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揠苗助长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8 01:46:00

揠苗助长教案

揠苗助长教案篇(1)

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寓言大多内容奇特,主人公往往非常“奇葩”,思维方式和行为结果怪诞离奇,让人读了忍俊不禁。或许是因为有趣,我们一些教师把寓言当作笑话来教,着力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有趣之处,并展开交流。学生也把寓言当笑话来学,一味探寻其中的让人发笑之处,不及其他。如,教学《揠苗助长》,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农夫做事可笑之处,并表演出来。于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因为缺少深入的思考,学生的体验是肤浅的,所得是非常有限的,更谈不上思想的启迪。

二是把寓言当成扩写材料。大多数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平实。一些教师不去思考寓言为何有这样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认识感知它的魅力,反而把寓言当成扩写材料,让学生去找扩写点,在课上进行补写、续写、扩写练习。能在教材中找到“不足之处”,学生也比较兴奋,于是,阅读课变成了写作课。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之下,学生交流写作内容时也很兴奋,甚至激动——感到自己超越了作者,超越了教材。如教学《揠苗助长》时,有的教师就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扩写点,并进行扩写练习。于是,学生着力刻画农夫守望庄稼时的焦急,揠苗时的细心、认真、辛苦,回家后的喜形于色。听学生读着内容具体、语言生动的作文,教师表现出的是满意与满足,却不去引导学生反思:作者为何不这样写。

为何会出现以上现象呢?是我们教师对寓言缺乏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没有能从文本特点出发设计教案、实施教学。教学寓言时,以下两点是必须认识到:

一、貌似荒诞的寓言来源于现实生活

不少寓言故事中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结果十分怪诞,叙述的事情十分离奇,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其实不然,这些被讽刺的人与事正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如《刻舟求剑》中的楚人,不懂事物的发展变化,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让人啼笑皆非。生活中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的教条主义者难道少吗?不少人甚至成为社会变革的巨大阻力。很多寓言出自古人的作品,这说明一些貌似荒诞的人和事从古到今一直存在于生活之中。这些寓言的作者们不但敏锐地察觉到了,而且“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短小的故事揭示出来,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掩卷深思,得到警示。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帮学生建立寓言故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我们自己一不小心也可能会成为故事中的人,或做故事中的事。只有这样,寓言教学的人文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也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

二、内容的呈现形式与表达目的相适应

为什么大多数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平实呢?这其实是由其表达的目的决定的。作者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道理,而不在于铺陈故事情节。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故事内容,明白其中寓意,是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正是这种短、平、快的特点,让寓言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这对于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些教师一味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内容具体、语言生动。结果,不少孩子的作文语言堆砌,情感虚假,不知所云。其实,小学生学作文,首先应该学习怎么根据自己的目的,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让人读得通,看得懂,然后再去追求具体、生动。学生如果确实具备了较好的语言基本功,教师就要指导他们选择与写作目的相匹配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寓言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合适的练习,引导他们感悟或学习寓言表达上的特点,不能让学生误以为篇幅短小、语言平实是寓言的缺点。

基于以上思考,我以《揠苗助长》为例,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检查自学,初解课题

1.揭题,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⑵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出示生词:

宋国农夫 十分焦急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纳闷 枯死

指名读,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

请4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出示:宋国有个 ,因为想让 ,就把 ,结果 。

4.这个故事的内容,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

。揠苗助长的——揠,意思是 。所以,揠苗助长也就是—— 。

二、入情入境,感知文本

(一)农夫的“急”

1.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农夫。(板书:急)从哪一小节最能看出农夫是个急性子?(出示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读第一节,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词语特别能看出农夫的急?在下面画上横线。

3.交流:为什么画这些词?(抓住“天天” “巴望”“总觉得”“一点儿也没有长”“十分焦急”,引导学生体会农夫的焦急)

4.指导表情朗读。

5.从第二小节感受农夫的急。

6.回顾学法,引导学生用先找关键词语,再读好词语,然后读好句子的方法继续学习第二节。

7.交流。抓住 “筋疲力尽”想象农夫累成什么样儿,引导学生换用四字词语来说一说,想一想为什么会累成这样。

8.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手中的一棵小禾苗,你这会儿想对农夫说什么呢?

9.小结。大家比农夫更懂得植物生长的规律。

(二)农夫的“傻”

1.要求学生思考第三、第四小节该怎么读,同桌讨论,练习。

2.交流。

(1)理解“兴致勃勃”。要是农夫想要告诉儿子:“经过一天的劳动,每一棵禾苗都长高了。”这句话该怎样读?要是他想要告诉儿子:“一天的时间禾苗长高了很多。”又该怎样读?读出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2)明白农夫的错误行为。过渡:不管农夫是怎样说的,我们都感觉到,农夫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却是喜悦的。可是,他的儿子却很——(纳闷)为什么?看来,他的儿子也知道植物的生长规律是不可违背的。齐读最后一节。

3.体会农夫的“傻”,思考农夫拔禾苗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板书:枯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用一个字来评价农夫。(板书:傻)

4.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感受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三、联系实际,明白寓意

1.让学生编故事讲一讲。

出示一幅果农使用膨大剂导致西瓜爆裂的漫画。

有个 ,整天想着要让 ,心里 。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 ,给 。回到家里,他 。

过了一段时间,他到田里一看,发现 。

小结强调:用了很多膨大剂。瓜农和农夫一样,是个急性子的人,他们都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做了傻事,看来这种现象可真不少!

2.引导学生思考。

读了寓言故事,还有老师与大家分享的这幅漫画,结合我们生活中许多急于求成的事例,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结,升华感悟。

看来,禾苗有禾苗的生长规律,西瓜有西瓜的生长规律,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

四、复述故事,作业巩固

揠苗助长教案篇(2)

三十年代初,在共产党的力量还不太强大的情况下,党中央制定了在一省和数省建立红色政权的方针,急躁地企图占领中心城市,“毕其功于一役”。结果自然是失败,共产党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力量几乎消耗殆尽。

新中国建立后,有一次“”,堪称是欲速不达的典范。超英赶美,实现共产主义,到处放卫星,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吃大食堂。结果呢,是连续三年的饥荒灾害,饿死的人达到数千万人,新生的共和国元气大伤。

最近一个例子可以说北京7.21的那场大雨,一个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一个世界级的大都会,一场雨过后,竟然有77条人命在水中成为了孤魂野鬼,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为什么?看着这座城市以飞快的速度跑步前进,号称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日新月异是表面现象,面子光鲜,内瓤却惨不忍睹,下水道因为没有人看得见,于是就有不少的设计和施工问题,酿成大祸。

也是快之祸。

但是,就像马路上开车,明明知道危险,还是有人爱飙车,喜欢风驰电掣的感觉。

今天的社会像一条马路,上面疾驶着各式各样的车,在许多车身上,分明写着“急躁”两个字。

现在很多精英人士每每说起的改革,有悲观存在,也有盲目乐观存在,两者常常针尖对麦芒,但是在急躁和追求快速上,则有共同点。

急也正常。中国现阶段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非常多。常常描述的是,改革走进了死胡同,经济到了拐点。死胡同加上拐点,答案是什么?很多人,包括很多学问家和大领导,其实心里明白,只是找不到最佳方案。

于是,就会急,就会想尽快地、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欲速不达和揠苗助长这八个字,常常在此时就会被忘掉,急躁发展为激进。上海学者萧功秦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为《超越左右激进主义》。在这本书中,萧教授这样归纳了自己的观点:

“自从中国进入改革时代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激进主义思潮,一种是要回到时代的左翼激进主义,另一种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右翼激进主义。

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化解社会矛盾,而是固步自封,一旦改革进入锁定状态,矛盾将进一步激化,长此以往,中国有可能在左与右的激进主义——民粹主义夹攻和冲击下,陷入严重的危机和陷阱。”

揠苗助长教案篇(3)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型,是课改以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因此本文选取了从教师的角度加以论述,旨在为教师给出一个宏观的设计,至于在这个设计下面的具体操作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生成。

一、优化一个“环境”,焕发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而任何经历或者活动都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都必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这种环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以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确定活动专题时,我们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各种外部诱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诱发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优化学生心理的学习环境,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积极、主动、自主、持久的学习动力系统并将其维持到学习全过程。例如学校的艺术节是学生感兴趣、参与热情很高的盛会。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讨论确定以《语文与艺术》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又如,根据学生的饮食爱好可以确定以《薯条》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潮州工夫茶》则是在潮州浓厚的文化底蕴中筛选出来的一个学生既熟悉而又充满地方人文精神的学习主题。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探索就有了欲望,这种学习欲望就像催化剂,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关注两个“尊重”,激扬自主学习的活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向学生自主地探究式地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以学定教”,才能顺应学生的天性,激扬学生自主实践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年龄阶段不同,他们的认识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智力和能力等就不同,他们的情意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也不同。因而,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调控以及评价等都要遵循学生年龄特征的发展规律。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例如: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利用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先讨论确定活动专题,专题确定后,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分组活动。有的小组可先收集地方旅游资源,再开展调查活动,最后撰写研究小报告;有的小组可采访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探究地方文化特色,撰写地方文化专题小报告;有的小组可到景点观察、研究导游的组织与说话技巧,学当小导游,并抒写当导游的心得体会……只有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才能主动策划,积极参与,在活动过程中,有一种内驱力,使学生能迎难而上,自主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探究过程。

三、整合三个“互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知与生活经验互动

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合点”,打通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能化难为易,有效地促进语文知识与其他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例如,学完《揠苗助长》之后,有的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说:“妈妈为了我长得快些,买了很多营养品给我吃,我越吃越胖,胖得都快跑不动了。”生活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许多学生对这一问题有同感,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组织学生以《亲爱的妈妈,您揠苗助长了吗?》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这样,把课内的知识延伸至课外,学生在活动中既对“揠苗助长”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撰写了研究小报告,又能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呼吁爱子心切的妈妈:“……您很爱我们,但请别揠苗助长了!”

2、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

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活动中,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能过分“自主”,放任自流。例如,在确定活动方案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出谋献策,设计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案;然后,小组讨论,整合方案,通过取长补短设计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小组活动方案;最后,老师参与评议,对个别存在不合理成分的方案,教师要提出修改意见,对设计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商议,共同商议出多个活动方案,供学生选择。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力的不同,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分工,对方法不当的要及时给予指导。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经历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产生新矛盾――再解决矛盾的过程;拉近了学困生与同学、老师的距离。学生碰到疑难问题,能及时得到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就像奏响了一曲交响曲,自主思维与合作的能力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揠苗助长教案篇(4)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不顾规律,最终会得不偿失。学校也好,家长也罢,对学生进行不合年龄和身心特点的过度教育,必然造成教育的失衡,最终影响孩子的成长。下面笔者对"揠苗助长"似的教育作一点剖析。

1.过分的关心

在中国的家庭,常常可见这样的现象,比如小孩子被凳子绊倒了,倒在地上大哭。妈妈就会急忙走过去抱起孩子,然后一边拍打着凳子,一边安慰孩子说:"宝贝不哭,就是这个凳子坏,妈妈打它。"这就是我们的家长!这样的教育让孩子觉得,自己出了问题是周围人、事的问题,与自己无关。而不少发达国家的教育就不是这样。曾看到一个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批评类似上面事情的母亲:"这跟凳子没关系啊!是他自己不小心绊倒了凳子,结果是他自己造成的,并非凳子的错。你应该让他知道,如果是他自己做错了什么,责任应该由他自己负。这样,在他长大后就会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碰撞时,他该负些什么责任。"想必这个例子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吧。

现在的孩子,条件越来越好,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绕着他们转,吃穿用度都由着他们。作为长辈,为了下一代的"安全",上学送,下学接,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即使明知孩子自己能做,长辈也要越俎代庖,生怕有什么闪失,如此等等。这种过分的关心,让孩子不能培养起生活能力,连自理能力都没有,不是常看到有考上大学却因不能自理而辍学的学生的报道吗?更严重的是使孩子很少有机会体验挫折与失败,极易形成自私、自负、自傲的品质,与他人相处,总是先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存在。

这种过分关心的"揠苗助长"似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失却了自我,丧失了能力!值得警惕。

2.过重的压力

好多社会人士都感叹,现在的孩子书包越背越重,作业越做越多!很多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很晚,同时,月考要排名,期中、期末更要分出三六九等……为人父为人母的,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别人,节假日拼命地送孩子上什么英语班、钢琴班、书法班、美术班等等,叫做什么"适应未来的需要"。与其说父母这种教育只是发自初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不如说其实只不过是"拔苗助长"式违背规律办事的教育方式。

繁重的课业负担,高考的压力,使得不少学生感到生活无味,甚至造成一些学生心灵扭曲。时不时看到的学生自杀案、杀母案、杀同学案,早已为社会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多半是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差,或者学校、老师、家长的压力。

当然,不是说一个人不需要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调整心理,激发活力。本来,班级、学校的排名排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给学生这种"压力",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情况,让成绩落后者"知耻近乎勇"。但是多数情况是事与愿违,多数落后者不是"知耻近乎勇",而是感到"压力山大"。所以教育主管部门不准排名是有道理的。

3.过高的期望

的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不少老师、家长把学生的成功与自己的荣辱联系在一起。孩子没考好,家长参加家长会感到"无地自容";学生没考上重点,老师感到很挫伤……

揠苗助长教案篇(5)

一、品析中求完善,“理答”以至层进

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就应做出有层次的“理答”。对优等生,要求他们的答案应接近完美,以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对中等生,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让他们及时改进;对后进生,降低要求,抓住闪光点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揠苗助长》时,就非常巧妙地进行了分层“理答”。

师: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生1:禾苗种下去之后就不能拔起来,不然根须会断,禾苗会死。

师:非常好。植物需要根须输送养料,根须断了,植物就生长不了。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2:做事情不能太着急,得等。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也非常不错。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得顺其自然,有时候,太着急了反而坏事。

生3:我认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是,做事情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我们身边有“揠苗助长”这样的人和事吗?

生4:有。我妈妈看我作文写得好,天天逼我写作文,她巴不得我现在就成为大作家呢!

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回答都给予了适当的“理答”,有鼓励,有肯定,更有进一步的要求。

二、探问中求真知,“理答”以至深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因为学生自身经验的欠缺和认知的肤浅,而无法一步到位地答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先抓住学生答案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然后再进行追问,将问题或变换角度,或化难为易,或化大为小,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到问题的关键中来。

这是一位教师在上五年级《师恩难忘》课文时的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中有句话:“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生1:因为作者小的时候是不认识字的,后来是田老师教会了他认字,所以他要感谢田老师。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对的。正因为田老师教会了他认字,所以作者要感谢他。

(可是,学生的这个回答毕竟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于是,教师再问)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说田老师在作者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后半句话,又应该怎么理解?(学生沉默)

师:田老师真的可以把一粒种子播到作者的心里去吗?

生2:当然不能。

师:是的,绝对不能。那么,课文中所说的“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课文前面到底有没有内容涉及文学方面的?

生3:(很兴奋的样子)老师,我知道了,那是因为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他上课的时候编的故事很好听,作者常常听得入迷。所以,作者长大之后会写文章,并且喜欢写文章,都是因为田老师的影响。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这说明你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你真聪明!

面对学生的肤浅回答,教师先是找到答案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然后再利用探问的形式一步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问题的关键中来。可以说,这位教师的课堂“理答”是非常成功的。

三、引领中促表达,“理答”以成实学

教师的“理答”语言,在课堂的对话教学中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能够抓住切入点进行肯定和赞美,就一定能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好语文。

我在《蒲公英》一课的教学中,是这样为学生示范的。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句古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可是,课文中的蒲公英的所有种子都按照太阳公公的嘱咐去做了吗?

生1:没有。有两颗种子不听话。一颗种子落到沙漠去了,另外一颗种子落到湖泊里去了。

师:你见过沙漠、湖泊吗?沙漠“金光闪闪”,为什么小种子却不能去?为什么湖泊“银花朵朵”,小种子还是不能去?而泥土是“黑黝黝”的,为什么小种子反而应该去呢?

生2:因为沙漠没有水,小种子去了之后会干死,湖泊里水太多,小种子去了之后会被淹死,而黑黝黝的泥土比较肥沃,能让小种子生根发牙,茁壮成长。

师:这个回答真好。是的。太阳公公的话多重要啊!跟上学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亲切嘱咐似的。

揠苗助长教案篇(6)

如我在教《蚕和蜘蛛》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有一天,蚕、蜘蛛、孔雀和许多姐妹们聚在一起,她们共同决定要举行一次比赛,比赛的内容是看看谁是纺织能手。参加比赛的是蚕和蜘蛛,孔雀和其他姐妹担任裁判。比赛开始了,场上气氛十分热烈,蚕和蜘蛛互不相让,各显本领。究竟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让我们一起阅读《蚕和蜘蛛》一课,答案就在课文里面。

二、析题导入法

我在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一课时,作了如下的导入:我在黑板上一边板书课题,一边向学生作解释:“揠”就是拔的意思,“助”就是帮助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用拔苗的办法帮助禾苗长高的意思。那个庄稼人为什么要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生长?结果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故事。

这样的导入,既讲解了题目中的主要字词,又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析题中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章的积极性,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的重要知识,对学生读文章、写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使用这种导语,培养了学生从文章标题就能探究文章的写作内容的能力,为解读课题和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架起了一座桥梁,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渲染导入法

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作了如下一段导入语: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江河呜咽,群山低首,亿万人民悲痛欲绝。1月11日,总理的遗体将要送往八宝山火化,首都百万群众闻讯,自发地从四面八方云集在北京长安街两旁,在泪水和哀痛中向总理的灵车告别。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当时那撕心裂肺的送别情景的……

这段导语,把整个课堂气氛渲染得深沉哀痛,不但为学生学习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而且为学生感情的发展与升华做了极好的铺垫。这样的导语就是渲染式导入语。使用这种导语,在开课时,教师要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某种感人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或高兴激动、或伤心悲痛等情绪。这种导语的特点就在于渲染气氛,或以情动人,或以景引人,激发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种导语不仅是教学相关课文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审美观培养的需要。

四、温故导入法

温故知新,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复习、回忆、对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文、新知识上来,从而收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狼和小羊》一课,请回忆一下,那只可怜的小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学生不难回答:被狼吃掉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只老山羊和一只狼相遇的故事,那么这只老山羊会不会被狼吃掉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会摇尾巴的狼》。这样的导入语,通过已学课文的知识铺垫,使学生较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五、设疑导入法

在教学《“你们想错了”》一文时,我作了这样的导入:首先板书课题,接着问学生: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的题目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吗?(生答:有引号。)你们知道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吗?(生答:是引用别人说的话。)那么,这是谁说的话,又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呢?要弄清这些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

这样的导语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设疑式导语,步步设疑,诱发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事实上,这种导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课文中截取一些故事情节来设疑;也可以叙述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来设疑;还可以结合其他导入法同时运用。如上例就结合了析题法。

六、多媒体导入法

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学生们一边观看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边听解说员的解说,深深地陶醉在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产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浓郁的学习热情。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由于其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特别易于收到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激情的教学效果。

揠苗助长教案篇(7)

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可见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写得好不好。翻开农村学生的作文本,文章的文句不通,文理不顺,词语单调,“土话”多是最突出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当前广大农村学生说话训练远远不够,说话能力必须加强。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环境。因此,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普遍比农村学生高,这与他们都能使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无关系。

普通话的推广在农村小学一直实施不好,大多数的学生不论在家中或是在学校里都使用家乡话,笔者是个农村小学教师,因此深有感触。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对学生的阻碍;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的努力不够,甚至是不以为然。推普工作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下工夫排除推普工作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际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义务教育教材的说话训练,中高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作了系统安排。当然,说话训练仅靠基础训练中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充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说得好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挥。课堂提问切忌太深或太浅。太深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大,学生绞尽脑汁,不得其解。而太浅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面对“是不是”“对不对”式的满堂问,学生想都不用想,习惯性的答案脱口而出,难有展现才能的空间。课堂提问应精心设计,才能发挥作用。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对于概括性较强的题目,学生的思维难于一步到位。教师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由分到总,寻找答案。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课中,要让学生说说该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手中拿着一个球,左右两边颜色各不相同,通过提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两边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发学生讨论得出了“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结论,然后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课文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生活当中,有什么相同的情况?”学生的思路打通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2.改变角色,置身情境

如果学生把回答问题当成一种任务、一项测试,那么,紧张感必定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反之,如果把回答问题当做一次展示知识或个性的机会,则会兴趣盎然,积极发言。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中,教师有意说出“农夫想出了揠苗助长的办法,禾苗一天之内就长高了一大截,这样子,过不了几天就能得到丰收,农夫真是个聪明的人!”班级顿时哄堂大笑,学生纷纷表示反对,说出理由,讲明道理,并联系到生活之中。

三、掌握说话的恰当时机,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1.课前预习检查,有备而说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必局限于字词,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

2.课后总结,有感而发

课后总结的任务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这样不利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失去一个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设计“口述课文内容”“学了这篇幅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感想?”等说话题目,鼓励学生大胆说,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感受激奋情境,一吐为快

揠苗助长教案篇(8)

教学活动的精彩与否在于双边的活跃程度,而教学活动的双边是极具积极思维的生命个体,教学过程应该是最具活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堂生动活泼具有魅力的好课,犹如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设计这样的课,需要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

(案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是《揠苗助长》。看到这篇课文,笔者很困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懂得了多少,会明白这则寓言的深刻含义吗?怎样才能让他们轻松明白其中的道理呢?突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先不讲课文,先带着学生到校外走一走,实际做一做,让学生自己感悟课文——随即我把38名学生分成五组,然后带到校园后面的空地上,那里长满了杂草,是我教学课文最理想的地方。活动开始了:我让每组同学自行选一小块地方(要求有草),首先观察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长势、高矮、枝叶等)。随后,我拍拍手示意大家注意:同学们,你们现在想一种办法,能让你眼前的植物马上长高一截(强调是马上),什么方法都可以。“要长高多少为准?”,“比原来高就算完成任务了。”顿时,同学们炸开了锅,议论不断:“不行呀”、“怎么办呢”、“施肥也不能马上长高呀”……凑近看,用手摸,就是找不到方法……我借此提议到:如果用拔的方法看行不行?我随手提了一下身旁的杂草,泥和草便向上松动了一下,的确比原来长高了。大家一看,都来试试(用泥土垒高等),都高兴地叫嚷起来,这个办法真好。活动也在此结束。我总结说:用“拔”的方法的确可以让植物马上长高一些,但后果怎样呢?下午我们再来看看吧。我带着快乐的同学们回到了教室。时值夏天,太阳当空照,被同学们拔高的植物经过太阳的洗礼,全部焉倒了,没了生机。现在是我总结的大好时机了。我带着学生来到上午上课的地方,让同学们自己观察自己的“杰作”。顿时,惊呼声四起,惊讶与伤心同在。我趁势大声说:“同学们,帮助植物生长行不行呀,后果会怎么样?”同学们齐声说:“不行,会死亡。”“是的,我们帮助植物生长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投机取巧、急功近利,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然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更严重的后果”,我接着说,“这也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揠’就是‘拔’的意思。”我们回到教室,轻松而快活地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领悟了其间的教育意义,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设语文课堂活动,更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重难点。

“亲其师,信其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组织魅力决不可忽视。人们常常评课说:这堂课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性高。为什么?就在于老师的语言魅力与精妙的文本设计,让课堂充满生气,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当然,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好动的性格。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巧设课堂活动,如学生字就可以用“找朋友、猜谜语、开火车等多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上面在教学寓言《拔苗助长》时,就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让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活泼有效,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课文的重难点,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二、巧设语文课堂活动,更能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面更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更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尤其在比赛中都想自己获胜。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课中,巧设课堂活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如教学《回声》可以通过播放大量的影响资料来展示不同的回声效果,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回声产生的原因。如教学《我是什么》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手操作,自己观察,自己总结。通过构建课堂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获知。

三、巧设语文课堂活动,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很多公开课在最后结束课文时,总会安排一些思想教育或拓展学习的内容。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机械性或无效的安排,学生没有真正达到提高或拓展的目的,只是形式而已。如淮南市谢区第二小学校钮维老师执教《丑小鸭》一课是时,以“为丑小鸭设计一张名片(选择哪张图)”的活动,使整堂课顿时流光溢彩,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如教学《神笔马良》时,课文结尾可以设想,我们每一位同学也有一支神笔,你们会画什么呢?让学生得到创新发展,拓展整个课堂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生活化,更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轻松快活地理解课文文意,接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教育。当然,这种感受及教育是最直接的,最难忘的,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近生活,多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生活化,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轻松愉快地学习与探索。让知识学习转换成形象活动,让死板的模式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由难学到易学,由苦学到乐学。让“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主旨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注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揠苗助长教案篇(9)

冯院长全书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18条建议,每一条针都对课堂的实际现象而提,字字珠玑。对于冯院长在第六条建议下提出的问题“碎问而闪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识吗”,我身受触动。特地网上搜索了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中国式教学》,我们的“中国式教育现象”却是广泛地存在着,课堂容量非常“丰富”,教师讲授特别“具体”,学生们都很乖巧的成了课堂中的小绵羊,配合教师完成四十分钟的问与答,我们仍在这种课堂模式下不断的寻找着让课堂容量更饱满的方法。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所谓公开课。我曾经精心准备一堂市级的展示课,内容是五上寓言故事的《揠苗助长》。“寓言”这个词第一次在课本中和孩子正式见面,所以我对这个文本体裁也是卯足了劲儿,查找了许多资料,试图来解释什么是“寓言”。在第一次试教时我花了15分钟时间来和孩子弄清楚什么是“寓言”,孩子的反应非常顺畅,我和孩子的问答配合几乎可以用“对答如流”来形容,以至于我在心底暗自窃喜“设计对了!”课毕,当时指导我备课的主任毫不留情地告诉我“你花了三分之一堂课的宝贵时间,和孩子搞懂一个他们已经熟知的问题。”我顿时傻了眼,课堂效果很好啊,孩子的反应很热烈啊,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活泼吗?现在再回想起来,为当时的愚钝感到惭愧,一堂热热闹闹的、孩子对答如流的课堂,究竟引发了孩子多少思考呢?孩子那一堂课有所得吗?我回到家,拿出录音笔听听我这次的试教的过程,作为一个第三者再聆听这节课的时候,真是引人发笑,43分钟的时间里,尽是我的声音,大段的讲述、琐碎的提问、迫不及待地抢达,让坐在下面的51个孩子“失了声”。拿出教案数一数,我提出的问题竟然多达19个,想删也无从下手,总感觉少了哪个问题,我这场戏就接不上了。“戏”,确实,这堂课就像我精心设计好了剧本,孩子只是充当了我的演员,我把剧情设计好了,把自己的台词设计好了,甚至把孩子的台词也设计好了。如此多的提问,削弱了课堂的内容确定性,背的滚瓜烂熟的台词让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我不知道自己要教和在教什么,“失之琐碎,浅表思维,碎问碎答,缺乏勾连,游离文本······”。冯院长文章中提到“碎问似乎成了满贯课堂现象趋于减少的‘改课’新背景下许多人共同的新宠”,我也不落俗套的成了这一些人之一。怎样才能通过“少”的问题,引发孩子“多”地思考呢?如何才能将提问进行整合,怎样提出提纲挈领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质量的问题?思前想后,还必须从研读文本出发,打破一贯教学的老思路,重新针对教学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能引起真正思考的问题。最终,我确定了这样几个中心问题“你读过哪些寓言?寓言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能简单的概括这则寓言故事吗?”“你能再读读文字,揣摩揣摩农夫的心情,试着演一演吗?”“你的生活中有类似‘揠苗助长’的事情吗?”伴随四个大问题,我把整课教学分为四个板块“寓言激趣,发现特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度课文,品味文字”“课堂延伸,链接生活”。问题少了,我的思路也许清晰了不少,心里有了数,上课的时候也不用眼睛盯在教案上挪不开了。教案经过重新整合,在实施的时候最明显改变就是课堂有了更多的留白,但这时候我不害怕这片刻的“冷场”了,孩子的生长拔节本就是静悄悄的。

揠苗助长教案篇(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反思和批判对阅读内容进行审视、分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位教师在教学《揠苗助长》时不迷信教材和教参,深入研究反思教材后,借助文本的矛盾处引发学生反思课文,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师:课文学完了,你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和课文的内容有没有矛盾?

生1:“有矛盾,禾苗都长在水田里,可课文插图中的田地黄黄的,像是沙地,没有水。”

生2:“水田里,一株株的禾苗是横成行,竖成列的,十分整齐,不像图上那样乱。”

生3:“我看见到禾苗里劳动的人都是卷起裤腿,挽起袖子的,从没见过穿着布鞋、袜子下田劳动的。”

生4:“我看图上画的不像禾苗,倒像玉米苗。”

生5:“‘一棵一棵’用得不对,禾苗应叫‘一株一株’。”

生6:“既然是禾苗,它一定还很小,即使向上拔,也只能高一点,高不了一大截。”

生7:“如果是水田,拔一下,禾苗是不会枯死的。”

……

师:是啊!书本也是有错误的。既然图文存在这么多矛盾,你们可以给编教材的老师提一提修改建议。

生1:把图中的旱地改为水田。

生2:把“禾苗”改为“麦苗”。

生3:把插图和课文都不改,在课后增加一道思考题:请你找出《揠苗助长》一课插图和课文中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

上述案例中学生精彩的发现与思辨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反思后的超越,正因为这种超越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摒弃了教材至上、教参至上的观念,师生在理性的探究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创新来自于怀疑,怀疑来自于反思。“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专家”的观念也已深深根植于师生的心田。

2 从教学的生成处反思,超越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会生成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和事件。面对变化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在情境中反思,将反思与教学行为融为一体,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适时改变教学目标,让教学超越课堂,展示未曾预约的精彩。

例如一天上午,我校一位青年教师正指导学生做语文练习时,窗外下起了雪,同学们不时向窗外望去。面对这种情境,老师反思后对同学们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操场去观察雪,体验雪。”孩子们走出了课堂,走向了操场。他们或静静地站在雪中,或尽情地奔跑在雪地里,心随雪花飞扬,那分情意,那分愉悦溢于言表。十分钟后,孩子们回到了课堂,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写自已的观察体验与感受。一段段优秀的习作跃然纸上。

附学生习作片断:我情不自禁地走向雪中,去感受、去拥抱那细细的、绵绵的春雪。雪花在天空中飞舞,好像一个个跳伞的小精灵,又好像刚出生的小蜜蜂,还不会飞,跌跌撞撞,雪花飘落在树杈上,光秃秃的树枝变成了银条儿,向我们招手。

春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些白色的小精灵用自已短暂的生命为人们换来了无比新鲜的空气。我深深地呼吸着,五脏六腑像被清洗了一样。我真希望这雪永远留在人间。

“走出课堂,走向操场”,一次精彩的习作指导课结束了,此时留在师生心底的不仅仅是那场雪,而是冷静思考,自我超越的方法与过程。

3 从学生的心语中反思,超越自我

在教师所面临教育教学任务中,了解学生头脑中的想法是最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我们开始从学生的眼中来看自已的时候,就可以了解“不同世界”的教学的另一方面,知道学生们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经历。针对学生的真实想法、独特体验进行反思,就能够更好地塑造教师的行为,帮助师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例如,一位教师教完《坐井观天》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做说话和写话训练。很多学生都谈到青蛙跳出井口后觉得井外的世界更宽广,井外好。但有一同学却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向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教师示意这个学生坐下并随口说了一句:“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

课后老师批阅学生作业时,这位老师看到了那位说井里好的学生续写的故事:“老师,我还是认为青蛙呆在井里好。请看我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中浮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杈已刺穿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并不安全,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

面对学生的习作,教师郑重地写下了评语:老师错怪你了,你写得真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是啊!面对学生的心语,这位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真正实现了自我超越。

4 从陈旧的行为中反思,超越习惯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在过去有它的重要作用,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引领下,更应该反思某些陈旧行为习惯的弊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变换方法,超越习惯,形成更为科学的教与学策略。

揠苗助长教案篇(11)

一、基于文本落点,链接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经典故事,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预设,寻找故事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要基于文本落脚点来链接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论语》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用一些寓言故事来启发学生,可引入《掩耳盗铃》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短小故事,引出《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够办事成功,不能够只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办事情这一深刻的道理。同样,《论语》是以简短的对话来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的。然后教学活动就自然的过渡到《论语》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简单的对话中体悟出深刻的道理。再如,在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典故事,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并对鲁迅的弃医从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当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思想的伟大时,也就能够真正的读懂《阿Q正传》,体会到那个时代国民的灵魂,感悟到麻木的国民的“精神胜利法”,也就能够明白鲁迅为什么要“呐喊”和“仿徨”,加深对中国历史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人性的体会和感悟。

实践证明,根据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链接经典故事,能够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挖掘故事内涵,深化教学内容

经典的故事不仅具有经典的故事情节,也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挖掘经典故事的深刻内涵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升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更为重要的是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富足丰满,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经典的寓言故事时,可以引入《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内涵的深刻理解。教授本课时首先让学生复述这两个神话故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会从这两个短小的神话中体会到夸父和精卫的坚强的毅力。接着引导学生读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这则寓言故事的理解,可以问学生:“愚公是否真的‘愚’?智叟是否真的‘智’?”“愚公移山的故事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有什么区别?”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触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发言,然后进行科学的点评:我们能够在前人的故事中汲取自己成长的营养,那就是毅力、恒心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只要拥有这些武器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才能够无畏挫折,勇往直前。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有效地挖掘了故事内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再是孤立化的,而是整体化的,自然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续写经典故事,延伸教学内容

每个人对同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遗传、成长环境以及之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对于同一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也会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这一内容的独特的认识和体会。对于一些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不能够彻底的否定,而是要认真的倾听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真正的受到启发。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