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级计算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2 05:28:28

初级计算机论文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中国已经将计算机教学纳入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部分。为了实现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加强了初中计算机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且还能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将会对中国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1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得到了普及,许多家长为自己或为孩子配备了计算机,虽然他们对计算机的一些简单操作还比较熟悉,但是比较深奥的操作却无从着手。学生对初中计算机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从中学到一些计算机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计算机还未列入中考科目,而且大多数学生要面对中考升学的压力,从而导致一部分学校将计算机课程压缩到了最低甚至全部被其余课程所取代。除此之外,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板书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计算机知识更加的抽象化,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重理论轻实践,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了理论和操作两部分。但是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采用了板书教学和试卷考查的形式,对上机操作课中的文字输入、文字排版、查阅资料、收发邮件等方面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的实践和考察。在初中计算机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将课本上的内容一步步地讲解给学生,这就进一步加深了计算机的抽象化和教条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课程比较少,导致学生的打字速度缓慢,数据处理、文字排版等常用技巧掌握不全,这很难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严重打击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加强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措施

2.1 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讲授

初中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计算机掌握的基础不一样。例如,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或者农村家庭不具备购买计算机的条件,只能依靠课堂练习,接触计算机时间较短;相对一些经济条件好、生活条件优越的家庭,孩子接受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较多,实际操作也比较多。有些家长购买了电脑,方便孩子在家操作练习,这样接触计算机时间短的学生与操作时间长的学生在熟练方面差异较大。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水平的差异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散教学,保证班级的整体教学进度,同时,在同一等级的学生也不会存在差异困扰,能够全身心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积极进取。

2.2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初中计算机课程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些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实践来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对于一些需要上机操作、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将声音、文字以及图像组合成一体的多元素学科。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在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增设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音频教程,以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求知欲,从而改变以往教学过程的局限性。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应注重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的教学。这就要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些有趣的图形、文字将理论课程简单化,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技术这门学科,重点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师把理论知识讲解后,要指导学生多动手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从而加强对计算机的掌握,从中体会计算机课程的乐趣。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计算机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水平。因此,学校、教师和家长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力度,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方法。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大丰 224100)

参考文献: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2)

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基本上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用计算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

80年代出现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过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这样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活动,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1)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2)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属于“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条件,普及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高级语言。

90年代出现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如果说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对工作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果应当有足够估计。

新世纪初出现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

刚刚进入21世纪,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己开始出现了一次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次高潮的普及的对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

下面举几件重大的事情∶

(1)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在21世纪的前10年,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2001年前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前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10年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说,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以后凡是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和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普及计算机应用。争取在3年内在全国2.4亿职工中,至少有50%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职工自主择业和岗位竞争能力。

(3)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新世纪中,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4)全国所有领域将全面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所有公务人员和在职干部都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在这次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将是网络应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学习计算机的人数成指数增长。如果在第一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以百万计的话,那末,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以千万计,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以亿计。

这样规模的群众性学习计算机活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我们当前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面对这一大好形势,我们应当怎么办?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搞好规划。制订出既先进又可行的向各部分人普及计算机的规划。

落实措施。必须有落实的措施和政策,否则规划就会落空。

建立队伍。要建立一支数量巨大的、强有力计算机普及队伍。

改变观念。要改变不利于计算机普及的某些传统观念。

二、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误区

这个问题讲的就是改变观念的问题。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是∶怎样使亿万群众更容易更有效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现在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向亿万群众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应用,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人不敢学计算机,正在学计算机的初学者感到计算机难学。这就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存在误区

有的同志要求计算机的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学习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学习原码、反码和补码,要他们背诵几十条DOS命令,还要记住哪些是外部命令,哪些是内部命令。许多种考试都有数制转换的考题,例如1378.9876的二进制形式是什么?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些都是源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课。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计算机普及工作了,许多计算机专家也投入了这项工作,发表了许多意见,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光重视还不够,还应该解决观念的问题。我认为有些同志愿望是好的,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混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学校和社会的区别、计算机专业人员与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区别。把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要求和内容搬到非计算机专业,把学校的模式搬到社会,要求计算机应用人员也像计算机专业人员一样系统学习许多理论课程。这些就造成一个误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普及。

应当看到∶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队伍中有两部分人∶(1)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比例不足10%,他们是理论研究、科研、专业教学、系统开发的骨干力量,是专业登山队。(2)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90%以上,他们遍及各个领域,是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主力军。大部分应用软件都是由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编写的。对这部分人的作用决不可低估。显然,这两部分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特点是不一样的。

计算机教育的三个层次

就整个社会来说,计算机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1)计算机入门教育。对象为原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人群。应当通过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实际上是计算机的启蒙教育,即“扫盲”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

(2)计算机技术教育。对象是那些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理各种任务的人们。例如工程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和工程制图,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显然,他们需要具有比第一层次更多更实用的知识。这个层次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3)计算机专业教育。对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开发技术。

通常把前两个层次(计算机入门教育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统称为计算机普及教育,以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它的对象是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群,他们占全体人员的95%以上。

显然,对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各不相同,绝对不应混为一谈,否则将事倍功半。

应该从应用入手

有人认为学计算机应当从学习原理入手,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说∶他很想学计算机知识,心想应从原理学起,就到书店买了一本《计算机原理》,结果愈学愈糊涂。我对他说∶你的路子错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学计算机不应从原理入手,而应从应用入手。

有的人认为∶现在是数字化时代,不懂得二进制怎么生存?而且学了二进制和数制转换也没有什么坏处。我想,没有坏处的事多了,难道都要学吗?问题在于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使初学者容易入门。应该看到∶制造计算机的人和使用计算机的人所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例如不能要求飞行员和设计飞机的人具有相同的知识结构,同样不能要求开汽车的人先学习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现在已经有了数字电视和数字相机,是不是也要求看电视的人和用数字相机的人先学进制原理呢?当然大学生学一点二进制知识是必要的,但对广大公务员和老百姓就显然是不必要的。

要多为初学者着想

不应当把计算机专家或大学老师自己的学习经历照搬到广大业余初学者身上。不能说自己学过什么就要求别人也要学什么,自己怎么学的也要求别人怎么学。我们要为初学者考虑,替他们找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有效学习方法,使他们能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跑他们。

有时在讨论问题时,有些计算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与搞计算机普及的老师看法往往不同,甚至谈不到一块去。有些计算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比较多地强调水平、理论、系统知识,而从事计算机普及的老师则更多地强调对象的基础、学习的规律、普及的特点。应该通过实践,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没有普及就谈不上提高,老百姓首先要的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阳春白雪”。我们搞计算机普及的人不要怕别人指责我们“水平低”,只要符合广大群众需要,我们就应当坚持,做出无私奉献。

在为初学者设计学习内容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要提倡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在方法上,要按照初学者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在学校中讲授理论课程时,传统的三部曲是∶(1)提出概念;(2)解释概念;(3)举例说明。我们在对计算机初学者介绍计算机应用知识时,采取了新的三部曲∶(1)提出问题;(2)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3)归纳出必要的规律和概念。

一般理论课程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我认为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应当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是符合广大计算机初学者的特点的。

在教材编写上必须首先让读者看得懂,如果看不懂,别的都谈不上。现在市场上不少书是低水平重复,有的是直接从“帮助”搬过来的,按功能和菜单介绍软件的使用。这犹如靠字典学英语一样,好象很全面,但是看完全书以后还是不会用。我在20多年前学计算机时,曾经找过不少计算机的书看,结果发现许多书像“天书”一样,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我当时就想∶我以后要写一些让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计算机的书,要把计算机从少数计算机专家手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广大群众手中的工具。

有一位同志说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只有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的人才是明白人。我觉得很好,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是一个学问,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才能真正做到。

今年初,《计算机世界》报组织的“世纪评选”评出了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IT人物”10个人,我是其中之一(排在笫2位)。说我的功绩是把千百万群众带入计算机的大门。我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但是这件事对我很有震动和启发,广大群众对于看似平凡、默默无闻的从事计算机普及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群众需要我们,我们离不开群众。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计算机的普及工作,希望所有从事计算机普及的人能认清自己工作的意义,深入研究计算机普及的规律,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三、关于计算机证书考试

近年来,各种社会考试风起云涌,尤其是计算机的考试更令人注目。我认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出现社会考试的热潮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学历在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证书则在一个侧面反映持证者的能力。例如同一个班的两个毕业生,都有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但是一个英语通过了6级,计算机通过4级,而另一个英语通过4级,计算机通过了2级。显然前者在谋职中比后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谘询会上,不少毕业生手中拿着四、五个证(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书、还有公务员考试证书、驾驶证等),以证明他的能力。只要有人才存在,证书考试就不会消亡,相反会更加成熟、更加规范。

目前计算机证书考试的种类有∶

(1)信息产业部主办的软件水平考试;

(2)教育部主办的∶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

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少儿NIT)

(3)劳动部主办的高新技术技能测试

(4)各地方、各部门举办的考试,如职称计算机考试、大学生计算机统一测试等。

以上几种考试对象各不相同,程度也有区别。

有人问∶计算机证书考试有没有含金量?通过以后有什么好处?我的看法是∶证书考试是一种社会考试,目的是提供一个科学的、公正的、客观的标准,供用人单位参考。但是通过了考试,不会自动增加工资或晋升职称或职务。含金量是有的,但不是由考试机关赋给的,而是由于考试得到社会认可,被有关单位赋予了含金量。例如北京市规定40岁以下的干部晋升科级以上职务必须通过等级考试一级B的考试,有些科技部门要求所有技术人员都要达到二级标准,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所有业务人员都要有通过NIT的模块测试,有些省市规定凡持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NIT证书的,可以免考自学考试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等等。这些都为计算机证书考试创造了很有利的环境,使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有人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NIT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等级考试是通用性的考试,它大致反映一个人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如同跳高的标竿,不论你的职业和岗位,你跳过一级的竿,表示你已有初级的计算机知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自94年开考以来,发展很快,至今已有40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NIT是应用技能型的考试,侧重培训过程,采取模块化的方式,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例如你想当秘书,可以学计算机基础、文字处理、Internet等模块,你想当广告设计人员,可以学计算机基础、图形图象制作等模块,拿这几个证书去求职,有针对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NIT都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是不同类型的考试,两者是互为补充的。不同的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考哪一种。

前一时期,社会上对计算机证书考试有不少议论,有褒有贬。我认为∶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说,它的好处有∶

(1)提供客观公正的社会标准,供用人单位参考。

(2)为应试者提供证书,有利于证明个人能力。

(3)不少单位借鉴证书考试的大纲和内容,作为教学和培训的内容,推动了社会的计算机的普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以下一些问题∶

(1)考试内容和大纲往往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例如有一个大城市的职称考试,今年还在考Windows3.1,机关、学校、企业都已用了Win95/98,为了考试,还要倒过去学Windows3.1。

(2)用标准题难以测量出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水平。

(3)有些学校和单位规定全体人员必须参加某一种考试,按这种考试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或培训。这种统一的要求可能难以照顾到各单位的特点。例如农学院本来可以结合农业领域的实际需要和例子进行教学,而为了参加统一考试,只能按统一的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再举农业领域应用的例子,显然绕了一个弯,降低了效率。

四、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作用

大家都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也都多少知道为什么学习计算机知识,但是我感觉到在我们的宣传上有时讲得不是太全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供大家作宣传时参考。

学习计算机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无论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1)计算机是一种现代通用智能工具。在21世纪,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办事员,都不能离开计算机,因此,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计算机不仅是工具,而且是文化。工具是可选的,譬如我要敲钉子,就去买一个锤子,如果不需要敲钉子,就不必买锤子。而文化却是每个人所必备的。举个例子,在中学,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几何、三角和代数,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以后每天都要去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解联立方程式或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但是这些课程却是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知识的基础。

当前计算机知识的作用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以后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譬如去年报纸刊登了一消息说,在因特网上的域名中,中国许多著名企业的名字都被外国人恶意抢注了。我国许多企业的老总看不懂这条消息,他们说∶“我们已登记了商标,又申请了专利,现在怎么还冒出个“域名”来?到哪里去‘挂号’啊?”这就反映了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中缺少了计算机的内容。

因此,虽然对不同的人来说计算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有的人的作用是直接的,有的人则是间接的;对有的人的作用是有形的,有的人则是无形的;对有的人是当前起作用的,有的人则是以后起作用的。但是对每一个干部、公务员、知识分子和大中学生,计算机知识是绝不可缺或的。计算机知识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

(3)人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具体的科学知识,还学习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瀚海,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天下成为万能科学家。比学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需要时能发展自己的知识,并且能用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事物。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应用十分灵活多样,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发展知识,因而普及计算机知识是当前科学普及的一个重点。

(4)有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中央多次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计算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

①启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向往;

②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3)

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基本上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用计算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

80年代出现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过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这样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活动,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1)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2)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属于“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条件,普及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高级语言。

90年代出现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如果说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对工作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果应当有足够估计。

新世纪初出现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

刚刚进入21世纪,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己开始出现了一次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次高潮的普及的对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

下面举几件重大的事情∶

(1)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在21世纪的前10年,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2001年前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前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10年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说,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以后凡是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和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普及计算机应用。争取在3年内在全国2.4亿职工中,至少有50%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职工自主择业和岗位竞争能力。

(3)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新世纪中,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4)全国所有领域将全面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所有公务人员和在职干部都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在这次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将是网络应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学习计算机的人数成指数增长。如果在第一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以百万计的话,那末,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以千万计,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以亿计。

这样规模的群众性学习计算机活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我们当前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面对这一大好形势,我们应当怎么办?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搞好规划。制订出既先进又可行的向各部分人普及计算机的规划。

落实措施。必须有落实的措施和政策,否则规划就会落空。

建立队伍。要建立一支数量巨大的、强有力计算机普及队伍。

改变观念。要改变不利于计算机普及的某些传统观念。

二、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误区

这个问题讲的就是改变观念的问题。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是∶怎样使亿万群众更容易更有效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现在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向亿万群众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应用,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人不敢学计算机,正在学计算机的初学者感到计算机难学。这就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存在误区

有的同志要求计算机的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学习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学习原码、反码和补码,要他们背诵几十条DOS命令,还要记住哪些是外部命令,哪些是内部命令。许多种考试都有数制转换的考题,例如1378.9876的二进制形式是什么?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些都是源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课。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计算机普及工作了,许多计算机专家也投入了这项工作,发表了许多意见,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光重视还不够,还应该解决观念的问题。我认为有些同志愿望是好的,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混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学校和社会的区别、计算机专业人员与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区别。把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要求和内容搬到非计算机专业,把学校的模式搬到社会,要求计算机应用人员也像计算机专业人员一样系统学习许多理论课程。这些就造成一个误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普及。

应当看到∶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队伍中有两部分人∶(1)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比例不足10%,他们是理论研究、科研、专业教学、系统开发的骨干力量,是专业登山队。(2)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90%以上,他们遍及各个领域,是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主力军。大部分应用软件都是由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编写的。对这部分人的作用决不可低估。显然,这两部分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特点是不一样的。

计算机教育的三个层次

就整个社会来说,计算机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1)计算机入门教育。对象为原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人群。应当通过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实际上是计算机的启蒙教育,即“扫盲”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

(2)计算机技术教育。对象是那些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理各种任务的人们。例如工程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和工程制图,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显然,他们需要具有比第一层次更多更实用的知识。这个层次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3)计算机专业教育。对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开发技术。

通常把前两个层次(计算机入门教育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统称为计算机普及教育,以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它的对象是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群,他们占全体人员的95%以上。

显然,对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各不相同,绝对不应混为一谈,否则将事倍功半。

应该从应用入手

有人认为学计算机应当从学习原理入手,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说∶他很想学计算机知识,心想应从原理学起,就到书店买了一本《计算机原理》,结果愈学愈糊涂。我对他说∶你的路子错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学计算机不应从原理入手,而应从应用入手。

有的人认为∶现在是数字化时代,不懂得二进制怎么生存?而且学了二进制和数制转换也没有什么坏处。我想,没有坏处的事多了,难道都要学吗?问题在于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使初学者容易入门。应该看到∶制造计算机的人和使用计算机的人所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例如不能要求飞行员和设计飞机的人具有相同的知识结构,同样不能要求开汽车的人先学习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现在已经有了数字电视和数字相机,是不是也要求看电视的人和用数字相机的人先学进制原理呢?当然大学生学一点二进制知识是必要的,但对广大公务员和老百姓就显然是不必要的。

要多为初学者着想

不应当把计算机专家或大学老师自己的学习经历照搬到广大业余初学者身上。不能说自己学过什么就要求别人也要学什么,自己怎么学的也要求别人怎么学。我们要为初学者考虑,替他们找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有效学习方法,使他们能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跑他们。

有时在讨论问题时,有些计算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与搞计算机普及的老师看法往往不同,甚至谈不到一块去。有些计算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比较多地强调水平、理论、系统知识,而从事计算机普及的老师则更多地强调对象的基础、学习的规律、普及的特点。应该通过实践,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没有普及就谈不上提高,老百姓首先要的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阳春白雪”。我们搞计算机普及的人不要怕别人指责我们“水平低”,只要符合广大群众需要,我们就应当坚持,做出无私奉献。

在为初学者设计学习内容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要提倡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在方法上,要按照初学者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在学校中讲授理论课程时,传统的三部曲是∶(1)提出概念;(2)解释概念;(3)举例说明。我们在对计算机初学者介绍计算机应用知识时,采取了新的三部曲∶(1)提出问题;(2)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3)归纳出必要的规律和概念。

一般理论课程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我认为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应当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是符合广大计算机初学者的特点的。

在教材编写上必须首先让读者看得懂,如果看不懂,别的都谈不上。现在市场上不少书是低水平重复,有的是直接从“帮助”搬过来的,按功能和菜单介绍软件的使用。这犹如靠字典学英语一样,好象很全面,但是看完全书以后还是不会用。我在20多年前学计算机时,曾经找过不少计算机的书看,结果发现许多书像“天书”一样,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我当时就想∶我以后要写一些让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计算机的书,要把计算机从少数计算机专家手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广大群众手中的工具。

有一位同志说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只有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的人才是明白人。我觉得很好,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是一个学问,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才能真正做到。

今年初,《计算机世界》报组织的“世纪评选”评出了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IT人物”10个人,我是其中之一(排在笫2位)。说我的功绩是把千百万群众带入计算机的大门。我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但是这件事对我很有震动和启发,广大群众对于看似平凡、默默无闻的从事计算机普及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群众需要我们,我们离不开群众。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计算机的普及工作,希望所有从事计算机普及的人能认清自己工作的意义,深入研究计算机普及的规律,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三、关于计算机证书考试

近年来,各种社会考试风起云涌,尤其是计算机的考试更令人注目。我认为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出现社会考试的热潮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学历在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证书则在一个侧面反映持证者的能力。例如同一个班的两个毕业生,都有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但是一个英语通过了6级,计算机通过4级,而另一个英语通过4级,计算机通过了2级。显然前者在谋职中比后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谘询会上,不少毕业生手中拿着四、五个证(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书、还有公务员考试证书、驾驶证等),以证明他的能力。只要有人才存在,证书考试就不会消亡,相反会更加成熟、更加规范。

目前计算机证书考试的种类有∶

(1)信息产业部主办的软件水平考试;

(2)教育部主办的∶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

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少儿NIT)

(3)劳动部主办的高新技术技能测试

(4)各地方、各部门举办的考试,如职称计算机考试、大学生计算机统一测试等。

以上几种考试对象各不相同,程度也有区别。

有人问∶计算机证书考试有没有含金量?通过以后有什么好处?我的看法是∶证书考试是一种社会考试,目的是提供一个科学的、公正的、客观的标准,供用人单位参考。但是通过了考试,不会自动增加工资或晋升职称或职务。含金量是有的,但不是由考试机关赋给的,而是由于考试得到社会认可,被有关单位赋予了含金量。例如北京市规定40岁以下的干部晋升科级以上职务必须通过等级考试一级B的考试,有些科技部门要求所有技术人员都要达到二级标准,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所有业务人员都要有通过NIT的模块测试,有些省市规定凡持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NIT证书的,可以免考自学考试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等等。这些都为计算机证书考试创造了很有利的环境,使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有人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NIT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等级考试是通用性的考试,它大致反映一个人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如同跳高的标竿,不论你的职业和岗位,你跳过一级的竿,表示你已有初级的计算机知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自94年开考以来,发展很快,至今已有40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NIT是应用技能型的考试,侧重培训过程,采取模块化的方式,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例如你想当秘书,可以学计算机基础、文字处理、Internet等模块,你想当广告设计人员,可以学计算机基础、图形图象制作等模块,拿这几个证书去求职,有针对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NIT都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是不同类型的考试,两者是互为补充的。不同的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考哪一种。

前一时期,社会上对计算机证书考试有不少议论,有褒有贬。我认为∶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说,它的好处有∶

(1)提供客观公正的社会标准,供用人单位参考。

(2)为应试者提供证书,有利于证明个人能力。

(3)不少单位借鉴证书考试的大纲和内容,作为教学和培训的内容,推动了社会的计算机的普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以下一些问题∶

(1)考试内容和大纲往往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例如有一个大城市的职称考试,今年还在考Windows3.1,机关、学校、企业都已用了Win95/98,为了考试,还要倒过去学Windows3.1。

(2)用标准题难以测量出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水平。

(3)有些学校和单位规定全体人员必须参加某一种考试,按这种考试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或培训。这种统一的要求可能难以照顾到各单位的特点。例如农学院本来可以结合农业领域的实际需要和例子进行教学,而为了参加统一考试,只能按统一的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再举农业领域应用的例子,显然绕了一个弯,降低了效率。

四、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作用

大家都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也都多少知道为什么学习计算机知识,但是我感觉到在我们的宣传上有时讲得不是太全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供大家作宣传时参考。

学习计算机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无论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1)计算机是一种现代通用智能工具。在21世纪,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办事员,都不能离开计算机,因此,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计算机不仅是工具,而且是文化。工具是可选的,譬如我要敲钉子,就去买一个锤子,如果不需要敲钉子,就不必买锤子。而文化却是每个人所必备的。举个例子,在中学,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几何、三角和代数,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以后每天都要去计算多边形的面积、解联立方程式或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但是这些课程却是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知识的基础。

当前计算机知识的作用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以后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譬如去年报纸刊登了一消息说,在因特网上的域名中,中国许多著名企业的名字都被外国人恶意抢注了。我国许多企业的老总看不懂这条消息,他们说∶“我们已登记了商标,又申请了专利,现在怎么还冒出个“域名”来?到哪里去‘挂号’啊?”这就反映了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中缺少了计算机的内容。

因此,虽然对不同的人来说计算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有的人的作用是直接的,有的人则是间接的;对有的人的作用是有形的,有的人则是无形的;对有的人是当前起作用的,有的人则是以后起作用的。但是对每一个干部、公务员、知识分子和大中学生,计算机知识是绝不可缺或的。计算机知识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

(3)人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具体的科学知识,还学习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瀚海,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天下成为万能科学家。比学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需要时能发展自己的知识,并且能用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事物。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应用十分灵活多样,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发展知识,因而普及计算机知识是当前科学普及的一个重点。

(4)有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中央多次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计算机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

①启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向往;

②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4)

获得计算机一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能力,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及因特网应用,或掌握基本图形图像工具软件(Photoshop)的基本技能,或网络安全基本素质,可以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和办公信息化工作。

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可以从事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初级计算机教学培训以及企业中与信息化有关的业务和营销服务工作。

获得计算机三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初步掌握与信息技术有关岗位的基本技能,能够参与软硬件系统的开发、运维、管理和服务工作。

获得计算机四级证书表明持有人掌握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专业技能,并有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5)

1.对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实事工程以及市级政府资金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水利水务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评审,具体包括:参与初步设计论证,对初步设计概算、招标文件的评审,委托编制标底,施工合同评审,设计变更(签证)评审,工程结算、财务决算评审。

2.对其他的市级政府资金投资的水利水务项目,重点对影响工程投资额的环节进行评审,具体包括:参与初步设计论证(如果有),对初步设计概算、招标文件的评审、委托编制标底,施工合同评审,工程结算、财务决算评审。

3.防洪保安资金安排的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园区实施的水利水务建设项目,仅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评审,作为市财政局、水利水务局批复项目、下达资金计划的依据。

二、财政投资评审的操作流程

(一)项目立项批复阶段

1.项目立项后,建设单位应按照市财政局安排的资金计划,委托设计部门逐步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

2.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以下简称“评审中心”)参与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论证;

3.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方案调整确定后,填写《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申请评审项目概算,并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送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签署评审告知意见;

4.建设单位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送评审中心,同时将有关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报送评审中心;

5.评审中心依据建设单位报送的资料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评审(同时确定标底编制的造价咨询机构);

6.评审中心将概算评审的初步结论送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征求意见后,出具概算评审报告;

7.市财政局、水利水务局根据评审中心出具的评审意见,联合下达项目批复。

(二)项目实施阶段

1.建设单位填写《苏州市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核定表》,在主管部门盖章后送评审中心审定,同时附送市财政局、水利水务局批复的该项目批文;工程项目中涉及甲供设备、主材采购的也按此步骤办理政府采购手续。

2.建设单位持经评审中心审定后的《苏州市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核定表》,到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和政府采购处办理相关政府采购手续。

3.建设单位督促招标机构将招标文件中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条款送评审中心评审。评审中心在招标文件上盖章确认;

4.评审中心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工程招标标底;

5.工程招标以及甲供设备、主材采购工作结束后,建设单位将施工合同与设备、主材采购合同送评审中心评审。评审中心在合同上盖章确认;

6.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实事工程以及市级政府资金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水利水务建设项目在开工后,由评审中心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跟踪评审,就工程签证(含设计变更)涉及工程造价增减的内容进行评审,并作为工程结算时的依据。有关评审流程参见附表2。

(三)项目竣工阶段

1.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填写《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申请评审工程结算(财务决算视项目进展情况可同时申请评审或以后单独申请),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送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由业务主管处室签署评审告知意见;

2.建设单位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送评审中心,同时将工程结算资料以及建设单位初审意见报送评审中心;

3.评审中心对工程项目结算实施评审,出具工程结算评审报告;

4.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建设单位根据工程结算评审报告进行工程价款结算;

5.建设单位填写《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申请评审财务决算,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送市财政局业务主管处室,由业务主管处室签署评审告知意见;

6.建设单位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申请(告知)书》送评审中心,同时将财务决算资料报送评审中心;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6)

初中作为培养国家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就是要在信息时代多培养有文化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各个年级的授课计划中都有信息技术课程,各个学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学生进入初中之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差异很大,另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的认可度提高,但是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片面追求考证合格率,教学目标偏离

大部分初中都让各年级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且把它与学生毕业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片面追求考试合格率。考证考什么,教师只教什么,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证书,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去,如大量题库的练习等等。这常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学过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离,教学模式单一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是基础,时间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目前,很多初中只注重上机操作,根本不讲理论,或者上单纯的理论课。学生有的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有的听懂了,但到了自己需要操作时就无所适从了。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更新滞后

计算机软硬件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学生有时学习的是无用的旧的知识,学生积极性自然会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初中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满足于“学会”层次,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意识的培养,没有达到“会学”层次。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没有教学生如何有效的使用计算机。因此,造成学生觉得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觉得学习计算机没有用,挫伤了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4.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方法简单

由于初中学生入学前对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果采用“一刀切”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使其学习兴趣下降,有的则转移到打游戏上去了。有的学生层次较低,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心理,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教师使用简单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乱轰轰”或者“静悄悄”,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改革措施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看似简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初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去做:

1.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学科知识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初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念,从根本上缓解考试合格率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分层次将它们组成课程。在课程安排上,要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

其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与学科知识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会这种工具并为学科服务。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创造能力。要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入学科课教学中,用计算机去解决学科课中的问题。

2.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目前,对初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为了更有效的实施教学,使教学最优化,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两个环节是主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是“计算机+屏幕投影”和“电子教室”两种方式,这两种教学方式虽然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有一定的狭隘性。当今流行的比较有效的是采用网络教学法,通过建立课程知识点的专题学习网站,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查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学习,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238-02

Research on Digital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Chaos

LU Jing1,2, JIANG Li3

(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China; 2.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 Lianyungang 222006, China; 3.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ryptology theory, we carry out an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chaotic encryption technology. a digital image encryp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stage chaotic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digital image, different chaotic models are used to generate diffusion and confusion matrixes. And then, digital image is encrypted with these matrix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cryptology; chaotic encryption; digital image; multi-chaos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提高,对很多加密算法的抗破译能力提出了挑战。经研究证明原有的一些加密方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己经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性[1],因此继续研究加密技术和设计新型有效的加密算法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一些新兴的密码技术如量子密码技术、混沌密码技术、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相继出现[2],这其中混沌现象以其独特的动力学特征在现代密码技术被广泛应用。

1 混沌图像加密算法设计

目前常用的一维混沌系统有Logistic系统、Rossler系统.、Tent系统、 lorenz系统等。在对一维混沌加密系统进行简单的变换加密后,会转化为一种平凡混沌加密系统,难以保障其安全性 [3-5]。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混沌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三个不同的混沌模型,在加密算法中实现不同的功能。第一个混沌模型经过多次迭代,产生置换矩阵,对原始图像作置乱变换;第二个模型则决定各像素被修改的次序;第三个混沌模型迭代产生密钥流,依照第二个模型决定的修改次序,对置换后图像中各像素的值进行修改。

1.1 算法中用到的混沌模型

首先介绍算法中使用的三个混沌映射模型[6]。

1) 第一个混沌映射模型

该模型选用了混合光学双稳模型,其迭代方程为:

Xn+1=ASin2(Xn-B)(1)

当A=6,B=3时,已知该模型处于混沌状态。本论文的加密算法中,该模型用来产生置换矩阵,以便对输入的明文进行初始置换。

2) 第二个混沌映射模型

该模型选用了分段线性混沌映射:

(2)

当0

3) 第三个混沌映射模型

该混沌映射模型采用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Logistic映射:

Xn+1=μXn(1-Xn)(3)

该映射在3.5699456

1.2 图像像素位置置乱算法

考虑一幅大小为M×N ,具有S 级灰度的图像,设(i,j) 为像素P 所处的坐标,(i',j') 为经过置乱后,像素P 所处的坐标。其中1≤i≤M ,1≤j≤N ;1≤i'≤M ,1≤j'≤N 。图像像素位置置乱算法即要求设计映射f ,使得:

映射f 同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坌(i1,j1),(i2,j2) ,若(i1,j1)≠(i2,j2) ,则(i1',j1')≠(i2',j2') 。其中(i1,j1)=(i2,j2)表示i1=i2 并且j1=j2。这个条件表明,图像像素置乱算法应该是一一映射的。本文利用混沌模型1,迭代产生图像置乱算法。

1.3 图像像素值替代算法

对一幅大小为M×N,具有S 级灰度的图像,设rij 为经过置乱后坐标(i,j) 处的像素值,其中1≤i≤M ,1≤j≤N 。r'ij 为执行完替代操作后,坐标(i,j) 处的图像像素值。图像像素值替代算法即要求设计映射T ,使得:

本文利用混沌模型2和3,迭代产生图像像素值替代算法。替代算法分为两步,首先利用混沌模型2产生图像像素的替代次序矩阵;然后利用混沌模型3生产密钥流,按照替代次序矩阵对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加密。

2 多级混沌图形加密算法的实现

2.1 加密算法的密钥设计

本文提出的加密算法综合使用了上述3种混沌模型,每一种混沌模型的初始值和参数(共7个)都可以作为密钥。但是为了保证算法中采用的映射模型处于混沌状态,定义混合光学双稳模型中的参数A=6,B=3,定义Logistic映射中的参数μ=4,剩余的4个值作为算法的初始密钥,由用户输入。所以初始密钥K是一个4元组,包含4个子密钥:

K=(X,P,Y,Z)。

其中:

X:模型(4-1)的初值,要求0

P:模型(4-2)的参数,要求0

Y:模型(4-2)的初值,要求0

Z:模型(4-3)的初值,要求0

2.2 加密算法的实现步骤

多级混沌加密算法的实现步骤描述如下:

1) 输入密钥K(X,P,Y,Z)。

2) 打开待加密的图形。

3) 根据像像素位置置乱算法f ,对图像进行置乱处理。

4) 根据图像像素值替代算法T ,对图像像素值进行替换操作。

5) 输出加密后的图形。

2.3 加密算法的原理图

总体上讲,上述加密算法由三个操作完成,分别是:扩展、置换和异或。其中扩展是将16位初始明文扩展为32位信息。置换是将扩展后的32位信息根据置换矩阵P进行置换,以达到“混乱”的目的;其中用到的置换矩阵由混沌模型(1)生成。异或是将置换后的结果与密钥流Keyi(i=1,2,3,……)进行异或操作,生成最终的密文;其中密钥流是通过混沌模型(2)和(3)的联合作用产生的。

初始密钥K包含4个子密钥X,P,Y,Z,分别对应3个混沌模型的初始值与参数,加密时由用户输入。

算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

2.4 算法的实现细节讨论

该多级混沌加密算法用C++语言设计,对算法的具体实现作如下讨论:

2.4.1 算法中,对3个混沌模型的迭代分别得到不同的混沌序列

为了获得更好的伪随机性,可以舍弃初始若干次迭代所得的值,而选取第k次以后的迭代值。在本算法具体实现时,取k的值为20,即舍弃初始20次迭代的值,选取从第21次开始的迭代结果保存并使用。

2.4.2 图像像素值替代算法T 中第5步,对密钥和置乱后的图形像素值进行了异或操作

对于具有S 级灰度的图像,置乱后的图形像素值是S 位的二进制代码。为了使混沌系统产生的实数密钥能够和S 位像素值进行异或操作,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读取密钥矩阵,并取其低S 位进行异或操作。实验中,S 取值为8或者16。

2.5 解密过程

在解密过程中,密钥X,P,Y,Z与加密时的密钥完全一致。密钥X仍然用于生成置换矩阵,密钥P,Y,Z分别是另外2个混沌模型的初始值和参数,经过混沌迭代后,产生替换次序矩阵和密钥矩阵,用于解密。密文图形经过与密钥矩阵的异或,再进行反向置换操作,可以正确地恢复成明文图形。

3 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混沌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利用三个不同的混沌模型对数字图像进行多次置换、置乱,实现对数字图像的加密。该加密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加密速度快、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同时本算法是对称加密算法,解密时根据初始密钥进行加密过程的逆操作,就能够实现正确的解密,恢复原始信息。

参考文献:

[1] 杨波.现代密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龙冬阳.应用编码与计算机密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高俊山.徐松源.基于混沌理论的加密过程的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1,(6):13-16.

[4] Yang T, Yang L B, Yang C M. Breaking chaotic switching using generalized synchronization Examples[J]. IEEE Trans. Circuits Syst.I,1998,45(10):1062.

[5] Yang T,Yang L B,Yang C M.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to unmasking chaotic secure communication[J].Phys D,1998,124:248.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8)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 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 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 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 (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 19日)

星期日(10月20 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 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 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 午 9:00~11:30

下 午 14:30~17:00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9)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分析

为了帮助初入计算机专业学科学习的新生了解这个学科,使其顺利完成学业,绝大多数高校在大一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以下简称“导论”)。目前,导论课程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虽然不是重点课程,但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起着引导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和学习学科知识的重任。

1.1基本目标

学生因为不了解整个计算机学科而需要学习,因为初入计算机专业学科而需要导学。如果“导论”课程是大学四年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的简洁压缩版,百科全书式的全面阐述,那么对于不具备基础知识的新生而言,不仅理解困难,而且也很难真正掌握。

考虑到大一新生专业基础知识有限,导论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少量的学时数的学习,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学术范畴、特点和概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帮助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认识和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而不在于学生具体学到了哪些专业知识,更不能成为重点课程。

1.2基本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我们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是如何认知学科,然后是如何导学。

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办学思想为基础,系统介绍在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创新人才与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如何来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何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的重点是全面贯彻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以新历史主义的观点,首先通俗地简要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然后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发展潮流等内容,系统阐述学科范型的内容,介绍如何认识整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如何学习这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学习的方式方法。

2课程建设设想

由于刚入学的新生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有限,因此,只要通过18个学时使学生能够对整个计算机学科有一个正确的初步认识,而且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兴趣地学习计算机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2.1教学内容选择

本课程的学时不宜太多,以18学时为宜。学时越多,讲的内容就越深入,学生就越弄不明白,因为学生不具备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授课学时要恰到好处,要保证授课以高级科普的方式进行,要防止导论课程冲淡大一更重要的基础课程的学习。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基本教学内容选择如表1所示。

在较短的有限时间内,课程教学要突出重点,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课程分类与内容介绍等比较容易自学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掌握,将重点集中在基本概念、发展特点、内在规律、教育思想和理念方面,不对具体的专业知识作深入解释,而是更多地注重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和常理,传达科学的思想方法。

2.2教材选择

董荣胜、古天龙编著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从学科形态、方法论的角度对计算机学科涉及的知识体系做了全面的介绍,是一本很好的“导论”课程教学参考书,学生读这本书对促进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厦门大学赵致琢教授编写的《计算科学导论》站在科学哲学的角度,采用高级科普的形式去认知和导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介绍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计算科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计算科学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是一本很好的“导论”课程教材。但第五章布尔代数基础的内容,应在离散数学课程中学习。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Behrouz A.Forouzan著,刘艺等译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在很好地兼顾了学科广度和主题深度的同时,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新技术趋势。全书从数据操作到计算理论,向学生展示了计算机专业各主要学科的概览知识,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科学形成大局观。全书强调基本概念而非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使学生能广泛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这本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习题丰富。我们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教材,同时以上述两本教材作为参考书。

2.3师资状况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涉及到计算机一级学科几乎所有的方面,而且具备一定的深度,加上初入大学的新生基础知识有限,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当宽度和深度的知识,在授课时还要多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因此本课程应该由长期在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承担。

作为教师,最难的事情就是把深奥的知识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学生。选择高水平的专家担任“导论”课程的主讲教师,不仅仅在于他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多年来科学研究的心得和体会通过简明扼要的实例传达给学生。

当然,要达到上述较高的师资水平,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校是有困难的,原因是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创办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时,是在师资力量不足的基础上匆忙上马的,而国内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在较低的层次上发展了多年,一大批专业毕业生和非专业毕业生已经进入大学并担任专业教师多年,旧的认识和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习惯,改革维艰。目前的师资状况已经暴露出过去我们在学科教育中普遍实施的专才教育的弊端,因此通才教育是我国学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董荣胜,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10)

一般而言,会计的职业技能就是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但也有人认为会计的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会计的动手操作能力两个方面。本文将采取后者的观点,从两个方面分析会计的职业技能。

2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为会计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的,一般包括了会计学原理基本理论,主要是了解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计算方法、会计要素以及会计恒等式等方面;会计的职业道德法规;财务管理等知识。另外对于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会计师,还需要掌握相配套的理论知识,有初级经济法和经济法知识,以及实务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对实际操作技能更容易吸收和理解。

3会计实务操作技能

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不仅仅包含了如何动手操作会计实务,还包含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如何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如何组织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能力等。(1)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因为会计报表或是会计信息都已经网络或化和信息化,需要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以及对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等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更加有利于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2)珠算能力。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珠算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其实不然,对于比较简单的计算,用珠算的方法比用计算机结果更为快速,而且计算机在操作上面还存在部分缺陷,比如只要借贷是相等的,不管借方和贷方是否填写正确,计算机是检查不出来错误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珠算,比较简便而且效率还高。因此,珠算能力也是会计人员不能忽视的职业技能之一。(3)手工点钞能力。虽然现在都用自动点钞机进行点钞,但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需要有能辨别人民币真伪的能力,并能熟练的运动点钞手法和技术进行点钞,这也是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4)电算化能力。拥有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之一,通过对电算化技能的掌握,可以简化会计手续,缩短了处理会计信息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4)手工做账能力。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使用会计软件来代替手工做账,但是会计人员通过了解手工做账的流程,可以对财务软件的使用更加熟悉并能熟练的操作。此外,对于一般比较小型的公司,其会计从业人员也是采用手工做账为主,因此掌握手工做账能力也是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

初级计算机论文篇(11)

从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整体呈现推进态势,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其中具备信息化素养的师资严重匮乏就是制约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软肋。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我省从2010年起委托我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启动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免费定向师范生(以下简称六年制本科生)培养计划,将培养的人才直接输送至我省的农村小学任教,这一举措在促进我省农村的经济繁荣、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村教师质量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下简称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些未来担任我省农村小学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课程,其意义重大。由于六年制本科生这种培养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为首例,无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依,目前对于六年制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根据执教六年制本科生的教学经验和多年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提出几点对于六年制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建议:

一、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六年本科师范生培养模式中的基础地位

六年制本科生在校学习时间为六年,我校针对六年制本科生共开设一年级28学时,三年级56个学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很多知识点在课堂只能一带而过,对学生来说上课就是走马观花、过后便忘,这对于奠定六年制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六年制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我省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也是直接影响我省未来信息化的建设,要赋予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六年制本科生培养模式中与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同等重要地位。要保证并体现其基础地位,首先就要从开课学时上有所增加,具体可以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分多个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递进式的开展。

二、根据六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

六年制本科生是我省2010年为发展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而专门设置专业,目标是培养专业扎实、教育技能过硬的农村小学教师。目前我省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教学程度还只是刚刚起步,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极少数条件好的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硬件条件基本具备,但师资极度缺乏,一般都是由一些任教其他科目、懂一点计算机简单操作的老师来兼任,教授的知识内容相对较陈旧,且大部分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的能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需求已迫在眉睫。针对六年制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的培养方式,通过调研了解目前农村对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根据要求来制定计算机基础体系并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大纲,摒弃传统的硬性规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直接与其毕业证、学位证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基础教学一味偏向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点,忽略了那些实际应用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基本知识的这种应试教育模式。

三、编写符合六年制本科生这一特定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目前我校没有专门针对六年制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对于六年制本科生的教学主要采取两套教材,一套是一年级使用的《计算机操作基础》教材,另一套是三年级使用的跟通过高考招生录取的本科生(以下简称高招生)相同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一套教材只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一个初步了解,内容过少且简单;第二套教材与第一套教材相比内容要深、知识面覆盖更广,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其中不乏有些内容与一年级学习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相重复,比如文档的编辑、幻灯片制作等。另外,六年制本科生是初中起点,与高招生相比年龄偏小,且没有经过高中阶段对各门学科进行系统学习,明显在知识的储备度、接受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方面要弱于通过高招生,所以高招生使用的教材里对于六年制本科生来说有点跨度太大、太难,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的知识点都不能掌握。

四、强化六年制本科生操作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和理论同等重要的课程,理论是学好该门课程的基础,实践却是最终目的。目前我校六年制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与实践课授课比例是1︰1,受课时的限制,任课教师在理论课上只能着重对一些重点知识点作讲解,通常一次理论课涉及内容,学生无法在一次实践课操作完成,课后脱离教师的指导,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如果能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甚至必要的时候,例如讲授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可以将整个课堂搬至机房,教师在多媒体上操作的同时,学生同步上机练习,强化其动手能力。另外,由于时间关系一些无法在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法)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建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

五、抓住六年制本科生专业特点,实现计算机基础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目前我校针对的六年制本科生共开设9个专业,对于这9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没有考虑到专业的差异都是使用一套教学要求。要实现计算机基础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利用计算机来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挂钩,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实行有差别的教学[2],具体可以通过开设多门与不同专业相关的计算机选修课程的方法来实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最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解决自身专业中出现的问题的意识。

六年制本科生这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校尚无先例,如何开展六年制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尚未定论,还得通过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广大教师不断的调研、摸索,从实际出发,帮助六年制本科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中能将在校所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