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7 07:07:07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1)

一、纪律与守时。短短10天的培训,不仅仅让我最真切地感受了深圳的太阳,更让我认识到了校园与企业的不同。学校属于一种相对没有制约的自由空间,虽然也有那么一些条条框框,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的约束力,大家都是我行我素,而企业却不同了,一天三遍上下班卡,更新两条工作日志,OA考勤系统等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实质上的成体系化的制度的约束,迅速树立起了我们的纪律观念。

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第三事业部的孙总给我们的演讲“规避轰轰烈烈,回归平平淡淡”,向我们揭示了这一道理:在比亚迪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中,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一个零件,没有人比别人更高等,因此就要收起从校园里带来的傲气,踏踏实实的工作,用平凡的每一天中积累下来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2)

4年里,臧其超每年讲课都超过300天,2010年更是达到了322天,更疯狂的是他曾连续讲课102天。

臧其超的一天就是8小时课上、8小时路上、8小时酒店,还要再挤出3小时学习。这就是“三八”雅号的由来。

这样一个“疯狂”的培训师,不是一天炼成的。

第一次上台讲课,臧其超只说了三句话就下台了。“面对台下一百多个人,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紧张地只会说对不起了,连着说了三个对不起。”臧其超回忆到,“当时台下的学员真的很宽容,不断地给我鼓掌以示鼓励。”

正是这样的掌声,让臧其超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做一个了不起的培训师。

从那以后,只要有知名培训师的公开课,臧其超无论多忙都会带上录音机去学习。回家后,再反复听录音,一字不落的整理笔记,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21本学习笔记。他告诉记者,学习的习惯要贯穿始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进步,才会成长。

2009年6月,臧其超正式出道授课,从当时业界学习楷模——华为公司提取教益,研发出“狼性营销”系列课程。几年来,越讲越笃实,从销售技巧一直讲到总裁营销思维。“狼性营销”讲到狼的执行和技巧,“狼性总裁思维”讲到狼的谋略意识和传承思维。由此,创下内训返聘率最高、公开课产生内训最多、排课总量最多的讲师,被誉为“狼性营销第一人”。

四年时间,臧其超用“三八”红旗手的精神树立了第一个里程碑,经历了器、术、法、道四个阶段。

器是PPT讲师,又称“拍拍它讲师”,意为把他拍舒服了。术是知识型讲师,PPT成为课程工具。法是系统型讲师,PPT有了好讲,没有照讲。道是智慧型讲师,PPT反而成为讲师发挥的障碍。

臧其超教学版PPT有700页,但都是给学员看,自己已烂熟于心,临场发挥更加出彩。

6月28日,在上海交大海外学院·华师经纪全国巡回论坛上,记者就亲历了臧其超的演讲。没有PPT,就像跟朋友聊天般的亲切。5分钟一次掌声,笑声连连,但又回味无穷。时而幽默、时而犀利,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思想的价值。

“一流的讲师讲的是一种感觉。我们要做的不是打开大屏幕,机械的讲一通理论往客户脑袋里装东西,而是启发客户打开大脑,删除阻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

转型种树

臧其超自己也在不断的调整思路,2011年,他开启了第二个里程,正式转型种树。

当时,臧其超曾辗转于河西走廊一带上课,在当地见到一种不常见的树——胡杨。于是逗留了一周,就是观察树、研究树,像当年研究华为的“狼性”一样,从胡杨树中研究树性,由此明白大树的真谛,明白课程的转型之路,明白解决企业问题,需要大树的智慧。

臧其超总结出企业树型模式的三个境界:一是树无落叶不能长大,没有断枝不能长高,没有扎根不能长寿。老板要学会扎根获得更多水源,经理要学会汲取空气中的养分,员工要提升动力呈现果实。老板向下长,经理自然向上长,员工自然会成熟。二是树大会招风,树大有枯枝,树根不见光。树大了有分枝,公司大有分支,人多有分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会走到尽头,所以老板要学会“无中生有,无土栽培,目中无人”,不能过分依赖“土壤”这种生存环境。老板还要学会隐忍,底牌不能轻易亮出。三是树的生长,不是风的力量,不是肥料的力量,不是神的力量,而是种子的力量。种子的力量,就是老板发自内心成就众人的力量,就是落地工程倡导的“专情力量”。老板首先要找到专情的动因,企业就会像胡杨树一样生长。

在树型理论的基础上,臧其超结合《总裁赢销王道》、《系统量化管理》、《五维差异化营销》、《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销售政策的制定与激励》等研修班课程,融合IBM智慧流程体系,打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4+2系统落地工程》。

落地工程的灵魂——让老板回来就用。旨在通过咨询式授课,让老板学会终身受用的“树型生长”思维,现场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运作系统,将落地进行到底。

心怀梦想

臧其超有两个梦想。

三年之内,要让自己成为全中国收费最高的讲师。“这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证明自己是最好的讲师的标志”臧其超说。

臧其超就是喜欢当老师的感觉,“有时候你的一句话、一堂课,就有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方向都改变了。这需要讲师有绝对的责任心和对这项事业满腔的热爱。”

曾经有一个学生,听完课就跑过来跟臧其超发誓说,将来一定要做个讲师。突然,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通过自己的课程,看到他们眉目舒展,看到他们重燃希望,看到他们找到方向,他们反馈给你的尊重会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那种被人尊重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比什么都值钱”臧其超陶醉的说。

臧其超的另一梦想是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他经历过6次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从年少得志、飞黄腾达到露宿街头,起起浮浮无数次。但他斗志不改,2000年又他带着500元独闯深圳,先后在雅芳中国、泰康人寿担任营销总监。在销售生涯中,他创造了三项全国销售纪录,个人收入每年都以10000%的速度飞升。2002年,用2年时间将公司开遍珠三角,营销团队从三人发展到三千人,业绩全国前三甲。

如今,他立志扎根于培训行业。

在上海交大海外学院·华师经纪全国巡回论坛上,臧其超谈到,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培训业的市场规模有近500亿人民币,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但培训发展也存在发展瓶颈,因为发展速度过于迅速,讲师良莠不齐、行业没有标准、还有更加严重的职业诚信问题。全国约7万家培训机构中,不成熟的培训机构至少占1/5。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臧其超创立了华师经纪。他将其定位为:做讲师的大管家、做培训公司的持续供货商。

现在的培训市场上,很多老师找不到课讲,不会更好的推广自己的市场,而很多培训公司又找不到好的老师讲课,所以便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华师经纪就起到信息传递的中介作用。“我们的竞争优势就是遵守行规,只做渠道不做终端商,要以最好的服务为企业家和培训公司创造价值。”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3)

一、培训提升了我的咨询技能,激发了我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

这次的上岗证培训班,时间不长,课程不多,但却质量高,内涵深。三位老师授课的主题虽各有不同,却都是提纲挈领。讲述的内容涵盖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咨询的技能。这些年来,我先后经历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证的资格考试,也阅读不少的书籍,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一定的案例经验。但我总觉得自己还缺乏一种底气,少了一种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究其原因我想是对理论和技能的领悟还不透切,对咨询思路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三位老师体验式的教学,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卢祖琴老师给我们讲团体心理辅导时,反复地给我们阐述,做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做团体游戏,你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它的咨询目的,都要体现出它的心理学原理。她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团体辅导技术,在运用这些技术时,她一一给我们指出它的理论出处。三天下来,她虽然是讲团体辅导,其实却是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从咨询关系的建立到测量量表的选择,给我们做了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体会到该如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让大家分组去设计的监狱九类常见人群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又激起了大家高涨的情绪,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的咨询技能再一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听王求是老师讲课之前,我以为沙盘游戏只是一种投射技术,听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沙盘游戏更是一种心理自愈技术,而且它的治疗力量是非常神奇的。方老师给我们做个案督导,她强调心理咨询是“法无定法”的。嗯,这也其实是我长期来坚持的咨询观点,导师的认同,让我备受鼓舞。……,如此点点滴滴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收获是喜人的。培训班结束后,大家都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急欲一展身手。回到单位后,就有不少同仁开始在QQ群里探讨自己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了;还有人在悄悄打听“买套沙盘要多少钱?在哪里买好?”。我亦如此,结束后,心中产生了很多的想法,渴望自己能在监狱心理咨询上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在想,以往的几个疑难案例,换种思维去做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呢?;也在思索,“学有专长”,我该以何种咨询风格作为我终生的追求目标,来体现我更大的人生价值呢?

二、培训检视了我的内心状态,唤起了我崇德明志的人生追求

这次的培训不仅是一顿咨询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大餐,更是一场心灵修行的盛宴。培训过后,我想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的是咨询师个人高尚的情操。王求是老师讲沙盘心理治疗技术时,着一身布衣,拈着几根短须,大多数时间里给我们讲的是“接纳”和“无为”,讲完以后就要你去体验这种感受,而根本不跟我们说沙盘是什么,游戏怎么做,玩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可两天的时间里,大家完全被他那种淡定和从容的气场所感染,在无形中已是深深地领会到了沙盘游戏的魅力所在。听完他的课后有同学笑谈:“王老师的课,再听下去,我可能就会出家了”,话虽有夸张,但确也说明王老师所阐述的修行理念已是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内心里我就在反复问自己,“我是否完全接纳别人、接纳了自己呢?”、“有多少东西是我放不下的?”、“我是否又能时时与他人能做到同在呢?”。思来思去,觉得自己心中的所挂念的还是太多,又叹人生要做到真正的“无为”又是何等的不易啊!。卢雅琴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一个人陪伴着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一句话醍醐灌顶,好似一下子让我顿悟过来了,可也让我心中不由微微一颤,在监狱里面做心理咨询师,那就是意味着我们的职责是要陪伴罪犯去成为一 个人。这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可是这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在反省自己,在这条路上我是否准备好了?我能坚持无条件地去接纳和陪伴一名罪犯吗?毫不忌讳地说,我内心是有彷徨的,是有冲突的,我需要沉下心来,需要不断的放空自己,这将是一个艰难的修行过程。如果说,在几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心理咨询大师的淡定和从容的话,那么在同学们身上,我又体味到

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敬业和执着。不论在团体辅导方案策划过程中,还是在方老师的个案督导课上,气氛都是异常活跃,大家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也毫不顾忌的道出自己的疑难与困惑。所思所想极为深刻,无时不刻不在洋溢着大家对监狱心理咨询事业的热爱之情。以前我总认为,我省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的“高手”不多,现在看来我错了,没有想到罗昌盛同学能把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如此完美无缺,也没有想到赵政委同学的个体咨询能做得这么细致认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培训,我被同学们传递的正能量所激励,时不待我,当奋发而为;我为自己的肤浅无知而羞愧,学无止境,当静心修行。

感悟是深刻的。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在培训后,都和我一样会在不断地在反省自己。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决定着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宽广的胸怀,又要有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崇德明志”的人生境界,一直来为我所向往,可我却又时常为私欲所累,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次的培训是再次唤起了我对这种人生境界的思索和向往。“道法自然”,我该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4)

一、语文形态的教学机制塑造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构架中,语文作为语言传承的实际载体;在汉语场景的搭配协调上,要对意识理念进行集中与分化,将汉语历史传承的美感全面表现出来,把场景事物进行原则上的分化,将历史文化场景与文化表现手法协调,对汉语形态进行集中性的刻画,将历史形态搭配与精神传承集中表达出来,使得文化景象资源集中地展现出来;在汉语抒情的构架体系方面,语文将理念与意识形态进行集中性地刻画,还要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文化理念与时代人文精神理念进行融合;根据语言形态的需求,语文必须规划出具体性的文化体现方式,在文化展示形态的塑造过程中融入和谐化的自然理念。

其中,在不同场景的描述上,历史背景的表达形式与汉语文化的展现总是高度地契合,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身母语的魅力,这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立体式”语文实验班级的建设

在孩子不断发展的今天,他们对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认识还没有达成共识。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仅影响班级凝聚力,同时也影响孩子结构搭配,所以要让孩子充分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找寻自己人生的真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味自身的价值,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

(一)“立”创作,思维能力巧培养

随着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思想价值观念不断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是现在教育的重点需求。孩子在初次的教育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鼓励与帮助来构建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念。依据优化的课堂组织结构,具体分析出同班级孩子们梦想树立的共同点,找出实际的联系,确定班级梦想发展的方向,以此让孩子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交流自己的价值和自己实现梦想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找出孩子理想的班级状态的样子,促进学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彼此合作竞争共赢,共同感受班级的温暖,努力打造班级发展的梦想之舟。

如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的教学时,让孩子尝试自由创作,通过引导,孩子们的思维慢慢打开,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明白文中的雷锋叔叔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生活中的“活雷锋”。

(二)“体”阅读,价值观念早树立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在于写作和阅读,作为老师首先要抓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的心理素质训练至少包括两点:现代阅读观的树立,良好速读心态的养成。

“赏析文章,借鉴写法”,是过去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我们读书的千古祖训;“咬文嚼字,慢咀细嚼”,是我们语文的传统教法。时代在奔驰前进,我们读书的观念也必须迅速改变。

(三)综合“式”,自身素质多培养

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课堂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建立一个综合性质的素质培养体系,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集中化的素质培养,每个班级都要打造属于自身的素质教育平台,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师自身,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以身作则,感化更多的学生来提高自我素质,成为能对学生、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园丁,使得学校以追求科学创新、传播知识和培育人才为己任,充满活力与人文关怀的自主办学机构。

依据孩子们梦想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的总结和优化,找出各个孩子的梦想取向的具体方面,对孩子自我梦想的树立加以深化指导,给出具体的发展前景,充分激发孩子为梦想奋斗的动力。同时,依据优化的课堂组织结构,具体分析出同班级孩子们梦想树立的共同点,找出实际的联系,确定班级发展的方向,以此让孩子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追寻自己的梦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立体式”的语文实验班级的建设,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规划领导力,依据孩子的梦想,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能力,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5)

同志2013年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几年来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程,就是以担当和实干托起“职教梦”的历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顺利实现了由三产业、文科类培养为主向二产业、技能类培养为主的发展转型,明确了“德育为根,成人为本,技能为先,成才为重”的办学宗旨,着眼学校内涵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被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训基地”;分别被中组部、教育部确定为“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奠定了梦想实现的基础。

一、立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梦想实现的高度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一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也是现在职业教育的重点。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学校为了让更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成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现有31 个专业及71个专修方向可供学生选择报读;另一方面,学校现有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已经形成了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及远程教学并行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求新心理、好奇心理,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佳发展。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拓宽梦想实现的广度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学习其他职业院校的办学经验,融合到学校工作中,一点一滴营造中职教育生态,整合资源,不断创新。2011年由笔者学校牵头,联合辽宁省人才中心、沈阳市电子工业技工学校、中国北车集团等6家单位成立了“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遴选为国家“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12年在辽宁省“技师杯”数控技能大赛上,取得了团体冠军、三个单项冠军和五个单项亚军的成绩。这些举措和取得的成绩,拓宽了笔者学校梦想实现的广度。

1.专业对接产业,建设特色专业

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及时把握专业就业岗位和能力要求的变化,共同研讨制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计划和专业调整计划。这就保证了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实现了专业设置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按照“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建设思路,学校瞄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对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专业的需求变化,走访了北车集团、特变电工、三一重工等大中型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后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先后停办了商务外语、计算机外设、文秘等专业。在数控技术应用上增设了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方向,在焊接专业增加了冷作工方向,在计算机专业增加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根据调研大昌合众、鑫通别克等4S店的结果增设了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专业。目前,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以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专业建设格局。毕业生就业稳定率达97.32%,对口就业率达94.48%。

2.一体化产学工厂模式创新、内涵丰富

在重点专业建设上笔者学校探索“一体化产学工厂”模式,按专业特点赋予不同内涵数控专业打造“校厂合一、产学一体”模式,合作开发“产品项目”,真实构建企业生产实景。与西门子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机械加工专业利用引进企业,创建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创新型实训基地,并在教学中实现工学交替、产学合一;焊接专业借鉴“教学工厂”理念,过程采用班组化管理,每日考核计分,每周加入专项技能训练,每月进行技能比武,形成“日考核、周训练、月竞赛”的长效机制;汽修专业初具“前厂后校”雏形,形成两个三位一体,即课堂、实训中心、汽修厂三位一体,教、学、做三位一体。在探索校企深度结合的同时,学校推进“订单+冠名”培养模式,重点专业已与25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产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企业情境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中学会了技能。学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内务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学做人、学会生活。并通过多种奖励,使人人都有受奖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自信、快乐、向上的心态。学校坚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近三年在省级技能大赛中,取得11金14银15铜的佳绩。

三、紧随时展步伐,加快梦想实现的速度

学校坚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发展的第一位,并围绕这一目标来推动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创新教学模式

(1)认知实习,让学生成为学校中的“员工”,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实现“学生与员工”身份的统一。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实行以公共基础技能训练和角色转换为重点的专业认识性实习。通过参观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感知专业技能;通过“角色转换”教育,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树立“员工”意识。

(2)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在专业实习上,校内实训基地按企业生产流程布置,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教学活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岗位标准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利用驻校企业、校办汽修厂等基地,组织学生到生产、服务环境中进行岗前实习,采用和员工相同的轮班制,感受企业生产氛围,逐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锻炼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就业前安排顶岗实习,巩固提升核心技能的掌握,使学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为就业奠定基础。

(3)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组织教学。数控专业通过项目教学,将企业生产工艺卡、仿真教学引入到教学中,指导学生工作团队自行设计,自行编制加工工艺和程序,仿真检验,自主加工,自主检测,自主评判,教师总结;汽修专业通过模块教学,按系统结构实施分课题现场一体化教学;机械加工专业采用情境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工艺过程、填写工艺卡,按工艺要求综合不同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焊接专业则通过案例教学,进行产品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手工电弧焊、氩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综合运用能力。各骨干专业均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能力。

2.推行“三结合”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推行“三结合”教学模式,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参与完整工作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体现了车间与课堂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

围绕核心技能整合专业课程。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反映了辽宁区域经济先进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编写了《钳工工艺实训指导教程》,开发了《技术测量基础实训指导》等课程,结合地区行业特点,开发了《数控车实训指导书》《普通车床实训指导书》等校本讲义;为使学生了解先进应用技术知识,汽修专业增加了电喷、电控、传感器等教学内容,为创设岗位模拟,实施案例教学、GSP仿真实训。几年来教师共编写了15本校本教材,出版了8本教材。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6)

张建恒

2015年9月后半,我有幸参加了商业金融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商业金融师的培训,短短五天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却让自己仿佛置身于另外的世界:居身菁菁校园,聆听智者的声音,那些未知的领域,闻所未闻的术语、故事…… 于我而言,这次培训恰似干涸的土地迎来的一场春雨。我本人虽然步入社会的时间不短,但多在人事与行政部门任职,今年5月进入华银集团后就职于资本运营中心,这才真正涉足金融领域。刚一开始就面对诸如担保公司的可行性分析、金融服务中心的筹备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等等难度极大的课题,而自己仅有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就在这个时候,商业金融师培训的机会恰到好处地出现了,对我而言简直是及时雨,让我既获得了暂时摆脱工作困境的喘息之机,又迎来了急速补强专业短板的际遇。对此,我满心感激。

这是一次尚未出发就让人满心期待的知识之旅。单看课程设计就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是惊吓是惊喜。授课者既有像阴宏老师这样身具商业金融师、注册会计师与保荐代表人资格的业界实干家,也有像李保民先生这样曾任职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政府高层,但更多的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的大学的教授博导们。自己真的就要成为他(她)们的学生了吗?巨大的知识储备落差曾让自己有些不安。

但五天的学习让这些担忧烟消云散。这些老师,业精不欺人浅薄、富学不露傲人之色、位高却又为人随和。最让我意外的是主讲《商业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吴晶妹教授。她短发齐耳透露出干练,脸上的表情总是那么严肃,镜片后的目光有几分威严。然而五天中课堂上最爆笑的场面竟缘于她讲述的案例,她在讲个人征信时谈到了用信用报告选女婿的趣事,让人捧腹之余不免心生敬佩,这才是活学活用的典范!

这也是一桌关于金融的饕餮大餐。短短五天,所学涉猎资本市场、金融改革、私募股权、商业信用、创新金融等诸多层面,让作为业界新人的我如同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看花了眼。"一带一路"、"新常态"、"互联网+"这些热点词汇不绝于耳,但每位老师都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解读的。就拿"新常态"为例,胡波教授认为新常态的主题是改革与重构,而不是危机拯救,并以此作为背景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机遇与挑战;郭庆旺教授则认为新常态是今后工作的起点与基础,并从全球、美国与中国三个层级阐述了新常态的特征,对于中国他从速度、结构与动力三个角度定义了新常态,并且从"双倍增计划"反推,认为所谓的中高速增长应在7.5%以上。不知不觉中两种观点在相异的时空碰撞出了美妙的火花。

而让我脑洞大开的是宋华教授关于《互联网经济下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阐述。宋教授的教学案例详实,引用的切入点恰到好处,让初次听闻物流金融、贸易金融、套利套汇金融等新型金融形式的我竟也对其中的逻辑知晓了几分。而互联网+产业供应链+金融的这种跨界融合让我激动不已,仿佛已感受到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将对传统金融造成的冲击,这给自己未来的金融创新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思路。其他老师的授课也各有韵味,北京工商大学胡俞越教授对7月份证券市场的股灾以及证监会救市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讲授国际金融的庞红教授声音柔美、观点独到,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妙;而李保民博士对国家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讲得极为透彻,如果用四个字来评价的话,叫高屋建瓴。这五天的培训好比一桌筵席,大盆小盆,甜酸苦辣,搭配整齐,色香味俱全,让我大快朵颐。

这还是筑梦的开始。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点拨,我就像那个偶入山洞的武陵渔夫,"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始见桃花源。初入金融界的我,曾是那么的一筹莫展,苦恼、彷徨、沮丧,加之与先生分居两地,一度想要放弃。这次培训,让我对金融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金融形式可以这么丰富,金融市场里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世界的未来将由金融主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已然落伍,我觉得应改为"学到老、活到老".未来的世界充满挑战,还好我并不孤单,除了家人,我又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金融事业的爱就这样油然而生。"中国梦"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强国之梦,更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之梦,也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做一名出色的商业金融师是我的梦,而这次培训是梦开始的地方。

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

——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有感

张熙凯

【导读】在学员张熙凯看来,学习就是一个自我充电、收获知识、转变思维的过程,五天的培训中,老师们的授课从基础的商业金融理论知识讲起,配备宏观政策引导与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课件,内容既生动精彩又博学洽闻,既能有效开拓学员的思维,扩展知识面,对于岗位工作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本人有幸参加了2015年9月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金融服务工作委员会在人民大学主办的商业金融师岗位能力培训,成为众多来自全国各地学员中的一名。学习就是一个自我充电、收获知识、转变思维的过程,总结这次培训学习,我的感想颇多。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7)

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不再痛苦和迷茫,能有个性地快乐成长;有一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方乐土、展示才华的沃野;有一天,我们的教师不再抱怨和彷徨,能有学生成长的喜悦和个人发展的收获;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不再遭人诟病,而是重返自然,成为师生幸福、民族振兴的希望。每个地区每一个教育人不正是在这个梦想实现的道路上不断上下求索吗?多年来,白银教育始终坚持以“发展为要、质量至上、和谐为本”为主导思想,突出“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布局调整”三个重点,坚持教育走均衡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基础建设走布局调整的路子、职业教育走集团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今后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梦,我们必须从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梦想创造条件

只有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民族素质整体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才能实现。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结合白银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规范办学行为,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学生作息时间,规范和加强常规管理,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逐步解决“择校”与大班额问题;保障弱势群体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平等就学权利;继续实施“阳光招生”政策,将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录取信息全面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优化配置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经费投入,把薄弱学校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偏远山区任教,并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切实推行城乡学校捆绑结对、联盟办学发展思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三是提升教育内涵,改善学校发展品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向基本均衡、优质均衡转变的路径策略;积极推行合格学校建设,确保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后实现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义务教育学校在素质教育推进上更要做足文章,要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着想。分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或开发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实现梦想切实践行

教育教学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因此,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管理,就需要我们不断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1. 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契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新课程实验为普通高中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办学理念、全新的课程管理、全新的评价机制,为高中教育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在近三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普通高中的办学质量要再上新台阶,就必须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通过实施新课改,真正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加强课程管理,进行制度重建,挖掘办学潜力,提升内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深入推进,带动了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要求,开齐开好各类课程,开足课时,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学科特色创建和多元课程开发与有机整合,加强地域文化、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农村学校英语、音体美等薄弱学科的教师培养和教学管理。以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带动课程观、教育观、质量观的改变,促进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2. 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阵地,高质量的教学来自于高效益的课堂。白银市为大面积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精心规划了以三年为一轮次的“高效课堂建设”活动,以诊断课堂和反思教学为抓手,以构建教学模式为载体,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全面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高效课堂学校。一是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式的改变。白银市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将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有效带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大力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新课程跟进研训、优质课竞赛、巡回示教、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方式、手段的研究,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教学改革。三是建立校本教研和教学反思制度。通过集体备课、特色教研、教学反思以及定期召开教学分析会等方式,深入研讨带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达到不断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3. 以服务教育为宗旨,深化管理方式改革。在以往抓好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县教研部门两支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强化“以县为主”的管理责任,更好地强化教育教学服务的责任,切实为基层为学校为教师提供广泛的交流、学习、提高的服务平台,并抓好督查、指导、评价。建立工作统筹机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培植整合各县区管理特色和管理经验,做好培植,推树典型,引导全市基础教育内涵、特色、持续发展。加大教学教研管理,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教育科研队伍的支撑、指导作用,服务学校、服务教学,积极开展教学视导、跟进研训、质检诊断、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活动,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挖掘课程资源应用,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01-02

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教育学者,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给我们留下诸多的启发。钱梦龙老师作为改革中的大家,创新性地提出了“语文导读法”教育指导思想,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一指导思想经过长期的探索得以形成,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当前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有人曾说:“当我们回顾20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时,钱梦龙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20世纪80年代的夜空,时至今日仍留下熠熠星辉。”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凭借自身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语文教育界长期从事教学研究,探索出了富有影响性的教育指导思想。这是钱梦龙老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积极地实践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对我们当代语文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语文导读法”的形成阶段

“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在教学道路上经过不断地摸索,勇敢地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形成的系统理论思想。笔者对“语文导读法”进行多方面探究,将其形成过程概括为“滥觞期”(1952―1956年)、“中断期”(1957―1979年)、“再探期”(1979―1981年)和“确定期”(1982年),每个时期都与钱梦龙的自身经历联系紧密。

(一)滥觞期

1952年,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钱梦龙,不走“填鸭式”教学的老路,而是让学生通过“读”来学会自学,这无形中渗透了“导读法”的教学理念。后来,经过1953年《红领巾》教学讨论和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钱梦龙开始将“哲学认识论”引入教学中。同时,他写了《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论文,使得“语文导读法”开始展露头角。

(二)中断期

1956年以后,钱梦龙渐渐将“导读法”的理论依托于“认识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特殊认知的过程。然而,在他刚找到理论依据的时候,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和后来的“”,把他打成“分子”,使得他在追寻教学法的道路上出现了20年的中断。

(三)再探期

“”结束后,钱梦龙不改初衷,成为“特级教师”仍坚持探索教学思想。经过努力,他于1979年提出“导读法”的“基本式”,使得其语文教育思想逐步发展起来。1981年,他在借班执教《故乡》后公开发表了文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故乡〉教学三人谈》,提出了“三主”的教学观。

(四)确定期

钱梦龙在“导读法”探索期间从不言弃,后来他受《故乡》评课的启发,得出了“导读”一词。并于1982年,在文章《“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教学模式》中正式使用“语文导读法”的名称。由此,“语文导读法”这一教育思想得到了确立。

二、“语文导读法”的基本内涵

钱梦龙曾“幽默式”地说:“语文导读法是一种有预谋地摆脱学生的策略。”这实际上就是传承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他提出的“语文导读法”由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组成,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语文导读法”的理论层面

钱梦龙提出的“语文导读法”在理论层面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完整地呈现出来。围绕“三个主体”的理论由“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组成,构成了钱梦龙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钱梦龙认为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学生当成是认识的主体。他同时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是教师适当的引导,即“教师为主体”,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有效地对学生加以指导,“教师要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章有法”。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应该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体现。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互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训练为主线”的体现。这里的“训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习题演练,“训”是教师的指导,“练”是学生的实践。钱梦龙这里所强调的“训练”,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理解文章,但是教师也要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将思维转移到文本上,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可以看出,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教育思想三者间关系紧密,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完整过程。

(二)“语文导读法”的实践层面

钱梦龙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悟出学生学会自读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认识总是伴随着实践,而语文的实践就是读文章。所以,他后来提出了语文阅读的“三式”,分别是“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并以此作为“导读法”的操作指南。

“自读”并不是以往的课前预习,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静下心读文章,这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训练方式。为此,他提出了“六步自读法”,即“认读-辩体-审题-发问-质疑-评析”,为学生的自读提供一个完整的阅读程序。而“教读式”往往是和“自读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他特别强调教师在“教读”的时候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授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得学生“自能读书”。在指导学生读书的同时,不忘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于是,他提出“复读式”训练方法,让学生学习文章时要及时回顾和总结自己的整个阅读过程,从而巩固自己的知识。

由此可见,“语文导读法”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三式”,其实就是一个“实践到认识又再实践”的过程。

三、“语文导读法”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

“语文导读法”一经提出,就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尽管有的认为“学生为主体”完全脱离了教师的作用。然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语文导读法”对当前语文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教育认识方面:民族语教育是语文教学之“魂”

钱梦龙说到,语文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从而树立继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识。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民族语教育,而要实现民族语教育就得运用语言训练的方法,即以口语和书面语的形式,引导学习者对自己民族的语言进行规范化地运用。他强调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叶圣陶、吕叔湘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宝贵的教育遗产,不要一直觉得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科学”的。

(二)教育目标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钱梦龙认为语文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他指出,“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学生不仅在训练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各方面能力,而且在训练中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而“语文导读法”正是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他指出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应该只是应试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育性质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却屡屡出现偏差,演化出“两性之争”的局面。钱梦龙认为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强调“两性统一”,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探索教学方法。他总结自身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要教会学生阅读文本,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两性统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四)教育内容方面:灵活运用课本,充分挖掘资源

钱梦龙指出,教师要熟悉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语文教材文本的内容是教学的依据,它的作用在于指导教师教什么。所以,面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应该做的是先读懂它:读懂编者选入教材的目的,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懂文本的引申意思,读懂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读懂教学中应该侧重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只有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文本价值,使语文课堂灵活起来。他还提出,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去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并运用多媒体,使教材文本具体化、生动化。所以,当代语文教师要学会活用课本,运用多种方式挖掘课程资源,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

四、总结

钱梦龙冲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经过自己长期在教学道路上的不断摸索,创造出的“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而且还能为当下语文教育提供重要的指导。其教育思想还融进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知识,融合了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积极响应了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号召,为这场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语文导读法”在倡导新课标改革的今天,对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值得大家共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春丽.钱梦龙语文教育价值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钱梦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故乡》教学三人谈[J].语文教育,1981(10)

[7]谭维翰.教学中谁为“主体”一“主体”“客休”“主导”辨析[J].语文学习,1986(11)

[8]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9)

2广西电大农民工远程教育培训的实践

2.1广西农民工远程教育培训项目实施情况

广西远程教育早已涉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广西电大于2004年列入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首批试点,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培养农村基层政权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部分受益学员考取国家公务员以及参与非农就业创业。以后,广西农广校和广西远程办也开展农村人才培养。2008年,广西电大与中国人大、北航、中南等重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人才培养远程合作项目,项目启动北海出口加工区的驻园远程学习中心,送教上门为企业员工进修学习提供服务,许多外来务工青年参与并受益。借鉴广东“圆梦北大100计划”经验,广西团区委于2011年春天在南宁高新区试点“农民工圆梦大学行动”,35名青年职工受助参加广西电大学历进修,接着,又于2012年春启动“万名青年农民工圆梦大学行动”项目(简称“圆梦行动”),广西电大作为首个合作高校将项目进行系统运作,至今已在南宁、北海等七个市资助了1500多位农民工报读高等教育本专科学业,“圆梦行动”人才培养涉及广西八个工业(产业)园区,受训学员平均年龄30.2岁;广西籍占90.7%,外省籍占9.3%;壮、苗、瑶、回、满、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员占34.5%;生产经营一线员工占65.2%,后勤服务岗位员工22.4%,管理岗位员工占12.4%;专科学员占64.2%,本科学员占35.8%。首届试点班学员从南宁高新区学成毕业,按时毕业率为60.0%,能完成学业的占86.0%,辍学率为14.0%;以后届次学员各科平均及格率约为85.2%、补考率约为10.0%、辍学率约为4.8%;农民工学员学有所成可以期待。党的十广西农民工代表黄文宣(南丹县矿工)今年已获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专文凭。广西电大在“圆梦行动”受训学员中进行了多个专项调查,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等,相关信息已反馈到教学和管理中。

2.2广西电大“圆梦行动”的特点

“圆梦行动”作为我区远程教育专门机构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具有学历层次高、系统大规模运作、网络技术全面支持,又面向产业园区实用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2.2.1政、校、企合作协调推动项目

广西电大面向农民工的远程教育培训源发于2008年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远程合作项目”,由北海市政府和教育厅主导启动,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迎合园区企业人才需求而协调项目落户,并解决场地设备困难,北海电大寻找契机主动服务企业,又得到企业和员工的广泛响应,形成政、校、企三方合力促进园区人才培养,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至今仍是电大系统的标杆。广西电大“圆梦行动”由广西共青团组织发起,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亲自启动,电大各市分校找准项目落脚点,结合区域资金项目集聚的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开发人力资源,得到园区管理层的支持响应并组织协调,发动企业以产业优化升级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帮助学校建设驻园专业教学实训基地,政、校、企同心合力形成氛围、机制和措施推进,保证了项目的政府导向正确、符合企业需求、教学实用高效,项目持续推进。广西电大课题组对全区115个产业园区2438家共5.78万员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对项目落户的工业园区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预测,结合各类企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异同作出规划论证,按企业各类岗位要求修订教学计划,还建立了企业推荐、政府资助、电大系统服务的有效机制,加上学校人财物的投入,使项目意义升华:政府作为经济升级优化的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行动去协调推进项目;企业作为凝聚人心的文化、招工引资的品牌和创新发展的尝试去维护项目的运行;学校也赢得服务社会的声誉和人心向学的呼应。为此,自治区政府专设项目资金,各级团委也筹资支持学员学习,南宁经开区连续五届资助学员学费达50多万元,占总学费近一半的资助成为项目持续进展的重要条件。

2.2.2产、学、研融合服务人才培养

电大看准广西产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结合解决人力资源供求失衡、门槛过低、建设开发粗放的问题,以区域发展目标为重点设置学历层次、专业分布以及教学改革,例如:北海出口加工区的装配特点、南宁高新区的前沿技术特点、南宁经开区和来宾华侨投资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南宁东盟经开区的轻工食品产业特点等,都纳入前期调研论证内容,各地电大因地因材实施项目,专业推介注意服务园区发展优势,听取企业的意见反馈,教学适应产业一线员工特点,着力解决各类学员的学习困难,完善适于园区生产生活的教学支持服务,还借力国开大《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核心理念和关键措施,大胆改革教学实训模式,着力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职业教育的转型融合,以现代远程教育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创新发展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提高学员实用技能水平和适岗能力。各地电大还积极整合资源开拓业务,将“圆梦行动”学历教育与企业员工的短期培养相结合,开办了涉及企业精神、团队合作、社交礼仪和营销策略等专题讲座。课题组对二年级以上学员的调查统计反映了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和明显进展。

2.2.3思、教、行互动提高员工素质

尽管“圆梦行动”属于成人业余教育范畴,广西电大依然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素质教育覆盖教学实训环节:设有班主任全程管理服务,选拔学员班干队伍构建自治机制,网络平台和交流介面常换常新,表现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及感情宣泄,线上线下的班组活动形成制度;教师更是表现了教学一丝不苟和师生的平等互敬,各类讲座、公益活动和交友组织连通师生之间、学员与社会之间、校企之间对教学的监管互动以及合力参与,使远程教育培训达到传授技能、又兼顾学员素质提高的发展目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收到良好效果。

2.2.4上、中、下配合形成育人环境

电大系统上中下配合是“圆梦行动”广泛延伸的关键因素之一,线上线下(O2O)配合又是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二。35年的办学历程,电大从中央至省到市、县“五个统一”的教学规范实现了资源共享、快捷时效、受众面广的优势,项目经试点到推广,共得到7个市级电大的响应配合,省校决策方案经市校协调组织直达园区学习中心,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资助政策等方面达成共识,上中下动作一致的系统运作受到政府的好评,项目受益面广,得到学员欢迎,层次分明的扁平化管理又增强了基层学习中心的灵活应对。同时,电大以网络技术支撑教学管理特色在项目实施中受益,专业广泛、资源丰富、网上学习个性化收方便快捷等特点较好解决了学员水平差异、工学矛盾突出和个人需求繁杂等问题,信息技术作为听课、自学、交流的工具适合农民工的时代特点和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课题组总结归纳“圆梦行动”的实践创新,就电大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调研作了总结分析,证明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培训适合大规模农民工业余进修、职业技能学习和市民素质培训。但是,“圆梦行动”也有专业分布不合理、重文轻理;课程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衔接不够紧密;企业一线蓝领人才培养不足;学员职业规划和人才交流还有待加强;农民工群体学习诉求不普遍,学员还不适应数字化教学等等不足;需要认真总结,加以改进提高。

3广西电大“圆梦行动”的启迪

和总理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都有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近期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又提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新市民培训”等。各级政府的科学部署和各地的创新实践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有效前行。从广西电大农民工专项远程教育培训的“圆梦行动”阶段性总结中,给出了经验的启迪。

3.1重新认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仅限于提高人口红利、增加农民收入、或者提高生存技能和实用技能水平都是不够的。首先,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达2.6亿人),而且正在城乡社会中形成新的阶层,甚至上了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12月的封面,关注并扶持他们事关社会公平、缩小差距、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以教育培训为重点的帮扶措施能够改变命运、促进公平、构建和谐,运用互联网也突显民主公平属性。其次,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化升级、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和“双核驱动战略”实施都需要大批人才支撑作为基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可能再拼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要转向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上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应成为发展战略重点。再次,农民工教育培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其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兼顾其基本素质提升和持续进步发展。教学内容应倾斜于技能知识又要兼顾理论基础,避免“以技能、以收入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观,促进农民工群体融入社会、融入时代。还有,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扩大农民工的受教育幅射面,以科技创新应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疏通渠道、提供服务,以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形式提高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对因政府职能出现条块分割造成农村新增劳动力(广西约70万人)享受中职免费教育与大量农民工(广西约1100万人)为生存打拼得不到培训的不平衡局面要认真对待。要在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主导、财政资助、企业支持、学校参与、社会响应的协调合作机制,以提高受教育水平造福广大农民工。

3.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首先是服务理念,中国教育具有平民化的历史渊源和人文传统,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延续至今并发扬光大,北京大学在1918年就创办了“校役夜班”,2006年北大校长又为学校保安甘相伟的专著《站着上北大》作序。为大众阶层服务、以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是大学的精神和传承,关注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问题,能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自觉、提高学校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功效,“圆梦行动”是远程教育机构办学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是高校办学理念转变促进为社会服务自信自为的案例。其次是教学理念,在社会各类形态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各界都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电大远程教育自谥为网络先驱,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驱动下,加上网络技术,带来了“教与学颠倒”、“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改革,这还远远不够。用户至上(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王(完善支持服务)、免费模式(类似“慕课”)加上颠覆创新(模式改革),这些“互联网思维”都在改革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及管理。当然,互联网以最低成本满足最大化需求的市场机制正影响教育培训,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合作,促进技术应用、搭建共享平台。2014年广西电商的政府统筹推动就是先例。再有是技术理念,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加快了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扩张渗透,并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电大教育也不能固步自封、自甘落后。电大要加快微博、微信、二维码、QQ等信息工具的普及,充分利用微课程的教学资源,尝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学习在教学管理上的应用,重点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掌握和素质提高,促进学员适应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10)

大家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带进课堂,经过老师的讲解,课堂互动,豁然开朗。通过培训,大家感觉自己站得更高了、看得更远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提高了思想认识,丰富了的理论知识,调整了的思维方式,拓宽了眼界视野,对以后的税收业务工作和培训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与以往培训不同的是,此次培训结业考试时让我们运用平时所学,参照此次培训效果和心得,自拟课题,进行30分钟的课题试讲,虽然经常在单位组织业务培训,但是面对诸多全国税务系统的教学大腕,面对全疆地税系统的业务骨干,我还是特别紧张,在指导教师的耐心辅导下,在同仁们的鼓励下,我勇敢地站在了扬州税院的讲台上,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税收业务知识,在扬州培训期间的学习所得,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圆满完成了自己的试讲课程,为今后业务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梦想课程培训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79-0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接触到了“梦想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新颖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倍受鼓舞,为此我校在上海真爱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区两级教研室关心、领导下,引入了“梦想课程”,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梦想课程概况

“梦想课程”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情绪智能等元素的一系列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它所包含的30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平均分布于低(1―3年级)、中(4―6年级)、高(7―9年级)3个年龄阶段。此外还分为3个内容模块:我是谁――注重培养孩子对自我以及所处环境的认知;我要去哪里――强调开拓孩子的视野与想象,人是生命与世界的多元化;我要如何去――注重对孩子多元技能的培养,如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梦想课程”总框架是由“真爱梦想”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设计的。课程开发多元的团队构成,不仅为“梦想课程”带来新颖的视角与新鲜的内容,也为课程内容的多元化与专业化提供了保障。

二、实践探索

2014年上半年,在上海真爱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起了梦想教室――金灿灿的小屋(97m2)。暑假,我们承办了唐山市梦想课程培训的任务。从市、区两级教研室主任到来自全市的60多名一线教师,大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践。在培训课上,市、区教研室主任和老师们共同游戏,同台演出,表演时装模特,体验走T台的感受;在绘本故事《我怕拔牙》中,张兆田表演的鳄鱼精彩生动,博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杨瑛老师表演的牙医也是入情入戏,杨敏更是积极地参与,现场做课。炎炎夏日,三天的时间,每天近8小时的培训,大家被“梦想课堂”的魅力所感染着,激励着。闭幕式上,大家发自肺腑地道出了感言,有人说:“梦想课堂让我们这些已经淡漠之人重新燃起了激情。”有人说:“梦想课堂就是中国教育的航空母舰。”有人说:“梦想已经启航,心儿开始飞翔。”这些都是老师们的真情流露。所以说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新学期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憧憬和新的征程。当年9月开学季,我校在1―6年级全面开启了梦想课程。我们以教研促进“梦想课程”的推进,并且把该课程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教科研研究,确立了“浅谈校本活动课以动手、体验、探索为核心的研究”课题。

在2014―2016两个学年中我校通过开展“达标课、示范课、比赛课”三课活动,不断教研,推进梦想课的有效开展。

达标课人人讲。为了更好地诠释“梦想课程”的理念,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等多学科采用“梦想课”的方式参评,展示教师在梦想课新理念下进行教学。每学期的“人人讲”活动,老师们都选择动手操作性强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组成评课小组。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大家共同进步。

示范n引路。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要求他们在校内、全区做示范课,给其他教师开拓思路,使教师互相切磋技艺,充实和提高自己。杨敏在全市、全区的梦想引路课中所讲的绘本戏剧表演课《狼大叔的红焖鸡》不仅让孩子们在角色表演探索中,对狼大叔有了多元的认识,更对社会上的坏人提高了警惕,在体验探索中多了一份全人的因素。

比赛课促其提高。为了加速教师的成长,我们积极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参加校、区、市三级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让老师们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这些教研、教科研活动中,我们践行和追求着梦想课程“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创新、多元、包容,每一节课给孩子们的影响是多元而立体的。同时我们发现:梦想课在课程选择上特别接近学生的需求,让孩子们喜欢。如《绘本戏剧表演》、《野孩子》、《理财》、《你是谁》、《去远方》等,为我们带来了新颖的视角与新鲜的内容。课程设计基于儿童兴趣,超越学科界限,以活动、游戏、心理训练为主,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新体会,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它的课堂模式更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三种不同的问好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上课激情,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2―3分钟的动手操作游戏更是引人入胜。一环接一环的课程设计提升了孩子们的情绪,把他们成功地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课程的主要内容注重动手操作,关注学生进步、成功的情绪体验,探索、引导孩子们树立“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人生态度。课堂上所有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解决、最后展示,既有知识的习得,又有方法的领悟,更有情感的启迪和态度的感悟,最重要的是梦想课程的理念让老师充分地信任孩子,让他们能在开放、有活力的课堂上展现自己并实现自我的成长。

在听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他所在的组用报纸做衣服,做到一半他停下了,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张白纸,谁也没有打扰他,因为我的直觉是他在沉思,我和讲课老师都注意到了,我们会意地点了点头。展示的时候老师特意叫了他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结果,大家被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他说:“老师、同学们,上了这么长时间的梦想课,我想,老师不只是简单地让我们做手工,开开心心地玩完了就行了,每一个作品都是我们一起动手努力的结果,我们都会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而我手里的这张白纸,我觉得就像是我们的人生,从最开始的平整干净,到现在我们已经能在这张纸上进行画画、写字了,这就是我们的成长。当然(说着用手把纸折皱)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就像这张纸一样,我们也会犯错误,老师会及时的批评鼓励我们,教我们成长,让我们能解决困难,能改正错误,(说着把纸抻平整,拿起整齐的纸)然后我们会继续成长,(用纸折成了简单的飞机)最后实现我们的梦想,变成我们想要做的人。我们就是这样制作我们的作品的,我觉得老师也是想让我们这样做人。”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授课老师激动地上前紧紧地拥抱了这个孩子,这是他上了一年的梦想课的真实体验。我也非常惊喜,惊喜孩子们的深度参与和自由表达竟有如此的顿悟、提升和拓展,惊喜他们对生命成长的体验,惊喜他们情感丰富的生成。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瑰丽的辞藻,就是最真实地表达他的感想。我想,梦想课的目的达到了,梦想课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里,为他们今后的人生路提供了坚定的基石。梦想课上动手、体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仅让教师变得成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和能力。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课程建设的落脚点在学生的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好比是营养套餐,梦想课程吸引孩子不断地学习、探索,使他们学习到更有价值的内容。还记得河北日报教育专栏的葛老师来我校听梦想课,上课的内容是环保时装秀。听完课,葛老师感慨地说:“有梦想课,还开什么心理课呀!”我觉得如果课程改革能像梦想课一样,就不会有那么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了,教师可以将梦想课的理念和心理课进行整合,这样我相信所有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都会变好。

三、效果

梦想课程点燃了教师研究激情,带来学校发展活力。

由杨敏老师执教的梦想课《狼大叔的红焖鸡》获唐山市优质课一等奖,《我的文具我做主》被推荐为路北区示范课,作为本校梦想课程优秀教师,她获得了全国“梦想领路人梦想绽放奖”,她因此成为全市的“梦想之星”;孙佳武老师执教的《去远方》作为引路课在全区、全市展示,并参加华北地区的竞赛。

同时,把这种理念应用到所教的其他学科中,深受学生的喜欢。

2016年6月,我们依托“梦想课程”确立的“浅谈校本活动课以动手、体验、探索为核心的研究”课题也顺利结题。