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8 09:18:21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1)

“这几天,我们正围绕信息产业部的第二阶段重建工作要求,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本阶段的通信恢复重建工作。”2月20日,中国电信集团综合处相关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在抗击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中国电信近日正快速调集人力、物力,按照预先制定的重建方案全面启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重建工作,力争下月31日前完成100%受阻用户恢复通信工作和包括受损光电缆及杆路的重建。

依照部里工作要求,中国电信在灾区的电力、交通等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地区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民生和重点通信的畅通。在通信恢复重建工作中,与兄弟运营企业继续保持合力、相互支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自雪灾发生以来,中国电信王晓初总经理在总部连续召开三次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集团全面抗灾救灾工作后,随即于2月2日起,与集团副总经理张继平、孙康敏等连续深入灾区一线,实地调查研究,部署各受灾地方公司的灾后保障及恢复重建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中国电信15个省(区、市)通信线路累计倒杆11380根,断杆216221根,小灵通基站损坏948个,光缆断损2904.416皮长公里,电缆断损28676.486皮长公里,蓄电池损坏36000组,油机损坏794台。

通过逐步较快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的实施速度,中国电信目前已完成了所有模块局和80%的接入点、村通基站、小灵通基站的恢复重建工作,恢复了85%以上受阻用户的通信。集团公司确定灾后重建的重点任务是:扶正加固倒杆,更换所有断杆;采取光纤接入新技术,用光缆替换受灾阻断的长距离、大对数铜缆,优化网络结构布局、提高抗灾能力;更换所有受损的蓄电池、油机和小灵通基站。

本次南方多省市发生的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虽然不是特别大,但由于雪灾直接影响了运营商在春节期间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将影响运营商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

中国移动灾后重建三步走

中国移动的重建工作包含两方面:对内,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恢复自身受损网络;对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发挥移动信息优势。并按“抢通恢复、调整稳定、优化提升”顺序分为三个步骤。

早在二月初,中国移动就已经开始筹划灾后重建事宜。如今,灾后重建工作更是全面展开。中国移动网络部应急通信处经理孙研告诉记者:“由于移动通信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性,移动通信系统的恢复重建,不但对自身具有重大意义,也可以帮助整个社会的重建工作。”

因此,中国移动的灾后重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双向的:对内,全力抢修,力争在最短时间全面恢复自身受损通信网络;对外,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发送抗灾恢复生产指导短信等方式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总体上,则按照“抢通恢复、调整稳定、优化提升”的顺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在总裁王建宙、副总裁李跃等公司领导的指挥下,中国移动总部积极协调完成了跨省的灾后恢复重建支援队伍,随时可以补充到受灾省恢复重建的一线工作中。在抢通恢复阶段,重建工作将按照“抢一片通一片、通一片保一片”的原则并行工作,快速恢复通信,提前防范灾情反复。在调整稳定阶段,对已恢复生产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在优化提升阶段开展系统优化工作,逐步将网络覆盖及系统性能恢复到受灾前的水平。

针对灾害中可能受损的通信铁塔、天线等设施,中国移动正在调集力量进行全面检修。此外,为确保受损设施恢复后的通信质量,中国移动严格明确了优化措施和质量,并特别配备了相关的测试仪器仪表。

在对外方面,中国移动积极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为政府部门灾后指导信息的传达提供支持。孙研告诉记者,这包括生产指导短信、气象预警信息,路况、车次信息等。

截至上周,中国移动江苏、四川、重庆、河南、安徽等省公司已经基本完成抢通恢复的工作,进入调整稳定、优化提升阶段,所有受停电影响的机房已恢复供电,停电期间双路供电的机房油机已检修完毕,为机房供电的故障油机已全部恢复正常。

中国网通北方经验支援南方

网通的北方各公司有着极为丰富的处理冰雪灾害损坏设备的经验,因此随时能够为南方公司提供技术支援。目前,北京、山东、天津、吉林和河南网通已经组织好了技术支援队伍,前往受灾地区帮助抗灾和重建。

“网通的抗灾救灾工作难度,也许是几大运营商中最大的。”中国网通网络部副总经理张清贵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这是因为,网通的主要人员、设备、技术根据地在北方,而受灾的主要地区在南方,当地网通规模较小,却要同样保持整个地区的通信畅通,这也为网通的灾后重建增加了难度。

但是网通并没有因此而放慢灾后重建的步伐,早在2月5日,集团公司在部署抗灾保通信的视频会议上,就全面安排了灾后重建工作。集团公司要求各受灾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力争在4月底前完成灾后重建,尽快使灾区的所有客户恢复正常通信。为了保证南方的重建,中国网通安排了南北方1+1对口支援。截至2月18日,网通已经投入救灾资金3426.58万元,用于灾区通信保障和灾后重建工作,“这并不是最终数字,比如运营商之间相互帮助的成本尚未计算在内,这个数字最终肯定还会大幅增加。”张清贵表示。

张清贵告诉记者,网通的北方各公司有着极为丰富的处理冰雪灾害损坏设备的经验,因此随时能够为南方公司提供技术支援。目前,北京网通已经向南方各省公布了7×24小时技术支援电话010-68018118,成立了专家保障队伍。山东网通、天津网通、吉林网通和河南网通已经组织好了技术支援队伍,前往受灾地区帮助抗灾和重建。

张清贵告诉记者,“目前看来,通信系统已经基本修复,比较令人担忧的隐患是在灾害中,许多机房电源电池反复充电、放电,也许会出现过度放电情况,影响电池性能。”张清贵表示。

据记者了解,中国网通成立的专门机构已精心安排了灾后重建工作,要求对重建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统一调配应急设备和抢修物资,促进重建工作尽快完成。集团公司还提出要求,尽快恢复基础网络通信能力,恢复通信网络供电及基站、铁塔等通信设施,重建倒塌的机房,更新与维修应急通信车辆。更重要的是,网通集团已经要求,在重建中要注重规划,搞好配套设施,在全面恢复原有的通信设施规模和通信能力的基础上,对通信设施进行优化,以提高抗灾通信能力。

中国联通放大责任信号

联通正着力筹建燃油基站,与原有的电力基站互为补充。与此同时,联通还明确提出各地重建要充分考虑气象条件和当地地形特点,合理规划,有效避灾。

在抗击冰冻灾害取得阶段胜利之际,中国联通以放大责任信号为中心的灾后重建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根据中央的工作要求,中国联通充分发挥一级法人优势迅速从全国各公司调集各方资源,抽调优秀技术骨干,周密部署全面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根据集团的统一部署,受灾各省联通公司正全力修复退服基站,确保通信畅通,努力减少灾害带来的困难和损失。

冰冻灾害发生伊始,中国联通在保通信的同时,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灾后重建工作。此次联通受灾主要原因是霜冻天气致导基站断电被迫退服,由于电力基站不太适合南方能源缺乏地区,联通正着力筹建燃油基站,与原有的电力基站互为补充。与此同时,中国联通还明确提出各地重建要充分考虑气象条件的特殊性和当地地形的特点,合理规划,有效避灾。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明确指示,在抗灾救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退服基站的正常工作,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做好资源调配和维护人员互相支持的工作;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一手抓抗冰雪保通信工作,一手抓灾后重建的工作,在指挥抗灾工作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建方案,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截至上周,联通各省累计参与通信保障42564人次、累计发电时长242289小时、应急通信车出动122车次,通信抢修车18325车次。各地联通发挥现代网络和信息化优势,与地方政府、气象、交通、电力等部门携手,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优势,向受灾地区、受困用户免费提供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电力抢修、救灾信息等应急短信6600万条。

在中国联通看来:灾害面前,电信央企的社会责任绝不只是简单地捐钱出资扶弱济困,更重要的是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先进信息手段,以信息服务推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与各部门通力配合帮助受灾群众提早渡过难关。

中国铁通高标准勤俭重建

赵吉斌要求铁通干部员工继续发扬抗灾精神,认真总结此次救援抢险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抢险预案,以勤俭办事为原则,在修旧利废的基础上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和市场营销工作。

2008年2月18日,中国铁通董事长赵吉斌、总经理张永平分别带队奔赴湖南、贵州指导部署灾后重建工作,集团公司财务部、计划部以及网络运维部的相关领导随行。据记者了解,此行主要是了解受灾情况,以及部署灾后网络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赵吉斌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雪灾害,铁通员工的表现总的说来,有三个特点:一是牢记了以雪为令的宗旨,确保了受灾地区铁路通信畅通;二是树立了顾全大局的观念,舍小家为大家,确保了抢险救灾和正常经营有条不紊;三是发扬了拼搏奉献的精神,领导带头,党团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了抢险救灾的最后胜利。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的广大员工凝练的“顾大局、负责任,坚忍不拔、敢于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抗灾精神,是公司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是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作为当前和今后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审计监督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面。之所以说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从灾后恢复重建款物的来源看,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有财政拨的,也有个人捐的;有本省投入的,也有外省援助的,能否管好用好救灾款物,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事关政府的公信力。从重建资金的用途看,主要投入在住房、学校、医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极高,如果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发挥出效益,极易产生矛盾冲突甚至诱发其他社会性问题。从审计环境看,对重建款物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政府的信任、社会的关注、审计机关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因此,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作为今后一到两年内的重点,全力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审计,从工作全局上突出出来,高度重视,确保审计结果切实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二是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要突出重点、确保质量。这次灾后重建审计资金规模大、工程项目多、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对审计资源、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组织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地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讲求科学的组织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严把质量,提高效率。突出重点,就是在重建工程项目多的情况下,突出把农村房屋、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集中供养中心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先期组织实施,其他的量力有选择进行。抓住关键,就是把政策、规划、资金、质量作为审计的主要关注点,紧紧抓住不放。严把质量,就是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灾后重建的要害是质量的要求,对重建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和效益审计,注重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揭露损失浪费、环境效益等问题。提高效率,就是在审计内容广、时限紧的情况下,整合审计资源,优化人员配置、广泛开展计算机审计,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特别是善于举一反三,抓点促面,方法上要积极探索、创新。三是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要统筹兼顾,上下协调。从今年7月到2010年的两年半时间里,要对汉中、宝鸡、咸阳、安康、西安五市及40个受灾县,以及省市县有关部门、社会团体进行审计,计划审计重建项目和资金270亿左右,首批审计91多亿,任务艰巨而繁重。在今后的恢复重建资金审计中,我们既要坚持救灾款物审计中的好做法、好作风,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好这次恢复重建审计。总的讲,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不管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的审计机关,都要顾全大局,密切合作,服从统一安排。要处理审计日常业务工作与重建工作的关系,把灾后重建审计与“民生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体系建设等审计结合起来,一同安排部署,一并组织实施。要处理好完成时限与保证质量的关系,灾后重建审计必须严谨细致,保证每一个审计项目都经得起检验。四是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要服从大局、严格纪律。组织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审计,在我省审计机关尚属首次。《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具体明确了审计机关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职责,国务院、省政府专题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体现了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高度重视。能不能有效发挥审计机关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对我们是一次考验。因此,各地要从方方面面抓紧,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要加强学习,集中组织参审人员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促进各项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二要严格程序。由省厅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审计方案、统一问题定性和处理标准、统一汇总上报审计结果。建立重大审计情况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准确报告各专项审计和综合审计情况,重大问题随时上报,凡是发现瞒报、谎报审计情况并造成不良后果的,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三是严格纪律。除严格遵守现行的各项审计纪律规定和廉政纪律外,还要遵守审计署关于严格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纪律的八条规定。这次所有灾后重建审计项目都将实行审计外勤经费自理,不给灾区增加任何费用和负担。

屈方方厅长在讲话中就如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审计工作任务,提出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对科学审计理念的认识。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从认识到践行,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反复强化的过程。今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的认识明确、行动自觉,在贯彻落实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结合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和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有关纪念活动,对审计工作和机关建设作一个全面的回顾,总结经验,找准差距,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科学审计理念的认识理解,在审计实践中全面加以运用。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要看思想认识上是否有明显的提高,看与实践工作结合的紧不紧,看是不是把科学审计理念具体化,看是不是真正推进了工作、取得了实效。要结合贯彻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我省这五年的规划做出调整;省厅和各市的规划一定要衔接,通过规划的贯彻和五年的努力,使我省审计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抓紧完成其他各项审计任务。抗震救灾审计主要集中在汉中、宝鸡及咸阳等市,多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营区防灾;防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1引言

近些年,全球自然灾害明显增多,且突发性强、危害后果重。我国灾后抗灾救灾力度大、效率高,相比之下防灾减灾能力则明显不足,不少学者开始相关研究分析,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谢礼立[1]等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震后恢复时间为评价准则,建立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吴大放[2]等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进行了应用示范;张明媛[3]等提出城市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能力构成城市综合承灾能力的概念,建立了生命线系统耦合关联矩阵,提出了抗灾能力评价的量化方法;樊运晓[4]等建立了包括社会财富、固定财富和生命线工程三方面内容的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判指标体系。综上,因为城市规模尺度较大,城市层面的防灾能力评价主要以单一灾种为主,综合防灾能力评价则以生命线系统为主要考察对象,评价模型不适用于军队营区。地方上与营区规模类似的社区防灾减灾研究,因为受产权私有化制约,很少提出对硬件工程设施的评价与改造,主要集中在通过软性的管理手段进行安全社区的评估与改进,如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等。军内一些学者———主要是“营房人”,已经发现问题并积极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研究成果的可实施性不佳。

文献[5]构建的营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只有2个层次、5个指标,造成指标涵盖内容过于笼统、评分偏差可能较大;文献[6]也有类似问题,将营区防护和防灾评价内容混合在一起,造成单项指标所涵盖的评价内容很杂、细节过多,在具体项目评分时不便于操作。灾害之所以造成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大多与土木工程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军队营区可能存在的选址不当、规划不合理、设施设备老旧、环保措施不到位和灾备保障不周等问题,会削弱营区防灾能力,进而影响战斗力保持和提升,影响武器装备和官兵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营区营房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军队工程建设管理的需求出发,研究营区作为承灾体的防灾能力评价,以期为提高硬件设施抗御灾害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2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7]是模拟人们决策过程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的系统评价,通过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

2.1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通过构造递阶层次结构和两两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并通过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来分析重要性比较的主观判断是否偏离客观实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逐层计算权重。

2.1.1构造各层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模型

根据对问题的调查分析,把相关因素按性质分层次排列。一般可分为三层,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1.2构造两两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

采用专家调查法,通过两两比较,对同层次指标之间相对上层次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定,其中比较结果以1—9标度法标识。

2.1.3层次排序和结果一致性

检验将相关说明、材料和评价参考标准提交给本领域专家,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2.2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多年营区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梳理,按照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和系统全面的原则,筛选出24个营区防灾能力考察指标组成指标层,并归纳成5个方面组成准则层。选址部署准则层包括场址避灾情况、周边灾害源、营区对外通达性、外部救援力量和安全防护等五部分内容。规划布局准则层包括保密性圈层划分、功能分区、路网交通、绿地和场地等五部分内容。营房条件准则层包括营房建成时间与维护使用情况、结构形式、防火安全性、防灾设施可靠性、日照通风和采光等五部分内容。环境保护准则层包括地形地貌处理、雨污排放、废气处理、垃圾处理和军事污染处理等五部分内容。灾备保障准则层包括供水、供电、通信保障和监测监控系统等四部分内容。

2.3营区防灾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为提高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邀请某军事设施建设主管部门、某工程设计研究院、某工程建设指挥部、某质量监督站、某军兵种军事设施建设局以及相关院校等单位的11名专家,按照前述1—9标度法对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评定。首先,将1—9标度表、相对重要性调查表和有关资料发给专家进行独立判断;其次,回收结果并计算相对重要性均值和同类指标归一化处理;然后,将计算结果返给各位专家重新填写,直至各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以此的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平均值构建最终的判断矩阵;最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对其进行仔细验算,对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进行调整,直到各判断矩阵都具有符合要求的一致性,最终得出军事设施防灾能力评价各指标的权重。

2.3.1层次单排序

层次单排序解决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问题,即对于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为相应因素的单排序值。

2.3.2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是在同一准则层中单排序的基础上,计算出针对目标层的准则层所有指标重要性的绝对权重,为了使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也需要像层次单排序那样,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军事设施防灾能力评价模型各指标经过调整的最终权重值进行层次总排序。

2.4营区防灾能力各项指标评价评定标准

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根据营区规划设计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建筑法规和《军队现代营房建设管理评估试行标准》要求等制定的[8]。由于我军部队类型多、分布广,对营区防灾规划建设要求不尽相同,本文所拟订的评定标准不可能适用于全军部队,其他营区参照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正。

3实例应用

3.1某营区防灾能力评价实施与结果

首先,调研与评分。选定13位军事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专家和管理干部,通过对某营区现场查看和集中审阅规划、现状及相关管理资料,发放评价表,并要求评价人员背对背独立评分。然后,数据采集与处理。所有评价表经收回且确认有效后,用Excel软件建立高级运算表格,输入评分数据。假定各位评价人员的评分权重相同,根据评分进行平均计算,得出该营区防灾能力各项指标得分,并加权计算,得出加权总分。七年后,再次请专家对改造后的营区防灾能力进行评价打分。

3.2营区改造前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灾害情况

该营区综合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为6.98分,表明该营区防灾能力较弱,其中,6、7、8、11、12、13、14、16、17、21、22共十一项单项得分低于7.2分,特别是营房条件方面,建成时间与维护使用情况、结构形式和防火安全性三个指标项得分均未超过5.02分,结合营区营房具体情况,可知大量营房建成年代久、安全性较差,急需改造。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该营区90%营房严重受损。

3.3营区防灾改造情况概述

该营区进行了灾后恢复重建,改造后建筑密度1.8%,容积率0.02,绿地率70%,污水达标排放率和垃圾收集率均为100%,重点对场地和营房加强了防灾规划设计,主要改造内容包括:(1)场地与布局改造。因山就势保留和恢复林区1360亩,整合功能、紧凑布局、集约建设,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影响,对地震后出现的多处山体松动、滑坡地段进行了堡坎加固,恢复地表植被。营区集中建成区内地势较平坦,南高北低,营区综合训练场空旷宽敞。在营区主轴线区域设计的景观水系,结合了防洪和生态建设。(2)营房改造。新建22栋营房单体,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加固改造营房4.5万平方米,整修营房35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营房均按照国家和地方抗震、防雷、防火等要求设计。(3)道路和出入口改造。根据场址实际情况保留北出入口和东北侧辅助出入口,增设南侧战备出入口。营区道路为混凝土和沥青路面,主干道混凝土强度C25,宽7米,三纵三横,分隔六大功能分区,营区道路占地18%,主要道路成环,道路呈网状。(4)防灾工程改造。重点考虑防火、防震和防洪。拓宽原有道路兼作消防车道,结合道路网将营区分为五大防灾区,在每个分区最高处设防灾监控系统,台地建设区消防道路连接成环。(5)设施设备改造。优化营区生活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以及给排水外线、消防外线等系统。变电室由原来的1个增加至3个,进行分区供电。打造营区“六网七系一中心”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其中,“营区安防一体监控系统”通过营区周界、营房和营房内部及重点部位设置的监控点,实时掌握营区安全状况,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数字营区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计量、传感设备,精确监测水网泄漏点位。

3.4营区改造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分析与灾害情况

该营区改造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为8.21分,且24个指标中没有低于7.2分的,表明该营区综合防灾能力较强,且基本没有防灾短板。该营区营房在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和2014年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恢复重建以来未发生各类重大灾害事件。

4结束语

本文以军队营区防灾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用于找准营区工程设施的脆弱因子与脆弱程度,为编制风险清单、应急预案和防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并辅助决策营区灾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为军队营区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通过某营区改造前后防灾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的对照,初步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J].地震学报,2004,26(3):318-330.

[2]吴大放,刘艳艳,陈剑波,等.城中村火灾防灾能力评价及等级划分———以广州大学城南亭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107-110.

[3]张明媛.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后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4]樊运晓,罗云,陈庆寿.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地质,2001,15(1):113-116.

[5]张义清.营房工程防灾减灾管理研究[D].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010.

[6]张庆.营区规划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后勤指挥学院,2009.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 X92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旨在确定火灾的发生原因及其发生规律,为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更有效的扑救提供重要依据,通过火灾原因分析,确定火灾责任、评定灾后损失等。调查工作直接的反应了公安消防机构的业务素质和相关执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的材料、技术工艺推陈出新,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火灾的事故调查工作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调查难度日趋加大。由于近年来火灾事故的发生所引起的纠纷案件逐渐增多,为调查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责任评估以及损失赔偿等提出科学有效的依据,因此对于火灾事故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现状

1、基本调查设备缺少且陈旧落后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需要基本的设备进行信息采集、现场分析、监测、交通防护、通讯仪器等等相关工具。在发达国家中,火灾事故调查不仅应用了先进的物证采集分析技术和装备,还能通过电脑三维成像模拟事故发生现场,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火灾成因。然而在我国的很多基层消防单位,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缺乏基本的装备仪器,先进的设备不会使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锄头抛、铲子趴的状态。调查人员主观经验主义严重,依靠直觉经验办事,造成很多痕迹物证无法在现场进行勘探分析,延误了最佳的调查时间,造成火灾事故调查分析缺乏科学依据,准确性不足。

2、缺乏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火灾调查工作对于人员专业性、技术要求都很高。然而目前我国火灾事故调查科研机构设置较少,鉴于对火灾事故调查的特殊性,需要进行现场的勘查和询问取证,勘查分析与询问证据相互印证,需要现场调查人员具备很像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完全熟练的驾驭,丰富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然而,我国的绝大多数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知识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摸索,因此要培养一名合格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需要较长的时间。然而地方公安消防机构的警力不足,导致没有专门的火灾事故调查员,且其身兼数职需要进行消防案件工作又要进行建筑工程验收审查,有些人还要兼职内勤,由于我国现役体制问题,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很多骨干成员流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的整体状况是人少质忧,因此很难进行准确、科学的火灾事故现场调查工作。

3、调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素养

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准确性与调查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在市级、县级的公安消防机构中,调查人员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接受过系统的火灾事故调查专业培训的人员很少。一些刚刚接触岗位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由于缺乏实际现场火灾勘探的经验积累,很长一段时期是无法进行独立的工作的。然而很多经验主义的老同志,由于调查方式落后,导致火灾事故调查没有准确、充分的科学依据。在面对重大、特大、复杂的火灾时,一些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由于主观的情绪抵触畏惧,造成错过最佳的火灾事故调查时机,为火灾事故原因评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缺乏技术鉴定、火灾定性依据不足

火灾事故调查中对于火灾起火点、起火物、燃烧过程、火势如何蔓延等问题进行准确的鉴定,通过现场的勘查和询问相互印证才能够对火灾事故下结论。但是由于在一些事故调查报告中,过多的进行现场描述,缺少专业的数据说明和分析。在我国火灾事故中,电气火灾发生较多,这类火灾判定主要通过六种方式,金相分析法、外观形貌鉴别法、成分分析法、剩磁法、导线熔断宏观鉴别法、模拟实验法等。一般普通的电气火灾应用上述方法皆可进行判定,但是在火灾原因调查中缺乏技术鉴定。如判定是由于导线短路引起的火灾,但是没有对短路容痕进行收集、鉴定,因此无法判断短路是发生在火灾前或者之后。

5、忽视现场勘查和证据搜集

火灾事故现场调查主要是通过现场勘查和现场询问两种方式,通过二者互相印证鉴定火灾事故成因。然而在一些火灾事故现场调查时,工作人员主要偏重于现场询问,而对现场的勘查工作不足,或者偏重于勘查而轻询问。例如在一些火灾事故现场调查工作时,对于人员的安排侧重于现场调查询问,勘查人员不足,有些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敷衍行事。在事故综合评定中,以询问资料为主要依据,现场勘查资料甚少,询问调查的内容没有现场勘查证据验证,缺乏依据,影响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

6、事故责任追究不严

在火灾事故调查判定责任之后,需要依法对相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这是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消防法规定,凡违反消防法造成火灾事故的责任人都有明确的规定。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往往重视造成火灾发生的直接责任人指认,忽视了间接责任人。这样就导致事故处理指针对直接责任人,而放任了其他间接相关人员,致使一些上级领导部门和人员不被追究,造成隐患。另一方面,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存在人情判断,对责任人的处罚没有依法追究,除一些重大、特大火灾之外,很大一部分的火灾责任人处理工作没有按照法律执行,罚款成为了主要的处理方式。

7、档案建立不规范

根据《消防监督程序》相关规定,公安消防部门要对重、特大火灾事故建档,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归档。对于火灾事故的记录叫做火灾档案,是由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人员记载的,通过现实、客观的、反应火灾的发生原因、相关损失和伤亡情况,并总结经验。火灾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火灾事故报告、火灾损失清单、现场勘查记录、询问笔录、火灾鉴定书、火灾事故责任书、火灾现场照片等等。建立火灾档案是消防机构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但目前我国消防机构普遍存在对于火灾档案建档不及时、内容不规范完整等等情况。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问题存在原因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一些地方公安消防机构中,领导对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由于业务经验不足,只抓火灾扑救工作,没有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在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中,调查人员的主观畏惧情绪较重,希望由上级主管部门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依赖思想过重。长此以往,火灾事故的原因调查和责任判定、损失核定等等内容都是通过消防机构的内部工作运作进行最终裁决。基层消防机构没有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作为重点,仅视为火灾的善后处理,不能够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提升改进火灾防范治理工作。

人员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对于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需要高素质、高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丰富的火灾现场调查工作经验。然而我国的公安消防机构由于存在干部吸纳、任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了火灾事故调查专业人员的短缺,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具备并掌握相关消防专业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无法进入消防部门工作,或者进入消防部门没有得到善用,人员闲置情况严重。在一些单位中将火灾事故调查的专业人员岗位安排错误,造成人才浪费。对于现有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只重使用,缺乏培养,重视火灾扑救,不重视事故调查。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审核、责任追究等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对于我国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是否合乎法定程序、询问取证、技术鉴定等是否合作、最终火灾判定结果是否科学准确都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复核标准、监督机制、责任制约,上级监管部门对于下级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无法有理有据的纠正指导,调查工作难以改善。

完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切实认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根据我国消防法规定,在火灾扑灭之后,公安消防机构要根据火灾现场进行勘察、情况调查,并进行相关的事故检验、鉴定、提出意见,并及时的制定火灾事故认定书,提供火灾事故处理的有力依据。公安消防机构的法律职责就是要查明火灾的发生原因,根据事故调查进行责任划分,并有理有法的对责任者进行处罚判定,这样才能够维护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更有利于防火救火经验总结,改善消防工作。因此公安消防机构要明确认识到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作为重点。相关领导要充分的给予财力、人力的支持、重视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完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责任制、监督机制、复核机制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必须要实行总责任人制度,针对各个环节:如现场勘查、现场拍照录音取证、现场绘图、询问、技术鉴定、模拟实验、综合分析等等工作明确相关责任人,并建立并完善各项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要求、考核标准等等,实行奖惩制度。对于火灾事故的调查工作上级机构必须进行严密的监督和复核机制,防范可能造成的民事纠纷、消防隐患等问题,要建立并形成相关的管理机制。

加强人员培养,建设高素质水平队伍

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是具有严格的政策性、纪律性的,这项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要做到客观、公正、准确、科学判定,因此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对人员的政治觉悟、责任感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政治素养。定期组织专业技术的培训,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其观察、分析能力,组织人员进行案例的分析和经验交流,提高专业技能。在队伍中培养并选拔优秀人员进行深造,培养高素质、高技术能力的后备力量。

建立并完善火灾档案制定、管理制度

火灾档案是对于火灾事故现场最原始、直接的资料,直接客观的记载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火灾判定依据、人员财产损失、扑救和调查经验等内容。为消防机构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提供珍贵的资料,有利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依法、科学、准确处理。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对所调查案件都建立档案,并规范内容标准,形成系统的火灾档案库,以便于对这些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火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找出火灾防范的弱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高火灾防范和治理的能力。

火灾档案的保存年限问题,对于一般的火灾要保存至少两年,重、特大火灾档案要长期保存,并及时上报上级消防机构。消防机构对于火灾档案的管理要明确责任,并完善奖罚制度,做好火灾档案的管理和建立工作,为更加的推动火灾事故调查工作提供基础。

建立联合火灾事故调查组织

地方机构要根据地区和专业人员分布情况,将区域划分,组建联合火灾事故调查组织。当辖区内发生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的情况下,辖区内的支队和大队要联合组织火灾调查人员与上级消防机构的监督复核人员进行现场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通过人才设备的资源共享,联合调查更有助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及时、准确、有效完成,也是一次很好的现场交流,经验培训机会,可全面提高区域内的消防机构整体工作水平,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四、结论

公安消防机构要重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实践总结分析经验,认识目前工作的不足,从客观条件上,如设备、人员、经费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改善。加强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的专业技能、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应用相关措施加以改进,努力实现并推进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走向科学化、正规化、法律化。

参考文献:

[1] 张金宝.谈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6)

[2] 王建忠.浅谈如何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J]. 价值工程. 2010(18)

[3] 林照优,王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干扰因素、对策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5)

[4] 张红红,连卫民,王硕.企业安全文化的对策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5] 郑亮.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现状及对策[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1)

[6] 赵彩虹.浅谈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风. 2009(09)

[7] 罗晓明.浅论民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09(19)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5)

[摘要]以民族志的方式,对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和灾害感知进行完整呈现和系统转述,是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关键。《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基于特定灾害场景的系统考察,来呈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互动过程,并就不同人类群体如何借助社会文化资源来认识和应对灾害的经验图景加以辨析,这代表了灾害人类学研究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关键词]人类学;灾害研究;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56-07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愈加剧烈,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开始关注灾害研究。[1]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常将研究焦点置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应灾行动的分析不同,人类学的灾害研究更强调以地方社会与世界体系的互动关系为背景,关注地方层面的灾害解释和应对实践,从而对灾害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辨析。自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之后,国内人类学的灾害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大批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灾后的羌族地区,围绕着灾后重建中的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出现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专著和论文集,成果颇丰。①相较而言,针对具体的灾害类型所进行的全景性的系统考察在国内学界则未成气候,虽然针对具体灾害场景及其应对的经验个案研究也有所展开,但成果略显单薄,且多以论文形式呈现。②这暴露出中国的灾害人类学研究尚不成熟,特别是基于灾害发生机理与应对机制的田野民族志研究显得尤为欠缺。实际上,回到人类学立身之本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发生在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此呈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互动过程,并对不同的人类群体如何借助社会文化资源来认识和应对灾害的经验图景加以辨析。这不仅是灾害人类学的关怀所在,也是国内学界急需加强的研究工作。[2]李永祥教授的《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3]一书的问世,正好弥补了国内灾害人类学研究的这一缺陷。该书是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灾害民族志,全面展示了云南哀牢山区新平县的泥石流灾害场景,并对灾害的规避应对和灾后社会文化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极有洞见的讨论。

一、灾害研究是何种人类学的问题

还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李永祥这位生长于云南哀牢山的彝族学者就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灾害产生了兴趣。如其书中“后记”所述,他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兴趣可追溯到2002年,当时他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然而就在其田野调查阶段,他的田野点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发生了“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这促使他开始思考自然灾害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问题。[3](P.316) 2005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云南社会科学院的李永祥将他主要的研究精力放在了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中。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灾害的人类学家之一,他对灾害人类学理论的细致梳理,以及对泥石流这一特定灾害类型的系统考察,③均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学术影响。此时,国内人类学的灾害研究,无论在理论视角上,还是在田野研究方面尚有太多的空白盲区。因此,李永祥当年所开始的灾害研究对他自己来说是个全新的学术挑战和研究尝试,对国内学界而言则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之拓展和田野经验之累积。

作为国内灾害人类学研究的先行者,李永祥必须要回答灾害研究到底涉及何种人类学的问题?或者说要回答,灾害研究对于人类学而言其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何在?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人类学如何看待自然灾害,更关系到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学术定位。而《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正是基于经验的田野研究和理论的学术思考,以田野民族志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极为实际的回答。从学理而言,灾害之所以值得人类学加以关注和研究,是因为其本身的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正如美国学者布莱基(Piers M. Blaikie)所强调的,灾害是由不可预知的物理因素的危险(hazards),可估算的自然与人为的风险(risk),以及植根于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中的人类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这三部分所组成。[4]因此,灾害的发生实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体系复杂交汇的表现,它提供一个最具有戏剧性和展示性的场景,将生态环境、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历史过程之间的交互关系呈现出来。也如奥利弗-史密斯(Oliver-Smith)和霍夫曼(Susanna M. Hoffman)所指出的:灾难昭示了人们建构或“构架”(包括对其的否定)灾害的方式,即人们如何认知其环境和生业,以及他们怎样创造灾难成因的解释、构建道德观念和怎样将持续性和希望投射到未来。所以就人类学而言,很少有这样的场景能够就其形形的关怀及其理论综合提供如此多的机会。[1]今天,灾害研究对于人类学的视角拓展和理论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李永祥在《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中所完成的田野民族志研究,无疑正体现了将这些讨论和认识落实于实际可行的经验研究的一种努力,其对灾害的定义与灾害人类学的研究定位则是极具理论抱负和深刻现实关怀的。如书中强调:“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治理过程不是纯自然的过程,还是一个于社会、文化、人类行为、政治经济等密切联系的过程。灾害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和文化类型;能够改变原来的族群关系和竞争模式;能够使人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思乡村发展模式;能够使村民之间相互帮助,社会管理更加有效。救灾不仅仅是提供物质资料,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系统的工作,其核心是社会平衡系统和文化功能的恢复。”[3](P.36)这个总结表明了李永祥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是整体性地关照生态环境、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历史过程之间的交互关系;系统性地考察具体灾害的成因与预防、灾难的救援与应对、灾后的重建与恢复的关联过程;同时在研究视野上也将是对人类学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视野的理论综合与实践。可以说,《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的田野民族志研究所要贯彻的正是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这三大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学术要求。

如果说,灾害研究对于人类学理论发展和视野拓展的重要性在于,其缩小了人类学界的生态、政治、经济和文化视野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距离。那么反过来,坚持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人类学则能够对灾害成因及其后果影响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甚至能对当前人类生存境遇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1]今天,人类学的研究越来越强调,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元素,自然灾害所展现的风险场景实为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灾难则是历史地与结构地深植于人类的生活世界之中的。[5]因此,将灾难的考察融入对人们生活世界的整体把握之中,而不是将灾难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图景之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抽象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这正成为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一个基本路径。[2]而李永祥的《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则无论在视野方法和理论关怀上,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成熟的人类学灾害研究的主旨趋势。如书中第一章不断强调,人类学灾害研究理论形成的标志,正在于将灾害与社会、文化、政治、权力、经济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灾害成为社会和文化的组成部分。[3](P.16)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们的生活经验图景,借助对灾难现象的分析,就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历史实践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审视人类社会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社会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应对现代化冲击,以及怎么维持其生活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6]本书对于“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之学术旨趣的落实,正体现在这是一本真正的以人类学经典的田野工作方法为基础,从地方的实际生活状况入手来呈现具体类型的灾害场景之生成过程和应对实践的灾害民族志作品。

从李永祥产生灾害研究的兴趣,到他对人类学灾害研究的理论思考和研究实践,再到《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所落实的学理追求和现实关怀,可以明确人类学的灾害研究既符合地方社区的实际需要,也是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结果。这也正是一名中国学者用自己的研究实践对“灾害研究是何种人类学的问题”所做出的回答。

二、灾害民族志的研究何为

人类学的核心是田野工作,而田野工作的结果就是民族志。[7]人类学要实现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以田野民族志的方式来展开研究工作是不二法门。当前国内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缺乏的正是长期的田野工作和扎实的民族志作品。恰如李永祥坦言,灾害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落后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而能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则是人类学相较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优势。[3](P.290)因此,开展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多出扎实的民族志研究成果,这应该是当前中国人类学灾害研究取得学术进步的一个必然路径。

田野工作为什么是人类学灾害研究的一个核心?这是因为灾害本身构成了一个典型性的场景,使得人类学者被深深的嵌入进受灾群体的社会境遇之中,这种深度的参与性和特殊的在场感使得人类学的知识生产被赋予了一种主客杂糅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理解之特性。也恰如李永祥所指出的,没有一种事件能像灾害一样将人类学家与当地社区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灾害研究的田野调查中,人类学家不仅需要观察人们是怎样处理和回应灾害的,还可能成为救灾和政策应对中的一员,灾害研究的领域不仅需要责任心和同情心,还需要更长的田野调查周期和深刻的文化理解能力,这是人类学的灾害研究与其他学科在方法上的重要区别。[3](P.16-17)深入而长期的田野调查能让人类学者在地方鲜活的生活世界中把握到具体的灾害场景是如何历史与结构地生成的,从而能够对深嵌于生活世界中的脆弱性加以辨析。这样的田野观察也使得学者能够透过具体的灾害场景,来理解在人们种种应对灾害的行为背后所依托的文化逻辑与社会结构。并且通过深度地参与到地方层面的应灾实践与灾害管理等社会实践中,也可使人类学者更为系统全面地感知在特定的灾害场景中,地方社会的变迁境遇是如何与整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转型相互交织的。由此可见,田野工作赋予了人类学灾害研究特殊的洞见力,使其能揭示许多被遮蔽的问题。作为国内人类学界的第一本灾害民族志,该书关注的是泥石流这一特定灾害类型。虽然泥石流灾害在中国西部有着频发的态势,且其发生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损毁力并不亚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国内外的灾害研究对其却极少关注。实际上,泥石流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与中国西部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居民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是一种不能被忽视的灾害类型。然而,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常将这类灾害作为纯粹的自然过程加以考察,使得应灾实践中诸如社会文化的变迁、本土经验总结、社区成员的主动应对等具体问题被遮蔽和忽略。[3](P.33-34)因此,需要以扎实的田野工作来填补泥石流研究的空白,从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是如何共同制造了特定地方的脆弱性,以及这种脆弱性在灾害中循环引发的特性,并对灾害的应对经验加以总结。

基于田野调查的灾害研究,是要通过灾害民族志的写作来展现灾害场景,并以深度的社会参与性和深刻的文化理解力对灾区的社会文化所受到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最终完成相关的理论对话,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所以灾害民族志大致会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具体经验个案的呈现;灾害场景的综合讨论与问题分析;相关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也是从这三部分入手,展开其民族志的写作的。

该书的第二章作为田野背景介绍,系统地呈现了哀牢山的环境变迁与新平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成因。哀牢山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泥石流灾害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较为突出,而这一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开发坡地改种经济作物、水电站修建、石料开采、林权制度改革等社会变迁,则导致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成为泥石流灾害的诱发主因。“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深刻地暴露出这一地区的灾害脆弱性被循环引发的特性和问题。[3](P.62-65)本书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则通过新平县的5个村子的4个案例对“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影响展开了全面考察。这5个村子既有汉族村寨,也有傣族村庄和彝族村落,他们在面对共同的泥石流灾害时,因其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应灾过程中表现出种种值得关注的差异和特点。傣族村庄曼糯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然而村民们在重建过程中则积极利用传统地方的社会文化资源,如借助原有的亲属关系和村庄间联系等社会机制获得不同层面的灾后救助资源,以及在新定居点举行传统的宗教仪式活动重新确定村寨管理者等等社会文化重建实践,使当地的社会系统和文化功能在灾后逐渐得到恢复。[3](P.120)大水井和大石板村民的避灾行为,则凸显了泥石流灾害的地方解释和传统知识对于躲避灾害与灾害应急的重要性。因为在泥石流发生的过程中,人们所有的应急反应都是建立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所以对这些地方知识经验的总结,能为今后的灾害避险提供有益的经验;[3](P.150)彝族村落核桃坪村在灾后搬迁过程中由于缺乏大面积土地作为安置点,因而被迫拆分为五个部分迁至不同的村寨进行安置。这一变迁导致村庄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打破,村民们在适应灾后新环境时陷入了文化冲突和人际关系隔阂等困局中,这对他们灾后生活的恢复带来诸多挑战和难题。[3](P.180-181)汉族村寨平掌田村则由于交通、种植环境等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被选择成为灾后重建的搬迁“示范村”,在上海市政府对口援助下建设成为“上海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示范工程,它表明了国家权力对于乡村建设的干预是有力的。但当平掌田村的示范功能得到突出体现之时,其重建过程和居民生活也就被当成了一种具有政治与经济象征意义的展示,而搬迁重建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则在“示范”功能中被遮蔽,因而这个村落在灾后重建方面获得的成功也未必具有典型性。[3](P.200-201)通过对5个村庄的田野民族志呈现,该书勾勒出了新平县滑坡泥石流灾害场景的一个整体面貌。作为新平县泥石流灾区的缩影,这些村庄在灾害应对中所暴露的问题与获得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该书的七、八两章则基于民族志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就灾害长期避险机制的建立、灾害的文化解释与地方性知识的应用,以及灾后的社会变迁这些灾害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书中首先强调,泥石流灾害的长期避险与环境安全的建设息息相关。短期的灾害避险虽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村落搬迁与临时避让等方法手段得以实现,但更为长期治本的灾害避险则需要开展体系化的环境安全建设。如通过工程治理、退耕还林、梯田改造和沼气系统建设等手段,将这一地区的环境安全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而这也是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前提。[3](P.230-231)接着书中指出,在本土应灾实践中所包含的灾害文化解释和地方性知识应该得到重视。地方关于灾害的传统知识和本土经验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通过细致的梳理总结,这些地方性的知识经验对灾害的预警和规避是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最后在分析灾后重建中的种种问题时,李永祥指出,灾后重建作为历时最长、影响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灾害应对阶段,其导致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也最为突出,因此应从灾民的生活状况出发,来总结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种经验与教训。[3](P.263-264)

该书的第九章“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围绕着泥石流灾害人类学研究的田野方法、解释框架和应用实践这三个问题的总结来展开。其实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在总结 “灾害民族志的研究何为”这一问题。本章首先强调了,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灾害研究的一种工作方法,其意义就在于田野工作使得人类学家能对灾区进行长时期的关注,从村民基本的生活状况出发全面系统的理解灾害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并在倾听他们的声音以及和他们的交流中,获得一种更为深入的内部视角和理解洞察力。[3](P.269)正是田野调查中这种深度的参与性和特殊的在场感,使得人类学者和当地居民深度的交融(communitas)在一起,从而得以洞见地方的灾害场景及其引发的问题。犹如特纳(Victor Turner)所指出的,灾害与危机常带来一种“即时的交融”状态。[8]所以灾害的发生设置一种类似于阈限期(liminal phase)的社会场景,特别当人类学家进入灾区开展田野工作之时,就和当地居民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本质上的我们”。因此当人类学家在书写灾害民族志时,不仅会使用“他们”一词,来描述受灾群体的状况,还同时使用了“我们”一词表明人类学家作为受灾群体的一份子,来呈现人们对于灾害场景的感知。[9]那么这样一来,灾害民族志的作者是不是就能充当灾区居民的“发言人”呢?这是一个让李永祥颇为纠结的问题,他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是又不是”的痛苦回答。[3](P.268)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构成人类学者的一种纠结困惑,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曾说,人类学的研究无非是“就什么说些什么”(say something of something)。[10]如果我们坚持“理解他人对世界的理解,阐释他人对世界的阐释”这样一种人类学的研究旨趣的话,那么灾害民族志所要做的,无非是要转述一种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与感知。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情景的转述和文化感知的翻译中,人类学能够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实现一种知识的整合。恰如书中最后的总结所提到的,“人类学家对田野点特殊的感情,能使研究者与受灾者之间的距离更近,人类学家不仅能扮演一个研究者的角色,还能扮演一个救灾者的角色,同时还能够将村民的意见和意愿反映给当地政府,对于灾区的建设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3](P.268)

实际上,对于灾害这样一种特殊场景的研究而言,一方面,村民虽是人类学者最为重要的信息提供者,但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正在影响他们的灾害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权力关系。[11]这就需要人类学家对地方层面的灾害感知有所超越,在一个更宽广的时空纵深和社会文化格局中对灾害加以考察;另一方面,灾难应对的决策者与执行者也不可能像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那样,能够以内部的视角来辨析地方应对灾难时出现的种种具体而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时,由于决策者与实施者往往关注的是重建工程的任务进度以及经济恢复的进展效果,而对于灾区居民因灾后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所面临的复杂而艰难的社会适应与文化恢复过程多有忽略无法顾及,甚至是有意的遮蔽。这就促使人类学家有责任对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和灾害感知进行完整的呈现和系统的转述。在这个意义上,灾害民族志的田野方法、解释框架与运用实践本身就是互为前提、相互关联的。也只有将三者融为一个整体的问题进行总结,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这样一本灾害民族志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何在。

三、灾害人类学本土经验的形成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害人类学的研究在中国获得了一次发展的契机,但也有一哄而上的跃进之嫌。目前,国内人类学界呈现的诸多与灾害研究相关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灾后重建方面,缺乏对灾害场景的整体考察。灾害人类学在中国要成为一个体系化的学术研究领域,则无论在学理探讨上还是在具体实践方面都尚存不少盲点缺环和薄弱之处,需要努力去弥补。尽管国外的灾害人类学研究已有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厚实的经验积累,然而在引进并应用于国内研究时,仍面临着在地化的问题,并暴露出不少应用局限。实际上,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灾害场景带有明显的复合特征和时代特点,其突显的脆弱性正是现代化变迁中的一种结构性与过程性的产物,特别是在中国西部的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与当地社会变迁的剧烈性更加深了灾害场景的复杂化。所以针对这一区域特殊而复杂的灾害场景所形成的本土研究经验,可转化为新的理论阐释模式,丰富和拓展灾害人类学整体的研究关怀和考察视野。作为中国人类学界的第一本灾害民族志,《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的出版对于灾害人类学中国本土经验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实际上,灾害的发生作为一个结构的和历史的过程,其并非为孤立的和突发的事件。且在时空关系上,灾害的应对实践则包括灾前的防灾减灾与灾后的赈灾重建这两个方面,以及社会整体应对和基层社区防范两个层次。中国的现实情况更进一步表明,当前许多灾害脆弱性的诱发不仅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关,更与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连。而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国家实施的各种工程项目所体现的权力意志与受灾地区的地方诉求和能动实践的纠结,则让中国的灾害场景集合了层次更为复杂的矛盾冲突。故而,中国的灾害研究更需要贯彻人类学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原则。《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的研究正确认了这样一个方向,也向我们表明,要形成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经验,就必须拓展灾害研究的时空纵深来对灾害发生的社会脆弱性加以深度的辨析,并将灾害应对的实践过程放置在地方社会与世界体系的互动关系之大格局中来考察,同时注重用田野民族志的灾害研究方法,从具体的生活场景考察入手,阐释地方应灾实践的文化逻辑,理解地方对灾害之认识感知,以此来发挥人类学的研究优势,将其超社会的整体视角和跨文化的理解力,转化为一种能对具体的应灾实践工作提供实际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的能力。今天,随着探讨的深入,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学的灾害研究不应抽象地去讨论灾害是什么,而应考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有什么样的灾害感知。灾害民族志则不仅要揭示地方具体的灾害场景,更要从中对人们的生活世界在可持续性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挑战和机遇前景加以经验说明。[6]《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正为我们积累了这样一种研究经验,即人类学家需要形成一种感知灾害的地方性的视角,并通过展现不同地方群体的本土实践,来丰富和拓展人类应对的灾难,以及维持生活世界可持续性的经验图景。

灾害人类学本土经验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学者长期的坚持和巨大的投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可视为中国学界开展这一工作的基石之作,该书虽在田野资料组织的技巧上,以及理论对话的创新性与政策建议的针对性等方面尚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然而其在近十年间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多次的回访考察的这样一种长期坚持,并以这样一本厚重的民族志作品来全景式地展现哀牢山区泥石流灾害场景,最终在扎实的田野材料上对灾害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经验总结,已经将中国的灾害人类学本土经验的累积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五年后,当灾害研究已成为一种学术潮流之时,对国内越来越多关注灾害研究的人类学者而言,《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将会激起更多的反思与回响。灾害人类学中国本土经验的形成,势必将为灾害研究与应灾实践,以及生活世界的可持续性开拓出一番新境界。对此,可以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来做此文的总结,“我们期待着这一时期的到来”

注释:

①如张曦等编《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黄承伟、赵旭东等著《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杨正文,蒋彬等著《阿尔村:援建主导下的灾后重建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

②如扎洛《雪灾防范的制度与技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的人类学观察》,《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梁景之《生物灾害的防治与社会变迁——青海省东部牧区的个案分析》,《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曾少聪《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西南干旱——以云南旱灾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等。

③如李永祥《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李永祥《什么是灾害?——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核心概念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李永祥《傣族社区和文化对泥石流灾害的回应》,载《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美]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 M. 霍夫曼.人类学家为何要研究灾难[J].彭文斌,译.民族学刊,2011(4).

[2]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3]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Piers Blaikie,et al.,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London: Routledge,1994. p47.

[5] Anthony Oliver-Smith,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25, 1996.

[6]张原,汤芸.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难应对本土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

[7][美]保罗·皮科特著.人类学透镜[M].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5.

[8][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M].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9.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xx年工作基本估价

一是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成绩显著。20xx年,是我市认真总结20xx年试点经验,在五县区全面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第一年,共完成建设任务1万户。其中:完成省级补助项目9000户(拆除建设20xx户、加固改造7000户)、完成市级配套项目1000户(拆除建设200户、加固改造800户);实施项目中,包括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280户;实际运用省级补助资金24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78万元,县区投入191万元,农民自筹投入1.62亿元,银行贷款973万元,社会投资36万元,公益金投入2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59.69万个;项目涉及70个乡镇、724个村委会。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工程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分别被省人民政府评为20xx年度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二是“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迅速有效开展。盈江“8·21”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受灾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恢复建设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新建和维修加固并举、速度和质量并重,迅速有效地开展了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目前,恢复建设工作任务已大部分完成。

全市民房恢复建设项目共有8665户,其中,重建项目3703户,修复项目4962户。目前,重建项目已全部动工,其中:基础已完成3414户,占92%;主体结构已完成2801户,占76%;瓦屋面已完成1946户,占53%;入住1946户,占53%。民房修复项目已全面完成4962户,占100%。5890万元民房恢复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已全部下拨,各县区已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发放补助资金5253.88万元,占补助经费总额的89%,其中:隆阳区850.78万元,**县2902.5万元,龙陵县1500.6万元。

教育系统恢复建设总项目66个,其中:已完工项目24个,占36.4%;正在进行主体施工36个,占54.6%;正在开展地勘、施工图设计等相关项目前期工作6个,占9%。3148万元教育系统恢复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已全部下拨。

卫生系统恢复建设总项目56个(拆除建设38个,维修加固18个),其中:已完工项目18个,占32%;主体工程完工6个,占10.8%;在建28个,占50%;正在办理招投标4个,占7.1%。662万元卫生系统恢复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已全部下拨。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民房建设和地震恢复建设工作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民房建设压力较大。一方面,震情形势严峻。我市属地震多发地区,仅1900年以来就发生5.0级以上地震33次,每次地震,农村民房均不同程度受损。据地震部门分析预测,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仍将处于新一轮强震活跃期,震情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现有农村民房地震安全隐患突出。我市农村民居建筑质量普遍不高,大量农村民居建筑结构不合理,整体稳定性不好,抗震性能差,普遍缺乏科学的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和防震减灾对策措施。据20xx年普查统计,我市抗震性能低于6度的农村民房高达34.9万户,仍有墙抬梁房屋约5.06万户。在普查统计的58.19万户农村民居中,特别危险急需加固改造的达6.21万户,特别危险急需拆除建设的达8.85万户。二是部分灾区民房统建点恢复建设进展缓慢,按照预定时限完成恢复建设任务繁重。三是恢复建设内业痕迹管理、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全面抓好“三项”工作

20xx年内,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及全省开展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危旧房屋改造为重点的农村民房建设的有利时机,全面抓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和“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

(一)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20xx年,省下达我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任务8600户(加固改造6000户、拆除建设2600户);安排市级配套任务1000户,要求与省里的计划同时安排、同时展开、同时完成 、同时检查验收。省财政户均补助标准与20xx年相同,即加固改造20xx元/户,拆除建设5000元/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继续纳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安排我市建设任务270户,资金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由专项公益金再增加补助1000元/户。今年,要把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要坚持预防为主与救助相结合、重点防御为主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加固改造为主与拆除建设相结合、农民投入为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提高抗震性能为主与改善村容村貌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要把经济条件和住宅条件差、抗震设防问题较为突出的村镇作为重点区域,把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村民住房作为重点对象,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分步实施。有关县区要把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作为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先边后里”、逐步推进实施。

(二)加快“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进度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市“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已到最后攻坚阶段。各有关县区、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恢复建设任务。

一是要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县、乡、村民房恢复建设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逐户检查恢复建设资金补助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验收完工项目,对验收合格的完工项目,要在第一时间将恢复建设资金补助到位,补助到农户手中。

二是要切实加强管理。要严格实行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加强恢复建设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痕迹管理;要加强对灾情定损、资金补助、救灾物资发放、张榜公布、资金补助和项目验收等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相关归档建册工作,为审计和检查验收奠定基础。

三是要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工作。6月中下旬开始,对已完成的恢复建设项目实行由下到上逐级检查验收,村级验收到户,乡镇验收到村,县区验收到乡镇。7月上旬,市里将组织对受灾县区恢复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验收恢复建设批准方案、救灾款物、恢复建设资金的发放使用和管理、灾情定损、张榜公布、资金补助和项目验收等情况,有关县区要切实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是要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安排灾民群众基本生活,是灾区恢复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已进入春荒灾民生活困难救助阶段,市级已下拨经费6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灾民春荒生活困难。各县区要把上级补助资金同本级安排经费合并安排,把安排灾民基本生活和加快民房恢复建设作为恢复建设的两个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要组织工作组深入灾区,进村入户,加强检查重灾区的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优抚对象救济救助情况,逐户检查救助措施的落实情况,抓好粮食、衣被等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所需,确保不出现非正常情况。

(三)抓好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摸底调查工作

摸清农村危旧房屋底数,是搞好民房建设改造的基础。最近,为加快制定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实施规划,全省正在对农村危旧房屋及其居住对象情况进行全面分类调查和数据收集,我市对此已作了初步安排。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根据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填报要求,认真、如实填报;同时,要注意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强对上汇报衔接,争取尽快将农村危旧房屋纳入全省改造实施计划。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加快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危旧房屋改造和“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整体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必须做到“四个强化”,搞好组织保障,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危旧房屋改造和“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有关部门具体抓和领导挂钩到片、部门联系到村、干部负责到户的工作机制;要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明确质量要求,明确完成时限,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推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危旧房屋改造和“8·21”地震灾区恢复建设工作,涉及的部门和单位较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要坚持“渠道不变、任务不变、用途不变”和“统筹规划、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将新农村建设、救灾建设、扶贫开发、重点工程建设、移民等各类资金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项目计划,科学配置各种资源,整合各种相关力量,促使项目和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强化跟踪督查,加快工作进度

任务确定后,落实是关键。县区、乡、村三级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跟踪督查工作,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市政府督查室、市委政研室要牵好头,联合审计、财政、建设、民政、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督查组,适时有重点地深入开展专项检查、督查工作。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7)

大地震周年前夕,对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带给我们信心,带给我们力量。

规划先行,重建美好新家园

主题词:重建规划 年度计划

记者:汶川地震发生快一年了,回顾一年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艰辛战斗,刘奇葆书记为我们总结出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在这个核心理念下,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一年来我省恢复重建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捷: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重建为民,为民重建,这始终是我们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抗震救灾的阶段,我们一方面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一方面先期启动了一大批城乡居民住房、道路、学校、医院、供水等事关灾区群众安置的生活设施和关键性基础设施项目。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各省(区、市)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泛参与下,全省各级各部门日夜奋战,特别是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有序推进、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全面完成,恢复重建年度计划的全部下达,恢复重建项目的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和港澳援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在千头万绪的抗震救灾阶段之后,我省如何保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

刘捷:科学规划是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所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在抗震救灾初期就作出了要及早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着力编制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重要指示,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本着对党中央和国务院负责、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迅速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就在大地震发生后第7天,2008年5月19日,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协调小组及办公室迅即成立,建立起中央部委、省、市(州)、县(区、市)、乡镇的五级联动机制,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后重建规划涉及面广、内容繁多、体系完整,充分反映出我们的恢复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规划指导下的科学重建,是要努力实现灾区的恢复振兴。

记者:《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确定了到2009年年底完成灾后重建估算总投资的72%,请您具体解读一下。

刘捷:为了让灾区人民尽快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要求和灾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作出了“加快重建步伐,提前完成任务”的工作部署。省发改委在省“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灾区政府,按照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及10个专项规划明确的重建任务,全面梳理灾后重建项目,建立起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库,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将国家规划确定的重建任务具体细化分解落实到39个重灾县和省直有关部门。全省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数32728个,估算总投资8858亿元。计划到今年底,完成估算投资6377.9亿元,占灾后恢复重建估算总投资的72%累计完工项目26593个,占重建任务的81.2%;到2010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通过提前完成重建任务,切实发挥灾后重建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项目支撑,灾后重建加快推进

主题词:项目推进 资金保障

记者:您在前面提到,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面推进,目前进展到什么状况,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刘捷: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3月下旬,我委组成10个调查组,分赴灾区对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及项目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6个重灾市(州)及39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按照国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和省重建委安排部署,措施扎实,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总体进展良好。截至3月底,城乡住房、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恢复、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市场服务体系、土地整理复垦等十个大类的恢复重建项目已累计开工12728个,累计完成投资2967.8亿元。在灾后重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全省重大项目的强劲带动下,全省一季度投资增速高达78.2%,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

记者: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重建等方面任务目前完成情况如何?

刘捷:四大重建任务进展都较好。城乡住房重建上,农房维修加固任务已全面完成,开工建设永久性农房122.26万户,占重建任务的96.8%;城镇住房预计明年5月可完成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特别是学校、医院等重建项目开工率较高。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旋项目进度较好,已开工基础设施项目1159个,占重建任务的74%。另外,多数地区的产业恢复重建项目进展较为明显,97%的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记者:在各地的恢复重建中,资金保障很重要,这方面情况如何?

刘捷: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筹措的确非常重要。全省注重协调好“四类资金”,有效缓解资金缺乏的压力,确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快速推进。一是协调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各县(市、区)的首批中央恢复重建基金已拨付到位。二是协调落实对口援建、港澳援助、社会捐建、国外紧急援助贷款、信贷等资金,到位情况较好。三是大部分县(市、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创新机制,不等不靠,多渠道筹措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四是创新融资方式,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放大资金,发挥好财政投入的引导和乘数效应,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参与重建。

记者:在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之后进行恢复重建,对我们来说,是从未遇到过的大难题。一年来,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有什么创新经验值得推广介绍?

刘捷:的确,大灾之后的重建对我省来说是全新的课题。各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有不少经验。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上,都江堰等地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模式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在促进土地流转上,成都市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试点,加快土地流转。在融资方式创新上,成都市通过搭建政府性融资平台,争取银行

信贷资金支持,并吸引民间资金投资。在就业安置上,江油市在重建项目实施中充分考虑群众就业问题。在强化监督管理上,广元市组建了三个层面的督查督导监管机构。在突出建筑特色上,北川在农房重建中突出民族特色,青川县则因地制宜推行钢木结构住房等。在结合发展提高上,各地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高度重视灾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援建省(市)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合作园区、飞地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了发展后劲。这些经验都因地制宜,各有特色。

如火如荼,对口援建进行时

主题词:全面推进 特色鲜明

记者:总结一年的重建工作,作为四川人,最让我们铭记在心的就是对口援建。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捷:是啊,各支援省(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从大局出发,把灾后恢复重建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把对口支援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选派优秀干部进驻受援县(市)具体组织实施援建工作,与灾区融为一体,真情投入、全民动员、全力以赴,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我省各相关部门、各受援县(市)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确保了援建工作有力有序全面推进。截至4月10日,各支援省(市)已确定对口援建项目2375个,确定援建项目总投资517.4亿元,目前到位援建资金186.1亿元,已开工援建项目1175个,已建成援建项目198个。港澳援助项目已确定191个,援助项目总投资78.6亿元,已到位援助资金11.4亿元。

记者:我们知道,一年来,各援建省(市)都竭尽全力推进援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如果要简单总结的话,对口援建工作有什么特点?

刘捷:一年来,对口援建的各兄弟省(市)真情付出,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让全国人民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如果要总结的话,我认为有五大特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全面启动。二是对口支援资金及时到位。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的困难情况下,各支援省(市)仍全力以赴完成既定援建任务。三是“软件”支持工作全面展开,先后有3万多人次到灾区服务,转移安置学生异地就学1.6万人,为受援地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33万个。四是多方努力,确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地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季。五是积极开展产业重建支持,援建省(市)的企业通过投资、合作等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到灾区参与恢复重建。

全力以赴,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

主题词:民生项目 城镇重建 基础设施

记者:按照中央提出的“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刘捷: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是灾区人民的强烈愿望,尽快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要求,今年是关键年、攻坚年,省重建委多次组织专题研究,专门召开全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动员大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加快重建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目标责任。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确保按时完成灾后重建目标任务,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下一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突出三大重点:一是优先抓民生项目重建:二是加紧抓城镇重建;三是突出抓配套设施重建。力争到2010年9月,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当然,要提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面临的困难很多、挑战也很大。但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两年内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越是加快进度,越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重建工程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在加快进度和注重质量的同时,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防止超标准、超实际重建。

记者:听得出来,这是一个完全围绕民生定出的目标。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8)

2010年4月14日,我国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地震,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社会各界积极支援,应急救援基本将灾后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国家确立玉树三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不断注入灾区,重建救助机制为玉树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取得重建的胜利。

一、重建救助资金:中央财政资金为主

在震后的第十天,国务院即了《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14号),最早明确提出了鉴于玉树灾区的特殊情况,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以中央财政安排为主。随后,确立了中央为主,多方支援的重建资金筹集原则,重建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1)中央财政安排的恢复重建资金;(2)省级财政安排的恢复重建资金;(3)社会捐赠资金;(4)居民和企业自筹资金。最终,根据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总规模为316.5亿,包括中央财政资金206.5亿,青海省级财政资金20亿元,社会捐赠资金60亿元,企业自筹及贷款25亿元,居民个人负担5亿元,上述资金具体由青海省统筹安排用于规划内恢复重建任务的相关支出。

玉树灾后重建开始前,中央政府就已考虑到将会面临的特殊困难,这些困难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又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困难。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主要有:玉树地处高海拨地区,高寒缺氧,黄金有效施工期只有五个月,并且对重建施工人员适应能力影响大,影响工作效率;极重灾区结古镇地形地势复杂,地形狭窄,地势高差大,可用地面积小而安置人口多,并且设计施工难度大。社会环境方面的困难主要有:玉树地处艰苦、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重建中供水供电等保障条件供给存在一定困难,距离省会西宁800公里路程,运输道路仅有国道214线和省道308线,都制约着灾后重建项目顺利实施;玉树是民族地区,藏族人口占97%左右,基本属于全民信教区,灾后除硬件设施的重建外,还有软件的重建,包括灾区民众的社会交往关系,价值观念的树立,对社会的再度认同等,在民族地区如何使其自身发展跟上重建的速度,是帮助重建新家园的基础,实现这一基础面临很多问题考量。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玉树灾后重建,总体部署领导恢复重建工作,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重建新家园、新校园、新玉树的重视程度。

二、重建救助组织:省委、省政府领导

玉树震后重建救助所形成的组织体系,核心是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的指导,内部有州及以下各级政府部门不断理顺的重建工作体制支撑,外部有各方援建单位、企业和援玉干部的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对灾后重建负总责任,既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又要建立灾后重建现场指挥调度系统,科学高效有序的完成重建任务。在应急救援刚结束不久,相继成立了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政府省长骆惠宁同志担任,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由省政府副省长马顺清同志担任。现场指挥部承担现场指挥职责,实施灾后重建规划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各工作组和玉树州按照职责范围开展工作,领导参与灾后重建的部队、武警,实行军地联动。现场指挥部对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领导小组的指示,研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并定期向其汇报工作情况。以省委、省政府领导,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指导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组织体系,统一指挥,统筹安排,有序推进,确保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玉树州具体承担和落实灾后重建的各项任务。通过理顺州及以下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包括成立适应灾后重建工作的临时性组织,积极探索调整基层社区管理模式,转变机构职能,健全由州委统领,州政府总负责总协调的工作机制。例如为了有效实施灾后重建相关方案,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州委、州政府在2011年成立了17个专项工作组,在州委、州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下,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各工作组抽调有工作经验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员,对抽调人员进行分组分工,设立职能小组,并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的工作思路。2010年7月,根据灾后重建工作的需要,在结古镇重新调整组建了10个副县级的管理委员会,内设综合协调、党群宣传,规划建设,群众生活和综治维稳5个工作组。2011年11月及时组建了玉树县过渡安置管理委员会,内设党群宣传,街道社区筹建办公室,综治维稳,消防,供水,供电,环卫,综合办公室等8个工作组,在玉树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履行灾后重建阶段社会管理、服务保障和抓基层建设的职能。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稳步推进,需要将机构职能由管理转型为建设型,并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灾后重建干部队伍,2011年3月,10个管理委员会成功转型为建设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在2011年2月新增加了新寨建委会),组建的工作组与管委会相同,这样,12个基层委员会形成的社会网格化管理,有力促进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对口援建和干部援青是推进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举措,即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体现了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根据玉树灾区重建的实际情况,中央决定这次灾后重建主要采取对口援建的方式,对口援建的安排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确定东西扶贫协助支援省(辽宁省)和支区的对口省市(北京市)为对口援建省市。二是中央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承担施工建设任务,央企包括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铁二局等。三是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部分项目的援建,承担部分运输任务,如援建“两校一院”交钥匙工程,即八一孤儿学校、八一职业技术学校和玉树县八一医院。四是青海省组织省内力量援助玉树建设,包括西宁援建杂多县,海西州援建治多县等。援建工程的资金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业主是当地政府,这样的援建模式需要政府与援建单位建立协商沟通机制。玉树州及时成立了州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各县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切实解决影响施工的问题,服务援建单位。各援建省市、单位的党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共同组织活动,深化地企共建,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玉树州援青干部作为支持灾后重建的智力资源,安排在对口支援的重要岗位,首批援玉干部先后被任命州、县常委和副州、县长,并明确具体工作分工,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支持和参与玉树的重建和发展。

三、重建救助措施:实现灾后复兴

重建期的救助不同于应急期,应急期更多的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反应,重建期需要在做好过渡期安置工作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详细的规划,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逐渐完成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宗教设施的建设,并实现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兴发展。震后重建救助措施具体如下:

(一)通过周密重建规划实现各项设施重建。实现各项设施重建的第一步是科学规划,这项工作在震后不到一个月就全面开展,迅速开展的规划设计工作,为灾后重建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中规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汇聚到玉树挥洒智慧,其中中规院发挥了玉树灾后重建规划的统领作用,玉树地震发生后,中规院积极响应,迅速对救灾工作做出了安排,利用在汶川“5.12”特大地震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于4月17日至20日短短4天起草完成了《关于过渡期安置房的原则建议》、《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报告,为灾后重建规划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在规划前期广泛调查公众诉求,规划方案初步形成后,中规院工作组于2010年5月28日、6月9日、8月7日在结古镇分别就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现场公示,其场面范围之大、藏族群众参与之踊跃、争论讨论之深刻为国内前所未有。

玉树灾后设施重建包括城乡居民住房、商住和商业用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寺院及宗教场所等,无论哪一种重建都要符合规划要求,体现地域风貌、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这些规划有国务院正式颁布的《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规院设计的《玉树州城镇体系规划》、《结古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结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古镇总体城市设计》等。灾后设施重建中首先是对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按照先基础、后住房,先地下、后地上的次序,玉树州积极配合、支持援建单位,完成在学校、医院、市政、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性和先导性设施建设;城乡住房建设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又以结古居民住房建设为重中之重,结古是极重灾区,是全州灾后重建的重点和难点,投资最多,项目最多,通过锁定群众意愿,逐渐推进住房建设;寺院是按照“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合理安排、给予支持、依法审批,基本恢复震前规模”的原则和要求重建,87座受损寺院的修复重建与全州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同步开工、同步建设,切实发挥寺院在重建中的主体作用,采取寺院自建的形式,支持受损寺院和僧舍恢复重建。

(二)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实现灾后社会重建。青海省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0〕16号)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在教育医疗、财政税费、社会保障、援建援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玉树州委、州政府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政策措施层层细化支持玉树灾后社会重建。这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育资助优惠政策,对在校生实现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或生活费补助,对转移到省外就读的学生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费、交通费等补助,用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教育发展;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恢复重建期间从实际出发尽可能给予减免、补贴政策,如灾区事业单位和个人一律免征各类行政收费和政府性资金;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灾区群众后续生活保障及伤残人员康复救助、计划生育、扶持企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都在切合玉树灾后重建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推行。

参考文献:

[1]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9)

引言

现代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各类灾害频发的风险社会,危机的强烈冲击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难过后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总结经验教训,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应急管理评价是指当对危机的处理暂时完成后,认真总结在危机发生期间处理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今后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方法上的借鉴。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包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驻川、陕、黔企业在内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基于此,2008年8月,笔者随“中国航空工业安全应急管理现状调研项目组”对位于汶川地震灾区的某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和某研究院(以下简称研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近500位公司员工接受了调查和访谈,调查共回收401个问卷样本,经鉴别,均为有效样本。笔者运用SPSS软件对这两个受灾单位的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集团公司在此次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一、抗震救灾应急管理总体评价

对于地震等危害严重、涉及面广的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一般来说,由于其紧急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群体性、关联性和信息、救援物资的短缺性等特点,应急管理工作的难度极大。而我们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在问卷调查里对集团公司和两家灾区企业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总体表现给予了肯定评价。特别是受灾较为严重的研院员工对集团公司的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工作有着更切身的体会,认同度很高,94%的受访者评价为“很好”和“好”,而且受访者对于集团公司和本单位的抗震救灾工作评价为“较差”或“不清楚”的比例微乎其微,说明被调查航空企业的应急管理系统在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得到了员工们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集团公司和被调查单位在此次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中的总体表现得到了员工肯定,但同时,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潜伏期、形成期、爆发相持期和消退期,与此相适应,常将应急管理作为由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和事后恢复三个阶段组成的完整过程,并在各个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那么集团公司在哪个阶段的工作做得最好呢?基于此,调研组设计问卷时将此次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具体细化为如下几个阶段:前期预防过程,震后立即响应过程,救灾中期实施过程,善后恢复过程以及总结经验和制度建设过程。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公司和研院分别有超过60%和80%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次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中,集团的“震后立即响应过程”做得最好。地震发生后,集团公司应急措施迅速启动,做好应急准备,保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准确信息;集团领导第一时间到生产现场查看受灾情况,指挥、疏散职工转移到安全地带;切断公司电、水、天然气的供应,启动电讯应急电源,排查锅炉、空压机、天然气储气罐、电力系统、自来水供应设施及污水处理站情况,避免二次事故发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抗震救灾工作,成立“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分工部署,由集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班子其他成员分任副总指挥,集中办公,统一调度,24小时值班;专业厂、业务部门成立相应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开展生产自救及社会救援工作。由此可见,在紧急关头,迅速调集集团内部资源,形成有效救援的局面,提升了抗震救灾的整体应急效能。

二、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评价

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问卷中“根据您了解的情况,本单位在下列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如何?”旨在对于被调查单位抗震救灾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做出评价,由问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员工给予了肯定评价。

其中,在“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支持”方面,半数以上的员工评价为“很好”或“好”。生活服务公司等部门坚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保证水、电、气的正常供应。但是,我们在与单位领导和员工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缺乏相关应急设施设备及食品、帐篷、药品等物资储备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生活区、生产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样重要,以保证居民安全,避免发生“趁火打劫”事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方面员工评价较高,近八成的员工对此持肯定态度。集团受灾企业在治安防范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启动24小时值班制,在公司生产、生活区巡逻、检查、疏导;各小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分部每晚组织巡查,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和小区秩序正常;制定人员疏散预案,对重要场所、危险建筑物进行监控,保证交通要道、安全通道通畅。

在“受灾职工和家属的合理安置”方面,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具体措施是:逐一全面排查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家属的受伤受灾情况;安排青年志愿者对28个孤寡老人实行二对一的帮扶,负责灾后安抚和险情发生时老人的撤离;通过帮扶中心向直系亲属受灾的职工发放帮扶金40.3万元。

在“紧急避难场所、住所的建设”方面,公司和研院受调查员工的评价差别很大,评价为“很好”或“好”的比例,公司为27.8%,研院为75.3%。其中原因可能与这两个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公司地处大都市,而研院则远离市区偏居一隅。这个方面的差异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由于集团公司规模庞大,而各地的情况由于地理、文化等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集团在科学研究危机事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各个企业的应急管理要“分类治理”,并授予企业一定的相应权限,使其能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切实合理的措施。

信息畅通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与受灾企业员工和管理层的访谈中,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都一再强调信息畅通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公司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及时购置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内部通信畅通;及时向省市政府部门和原一航办公厅报告情况;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布最新信息。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应急管理指挥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二是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和工具。当手机、电话失效以后,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即使购置了对讲机,但受电源问题及作用距离的影响也很难保证在应急时间内都能正常使用。

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公司的领导班子在地震以后7分钟就开始布置救灾工作,研院也是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了应急管理系统,随之成立了指挥中心和救援队伍,公司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坚守岗位,积极做好生产自救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在地震当天立即赶往灾区指挥抗震救灾。这样的果敢和迅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集团军工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作风,因而我们看到,70%以上的受访者评价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

尽管对于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中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大部分被调查员工给予了肯定评价,但集团公司和被调查单位仍有一些留下遗憾、有待改进的方面。根据统计结果,两个被调查单位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

公司:“危机意识和应对培训”(60%);“精神鼓励与心理疏导”(38%);“信息沟通”(35%)。

研院:“危机意识和应对培训”(44%);“精神鼓励与心理疏导”(37%);“群众互助自救”(34%)。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此次抗震救灾应急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来自培训,公司有60%的答题者、研院有44%的答题者认为需要改进“员工危机意识和应对培训”。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反映出被调查单位应对临时突发性事故能力不够,对地震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认识不足,员工危机意识不强;缺乏地震专项预案和相关应急综合培训,应急预案缺乏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面对百年难遇的突如其来的灾难,精神鼓励与心理疏导因素也至关重要。调查显示,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群团组织的志愿队伍、兄弟单位的支持鼓励、心理干扰和咨询等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信心,提升了集团员工的归属感,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群众对于精神鼓励和心理疏导还有更多的期望,希望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也就留下了遗憾。

而“信息报告与沟通是否及时、准确”这一选项,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或者较差,同时有3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信息沟通”作为工作有遗憾、还需改进的项目。通讯不畅则情况不明,难于决断;通讯不畅则指挥不灵,效率低下。地震之后,有感于通讯的极端重要性,研院因而配备了更多的对讲机,并在室外公共场所接通了公用电话。

此外,灾难发生之后,研院3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群众自救互救”这一项作为留有遗憾、仍需改进的地方。大家感到群众自救互救工作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平时训练、沟通不够,需要进一步调动职工互助互爱、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工作能力评价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的规定,应急管理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决策能力:要做到又快又准,当机立断。

2、指挥、控制与协调的能力:明确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应急组织能快速有效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和应急响应。

3、事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对事态发展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便于在事故处置过程中提前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

4、后期处置能力:突发事件应急结束后,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设施重建、生产恢复、信息报告与沟通以及总结经验教训等。

问卷中对于被调查单位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评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公司和研院均有半数以上员工对本单位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评价很高。

其中,员工对集团应急管理的决策能力、指挥协调的能力以及清理现场、重建设施、恢复生产能力的满意度都是高达60%以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不断发展的国有特大型中央企业,集团公司集团的行政效率是很高的,而高效率的应急决策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正是应急管理中的关键和核心。

在以上四项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工作能力中,虽然“对生产区受损情况的监测和评估能力”也有一半以上的受调查员工表示满意,但比例在这四项能力调查中却是最低的。这其中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作为高精尖生产企业和研究院所的生产设备多且体积庞大,客观上在监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但作为一个高科技的军工企业和研究院所,生产区是生命线,是企业的心脏。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做好生产区的监测和评估工作,这是任何一个高科技军工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天职,绝对马虎不得。

问卷中对于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作用诸因素的重要性,其中“企业领导者的敏锐观察和应急领导能力”、“抗震救灾应急处置能力(包括预防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后期处置能力)”被受访者普遍认可为最重要的因素。

由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相关能力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公司和研院的答案略有出入:公司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两个能力因素的重要性分别居第二、第三位,仅次于组织建设,且重要性远高于另外三项因素(应急管理资源投入、应急预案以及其他)。

而研院的受访者身处地震重灾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和决策能力,34%的人将此选为发挥最重要作用的因素,而位居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组织建设和应急处置能力。在突发事件爆发后,领导者的迅速应对是企业掌握主动权的关键;而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弱,能否在灾难发生之前进行预防预警、在灾难发生之时进行快速有效的响应、在灾难发生之后对受灾职工和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并尽快恢复生产,这些则直接决定了能否取得抗震救灾这场艰难战役的胜利。

除此之外,调研组还针对集团公司整体危机应对能力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有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集团公司整体危机应对能力比较高,基本适应目前应对各类危机的要求,但也有25.4%的调查对象对当前集团公司整体危机应对能力并不清楚。

四、建议

结合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综合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一套包括灾害预警、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预案准备、组织机构协调以及快速应急系统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同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

2、提高快速准确的应急决策能力和有效的指挥协调能力,明确相关单位职责,确保各单位、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各种资源的有效调动,实现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沉着有序的整体应急。

3、确保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管理资金保障,加强日常应急设施设备及食品、物资(帐篷)、药品等的储备工作,保证突发事件时的物资供应;规划设置并明确紧急避难场所、疏散线路,针对幼儿园、小区等人员集聚点,增设警铃、标志等设备设施,对路灯、楼道照明灯、应急灯和破损道路及时维修。

4、加强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防范的宣传,增强职工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定期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和演练,使广大职工和群众能够科学地保护自己以及有效地救助他人,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建立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渠道,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通过正面、准确、权威的信息,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职工群众情绪稳定;与政府的权威信息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保证领导层能比职工群众提前知道重要信息,以保障应急指挥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转;配置好应急通讯设备,购置卫星海事电话,有效保障在通信中断时的对外通信联络渠道;配置足够的对讲机,做好日常管理,保障通信中断时的内部联络渠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Z].2006.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各街镇乡、各部门要把灾民倒房重建工作作为今冬明春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层层建立灾民倒房重建工作领导组织,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促建房进度,保建房质量。

(一)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县政府决定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灾民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对全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及重大问题的解决。实行政府主责、属地管理、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民政局:负责全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倒房重建户数的确认,争取和筹集建房资金,督促检查建房进度,收集、整理、上报建房资料。

建委:负责设计、提供多套灾民建房设计方案,组织相关部门、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灾民代表对方案进行评审,协助国土部门对规划设计的灾民倒房重建点进行地质勘测,负责集中重建点的质量监管,相关税费的减免。

救灾办: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共同做好恢复重建工作。

农办:负责把灾民建房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特别是集中建房点),整合资源,对灾民倒房重建项目实施倾斜。

财政局:负责灾民建房补助资金的及时调度、下拨、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国土房管局:负责灾民建房的土地调整审批,简化各种手续,相关税费减免,并把灾民倒房重建与减灾安居工程相结合,负责对灾民倒房重建点进行地质勘测,避开灾害易发区、灾害隐患点,确保新建房屋安全,达到设防标准。

交通局:负责灾民建房材料运输的交通安全维护,指导灾民集中建房点公路的修缮。

水务局:负责灾民建房点的水源勘测,确保水源符合饮用水标准,负责集中建房点的自来水安装,费用按成本价收取。

农业局:负责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集中重建点的沼气建设。

文广新局:负责恢复重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影像录制。

卫生局:负责把灾民集中建房与农村实施改水改厕项目相结合,确保灾民集中建房点符合卫生条件。

审计局:负责灾民建房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环保局:负责对灾民集中建房点的环保影响评估,确保集中建房不影响周边环境。

地税局:负责落实灾民建房相关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电信公司:负责灾民建房有线电话、电信宽带网等设施建设,费用按成本价收取。

供电公司:负责灾民建房的电力安装,确保灾民及时用电,费用按成本价收取。

网络公司:负责灾民集中重建点的闭路安装,费用按成本价收取。

(二)乡镇成立工作班子。各街镇乡要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倒房重建责任人的工作班子,负责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相关税费减免落实和相关手续办理,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选点、规划、评审及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房招投标的组织、建房进度的督促监管、竣工质量验收和散居自建房屋的质量监管等相关工作。

(三)村组成立议事组织。涉及灾民倒房重建工作的村要成立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主导、灾民或灾民推选代表参加的议事决策班子,负责参与灾民新村建设规划的评审、房屋样式的选择、建设方式的选择、工程的招投标选定、房屋的分配、资金的筹集和支出监管等工作。

二、核实建房对象

(一)对象的确认。各街镇乡在核实确认因灾倒房对象时应把握三点,即:房屋全倒塌;房屋主体已倒或严重损毁,不能居住的;处于滑坡、危岩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已确定必须全部搬迁的。

(二)确认程序。各街镇乡要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村组、深入农户,认真核实房屋倒损情况,全面、准确核实倒房户基本情况,对受灾户的房屋倒塌数量、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因灾倒房户台帐》。台帐登记在册的灾民提出恢复重建申请,街镇乡、村组干部要入户实地察看,经村组民主评议、街镇乡审核,并张榜公布后,报县民政局审定予以确认,县民政局根据确认的倒房户进行登记造册,统计上报。

三、规划设计

(一)选址定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防灾方针,选址要避开灾害易发区、灾害隐患点,确保达到设防标准,坚决避免受灾房屋倒了建、遇灾再倒的恶性循环。二是要对选址进行地质勘测评估,国土房管、建设部门对灾民倒房重建点进行地质勘测,并邀请专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地质评估,确保新建房屋的安全。三是集中建房的选址要坚持“五个结合”,即集中建房点不论规模大小,选址都应与减灾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小城镇建设、五保家园建设相结合,整体提高民房的抗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坚持“七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选址定点、统一调整用地、统一平整场地、统一立面造型、统一建筑监管、统一公共设施建设。四是分户建房的选址,要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充分考虑灾民生产生活便利需求。五是凡异地选址重建的灾民户,必须按规定退回原宅基地。

(二)规划设计。一是要精心设计建房方案。结合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文化习惯,充分考虑建设规模和风格样式,建委要抽调优秀的规划设计人员对灾民重建房进行精心设计,提供可供灾民选择的多套规划设计方案。二是规划设计要满足防灾要求。灾民倒房重建的规划设计,尤其是集中建房规划设计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既充分考虑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和环境及排水系统设施的配套,方便灾民生产生活,又要提高灾害抗御能力。三是要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县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多套设计方案,组织相关部门、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灾民代表进行评审后,方可提供给灾民自主或民主选择。

四、实施步骤

各街镇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步骤、时间要求、人员安排、资金组织等,使重建工作忙而不乱、有序进行。成片倒房需要集中建房的,由街镇乡指导所辖村,以村为单位编制灾民集中建房方案,报经县民政局备案后,报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审批。鼓励有条件的灾民直接进城入镇购买住房。建房工作的工作步骤是:

(一)动员准备阶段(**年8月1日—31日)。对灾民住房倒塌损毁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定救助对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选好建房地点,确定集中建房规划,完成施工设计和各种审批手续,动员灾民作好建房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9月1日—2008年1月10日)。组织灾民分户自建或集中统一建房,2008年1月10日前完成建房施工,保证灾民在2008年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

(三)验收总结阶段(2008年1月11日—2008年1月20日)。县政府组织民政、财政、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进行全面验收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迎接市级验收。

五、优惠政策

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渝府发〔**〕100号)及目前仍继续有效的灾民倒房恢复重建优惠政策,主要落实兑现以下优惠政策:

(一)税费减免:1、单位和个人承建因洪灾毁损的房屋、道路、农田水利、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广播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程(扩建、改建及变更原用途的除外),取得的收入免征建筑营业税及附加税费;2、对因洪灾遭受重大损失,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对当年应缴纳的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征25%;3、城市灾民住房重建中涉及向灾民直接收取的规费全部免除,农村灾民住房重建规费全部免除;4、符合危旧房改造条件的可享受危旧房改造的优惠政策支持,危旧房片区改造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人防费等费用采取“收支两条线,即征即返”的方式用于该片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5、对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城乡居民集中异地迁建需占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按当地收费标准下限收取,受灾户原有宅基地按规定收回;6、灾民住房重建占用林地的,免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和林地补偿费;7、受灾群众的水、电恢复安装费用按当地收费标准下限收取。(上述1、2项规定执行期限为**年)

(二)金融信贷扶持:1、金融部门对恢复重建贷款执行优惠利息;2、有保险赔付的,保险部门要尽快理赔。

(三)建房补助:各街镇乡要根据审核确定的灾民损失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程度合理确定救助对象。对自主分散建房的,救助金必须发放到户,不得截留;对集中建房的,可以对交通、供水、供电及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补助,还可通过社会捐赠给予一定的援助,其余建设资金由受灾户自行承担。

建房实行“六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即政府补助一点、灾民自筹一点、税费减免一点、银行借贷一点、社会捐助一点、邻里帮工投劳帮助一点。县政府将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房屋全倒塌户,在集中安置点建房每户救助8000元;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重点倒房户,在集中安置点建房每户救助6000元;处于滑坡、危岩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已确定必须搬迁的灾民,在集中安置点建房并确定为国土部门补助对象的每户救助5000元,国土部门未确定给予补助的每户救助8000元;困难灾民分散自建房屋每户救助3000元。

灾民倒房重建应享受的优惠政策,由受灾户申请,街镇乡按照代办承诺服务的工作要求,代倒房重建户办理落实。办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报县灾民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六、质量监管

严格工程监管,抓好验收总结。一是加强房屋建设质量监督。对集中建房点要实行工程监理制或工程巡查制,要确定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对整个建设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对灾民自主分散建房的,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巡回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质量安全。二是严格项目验收,尤其是灾民新村建设点,要按照工程建设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完工入住前,组织灾民对住房修建满意度进行评估。三是做好工作总结。灾民倒房重建工作完成后,各街镇乡要认真总结,将情况向县政府报告。

七、工作要求

(一)抓好统计工作。县民政局要将灾民住房重建户及灾民新村建设点进行登记造册,按照县民政局《关于切实做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足民发〔**〕42号)规定逐级上报,并实行建成一户、销号一户的“登记销号制”。各街镇乡从9月份起到明年春节前止,每月3日前要向县民政局上报建房工作进度,县民政局要严格检查,确保灾民住房建设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二)抓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各街镇乡民政办公室要注意收集灾民倒房重建的相关资料,对建房工作的文件、资料,对受灾户的补助资金、税费减免、投工投劳等情况进行收集整理,要建立灾民住房重建登记卡,并附新、旧住房对比照片,实行一户一卡,按时上报县民政局。恢复重建过程中,要注意摄制相关工作影像资料,全面地反映住房重建情况。

(三)抓好捐赠款物使用通报。县用于灾民住房重建的捐赠资金和物资,应逐一向捐赠单位和个人进行信函通报,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灾民住房建成后,要设立明显标志,注明资金来源、建房的有关情况,以示纪念。

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篇(11)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坚持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进入了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特别是“5.12”地震发生后,全体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运用统筹城乡的办法和思路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实际情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活动,也是当前我市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宝贵基础和根本措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与深入实施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入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切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试验区建设的需要,是又好又快推进灾后重建、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恢复发展的需要。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定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灾后科学重建的强大力量。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作出的“*市灾后重建要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成都市委、*市委的要求,以“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为主题,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市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思想观念,着力搞好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建设,为灾后恢复重建和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而努力奋斗。

(二)目标要求

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作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要注重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灾后重建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按科学发展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使我局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群众观、机遇观、和谐观。

2、创新解决问题。坚持把创新和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市体育事业科学规划和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工作效率不高、解决问题不力、无视群众意见等问题,要有创新思维和措施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3、抓好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建设,加强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自觉性。

4、做好民生改善。围绕我市民生工程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切实做好灾后重建中关系群众民生的相关工作,在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建设中,不断完善各乡镇(经开区)体育设施的配置,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5、突破现有体制。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在科学发展中科学考评,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主要原则

1、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从统筹城乡和灾后重建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形势,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想,抓住灾后重建机遇,迎难而上,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2、科学规划,加快发展。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结合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战略,加快我市体育产业科学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听群众意见,为群众服务。在推进灾后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坚持实事求是,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学习,提高参与科学发展实践的积极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学发展队伍。

三、参加活动对象

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加对象为全体党员干部和中层干部(包括离退休党员),非中共党员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可结合所分管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

四、开展学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