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鸦片战争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7 22:34:42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篇(1)

首先,这两次鸦片战争,有相似之处,可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第一次,是英国迫切需要对外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谓战争的导火线,仅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基于此,可廓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试想,当时如果没有禁烟运动,没有两起事件的发生,它们就会偃旗息鼓吗?否。它们依然会寻找另外的借口发动战争。因为它们早已选中中国作为其侵略对象,蓄谋已久,战争迟早要爆发。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认清侵略者的本质和狡诈手段,区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进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在这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试比较一下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丧权辱国和人民大众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内:道光帝惊恐万分,派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琦善妥协,奕山投降,牛鉴临阵脱逃,后来签订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爱国官兵和广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英勇牺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完全寄希望于俄美两国“调停”。当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与此相对照的是,南海、番禺两县几万人民成立团练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台的士兵开炮打击入侵者,大沽人民冒着枪林弹雨,给战士送饼送面。

我们再分析一下战争的性质、结局、战败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指出的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英、法、美等国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而中国都是战败国。正义之师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洋枪洋炮的打击,亦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铸成民族的奇耻大辱。

那么,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又如何呢?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巨大权益:中国领土丧失,中国遭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源源不断地倾销中国市场,中国经济遭到扼杀。中国从此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外,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被迫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论文篇(2)

本章引言分为四段:

第一段指出从17世纪开始,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二段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殖民主义的本质在于侵略和掠夺。这句话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蚝驼獬≌秸男灾省Q黄秸灾泄缁嵊跋炀薮蟆T谘黄秸校逭桨埽泄纱丝悸傥胫趁竦匕敕饨ㄉ缁幔谎黄秸曛咀胖泄返目肌?/SPAN>

第三段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被鸦片战争惊醒了的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再一个是鸦片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终于酿成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反侵略”这点,是鸦片战争以后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第四段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又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且揭示了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俄国趁火打劫,蚕食鲸吞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第一节鸦片战争(上)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对外扩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中国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侵略者;清政府屈服,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正如当时的马克思所说:西方的原始积累“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等等中,继续发生作用。”(《资本论》第一卷)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教育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努力争取提前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规划的21世纪中期宏伟建设蓝图,是每个青年的历史重任。

3.“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业迹,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辉传统,仍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的讲授,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危机四伏的清朝封建统治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扩张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猖獗的英国对华鸦片走私

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1840年—1842年)

1.英国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中国爱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3.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本节课的难点:通过鸦片战争的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在简要介绍本章教材的引言以后,教师讲授本节课时,要注意和学生在初中时所学鸦片战争史的联系与区别。初中教材内容多形象具体,高中教材理论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对一些基本史实(如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经过等),尽量启发学生回忆过去所学内容,不占过多的时间,在巩固的基础上,主要抓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基本理论的理解、文献资料的诠释和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重点问题(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一目,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1.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教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说明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处于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末期,这两个方面又都各以四项史实作为论据。讲授时,教师可以一边联系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内容,一边加以整理和深化,指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象征。

2.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教材也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讲授时,教师可一方面启发学生回忆在初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加以归纳;另一方面要讲明西方列强的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决定的。列宁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有个深刻的分析:“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19世纪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的势力范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它们必然要把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

3.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教材明确地指出:“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这里已预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腐朽的清政府既不“知彼”,也不“知己”,而要去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焉有不败之理?我们在这里要作简要的解释,为以后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作准备。

四、“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教材中的小字作了具体事例介绍,可指导学生阅读。

2.英国地用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手段,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这绝不是正当的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

3.鸦片输入,既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解放后,虎门销烟的雕像成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巨型浮雕的第一幅,是当之无愧的。

五、“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需要讲明以下三个问题:

1.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教材中的一段小字所举的事例,便是确凿的史实。马克思曾经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的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2.按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图,使学生明确并能简要复述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即:①1840年,英军侵入广东海面后,继而沿海北犯,到达天津海口。②1841年,英军扩大侵略,在侵占香港岛后,又攻占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③1842年,英军闯入长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

3.对在反侵略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可启发学生忆述初中所学内容,并根据高中教材作简要的补充。

六、全课结束后,在小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如何理解这次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为学生答好课后练习提供参考。

[附一]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1.不对。2.①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他们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鸦片战争的爆发正是这些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必然结果。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居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财富,进而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因此,这场战争,绝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商务”而引起的,完全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1.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2.英国的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出超的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发了横财。英国也在中英贸易中成了出超国家。

[附二]本节参考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上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论文篇(3)

一、《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提起《鸦片战争》中的人物,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文学家最先想到的人物就是林则徐。而陈舜臣的这部书却把林则徐放到了一个次要位置,笔者认为,这与林则徐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做的事密切相关,由于上文已述及,作者是叙述了整个鸦片战争的起止,尤其是起因站到了全部篇幅的三分之一,所以林则徐在这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鸦片战争的起因无论是中学课本还是专业史论都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一句话就是:英商对华贸易是入超,为了变成出超就想到了鸦片贸易,但该贸易并不是政府行为,这也可从很多鸦片战争的档案中得到佐证。林则徐之所以被后人描绘成民族英雄最根本的原因是虎门销烟,再加之他后来又被道光帝革职,就更凸显他的高大,还有在他主持编写的《四洲志》基础上编写的《海国图志》更被后人视为伟大。如果眼光追溯到提出禁言之前来看,林则徐与鸦片问题没有太多的联系,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三个月后(指1840年9月底)他就被革职了。所以无论从历史的高度看还是具体事件看,林则徐所做的虎门销烟只是一个导火线,即使不硝烟也会通过别的方法禁烟,鸦片的危害连英方都承认,正如曾驻印度的总督哈思丁所说:“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它应当是受到禁止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限制鸦片在国内的消耗。”不是像过去传统观念中在鸦片战争中起着多大作用,他仅是一个重要人物。

作者的眼界已触及到了思想层面,具体而言就是对龚自珍的刻画。随着近代史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我们曾经认为的一个先驱思想家,逐渐也被还原成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自然人,对于龚自珍的暴死的一种说法是关于他与某个亲贵的妻子有染另有一种说法是其死于穆彰阿之手,陈舜臣结合了这两种说法和龚自珍诗作对于其与女性的描写进行了合理想象,塑造了穆彰阿收房的一个容貌出众的江南藉小妾与龚自珍一见钟情,即刻苟且。这些塑造都极力地把一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的思想家,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并且指出龚自珍的诗作里面有很多的关于女人的诗句。其实思想家也好,诗人也罢,总归都是活生生的人。

二、《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事件

由于前面人物部分已把重要人物说了一下。所以笔者下面主要从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截取三件次要人物所做的事件来看陈舜臣立场的客观性。

(一)率船刺探情报

胡夏米是官方史书中确定的侵略分子,这一次确实是未带鸦片,小说通过对话刻画出中英两当事国的国情,一个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一个是具有大国霸气的闭关锁国行为。

他目的是让中国人不要怀疑他们的诚意,实际上是看在广东以有没有合适英国商船停靠的港口,并搜集中国地理资料,这其中穿插着中方不止一次的驱逐,

(二)中立看弛禁

严禁派在我国传统史学界始终是全盘肯定,反过来对于弛禁派一直是全盘否定。但陈舜臣对于两派的论述与其说是中立不毋宁说是写史之笔。严禁派中的重治吸食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没有现实可操作性,这在今天看来很容易理解。然而弛禁派中也有很多论述严禁官僚兵丁吸食的,对于普通民众是持放任态度,这在当时是在平常不过了,所以作者认为是一种渐进的方法。笔者认为改革必须渐进,否则产生急转直下的后果。

(三)指挥官不腐败

鸦片战争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51-02

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观察、猜想,引入课题)

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起到凝神起兴作用,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显示“世界地图”图片)

然后设疑:在苏伊士运河还没开通的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新知探究

一、虎门销烟

我们先把两个国家都放在19世纪上半期(鸦片战争前)的时间刻度尺上作一横向对比。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比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局势。(学生很自然总结出:中国明显落后于英国)

①战前的中国——危机四伏;②战前的世界迅速崛起。

师点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打开中国市场。”那么直接原因呢?

(多媒体课件显示“鸦片”实图)

利用鸦片实图进一步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构建以下虎门销烟的逻辑关系图;培养学生探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括号内为学生要填的内容)

正当贸易?摇?摇扭转逆差(打开市场)

(出超)中国————英国(入超)——(对华倾销鸦片)——(严重灾难)中国——“驰禁论”与“严禁论”——林则徐禁烟

简介鸦片战争中的重要人物林则徐,观看《虎门销烟》录像小片段。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他们的情感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林则徐指挥下的虎门销烟壮举,昭示世界,振奋国人,表现了中国严禁鸦片的正义立场,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在学生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喝彩的时候,设置新的悬念:英国方面会有何反应?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战争的过程(1840.6-1842.8)

问题探究:“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辨证关系,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正确结论: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而虎门销烟正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解决本课难点“鸦片战争起因”)

战争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形象直观,一带而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及影响

1.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内容,提示学生看课本并划出(解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租界”专有名词,引导学生分析危害)。

2.影响。(引导学生从外交、国家、经济三个方面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每组派代表总结陈述,最后多媒体课件显示影响内容。)

3.中国战败的原因。问题探究: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让学生自己陈述结果,教师进而点拨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了新课改的“合作”理念,合作交流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真正的“教学”,就是一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学双边相互作用的多方位沟通与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教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西方列强提出全面修约要求

(二)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856.10-1860.10)

(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

1.火烧圆明园。

(多媒体课件显示电脑复原的火烧圆明园前的景观和火烧圆明园后的真实景观图片)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3.影响。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十一口通商图”。

(问题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课堂检测

1.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规定是( )。

A.割让香港岛 B.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C.赔款的规定 ?摇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2.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摇 ?摇)。

A.中国外交 B.中国内政 C.中国海关 D.中国军事

鸦片战争论文篇(5)

二、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在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居于首章首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的切入点,在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发展、脉络,对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能力运用: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史实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奋发图强、爱我中华的激情,强化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锁定教学重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的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正反两方面)。

五、教学方法及准备

教学方法:解读+创设情景+质疑探究+课堂辩(讨)论+选择性作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历史影片、图片资料等。

六、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爱国主义)的了解仅限于影视,有一定的感知,但他们好奇心、接受知识能力强,教师要相信他们。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精选《鸦片战争》影视片段,通过影片反映的史实提问。

请1-2个学生归纳清朝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教师可从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补充)。

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选择虎门销烟?”

设计意图: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通读教材并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1.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

2.鸦片走私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性。

教师归纳总结:

直接原因:英国保护鸦片走私;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间接原因:中国政府禁锢、销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借口。

课件显示:吸食鸦片图和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图,分析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危害。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直观鸦片的巨大危害,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并进行“珍惜生命、远离”的教育。

3.虎门销烟

阅读课文后让学生总结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教师归纳:收缴并禁止鸦片走私;配制戒烟措施;允许中英正当贸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虎门销烟的经过、意义

先让学生阅读文本、观察课本插图“销烟池遗址”。针对本文及图片让学生展开讨论其经过和意义,教师最后指出“虎门销烟”是英国对华发动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探究思维、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感受历史中,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创设情景,实现情感目标,加强对本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5.中英《南京条约》

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对“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丧失独立自主地位”“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给予记忆和理解。

设计意图: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6.讨论辩论

现有西方个别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场维护商业的战争,请你用史实驳斥(学生先分组讨论、归结并由小组发言人回答)。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事实胜于雄辩”,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课堂小结

首先让各组同学讨论今天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学习了虎门销烟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以及林则徐本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国家和个人都要学会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鸦片战争论文篇(6)

相关史料显示,19世纪欧美众多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尤其是英国已成功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实际的工厂生产中,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增长。而这时的清朝却正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统治阶层极其骄傲自大,对世界发展格局全然不知,为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机会,使其开始向中国输送大量鸦片,不仅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对清政府统治产生强烈威胁,致使中国开始走向被侵略被剥削的道路,也为后期推翻封建社会埋下了伏笔。

一、关于鸦片战争的危害分析

因中国清朝长期闭关锁国,故无论是从材料生产还是国际文化发展等角度来看都较为落后,这就使国外资本主义联合起来向中国贩卖大量鸦片,致使中国市场普遍混乱不堪。随后清朝以林则徐带领的军队与外国展开了战争,将其称之为“鸦片战争”,不出意外的是清朝落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继而又于1843年7月10日与英国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对《南京条约》包含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补充说明,如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甚至之后法国与美国也逐渐拥有与英国相同的权力,致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了严重破坏。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对中国无疑产生了毁灭性影响,同时也为日后一系列事件发生潜在地创造了条件。除此之外,当时清政府普遍存在着“重文轻武”现象,军人士兵在社会中地位较低,并且不具备专业选拔制度,军队士兵年龄差距较大,甚至军饷发放管理也处于腐败状态,无论是军队实际作战能力还是作战理论指导都明显较弱,无法对其展开合理化思想文化教育,长此以往士兵的整体素质大幅度下降,在实际战斗中不堪一击。再加上受民族歧视因素影响导致群众生活条件较差,清政府统治领导层对百姓生活漠不关心,长期生活在此种环境下的百姓逐渐产生了强烈反抗心理,阶级矛盾愈发突出,而在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百姓压迫更加剧烈,只会引发民族内乱。清政府不仅需要抵抗外来侵略者,还要处理内部矛盾冲突,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对清政府统治带来严重威胁,无疑加快了清朝的衰亡。

二、对鸦片战争的新见解

基于对以往历史的探索可以明确,中英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直接原因就在于清朝皇帝的昏庸和清政府的腐败。作为战败国,清朝政府被迫承担巨额经济赔偿和损失,甚至还要接受外国一些不合理、苛刻的条件,对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造成了巨大威胁。然而,与此同时鸦片战争也彻底打开了清朝封闭已久的大门,并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古老的封建思想观念,对中国文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鸦片战争打开封闭大门,带动了商业发展

受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们都被局限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直至清朝后期社会封闭性和落后性日益突出。然而,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迅速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不仅使欧洲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让其逐渐树立了民主自由的思想观念,极大地扩大了中国与其之间的差距。虽然中国封闭的大门是由西方国家以鸦片、大炮等不文明手段打开,但却对中国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促使中国反封建进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据了解,鸦片战争落败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明确要求开放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及厦门等城市为商埠,这对当时的商业发展来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后更是出现了一批拥有丰厚资产的商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其可能依附于国外企业,但终究都是中国最初具有现代商业理念意识的商人,有利于商业不断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借鉴吸收欧洲现代文明和技术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逐渐打开,越来越多先进的文明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本国,尤其是国外强调的自由民主思想观念,也被中国吸收学习。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对鸦片战争全过程展开了深入化分析探讨,基于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外交往几大原则,具体如下。第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夷之长技”主要就是指枪炮;第二,可接受合法交易,反对鸦片贸易等,这些逐渐成为当時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性思想观念。随着西方技术的渗透,中国群众也逐渐对西方世界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由此可知,鸦片战争虽是中国遭到西方列强侵略剥削的起点,但同时也是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并预示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后,越来越多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学习探索西方知识文化,从而打破了传统思想局限,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正式打开国门重新认识自己的关键所在,其战败有其必然性,原因具体涉及经济形势、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而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是导致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由于长期受传统落后制度制约,中国文化、科技及军事等多行业发展均受到较大阻碍,再加上群众压迫程度的加深,都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剧烈爆发。但这同时也为民族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激励中国人民能够奋勇拼搏,积极学习总结国外先进经验,从而推进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萧致治.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研究再议——兼评赵健伟《谎言下的鸦片战争》[J].中州学刊,2015(12):129-134. 

[2]齐静.从英国档案看国际法的运用和鸦片战争的非法性[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6):141-154. 

[3]赵新良.鸦片战争后澳门财政管理制度的若干变化(1844-1849)[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6-45. 

鸦片战争论文篇(7)

1.前言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民族,翻译活动的开展都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连。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都对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题材的选择、翻译的思想基础与翻译的目的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翻译活动的进行也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变迁和文化转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国的翻译活动肇始于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共三次大的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时期的翻译是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近代的翻译事业开始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期间的中国翻译活动,着重探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并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活动在翻译目的与选材两方面的重大影响,旨在帮助译者了解文化和社会历史因素对翻译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翻译时做到尊重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

2.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历史条件

任何翻译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晚清时期,中国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人与西方科学知识彻底隔断了。欧洲18世纪以来兴起的科学工业革命,以及凭借科学技术进行的殖民侵略战争,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了中国大门,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尤其是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欧洲各国为了扩大其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军事行动,极力打开中国市场。1834年12月,在广州的英国商人英王,要求在中国开辟更多的通商口岸,请求派来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北上与中国政府交涉。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等地的资本家也要求英国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军事行动,打开中国市场。[1]中国政府不敌外来势力的强大侵略,在鸦片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在这种情况下,晚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贸易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贸易交往之外,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840年到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随着《中法黄埔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中国的自由传教权,英、美等国的传教士纷纷涉足东南沿海,在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宣教他们的宗教文化,极力向中国人传播他们的基督教理念和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2]他们从传教的目的出发,极力想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于是创办杂志、翻译书籍、出版图书、创办新式学堂等,揭开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崭新的一页。外来侵略给中国经济和文化领域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许多有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正视中国政府的愚昧腐败,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认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任人鱼肉,不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大批的爱国者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翻译活动也因此而盛行起来。

3.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思想基础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失,这些都是一向固守华夷观念的国人意料之外的结果。在固有的内忧和新生的外患的双重压迫下,一部分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有识之士惊觉起来,痛定思痛,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吸取其中的教训,他们反对卖国投降,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要求改革弊政并抵抗外国侵略。与此同时,主张学习西方,进而探寻解救中国的有效途径,经世致用的思潮也随之而起。

经世致用,或说通经致用,或说明体达用,其基本意思是在遵守儒家根本信条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以经邦安国,济世利民,建功立业。[3]在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爱国之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以免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奴隶。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在抵抗列强侵略的斗争中,最早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他从事翻译的意旨在于借鉴西方,目的是“制敌”。与林则徐同时代的魏源,曾这样提出他经世致用的思想:“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欲造就边才者,必先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4]在他看来,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夷情,因此要了解夷情,就要从立译馆、翻夷书做起,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它代表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思想的最高水平。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翻译工作被上升到了“天下第一要政”的高度。爱国之士们从中国当时的需要出发,将翻译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科学领域,开始着手翻译西方政治、科技、经济、法律、教育、历史等方面的著作。

4.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目的的影响

中国古代翻译的主要内容多数与宗教翻译相关联,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传播教义,为异国宗教服务,并为我国统治阶级所利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了翻译的政治性目的。至明清之际的徐光启等人,虽然也是宗教界人士,但翻译内容则开始突破宗教领域,而涉足科技翻译,并且已经开始忧患中国的积弱,希望通过翻译来对西方科技“会通”,以求最后“超胜”,这就已经从单纯的宗教虔诚发展到爱国主义精神了。[5]

而到了近代的鸦片战争时期,对宗教的翻译日益减少,对科技文献的翻译则逐渐兴起。这一时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时期的翻译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它肩负着“富国强民”的重担,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更为强烈,绝大多数翻译家,都表明了一种非宗教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在这一时期,为了抗夷制夷而“师夷之长技”,国内设翻译机构如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附属翻译馆等,所做翻译活动均以力求解救民族危机为目的,翻译的实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5.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选材的影响

我国翻译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是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至明末清初时期,则由佛经翻译逐渐转向了科技翻译,虽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次科技翻译的高潮,但西方文化的渗透仍然是极其缓慢的。[6]在鸦片战争前,由于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西方传教士多对中国敬畏有加,加之中国闭关自守的政策,西方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极少对中国的文化和科技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也开始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艰辛历程。这一时期中国封建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巨大威胁和强烈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文人也盼望国家强大,以抵御西方列强,并开始寻求救国之路。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翻译选材从自然科学逐步发展到社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

鸦片战争之前,洋务派作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力量,认识到中国在科技方面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于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机器制造,自强兴国。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组织翻译了一些自然科学的书籍。通过洋务派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译书机构,大量有关工程技术、军事武备和自然科学类的西方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然而,由于当时的封建文化依然占统治地位,洋务派有他们不可救药的局限性和反动性,他们依然顽固地维护中国当时的封建帝制。这一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翻译的选材,致使当时翻译的内容只局限于兵工技艺、声学、光学、化学、电学诸书,并且反对翻译国外有关“男女平等”等内容的书籍。[7]这一时期对社会科学题材的著作,虽然也有一些介绍,但却是附带的、零星的,不占主体地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自然科学的介绍相比。可以说,自然科学的大量引进,是西学在这个时期传播的重要特征。

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中国许多维新派先进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枪炮火药和轮船机械的落后,更在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落后。对此,梁启超认为“西方之所强者不在兵”,并提出要逐步扩大对西学引进的范围。之后他们在翻译的选材上已不局限于自然科学,而主要是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历史和各种学术论著。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家当属严复,以1898年其翻译《天演论》为标志,中国出现了学习并传播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热潮,一大批社会科学名著陆续被翻译出版。[8]失败后,梁启超进一步强调了翻译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梁启超首次提出了“政治小说”的概念,他已经意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足以挽救当时的中国,更能深入群众的文学作品才能起到唤醒民众保家卫国的作用,因此,文学题材的翻译在此之后又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

6.结语

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翻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其特殊的经世致用思想也使得翻译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在翻译目的上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对宗教文献的热衷,逐渐转向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翻译,最后更是广泛地渗透到了文学领域。

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历史文化背景,还是政治事件,都对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译者在翻译时都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翻译史中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才能做到在翻译时顺应时代文化背景的要求,达到翻译标准中真正的“信”。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张军.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英语翻译[D].吉林大学,2008.

[4]崔波.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J].编辑之友,2005,(6).

[5]何素芳.中国史上政治介入对翻译活动的作用和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5).

鸦片战争论文篇(8)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也正是这个打开中国大门的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让中国的历史,逐渐走向了不同以往两千多年来的道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属于封建社会,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将详细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以及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最后,论述学习鸦片战争对于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哪里。

一、鸦片战争的导因

多年以来,鸦片战争的导因问题,一直是让大家争议不断的问题之一。部分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藉由鸦片战争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廉价劳工力和原材料。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行为方式和处理方法,导致了英国人的愤怒,从而引起了鸦片战争。

事实上,对于鸦片战争的真正导因,我们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量:

1.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迫不及待的向海外市场倾销商品,同时从殖民地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美洲为其提供资源,亚洲为其提供资源和工艺,非洲也被迫为其提供黄金和人力,使其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生产总值的30%还多。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无论如何都将用尽一切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

2.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面临了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的来访后,英国还派出了另一支连清嘉庆皇帝面都没有见到的阿美士德使团,这引起了清政府更大的重视。甚至给英国国王写信表扬其“一心向化”的决心并且“好心”规劝:“路途遥远,请勿再来”。在这种一心紧闭国门的政策之下,必然导致对于中国内地工业及沿海外向型商业的严重遏制,导致中国失去了向世界学习,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机会。

3.林则徐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人,都要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及他本人所处的阶级中去分析。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不例外。作为完全生长在封建主义下的爱国官僚阶级代表林则徐,他本身仍旧固有封建官僚的不可逆的特性。他维护封建制,对待英国问题上,不能做到目光长远,客观分析利弊。而是一味的武力解决。这也把英国人最后的一点贸易希冀彻底打消。但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仍然是我们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这众多的原因加起来,导致了英国决定利用季风向中国派出了战争的船只,终于,在两年之后,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古老中国的大门。

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正处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清王朝自1644年入关至1911年,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期间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长期困扰中国皇权的外戚、宦官、朋党、强藩等因素几乎均被削弱殆尽。大清朝实在处于一个四海升平的景象。但也正是这样,由于好大喜功的乾隆热衷于奢靡之分,晚期自上而下的腐败层层传开,导致国库空虚。致使后期财政危机表面化,给鸦片战争的失败买下了伏笔。

龚自珍说:“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人心混混,朝廷无才相,兵营无才将,学校无才士,田野无才农,居宅无才工,工场无才匠,街市无才商,甚至连“才偷”、“才盗”都没有的衰落时代。”晚清时期的衰败由此可见一斑。

1839年6月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引来了英国人1840的入侵。至此,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含义?半殖民地,即: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是指政权结构,是指国家地位介于独立主权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

而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半封建是相对于经济结构,介于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顺利、充分的发展,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于是长期停滞在半封建状态。

三、学习鸦片战争的意义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人从此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有更加先进的制度。也促使了后来中国人民一步一步的救亡图存运动的爆发,最终,历史的车轮一步一轮前进,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其后的新中国。鸦片战争客观上来说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若果没有鸦片战争,西方的思想就不能那么快的传进中国,换句话说,若没有鸦片战争,中国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只能更加弱后。

也正是鸦片战争的经过,清晰的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并不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只能让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当代社会是一个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社会,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也迅猛发展日益全球化,整个世界都被联合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将富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上历史日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大钊也曾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学习中國近现代史,学习鸦片战争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我们为祖国更好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鸦片战争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82-02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能认识到近代西方已经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因此笔者将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进行详细论述。在学习鸦片战争的时候,笔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而是以文明史观为基础,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争,客观、理性、全面地分析这场战争。由于高中历史教材比较分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整合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将课本内容梳理为四个部分:战争因何而起、战火为何再燃、战争为何一败再败、战争有何影响。

导入部分:

笔者在ppt上展示罂粟花的图片,并进行解说:“看似漂亮的花朵,她的果实却被制成一种毒药,我们俗称的大烟。以鸦片冠名的这场战争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但是战争仅仅是因为鸦片而起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第一部分:战争因何而起

(1)给出1840年前后的中国与世界的地图,让学生从地理位置上找出当时的中国和英国所在地。19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主要的航海工具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要花费4个月的时间。中英两国相隔如此遥远,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战争因何而起。

(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材料一:“那时候,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必修1第10课》

笔者设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基本能总结出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政策的特点,教师最后总结,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阶段。

(3)鸦片战争前的英国

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

――《必修2第7课》

笔者设问:1840年前后的英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要求?

通过这段材料,学生可以认识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已经进入到先进的工业文明阶段,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很大。

材料三: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讲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售量会比其余全世界上的总销售量还大。”

笔者设问: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段材料的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工业文明对外的扩张性。鸦片战争的爆发其实是中国农业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碰撞,这是一种必然。

(4)英国打开中国大门

文明交流的最初形式:敲门――中英正常贸易

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

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

引导学生观察两国的产品有何特点,通过中英最初正常贸易情况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到中国当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英国已经开始实行机器大生产,急需原料和市场,然而中英贸易中中国却处于出超,英国则是入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文明的相互碰撞:推门――鸦片的意外获利

虎门销烟:1839年6月。

文明之间的冲突:砸门――发动战争

英国人对虎门销烟的反应:“(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绵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以《南京条约》为首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包括《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部分:战火为何再然

笔者设问:请同学们结合《南京条约》的条约的内容分析,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的要求得到满足了吗?引出在获得议税、五口通商等特权后的英国为何又在14年再次发起战争呢?

材料四:"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

――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英国人以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场会迅速打开,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之后,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消费能力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后面,这则材料展示中国自然经济为统治地位的农业文明对先进工业文明的阻止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工业文明的扩展性却是不可阻挡的。中国错失了最初主动顺应世界潮流的机会,那最后的结果就只有在被侵略中被迫走上向工业文明转型之路。

第三部分:战争为何一败再败 (1)课堂讨论:

材料五: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集中于观念层面,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安于现状、不顾实事、自我封闭;一种观点集中于中国落后层面,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中英之间的差距,中国是以落后的政府、落后的武器和落后的社会对抗先进的政府、武器、社会;有人将中国失败的原因归于政策和人的因素,认为失败原因在于清军缺乏训练,纪律较差以及政策战守不定等等。

这个部分,笔者让学生充分讨论,说出自己找到的原因,有点学生认为是军事,有的学生认为是观念层面,有的学生认为是政策。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最后还是有学生能从军事、观念、政策等方面揭示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御新兴的资本主义,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抵御先进的工业文明。中国没有认识自身的落后,所以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之路充满了艰辛和苦难。在学生讨论完之后,笔者进一步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此的认识:“大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世纪英国人马嘎尔尼对大清的观察)

第四部分:战争有何影响

(1)师生共同梳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以及条约所涉及的类别

领土:割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强占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

贸易:开口通商

关税:英国进出口中国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司法:领事裁判权

领海: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2)如何看待鸦片战争的影响

这个部分笔者也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发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在和领土完整、社会性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除此之外,有个别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储备较丰富的学生能说出来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进步,却缺少相应的史实来支撑。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整合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相关知识点,补充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的变化:

政治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颁布《资政新篇》,虽未能实行,但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想法却顺应时展的潮流。

经济方面:19世纪60年代兴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在洋务运动的诱导等原因下,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思想方面: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国传统“天朝上国”思想在逐渐转变。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习俗礼仪都在迈向近代化。

最后的材料补充:

材料六:“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七:“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鸦片战争论文篇(10)

一、教材地位

最先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率先于1840年以鸦片为敲门砖,发动鸦片战争,并最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部分独立,从而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的结局使原有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这课正是上承第1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逐渐分化出了顽固和洋务派,其中后者掀起了一场旨在“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第2课又开启了第6课内容,所以说第2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叙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抗击目标、经过,因此它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时,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因此向学生讲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则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三、教学程序

1.导入

教学过程通过对过去、现在圆明园的对照,导入新课。揭示出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是我们的国耻,激发学生学习这课的爱国热情。

2.新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积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的作用。有效地运用材料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师生谈话等形式,重点与一般相得益彰,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交相互动,教师在注重深挖教材的基础上,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及其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为线索,依次层层铺展开来。

第一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师如若一上来就让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原因学生肯定不会理解,所以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分析,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二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经过,战争爆发的经过比较复杂,因此对这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经过,由于教材叙述的不太清晰,因此教师结合战争爆发形势图通过电脑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战争的经过。①“第一阶段清政府以失败而告终签订《天津条约》”,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天津条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战争爆发的第二阶段,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内容通过录像再现夕日历史,图文并茂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看完录像后让学生谈感想,然后教师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屡遭挨打最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腐败无能,即“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民族要独立,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就需要包括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中国人心怀大志,奋发图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才能避免类似火烧圆明园历史悲剧的重演。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升华。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侵吞中国大片领土。②“教师让学生阅读P8一图一表”,思考沙俄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吞中国大片领土?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目:太平天国运动,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在此设计一个问题,“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P9内容理清太平天国运动抗击目标及其斗争的经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电脑、录像等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形象而直观地再现夕日历史,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积极性较高,对重难点的把握也比较清晰。本节课教师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叙述有些详细,应简略些。

参考文献:

鸦片战争论文篇(1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关于这次战争的起源,中国学界长期将之归结于英国的侵略本性或掠夺本性。但是,英国商人及其政府为何不远万里,执意要打开中国的国门、开发中国的市场?其动力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已有研究尚不能给出较为确切的解释。笔者认为,18至19世纪初的中英茶叶贸易,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而,本文拟从中英茶叶贸易角度,解释英国人为何要发动鸦片战争,以及为何能够发动鸦片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成果丰硕,产品丰富,“不列颠的工业大丰收,推出廉价而高品质的棉制品、毛线品、长袜、床单、毯子、杯盘、水壶、烹食器、火炉及铁制壁炉。不列颠生产便宜的煤供火炉及壁炉使用。煤乃以铁路及汽船运输。铁路及汽船也运来新鲜的农产品及便宜的谷类,并且是工人廉价的交通工具。”[1]这次工业革命对英国造成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指出:“蒸汽管使英格兰的人口和财富翻了四五倍。”[2]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英国大众的生活水平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默生描述英格兰劳动者的日常饮食时提到:“英格兰人的饮食既充足,又有营养――劳动者可不能靠水芹过活,牛肉、羊肉、小麦面包、麦芽酒是高级劳工的寻常饮食。吃的好,吃的饱,是英格兰百姓的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资本。”[3]可以说,当时的英国已渐趋于享受型社会。

大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普遍养成了饮茶的习惯。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对饮茶极其喜爱。语言学家索绪尔描述道:“英格兰各地都流行喝茶,而且一天要喝两顿,虽然所费不赀,但是最贫贱的农民也像富人一样,每天要喝上两顿茶。茶叶消费总量极大。”后来又说:“从最底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据估计,每一个英格兰人,无论男女,一年平均要消费4磅茶叶,委实惊人。”[4]饮茶已经成为当时英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大众热爱饮茶,对茶叶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是英国本身并不生产茶叶。他们饮用的茶叶基本上依靠国外进口。“1685―1689年每年平均进口8819.2磅为基数;1705―1709年增到88824.6磅,20年间增长10倍;1835―1839年再增到1672667.2磅,50年间增长188倍。1755―1759年增到2699402磅,70年间增长306倍。”[5]当时,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茶叶供应国。1817年至1833年,中国茶叶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50%,最高时达72%左右,最低也有31%左右,平均出口值达61%。[6]这些茶叶大部分运往英国,英国成为当时中国茶叶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长期的茶叶输入使得英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人向中国输入大量的工业产品,比如毛绒制品、羽毛、印染棉布、面纱等以图扭转贸易逆差,但这些工业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乾隆皇帝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7]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使得中国农民难以骤然接受西方的工业产品。结果,英中之间的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对英国财政收入影响越来越大。

英国人饮茶已形成习惯,需要大量的茶叶供应,茶叶输入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英国工业成品在中国卖不出去,贸易逆差得不到扭转,深深影响了其国内经济。同时,18世纪,英国政府的财政高度依赖茶叶贸易,对茶叶征收的税率高达100%。”[8]茶税成为了英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支柱。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和商人当然不甘心长期忍受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想方设法地开发新的产品,以图能够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

鸦片从唐代开始就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作为麻醉剂小量输入中国。吸食鸦片能够治疗因痢疾产生的腹泻,于是从1659年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向外出售鸦片。[9]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决定在东印度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鸦片垄断组织,但并不直接向中国输入鸦片,以免危及茶叶垄断经营。它将鸦片拍卖给了英国散商进行销售。这种鸦片贸易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中英贸易走向。19世纪初,中国国际收支约二千六百万元,但1828年到1836年,从中国流出了三千八百万元。“1830年,东印度公司的总稽核宣布,每年至少有四百万镑得从印度运回英国。印度的这笔盈余的大部分首先要变成鸦片在广州卖掉,然后购买茶叶运到国内,这又为英国政府增加了三百三十万磅关税。在经过几个世纪的贸易之后,西方终于发现中国会大量购买的东西了。”[10]于是,英国向中国运输大量的鸦片,在中国、英国、印度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贸易”模式,即英国产品运往印度,然后以鸦片和其他的印度产品运来中国,中国部分用茶和其他运往英国的产品支付这些进口货。这种贸易模式使得中国白银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成为三角贸易中唯一的受益国。

“一般来说,鸦片在中国的销售相当于在印度离岸价格的5倍左右,扣除成本,获利任然是非常可观的。”[11]由于鸦片走私能赚取暴利,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往中国走私鸦片。他们走私鸦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挽救中英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更深层次的方面是想要在中国市场上确立他们本国的经济基础。“鸦片的全部经济意义不能用它所带给对华贸易商的利润来衡量,而是在于它同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和在中国的事务上――领土上的和商业上的――关系”,“鸦片贸易作为一种散商贸易,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的。它是外国商人团体在中国兴起的经济基础。”[12]由此可见,英国人不仅想用鸦片弥补他们的贸易逆差,他们更想占有中国这一能够带给他们巨大利益的“宝藏”。

长期的鸦片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计嘉庆五年至十六年(1800-1811年),每年平均四千O十六箱,嘉庆十六年至道光元年(1811-1821年),每年平均四千四百九十四箱。”[13]1821-1827年年均9708箱,1828-1835年年均18712箱,1836-1839年年均35445箱。[14]短短四十年内,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数量成倍增长,致使很多中国人都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据估计,1835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达到200万以上,“上至官府N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15]鸦片给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损害,中国的经济也一落千丈,萧条凋敝。英国却是这场贸易中的最大受益者,既在中国市场上赚得大量白银,又发展了印度市场。

英国在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了中国的财政危机。道光皇帝派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计所缴鸦片,除保留八箱作为检查样品外,其余悉数销化。其斤两除去箱袋不计,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16]禁烟之后更是断绝了与英商的贸易,“随后又于一八四O年一月五日宣布广州封港,‘永远’断绝英船,英货或英国属地的船货的进口。”[17]英国运往广州的货船只能停留在港外,货物搁置在船上,引起了很大的耗费和损失。鸦片贩商马地臣向外交部上书称:“在华英商处于毫无保障的地位,……使英国工业陷于瘫痪,英国税收每年损失五百万镑。”[18]英国国内经济在中国的禁烟过程中损失严重,使得英国政府开始谋求解决之道。

英国女王在国会发表演说:“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我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响我国臣民利益和王室尊严的事件。”女王紧接着召开国会,讨论对华用兵。议会议员争辩极为激烈,分为两派,詹姆斯・格勒罕、威廉・福勒特等人痛斥英国政府偏袒本国商人,而马考莱和外交大臣巴麦尊却主张以战争保护商人利益。双方相持不下,至后来投票表决,反战者262票,主战者271票,卒以九票之多数议决:“英商在中国方面之‘损失’,必须获得满足之赔偿,若中国政府承认赔偿,则英国政府亦不为复仇而作战。”上议院和政府态度一致,几乎未加讨论,就全部通过。对华战争法案形成。

18-19世纪,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民主政治较为健全。伏尔泰是这么评价英国政体的“英格兰人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反抗国王,从而给国王权力设限的国民。在这种政府下,国君拥有做好事的一切权力,同时却被限制了做坏事的一切权力,在这种政府下,贵族伟大而不傲慢,虽然他们手下并无封臣,在这种政府下,人民非常清醒地参政议政。”在很多问题上,英国都采取民主投票进行决策。这种政治决策体制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提供了便利。因为,如果是女王决断,她很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而放弃正面战争;在民主体制下,对华贸易商人、东印度公司和相关利益集团,就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游说国会通过对华战争法案。

根据上述分析,茶叶在中英鸦片战争中实际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人为了扭转茶叶贸易中的逆差,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损害了中国民众的身心,毁坏了中国的经济和财政,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态度,以禁烟方式督促外国商人放弃鸦片贸易。但是,已经高度依赖鸦片贸易的英国商人和英国政府,已经不可能轻易放弃了。在巨额经济利润的推动下,英国国会最终做出了对华开战的决定。这便是鸦片战争起源的一个隐蔽逻辑。

参考文献:

[1]贾士蘅:《英国史・下册》,部编学术译丛,五南图书出版社,第647页。

[2][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45页。

[3][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85页。

[4][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87页。

[5]萧致平:中英早期茶叶贸易,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6]根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年出版,第254页的相关数据计算得知。

[7]《清高宗实录》,卷223。

[8]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坠落》,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页。

[9]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弗兰克?萨奈罗著,周辉荣译:《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坠落》,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1页。

[10]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187页。

[11]林承节:《关于英印对华鸦片贸易的若干问题》,《北大史学》第5辑。

[12]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第96-97页

[13]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中国史学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6页。

[14]马士:《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34页附表。

[15]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1册,第485页。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