械手转移到指定的仓库中去。

二、教学重点

学生在独立单元设备的应用方面能够较好掌握,但在各个部件组成综合系统的训练中,尤其在各个部件的相衔接的处理上有可能出现问题,如:

1.机械手准确抓取物料。物料到达不同位置时的信号变化要准确,就要求传感器的位置安装要特别注意,近了,太敏感不行,远了,检测不到,因此要不断的配合程序进行调整。

2.机械手到仓库的定位。机械手多走一点,少走一点,都会造成物料放不到仓库,因此准确定位非常关键。这不仅要在程序中设置好脉冲数,还要考虑皮带轮的松紧程度以及机械上各方面因素等等。

3.为了避免机械手在电机的带动下,冲出轨道,在编写程序中,要注意将原点(SQ2)、限位点(SQ7)串入PLC的输出线圈(直流电机)回路上;在上电后,要先观察PLC能否接收到此2个传感器的信号,确保他们的限位功能正常动作。

三、抓住重点,实施教学

这个课题训练是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解决好本例中的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人在此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教学,下面以“机械手是否能准确抓取物料”这一教学重点为例,介绍如何实施教学:

1.布置任务

在传送带、机械手等单个部件教学训练完成的基础上,布置一个训练任务,内容是:物料在皮带上运输,到达位置后由机械手抓起。同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至4名学生,设1位组长。学生分组动手完成任务。

2.发现问题

由组长安排,组员分工,分别进行程序设计,硬件接线,然后通电试车。在调试的过程中,各组都会发现一些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如:机械手下抓时接触不到料块,机械手下抓时与料块发生碰撞,机械手下抓料块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等。

3.解决问题

汇总好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各组对前面汇总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学生首先分组讨论,通过课本、网络等查找资料,分析工作原理:机械手运行到原点位置后,停止,此时下降气缸动作,平行夹应该正好位于输送带正上方,但是事实情况是平行夹不一定正处于输送带上方。进一步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

(1)程序中有关指令和脉冲数设置有误;

(2)原点传感器(SQ2)与机械手不配合,当SQ2动作时,机械手没有处于正常停止位置。接着由组长进行分工,各人分别负责查找资料,检查指令、硬件调试检查等工作,针对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再经过交流讨论、查找资料、观察调试,学生得到结论:

(1)经过观察,机械手运行至SQ2时,PLC输出点断开,直流电机停机,因此可以判断PLC动作正常,程序无误。

(2)SQ2的安装位置对机械手的停止位置影响最大,甚至其灵敏度也会造成影响,因此调整SQ2的位置就可以调整机械手的停止位置。学生最后确定,在程序指令正确的情况下,SQ2的安装位置是造成机械手不能正确抓物的主要原因。

4.实践验证

各组学生有的上网查找办法,有的相互探讨,有的直接进行调试。经过反复摸索,学生总结出调试办法:将24v电源直接接入电机,让电机运行到原点,手动控制下降气缸,让气缸下降,观察平行夹与输送带的相对位置,如果有偏差则稍微松开SQ2的固定螺丝,轻微调整SQ2的位置,直到平行夹正好位于输送带的正上方。

5.反馈提示

经过以上分组学习讨论,大部分学生能成功完成训练任务,但有个别小组学生存在本次运行正常,下次通电运行失败的情况。学生经反复讨论、调试都没解决,只好向老师求助。本人提示学生:不要局限在机械手、传感器等部件,还应关注其他参与运行的部件。最后学生经认真对比排查发现,是因为带动机械手行走的齿形皮带松动,导致机械手活动间隙大,定位时准时不准。此问题通过锁紧皮带螺丝就解决了。

6.总结评价

最后由老师进行理论和技能方面的总结,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本人为学生提供咨询并适时讲授一些理论知识,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掌控整个教学进程。

实践表明,通过如此学习学生们都能掌握如何使机械手正确抓取物料。同理,其他教学重点也可通过一体化教学来完成。

四、该综合训练课题实施一体化教学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各部件的了解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此平台利用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应未来生产岗位的要求。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006-02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研究型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工程型人才。而应用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体系。通过对我系以往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我系机电专业实训环节基本足够,但是实训内容较为分散,仅仅注重了与课本理论知识结合,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对技术的全面整体性要求。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实训进行改革。改革原则是以理论课程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建立系统的实训体系。

一 实训内容安排

机电专业从大一到大四总共八个学期,其中,最后一学期为毕业设计,前七个学期每学期都安排1~3周的实训环节。整个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安排应以某个项目为主线,上下衔接,形成一个系统,如功能型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同时要符合本学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要求。具体的每学期实训名称、实训周数安排详见下表所示。

第一学期,新生刚刚入校,主要学习工程制图这一门基础课。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对机械制图的学习要求不亚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开展为期1周的机械制图实训,通过徒手

绘制机器人平台和各基础部件,让学生掌握工程制图的绘制方法和标准等。大一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AutoCAD、电子线路CAD等机械、电路绘图课程,因此在本学期开设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为期3周。此实训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绘制机器人模型、参观工厂企业,邀请企业工程师开展讲座,识别电子、电气元件,学习焊接、绑线,制作简易小电路板等。本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开始进入机电实践环节中,从最基本的基本功学起、练起,给学生建立一个机电专业的感性认识。第三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电路基础课程。此学期实训称为电子技术实训,实训内容主要围绕机器人的基本电路展开,如机器人寻线电路、避障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源电路、音频电路等。这些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是机器人最基本的电路。同时本学期还有一个金工实习,打破传统的锤头、钢球等的实训内容,根据功能型机器人改为机器人底盘、手臂、车轮、手、轴承等的加工。第四学期学生学习了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维绘图等课程,由此开设机械设计实训,让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模型,机器人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完成机器人二维图纸绘制和三维动画演示,该实训为期2周。第五学期开设检测与控制实训,把本学期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三门理论课综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大小自行完成机器人核心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并为机器人增加功能模块,如机器人寻迹、机器人颜色识别、机器人语音等。第六学期的电气控制系统实训主要针对本学期的PLC电气控制技术展开,让学生在机器人上增加气动驱动方式、用PLC控制完成机器人夹持物品、机器人物料运输等功能。第七学期安排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需要把三年来学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学生把以前做的功能型机器人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然后根据老师拟定的机器人比赛规则组织机电专业学生举行一场机器人对抗赛。总之,把大学四年来学的所有知识综合应用起来,为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做好铺垫。

二 实训过程管理

严格的实训过程管理对实训质量起着一个监督、保障的作用。可根据实训内容、性质对实训环节分散或集中进行。如: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中的讲座、企业参观等就可分散进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为保证良好的实践动手效果,其他实训建议停课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实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实训开题动员、实训专题技术讲解、学生集中设计和制作、实训验收答辩、实训论文提交等。在实训动员时具体告诉学生详细的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内容、实训检查、实训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完全进入实训状态。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可把实训专题讲解放在实训初或实训中。如电子技术实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基础实训,那么最好在实训初给学生具体讲解一下每个题目的大致思路和实训报告的撰写方法。机械设计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可让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自行设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实训过程中相应地安排指导老师在实验室值班,负责学生考勤、答疑、指导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在此期间,学生按班次、时间段到实验室分批设计和制作。一般,实训最后几天为实训验收或答辩时间。排好时间段,几位指导老师共同验收,根据学生做的实物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撰写方法原则上同毕业设计论文写法、格式相近。这也是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三 实训耗材的可持续利用

对机电类专业来讲,由于学生必须制作实物,因此实验耗材开支较大。如果每次实训都购买耗材,这将是极大的浪费。系统性的实训内容安排已为循环利用实验耗材做好保障。每一学期的实训作品都是下一学期实训的地基,犹如必须一步步做好底层才可以最后建造出金字塔来。如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可持续利用实验耗材是实训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从实训性质来说,电子技术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主要让学生做电路板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两个实训的主要成品都是电路板。可以在这两门实训结束后,由实训负责老师把电路板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大纸箱里集中保管。机电产品认知实训部分内容,如电子元件识别、电路板焊接就可以使用这些保存的电路板让低年级学生练习,大大节省电子元器件的开支。机电产品认知实训购买的电气元件可以继续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服务。当然,实训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电气元器件可以由实验室早期统一购买,实训时到实验室领取并做好登记。不常用的,或有些特殊的,由学生提出申请,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购买。由于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是系统性的,如果严格做好实训耗材的进出管理,妥善保管好每一次实训作品,都可重复、循环使用实验耗材,为节约实训耗材成本提供保障。

四 结论

本文提出的机电实训体系构建是根据我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理论课程设置总结出来的。实训体系的合理构建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根据各方反馈的信息加以调整和完善此实训体系。

机器人培训总结篇(11)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2021.6.15——6.18

调研单位:**电厂培训中心

调研人员:公司培训处相关人员

二、调研情况:

**电厂培训中心,位于**,起步较早、培训项目和设备完善,管理规范,成规模、有亮点,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此次考察调研重点是依托关停机组打造检修实训基地,建成的国内首台200MW整机培训系统。

该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关停机组的系统、设备,改造建设成国内首台200MW整机培训系统。共分锅炉本体、汽机本体、电气、管阀、热工等检修基地,可对新入厂员工、检修人员及电力学校的学生进行现场培训,是集团内部重要的检修综合实训基地。

三、机组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通过这次调研考察,对下一步公司机组培训基地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现将建设方案汇报如下:

从系统隔离、设备管理和投入资金等方面考虑,建议优先将机组进行设备改造。改造将分为发电流程现场培训和检修实操现场培训两个功能板块。

发电流程现场培训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和新入厂员工,通过现场直观的认识、零距离接触电厂燃料输煤、制粉系统、锅炉本体、汽轮机本体、发电机和升压站等系统设备,全面掌握火力发电整个流程,对电厂的主辅机设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锅炉本体方面计划从锅炉12.5米喷燃器平台开孔进入炉膛,在炉膛里转圈焊接平台和步道,利用光电效果,向参观人员展示炉膛内部震撼的视角效果,同时在大顶开孔,可以延步道上至汽包平台。汽轮机本体方面计划揭去汽轮机大盖和上汽缸部分,将汽轮机整个剖面横向展示出来,结合发电机部分进行实体展示。

检修实操现场培训针对的是机电炉、热控专业检修和运行人员,利用现场电机、水泵、管阀等辅机设备,可开展燃料、热控和机电炉主机检修方面的培训。具体项目如下:

(一)热控专业

1.DCS系统

#4、6机组DCS系统相对于系统设备逻辑组态,其软件已不适应当前时代。但可以从点的生成,控制逻辑搭建,画面组态,到卡件控制就地设备等一体化培训,包括后期的故障原因分析、判断、处理。

2.测量专业

现#4、6机组就地、变送器小间测量设备如压力、差压变送器,压力表、压力开关以及相关测量取样的表管、孔板喷嘴等均未拆除,完全可以利用,实现技能化培训。

3.程控保护

大多设备未拆除,完全可以实现程控保护技能专业化培训。机侧主保护为飞利浦MS6000系统,炉侧安全门已做改造,对热工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下来就是灭火保护。只不过是200MW机组较小,还有些保护设备及系统没有,可考虑酌情构建。

4.自动调节

大多设备未拆除,完全可以实现自动技能专业化培训。现有各类执行器。仅电动的就有6种型号,气动有调节型及两位式。

5.烟气CEMS系统及其它脱硫仪表

大多设备未拆除,完全可以实现烟气CEMS系统及其它脱硫仪表技能专业化培训。现有各类脱硫类仪表。

(二)电气专业

1.高低压电机检修:包括电机解体、抽转子、定转子检查、轴承检查、更换、测振动、测温。

实施方法:现场检修,电机与本体对轮解开,电机电源引线拆除后,完成电机检修,需测振、测温时,连接电源引线,和运行人员沟通送电测振、测温。

2.6KV开关:SN10-10型、ZN28-10型、ZN73型)检修(包括开关解体检修、机构检修、二次回路检查、特性试验。

实施方法:在6KVⅣ段或6KVⅥ段、脱硫6KVⅣ段或脱硫6KVⅥ段选择停运的开关进行。

3.励磁系统的检修:包括刀闸、灭磁开关、整流柜。

实施方法:#4机或#6机十米励磁柜均可进行。

(三)汽机专业

1.汽轮机轴承及油档检修

通过现场解体,全面认识汽轮机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掌握支持轴承的拆卸程序,检查步骤,回装要求。认识了解油档的安装调整方法。

2.高中低压缸揭缸检修

全面了解掌握汽缸检查清理内容,滑销系统的检修,隔板与隔板套的检修,隔板中心测量,隔板中心调整;汽封拆卸、清理,汽封间隙测量调整,全方位的学习汽轮机的通流间隙测量调整知识。

(1)前箱揭盖学习主油泵检修,滑阀检查清理,危急遮断滑阀杠杆间隙调整,飞锤解体检修。

(2)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门关闭器解体检查,门体解体测量检查。

(3)给水泵检修,通过轴瓦检修,掌握乌金瓦研刮方法,质量要求,学习轴瓦间隙、瓦口间隙、瓦盖紧力测量方法,测量转子总抬、半抬、总窜、半窜的方法,掌握技术要求,通过拆大端盖,抽芯包,芯包解体,中段检修,转子小装测量晃度,密封环镶配,回装后中心找正来学习给水泵的检修方法和步骤。

(4)通过现场不同类型的水泵、油泵培训单级泵、多级泵的检修方法,掌握技术要求。

(5)现场不同的高压电动阀门,低压阀门通过解体培训学习检修步骤,技术要求,还可研磨阀门来达到修复阀门的目的。

(6)系统隔离,培训办理热力检修工作票。

(四)运行培训项目

1.汽机专业

熟悉DCS画面、掌握DEH系统控制原理,对汽轮机本体、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汽轮机抽汽系统、辅助蒸汽系统、凝结水、除氧器系统、给水系统、加热器疏水系统、汽机轴封蒸汽系统和汽机疏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开闭式水系统、汽轮机油系统、凝汽器和抽空气系统、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氢冷定子水冷、密封油系统进行实地观看、培训、学习,掌握各设备、系统巡检内容、作用、原理、结构及其系统、设备投停操作方法及故障处理方法。

2.电气专业

实地了解和掌握电气一次设备发电机、励磁机、变压器、电动机、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UPS、厂用系统、直流系统等设备的作用、原理、结构及故障处理方法;能进行6KV、380V系统接线方式及停、送电的操作;能熟悉所有电气二次设备及控制、保护、测量、信号等二次设备的作用、结构、原理;能熟悉和掌握机、炉动力配电箱、热力配电箱各负荷的接线方式、停送电操作方法、操作要领及故障处理方法。

3.锅炉专业

实地对锅炉本体系统、汽水系统、旁路系统、风烟系统、制粉和燃烧系统、给水减温水系统、吹灰系统、疏水和排汽、除灰除渣系统相关设备进行直观了解、学习,掌握其作用、原理、结构及故障处理方法;能在DCS画面熟悉锅炉各引、送风机、热一次风机及制粉系统的启停逻辑,启停方法及相关联锁功能;熟悉掌握FSSS控制系统,特别是锅炉吹扫的作用及其逻辑,熟悉点火逻辑,掌握就地手动门、电动门、调整门作用、结构、型号、操作方法;掌握各油箱油位计、水箱水位计、轴承油位计的作用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