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7 12:17:14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1)

我省实施“特岗计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改善农村教师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按照“统筹规划、创新机制、科学配置、严格管理”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我省实施“特岗计划”工作。

1、与中小学编制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衔接。纳入“特岗计划”的县(市),应该是教师总体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能够保证3年聘任期“特岗计划”实施结束后,能有空编用于特设岗位教师(以下简称“特岗教师”)正式聘用的县(市),计划实施期内不得再以其他方式补充新教师。城市、县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

2、与中小学教师补充、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统筹考虑,有机结合。通过实施“特岗计划”,逐步改善和解决贫困地区和边境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与教师资源的科学配置有机结合。特岗教师的安排要充分考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学科、学段等因素,科学配置,发挥实效。原则上“特岗计划”安排在县以下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人口较少的边境县也可安排在农村生源占60%左右的县城学校。

4、地方“特岗计划”与国家“特岗计划”统筹规划,一并实施,招聘对象及条件、招聘办法及程序、招聘人员的相关待遇和有关政策等保持一致。

5、严格执行政策,坚持规范操作。各市(地)、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实施“特岗计划”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政策规定,强化管理机制,严密工作程序,确保招聘工作质量和管理的规范化。

二、设岗计划和实施范围

我省在今年继续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的同时,启动实施地方“特岗计划”,共拟招聘特岗教师808人。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的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即“部级贫困县”)、边境县(市)、原“两基”攻坚县,包括泰来县、东宁县、抚远县、桦南县、汤原县、鸡东县、饶河县、爱辉区、孙吴县、逊克县、兰西县、漠河县等12个县(市、区),拟招聘特岗教师308人;实施地方“特岗计划”的范围为“省级贫困县”、“十弱县”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县(市),包括通河县、龙江县、克东县、富锦市、青冈县、明水县、望奎县、庆安县等8个县(市),拟招聘特岗教师500人。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特岗计划”与国家“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结合实施。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已被2010年“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正式录取人员,若其签订服务协议的服务区域为“特岗计划”实施县(市、区),且本人符合特岗教师招聘条件,可不参加公开招聘考试,直接聘为特岗教师。这部分人数为11名,其所用岗位不列入公开招聘计划。因此,列入公开招聘“特岗教师”的设岗计划总数为797人。

三、招聘对象和条件

招聘对象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往届毕业生为辅;以师范类专业为主,非师范类为辅。2009年已招聘的在岗特岗教师以及录取后未到岗或离岗的不能报考。

(一)招聘对象

1、取得教师资格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

2、取得教师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含小教五年制专科)毕业生(限报小学岗位);

3、取得教师资格、具有半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截至2010年9月1日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二)招聘条件

报名者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思想品德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学历条件。申报初中教师特设岗位人员,其学历要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程度(含同类应届毕业生,下同);申报小学教师特设岗位人员,学历要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专科(含初中起点五年制小学教育专科)毕业及其以上程度。

2010年服务期满的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村大学生选派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从教人员,按2010年应届毕业生对待。

申报人员所学专业要求与报考岗位学科和本人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书学科对口或相近。

3、普通话条件。申报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标准,并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4、身体条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5、教育教学能力条件。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初步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基本胜任招聘岗位所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各部门职责及分工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省教育厅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国家要求,认真做好教师公开招聘、岗前培训、跟踪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实施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省财政厅要负责统筹协调“特岗计划”的经费保障,落实资金,规范管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协同省教育厅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及聘后管理工作;各市(地)、县(市、区)要根据省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总量,在“特岗计划”实施期满后可用空编数额安置特设岗位教师,省编办要加强中小学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设置特设岗位县(市、区)的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要成立实施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实施“特岗计划”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加强实施工作的管理。设岗县(市、区)的县级有关部门要为特岗教师提供周转宿舍及其他生活必要条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设岗的学校要加强对特岗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五、实施办法和步骤

(一)前期准备

包括进行调查摸底、审核各设岗县(市、区)的设岗计划并提出设岗方案、制定“特岗计划”实施方案和特岗教师招聘办法、建立特岗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和开通招聘报名网站、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启动工作会议等。

(二)招聘

招聘工作要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原则,按照公布需求、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集中培训、资格认定、签订合同、上岗任教的程序进行。招聘的具体办法详见附件1。

(三)聘后管理

1、省教育厅建立特岗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对特岗教师实行聘后全程跟踪管理和评估。各设岗县(市、区)教育局也要建立信息数据库,及时将特岗教师的有关情况向省教育厅报告。

2、特岗教师聘用期间,其户口根据本人自愿,可留在原籍,也可迁至工作学校所在地或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城;党(团)组织关系转至工作单位,并应积极主动参加工作单位的党(团)组织活动;人事档案由服务县政府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服务期满后,被国家机关、国有事业、企业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服务期间建立的工作档案和党团关系按规定转到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相关单位管理或由政府人保部门人才服务机构;未被录(聘)用人员的工作档案和党团组织关系按照有关规定,直接转到原生源所在地政府人保部门人才服务机构。

3、特岗教师聘用后的日常管理与考核主要由设岗学校和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每年度结束,各设岗学校要对本校特岗教师的各方面表现和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考核等次,并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存入其工作档案。新晨

六、有关政策保障

1、为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对具备以下条件的报名者在笔试成绩中给予适当加分:

(1)少数民族学生加2分。

(2)省级优秀毕业生、在学期间获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含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下同)加5分,校级“三好学生”加2分。

(3)报考原籍所在县所设岗位的,加10分。

(4)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支教项目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笔试加10分,面试考核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同时具备以上几个加分条件的考生,取最高加分项目,不累计加分。

2、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2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黑政发〔2009〕30号)的有关精神,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乡镇机关公务员和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城市、县镇学校招聘教师时,应优先聘用特岗教师。

3、黑龙江大学、哈师大两所高校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与“特岗计划”的实施结合进行。已被正式录取攻读教育硕士并符合“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人员可直接聘为特岗教师。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4、特岗教师聘期计算工龄、教龄。聘期内在评职、晋级、评优、参加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享受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相同待遇,并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范围。

5、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所在学校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要求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按合同条款解除聘用合同。

6、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且本人愿意留在当地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要在省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事业编制总量内正式聘用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

服务期满不留基层学校工作的,由其自主择业,当地政府应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必要帮助。对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及时给予办理相关手续;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提供必要和可能的就业服务。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2)

幸福路街道办事处

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日益增多,这类人群在我们幸福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也有一定比例,这些职工中育龄人员特别是育龄妇女的比重较大,流动频繁,给我办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认真做好辖区内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办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现根据区计生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的话题。面对下岗现象的出现,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一定盲目性。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住下岗职工的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顺利地实现再就业,西城区再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对150名下岗职工进行了再就业心态调查。

一、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义。

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树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搞好这项工作对于逐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各社区、各驻办单位一定要从工作大局出发,从维护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关心和支持下岗、失业职工,积极探索把下岗、失业职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与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社区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下岗职工解决生活、生育方面的困难。计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重要性,切实加强对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稳步向前推进。版权所有

二、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创建综合服务站为载体,以满足下岗、失业育龄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机制,率先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分层推进,注意总结、推广不同社区工作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把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引向深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立后破、先点后面,制定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逐步实施;要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抓住制约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关键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创造具有社区特色的工作路子;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维护下岗、失业育龄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1、企业破产、倒闭的,原企业要做好育龄妇女计生档案的移交工作,对没有被分流安置的职工,由负责清产的部门将其计生档案移交户籍地社区管理。

2、对与原企业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其计划生育工作由原企业为主管理,户籍地社区积极配合。a.社区要单独建立并健全下岗失业职工计生管理帐、卡、册,使其达到“三清两相符”。“三清”即时间清、家庭住址清、节育措施清;“两相符”即帐、卡、册相符,册与实际情况相符。b.在职工下岗时,企业要与其签订计划生育协议(合同),对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好可靠节育措施。c.职工下岗后,企业应在一个月内向其户籍地街道计生部门寄送计划生育联系单,以便户籍地街道协助做好工作,实行“双向管理”。d.企业要落实管理人员与下岗职工保持经常联系,并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和下岗职工回单位见面制度。要负责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宣传和技术服务工作。对下岗的已婚育龄妇女必须进行一年一至两次的查孕查环,对无法返回单位的下岗职工,要求每半年一次将计生部门孕环情况检查证明寄回单位。e.下岗职工托管期满或重新找到工作的应及时办理其计生档案移交手续。对未办移交手续的企业,其下岗职工出现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原企业应承担责任。

3、对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职工,原企业要及时将她们的计划生育档案连同本人档案移交其户籍地社区管理。a.在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原企业必须负责做好查孕查环工作,已怀孕的,要采取补救措施,造成计划外出生的,仍追究原单位责任。b.失业育龄妇女一经离开原单位,原单位要在一个月内及时向其户籍地乡镇、街道寄送计划生育联系单,户籍地乡镇、街道计生办在收到联系单后,应对该育龄妇女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列入居委会无业居民日常计划生育管理范围。c.乡镇(街道)计生办、村(居民会)应负责做好失业已婚育龄妇女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服务。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3)

幸福路街道办事处

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日益增多,这类人群在我们幸福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也有一定比例,这些职工中育龄人员特别是育龄妇女的比重较大,流动频繁,给我办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认真做好辖区内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办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现根据区计生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的话题。面对下岗现象的出现,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一定盲目性。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住下岗职工的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顺利地实现再就业,西城区再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对150名下岗职工进行了再就业心态调查。

一、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义。

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树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搞好这项工作对于逐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各社区、各驻办单位一定要从工作大局出发,从维护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关心和支持下岗、失业职工,积极探索把下岗、失业职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与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社区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下岗职工解决生活、生育方面的困难。计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重要性,切实加强对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稳步向前推进。

二、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创建综合服务站为载体,以满足下岗、失业育龄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机制,率先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分层推进,注意总结、推广不同社区工作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把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引向深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立后破、先点后面,制定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逐步实施;要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抓住制约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关键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创造具有社区特色的工作路子;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维护下岗、失业育龄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1、企业破产、倒闭的,原企业要做好育龄妇女计生档案的移交工作,对没有被分流安置的职工,由负责清产的部门将其计生档案移交户籍地社区管理。

2、对与原企业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其计划生育工作由原企业为主管理,户籍地社区积极配合。a.社区要单独建立并健全下岗失业职工计生管理帐、卡、册,使其达到“三清两相符”。“三清”即时间清、家庭住址清、节育措施清;“两相符”即帐、卡、册相符,册与实际情况相符。b.在职工下岗时,企业要与其签订计划生育协议(合同),对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好可靠节育措施。c.职工下岗后,企业应在一个月内向其户籍地街道计生部门寄送计划生育联系单,以便户籍地街道协助做好工作,实行“双向管理”。d.企业要落实管理人员与下岗职工保持经常联系,并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和下岗职工回单位见面制度。要负责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宣传和技术服务工作。对下岗的已婚育龄妇女必须进行一年一至两次的查孕查环,对无法返回单位的下岗职工,要求每半年一次将计生部门孕环情况检查证明寄回单位。e.下岗职工托管期满或重新找到工作的应及时办理其计生档案移交手续。对未办移交手续的企业,其下岗职工出现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原企业应承担责任。

3、对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职工,原企业要及时将她们的计划生育档案连同本人档案移交其户籍地社区管理。a.在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原企业必须负责做好查孕查环工作,已怀孕的,要采取补救措施,造成计划外出生的,仍追究原单位责任。b.失业育龄妇女一经离开原单位,原单位要在一个月内及时向其户籍地乡镇、街道寄送计划生育联系单,户籍地乡镇、街道计生办在收到联系单后,应对该育龄妇女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列入居委会无业居民日常计划生育管理范围。c.乡镇(街道)计生办、村(居民会)应负责做好失业已婚育龄妇女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服务。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03-0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加深,人们都意识到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将受教育者从学生培养成劳动者的必经过程。近几年,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讨如何根据社会职业教育环境搞好顶岗实习。但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分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措施

1.制订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纲领,如何确保实践教学环节高质量的完成、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率,是学校的主要关注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2.成立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相关指导小组

为保障对顶岗实习的科学有效管理,需要设立由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

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应由学校系、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和策划。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带头,校内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各实习单位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组成,负责对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管理。顶岗实习学生自律小组由学生自我选举,由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确认后成立,负责本小组成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与工作的自主管理。

3.制定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相关措施

为保证高职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完成。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双导师制”,即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与指导,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双考核制”是指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三监控制”是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结,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

1.顶岗实习的计划

(1)确定顶岗实习的目标。顶岗实习的目标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等。

(2)编制顶岗实体工作计划。依据已确定的顶岗实习目标,考虑学校现有的校外实训条件,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现状,制定好顶岗实体工作计划。总体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编制计划的现实条件分析;总体工作计划实施主要内容;总体工作计划预期绩效分析等。

(3)编制组织方案。顶岗实习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结构;同时实习工作能否正常进行,还有赖于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教师及其他人员的努力和相互配合。

(4)实施方案。依据已编制的总体工作计划,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对总体工作计划的事实化、具体化,实施方案即行动指南,能指导整个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实施方案包括:顶岗实习学生工作安排、顶岗实习准备工作计划、顶岗实习内容安排、顶岗实习工作过程计划等。

(5)编制质量管理计划。顶岗实习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执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控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监督;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并予以辅导;督导人员对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各层次的质量管理须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并做到“量化考核”。

(6)编制进度管理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明确主要步骤,设计每个步骤的工作持续时间,据此编制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此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指导教师根据进度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跟踪、指导、考核。

(7)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学生的顶岗实习是真正的工作,在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必须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如: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指导;编制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等。

2.顶岗实习的实施

(1)顶岗实习动员。顶岗实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实训活动,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以“工作者”的身份独立完成企业岗位工作。在顶岗实习活动开展前,学院必须召开由实习教师、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全体实习生参加的实习动员大会,使所有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2)顶岗实习准备工作。第一,实习学生在了解顶岗实习目的、意义及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自己的能力要求,提出自己的实习计划,该计划由实习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审核、修订,作为每位学生的实习活动指导计划。第二,实习教师应理解顶岗实习的真实“内涵”,即:培养学生独立的职业实践能力,应了解顶岗实习的具体任务,明确实习教师在实习活动中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习教师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计划。第三,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理解顶岗实习意图,明确学生急待提高的实践能力的内容,并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企业工作任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

(3)顶岗实习的实施。实习学生按照各自编制的实习计划,结合实习企业下达的工作任务,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以独立“工作者”的身份开展实习工作,并接受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

实习教师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及自身的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有效地技能指导、过程管理、成果验收。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及自己的工作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下达工作任务,对工程过程、工程成果进行考核。

(4)做好顶岗实习过程、成果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工作。第一,顶岗实习过程资料包括: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实习纪律记录;顶岗实习的工作记录、顶岗实习日记、顶岗实习调查报告等。第二,顶岗实习成果资料包括:实习实物成果、以图片记录的成果、以视频方式记录的成果、实结等。第三,资料记录: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实习纪律记录由实习老师(或委托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记录;顶岗的工作记录由单位相关人员出具;顶岗的工作成果资料由本人或单位提供;顶岗实习日记、顶岗实习调查报告、顶岗实结等由学生撰写。

3.顶岗实习的监控

为了确保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顶岗实习的计划、人员等进行全方位、过程化的监控。

(1)配置专门的督导人员。高职院校为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需要在人事上配置专门的教学质量督导人员。督导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实习教师、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处理,保障顶岗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在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中,应按已制定的工作计划,实习教师、聘请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参与实习的学生进行过程点的质量考核;督导人员对实习教师、聘请的管理人员进行阶段性的质量考核。

4.顶岗实习的改进

在顶岗实习完成后,应及时组织专门人员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对可行的做法进行总结,并作为经验加以推广;对出现的问题要积极思考、寻找对策,并将对策作为下次编制实习计划时的重要的参考性方法。

顶岗实习工作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将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以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 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2 万 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3 徐丽香、黎旺星.推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8(9)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5)

一、工作内容

2012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实施总体规模保持xx年年水平。除2012年申请延长为2年期的志愿者外,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新招募7000名左右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实施支教、支医、支农、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以下简称"农村区域化")、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西部基层检察院、西部基层法律援助、西部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和西部农村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完善2012年延长为2年期和2012年新招募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做好xx年2年期和xx年年1年期志愿者的就业服务工作。

二、主题口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工作步骤

(以下时间均为参考时间,具体进度将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一)岗位申报

1.申报原则

4月上旬,服务省项目办按照相对集中原则,根据全国项目办确定的本省(区、市)计划派遣名额以及已经明确的各专项行动的服务岗位,根据《关于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县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10】1号)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服务县的工作业绩、志愿者的服务成效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对西部计划工作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审定西部计划服务县资格,确定志愿者名额,并报全国项目办审定。曾因管理不力导致志愿者重大安全健康事故的服务县,2012年不再派遣新招募的志愿者。

2.有关专项行动服务县、服务岗位的确定

需要申报农村区域化、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法律援助、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岗位的市、县(区)级实施单位需填写岗位申报表(2012年西部计划服务岗位申报表见附件1),并由同级团委确认盖章后报到省(市、区)专项行动实施部门。省(市、区)专项行动实施部门汇总后与省项目办充分沟通,确认盖章后统一上报全国项目办和相关部委审核确认。全国项目办将据此招募和分配志愿者。上述专项行动的岗位设置应在现有西部计划服务县范围内。

3.申报审核服务岗位

服务岗位的确定采用申报制度。各服务县项目办在本县开展服务岗位申报工作。岗位类别原则上从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农村区域化、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法律援助、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平安建设和其它中选择。各服务单位申报岗位时,要详细填写岗位信息,岗位需求要切合实际,不应过于局限专业要求。

服务县项目办在确定服务岗位时,尽量选择岗位需求说明详细、后勤保障得力的单位,其中农村区域化、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基层检察机关、基层法律援助、基层人民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的岗位按照省项目办分配本县计划名额100%的比例确定服务岗位,支教、支医、支农等专项行动按照120%的比例确定,县乡机关、企业等其它类岗位,数量不得超过申报岗位数的10%。服务省项目办严格审核岗位信息和数量。确定服务岗位特别是教育岗位要尽可能保持连续性,形成接力机制。服务岗位原则上在服务县的乡镇一级(、新疆、青海单独确定)。4月初,各服务县项目办将服务岗位详细信息报服务省项目办。

4.录入并分配服务岗位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6)

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把实施“特岗计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将“特岗计划”当成一项政府民生工程来抓。

二、团结协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成立了吉林省“特岗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编办等部门负责同志参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公务员局等联合印发《吉林省2009年“特岗计划”实施方案》和《特岗教师招聘办法》,省级财政全额负担第一批省级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内的工资性补助经费,还安排了特岗教师考试、体检、岗前培训等工作经费;对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在报考本省公务员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给予加分和优先录用。

三、严格要求,确保招聘工作质量

招聘工作严格按照公布需求、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集中培训、资格认定、签订合同、上岗任教等程序执行,特别是抓好考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关键环节。省教育厅印发了《特岗教师考试工作方案》《特岗教师面试工作指导意见》《特岗教师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组织专家分学科命题制卷,委托省级考试机构

组织考试,全省10个市(州)300个考场和6784名考生的考务工作安排缜密,考场秩序井然,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7)

一、引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企业获得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但是,由于固有守旧思想的影响,有些企业认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并不重要,因为财务部门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部门只是开展记账、资金管理和预算等工作,企业缺乏对财务部门的重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形同虚设,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混乱,职责划分不清,不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

二、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基础部门,会计核算工作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后续的财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岗位设置是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设置的关键和基础。会计核算岗位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且繁杂,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尽职尽责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及时登记会计账簿等。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成果是财务信息资料,会计核算成果不仅仅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

(二)财务预算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目前,财务预算已经成为企业财务部门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科学的财务预算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开展业务工作,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通过企业财务部门预算的实施,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现有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发展计划做出合适的调整。因此,财务预算岗位是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必须考虑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工作人员的职责内容,保证财务预算岗位发挥应有的预算效果。

(三)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资金管理岗位是财务部门的重要部门,资金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管控,更涉及资金管理中的整个过程,包括筹集资金的来源、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状况的考核。有效的资金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企业运营的充足的资金使用,从而为企业的资金及时使用做好坚实基础。因此,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必须考虑资金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确保资金管理的岗位职责足够明确清晰,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审计监督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企业财务部门中的内部审计监督模块负责财务工作的过程监督与审核。有些企业的审计监督职能归属于财务部门,但是有些审计监督职能是由独立的审计部门掌控。因此,在设置审计监督工作的职能时,要确保审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进而保证审计职能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客观性和主动性的时刻监督,进而弥补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不足。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内部岗位与职责

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岗位与职责,保证财务岗位设置合理,职责划分正确。财务岗位的设置不仅要满足职责划分合理和定位准确以外,还应该满足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遵守财务工作的内在规律。财务岗位的设置应当包括合理的设置原则以及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度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少应当包含职责分工、部门协调以及考核与奖惩机制。不同的财务岗位所拥有的权限应当详细阐述,明确责任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会计预算工作的相关职责内容,会计预算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外部环境、资金状况以及对市场的预期做出合理时段内的财务预算,对于执行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向上级反馈,及时查找预算偏离实际的原因,对于相关岗位应当落实责任,确保预算质量。

(二)重视内部岗位之间的相互协调

企业构建财务岗位设置制度时一定要重视岗位之间的协调,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制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要求,避免财务违法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的发生。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设置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科学的确定岗位的职责,使得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既不能逃避责任,也不能超出权限扩大操作权力。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的设置要严格按照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制度,根据企业人员的数量,按照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等岗位设置方式实现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财务岗位职责要明确财务部门、具体岗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其内容既要有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还要有岗位分工后的主要职责、具体要求。财务工作协调是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工作协调的范围和负责人,明确工作协调的内容和要求。

(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管机制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必须有正确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依据。有些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则导致内部控制度的实施无法可依。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内部控制的构建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有效性、整体性以及成本等因素,集思广益听取各个员工的意见,努力构建一套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除了内部控制制度以外,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同样重要,内部监管机制构建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在企业可以构建审计部门或者是会计监督小组,同时也可以动员内部员工时刻监督经济业务往来。企业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管制度环境中,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才能按照规则发挥职能效果,进而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

(四)提升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工作离不开合格的财务人员。为了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职责能够顺利履行,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财务部门人员不仅仅是会计核算人员,财务部门人员还包含其他会计预算、管理会计、资金管理人员。因此,总体上,财务部门人员应当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对财务部门人员要求更高。首先,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是具备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财务部门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同时也应当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财务部门人员也应该知道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市场定位并及时关注组织的经营状况。财务部门人员只有具备综合性的技能,才能更有利于实行财务部门工作,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经济业务的整个过程。因此,企业不断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最新的财经政策以及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及时交流学习经验和培训心得,监督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岗位管理制度,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财务部门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宣传道德楷模事迹,形成榜样力量,从而不断地提升财务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保障岗位设置的存在意义。

(作者单位为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8)

为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全面的选拔录用管理机制,规范日常的招聘管理行为,保障项目公司整体人才质量的持续提升,根据招聘管理工作精神,特制订本制度。

1、招聘录用的原则

(1)、从公司战略发展出发和实际工作需要组织招聘的原则;

(2)、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

(3)、注重学习和发展潜力,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原则;

(4)、德才兼备、以德为重,员工直系亲属回避的原则。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项目公司所有员工。

3、管理职责

(1)、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岗位编制组织公司年度招聘计划的编写、维护拓展招聘渠道、维护职位信息、进行简历初选并推荐给各部门、组织笔试、协调面试并整合面试结果、负责招聘录用有关文件的流转、以及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并报分管副总审核; 

(2)、各部门负责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出具体用人需求计划、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编制岗位工作的描述、筛选拟面试人员、参加面试并提出面试的意见与录用的建议;

(3)、总经理负责项目公司年度招聘计划的审批;参加管理技术类岗位的终试与员工录用的审批;

(4)、项目公司各分管副总负责审核分管部门年度用人需求计划;参加管理技术类岗位的复试和生产操作类岗位的终试。

二、招聘计划的制定

1、年度用人需求计划的申报

(1)、年度用人需求计划的申报与审核程序

1)、人力资源部在项目公司接到总部下达的年度目标责任书后,向项目公司各部门提交年度新增用人需求计划的通知; 

2)、各部门在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合理调剂现有人员工作负荷的基础上,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安排,书面提出年度新增用人需求计划(新增用人需求不包括原有岗位编制人员的等量替换); 

3)、年度新增用人需求经分管副总审核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2)、年度新增用人需求计划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1)、用人部门拟招聘岗位名称、工作内容、申请招聘的原因;

2)、各拟招聘岗位需求的人数、任职要求与需要到岗时间;

3)、各拟招聘岗位的职级、汇报对象与下属岗位。

2、招聘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1)、年度招聘计划的编制与审批程序

1)、人力资源部在统筹公司内部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基础上,以总部批准执行的岗位编制为依据,结合各部门年度新增用人需求计划,编制项目公司年度招聘计划,报分管副总审核;

2)、项目公司年度招聘计划报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执行。

(2)、项目公司年度招聘计划中应明确以下内容:

1)、项目公司年度计划招聘人数与增人增资产生的工资总额增长预算;

2)、各部门计划招聘的岗位、职级、人数;

3)、具体各岗位计划开始招聘的时间与预计到岗的时间;

4)、招聘各类岗位使用的具体招聘渠道与招聘费用预算。

部门年度新增用人需求的岗位或数量发生变化时,经分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调整年度招聘计划。

三、招聘的组织与实施

1、招聘渠道的管理

(1)、外部招聘渠道

项目公司应当至少具备一条正规的外部招聘渠道,并根据实际需要与外部招聘渠道供应商签订服务协议。

正规的外部招聘渠道指持有《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的网络招聘、招聘会、人才(劳动力)市场等招聘渠道供应商。

(2)、内部招聘渠道

项目公司可根据总经理的要求,使用内部招聘渠道开展招聘。使用内部招聘渠道时应当采用直系亲属回避原则,避免员工的直系亲属招聘到同一项目公司工作。

2、招聘信息的

项目公司招聘信息应当遵从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原则,根据年度招聘计划,优先通过外部招聘渠道公开招聘信息。项目公司的招聘信息应当包括对公司基本信息与招聘岗位职责客观、真实的描述,以及对岗位、任职资格等具体的要求。项目公司应当及时对已的招聘信息进行维护与更新,保证公开展示的招聘信息真实、有效。

3、面试与评价

(1)、招聘信息的收集、筛选与推荐

人力资源部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与应聘者的教育程度、专业、工作经历等信息进行比对和筛选,推荐匹配的候选人推荐给用人部门。   

(2)、面试的组织与安排: 

1)、项目公司高管一般安排三轮面试:

第一轮:由总经理面试;

第二轮:由总部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和总部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分管副总面试;

第三轮:由总部人力资源部和总裁面试。

2)、管理技术类岗位一般安排三轮面试:

第一轮:由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面试;

第二轮:由分管副总面试;

第三轮:由总经理面试。

3)、生产操作类岗位一般安排一轮笔试、两轮面试:

第一轮面试:由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面试;

笔试:由用人部门提供试题,人力资源部组织;

第二轮面试:由分管副总面试。

人力资源部负责协调面试的时间、地点与方式,并通知候选人。

(3)、面试的评价

各轮面试官应在面试结束后,及时通过《面试评价表》对候选人的专业技能、从业经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终试面试官应当根据候选人的履历、笔试结果、各轮面试表现及其求职意向综合判断,确定拟录用的候选人。

4、候选人的薪酬定级、检验与录用

(1)、拟录用人员薪酬定级

薪酬定级原则:以岗位要求、任职资格为基准,根据拟录用人员工作经历、专业水平、教育背景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拟录用项目公司高管的薪酬定级

拟录用项目公司高管由总部人力资源部核定薪酬标准。

2)、拟录用项目公司其他员工的薪酬定级

拟录用项目公司其他员工由用人部门在《员工定级表》中,根据员工教育程度、从业年限、专业程度等情况对照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条件分别完成打分。人力资源部对评分依据进行审核后,根据各维度评分在岗位的薪酬区间中匹配适应的薪资标准,并提交总经理审批。人力资源部根据总经理审批的职级以及与之对应的薪酬福利水平与拟录用人员进行沟通,本着双向选择的的原则,征求确定拟录用人员的入职意向。

(2)、背景调查与入职体检

1)、终试面试官根据候选人的面试表现,可在《面试评价表》中提出对确定有入职意愿的拟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的要求。经拟录用人员同意后,对其工作履历、学历等背景资料进行调查; 

2)、人力资源部可根据各类岗位的具体需要,安排拟录用人员到正规医院进行入职体检。

(3)、录用审批

录用审批流程由人力资源部发起,由用人部门、分管副总审核和总经理审批。《录用审批表》中应明确以下具体内容:

1)、拟录用人员工所在部门、岗位、职级、待遇;

2)、要求拟录用人员报到的日期、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等; 

3)、附:拟录用人员的简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职称证书等材料。

(4)、新员工入职

人力资源部负责通知新员工办理报到和入职手续。 新员工报到入职当天,人力资源部审核其离职证明原件,并为新员工建立简档。

四、附则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9)

河南省正式施行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已经有6年时间。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的发展现状和怎样促进农村特岗教师更好地发展做了一定的研究综述。

一、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

陈凯认为从2009年到2012这三年“特岗计划”的实施对加强我省农村教育工作,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高闰青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方面,她认为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队伍的发展成效体现在:引领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吸引优秀人才和拓宽就业渠道、补充编制和优化结构、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等四个方面[2]。徐敬建在对144名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特岗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成绩突出,对工作满意度较高;爱岗敬业,事业心强,有着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他人认同度高,能适应农村学校的生活,对学校生活条件基本满意[3]。可以看出我省“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农村特岗教师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特岗教师自身的发展,二是特岗教师队伍对当地的教育教学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很多学者对特岗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侯霞飞和涂亚北在对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均存在着不满意现象;在心理方面,特岗教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情绪心理及人格心理方面;他们还发现特岗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4]。陈凯还提出了特岗教师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其它问题,陈凯认为河南省特岗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五个:一是农村教师缺口仍然比较大,各地申报“特岗计划”的积极性比较高,但现有招聘名额平均分配到各县相对较少,仍然无法满足每年教师自然减员和流失后带来的教师缺口;二是部分设岗县财力有限,住房、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存在困难;三是河南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与周边省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四是个别地方在执行中对有关政策把握不严;五是部分特岗教师所学专业与工作方向不对口,难以发挥专长[1]。徐敬建认为特岗教师面临着以下困惑:特岗教师任教期满后的“入编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有待解决。后顾之忧主要包括:第一,很多特岗教师感到“孤独”;第二,特岗教师的个人问题难以解决;第三,特岗教师渴望看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3]。孟宪乐发现特岗教师的从业状况不尽理想,教师工作和生存压力都很大[5]。刘润秋,宋海峰,卢洋以河南省南阳市的农村特岗教师为例,对特岗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特岗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层次[6]。以上研究这说明农村特岗教师在工作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二、怎样更好地促进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队伍的发展

关于怎样更好地发展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队伍,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从政策方面来考虑的。陈凯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队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把“特岗计划”作为振兴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一项长期战略,建立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关注特岗教师群体。第三,注重“用”“养”结合,帮助特岗教师做好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心理疏导。第五,因地制宜,统筹使用国家计划和各省地方计划[1]。邬跃和赵建军认为新一轮“特岗计划”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次重大的机遇,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宣传动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特岗计划”。其次,严把入口关,把有志从教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岗位。再次,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环境,留住特岗教师长期从教[7]。高闰青提出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扩展“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拓展“特岗计划”的招聘形式;延伸“特岗教师”的招聘层次;延长“特岗计划”期限,形成长效运行机制等措施[2]。徐敬建认为要想让特岗教师扎根农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落实政策,为特岗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努力改善特岗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重视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培养[3]。孟宪乐提出了关于发展特岗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的思考与建议:延长对特岗教师工资的转移支付年限,保障并提高特岗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水平;加强特岗教师培训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建立科学的特岗教师考核制度;创造良好氛围,加强对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做好特岗教师的政策宣传工作[5]。刘润秋等针对河南省南阳市的农村特岗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较低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完善特岗教师的相关政策,对特岗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学校应改变管理方式,完善特岗教师管理制度;特岗教师自身应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6]。

从以上专家学者关于怎样更好地发展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的一些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的建议被反复提到过很多次。其中把“特岗计划”作为一个长效机制,更好地补充农村特岗教师被提到了四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特岗教师或“特岗计划”也被提到了三次;加大对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以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等很多建议也被经常提到。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些非常独特的见解,例如,高闰青所提出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扩展“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拓展“特岗计划”的招聘形式;延伸“特岗教师”的招聘层次等四条建议就独辟蹊径,与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建议有些许的不用。

参考文献:

[1] 陈凯.“特岗教师”政策审视―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53

[2] 高闰青.“特岗计划”的现实成效―以河南省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2:15-17.

[3] 徐敬建.河南省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02:18-20

[4] 侯霞飞,涂亚北.特岗教师的基本状况研究[J].金田,2013,09:224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4-0024-03

威宁县地处贵州省乌蒙山脉腹地,是贵州面积最大、最边远的县,总人口140万,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彝、回、苗、布依等)3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5%。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该县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教育发展也远低于贵州的平均水平,教育欠账严重,“特岗计划”实施之前很多年的教师补充都不能满足该县对师资的迫切需求。“特岗计划”的实施,有力缓解了威宁县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长期短缺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被誉为“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一、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经验

2006年,威宁县作为贵州省首批纳入“特岗计划”的6个县之一,当年招聘特岗教师1 000名。之后,省、地、县三级政府加大了招聘特岗教师的力度,截至2010年,共招聘6 589名特岗教师,占贵州全省特岗教师总数的1/5以上,招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是全省特岗教师最多的县,在全国名列前茅。

特岗教师中本科生1 824名,占总数的27%。招聘女性特岗教师2 689名,占特岗教师总数的40%。总体上看,威宁县的特岗教师中,专科毕业生多于本科生,男性多于女性。为更好地对特岗教师进行管理,2008年威宁县出台了《威宁县特岗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对特岗教师管理考核、职责与义务、待遇及政策保障、奖励与处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规定。

(一)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特岗计划”

从2008年开始,贵州省参照中央“特岗计划”模式,由省、地、县分别提供资金,创造性地实施地方“特岗计划”,即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特岗计划”实施制度,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举措(其他省只有两级或者三级特岗)。

中央“特岗计划”以补充农村初中教师为主,采取“教师流动、腾出岗位、优化结构”的方式,将学历不合格的初中教师逐年调整到小学岗位,腾出初中岗位招聘中央特岗教师。省、市“特岗计划”主要招聘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小学任教。县级“特岗计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把代课教师纳入县级“特岗计划”之中,既以人为本,也尊重历史,被视为最有人性化的亮点之一,具有诸多意义和价值。

(二)在政策上对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待遇进行保障

威宁县特岗教师自聘用后,享受在职公办教师同等工资和待遇,工龄和教龄自签订特设岗位教师聘任合同之日起计算。同时,特岗教师签岗聘用后,医疗、生育、住房公积金等各种福利保险都和在职公办教师保持一致。此外,威宁县对特岗教师3年后的接转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教师无需为3年后的正式编制“走后门”或实行“潜规则”,从根本上保证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在岗位晋升方面为特岗教师提供发展空间

为留住特岗教师,在岗位晋升方面,威宁县将特岗教师和其他教师等同对待。2011年全县公选了200名副校长和400名校长助理(满1年工作经验即可参加公选),其岗教师300多名。服务期满转编的特岗教师担任副校长,未满3年尚未转编的担任校长助理,这种做法使得特岗教师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威宁县为留住特岗教师做了诸多努力,使得特岗教师流失人数较少,留任率高。

二、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成效

“特岗计划”政策实施以来,威宁县教育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农村尤其是山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得到大量、迅速的补充,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成效如下。

(一)教师来源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化

威宁县原有公招教师模式主要面对威宁本县生源,一般都要求有威宁户口,“特岗计划”打破了这一封闭的教师招考模式。部级特岗和省级特岗面向全国招聘教师,现在威宁县的特岗教师有了来自外省籍的毕业生,如湖南、湖北,甚至黑龙江省的毕业生,也有很多是本省外县籍的毕业生,外省外县籍的占全部特岗教师的近3/4。对此,县教育局有关领导非常赞同:“以前是封闭式的招考,户籍都是威宁。特岗教师招聘解决了这个问题,各种文化交融对于师生很有好处。”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农村学校的人才来源问题,保证了农村学校对于教师量上的需要。”

(二)改善师资学历、学科、年龄以及性别结构的不合理

“特岗计划”的实施改善了威宁县农村学校师资长期存在的学科、学历、年龄、性别结构的不合理问题。

1.学历结构

威宁县原有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很低,有的尽管有大中专文凭,多是通过函授、自考取得的。“特岗计划”实施5年来,共补充本、专科毕业生6 589名,使得教师学历水平迅速提升,优化了教师的学历结构,满足了义务教育基本需要,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

2.学科结构

长期以来,威宁县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英语及音、体、美专业教师,这些课程要么由其他教师兼任,要么干脆不开设。“特岗计划”的实施,使得县以下的中小学有了专业的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的不合理状况。

3.年龄结构

威宁县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非常严重,部分公办教师年龄偏大,职业倦怠感严重。还有些因为身体等原因在编不在岗,无法承担教学任务,却占着编制,加之财政困难,每年新招聘的教师非常有限,不少小学和教学点只能临时聘用代课教师。“特岗计划”实施5年来,全县特岗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48%,缓解了教师老龄化问题。

4.性别结构

威宁县因为农村学校条件艰苦,有些地方甚至用水都非常困难,原有教师队伍中,长期男多女少,性别失衡。“特岗计划”实施后,女教师逐渐增多。2006年威宁县共有8 618名教师,其中女性2 858名,占33%,到2010年,在14 457名教师中,女性有5 783名,达41%。可见,特岗教师的到来,使威宁县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性别比例逐渐趋于均衡。

(三)保障“两基”达标,提高教育质量

在“两基”国检中,生师比达标是一项硬指标,不达标就一票否决。“特岗计划”的实施,为威宁县农村中小学补充了大量合格的教师,对威宁县乃至全省“两基”达标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教育质量方面,特岗教师年轻,工作有激情,文化素质高,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使全县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高。2006年以来,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增加2%,辍学率降低2.1%,初中阶段入学率增加38%,辍学率降低5.1%,达到了“学生喜欢、家长高兴、学校满意、教育局也满意”的多赢效果。正如该县一位领导所说:“没有‘特岗计划’这个政策,威宁教育就是要垮掉的教育。今天的‘特岗计划’对我们的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停止执行,威宁就没法谈素质教育和均衡发展。要让威宁的孩子上好学,实现均衡发展,就要加强完善‘特岗计划’,千万不能削弱,其教育意义和价值怎样估计也不过分。”

此外,“特岗计划”还解决了一些当地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2005年国家在威宁县投入了9 000多万人民币的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大量进入农村课堂。但多数农村教师不会使用电脑,电脑只能闲置。特岗教师因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把这些设备利用起来,因而引领了所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四)缓解县级财政负担

威宁县招聘的6 589名特岗教师中,1/2是中央特岗教师,3年任期内由中央财政负担大部分工资。另外一半特岗教师中的2/3是省、地级特岗教师,工资主要由省和地区财政负担。其余不足1/6的县级特岗教师工资由县财政负担。也就是说,威宁县每招1名特岗教师,国家、省、地就同时帮助补充5名特岗教师,并提供这5名教师3年的工资,缓解了县级财政的负担。

贵州省一直坚持“省级统筹,规范招聘,竞争择优,体现需求,服务基层”的理念。贵州省教育厅师范处有关负责人说:“这几年地方计划能够推进,跟省政府的统筹关系很大。有一年是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来组织启动会,有的县财政困难,必须由省政府财政来兜底。不把‘省财政承诺兜底’这句话写进去,肯定没法推进。这样,县‘特岗计划’才能大胆补充。”

三、威宁县实施“特岗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特岗教师转编后县级财政压力巨大,建议延长转移支付期限

威宁是国贫县,县级财政十分薄弱。以2011年1月到5月为例,财政预算收入为42 890万人民币,而预算支出达99 299万人民币,财政支出远远大于财政收入。3年接转后全县教师年工资近2亿人民币,而县级财政年收入仅5~6亿人民币,(2010年全县GDP为5.018亿人民币)。3年特岗教师聘用期满没有中央经费补助,县级财政将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教师(原特岗教师)工资可能会出现无钱可发的局面。县级财政也无法保障后续招聘的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后续资金来源是个严重的问题。

鉴于此,建议国家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延长转移支付期限。3年转编后实行三级财政分担资金投入,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各占适度投入比例并固定化,长期投入。投入比例按省和县的财政状况而定,以威宁县为例,中央、省、县三级投入比例可以为4:3:3。

(二)解决特岗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使之安居乐业

威宁县特岗教师绝大部分在山区学校任教,学校基本没有教师住房。特岗教师多是农家子弟,父母难以在经济上资助他们购房,住房成为许多教师的后顾之忧,也是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特岗教师多数处于适婚年龄,随着成家人数的增多,住房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安居才能乐业,特岗教师只有安定下来才能安心工作。建议各级政府予以政策、资金的支持,为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修建周转房、廉租房,在城镇建盖教师保障住房,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以稳定现有农村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并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

(三)学前和高中阶段尚未纳入,建议延伸“特岗计划”覆盖学段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篇(11)

(一)提高工作效率、改进金融服务质量的需要

实行综合柜员制,能够结合营业部门核算业务种类和数量,合理配置柜员,均衡各岗位工作量,彻底解决业务量不均衡问题。而且目前会计核算采取双人经办方式,如有一人暂时离岗则使得业务无法进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而综合柜员制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解决现有核算方式下的推诿扯皮问题,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改善央行服务形象。

(二)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核算成本的需要

现行核算体制以环节控制为主,岗位设置较多,人员配备相应增多,而综合柜员制以事权划分为主,要求柜员独立完成权限内的各项业务处理,即以较少的人员占用承担原有或更多的会计核算任务,实现柜员效用最大化,从而节约人力资源,降低核算成本。

(三)增强责任意识、消除相互依赖心理、提升会计核算工作安全度的需要

现行会计核算考核评价以业务质量为标准,相关岗位、环节一体承担,责权利不明确,在实现相互制约的同时也形成了相互依赖。综合柜员制实行按柜员单独考核评价机制,责权利明确,有利于柜员消除依赖心理,进一步强化自我责任意识,做好岗位工作。

(四)适应ACS系统推广应用的需要

实行综合柜员制能够适应ACS系统推广应用的需要,为系统推广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是业务处理方面,综合柜员制的施行使得核算流程相对简化,柜员个人的权责和工作能力得到突出和体现,能够为会计核算全国数据集中的实施积累管理经验和锻炼会计人员队伍;二是人员分流方面,ACS系统上线运行后必将产生人员分流,实行综合柜员制目的之一是减少人员占用,能够提前解决人员分流问题,这对分流人员及时转型、及早转换和适应其他专业岗位工作大有裨益。

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综合柜员制改革思路

(一)制度框架修改

取消会计制度中前台业务必须双人经办的强制性规定,修改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设立以事权划分及权责分离为基本框架的综合柜员制度,合理界定前后台职责范围,引入“经办一审核”制度,在明确事权分离、完善审批授权制度的前提下,设定柜员业务处理权限,由其独立完成相关业务处理,以会计主管事前审签和事中授权、后台监督等制度实现对柜员的柜面监督,强化业务交接、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以综合柜员制为核心的会计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并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

(二)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和完善以“经办一审核”为基本操作程序的业务流程,根据事权划分办法,合理界定柜员有权单独处理的业务种类和金额上限,在业务处理权限范围内,柜员能够单独处理相关业务,形成“柜员受理柜砥业务一会计主管事前审签相关票据凭证――柜员处理账务――后台综合人员监督”的业务流程,在此业务流程中,超权限业务经由会计主管实时审批授权后方可办理。

为便于业务流程实施,可将核算系统与事后监督系统有机整合,打破现有核算系统柜组界限,将核算业务划归前台、事后监督业务划归后台:区分业务种类赋予其不同的交易码,通过选择交易码。柜员能够进入不同的业务处理界面办理相关业务;在事权分离基础上以系统权限卡实现对柜员的“硬控制”,引入按柜员平账功能,实现柜员与系统的双线复核,从而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业务处理安全有效。

(三)业务整合

实行综合柜员制需对核算业务重新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事权划分,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权利。即在核算组织形式上明确划分出前后台,将各类柜面业务划归前台,将对柜面业务的复核职责及其他需内部处理的业务划归后台,同时区分各类业务风险和相关管理要求设定业务处理权限(包括业务种类和金额),以便落实监控措施。

(四)岗位设置

依据整合后的业务种类划分,区分前后台可分别设置如下岗位:前台综合柜员岗位,包括柜员岗和会计主管岗(该岗人员亦兼后台事后监督主管岗):后台设置综合岗,并配备相应人员(各行可结合本行实际业务量进行一岗多人的安排),赋予其相应职权。按照这种岗位设置,现有10多个岗位可合并为4个岗位,最少人员配备减至4人,其中柜员岗配备2人,分别负责前台一般核算业务和支付清算业务,并负责凭证签收登记,负责掌管和使用对应的业务公章、转讫章、现金收付讫章;综合岗配备1人,负责后台综合业务处理;会计主管岗配备1人,负责前后台管理与控制,并负责掌管密押密钥以及除柜员用章外的其他业务用章。

(五)岗位管理

实行综合柜员制需要落实有关内控管理要求,强化岗位管理与控制工作。一般包括:柜员、综合人员、会计主管之间不得相互兼岗;在一岗一人情况下,柜员、综合人员、会计主管人员个别离岗时,由机动人员顶岗;建立完善岗位分工授权与交接制度,加强对岗位间人员交流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内外账务核对及重要会计物品管理,以便岗位间牵制制约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六)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