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巡视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2 13:42:18

巡视心得体会

巡视心得体会篇(1)

一直以来,林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巡视工作的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配合支持巡视工作,进一步改进提高了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结合全市实际,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实际行动维护巡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巡视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要深入领会精神实质。我们将把学习贯彻《条例》与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机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采取全面学与专题学、跟进学与反复学、课堂学与实践学、集体研讨与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条例》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

要自觉接受巡视监督。统一思想,端正态度,牢固树立“巡视工作无小事”的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对待巡视工作、支持巡视工作,自觉接受巡视监督,确保巡视工作取得实效。严明纪律规矩,严守党性原则,坚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对纪律和法律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全力支持配合巡视工作。紧紧围绕巡视工作重点,对班子和个人工作进行认真系统总结,实事求是向巡视组提供情况、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和看法,让巡视组了解真实情况。畅通信息渠道,根据巡视组要求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参与巡视工作,让干部群众讲真话、说实话,畅所欲言,确保巡视工作顺利开展。

巡视心得体会篇(2)

二是坚持抓实用好,做实做细"政治体检".区委将坚决用好《条例》这个党内监督的制度利器,指导我区巡察机构切实履行好巡察职责,充分发挥巡察监督的权威性、威慑性、实效性,继续把巡察工作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紧紧盯住"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树牢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导向;紧紧盯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到位的问题,树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导向;紧紧盯住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问题,树牢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导向;紧紧盯住违反"六项纪律"的问题,树牢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永远在路上的导向。积极探索推进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的有效途径,合理开展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确保无无死角。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形式保证内容,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巡察全过程,真正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的威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巩固提升政治生态。巡视巡察是方式,解决问题是目的。区委在开展巡察工作时,将始终以《条例》为准绳,挺举"四个意识"这一政治标杆,以党规党纪为尺子,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作为基本政治要求,着力发现和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始终把发现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与时俱进深化监督内容,在防止"灯下黑"问题上下功夫,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求实效,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上见真章,进一步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处置,抓住关键"少数",形成震慑。就巡察中发现的代表性、普遍性问题,向全区各级党组织打招呼,促进他们对照检查、即知即改。对整改不到位或整改后反弹的,要严厉问责,把巡察整改的严肃性和纪律的约束力体现出来,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彻底整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巡察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严管厚爱,打造过硬巡察队伍。要教育引导巡察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坚决担负起区委赋予的光荣使命。巡察干部要将《条例》的学习贯彻作为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在学习上深一层、认识上高一筹、实践上先一步,力求领会更全面、把握更准确、贯彻更坚决。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确保巡察工作取得群众看得见、感受到、反响好的实际成效。要加强对巡察干部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巡察干部队伍。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泽州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喜全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当前,要切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让巡察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助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一、学深学透《条例》,领会精神实质

新的《条例》,政治站位更高,巡视对象全,体制机制新,职责定位更精准,组织领导更严格,对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作出进一步规范,为我们依纪依规开展巡察、推动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习贯彻《条例》,要把握核心关键,深化政治巡察。一要充分认识政治巡察的意义。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要全面把握政治巡察的重点。深化政治巡察,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在聚焦"三大问题"、紧盯"六大纪律"的

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个主题年"和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紧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着力加强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从中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彰显巡察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坚持把巡察组反馈意见当做"一面镜子",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主动接受巡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要时刻牢记政治巡察的目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风向标",抓住密切联系群众"生命线",坚决铲除腐败"污染源",扎紧纪律规矩"铁笼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二、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

巡视心得体会篇(3)

二是坚持抓实用好,做实做细"政治体检".区委将坚决用好《条例》这个党内监督的制度利器,指导我区巡察机构切实履行好巡察职责,充分发挥巡察监督的权威性、威慑性、实效性,继续把巡察工作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紧紧盯住"四个意识"不强的问题,树牢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导向;紧紧盯住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到位的问题,树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导向;紧紧盯住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问题,树牢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导向;紧紧盯住违反"六项纪律"的问题,树牢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永远在路上的导向。积极探索推进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的有效途径,合理开展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确保无禁区无死角。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形式保证内容,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巡察全过程,真正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的威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巩固提升政治生态。巡视巡察是方式,解决问题是目的。区委在开展巡察工作时,将始终以《条例》为准绳,挺举"四个意识"这一政治标杆,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统筹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作为基本政治要求,着力发现和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始终把发现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与时俱进深化监督内容,在防止"灯下黑"问题上下功夫,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求实效,在"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上见真章,进一步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处置,抓住关键"少数",形成震慑。就巡察中发现的代表性、普遍性问题,向全区各级党组织打招呼,促进他们对照检查、即知即改。对整改不到位或整改后反弹的,要严厉问责,把巡察整改的严肃性和纪律的约束力体现出来,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彻底整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巡察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坚持严管厚爱,打造过硬巡察队伍。要教育引导巡察干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坚决担负起区委赋予的光荣使命。巡察干部要将《条例》的学习贯彻作为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在学习上深一层、认识上高一筹、实践上先一步,力求领会更全面、把握更准确、贯彻更坚决。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确保巡察工作取得群众看得见、感受到、反响好的实际成效。要加强对巡察干部的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巡察干部队伍。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泽州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喜全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当前,要切实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让巡察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助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营造良好政治环境。

一、学深学透《条例》,领会精神实质

新的《条例》,政治站位更高,巡视对象全,体制机制新,职责定位更精准,组织领导更严格,对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作出进一步规范,为我们依纪依规开展巡察、推动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习贯彻《条例》,要把握核心关键,深化政治巡察。一要充分认识政治巡察的意义。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要全面把握政治巡察的重点。深化政治巡察,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在聚焦"三大问题"、紧盯"六大纪律"的

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个主题年"和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紧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着力加强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从中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彰显巡察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坚持把巡察组反馈意见当做"一面镜子",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主动接受巡察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要时刻牢记政治巡察的目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风向标",抓住密切联系群众"生命线",坚决铲除腐败"污染源",扎紧纪律规矩"铁笼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二、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

巡视心得体会篇(4)

通过三年的巡视巡察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巡察工作对保持基层健康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

巡视心得体会篇(5)

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的一场大火烧出了多少反思,对无情火灾的无奈,对脆弱生命的悲叹,在这场貌似是天灾的背后,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人祸。民间收养的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然而当我们把矛头指向福利制度的缺失,指向立法的不完善时,我们是否考虑过巡视制度的不完善或许才是酿成这个悲剧的元凶。当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对于收养家庭的巡视制度,收养法中也没有关于民政部对收养家庭回访的规定,在监管方面的缺失,疏于管理,对收养家庭的调查和追踪不足,造成了很多的收养之后的问题。

一、民间收养巡视工作的现状分析

2013年6月17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宗教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弃婴是全社会最弱势的特殊群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弃婴问题的规范管理i。这个《通知》的下发为收养行为提供了一定的法制依据。在2013年1月9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现有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孤儿”)61.5万名。我国当前的收养模式为:按照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国情,对孤儿和弃婴,采取分散与集中养育相结合的方式,民政部门福利机构主要负责查找不到监护人、监护人无力抚养和未被收养的孤儿、弃婴,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我国孤儿收养主体目前有政府、个人、社会组织。其中,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有10.9万名,由亲属养育、其他监护人抚养和一些个人、民间机构抚养的孤儿有50多万名ii。

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庞大的弃婴、孤儿等待收养群体及其他收养方式的有限性,我国的民间收养无疑发挥着巨大的补充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收养还很不规范,出现了诸如收养认定登记程序缺失,收养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等问题,由此导致了民间收养存在着的很大的制度隐患和安全隐患。我国这些年来发生的民间收养事件的频繁发生,也似乎在警戒着人们,除了完善收养法律法规,规范收养认定登记程序等等之外,还必须加强对收养工作的巡视制度建设。然而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收养巡视制度,从而导致相关的巡视工作内容、工作框架和工作方式的缺失。民政局对收养行为的监督仅仅停留在收养条件的认定和收养行为的许可上,是一个事前和事中的检查和监督,在民间收养进行之后,也没有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民政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很少会再去过问、关心收养者与被收养者的情况。以上种种民间收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使得建立健全民间收养的巡视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理

(一)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理论框架

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理论框架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其中五个是外部系统,一个是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包括民间收养巡视制度法律体系、监督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登记制度和民间收养政策体系,内部系统即为巡视制度体系。外部系统是民间收养巡视制度得以运行的保障,内部系统是民间收养巡视制度得以运行的根本。

(二)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运行机理

关于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运行机理,需要明确民间收养巡视制度流程和民间收养巡视系统。

1. 民间收养巡视制度流程

在外部各个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下,巡视制度内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巡视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固定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对相关的巡视内容进行一一确认和检查,并通过书面记录和口头交流的方式,对了解到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形成工作档案,通过对工作档案的研读,及时发现民间收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形成下一阶段的巡视内容,对于发现收养中存在的问题,巡视员还应该提出整改意见,收养者接受整改意见的,也要记入档案,作为下一次巡视内容的一部分,对于拒不接受整改意见的,要取消收养人的收养资格。以此形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使得巡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解决民间收养中的问题,把民间收养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中。

2. 民间收养巡视系统

民间收养巡视系统由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两个系统构成。

(1)民间收养巡视内部系统

内部系统即巡视机制主要由巡视者、巡视时间、巡视内容、巡视方式和巡视结果五部分构成。

关于巡视者,民政局要建立相关的巡视部门,组成巡视小组。巡视者是巡视制度的主体和人员基础。巡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巡视工作的质量,巡视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有敏锐的观察,及时发现巡视工作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发现收养存在的问题,敦促收养者进行整改。此外,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巡视员进行激励,使其对工作时刻保持者充分的积极性的高度的热情。最后,必须建立巡视人员的问责机制,对于巡视员在巡视当中由于疏忽而导致收养工作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要追溯巡视员的责任,对其进行相关的惩处,以提高其工作的责任心。

关于巡视时间,对民间收养的巡视,要采取固定化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固定化检查是指要使巡视工作常规化、定期化和有序化,定期定时进行检查可以增强巡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出现由于长时间的巡视空洞而出现的巡视问题频发。突击检查是指巡视员采取抽查的方式,不加以任何通知和预示而对收养家庭进行检查,突击检查可以检查出民间收养的真实情况,及时排查出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巡视工作的有效性。在突击检查中,也可以提高民间收养的警界意识,提高“慎独”和自律意识,使得收养者做到有无巡视员来检查一个样。

关于巡视方式,可以采取书面记录和口头交流两种方式。书面记录是指通过规范化的问卷,一一询问和调查,通过书面记录,可以了解民间收养家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其进行登记和记录,以便进行反馈,提高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口头交流主要是指巡视员与收养者与被收养者进行聊天,拉家常,通过口头交流,可以拉近巡视员与被巡视者的心理距离,收养者在这种轻松的氛围当中能够更加真实地吐露自己的心声,方面巡视员了解情况。

关于巡视内容,巡视工作一方面要评估收养者的情况,评估其是否具有收养资格,是否具备收养能力,也可以了解收养者在养育被收养孩童的过程中的困难和需要。此外,巡视工作还要评估被收养者的情况,要了解被收养者在收养家庭中的身心状况,是否得到了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如收养者是否满足了被收养者的衣食住行需要,对于适龄儿童,是否满足了其上学的需要,对于被收养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收养者是否有进行及时的了解和解决等等。最后,巡视工作还必须对收养地的环境进行评估,这主要是指收养家庭的居住状况,要了解收养者的住所是否具有安全隐患,是否能够满足被收养者的居住空间需求,居住环境是否良好等等。

对于巡视结果,巡视员要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反馈,要形成收养情况工作档案,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巡视工作的重点和依据。对收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巡视员要提出巡视意见和限期整改时间,对于拒不履行整改意见的收养人,要依法剥夺其收养资格,保障被收养者的合法权益。

(2)民间收养巡视外部系统

在实现民间收养巡视整体效能方面,外部系统充当着领路人和保护者的角色。民间收养巡视制度法律体系指引着前进方向和工作边界,为巡视工作的有章可循提供了依据和保障,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登记制度体系指引着巡视工作的巡视方向,为巡视工作提供了巡视对象依据。监督制度体系是保障这个框架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通过监督,可以使整个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保持充足的活力,使得民间收养巡视工作的开展更加地公正、公开、合法。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其他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撑,通过社保体系的完善,外部和内部的体系能够得以快速、有效地运行。民间收养政策其实是法律体系的一个具体内容,民间收养政策关于收养行为、收养内容等的更加细致、详细的描述,可以为巡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确定什么样的收养才算成立,什么样的收养行为应该禁止和取缔,进而为后期巡视工作的开展节约人力和物力。内部系统处在整个框架的核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的巡视机制对具体的巡视方式、巡视内容、巡视流程等进行了规定,从而使得巡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内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外部系统的完善提供资料来源。因此,可以说,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的同时,又相互配合,进而把巡视工作推向了制度化、功能化的轨道。

三、实施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保障

民间收养巡视制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除了相关的内部系统外,它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巡视制度法律体系、登记制度、监督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民间收养政策的支持。

(一)巡视制度法律体系。任何系统的运行都必须在法律的大框架下进行,巡视法律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民间收养巡视制度提供法制基础和依据,使得巡视制度有法可依,为其停供合法性依据,使得巡视工作其有据可查,可以防范在巡视当中被巡视着的不配合行为。同时,相关巡视法规的建立,也可以就巡视程序、巡视内容、巡视者的权力和义务等等进行规定,提高巡视工作的规范性和目的性,进而促进巡视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登记制度。通过登记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可以使收养行为合法化,规避不正规的收养行为的出现,保证以后收养者和被收养者的正常生活,对于因为收养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可以为其提供诸如教育、低保等一系列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收养行为的登记,可以准确的了解当前的收养状况,了解收养者和被收养者的情况,也可以为巡视对象的建立提供指南。

(三)监督制度。这里的监督制度既指对巡视主体的监督,也指对巡视客体的监督。通过对巡视主体即巡视人员的监督,通过横向的同级监督和纵向的诸如上级和纪检部门的监督,督促巡视人员依法巡视,可以加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规范性,提高工作效率。对巡视客体是指对收养者的监督,可以形成巡视主体、媒体、网络、收养者自己、被收养者以及相关人员(如邻居等)的360度监督模式,在信息时代,还要特别注重发挥互联网及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作用,使得对收养行为在阳光下运行。

(四)社会保障体系。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有效运行也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收养困难的家庭提供一定的福利和保障,从而提高收养者的收养能力,使得收养者的收养能更加让人放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巡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相当于给了巡视者一份巡视名单,巡视者可以根据社保处提供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巡查,提高巡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民间收养政策。民间收养政策是民间收养巡视的指向标,民间收养政策在不断调整,巡视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国家关于民间收养数量、民间收养条件等的规定,可以为巡视工作提供巡视指标,巡视者可以根据收养者是否达到这些指标从而判定收养效果,防止不合法、不合理的收养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民间收养政策关于收养者与被收养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可以使得在处理相关的收养问题方面提供依据。

四、小结

民间收养巡视制度中,相关的巡视法律法规、登记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民间收养政策的建立以及完善可以为民间收养巡视制度的建立提供支持,而民间收养巡视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民间收养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通过理论框架和运行机理的实施,可以使得民间收养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民间收养存在问题,不能通过一味的禁止民间收养的方式来解决。相反,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在收养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相应的监督和引导。收养希望通过民间收养后的巡视制度以及相关的其他保障措施的完善,我国的民间收养能够得到有序、正规的发展。

注释:

i 《国家七部门联合通知:严禁个人私自收养弃婴》,北京晨报,2013年6月18日

ii 《全国60万孤儿民政部门仅收育10万》,法制日报,2013年1月10日

【参考文献】

[1]耿银平.补上收养制度漏洞刻不容缓[J].江淮法制,2013(2)

[2]巫桂萍.不妨在巡视中改进管理[N].中国教育报,2013-04-21.

[3]韩克庆,付媛媛.儿童收养困局怎样打破[J].决策,2013(2).

[4]褚洪彦.加强巡视队伍建设,促进巡视制度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09(1).

[5]牟广东,唐晓清.论巡视制度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探讨,2010(3).

[6]滕婕.试论党内巡视制度的运行及其完善[J].许昌学院学报,2008(6).

[7]朱永华.收养,情与法的社会脉络[J].健康大视野,2013(3).

[8]王水兴.网络巡视:信息化背景下党的巡视工作新方式[J].党政干部论坛,2010(6).

[9]袁悦平.巡察制度的历史考究与巡视制度的借鉴[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10]杨宗祥.巡视工作要走好群众路线[J].云南党的生活,2013(1).

[11]完颜平.巡视工作应明确“自身定位”[N].光明日报,2013-05-29.

[12]刘豪军.巡视监督的“一把手”难题[J].人民论坛,2013(3).

[13]任建明.巡视是如何变味的[J].人民论坛,2011(28).

[14]李喜蕊.英国现代收养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4).

[15]王仰文.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现代观察[J].兰州学刊,2010(2).

巡视心得体会篇(6)

笔者认为,新版的《巡视条例》处处体现出高大上的独特气质,最重要是它在秉持以往严肃认真、一查到底的巡视精神的基础之上,从巡查范围、巡视方法和自身定位三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巡视的力度。

一是巡视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副省级城市纳入中央巡视组巡视范围,巡视的对象级别更高对全覆盖再提要求,能够起到治病树、拔烂树、扶歪树的效果;二是巡视内容和工作方法有所改进,按照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增加了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将中央下发制度与巡视工作无缝对接;三是注重巡视组的自身定位,巡视组组长摘下铁帽子,一次一授权,特别是指导改为领导,有利于巡视制度发挥异体监督作用,明确了巡视组成员的纪律和责任,规定巡视组成员违纪违法最高可被追刑责。

可以说,新版《巡视条例》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质,也用更加严格的规定和制度表明了中央将用巡视工作来推动纪律建设,用纪律建设来强化巡视工作的决心,对于推进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保证党的执政根基巩固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条例也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巡视组自身的规矩和使命,让巡视组更具公信力,更具备党纪国法的权威。总之,巡视工作开展的好,政治生态和改革发展将受益无穷。

最新中央巡视工作条例心得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作为基础性的党内法规,坚持与时俱进,总结吸收以往巡视工作实践成果,立足管党治党的现实需要,做出了许多新规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做好新形势下巡视工作、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巡视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条例》是党内监督之利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依纪管党建设党的有力制度保障。我们要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贯彻《条例》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巡视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要充分认清《条例》是依规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依规管党治党是党的xx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条例》与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相衔接,着重对党的各级组织及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以及四风等问题线索,既明确了巡视工作的范围和任务,也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用权、一岗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好《条例》,就能更好地依规管党治党,增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充分认清《条例》是巡视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条例》紧密联系当前巡视工作实践,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及时把巡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比如,进一步强化了应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了问题没有如实报告是渎职的工作理念,明确提出了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调着力发现纪律、作风、选人和腐败问题线索这个重点,增强了《条例》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三要充分认清《条例》是做好巡视工作的根本保障。修订条例的目的,在于严格规范巡视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规范了巡视机构和职责范围,提出了做好巡视工作的途径和方式,特别是严格规定了党委及巡视领导小组的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的支持责任、巡视组和工作人员的履职责任、被巡视对象的配合责任以及问责情形,这对于更加规范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巡视工作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二、准确把握《条例》新要求,切实提高巡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条例》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巡视工作做出许多新规定,我们要在工作中准确把握,认真贯彻执行。一是明确了巡视工作定位和指导思想。《条例》开宗明义,确立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的新定位,体现了时代特色。丰富了巡视工作指导思想,强调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巡视工作的理论指导、原则方针和目标任务。二是明确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条例》规范了巡视领导小组设置和职责,规定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理顺了巡视办设置和机构,明确其是党委工作部门,设在同级纪委,赋予巡视办统筹、协调、指导三项职责。规定巡视组组长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并授权,使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三是明确了巡视工作内容和方式。《条例》规定,巡视内容重点是对巡视对象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巡视方式重点体现依法依规开展巡视,把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向有关知情人询问、开展专项检查、立行立改等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这就使巡视工作的任务更加全面具体,方法更加科学可行。四是明确了巡视责任和相关纪律。《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及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体责任、有关单位的支持责任、巡视组的履职责任、被巡视党组织的配合责任,特别是列出了有关责任对象具体追责的情形,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巡视工作深入开展。

三、认真学习贯彻《条例》,推动巡视工作创新有序发展

党的以来,黑龙江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切实加强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巡视领导小组、五人小组和会多次听取巡视工作汇报,研究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重大问题线索;加强巡视机构组织建设,建立了巡视组长库和巡视人力资源库,增加了巡视组数量,实现了三不固定,并把巡视办升格为正厅级机构,增加了人员编制;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扩大巡视范围,加快巡视频率,改进巡视方式,发现了一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取得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效果。同时,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做好巡视工作,认真调查和处理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查处一大批违纪违法案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下一步,我们要抓住新修订的《条例》贯彻实施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做好巡视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宣传《条例》。省委会将组织专题学习,准确把握《条例》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职责任务和有关规定,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条例》要求上来。省委巡视领导小组、巡视办和巡视人员要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条例》有关要求,搞好培训辅导和研讨交流,准确理解精神实质,正确把握规定内涵,严格依照《条例》开展巡视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信息手段,准确、生动、有效地向社会各界宣传《条例》内容和要求,全面介绍《条例》修订的背景和原则,努力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关心重视巡视、支持配合巡视、有序参与巡视的良好氛围。二是抓紧制定配套制度。结合《条例》要求和工作实际,抓紧制定《黑龙江省巡视工作实施细则》,细化巡视工作主体责任、职能定位、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完善巡视成果运用、干部管理、整改问责等相关制度,形成健全完备、切实管用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增强巡视工作的规范性、实践性和保障力。三是积极推进巡视监督全覆盖。要加大对市地、县市区、高等院校和国有企业的巡视力度,采取一托N模式,充分运用抽查核实、询问调阅、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巡视,建立定期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巡视制度,坚持以队伍素质保证巡视质量,处理好巡视数量、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做到巡视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在本届省委任期内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要把纪律挺在前沿,坚持抓早抓小,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尤其是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强化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委及巡视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落实好中央巡视工作的部署要求;巡视办要充分发挥三项职能作用,加强请示报告、沟通协调和检查指导;巡视组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发挥好震慑、遏制、治本的作用。要强化问责工作,对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巡视工作人员、相关部门和被巡视单位,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切实保障《条例》的贯彻执行。

最新中央巡视工作条例心得三20xx年10月至12月,市委巡视组对丰都开展了巡视,巡视反馈指出了我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领导班子议事决策不够规范、班子成员分工交叉重叠、执行招投标规定不严格、干部选拔任用不够规范、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不够严格等问题。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改,领导班子团结、勤奋、务实、廉洁,全县上下风清气正、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通过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和抓巡视整改,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自觉接受巡视监督、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才能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和事业兴旺。

巡视心得体会篇(7)

01

在全集团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之际,在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头,XXX对巡视组进驻XX公司开展巡视工作。

首先,我代表XXX对巡视组进驻XX公司开展巡视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巡视组对XX开展巡视工作,这是XX对我们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对我们工作的促进和帮助,也表明了XX对加快公司发展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刚才,XXX组长就如何开展巡视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公司党委一定要按照巡视组的要求,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巡视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巡视组在XX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巡视任务的圆满完成。

近年来,XXX公司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强党的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工作,优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年营业收入。。。。,先后被XXX授予……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如何保证把这样大规模的XXX管理好,保证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领导干部都不出大的问题,这是对我们党委的一次重大考验。巡视组到我公司开展巡视工作,体现了省委对我们XX工作的高度关注,更表明了省委领导同志对我们党委班子在加快发展xx事业上寄予厚望。

我多次给同志们讲,在XX大发展中,我最担心两个问题,一个是XX质量问题,一个就是廉政问题。而所有出现的质量问题,都或多或少与廉政问题有关。前几天,我们刚刚召开了XX廉政工作会议,在会上,向XXX提出了举全行业之力,打造廉政XX,保证企业办好,干部不倒的廉政建设目标。

巡视组的到来,不仅为我们寻找工作上的差距、提高XX能力,加快XX发展增添了力量,也给我们做好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和条件。为了配合巡视组做好巡视工作,我代表党委作如下表态:

一、党委全体成员和机关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站在促进XX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巡视工作,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巡视组的工作要求上来,围绕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理论学习中提高认识、在提高认识中不断改进,围绕巡视工作统一思想,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XX每一位接受巡视的对象都要端正态度,主动接受巡视组的监督和帮助。

XX巡视组进驻公司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开展巡视工作,是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神圣职责,更是对我们XX事业的巨大支持和帮助,每一位领导干部务必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认真总结思想工作情况,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毫不隐瞒地向巡视组汇报工作,提供情况,反映问题,主动接受监督,虚心听取监督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努力做好XX发展改革稳定的各项工作。

三、XX机关各处室、XX系统各单位都要为巡视组创造条件,切实搞好服务,积极配合巡视组工作。

巡视组的每一项工作要求都要有专人落实,专人办理。同时,请巡视组参加XX的各种重要会议,配合巡视组随时调阅各种文件、档案资料,主动做好巡视组与XX系统各单位的联系工作,畅通巡视组与干部群众见面,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巡视组的工作,向巡视组提供最真实、最确切的工作情况,反映工作中存在问题。

公司党委将以这次巡视工作为契机,将其作为集团公司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次重大机遇,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凝聚全集团的力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实现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工作。

02

在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XXX组长、XXX副主任、XXX副组长,

尊敬的省委第一巡视组和巡视办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的关键时刻,省委第一巡视组进驻我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巡视,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关心支持、最大的指导帮助和最大的鞭策鼓励。在此,我代表中共XXX市委、XXX市人大常委会、XXX市人民政府、政协XXX市委员会,对赵组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按照省委巡视组的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巡视工作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对这次巡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全力配合巡视组开展好各项工作。

刚才,省委第一巡视组XXX组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这次巡视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步骤和方式方法,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工作的要求和精神,既是对这次巡视工作的深入动员,对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也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XXX副主任,为我们如何配合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提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配合,为我们理了思路,教了方法,传了经验。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抓好落实,确保这次巡视工作圆满完成。

下面,我代表市委,就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好巡视组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决服从服务于巡视工作。巡视制度是党章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巡视工作是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巡视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次强调:“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中央通过这两年的巡视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发挥了震慑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

省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对巡视工作一直抓得紧、抓得实,省委XXX书记指出:“巡视工作不仅要坚持不懈,而且要提高水平,创新方式,注重效果”,这为促进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加强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省委巡视组来我市开展巡视,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我市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也是对我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关心与爱护。

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巡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把接受省委巡视组的监督检查当作一次加强党性锻炼的机会,一次检验工作成效的机会,一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工作部署上来。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接受巡视监督、支持巡视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服从于巡视组的安排,一切服务于巡视检查的需要,共同努力把这次巡视任务完成好。

第二,主动衔接、积极配合,全力保障巡视工作顺利开展。配合省委巡视组做好巡视检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应尽义务,也是对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一次重要检验。这次巡视工作为期3个月,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全市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无论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部门,都要全方位、无条件地与巡视组搞好配合、做好保障。

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市委已经确定了与巡视组进行联络的相关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巡视组的工作计划,合理调整时间,全力做好配合,绝不能因自身原因影响巡视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在这次巡视期间,巡视组的领导同志要参加市委和一些部门的重要会议,与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查阅文件资料,相关单位要按照具体日程安排,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做好准备,认真完成巡视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市委办公室、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要主动衔接、做好服务,对巡视组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及时加以解决。要加强组织协调,畅通巡视渠道,为巡视组真实了解情况、高效开展工作,创造最优良的环境,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第三,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自觉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纪律性很强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严守组织纪律,把这次巡视作为开展警示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机遇,作为提升能力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的良好契机来对待。

市委常委和市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做好表率,以坚强的党性,自觉接受检查,虚心诚恳地面对监督,认真自查自纠在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民主集中制等方面的情况,如实向巡视组进行汇报。

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巡视组的要求,本着对党负责、对嘉峪关发展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不回避矛盾,客观、真实、准确地提出意见和看法,让巡视组充分了解我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全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在这里也表个态,自己将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检查,坚决抓好整改,全力配合好巡视组的工作。

巡视心得体会篇(8)

在过去的五年中,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巡视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巡视力度持续加大,利剑作用得到彰显,巡视监督地位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党的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充分表明了中央深入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全省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是省委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强政治保障,对真实全面了解全省工作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省委第五巡视组来我区开展巡视,对我区各项工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检阅”,对存在的实际困难、突出问题进行“深度把脉”,必将为我们改进工作、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巡视工作,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巡视组的工作要求上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接受省委巡视组的监督与指导,共同努力完成好这次巡视任务。

为了确保巡视工作在我区取得圆满成功,我代表区委向省委巡视组和市委郑重表态:

一是高度重视,主动接受监督。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省委第五巡视组来我区的本次巡视对我们抓好学习精神、落实“两个责任”、加强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帮助意义。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对巡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此次巡视工作,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做到讲成绩不夸大、讲问题不遮掩、讲差距不护短,确保让巡视组充分了解、全面掌握我区实际情况。在巡视期间,全区各被巡视单位要主动接受巡视组监督,严守各项纪律,坚持一切服从于巡视工作需要;全体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按时参加巡视组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巡视组交办的工作任务,不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不擅自外出,坚持从自身做起,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检查,坚决抓好整改,努力作好表率。

二是强化保障,全力配合巡视。配合省委巡视组做好巡视检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应尽义务。这次巡视内容繁多、涉及多个方面、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强化保障、搞好服务,确保巡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对后勤保障、通信联络、宣传报道、安保维稳等方面明确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夯实责任;严格按照巡视组的工作计划,全力配合巡视组工作,重点抓好巡视组驻鄠期间的事务协调、安全保障、交通秩序、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全区大局和谐稳定,为巡视组真实了解情况、高效开展工作,创造最优良的环境、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同时通过这次巡视展示出我区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

巡视心得体会篇(9)

在过去的五年中,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巡视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巡视力度持续加大,利剑作用得到彰显,巡视监督地位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党的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充分表明了中央深入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全省深入开展巡视工作,是省委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强政治保障,对真实全面了解全省工作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省委第五巡视组来我区开展巡视,对我区各项工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检阅”,对存在的实际困难、突出问题进行“深度把脉”,必将为我们改进工作、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巡视工作,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巡视组的工作要求上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接受省委巡视组的监督与指导,共同努力完成好这次巡视任务。

为了确保巡视工作在我区取得圆满成功,我代表区委向省委巡视组和市委郑重表态:

一是高度重视,主动接受监督。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省委第五巡视组来我区的本次巡视对我们抓好学习精神、落实“两个责任”、加强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帮助意义。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化对巡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此次巡视工作,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做到讲成绩不夸大、讲问题不遮掩、讲差距不护短,确保让巡视组充分了解、全面掌握我区实际情况。在巡视期间,全区各被巡视单位要主动接受巡视组监督,严守各项纪律,坚持一切服从于巡视工作需要;全体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按时参加巡视组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巡视组交办的工作任务,不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不擅自外出,坚持从自身做起,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检查,坚决抓好整改,努力作好表率。

二是强化保障,全力配合巡视。配合省委巡视组做好巡视检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应尽义务。这次巡视内容繁多、涉及多个方面、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强化保障、搞好服务,确保巡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对后勤保障、通信联络、宣传报道、安保维稳等方面明确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夯实责任;严格按照巡视组的工作计划,全力配合巡视组工作,重点抓好巡视组驻鄠期间的事务协调、安全保障、交通秩序、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全区大局和谐稳定,为巡视组真实了解情况、高效开展工作,创造最优良的环境、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同时通过这次巡视展示出我区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

巡视心得体会篇(10)

一、培训精神领会方面

主要是XX同志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XX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个方面:深刻理解把握党的以来巡视巡察工作的新发展新要求。以来,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聚焦职责使命深化政治巡视,主要从巡视监督的地位作用、职能任务和责任使命做了讲解;第二个特点:坚持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构建巡视巡察战略格局,从全国巡视工作会议、省区市巡视工作开展指导督导、出台中央单位巡视工作指导意见和召开全国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四个方面说明了从国家到地方对巡察工作的重视;第三个特点:推进巡视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促进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主要从思想、责任、机制和组织四个方面的贯通讲了意见;第四个特点:强化巡视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做好“后半篇文章”,从改进巡视反馈机制、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明确整改监督责任、优化整改情况报送和公开机制以及综合用好巡视成果五个方面做了讲解。      

第二个方面:立足实际、把握规律,推进县级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做了分析和讲解,一是准确把握政治巡察内涵方向,二是确保巡察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三是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四是加大延伸巡察村力度,五是以巡察整改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六是打造一支过硬巡察干部队伍。

二、我县巡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巡察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找准问题线索。在巡察过程中,巡察组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受理举报等较为“固定”的方式进行巡察,这些方法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适用性,不能满足发现问题的需要。

(二)巡察人才选拔难,业务素质有待提升。一是由于巡察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直指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巡察干部承受较大压力,巡察组组长、副组长人选参加巡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各巡察组成员均是临时抽调,缺乏对业务知识的掌握,在了解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还存在抽调人员虽明确了巡察期间不参与原单位工作,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两边负责两边跑现象,分散了巡察组人员的精力。

(三)群众参与度不够,难以巡到真情实情。巡察期间,各巡察组虽然采取了张贴公告、媒体宣传、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措施来提高群众与党员干部的知晓度和参与率,但部分干部群众抱有戒备心态,有问题线索也不敢不愿举报,导致来信来电来访较少。一些党员干部对巡察组开展的谈话只讲官话套话、不讲真话实话,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有的讲问题也有所保留,明显避重就轻,给巡察组人员了解真实情况带来困难。

(四)县域内人员关系复杂,“熟人社会”的问题难以破解。巡察组成员和被巡察单位的党员干部都在一个县城生活,存在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亲戚战友等比较复杂的人情关系网。有些巡察人员过不了人情关,在巡察中存在畏难情绪和“老好人”思想。

三、下一步打算

巡视心得体会篇(11)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7-0048-03

例外管理①由管理学引入领导学,是指领导干部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来处理首次出现、模糊随机、十分重要、需要立即处理的非程序化问题。而对于决策对象反复出现的,决策者已有固定的或例行的程序化问题,即常例,由于在领导干部意料之中,控制范围之内,所以,领导干部往往可以把这些常例的处理办法程序化,授权下属去处理,但并非领导干部就不处理程序化决策了。当然,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界限不是绝对的,程序化决策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非程序化决策,领导干部需要善于分辨事件是否是常例,或者是否在意料的度之内,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决策。

一、例外管理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考量

从例外管理最初的作用范畴来看,它是一种旨在提高社会生产效益的管理学制度或原则;从它进入领导学领域的应用实践来看,它又是一种领导干部实施程序化、规范化决策的外在表现。[1]其核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例外管理的实现动因是从事生产活动群体中领导干部、下属基于管理行为效益的共通和共识,需要特定的、规范的、获得广泛认可的且受到一定约束和制约的运行模式来加以规制,而且必须经由内心信仰、具有相应执行能力的下属一丝不苟、确信无疑地去落实和执行。简单来说,例外管理的有序施行有赖于一定的客观环境,既包含有特定群体中人的思想认识水平,还要有能够科学制定执行“常例”计划的能力素养,更需要不折不扣、毫不走样地落实“常例”的能力。其次,领导干部施行“例外管理”常常要受到双重风险的考验。例外是相对常例而言的,它作用的对象是一些不确定的、模糊的非程序化管理问题。相比“常例管理”而言,例外管理一方面要承担因重心不在常例管理上而导致可能的管理失序、失败风险,另一方面还要承担例外管理所面对的那些非程序化问题可能隐含的决策风险。换言之,例外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再次,例外管理决不意味着领导干部放松甚至是放弃了管理职能,也并不必然会弱化领导干部的管理权威。领导干部虽然并不需要时刻对常例问题施行“事必躬亲”式的管理,但必须对“常例管理”是否按照“自己和决策团体”所预先设定的处理原则和模式“正常”运行保持必要的、足够的“关注”,实践中,这种“关注”指的就是领导干部对可交付的下属享有绝对的监督权力。这种绝对的监督权力,既是领导干部不直接参与下常例管理规范施行的有力保证,更是领导干部施行例外管理的重要保障。

前文叙及,“例外管理”是一个源自现代社会企业管理且极具功利色彩的旨在促进特定群体生产效益的行为准则,虽然它应用于实践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的晦涩和弥新而存有任何怀疑的念头,也绝不能因为它是一个“舶来品”就在实践中贸然加以抵制,更不能因为害怕“领导权威丢失”其实这是个伪命题而在实践中下意识的加以摒弃。其实,“例外管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汉代,据史料记载,[2]汉代名相丙吉路遇命案而不顾,却对田间喘牛刨根问底。丙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他看来,杀人事件是一个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专门机构负责处理的例行事件,而牛喘气却是一个偶发的例外事件,这种事件由于缺乏制度化、流程化的解决方式,而且没有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处理失当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丙吉问喘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例外管理的雏形,更折射出了“例外管理”的思想精髓,那就是放手流程内和例行性事件、专注流程外和例外事件的管理思想。笔者这里无心考究“例外管理”的“归属”问题,只是想说不论是我国古代先贤丙吉的古朴做法,还是近代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明确提法,例外管理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认可并具有相应的社会价值,是因为这一重要思想原则或制度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它既是出于促进群体生产效益的功利之举,又是优化群体管理效能的创新之法,还是领导和下属诚实守信良性互动的自然结果,更是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1例外管理蕴含着理性共识。人类社会基于不同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形成的管理理念、原则和制度,或出于功利之需、或源自安全考量、抑或是某种不可名状的世俗观念,它们形态虽然各异,作用效益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它们饱含人类智慧、理性思考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说,例外管理作为一种具有一定价值的客观存在自然也不例外,[3]它不仅是人类理性共识的结果,更是人类对传统管理理念、原则、制度、方法的冷静检视、勇敢怀疑。一般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这样,传统管理的强职权主义色彩不仅使得领导干部在完成“要别人干什么”的时候体现出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且在衡量“下属是否使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的过程中与下属难有一致意见,这正是管理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源头。在理性力量的支配下,人们看到了传统管理的弊病和不足,意识到在传统管理体系中解决这一矛盾的巨大阻力,因为管理者或领导干部绝没有放松管理甚至是妥协的义务,而被管理者也绝没有被剥夺“心存不满”的权利。例外管理的萌芽和提出正是基于对这些“矛盾”和“急需”的前置考量,借助“非直接接触”的管理形式,完成“事先约定”的管理内容,以利于有效减免“冲突和矛盾”的发生,在实现管理优化的同时继而提升社会生产效益。这些基于管理的认知、努力和设计不论是考量其外在形式,还是探究其本质意蕴无不蕴含着人类理性共识的光芒。

2例外管理蕴含着诚信文化。现代社会管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表明,实现高效管理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强执行力的团队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基于诚信的管理文化作支撑。诚信作为人类道德中基本的价值平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与生产实践都起着结构性的支撑作用。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诚信也一贯被视为是维系管理正常运行的基本元素之一,它不仅必须存在在管理者领导干部和被管理者下属的内心,更需要蕴含在管理的设计、操作、完成以及监督等具体管理外在表现之中。无数生动的管理实践证明,凡是那些基于诚信建构的管理、理念、制度直至文化无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相较于常例管理而言,例外管理的确更需要诚信的保障和支撑。首先,例外管理中管理者领导干部实施管理的方式是非直接接触式的,换言之,实施团队管理意志和行为的并不是领导干部自身,这时,管理一旦褪下了强职权主义的色彩之后,如何确保管理意志不走样、施管行为不出格,诚信的力量无疑需要彰显和提倡。其次,例外管理中“事先约定”的管理内容能否得到全部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需要诚信保障和支撑的问题。一方面“事先约定”本身就是一种基于诚信的设计和思考,另一方面例外管理内容的全部落实也需要领导干部和下属均要坚守诚信。第三,虽然例外管理中,领导干部拥有不容置疑的监督检查和事后追责的权力,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权力”亦是源自“被管理者”产生管理认同后让渡出来的一种基于“诚信”的易感触的力量,集芸芸之“易感触”力量合成的不正是诚实守信的管理文化么?

3例外管理蕴含着创新精神。例外管理作为对传统管理之“思维理念、制度设计、运行操作”的理性分析、冷静检视和勇敢怀疑,从其优化管理、提高效益的管理属性和能动意旨来看,它本身就是对传统管理的一种审视和创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千年的传统、世俗的“管理精要”[4]的包围和影响下,例外管理之所以能够破茧而出、勇立潮头,除了蕴含有理性、功利和诚信的因素外,其不可忽视的创造性应是又一个重要动因。一方面,例外管理使得领导干部可以有时间、有精力去处理那些没有或不能规范化的例外工作,而不必为固定的例行的程序化问题劳神费心,这为领导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提供了机会,也为领导干部带领所属群体寻找增量扩充存量提供了可能。试想一旦领导干部着眼的例外工作起码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被管理团队接纳或认可,那么此例外工作旋即就可转化为常例工作,简言之,创造价值的过程从局部朦胧的憧憬变成了全局有力的实践,这种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式的创新实践其有效性和快捷性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例外管理使得下属也必须发挥较大的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正是个体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常例管理中,下属需要做的仅仅是落实领导的指示和要求,他们更关心的是“领导要我怎么干”,至于该不该这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会去多想,这种被动的参与管理模式从理论上讲不具备创新的特质和可能。而在例外管理中,下属获得了足够的授权和认同后实际上已经充当了一定的“领导”,角色由被动参与人变成了主动实施者,此时萦绕在他们心间更多的是主人翁才会有的“我要怎么干才能对得起领导的信任”,“怎样的标准才能把‘事先约定’的管理内容付诸实施”,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和目标激励,下属在例外管理中必然会竭尽所能,这也是管理创新实践的另一个宝贵品质和内在动因。

4例外管理蕴含着法治思维。管理作为实现与承载法治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其对法治的彰显与促进不仅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更是法治社会对现代管理的迫切需求。毋庸赘述,根植于“人治”视野下的基于身份认同的“熟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需要,管理者领导干部实现管理意志、完成管理内容依靠的不再是“熟人之间的信赖”,而是一套科学、成熟的程序和规则。例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凸显的法治思维无疑契合了这种管理的变迁和需求。首先,例外管理体现了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一方面,例外管理本身就是个规则,它规定了领导干部和下属在处理意料之内和之外的职责分工;另一方面,例外管理的有序实行有赖于明确的、详尽的、科学的、标准化程序规制。其次,例外管理中蕴含着双重问责。“责权法定”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质,在强调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例外管理中,获得授权的下属在完成常例管理任务时,不排除会出现用权任性、施管违规等违背了“事先约定”的行为,此时领导干部所享有的绝对的监督权力是对其问责的重要武器。需要指出的是,管理的强职权主义色彩似乎已经将领导干部默认为“无需追责”的“免检”群体,然而在例外管理中,领导干部对于下属出现的上述问题必须承担相应的“监督不力”责任。这种将领导干部和下属置于同一场域之中的“同态问责”不仅是一种管理上的大胆创新,更契合了法治社会、法治管理的题中之意。第三,例外管理彰显了契约精神。[5]一般认为,探究社会法治问题大都会追溯到社会契约问题,正如英格兰亨利・萨姆奈・梅因教授在论及现代法治社会时指出的,人类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普遍转变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6]社会管理这一人类古老、恒久的活动自然也无疑地需要契约来维系和调剂,特别是在现代管理“行政”意味愈发凸显的当下,重提管理中蕴含的“契约”本质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例外管理中,领导干部分权、下属获得授权不是权力的肆意流转,而是在一定契约约束下的权力优化配置,领导干部行使监督检查权和下属必须承担相应问责不再是纯粹的行政问题,而是涉及到规则、程序、契约等的法治问题。

二、例外管理的实践进路

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逐渐扩大,管理的压力和成本日趋增大,管理多元化、多样化的迫切需求日益强烈。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管理结构性历时性变动被压缩在了共时性的空间中进行,加之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对于意料之内的常例管理呈现出较强的“行政化”色彩,而对于“意料之外”的非程序化管理则呈现出“随意性”加剧的态势。重视和推崇例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讲不仅可以有效减免上述问题,还可以起到对团队管理优化和创造力激发的功效。实践例外管理应遵循如下路径。

1革新观念,凝聚共识。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例外管理的科学内涵和实际意旨。要充分意识到传统管理思维理念与现代法治社会管理要求格格不入,认识到长期带有强职权主义色彩的常例管理已经面临着纯粹“行政化”的风险,深刻理解例外管理这种管理理念、制度和设计的初衷在于优化管理层阶和提升管理效益。而且,领导干部在例外管理中的分权不但不会使领导干部的权力或威信降低,反而权力运用的“性价比”会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下属亦要认识到例外管理对于个体的积极意义。在例外管理中,下属通过程序化的领导授权由被动参与管理变成了主动从事管理,实施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有效调动。管理已然不再是领导干部的“自留地”,变成了大家共同的“责任田”,“心存不满”的抵触情绪消失后,留下的唯有将“事先约定”管理内容全面落实。这样,从全局上讲团队实施管理的执行力得到有效增强,从个体上讲下属完成管理的积极性得到鼓励和保护。

2增强能力,合理运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增强例外管理的能力主要包含双重内容,对于领导干部或管理团队而言,要增强能够区分常例和例外的能力,不能把本该区别对待特别处置的例外管理笼统交付下属去常例落实,这样虽然领导干部“省心了、轻松了”,但往往会因下属的无规可循而致使管理失当,最终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窘境。对于下属而言,增强例外管理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配合领导实施例外管理自己要落实常例管理的能力,不能遇到些许困难或问题就不假思索地一股脑儿把矛盾上交给领导干部。这样,下属虽然不会因“擅自主张”而出错,但是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例外管理的要旨和初衷。合理运用例外管理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不能把例外管理当作是社会管理的终极形态而不加限定地任意运用,这无疑是片面和局限的。例外管理的关注对象或适用范畴应当是一些偶发的、有较大影响的、必须当即做出的非程序化决策的情况,因此领导干部运用例外管理务必谨慎,切不可图求新奇盲目运用,将“貌似例外”的常例情况施以了例外管理,既牵扯了精力又浪费资源。

3科学设计,规范施行。由于例外管理表面上看是由领导干部主管、主导和主控的一种管理行为,实践中,人们常常会把领导干部的“主观”误认为是“随意”,把领导干部或决策团队的例外管理需要非程序化决策错判为“独断专行”,继而产生否定和怀疑例外管理的抵触思想,特别是对其随意性和模糊性大加诟病、挞伐。故此,领导干部施行例外管理务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下属的建议和意见,采取问题倒逼的方式找准单位管理的一般现实和重大紧迫问题,该“放”的要敢撒手决不恋恋不舍,该“抓”的要不松手决不放任自流,做到放常例和抓例外有机统一、科学设计。同时,领导干部和下属要对“事先约定”好的例外和常例管理各自负责、尽责。领导干部不擅自随意插手下属的常例管理,下属也要把“规范”使用授权、“规范”落实常例管理内容作为自身的行为自觉。此外,领导干部对下属行使监督权力时也应坚持程序、规范问责。对于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处理原则和模式“正常”运行的下属施管行为,既不能姑息容忍错上加错,更要辩证客观以人为本,要查明失误的本质原因,查清到底是客观不能还是主观不愿,区分对待以利整改。

4加强互动,规避风险。例外管理中提倡加强互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常例管理和例外管理之间的演变转化互动。例外管理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管理创新,而是常例和例外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领导干部要将下属在落实常例管理中遇到的“顽症痼疾”适时转化为“例外管理”的内容,以免下属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因缺乏遵循和规范而出现“擅自例外”的现象。下属的“擅自例外”不仅会导致管理层阶之间的约束力丧失,而且会影响到整体管理的质量效益。这是例外管理中领导干部需要高度警惕的问题。同理,领导干部应适时将成熟的例外管理转化为常例管理,以免一定程度上抑制下属的合理管理需求,这样既增加管理成本,又不利于下属管理能力的培育。二是领导干部和下属之间的互动。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想规避因重心不在常例管理上而可能造成的管理失范、失序风险,就必须加强和下属之间的沟通互动。通过不拘一格的调研、座谈、走访等途径,极力获知“事先约定”的管理内容的具体运转情形,真正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进行非程序化的例外决策时,要充分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例外决策的失误风险。

注释:

①“例外管理”是由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W・Taylor于1911年提出的,是指最高管理层将日常发生的例行工作,拟就处理意见,使之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然后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处理,而自己主要去处理那些没有或不能规范化的例外工作,并且保留监督下级人员工作的权力的一种管理制度或原则。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节省最高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同时使下属部门有权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HT5"H]参考文献:

[1]马艳霞例外管理[M]北方出版社,2004[ZK]

[2]班固汉书丙吉传[M]中华书局,2012[ZK]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08[ZK]

[4]沈方楠团队管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ZK]

[5]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14[ZK]

[6]梅因古代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ZK]

摘要:巡视制度作为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已正式运行十年的中共党内巡视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党内巡视制度具有工作针对性强、重点越来越偏向反腐职能、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地气”、巡视工作实现“一次一授权”等优点,但也存在理论建设欠完善、巡视职责欠明确、巡视方式创新少、巡视队伍能力不够高等问题。为此,要从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创新巡视方式、贯彻群众路线、借鉴我国古代及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等方面不断完善党内巡视制度。

关键词:巡视制度;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改进完善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7-0051-04

已正式运行10年的中共党内巡视制度,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2003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巡视制度成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 2009年7月《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则进一步深化了巡视制度改革。十以来,中央陆续派出十几个巡视组择点开展巡视工作,不断加快巡视工作进程。本文拟在追溯巡视制度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改革完善的路径,以期抛砖引玉。

一、巡视制度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一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巡视制度作为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巡视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尧、舜、禹时期的天子巡狩制,那时帝王就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在领土范围内开展监察。尧命令舜实施天子政权之后,舜便开始有计划的巡视所属各方,并逐步确立起“五岁一巡狩”的监察制度。巡狩制由此成为我国古代巡察制度的开端。

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都遵循着这种制度。到了封建社会的春秋战国时代,又出现了“巡行”、巡县制度,至此,朝廷要员开始加入巡视队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十分重视巡察工作的开展,先后五次“巡行”,以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至此,巡视制度基本建立,成为我国古代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1]

1元朝的廉访制度。纵观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过程,元朝是巡视制度比较完善的一个朝代,对其运用也较为充分。元代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社会矛盾突出的朝代,元代的统治者意识到这些问题,他们积极采取措施惩治贪官污吏、地方势力。最初设立按察司,监督官吏的行为,以此来发现社会冤假错案。后来这一制度进一步发展,设立了肃政廉访司,进一步扩大了监察的范围。肃政廉访司的任务包括对民情的了解掌握,及时发现社会中的大问题和监督贪官污吏,使民意、民情能够上传到统治者,也使一些社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对巩固统治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2明朝的御史巡按制度。明朝的巡按制度,是在吸取历代制度精华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朱棣以省划分,设立十三道,配备十三道监察御史110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巡按御史的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对皇帝负责,“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明朝巡按制度与历代监察制度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对我国以后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明朝巡按制度总的来说有三个特点:其一,制度严密且完整。从人员选取、派遣、任期年限、考察形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体系,以保障巡视工作的开展。其二,巡视人员位高权重。巡按御史作为中央监察地方的代表,地位日益独立,权力进一步扩大。其三,巡按御史与按察司两者形成了双管齐下的独特监察体制。巡按御史代表朝廷监察地方,与驻扎地方的按察司一起承担监察职责,构成了中央和地方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监察体制。这种体制不仅能防止中央官员因为对地方了解不充分造成监督不力、偏差大等问题,而且能制约在同一地方长期任职的监督官员、相互勾结。巡按制度在明朝前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既可以惩治贪污举荐廉洁,整治社会风气;又可以加快政令上传下达,团结民众,巩固皇权;还能有效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了封建巡法制度的不断健全。[2]

二国外监察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国家监察制度的起源是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议会至上,由议会专门监督司法、行政机关。世界上首位监察专员随之诞生,专员以议会代表的身份对司法和行政部门的官员遵纪守法、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1719 年,瑞典议会为了进一步削弱王族势力,扩大议会权力,决定实施一部新宪法,这一做法为议会监察专员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8世纪中叶,瑞典又仿效国王任用大法官的做法,设立监察专员,以此来监察地方官员。随着历史的迁移和发展,瑞典监察制度不断完善,瑞典成为西方国家监察制度的发源地,其在行使监督职能方面的成功经验,为西方国家监察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

在西方国家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中,瑞典、法国、英国行政监察专员的产生和发展最具代表性,彰显了西方国家监察制度的独特价值。

1瑞典――不断强化议会对政府的控制。从1713年国王任命第一位监察官员至今,经历三百年的演变和改革瑞典监察制度不断完善。议会从官员队伍中选取杰出人才担任监察官员,以代表其行使监督职能,受理公众申诉,议会对政府的控制不断增强,以有效防止政府权力膨胀及。

2法国――任免行政专员,削减官僚作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日俱增,20世纪70年代,公共部门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全国总额的50%,使得政府权力不断膨胀,国家陷入公共服务越完善,政府机构就越官僚、越腐败的困境。为了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法国在1973年1月任命第一任行政调解专员,并推进选拔制度的不断完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在缓解政府和公民之间的矛盾、遏制政府权力侵害公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英国――增强群众参与行政裁决的审查。20世纪中叶,英国统治者认识到,日益蛮横,而公民的合法权利显得很脆弱。因此,英国开始设立行政裁决所,为群众参与监察工作提供平台,并在行政裁决体系外逐步制定行政专员制度,加强对行政裁决的审查。

二、中共党内巡视制度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党内巡视制度的实施现状

十召开以来,一系列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党内巡视就是其中之一。中央派出十几个巡视组,通过上下配合,一大批“潜水”的重大案件和部分领导干部的犯罪线索被曝光,巡视工作从未像现在这样吸引着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关注。

1巡视工作针对性强,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2012年11月十召开后,面对日益严峻的反腐形势,中央及中纪委提出“治标为主”的巡视方案,强调“着力治标”的反腐新思路。2013年以来,我国巡视工作致力于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的政治纪律问题,是否存在相互勾结来谋取利益问题,是否存在通过暗箱操作来进行权钱交易、贪污等违反纪律的问题,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唯亲可用”的不公正、不公平问题。笔者曾经对2012年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各省市巡视查处案件情况进行统计,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由2012年的153万件

上升到2013年的173万件,2014年第一季度继续上升,同比增长率持续上涨,可见巡视工作成效较为显著。

不仅立案件数增长率上涨,被处分人数上升趋势明显,而且涉案官员的级别也越来越高。从十召开至2014年6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据官方网站统计的数据,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多达32位。原国资委主任、党组副书记,曾任中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原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李东生;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申维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如此部级以上干部也“难逃此劫”,纷纷落马。可见当前巡视工作针对性之强、打击威力之猛。[4]

2巡视工作重点越来越转向反腐职能。2013年是我国开展巡视工作的关键节点,中央为此不断出台相关条例,规范和完善巡视制度,强化党内监督。巡视工作四个重点的提出和各项条文的规定,显示出十年巡视工作的开展重心越来越偏向反腐职能的发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在党的相关条例的指引下,巡视组的工作思路和途径也日益清晰,而且巡视工作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为核心向外辐射开展,不断体现出反腐败的职能。巡视制度的建设,巡视工作的落实,为从制度和行动上双向施力来遏制腐败现象提供了有力保障,反腐倡廉的职能日益凸显。[JP]

3巡视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接地气”。从我国近年来巡视工作的具体实践来看,巡视队伍成为党中央的“眼睛”和“耳朵”,巡视方式趋向灵活,巡视工作日趋成熟,巡视成效日益提高。尤其是巡视组坚持走群众路线,致力于“密切联系群众,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和途径”,而且对巡视组发现的腐败线索及时对外公布,以争取民众信任和支持,这一举措为民众踊跃举报提供了便捷通道,有效地调动了公民参与巡视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巡视工作深入开展。

4巡视工作实现“一次一授权”。为了更好地防止巡视组权力滥用,中央对各地各届巡视组组长的选择十分慎重,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一次一授权”。每次开展巡视工作之前,先讨论、表决确定巡视地方和任务,再选定巡视组组长,一旦当次巡视任务完成,巡视组的工作也随之结束,巡视组长的职务也随之免除,避免“铁帽子”现象发生。当然任务完成得好的,可以多次担任巡视组组长,但必须换个地方或者换个行业系统巡视。将巡视组长的“职务制”改为“任务制”的这种做法,不仅能遏制巡视组本身的行政化,还能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巡视人员与被巡视官员同流合污一起腐化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问题的风险,提高巡视工作的效能。[5]

二党内巡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建设欠完善。

目前,我国党内巡视制度实施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几部党的规章。虽然这些规章对巡视工作的主体、对象、巡视组的任务、工作方式等内容做出了规定,但是,有的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实践性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党内巡视工作在“实践出真知”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巡视工作研究机构和阵地,缺乏专门的研究人员和专项资金,因此,未能很好地总结巡视工作经验,未能系统地概括巡视工作中的普遍性认识,未能有效地提炼巡视工作中探索到的规律性认识,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巡视理论的提升,影响了巡视工作的实效性。

2巡视职责欠明确。当前对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地方政府及领导对巡视工作认识不足,低估巡视组的作用,将巡视组视为检查组,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与巡视组相抵触,不配合巡视工作的开展。而有的地方政府及领导则高估巡视组的作用,把所有问题都视为巡视监督的对象,对巡视的范围把握不当。

3巡视方式创新少。从最近几年开展的巡视工作实际来看,巡视方式比较保守,主要局限于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谈话、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形式。参加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的干部,往往侃侃而谈,只提成绩,深藏问题。在巡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开展实地考察过程中,有时候由于走漏风声、提前通知等原因,只能看到业绩和亮点,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视制度本来的监督职能。[6]

4巡视队伍能力欠缺。发现问题是衡量巡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重要问题,是巡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巡视工作保持长足发展的重要节点。目前,巡视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高,但有的巡视干部发现问题能力不足,不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巡视干部原则性不强,不愿意发现问题;有的巡视干部党性修养不够,即使发现问题也不主动解决问题,影响了巡视工作的效果。

三、党内巡视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影响着巡视体系功效的发挥

我国现有监督制度以同体监督为主,对异体监督不够重视。而同体监督是一种成本高、见效慢、效能低的监督方式。实践证明,大多数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是被同级纪委监督举报、处置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领导层逐步认识到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想走出反腐窘境,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履步维艰,仍较为滞后,这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巡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影响着党内巡视制度这一异体监督机制的建立。[JP]

二对巡视工作缺乏监督

虽然巡视工作是监督制度贯彻落实的实践形式,但这不代表巡视工作的开展过程不需要被监督。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在接受访问时表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但是,从目前立法实际来看,我国并没有对巡视工作的监督做出明文规定,对巡视工作的各种监督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导致巡视组部分成员可能会借机虚假信息,攻击被巡视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巡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并影响巡视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监督主客体权力不对等

在一定程度上,巡视工作是一项以“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的监督工作,巡视工作的开展需要巡视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但是,由于巡视工作监督的对象都是位高权重的党政领导干部及领导班子,这使得部分巡视干部和地方群众对巡视对象产生“敬畏”之心,对于他们存在的某些问题敢怒而不敢言,加上官民信息不对称,广大群众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偏低,导致巡视监督不全面,出现“漏网之鱼”。

四巡视工作人员监督方式陈旧

巡视人员作为巡视工作的主体,其创新意识和监督能力的强弱是能否创新巡视工作、实现有效监督的关键所在。目前,我们开展巡视工作主要局限于明察暗访、专题督察、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和联合检查等老套路、老方法,缺乏创新性。巡视人员的谈话艺术、政治理论应用、专业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薄弱点,这是我国巡视工作改革的致命伤,也是推进巡视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之一。

四、改进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的路径方略

一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为巡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1完善政治保障机制是前提。首先,必须提升认识,统一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巡视工作与党的纯洁性建设、先进性建设、廉洁政治建设等相结合。在巡视工作中,巡视组必须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看作重中之重,加强对党的纪律贯彻实施情况的监察,同时,巡视组成员要以党纪严格约束自己,以身作则。其次,上下级党委齐心协力,保证巡视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上级党委既要发挥好领导和监督功能,又要维护好地方党委的权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给巡视工作的开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地方党委作为被领导者,要听从上级安排,顾全大局,支持与配合巡视工作的开展。

2加强巡视法制建设是基础。中国要真正遏制腐败,还必须在制度上、法律上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公开运行并接受监督的体系,让大多数官员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因此,我国应加强巡视法制建设,规范巡视行为,让政府、民众、社会团体以合理的方式参与到巡视监督工作中,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对巡视工作的支持,以更好推进巡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我们要立足现在,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对巡视对象、工作准则、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巡视方式等作出明文规定,给巡视工作界定范围,为巡视工作的开展提供法理依据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和总结巡视工作,对工作中成熟的好点子、好经验进行深入研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

3健全巡视队伍管理体制是关键。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主体实践来完成、来检验,巡视干部作为巡视制度的实施主体,其队伍素质高低,创新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巡视制度作用的发挥和巡视监督的效果。因此,巡视干部的选拔任用、绩效考核、监督管理至关重要。在今后的巡视工作中,确定巡视干部,应该重点考察他们是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有顾全大局、敢于担当的勇气;二是有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能力;三是有不畏险阻、迎难而上的魄力;四是有细心谨慎,明察秋毫的特质。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巡视方式

一方面,巡视方式要内外相维、左右相制。巡视方式有多种,主要有公开巡视与暗访巡视,表扬式巡视与纠错式巡视,事前、事中、事后巡视等。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巡视人员多动脑筋,分析各种巡视方式的利弊,综合运用多种巡视方式,实现巡视方式多元化、灵活化,有效减少“失监”“虚监”现象的发生,以实现巡视工作的高效能。另一方面,巡视方式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巡视工作的不断开展,我们要适当加快巡视节奏,增加巡视力度,拓宽巡视内容,创新巡视方法,如将定期巡视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配套,努力做到“量身定做”巡视方式,增强巡视制度的实效性。

三贯彻群众路线,保障巡视工作的客观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是反腐败的主力军,而巡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反腐倡廉,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以人民监督为重要保障,如果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巡视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近年来巡视工作的实践来看,腐败线索的发现,一定程度上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与促进。因此,要想实现巡视工作常态化,提高党内监督整体水平,保证巡视工作的客观性,一定要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以群众参与为巡视工作的根本支撑,找准巡视工作最佳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需求,鼓励群众为巡视监督的开展提供线索,从而推进巡视工作的开展和巡视制度的创新。

一方面,在施行巡视监督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筑造群众积极参与的监督机制,为巡视人员提供正确的行为导向,从而让党政干部把对国家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7]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完善、沟通交流、信息公开等建立起群众对巡视队伍的信任感,为群众提供参与巡视工作的机会,激发群众参与巡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民间走访、实地调研、信件上访等途径让群众参与到巡视工作的具体环节,增强群众与巡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8]

四借鉴我国古代巡视制度和西方监察制度的先进经验,优化党内巡视制度

1坚持独立监察原则,保证巡视职能的独立性。中外古今监察的实践表明,保持监督的独立性,是保证监督实效性的重要原则。在中外历代监察中,巡视队伍直接对皇帝或上级领导部门负责,独立开展巡视监督工作,不受“位高权重”群体的约束。如瑞典议会,在1809年时为了更好履行对官员的监察,颁布施行了独立于政府的监察制度。议会只负责决定监督官员的职责,在开展监察过程中,检察人员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可自主开展检查工作,监察独立性、自主性强。党内巡视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监督机制,被巡视对象都是各级领导干部,巡视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借鉴中外历代独立监督的方法,成立专业的反贪或巡视机构,保证独立巡视的独立性,维护巡视队伍的权威。

2坚持察纠并举的方法,确保巡视工作的高效性。中外历代在开展巡视工作时,始终坚持察纠并举的方针。察就是监察官员的施政情况,纠就是纠察官员的失职行为。巡视人员按规定对被巡视地区开展全面监察,对于勤政廉洁的官员,代表皇帝、朝廷、议会予以赞赏、奖励,并负责向上举荐;对于品行不正、怠慢职责的官员,给予批评训诫;对于严重违法的人向有关部门检举,对其实施惩罚。察纠并举实质上是运用了奖励与惩治双管齐下的做法,保证了巡察工作的成效。因此,针对巡视过程中部分干部欺上瞒下、不讲实话等突出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中外历史上察纠并举的做法,在开展巡视工作时,按照中央规定的方针政策实施监察,全面了解被巡视地区干部的施政实情。[9]

3奖惩分明,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外监察十分注重监察队伍建设,如西汉时期对巡视官员进行“自上而下”和“左右相制”的考核,并按施政实情对官员给予奖惩。明代考满法规定,对恪于职守、绩效突出的人予以升迁;被贬后,工作表现突出的人恢复官位;对怠慢职责、贪污受贿的人予以罢免。1918年芬兰的监察制度规定,检察队伍由著名法学家组成,他们作为国家最高监察官员,每年到全国各地开展巡视,议会以其监察结果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为主要考核标准对其进行奖惩,将监察、服务与奖惩相挂钩,让巡视官员能处理好自身利益和服务的关系,促进巡视队伍的廉洁。[10]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以上做法,加强巡视队伍建设,增强巡视人员的责任感,提升巡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有效扼制“先腐败,后巡视;再腐败,再巡视”的现象,推进巡视工作的跨越式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仰文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现代观察[J]兰州学刊,2010,2[ZK]

[2]冯锦彩我国古代巡视制度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12[ZK]

[3]陈宏彩国外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形成及其启示上[J]党政论坛,2006,8[ZK]

[4]严州夫巡视工作――反腐败的“火眼金睛”[J]先锋队,2012,5[ZK]

[5]向书杰十年巡视制度再迎变革[J]检察风云,2013,7[ZK]

[6]张国芝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领导科学,2012,6[ZK]

[7]姜玮群众路线是巡视工作的生命线 [J]党建研究,2010,4[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