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1-27 13:04:58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1)

鲖城镇位于临泉县西部,距离县城26公里,国土面积97.69平方公里,人口12.9万(2014年农业人口12.03万人),辖22个中心村(社区),157个自然村。全镇共有4个贫困村18个非贫困村(4个贫困村分别是李王楼、耿庄、大夏、杨营)。2019年度我镇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4元。

截止到2020年5月,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62户12457人。2014-2019年累计减贫4683户11992人(包含5户15人的返贫户)。其中2014-2016年脱贫1906户5713人,2017年脱贫815户1924人,出列李王楼、耿庄村,2018年脱贫1170户2507人,出列大夏、杨营村,2019年脱贫792户1848人(包含3户11人返贫户)。

2014年建档立卡时共有贫困人口4621户10846人,贫困发生率9.02%,现有未脱贫贫困户184户480人(包含未脱贫返贫户2户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0%。剩余未脱贫户中,因病致贫77户,占比41.84%;因残致贫78户,占比42.39%;缺劳力致贫15户,占比8.15%;因学致贫6户,占比3.26%;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6户,占比3.26%;因灾致贫2户,占比1.08%。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扶贫

落实的产业扶贫的政策

1.自种自养。2018年以来共落实自种自养补贴4161户(其中2018申报特色种植业补贴项目4批次1124户;2019年申报自种自养补贴项目2批次3037户)。

2.能繁母羊(猪、牛)。2015-2019年申报能繁母羊3228户12946只(其中2015年申报能繁母羊420户1422只;2016年申报能繁母羊637户2002只;2017年申报能繁母羊1749户7724只;2018年申报能繁母羊422户1798只;2019年度申报能繁母羊项目62户218只)。

3.光伏扶贫。全镇到户光伏扶贫收益户共1186户(其中户用光伏电站收益户103户;虚拟光伏受益户1083户)。村级光伏电站1座。

4.产业扶贫带动。2016-2018年全镇累计正在实施“一村一品”项目28个,25家企业,涉及19个村(社区),总计资金1322万元,带动2629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根据鲖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和乡镇的优势,重点扶持能繁母羊和自种自养政策。鲖城人口众多,但是年轻劳力外出务工较多,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加上农本思想的影响,贫困户多选择小户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再加上鲖城本地回民较多,牛羊肉需求量大,小户散养母羊较多,能繁母羊和自种自养作为重点扶持项目,易推广。根据产业的种类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产业扶贫采用贫困户自主申请,乡镇完善程序和进行监督审核,由县级直接拨款到户,乡镇配合县级审核与审计。涉及到企业的,由镇村负责联系接洽,为贫困户提供便利。 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限制,产业扶贫带动项目,产业品种较少,规模不大,为贫困户增收有限。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可持续性较强。自种自养和能繁母羊政策只要符合补贴条件及家庭劳力条件允许,每年都可以稳定增收。产业带动可确保3-5年稳定增收,光伏收益可稳定增收25年左右。

(二)就业扶贫

1.我镇实施的主要就业扶贫政策有开发各类扶贫公益岗位、落实技能培训、鼓励经营实体吸纳贫困户就业等就业政策。

2.扶贫对象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开展情况及其效果。贫困户在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每人每年可免费参加一次技能脱贫培训。2017-2019年我镇共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396人(其中2017年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110人;2018年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234人;2019年我镇我镇共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52人),大大提高了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的能力。

3.扶贫对象外出就业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外出就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帮助介绍就业,提供交通便利和补贴以及在年末接返乡人员回家等活动。通过鼓励贫困户外出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以劳动输出为主,有劳力的外出,造成留守老人和小孩增多。

4.扶贫对象本地就业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是鼓励经营实体吸纳贫困户就业。2017年以来帮助各类经营实体吸纳贫困户就业310人(其中2017年129人,2018年56人,2019年125人)。二是开发扶贫公益岗位。2017年以来共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岗位2023个(其中①2017年度我镇开发公益辅助性岗位96个、护林员岗位35个、文物看管员岗位11个;②2018年度我镇开发扶贫公益岗位642个、扶贫互助岗214个、扶贫公益性岗位22个、扶贫公益性辅助岗位98个、文物看管员岗位12个、护林员岗位35个;③2019年度我镇开发扶贫公益岗位820个、扶贫公益性岗位19个、文物看管员岗位11个、生态护林员岗位8个)。

存在的问题是本地符合条件的经营实体企业不多,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数量有限,就业扶贫以开发扶贫公益岗位为主。

(三)健康扶贫

2016年以来实施的健康扶贫政策。一是做到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代缴新农合和“351”和“180”贫困户医疗报补政策全覆盖(2017年为3439户7655人贫困对象代缴新农合;2018年为3626户8312人贫困对象代缴新农合;2019年为3606户8404人贫困对象代缴新农合)。二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对有需求的2016年以来的贫困对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9年度家庭医生签约6401人。三是贫困户住院看病免交押金以及“一站式”结账服务,方便了贫困户就医。

健康扶贫主要方式及其开展情况。一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村卫生室医生定期检查身体。二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优先选择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帮扶,提供医疗咨询和卫生宣传。三是对符合慢性病办理条件的,免费为其代办慢性病证,减少医疗开支。四是对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由国家代缴新农合。五是宣传“351”报补政策、“180”补充医保政策和贫困户看病免交押金及出院一站式结账服务。六是宣传非贫困人口“1678”“2789”再补偿政策,减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报补差距。通过健康扶贫,贫困户的医疗得到了保证,医疗开支大大减少,身体健康的到了改善,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通过产业就业政策,使贫困户增加了收入,结合健康、教育等扶贫政策,使得贫困户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同时减少了支出。

(四)教育扶贫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从2016年秋季以来,全镇共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5644人次(其中2016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559人;2017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617人;2017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597人;2018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810人;2018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845人;2019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901人;2019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1315人)。

2.雨露计划。2016年秋季以来,全镇共落实大中专生雨露计划资助1871人次(其中2016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122人;2017年春季落实雨露计划225人;2017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282人;2018年春季落实雨露计划288人;2018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304人;2019年春季落实雨露计划297人;2019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353人)。

通过教育扶贫政策,减少了贫困学生的教育大额支出,解决了因学致贫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确保群众没有因贫失学、辍学,通过扶智与扶志结合,斩断贫困对象的“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五)生态扶贫

2019年共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8个,每户增加6000元。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全镇共提供8个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增加6000元。

通过开发生态护林员的岗位,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既帮助了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实现就近岗位安置,增加了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又起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六)住房安全保障

我镇2014-2019年度落实危房改造1400户(其中2014年改造80户;2015年改造106户;2016年改造143户;2017年改造600户;2018年改造348户;2019年落实危房改造123户)。

通过危房改造和危房修缮,目前鲖城镇已经不存在C类、D类危房,结合乡镇和村帮助农户修缮房屋,住房均不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存在因危改负债的问题。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受住户砖瓦结构的影响,部分农户的房屋有轻微的漏雨和开裂,需要定期维护。

(七)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应保尽保,严格按照低保户申报程序,通过评议、公示、审批等流程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申报底保。目前,我镇共有低保贫困户2116户4007人,特困供养户112户179人。提标后,A类低保每人每月462元、B类每人每月354元、C类每人每月200元。

低保除了和五保不能同时享受之外,其他产业就业政策均可享受。一般情况下,低保均为三无人员,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家庭确实困难的,可以为其提供公益岗和自种自养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扶贫对象,有子女的,劝说其子女赡养。另外,社会救助及企业捐款政策会相应倾斜。

(八)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1.贫困村道略、安全饮水、动力电、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每个自然村均通硬化道路,实现“村村通”,巷道基本修缮完成,水、电、路、灯、桥、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明显改观。其中耿庄、杨营、李王楼、大夏均达到美丽乡村的标准。

2.贫困村义务教育、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情况。每村均建设有农民文化小广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正常使用,村级卫生室正常运营,本村有小学或者幼儿园,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3.4个贫困村按照“一低两有两改善”的出列标准,即贫困发生率低于2%,有特色产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且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均已达到出列标准。

三、后续帮扶和巩固提高脱贫成效开展情况

一是贫困户均安排帮扶人进行帮扶,有镇村和帮扶人所在单位共同管理。二是对脱贫户实施脱贫监测,对有返贫风险的加大帮扶力度,如果确实因为特殊原因符合返贫条件,做返贫处理。出列村定期监测,对照出列村各项指标逐一排查。三是制定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到户政策。四是重点关注边缘户和特殊困难群体,对2019年度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贫困户(包含已脱贫和未脱贫户)和边缘户住户制定“一户一案”,落实相关政策,切实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同时防范产生新的贫困。五是梳理各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制定“一村一策”,及时弥补不足,巩固村出列成效。六是按照脱贫不脱监管,摘帽不摘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持续做好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脱得掉,稳得住。

主要困难和风险:实时关注已脱贫户因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而具有返贫风险的,需及时跟进落实帮扶措施。

四、经验教训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2)

一、产业扶贫情况

为加快临县煤电化产业园区建设,缓解临县城乡集中热源不足的压力,改善临县环境质量,进一步推动临县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及山西省有关规定,**发电公司符合城市集中供热的要求。公司已积极开展供热前期手续和编制热电联供技术方案等相关工作。目前汽轮机供热改造已经在**园区供热项目中完成招标及合同签订工作,正在积极实施中,将为下一步城乡集中供热奠定了基础。

二、就业扶贫情况

按照年度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任务,公司积极落实就业扶贫人员,监督维护单位在岗贫困人员岗位及待遇等问题,并建议在新招聘中优先选用贫困人员。上半年共计落实贫困就业人员31人,其中大中专学生就业11人,分别为公司维护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天津亦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登记,履行了首都国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消费扶贫情况

按照公司年度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任务,食堂定向采购扶贫农副产品,职工餐厅以全年消费总额30%进行采购扶贫农副产品,全年计划发生金额60万元,从四月份开始,公司积极落实扶贫产品采购事宜,依据《北京市消费扶贫产品名录》着手从对口扶贫县域、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的扶贫农副产品中选择供应商进行消费帮扶,根据月度需求计划,责任部门积极进行联系采购,各环节认真执行审批程序,截止目前共计联系8家扶贫供应商,合计采购食材65.63万元,圆满完成全年采购任务。各扶贫供应商纷纷表达企业为地区脱贫做出贡献的褒奖,赠送旌旗七面。

公司为全力保障扶贫采购落到实处,部分防暑降温用品也联系扶贫供应商采购,年度采购防暑降温用品种类,共计1.73万元,采购当地西瓜等农副产品0.3万元。公司工会在国庆中秋来临之际向扶贫供应商采购慰问品11.1万元,目前已完成采购。

四、公益扶贫情况

公司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以北城庄镇境内,2020年以前临县一直属于部级贫困县。公司从建厂以来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承首都企业的社会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帮扶邻村大居村能快速转变乡村面貌,提升环境状况,改善卫生质量,提高教育能力等,经公司研究决定每年为大居村捐赠扶贫款20万元以帮助其改善村集体公益事业,其中资助环境卫生费用5万元,资助田间路养护费用3万元,资助村级办公设施维护费5万元,资助村办文化事业3万元,资助教育事业6万元,截止目前,乡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也为临县早日脱贫注入强劲的动力。

五、其他类型扶贫情况

三季度以来,党建扶贫责任部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凝心聚力,带领公司各党支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争做贡献,全体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完成“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会员工作,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和员工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关注社会贫困状况,采取自主自愿原则,鼓励员工在中国社会扶贫网采购生活用品,积极推进社会扶贫。

六、四季度工作计划

1.前三季度公司按计划完成了餐厅食材消费扶贫目标,共计采购65.63万元,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季度将按照职工食堂需求,继续部分食材采购工作。

2.继续向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宣传扶贫公益事业,有效推动党建扶贫,倡议职工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会员,选择适合自身的扶贫项目传导每一个人的爱心。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3)

【正文】

2020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移民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水库移民工作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和“发展移民经济、改善移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围绕“库区长期稳定、工程顺利施工、经济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20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脱贫攻坚全面完成

我市共有贫困移民1284人,主要集中在四季红镇和胭脂湖街道。为全面完成移民脱贫任务,我们采取移民重点村整村推进的方式精准扶贫,在到县项目资金上向贫困村、贫困移民户倾斜。我们还派出扶贫工作队员2名,帮扶责任人4名,班子成员和扶贫队员深入四季红镇贫困村,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我们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围绕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导技术开展新型移民培训工作。聘请技术专家授课,先后开展了移民“虾稻共作”、葡萄栽培等移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和技能培训班。通过扶志、扶智、扶技等举措,实现从对贫困移民输血到帮助贫困移民自身造血的转变,重点加强对荷花村、杨梅山村、四季红村、阳雀洪等四个村被列入省级贫困重点村的脱贫攻坚,通过精准帮扶、综合施策,确保了所有贫困移民如期脱贫。目前,四季红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移民19户49人,累计脱贫283户611人。胭脂湖街道现有建档立卡贫困移民33户85人,累计脱贫234户615人。已按照要求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所有脱贫对象继续享受政策。

2、避险解困稳步运行

全省第四批避险解困安排我市300个指标,项目资金600万元。我市避险解困全部落实在四季红镇8个村。为确保第四批避险解困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认真研读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抓好宣传发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一家一户上门摸底核准情况,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避险解困116户共300名移民已完成移民申报、村民代表开会评议,两榜公示,镇政府初审,并报我中心审核等工作。目前我市避险解困116户共300名移民人均2万元,其中1.2万元用于移民个人建新房,8000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移民产业发展。新建房工程全部启动,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的达80%,已全部完成任务。

3、重点移民村建设顺利完成

全省从2017年开始启动移民重点村建设,我市500人以上移民重点村24个,主要集中在柘溪水库四季红镇安置区和胭包山水库胭脂湖街道库区。我中心十分重视重点移民村建设工作,制定了重点移民村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加强了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强力推进重点移民村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四季红镇四季红村、玉鹊村、阳雀洪村、东红新村、四季红社区、先锋、长征村、安心村等八村(社区)和胭脂湖街道莲子塘村都已全面完成整村推进任务,累计投资3500万元,极大的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20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是胭脂湖街道回龙山村、洞兴村、永建村三个村,在2020年5月份已完成项目网上报备、计划批复和项目前期立项、可研规划设计、财评招投标等程序,到目前为止回龙山村、洞兴村、永建村三个村已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圆满的完成任务。

4、移民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坚持以产业转型为重点,引导、帮助、扶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移民增收致富,先后投入1100万元,用于重点村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重点扶持了四季红镇腐乳产业和虾稻共作产业和胭脂湖街道荷花村的苗头产业、回龙山村的枳壳产业和先锋村的苗木花卉产业。目前,我市四季红镇共有腐乳加工企业32家,益阳市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2020年,四季红镇共加工生产腐乳200万坛,总产值4000余万元,净利润1000多万元,带动产业链就业人数1000人,全镇移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2020年,稻虾共作产业态势良好。四季红镇稻虾共作面积达到了11000多亩,镇外承包的稻虾共作面积13000亩,从业移民425户,小龙虾产量超过3600吨,同时出产优质粮食10000吨以上,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创造纯收入4000万元,增收2500万元。四季红村2020年蔺草种植500亩,预计年效益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20万元。此外,胭脂湖街道荷花湾苗头、回龙山村移民枳壳和先锋村瑞丰苗木产业为移民创收致富,社会效益显著。

5、立项争资贯彻落实

2020年度目标任务5300万元,我中心积极对接省、益阳移民主管部门12次,努力争取移民项目资金,截至目前已完成5312.66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另外,“四季红镇移民特色食品产业园”已被省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确定为重点支持的移民特色产业项目。该项目以生产加工腐乳为主,建设投资估算5000万元。

6、移民社会大局稳定

中心党组强化维稳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维稳责任制,创建“局镇协作、信息共享、上下连动”机制,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维稳动态管理,坚持每月25日就维稳信息综合疏理,合理处置,在镇、村设立信访联络员,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维稳信息;完善信访维稳应急预案,主动和市信访局联系,畅通信息,共同制定维稳应急方案,要求移民镇党委政府采取“一对一”定点帮扶等办法,防止群体非法进省赴京上访。由中心领导带队深入农户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有效化解各类隐患。同时结合我中心在四季红精准扶贫驻点单位的工作要求,在精准扶贫同时注重移民稳定工作,确保了移民社会大局的稳定。

7、移民项目计划管理良好

为加强移民项目计划管理,全市建立了24个移民村项目库管理工作。我们坚持针对实际确定各类项目,根据变化动态管理项目,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对涉及发改、农业、水利等所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公共服务资金、涉农建设等项目资金予以整合。2020年上级拨入我中心600元内后扶资金2154.66万元,其中:直补到人10062人,直补资金603.72万元,项目计划78个,项目资金1550.94万元,已完成网上报备计划下达,项目计划正在实施之中。600元外到县资金安排2579万元,已申报项目75个,按照上级的要求,均已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项目计划的管理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8、移民存量资金消化完成

为加强移民资金监管,我们按照湖南省移民后扶资金管理办法和湖南省移民资金县级报帐制实施办法,完善了移民资金安全运行机制,重新建立和完善了财务制度、移民资金拨付制度、移民资金结算报帐制度,加大移民存量资金消化力度。到目前为止,按照上级的要求,2019年之前的存量资金都已消化到位。

9、“十三五”成效显著,“十四五”扎实开展

“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沅江市完成了水库移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任务。通过扶持移民产业、开展移民培训等举措,全面促进了水库移民增产增收,推进了移民产业的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切实改善了移民人居环境,建成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移民乡村,推进了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发放移民直补资金3099.42万元,计划项目总投资20356.88万元,计划项目1043个。通过后期扶持 “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库区移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99元,比2015年14370元增长52.4%;库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4元,比2015年12015元增长71.1%,增幅比当地农村居民快18.7个百分点,移民生活收入水平与当地农村居民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从5月份启动我市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工作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宣传调研等活动,召开了各层面的座谈会,征求了各界意见和建议,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下村进组入户进行现场调查,对重点工作、项目进行了重点勘察,为编制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十四五规划编制已经完成,规划投资估算总额为45286万元,其中直补资金发放规划投资2887.5万元;移民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投资16697.5万元;美丽家园建设规划投资23561万元;劳动力技能培训及职业教育培训投资1800万元;移民脱贫解困规划投资340万元。“十四五”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推进以美丽家园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标杆,促进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以精准解困为补充,促进移民收入稳定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移民镇四季红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移民群众对划拨军垦土地的呼声和期望过高;二是在老年移民待遇问题上一直与常德西湖农场移民攀比,不稳定隐患一直存在。三是我市重点移民村的特色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带动不够强劲,在做大做强方面还需要上级加大资金支持、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四是移民村基础设施年久陈旧,特别是通村硬化公路老化,造成农产品外运困难,水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稻虾产业的生产要求,电力、通讯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集中力量实施项目建设攻坚,强化项目支撑。加大争资立项工作力度,继续强力推进水库移民项目建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为移民村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加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以“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年”为契机,抓牢基层打基础,进一步打造特色、擦亮品牌,全面推动我校教育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先锋队伍。

三、主要工作

(一) 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精神,学习“两会”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师政治学习等途径,以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和上党课等形式; 深刻理解精神和系列讲话的精神实质,引领党员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我校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2.以学习活动助推教育提质。我校党支部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知识培训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党的精神活动,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引导教师党员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工作、改革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推进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等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推进学习精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机结合。要在原有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党支部要根据实际,科学制定计划、内容,确保学的精准、具体。要延伸学习平台,开辟学习专栏,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讲党课制度,采取党小组学习等办法,带动党员学习。要创新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增强学习的广泛性和实效性。要严格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员教师学习讨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二) 进一步强化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

1.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带头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理念,开展“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书记“一把手”党建责任工程。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党支部支委班子定期听取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真正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以卓有成效的党建成果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2.严格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扩大党员对学校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制度,坚持集体研究和民主决策制度,加大对设施设备采购、校舍建设、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等工作的监督。

3.完善谈话帮扶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完善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在各种节日对生活困难党员、教职工开展慰问活动,切实帮助生活困难党员、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l.认真实施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党员固定活动日与“三会一课”融为一体,认真研究活动日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主题、每月有安排,层层推动、步步落实。对党员参加活动日、过组织生活等情况实行记实管理,作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民主评议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的重要依据。

2.开展党建工作评比活动。实施党建精品工程,开展党员示范岗评选,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攻坚克难、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

(四) 进一步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创新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

1.加强队伍建设,从严管理。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学校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学校干部交流。加强提高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提升学校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担当意识、创新意识和克难攻坚的能力与水平。

2.切实做好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严格党员标准,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强化对党员的日常管理、组织关系管理,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严格党费收缴工作,按时按标准收缴党费。

3.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教职工增强政治认同和教书育人责任感。建立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定期分析教职工思想动态,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

4.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注重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对教师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不良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 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防腐堤坝

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通过专题报告会和党课、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组织开展“学精神、学准则、学条例”活动,开展拒腐防变警示教育。完善内控机制,筑牢杜绝“四风”的长效防线。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总体工作中,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双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阵地建设。我校党支部要按照要求建好党员活动室,配齐学习资料,为党员提供能够满足需要的活动阵地,积极创建党建“五优化”示范单位。

2、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学习示范作用,学校干部党员带头上党课,支部书记每季度至少上一次党课,带动党员干部投身学习、提升素养; 积极开展“读书月”活动,倡导读好书、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3.开展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一是常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二是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将“点对点”教育结对扶贫工作引向深入,三是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特困党员、老党员走访慰问活动。

4.严格党组织和党员管理。切实加强组织关系管理,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内活动开展等日常工作,切实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定期维护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

5.以“学习精神、做合格党员、建合格党支部”为抓手,以“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见行动”为载体,开展“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

后附:油江中学党支部2021年党建重点工作分季度安排

油江中学党支部

2020年12月18日

附:油江中学党支部2021年党建重点工作分季度安排

第一季度:

1.召开2020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2.召开2020年度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3.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及党员进社区活动。

4.组织党员到精准扶贫驻点村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5.组织党员参与居住地村委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及爱国卫生运动。

6.召开党组织领导班子会研究制定本单位2021年党建工作计划,安排年度、季度工作任务。讨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名单。

7.根据《全县教育系统2021年党建工作要点》完善本单位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和安排。

8.对前段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小结。

9.召开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会,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

10.组织党员制定年度自学计划并完成每月政治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11.开展2021年度党费测算并完成第一季度党费收缴工作。

第二季度:

1.根据油江中学“师魂向党,立德树人”打造“红色校园”暨党支部“五优化”创建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并确保达标。

2.开展党员示范岗、示范党小组创建及党员承诺践诺活动。

3.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

4.开展庆“七一”纪念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5.党组织书记结合实际上专题党课。

6.组织党员到精准扶贫驻点村开展走访帮扶活动(2 次以上)。

7.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和进社区活动。

8.召开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会,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

9.检查党员完成每月政治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完成情况。

10.完成2021年第二季度党费收缴工作。

第三季度:

1.参加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活动。

2.完成党员党组织关系排查和转接工作。

3.开展党建+文明创建活动。

4.组织党员到精准扶贫驻点村开展走访帮扶活动(2 次以上)。

5.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党员进社区活动。

6.召开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会,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

7.检查党员每月政治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完成情况。

8.完成2021年第三季度党费收缴工作。

第四季度:

1.落实党组织分管党建工作负责人上党课任务。

2.开展基层党组织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

3.做好党组织党员发展有关工作。

4.组织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党员进社区活动。

5.组织党员到精准扶贫驻点村开展走访帮扶活动(2 次以上)。

6.开展党建+党员教育教学成果汇报活动。

7.召开2021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及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8.迎接全县教育系统“师魂向党,立德树人”打造“红色校园”暨党支部“五优化”创建活动考评验收。进行2021年度党建工作总结和年度考评。

9.完成20201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年报工作。

10.召开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会,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5)

帮扶对象是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但恢复有望,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地方产业和环保政策,已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稳定员工队伍措施,在我县缴纳失业保险费,申报期当季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季下降30%及以上且当季末利润总额为负的困难企业,帮扶重点是就业容量大、就业贡献率高的困难企业。

困难企业申请帮扶期间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

(二)企业在册职工一般每月在100名及以上,以2011年12月缴纳失业保险费人数为准;

(三)2011年12月,本县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不含缴纳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费人数)占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总人数30%及以上;

(四)以2011年12月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人数减少不超过5%;

(五)至2011年12月,企业连续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

二、帮扶措施

在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向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支付稳定就业补贴。稳定就业补贴资金使用额度不得超过本县上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50%。

稳定就业补贴采用统一标准。困难企业中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本县职工,按每人每月400元标准给予补贴;缴纳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费的职工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给予补贴。补贴对象为2011年12月份在册并在申报期内继续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职工。

稳定就业补贴执行期为2012年,由企业申报,享受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三、稳定就业补贴申报办法

(一)在本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于季后第一个月20日内,携带稳定就业补贴申报材料,向县就业管理服务处(街道路19号,咨询电话:)提出上季度享受稳定就业补贴申请。第一、二、三季度稳定就业补贴申报于2012年10月开始。

(二)困难企业申请稳定就业补贴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2、申报期季末和上季末报送税务部门的企业会计报表中利润表复印件(单位盖章);

3、《县困难企业稳定就业补贴申报表》;

4、《县困难企业申请稳定就业补贴花名册》(电子文档);

5、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稳定员工队伍措施文件。

四、稳定就业补贴审核和拨付程序

(一)审核程序。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按照要求,核对困难企业及其稳定就业补贴申报材料,在《县困难企业稳定就业补贴申报表》签署审核意见。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按照每季度可使用的稳定就业补贴指标,结合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人数从多到少排序,于当月25日前确定享受稳定就业补贴的困难企业名单及补贴额度。

(二)拨付程序。由县财政部门于次月5日前及时足额将资金从财政专户划入县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再由县劳动保障部门在此后7个工作日内将稳定就业补贴发放到相关企业。

五、其他事项

(一)已享受稳定就业补贴的企业职工不再重复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含用工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

(二)各类劳动事务机构、劳务派遣公司不列入稳定就业补贴政策享受范围。

(三)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稳定就业补贴,在失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中“其他支出”科目中按实列支。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6)

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首先,狠抓班子建设,谋划脱贫致富方案,寻找脱贫致富对策,决定上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在“项目到村,措施到户”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贫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结合同安村委具体实际,完成了如下工作:

1、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种植优质稻1100亩,提高了群众人人均纯收入。

2、经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村“两委”会、走访群众,处理矛盾纠纷。

3、做到了“八有二安”,积极做好八九不离十。

4、搞好评议工作,完成了第一批贫困户危房改造1户。

5、较好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下半年,村两委经集体研究,在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先易后难,拟建设:

1、新修防洪堤2.2千米。

2、种植一个110亩连片柑橘场。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7)

一、开展“一补两送一议”活动。一是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档立卡户现有基础信息进行核实补正。明确2019年计划脱贫对象,落实脱贫措施,完善相关信息。对2017年以前标注的脱贫户和退出村的脱贫措施和成效进行信息采集。即时录入补正完善,将交警、税务、人社、公安、民政、住建和残联七部门反馈问题逐一核查并标注说明。对在外务工人员务工信息进行核实核查,在过往逐一标注录入工作地址,联系电话。二是“两送”,即送政策、送技术。通过上门宣讲脱贫攻坚健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安全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性扶贫政策和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开发式扶贫政策,提高群众参与、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三是议定脱贫措施。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进行全面入户,围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和年度脱贫计划制定《2019年蒲城县四类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帮扶措施一览表》,并按照四色标准分类存档。

二、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对标各项指标,组织帮扶干部入户与贫困户面对面讲解填写政策享受明细表,算收入,向贫困户和群众宣讲八个一批政策,张贴宣传画,政策享受一览表。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8)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的支持配合下,我和驻村干部同心协力,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为主线,以推动精准扶贫为“第一要务”,以健全基层组织为“第一责任”,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坚持理论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为民办实事,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现将第三季度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驻村工作队管理情况

一是强化学习。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边干边学,把学习贯穿驻村工作始终。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各级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二是加强纪律管理。严格执行工作队驻村考勤、工作纪律等制度,强调坚守岗位、严守纪律,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

三是加强驻村日常管理工作。扶持每周召开例会和月末总结会,交流本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问题及做法、经验,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二、履职情况

坚决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根本,推进全村各项事业发展。一是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一是以“七一”建党节、“三会一课”为契机,围绕扶贫攻坚工作,组织党员上专题党课,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和思想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带头树立勤劳致富和“扶贫先要扶志”的思想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引导贫困户建立自我发展、勤劳致富的思想,增强贫困户自身脱贫致富的信心,调动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配齐村党支部班子成员。通过组织程序任命党支部副书记一名,较好地解决了村党支部书记兼职较多、抓党建工作精力不够的问题。通过加强支部建设、从严规范党内生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强化了党员主动遵守党内各项制度的意识,形成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促使党员党性意识提升,为脱贫攻坚和全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持续走访,了解村情。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坚持经常性、持续性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村自然环境、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群众需求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加强与群众的真诚沟通,扩大群众参与度,提高决策透明度。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强化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

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精神,扎实开展“回头帮、回头看”工作,落实帮扶措施,推进帮扶成效。强化建档立卡农户的精确管理工作,组织走访建档立卡农户,了解农户的生活生产情况。组织实施“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工作,强化了医疗保障政策、教育政策宣传,完成了“一卡通”、建档立卡农户学生信息统计。配合县、乡组织开展种养殖专业知识、电商等各类培训。

立足民生,多办实事。充分利用帮扶资源,积极与县民宗局联系,落实水利工程项目一个,投入资金5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将解决本村200余亩土地灌溉用水。通过积极争取、广泛宣传动员,拟在本村建立苹果种植基地170亩。多次深入有家庭重大变故的贫困户家中慰问,帮助他们落实生活救助待遇,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政策学习不够,把握不到位。由于驻村工作队员来自不同行业,基层工作经验深浅不一,对扶贫政策学习掌握运用不够熟练、精准。

二是推动主导产业发展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学习。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9)

二、工作特点

(一)产业扶贫特点

一是一乡一品,一村一业。我县充分利用小区气候明显这一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和办法,发展适宜当地生产的特色品种。目前,全县十六个乡镇都有主导产品,绝大多数村已有主导产业。

二是注重规模效应,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我县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本县热区资源丰富、光照条件好的优势,把发展蚕桑、畜牧业、反季蔬菜、经济林果作为全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发展。目前,全县的蚕桑、畜牧业、反季蔬菜、经济林果等都已成为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三是点面结合开展产业扶贫。我县在产业扶贫方面,在抓好千家万户到户产业扶贫的同时,针对一些条件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采取重点投入方式进行整体推动,取得了很好的产业扶贫效果。

四是因地制宜,长短结合。我县在开展产业扶贫工作中,既注重扶持群众发展短平快的产业,如养猪,种植反季蔬菜、大棚蔬菜,又注重发展能够长期受益的产业,如发展种植经济林果、栽桑养蚕、种草养畜,使群众的收入能够稳定持续地增加,实现脱贫。

五是注重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为了有力促进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提高扶贫效益。我县还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多方筹集资金对丝厂进行改扩建,在经营上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蚕茧,使群众利益受到保护,极大地促进了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二)小额信贷特点

1、坚持四定原则

一是定贷款对象。扶贫到户小额信贷资金的投放对象是有致富信心、有一定致富能力、诚实、守信的贫困农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是定贷款投向。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状况,扶贫到户贷款主要投向经济林果、蚕桑、畜牧、返季蔬菜四大农业产业;

三是定贷款期限。贷款期限视实际生产周期由信用社自主确定,但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

四是定贴息标准。在贷款贴息期限内,对贷款对象进行贴息,贴息标准为贷款额的5%;

2、坚持政府调控,金融机构自主放贷的原则

县扶贫开发领导组根据每年上级安排的贴息指标,结合县委、政府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将年度贷款和贴息资金补助计划分解下达各乡(镇),由金融机构自筹资金,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自主放贷、自主回收,自担风险。

3、坚持与全县的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在制定和下达贷款计划和指标时,充分与县委政府制定的全县产业规划相结合,重点投向生猪养殖、烤烟生产、蚕桑种植、粮食生产、经济林果等方面,并对养殖大户、示范户、产业协会等进行重点扶持。

4、扶贫贴息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原则

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属财政扶贫资金,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理使用;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贴息资金的使用是由县财政局扶贫专户直接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根据每个季度应收回的贷款数按季将资金拨给乡镇信用社,在农户还款时兑现给农户,根据利息结算单和农户领款花名册向县财政进行提款报帐和结算。

5、实行激励和考核制度原则

对扶贫到户贷款工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贷款回收率达95%以上的乡镇,可增加下年度放贷指标,并在安排工作经费时优先考虑,贷款回收率低于90%的,削减下年度放贷指标,不安排工作经费,同时,县委、政府还将扶贫到户贷款工作纳入全县“争先创优”扶贫工作内容进行考核。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仍显脆弱。我县产业扶贫近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产业的基础仍然显得脆弱,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当大。

二是产业资金的投入不足。近年来,上级虽然增加了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投入不足,在发展产业时,很难从质的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到目前为止,全县畜牧、反季蔬菜、经济林果等产业上还没有形成一家集生产基地、加工、包装、冷藏、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糖、桑产业的龙头企业效益不佳,存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拉动力弱,缺乏全方位开拓市场的能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销售等不能满足产业扶贫的需要。

四是扶贫小额信贷很难到十分贫困的农户手中。由于考虑到还贷风险,很多十分贫困的农户无法申请到扶贫小额信贷资金。

四、思考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产业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产业扶贫的范围,加快产业扶贫进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产业扶贫效益;

二是有针对性地扶持建立产业基地,开辟稳固的增收渠道,不但使群众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增长点,还能起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要发展壮大一项产业,没有与之配套的骨干企业拉动是不行的,形不成产业规模。另外,没有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大多只能停留在粗放经营的程度,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效益的提升;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10)

: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是如何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性的?

戴季宁:金融扶贫机制,一定要是可持续的, 不能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要有所为、有所侧重。扶贫工作越往后难度越大,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找准贫困根源、摸清扶贫对象、用对扶贫方法、开展精准扶贫。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紧密联合省扶贫办、省农委、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代拟了《关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广以扶贫对象精准、金融机构精准、金融产品和服务、扶贫信贷风险补偿与分担精准以及组织保障平衡的“四精准一平衡”的金融扶贫新模式,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扶得好”的问题,让贫困群众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

过去5年,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项目中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6大领域的投资总额达3.02万亿元。按照当前各贫困县的存贷款增长水平进行初步测算,在考虑项目资本金匹配、有效信贷需求等因素后,全省2015年末扶贫开发资金缺口约为300亿元。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缺口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做大总量,增加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算好细账,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金融机构会遇到哪些困难?

戴季宁:金融精准扶贫的难点在于精准地摸清扶持对象及其金融需求。全省623万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群众是扶贫的目标对象,也是基础金融服务应该加快覆盖的对象。要用有限的金融资源有效开展扶贫,需要精准到这623万人中优先支持谁、重点支持谁、支持谁能带动更多人脱贫,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众需要何种金融扶持措施等等。这些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的解答不一而足,因此我们借鉴了国内外的许多经验做法,如大力推动妇女创业贷款、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但其效果距离精准扶贫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金融精准扶贫的途径在于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要有精准的措施。目前,省内多家金融机构都在围绕扶贫开发工作积极地出台政策、创新产品、改善服务,其中不乏许多有效的措施。但从总体上看,金融机构仍然缺乏精准有效的措施,一些好的做法也只是在点上见效,还没有形成连片推广、广泛复制的燎原之势。

:在贵州,金融扶贫的关键点是什么?

戴季宁:是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2014年,贵州省71个贫困县平均存贷款余额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特别是非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可用资金用于当地的比例较低,345家非法人金融机构中有132家这一比例低于50%,资金使用效率不够“精准”。金融扶贫要遵循市场规律,低效率和高风险的投入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如何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通过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密切配合,制定精准的扶贫措施,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确保金融扶贫资金使用有成效、风险有保障、投入可持续,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

深化县域经济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县域经济的资金供给,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戴季宁: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围绕“投得更足、投得更准、投得更好”的思路做文章,一是要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保证投得足。发挥银行信贷资金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倾斜,切实提高贫困县非法人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可用资金用于当地的比例,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争取对扶贫项目融资主体设计专门的债务融资工具,专项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等规划项目;制定特惠的财税优惠和奖励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二是优化金融扶贫结构,保证投得准。总体思路是“产业发展引领、新型主体带动、小额贷款助推”推广贫困农户专属或受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围绕满足623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创业贷款、农房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产品,满足贫困农户生产生活需要;开展金融扶贫能人带动工程,为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等农村能人设计金融支持方案,将能人带动引入到精准扶贫攻坚行动中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贫困农户抵(质)押担保范围,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将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县纳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试点范围,满足“三农”大额资金需求,助推扶贫产业“接二连三”;有效降低扶贫融资成本,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财政扶贫贴息资金等降低扶贫开发融资成本。

三是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保证投得好。整合财政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保险部门创新扶贫开发金融产品,以点带面,逐步探索解决扶贫信贷风险较大的问题。

四是加强组织形式创新,保证做得好。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金融扶贫协同机制,加强创建工作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金融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

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工作推行以来,全省金融部门探索出哪些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

戴季宁:全省金融部门深刻领会发展就是最大的扶贫这一思想,主动对接国家金融扶贫政策,加大对资金、规模、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今年71个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金融服务实现乡镇100%全覆盖,大量资金的注入,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发展。

不仅如此,全省金融部门还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支持对象的选择上聚焦重点,将具备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农户、扶贫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重点;坚持底线思维,在支持方式上倡导绿色金融,重点支持贵州“十大扶贫产业”,推动贫困地区持续快捷健康发展。如2014年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在贫困地区创新开展“支农再贷款+配套贷款+利差补贴”的运作模式,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匹配自有信贷资金,以优惠利率水平发放扶贫贷款。截至2015年3季度末,全省共有10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97.3亿元,匹配自有资金发放涉农贷款49.1亿元。其中,借入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涉农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6.1%,比其他涉农贷款利率低3.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匹配自有资金发放涉农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8.9%,比其他涉农贷款利率低0.6个百分点。杠杆化操作已累计带动全省千余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万余户农户发展生产,带动周边10余万人就业。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近阶段具体做了哪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戴季宁:一是专门成立了扶贫统计小组,对贫困地区融资规模、金融精准扶贫进展、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货币信贷支持政策、贫困人口收入五方面情况进行监测。组织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召开《精准扶贫统计框架》座谈会,就统计具体指标定义、设置、采集等内容展开讨论。

二是召开了“金融精准扶贫问计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贵州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三支一扶季度总结篇(1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包括:使用中央、省级和市拨付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不含结余资金)、库区基金、小型水库扶持资金、应急补助资金和省级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其它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后扶专项资金”)等。

第三条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由市财政局和移民局共同管理。财政局为后期扶持资金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后期扶持资金的预(决)算审核、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移民局为后期扶持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关,主要负责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人数核定、规划编制、预(决)算编制、项目实施、移民个人及项目档案管理和协助财政部门做好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审核登记等工作。

第二章后期扶持资金预算及拨付程序

第四条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实行预算管理。项目年度预算由市财政局会同移民局依据经批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下年度后期扶持资金支出预算,并于当年12月底前联合上报上级财政部门和移民部门。

第五条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的拨付程序

市财政局在收到移民局提供的移民直补资金发放清单后,核实并录入“涉农补贴网”。5个工作日内与移民局联合下发指标,并将直补资金拨付到各乡(镇)财政分局所开设的“涉农补贴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乡(镇)财政分局在收到市财政局拨付的直补资金后,根据“涉农补贴网”的发放清册,5个工作日内通过农民补贴网以“一折通”的形式,委托各乡(镇)农村信用联社将资金划入移民个人的“一折通”银行决算账户。

第六条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的拨付程序

市财政局收到上级部门移民资金后,由市移民局根据年度项目计划批复,以及项目评审专题会议纪要、项目实施合同、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资料,向财政部门提交需实施项目的资金使用申请。市财政局审核后,将相应项目资金拨付到市移民局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专户。

为加强项目实施的跟踪,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经上级批复的项目资金,市财政局根据资金预算、市移民局的拨款申请和提供的项目资料(项目评审意见、实施计划、项目实施合同等资料),按进度拨付资金。市财政局按照市移民局的拨款申请先行下达30%补助资金到市移民局,经检查核实项目进度、总投资完成50%后,再下达50%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下达20%剩余资金。

第三章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使用及管理

第七条直补资金的对象、标准和期限

(一)资金直补的对象:按照《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年审办法》核定的上年末移民人口和年内纳入直补范围的新增移民人口。

(二)资金直补标准和期限:每人每年600元,期限从2006年7月1日起扶持20年。

第八条直补资金发放

(一)直补资金实行按季发放。由市财政局根据上级下拨的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和移民局审核确认后的直补人数、直补移民人口档案和发放帐册通过农民补贴网按时足额拨至移民“一折通”存折。移民局应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内将经审定的本季度发放名册和发放金额按规定格式报送市财政局。

(二)市移民局负责审核(年审)直补人口,建立完整的资金直补移民个人档案和发放帐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所属水库、搬迁时间、现户口所在地、发放标准、发放金额等,并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的直补移民人口档案。

(三)市财政局将经市移民局审定的本季度发放金额拨付到各乡(镇)财政分局涉农补贴资金专户。各乡(镇)财政分局收到直补资金后,与乡(镇)信用社签订委托支付协议书,将移民直补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移民个人账户。

第九条直补人口管理

(一)移民局根据《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年审办法》每年元月31日前完成上年人口年审工作。

(二)根据“多不增,少要减”的原则,对核减人口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的移民个人档案,核减直补资金转入项目扶持。

第四章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

第十条移民局应将财政拨入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按类别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转移、挪用、侵占和截留项目资金。

第十一条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市移民局为最后一级会计核算单位,乡(镇、社区)一级使用管理单位按照县级报账制有关规定,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第十二条实施单位向市移民局申请拨付项目资金时,应按年度批复计划的项目,提供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合同、监理单位或乡(镇)、村实施管理单位的审查意见、拨款申请等相关资料,经移民局业务科室、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后方能拨款。

第十三条实施单位对已批准实施的项目应抓紧实施并及时向市移民局完善报账手续。项目在办理决算时应提供相关工程结算书、验收单及合法的项目支出原始凭证等资料,经乡(镇、社区)分管领导、村委会负责人、经办人签章证明其真实性、完整性后,到市移民局财务室报账。

第十四条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严格按照《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五条项目启动时,市移民局根据项目建设需要预付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总额的30%,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不得超过完成工作量的80%,项目结算时预留5%的质量保证金(对村委会和理事会组织实施的项目不预留质保金),质保期满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行支付。

对有资质施工单位承包的项目,移民局按合同规定将合同资金直接拨付施工单位。对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项目,合同资金直接拨付到村民委员会“村财乡管”账户或村民委员会指定账户。对理事会组织实施的项目,根据约定合同资金拨付到村民委员会“村财乡管”账户或理事会指定账户。

对以乡(镇、社区)和村委会为主体组织实施的项目、移民局委托乡(镇、社区)和村委会与项目承包责任主体签订实施合同的项目、以乡(镇、社区)为主体和其它部门打捆实施的项目,移民局可委托项目所在地的乡(镇、社区)支付合同资金。

第十六条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产生的银行利息纳入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第十七条在进行项目财务决算时,按相关行业规范列支的项目规划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技术经济评估费、监测评估费、竣工审计费等项目间接费用纳入项目总投资。

第十八条移民局必须严格审查项目资金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报账或拨付资金:

(一)未列入预算的项目;

(二)没有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据的;

(三)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的;

(四)没有按规定使用,有挤占、挪用资金行为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第五章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决算

第十九条直补资金发放情况每季度由财政局进行一次清理,将结余资金及时收回县级财政,并会同移民局将兑现情况填入会计报表,纳入年终决算。

第二十条市移民局按季度向市财政局提供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会计报表。

第二十一条财政局根据移民局提供的资料对项目资金每年进行一次决算。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决算:

(一)没有批复计划的项目资金;

(二)没有审批的调整项目资金;

(三)超过预算支出未找到资金解决渠道的;

(四)无竣工决算审计,无竣工验收及资产管理使用移交手续的项目资金;

(五)其他违反相关财政决算规定的项目资金。

第二十二条当年未完工的项目资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已完工项目的结余资金、停建项目资金、一年内未开工的项目资金及项目资金利息等,使用时严格按照《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重新进行审批和使用。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每年应对上一年度的移民专项资金按照上级资金指标文件分类进行决算,及时掌握年度资金的使用情况,编制“移民专项资金决算报表”(决算报表包括移民“收支余”情况、直补资金兑现情况表、实施的项目明细表、编报情况说明等)。

第二十四条对未按规定决算的,财政局可以暂停拨付该预算资金,至项目资金按规定决算。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使用单位应接受财政、审计、监察、上级移民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市财政局、审计局和市移民局应按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加强对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和按规定使用。市移民局每年必须自查一次,市财政局每年必须检查一次,每两年由市审计局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一次审计。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逃避财政、审计及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截留、挤占、挪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单位和责任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