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海峡两岸关系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3 19:15:07

海峡两岸关系

海峡两岸关系篇(1)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55-02

自1979年年初祖国大陆提出“三通”倡议以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关系,政治因素在两岸经贸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使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互利基础上的两岸分工合作逐步形成。

1979年以来,两岸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86年,是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转口贸易为主,以转口投资为辅,经贸额度小,项目单一,两岸贸易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个阶段两岸的贸易额是39.9亿美元。第二阶段为1987―2001年,是平稳发展阶段。以台湾当局宣布自1987年11月起允许台胞经第三地转赴大陆探亲为重大契机,台湾厂商纷纷到大陆考察市场与资源情况,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此期间无论是两岸的总贸易增长率还是中国大陆对台出口和从台湾进口增长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投资方面,大陆成为台商对外投资和寻求发展的经济腹地。第三阶段,2002年至现在,两岸贸易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2001年底和2002年初,两岸先后正式加入WTO,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两岸的经济环境,也对两岸经贸往来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加入WTO为两岸经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大大加强。为了履行对WTO的承诺,两岸均采取了一些扩大开放、减少限制的实际措施。加入WTO后,在双方均扩大开放的互动作用下,两岸的经贸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台湾已成为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而大陆则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两岸贸易具有明显的单项性和不平衡性。两岸贸易的单项性,使台湾对大陆贸易形成巨额顺差,除了1979年台湾从大陆进口的金额高于出口的金额,出现0.35亿美元的逆差外,台湾对大陆贸易每年都呈现顺差的局面。到2006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累计为3 987.6亿美元。自1992年起,台湾对大陆顺差每年均超台湾对全球顺差,换句话说,若扣除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台湾已经陷入巨额贸易逆差的窘境,可见两岸贸易对台湾出口市场之重要性。

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度逐渐提高,两岸之间已经有很深的贸易依赖关系。两岸贸易总额截至2007年底已达6 036.9亿美元。从2003年起,大陆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台商在大陆累计投资项目71 847个,合同金额1 010亿美元,实际投资439.1亿美元。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两岸经贸发展越来越紧密。

二十多年来海峡两岸贸易合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两岸贸易在双边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海峡两岸的贸易规模由1978年的0.4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12.3亿美元,增长了1982倍,海峡两岸贸易占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比重由1978年的0.22%增长到6. 4%。2007年台湾地区从与中国大陆的贸易中获取58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其二,海峡两岸贸易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参与贸易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伴随着台湾地区工业制造业企业向中国大陆地区的不断产业转移,海峡两岸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参与贸易的企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产品主要以轻工类消费品为主,占台湾地区向大陆出口贸易的70%以上,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需要,台湾地区主要向中国大陆出口中间品和半成品,向中国大陆出口这类产品占其向中国大陆总出口的90%以上。2000年后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和其配件居向中国大陆出口产品前列。与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相对应的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向台湾地区出口以土特产品为主,占向台湾地区出口规模的90%以上, 20世纪90年代后对台出口商品转变为以工业原材料、农产品、工业半成品为主,占80%以上,到2000年后则以电机机械设备、电子配件为主,目前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双向贸易成为构成海峡两岸贸易商品的主体。与海峡两岸商品贸易结构不断变化相对应的是海峡两岸参与贸易的企业主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海峡两岸贸易基本上由两个区域内部的企业参加,进行垂直的产业间贸易。20世纪90年代后,贸易主体由区域内的企业转变为以跨区域合资企业和跨区独资企业为主。

其三,台湾地区对大陆的投资,首先,在地域分布上偏向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又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重中之重,由东向西呈逐渐减弱的梯度状。台商大陆投资的地域分布特点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政策因素。大陆改革开放后,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形成了两大重点,一是以珠江三角洲为基础的东南沿海地区;二是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地区。台商大陆投资的空间流动轨迹基本上与之对应。区位因素。东部沿海地区与世界联系的交通便捷,是国际跨国公司在大陆较为集中的区域,这对以外销为主的台商企业是一个巨大的便利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台湾对外投资的主要产业为电子等产业,而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历史积淀、开放的思想及当前的发展战略都与台商投资产业结构吻合。其次,在产业上目前偏重于高科技产业,以出口导向为主。在台商投资大陆初期,主要都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但是近年来,台商的投资领域发生了变化,逐渐将视线转移到了高科技产业。目前电子类产业在大陆投资的主要领域有:通讯产业、半导体产业、资讯硬件产业、平面显示光电产业。最后,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主要以出口导向为主。近年来,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尤其是IT产业仍秉承“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香港押汇”的生产模式。因此在大陆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台资高科技企业普遍表现优异。这些企业使大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资讯产业硬件制造国,也是输美资讯科技硬件产品的最大出口国,这些输美产品超过50%是由台商制造的。

从今后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有以下发展趋势。

其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规模与地位会继续上升。由于岛内市场需求有限,台湾地区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很高。祖国大陆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因而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同样较高。所以,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对于各自的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随着今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各自的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具体表现在:海峡两岸贸易与投资额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与投资总额中的比例将继续上升;祖国大陆可望长期成为台湾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台湾地区可望继续成为祖国大陆前四位贸易伙伴;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这种合作在各自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海峡两岸二十多年的经贸合作发展加深了海峡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使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海峡两岸关系篇(2)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0年来,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就在这全国人民共同欢庆之即,台湾却仍有部分人在大搞“”,破坏祖国统一大业。

2005年3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完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国家法》。中国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这是一部遏制势力的“和平统一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战争法。《国家法》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和善意,对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及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划台“”底线有利台湾和平。

《国家法》对少数“”分子是威慑和压力,对于海峡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利益则是更有力的保障,相信会得到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理解和认同。台湾和大陆自古以来就有血缘亲情。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福建和台湾之间在血缘上的密切关系从海峡两岸宗亲谱牒和来自两岸的调查资料中可得到充分的印证。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调查,台湾民间存有新旧谱20000多种,其中有10613种记载大陆24个省市251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开基祖的资料。这些足以证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间的血缘关系密切。

海峡两岸关系篇(3)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001-02

海峡两岸问题对新加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多年来,新加坡一直利用自身的优势,以一种既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保持平衡、同时又能使新加坡从中获益的方式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在海峡两岸关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一、新加坡与海峡两岸的密切关系

谈论新加坡在海峡两岸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首先了解新加坡与台湾地区以及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一)新加坡与台湾地区的关系

因历史及政治原因,新加坡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早于中国大陆。新台之间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双方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频繁的高层往来、密切的军事交流以及广泛的经贸合作。新台交往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蒋经国执政时期,这是新台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当时,新加坡国家刚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国防力量几乎全无,而台湾地区恰逢在国际社会上处于日益严重的外交孤立局面,1967年,台湾地区提出了协助新加坡建立空军的计划,双方的合作由此开始。1975年,新加坡与台湾地区签订长期军事合作计划一《星光计划》。多年来,新台之间的军事合作从台湾地区协助新加坡建立陆海空三军、为新加坡提供军事训练场地并代为培训武装部队、发展到新合远航训练、武器交易等诸多方面。除了密切的军事交流,新台多年来在政治、经贸、文化及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也十分广泛。自1969年起,双方即开始互设商务代表办事处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新台关系在李登辉执政初期曾一度加深,但随着李登辉公开推行的“”与新加坡“一个中国”的立场产生分歧,新台之间的高层往来逐渐减少,但双方在经贸及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仍然继续保持并向前发展。2000年,上台,继续并加大推行“”政策,导致不断升级,新加坡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基本处于维持状态。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他针对两岸关系所奉行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不仅增强了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稳定了台海关系,同时也促进了亚洲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因而新台关系逐渐获得改善。

(二)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开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当时,基于冷战及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新加坡与中国之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政治上很少接触。1978年,中国“”结束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于同年访问了新加坡,这对中新两国都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是中新关系的转折点。此次访问的一个重大成果是邓小平与李光耀就冷战时期由于东西方政见差异导致的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产生敌视和戒心的问题达成谅解,这为中国与新加坡最终消除政治敌对、增强互信、恢复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此次访问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新加坡成功的治国与执政理念以及它在建国短短10余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邓小平意识到这个与中国在民族、文化及价值观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国家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样,新加坡也从刚刚改革开放起步的中国看到了它可能会给新加坡带来的巨大机遇。自此,中新关系开始迈向实质性合作与发展的轨道。1990年10月3日,中新正式建交。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两国在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经济、文化、科技及政治等多领域的交往,双方的务实合作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的共同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同时也对亚洲区域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二、新加坡在海峡两岸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新加坡因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均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曾一度成为海峡两岸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外,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多年来在许多国际公开场合发表的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评论也成为了世界其他国家了解大陆与台湾地区问题的重要参考。

(一)为海峡两岸传递信息

1985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李光耀,那时蒋经国病重,邓小平担心蒋经国去世后台湾地区会出现“”,因此请李光耀代为转达希望能与蒋经国早日见面、共同商讨地区问题的愿望。李光耀很快将信息转达给了蒋经国。不久,蒋经国通过李光耀转达了谢绝会面的信息。这样的回信使已81岁的邓小平得出在其有生之年地区问题希望不大的结论,于是调整两岸关系政策,将阻止“”列为首要任务,而把中国的统一大业留待未来。蒋经国虽未与邓小平会面,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民主改革政策,比如:他于1987年7月14日颁布总统令宣布终止在台湾地区实施了38年的令;同年11月,他宣布开放部分台湾地区人士赴大陆探亲、允许台湾地区人赴大陆经商等政策,结束了海峡两岸近40不相往来的局面。对此,邓小平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欢迎台湾人民赴大陆探亲、投资。由此可见,当时的两岸领导人通过中间人间接传递的信息,准确地了解到对方的想法,基于对中国统一持有共识,双方远见卓识地调整了两岸关系政策,这对日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3年4月27-29日,在李光耀的牵线下,处理海峡两岸事务的民间组织一海协会和海基会首度正式会谈一“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开创了两岸在第三地正式接触与签署协议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凸显了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事件导致两岸关系恶化,中国大陆随后在台湾地区海峡附近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爆发,两岸关系跌入谷底。李光耀于同年8月率领新加坡工商代表团访问中国,其目的之一是为化解海峡两岸危机。

多年来,新加坡在两岸之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人”的角色,特别是在两岸处于敌对、不接触的时期,对海峡两岸之间的沟通起到了积极而关键的作用。

(二)海峡两岸关系问题的评论人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大陆与台湾地区交往的日益增多以及交往信息透明度的增加,新加坡在海峡两岸之间扮演的信使角色开始逐渐减弱。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新加坡依然十分关注,并积极为自己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寻找新的角色。进入21世纪后,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高层领导人开始通过在国际舞台上时时发表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评论这样一种新的方式继续积极地参与海峡两岸关系事务,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对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依旧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针对李登辉、推行的“”,李光耀曾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表示担忧、反对和批评。2006年,他曾严厉地表示,“”是愚蠢之举,必然引发战争。2008年,针对一意孤行实施的“台湾地区公投”,李光耀指出,台湾地区没有认清国际形势,台湾地区应该加入大陆的发展,一起取得繁荣。他还指出,台南民众受台湾地区当局领导人的误导与欺骗,误以为台湾地区真的能够“独立”,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现实情况。他劝说台湾地区领导人暂时搁置两岸问题,让历史去做决定。02011年,对于的两岸政策他表示肯定,建议当局“多让台湾地区官员到大陆走走,这样有助制定决策”。同年,在另一个公开场合,李光耀指出,两岸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应该耐心等待,如果使用武力,就等于在杀害自己的族人,那不仅对中华民族是个非常大的打击,也将重重影响之后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他不认为使用武力符合中国的利益,他认为经济因素将会解决独立或统一的问题。2004年,新加坡新当选总理李显龙在其首份国情咨文中谈及两岸关系问题时重申:新加坡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他同时表示如果台湾地区宣布独立,将引发战争,殃及新加坡及整个亚洲区域,新加坡将不会承认或地区。

三、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折射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在其它国家皆因与台湾地区交往而受到中国大陆抗议时而自己却能自由地穿梭于海峡两岸之间并在中间扮演重要角色、同时还使新加坡从中获益,这在本质上是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一个折射。

新加坡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和平、中立、不结盟,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新加坡的生存、独立与安全,以及促进新加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外交是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基石。新加坡外交的核心原则是:1.立足于东南亚,但不受区域限制;2.为自己制造政治、外交和经济空间,跨出区域、同整个世界保持联系;3.奉行大国平衡政策,即:小国要在大国中找到平衡,寻求生存、谋求发展。在此政策指导下,多年来新加坡通过频繁的高层领导人互访积极发展同台湾地区和大陆双方的交往,成功地与两岸双方建立起和平共处的密切关系及互惠共赢的多领域合作。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在海峡两岸的夹缝中寻求平衡和生存并非易事。台湾地区自60年代开始帮助新加坡建立军事力量起就曾多次要求新加坡在外交上给予台湾地区回报,但每次均被新加坡婉拒;中国大陆也曾多次质问新台关系,但也每每被新加坡巧妙地应对过去。对于与海峡两岸的关系,新加坡一直秉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同时也避免因为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往来而卷入海峡两岸的矛盾漩涡。新加坡凭借与海峡两岸双方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巧妙而成功地在两岸之间保持平衡,另一方面还积极为双方扮演了“信使”及两岸关系问题“评论人”的角色。特别是新加坡“国父”、掌控新加坡政坛长达46年的前总理兼内阁资政李光耀,作为新加坡务实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他是促使新加坡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推手。他与海峡两岸领导人的密切关系使得他对他们的政治理念及执政方针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因而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常常能给予相对客观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此外,由于他能坦诚地向两岸双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而获得了两岸领导人的共同信任。他长期穿梭于海峡两岸之间,为两岸的领导人传话,并时常对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评论,在推动完全不接触的两岸进入大规模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媒人”和“三党资政”。

海峡两岸关系篇(4)

摘要:本文通过对贸易流量指标分析表明,台湾地区与包括大陆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不平衡的互补贸易关系,对大陆出口依赖明显,对东盟等其他贸易伙伴进口依赖明显,致使台湾地区对大陆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敏感。基于多边阻力条件的引力模型分析表明,海峡两岸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双方经济增长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海峡两岸贸易政策等。“大三通”、ECFA关税减让等政策的效果显著且不断放大,两种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海峡两岸;台湾地区;经贸关系;引力模型;贸易流量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99-08

收稿日期:2015 -05 -18

作者简介:李丽(1973 -),女,辽宁营口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E-mail: lili1891@gmaiL C0m

一、文献梳理与评述

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产业垂直分工与贸易的互补性、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一般均衡或局部均衡分析、政策影响等角度研究。吴凤娇和陈炳华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李非和吴凤娇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对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李非和蒋含明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了海峡两岸贸易成本。张传国研究了由台商投资驱动的海峡两岸贸易以及由海峡两岸贸易诱发的台商投资之间的关系。刘秀玲利用海峡两岸进出口数据测算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互补性。黄庆波和赵忠秀以贸易依存度、贸易竞争指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岸四地贸易依存关系。王腾坤研究了海峡两岸贸易与台湾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向洪金和赖明勇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就ECFA对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大小进行了模拟分析。

国外学者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对海峡两岸及亚太周边地区经贸关系的影响。Hsieh分析了WTO框架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Rosen和Wang用GTAP模型分析了海峡两岸自由贸易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对海峡两岸贸易的影响。Chang等分析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计划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但对于决定海峡两岸贸易流量的双边和多边因素所做的研究还不多,特别是针对海峡两岸“大三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早收计划等重要贸易政策的定量分析还不多见,对大陆、日韩、东盟等台湾地区周边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变化对海峡两岸贸易状况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台湾地区与大陆等18个重要贸易伙伴1999-2014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双边贸易流量指标和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为基本分析手段研究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二、理论模型与数据处理

1.贸易流量分析的主要指标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某一类产品k占i国出口份额与产品k在世界贸易额份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Xki是i国产品k的出口额,Xi是i国的总出口,Xk是世界产品k出口,X是世界总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在某产品方面具有的国际比较优势,该指标大于1表示i国在k产业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数值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

(2)生产率水平(EXPY)是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对出口国人均GDP的数值进行加权平均,即产品k的显性比较优势乘以该国同期人均GDP,可以计算出某国产品的显性技术含量。在显性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再以i国k产品占该国总出口的比率为基础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可得到一国的生产率水平指标。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3)区域贸易集中度指数(RIT)。一个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量会有所不同,一般用RIT指数衡量一国对某一国或某一地区出口的相对集中程度。该指标大于1说明该国与特定贸易伙伴的区域贸易集中度较高,进而说明双方贸易关系较为紧密。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Michaely提出的贸易互补指数通过计算两个国家进出口产品的重叠程度来衡量贸易互补关系,有别于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贸易互补指数的方法,其经济意义清晰,便于横向比较,是世界银行贸易流量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的原理并不复杂但计算过程烦琐,限于研究目的本文不详细讨论计算步骤,只给出计算结果。

2.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最早由Tinbergen提出,经过后续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已经成为分析双边贸易关系的重要工具。在简单模型条件下,常用双边的GDP作为引力变量,双边经济中心距离表示阻力条件。Anderson和Wincoop进一步完善了引力模型。他们指出,当贸易双方周边还有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时,双边贸易流量并非简单地取决于贸易双方的因素,还要取决于贸易双方与其他国家的多边阻力条件。在台湾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东盟、中国香港是近邻,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这种贸易格局符合多边贸易阻力模型的基本假设,因此采用Anderson和Wincoop多边阻力条件引力模型分析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考虑引力模型是连乘形式的方程,为便于做回归分析,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对方程系数进行简化、合并,得到以下方程:

其中,TRADEij代表以美元现价表示的双边贸易额.GDPs表示贸易双方GDP的乘积与同时期世界GDP之比,DISTij表示双边地理距离,TARIFFij表示双边优惠关税率,FDISij表示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αn表示常数项及每个指标的系数,ε为误差项。

3.数据来源与处理

各国贸易总量、贸易方向、GDP、人口数据指标取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数据缺失部分根据各国公布的统计资料补齐,2014年世界GDP取自世界银行的预测值。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指标取自台湾地区“经济部”公布的年度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引力模型的地理信息取自法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关税数据取自世贸组织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贸易、GDP以美元现价计算,双边距离单位是千米。关税仅取用税率百分数的数字部分,关税税率值缺失部分遵照关税税率的延续性,沿用上一年度税率,对于关税税率为O的情况,由于对数不能取0,用0. 010代替。

4.样本容量

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高度发达,与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贸易品种涵盖世界海关组织统计的全部22类98章产品,但台湾地区对外贸易区域分布不均匀,与亚太周边重要国家和地区及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额的75%以上。依据台湾地区对外贸易部门2015年公布的统计数据选取台湾地区18个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及重要邻近贸易伙伴的数据为样本,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或地区,选取了1999-2014年共16年的面板数据,有效样本288个。这些国家和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占台湾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可以代表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

三、经验分析

1.贸易流量指标分析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根据式(1),以国际海关组织商品分类编码HS -2012两位编码为分类标准计算台湾地区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台湾地区主要出口优势品种有:针织品、化纤、特种纺织品、贱金属制品、机电、影音产品、精密仪器、精密电子、塑料制品等。在这些优势品种中,台湾地区的比较优势对美国、日本最为明显,其次是对中国大陆,再次是对韩国,和东盟相比则是各有所长,如表2所示。

(2)生产率水平。用式(2)计算台湾地区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全部产品的生产率水平指标。台湾地区的生产率水平(43192)明显高于大陆(8424),略高于东盟(40271),略低于韩国(49403),明显低于香港(114699)、日本(67234)、美国(151376)。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率水平作为一项衡量贸易发展水平的指标,贸易活跃、收入较高的国家的分值会高一些。尽管东盟人均GDP远低于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人均收入较高,对外贸易活跃,三国贸易总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70%,产品优势集中,新加坡还是全球收入最高、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显著抬高了东盟总体生产率水平指数。

(3)海峡两岸区域贸易集中度。用式(4)计算2010-2013年海峡两岸区域贸易集中度指数,产品分类按照联合国广泛经济类别分类标准(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BEC)划为食品及饮料、工业原料、燃油、资本品及配件、交通工具、消费品等6大类。在大陆对台湾地区出口方面,食品饮料、工业原料、初级燃油、资本品零配件集中度较高,加工燃油、资本品、交通工具、消费品集中度较低。在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方面,加工工业原料、资本品、资本品零配件集中度较高,其他品类集中度较低。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大陆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初级原料和零配件的供应地,双方在加工工业原料、资本品以及资本品零配件相互贸易集中度较高,说明海峡两岸产业内垂直贸易较为频繁。海峡两岸交通工具和消费品贸易集中程度远低于1,说明海峡两岸在这类产品的价格、质量、规格、消费习惯等方面差距悬殊,如表3所示。

(4)贸易互补指数。根据式(4)分别计算1999-2013年间台湾地区与大陆贸易双向互补指数、2013年台湾地区与大陆分产业贸易互补指数、2013年台湾地区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互补指数,结果如表4所示。

2009-2013年间,台湾地区出口产品与大陆进口需求互补指数稳定在80%左右,双边需求匹配度很高,台湾地区进口产品与大陆供给的匹配度平均在60%左右,匹配程度明显低于前者。从产业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匹配度很低,特别是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与大陆市场需求之间匹配度只有26%左右,双方农产品互相需求很低或者贸易障碍很大。大陆是台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但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进口互补性很低,表明大陆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面临较多竞争或者贸易障碍。海峡两岸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达到了非常高的互补程度,双向互补性都很强,双边贸易关系紧密,海峡两岸在相关领域可能存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互补指数明显高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而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互补指数明显高于中国大陆,表明台湾地区可能从其他贸易伙伴采购生产投入品加工后出口到大陆。如果大陆对台湾地区重要贸易伙伴实施关税减让政策,有可能直接影响台湾地区在大陆和第三方之间的贸易地位。

在台湾地区与其他贸易伙伴方面,台湾地区与美国、韩国的互补关系比较接近,与日本的互补关系要低10个百分点左右。台湾地区对以上三国的进口互补指数都明显高于出口互补指数,台湾地区进口依赖美、日、韩的供应,而台湾地区出口产品可能在进口国面临竞争或其他障碍。

在台湾地区与东盟方面,双方互补指数较高。台湾地区对东盟的进口互补指数高于大陆,超过83%,接近台湾地区与大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互补关系,说明台湾地区在进口方面高度依赖东盟市场:台湾地区对东盟出口互补指数不到71%,台湾地区出口对东盟的依赖程度相对低一些。

2.引力模型分析

根据式(5)用统计软件STATA 13.O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用豪斯曼检验比较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Prob>X2=0. 409,结果不显著,拒绝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观察随机效应模型各协方差系数,包括常数项在内的各系数都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保留全部系数可以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下面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分析每种变量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1)双方GDP的乘积与世界GDP的比值每增长1%将带动贸易额增长0.744%。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台湾地区“国际贸易局”公布的资料,2013年海峡两岸对外贸易额为1244亿美元,同时期海峡两岸经济分别增长7%、3.78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年全球GDP增长3.900%,即双方GDP相对于世界增长了5.059%,意味着为海峡两岸贸易增长贡献了约为5个百分点(6.800% x0.744)。

(2)台湾地区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每提高1010将带动海峡两岸贸易增长0.170%。2011-2014年间,台湾地区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年均增长11.700%,意味着台商直接投资对海峡两岸贸易增长贡献了约为2个百分点(0.170×0. 117)。进一步对16年来海峡两岸贸易和投资流量进行因果分析(Granger分析),结果表明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变化与海峡两岸贸易流量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显著(1%),且贸易流量的时滞为2,意味着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带动了海峡两岸贸易额增长,投资对贸易带动效应在2年后显现。

(3)双边距离每减少1%海峡两岸贸易将增加0. 756%。双边经济距离通常非常稳定,但海峡两岸却有特殊性。如果以海运时间计算,在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以前,台湾地区到大陆海运平均时间为7-9天,海峡两岸“大三通”以后平均时间缩减为3-5天。以海运距离计算,即便以绕行距离最近的日本石垣岛计算,海峡两岸直航至少缩短了260海里(约470千米)距离。尽管“大三通”没有改变海峡两岸地理距离,却缩短了经济意义上的距离,因此在引力模型分析时要考虑这个因素。

(4)大陆对台湾地区实际进口关税每下降1%海峡两岸贸易将增长0.188%。目前大陆平均最惠国关税税率是9.700%,《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根据早收计划,大陆对农产品、化工、纺织、机械等539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产品实施分阶段减税计划,受益产品占当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总额的16.100%。早收计划实施一年后大陆对台平均优惠税率下降到8.700%,到2013年优惠品种也扩大至800多项,平均优惠关税税率进一步下降到7.600%。当前,海峡两岸总体关税水平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特别是占贸易额较大比重的液晶、集成电路、化工等产品有望纳入早收计划,将进一步带动总体关税水平下降。

四、海峡两岸贸易潜力及政策的效应分析

1.双边贸易潜力分析

贸易潜力可以用实际贸易额与模型预测值的比值来衡量,潜力小于0.800说明双边贸易潜力巨大,例如政策优势没有得到释放,或者存在其他重要制约因素。潜力大于1.2说明双边贸易潜力释放得十分充分,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减弱,需要引入一定的创新机制才能重新挖掘潜力,居于两者之间说明双边贸易潜力已经得到较好释放,同时也有一定的开拓空间。海峡两岸人世以前,经贸往来受到政治、经济多种因素制约,贸易潜力难以充分释放,潜力指数均不足0.700。2002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相继人世后,双边经贸潜力迅速转化为实绩,贸易潜力指数5年内即下降至2007年的1.660,贸易增长潜力趋于消耗殆尽。2008年海峡两岸就“大三通”达成协议,扩大了贸易潜力,2011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扩大贸易潜力,促进贸易潜力指数持续回升。目前,海峡两岸贸易潜力指数在1左右,贸易潜力已经得到释放同时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的良好状态,如表6所示。

2.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

贸易政策的效应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分析与引力模型直接相关的效应,即“大三通”的运距效应、早收计划关税减让的效应,两种政策同时实施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假设两种政策有和无的四种组合分别计算模型预测值,可计算出运距效应、关税效应、协同效应,结果如表6所示。

(1)运距效应。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大三通”带来的通航便利每年为海峡两岸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40亿美元,2011年以后更是超过200亿美元,为海峡两岸贸易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关税效应。2011年早收计划实施以来,关税减让对海峡两岸贸易的贡献显著,从早期的每年30亿美元迅速提高至91亿美元。可以预见,随着关税优惠幅度进一步扩大,关税减让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3)协同效应。关税减让和“大三通”两项政策同时实施所产生协同效应每年为海峡两岸贸易增长的贡献超过18亿美元,2014年达到29亿美元。协同效应的存在说明两项政策互相促进,产生了积极的组合效果。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1)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从生产率指数、贸易集中度、贸易互补指数等指标判断.大陆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和重要的中间品进口市场,其重要性超过美国、日本、韩国、东盟等其他重要伙伴。海峡两岸中间产品贸易互补性很高,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海峡两岸与贸易相关的经济活动也得到了发展。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台湾地区市场可能面临较多竞争或限制。海峡两岸农产品互补性很低,如果排除农产品贸易障碍或者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该领域贸易还有一定成长空间。

(2)海峡两岸贸易增长的动力。海峡两岸贸易增长不仅取决于各自的GDP增速,还取决于双方在全球经济中份额变化,任何一方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都将带动双边贸易的增长。大陆经济长期保持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台湾地区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台商对大陆直接投资存量对海峡两岸贸易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投资对贸易带动效应在投资2年后显现。

(3)海峡两岸贸易政策的效果。“大三通”、早收计划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其效应随着时间延续在不断放大。两项政策对海峡两岸贸易增长的贡献显著,并且两项贸易政策同时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效果超过了单独实施某一种政策的情况。

(4)台湾地区与美国、日本的贸易关系。台湾地区与美国、日本之间生产率指数相差明显,贸易互补指数较高,双边的产品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判断台湾地区与美国、日本乃至其他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会比较稳定,对外部政策冲击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对台湾地区而言,美国、日本作为进口市场的重要性明显高于作为出口市场的重要性。

(5)台湾地区与韩国、东盟贸易关系。台湾地区与韩国、东盟在生产率指数、产品比较优势方面相当接近,三方的优势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大陆或其他贸易大国针对三方实施的差别化贸易政策可能引起较为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从而引发上述国家的高度关注。台湾地区的进口需求对韩国、东盟依赖程度较高,而出口对其依赖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台湾地区与大陆及美、日、韩、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均处于不平衡的互补贸易关系中,出口明显依赖大陆市场,而进口依赖其他贸易伙伴。这种贸易关系使得台湾地区对大陆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变化非常敏感。

2.政策建议

(1)从维护、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角度出发,应努力维护对台湾地区贸易政策与对其他国家贸易政策的平衡。大陆与某些重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有可能影响到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特别是中韩、中国一东盟、东盟一中日韩之间的优惠贸易安排中对台湾地区的排他效应不容忽视。在适宜的场合把台湾地区纳入海峡两岸共同参加的区域贸易自由化体系,或者把大陆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优惠贸易安排扩展到海峡两岸贸易政策中,有利于维持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平稳发展。

(2)应及时评估海峡两岸贸易增长潜力,当海峡两岸贸易增长潜力趋于耗尽时应适时出台贸易政策扩大贸易潜力。“大三通”、早收计划等措施迅速提高了海峡两岸贸易潜力并促成贸易潜力向贸易实绩的转化。从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角度出发,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扩大税收优惠范围,降低总体关税水平,减少非关税壁垒,将持续推动海峡两岸贸易发展。应结合使用各种政策,既能减弱采取单一政策的突兀感,也能获得多种政策结合使用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政策效果。

(3)改善台商投资环境,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目前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以中小型投资居多,地理分布相对集中,投资产业以批发及零售业、制造业、银行业、酒店服务业、信息软件服务业等为主。与美、日、欧等地大型跨国投资者相比,大陆台资企业自身经营能力较弱,对当地基础设施和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对政策敏感。因此,改善台资企业经营环境,完善对台商投资的法律保护,形成公开、透明、公平的经营环境,同时注重改善基础设施质量,降低台商运营的综合成本,不仅有利于促进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长,对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凤娇,陈炳华,应用引力模型评判海峡两岸贸易流量和潜力[J].国际经贸探索,2007, (6):34-39.

[2]李非,吴凤娇.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1):121-128.

[3]李非,蒋含明,海峡两岸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455 -459.

[4]张传国,台商投资与海峡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5, (4):61-67.

[5]刘秀玲,海峡两岸贸易互补性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6):57-62.

[6]黄庆波,赵忠秀,两岸四地贸易关系的依存性、互补性和因果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9, (7):82-87.

[7]王腾坤.ECFA签订对海峡两岸之经济分析与展望[J].理论参考,2009, (7):49-52.

[8]向洪金,赖明勇.建立ECFA对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的影响——基于局部均衡COMPAS模型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 (1):18-23.

[9] Hsieh, P. L The China - Taiwan ECFA, Geopolitical Dimensions and WTO Law[J]. Journal of Intemational Economic Law, 2011, 14(1):121-156.

[10]Rosen,D.H.,Wang,Z.Deepening China - Taiwan Relations through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J]. Peterson Institutes for In-temational Economics, 2010,(6):1-6.

[11] Chang,K.I., Hayakawa,K..张国益.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arly Harvest List: Evidence from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J]. JETRO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cs, 2012,(8):2-8.

[12]Michaely,M.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1583.[EB/OL]. [1996 - 03 - 26]. http://elibrary. worldbank. org.

海峡两岸关系篇(5)

海峡旅游合作与两岸政策紧密相关,两地旅游合作的实现需要两岸的政策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应分步骤、有计划地选一些旅游合作开发条件较成熟的地区作为开发试点合作,一方面可以在建设初期集中人力、物力、精力以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优先发展的地区总结出一套较好的发展经验,为日后海峡旅游合作面的拓展和合作深度的加深奠定良好的经验基础。海峡旅游合作区建设初期应以闽台两地间城市合作交流为主,比如将厦门和马尾作为闽台旅游合作的先导与台湾地区的金门和马祖进行旅游合作开发,合作内容可以市场互动、企业交往、游客互通等为主要形式,通过城市旅游合作的试点,寻求闽台旅游合作的理想模式,为中后期的合作打下基础。

随着合作的深入,在中期继续稳步推进福建省沿海地区的莆田、泉州以及内陆的南平(武夷山)等城市与台湾的合作,而台湾地区的合作也将不仅仅局限于台北、高雄等城市,与台中、台南、新竹、嘉义、花莲等地的合作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通过合作将闽台地区打造成又一重要旅游目的地;待时机成熟时再将合作面推广至整个大陆地区与整个台湾地区的合作,合作内容也将不仅限于旅游,还可以加强闽台两地在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合作增进闽台两地的相互沟通与了解,进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闽台两地的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缘优势为闽台旅游合作提供客观条件

从地理位置看,闽台两地之间的咫尺海峡为双方旅游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纽带。福建是台湾人的主要祖籍地,在台湾人口中,闽南话、客家话语系的人口占88%,构成了台湾移民社会的主体,两岸民众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闽台旅游合作提供了天然的纽带和桥梁。尤其是闽东南与台湾的地缘关系更为密切。例如,厦门与高雄有165海里,距离嘉义仅120海里,福州距基隆仅149海里。它们是两岸经济交流的结合部。从历史上看,以厦门和高雄两城市为例,厦门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两岸贸易的重要港口。清朝初期,两岸间贸易往来曾限制在一条路线上,这就是厦门至台湾鹿耳门港的航线,从此厦门就成为当时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贸易通道。现在厦门至高雄之间的航线又是两岸货轮试点直航的第一条航线。厦门还是台胞、侨胞的重要祖居地,厦门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关系。

高雄位于台湾西南海岸,北依半屏山,东临屏东平原,西扼台湾海峡南口,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高雄已成为台湾西南部的重要门户与货物集散中心。高雄与大陆之间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又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港口。目前高雄至厦门、高雄至福州的货轮航线成为台湾直航到大陆的试点航线。

闽台之间不仅地理区位临近,而且拥有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与同音共俗的传统文化这一天然纽带,因而在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以来,台胞游客就成为福建入境的最重要客源之一。由表1的数据可知,2000―2005年,福建接待台胞人数由47.8万增加到58.9万,占福建入境总人数大致稳定在30%左右,2006年,台胞来闽人数呈更明显增长趋势,全年福建接待台胞人数74.0万人次,占来闽境外旅游者的32.2%。

(二)中央赋予闽台旅游合作政策优势

中央赋予福建一系列对台特殊政策,推进了对台旅游的稳步发展,使福建成为台胞进出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省市的重要通道。2007年以来,《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可在厦门直接审批、制证、发证,金门旅行社在厦门市的银行设立账户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厦门市旅游局、财政局已经出台对福建全省赴金门旅游组团社的奖励政策。赴金门旅游扩大到外省的问题也正在争取解决之中。金门方面已经同意大陆领队可多次办证,并制订了相关的规范措施。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对台工作中提出“五缘六求”的基本思路,把“求闽台旅游合作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成立对台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把对台旅游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旅游论坛、节庆活动,以及全力做好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旅游(简称“金马澎”旅游)等工作,为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二、合作区域采用圈层模式

海峡旅游在合作区域上可以通过圈层模式及圈层内部的点轴模式来实现海峡旅游合作区内部地域之间以及海峡旅游合作区作为一个整体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旅游合作区之间的互动发展。在分析、综合考虑海峡两岸的旅游资源特色、经贸往来关系、历史文化脉络、交通格局等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核心圈、拓展圈、辐射圈的“海峡旅游合作圈”。其中核心圈涉及台湾海峡、海峡东岸的台湾和海峡西岸的福建全省,可以福州厦门为主节点,莆田、泉州为副节点,同三高速等交通线路为轴线。实现与台湾的马祖、金门等城市的互动对接,通过客源互送、节庆共办、线路共组等形式,形成以妈祖朝圣游、滨海度假游、寻根访亲游为主体,以商务旅游、观光旅游为补充的综合旅游圈;拓展圈将地域范围扩展到了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广东东部汕头地区,并以温州、汕头为门户,以沿海高速公路为通道,使海峡旅游与北部的长三角和南部的珠三角两翼得以连接,在有效互动的前提下形成以滨海休闲、娱乐、文化、商贸、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海峡旅游拓展圈;辐射圈则囊括了整个大陆以及香港、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三大旅游增长极。

(一)核心圈层――闽台区域旅游合作

推动闽台区域旅游合作,构建“海峡旅游区”的核心内容是双方要打破行政体制和区划的限制,共同整合和优化旅游系统各个要素的配置。《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构建“海峡旅游区”,要“遵循‘平等互利、循序渐进、对应需求’的原则,实现闽台旅游互动,与台湾在资源开发、市场互动、产业投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建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闽台两地“共塑海峡旅游形象,共

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形成海峡两岸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成全国旅游合作示范区。”

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共筑合作双赢平台,携手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已敲定打造海峡西岸旅游产业方案,明确将加快闽台旅游合作区建设:构建以福建、厦门为轴心,以湄州岛、东山岛、平潭岛、崇武古城、闽东霞浦三沙、武夷山为支撑点的对台旅游格局;打造妈祖、陈靖姑、关帝等对台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高档次的对台招商项目,吸引台商来闽投资旅游项目;以金、马游为基础,拓展对台旅游。

1 闽台签署相关协议

早在2001年,“两马”与“两门”就先后签订了《福州马尾一马祖关于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及《关于加强厦门与金门民间交流交往合作协议》,为金、马地区与福建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两岸旅游界的共同努力下,福建居民赴金门地区旅游已于2004年12月7日正式实施。福建省旅游协会与台湾金门方面,曾为此签署了《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原则协议》。福建居民赴马祖地区旅游也于2005年6月27日正式开始实施。

2006年以来,厦门市积极加强与金门联系,建立了厦金旅游合作恳谈会制度,讨论《赴金门旅游品质保障规范》。通过共同举办黄金周新闻会,形成了互联互动的格局,在旅游推介、品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3月泉州旅游协会与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签署了《建立旅游市场合作和交流关系协议》,以推进泉澎两地加强旅游文化合作,构建泉澎旅游共同市场。此外,自2006年以来,为配合落实国家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福建省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旅游合作规划》的编制,以进一步完善闽台旅游合作机制,推动闽台旅游合作深入开展

2 加强闽台旅游业界的交往,开展旅游景区对接。

2005年1月,福建省旅游局邀请台湾120家旅行商来闽考察旅游线路;2月份又在厦门成功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旅行同业联谊会,来自大陆旅游业界的880余位代表与台湾348家旅行社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全国率先开展两岸旅游景区对接工作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两岸名山武夷山与阿里山签署了《福建武夷山和台湾阿里山旅游对接合作备忘录》,福建著名旅游品牌泰宁大金湖与台湾著名旅游景点日月潭就两地旅游的对接与交流签署了旅游合作意向书,使两岸旅游业界的交往更加频繁。

在2005年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签署了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两山两水”的旅游合作意向书,首次实现了海峡两岸旅游景区的对接,使闽台旅游合作在企业层面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深化闽台旅游合作的基础上,将海峡西岸旅游拓展到包括浙江温州和广东汕头地区,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泛西岸旅游区,进而推向整个大陆地区。

(二)拓展圈层――将地域范围扩展到了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广东东部汕头地区、并以温州、汕头为门户。以沿海高速公路为通道,使海峡旅游与北部的长三角和南部的珠三角两翼得以连接,在有效互动的前提下形成以滨海休闲、娱乐、文化、商贸、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海峡旅游拓展圈。

海峡旅游拓展圈主要省份接待台湾游客数(见表2)

以2004年为例,广东接待台胞人数占大陆2004年接待台胞总数的34.75%,浙江占9.00%,福建占8.29%。在上述三省中,一些主要城市又集中了主要的台湾游客,尤其是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集中了福建省73.75%的台湾游客,显示出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特殊关系。

加强旅游合作,共谋海峡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海峡旅游圈内各个省市的共识,由于福建在地理位置、亲缘的特殊关系,福建非常重视与台湾相关部门开展旅游合作,借助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平台,大力发展滨海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借助武夷山与和阿里山姐妹山、大金湖和日月潭兄弟湖对接的契机,推广福建旅游品牌,推进闽台旅游线路对接,资源共享,构建两岸一体旅游线路;继续作好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旅游工作,使福建成为两岸旅游双向对接合作的基地。

汕头旅游规划(2001―2020)将侨胞探亲作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旅游市场开拓的重点,目前珠三角、闽南、华东、港澳台、东南亚都是汕头旅游的重点客源市场。汕头区域旅游合作也初见成效。自与闽粤赣13市和珠三角建立旅游合作关系以来,到汕头的厦门、泉州等地游客也逐渐增多。

海峡旅游拓展圈(广东、浙江、福建)的各个省市要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认识和对待将海峡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将旅游观光业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更重要的是将海峡旅游圈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推进两岸交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战略途径。基于这一战略定位,各省市要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共同构建海峡旅游合作区,打造海峡旅游品牌,积极推动海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两岸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同时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好海峡旅游圈在泛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福建、浙江、广东各省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营造海峡旅游圈。

三、与海峡两岸各种交流互惠共赢

海峡两岸交流不止于旅游的交流合作,在经贸、文化、服务业等方面,交流也日渐频繁。在各种合作蔚然成风的大背景下,两岸的旅游合作不能孤军奋战,而应通过联合、协调等方式实现与旅游以外各部门的互惠共赢。

旅游活动的综合特征决定了旅游业的综合性,涉及到以六要素为主的方方面面。区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合作”的发展战略。所谓“大旅游”至少应包括三层的内容:一是旅游活动项目不仅包括传统的观光游览和度假产品,而应包括商务、消遣及其他各类的专项旅游产品;二是旅游业不仅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主要直接服务部门,而且包括银行、保险、电信、文化、体育、教育等诸多间接部门;三是旅游者、旅游活动项目、旅游业及旅游环境共同构成大旅游的整体概念。“大市场”旨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各个分区(或组织)依据自己的特色和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联合,形成合力,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只有开拓广阔的旅游市场,“大旅游”才能落到实处,这样旅游“大产业”自然就形成了。区域的大旅游不仅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联合,而是一个跨部门、多行业的联合与旅游要素的全面优化整合的过程。区域大合作也不仅仅是旅游方面的合作,而是一个经济区、文化区的概念,包括经

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一)海峡旅游合作要突出文化交流

海峡旅游合作要面向民族统一大业,发挥两岸同根、同种、同源的优势,以文化为魂,以情感为纽带,推进两岸区域合作,是两岸旅游区域合作最大的特点和亮点。两岸亲缘、血缘、神缘共融,地理相连、历史同源、文化同根、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旅游相互作用程度相对较高、潜力相对较大,完全有潜力、有条件建设成为一个旅游联系相对密切的功能性旅游圈。

深度挖掘妈祖文化,发挥其连接海峡两岸感情金色纽带的作用,妈祖文化的内核如热爱祖国、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等,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德。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人的,妈祖代表着“根”,“妈祖朝圣游”现在已是福建省吸引台湾游客的一大“品牌”。妈祖文化是联系福建和台湾民众的纽带,两岸妈祖同根同源,是两岸民众割舍不断的情感寄托。莆田的湄州岛是妈祖的故乡,随着湄州岛至金门和马祖岛不定期航线的开通,湄台民间交流日益密切,每年有10万人次的台胞到湄洲岛进香朝圣。2006年9月下旬,台湾妈祖联谊会暨大甲镇澜宫组织4300名妈祖信众来湄洲岛谒祖进香,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影响之深远,都是海峡两岸开展妈祖文化交流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大拉近了两岸民众的距离。在湄州岛,一年一度的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成为福建旅游业一大亮点。自1994年以来,湄洲岛成功举办了8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以突出的和平主题、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海内外游客、台湾妈祖宫庙和信众前来参加,在海峡两岸产生了轰动效应。目前妈祖文化旅游节已经升格为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部级旅游节庆活动,大大提升了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影响。

加强两岸各种文化交流,还可以举办各种文化论坛,如: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论坛;海峡两岸观音文化;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

(二)全面开放两岸直航,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形成的重要因素。旅游线路的基础是旅游交通。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必须要以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保证。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旅游交通使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成为可能,它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联系在一起。旅游交通提供旅游者的也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就旅游者主体来讲,影响其行为的时间、距离等因素往往通过交通便利程度表现出来,影响着其决策与选择;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旅游交通联系客源地,使旅游地接待旅游者、发展旅游经济的愿望得以实现。因此,旅游交通便利程度,或称可进入性(可达性),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旅游交通包括两部分,一是旅游地与客源地和集散地的交通联系;二是旅游地内部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旅游交通整合就是要畅通旅游地与客源地和集散地的进出通道,让游客不走回头路,根据旅游产品整合要求,在中心城市、重点景区和一般景区形成环状线路和网络状线路,减少旅游时间比,增加信息拥有量。

旅游交通整合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骨架。大旅游呼唤大交通,区域旅游合作要素的流动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上,没有旅游交通的整合,其他要素的整合就难以完成,旅游地域综合体也最终难以形成。特别是旅游产品整合和旅游市场整合更是以旅游交通整合为基础的。

旅游交通整合主要是点、线、环的整合。“点”的整合是指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的建设和中心城市之间交通干线的建设;“线”的整合是指按照旅游线路整合的思路,进行旅游精品线路和主题线路的交通通道建设和整合,并按照等级向一般景区辐射;“环”的整合是指进行重点景区和一般景区环线建设。

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已实现由春节包机到节日包机到周末包机。2008年6月13日,根据《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附件,海峡两岸周末包机时段为每周五至下周一计4个全天,自7月4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双方同意初期每周各飞18个往返班。

根据海协海基签署协议。大陆方面同意先行开放北京、上海(浦东)、广州、厦门、南京五个周末包机航点,并陆续开放成都、重庆、杭州、大连、桂林、深圳,以及其他有市场需求的航点。台湾方面同意开放桃园、高雄小港、台中清泉岗、台北松山、澎湖马公、花莲、金门、台东等八个周末包机航点。

两岸周末包机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2008年7月4日正式启动,这是具有跨时代的重大之举,有助于增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和拉动台湾经济发展。但这两项进展还只是“第一步”,两岸同胞都盼望加快推进两岸直接“三通”的进程,以造福两岸人民。

交通事业就是要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目前两岸周末包机仍有局限,台湾旅行业者表示,现在的两岸周末包机每周共36个往返航班,相较于两岸人民往来的荣景仍是“大大的不足”。台湾民众每年到大陆的约有49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的约有30万人次,节日包机加上周末包机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况且,两岸周末包机目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直航,仍须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业界和旅客希望尽快实现两岸客运包机的常态化,不断扩大规模,并且尽快实现两岸空中直航,这既有惠于往来两岸的旅客,也有惠于两岸的民航业者。

另外,两岸“小三通”扩大,也让两岸同胞更加感受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火热新局。人们同样期待进一步拓展“小三通”航线,使之向台湾本岛延伸,进而实现“大三通”,为两岸人员往来开辟更为直接、便捷、经济的海上通道。海峡两岸旅游业界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对接整合,必将带动两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推进海峡旅游区的崛起。

(三)海峡旅游合作区的形成对于两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篇(6)

自贸区主要是针对海峡两岸的经济方面的往来,为海峡两岸经济上的沟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海峡两岸同胞心连着心,手挽着手,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积极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促进伟大祖国的完全统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拉近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对于海峡两岸而言,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共同的选择。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自由贸易与区域经济成为一种时代趋势。新时期下,对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势,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提倡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有助于提高两岸之间的交流,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步伐,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促进双方经济贸易体系的建立。

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是两岸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就要不断的进行升级与更新。两岸在经济发展上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瓶颈”会阻碍两岸经济的发展,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加强两岸之间的交流,在产业发展方面可以进行优势互补[1],促进经济的共同进步。双方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不断的完善双方的产业结构,必须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来满足双方的需求。另外,由于一些政治原因,两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通过建立自贸区,加强沟通与交流,能够缓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的互惠互利。

二、建立海峡两岸自贸区中存在的问题

1、“一个中国原则”的分歧

如今,“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仍然是制约大陆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在台湾有很多“分子”仍然很活跃,以为主要“”势力,声称台湾是独立存在的,不属于中国大陆,这样的恶劣现象至今仍旧存在。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顽固的“”分子的恶劣行径严重影响了海峡两岸之间的情谊,在两岸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利于海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由于海峡两岸存在着“一个中国原则”认识上的分歧,阻碍了海峡两岸的沟通与交流,制约了海峡两岸的共同发展,对海峡两岸自贸区的建立构成了威胁。

2、 两岸之间投资的问题

另外一个制约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因素是两岸之间的投资问题,投资问题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台湾在大陆的投资较多,而大陆自台湾的投资是少之又少。例如,2012年海峡两岸的贸易总额度是1689.58亿美元[3],其中367.79亿美元是大陆对台湾的出口额度,而从台湾的进口额度则是1321.79亿美元。从这些数字上我们不难看出,两岸之间的投资额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制约着两岸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当前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近几年,海峡两岸的贸易量在逐年的上升,但是投资上的问题仍然存在,2012年出台了《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4],为海峡两岸的贸易来往奠定良好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的贸易会取得质的飞跃,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关于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问题,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影响着自贸区的建立。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在海峡两岸贸易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使贸易双方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制约着双边贸易的开展。运用法律法规能够对于贸易双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不会存在越界的现象,保护双方的利益,为贸易的进行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大陆与台湾是两个贸易方,若有法律的存在,能够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界定,有利于保障贸易的进行。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必须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让贸易双方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交易,例如,关于贸易的交易方式、责任分工等,都需要相关的法律进行规定和罗列。关于海峡两岸自贸区的相关法律的缺乏,制约着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

三、海峡两岸自贸区的可行性

1、共同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双双加入世贸组织,开始了双方在世界性贸易中的旅程。中国式关税总协定的缔约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了世贸组织,而台湾则是以“缔约方”的形式加入了世贸组织,即以“单独关税区”的名义入世[5]。随着双方共同加入WTO,使双方在经济贸易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促进海外贸易,有利于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双加入WTO,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WTO的相关规定,加入WTO的成员之间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关税同盟,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双方经济的发展 而共同努力。既然大陆和台湾双双入世,就要共同遵守WTO的组织规定,受WTO的相关约束力,在这一方面,两者存在相同之处。因此,有此共通之处,在经济贸易来往方面都能够做到负责与诚信,能够互相进行了解,有利于贸易合作的促成。同时对于贸易方面的程序和工作都相当的了解,对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创造了先决条件。

2、 双方投资额度增多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越来越频繁。经济的发展就是依靠一方与另一方之间的贸易往来而开始的,贸易的开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内容。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量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使得大陆和台湾同胞在投资额度上也在不断的上升,为双方更大贸易量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方投资贸易额度的不断增多是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去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海峡两岸关系篇(7)

0 引言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因此,如何在比较分析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海峡东岸的互动与合作,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两岸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已成为两岸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特征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经济发展特征为: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逐步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10277.58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18887.27亿元,年均增长13.3%,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经济社会进入加速成长阶段。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一大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2008年,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居全国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9位;万元GDP能耗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较为稳定。海峡西岸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14.4:46.8:38.8演进为2008年的10.9:51.2:37.9,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3.5个和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4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加快,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园区增长极作用显现,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四成,有力支撑经济增长。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需求拉动稳定增长。投资规模连上台阶,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对外贸易持续拓展。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每年上1000亿元台阶,2007年跨过6000亿元跃上7000亿元,2008年上8000亿元,达8787.06亿元,2004-2008年年均增长24.2%。海峡西岸经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4年的3888.3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7290.02亿元,年均增长16.4%。

1.4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4年来,福建省上下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人心凝聚,合力增强,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11175元提高到2008年的17961元,年均增长12.4%;福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4089元提高到2008年的6196元,年均增长10.7%,城乡人均收入均居全国第7位。

1.5 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践五年来,福建省共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低于4%的控制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年度任务;12条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23个城市中有22个环境空气达到二级标准,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均有所改善;城市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社会和谐有序,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比较分析

台湾土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居全球第二,自然资源不足。1949年以来,台湾从最初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大致经历了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年)和经济转型时期(1986年至今)四个时期。2001年,台湾经济在“信心危机”、产业环境恶化和产业结构缺陷的叠加作用下,陷入二战后以来的底谷,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衰退之大、涉及领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为二战后以来所罕见,经济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负增长(-2.2%)。2002-2007年,台湾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台湾地区生产总值仅增长0.1%,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比较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台湾,经济总量的差距明显缩小。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88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887亿元,台湾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25297亿元增加到2008年27214亿元。海峡西岸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相当于台湾GDP的35.1%上升至2008年的69.4%,提高34.3个百分点。2004-2008年,台湾GDP年均增速(4.2%)约为同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增速(13.3%)的三分之一。

2.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台湾以服务业为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由1978年的36.0:42.5:21.5逐步调整到2008年的10.7:50.0:39.3。二十世纪80年代,台湾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农业、工业比重逐步减少,产业外移趋势明显。到1995年台湾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60%,2001年突破70%。2008年,台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73.2%,工业占27.5%,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从产业结构差距来看,海峡两岸中小企业的比重均达到95%以上,但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海峡西岸经济区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0.9:51.2:37.9,第一产业仍比台湾高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1个百分点。

2.3 福建就业结构较均衡地分布到三次产业,台湾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从福建与台湾的就业结构看,劳动力不断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福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2003年的42.4:27.8:29.8演变为2007年的32.7:35.1:32.2,劳动力在各个产业的分布较为均衡;台湾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2003年的7.3:34.8:57.9演变为2007年的5.3:36.7:58.0,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约占95%。

2.4 资本形成总额是拉动福建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台湾经济主要是依靠最终消费来拉动。2007年台湾最终消费率比福建高出25.6个百分点。从福建和台湾的需求结构演变看,共同点是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均呈上升态势,分别从2003年的41.7%和18.4%上升至2007年的50.4%和21.1%,分别提高8.7个和2.7个百分点;不同点是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一降一升的趋势,福建净出口比重从2003年的5.1%下降至2007年的3.9%,台湾净出口比重从2003年的7.3%上升至2007年的7.6%。从进出口增速看,福建与台湾走势相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福建出口增速持续高于台湾,幅差大多保持在10个百分点左右。福建与台湾均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台湾外贸依存度高于福建。

2.5 闽台两地从业人员薪资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的态势。未考虑购买力平价因素,仅以汇率换算看,2008年,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年人均薪资(折合人民币为125350元)约为福建(22435元)的5.6倍,与2003年的8.4倍比,差距缩小1/3。分工业和服务业看,福建工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台湾的差距大于服务业从业人员与台湾的差距。2008年,台湾服务业从业人员年人均薪资(130037元)约为福建(28499元)的4.6倍,而工业从业人员年人均薪资(120248元)则约为福建(19077元)的6.3倍。

3 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的思考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台湾经济转型已经完成,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徘徊期;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两岸经济发展均处在战略的新起点上,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海峡西岸更应主动出击,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1 关注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构成的海峡经济区,对于促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海峡经济区,消除分割两岸的自然屏障和政治屏障的影响,大力发展两岸的经贸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挖掘相互的合作潜力,促进形成海峡两岸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

3.2 加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制定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加快两岸的经济发展。一是建立经贸协商合作机制。通过加强两岸经济协作,广泛开展资源、资金、技术、产业等多元化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民间经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两岸城市领导人的交流与协商,共同谋划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二是调整充实涉台经贸政策。要围绕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涉台政策措施,着力先行先试,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充实涉台政策,努力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优势和推进机制。

3.3 推进海峡两岸产业结构的互补和西岸产业结构升级。两岸产业结构互补必须建立在西岸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闽台农业合作。通过主动承接台湾向岛外转移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基地,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二是尝试台湾制造业的转移,建设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物流节点和一批现代物流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两岸旅游资源。

3.4 促进两岸金融合作交流。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减少因人民币和新台币不能直接兑换而造成的损失;发展对台离岸银行业务,便于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和投资结算;加大对台商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台商投资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更好的为台商服务。同时要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台湾保险业、证券业、期货业、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海峡西岸合资设点。

3.5 发展两岸直接“三通”。按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两岸直接“三通”的要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国际港口、国际机场、大型客货场站和口岸为枢纽,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骨架,以普通公路为网络,建成联通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内陆的现代公路网体系,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内接祖国大地,外联台湾宝岛,形成连接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而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大运力快捷铁路运输通道。

参考文献

海峡两岸关系篇(8)

第四届海峡论坛于6月16日至22日举行,主会场设在厦门,分会场设在福建省其他八个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论坛以“汇聚民意共谋福祉”为主议题,举办大会活动、界别交流、基层交流、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等5大版块29项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领导,国台办等国家有关部委和福建省领导出席了海峡论坛。

台湾方面有中国副主席洪秀柱、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重要人士,全台22个县市代表,32家主办单位代表,31个界别代表和涵盖北中南部的基层民众上万人出席了海峡论坛。

本届海峡论坛继续坚持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因应两岸关系继往开来的新形势,在前三届的基础上巩固、创新、提高,突出民间性,办成了“顺大势、利两岸、惠民生”的盛会、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著名品牌。

四大特点

第四届海峡论坛在活动设计方案安排上主要体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培育两岸民间交流特色品牌,不断扩大参与面。继续组织两岸青年、职工、妇女、科技专家等界别,以及影视、新闻出版、音乐、武术等行业举办论坛等交流活动。首次举办两岸乡镇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广泛邀请台湾基层农会、渔会、农田水利会、乡镇市民代表会、基层司法调解委员会、社区发展协会和乡镇公所的代表参加。

二是丰富祖地文化内涵,扩大两岸民俗交流。举办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郑成功文化等两岸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举办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会、开漳圣王文化节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进一步密切闽台同缘、根脉相连的渊源关系。

三是进一步拓展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先试。举办海峡物流论坛等区域和行业交流合作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区域间、业界间对流合作,邀请台湾部分县市举办推介会,促进两岸经贸互惠合作,共同发展。

四是打造两岸民众嘉年华,营造浓郁的节庆氛围。继续办好台湾特色庙会、名优特产展销、闽台民间民俗表演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海峡论坛真正成为两岸乡亲欢乐祥和的喜庆节日。

新的亮点

短短一周时间,万余两岸同胞一起逛庙会,祭“国姓爷”,“谈婚论嫁”,论道共同家园,商两岸乡镇交流合作……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友情、亲情,到处充满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海峡论坛的动人景象,映射出两岸民间交流渐入佳境的喜人局面,也激发两岸同胞“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壮志豪情,作为两岸基层民众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的“草根嘉年华”,海峡论坛连续4届成功举办,活动不断创新,内涵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完善,成效日益彰显,书写了两岸民间交流史上的华丽篇章。

与往届相比,本届论坛呈现新的亮点:

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岛内各大媒体聚焦的话题。第四届海峡论坛引起岛内各大媒体热切关注,并获得高度评价。台湾媒体纷纷表示,海峡论坛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平台。台湾《旺报》刊发了《海峡论坛构建两岸和平平台》文章。台湾《联合报》关注到海峡论坛开幕晚会上两岸明星联手演出,飘出了浓浓的“台味”。文章还引用国台办主任的话表示两岸目前良好的局面,是由两岸同胞共同创造出来的,成果也由两岸同胞来共同享受,大家都是海峡论坛的主人,都是两岸民间交流的主人,也都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人。

海峡两岸关系篇(9)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2-0007-04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andling Sports Affairs Across Taiwan Straits

CHEN Shaoj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Educatio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Fujian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normous historical recordings, research papers, official documents, related policies, related laws and some interviews among experts, scholars and ordinary peopl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handling sports affairs of across Taiwan Straits from the period of 1949 till now,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all the related activiti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studies the implications and explo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makes an overview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some key issues concerning the ideology of “one China” policy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the handling of the sports affairs across Taiwan Straits. As a result, the paper outlines its development, describes its ups and downs, and finally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cross Taiwan Straits; sports affairs; handling; stages; characteristics

2008年5月20日,随着台湾领导层的政党更替,现行管理机构根据台湾人民的意愿较大力度地调整了台湾方面的两岸政策,海峡两岸以经济为主导的各种交流合作出现了跨越式进展,体育也不例外。海峡两岸竞技体育的“奥运模式”[1]也正在新形势下发挥着新的作用。但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不是平坦的,两岸体育交流合作暨体育事务处理也是如此,即使双方建立在“九二共识”这一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其事务处理依然存在诸多影响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根本性问题。体育事务若处理不当,将不利于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持续发展。本文拟通过梳理自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合作事务处理的阶段性脉络,联系并剖析相关事例,探索过程规律,提示其前瞻发展。

1 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及其处理的发展阶段

为了梳理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轨迹脉络、前因后果,本文根据体育同时具备社会和自然属性的学科特点,对政治、经济的能动作用和“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即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与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2]等论断以及祖国大陆在上的一贯主张,对祖国和平统一发展的导向,祖国宝岛台湾源于民间的推动促使台湾管理层加快与大陆沟通力度的发展历程呈现的台湾政党轮替的施化,把自1949年以来两岸分离以后的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分为四个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纪元开始的1949年10月1日到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对台重大调整政策为第一自然发展阶段;1979年1月1日以后到台湾首次政党轮替的2000年5月20日为第二发展自然阶段;2000年5月20日到台湾二次政党轮替的2008年5月20日为第三发展自然阶段;2008年5月20日至今为第四自然发展阶段。

1.1 第一阶段:新中国代表主体确立,旧中国会盟自然消歇(1949.10.1-1979.1.1) 1949年退踞台湾至1978年期间,海峡两岸社会口岸相互封闭。对于该阶段,我们可视为,两岸没有直接的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体育交往及直接相关体育事务处理。但在这一时期,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国家代表权问题由于两岸的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状态,一直妨碍着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体坛上的正常发展。我们很难在这一特殊时期找到海峡两岸体育的交流合作的蛛丝马迹,相反,只能从国际体坛上找到海峡两岸体育对立、对峙的一些裂痕踪迹;其主流是敌对的、排斥的,斗争是激烈的、不可调和的、针锋相对的,谈

投稿日期:2009-10-20

基金项目: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TYO11)。

作者简介:陈少坚,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不上什么交流,更谈不上什么合作。海峡两岸围绕国家代表权和反对制造两个中国的问题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该阶段,新中国代表主体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全面取代旧政权的席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2 第二阶段:祖国大陆倡议见成效,台湾回应调整步伐慢(1979.1.1-2000.5.20)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3]中明确提出了:“统一中国,人人有责”,“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和“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的海峡两岸具体事务处理的基本思路,这种思路对于体育做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导,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台湾有关研究也认为:“因而,藉由体育遂行政治的目的,透过体育交流,达成和平统一的最终目的,未尝不是方法之一”[4]。该阶段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主要体现在祖国大陆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得到加强、规范台湾地区参预国际体育事务和创建海峡两岸体育往来事务机制,从而推进海峡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表现出如下特点:

1.2.1 借鉴“奥运模式”事务处理,开拓两岸体育境外发展空间 1989年4月6日,海峡两岸奥委会代表签署了海峡两岸自1949年分离以来的“海峡两岸第一个协议”[5],台湾地区境外的发展,两岸境外交流的瓶颈由此开始打通。台湾“行政院体委会”在2006年“两岸暨国际关系与体育”专题研究报告(“Sac-Res-095-001”)也认可“奥会模式”(台湾方面称“奥运模式”为“奥会模式”,下同)。使其“会藉及平等参加活动的权益地位更加稳固”[6]。台湾因此重新进入世界体坛来“参加未来奥运会以及其它国际奥会所承认之各项体育活动,并享有与其它国家奥会同等地位与权利。[7]”台湾学者也认为:这“为过去海峡两岸体育楚河汉界、径渭分明的零合游戏划下休止符,树立了两岸体育历史的分水岭,不可不谓重要”[8]。从此以后,“台湾因遵循此项模式并积极参加国际间运动赛事,以及与大陆的体育文化交流,藉以拓展国际间的知名度和提升台湾运动风气及实力”[9]。

1.2.2 适时推出举措,开设两岸体育交流事务法规管道 1987年祖国大陆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和台湾方面的相应法规的出台,特别1989年因体育交流而促其“海峡两岸第一个协议”的签定,使得经历了将近十年沉默的“奥运模式”在推动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合作中崭露头角。此后,台湾方面也逐渐加快步划,台湾在十年里,颁发和改进了有关海峡两岸交往的主要法规达十六项,它呈现如下特点:人员资格限制从“紧”至“松”;参访团体从开始只允许民间过渡到允许政府参与的个案处理;大陆运动选手赴台逗留时间从限制(限二至六个月)到同意引进在台居留并代表台湾参加境内外比赛;从不准参加大陆单独主办的活动到同意参加并配给一定经费;从偏向于竞技项目的交流,到项目的多元化和逐渐遍及体育学术交流;大幅放宽参加国际会议或活动的限制,下放审批权限等等。由于海峡两岸事务法规管道逐渐畅通,因此海峡两岸体育交流项目、人数总体在增加,规模总体在扩大,两岸的了解在加深。

1.2.3 以体育为媒介,开发海峡两岸社会交流平台 两岸的交往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台湾方面也认为:“奥运协议签定后其影响也扩及至非体育的相关领域,政府与民间团体,包括非体育组织在内,在参加国际活动与中国(指大陆,本文注)发生名称或旗帜问题争执时,各国际组织也援用两岸奥会会籍之方法来解决两岸之间的冲突,例如:“APEC、亚洲银行等”,“并广为国际社会所采用”[10]。大陆有关研究认为,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合作对两岸体育互补、构筑交流平台,并且对开启社会沟通渠道、构建两制雏形、产生政治互动、推动两岸经贸、构建两岸和谐文化起着显著作用[11]。

1.3 第三阶段:台政党轮替前景暗淡,而民间勇跃态势不可遏(2000.5.20-2008.5.20) 2000年5月20日,以“”为党纲的上台执政,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以蚕食渐进的方式在政治、经济、外交、文教、军事等诸多领域竭力推行“去中国化”的“渐进式”路线。台湾当局拒绝北京奥运圣火入台,给予两岸体育交流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因两岸在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个协议”共识基础上,商定“两岸奥会于1997年起,轮流由两岸作东,办理两岸奥会座谈会,建立沟通管道加速对话,讨论相关交流议题,寻求共识。”[12]原有机制的持续效应和两岸民间交往势不可逆,成了该阶段的最大特点――台湾社会的“民迫官”[13]效应。

“民迫官”现象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是该阶段海峡两岸体育交往的重要力量,是今后推动海峡两岸体育交往的台湾民间推手。台湾学者对台湾公众调研发现,“两岸交流的发展实以民意为依归,台湾的“民意”不仅主导政府当局的政策走向,同时攸关着台湾主要要政党及其领导者人的前途,更影响着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进程”[14]。台湾是因民意的推动才得以参加北京的亚运会,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实例。“台湾体坛个个争拔头筹,再入‘以民逼官’陷井,成促通主力”[15]。台湾是多元化社会,即使最高当权者妄图要挟台湾社会往“”方向拽,也难以逾越民间这一坚实的壕堑。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一直是两岸难于割舍,和平统一的坚实基础。从两岸的体育交往对台湾两岸政策的推动上看,无论台湾政坛有什么变化,今后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发展,台湾民间的力量、作用、绩效仍然是强大的动力所在。

1.4 第四阶段:台政党二次轮替兑现,两岸互动基础契入新机(2008.5.20-) 2008年5月20日,台湾执政党出现二次轮替,是台湾主流民意所使然。台湾新的领导团队对海峡两岸的交往给予顺应潮流的推动,热烈场景比比皆是,各类交流合作都有实质性的进展,也给双方,特别是台湾方面带来了诸多的实惠。但是,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入也带来了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总体形势大幅好转的同时,重大矛盾依然存在。在这里,如何防止利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来模糊“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借机制造“两个中国”的现象,是海峡两岸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必须面临的新问题。迄今,海峡两岸交往有了快速发展,已解决了先前难以解决或看似不可能解决的众多两岸的事务问题,采取了有的常态处理,有的协商解决,有的相互调整,有的搁置观望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海峡两岸业已进行的体育的交流合作,无疑将继续起着先行先试作用。

2 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基本特征

所谓特征,即: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16]。基本特征指的是根本的、主要的、通常的、普遍的或总体上的特色点。我们可以依据以上对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四个发展阶段的剖析,两岸体育事务处理的发生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双方的愿景,不难发现,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及其处理一直伴随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既是制约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瓶颈,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为两岸体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推手。台湾政坛的更叠变化随时可以改变台海的时局,对两岸的体育事务处理的政策走向可松、可紧,甚至可逆。但不管时局变幻如何,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并没有被淡化,特别是占台湾人口73%的福建藉后裔,有着血缘亲、地缘近、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等独特优势。在两岸口岸开禁以来,两岸同胞的交流彰显着急切之情,热诚之心,无论团体或个人,争拔头筹场景枚不胜举,一呼百应热络现象比比皆几,为海峡两岸社会不再可逆的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这些迹象,我们可以从理性的探索与实务的视角上,进一步揭示海峡两岸体育事务处理发展过程凸显了政治干预性强;时局波动性大;同源包容性深;连锁互动性高;持续拓展性广等五大基本特征。

2.1 政治干预性强 政治干预是指政府直接的干预行为。指政治管理主体对某类社会活动进行压制和干涉,使其按政府的主观意愿进行,如禁令、通令、封闭、开启、接管、征用等等。海峡两岸的政治态势直接涉及归属与领土完整的一系列敏感问题,由此左右着海峡两岸的体育事务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对于海峡两岸的体育交流合作的任何一方的发起、筹划、主办、实施及全过程,只要在“九二共识” 的框架内,只要有利于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只要没有“分裂”和“”的倾向,都会给予支持与推动;反之,将动用政治干预来维护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有目共睹的。迄今为止,海峡两岸社会分离分治现状是众所周知的,由此染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海峡两岸的体育事务,在台湾将因持有不同政治主张的政党或团体的议论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同时在台湾的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结果。

2.2 时局波动性大 这里所说的时局波动性大是指对台湾的政治局势而言。近几年,台湾党派恶斗、政体纷争、社会动乱不堪,都因台湾领导层与台湾民众的矛盾冲突或主政的台湾当局经常故意制造事端所至;它甚至故意踩及祖国大陆所不能容忍的“”倾向的“红线”而引起海峡两岸的局势骤变,而祖国大陆的时局是稳定的、一贯的,对台政策、措施也是稳步地发展。显然,时局的波动性大小与否是取决于台湾社会的时局变化,主要看台湾当局对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发展是否有诚意。台湾政坛这种不稳定状态,常常表现为:当局领导人经常通过一种言论、一个声明、一次会议、一份文件、一起事务、一阵过境,或其它活动,故意无风起浪,直到掀起轩然大波,破坏两岸已取得的共识,践踏两岸人民感情。台湾时局的这种不稳定状对海峡两岸体育事务的影响总是极大负面的。另一方面,台湾执政党的轮替,后任与前任比较,对台湾整个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所采取措施的导向都会有很大反差。

2.3 同源包容性深 诚如古人所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祖国大陆,特别是处于海峡西岸前列的福建省,天然的地缘,加之于历史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史缘、血缘、文缘、语缘、神缘、俗缘和商缘,紧紧地将福建与台湾――堪称东海之滨的璀璨宝岛联系在一起。从历史到现实,福建与台湾的交往,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唇齿相依的写照,是两岸同胞培育、发展共同利益的明证。在台湾,多数居民是闽南人的后代,近73%的民众讲闽南话,沿袭着闽南习俗。闽南文化随着台湾同胞世代繁衍,在台湾绵延不断。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7年底两岸口岸双向开启后,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从此,八缘之亲成就了台湾同胞将福建作为主要的进出口岸之一,西进祖国大陆其它地方,探亲、谒祖、旅游、交流、考察和投资。 闽台共同的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维系台湾与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闽南文化是“闽台一家”的铁证,更是两岸同胞争取和平统一、共谋复兴大业的基础。闽台体育文化作为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同根同源性的直接承继关系,这一关系奠定了海峡两岸良好的互动基础,回顾海峡两岸自1979年以来的体育交流路程,都是在这一互动基础上双方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同源包容性深成为海峡两岸体育事务的一个显著特征。

2.4 连锁互动性高 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永远是两岸连锁互动的基础。祖国大陆自1979年倡导将两岸“三通”、“四流”、“国共会谈”作为和平统一的前导以来,得到了台湾境内外“以商攻政”、“以经促统”有识之士的积极响应,促使台湾在1987年11月开放探亲,与解严、解除报禁与为回应,“形成沛然难阻的‘大陆热’”[17]。在海峡两岸接壤的海域,连锁互动业已颇具常态化,例如:每年同一天举办的厦门马拉松与金门马拉松赛事;每年的“厦门――金门迎新春盼统一冬泳活动”与“金门抢滩料罗湾长泳活动”;2009年开启的“厦金横渡”“闽台帆船横渡”活动;每年中秋节和元宵节厦门与金门隔海同时定点的燃放焰火活动等等。海峡两岸频繁的交流似滚雪球,规模、层次、效益得到迅速扩充,让人感受到双方配合密切,一呼百应。海峡两岸的互动呈现连锁状,往往是在某一点的突破牵动了整个政策面。

海峡两岸关系篇(10)

一、深刻论证研究区域经济整合的态势,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架构。

作者从地缘政治的走向研究出发,认为随着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将实现从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的趋势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将处于亚太地缘经济格局中的中心地位,台湾是中国地缘战略的制高点,并详细分析了全球区域经济整合浪潮和亚洲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形式、机制和发展模式等观点,并实证分析了亚洲和中国区域内部经济整合的特点与动向。这些理论内容分析透彻,内涵深刻,又前瞻性地探讨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大大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内涵。

二、全面比较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拓展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关系提供了新依据。

自2004年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来,福建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为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海峡西岸经济区由此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又一重要的增长极。作者在书中围绕经济整合是经济区形成的标志这一基本分析前提出发,从发展战略定位、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发展、创新能力等多角度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东部其他区域的竞争合作关系,并实证比较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实力,为准确理解和全面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翔实的分析依据。

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在两岸直接“三通”的基础上,总体上正在实现正常化与一体化发展。福建作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先行先试的重要区域,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作者认真总结了福建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作为空间,并在ECFA框架下提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整合的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内容翔实丰富、视野开阔、逻辑合理,符合当前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实际。

海峡两岸关系篇(11)

本届论坛围绕“聚焦基层、共享成果”的主议题,规划了5大板块、13大项活动;内容更加贴近“草根”需求,包括百个家庭联谊、亲子阅读交流、烹饪大赛、体育竞技、影视展映展播等基层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其中,台湾特色庙会、台湾县市推介、两岸乡镇对接等活动是本届论坛适应台湾基层民众需求的特别安排。

作为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泛、涉及范围最广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获得两岸基层民众的广泛认同。论坛期间两岸还有100余个乡镇进行产业合作对接,在两岸海洋、邮政、金融、科技、商会等界别间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在两岸交流合作发展中凸显福建的先行先试作用。

11日晚,论坛在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三届海峡论坛开幕。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致欢迎辞,中国副主席曾永权也在开幕式上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顾秀莲、孙春兰、陈云林、宋秀岩,以及亲民党荣誉副主席钟荣吉、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新党全委会顾问陈癸淼、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两岸各界人士共80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其湾乡亲6000多人。福建省代省长苏树林主持开幕式。

12日上午,论坛大会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行。贾庆林出席并致辞。

受总书记委托,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第三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贾庆林说,三年来,论坛聚焦“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主题,坚持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特色,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参加本届论坛的台湾民众超过1万人,近90%来自基层,还出现了台湾庙会等新形式。

贾庆林表示,海峡论坛的动力在于基层民众,两岸关系发展的活力在于基层交流。基层交流源于不能割舍的亲情、乡情和友情,有着天然、朴素的内在动力;根植于既有的千丝万缕联系,遍及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牵动社情民意,惠及千家万户。20多年来,不管台湾海峡是晴是雨,两岸民众都积极开展交流合作,致力于实现直接“三通”,反对“”势力倒行逆施,终于迎来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春天。特别是最近三年,两岸民众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交流,基层交流更是深入社区、乡村,遍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两岸基层民众的直接来往与交流合作,拉近了彼此距离,增加了相互了解和理解,减少了隔阂和误解,增强了亲近感和认同感,扩大了共同利益,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有利于为两岸进一步化解分歧营造良好的民意氛围。

贾庆林指出,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两岸基层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政治家的共识与推动,更要靠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要靠工商企业、社会团体的交往,更要靠普通百姓的互动;要靠人流、物流、资金、信息的畅通,更要靠基层民众心灵的沟通。我们始终坚持制定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措施面向台湾基层民众,千方百计为两岸基层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便利、搭建更多的平台,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正当权益提供切实的保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基层民众。今后,我们将继续依靠基层、服务基层、造福基层。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政策时,更多倾听基层民众的声音,了解基层民众的需求。

贾庆林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岸同胞的历史责任。和平发展的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同心同德、一道打拼;和平发展的成果,要让为之作出努力的两岸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共同享有、共同维护。贾庆林为此提出五点希望:

第一,切实打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只有保持两岸关系的稳定,巩固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排除对两岸关系的各种干扰因素,才能使两岸关系保持正确方向,才能让和平发展的成果不至得而复失。

第二,不断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当前,要切实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后续协议的商谈,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文化教育交流,让基层民众更多受益。

第三,努力推进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将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两岸双方都需要采取更多亲民、便民、利民的措施。两会商谈也应该继续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更多地考虑保障就业和增加收入等民众的切身利益。

第四,着力促进两岸基层的对接与互助。两岸基层应加强交流、扩大合作,让更多的民众直接受益。两岸基层组织和社团应创新合作方式,多出主意,多结对子,多办实事。两岸各类民间团体和中小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特长,在促进两岸贸易投资以及旅游观光等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第五,积极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包括海西海东的海峡两岸都是两岸同胞的创业天地。以福建为中心的海西地区与台湾有着地缘、人缘、文缘等密切联系,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面临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希望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道,投身包括平潭岛在内的海西建设,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曾永权在发言中代表对第三届海峡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说,本届论坛充分体现了多元、草根的特色,贴近民生议题,契合两岸需要。顺应民心是两岸关系稳定的根基,增进民利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两岸关系正迈向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代,大家要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成果,不应该也不可以再走回头路。当前,要尽速完成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搭建更多两岸民间交流平台,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加强海西与台湾各地的经贸合作。两岸要继续走和平繁荣的大道,让双方经济互惠双赢、人民安居乐业,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在和平、繁荣、幸福中成长。

第三届海峡论坛由两岸60多个相关机构及社团共同主办。参加论坛的台湾同胞既有代表性又具广泛性,其中大多数来自基层、来自中南部。论坛广邀台湾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台湾工会、青少年、妇女、红十字、民间信仰、商会、佛教等界别都有代表人士参加。台湾各界参会总人数超过

1万人,比上届有所增加。

贾庆林会见出席第三届海峡论坛两岸各界人士

6月11日下午,贾庆林在厦门会见了出席第三届海峡论坛的两岸各界人士。

受总书记委托,贾庆林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向出席第三届海峡论坛的各界朋友特别是来自海峡对岸的乡亲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

贾庆林指出,过去三年两岸关系取得可喜进展,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表明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正确和可行的。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面临很多机遇,我们主张加强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政策蓝图的连接,同时落实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更好地实现两岸经济互惠互利,让台湾千家万户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贾庆林强调,未来一段时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能否在此期间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积极把握机遇,有效排除干扰,妥善处理问题,是摆在两岸同胞面前非常现实和重大的任务。我们主张两岸同胞自觉行动起来,共同呼吁四个“一定要”:

一定要前进。两岸关系正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必须保持下去。一定要稳定。两岸关系的稳定,关键在于进一步巩固反对“”、坚持“九二共识”这一共同的政治基础。一定要团结。两岸双方应多尽融洽感情的心力,不做影响团结的事情。一定要共赢。两岸各界更应发扬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尊重对方实际情况,照顾彼此合理关切,不仅自己过得好,也想着让对方过得好,大家都获益、都开心、都幸福。

(综合6月12―15日《人民日报》和6月12日“中国政府网”)

链接

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举行

12日,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这次海峡妇女论坛以“两岸姐妹携手、共促和谐发展”为主题,围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顺利实施的形势要求,突出了两岸同胞的深情厚谊,凸显了妇女群体的鲜明特色。

本次论坛首次组织闽台两地300个家庭结对联谊,表达两岸家庭期盼大团圆的心声。论坛同时举办了“两岸女企业家发展分论坛”和“两岸妇女与信息技术分论坛”。

第三届海峡论坛・两岸邮政发展圆桌会议举行

12日,作为第三届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以“深化合作、促进发展、共创双赢”为主题的两岸邮政发展圆桌会议在厦门举行。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渝次表示,国家邮政局将积极支持两岸邮政企业不断加强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拓展业务合作的领域和层次,深入探讨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使两岸邮政业务更具市场竞争力。

第三届海峡论坛・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举行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